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宽带接入技术简介(论文文献综述)
薛晨岚[1](2020)在《同轴宽带接入系统组播及多Profile传输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国家宽带战略的实施落地,接入网技术成为了影响有线宽带网络发展的关键因素,而有线同轴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构建国家新一代信息基础网络、实现三网融合、延伸现代服务业范围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性能同轴电缆宽带接入(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Over Coax,HINOC)技术是针对我国有线同轴网络特性研发的唯一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同轴宽带接入技术,可提供千兆接入速率,已有商用芯片和小规模试点。为进一步提升同轴电缆的宽带接入能力,更好地满足家庭用户对于网络带宽以及多样化服务的需求,课题组基于HINOC2.0展开了万兆同轴宽带接入技术的研究,致力于实现更高的传输速率、更低的延迟,以及更灵活的服务质量保证。本文的主要工作内容是:针对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中需要解决的组播和下行有效传输问题,提出了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中组播传输机制的解决方案,设计了一种多Profile(定义每个子载波调制阶数的模板)传输机制下的HINOC终端设备(HINOC Modem,HM)分组算法;搭建了相应的仿真环境,实现了组播传输机制和HM分组算法的仿真,通过仿真结果的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组播传输机制和HM分组算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的工作可以为万兆同轴宽带接入技术的设计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撑。本文首先分析了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中组播传输机制的设计需求,并基于需求实现了组播传输机制的设计,主要包括:组播帧格式的设计,组播相关表项的设计,以及组播帧发送信道选择算法的设计。然后基于上述的理论分析对组播传输机制进行了仿真,利用MAC层协议基础仿真平台提供的基本组件完成了Pd周期、MAP周期的构造、MAP帧的生成、组播业务的组帧和入队,以及HB到各HM的组播业务转发;设计了不同的仿真场景,测试了组播传输功能以及系统的吞吐量、平均时延和平均时延抖动,并对仿真结果进行了分析,验证了本文所提出的组播传输机制的可行性和本文仿真工作的正确性。接着分析了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中多Profile传输机制下HM分组算法的设计需求,并完成了HM分组算法的研究和设计,包括:问题建模、相关算法归纳和分析、算法设计、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最后对多种HM分组算法进行了仿真,设计了数据源模块、算法实现模块及统计模块,并针对数据源类型、Profile个数、HM节点个数三种影响因素对各分组算法进行了测试,统计了各算法的执行耗时,根据测试结果对各HM分组算法的性能进行了评估,分析了不同算法的适用条件,验证了本文提出的KCo PA(K-means Clustering for Profile Assignment)算法相对其他算法具有多种优势,可以给多Profile传输机制带来很大的性能提升。
杜婉菲[2](2020)在《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5G网络的基站建设、5G网络的正式商用逐渐走向正轨,基于宽带光纤的各种业务逐渐成为移动通信运营商收入新的増长点。中国移动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迅速占领家庭宽带的市场份额,就需要实现城市与乡镇全面覆盖,农村根据需求进行覆盖。在当前环境下,家庭宽带新用户需求正在不断增长,增长速度很快。有鉴于此,需尽快完成城市小区全覆盖,对已建成小区积极沟通协调入驻,在新小区建设初期与各建筑商沟通入驻,避免后续接入困难。花园新区为鸡西市城子河区新建小区,鸡西市位于黑龙江最东端,冬长夏短,建设工程时间大幅度压缩。由于鸡西市特殊的环境因素,导致施工工期短、任务重,可能出现对项目风险认识不足的情况。为保证工程按时完成不拖延工期,合理规避可能出现的风险并做好应对,完成中国移动城市宽带完全覆盖,需提前做好工程各项准备工作。本文以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为研究对象,从鸡西移动分公司下属宽带接入项目基本概况入手,分析小区宽带建设接入的主要方式及总体进程,设计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识别方法及其流程,从经济、技术、管理三个维度剖析工程在接入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的十种二级风险因素,对其进行风险识别。在此基础上,运用专家打分法、层次分析法、模糊综合评价法构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建立宽带接入项目的风险评价模型,对风险因素的权重进行计算,根据模糊综合评价法测得项目整体风险水平,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宽带接入项目风险控制方式,并结合各风险因素的控制方式制定相应的风险应对措施,为社区宽带接入项目的顺利完成提供理论依据,为其他地区类似的建设项目提供参考和借鉴。
李柯君[3](2020)在《基于混合云的高校宽带接入运营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认为随着网络技术的高速发展,网络资源量的指数增长,网络成为高校科研工作进展的重要支柱,因此高校的网络建设越来越重要,这是实现信息化校园的重要一步。高校师生是用网的重要群体,在富媒体时代,网络带宽的需求和运营成本的矛盾日益突出,出口带宽升级成为高校网络建设的新常态,单一的校园网已经不能满足学校对于网络带宽的需求,学校租赁运营商网络专线的成本居高不下。为解决上述问题,就需要校园网络社会化运营,由企业提供高校网络的运营管理平台,因此,本文提出了基于混合云的高校宽带接入运营管理平台的解决方案,该平台引入了多种运营商网络,解决了高校网络带宽需求增长但是成本却无法有效节省的问题,满足了高校实现扩容,提速,降费的需求,并提高了高校宽带运营管理能力,同时也为运营商带来更多的用户数以及收益增长。基于混合云的高校宽带接入运营管理平台由宽带接入子系统,nethelp自理子系统和宽带运营管理子系统组成,采用了更加安全,适应变化的混合云架构,实现了多租户平台的使用场景。宽带接入子系统部署在私有云,主要用于认证,授权,计费等功能实现用户上网,该子系统部署在私有云的优势在于,学生连接上网认证更加快速,用户数据更加安全。nethelp自理子系统和宽带运营管理子系统是基于公有云平台构建的微服务子系统,主要实现用户的开户,产品的创建,用户下单,以及营销活动的创建和相关营销活动的数据统计,来支撑平台完成运营管理能力。本文首先介绍了高校宽带运营管理的背景,以及本文使用到的相关技术,结合西安某高校的实际情况,对该平台进行需求分析,该平台的需求为学生可以线上办理宽带业务,快速登录上网,管理在线设备并实时查询网络使用情况,企业可为学生开户,下单,处理异常订单,创建各种网络套餐,在学校对学生用网需要管理的时候提供管理溯源的通道,运营商可根据校园网运营的情况,获取学生用户数。本文研究了混合云架构下的公有云与私有云的数据同步,并对本平台的功能模块进行具体的设计。最后通过测试,验证平台是否符合要求。本平台在西安某高校实施后,解决了该校的宽带运营管理问题,通过混合云架构实现了多家学校入驻该平台,大大减少了高校的网络带宽成本以及企业对高校网络的运营管理成本,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与价值。
陆洋[4](2018)在《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宽带接入网是计算机科学与通信技术相结合的学科,是国家信息基础设施发展的重点与关键。近年来随着互联网和通信网技术的迅速发展,用户对网络质量的需求逐渐提高,云计算和大数据服务的兴起也给网络服务提出了新的要求,而宽带接入网依然是通信网发展的瓶颈之一,选用适当的接入网技术高效地进行宽带接入网的建设部署是解决如今所面临问题的关键。本文围绕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展开实践研究,主要工作包括:(1)综述宽带接入网技术的总体发展状况,分析在工程实践中合理运用接入网技术的必要性;概述了宽带接入技术架构,对宽带接入网关键技术进行了详细的分析研究,总结了多种宽带接入技术在传输效率、传输方式、部署成本、建设环境等方面的特性;(2)分析研究了FTTH技术的典型方案和部署原则,从网络结构对FTTH接入方式进行了分析,阐述了OLT、ONU和ODN的功能和具体的部署策略,分析说明了FTTH所适用的应用场景;通过对不同的应用场景建模,提出了基于GPON的FTTH接入技术的多种建设方案模型;(3)基于GPON的FTTH接入技术,根据用户应用需求设计实现了淮阴师范学院两个校区的宽带接入方案,包括:网络拓扑结构设计,接入层OLT、BRAS设备、网管系统、双机热备和光猫的部署。详细阐述了工程施工可行性、施工方法及施工验收测试结果。
蔡雨辰[5](2018)在《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互联网的进一步普及和物联网的发展,提供带宽更高、可以容纳更多用户的宽带接入是摆在运营商面前的重要问题。《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必须加速三网融合的进程,早日建成光网城市。以FTTH为基本接入方式的网络逐渐成为主流趋势,PON技术因为具有容量高、不需要增设机房、运行维护工作量小等优势,受到通信行业的青睐,是现阶段的首选方案,取得了广泛的运用,GPON因为其突出的优越性能而受到各大运营商以及用户的欢迎。首先,本文从GPON技术出发,对小区宽带接入问题进行了分析。先对这一技术的基本发展历史进行了回顾,并且将其与EPON等技术进行比较。通过对比可以得到,应用GPON技术后,系统的带宽更高、上下行速率配置更为合理、系统业务承载水平更高,进而可以提高宽带的有效利用率,多并发用户宽带需求高的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使得用户能够享受更好地宽带服务,这也就意味着现阶段PON技术拥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已经成为民用宽带建设的第一选择。其次,结合业务接入能力的速度需求和动态需求建设的整体路线,重点研究了以GPON技术为基础的家庭宽带网络的设计问题,重点阐述了骨干网“网格化”的具体过程,分光器的配置、ONU的建设原则等,同时对上述原则在网络建设中所扮演的角色进行分析。最后,以作者所在的居民小区为对象进行使用研究,对网络建设方案进行设计,选择合适的硬件设备,对网络服务质量进行检测,从确保达到预期的速度测试目标。在上述过程中所确定的原则对于民用宽带网络建设具有积极的指导价值,有利于合理降低建设投入,同时能够为高宽带的有线宽的普及与推广提供参考、积累经验。
张陆晶[6](2019)在《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机制研究与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我国宽带战略的实施部署以及骨干网络光纤化进程的加快,接入网技术的进步成为了促进有线宽带网络发展的关键因素。广泛铺设的有线同轴网络作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被充分利用,发挥其学术与经济价值。HINOC(High performance Network Over Coax)高性能同轴电缆宽带接入解决方案是针对我国有线同轴网络特性研发的具有完备自主知识产权的新型EOC(Ethernet Over Coax)接入解决方案,目前已达到千兆级别接入能力。但随着4K/8K、VR/AR等大带宽低延迟业务的发展,用户对于多样化、极致网络服务体验的需求日益增长,研究与制定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的技术标准势在必行。本文的主要工作分为以下三部分:在HINOC2.0技术体制基础上,设计并提出满足同轴特性的万兆宽带接入MAC层解决方案、实现万兆同轴接入MAC层仿真系统的设计、通过仿真分析验证万兆同轴接入MAC层解决方案的合理性与可行性。首先在深入学习HINOC2.0技术标准的基础上,对万兆同轴宽带接入技术的各项考察指标进行研究和分析,设计并提出万兆同轴接入系统MAC层整体解决方案,具体包括MAC层结构划分、MAC层帧类型和帧结构、Pd周期和MAP周期的结构规划,并基于实际应用需求提出了多信道绑定机制和多profile传输模式,以及一种基于竞争排序的节点接纳机制。随后基于MAC层协议仿真平台设计实现万兆同轴接入MAC层仿真系统,具体包括HB和HM的内部逻辑结构、Pd和MAP周期的规划、数据传输机制、多信道绑定、多profile传输模式以及基于竞争排序的节点接纳机制的具体实现。最后基于仿真系统对万兆同轴接入系统MAC层解决方案的各项性能指标进行详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方案能够满足万兆同轴宽带接入技术对系统吞吐量、平均时延和时延抖动、带宽分配粒度、频谱效率以及信道利用率等各项指标的考察要求;多信道绑定机制在系统中高低带宽用户共存时可以更精细粒度地为节点分配信道,有效避免资源浪费;多profile传输机制可以将多个HM的下行数据统计复用,从而缩短下行等待时延;基于竞争排序的节点接纳机制可以有效减少节点在竞争接纳机会过程中的冲突次数,同时通过一次竞争即可按顺序接纳多个HM节点,避免了因多次竞争造成的时间浪费。综合来看,所设计的万兆同轴接入系统MAC层解决方案能够达到万兆级别接入速率,且具有超低时延、超高频谱效率以及超精细带宽分配粒度等优势,可以为后期制定万兆同轴宽带接入技术标准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陈圣[7](2019)在《宽带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背景下,宽带基础设施建设对于区域创新的作用日益受到学者的关注。已有的相关研究较少强调空间维度的作用。然而,在空间的视角上,一个地区的创新对周围地区往往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同时互联网的出现使得地理上的空间的概念变得模糊。研究宽带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能力的影响时纳入对空间效应的考虑,有助于增强对信息时代下我国创新现状的认知。本文研究的目的是,通过描述出我国各省和各区域宽带基础设施和创新的现状,探究一个区域内宽带基础设施水平对该区域创新的水平的直接影响,以及各区域间创新的互相影响及其程度,并估计一个地区宽带基础设施对邻近的以及全国范围内的不同地区的创新的影响及其程度。本文首先利用增长理论与区域经济理论等探讨创新的影响因素,创新在区域间扩散的机制以及宽带基础设施对特定区域的和区域间的创新的影响机制。相关理论认为,创新在空间内既可能聚集,也可能扩散,同时某地宽带基础设施对其他地区创新的影响也具有空间意义上的两重性。本文接下来使用全国2006年至2016年各省级行政区的数据描述宽带基础设施和创新的分布。最后,本文引入了空间面板SARAR模型,并选择控制变量组,使用空间面板数据集实证研究宽带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空间效应。根据描述性统计,本文发现我国的宽带基础设施和创新均具有较强的在小范围内和在经济发达地区聚集的趋势。本文的实证研究结果显示,宽带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有明显的正面直接影响,考虑空间效应后,一个地区的创新在相邻近区域间有显着的空间扩散作用,在全国范围内则有显着的空间聚集作用,符合本文对各区域创新的描述,一个地区的宽带基础设施会显着地吸收邻近地区的创新,促进创新的空间集聚,但纳入非邻近区域后,该影响仅仅是微弱的聚集效应。同时,对区域创新直接影响最大的指标仍然是区域经济发展水平。针对相关结论,本文结合对相关影响机制的研究给出了符合经济学的解释,并提出包括宽带提速降费、提高区域经济发展水平、促进专利市场的发展等政策建议。本文的贡献在于使用了空间SARAR模型控制了更多潜在的冲击,相较于类似文献采用的SEM模型等,该模型控制内容更广泛,本文还更新了数据集,选取了更符合宽带基础设施定义的指标,得出了理论部分框架内的结论。
杨新华,闫红[8](2018)在《基于GPON技术的宽带接入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GPON技术是我国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特别是网络计算机技术发展的新兴产物。伴随着网络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计算机已经走入了千家万户,对于宽带接入技术的要求也越来越高,GPON技术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因此,本文探讨GPON技术的应用现状,探讨GPON宽带接入技术的改进举措。
宋四海[9](2017)在《宽带接入技术简述》文中提出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已经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了很大的影响。宽带接入是用户实现上网的途径,目前我国主流的宽带接入技术众多,本文对各宽带接入技术进行了介绍,并对其优缺点进行评价,提出了几点自己的看法以供他人参考。
鲁文明[10](2016)在《平衡计分卡在T公司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阐述了在中国当前经济发展处于“新常态”的环境下,如何利用平衡计分卡(BSC)工具对中小企业进行变革,研究其提升企业自身的资产和运营效率可行性。随着“新常态”下的经济发展的特征变化,中小企业面临着诸多类似的问题,传统的宽带接入终端设备行业也有行业共性问题。通过整理过往平衡计分卡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了解其相关的应用情况和关键要素,拟对宽带接入终端设备行业公司进行平衡计分卡应用研究,以探索平衡计分卡管理工具在当前“新常态”下的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宽带接入终端设备行业的T公司为例,从平衡计分卡管理工具的四个维度(财务、客户、内部运营和学习与成长)考虑,结合T公司发展战略,对T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阐述及分析,制定问题解决对策,以及相关对策实施后的效果确认,以验证平衡计分卡管理工具在“新常态”经济的特定环境下对企业寻求变革(或转型)的现实应用价值,同时也对相关类似企业使用平衡计分卡管理工具实施业务变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二、宽带接入技术简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宽带接入技术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同轴宽带接入系统组播及多Profile传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层方案介绍 |
2.1 概述 |
2.2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层方案 |
2.2.1 网络结构 |
2.2.2 MAC层结构 |
2.2.3 MAC层帧格式 |
2.2.4 媒体接入控制和信道分配机制 |
2.2.5 节点接纳机制 |
2.2.6 信道绑定机制 |
2.2.7 多Profile传输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组播传输机制设计 |
3.1 概述 |
3.2 组播传输机制设计需求分析 |
3.3 组播传输机制设计 |
3.3.1 组播帧格式 |
3.3.2 组播相关表项的构建 |
3.3.3 组播业务入队 |
3.3.4 组播业务转发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播传输机制仿真分析 |
4.1 概述 |
4.2 MAC层协议基础仿真平台介绍 |
4.2.1 仿真调度器 |
4.2.2 定时器 |
4.2.3 流量生成器 |
4.2.4 节点和节点事件 |
4.2.5 缓存队列和缓存链表 |
4.2.6 分布式信道状态标记 |
4.3 组播传输机制仿真实现 |
4.3.1 构造Pd、MAP周期 |
4.3.2 MAP帧生成 |
4.3.3 组播业务组帧和入队 |
4.3.4 组播业务转发过程 |
4.3.5 仿真流程 |
4.4 仿真场景与参数设置 |
4.4.1 仿真场景 |
4.4.2 仿真参数设置 |
4.5 仿真结果及分析 |
4.5.1 组播传输功能验证 |
4.5.2 吞吐量 |
4.5.3 时延和时延抖动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多Profile机制下HM分组算法设计 |
5.1 概述 |
5.2 HM分组算法设计需求分析 |
5.3 多Profile机制下HM分组算法设计 |
5.3.1 模型建立 |
5.3.2 算法归纳和分析 |
5.3.3 算法设计 |
5.3.4 算法时间复杂度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Profile机制下HM分组算法仿真分析 |
6.1 概述 |
6.2 多Profile机制下HM分组算法仿真实现 |
6.2.1 数据源模块 |
6.2.2 算法实现模块 |
6.2.3 统计模块 |
6.3 仿真结果及分析 |
6.3.1 算法性能和数据源关系 |
6.3.2 算法性能和Profile个数关系 |
6.3.3 算法性能和HM节点个数关系 |
6.3.4 时间复杂度 |
6.3.5 综合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识别 |
2.1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概况 |
2.1.1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简介 |
2.1.2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方式 |
2.1.3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总体进度 |
2.2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识别方法与流程 |
2.2.1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识别方法 |
2.2.2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识别流程 |
2.3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因素分析 |
2.3.1 经济风险 |
2.3.2 技术风险 |
2.3.3 管理风险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评估 |
3.1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评价的原则和方法 |
3.1.1 评价的原则 |
3.1.2 评价方法的选取 |
3.2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管理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1 评价指标的选取 |
3.2.2 风险评价指标体系 |
3.3 基于层次分析法的宽带接入风险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
3.3.1 构建层次分析结构模型 |
3.3.2 构建判断矩阵 |
3.3.3 层次单排序及一致性检验 |
3.3.4 判别矩阵构建及权重的求解 |
3.4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宽带接入风险评价模型 |
3.4.1 风险因素评分 |
3.4.2 风险评价的测算 |
3.5 评价结果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应对措施 |
4.1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风险控制 |
4.1.1 风险控制方式设计 |
4.1.2 风险控制方式选择 |
4.2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技术风险应对措施 |
4.2.1 强化设备采购管理 |
4.2.2 加强光纤接入环节的控制管理 |
4.2.3 提升维护人员业务水平 |
4.3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经济风险预警及应对措施 |
4.3.1 建立健全预警机制 |
4.3.2 规范协调费的管理机制 |
4.3.3 合理压缩成本 |
4.4 花园新区宽带接入项目管理风险应对措施 |
4.4.1 完善风险管理制度 |
4.4.2 提升风险管理意识 |
4.4.3 构建风险管控平台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介 |
(3)基于混合云的高校宽带接入运营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高校宽带接入运营管理系统的现状 |
1.2.2 高校宽带接入认证方式的现状 |
1.2.3 混合云架构的现状 |
1.3 研究目标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本人承担任务 |
1.4 论文组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技术概述 |
2.1 混合云架构 |
2.2 Apache Kafka |
2.3 Portal认证 |
2.4 ELK |
2.5 微服务架构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需求分析 |
3.1 业务现状分析 |
3.2 功能性需求分析 |
3.2.1 平台整体用例图 |
3.2.2 宽带运营管理子系统用例说明 |
3.2.3 nethelp自理子系统用例说明 |
3.2.4 宽带接入子系统用例说明 |
3.3 非功能性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概要设计 |
4.1 系统设计目标 |
4.2 系统架构 |
4.3 功能模块设计 |
4.3.1 宽带接入运营管理子系统 |
4.3.2 nethelp自理子系统 |
4.3.3 宽带接入子系统 |
4.4 数据库详细设计 |
4.5 小结 |
第五章 系统详细设计 |
5.1 用户服务 |
5.2 产品服务 |
5.3 支付服务 |
5.4 订单服务 |
5.5 消息激活服务 |
5.5.1 公有云和私有云的数据同步实现原理 |
5.5.2 用户账期激活 |
5.6 接入服务 |
5.7 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系统测试环境 |
6.2 系统功能测试 |
6.2.1 宽带接入运营管理子系统 |
6.2.2 nethelp自理子系统 |
6.2.3 宽带接入子系统 |
6.3 系统性能测试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论文工作总结 |
7.2 后期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专用术语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宽带接入技术的现状 |
1.3 本文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 论文的组织结构 |
第二章 互联网宽带接入关键技术研究 |
2.1 宽带接入技术架构 |
2.2 ADSL接入技术 |
2.2.1 ADSL技术特点与性能 |
2.2.2 ADSL接入方式 |
2.2.3 ADSL调制原理 |
2.2.4 ADSL接入在信息化小区的应用 |
2.3 光纤接入技术 |
2.3.1 光纤接入方式的特点与结构 |
2.3.2 PON技术结构与特点 |
2.3.3 EPON接入技术 |
2.3.4 GPON接入技术 |
2.3.5 EPON与 GPON的对比 |
2.3.6 光纤接入技术在信息化小区的应用 |
2.4 HFC接入技术 |
2.4.1 CATV网络简介 |
2.4.2 HFC宽带接入技术 |
2.5 几种有线接入技术的比较 |
2.6 无线接入技术 |
2.6.1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分类 |
2.6.2 无线接入技术的优势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GPON的 FTTH接入方案分析 |
3.1 基于GPON的 FTTH网络结构 |
3.2 基于GPON的 FTTH部署规划 |
3.2.1 OLT部署 |
3.2.2 ONT/ONU部署 |
3.2.3 ODN部署 |
3.3 FTTH场景方案模型 |
3.3.1 新建多层住宅方案模型 |
3.3.2 新建高层住宅方案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GPON的 FTTH接入技术工程实践 |
4.1 淮阴师范学院FTTH接入方案设计 |
4.1.1 网络拓扑结构及设计思路 |
4.1.2 接入层OLT |
4.1.3 BRAS设备 |
4.1.4 网管系统 |
4.1.5 双机热备部署方案 |
4.1.6 设备面板 |
4.1.7 光猫 |
4.2 宽带线路工程实施 |
4.2.1 宽带线路工程概况 |
4.2.2 工程施工方案 |
4.2.3 分布施工方法 |
4.3 宽带线路工程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工作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结构与主要研究工作 |
第二章 PON技术原理与分析 |
2.1 宽带接入网技术发展过程 |
2.1.1 宽带接入网的位置 |
2.1.2 宽带接入网的发展 |
2.2 PON的基本原理 |
2.2.1 网络结构 |
2.2.2 各网络单元功能 |
2.2.3 PON组网模式 |
2.3 PON技术的发展 |
2.4 各种PON技术对比 |
2.5 GPON关键技术分析 |
2.5.0 数据复用方式 |
2.5.1 协议分析 |
2.5.2 GEM封装 |
2.5.3 数据封装结构 |
2.5.4 帧结构 |
2.5.5 测距 |
2.5.6 动态带宽分配DBA |
2.5.7 下行AES加密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家庭宽带网络规划建设方案研究 |
3.1 总体规划建设思路 |
3.2 GPON骨干网规划建设方案 |
3.2.1 OLT覆盖范围规划 |
3.2.2 OLT容量规划 |
3.2.3 OLT上联方式规划 |
3.3 ODN网络建设方案 |
3.3.1 ODN网络结构 |
3.3.2 分光器建设规划 |
3.3.3 光缆规划 |
3.4 ONU建设方案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GPON工程应用实例 |
4.1 工程背景 |
4.1.1 楼盘简介 |
4.1.2 用户规模 |
4.1.3 业务需求 |
4.2 工程方案 |
4.2.1 建设方案分析 |
4.2.2 局端设备规划 |
4.2.3 ODN网络规划 |
4.2.4 ONU网络规划 |
4.3 项目实施效果 |
4.3.1 系统光功率检测 |
4.3.2 带宽容量分析 |
4.3.3 业务质量检测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机制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工作及内容安排 |
第二章 HINOC2.0 MAC层协议介绍 |
2.1 概述 |
2.2 HINOC2.0 MAC层技术规范 |
2.2.1 组网方式 |
2.2.2 系统协议栈 |
2.2.3 MAC层帧类型 |
2.2.4 信道分配机制 |
2.2.5 节点接纳机制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层解决方案设计 |
3.1 概述 |
3.2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关键技术指标 |
3.3 需求分析与设计思路 |
3.3.1 指标需求分析 |
3.3.2 其他需求分析 |
3.4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层解决方案 |
3.4.1 MAC层结构划分 |
3.4.2 MAC层帧类型 |
3.4.3 Pd周期和MAP周期 |
3.4.4 多信道规划 |
3.4.5 多信道绑定 |
3.4.6 多profile传输模式 |
3.4.7 基于竞争排序的节点接纳机制 |
3.5 方案合理性验证 |
3.5.1 吞吐量 |
3.5.2 平均时延 |
3.5.3 带宽分配粒度 |
3.5.4 频谱效率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MAC层仿真系统设计 |
4.1 概述 |
4.2 MAC层基础仿真平台 |
4.2.1 离散事件调度器 |
4.2.2 定时器和流量生成器 |
4.2.3 队列管理 |
4.2.4 分布式信道状态标记 |
4.2.5 PHY层事件运转流程 |
4.2.6 统计模块 |
4.2.7 仿真平台总体结构 |
4.3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MAC层仿真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4.3.1 HB内部结构设计 |
4.3.2 HM内部结构设计 |
4.3.3 Pd、MAP周期规划 |
4.3.4 多信道绑定功能实现 |
4.3.5 多profile传输模式功能实现 |
4.3.6 节点接纳机制功能实现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仿真结果及性能分析 |
5.1 概述 |
5.2 仿真参数设置 |
5.2.1 MAP周期设置 |
5.2.2 Pd周期设置 |
5.2.3 其他参数设置 |
5.3 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层协议性能分析 |
5.3.1 吞吐量 |
5.3.2 时延与时延抖动 |
5.3.3 信道利用率 |
5.4 多信道绑定功能验证 |
5.5 多profile传输模式功能验证 |
5.5.1 功能验证 |
5.5.2 下行时延分析 |
5.6 节点接纳机制 |
5.6.1 平均冲突次数与平均接纳时延 |
5.6.2 与HINOC2.0 接纳机制对比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作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7)宽带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理论背景 |
1.2.2 国内外相关实证文献综述 |
1.2.3 文献评述 |
1.3 研究的方法和目的 |
1.4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
2 概念界定及影响机制简述 |
2.1 技术创新及其影响因素概述 |
2.2 创新在区域间的聚集和扩散 |
2.3 宽带基础设施对创新的直接影响机制简述 |
2.3.1 本文中宽带基础设施的定义 |
2.3.2 宽带基础设施对创新直接影响机制简述 |
2.4 知识溢出、创新环境与关系网络 |
2.5 宽带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的影响机制概括 |
3 我国创新与宽带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区域特征 |
3.1 我国的创新现状和区域特征 |
3.1.1 我国创新水平总体上呈提高态势 |
3.1.2 我国的创新具有区域差异大的特征 |
3.2 我国宽带基础设施的现状和区域特征 |
3.2.1 我国宽带基础设施建设水平逐年提高 |
3.2.2 我国的宽带基础设施水平具有区域差异大的特征 |
4 宽带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水平影响的实证分析 |
4.1 理论假说 |
4.2 空间计量的模型选择 |
4.2.1 空间计量经济学简介 |
4.2.2 空间面板数据SARAR模型 |
4.2.3 空间面板SARAR模型的估计方法 |
4.3 指标的选取与空间相关性检验 |
4.4 基于空间面板数据的模型设定与实证分析过程 |
4.5 实证分析结果的解释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3 本文的不足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宽带接入技术简述(论文提纲范文)
1 宽带接入技术简介 |
1.1 CABLE MODEM技术 |
1.2 ADSL技术 |
1.3 以太网接入技术 |
1.4 无线宽带接入技术 |
1.5 光纤接入技术 |
2 总结 |
(10)平衡计分卡在T公司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与内容 |
第2章 平衡计分卡理论及国内外研究现状 |
2.1 平衡计分卡理论概述 |
2.1.1 平衡计分卡内容 |
2.1.2 平衡计分卡的战略作用 |
2.2 平衡计分卡在国外研究现状 |
2.2.1 平衡计分卡在国外应用情况 |
2.2.2 平衡计分卡在国外应用要素 |
2.3 平衡计分卡在国内研究现状 |
2.3.1 平衡计分卡在国内应用情况 |
2.3.2 平衡计分卡在国内应用要素 |
第3章 T公司在新常态下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
3.1 T公司所在行业简介及存在的问题 |
3.1.1 T公司所在行业简介 |
3.1.2 T公司所在行业存在的问题 |
3.2 T公司简介 |
3.3 T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
3.3.1 T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 |
3.3.2 T公司当前存在的问题分析 |
第4章 平衡计分卡在T公司的应用 |
4.1 T公司实施平衡计分卡前的准备工作 |
4.2 T公司实施平衡计分卡充分结合战略 |
4.3 平衡计分卡在T公司的四个维度的实际应用 |
4.3.1 财务维度的实际应用 |
4.3.2 客户维度的实际应用 |
4.3.3 内部运营维度的实际应用 |
4.3.4 学习与成长维度的实际应用 |
第5章 平衡计分卡在T公司实施的效果 |
5.1 财务维度的实施效果 |
5.1.1 营收和利润稳步提升 |
5.1.2 运营效率整体提升 |
5.1.3 财务稳健抗风险性提高 |
5.2 客户维度的实施效果 |
5.2.1 客户满意度逐步提升 |
5.2.2 客户营收结构优化 |
5.3 内部运营维度的实施效果 |
5.3.1 新产品开发提速 |
5.3.2 订单交付周期缩短 |
5.3.3 售后服务响应及时 |
5.4 学习与成长维度的实施效果 |
5.4.1 员工竞争力提升 |
5.4.2 员工满意度提高 |
第6章 完善T公司应用平衡计分卡的管理建议 |
6.1 系统客观分析企业建立合理协同的考核指标 |
6.2 鼓励全员参与并匹配相应激励机制 |
6.3 完善整合IT管理系统 |
第7章 结论与不足 |
7.1 结论 |
7.2 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1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宽带接入技术简介(论文参考文献)
- [1]同轴宽带接入系统组播及多Profile传输机制研究[D]. 薛晨岚.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2]花园新区移动宽带接入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 杜婉菲.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20(02)
- [3]基于混合云的高校宽带接入运营管理平台的设计与实现[D]. 李柯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4]互联网宽带接入技术及其工程实践研究[D]. 陆洋.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5]基于GPON技术的小区宽带接入解决方案研究[D]. 蔡雨辰. 南京邮电大学, 2018(02)
- [6]万兆同轴宽带接入系统MAC机制研究与设计[D]. 张陆晶.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2)
- [7]宽带基础设施对区域创新的影响研究[D]. 陈圣.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1)
- [8]基于GPON技术的宽带接入应用研究[J]. 杨新华,闫红. 电子制作, 2018(20)
- [9]宽带接入技术简述[J]. 宋四海. 通讯世界, 2017(15)
- [10]平衡计分卡在T公司的应用研究[D]. 鲁文明. 上海交通大学,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