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部山区城镇建设中的泥石流问题与减灾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范亦嵩[1](2020)在《宜君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宜君县位于陕西省铜川市境内,地处陕北黄土高原。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不断完善,大量工程活动对当地环境造成破坏,加之极端降雨天气影响,导致地质灾害频发,阻碍了社会的进步。如何解决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以及实现山区城镇可持续发展成为当今社会的关键议题,这也使得此次针对研究区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所开展的研究意义重大。本文在充分收集宜君县地质环境和社会经济资料的基础上,结合野外实地调查和前人研究成果,分析总结了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特征、分布规律以及形成条件。同时基于MaxEnt模型、综合模糊评判法和ArcGIS软件开展了地质灾害危险性、易损性及风险性评价。取得的主要创新性成果如下:(1)宜君县现发育滑坡、崩塌、不稳定斜坡和地面塌陷4种地质灾害,共计137处。其多发生于雨季汛期和人类活动剧烈的时期,且沿水系分布在黄土丘陵区狭长的河谷地带。地形地貌及岩土体类型是决定研究区地质灾害发育的原始条件,而集中降雨和大规模的人类活动则是其主要诱发因素。(2)选取灾点因子和以高程为代表的9个环境因子共同建立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引入最大熵概念,借助MaxEnt模型完成危险性分布概率预测,将宜君县地质灾害危险性划分为高、较高、中、较低和低5个等级。(3)选取人口密度等5个社会经济因子建立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模糊数学思想,采用模糊综合评判法完成研究区易损性评价计算,将研究区地质灾害易损性划分成高、较高、中、较低和低5个等级。(4)根据“风险性=危险性×易损性”评价模型,借助ArcGIS软件栅格计算器功能叠加相乘危险性和易损性评价结果,完成研究区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统计得到各个风险分区在全县的面积占比分别为:高风险区6.71%,较高风险区8.06%,中风险区19.63%,较低风险区33.98%,低风险区31.62%。研究表明,宜君县地质灾害风险空间分布呈现出西北高而东南低的特点,地质灾害风险性整体上中等偏低。依据风险等级的不同,应采取对应的防灾减灾措施,实现研究区内人与社会、自然、经济等要素和谐发展。
李沁汶[2](2019)在《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与适应对策研究 ——以岷江上游为例》文中指出气候变化下的灾害风险管理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热点,泥石流作为典型的山地灾害,是构成山区灾害风险的重要组分。气候变化对区域灾害系统构成的影响潜在地改变了人类社会生存所需的资源,空间和场所。近年来,随着气候变化导致极端气候事件加剧和孕灾环境加速演变,灾害风险减轻及其适应越来越引起研究者和管理者重视。在研究气候变化下的泥石流灾害风险时,需要认识不同自然-社会特性的风险构成。其中,泥石流危险性作为最主要的胁迫因子,准确评价其危险性分布和程度对风险研究起至关重要的作用。气候变化及其导致的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变化是影响未来泥石流的重要前提,评价泥石流危险性的先决条件是开展极端降水事件的时空分布和变化趋势分析。因此,本研究首先根据地面观测资料对三种全球气候模式进行降尺度,分析研究区未来50年极端降水分布及其变化。然后,在未来降水资料的基础上,本研究尝试将高时空分辨率气象资料同基于水土耦合模型相结合,探究将泥石流机制模型用于危险性评价的适用性。除了泥石流危险性这一重要因素外,山区聚落脆弱性也是影响气候变化下泥石流风险的另一重要因素,同时也是适应性的产生根源。目前,灾害脆弱性研究通常从单个承灾体或特定维度展开,即认为脆弱性是源于受灾害胁迫区域建筑物的物理抗性,或灾害易发区的人口个体特征。但气候变化影响区域社会特性的长期性和综合性对该假设提出挑战。本研究针对该问题,通过从人口,社会,经济等多个方面开展研究,建立综合脆弱性指数,评价气候变化下山区聚落的泥石流灾害风险。除此之外,还针对岷江上游山区聚落脆弱性产生原因,提出了基于多智能体模型的时空间行为规划方案。本研究的主要工作及其结论如下:(1)选择三种全球气候模式BCC_CSM,CCSM4,MIROC5,使用从强度,频次和持续性三个方面构建13个极端降水指标,评价岷江上游未来50年极端降水时空格局和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区大部分区域极端降水可能增强,极端降水强度最大的区域是黑水河流域和寿溪河流域,其中黑水河流域一端是强降水为主,寿溪河流域的长历时强降水事件最明显。此外,三种模式对降水的模拟结果存在一定差异,BCC_CSM模拟极端降水区域差异性最大,CCSM4模拟极端降水强度偏大,MIROC5极端降水最小。(2)基于水-土耦合泥石流机制模型评价泥石流危险区,结果表明,岷江上游576个泥石流潜势流域中有80~280个流域未来可能发生泥石流。泥石流发生频次最高集中于汶川,茂县部分乡镇,年遇水平可达2年一遇。大部分区域的泥石流发生频次介于5年一遇,至10年一遇,泥石流增强趋势明显。(3)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决定山区聚落脆弱性的认识出发,对人口,社会,经济等方面开展分析,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构建山区聚落脆弱性综合指数,评价气候变化下岷江上游聚落脆弱性。结果表明,岷江上游局地人口聚居,以及交通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是导致聚落易受灾害和影响的主要因素,主成分载荷分别为42%和29%,人口结构特征会显着增加脆弱性成因复杂性。(4)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是危险性和脆弱性综合的结果。岷江上游聚落风险等级和风险构成结果显示,泥石流风险与危险性分布显着不同,说明改善聚落社会经济状况对降低泥石流风险作用明显。因此,针对不同风险构成类型的加强灾备,生计提升,强化政府管理和气候变化不确定性准备等方面的聚落适应性提升对策能够有效服务于减灾风险管理。(5)山区的交通设施和复杂地形可能增加了人员避险的空间阻力。为进一步提升聚落适应性,使用多智能体模型开展泥石流情景下人员避险路径模拟和规划研究。以Netlogo软件为分析和可视化平台,可以提供不同阶段人员避险的路径选择方案和潜在避险地,实现人员时空间行为和交通路网的交互。
汪丹[3](2019)在《生态导向下的丹凤县竹林关城镇空间布局研究》文中提出依托生态资源发展的山区城镇,建设用地集中在河谷川地的狭长地带,周边山体是城镇的生态屏障。城镇的高速扩张,使得建设用地急剧增加,山区城镇的川地已无法满足城镇建设的需求。城市建设用地不断向山体扩张,对山体构造形成很大压力,既影响到生态环境,又影响到城镇的生态安全格局,有些甚至已经严重威胁到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本文以丹凤县竹林关镇为例,对山区城镇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在此基础上进行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引导城镇的产业发展方向,然后对生态系统、居住社区、设施配套、交通组织等进行合理安排和统筹布局,保证城镇土地资源高效利用,创造宜居宜业的生活环境,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本研究主要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生态型城镇的研究背景以及国内外研究现状,确定本次研究的对象和范围,阐述此次研究的意义,列出研究框架。第二章分析竹林关镇的基础资料,包括位置规模、历史沿革、社会经济、人文地理等情况;介绍竹林关镇现状的建设情况,包括竹林关街村、江北新区、州河北林业示范园以及桃花谷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等;并对竹林关镇的相关规划进行分析总结,提出竹林关镇存在的三大问题,一是城镇建设用地选择对生态安全存在一定危险;二是镇区生活和旅游功能混杂,导致产业发展受限;三是空间布局缺乏对生态的保护,没有体现宜居特色。第三章是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用地选择,对镇区土地进行生态适宜性评价,选取地形、地质、水文、气象、社会等影响因素作为评价因子,通过层次分析法,对镇区用地进行权重赋值打分,得出评价结果,据此对镇区建设用地进行选择。第四章是基于生态搬迁安置的功能区划,首先通过对竹林关的生态容量测算,得出可搬迁的最大人口数量。然后根据现状资源在镇区进行产业建设,在老街区域,依托桃花谷景区和商业水街,发展休闲旅游和观光农业;在江北新区,依托五千户移民安置,发展生活服务类商业,依托传统民居和大片空地发展传统手工业和农产品精细化加工业,在北部山坡建设万亩花海,发展生态农业;在州河北村,依托山体建设州河北林业示范园,发展观光农业等。在确定社区和产业的基础上,对镇区进行功能分区,分为两带三片五区,两带即丹江综合服务带和银花河滨水游憩带,三片是指江北新区的万亩花海、州河北林业示范园、桃花谷国家级水利风景区,五区分别是古镇旅游及商贸区、州河北旅游综合服务区、丹水生活服务展示区、江北生态宜居示范区以及江北工业示范园区。第五章是基于生态宜居的空间布局,首先进行绿地系统规划,通过营造绿色基底、连通绿色廊道、点缀绿色斑块等方式,建立“两江环抱、九廊贯穿、绿心点缀”的绿色格局。然后在五千户生态搬迁的基础上,将镇区划分为三大居住社区,即老街社区、江北社区、州河北社区。根据每个社区的规模,配置相应的配套设施建设。老街社区配建十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江北社区配建十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州河北社区配建五分钟生活圈配套设施。然后建立起连接三大社区和各个产业区的道路交通系统,镇区外部交通以建设生命线系统为主,内部交通以构建各个片区的联系网为主,通过镇区慢行系统建设体现生态宜居。最后一章是研究结论和展望,研究结论共有三点,一是城镇建设用地选择,通过生态适宜性评价,指出建设用地应集中在江北新区和州河北村;二是以生态搬迁为基础,将镇区分为旅游和居住两大功能,竹林关街村和州河北村承担旅游职能,江北新区承担居住职能。三是通过建立点线面的网状绿地系统,打造绿色生态基底,建设三大社区,按规模分级配建配套设施,建设慢行系统,最终形成生态宜居的空间布局。本文以生态为导向,在用地选择、功能分区、空间布局等方面做了一定研究,以此推动竹林关城镇发展布局合理,经济生态的良性发展,同时也希望本次研究成果能为陕南地区同类型的城镇建设布局起到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作用。
徐嵩[4](2019)在《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文中提出京津冀山地城镇处于北方气候地理环境,其独特的地质、地貌、水文和气候条件对区域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影响显着。内部环境方面,在快速城镇化进程中,山地城镇生态环境胁迫因子的数量和强度均有较大的变化,京津冀的山洪也相应地表现出特殊的致灾演变规律。由此可见,京津冀山地城镇是一个外部环境极其复杂,内部结构严重不稳,极易受山洪灾害影响的地区,这些不利因素导致京津冀山地城镇的山洪防灾减灾形势更加严峻,因此结合区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山洪灾害防控是山地城镇规划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本文在多学科交叉视角下,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之间的耦合特点进行分析,运用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建构了一个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通过这一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并根据利用GIS等技术方法模拟得到的综合评价结果以及实地调研资料,从宏观和中微观层面分别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策略,以达到提高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的能力、建立与生态共生的可持续发展环境的目的。论文共八章,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1)第一部分为提出问题,对应第一到第三章的内容。这一部分通过对选题背景的分析,明确论文研究的意义、主要内容,将全文研究聚焦于山地城镇山洪与生态安全耦合特征及规划的应对方法上,找寻当前国内外研究的空白与不足,从而明确研究的思路和方向。随后,在生态安全视角下,分析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山洪灾害的耦合特点,进一步明确研究区域山洪灾害的内外环境,并着重对京津冀山洪灾害致灾特性进行解析,为下文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理论奠定基础。(2)第二部分为模型建构,包括第四章和第五章内容。首先,建构了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框架,在研究区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基础上,构建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体系,进行生态-灾害的耦合研究,由此可识别山地城镇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随后,以京津冀山地城镇为实证对象,将第四章提出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应用到研究区——京津冀山地城镇中。运用极差法、层次分析法、综合指数法等,借助Arcgis软件进行空间分析与提取处理,细分为“理想安全、较安全、临界安全、较不安全、很不安全”五个评判标准等级,构建京津冀山地城镇区域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总体来看,京津冀山地城镇全区域生态安全指数在0.3~0.5之间呈离散分布,生态安全状况整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分区来看,京津冀北部山区生态安全状况相对较好,东部山区生态状况次之,西部山区生态安全水平最低,极易发生灾害且受到干扰后难于恢复。这一部分为后文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提出生态防灾规划策略提供了数据支撑。(3)第三部分为规划策略,对应于后三章内容。第六章基于研究区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在区域层面提出了针对京津冀山地城镇外部自然环境与区域城镇实体两方面的生态防灾规划策略。其中,在外部生态环境层面,结合京津冀山地城镇地域特点,构建基于生态安全格局的生态网络,并制定基于生态修复的洪灾防控策略,通过生态环境的改善破坏山洪灾害的孕育条件,增强生态韧性;在区域城镇实体空间层面,探讨了山地城镇化发展战略、防灾空间结构、城乡居民点承灾能力、产业空间生态布局以及区域支撑体系这五方面内容,结合生态防灾理念进行优化和设计,提出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群可持续发展空间的山洪防灾对策。第七章从区域层面延伸至山地城镇内部各空间要素,从城镇的中微观尺度的物质空间要素出发,在山洪灾害综合防控的视角下,根据山地各县区不同安全水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分析研究了京津冀山地城镇空间发展、功能布局、道路系统以及工程技术方面的规划应对策略与生态化防灾设计。第八章是结论部分,对论文的主要结论与所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总结,并对后续研究做了展望。综上,本文从城乡规划的角度出发,对山地城镇山洪灾害防控与生态安全展开结合研究,建构了适应京津冀山地城镇特点的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并根据评价结果,针对不同水平的基于山洪灾害的综合生态安全格局,从区域和城镇层面分别提出生态防灾的规划策略,为京津冀山地城镇应对山洪灾害、维护生态安全的城乡规划方法研究提供了参考,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实践意义。
彭瑶玲,曹春霞[5](2012)在《我国山地城镇建设中地质灾害防治的规划对策与建议》文中研究指明当前我国山地城镇的建设面临发展用地紧缺、耕地保护困难、地质灾害突出三难状态,在此背景下,坚持从实际出发,统筹兼顾,科学处理好山区城镇发展和耕地保护的关系,正确引导我国广大山区的科学发展,切实加强山地城镇地质灾害评价,强化城市规划建设对地质灾害的预防和治理,不断提高山区的安全度,这不仅是当前的迫切任务,更关系广大山区长远未来的生态和人居环境建设,意义重大。
张文芬,李天顺,边彦朝[6](2012)在《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修复对策——以昆明市东川城区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以东川城区后山泥石流沟典型案例进行分析,总结出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形成的基本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减灾对策,便于今后了解该区泥石流的形成原因,提高对泥石流的防治意识并制定正确有效的修复对策,从而达到防灾减灾的目的。
陈伟[7](2011)在《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研究》文中提出我国西南山区地质条件复杂,地质环境脆弱,具有地质灾害种类多、面积广、规模大、成灾快、频率高、时间长的特点。随着西部大开发的不断深入,土地资源的开发和建设被迅速推进,自然与人为的双重影响加剧了地质灾害的发生。频发的地质灾害不仅给山区城镇居民带来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更成为山区城镇经济开发和可持续发展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针对西南山区城镇饱受地质灾害的严重威胁,城镇建设深受地质环境条件和地质灾害制约的特点,本文通过充分收集前人已有资料,结合遥感、补充工程地质测绘和工程地质勘查、现场详细地质调查,以GIS为分析平台,采用数值模拟、物理模拟等综合手段,针对西南山区城镇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及风险管理控制方法等方面进行较深入系统地研究,获得如下创新性研究成果:1.通过对我国2000年至2010年因地质灾害而死亡的人数以及每年总人口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我国地质灾害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确定分析展开研究,提出了我国地质灾害可接受风险标准的上限值(可容忍风险线的风险值)为1E-06/a,可接受风险标准的下限值(可接受风险线的风险值)为1E-07/a,确定了我国地质灾害可接受风险水平FN曲线。2.通过收集及阅读大量国内外有关地震诱发地质灾害的文献资料,结合实地野外调查,紧紧把握汶川地震这一极端事件,展开对地震诱发地质灾害发育规律、分布特征及成因机理分析的研究,选取了两大类共11个评价因子,包括:工程地质岩组、地形坡度、地质构造、坡型、相对高差、河流水系、剖面形态、平面形态、断层性质、断层距离和斜坡方向(背坡、面坡),创新性地建立了一套针对地震条件下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3.较系统地阐述了西南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以及地质灾害管理控制目标、类别、基本原则、思路和实施内容;形成了一套包括:确立评价与管理控制目标→地质灾害危险源识别和调查→建立地质灾害风险信息数据库→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研究为一体的西南山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4.针对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的特点,提出和构建了不同评价尺度(中等比例尺(1:200000~1:50000)、大比例尺(1:50000~1:5000)以及详细比例尺(>1:5000))的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和技术方法。5.在充分考虑了不同的地质灾害触发因素(暴雨条件下以及地震条件)、灾害历史因素以及基本环境因素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较为完善的针对不同地质灾害类型(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和泥石流)的地质灾害危险性(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6.建立了一套针对单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的模型和方法。即首先利用蒙特卡洛法对地质灾害发生概率进行分析计算,研究其发生的可能性,采用经验公式法以及数值模拟法对地质灾害发生后所影响的范围进行预测分析的评价方法流程。7.在广泛收集相关资料的基础上,针对西南山区高速远程滑坡运移距离展开分析研究,在对西南山区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体积以及运移距离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了西南山区高速远程滑坡-碎屑流运移距离预测的线性方程:V=0.2003L+450.82。8.完善了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及基本框架,从西南山区城镇的实际情况出发,结合目前所采用的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措施,提出在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工作中应遵循地质灾害日常防御→地质灾害灾前准备→地质灾害灾中应急响应→地质灾害灾后重建四个循序渐进的流程,阐述了每个阶段中所应采取的措施及工作内容。9.建立了针对地质灾害发生概率的降雨预警基准的概率统计分析方法,即通过收集研究区降雨诱发地质灾害发生(地质灾害发生前3天降水量、当日降水量)及未发生的降雨资料,根据这些降雨数据在xy坐标图上的分布规律,在确定地质灾害发生的下包络线以及上包络线的基础上,将上下包络线之间的中间区域,以平行线的方式划分各个概率的警戒基准线。10.结合丹巴县和汶川县两个工作区,进行了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示范应用,结果表明,论文提出的理论思想以及技术方法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为西南山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及风险管理控制提供参考。
邓奎,李龙国,伍仪保[8](2010)在《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初探》文中提出泥石流灾害是制约西部山区城镇建设和发展的主要自然灾害之一,减轻泥石流灾害成为西部山区城镇发展的重要课题。在分析和论述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分布及泥石流对城镇的危害、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产生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以泥石流预警、土木工程和生物措施为主的防灾减灾对策,并针对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不可避免的特点,提出了通过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来减轻泥石流灾害损失的新思路。
铁永波[9](2009)在《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08年5月12日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里氏8.0级地震不仅造成了重大的人员伤亡和巨额的财产损失,同时也对震区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给当地灾后重建进程、生态建设和社会可持续发展带来了严峻的挑战。“5.12”汶川特大地震孕育了不计其数的滑坡、崩塌及潜在不稳定斜坡等不良地质体,为震区内泥石流的孕育及发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据“5.12”汶川大地震后的初步统计资料显示,震区新增地质灾害点5千余处(个)。其中常见的四种地质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及不稳定斜坡总数的97%以上。据震区44个重灾县(市)的次生地质灾害排查结果显示,震区发育有潜在泥石流沟873条,其中潜在的巨型泥石流沟90条、大型泥石流沟91条、中型泥石流沟300条、小型泥石流沟355条。据国土资源系统组织的震后次生地质灾害排查和巡查,四川震区有24座县级城市遭受潜在泥石流隐患点的直接威胁,此外,还有100余处集镇受到不同程度威胁。2008年9月24日,仅距“5.12”汶川大地震四个多月,在这次地震的主要震区北川、汶川等县境内爆发了区域性的泥石流灾害,共造成40余人遇难或失踪,数千亩良田及房屋被冲毁和淤埋的重大灾情,震区泥石流规模之大、破坏力之强,是其它地区泥石流灾害无法比拟的。这次区域性的泥石流灾害表明,“5.12”汶川震区泥石流已进入一个新的活跃期,在未来5-10年内,泥石流将成为震区内最主要的地质灾害之一。如何对震区内已发生或潜在的泥石流灾害开展风险评价是灾后重建中必需面对的一大难题。因此,开展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对灾区恢复重建及防灾减灾规划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鉴于目前国内尚未有针对强震区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的系统研究成果,论文基于地质学、地貌学、系统科学及管理学等相关学科理论及国内外研究进展及动态的基础上,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强震区之一的北川县大量已发生的泥石流开展调查、结合高分辨率遥感影像资料(分辨率为0.5m)对泥石流沟的遥感解译,开展了系统的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的方法与体系研究。论文在风险评价的基础上(危险性和易损性),融入了承灾体的承灾能力这一因素,提出了强震区风险评价的方法与体系。通过对风险评价指标的构建,在Arcview等软件的辅助下,开展了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研究,形成了一套集数据收集→危险性评价统计模型→泥石流危险区划分→易损性评价→承灾能力评价→泥石流预期损失估算→风险评价为一体的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1)基础理论分析。论文在大量国内外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风险的基础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归纳和总结,在一般意义风险(危险性和易损性)的基础上,对风险评价的内容进行了补充(融入了承灾能力这一因素);(2)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的相关理论模式研究。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在对传统风险评价理论方法修正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体系,并构建了泥石流灾害风险与危险性、易损性及承灾能力三者的关系耦合模式,同时,还对城镇承灾能力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3)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的技术与方法研究。论文将遥感(RS)和GIS技术相结合,在对强震区泥石流流域特征及承灾体特征进行解译的基础上,应用GIS的空间叠加分析和统计计算等功能,开展了强震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研究。同时,结合典型泥石流沟的实地调查分析,实现了对遥感解译的验证和对承灾能力评价的过程,最终得到泥石流危险性评价图、泥石流易损性评价图及风险评价图;(4)理论方法的应用研究。论文应用所建立的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和体系,以“5.12”汶川大地震强震区之一的汶川县城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威胁到汶川县城城区的南沟和羊岭沟两条泥石流沟进行调查和评价,开展了系统的危险性评价、易损性评价、承灾能力评价、风险计算及风险分区评价研究,对两条泥石流沟在暴发泥石流情况下可能导致的风险进行了分析。通过以上方面的研究,论文主要得到以下研究成果:(1)基本明确了“5.12”汶川大地震强震区泥石流的基本特征。通过对强震区泥石流的形成机制、运动及成灾特征等有了初步的认识,总结出了强震区泥石流灾害的几个典型特征:①强震区泥石流暴发的频率相对震前有增高的趋势,通过对“5.12”汶川大地震前后的降雨资料分析发现,强震区震后暴雨泥石流的临界雨量值相对震前较小,起动的前期累积雨量为震前的14.8%~22.1%,小时雨强约为震前的25.4%~31.6%;②从强震区泥石流的类型有从震前洪水向稀性泥石流转变的特点;③从泥石流产出环境上看,许多震前沟谷泥石流逐渐转变为坡面泥石流+沟谷泥石流的混合型;④从强震区泥石流灾害的规模上看,震后石流的规模是震前同等条件下泥石流规模的数十倍。(2)通过对北川县境内已发生的72条泥石流沟流域地形地貌特征进行统计分析,明确了强震区泥石流流域的基本特征:①与其它地区的泥石流沟相比,强震区泥石流流域面积大小的变幅更广;②流域纵比降主要分布在130~400‰之间,比降变幅范围大;③强震区泥石流沟物源区平均坡度约为33°,与其它地区泥石流流域物源区坡度(25~40°)基本一致;主沟长度多介于1.5~6km范围内,与其它地区泥石流沟的主沟长度(1~10km)相比,整体偏小;④震区内泥石流堆积扇坡度多介于2~10°之间。(3)建立了强震区泥石流冲出距离的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强震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方法。论文在GIS的支持下,对北川县境内的51条暴雨泥石流沟流域特征及泥石流最远冲出距离进行分析,通过将流域高差和堆积区堆积扇顶角及泥石流冲出角之间的统计关系,得到了强震区不同流域面积分类下泥石流最远冲出距离的评价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得到的泥石流冲出距离要比实际的冲出距离偏大,从对泥石流进行预测的角度出发,这种评价结果是有实际意义的。(4)在RS和GIS的支持下提出了基于堆积区地形特征的泥石流危险性分区方法。论文在RS和GIS的支持下,根据泥石流流域的地形地貌特征参数,通过建立DEM模型和对可能的堆积区域进行坡度统计和分析,得到了基于堆积区地形坡度和距主沟距离的强震区泥石流危险性分区评价方法。通过将该方法应用于北川已发生的3条泥石流沟,表明用方法来确定泥石流的危险区较为合理。(5)提出了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承灾能力评价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论文在对承灾体承灾能力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构建了承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对各个指标的权重计算,得到了承灾能力评价模型,在此基础上,首次将承灾能力这一因素进行赋值量化后融入到风险评价体系中,对完善风险评价理论方法和体系具有理论和实践意义。(6)提出了易损性半定量赋值评价的方法。在RS和GIS的支持下,论文通过遥感解译和实地调查对承灾体进行分类(人口、房屋、生命线设施、农业用地),在对各类承灾体的结构特征与易损性大小之间的关系分析基础上,分别对不同承灾体的结构类型进行赋值,实现了应用RS和GIS技术开展泥石流易损性的半定量化评价研究,对完善泥石流这一学科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有重要的实践意义。(7)提出了系统的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和体系。论文应用RS(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GIS技术,集强震区泥石流灾害风险定义、风险评价内容、评价步骤及评价方法为一体,开展了系统的风险分析、风险计算及风险评价的理论方法和评价体系研究,通过将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和体系应用到汶川县城研究表明,应用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和GIS技术在泥石流风险评价中具有更大的优势,这对完善风险评价的理论和方法具有重要的实践意义。
铁永波,唐川[10](2008)在《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控制模式探讨》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灾害性天气频发,使得山区泥石流危害极为严重。作为人口和经济高度集中的山区城镇也就成为泥石流危害的主要对象。针对山区城镇泥石流危害特征及风险控制现状,引入地理学中的同心圆理论,探讨了山区城镇泥石流风险控制的"同心圆模式",分析了"同心圆模式"中各风险控制层对灾害风险的控制机制及效应,提出城镇泥石流风险控制应遵循多层防范、逐级降低的思路,研究可为山区城镇的减灾管理提供合理的参考。
二、西部山区城镇建设中的泥石流问题与减灾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西部山区城镇建设中的泥石流问题与减灾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宜君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地质灾害风险的定义 |
1.2.2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现状 |
1.2.3 地质灾害风险评估体系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
2.1 地理位置与交通 |
2.2 地质环境条件 |
2.2.1 地形地貌 |
2.2.2 气象与水文 |
2.2.3 地层与地质构造 |
2.2.4 新构造运动与地震 |
2.2.5 岩土体工程地质特征 |
2.2.6 水文地质特征 |
2.2.7 植被类型及分布特征 |
2.2.8 人类工程活动 |
2.3 社会经济概况 |
第三章 研究区地质灾害基本特征 |
3.1 地质灾害概况 |
3.2 地质灾害类型及发育特征 |
3.2.1 滑坡 |
3.2.2 崩塌 |
3.2.3 不稳定斜坡 |
3.2.4 地面塌陷 |
3.3 地质灾害分布规律 |
3.3.1 时间分布规律 |
3.3.2 空间分布规律 |
3.4 典型地质灾害分析 |
3.4.1 典型滑坡—房洼梁滑坡 |
3.4.2 典型崩塌—阳坡崩塌 |
3.4.3 典型不稳定斜坡—生态园不稳定斜坡 |
3.5 地质灾害形成条件与影响因素分析 |
3.5.1 地形地貌与地质灾害 |
3.5.2 地质构造、新构造运动与地质灾害 |
3.5.3 地层岩性及岩土体类型与地质灾害 |
3.5.4 降雨与地质灾害 |
3.5.5 地表水及地下水与地质灾害 |
3.5.6 人类活动与地质灾害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理论 |
4.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原则 |
4.2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
4.2.1 Max Ent最大熵模型 |
4.2.2 模糊综合评判法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宜君县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
5.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5.1.1 危险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1.2 基于Max Ent模型的危险性评价 |
5.1.3 环境变量的贡献率分析 |
5.1.4 环境变量的影响曲线分析 |
5.2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
5.2.1 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5.2.2 基于模糊综合评判法的易损性评价 |
5.2.3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结果 |
5.3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
5.3.1 地质灾害风险的评价思路 |
5.3.2 基于Arc GIS的风险性评价 |
5.3.3 风险评价结果分析及防治建议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与适应对策研究 ——以岷江上游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1.2.2 聚落泥石流灾害的脆弱性评价 |
1.2.3 气候变化下泥石流风险研究 |
1.2.4 小结 |
1.3 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关键科学问题 |
1.4 研究区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第2章 岷江上游气候变化特征及其影响 |
2.1 研究方法 |
2.1.1 气候变化降尺度原理 |
2.1.2 统计降尺度方法 |
2.1.3 极端降水指标提取 |
2.1.4 参数数据集构建 |
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2.2.1 降水总体变化趋势分析 |
2.2.2 极端降水指数时空格局与分析 |
2.2.3 山区地形和极端降水时空分布的关系 |
2.2.4 极端降水的不同GCM模式对比 |
2.2.5 讨论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3.1 研究方法 |
3.1.1 岷江上游泥石流发育特征数据库构建 |
3.1.2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3.1.3 水土耦合模型 |
3.1.4 参数与数据 |
3.2 危险性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1 未来50a泥石流危险性空间分布 |
3.2.2 泥石流小流域降水阈值分析 |
3.2.3 讨论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山区聚落脆弱性评价 |
4.1 山区聚落脆弱性 |
4.1.1 山区聚落脆弱性概述 |
4.1.2 山区聚落脆弱性成因分析 |
4.1.3 评价指标体系 |
4.1.4 脆弱性评价数据与参数 |
4.2 脆弱性成因分析 |
4.2.1 规模指标 |
4.2.2 联通度指标 |
4.2.3 公共服务水平指标 |
4.3 脆弱性成因主成分分析 |
4.3.1 描述性分析 |
4.3.2 主成分分析结果 |
4.3.3 脆弱性综合指数空间分布 |
4.3.4 讨论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山区聚落泥石流风险评价 |
5.1 泥石流风险评价 |
5.1.1 风险评价方法 |
5.1.2 风险评价参数与数据 |
5.2 风险评价结果与分析 |
5.2.1 泥石流风险空间分布 |
5.2.2 泥石流风险构成 |
5.2.3 泥石流风险与历史资料对比 |
5.2.4 分析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泥石流灾害适应对策 |
6.1 山区聚落适应对策研究 |
6.1.1 山区聚落适应对策概述 |
6.1.2 适应对策的低悔模式 |
6.2 泥石流风险区适应对策 |
6.2.1 中危险区人口脆弱型 |
6.2.2 中危险区自然资源脆弱型 |
6.2.3 中高危险区农业脆弱型 |
6.2.4 中高危险区工业脆弱型 |
6.3 基于多智能体的聚落适应对策 |
6.3.1 应急疏散规划模型概述 |
6.3.2 ABM模型相关参数设置 |
6.3.3 ABM模型结果输出与可视化 |
6.3.4 讨论 |
6.4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讨论与结论 |
7.1.1 结论 |
7.1.2 本文创新点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3)生态导向下的丹凤县竹林关城镇空间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时代背景 |
1.1.2 现实背景 |
1.1.3 学术热点 |
1.2 研究对象及范围 |
1.2.1 研究对象 |
1.2.2 研究范围 |
1.3 概念界定 |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国外研究现状 |
1.4.2 国内研究现状 |
1.4.3 研究现状述评 |
1.5 研究意义 |
1.5.1 现实意义 |
1.5.2 学术意义 |
1.6 研究方法 |
1.7 研究框架 |
2 城镇空间发展现状解析 |
2.1 背景概况 |
2.1.1 区域位置 |
2.1.2 历史沿革 |
2.1.3 人文资源 |
2.1.4 社会经济 |
2.1.5 地形地貌 |
2.2 .城镇发展空间特征剖析 |
2.2.1 城镇建设发展迅速 |
2.2.2 建设用地比例失衡 |
2.2.3 基础设施严重欠缺 |
2.2.4 公共绿地量少质差 |
2.3 城镇建设现状问题梳理 |
2.3.1 建设用地存在生态威胁 |
2.3.2 功能产业发展亟待整合 |
2.3.3 空间布局缺乏生态引导 |
2.4 相关规划解读 |
2.4.1 陕西省层面 |
2.4.2 商洛市层面 |
2.4.3 丹凤县层面 |
2.4.4 竹林关层面 |
2.4.5 各版规划评析 |
2.5 城镇空间布局生态视角切入 |
2.6 小结 |
3 基于生态适宜性评价的用地选择 |
3.1 用地选择方法 |
3.2 层次分析法 |
3.2.1 方法及步骤 |
3.2.2 选择评价因子 |
3.2.3 构建结构矩阵 |
3.2.4 确定目标权重 |
3.3 评价结果 |
3.3.1 评价得分 |
3.3.2 用地选择 |
3.4 小结 |
4 基于生态搬迁安置的功能区划 |
4.1 功能需求解读 |
4.1.1 容量测算 |
4.1.2 需求解读 |
4.2 产业谱系构建 |
4.2.1 目标及原则 |
4.2.2 产业发展策略 |
4.2.3 产业体系构建 |
4.3 城镇功能分区 |
4.3.1 基于生态搬迁的安置区 |
4.3.2 基于安置就业的工业区 |
4.3.3 基于品质提升的居住区 |
4.3.4 基于旅游商贸的商业区 |
4.3.5 基于旅游配套的服务区 |
4.4 小结 |
5 基于生态宜居的空间布局 |
5.1 布局策略 |
5.2 以生态资源为基底的绿地系统规划 |
5.2.1 营造绿色基底 |
5.2.2 连通绿色廊道 |
5.2.3 点缀绿色斑块 |
5.2.4 绿地系统构建 |
5.3 以移民搬迁为基础的居住社区建设 |
5.3.1 依托搬迁安置 |
5.3.2 聚集零散居民 |
5.3.3 逐步迁出置换 |
5.4 以生活圈为范围的配套设施建设 |
5.4.1 构建层级生活圈 |
5.4.2 补足公益性设施 |
5.4.3 增加基础配套设施 |
5.5 以宜居慢行为目的的道路交通组织 |
5.5.1 疏散外围交通 |
5.5.2 贯通内部路网 |
5.5.3 构建慢行系统 |
5.6 小结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预期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图录 |
表录 |
致谢 |
(4)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快速城镇化的社会背景 |
1.1.2 气候变化的环境背景 |
1.1.3 基于生态安全格局构建的国家发展战略背景 |
1.2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2.1 本研究界定的范围 |
1.2.2 山地相关概念界定 |
1.3 研究意义 |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框架 |
第2章 相关基础理论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
2.1.1 灾害学相关理论 |
2.1.2 城市安全理论 |
2.1.3 环境地学基础理论 |
2.2 国内外生态安全与山洪防灾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相关研究综述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生态安全视角下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 |
3.1 北方山地生态安全与灾害背景 |
3.1.1 北方山地城镇的分布 |
3.1.2 地形地质条件 |
3.1.3 山地气候特征 |
3.1.4 生态环境与安全格局特征 |
3.1.5 社会与城镇发展现状 |
3.1.6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山洪灾情 |
3.2 京津冀山洪致灾特性分析 |
3.2.1 山洪灾害与生态安全的耦合特点 |
3.2.2 生态安全视角下的山洪致灾特性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方法探析 |
4.1 生态防灾规划的理论建构 |
4.1.1 生态思维的价值内涵 |
4.1.2 生态防灾规划概念 |
4.1.3 生态防灾规划理论框架 |
4.2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原则及价值取向 |
4.2.1 生态防灾规划要素构成 |
4.2.2 生态防灾规划基本原则 |
4.2.3 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的价值取向 |
4.3 基于山洪灾害的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方法 |
4.3.1 综合评价原则 |
4.3.2 综合评价方法 |
4.4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4.4.1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原理 |
4.4.2 山洪灾害风险评估模型 |
4.4.3 山洪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5 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4.5.1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体系 |
4.5.2 指标数据的无量纲化及权重确定 |
4.5.3 生态安全评判标准 |
4.6 小结 |
第5章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格局实证研究 |
5.1 研究区概况 |
5.1.1 地理区位情况 |
5.1.2 山地环境现状 |
5.1.3 山地环境问题 |
5.2 京津冀山洪灾害风险评价 |
5.2.1 山洪致灾因子的危险性评价 |
5.2.2 山洪孕灾环境的连锁性评价 |
5.2.3 山洪灾害群承灾体的易损性评价 |
5.2.4 山洪灾害风险耦合评价与分析 |
5.2.5 山洪灾害风险区划分析 |
5.3 基于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安全综合评价 |
5.3.1 生态安全格局综合评价 |
5.3.2 基于P-S-R模型的生态安全评价因子提取 |
5.3.3 结果分析 |
5.4 小结 |
第6章 区域规划视角下山地城镇生态安全与洪灾防控 |
6.1 基于山地城镇外部生态环境保护的洪灾防控策略 |
6.1.1 基于山洪防控的区域生态安全网络规划设计 |
6.1.2 基于安全保障的区域层面山地生态修复 |
6.2 基于区域层面的城镇可持续发展空间山洪防控对策 |
6.2.1 基于可持续城镇化的洪灾防控规划 |
6.2.2 基于区域协同的生态防灾空间结构 |
6.2.3 基于山洪承灾能力的城乡居民点体系规划 |
6.2.4 基于山洪灾害缓减的产业空间生态布局 |
6.2.5 应对山洪灾害的区域支撑体系规划 |
6.3 小结 |
第7章 京津冀山地城镇内部空间生态防灾规划策略 |
7.1 空间发展的生态控制指引 |
7.1.1 基于生态安全考量的空间发展 |
7.1.2 基于防灾安全的山地城镇平面形态 |
7.2 功能布局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2.1 基于空间适灾的功能区生态防灾布局 |
7.2.2 基于可持续的土地利用模式 |
7.3 道路系统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3.1 保障道路系统灾时畅通 |
7.3.2 减小道路对生态系统的干扰 |
7.4 工程技术的生态化防灾设计 |
7.4.1 山洪防洪工程技术的生态适应性 |
7.4.2 竖向规划设计的生态防灾要点 |
7.5 小结 |
第8章 结论与展望 |
8.1 研究主要结论 |
8.2 研究创新点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山洪灾害风险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B:基于山洪灾害的生态安全综合评价专家调查问卷 |
附录 C:调研村镇列表 |
附录 D:续表6-12京津冀山地村镇空间形态图谱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6)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修复对策——以昆明市东川城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 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概述 |
1.1 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概况 |
1.1.1 设计标准滞后 |
1.1.2 城镇建设缺少规划 |
1.1.3 经济发展不当引发泥石流灾害 |
1.2 昆明市东川城区泥石流灾害概况 |
1.2.1 昆明市东川区主要泥石流沟简述 |
(1) 深沟。 |
(2) 尼拉姑沟。 |
(3) 石羊沟。 |
1.2.2 东川城区后山泥石流总体特征 |
(1) 季节性。 |
(2) 周期性。 |
(3) 降水相关性。 |
2 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成因 |
2.1 内部因素 |
2.1.1 地形地貌 |
2.1.2 气候水文 |
2.1.3 植被 |
2.1.4 地质构造与地层岩性 |
2.1.5 地震 |
2.2 外部因素 |
2.2.1 工程建设 |
2.2.2 冶炼尾气 |
2.2.3 人类活动 |
3 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修复对策 |
3.1 生物措施 |
3.1.1 林业措施 |
3.1.2 农业措施 |
3.1.3 牧业措施 |
3.2 工程措施 |
3.2.1 控制水源的治水工程 |
3.2.2 控制土源的治土工程 |
3.2.3 排导工程 |
3.2.4 停淤工程 |
3.3 人文措施 |
4 小结 |
(7)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与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管理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与管理国外研究现状 |
1.2.3 可接受风险水平的研究现状 |
1.2.4 高速远程滑坡运动堆积及运移距离研究现状 |
1.2.5 降雨诱发地质灾害预警预报方法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2章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的基本内容 |
2.1 风险的相关概念 |
2.1.1 风险的含义 |
2.1.2 风险的表达 |
2.2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类别、原则和思路 |
2.2.1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类别 |
2.2.2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基本原则 |
2.2.4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思路及步骤 |
2.3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层次、精度和适用范围 |
2.3.1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层次 |
2.3.2 不同评价尺度的适用范围 |
2.4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工作内容 |
2.4.1 确定评价与管理控制目标 |
2.4.2 地质灾害野外调查及监测 |
2.4.3 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 |
2.4.4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 |
2.4.5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 |
2.4.6 地质灾害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 |
第3章 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
3.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 |
3.1.1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
3.1.2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选取 |
3.1.3 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3.2 地质灾害易发性及危险性评价模型及方法 |
3.2.1 区域比例尺地质灾害易发性评价模型 |
3.2.2 区域比例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方法 |
3.2.3 详细比例尺(单体)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模型和方法 |
第4章 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 |
4.1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 |
4.1.1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选取 |
4.1.2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
4.2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模型及方法 |
4.2.1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模型 |
4.2.2 地质灾害易损性评价方法 |
第5章 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方法 |
5.1 风险评价模型与方法 |
5.1.1 风险评价模型 |
5.1.2 风险评价方法 |
5.2 地质灾害风险分级与量化 |
5.2.1 地质灾害风险定性分析评价 |
5.2.2 地质灾害风险半定量分析评价 |
5.2.3 地质灾害风险定量分析评价 |
5.3 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评估 |
5.3.1 风险判据与风险准则 |
5.3.2 我国地质灾害可接受风险水平研究 |
第6章 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技术 |
6.1 地质灾害日常防御阶段的风险管理控制技术 |
6.1.1 地质灾害防灾预案编制 |
6.1.2 减灾防灾教育及训练 |
6.1.3 疏散避险线路及演练 |
6.1.4 地质灾害遥感调查 |
6.1.5 地质灾害勘查 |
6.1.6 群测群防监测系统 |
6.1.7 建立减灾功能系统 |
6.1.8 土地及林地合理规划与管理 |
6.2 地质灾害灾前准备阶段的风险管理控制技术 |
6.2.1 地质灾害预报预警 |
6.2.2 抢险救援人员的组织和准备 |
6.2.5 救助资金的准备 |
6.2.6 救助装备、物资的准备 |
6.3 地质灾害灾中应急响应阶段的风险管理控制技术 |
6.4 地质灾害灾后重建阶段的风险管理控制技术 |
第7章 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示范 |
7.1 丹巴县示范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示范 |
7.1.1 丹巴县地质灾害概况 |
7.1.2 中等比例尺(1:100000)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及管理控制 |
7.1.3 大比例尺(1:5000)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及管理控制 |
7.1.4 丹巴县示范区中等比例尺和大比例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建议 |
7.1.5 详细比例尺(1:1000)(单体)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及管理控制 |
7.2 汶川县示范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示范 |
7.2.1 汶川县地质灾害概况 |
7.2.2 中等比例尺(1:100000)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及管理控制 |
7.2.3 大比例尺(1:5000)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及管理控制 |
7.2.4 中等比例尺和大比例尺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建议 |
7.2.5 详细比例尺(1:1000)(单体)地质灾害风险性评价及管理控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附件 |
(8)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引言 二、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分布 三、泥石流对西部山区城镇的危害 (一) |
危害居民安全, |
毁坏城镇基础设施 (二) |
破坏生态环境, |
带来次生灾害 四、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原因 (一) |
城镇选址受到地形条件限制 (二) |
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增加 (三) |
防灾意识淡薄 五、防灾减灾对策探讨 (一) |
泥石流预警及防灾减灾工程措施 (二) |
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 |
(9)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的方法及主要技术路线 |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 主要结论 |
1.6 论文的主要创新 |
第二章 强震区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2.1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的基本方法 |
2.2 泥石流危险性评价研究的主要内容 |
2.3 强震与泥石流灾害的相关关系分析 |
2.3.1 断层与泥石流分布的相关关系分析 |
2.3.2 地震烈度与泥石流发育的相关关系分析 |
2.3.3 强震与泥石流孕育环境的相关关系分析 |
2.3.4 强震与泥石流发生的相关关系分析 |
2.4 强震区泥石流特征与危险性识别 |
2.4.1 流域地形地貌特征 |
2.4.2 流域松散固体物质特征 |
2.4.3 临界雨量特征 |
2.4.4 泥石流堆积特征 |
2.4.5 小结 |
2.5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2.5.1 强震区泥石流最远冲出距离评价 |
2.5.2 强震区泥石流危险范围评价 |
2.5.3 小结 |
第三章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承灾能力评价 |
3.1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承灾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
3.2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承灾能力评价方法 |
3.3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承灾能力评价模型 |
第四章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易损性评价 |
4.1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易损性分析 |
4.1.1 强震区泥石流致灾因素分析 |
4.1.2 强震区城镇承灾因素分析 |
4.2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易损性评价指标 |
4.2.1 人口指标 |
4.2.2 房屋建筑指标 |
4.2.3 农业用地指标 |
4.2.4 生命线设施指标 |
4.3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易损性评价 |
4.4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经济损失估算 |
第五章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风险评价 |
5.1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风险评价的理论模型 |
5.2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风险评价指标及赋值 |
5.3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风险计算 |
5.4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风险评价 |
第六章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风险管理与风险控制 |
6.1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风险管理 |
6.2 强震区城镇泥石流风险控制措施 |
第七章 汶川县城区泥石流风险评价研究——以南沟和羊岭沟为例 |
7.1 研究区概况 |
7.1.1 南沟流域概况 |
7.1.2 羊岭沟流域概况 |
7.2 汶川县城泥石流危险性评价 |
7.2.1 泥石流最远冲出距离 |
7.2.2 泥石流危险性分区 |
7.3 汶川县城泥石流承灾能力评价 |
7.4 汶川县城泥石流易损性评价 |
7.5 汶川县城泥石流经济损失估算 |
7.6 汶川县城泥石流风险评价 |
7.7 汶川县城泥石流灾害风险管理与对策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所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控制模式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 山区城镇泥石流的危害特征 |
1.1 山区城镇泥石流成灾范围广 |
1.2 山区城镇泥石流危害严重 |
1.3 山区城镇泥石流危害影响大 |
2 我国山区城镇地质灾害风险控制现状 |
3 城镇泥石流风险控制模式探讨 |
3.1 同心圆理论概述 |
3.2 城镇泥石流风险控制的“同心圆模式” |
3.3 城镇泥石流风险控制思路探讨 |
(1) 城镇泥石流风险的多层防范 |
(2) 城镇泥石流风险的逐级降低 |
4 结论与讨论 |
(1) 需要对风险控制层的完善和细化进行更深入的分析。 |
(2) 对各个风险控制层的效能进行量化研究。 |
四、西部山区城镇建设中的泥石流问题与减灾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宜君县地质灾害特征及风险评价[D]. 范亦嵩. 西北大学, 2020(02)
- [2]气候变化下泥石流灾害风险与适应对策研究 ——以岷江上游为例[D]. 李沁汶.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19(01)
- [3]生态导向下的丹凤县竹林关城镇空间布局研究[D]. 汪丹.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4]应对山洪灾害的京津冀山地城镇生态防灾规划方法研究[D]. 徐嵩. 天津大学, 2019
- [5]我国山地城镇建设中地质灾害防治的规划对策与建议[A]. 彭瑶玲,曹春霞. 山地城镇可持续发展专家论坛论文集, 2012
- [6]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修复对策——以昆明市东川城区为例[J]. 张文芬,李天顺,边彦朝.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2(05)
- [7]西南山区城镇建设地质灾害风险管理控制方法研究[D]. 陈伟. 成都理工大学, 2011(02)
- [8]西部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及防灾减灾对策初探[J]. 邓奎,李龙国,伍仪保. 延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0(06)
- [9]强震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评价方法与体系研究[D]. 铁永波. 成都理工大学, 2009(12)
- [10]山区城镇泥石流灾害风险控制模式探讨[J]. 铁永波,唐川. 灾害学, 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