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期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远端神经卡压的疗效(论文文献综述)
肖荷婷[1](2021)在《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颈椎病的临床诊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国内外对胸廓出口综合征(TOS)合并颈椎病(CS)疾病的研究大多为病例报道,因其所涉及的疾病复杂,所以临床医师易误诊漏诊。分析这些病例的临床特征与治疗疗效,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同时患有以上两种疾病的患者的认识,为临床上手术治疗的选择提供参考。资料与方法:对2016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就诊于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的TOS合并CS的患者进行回顾性资料分析,将其设为A组并详细记录患者主诉、既往病史、辅助检查和临床表现。依照是否行TOS手术分为A1组与A2组。选取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A1组),评估其手术疗效,并与同一时期、行相同手术的TOS不合并CS患者(设为B组)进行对比。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包括DASH量表、CBSQ量表,VAS方法,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HAMD抑郁量表),记录A1组与B组所有患者的术前与术后得分,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A组符合纳入标准的共计20例患者,包括男性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49.75±10.93岁。常见的主要症状为:麻木、疼痛、感觉减退、无力、颈肩部不适、肌肉萎缩。阳性率较高的特殊试验为:臂丛神经牵拉试验、上臂缺血试验、阿德森试验、锁骨上叩击试验、胸小肌挤压试验、霍夫曼征、压颈试验。在颈椎MRI中,有7例患者颈椎受压迫节段的对应症状不能解释患者的部分临床表现。手术疗效评定:良4例,可2例,差1例。B组符合纳入标准的共计34例患者,女性30例,男性4例,平均年龄39.44±12.23岁。术后1个月时,A1组与B组DASH分数变化分别与术前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时,两组DASH分数与术前相比差异明显(p﹤0.05)。除此以外,术后1、3个月时,A1组在CBSQ量表、VAS、汉密尔顿焦虑量表与HAMD抑郁量表的得分与术前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正好相反。术后3个月时,A1组疼痛分数明显高于B组(p﹤0.05)。各量表数值在术后整体均呈下降趋势,A1组下降速度小于B组。结论:TOS手术治疗可以提高TOS合并CS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但手术疗效不如TOS不合并CS的患者,且术后疼痛程度重于不合并CS患者。TOS合并CS比不合并CS的患者在从事活动时相应疼痛症状诱发的频率、焦虑引起的身心症状与抑郁状态的改善等方面疗效更差,并且恢复速度更慢。
马融[2](2021)在《肘管切开减压和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肌支转位尺神经运动支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10例术后随访疗效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观察肘管切开减压同时行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肌支转位尺神经运动支治疗原发性重度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018年1月~2019年12月我院收治的严重原发性肘管综合征患者进行随访。其中,肘管切开减压术并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肌支转位与尺侧运动支端侧缝合组(A组),患者年龄44~78岁,平均59.7岁,男7例,女3例。单纯肘管切开减压组(B组),患者年龄26~73岁,平均57.4岁,男8例,女2例。术前记录双手握力、拇示指的捏力和患侧前臂的旋前角度,术后长臂石膏固定3周后行康复训练。术后12月复查记录双手握力、拇示指的捏力和患侧前臂的旋前角度,将术前和术后患手握力和捏力与健侧的百分比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手术侧术前和术后前臂旋前角度进行比较分析。结果:A组患者,术后握力百分比0.92±0.14明显高于术前握力百分比0.76±0.1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术后捏力百分比0.70±0.23明显高于术前捏力百分比0.57±0.2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48),术前术后旋前角度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159)。B组患者,术后握力百分比、捏力百分比、旋前角度的差异均没有统计学意义。对比两组间患者术前、术后握力及捏力半分比差值,A组术后改善肌力改善程度更明显(A组:GS 16%,PS 13%;B组:GS0%,PS5%)。所有患者术后切口一期愈合,均无感染、关节僵硬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严重肘管综合征患者,肘管切开减压和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肌支转位尺神经运动支是一种有一定效果的手术方法,该方法可阻止手内肌进一步萎缩,恢复其部分功能。
崔树森[3](2021)在《中国胸廓出口综合征研究进展》文中指出胸廓出口综合征(TOS)指臂丛、锁骨下动脉、锁骨下静脉于胸廓出口区域受到卡压所引起的一系列临床症状综合征,根据受压结构分神经型、动脉型及静脉型。其中神经型比例高达90%,症状体征多变,缺乏敏感、特异的客观辅助检查,国际上至今无统一公认的诊断标准,一直是TOS研究的重点与难点。近数十年来国内学者对该疾病的关注持续提升,关于神经型胸廓出口综合征(NTOS)的中文文献报道逐年增多。本文旨在回顾总结中国学者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同时结合国外文献的相关报道及作者诊疗团队的临床经验,对NTOS的诊断与治疗进行探讨。
张昕[4](2021)在《第一肋骨区域恶性肿瘤扩大切除的手术入路探索》文中研究指明背景与目的原发于肋骨的骨肿瘤约占所有骨肿瘤的5%~7%,原发于第一肋骨的恶性肿瘤虽然临床工作中少见,但因肺尖部恶性肿瘤局部转移至第一肋区域引起临床症状的患者时有发现。由于肿瘤组织的持续压迫作用,常规放化疗手段常无法有效解决问题。而由于第一肋所处的特殊位置及周围解剖的复杂性,且恶性肿瘤切除要求有效彻底,极大地增加了手术的难度,而切缘不足又会导致肿瘤复发率和转移率居高不下。故第一肋骨区域的肿瘤成为肋骨肿瘤切除的相对手术禁忌症。虽然现有的第一肋骨切除常用手术入路较多,如腋下径路、颈-胸联合径路、锁骨上径路等,但是每种入路都各有优缺点。由于该类病例罕见,现今并无探索类及综述类文献对该区域恶性肿瘤扩大切除的手术入路进行深入解读及系统归纳,使得手术不能规范。如何选择该区域手术入路是骨与软组织肿瘤外科治疗中有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将以前方手术入路(包括锁骨上入路和颈-胸联合入路)、腋下手术入路和后侧手术入路三个部分展开,通过解剖实践,对这几种常用手术入路的损伤范围和切除范围做系统归纳,为临床治疗该疾病时的手术入路选择提供一定的参考。第一部分:经前方入路切除第一肋的解剖学研究方法1.采用8具经福尔马林固定过的尸体标本,其中男性6具,女性2具,于标本双侧锁骨上区域行切断锁骨入路,解剖并分离锁骨下动静脉、前、中斜角肌及臂丛神经、膈神经等重要组织,测量其距离骨性体表标志的距离和第一肋骨最远暴露点的位置;2.纵行劈开标本胸骨行颈-胸联合入路,解剖分离胸廓内动、静脉、主动脉弓以及喉返神经和交感干等重要组织并测距。3.结合统计学知识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重要组织的位置分析该入路下的暴露范围及切除范围。结果1.第一胸肋关节处距双侧锁骨下静脉距离分别为:左侧:50.27±3.850(44.02~54.34mm),右侧:50.22±3.743(44.18~53.98mm);第一胸肋关节处距双侧前斜角肌止点内侧缘距离分别为:左侧:60.73±3.497(55.14~64.68mm),右侧:60.65±3.699(54.98~64.38mm)。第一胸肋关节处距双侧臂丛神经内侧缘距离分别为左侧:65.60±3.539(60.22~69.06mm),右侧:65.71±3.731(60.02~69.44mm);第一胸肋关节处距双侧锁骨下动脉距离分别为:左侧:66.70±3.323(61.68~70.14mm),右侧:66.33±3.698(60.96~70.68mm);第一胸肋关节处距双侧中斜角肌前缘的距离分别为:左侧:76.81±3.565(71.48~80.64mm),右侧:50.22±3.743(71.72~80.52mm);第一胸肋关节胸骨外缘距胸廓内动脉距离分别为:左侧:3.63±0.518(2.98~4.36mm),右侧:3.67±0.487(3.02~4.28mm);第一胸肋关节胸骨外缘距胸廓内静脉距离分别为:左侧:6.77±0.304(6.48~7.30mm),右侧:6.65±0.530(5.92~7.50mm)。以上数据和T1-T3节段交感干距肋头的距离经统计学分析左右两侧距离均无统计学差异。而行左侧入路时应注意主动脉弓对术区的影响,右侧应注意喉返神经的起点处(位置高于左侧)。2.经锁骨上入路时中斜角肌止点前缘距第一肋骨暴露最远点上缘的距离为左侧:12.85±2.739(7.74~15.86mm),右侧:13.17±2.623(8.82~16.28mm),双侧经数据分析无统计学意义,而经颈-胸联合入路时8具标本共16侧均可暴露第一肋骨全长和后方第一胸椎。第二部分:经腋下入路切除第一肋的解剖学研究方法1.采用5具经福尔马林固定过的尸体标本,其中男性3具,女性2具,于标本双侧行腋下入路,解剖并分离锁骨下动静脉、前、中斜角肌及臂丛神经等重要组织,将第一肋骨向前方和后方游离,测量第一肋骨前、后最远暴露点距离前斜角肌内侧缘和中斜角肌前缘的距离;2.结合统计学知识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结合重要组织的位置分析该入路下的暴露范围及切除范围。结果第一肋骨前端最远暴露点距前斜角肌止点内侧缘距离分别为:左侧:39.42±3.045(34.30~42.48mm),右侧:39.56±3.067(34.42~42.26mm);第一肋骨后端最远暴露点距中斜角肌止点前缘距离分别为:左侧:19.49±1.470(17.76~21.28mm),右侧:19.54±1.452(17.84~21.32mm)。以上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左右两侧无统计学差异。第三部分:经后侧入路切除第一肋的解剖学研究方法1.标本同第二部分,于标本双侧行后侧入路,解剖并分离肩部及涉及的头颈部肌层,将第一肋骨向前方游离,测量第一肋骨前端最远暴露点距离中斜角肌前缘的距离。2.结合统计学知识对上述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分析该入路下对头颈部肌层的损伤情况和对第一肋骨区域的暴露范围及切除范围。结果1.第一肋骨前端最远暴露点距中斜角肌止点前缘距离分别为:左侧:17.54±1.590(15.24~19.16mm),右侧:17.62±1.401(15.38~18.66mm)。数据经统计学分析左右两侧无统计学差异。2.该入路实施时可沿肌纤维走行分离斜方肌和小菱形肌,但对下方的头夹肌、颈夹肌和头半棘肌内从等有一定损伤,且重建相对困难。结论1.经锁骨上入路和经腋下入路分别能对第一肋骨前中部肿瘤和第一肋骨中部肿瘤做到有效切除:锁骨上入路对于第一前肋范围和前、中斜角肌起点处暴露更加充分,且能做到直视下操作,但是对于第一肋骨中后部的肿瘤暴露范围不足,为保障充足切缘,肿瘤后方范围不可侵及中斜角肌止点后;腋下入路相对损伤较小,但切除范围局限:后方不可超过中斜角肌止点后,前方一般不能超过前斜角肌止点内侧缘2cm。2.颈-胸联合入路拥有其他入路均无法达到的切除范围:其可在直视下切除整段第一肋骨,包括侵及胸肋关节和肋椎关节甚至部分椎体的病损,但是损伤较大,应谨慎选择。3.经后侧入路切除第一肋能良好地暴露臂丛神经的根部结构,更方便用于神经松解。但该入路切除范围较局限,仅限发生于第一肋骨后部的肿瘤,且此入路对头颈部肌从损伤较大,术后的肌肉重建困难较大。
孙淼[5](2020)在《“探穴搓针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本课题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比观察“探穴搓针法”与普通针刺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临床疗效,以此来比较两种方法的差异和优势,证实“探穴搓针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临床疗效及优势。方法在经过了严格的病情诊断标准、纳入标准、排除标准和疗效评定标准的基础上,按患者到医院就诊的先后顺序原则,进行分组。将60例均来自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针灸门诊及疼痛门诊的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0例患者。治疗组患者采用“探穴搓针法”,取穴:阿是穴、锁骨上窝、前、中、小斜角肌等处的条索状物和筋节点(对颈部、耳后及锁骨上淋巴结加以鉴别),每次治疗812min(以指下结节松软无沉、紧感为度),疗程:隔日1次,5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2个疗程。对照组患者采用普通针刺法,主穴:颈夹脊、极泉、肩髃、曲池、合谷,疗程:每日1次,5次为一疗程,中间休息2天,连续治疗2个疗程。结果通过SPSS检验,两组患者治疗前的年龄、性别、病程方面,组间及组内的DASH Chinese评分、VAS评分的差异对比分析,均无显着差异,二者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治疗后的总体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治疗组的总有效率为86.70%,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76.70%,治疗组在总体疗效上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探穴搓针法”治疗组和普通针刺法对照组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均有效,但“探穴搓针法”治疗组的临床疗效更佳,能够更好的改善患者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法无任何副作用,见效快(在认证准确前提下,一次见效者可达63%以上),较手术减压等比较,安全性高,患者容易接受,可以在临床上广泛推广应用。
郭蒙帅[6](2019)在《针刺手阳明少阴经穴治疗轻中度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提出目的通过观察针刺手阳明少阴经相关腧穴对轻中度肘管综合征患者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分、神经电生理评价标准、小指指腹两点辨别觉距离变化及对中医病证诊断疗效的影响,探讨手阳明少阴经相关腧穴选穴针刺对轻中度肘管综合征导致的感觉和运动功能障碍的部分机理,为临床应用以及进一步研究手阳明少阴经相关腧穴选穴针刺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客观理论和试验依据。方法按照顾玉东肘管综合征分级标准[1],将符合本研究纳入标准的60例患有轻中度肘管综合征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在常规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维生素B1、维生素B6、甲钴胺片治疗的基础上选取患侧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少阴心经相关腧穴针刺治疗。对照组30例给予常规口服营养神经药物治疗。两组患者均以10天为1疗程,治疗周期为3个疗程。治疗结束后,通过门诊随访观察两组病例治疗前后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分、神经电生理评定、小指指腹两点辨别觉以及中医病证诊断疗效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对相关临床资料进行收集整理和统计学分析。结果1完成情况:课题中所纳入病例均按照诊断标准、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进行严格筛选。最终60例符合纳入标准的轻中度肘管综合征患者进入试验研究,治疗组对照组各30例。60例患者在治疗结束后均得到门诊随访。2一般资料:经SPSS22.0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程、疾病轻重程度、以及患手小指指腹两点辨别觉等相关临床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3治疗前后临床疗疗效比较:按照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量表评分标准:治疗组优15例,良10例,可3例,差2例,优良率为83%,对照组优7例,良10例,可8,差5例,优良率为57%,经统计学分析,两组患者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48 P=0.01),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按照周围神经损伤神经电生理疗效评定结果:治疗组的有效率为90%,对照组的有效率为67%,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2.96 P=0.00),且治疗组有效率优于对照组。两组治疗后小指指腹两点辨别觉距离变化:治疗组4.90±1.09mm,对照组6.97±1.92mm,经统计学分析,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Z=-4.43 P=0.00),且治疗组小指指腹两点辨别觉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治疗组治愈13例,好转12例,未愈5例,有效率83.3%,对照组治愈5例,好转15例,未愈10例,有效率66.7%,经统计学软件分析,两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26 P=0.02),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1针刺联合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组(治疗组)和单纯口服营养神经药物组(对照组),在缓解轻中度肘管综合征导致的手部感觉和运动功能异常方面均有一定的临床作用,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2针刺手阳明少阴经相关腧穴治疗轻中度肘管综合征,具有取穴简单、操作方便、疗效确切等特点,值得临床推广应用。图0幅;表13个;参135篇。
杨洸[7](2019)在《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的关联性探讨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疗效观察》文中认为目的了解腰椎间盘突出症(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的临床特征,为该病临床基础研究及诊治提供参考;明确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的关联性,并提出相应诊疗思路;观察“中医三联康复疗法”对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中周围神经多重卡压患者的康复疗效,为该病的康复治疗提供新思路。方法1.文献梳理:通过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维普(VIP)、万方(Wanfang Data)及Pub Med等中外文数据库,复习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及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相关文献,总结各自的中西医认识及康复治疗现状。2.临床特征调查: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制订《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临床特征调查表》。随机选取2017年6月-2018年12月就诊于河南省洛阳正骨医院600例符合纳排标准的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通过临床调查收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表现、神经卡压点、发病影响因素、中医证素等相关资料,整理后将数据录入Microsoft Excel2016,并运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3.诊断与康复思路分析:在文献梳理和临床特征调查的基础上,将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病史及辅助检查等资料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进行关联性分析,区分出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通过典型案例进一步验证二者的关联性,并借此总结出相应的康复治疗思路,阐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合理性。4.康复疗效观察: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在参与临床特征调查的患者中随机抽取符合诊断参考标准的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128例,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4例。两组患者予健康教育及服用甲钴胺作为基础治疗,且均在日常活动VAS≥4分时配合服用非甾体类抗炎镇痛药。试验组采用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电针+中药熏蒸+功法锻炼);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疗法(低频电疗+热疗+麦肯基背伸训练)。分别于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采用VAS评分、JOA下腰痛评分表、改良Oswestry下腰痛调查表、下肢肌力、神经电生理等进行疗效评价,运用ELISA检测血清中IL-6、TNF-α含量及SOD活性,并于干预2周后对两组进行临床总体疗效评价。结果1.文献梳理: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发病率较高,临床症状主要包括腰臀部疼痛,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肿胀、皮肤感觉障碍、肌力减退及跛行等,这些症状可时轻时重,且在特殊体位、劳累后等明显加重;其发病机理主要涉及LDH引起的炎症反应、外周敏感化、神经根再压迫、术中过度牵拉或刺激神经、术后脊柱稳定性破坏、术后疤痕组织形成及社会心理等方面;西医康复仍主要沿用LDH的治疗方法,如口服药物、物理疗法、再次手术等,以及具有针对性的局部封闭治疗。该病在中医学归属于“腰痹病”、“腰痛”等范畴,与肾虚、外邪侵袭、金刃损伤、气滞血瘀相关,治疗主要涉及单一的中药内服和外用、针刺疗法、功法锻炼等,以及多种治疗联合运用的综合康复疗法。周围神经多重卡压主要表现为相关卡压神经支配区域的疼痛、麻木及肢体感觉障碍等,其发病机制包括轴突运输受阻、质子泵上/下调、神经系统免疫炎症、中枢敏感性、微循环受损及神经生物力学运动模式改变等多种学说;诊断多从病史、临床表现及神经电生理检查等方面考虑;西医康复方法包括营养神经类药物、改善神经及周围组织状态的物理疗法、阻断神经传导的封闭疗法及解除卡压的手术疗法等。该病属中医“痹证”范畴,与急慢性损伤、肝肾虚损、风寒湿热邪痹阻,痰瘀互结等相关,中医康复方法主要包括中药内服和外用、针刺疗法、针刀治疗、推拿治疗等及综合康复疗法。目前临床上尚未见针对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中周围神经多重卡压患者的相关临床研究。2.临床特征调查:(1)一般资料: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男性322例,女性278例,平均年龄(61.78±7.51)岁,61-70岁年龄段患者分布最多;平均病程(5.85±3.61)年,平均身高167.86±7.98)cm,平均体重(62.09±11.46)kg,平均BMI值(22.05±3.89)kg/m2。(2)临床表现: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超半数存在臀部疼痛(63.17%)及下肢感觉异常(62.67%),多数存在下肢放射痛(54.67%),且持续疼痛未有缓解(54.50%);部分存在腰部疼痛(45.50%)、间歇性跛行(39.00%)、下肢痿软无力(37.83%)、小便排泄障碍(30.67%)、腰部活动受限(26.00%)等症状。(3)神经卡压点: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坐骨神经及其分支走行的部位对压迫刺激敏感增强,且伴有Tinel征阳性。频次从高到低部位分别为梨状肌处(48.67%)、腓骨颈处(43.17%)、踝管处(37.83%)、腘窝处(30.67%)、坐骨结节与大转子间(25.67%)、足底跖骨处(21.83%)、小腿中下段1/3交界处(19.83%)、股骨髁间(17.83%)。其中坐骨神经及其分支神经出现单卡(1处卡压)者占44.67%,出现多卡(2处及2处以上卡压)者占40.83%。(4)发病影响因素: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中,手术方式后路者(63.83%)多于椎间隙入路者(36.17%);其中从事中度体力劳动者占44.67%、重度体力劳动者占比30.50%;其中术后少量饮酒者占36.00%、大量饮酒者占32.50%。(5)中医证素特点: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病位证素排名前三的是肾(56.33%)、肝(27.50%)、脾(11.17%);病性证素多为虚实夹杂(81.17%),其中,虚证证素占比最多为气虚(41.54%);实证证素占比最多为血瘀(57.59%)。3.康复疗效观察:(1)一般资料:本研究纳入的128例患者中,试验组男性31例,女性33例,平均年龄(60.31±7.69)岁,病程(8.05±4.43)年,BMI(22.10±2.70)kg/m2;对照组男性35例,女性29例,平均年龄(62.23±7.17)岁,病程(7.89±3.94)年,BMI(23.00±4.33)kg/m2。两组研究对象的性别、年龄、病程及BMI指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2)疗效比较:(1)临床总体疗效:试验组总有效率93.7%,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9%,但试验组总有效率显着高于对照组(P<0.05);(2)疼痛:治疗后两组VAS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降低(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3)功能:治疗后两组JOA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改良ODI评分均较治疗前显着下降(P<0.05),且试验组JOA评分及改良ODI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4)下肢肌力:治疗后两组膝关节屈曲伸展和踝关节屈曲伸展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5)神经电生理:治疗后两组患者的腓肠神经、腓浅神经、胫神经、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较治疗前显着提高(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两组背部肌肉的平均肌电波幅(AEMG)、中位频率斜率(MFs)、平均功率频率(MPF)均较治疗前显着改善(P<0.05),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6)生化指标:治疗后试验组血清中SOD活性较治疗前明显增高,且优于对照组,而对照组治疗前后无显着差异;两组血清中IL-6、TNF-α含量较治疗前显着减少(P<0.05),且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1.文献梳理: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临床较为多见,治疗仍以LDH治疗方法为主。该病属中医“腰痹病”范畴,治疗主要采用单一或综合康复疗法。周围神经多重卡压较为公认的机制是“轴突运输受损”,西医康复治疗常予营养神经类药物、物理疗法、封闭及手术治疗等;中医康复治疗包括中药治疗、针刺疗法、针刀治疗、推拿治疗等。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存在一定的关联性,但尚缺乏对周围神经多重卡压引起的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进行关联性分析和针对性治疗研究。2.临床特征调查:600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主要表现为下肢、臀部、腰部疼痛,且多伴有下肢皮肤感觉异常及肌力减弱等。坐骨神经及其分支易于卡压部位以梨状肌、腓骨颈、踝管等为主,其中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者约有40%。该病的发病与BMI值、手术入路方式、体力劳动强度、吸烟等因素有关,提示日常劳作中避免过度劳累或避免吸烟。该类患者中医病位证素以肾、肝为主;病性证素以虚实夹杂为主,多见气虚、血虚、阳虚、血瘀、气滞、寒邪等,提示治疗该病应以补肝益肾、强筋壮骨为主,兼以健脾益气、活血化瘀等。3.诊断与康复思路分析: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诊断应该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体格检查、病史、辅助检查来综合判断,且需与腰椎管狭窄、骶髂关节炎及糖尿病、甲状腺功能紊乱等代谢疾病引起的周围神经卡压相鉴别。本病康复方面,以解除神经卡压为目的,遵循“先易后难、先简后繁、先远端后近端”的原则,应采取综合康复疗法。“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电针+中药熏蒸+功法锻炼),针对多重神经卡压的病理特点,能多角度解除卡压,阻断轴浆流异常导致多重卡压叠加加重病情的恶性循环,恢复神经传导,形成良性循环,从而改善症状。4.康复疗效观察:“中医三联康复疗法”可明显改善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患者腰臀部疼痛等症状,改善腰部及下肢活动功能,增强腰背肌肌力,提高感觉神经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并可降低血清中IL-6及TNF-α含量、提高SOD活性。
胡玉祥[8](2019)在《补阳还五汤联合冲击波治疗气虚血瘀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文中指出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联合冲击波治疗气虚血瘀型腕管综合征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对象均来自于2018年1月1日-2018年12月31日期间前来浙江省台州骨伤医院门诊及住院部患者。收集满足本次研究标准的CTS患者共150例,依据数字表法,将所纳入的患者随机分为冲击波治疗组(对照1组)、补阳还五汤组(对照2组)、补阳还五汤与冲击波联合治疗组(治疗组),每组各50例。三组患者在口服甲钴胺片基础上,对照1组:予冲击波治疗,穴位选择:大陵,内关,十宣,劳宫;对照2组:口服补阳还五汤联合冲击波治疗,中药方组成:黄芪60g、当归10g、红花6g、桃仁6g、川穹10g、地龙10g、赤芍10g;治疗组:口服补阳还五汤联合冲击波治疗。8周后对三组.患者的BMRC功能分级标准、神经电生理指标、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评分、Kelly等级疗效评估等进行评价。结果:三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程及发病部位等一般资料统计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三组治疗患者治疗过程中,对照1组中1例患者因个人原因拒绝配合,按本研究退出处理;对照2组中2例患者因服用中药后胃部不适,予护胃对症治疗后未见改善,按本研究退出处理;治疗组中1例因工作原因,不愿继续配合治疗,按本研究退出处理。研究结果显示:①三组患者治疗后BMRC功能分级标准疗效评价结果显示:对照1组完全缓解39例,部分缓解7例,总缓解率为93.88%;对照2组完全缓解38例,部分缓解6例,总缓解率为91.67%;治疗组完全缓解48例,部分缓解1例,总缓解率为100%。其中以治疗组总缓解率最高。三组BMRC功能分级标准疗效评价结果统计分析结果显示,治疗组与对照1组、对照2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与对照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两组临床治疗效果无明显差异;②治疗前后肌电图相关指标比较结果显示:三组患者治疗后肌电图指标均较治疗前有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O.05)。两对照组治疗后肌电图指标改善情况比较无明显区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肌电图指标改善最为明显,治疗组治疗后肌电图指标均明显优于对照1组、对照2组治疗后肌电图指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③三组CTS患者治疗前后Levine评分比较结果显示:治疗后三组Levine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以治疗组改善情况最为显着。对照1组与对照2组治疗后Levine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与其余两组治疗后Levine评分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④三组CTS患者治疗后Kelly等级疗效评估结果显示:治疗组优良率为97.96%,明显高于其余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1组及对照2组优良率分别为85.71%、81.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本课题在常规服用甲钻胺治疗基础上,研究补阳还五汤口服配合冲击波治疗CTS的治疗效果,同时与甲钴胺基础治疗上冲击波及口服中药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分别从三组CTS患者的BMRC功能分级标准、神经电生理指标、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评分、Kelly等级疗效评估等研究指标进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补阳还五汤配合冲击波治疗CTS,能够明显改善患者功能活动状况,改善患者神经肌电图传导情况,临床治疗效果显着。且治疗期间安全性高,通过对三组患者治疗前后三大常规检查、肝肾功能等临床指标检测,均未见明显异常。表明补阳还五汤与冲击波联合治疗,能够益气活血,散瘀通络,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局部炎症吸收,解除局部组织粘连及缓解疼痛的作用,操作安全,相互协同,治疗效果安全可靠,便于临床开展。
李卫[9](2019)在《中医术语的翻译处理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实践报告》文中研究说明随着中国国际影响力的不断提升,我国政府越来越重视提升文化软实力,中医是灿烂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是中华民族经历几千年试验和探索的智慧结晶。推动中医走向世界,有利于推进中医国际化进程。中医翻译是中医国际化的桥梁,众多译者在翻译实践中发现,中医术语作为中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包括中国的哲学、文化思想,在英语中无法找到完全对应的词汇,因此中医术语的翻译具有一定难度,导致诸多问题,阻碍了中医的传播和发展。在此背景下,本翻译报告以翻译适应选择论为视角,对《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中出现的一些中医术语如何翻译进行分析讨论,提出较合适的译文并总结翻译策略和方法,以期为今后的中医术语翻译工作提供一些借鉴。本翻译实践报告共五个部分对本次翻译实践展开回顾。第一部分主要介绍了翻译背景和项目意义。第二部分说明了译前准备的任务分配、翻译辅助工具、原文描述,第三部分是报告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介绍了中医术语英译研究现状以及翻译适应选择论,接下来是本报告的主体部分,首先简要说明了中医文本的翻译难点和解决方法,之后从翻译适应选择论的视角分析了如何处理中医术语以及其他翻译问题,第五部分对翻译项目进行了总结以及不足之处。
范忠华[10](2014)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文中指出目的:研究讨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泽兰、川楝子、元胡、五灵脂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材料与方法:将随机选出的60例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分为两组,其中治疗组30例应用黄芪桂枝五物汤加泽兰、元胡、五灵脂、川楝子进行治疗;对照组30例,采用附桂骨痛胶囊进行治疗。结果:治疗组30名患者,达临床治愈标准的20名,明显显效的患者7名,有一定疗效患者2人,无效1人。对照组30名患者,达临床治愈标准的患者13名,明显显效的患者10名,有一定疗效患者5人,无效2人。治疗组的临床有效率可达66.67%,总有效率高达96.67%;对照组临床有效率43.34%,总有效率达93.34%。结论: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元胡、川楝子、泽兰、五灵脂对胸廓出口综合征患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二、同期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远端神经卡压的疗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期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远端神经卡压的疗效(论文提纲范文)
(1)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颈椎病的临床诊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表 |
第1章 引言 |
第2章 综述 |
2.1 前言 |
2.2 解剖 |
2.3 病因和病理 |
2.4 临床表现 |
2.5 影像学检查 |
2.6 鉴别检查 |
2.7 治疗 |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
3.1 资料 |
3.1.1 TOS合并CS的患者的选择与分组 |
3.1.2 TOS不合并CS的患者的选择与分组 |
3.2 方法 |
3.2.1 TOS合并CS患者临床表现的统计分析 |
3.2.2 经锁骨上入路臂丛神经松解术(TOS手术) |
3.2.3 TOS合并CS患者手术资料的统计分析 |
3.2.4 统计学方法 |
第4章 结果 |
4.1 一般资料 |
4.1.1 TOS合并CS患者的一般资料 |
4.1.2 TOS不合并CS(行TOS手术)患者的一般资料 |
4.2 TOS合并CS患者(A组)的统计分析 |
4.2.1 TOS合并CS患者(A组)的主要症状 |
4.2.2 TOS合并CS患者(A组)的特殊试验 |
4.2.3 TOS合并CS患者(A组)的颈椎核磁 |
4.3 行TOS手术治疗患者疗效分析 |
4.3.1 两组DASH得分术前与术后比较 |
4.3.2 两组CBSQ得分术前与术后比较 |
4.3.3 两组VAS得分术前与术后比较 |
4.3.4 两组情绪量表得分术前与术后比较 |
第5章 讨论 |
5.1 TOS合并CS疾病病因 |
5.2 TOS合并CS疾病临床表现 |
5.3 TOS合并CS疾病手术治疗 |
5.4 局限性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其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肘管切开减压和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肌支转位尺神经运动支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10例术后随访疗效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对照缩略表 |
第一章 前言 |
第二章 资料和方法 |
第三章 结果 |
第四章 典型病例 |
病例一 |
病例二 |
第五章 讨论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 谢 |
(4)第一肋骨区域恶性肿瘤扩大切除的手术入路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中英文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部分:经前方入路切除第一肋的解剖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测量工具 |
1.2 研究方法与测量指标 |
2 锁骨上切断锁骨入路 |
2.1 显露 |
2.2 数据测量 |
2.3 确定显露范围及数据分析 |
2.4 手术区域重要结构的解剖 |
2.5 结果 |
3 颈-胸联合入路 |
3.1 显露 |
3.2 数据测量 |
3.3 确定显露范围及数据分析 |
3.4 手术区域重要结构的解剖 |
3.5 结果 |
4 讨论 |
4.1 临床手术方法 |
4.2 手术入路的可行性分析及优缺点 |
5 小结 |
第二部分:经腋下入路切除第一肋的解剖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与测量工具 |
1.2 研究方法与测量指标 |
2 结果 |
2.1 相关解剖数据测量结果 |
2.2 可显露范围 |
2.3 该入路周围重要解剖结构 |
3 讨论 |
3.1 临床手术方法 |
3.2 手术入路的可行性分析及优缺点 |
4 小结 |
第三部分:经后侧入路切除第一肋的解剖学研究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和测量工具 |
1.2 研究方法与测量指标 |
2 结果 |
2.1 相关解剖数据测量结果 |
2.2 可显露范围 |
2.3 该入路周围重要解剖结构 |
3 讨论 |
3.1 临床手术方法 |
3.2 手术入路的可行性分析及优缺点 |
4 小结 |
本研究的不足及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第一肋骨切除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手术入路选择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成果 |
(5)“探穴搓针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引言 |
综述 |
论文正文 |
结论 |
讨论 |
本文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个人简历 |
(6)针刺手阳明少阴经穴治疗轻中度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临床研究 |
1.1 研究对象 |
1.1.1 病例来源 |
1.1.2 诊断标准 |
1.1.3 纳入标准 |
1.1.4 排除标准 |
1.1.5 剔除标准 |
1.2 研究方法 |
1.2.1 研究使用药物针具及设备 |
1.2.2 治疗方法 |
1.2.3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 |
1.2.4 脱落标准 |
1.2.5 统计学处理 |
1.3 结果 |
1.3.1 试验完成情况 |
1.3.2 一般资料 |
1.3.3 两组患者肘管综合征功能评价比较 |
1.3.4 两组患者神经电生理变化情况比较 |
1.3.5 治疗后运动神经和感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 |
1.3.6 治疗前后小指指腹两点辨别觉改善情况比较 |
1.3.7 中医疗效评定比较 |
1.3.8 安全性与不良反应观察 |
1.4 讨论 |
1.4.1 肘管综合征 |
1.4.2 现代医学对肘管综合征的认识 |
1.4.3 中医对肘管综合征的认识 |
1.4.4 课题研究结果分析 |
1.4.5 课题存在的不足与展望 |
1.5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2章 综述 |
2.1 中医对肘管综合征的认识 |
2.1.1 对肘管综合征病名的认识 |
2.1.2 对肘管综合征病因病机的认识 |
2.1.3 肘管综合征的辨证分型 |
2.1.4 针刺治疗肘管综合征 |
2.1.5 针灸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基础研究 |
2.1.6 针灸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
2.2 现代医学对肘管综合征的认识 |
2.2.1 肘管综合征的临床表现 |
2.2.2 尺神经和肘管的解剖 |
2.2.3 肘部尺神经血液供应情况 |
2.2.4 肘关节生物力学变化对尺神经的影响 |
2.2.5 肘管综合征常见的发病因素 |
2.2.6 肘管综合征尺神经生理病理学改变 |
2.2.7 肘管综合征分级标准 |
2.2.8 现代医学对肘管综合征的治疗概况 |
参考文献 |
结论 |
附录 A 床病例报告表(Case Report Form) |
致谢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7)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的关联性探讨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英文缩略词表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部分 课题相关文献梳理 |
1 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概述 |
1.1 流行病学 |
1.2 中医认识 |
1.3 西医认识 |
1.4 中西医康复治疗现状 |
2 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概述 |
2.1 中医认识 |
2.2 西医认识 |
2.3 中西医康复治疗现状 |
3 小结 |
第二部分 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临床特征调查 |
1 临床资料 |
1.1 病例来源 |
1.2 诊断标准 |
1.3 纳入标准 |
1.4 排除标准 |
2 研究方法 |
2.1 临床调查 |
2.2 质量控制 |
2.3 数据统计 |
2.4 研究流程图 |
3 研究结果 |
3.1 一般资料 |
3.2 临床表现 |
3.3 神经卡压点 |
3.4 发病影响因素 |
3.5 中医证素特点 |
4 讨论 |
4.1 临床症状分析 |
4.2 神经卡压点分析 |
4.3 发病影响因素分析 |
4.4 中医证素特点分析 |
4.5 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综合征与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关联性 |
第三部分 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诊断及康复思路 |
1 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诊断思路 |
2 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康复思路 |
第四部分 “中医三联康复疗法”治疗多卡征型LDH术后残余神经症状的疗效观察 |
1 资料与方法 |
1.1 临床资料 |
1.2 研究方法 |
1.3 干预措施 |
1.4 疗效评估 |
1.5 安全性评价 |
1.6 质量控制 |
1.7 统计方法 |
1.8 医学伦理 |
1.9 试验流程图 |
2 研究结果 |
2.1 一般资料 |
2.2 疗效比较 |
2.3 实验室检查结果 |
2.4 安全性评价 |
3 讨论 |
3.1 指标的选择依据 |
3.2 疗效分析 |
3.3 疗效机制探讨 |
4 小结 |
结论 |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8)补阳还五汤联合冲击波治疗气虚血瘀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资料和方法 |
(一) 临床资料 |
1. 一般资料 |
2. 诊断标准 |
3. 纳入标准 |
4. 排除标准 |
5. 病例的剔除与终止 |
6. 治疗方法 |
(二) 评价指标 |
1. 临床预后功能评定[25] |
2. 神经电生理 |
3. 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评分 |
4. Kelly等级疗效评估 |
(三) 安全性控制及注意事项 |
(四) 统计学方法 |
二、结果 |
(一) 一般资料比较 |
(二) 临床预后功能评定 |
(三) 神经电生理指标比较 |
(四) 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评分 |
(五) Kelly等级疗效评估 |
(六) 不良反应 |
三、分析与讨论 |
(一) 现代医学对CTS的认识 |
1.腕管的解剖生理特点 |
2. CTS的成因及发病特点 |
3. CTS的治疗 |
(二) 中医对CTS的认识 |
1.病因病机 |
2.中医治疗 |
(三) 补阳还五汤的组方分析 |
(四) 冲击波治疗作用探讨 |
(五) 研究结果分析 |
1.临床预后功能评定 |
2.神经电生理指标比较 |
3. Levine腕管综合征问卷评分 |
4. Kelly等级疗效评估 |
(六) 不足和展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文献综述 腕管综合征的诊疗进展 |
参考文献 |
(9)中医术语的翻译处理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翻译任务概述 |
1.1 翻译项目背景 |
1.2 翻译项目意义 |
第二章 译前准备 |
2.1 任务分配 |
2.2 翻译辅助工具 |
2.3 原文描述 |
2.3.1 主要内容 |
2.3.2 原文分析 |
第三章 翻译指导理论 |
3.1 中医术语英译研究论述 |
3.2 翻译适应选择论 |
3.2.1 翻译过程 |
3.2.2 翻译原则 |
3.2.3 翻译方法 |
3.3 小结 |
第四章 案例分析 |
4.1 中医文本的翻译难点与解决方法 |
4.2 翻译原则指导下的中医术语分析 |
4.3 语言维度适应选择下的中医术语分析 |
4.4 交际维度适应选择下的中医术语分析 |
4.5 文化维度适应选择下的中医术语分析 |
4.6 其他翻译问题和难点 |
4.6.1 西医术语的翻译处理 |
4.6.2 西医文本中的翻译对等问题 |
4.6.3 长句的处理 |
4.6.4 重复表达 |
4.6.5 时态的选择 |
4.7 小结 |
第五章 总结 |
5.1 收获和启示 |
5.2 待解决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文献综述 |
附录2 在校期间发表学术论文 |
附录3 参加学术会议情况 |
附录4 翻译原文 |
附录5 翻译译文 |
(10)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论着摘要 |
英文论着摘要 |
英文缩略语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实验结果 |
讨论 |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综述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
致谢 |
个人简介 |
四、同期手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远端神经卡压的疗效(论文参考文献)
- [1]胸廓出口综合征合并颈椎病的临床诊治研究[D]. 肖荷婷. 吉林大学, 2021(01)
- [2]肘管切开减压和骨间前神经旋前方肌肌支转位尺神经运动支治疗重度肘管综合征10例术后随访疗效分析[D]. 马融. 扬州大学, 2021(08)
- [3]中国胸廓出口综合征研究进展[J]. 崔树森. 中华显微外科杂志, 2021(02)
- [4]第一肋骨区域恶性肿瘤扩大切除的手术入路探索[D]. 张昕. 甘肃中医药大学, 2021(01)
- [5]“探穴搓针法”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TOS)的临床疗效观察[D]. 孙淼. 长春中医药大学, 2020(09)
- [6]针刺手阳明少阴经穴治疗轻中度肘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郭蒙帅. 华北理工大学, 2019(01)
- [7]腰椎间盘突出症术后残余神经症状与周围神经多重卡压的关联性探讨及“中医三联康复疗法”的疗效观察[D]. 杨洸. 福建中医药大学, 2019(08)
- [8]补阳还五汤联合冲击波治疗气虚血瘀型腕管综合征的临床研究[D]. 胡玉祥.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中医术语的翻译处理 ——《中西医结合骨伤科临床手册》翻译实践报告[D]. 李卫. 上海中医药大学, 2019(04)
- [10]黄芪桂枝五物汤加减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观察[D]. 范忠华.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