一、《会计实务一》模拟预测试题(论文文献综述)
李谊[1](2013)在《地方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培养模式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会计准则国际化,国内、国际社会都对我国会计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我国目前却正面临着高素质、国际化的应用型会计人才匮乏而低层次的普通会计人才泛滥的局面,如何更多、更好地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高级应用型会计人才、满足市场需求,成为目前国内会计专业高等教育必须要重视和探讨的研究项目。长期以来,在传统的培养模式下,国内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都是只注重理论教学,忽视实践教学,使得培养的会计人才不能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本文就是对目前地方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模式进行研究,为培养适合市场发展需求的新型高级会计人才进行探讨。首先,针对目前国内会计人才队伍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我国目前的会计人才队伍的的整体素质偏低,表现出知识结构单一、能力匮乏、职业道德观念薄弱。其次,又对目前国内地方工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做了分析:培养目标的定位不明确,理论与实际脱节、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师资力量薄弱、教材选用无据可依、教学方式简单落后、课程的考评制度不合理。再次,本文通过分析目前国内会计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偏低的缺陷,以及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目标定位不明确、理论与实际脱节、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等种种弊端,提出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和培养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并详细论述了卓越会计师应具备的素质和能力,进而重点以研究地方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培养模式为主体,从、培养方案制定原则、培养方向的确定、课程设置体系构建、教师队伍管理、学生管理、教学方法改革等六个方面进行了分析,针对现有培养模式的不足,为卓越会计师培养模式的构建提出相关建议。最后,以中原工学院卓越会计师培养计划为例,设计了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学生选拔、教师队伍建设等几个方面的实施模式和办法,为地方工科院校进行卓越会计师培养计划提供具有一定价值的参考依据。
陈之举[2](2008)在《我国大学本科会计教学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今社会,科学、技术、经济、学科知识体系都在发生急剧深刻的变化。信息革命、经济全球化、会计学生从业的多样性等,都对我国大学本科会计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同时也使会计教学原本存在的问题更加凸现出来。目前我国大学本科会计教学目标模糊,层次之间界线不清,专业课程体系尚不完善,教材建设滞后,会计教学内容略显陈旧,为此笔者拟就大学本科会计教学改革进行研究,主要研究方法有: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大学本科会计教学改革首先要进行教学观念改革,要求树立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以培养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观、“厚基础、宽口径”的整体化知识教育观、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地位相兼顾的互动教育观、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全面教学观。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是指坚持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辨证统一与协调发展,在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同时,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科学文化、业务、身体和心理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教育观是指培养学生能力关键在于培养创新能力,其既表现为对会计核算、会计监督等具体会计工作的变革与创新,又表现为适应社会需要去改革和完善企业内部经营管理的各种规章制度,制订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整体化知识教育观是指注重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这是我国大学会计教育实现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教育目标的必然要求,是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复合型会计人才的客观需要。互动教育观是指教与学是一种双边互动,充分重视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把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发挥其共振效应,从而达到最佳教学效果。树立理论与实务并重的教学观念,是指在进行实务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同时,重视和加强理论介绍与研究,提高学生的理论水平,才能培养出高质量的会计人才,从而推动我国会计事业的发展。课程建设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和核心。课程建设的核心是优化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只有优化的课程体系和先进的教学内容,才能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合格人才,实现培养目标。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应遵循适应性原则、结构合理原则、同中求异原则、稳中求活原则。改革的具体策略有:一、调整和优化会计课程体系,如加强基础理论课程的教学,为学生打下扎实的理论基础;二、按照会计“通才”教育的要求,开设一些综合性课程;三、从会计人才需求多元化的要求出发,开设一定比例的选修课程;四、根据会计学专业应用性强的特点,加强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实践性课程的教学;五、适应会计学生的就业需要,开设一些创业教育课程或讲座;六、适应学习型社会的要求,开设学生自学课程和反映学科前沿知识的讲座课程。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双方利用一定的教学手段,为实现教学目的和完成教学任务而采取的教与学相互作用的活动方式的总称。教学方法的选择和运用,是能否实现会计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内容有:一、教会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在学生自主学习和自主创新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是做好“导”的工作。“导”的方法很多,例如指出范围,提出要求,或者指出教学内容或实际问题中的要点和难点,提出注意事项,或者就某个问题介绍学术界的各种观点、各种流派,或者拟出思考题或案例分析题等;二、采用启发式教学。教学方法改革要求将启发式作为会计教学的指导思想。启发式教学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以教为主,而是以指导为主;不是重在传授知识,而是重在对学生激发思维和训练思维;三、教学方法整体最优化。在会计教学中采用最优化的教学方法,该方法必须是克服了每种类型方法的局限性,而在其功能、效果、手段等方面呈现出综合化特点的教学方法;四、树立“非常态意识”,矫正学生“非理性心理”。会计教学内容的“非稳定结构”和会计学生的“非理性心理”,客观上要求会计教师树立“非常态意识”,否则会计教学系统便不能正常运行,会计教学改革也就难以实施。会计教学方法改革,除了要继续采用并不断完善讲授法、实验法、练习法等传统教学方法以外,还应该根据课程特点和教学内容采用一些创新的教学方法。这些方法主要有:问题教学法、课堂讨论法、案例教学法和自学指导法等。考试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检查教学质量必不可少的重要手段。只有建立科学合理的考试制度,才能充分调动教师和学生的积极性,实现教学的共振效应。因此,考试制度改革是会计教学改革的必然要求和重要内容。考试制度改革要坚持目的性、科学性、客观性、全面性的原则。大学会计考试内容总体上应该与大纲和教材基本一致,但同时也应该有所超越。大学会计考试制度改革要求试题应当以考核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核心,增强试题的可选择性。改革考核方式,加强日常考核,全面、综合地反映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效果。完善闭卷考试方式,适当提倡开卷考试或二者结合。改革考试题型,注重对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的考核。丰富考核方式,适当采用撰写论文、案例讨论等其他形式。改革评分制度,做到学生成绩结构的多元化、评分标准灵活化、评分制度科学化。教学过程是一个信息传输和控制的过程,教学通过信息输入——信息控制——信息输出——信息反馈形成一个闭合回路。没有反馈信息的非闭合回路是不可能实现有效控制的。笔者认为,大学本科会计专业学生考试信息反馈系统至少应该包括试卷分析制度、试卷评估制度、试卷评讲制度和重考制度四个方面。
杨家亲[3](2008)在《2008年《中级会计实务》学习指导(一)——开篇》文中研究指明2008年《中级会计实务》职称考试是新会计准则发布后该科目的第二次考试,为便于大家更好地学习掌握该科目的有关知识及考点,本文以《中级会计实务》教材为依据,分析了该科目的学习内容、方法和技巧。
李斌[4](2006)在《中级会计考试各科命题规律及2006年命题趋势分析》文中研究指明
易家言,易家言,袁天荣,喻景忠[5](2004)在《2004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全科复习要点及应试技巧》文中认为新的内容还有《2004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全科复习要点及应式技巧》。这不仅是本期的一个重点,对参试考生来说,也应是一个亮点。该系列文章提纲挈领,点面结合,状指明确,融会贯通,想必读之不虚。
袁天荣,喻景中,易家言[6](2003)在《2003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全科复习要点及应试技巧》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中级会计实务(一)》与《中级会计实务(二)》(一)把握考试的总体方向、注意复习方法和答题要求总的说来,中级会计实务是考核应考者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同时也考核一些必备的理论知识。这就要求考生在复习时,对基本概念的理解要清楚,对基本知识的掌握要全面。尤
二、《会计实务一》模拟预测试题(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会计实务一》模拟预测试题(论文提纲范文)
(1)地方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 |
2. 会计人才队伍现状分析 |
2.1 目前国内会计人才队伍基本概况 |
2.2 地方工科院校会计人才培养现状 |
3. 卓越会计师能力与素质分析 |
3.1 卓越会计师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
3.2 卓越会计师人才应具备的能力和素质 |
3.2.1 扎实的管理学和经济学知识基础 |
3.2.2 扎实的会计专业知识 |
3.2.3 开阔的国际视野 |
3.2.4 良好的组织管理和协调沟通能力 |
3.2.5 高尚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操守 |
3.2.6 很强的职业适应性和发展潜力 |
4. 卓越会计师培养方案的制定 |
4.1 培养方案制定的原则 |
4.1.1 方向性原则 |
4.1.2 全面性原则 |
4.1.3 特色性原则 |
4.2 培养目标与培养模式的确定 |
4.2.1 培养目标的确定 |
4.2.2 培养模式的确定 |
4.3 课程体系设置 |
4.3.1 地方工科院校本科会计专业课程体系设置现状 |
4.3.2 理论课程体系设置 |
4.3.3 实践课程体系设置 |
4.3.4 “3+1+X+Y”的卓越会计师课程体系基本框架 |
5. 卓越会计师培养方案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师资队伍的建设与管理 |
5.2 学生选拔与管理 |
5.3 教学方法与学习形式的创新 |
5.4 实践基地的建设与管理 |
6.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致谢 |
(2)我国大学本科会计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
1.1.1 经济愈发展,会计与会计教育愈重要 |
1.1.2 现代会计教育必须重视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特别是创新能力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范围与主题定位 |
1.4 研究方法 |
1.4.1 历史分析与逻辑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4.2 规范分析与实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4.3 静态分析与动态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第2章 我国大学会计教学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
2.1 我国大学会计教学的发展状况 |
2.1.1 培养层次逐步完善,专业设置渐趋合理 |
2.1.2 课程体系不断完善,教材建设进展迅速 |
2.1.3 教育规模不断扩大,教学质量稳步提高 |
2.2 我国会计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 |
2.2.1 会计教育目标模糊,层次之间界线不清 |
2.2.2 会计课程设置不尽合理,教学内容略显陈旧 |
2.2.3 教学方法呆板,考核方式单一 |
2.2.4 会计教师队伍状况堪忧,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
2.2.5 盲目扩大会计专业招生规模,学生就业困难 |
第3章 我国大学会计教学的环境及要求分析 |
3.1 我国大学会计教学的环境现状 |
3.2 环境变化对大学会计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
第4章 大学会计教学改革的对策建议 |
4.1 大学会计教学观念改革 |
4.1.1 全面发展的素质教育观 |
4.1.2 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为核心的创新教育观 |
4.1.3 “厚基础,宽口径”的整体化知识教育观 |
4.1.4 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地位相兼顾的互动教育观 |
4.1.5 理论与实务并重的全面教学观 |
4.2 大学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 |
4.2.1 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思路与总体目标 |
4.2.2 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的基本原则 |
4.2.3 会计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改革策略 |
4.3 大学会计教学方法改革 |
4.3.1 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主要内容 |
4.3.2 会计教学方法改革的创新 |
4.4 大学会计考试制度改革 |
4.4.1 大学会计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
4.4.2 大学会计考试制度改革的基本内容和策略 |
第5章 我国会计教学改革需要进一步研究并处理好几个关系 |
5.1 终身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关系 |
5.2 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
5.3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的关系 |
5.4 传统教育与创新教育的关系 |
5.5 教育的主动性与被动性的关系 |
5.6 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的关系 |
5.7 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关系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2004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全科复习要点及应试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中级会计实务(一)》 |
《中级会计实务(二)》 |
《财务管理》 |
《经济法》 |
(6)2003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全科复习要点及应试技巧(论文提纲范文)
《中级会计实务(一)》与《中级会计实务(二)》 |
(一)把握考试的总体方向、注意复习方法和答题要求 |
(二)根据会计改革的进程,了解考试的新动向 |
(三)注意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练习融会贯通 |
(四)主要复习要点 |
1.《中级会计实务(一)》 |
2.《中级会计实务(二)》 |
《财务管理》 |
(一)本课程的考试特点 |
1.覆盖面较广 |
2.综合性较强 |
3. 计算量较大 |
(二)应试技巧 |
1.通读教材,全面复习 |
2.突破重点和难点 |
3.归类掌握教材的体系内容 |
4. 适当练习,掌握应试技巧 |
(三)复习重点 |
《经济法》 |
(一)课程之间相互融合,比较学习 |
(二)适当练习,适应考试风格 |
(三)寻找快捷的记忆方法,记准关键点 |
(四)各章重点及难点提要 |
四、《会计实务一》模拟预测试题(论文参考文献)
- [1]地方工科院校卓越会计师培养模式研究[D]. 李谊. 中原工学院, 2013(07)
- [2]我国大学本科会计教学改革研究[D]. 陈之举. 西南大学, 2008(09)
- [3]2008年《中级会计实务》学习指导(一)——开篇[J]. 杨家亲. 会计之友(下旬刊), 2008(01)
- [4]中级会计考试各科命题规律及2006年命题趋势分析[J]. 李斌. 财会通讯, 2006(02)
- [5]2004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全科复习要点及应试技巧[J]. 易家言,易家言,袁天荣,喻景忠. 财务与会计, 2004(03)
- [6]2003年全国会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中级全科复习要点及应试技巧[J]. 袁天荣,喻景中,易家言. 财务与会计, 20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