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老年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文献综述)
陈丹,宋珊珊[1](2022)在《视频宣传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认为目的 探讨视频宣传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年5月至2021年5月大连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收治的80例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按照一般性护理方式进行护理干预,观察组采用视频宣传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的睡眠质量、自我管理能力、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生活质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哮喘发作次数和肺功能情况。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入睡时间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哮喘相关知识掌握、用药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健康行为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躯体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情绪角色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白天哮喘发作次数、夜间哮喘发作次数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的用力肺活量、呼气峰流速、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中应用视频宣传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的效果较为理想,不仅能够显着提升患者的睡眠质量,而且能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减少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从而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
穆晓敏[2](2021)在《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随着经济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提高,人们的预期寿命逐渐延长,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现象,共病已成为威胁人类生存与健康的重要隐患。与单一慢性病相比,共病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药物不良事件风险增加、死亡风险增加、医疗资源消耗增加等,给慢性病防控和管理带来了诸多挑战。但目前慢性病管理侧重于单病种管理,与老年慢性病人群普遍存在共病的现象不一致,开展共病模式挖掘研究对了解共病现状,完善慢性病综合防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如今,在医疗大数据背景下,如何在现有的大量且异构化的医疗数据中挖掘共病模式,提取出能够辅助共病管理的有价值的信息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因此,本研究基于数据挖掘的方法和技术,对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与方法展开了深入的探讨,为共病的管理及防控策略提供数据与理论支持。方法:(1)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调研,明晰本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基础,对共病相关概念进行梳理与界定;探讨共病的影响因素类型及其作用机理;厘清数据驱动共病管理决策的过程;基于信息管理的DIKW体系构建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2)基于复杂网络理论的基本思想,提出了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利用c2检验和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共病影响因素,抽取疾病-疾病关联关系和疾病-影响因素关联关系建立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在此基础上引入重叠社区发现算法识别社区结构,挖掘共病模式。(3)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基于慢性病管理理论和协同管理理论的基本思想,构建老年共病防控机制,并提出具体建议,为政府部门制定公共卫生政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1)共病的发生发展受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的影响,构建了由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所组成的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并对生物因素、心理因素、社会环境因素和生活行为因素间的相互作用进行系统阐述。(2)构建了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是由共病数据(数据层)、共病中的关联信息(信息层)、共病模式(知识层)和共病管理(智慧层)组成,基本要素之间的转化通过数据驱动实现。(3)选取中国健康与养老追踪调查CHARLS项目2015年调查数据作为数据来源,利用本研究提出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影响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疼痛、睡眠时间、基本生活活动能力障碍、肥胖、抑郁、生活满意度是老年慢性病人群共病的影响因素;识别出的共病模式包括5个社区,包括{高血压、血脂异常、糖尿病、心脏病、24≤BMI<28、BMI≥28}、{慢性肺部疾病、哮喘、70-79岁、BMI<18.5、对生活满意度一般、睡眠时间<4小时}等。(4)通过共病管理现状分析发现存在制度不完善、信息不对称等问题,结合共病模式挖掘结果,提出以全人管理、分类指导、预防为主和全面协调的基本原则,构建慢性病共病防控模式,分析共病管理中政府、医疗机构、社区和患者参与主体的职责,提出共病防控的主要措施。结论:(1)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包含了数据收集与预处理、共病关联关系抽取、共病模式挖掘和共病管理决策,其核心任务是利用共病模式挖掘结果,驱动共病管理决策。(2)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既可以发现疾病之间的关联关系,又可以发现共病模式与影响因素之间的潜在关联。(3)利用提出的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识别出中国老年慢性病人群的共病模式。(4)基于共病模式挖掘结果,可以为共病管理决策提供服务,优化共病防控策略。
张杨[3](2021)在《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2020年1—12月选取老年哮喘患者94例,按组间基本特征匹配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7例。对照组行常规随访护理,观察组应用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实施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自我效能、哮喘症状及生活质量等方面变化。结果干预前,两组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评分、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分、呼吸困难量表(mMRC)评分、哮喘控制测试(ACT)评分、自我管理效能评分、6 min步行距离(6MWT)及生活质量总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及各维度评分(包括避免诱发因素、发作症状识别及处理、病情监控、按时就诊、遵医嘱服药)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HAMA评分、HAMD评分、mMRC评分、AC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效能评分、6MWT及生活质量总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可减轻哮喘患者不良情绪,提高患者自我管理效能,从而有效控制哮喘症状,改善患者预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马微,史艳霞,柳娟娟[4](2021)在《老年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医学教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文中提出目的分析老年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的医学教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医院2018年3月至2019年11月8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临床资料,分析患者学习需求量表(PLNS)评分,据此分为需求较高组与需求较低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问卷询问患者一般情况,将全部可能的因素纳入,经单因素与多因素分析老年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医学教育需求的影响因素。结果 80例老年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PLNS评分平均(143.75±21.35)分,需求较高者仅占46.25%;初步经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文化程度低、下岗/退休状态、相关护理人员素质评价低可能是老年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医学教育需求低的影响因素(P<0.05),性别、年龄、住院次数、婚况、家庭经济情况、医疗费用支付方式和老年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医学教育需求低无关(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病程长、文化程度低、下岗/退休状态、相关护理人员素质评价低为老年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医学教育需求低的影响因素(OR>1,均P<0.05)。结论老年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医学教育需求普遍偏低,可能受病程长、文化程度低、下岗/退休状态、相关护理人员素质评价低等因素影响,对于上述患者可针对性调整健康教育方案,促进健康教育的执行。
刘婷婷[5](2021)在《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哮喘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目的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哮喘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8月~2019年8月我院收治的80例老年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临床哮喘控制总有效率、健康知识水平、护理满意度评分、肺功能指标[最大肺活量(VCmax)、1秒钟用力呼气量(FEV1)、1秒量比用力肺活量(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生活质量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哮喘控制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的8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健康知识水平、护理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VCmax、FEV1、FEV1/FVC、PEF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生活质量各维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并发发生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12.5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老年哮喘患者护理中可有效提高哮喘空置率,提高健康知识水平,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几率。
王旭明[6](2020)在《云南农村三个民族烟草暴露和相关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比较分析云南省农村三个民族(汉族、纳西族和白族)烟草暴露(包括主动吸烟和被动吸烟)及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流行现状,测算出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和慢性病归因于烟草暴露的人群归因危险度,分析烟草暴露及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对云南省农村和少数民族地区人群健康的危害及对家庭和社会经济的影响,提出改善慢性病管理和控制的建议。[方法]本研究采用横断面现况调查设计,采用多阶段分层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三个县7534名35岁及以上的汉族、白族和纳西族村民进行现场问卷调查和体格检查。通过面对面问卷调查收集当地村民的基本人口学信息、家庭经济状况(家庭人口数、家庭年总收入、年总支出、年食品支出等)、主动吸烟(以下简称吸烟)与被动吸烟行为(吸烟者的初次吸烟和规律吸烟年龄、吸烟种类、吸烟方式、吸烟量、尼古丁依赖情况、戒烟意愿、吸烟和被动吸烟场所等)、生活行为方式、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患病情况、家族史、因慢性病支出的医疗费用情况(住院费、门诊费、药费、患者及陪护人因看病发生的交通费、营养费、住宿费、误工费等),并通过体格检查测量每个村民的身高、体重、腰围、臀围、血压和肺功能。采用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作为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疾病负担的测量指标;采用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和因病致贫来评价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对家庭经济的影响;采用二步模型法测算5种慢性病的直接疾病经济负担,采用人力资本法结合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法测算5种慢性病的间接疾病经济负担,并与归因危险度相结合测算归因于烟草暴露的5种慢性病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烟草暴露与5种慢性病的关系以及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和因病致贫的影响因素。[结果]1.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7830份,获得有效问卷7534份,问卷有效率96.2%;其中汉族2502人(33.2%),纳西族2531人(33.6%),白族2501人(33.2%)。调查人群总体吸烟率、现在吸烟率、现在吸烟者的尼古丁依赖率、被动吸烟率分别为38.9%、30.4%、37.5%和30.3%;汉族、纳西族和白族的吸烟率分别为37.3%、40.6%和38.7%,其中男性分别为74.8%、78.2%和81.2%,女性分别为1.8%、4.1%和2.8%;现在吸烟率分别为28.5%、32.2%和30.5%,其中男性分别为57.9%、63.2%和65.3%,女性分别为0.8%、2.2%和1.0%;现在吸烟者的尼古丁依赖率分别为35.0%、42.3%和34.8%,其中男性分别为35.1%、42.5%和34.9%,女性分别为30.0%、36.7%和28.6%;被动吸烟率分别为22.5%、38.4%和30.3%,其中男性分别为18.4%、30.1%和25.9%,女性分别为24.2%、41.4%和31.7%;三个民族均是男性的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经χ2检验,P<0.01),而女性的被动吸烟率高于男性(经χ2检验,P<0.01);受教育程度为小学及以上人群的吸烟率和现在吸烟率高于受教育水平为文盲的人群(经χ2检验,P<0.01);医疗服务可及性差的人群的被动吸烟率高于医疗服务可及性好者(经χ2检验,P<0.05)。三个民族中均以纳西族的吸烟率、现在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最高,汉族的最低(经χ2检验,P<0.05);纳西族现在吸烟者的尼古丁依赖率最高,白族的最低(经χ2检验,P<0.05)。2.调查地区三个民族现在吸烟者的吸烟和被动吸烟行为比较结果显示:纳西族的每天吸烟量(21±13支)和每月吸烟花费(403±439元)最高,汉族的最低(17±11支和293±226元,经秩和检验,P<0.01);初次吸烟年龄以纳西族的最低(19±6岁),汉族的最高(21±5岁,经方差分析,P<0.01);规律吸烟年龄则以纳西族的最低(20±6岁),白族的最高(24±10岁,经方差分析,P<0.01)。三个民族均是以吸过滤嘴香烟为主(>77%),而纳西族女性吸烟斗的比例(28.6%)明显高于汉族和白族(经χ2检验,P<0.01);吸烟原因中均是以烟瘾太大所占比例最高(>50%),戒烟原因中均是以已经生病所占比例最高(>30%);纳西族在公共场所吸烟和从未尝试过戒烟的比例(52.3%和77.7%)最高,汉族的最低(32.6%和68.2%,经χ2检验,P<0.01)。纳西族居民被动吸烟场所为公共场所的比例和对吸烟持不介意态度的比例最高(经χ2检验,P<0.01),而汉族过去一周吸烟者在小孩和孕妇面前吸烟的比例最高(经χ2检验,P<0.05)。3.调查地区三个民族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流行现状比较结果显示:调查人群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总体患病率分别为41.1%、2.6%、4.1%、14.1%和 1.3%,其中汉族的分别为45.2%、2.5%、4.2%、11.5%和0.8%,纳西族的分别为38.0%、2.9%、1.8%、17.7%和1.7%,白族的分别为40.2%、2.3%、6.2%、13.2%和1.4%;三个民族均是男性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脑卒中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女性(经χ2检验,P<0.01)。汉族的高血压患病率高于纳西族和白族(经χ2检验,P<0.01),白族的脑卒中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和纳西族(经χ2检验,P<0.01),而纳西族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病率明显高于汉族和白族(经χ2检验,P<0.01),三个民族冠心病患病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经χ2检验,P<0.01)。4.调查地区三个民族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疾病负担比较结果显示:汉族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每千人口伤残调整生命年(DALY值)分别为 1.23、21.65、27.94、54.37和0.95,纳西族的分别为3.34、26.43、29.39、85.93和 1.42,白族的分别为 1.00、19.71、27.79、59.44和1.15,三个民族均是男性冠心病、脑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每千人口DALY值高于女性。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每千人口DALY均是以纳西族最高,白族最低;哮喘的疾病负担则以白族最高,汉族最低。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调查地区吸烟人群患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风险分别是非吸烟人群的1.50倍、7.82倍、4.31倍、2.24倍和3.95倍,而被动吸烟人群患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风险分别是非被动吸烟人群的1.42倍、8.71倍、3.10倍、2.31倍和3.08倍;如果消除吸烟和被动吸烟,将使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患病率分别下降16.20%、72.61%、56.29%、32.5%、53.44%和 11.29%、70.01%、38.85%、28.4%、38.66%。男性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归因于吸烟的患病率明显高于被动吸烟,而女性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归因于被动吸烟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吸烟。6.在调查的5812户家庭中,医保报销前因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导致的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分别为14.93%、28.04%、27.21%、14.45%和24.21%,因病致贫发生率分别为 18.82%、26.98%、24.26%、17.28%和17.89%;医保报销后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分别为13.42%、24.34%、24.26%、11.73%和 18.95%,因病致贫发生率分别为5.44%、10.05%、11.80%、5.86%和8.42%。汉族因5种慢性病导致的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发生率分别为13.81%、21.67%、32.08%、12.68%和14.29%,纳西族的分别为18.26%、37.5%、22.73%、13.49%和22.50%,白族的分别为 14.10%、22.81%、25.16%、17.63%和32.35%;汉族因5种慢性病导致的因病致贫发生率分别为19.00%、26.67%、33.96%、18.31%和 14.29%,纳西族的分别为27.81%、33.33%、20.45%、18.58%和20.00%,白族的分别为 13.25%、19.30%、18.71%、15.11%和17.65%;其中以汉族脑卒中患者家庭因病致贫的发生率最高(33.96%),哮喘的最低(14.29%);以纳西族冠心病患者家庭因病致贫的发生率最高(33.33%),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低(18.58%);以白族冠心病患者家庭因病致贫的发生率最高(19.30%),高血压的最低(13.25%)。三个民族中,纳西族高血压患者家庭的因病致贫发生率高于汉族和白族高血压患者家庭(经χ2检验,P<0.05);汉族脑卒中患者家庭的因病致贫发生率高于纳西族和白族脑卒中患者家庭(经χ2检验,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有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是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的危险因素,而家庭年人均收入高是灾难性卫生支出的保护因素;贫困户、患有高血压、冠心病和脑卒中均为因病致贫的危险因素,而家庭年人均收入高和医疗服务可及性好是因病致贫的保护因素。7.调查人群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人均疾病经济负担分别为3422.2元、11377.4元、10592.4元、10548.3元、5580.9元,其中人均直接经济负担分别为3295.4元、9902.3元、8688.3元、5672.7元和5499.7元,人均间接经济负担分别为126.8元、1475.1元、1904.1元、4875.6元和81.2元;总的疾病经济负担分别为788.3百万元、49.8百万元、78.6百万元、270.4百万元和24.9百万元。冠心病的人均直接疾病经济负担和人均总疾病经济负担最高,其次是脑卒中,高血压的最低;而人均间接疾病经济负担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最高,其次为脑卒中,哮喘的最低。其中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人均直接疾病经济负担中均是以住院费用所占比重最大,而高血压的人均直接疾病经济负担中则是以门诊费用所占比重最大。在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中,高血压导致的总社会疾病经济负担最重,其次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哮喘的最低。高血压归因于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最大,其次为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低。8.烟草暴露对调查地区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调查地区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归因于吸烟的社会经济负担分别为127.7百万元、44.2百万元、87.9百万元、13.3百万元和36.2百万元,归因于被动吸烟的社会经济负担分别为89.0百万元、30.5百万元、76.8百万元、9.6百万元和34.9百万元;其中高血压归因于吸烟和被动吸烟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最大,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最低;5种慢性病种均是男性归因于吸烟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高于被动吸烟,而女性归因于被动吸烟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高于吸烟。[结论]1.调查地区人群的总体吸烟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现在吸烟者的尼古丁依赖率也处于较高水平,但戒烟意愿明显低于全国水平。调查人群在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方面存在性别和民族差异性,男性的吸烟率明显高于女性,而女性比男性更容易遭受被动吸烟;少数民族的吸烟率和被动吸烟率均高于汉族,其中以纳西族人群的烟草暴露问题尤为严重。2.调查地区不同民族在吸烟习惯、烟具的使用、吸烟行为和吸烟知识、态度方面均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性,其中纳西族村民在控烟意识和相关知识方面尤为薄弱,应引起关注和重视。未来控烟政策的制定应考虑不同的风俗习惯等民族异质性,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和控烟措施。3.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患病率和疾病负担均存在明显的民族差异。高血压的患病率以汉族最高,且高于全国水平;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每千人口 DALY值均是以纳西族最高,而哮喘的每千人口 DALY值则以白族最高;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对少数民族居民健康的危害已不容忽视。4.调查地区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和因病致贫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全国一般人群的水平,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患者家庭导致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和因病致贫的发生率均较非患病家庭明显增加,给家庭经济带来了沉重的疾病经济负担。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家庭灾难性卫生支出和因病致贫的发生率,对减轻当地居民的疾病经济负担有积极作用。5.吸烟和被动吸烟使得调查人群高血压、冠心病、脑卒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哮喘的患病率明显增加,在对居民健康造成危害的同时也消耗了大量的医疗资源,造成了巨大的社会经济负担。此外,5种慢性病中均是男性归因于吸烟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高于被动吸烟,而女性归因于被动吸烟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高于吸烟。提示加强当地村民关于吸烟和被动吸烟危害的健康教育,有助于降低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发生,同时也可减少因其所产生的社会疾病经济负担。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术工作委员会[7](2020)在《老年人支气管哮喘诊断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江淀淀,李雪,何北平,吕晴文,王自秀[8](2020)在《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文中提出老年支气管哮喘是临床常见慢性呼吸道疾病,近年来我国老年哮喘患病率呈现上升趋势。延续性护理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的生命质量有着促进作用,其护理管理策略主要包括个案管理、群组管理、奥马哈系统管理、随访管理、循证护理干预、追踪临床治疗干预。本文从老年支气管哮喘流行病学特点和现行的延续性护理管理策略进行综述,旨在为进一步对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实施延续性护理提供参考。
李影[9](2020)在《个体化护理对老年哮喘患者复发与生活质量的作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对老年哮喘患者的影响。方法将我院呼吸内科接诊的110例老年哮喘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个体化护理组,52例)及对照组(常规护理组,58例),对比护理效果、复发率及AQLQ评分。结果观察组疾病控制率及AQLQ评分中各项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低于对照组,P <0.05。结论老年哮喘患者应用个体化护理效果明显,能控制复发概率,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王妍[10](2020)在《门诊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文中提出目的:了解门诊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随诊的现状,调查影响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的相关因素,重点分析治疗依从性差的原因,为提高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门诊随访提供依据。方法:本研究是河北省专项课题《大气污染对慢性呼吸道炎症性疾病影响》的一部分,研究对象选择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一科2015年01月-2018年01月门诊确诊的1000例年龄大于14岁的哮喘患者。通过定期随访描述患者随访的次数、治疗依从性情况,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如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吸烟史、生活地区、家庭年收入、初诊时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疾病控制程度、对雾霾敏感程度与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之间的相关性,并分析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原因。结果:1.治疗依从性情况:第二次访视共随访435人(43.5%),失访565人(56.5%)。435人中用药依从性好的291人,占随访人数66.9%;用药依从性差的144人,占随访人数33.1%。2.依从性与相关因素分析显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吸烟史、家庭年收入、初诊时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疾病控制程度、对雾霾敏感程度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居住地与治疗依从性的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3.随访次数与治疗依从性:不同随访次数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4.治疗依从性差主要原因是患者认为症状已缓解自行停药。结论:1.哮喘治疗依从性与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吸烟史、家庭年收入、初诊时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疾病控制程度、对雾霾敏感程度及随访次数等具有相关性,而与患者居住地无明显相关性。2.影响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差的主要原因是患者认为症状已缓解自行停药。3.提高治疗依从性是哮喘管理的重中之重,采取个体化的干预策略,可以提高治疗依从性。
二、老年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老年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提纲范文)
(1)视频宣传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治疗方法 |
1.2.2 护理方法 |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睡眠效率、睡眠障碍、睡眠时间、入睡时间评分的比较 |
2.2 两组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各项评分的比较 |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的比较 |
2.4 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各项评分的比较 |
2.5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白天、夜间哮喘发作次数的比较 |
2.6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肺功能各项指标的比较 |
3 讨论 |
(2)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数据来源及共病患病率 |
1.2.2 共病的影响因素研究 |
1.2.3 共病模式识别方法研究 |
1.2.4 共病管理相关研究 |
1.2.5 相关研究成果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章节安排 |
1.3.1 研究内容 |
1.3.2章节安排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2.1 共病的概念 |
2.2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
2.2.1 医学模式的转变 |
2.2.2 医学模式的内容 |
2.2.3 医学模式对共病的指导意义 |
2.3 复杂网络理论 |
2.3.1 复杂网络相关概念 |
2.3.2 复杂网络的统计特性 |
2.3.3 复杂网络社区发现 |
2.3.4 复杂网络在共病模式识别中的适用性 |
2.4 协同管理理论 |
2.4.1 协同理论 |
2.4.2 协同管理理论 |
2.4.3 协同管理在共病管理的适用性 |
2.5 慢性病管理理论 |
2.5.1 慢性病管理概况 |
2.5.2 慢性病管理模式 |
2.5.3 慢性病管理的过程 |
第3章 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的理论研究 |
3.1 共病的影响因素分析 |
3.1.1 生物因素 |
3.1.2 心理因素 |
3.1.3 社会环境因素 |
3.1.4 生活行为因素 |
3.1.5 共病影响因素的花瓣模型 |
3.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研究 |
3.2.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问题分析 |
3.2.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研究框架 |
3.3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流程 |
3.3.1 数据驱动决策过程 |
3.3.2 数据驱动的共病管理决策过程分析 |
3.4 基于DIKW体系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 |
3.4.1 DIKW体系 |
3.4.2 基于DIKW的共病模式挖掘与利用模型构建 |
第4章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方法 |
4.1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模式挖掘流程 |
4.2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构建 |
4.2.1 疾病-疾病关联的一模网络 |
4.2.2 疾病-影响因素关联的二模网络 |
4.2.3 整合影响因素的共病网络 |
4.3 基于重叠社区发现的共病模式识别 |
4.3.1 重叠社区发现的适用性 |
4.3.2 LFM算法的原理和步骤 |
4.3.3 节点重要性分析 |
4.4 共病模式挖掘方法评价研究 |
4.4.1 评价原理 |
4.4.2 对比方法的选择 |
第5章 基于CHARLS的我国老年共病模式挖掘与分析 |
5.1 数据来源与预处理 |
5.1.1 数据来源 |
5.1.2 数据预处理 |
5.2 老年共病影响因素分析结果 |
5.2.1 老年共病的患病情况 |
5.2.2 共病影响因素的单因素分析 |
5.2.3 共病影响因素的多因素分析 |
5.3 老年共病模式挖掘结果 |
5.3.1 共病关系抽取 |
5.3.2 共病网络 |
5.3.3 共病模式 |
5.4 共病模式挖掘结果评价 |
5.4.1 结果评价 |
5.4.2 方法对比评价 |
第6章 老年共病防控策略研究 |
6.1 共病管理现状研究 |
6.1.1 现状分析 |
6.1.2 存在问题 |
6.2 共病防控机制 |
6.2.1 基本原则 |
6.2.2 模式构建 |
6.3 参与主体的主要职责 |
6.3.1 政府层面 |
6.3.2 医疗机构层面 |
6.3.3 社区层面 |
6.3.4 个人层面 |
6.4 共病防控主要措施 |
6.4.1 加强危险因素的综合干预 |
6.4.2 完善慢性病信息系统建设 |
6.4.3 借助新媒体进行健康指导 |
第7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研究结论 |
7.2 本文创新点 |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
7.3.1 局限性 |
7.3.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
1.1 研究对象 |
1.2 护理方法 |
1.2.1创建医院-社区-家庭三级联动型健康管理系统 |
1.2.2 创建哮喘患者健康管理档案 |
1.2.3 落实医院-社区-家庭三级健康管理举措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不良情绪评分比较 |
2.2 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效能评分比较 |
2.3 两组患者干预前后哮喘相关症状改善情况比较 |
2.4 两组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3 讨论 |
3.1 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患者不良情绪的影响 |
3.2 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 |
3.3 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患者哮喘症状的影响 |
3.4 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患者生活质量的应用效果 |
(4)老年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医学教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基线资料调查方法 |
1.3 医学教育需求评价方法 |
1.4 统计学方法 |
2 结 果 |
2.1 医学教育需求情况 |
2.2 单因素分析 |
2.3 多因素分析 |
3 讨 论 |
(5)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哮喘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
1.2.1 纳入标准 |
1.2.2 排除标准 |
1.3 方法 |
1.3.1 对照组 |
1.3.2 观察组 |
1.4 观察指标 |
1.4.1 控制有效率 |
1.4.2 健康知识水平 |
1.4.3 护理满意度评分 |
1.4.4 生活质量 |
1.5 统计学方法 |
2 结果 |
2.1 两组哮喘控制总有效率比较 |
2.2 两组健康知识水平、护理满意度评分比较 |
2.3 两组肺功能改善情况比较 |
2.4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
2.5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
3 讨论 |
(6)云南农村三个民族烟草暴露和相关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表(以字母顺序排列) |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及现状 |
1.2 吸烟的国内外流行现状 |
1.3 吸烟与慢性病关系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吸烟相关慢性病对家庭和社会经济影响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5 立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6 研究目标 |
第二章 资料与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3 现场调查的内容和方法 |
2.4 相关指标的定义和诊断标准 |
2.5 吸烟相关慢性病对家庭经济影响的评价方法 |
2.6 吸烟相关慢性病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评价方法 |
2.7 烟草暴露对云南省农村及少数民族地区社会经济危害的测算方法 |
2.8 质量控制 |
2.9 统计分析方法 |
2.10 伦理学问题 |
2.11 技术路线 |
第三章 结果 |
3.1 调查人群的一般情况 |
3.2 调查人群吸烟和被动吸烟的流行现状 |
3.3 调查人群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分析 |
3.4 调查地区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分析 |
3.5 吸烟/被动吸烟与5种慢性病患病的关系研究 |
3.6 调查地区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及因病致贫情况 |
3.7 调查地区5种慢性病患病及吸烟/被动吸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情况 |
第四章 讨论 |
4.1 调查人群吸烟及尼古丁依赖的流行现状 |
4.2 云南省农村居民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患病的流行现状 |
4.3 调查地区5种吸烟相关慢性病的疾病负担分析 |
4.4 吸烟/被动吸烟与5种慢性病患病的关系研究 |
4.5 五种吸烟相关慢性病患者家庭的灾难性卫生支出和因病致贫现状 |
4.6 调查地区5种慢性病患病及吸烟/被动吸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情况 |
第五章 创新及不足之处 |
5.1 创新之处 |
5.2 不足之处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云南省农村多民族居民烟草暴露及吸烟相关慢性病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 |
1. 吸烟及尼古丁依赖现状 |
1.1 吸烟的流行现状 |
1.1.1 全球吸烟的流行现状 |
1.1.2 国内吸烟的流行现状 |
1.1.2.1 国内农村地区吸烟的流行现状 |
1.1.2.2 国内城市地区吸烟的流行现状 |
1.1.2.3 国内少数民族吸烟的流行现状 |
1.2 尼古丁依赖现状 |
1.2.1 国外尼古丁依赖现状 |
1.2.2 国内尼古丁依赖现状 |
1.3 吸烟和尼古丁依赖的影响因素 |
1.4 吸烟及尼古丁依赖对慢性病的影响 |
1.5 关于吸烟对家庭经济及社会经济影响的研究 |
1.6 控烟策略的研究现状 |
2. 研究意义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8)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老年哮喘的流行病学特点 |
2 老年哮喘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管理策略 |
2.1 个案管理 |
2.2 群组管理 |
2.3 奥马哈系统管理 |
2.4 随访管理 |
2.4.1 电话随访 |
2.4.2 网络随访 |
2.4.3 健康讲座 |
2.4.4 社区管理 |
2.5 循证护理干预 |
2.6 追踪临床治疗干预 |
3 小结 |
(9)个体化护理对老年哮喘患者复发与生活质量的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一般资料: |
1.2 方法: |
1.2.1 护理计划的制定: |
1.2.2 心理干预: |
1.2.3 健康教育: |
1.2.4 饮食、运动及生活方式指导: |
1.2.5 用药指导: |
1.2.6 出院指导: |
1.3 观察指标: |
1.4 统计学处理: |
2 结果 |
2.1 2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复发的比较: |
2.2 2组患者比较AQLQ评分: |
3 讨论 |
(10)门诊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前言 |
对象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现状及相关管理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四、老年哮喘患者的健康教育(论文参考文献)
- [1]视频宣传健康教育结合针对性护理干预在老年中重度哮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生活质量的影响[J]. 陈丹,宋珊珊. 中国当代医药, 2022(04)
- [2]老年慢性病共病模式挖掘与防控策略研究[D]. 穆晓敏. 吉林大学, 2021(01)
- [3]医院-社区-家庭网络化管理模式对老年哮喘患者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 张杨.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21(12)
- [4]老年支气管哮喘稳定期患者医学教育需求及其影响因素[J]. 马微,史艳霞,柳娟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21(04)
- [5]临床护理路径在老年哮喘患者护理中的有效性及其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刘婷婷. 医学信息, 2021(04)
- [6]云南农村三个民族烟草暴露和相关慢性病的流行现状及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研究[D]. 王旭明. 昆明医科大学, 2020
- [7]老年人支气管哮喘诊断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J]. 中国老年医学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哮喘学术工作委员会. 中华医学杂志, 2020(38)
- [8]老年支气管哮喘患者延续性护理的研究进展[J]. 江淀淀,李雪,何北平,吕晴文,王自秀. 蛇志, 2020(02)
- [9]个体化护理对老年哮喘患者复发与生活质量的作用[J]. 李影. 中国医药指南, 2020(16)
- [10]门诊哮喘患者治疗依从性调查及相关因素分析[D]. 王妍.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