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深刻——论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写作技巧

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深刻——论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写作技巧

一、简洁含蓄的语言 丰富深刻的内涵——论海明威的《一天的等待》的写作手法(论文文献综述)

尤达[1](2021)在《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国创剧人,英文为the creator of American TV soaps,sitcoms and series,原指提供故事创意或者完成试播集剧本向各大电视网推销的人,在实际生产中演变为美剧的创作主体,即具有创作剧本能力的执行制片人。从历史观之,电视时代的创剧人在美剧生产过程中流露出普遍性特点,由此形成的群体特征深刻影响着创剧人自身的演变:从身份的确立到群体的形成,再到阶层的固化。网络时代的创剧人致力于群体特征的变革,以此打破阶层的桎梏。立足创剧人文本的内容与形式观之,所谓“变革”与以往并非只是理念上的区分,在实践场域的分野十分明晰。创剧人既对美剧成规化生产模式进行大胆革新,又依据“自我”的觉感与体认进行个性化创造。更为重要的是,创剧人调和了成规与个性间的对立关系,在文本的内容选择上追求“他者互文”与“自我表现”的紧密结合,表现形式上注重制作范式与创作风格的高度统一,由此在作品中反映出多元且精彩的主题,满足受众不断增长和变化的娱乐需求。这便使得创剧人不再只是播出机构定义下一味媚俗的符号客体,而是被赋予对超越性的追求。本文从历史与现实的维度探讨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从文本的内容选择与表现形式上深入考察网络时代创剧人的变革举措,指出其群体特征的两个维度;进而分析这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最后基于媒介场域的变化探讨群体特征发生变革的外在成因,从创剧人心理探讨变革的内在动因。如此,形成了对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从表象到本质的考察。揆诸现实,这一研究的目的在于面对美剧在全球范围内卓越的传播力,从创作主体维度探寻美剧的成功之道,以求能在去芜存菁中有效“吸收外来”,为国产电视剧的发展带来启示意义。

戴东新[2](2021)在《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文中提出美国批评家埃德蒙·威尔逊重视文艺作品的内在价值,批评时表现出社会敏感性与责任担当。其文艺批评往往从社会文化视角切入,因为他认识到对社会文化批评会对人的世界观产生积极影响。威尔逊的批评反映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历史观。具体的社会存在决定了社会意识的变化,而包括文艺批评思想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反作用。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对于探讨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发展史有一定的史学意义和思想价值。第一章绪论包括:问题的提出,选题意义,前期研究成果综述,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威尔逊文艺批评中的历史批评是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的表现,对此进行梳理对于探研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有一定的史学意义,在加强马克思主义文艺批评理论建设和开拓文学批评视域方面有着借鉴意义。在对国外与国内前期研究成果进行研究综述时,发现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研究在以下方面存在着探索空间:对其社会文化批评理论源头的系统梳理,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身份定位,批评三个阶段代表作的系统发掘,以及少数族裔的文化批评和人类学调查。第二章以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为基础,分别阐释了美国20世纪20年代,30年代与40、50年代的社会、历史与文化背景,以及此些背景下威尔逊文艺批评表达。此章中有针对性地加入美国社会历史的叙述,旨在通过背景介绍能够更清楚地理解威尔逊的批评与社会历史发展的紧密关系。第三章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进行四方面溯源,探讨了其社会文化批评与泰纳的历史批评,马修·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以及马克思主义历史批评的关系。这四种批评方法让威尔逊深刻地认识到:批评家通过文艺批评自愿地投身于社会,只有牢牢地把握人类社会的整体,批评在社会文化层面才能有一定的深入性和综合性;文艺批评肩负着从文化角度进行理性社会批评的责任,在实施“破旧立新”的扬弃批评功能时,既要珍惜、保护经典文化,又要接受时代的优秀思想。泰纳的“三要素”说传达的社会历史批评是其“永恒长青”的批评方法。其社会文化批评对阿诺德的“两希”文化价值理念和“试金石”理论标准表现出一定的继承和超越。他将弗洛伊德精神分析法运用到《创伤与神弓》中对各位作家及作品进行分析,一方面应用精神分析,另一方面将作品创作与社会相互结合。威尔逊利用马克思主义批评方法进行文艺批评时,在四个方面表现出马克思主义批评原则:走向社会文化批评,关注现代文学和文学断代史研究中的历史意识,批判文学和批评的“建制化”,因此他是批判意识不断升华的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第四章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进行三个层面的系统综述:“社会文化批评的政治批评层面”,“社会文化批评的历史批评层面”,以及“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视角下的大众文化批评”。从其批评中的文学与政治关系看,他批评关注文学的自律与他律,启蒙和审美等文学审美特性的悖论,揭示了文艺批评的审美实践性和社会价值。文学的价值与政治的介入并不冲突。就历史批评而言,其历史批评方法是弗洛伊德心理分析、马克思主义批评与泰纳“三要素”说的结合。威尔逊的“传记批评”表明时代环境始终会影响个体,“传记批评”是其历史批评方法和历史观的表现。另外,威尔逊对文化多元主义持肯定态度,因为它允许不同群体的人有自己的文化标准,让人在文化领域中有一定的民主选择,给人带来一定的文化自由。第五章对威尔逊批评三阶段的三部代表作做以具体的分析和阐释。每部作品都是从题目的源起及结构进行介绍和分析。威尔逊在《阿克瑟尔的城堡》中并非谴责象征主义作家的创作技巧,而是他们在世界上的存在方式。他对象征主义的表现手法具有辩证的认识:一方面,他不鼓励作家用艺术笔触描绘的幻想世界作为真正生活的天地,另一方面阐述了这种艺术手法的进步性。在《到芬兰车站》这部书写马克思主义发展史的作品中,威尔逊从米什莱和泰纳两位历史学家对法国大革命的历史陈述写起,再到空想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的书写和传播,最终到列宁领导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这部分从两个方面论述了威尔逊批评的特质:“对历史写作中艺术和自我投射的认识”以及“威尔逊历史写作中的辩证法”。在《爱国者之血》中,从威尔逊批评中的“历史性”和“人文性”,其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和美国民族性剖析,以及作品中威尔逊的“美国”剖析三方面来阐释他的历史观。在“威尔逊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部分,凸显了威尔逊在《爱国者之血》中描述的人类道德问题,突出了内战中各个人物的道德冲突,这说明文学作为“媒介”的独特作用:文学是文化生产,是审美意识形态的生产,与伦理,道德,宗教等相互联系。本文旨在系统探讨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除了前面提到的研究突破外,在结语部分指出了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不足之处,以及未来还存在的研究空间。

马思璇[3](2021)在《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当前教学界的改革,统编教材的推行,评价制度的改良,都在凸显“阅读”对于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阅读经典名着,可以汲取原着深厚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蕴,提升学生阅读文学的鉴赏力。小说节选文是学生接触小说原着的一种凭借,它不同于完整的小说,因“节选”而导致与非节选文具有不同的教学目标与教学方法。本文以“整本书阅读”理念为依据,以统编教材中收录的小说节选文为研究对象,分析教学案例的得失,提出相应的教学对策,并作出教学设计。以促进当前小说节选文的教学更为合理,凸显区别。本文将从以下五个章节展开:第一章提出教学案例分析依据。梳理整本书阅读的相关概念及阅读要求,以及节选文所承担的教学功能,清楚它同整本书之间的关系。第二章分析所搜集到的小说节选文教学案例。分析对象以经典小说节选文篇目为主,在整本书阅读的视野下,观照其教学目标拟定,教学内容选择,教学流程设计三方面的内容。第三章总结小说节选文教学存在不足的原因。从教师自身层面而言,与其解读文本能力有关。从教学理念而言,缺乏整本书阅读的视野,对节选文的文本特性认识不足。同时还受客观条件所限。第四章提出小说节选文教学的实施对策。根据教案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具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教学策略。第五章作出三篇具有代表性的小说节选文教学设计,考量节选文所占原着位置,其所承担的教材功能,思考为何节选此章节,文本解读的基础之上进行节选文的教学设计。

赵静茹[4](2021)在《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的高中小说教学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小说教学是高中语文教学中最重要的部分之一,尤其在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方面有着不容忽视的教学价值和探索空间。但是当前的小说教学却未能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教学价值,导致在小说教学中培养和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这一目标逐渐被淡化。在新一轮的高中课程改革中,语文核心素养备受关注,其中语言建构与运用这一素养也逐渐走入教学视野,成为教育研究的焦点。笔者从“语言建构与运用”视角出发,考察高中小说教学现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探索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小说作为一门语言的艺术具有独特的教学价值,是培育和提升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重要文学体裁。为了力求研究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笔者在H市某中学进行相关调研。通过调研发现,该学校意识到了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的能力重要性,但在小说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重视度仍然不够,并且在课堂实践中还存在具体问题。在“语言建构”方面存在的问题有:教师缺乏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重视,学生主动建构意识弱;小说语言鉴赏粗略化,学生语感品质有待提升;小说语言鉴赏单一化,学生言语经验建构不足。在“语言运用”方面存在的问题有:语言运用形式单一,学生的言语经验缺乏实践平台;语言运用存在随意性,学生语言表达缺乏个性化;教师对学生语言运用评价单一,学生语言运用主动性不高。笔者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教学改进策略:第一,以语言建构与运用核心,整体关照语文核心素养;第二,回归到小说文本语言上,深度分析语言提升语感品质;第三,在小说的互文与专题阅读中,积累言语经验;第四,在“听、说、读、写、”中,提供语言实践平台;第五,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主动性。期待本研究在助益高中生语言建构与运用能力的提升方面发挥作用。

王津京[5](2021)在《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话剧剧本是一个语篇,它带着编剧与观众交流的愿望。话剧演出是一场约定好的聚会,演出过程是观演之间的交流。演出之后,一些观众会以文字的方式表达自己对演出的理解,这其中将有相当一部分是对整个语篇或个别语句的理解。一个艺术生命力长久的作品将在历史中被几代人做出不同的解读。话剧语言的意义生成是一个历时漫长且复杂多变的过程。我们通过阅读可以对剧本意义做出大致判断,但在观看演出的过程中,我们可能因演员的表演产生一些新的想法。并且,与作品相关的社会背景、创作者阐释、演出广告、评论文章、同题材的其他艺术文本,以至于个人的修养、学识、观剧心情都可能影响我们对作品意义的再阐释。本文试图借鉴叙事学、符号学和话语分析等理论方法对话剧史上的重要作品进行分析,观察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在话剧史几个阶段的发展变化,以及这些重要作品在整体结构和具体的语言形式选择上,为我们留下了哪些可供参考的经验。第一章论述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过程。话剧是以写实的样式进入中国的,并且很快就与传统戏剧形成对峙。一种以写实戏剧观、脱离剧情的演讲、信息的分散和剧情的集中等为特点的新型戏剧话语模式在新剧时期已逐渐形成。五四新剧和爱美剧时期,大量作者开始以易卜生的作品为范本进行创作,一些留学归国人员在剧本创作和导演方面促进了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成熟,话剧语言具备了更符合戏剧表达的功能。第二章论述话剧语言成熟期重要作品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第一节对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些重要作品在叙事结构、话语冲突、信息的层次及话语功能等方面的发展进行总结。第二节主要以曹禺的《雷雨》《北京人》和吴祖光的《风雪夜归人》为例对诗意的话语模式的含蓄、抒情、象征三个特点进行论述。第三节以夏衍的《上海屋檐下》和老舍的《龙须沟》为例对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进行论述,指出再现生活的四种基本功能。第四节以曹禺的《日出》和老舍的《茶馆》为例对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组成进行论述。第三章论述新时期话剧语言在话语模式上的发展变化。第一节主要论述现实主义话语模式在新时期的继承和发展。第二节主要论述实验戏剧在语言方面进行的种种实验和成果。第三节主要论述台湾地区影响较大的表演工作坊的主要作品在话语模式上的一些特点。第四章从表演的角度说明语言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一节对话剧腔问题进行简要的历史梳理和辨析,并对其价值进行判断。第二节讨论表演对意义的影响。第三节以不同版本的《雷雨》《茶馆》和《恋爱的犀牛》为例讨论同一个作品在不同时代,由不同导演和演员表现产生的意义变化。第五章从接受的角度讨论话剧语言意义生成的影响因素、标准和时代性,以及当下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主要方向。

黄元军[6](2020)在《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文中提出在跨越近半个世纪的翻译实践中,袁可嘉始终将翻译、创作、治学统摄于一体,强调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整体协调及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凝结了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整体翻译思想,推出了对社会、文化、创作有整体效用的译作,因而有必要以“整体性”为线索开展袁可嘉翻译的系统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以及卢卡奇、毛泽东、詹姆逊、泰特勒、卡特福德、费道罗夫、阿皮亚的思想理论,本文尝试建构了整体翻译论,含以下五个要义: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译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切合,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在整体翻译论的视阈下,本文运用描写性研究、共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对比研究的方法,探究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特征,描写其诗歌翻译文本的整体特性,提炼其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考察其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在宏观层面要义“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的框架内,本文将文本、社会语境、译者主体相结合,发现了袁可嘉在文学生涯的三个阶段都坚持将翻译、创作、治学凝聚为互动共生的整体,在社会语境的感召下,以三者的整体追寻特定文化命题。第一阶段,三者的整体在追求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里追寻现代主义的命题。第二阶段,三者的整体在追求进步文艺的社会语境里追寻进步文艺的命题。第三阶段,三者的整体在文艺追求自由与现代主义涌入的社会语境里重返现代主义命题的追寻。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特征因此得以揭示。在微观层面要义“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及“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的框架内,本文对语言、形式、内容、译序、译注等微观层面要素进行剖析,发现了袁可嘉以“诗人译诗”与“深度翻译”模式推出具有整体优越性的诗歌翻译文本。“诗人译诗”模式使得译者对原文整体有鞭辟入里的理解,为译文语言、形式的识变从宜与内容的整体呈现奠定了基础。“深度翻译”模式促使译者运用译序与后记的副文本预设正文本的价值、廓清翻译过程中各类相关问题,运用译注副文本提升读者对正文本的理解。如此一来,具有整体优越性的译诗得以生成,并逐步演化为翻译文学经典。袁可嘉翻译的整体特性及经典性得以揭示。在要义“译者翻译思想与实践的切合”的框架内,本文沿袁可嘉整体翻译实践的路径,结合其翻译论的文章,发现了其兼顾宏观与微观的整体翻译思想。首先,坚持翻译、创作、治学的融合,尤其重视翻译和治学的密切结合。其次,主张从多维角度审视宏观翻译,包括联系社会“实际需要”的翻译动机、不译“靡靡之音”和平庸之作的文本选用策略、“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的译者伦理。最后,提出微观翻译策略性调控方案,包括译诗的“整体观念”、诗歌风格翻译方法、习语翻译四情形及翻译加注六原则。袁可嘉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得以揭示。在要义“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的框架内,本文深入袁可嘉翻译文本,发现了其翻译的整体价值:促进诗歌创作多元化、助推文学思潮演进、引入西方文化。首先,译诗灵活多变的语言文字与丰富多彩的格律形态间接促动创作在语言文字、格律层面的丰富与变革,从而促进了诗歌创作的多元化发展。其次,在翻译活动的三个时间段,第一、三时间段的活动推动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第二时间段的活动推动进步文学思潮的发展,第二时间段的部分活动助推现代主义文学思潮在中国社会的发展。最后,袁可嘉通过翻译引入了宗教文化、习俗文化、古希腊文化、工业文明表现出的西方文化。袁可嘉翻译在社会、文化层面的整体价值得以揭示。袁可嘉的翻译在宏观与微观层面皆有整体性的特质,其翻译思想与翻译价值也以整体性为特点,可见,“整体性”是审视袁可嘉翻译的关键之所在。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还原了袁可嘉在翻译层面的立体形象,透视了袁可嘉在中国文化革新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同时论证了创作型、学者型翻译家研究的整体性进路的重要性。

陈曦[7](2020)在《《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元至治年间刊行的《三国志平话》和元末明初罗贯中所着《三国志通俗演义》(以下简称为《三国志演义》)为三国题材演化史中最为完整亦是最为成功的两部杰出的文艺作品。前者是后者成书的关键环节,由于创作者和接受者的不同,两部作品在人物塑造、情节设置、文化内涵、美学风格等方面均有较大差异,值得全面细致地进行比较研究。本论文将在学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这两部作品进行整体全面、深入细致地比较研究,同时,重新审视和评价《三国志平话》,对《三国志演义》也会有新的进一步地认识。全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探讨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三国故事的总源头乃是汉末、三国时期的社会生活。其中特殊人物及重大事件被陈寿遴选入《三国志》,成为正史。后经裴松之补注,又大篇幅扩充,最后到司马光的《资治通鉴》的整合,融裴注入正文,遂成为完整的公认的正史文本。其中,未入史传者,有的经过人们的口耳相传,遂成为了大众传说。此乃同源分流为史传与传说两大层面。在此过程中,裴注补入内容中已有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一次交流。《三国志》等正史成书后,其中的某些内容又被喜好三国故事的知史者作为结构框架,通过其想象、生发、演绎为新的三国故事。此乃两个层面的第二次交流。经过魏晋至宋元的漫长历史过程,文人创作与大众传说的三国故事源远流长,日渐丰富发展,至《三国志平话》的产生,成为大众传说三国故事的集大成者,也是以大众传说为主的两个层面的合流杰作。至《三国志演义》的横空出世,又回归史传,成为以史实为主兼收传说的更高层次的集大成的伟大作品。此乃两个层次的又一次螺旋式上升的交流与合流。第二章,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首先追溯了《三国志平话》的故事情节与《三国志》、裴注的源流关系,并列表加以细致地梳理,比较二者故事情节的前后继承关系,同时比较其许多着名故事的情节设计差异。接着又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最后,又以六大着名三国故事为例,个别中见一般地比较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在情节建构层面的同中之异。第三章,人物形象之比较。本章以蜀汉集团的刘、关、张、诸葛亮形象与曹魏集团的主角曹操形象、孙吴集团的主角周瑜形象为例证,管中窥豹,比较《三国志平话》和《三国志演义》在人物形象方面的异同。此前,学界对二者人物形象的比较研究,多立足于《三国志演义》,将其吸纳《三国志平话》中有关人物的内容拿来进行比较,绝大多数观点是褒扬《三国志演义》中的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丰满,而贬低《三国志平话》中的人物形象为简单粗陋。笔者则试图从另一个角度出发,进一步研究两部作品中均有的人物形象塑造方面的同中之异,同时,也将其相关内容与《三国志》加以比较,重新评价相同人物形象在不同文本中的思想性格特征及艺术得失,以期对《三国志平话》中的重要人物形象做出新的合理的评价。第四章,比较论述了《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文化意蕴的异同。从民与国关系的层面论之,二者都在弘扬爱国爱民思想。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平话》是“爱民第一”,即把爱民置于安国及一切社会内容的前面;《三国志演义》则是报国第一,安民第二。从作品开头管窥二者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是以因果报应开篇,表达了一种批判暴君、赞扬明君、惩恶扬善的道德理想;《三国志演义》是以“天人感应”思想为主导,以天意来警戒人世开头,引出黄巾起义,追溯乱世缘由;毛本则是以历史循环论起始,用以解释社会分与合的现象与规律。从作品结尾探讨作品的文化意蕴:《三国志平话》改变了史实,以刘渊兴汉作结,表达了一种复仇的快感与变相兴复汉室的理想愿望;《三国志演义》则遵循史实,通过司马氏一统天下,寄寓了向往统一、君明臣良的理想愿望。第五章,比较论述《三国志平话》与《三国志演义》的美学特征。从美学色彩论之,《三国志平话》以喜剧美为主,是喜中有悲;《三国志演义》是悲剧美为主,悲中有喜。二者都追求以奇为美,其同中之异在于:《三国志演义》是奇中寓真,在情节奇特美的追求中又以真实性与合理性约束之;《三国志平话》是奇上加奇,追求超人之美,神化之美,求奇不已,在奇美中获得快感。从美的性质来说,《三国志平话》占主导地位的是朴质之美,但粗中有细,俗中有雅;《三国志演义》占主导地位的是文雅之美;但亦细中有粗,雅中寓俗。

白延平,黄兴国[8](2020)在《《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极简”叙述艺术》文中研究指明海明威的"极简主义"短篇小说《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灵活采用内聚焦、外聚焦等各种叙述视角制造叙述"空白",小说语言简洁,对话含蓄精炼,象征手法娴熟却不滥用。海明威刻意的叙述技巧的运用让小说的主题和人物刻画更加突出。

李颖[9](2020)在《叙事文学文本中的“空白”现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叙事文学文本中,“空白”通常是指文本中未呈现出来或未完全呈现出来的部分。作者为实现自己写作意图、吸引读者参与叙事的目的,故意在叙事文本中设置语言、结构或时间上的“空白”,召唤读者参与其中,使叙事文本更具审美价值和增殖价值。“空白”不仅只存在叙事文学中,“空白”这一艺术手法还广泛应用于各种艺术门类中,绘画艺术中的“留白”,书法艺术中的“计白当黑”,电影艺术中的“空镜头”,戏剧中的“静场”,音乐中的“休止”等都离不开“空白”的参与。叙事文本中“空白”现象的成因有多种,英伽登首先把“空白”概念引入西方文艺理论,他认为文学的艺术作品是一种纯粹的“意向性客体”,每个层面存在许多“未定点”和“空白”,需要读者在积极的阅读过程中进行“具体化”活动。伊瑟尔在《本文的召唤结构中》明确提出“空白”概念,认为“空白”是联结作者创作意识和读者接受意识的桥梁。格里耶将“空白”引入叙事学理论,提出“空缺”是造就文学生命运动和生命活力的源泉。海明威的“冰山原则”认为作者只需描写露出水面的八分之一,而隐藏在水面下的八分之七应交由读者想象。此外,语言符号的特殊属性、叙事的详略交替原则、作者为实现创作意图以及满足读者的接受心理等都是叙事文本中“空白”现象的成因。叙事文本“空白”具有多重意义与价值,“空白”的存在使读者由被动的接受者转变为主动的参与者,不仅确立了读者的主体地位。还加快了叙事节奏,打破了传统的叙事成规,使叙事形态不断完善。同时利用省略、暂停、暗示等功能使修辞手段内涵更加丰富。作者利用“空白”将文本的深层意蕴交由读者亲自去挖掘,使文本的意义不再单一,而是逐渐趋于多元,实现了叙事文本的增殖价值和审美价值。

姜晓梅[10](2020)在《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文中研究表明本文着力探讨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之间的关系。通常意义上我们习惯把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人的先锋写作当作80年代特殊时代语境与文学前提应运下的产物。它面对的是80年代改革开放实现现代化,走向世界的共同理想,承继的是自意识流小说、寻根派、现代派等的艺术探索。它对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文学经验的借鉴和学习使它不自觉地打上了西方、外来的烙印。而当先锋作家们慢慢退去形式实验的热情,尤其是后期向传统回归之后,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人的江南作家身份以及他们精神深处所潜藏的江南文化基因从早期形式实验、学习西方的热忱的压抑中浮现出来。在江南文化独特的文化精神——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催化、引导下,通过感觉这一中间桥梁,驱动着苏童、叶兆言、格非由早期不断向着临界感觉逼近的形式实验向着具有中国古典美学韵味的传统的回归。不仅如此,苏童、叶兆言、格非还在江南文化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推动下,自身的南方意识更加自觉,文学写作中的南方元素的运用也愈发自觉且富有创造性。这些江南文化元素混合着中国古典诗学经验的创造性生发,充满江南文化韵味的既不同于以往诗意江南,又不同于现代破败江南的新江南形象在意欲重建江南新的地方志的苏童、叶兆言、格非笔下展露无遗。江南文化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透过对感觉的极端重视,不仅使苏童、叶兆言、格非等人能够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时代情境下迅速感应、学习西方,而且也无形中影响着他们的文学情感、写作策略、美学追求等,使他们能够在持续不断的创作生涯中不断创新求异,在吸收西方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经验技巧的同时又能对江南文化、中国文学传统进行审美的能动性创造,由此实现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之间的双向建构。本文试图把握江南文化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之间双向建构的过程,在文学新传统的再造以及建构的新江南形象中细致展现他们之间的双向建构关系,以此进一步丰富、完善先锋文学研究的新面向。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论文首先介绍了江南的形成及自然、经济、文教等方面的主要特征。着重展示江南在自然地理、行政区划以及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形成演变过程。力图从大江南到小江南,从饭稻羹鱼到商品经济,从好勇尚武到崇文重教等的变化过程中把握一个动态发展的江南。第一章江南文化的孕育形成及其精神特质。这一章主要从江南文化的形成过程把握江南文化形成发展的脉络以及由此孕育而出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即从吴越文化到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从本土诗性文化特色的形成到城市、商业文化的繁荣发展,江南文化如何逐渐形成区别于注重道德伦理的北方中原文化所不同的诗性与审美特质。第二节主要介绍文学审美的自觉与唯美化的追求。着重介绍在诗性文化形成的过程中,由动荡的生存环境所孕育出处理主客体关系的诗性智慧如何催生了文学审美自觉使得文学朝着日趋唯美化风格迈进。第三节主要介绍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烛照下的文学。着重介绍江南文化中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形成以及这种精神对文学创作的影响,力图从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宗教观念、繁荣富庶的商品经济、士人及文化世家的推崇等方面把握审美享乐主义精神对注重感官享受的内容、精致的形式、唯美化的风格等方面的影响。第二章眷恋与逃离:审美享乐精神对苏童、格非、叶兆言的影响。这一章主要探讨江南文化的审美享乐精神对苏童、格非、叶兆言情感心理、文学主题、美学追求等方面的影响,试图从反叛精神与先锋意识、逃离与回归下的不断寻找、守望人性等角度把握江南文化深层的审美享乐主义精神这些作家文学创作中的情感取向、文学趣味、美学追求等方面的影响。第三章有韵味的文学探索:古典诗意与荒诞怪异的交融。这一章主要是从文学探索的角度,考察苏童、格非、叶兆言在江南文化深层次的影响下,快速感应西方文化思潮,怀着一种对江南文化颇为复杂的依恋与反叛之情所做出的具有异质性、先锋性的文学探索。着重介绍审美享乐主义精神注重感官享受的特质对苏童、格非、叶兆言等人的形式实验的影响。第一节向着感觉进发的形式实验。这一节主要介绍他们是如何通过打破叙述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叙事变革为感觉在文本中的畅通无阻提供保障,同时又通过对语言能指与所指之间关系的变革使打通的感觉世界能够无限逼近临界感觉。第二节变异的感觉:轻化的孤独感、荒诞感、神秘感。这一节主要是介绍扭曲变形的孤独感、荒诞感、神秘感从感觉世界的裂隙中迸发出来,成为他们显示对生存世界的独特体验、宣泄过剩的话语表达欲望时的情感偏爱。第三节传统的诱惑:抒情性与古典性的复归。这一节主要介绍在激越的形式实验与怪异的情感宣泄之后,文学传统,尤其是江南深厚的文学传统在感官享受、生存体验等方面散发出的无穷魅力如何使苏童、格非、叶兆言等人的创作由早期浓烈的西方影响印记,回归到充满江南诗意的抒情性和古典性。第四章文学新传统的再造:苏童、格非、叶兆言重建新江南的努力。这一章主要从苏童、格非、叶兆言的写作策略入手,详细分析他们在建构江南地方志的欲念的感召下,以自身的成长经验为背景,以早期的文学探索为基础,重建文学新传统的努力。苏童以先锋手法集大成的《河岸》展示了重新进入历史与现实的方式;格非则继续沉潜哲学沉思,以他的神秘主义诗学建构着他的精神世界;而叶兆言则在对传统的叛逆中展现着他对未来的希冀。第五章别样的江南:苏童、格非、叶兆言的新江南想象。这一章主要是从苏童、格非、叶兆言建构的新江南想象入手,展现他们在江南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的感召下,经过对文学新传统的探求,在传统的诗意唯美之外建构起的充满腐败堕落又暗含无限可能的新江南形象。尽管苏童、叶兆言、格非基于他们自身的文学经验所进行的探求还存在着诸多局限,然而,他们通过自身的写作却在某种程度上丰富了江南文化的内涵,这也构成了他们先锋写作的重要意义。

二、简洁含蓄的语言 丰富深刻的内涵——论海明威的《一天的等待》的写作手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简洁含蓄的语言 丰富深刻的内涵——论海明威的《一天的等待》的写作手法(论文提纲范文)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文献综述
    第三节 研究对象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身份与阶层:美国创剧人群体的演变
    第一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身份界定(1928-1963)
        一、创剧人身份的探索:从发明家到电视人
        二、创剧人身份的确立:首席编剧与执行制片人
    第二节 电视时代创剧人的阶层分析(1964-1998)
        一、创剧人群体的形成:三大剧种创剧人群体
        二、创剧人阶层的出现:三大阶层创剧人分布
    第三节 网络时代创剧人的阶层突破(1999-2019)
        一、模型构建:多源异构数据下的第一阶层创剧人画像
        二、画像分析:从第一阶层创剧人到创剧人“职业群体”
第二章 他者与自我: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内容选择
    第一节 他者互文:临摹现实文本下的客观写实
        一、效仿现实生活:从真人真事中取材
        二、互文经典作品:从文学与影视中取材
    第二节 自我表现:“三重自我建构”下的主观抒情
        一、对“个体自我”的探寻
        二、对“关系自我”的定位
        三、对“集体自我”的认知
    第三节 紧密结合:创剧人文本内容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他者故事中自我的汇入
        二、自我镜像中他者的虚构
第三章 制作与创作:网络时代创剧人文本的表现形式
    第一节 制作范式:视听电影化与叙事文学性
        一、电影化影像策略:质感营造与“景观”制造
        二、文学性叙事策略:叙事结构与叙事线索
    第二节 创作风格:视听个性化与叙事风格化
        一、个性化的长镜头与蒙太奇
        二、风格化的“话语”建构
    第三节 高度统一:创剧人文本形式层面的群体特征
        一、制作范式中个性的凸显
        二、创作风格中成规的体现
第四章 互构与升华:群体特征两个维度的相互关系与共同作用
    第一节 相互关系:成规与个性的互构
        一、同源性:相近起源与发展
        二、同构性:相互建塑和形构
        三、共生性:互相依存与协作
    第二节 共同作用:多元且精彩的主题
        一、世界观的引导:个人信仰与哲学思辨
        二、人生观的认同:女性主义、反同性歧视和反种族歧视
        三、价值观的迎合:反英雄、非英雄与集体无意识
第五章 环境与心理:网络时代创剧人群体特征的成因
    第一节 外在环境之变:媒介场域架构下的特征成因
        一、网络时代媒介场域的架构变化
        二、媒介与受众博弈下的底层逻辑
    第二节 内在心理动因:“人类动机理论”下的特征成因
        一、自我求生:生活困难者的生理需要
        二、自我救赎:面临威胁者的安全需要
        三、自我倾诉:身份认同困惑者的归属需要与情感缺失者的情感需要
        四、自我证明:事业受挫者的尊重需要
        五、自我实现:美国创剧人的终极追求
结语
    第一节 从传播到效仿:美剧强大的影响力
    第二节 在分辨中学习:现状、启示与反思
附录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取得的成果
致谢

(2)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与选题的意义
        1.1.1 问题的提出
        1.1.2 选题的意义
    1.2 埃德蒙·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前期研究成果综述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2.2.1 国内汉译本资料及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单一性分析
        1.2.2.2 国内对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整体性研究
    1.3 研究方法的创新之处
        1.3.1 研究方法
        1.3.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威尔逊文艺批评及其发生的社会文化背景
    2.1 20 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2.1.1 “金色”20 年代的“喧嚣”思想和文化与威尔逊批评的表现
        2.1.1.1 “迷惘”的一代与威尔逊批评表达
        2.1.1.2 格林威治村的反文化与威尔逊对此的认知
        2.1.1.3 20 年代开始在美国文学中盛行的弗洛伊德主义
    2.2 30 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2.2.1 经济大萧条及“改良”和“革命”两种反应
        2.2.2 威尔逊的历史报道——《美国大震荡》
        2.2.3 美国30 年代的马克思主义批评
        2.2.3.1 30 年代马克思主义对美国的影响与威尔逊批评
        2.2.3.2 30 年代后期马克思主义在美国的衰退与威尔逊批评
    2.3 20 世纪40、50 年代社会文化背景与威尔逊文艺批评
        2.3.1 二战后美国地位的加强和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表现
        2.3.2 冷战和“第二次赤色恐怖”与《爱国者之血》中的战争批评
    小结
第三章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溯源
    3.1 威尔逊对泰纳历史批评方法的批判性发展
        3.1.1 认同泰纳界定的历史批评范本
        3.1.2 威尔逊批评中的泰纳思想具象及对其“三要素”说的突破
    3.2 阿诺德的文化批评对威尔逊的影响
        3.2.1 阿诺德的文化批评观及“两希”文化的意义与价值
        3.2.1.1 解读阿诺德的文化观——文化的功能及其批评维度
        3.2.1.2 确定以“两希”文明为代表的文化及其意义和价值
        3.2.2 阿诺德与威尔逊认可“文学洞察人类生活”和古典文化价值
        3.2.3 阿诺德和威尔逊批评中的多重切入视角
    3.3 威尔逊和弗洛伊德主义
        3.3.1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的人格结构与意识层次
        3.3.2 精神分析视域下的文学批评:分析作家的白日梦和本能升华
        3.3.3 威尔逊的“精神分析”批评
        3.3.3.1 威尔逊“精神分析”对人性、现实和性格冲突的剖析
        3.3.3.2 威尔逊心理批评与马克思主义批评的结合
    3.4 威尔逊批评中马克思主义历史批评观的涉入
        3.4.1 美国马克思主义批评发展的三个阶段
        3.4.2 威尔逊“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的身份定位
        3.4.3 威尔逊文艺批评中马克思主义批评原则的表现
        3.4.4 威尔逊对少数族裔文化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研究
        3.4.4.1 执笔《死海古卷》,发掘希伯来文化
        3.4.4.2 调研印第安人文化,保护易洛魁人
        3.4.4.3 威尔逊的马克思主义人类学观点表达
    小结
第四章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三个层面
    4.1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政治批评层面
        4.1.1 文学的自律与政治批判认识
        4.1.2 社会政治语境和文学关系的辩证视域
    4.2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历史批评层面
        4.2.1 “文学的历史性阐释”——批评方法的适当融合
        4.2.2 传记中的历史批评
    4.3 威尔逊社会文化批评的大众文化批评层面
        4.3.1 威尔逊的大众文化批评综述
        4.3.2 从威尔逊批评实践看其大众文化观
        4.3.2.1 对好莱坞电影商业化的批判
        4.3.2.2 从对胡迪尼的批评看威尔逊的艺术人格观
        4.3.3 多元文化主义和民主一致性
    小结
第五章 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及代表作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1 威尔逊文艺批评三阶段划分
    5.2 第一阶段——《阿克瑟尔的城堡》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2.1 《阿克瑟尔的城堡》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5.2.1.1 题目的缘起
        5.2.1.2 文集结构的追溯
        5.2.2 威尔逊象征主义批评中的“辩证法”
        5.2.3 《阿克瑟尔的城堡》中的“艺术政治”观——文学超越性
        5.2.4 社会批判和审美需求
    5.3 第二阶段——《到芬兰车站》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3.1 《到芬兰车站》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5.3.1.1 题目的缘起
        5.3.1.2 作品结构追溯
        5.3.2 对历史写作中艺术和自我投射的认识
        5.3.3 威尔逊历史写作中的辩证法
    5.4 第三阶段——《爱国者之血》中的社会文化批评
        5.4.1 《爱国者之血》的缘起及结构追溯
        5.4.1.1 题目的缘起
        5.4.1.2 作品结构追溯
        5.4.2 威尔逊批评中的“历史性”和“人文性”
        5.4.3 威尔逊历史政治层面的道德批评
        5.4.4 《爱国者之血》中威尔逊的“美国”剖析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3)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 “小说节选文”
        (二) “整本书阅读”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高中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
        (二)关于高中小说整本书阅读教学的研究
        (三)关于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的研究
    三、研究问题
        (一)当前小说节选文教学案例存在的问题
        (二)在整本书阅读视野下的具体教学设计
    四、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案例的分析依据
    第一节 “整本书阅读”的理念
        一、叶圣陶“读整本的书”的理念启示
        二、夏丏尊“整本书”阅读的思想
    第二节 节选文的功能与教学意义
        一、节选文的功能
        二、节选文的教学意义
    第三节 整本书与节选文的关系
        一、内容上的有机联系
        二、教学要求上的彼此独立
第二章 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案例分析
    第一节 教学目标分析
        一、未与原着深入结合
        二、集中分析人物形象
        三、语文学科特性认识略有偏差
    第二节 教学内容分析
        一、教学素材集中于节选片段
        二、资料补充的格式化
        三、对小说艺术特色分析不足
    第三节 教学流程分析
        一、教学模式缺乏一定的灵活性
        二、教学中对原着内容关注度不足
第三章 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存在不足的原因分析
    第一节 教师的专业能力有待提升
        一、部分教师对文本解读不到位
        二、未灵活运用教学参考书
        三、对当前小说研究新理论关注不够
    第二节 教学未凸显文本特点
        一、教学目标设置不够全面
        二、文体特点体现不充分
    第三节 学段考评内容及教材编写的限制
        一、学段考评内容使节选文教学不深入
        二、教材编写使节选文教学过于集中
第四章 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实施策略
    第一节 教学目标的拟定
        一、关注原着 理解节选文
        二、因文而定 关注助读系统
        三、了解学情 知晓掌握度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选择
        一、合理拓展 关联整本书
        二、补充资料 解读节选文
        三、立足原着 关注艺术特色
    第三节 教学流程的设计
        一、因材施教 多样教学活动
        二、关联原着 设置专题探究
第五章 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实践
    第一节 《老人与海》的教学实践
        一、原着分析
        二、 《老人与海》选文片段分析
        三、 《老人与海》教学设计
        四、 《老人与海》教学案例分析
    第二节 《变形记》的教学实践
        一、原着分析
        二、 《变形记》选文片段分析
        三、 《变形记》教学设计
        四、 《变形记》教学案例分析
    第三节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的教学实践
        一、原着分析
        二、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选文片段分析
        三、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设计
        四、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教学案例分析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4)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的高中小说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1.选题缘由
        2.选题意义及价值
    (二)研究综述
        1.语文核心素养的相关研究
        2.高中小说教学的相关研究
        3.语文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小说教学相关研究
        4.语言建构与运用的相关研究
    (三)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内容
        1.研究方法
        2.研究对象与内容
一、语言建构与运用内涵和高中小说教学概述
    (一)语言建构的内涵
    (二)语言运用的内涵
    (三)语言建构与运用之间的关系
    (四)高中小说教学与语言建构与运用的内在关联
        1.描摹性语言有利于强化学生直觉感悟,提升语感积淀
        2.含蓄性语言有助于激发学生的语言探索欲望,培养语言智慧
        3.个性化语言便于学生进入角色世界,在言语实践中提升语言能力
        4.陌生化语言丰富学生的语言审美感受,有助于个人语言风格的形成
二、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高中小说教学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调查对象及问卷设计
        1.调查对象
        2.问卷设计
    (二)小说教学中“语言建构”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教师缺乏对语言建构与运用的重视,学生主动建构意识弱
        2.小说语言鉴赏粗略化,学生语感品质有待提升
        3.小说语言鉴赏方式单一化,学生言语经验建构不足
    (三)小说教学中“语言运用”存在的问题及原因
        1.语言运用形式单一,学生言语经验缺乏实践平台
        2.语言运用存在随意性,学生语言表达缺乏个性化
        3.教师对学生的语言运用评价单一,学生语言运用主动性不高
三、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的高中小说教学改进策略
    (一)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核心,整体观照语文核心素养
        1.以语言建构与运用为核心,制定小说教学目标
        2.以思维发展与提升为重点,为语言教学提供支点
        3.以审美鉴赏与创造为手段,和语言平等对话
        4.以文化传承与理解为追求,培养学生母语情感
    (二)回归小说文本语言,深度分析语言提升语感品质
        1.评析典型的字、词
        2.品味经典语句
        3.体会语言段落层次
    (三)在小说的互文与专题阅读中,积累言语经验
        1.利用互文阅读
        2.利用专题阅读
    (四)在“听、说、读、写”中,提供语言实践平台
        1.灵活认真地“听”
        2.声情投入地“读”
        3.生动思辨地“说”
        4.模仿个性地“写”
    (五)在多种形式的活动中,提升学生语言运用的主动性
        1.分角色表演
        2.多种形式评价
        3.跨媒介综合运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现状调查表(教师卷)
    附录2 高中语文小说教学现状调查表(学生卷)
致谢

(5)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路径
第一章 早期话剧语言话语模式的建立
    第一节 新剧语言中的良性萌芽
        一、写实观的萌芽——王钟声之《张汶祥刺马》
        二、话语功能的转变与演讲的安排——钟声新剧与天知派新剧
        三、新剧的话语秩序与家庭剧——以春柳社作品为例
    第二节 五四新剧语言的发展
        一、叙事框架的建立——社会问题剧的叙事框架
        二、中国早期话剧的示范之作——洪深改译的《少奶奶的扇子》
        三、辩论、宣言与抒情——五四新剧中的话语功能
    第三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成就
        一、田汉的《名优之死》
        二、丁西林的《一只马蜂》
    小结
第二章 话剧语言成熟期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第一节 叙事策略与对白写作技巧的成熟
        一、叙事者与叙事结构
        二、话语冲突与层次感
        三、语言功能的丰富
    第二节 诗意的话语模式——以《雷雨》《北京人》《风雪夜归人》为例
        一、《雷雨》语言的含蓄性
        二、《北京人》语言的抒情性
        三、《风雪夜归人》语言的象征义
    第三节 再现生活的话语模式——以《上海屋檐下》《龙须沟》为例
        一、半公共空间与日常行动
        二、场面布局的基本方法
        三、人物与言语行为
        四、作者对意义的控制方式
    第四节 社会杂语式的话语模式——以《日出》《茶馆》为例
        一、多重等级链条
        二、冲突性对话
        三、评议性对话
    小结
第三章 新时期以来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和意义生成
    第一节 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继承和发展
        一、“三一律”结构的继承
        二、再现生活与社会杂语的融合发展
        三、探索剧对现实主义话语模式的发展
    第二节 实验戏剧的话语模式
        一、语言的暴力
        二、伪装的叙事
        三、戏仿与拼贴
    第三节 台湾地区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
        一、表演工作坊作品的话语模式
        二、相声剧的话语模式
    小结
第四章 表演中的话剧语言
    第一节 话剧腔问题
        一、话剧语言表演理论小史
        二、“话剧腔”“舞台腔”“翻译腔”“朗诵腔”之辨
        三、“话剧腔”的价值
    第二节 表演中的意义变化
        一、潜台词
        二、表演对文本意义的影响
    第三节 同一剧目不同风格的表演
        一、《雷雨》的不同版本
        二、《茶馆》的不同版本
        三、《恋爱的犀牛》的不同版本
第五章 话剧语言的理解与接受
    第一节 早期话剧语言的接受
        一、前文本的影响——《张汶祥刺马》的意义生成
        二、接受标准的形成——《少奶奶的扇子》的接受
        三、从美的接受到现实的接受——以《获虎之夜》《名优之死》为例
    第二节 话剧语言接受的三个方向
        一、现实方向
        二、诗意方向
        三、哲理方向
结语
    一、关于经典作品的争议
    二、现实的困境
    三、语言学对话剧语言创作的启示
附录一 《张文祥刺马》相关资料
附录二 《申报》提及马新贻的文章(1872—1903年)
附录三 访问周野芒
附录四 2019年全国话剧演出统计表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6)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及评析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
第二章 整体翻译论的建构
    2.1 翻译与其他行为、与社会语境的融合
    2.2 译文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
    2.3 译文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
    2.4 译者翻译思想及实践的切合
    2.5 翻译对其他行为、对社会的整体价值
第三章 袁可嘉翻译、创作、治学的三位一体
    3.1 翻译、创作、治学的遇合(20世纪40年代)
        3.1.1 追求现代主义的社会语境
        3.1.2 中国式现代主义诗写与新诗现代化诗论
        3.1.3 现代主义诗论与诗篇的翻译
        3.1.4 翻译、创作、治学遇合的现代主义命题
    3.2 翻译、创作、治学的互动共生(20世纪50至60年代)
        3.2.1 追求进步文艺的社会语境
        3.2.2 新民歌诗写的阶段性尝试
        3.2.3 外国进步文学研究与文论编纂
        3.2.4 进步文学与西方文论的翻译
        3.2.5 翻译、创作、治学互动共生的追求进步尺度
    3.3 翻译、创作、治学的回归(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
        3.3.1 文艺追求自由与现代主义涌入的社会语境
        3.3.2 现代诗写的情绪复萌
        3.3.3 现代主义文学的系统研究
        3.3.4 现代主义文学与西方文论的协同翻译实践
        3.3.5 翻译、创作、治学回归的现代主义向度
第四章 袁可嘉诗歌翻译文本的整体特性
    4.1 诗人译诗:语言、形式、内容的有机统一
        4.1.1 原文整体理解的鞭辟入里
        4.1.2 译文语言、形式的识变从宜与内容的整体呈现
    4.2 深度翻译:正、副文本的整体关联
        4.2.1 译序与后记——正文本价值的预设及翻译理念的廓清
        4.2.2 译注——正文本可理解性的提升
    4.3 整体特性到经典性的升华
        4.3.1 翻译文学经典辨识
        4.3.2 彭斯诗歌翻译集的五次再版
        4.3.3 译诗《当你老了》的广泛流传
第五章 袁可嘉兼顾宏观与微观的翻译思想
    5.1 翻译、创作、治学的融合
    5.2 宏观翻译的多维审视
        5.2.1 翻译动机:联系社会“实际需要”
        5.2.2 文本选用:不译“靡靡之音”和平庸之作
        5.2.3 译者伦理:“发扬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精神”
    5.3 微观翻译的策略性调控
        5.3.1 译诗的“整体观念”
        5.3.2 诗歌风格的可译性及译者的任务
        5.3.3 习语翻译四情形及翻译加注六原则
第六章 袁可嘉翻译的社会文化价值
    6.1 丰富与革新:诗歌创作多元化的促进
        6.1.1 语言文字层面
        6.1.2 格律层面
    6.2 翻译之力:文学思潮演进的助推
        6.2.1 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助推
        6.2.2 进步文学思潮的助推
    6.3 文化搬运:西方文化的引入
        6.3.1 宗教文化
        6.3.2 习俗文化
        6.3.3 古希腊文化
        6.3.4 工业文明
第七章 结语
    7.1 主要发现及结论
    7.2 研究启示——创作型、学者型翻译家研究的整体性进路
    7.3 研究不足及后续研究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一 袁可嘉主要着译成果
附录二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的研究现状
        (一)明清研究状况
        (二)现代成果评述
        (三)当代研究现状
    二、选题依据
    三、论文创新点与研究方法
        (一)论文创新点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三国故事渊源与分合流变
    一、史传与传说的同源分流
        (一)“三国”史实经史家遴选写成史传
        (二)“三国”史实未入史传者变为传说
        (三)由正史记载而衍生的“三国”故事
    二、传说故事的涓涓细流
        (一)两晋南北朝的三国故事钩沉
        (二)隋唐三国故事的发展与丰富
        (三)宋元三国故事的繁荣与汇聚
        (四)《三国志平话》:传说之集大成者
    三、《三国志演义》:三国题材之集大成者
        (一)《演义》集三国史传之大成
        (二)《演义》集三国故事传说之大成
        (三)《演义》集三国题材诗词曲之大成
        (四)《演义》集三国题材戏剧之大成
第二章 故事情节溯源与异同比较
    一、《平话》对史传的吸纳及异同关系比较
        (一)《平话》与史传之关系溯源
        (二)《平话》与史传的不同特征
    二、《演义》与《平话》的故事情节比较举隅
        (一)桃园结义
        (二)怒鞭督邮
        (三)千里独行
        (四)三顾茅庐
        (五)草船借箭
        (六)华容放曹
第三章 主要人物形象之比较
    一、刘备形象比较论
        (一)《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义”的比较
        (二)《平话》与《演义》中刘备形象“仁”的比较
        (三)从《平话》的人物复杂性到《演义》的纯粹化
    二、诸葛亮形象比较论
        (一)史传诸葛亮原型
        (二)神仙与奇人形象
        (三)庄农与隐士形象
    三、关羽形象比较论
        (一)关羽出场之比较
        (二)关羽形象的平民化
        (三)关羽形象的完美化
    四、张飞形象比较论
        (一)《平话》多有智慧与《演义》勇于担当
        (二)《平话》慷慨任性与《演义》仁爱礼让
        (三)平民英雄气质的有意强化与相对弱化
    五、曹操形象比较论
        (一)《平话》勇敢的智者与《演义》机智的勇者
        (二)“唯才是举”的同中之异
        (三)毒辣诡诈的同中之异
    六、周瑜形象比较论
        (一)周瑜的历史原型
        (二)赤壁大战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三)“三气”中周瑜形象之比较
第四章 文化意蕴比较
    一、救民安国与报国安民
        (一)开宗明义,爱民心切
        (二)桃园结义,爱民第一
        (三)刘备治国,百姓安乐
        (四)君明臣良,国泰民安
    二、因果报应、天人感应与历史循环论
        (一)《平话》因果报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二)《演义》天人感应开头的文化意蕴
        (三)毛评本历史循环论开头的文化意蕴
    三、刘渊兴汉与司马一统
        (一)《平话》刘渊兴汉结尾的文化意蕴
        (二)《演义》司马一统天下的文化内涵
        (三)世袭皇权更迭的非正统性文化意味
    四、文化意蕴歧异举隅
        (一)王允“连环计”文化意蕴的差异
        (二)关羽“约三事”文化意蕴的不同
第五章 美学特征比较
    一、喜剧美与悲剧美
        (一)天下大乱悲剧氛围与惨象淡化苦中求乐
        (二)英雄结局悲剧意味与悲剧淡化乐在其中
        (三)三国覆亡悲剧结局与因果报应喜剧美感
    二、奇中寓真与奇上加奇
        (一)奇美合理与求奇不已
        (二)超人之美与奇人之美
        (三)神化其事与神化其人
    三、朴质之美与文雅之美
        (一)《平话》朴质美与《演义》文雅美探源
        (二)听觉艺术美感与文字阅读快感比较
        (三)俗中见雅与雅中有俗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极简”叙述艺术(论文提纲范文)

一、极简主义与海明威“冰山原则”
二、小说的“极简”叙述艺术
    (一)多重叙述视角的运用
    (二)“空白”策略的运用
    (三)简洁语言及对话
    (四)象征手法的运用
三、“极简”叙述风格呈现的审美效果
结语

(9)叙事文学文本中的“空白”现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1.理论阐释法
        2.文本分析法
一、叙事文本中的“空白”现象
    (一)什么是叙事文本中的“空白”现象
    (二)叙事文本中的“空白”现象与表现
        1.叙事形态与情节设置中的“空白”
        2.人物塑造与环境描写中的“空白”
        3.修辞手段上的“空白”
        4.思想意蕴上的“空白”
二、叙事文本中“空白”现象产生的原因
    (一)历史上关于“空白”现象的理论解释
        1.英伽登“未定点”与“具体化”
        2.伊瑟尔的“空白”主张与“召唤结构”
        3.格里耶“空缺”论
        4.海明威的“冰山原则”
    (二)语言符号的属性特征
    (三)叙事的详略交替原则
    (四)作者的创作意图
    (五)读者的接受心理
三、叙事文本“空白”的功能与价值
    (一)读者主体地位的形成
    (二)叙事形态的不断完善
    (三)修辞手段的不断丰富
        1.省略
        2.暗示
        3.暂停
    (四)增殖价值
    (五)审美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10)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论文选题的理由或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及趋势
    三、研究目标及思路
第一章 江南文化的孕育及其精神特质
    第一节 江南文化的孕育形成
    第二节 审美的自觉与唯美化追求
    第三节 审美享乐主义精神烛照下的文学
第二章 眷恋与逃离、叛逆:审美享乐主义精神影响下的文学情感
    第一节 反叛精神与先锋意识
    第二节 逃离与回归下的不断寻找
    第三节 守望人性
第三章 有韵味的文学探求:古典诗意与荒诞怪异的交融
    第一节 向着感觉敞开的形式实验
    第二节 变异的感觉:戏谑化的孤独感、荒诞感、神秘感
    第三节 传统的诱惑:抒情性与古典性的复归
第四章 文学新传统的创造:苏童、格非、叶兆言重建新江南的努力
    第一节 苏童小说的写作策略:重新进入历史与现实的方式
    第二节 格非的写作策略:对存在神秘性的窥测
    第三节 互文与解构:叶兆言的传统的叛逆性书写
第五章 别样的江南:苏童、格非、叶兆言的新江南想象
    第一节 苏童:堕落与救赎的另类市井南方
    第二节 格非:幻觉·记忆·救赎——精神江南的地形图展示
    第三节 叶兆言:经验与超越:叶兆言的细小江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简洁含蓄的语言 丰富深刻的内涵——论海明威的《一天的等待》的写作手法(论文参考文献)

  • [1]网络时代美国创剧人研究[D]. 尤达.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埃德蒙·威尔逊的社会文化批评研究[D]. 戴东新. 辽宁大学, 2021
  • [3]高中小说节选文教学案例研究[D]. 马思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语言建构与运用视域下的高中小说教学研究[D]. 赵静茹.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21(08)
  • [5]话剧语言的话语模式与意义生成[D]. 王津京.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21(09)
  • [6]整体翻译论视阈下的袁可嘉翻译研究[D]. 黄元军.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3)
  • [7]《三国志演义》与《三国志平话》比较研究[D]. 陈曦.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4)
  • [8]《一个干净、明亮的地方》的“极简”叙述艺术[J]. 白延平,黄兴国. 安顺学院学报, 2020(04)
  • [9]叙事文学文本中的“空白”现象研究[D]. 李颖. 渤海大学, 2020(05)
  • [10]江南文化与苏童、叶兆言、格非的先锋写作[D]. 姜晓梅.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言简意赅,内涵丰富深刻——论海明威《一天的等待》的写作技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