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手机价格不是CDMA市场决定因素(论文文献综述)
程瓯[1](2016)在《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文中提出电信产业是中国近十几年来增长最快的产业之一,长期以来人们一直把电信产业视为自然垄断产业,电信服务的基础性、网络的完整性以及电信运营的规模经济性决定了电信产业的自然垄断属性。1994年,中国联通的进入打破了电信业的垄断,之后中国电信业经历了几次大的拆分,电信市场的竞争格局基本形成。2008年电信产业融合重组,形成电信、移动和联通三足鼎立的局面。随着产业的发展和通信技术的进步,特别是“三网融合”政策的推进和移动互联网时代商业模式的变革,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失衡、业务增长乏力的问题己经显现出来,在这些现象的背后,隐藏着规制与竞争方面的深层次的问题。因此,在打破垄断引入竞争以后,如何形成均衡的市场竞争格局,如何进一步规范市场行为,如何进一步完善电信监管机制,为电信运营商之间的有效竞争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是急需解决的问题。对垄断性较强但又具有一定竞争性的电信产业来说,单纯用规制理论或产业组织理论进行分析,都是有失偏颇的。因此,本文在“SCP”范式的基础上,结合电信产业的经济特性,将产业组织理论和规制理论相融合,构建了“政府规制-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并通过这个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以及电信产业规制进行研究,结合“三网融合”、移动互联网等新态势,对电信产业进行全面的实证分析,为我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发展、电信产业政策和规制改革等提出新的建议,为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提供参考。本文的研究内容归纳起来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和理论基础部分,包括第一章和第二章的内容。主要对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以及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作了介绍。对相关理论进行考察,在回顾自然垄断理论、规制理论和产业组织理论的基础上,分析“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以及局限性。第二部分构建电信产业"R-SCP"理论分析框架,包括第三章和第四章的内容。介绍了我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分析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结合电信产业所具有的自然垄断与竞争特性,构建"R-SCP"理论分析框架,在该理论框架内,规制、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都是电信产业的内生变量,规制影响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同时也受到市场结构、市场行为与绩效的影响。第三部分是实证研究部分,包括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的内容。运用"R-SCP"理论分析框架对中国电信产业的市场结构、市场行为、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重点分析不对称规制、“三网融合”对市场结构的影响,分析“移动通信转售”、手机实名制等产业政策变化以及放松规制对市场行为的影响,结合电信产业几次大的拆分和重组,对各个阶段的市场绩效进行实证分析。第四部分是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组织及规制的影响,主要是第八章的内容。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市场绩效的影响,并以“微信”为例分析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语音、短信业务的替代作用,指出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和转型方向,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商业模式创新。并分析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第五部分是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包括第九章和第十章的内容。介绍了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以及产业融合对电信规制的影响,借鉴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的电信规制与改革经验,对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提出政策建议。最后,对全文的主要结论进行总结,对下一步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本文研究表明,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组织受到政府规制和市场机制两方面的共同影响,随着产业的发展、技术的进步和进一步放松规制,市场机制对电信产业组织的影响将越来越强。但由于电信产业所具有的网络特性,政府规制仍然有必要保持。政府需要改变直接用行政手段参与电信业产业组织调整的状况,更多地借助市场机制实现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和市场行为的调整,重点关注对公平竞争环境的塑造和保护。
马玉涛[2](2011)在《大连电信CDMA市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2年,CDMA通讯产品首次由原联通公司运作投入市场,在2008年,又根据国家的相关电信行业重组政策,转由中国电信承接经营,虽然在不同的时期,CDMA产品都得到了巨额资金的投入,而且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移动通讯产业也得到了快速发展,但是,CDMA业务的发展远远没有达到预期。本文以大连电信(中国电信股份有限公司大连分公司,以下简称大连电信)的CDMA业务为研究对象,首先本文介绍了电信CDMA业务的技术特点、中国电信和大连电信的发展历史以及运营现状;随后从大连通信市场变化对大连电信CDMA业务发展产生的影响和存在的问题展开分析和研究,运用市场营销环境分析理论分别分析了大连电信CDMA业务的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通过对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分析,企业能够找存在的市场威胁,发现市场机会;市场环境的分析为进一步的市场细分作铺垫,本文运用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和营销组合策略等市场营销理论分析了大连电信CDMA业务存在的问题,其中,本文为得到详实的论证材料,以CDMA业务为例,采用问卷调查法采集数据,经过筛选、分析、总结,在此基础上对大连电信CDMA市场营销现状进行分析,最后结合现存的问题,重新对市场进行细分,确立目标市场,并就产品、价格、渠道和促销组合等分别提出改进策略,以应对激烈的市场竞争。
石晓荣[3](2008)在《渭南联通CDMA移动业务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认为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随着世界各国信息产业的迅速发展,通信技术的研究发展步伐加快,CDMA移动通信技术也已经被越来越多的用户所接受。并且由于CDMA技术以其在覆盖、功率以及平滑演进等诸多方面的技术优势,已经成为当前世界各国采用的主要移动通信技术制式之一。从2002年CDMA网络在我国开通至今,中国联通对于CDMA网络的市场营销推广可谓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从总部、各省分公司至地市级公司,可谓是费尽心思、几经周折。究竟如何打破垄断坚冰,突出重围,建立新型的市场营销推广模式,这将一直是中国联通各级经营管理者值得摸索和研究的现实问题。本文阐述了中国联通在市场经济浪潮中的发展现状、特点和面临的困难,并且详细分析了渭南联通在初期的市场营销推广中存在的一些问题以及目前渭南本地通信市场的现状、发展趋势和竞争形势,并在此基础上,对渭南本地的通信市场进行细分,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段、不同职业、不同群体的客户和他们对渭南联通的各种业务品牌的偏好进行调查研究,据此对渭南联通的CDMA产品及市场潜力做出科学预测,准确地指出随着区域性的农村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农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今后渭南联通低端市场的主要发展目标在农村,城镇集团、政策单位是一个很大的形象宣传客户群,渭南联通必须细分品牌,调整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拓展营销渠道,作好促销工作。并提出了渭南联通要想在CDMA的推广中获得长期快速、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在营销策略上采取的对策。CDMA的发展必须要打破以前的只靠自身经营手机的营销策略,借助现代销售方式,广泛利用商业零售营销网络,建立对代理商的监控体系,拓展营销渠道,同时充分重视分析诊断与顾客的每一个接触点,动态地把握用户的消费心理及消费趋向,注意定期、定量、综合测定顾客满意度;同时不断提高渭南联通CDMA的网络质量,更加丰富CDMA的产品品牌,根据多样化品牌,结合品牌和服务质量,灵活科学地制订适合不同客户群的价格标准;同时应选择适当的媒体组合和宣传方式,实施整合传播。
戴国良[4](2008)在《华为3G手机在深圳市的营销策略研究》文中指出随着3G技术的成熟和3G试验网的建设,3G的脚步离我们越来越近。预计2008年中国将建成3G网络,移动通信将进入3G时代。3G手机不再仅仅是传统意义上的手机,它也是计算机、电视机、游戏机、MP3、DVD……或许它还是一件首饰。3G手机的产品特点、消费者行为等跟2G/2.5G手机相比无疑有很大的不同,这必将带来手机市场的深刻变革。这给了华为这个手机市场的迟到者予机会,华为将充分利用与运营商关系密切、开发能力强等优势,进入3G手机市场。目前缺乏对3G手机市场营销策略的系统研究。本文以深圳市为例,对华为3G手机在深圳市的营销策略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和研究。首先分析了深圳市的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包括人文环境、经济环境、技术环境、政策环境、移动运营商、主要3G手机品牌、3G手机消费者购买行为等。然后进行市场细分,在市场细分的基础上,选择目标市场和目标市场定位。同时进一步结合华为内部环境的分析,明确了华为在深圳及国内开拓3G手机市场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并制定了相应的竞争策略。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运用4Ps营销组合理论设计了华为3G手机在深圳市的产品、价格、渠道、促销等营销策略组合。本研究在为华为3G手机深圳上市提供营销策划指导方案的同时,对其他3G手机厂商制定3G时代的营销策略也很有借鉴意义。
吕竑[5](2008)在《中国联通CDMA产品竞争战略研究》文中认为目前,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双轮”驱动我国移动通信行业高速发展。2002年,中国联通CDMA码分多址数字移动通信网络投入运营。作为技术优势明显的第二代移动通信产品,CDMA产品曾被寄予带动产业发展、平衡竞争力量、推动行业变革和技术演进的厚望。然而,其目前不足10%的市场占有率和营业收入份额、显着低于同行业平均的盈利水平,使CDMA产品竞争战略的研究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CDMA产品有着良好的社会经济和行业发展环境。目前,我国宏观经济状况良好,移动通信市场需求仍处于客户数量规模和业务多样化应用两个层次的高速增长中;同时,双寡头(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垄断、三产品(移动GSM产品、联通GSM产品和CDMA产品)竞争的市场格局,使行业竞争较为激烈。而CDMA产品具有建网和维护成本较低、语音质量高、业务承载能力强、业务开发潜力大、能够为客户提供更多的附加价值等产品内在优势。并且,移动通信行业的经济特性,决定了CDMA网络同样是社会基础设施的一部分,具有服务社会大众的社会属性;决定了CDMA产品具有规模效益、高固定成本低边际成本的特点,具有全程全网、联合作业的特性;决定了社会经济发展要求CDMA等移动通信产品回归其成长稳定、利润水平不高的行业特性。依据迈克尔·波特教授的竞争战略理论,CDMA产品最适合的竞争战略是低成本为主差异化为辅的融合战略。按照低成本和差异化竞争战略的要求,必须加强务实、高效、创新的企业文化建设;构建高效、扁平化、事业部制的公司组织结构;采用以语音、短信、新业务等三种类型服务为特征的市场细分标准;采用以用户感知整体使用价值为依据、以单个套餐为产品的新的产品界定方式;采用以开发和引导市场需求为宗旨的研发战略,增强产品自身的差异化程度;努力提升服务水平,强化服务品牌的差异化。以低成本优势进攻类型细分的目标客户市场,以服务创新和业务应用的差异化增加客户附加价值,实现增强用户美誉度、降低用户流失、阻止竞争对手模仿的目标。同时,必须按照低成本和差异化融合战略的要求制定员工招聘、培养和激励政策;采用加强预算管理控制成本支出的财务战略;采用建立信息反馈系统、决策流程控制等措施实施战略控制。
赵娟[6](2007)在《中国联通渭南分公司CDMA营销策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自1987年开始运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起至今已近20年,中国的移动通讯发展迅速。截至2005年底,中国的移动通信用户已达3.72776亿之多,中国已成为全球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随着电信垄断格局逐渐打破,面对进入WTO后行业竞争更趋激烈的市场环境及行业内日趋复杂的竞争形势,营销策略的正确制订与执行正在发挥着重要作用。渭南联通公司作为中国联合通信有限公司在陕西省渭南地区设立的经营电信业务的分支机构,从成立之初到现在,无论从规模上还是业务上都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1年CDMA网络的开通给联通公司的发展带来了良好的机遇,同时也面临着强大的竞争对手的挑战。如何把握机遇,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是摆在渭南联通公司面前的难题。本文以中国联通渭南分公司COMA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该公司市场供求状况及公司所处的内外部环境,在对当地移动市场进行细分与选择后,对COMA业务进行了市场定位,并对该移动通信产品策略、价格策略、渠道策略、促销策略进行了分析和建议,为渭南CDMA业务新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希望中国联通渭南分公司能够通过GSM和CDMA网络的协同发展;代理商销售、社会直销销售及公司自建渠道销售的协同发展;城区市场、大客户市场及县乡村市场的协同发展;CDMA网络建设与品牌建设的协同发展,使CDMA实现质的飞跃。
梁燕[7](2007)在《基于运营商的3G手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3G手机终端一直以来是国外3G发展过程中的重要瓶颈,随着中国3G商业化的即将到来,如何促使2G时代的手机用户更换终端成为3G用户,使用户在可接受的成本之内享受丰富多彩的数据业务,将是中国运营商在3G时代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运营商作为整个3G产业链的领导者,尤其需要介入到3G手机营销体系当中,发挥主导作用。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便在于此,即从实际的角度出发,对运营商面临的3G手机终端门槛问题进行详细分析,旨在提出中国运营商在3G时代关键的手机营销之道,希望能为3G商业化进程中终端瓶颈这一重大难题的解决提供参考依据。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是,首先客观地阐述3G手机终端的发展概况;然后深刻地分析3G手机终端对3G商业化的重要意义;接着对3G手机终端的潜在购买者进行多方位的研究,以了解未来3G手机潜在购买者的细分类型和消费能力,及其对3G手机的功能偏好和品牌倾向等;另外再对运营商所面临的手机终端营销门槛进行分析,从3G终端的价格、对新业务的支撑情况及其供应问题三个不同角度进行全面客观地诠述,以期能为接下来问题的解决找到突破口;最后在前面研究的基础上指出解决终端门槛问题的关键——用户规模,并提出相关的基于运营商的3G手机终端营销策略建议。本文运用了实证分析研究与规范理论分析相结合、引用分析和对比分析作为辅助论证的研究方法,通过采用来自专业调研机构或咨询公司的第一手市场调查数据,为深入的定量与定性分析提供真实可靠的数据来源。本文主要研究成果在于,在深入阐述3G终端重要性及其营销门槛问题的基础上,通过详细的市场调研和对运营商自身特点的分析研究,提出了运营商可以从定制直销简化生产营销环节、针对不同ARPU值水平的用户进行手机补贴、提供分期付款的购买方式、与销售代理渠道合作、老用户发展新用户这几个方面考虑,通过采取不同的营销策略来解决3G终端的价格门槛问题,以使更多的用户可以购买3G手机使用3G业务,以规模效应实现良性循环,从而最终彻底解决3G手机终端门槛的各种问题。
李军[8](2006)在《W通讯公司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87年中国开始运营模拟移动电话业务至今的近20年时间内,中国的移动通讯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截止到2005年底,手机用户总数已经接近3.4亿,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 W通讯公司作为国内主要的通信设备供应商,是伴随着中国通信事业一起成长起来的。在进入手机行业后,取得了良好的业绩。手机产业正在迅速成长为W通讯公司的支柱产业。但是,W公司在手机行业中的地位还远不能和其在通信设备行业中的地位相媲美,与国外一线品牌手机生产企业还存在着较大差距。 本文以W通讯公司手机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在运用相关营销管理理论的基础上,以识别营销机会、选择目标市场并进行产品定位、制定营销策略、提出相关建议为写作的主体思路。论文的写作首先从W公司所处的营销环境分析着手,利用SWOT矩阵对环境机会与威胁、内部优势与劣势进行了分析;在对手机消费市场进行细分研究的基础上,确定了目标市场,并对产品进行了定位;最后对W公司手机营销策略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提出了相关建议。 希望本文能对W通讯公司营销策略的制定起到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也希望W通讯公司能够抓住历史发展机遇,最终使W手机实现质的飞跃。
钟国君[9](2005)在《中兴通讯手机营销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1987年中国开始运营900MHz模拟移动电话业务至今的近20年时间内,中国的移动通讯发展十分迅速。截至2005年8月底,中国的手机用户已经达到了3.72776亿之多,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手机市场。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主要的通信设备供应商,是伴随着中国通信事业一起成长起来的。中兴通讯在进入手机行业后,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中兴通讯在手机行业的地位还不能和其在通讯设备行业的地位相比,和国内外的手机供应商相比也还存在着很大差距。 本文以中兴通讯手机营销策略为研究对象。首先分析了中兴通讯手机营销环境和中兴通讯手机面临的机会与威胁,理清了中兴通讯手机营销所处的整体环境,为进一步分析中兴通讯手机的目标市场和市场定位做准备。通过对中兴通讯手机现行的市场定位、中兴通讯手机现行的品牌策略、渠道策略、产品策略、价格和促销策略的基本分析,理清了中兴通讯手机现行营销策略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已具备的优势,为制定中兴手机新的营销策略提供依据。运用4C对4P的导向理论的营销理念,分别从贴近顾客的品牌策略、便于顾客购买的渠道策略、创造顾客需求的产品策略、考虑顾客成本的价格策略和利于顾客沟通的促销策略五个方面对中兴通讯手机的营销策略进行改进并提出相关建议。 希望中兴通讯公司能够通过中兴通讯品牌和中兴手机品牌的协同发展;运营商捆绑销售、代理商销售及公司自建渠道销售的协同发展;产品研发与市场营销的协同发展;国内市场和海外市场的协同发展;通讯研发技术与手机研发技术的协同发展;使中兴通讯手机实现质的飞跃。
魏世欣[10](2005)在《中国联通“位置服务”市场开发策略分析》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电信业在改革开放的潮流中迅速崛起,仅仅用了短短十几年的时间走完了国外电信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的发展历程,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巨大成就。随着市场的不断扩大,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已经从单纯的技术推动转向业务需求推动,人们对于通信的需求已经从单一的话音业务向消息类、多媒体等中高速数据业务发展,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品种越来越多。这种需求的变化对电信运营商和网络提出更高的要求。在激烈的国内竞争中,在注重技术的差异化的同时,应更加注重业务和服务的差异化,在这种背景下,中国联通推出了符合客户发展要求的新的服务品种——位置服务业务。本文通过对位置服务进行市场定位和用户分析,利用管理学的知识对联通开展位置服务进行了SWOT 分析,找出其中的关键点,以这些要素为基础,对联通位置服务的市场拓展提出相应的建议,以期通过本文的研究能够对联通位置服务市场开发提供帮助。
二、手机价格不是CDMA市场决定因素(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手机价格不是CDMA市场决定因素(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思路、方法与内容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3.3 研究内容 |
1.4 本文的创新点 |
第2章 理论基础 |
2.1 自然垄断理论 |
2.1.1 早期自然垄断理论 |
2.1.2 传统自然垄断理论 |
2.1.3 现代自然垄断理论 |
2.2 规制理论 |
2.2.1 规制公共利益理论 |
2.2.2 规制俘获理论 |
2.2.3 规制经济理论 |
2.3 产业组织理论 |
2.3.1 产业组织理论概述 |
2.3.2 产业组织理论的SCP范式 |
2.3.3 传统SCP范式对自然垄断产业的适用性分析 |
2.4 中国电信业的产业特性 |
2.4.1 中国电信业的技术经济特征 |
2.4.2 电信业技术经济特征的变化 |
2.4.3 电信企业行为的经济学分析 |
第3章 中国电信业的发展历程及面临的新问题 |
3.1 中国电信产业的发展历程 |
3.1.1 中国电信产业发展初期 |
3.1.2 中国电信业市场拆分重组历程 |
3.2 中国电信产业监管政策演进 |
3.2.1 从垄断到调整市场结构引入竞争 |
3.2.2 从调整市场结构转向规范市场行为 |
3.2.3 电信基础设施共建共享提高市场绩效——成立中国铁塔公司 |
3.3 中国电信产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 |
3.3.1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业传统商业模式形成挑战 |
3.3.2 “三网融合”政策推进加剧了电信市场竞争 |
3.3.3 电信运营商在产业链中的主导地位逐渐弱化 |
3.3.4 防范打击电信诈骗对运营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
第4章 构建“R-SCP”电信产业分析框架 |
4.1 电信业规制的目标 |
4.2 电信业规制的主要内容 |
4.3 中国电信产业规制的现状 |
4.4 现有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分析 |
4.4.1 “SCP”范式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4.2 规制理论在电信产业组织研究中的局限性 |
4.5 电信产业组织的研究思路 |
4.5.1 决定电信产业组织变迁的重要因素 |
4.5.2 电信产业组织研究的主要思路 |
4.6 构建基于规制的“R-SCP”理论分析框架 |
4.6.1 “R-SCP”框架的逻辑关系 |
4.6.2 “R-SCP”理论框架对电信产业的适用性 |
第5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1 影响市场结构的主要因素 |
5.2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结构分析 |
5.3 政府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直接塑造 |
5.3.1 放松进入规制与引入竞争 |
5.3.2 电信纵向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3.3 电信南北拆分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4.1 进入者策略与在位者优势 |
5.4.2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份额和价格的影响 |
5.4.3 不对称规制与联通CDMA手机补贴 |
5.4.4 不对称规制对市场结构的影响——3G/4G牌照发放 |
5.4.5 “单向携号转网”规制政策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 企业行为对电信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1 中国电信的限制性定价对市场结构的影响 |
5.5.2 中国移动的差异化策略对市场份额的影响 |
5.5.3 中国联通的技术创新行为 |
5.6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1 三网融合对电信产业市场结构的影响 |
5.6.2 中国三网融合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
5.6.3 中国广电成为第四大电信运营商影响市场格局 |
第6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分析 |
6.1 市场行为的影响因素 |
6.1.1 影响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主要因素 |
6.1.2 规制条件下企业行为特征分析 |
6.1.3 中国电信企业各阶段行为分析 |
6.2 规制与放松规制对电信市场行为的影响 |
6.2.1 规制失效下电信企业的排他性行为 |
6.2.2 不对称规制下的电信市场竞争行为 |
6.2.3 电信企业对规制的突破与放松规制 |
6.3 市场结构对市场行为的影响——以中国联通为例 |
6.3.1 中国联通3G市场定位 |
6.3.2 中国联通3G六统一运营策略 |
6.3.3 中国联通价格行为分析 |
6.3.4 中国联通非价格行为分析 |
6.3.5 中国联通组织调整行为分析 |
6.4 产业政策对电信企业市场行为的影响 |
6.4.1 “移动通信转售”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6.4.2 手机实名制对电信企业行为的影响 |
第7章 基于规制的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分析 |
7.1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评价方法 |
7.1.1 产业组织理论对经济绩效的评价内容 |
7.1.2 竞争和规制对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影响 |
7.1.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衡量指标 |
7.2 中国电信产业绩效的实证分析 |
7.2.1 完全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年之前) |
7.2.2 双寡头垄断阶段的绩效分析(1994-1998年) |
7.2.3 引入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1999-2001年) |
7.2.4 扩大竞争阶段的绩效分析(2002-2008年) |
7.2.5 电信业重组后的绩效分析(2009年至今) |
7.3 中国电信产业市场绩效的总体评价 |
第8章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的新特征及其规制 |
8.1 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及趋势 |
8.2 移动互联网对电信产业市场行为和市场绩效的影响 |
8.2.1 电信运营商产业主导权丧失 |
8.2.2 电信运营商进一步被管道化 |
8.2.3 移动互联网业务替代传统电信业务——以“微信”为例 |
8.2.4 免费模式在移动互联网时代成为主导 |
8.3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组织变革与转型 |
8.3.1 从全业务运营商转向综合信息服务商 |
8.3.2 运营重心从传统语音转向数据应用 |
8.3.3 由纯管道经营向智能管道转型 |
8.4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市场竞争行为 |
8.4.1 开展4G流量价值经营提升市场绩效 |
8.4.2 搭建应用平台与OTT企业合作运营 |
8.4.3 重视应用服务——以移动支付为例 |
8.4.4 以云计算和物联网等新技术提升电信产业竞争力 |
8.5 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产业规制的新特点 |
第9章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及规制合理化建议 |
9.1 电信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内涵及目标 |
9.2 规制合理化与产业组织有效化的关系 |
9.3 产业融合对电信业规制的影响 |
9.3.1 电信产业和广电产业的市场化程度分析 |
9.3.2 相关市场主体存在各自的利益诉求 |
9.3.3 行业监管者维护部门利益以及职责有所差异 |
9.4 外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经验 |
9.4.1 英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2 美国电信产业规制与改革 |
9.4.3 国外电信产业规制与改制的启示 |
9.5 中国电信产业的规制改革建议 |
9.5.1 产业融合背景下规制重构的保障机制 |
9.5.2 电信产业市场竞争政策的趋势 |
9.5.3 中国电信业产业组织有效化建议 |
9.5.4 中国电信业规制合理化建议 |
第10章 总结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 |
10.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2)大连电信CDMA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电信简介 |
1.1.2 中国电信企业标识 |
1.1.3 中国电信大连分公司 |
1.2 CDMA技术简介 |
1.2.1 CDMA技术背景及特点 |
1.2.2 3G简介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研究方法 |
2 大连电信CDMA业务外部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分析 |
2.1.1 政策环境分析 |
2.1.2 人口环境分析 |
2.1.3 经济环境分析 |
2.1.4 技术环境分析 |
2.2 竞争分析 |
2.2.1 竞争结构分析 |
2.2.2 竞争对手分析 |
2.3 顾客分析 |
2.3.1 顾客分类 |
2.3.2 大连电信CDMA消费者市场现状调查 |
2.4 大连电信CDMA业务外部环境小结 |
2.4.1 环境威胁与市场机会并存 |
2.4.2 环境威胁与市场机会分析 |
3 大连电信CDMA业务内部环境分析 |
3.1 大连电信CDMA业务目标市场现状 |
3.2 大连电信CDMA市场营销现状 |
3.2.1 大连电信CDMA产品策略 |
3.2.2 大连电信CDMA定价策略 |
3.2.3 大连电信CDMA分销渠道策略 |
3.2.4 大连电信CDMA的促销策略 |
3.2.5 大连电信CDMA业务用户群现状 |
3.2.6 大连电信CDMA市场推广准备情况 |
3.3 大连电信资源与能力分析 |
3.3.1 大连电信资源分析 |
3.3.2 大连电信能力分析 |
4 大连电信CDMA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4.1 大连电信CDMA目标市场 |
4.1.1 大连电信CDMA市场细分 |
4.1.2 大连电信CDMA目标市场选择及市场定位 |
4.1.3 大连电信CDMA目标市场合理性分析 |
4.2 大连电信CDMA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4.2.1 大连电信CDMA产品策略 |
4.2.2 大连电信CDMA定价策略 |
4.2.3 大连电信CDMA分销渠道策略 |
4.2.4 大连电信CDMA促销策略 |
5 大连电信CDMA市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5.1 以抓好思想转变为前提 |
5.2 以增强网络技术为基础 |
5.3 以搞好队伍建设为关键 |
5.4 以做到严细管理求实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大连电信CDMA市场营销策略研究》调查问卷 |
致谢 |
(3)渭南联通CDMA移动业务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纶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论文选题的背景 |
1.1.2 论文选题的意义 |
1.1.3 主要研究内容 |
1.2 主要研究类型和方法 |
1.2.1 研究类型 |
1.3 文章的框架 |
2 理论综述 |
2.1 营销组合理论 |
2.1.1 4P理论 |
2.1.2 4C理论 |
2.1.3 4R理论 |
2.1.4 4V理论 |
2.1.5 波特理论 |
2.2 市场营销管理 |
2.2.1 分析市场机会 |
2.2.2 市场定位 |
2.2.3 目标市场选择 |
2.2.4 设计市场营销组合 |
2.3 SWOT分析方法 |
2.3.1 分析环境因素 |
2.3.2 构造SWOT分析表 |
2.3.3 决策与制定相应计划 |
2.4 消费者行为模式 |
2.4.1 消费者行为模式图示 |
2.4.2 消费者行为理论 |
2.4.3 消费者购买决策过程 |
2.5 营销渠道理论 |
2.5.1 营销渠道含义 |
2.5.2 营销渠道的类型 |
2.5.3 营销渠道的选择和管理 |
3 渭南CDMA业务发展现状 |
3.1 CDMA市场发展历程 |
3.2 CDMA营销环境分析 |
3.2.1 外部环境分析 |
3.2.2 内部环境分析 |
3.2.3 SWOT分析 |
3.3 CDMA市场趋势分析 |
3.4 渭南联通CDMA的目标市场分析 |
3.4.1 渭南联通CDMA的目标市场现状 |
3.4.2 渭南联通CDMA的目标市场分析与评价 |
3.5 营销业务存在的主要问题及成因分析 |
4 渭南联通CDMA的营销策略定位 |
4.1 产品策略定位 |
4.1.1 细分市场,整合构建产品品牌 |
4.1.2 发挥优势,加快新业务的开发和应用 |
4.2 价格策略定位 |
4.2.1 联通CDMA业务走中低端市场为佳 |
4.2.2 CDMA手机定价应以低价为好 |
4.3 渠道策略定位 |
4.3.1 改进的必要性 |
4.3.2 营销渠道策略的变迁 |
4.3.3 渭南联通CDMA手机渠道策略定位 |
4.4 促销策略定位 |
4.4.1 促销媒体的选择 |
4.4.2 根据季节进行促销 |
4.4.3 促销方式 |
4.5 客户服务策略 |
5 渭南联通CDMA营销策略实施的具体方案 |
5.1 产品策略的实施 |
5.1.1 确立业务细分品牌 |
5.1.2 利用媒体宣传强化品牌 |
5.2 价格策略的实施 |
5.3 渠道策略的实施 |
5.3.1 四专的相关内容 |
5.3.2 四专渠道建设方案 |
5.4 促销策略的实施 |
5.4.1 促稍组合策略的一般理论 |
5.4.2 渭南联通CDMA的促销组合 |
5.4.3 渭南联通CDMA的促销策略 |
5.5 客户服务策略的实施 |
5.5.1 市县两级维护体系 |
5.5.2 维护体系架构图 |
5.5.3 高端用户维护标准及内容 |
6 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论文研究所做的工作及成果 |
6.1.1 论文研究所做的工作 |
6.1.2 论文研究的成果 |
6.2 主要创新研究 |
6.3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致谢 |
参考文献 |
(4)华为3G手机在深圳市的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背景介绍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的方法、工具与步骤 |
1.3.1 研究的方法 |
1.3.2 研究的工具 |
1.3.3 研究的步骤 |
1.4 相关理论综述 |
1.4.1 消费者行为理论 |
1.4.2 营销战略 STP理论 |
1.4.3 营销组合4Ps理论 |
1.4.4 营销4C理论 |
1.4.5 营销4R理论 |
第二章 深圳市手机营销环境分析 |
2.1 宏观环境 |
2.1.1 深圳市人文环境 |
2.1.2 深圳市经济环境 |
2.1.3 3G技术环境 |
2.1.4 政策环境 |
2.2 微观环境 |
2.2.1 移动运营商 |
2.2.2 深圳通信市场主要3G手机品牌分析 |
2.2.3 3G手机消费者行为分析 |
2.2.4 深圳市消费者行为分析 |
第三章 华为3G手机在深圳市的营销策略 |
3.1 营销战略 STP |
3.1.1 市场细分 |
3.1.2 选择目标市场 |
3.1.3 目标市场定位 |
3.2 竞争策略 |
3.2.1 3G手机的价值链 |
3.2.2 SWOT分析 |
3.2.3 华为3G手机的竞争策略 |
3.3 产品策略 |
3.3.1 3G手机产品特点 |
3.3.2 华为3G手机开发策略 |
3.3.3 华为3G手机产品组合策略 |
3.4 价格策略 |
3.4.1 3G手机定价环境 |
3.4.2 华为3G手机的定价目标 |
3.4.3 华为3G手机定价策略 |
3.4.4 按产品生命周期调整价格策略 |
3.4.5 分销价格策略 |
3.5 渠道策略 |
3.5.1 手机渠道的功能 |
3.5.2 手机渠道的模式 |
3.5.3 手机渠道的发展趋势 |
3.5.4 手机渠道成员 |
3.5.5 手机渠道成员的选择 |
3.5.6 手机渠道评估 |
3.5.7 华为3G手机在深圳市的营销渠道 |
3.6 促销策略 |
3.6.1 人员推销 |
3.6.2 营业推广 |
3.6.3 广告策略 |
3.6.4 公共关系 |
第四章 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5)中国联通CDMA产品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问题的提出与研究目的 |
1.2 移动通信相关概念 |
1.3 研究思路与写作框架 |
1.4 研究方法 |
1.5 分析工具 |
1.6 本文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竞争战略理论综述 |
2.1 竞争战略理论的提出 |
2.2 企业战略的三层次理论 |
2.3 竞争战略理论主要观点 |
2.4 理论观点评价及本文主要依据 |
2.5 我国电信行业竞争战略现状研究 |
第三章 CDMA产品外部环境 |
3.1 中国联通企业概况 |
3.2 宏观经济环境 |
3.3 行业现状 |
3.4 CDMA产品五种竞争力量 |
3.5 CDMA产品的机会和威胁 |
第四章 CDMA产品内部条件 |
4.1 CDMA发展历程 |
4.2 CDMA产品的优点及其经济意义 |
4.3 CDMA产品价值链 |
4.4 CDMA产品独特竞争能力分析 |
4.5 CDMA产品的优势和劣势 |
第五章 CDMA产品竞争战略选择 |
5.1 SWTO矩阵 |
5.2 竞争战略比较评价 |
5.3 CDMA产品竞争战略的确立 |
第六章 CDMA产品竞争战略实施 |
6.1 加强适合战略实施的公司企业文化建设 |
6.2 构建效率为先保护创新的公司组织结构 |
6.3 切实保障全面提高市场营销能力 |
6.4 制定适合竞争战略要求的人力资源战略 |
6.5 制定以开发和引导市场需求为宗旨的研发战略 |
6.6 强化以预算管理为主题的财务战略 |
6.7 加强战略实施控制 |
第七章 结论和展望 |
附录: CDMA产品运营综合调查问卷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6)中国联通渭南分公司CDMA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中国移动通信市场发展状况 |
1.1.2 渭南联通简介 |
1.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4 论文框架 |
2 理论综述 |
2.1 PEST分析法和波特五力模型 |
2.2 SWOT分析法 |
2.3 市场细分与目标市场定位理论 |
2.3.1 市场细分的基本理论 |
2.3.2 目标市场定位理论 |
2.4 营销组合策略理论 |
2.5 服务营销组合理论 |
2.6 整合营销理论 |
3 渭南联通CDMA营销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分析 |
3.1.1 宏观环境分析(PEST分析) |
3.1.2 产业环境分析 |
3.1.3 渭南联通公司CDMA外部机会与威胁分析 |
3.1.4 主要竞争对手分析 |
3.2 渭南联通CDMA内部环境分析 |
3.2.1 渭南联通CDMA市场营销现状分析 |
3.2.2 渭南联通CDMA产品现状 |
3.3 SWOT分析 |
4 CDMA市场定位分析与渭南移动通信市场预测分析 |
4.1 渭南联通CDMA市场定位分析 |
4.1.1 渭南移动通信市场细分 |
4.1.2 渭南移动通信市场细分 |
4.2 渭南移动通信市场需求现状与预测分析 |
4.2.1 渭南移动通信市场需求现状分析 |
4.2.2 渭南移动通信市场需求预测分析 |
4.3 渭南移动通信市场预测经济模型 |
4.3.1 预测的程序 |
4.3.2 渭南市移动电话用户数量预测 |
4.4 渭南移动通信市场供给现状与预测分析 |
4.4.1 渭南移动通信市场供给现状分析 |
4.4.2 渭南移动通信市场供给预测分析 |
5 渭南联通CDMA营销策略设计 |
5.1 产品策略 |
5.1.1 产品组合策略 |
5.1.2 新产品开发 |
5.2 定价策略 |
5.2.1 产品定价目标 |
5.2.2 定价方法与定价策略 |
5.2.3 价格调整 |
5.3 渠道策略 |
5.3.1 CDMA现行渠道策略 |
5.3.2 CDMA渠道策略的改进 |
5.4 促销策略 |
5.4.1 广告宣传 |
5.4.2 人员推销 |
5.4.3 营业推广 |
5.4.4 公共关系 |
5.5 服务策略 |
5.6 渭南联通公司CDMA目标市场营销组合策略制定 |
5.6.1 针对政府机关目标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5.6.2 针对农村居民用户目标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5.6.3 针对高端用户目标市场营销组合策略 |
6 渭南联通CDMA市场营销策略实施的保障措施 |
6.1 以用户需求和欲望为导向,树立正确的生产观念 |
6.2 整合营销传播手段,转变营销观念 |
6.3 充分了解用户,强化用户管理 |
6.4 构建新的销售网络,方便用户的购买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7)基于运营商的3G手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选题依据 |
1.2 相关定义的阐述 |
1.2.1 3G |
1.2.2 WCDMA |
1.2.3 CDMA2000 |
1.2.4 TD-SCDMA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思路 |
第二章 3G手机终端的发展概况 |
2.1 3G手机的功能特征简述 |
2.2 全球3G网络与3G手机终端的发展现状 |
2.2.1 3G网络和用户数发展规模 |
2.2.2 3G商用终端发展现状 |
2.3 中国3G终端发展概况 |
2.3.1 中国3G发展的战略部署 |
2.3.2 中国3G业务的市场需求和发展时机 |
2.3.3 中国的3G手机终端测试状况 |
第三章 3G手机终端对3G商业化的重要意义 |
3.1 3G手机终端将决定3G产业链成败 |
3.2 3G手机终端是3G业务顺利开展的重要保障 |
3.2.1 3G手机终端的有效支撑是3G业务开展的根本 |
3.2.2 3G手机终端性价比合理能促进业务推广 |
3.2.3 3G手机终端可用性影响用户对业务的忠诚度 |
3.2.4 3G手机研发滞后将形成3G发展"瓶颈" |
3.2.5 3G手机终端供应不足影响3G的运营 |
3.3 TD-SCDMA自主终端成功与否关乎国家利益 |
第四章 3G手机终端的潜在购买者研究 |
4.1 3G手机终端潜在购买者分析 |
4.2 用户购买3G手机最关注因素分析 |
4.3 用户对3G手机可接受价位的分析 |
4.4 用户对3G手机功能的需求分析 |
4.5 用户首选3G终端的品牌分析 |
4.6 用户对于运营商定制3G终端的态度分析 |
第五章 中国运营商3G手机营销的门槛分析 |
5.1 3G手机终端价格高难以吸用户 |
5.1.1 3G手机研发成本高 |
5.1.2 3G手机零件成本高 |
5.2 3G手机终端性能对新业务支撑不足 |
5.2.1 电池耐力尚不理想 |
5.2.2 3G手机芯片技术发展不成熟 |
5.2.3 3G手机多媒体技术仍有不足 |
5.2.4 3G手机操作系统标准没有统一 |
5.3 3G手机终端供应不足 |
5.4 三方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的关系 |
第六章 基于运营商的3G手机营销策略建议 |
6.1 解决问题的关键——用户规模 |
6.2 3G运营商的终端营销之道 |
6.2.1 定制直销,直接降低3G手机的价格 |
6.2.2 以分期付款的方式购买手机 |
6.2.3 预存话费补贴手机 |
6.2.4 与知名品牌连锁店合作 |
6.2.5 老用户发展新用户 |
6.3 因势利导实现良性循环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W通讯公司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 论文框架 |
2 理论综述 |
2.1 营销环境分析理论 |
2.2 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及市场定位理论 |
2.3 4Ps营销组合理论 |
2.4 关系营销理论 |
3 W公司营销环境分析 |
3.1 外部环境 |
3.1.1 手机行业发展历程 |
3.1.2 竞争格局 |
3.1.3 手机行业发展趋势 |
3.2 内部环境 |
3.2.1 组织机构 |
3.2.2 研发与技术创新 |
3.2.3 营销管理 |
3.2.4 企业文化和人力资源 |
3.3 SWOT分析 |
4 W公司目标市场选择及产品定位 |
4.1 市场细分 |
4.1.1 购买者类型 |
4.1.2 手机价格 |
4.1.3 手机功能 |
4.2 选择目标市场 |
4.2.1 商务型消费者市场的选择 |
4.2.2 大学生消费者市场的选择 |
4.3 产品市场定位 |
4.3.1 W商务型消费者市场产品定位 |
4.3.2 W大学生消费者市场产品定位 |
5 W公司营销策略 |
5.1 W公司产品策略 |
5.1.1 产品组合策略 |
5.1.2 新产品的研发 |
5.1.3 生产和质量控制 |
5.2 W公司价格策略 |
5.2.1 产品定价目标 |
5.2.2 定价方法与定价策略 |
5.2.3 价格调整 |
5.3 渠道策略 |
5.3.1 W公司手机现行的渠道策略 |
5.3.2 CDMA手机和PHS渠道策略的改进 |
5.3.3 GSM手机渠道策略的改进 |
5.4 促销策略 |
5.4.1 广告宣传 |
5.4.2 人员推广 |
5.4.3 营业推广活动 |
5.4.4 公共关系策略 |
6 实施建议 |
6.1 转变营销观念 |
6.2 建立开放型人力资源机制 |
6.3 增强技术创新能力 |
6.4 提高团队营销意识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中兴通讯手机营销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插图索引 |
附表索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内容 |
1.3 相关营销理论综述 |
1.3.1 PEST分析法 |
1.3.2 SWOT分析 |
1.3.3 波特的五种作用力模型 |
1.3.4 4P营销组合策略 |
1.3.5 相关多元化的战略协同优势 |
1.3.6 4C对4P的导向理论 |
第2章 中兴通讯手机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2.1 中国手机行业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 |
2.1.1 中国手机市场的发展状况 |
2.1.2 中国手机市场的发展空间 |
2.1.3 中国手机市场发展趋势 |
2.2 中兴通讯与中兴手机的发展 |
2.3 中兴通讯手机营销的宏观环境 |
2.4 中兴通讯手机营销的竞争分析 |
2.5 中兴通讯手机面临的机会与威胁 |
第3章 中兴通讯手机的现行营销策略分析 |
3.1 中兴通讯手机的现行市场定位 |
3.1.1 GSM手机的市场定位 |
3.1.2 CDMA手机的市场定位 |
3.1.3 PHS手机的市场定位 |
3.1.4 3G手机的市场定位 |
3.2 中兴通讯手机现行的品牌策略 |
3.3 中兴通讯手机现行的渠道策略 |
3.4 中兴通讯手机现行的产品策略 |
3.5 中兴通讯手机现行的价格和促销策略 |
第4章 中兴通讯手机营销策略的改进 |
4.1 贴近顾客的品牌策略 |
4.2 便于顾客购买的渠道策略 |
4.2.1 CDMA和PHS手机渠道策略 |
4.2.2 GSM手机渠道策略 |
4.3 创造顾客需求的产品策略 |
4.3.1 中兴通讯手机产品组合策略 |
4.3.2 中兴通讯手机新产品研发 |
4.3.3 中兴通讯手机生产和质量控制 |
4.4 考虑顾客成本的价格策略 |
4.4.1 中兴通讯手机的定价目标 |
4.4.2 中兴通讯手机定价方法 |
4.4.3 中兴通讯手机定价策略 |
4.4.4 中兴通讯手机价格调整 |
4.5 便于顾客沟通的促销策略 |
4.5.1 中兴通讯手机广告 |
4.5.2 中兴通讯人员推广 |
4.5.3 中兴通讯手机营业推广活动 |
4.5.4 中兴通讯公共关系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 |
(10)中国联通“位置服务”市场开发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
第一章 位置服务业务介绍 |
第一节 位置服务简介 |
第二节 位置服务的技术介绍 |
第二章 位置服务的需求分析及市场定位 |
第一节 位置用户需求分析 |
第二节 位置服务定位分析 |
第三章 联通位置服务的优劣势分析 |
第一节 优势(STRONG) |
第二节 劣势(WEAKEN) |
第三节 机会(OPPORTUNITY) |
第四节 威胁(THREAT) |
第四章 联通位置服务业务市场开发策略建议 |
第一节 差异化营销策略 |
第二节 价格策略 |
第三节 媒体应用策略 |
第四节 销售促进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论文摘要 |
ABSTRACT |
四、手机价格不是CDMA市场决定因素(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电信产业的R-SCP分析[D]. 程瓯. 武汉大学, 2016(01)
- [2]大连电信CDMA市场营销策略研究[D]. 马玉涛. 大连理工大学, 2011(09)
- [3]渭南联通CDMA移动业务营销策略研究[D]. 石晓荣. 西安理工大学, 2008(S1)
- [4]华为3G手机在深圳市的营销策略研究[D]. 戴国良. 广西大学, 2008(01)
- [5]中国联通CDMA产品竞争战略研究[D]. 吕竑. 山东大学, 2008(02)
- [6]中国联通渭南分公司CDMA营销策略研究[D]. 赵娟. 西安理工大学, 2007(06)
- [7]基于运营商的3G手机营销策略研究[D]. 梁燕. 北京邮电大学, 2007(05)
- [8]W通讯公司营销策略研究[D]. 李军. 西安理工大学, 2006(01)
- [9]中兴通讯手机营销策略研究[D]. 钟国君. 湖南大学, 2005(06)
- [10]中国联通“位置服务”市场开发策略分析[D]. 魏世欣. 吉林大学, 20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