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院制改革与高校内部权力结构调整(论文文献综述)
毋磊[1](2020)在《Z省普通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研究 ——基于“放管服”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校院两级权力配置是高校内部权力的纵向配置,合理的两级权力配置有利于降低学校各级合作与分工的难度,增加各级工作人员的责任感,提高办学效率,推动学校整体发展。随着高等教育治理体系和能力现代化的全面推进,高校拥有了更多的办学自主权。而目前我国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结构还不合理,权力大多集中于校级。“放管服”改革提倡的是“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如何通过“放管服”改革优化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结构配置成为完善高校内部治理的突破口。Z省作为“放管服”改革的先行与试点地区,有丰富的探索与经验,其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现状如何,应该如何优化是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根据国内外高校校院权力配置的历史考察,结合“放管服”视角的内涵,明确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的合理配置应该做到资源型权力合理放,业务型权力大胆放,构建完善的校院两级监管体系以及提供优质服务。借助质性分析软件——NVivo 11对6所样本高校的大学章程进行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静态情况分析,得到章程的即时性与创新性不足,资源型权力具体内容较少,业务型权力比重不高等问题。根据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应然关系,从对学院的基本情况、校院两级权力配置中的权力下放、监管、服务情况以及校院权力配置的总体评价五个维度编制调查问卷,以12所样本高校的学院领导及老师为调查对象,共得到有效问卷121份,分析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动态情况,得到目前存在的学校集权型、学院分权过渡型、学院分权型三种权力配置模式中,学院分权过渡型是Z省普通高校校院权力配置的主要模式。根据调查情况编制访谈提纲,针对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问题及原因对5位高校教授进行深度访谈。最终发现,目前Z省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存在校院两级权力下放不规范,不均衡,不充分,不协调;校院两级权力监管不完善;校院两级权力服务不到位等问题,这些是由学校办学自主权受限、校院关系认识不到位、学院治理水平不匹配导致的。基于上述分析发现,优化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前提是保证政府尽可能地赋予高校办学自主权。政府要尊重并且相信高校,通过加强法制建设和教育体制改革扩大并落实高校办学自主权(尤其是资源型权力)。优化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路径是推动学校和二级学院的角色转变。对于学校来说,以“放管服”改革为抓手,通过完善权力配置的制度体系建设,为权力配置提供法制保障;探索建立资源型权力权责清单、业务型权力负面清单制度,规范权力的下放;增强目标考核的主体与内容、设计与结果运用、方式等内容,增强目标管理模式的可执行性;以“学院需求”为导向,变革行政管理体制,改变职能部门的评价考核方式,明确行政职能部门的服务定位等措施,保障权力的合理下放,实现管制型高校向服务型高校的角色转变。对于二级学院来说,以“实体性”改革为抓手,通过明确院长职责,加强院长培训,提高院长专业水平,增强校院之间的信任;规范学院的决策、执行和监督权力的合理运行,完善内部治理结构等措施,保障权力的合理承接,实现依附型学院向自主型学院的角色转变。
岳苗玲[2](2020)在《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改革研究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完善现代大学制度、提高大学治理有效性,是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当务之急。但当前我国高校治理重心偏高,权力仍然集中于学校层面的现实,使得大学发展面临着原动力不足的挑战,与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时代要求相背离。因此,改革大学校院两级管理结构、推动大学治理重心下移,实现从“校院两级管理”向“院为实体”转变,已经成为探索我国大学新型校院关系、释放院系办学活力、提高校院两级治理效益的关键。不仅有利于完善我国高校现有内部运行体制,更是提高大学治理有效性,实现“双一流”建设目标的有效路径。本研究以探索校院纵向权力划分为抓手,运用文献研究法、访谈法以及案例研究法开展研究。在论述校院纵向分权治理历史变革的基础上,以上海交通大学由“校院两级管理”到“院为实体”改革的转变为切入点,重点分析上海交通大学在不同阶段的改革举措与改革成效,并对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变革进行机理分析,思考改革可能存在的问题及其后果,为国内校院纵向分权治理改革提供完善思路。首先,研究阐述了在大学内部治理中,权力划分的研究重心呈现出从横向分权向纵向分权转变的趋势。其次,在上海交通大学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变革中发现,改革表现出一种“间断—均衡”的演变特征,即长期连续性稳定变迁中伴随着短期非连续性的急剧性变迁。在此基础上,重点梳理上海交大“院为实体”改革的发展历程,通过对综合预算改革、协议授权、人事制度改革等一系列扩大并落实学院办学自主权的改革举措进行研讨,尝试分析上海交大从“校院两级管理”到“院为实体”的变革逻辑。然后,运用集权与分权治理理论阐释大学内部集权与分权治理的差异以及二者的辩证关系,得出兼顾集权与分权治理是提高治理有效性的最佳路径的结论。又借助于路径依赖、“内卷化”、“间断均衡”等理论,对校院纵向分权变革的机理展开论述。最后,研究发现当前我国校院纵向分权治理变革表现出大学权力“有限下移”与学院“承接乏力”并存的问题,也可能存在因校院过度分权而导致集权与分权失衡,产生“碎片化”管理问题;“学院至上”导致权力滥用,滋生腐败;学院间“各自为政”,阻碍跨学科共同体的建立等。基于此,提出四点对策建议:第一,兼顾集权治理与分权治理,实行放管“两手抓”策略;第二,遵循渐进性改革方式,差异化放权原则;第三,完善制度建设,明晰校院责权划分;第四,促进学院间多维互动,实现学科交叉融合。
刘聪聪[3](2020)在《我国高校校院二级管理中权责关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新时代新经济不断变化,对于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体量也越来越大,我国高等教育为提高人才的输出量逐渐扩大招生使得高等教育步入大众化阶段,庞大的学生基数,给学校的内部管理带来了很大的改变,传统的学校科层制对于发展现代化大学制度存在一定的滞后性,高等院校纷纷开始改革教学体制机制。同时,国家层面推出建设“双一流”高校——建设世界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提高高等教育发展层次,大学内外双管齐下,其中高校内部改革以构建校院两级管理为重点,以期通过分级管理实现院为实体的管理模式。为了贯彻落实党《关于开展全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意见》,提高高校现代化治理能力,建设现代大学制度,发展高水平大学,培养一流人才,为现代的经济与社会发展提供优秀的后备人才。全国各高校先后改革学校内部治理体制,实施校院两级管理制度。优化校院两级管理模式是当下推进内部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既是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报告精神,全面推动“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行动自觉,也是推进“双一流”建设、地方高水平大学建设的现实需要,学校与二级学院的事务和权力配置是整体利益和局部利益的分配关系,合理划分学校与二级学院的权力尤为重要。高校校院两级之间重心的下降,是满足外部经济社会发展之需,也是其自身内部发展的必然选择,实现高等教育新发展的突破口,其关键步骤就是学校内部管理重心下移,学校缩减职能部门的权力,扩大二级学院的权力,转变职能部门管理者的身份使其发展成为服务者,更好的为高校内部发展注入动力,提高二级学院的办学积极性与主动性。虽然建设院为实体的管理模式本质如上,但是在实施的过程中由于长久发展留下的惯性使其进展出现一定的问题。改革最终也是换汤不换药,关键问题没有解决。本文以探析校院两级管理权力配置为主要内容,以我国大学校院两级管理关系发展历史为分析背景,对目前我国大学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现存的问题进行梳理,通过对调研对象的垂直方向行政权力的下放(主要涉及人财物方面权力的下放)以及水平方面行政权力的转化等的调查,并运用文献综述法、比较分析法等对我国高校校院两级权责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归纳总结。校院两级管理在权责分配、管理过程、重心下沉、校院之间服务协调等方面存在一定的问题,学校职能部门身份的转变缓慢、权责不对等以及二级学院主观能动性差是重要因素,校级放权与院级治理之间协调失灵是下放失效的主要原因。因此,需要从弱化体制限制、突破下沉困境、打破管理约束、优化服务标准来尝试解决有关问题。
许馨予[4](2020)在《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研究》文中提出现代意义上的大学诞生于欧洲中世纪。伴随着大学的产生,相应的学院组织也逐渐出现,并随着大学的发展而不断完善。巴黎大学的文、法、神、医四大学院被公认为是学院的最初模式。学院在我国的发展历程可谓是“一波三折”。在1952年院系调整前,我国就已经确立了“校—院—系”三级管理体制。经历了院系调整,我国取消了学院的组织建制。随着20世纪80年代新一轮院系调整浪潮的到来,学院重新回归到了大学中,成为了大学普遍采用的基本组织单位。学院设置也成为近些年来学者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作为传播和研究“高深知识”的重要场所,大学也是一个基于学科知识发展起来的学术系统。学科影响着大学内部学术组织的形式选择和活动职能。大学学院设置理应遵循学科发展的逻辑和规律,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科发展。但在具体实践中,学院与学科之间的关系是比较复杂的。对于“学院与学科之间应该是一种怎样的关系”,人们也并未形成一致的认知,从而会出现教育管理实践中的各种乱象。这不仅不利于学院和学科的发展,对大学的整体建设也是不利的。基于以上状况,本研究选取我国323所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大学作为研究对象,试图对当前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现状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首先,运用历史分析法,分别从国外与国内两个角度梳理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历史演变,并总结每个时期的阶段特征。其次,通过对搜集到的关于学院设置的资料和数据进行细致的整理和分析,描述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现状。主要从三方面展开:一是从横向的角度,以学科门类为标准对学院进行分类研究,分析各学科门类学院和跨学科学院的设置情况。二是从纵向的角度,将323所大学分为一流大学建设高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和一般高校三类,并对这三类大学的学院设置情况进行比较研究。三是用数据对我国大学学院数量与学位点数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论证。在此基础上,深入地揭示当前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存在的问题:学院数量过多;学院名称的随意性;学科层次偏低;学科结构不平衡。同时,对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最后,对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存在的问题进行反思,从学科发展的角度提出改善我国大学学院设置的若干建议:坚持以学科为基础,顺应学科发展趋势;坚持学院设置的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坚持学科发展的内部逻辑与社会发展的外部逻辑相统一;坚持与大学发展定位相适应;坚持学术组织创新。
王祖霖[5](2019)在《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基层学术组织是高等学校学术组织体系中直接从事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等学术活动的组织单元和操作单位,同时也是学科专业建设的基础平台,其组织结构、组织权力和组织文化的变革与发展不仅决定着高等学校学术职能的顺利履行、学术治理体系的不断完善和学术文化的协调发展,还深刻地影响着高等学校的学术理念、学术活力和学术氛围。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在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占有多数地位,其基层学术组织的变革与发展与部委所属高校存在一定差异。基于结构、权力和文化的视角研究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现状及变革方向,对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推进内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创新基层学术组织制度和学术管理模式,实现内涵式发展及向应用型转型发展,更好地坚持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更好地推进一流学科和一流专业建设,更好地服务地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当前,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建设和发展面临着诸多困境,具体表现在结构功能失衡、学术权力缺位、组织文化冲突等方面。然而,学界关于基层学术组织的研究不是一般性的探讨高等学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现状与问题,就是重点关注部属研究型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改革与创新,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发展和变革的研究重视程度不够。鉴于此,文章运用类型化分析方法和多学科分析方法,针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发展和变革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系统性的研究。本研究以组织变革理论、结构功能理论和学习型组织理论等作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数据统计分析法进行研究。首先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以及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等相关概念进行明确界定,分析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变革、权力变革与文化变革之间的逻辑关系;然后系统分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接着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权力和文化分别进行了调查分析。在上述基础上,分别论述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权力变革和文化变革所面临的困境以及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最后从政府层面、高校层面以及院系层面分别提出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政策建议。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动力因素,本研究认为知识创新和知识应用的需要、人才培养和教师发展的需要、学科建设和专业建设的需要以及组织领导和组织成员的理念等构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力因素;而政府政策导向、内外竞争压力、教育体制改革、社会发展需求以及信息技术发展等则构成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力因素。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现状和变革,本研究通过对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院系组织机构设置情况进行统计,发现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有学系、教研室、研究所和实验室四种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以及其它一些非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通过调查分析发现,就学系而言,地方大学、教学研究型高校、培养研究生的院系更高比例以学系作为基层教学组织。院系教师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学系。工学学科院系、管理学学科院系相比其他学科属性的院系,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学系。就教研室而言,地方学院、应用型高校、不培养研究生的院系更高比例以教研室作为基层学术组织。院系教师规模越大,越倾向于设置更多的教研室。医学学科院系、艺术学学科院系、人文社科类学科院系、工学学科院系相比其他学科属性的院系,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教研室。就基层科研组织而言,地方大学相比地方学院,教学研究型高校相比应用型高校,培养研究生的院系相比不培养研究生的院系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基层科研组织。随着院系教师规模扩大,越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基层科研组织。工学学科院系、管理学学科院系、理学学科院系、医学学科院系更倾向于设置更多的基层科研组织。就基层学术组织层级而言,不论学校规格、学校类型、院系教育层次、院系教师规模和院系学科属性,较大多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采用三级学术组织体系,极少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采用四级学术组织体系。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面临着职能偏差、路径依赖和科层固化的困境。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应当遵循职能契合原则、学科发展原则和层级简化原则。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现状和变革,本研究认为,基层学术权力具有专业性、民主性、自治性和相对独立性的特征,并可以划分为教师集体的学术权力和教师个体的学术权力。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不同层级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划分、基层学术组织权力主体中专职学术人员比重、学术权力主导的学术决策机制、基层学术组织的行政属性、行政权力介入基层学术组织学术事务与基层学术权力运行状况密切相关。基于调查分析和文献分析,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变革面临着学术权力的关系错位、学术权力的职责模糊、学术权力的非制度化运行等问题。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变革应当遵循下移学术权力重心、明细学术权力职责和学术权力运行制度化的基本原则。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现状和变革,本研究认为,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由教学文化、科研文化和学科文化构成。通过问卷调查,发现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教学文化、科研文化、学科文化共同影响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基层学术组织精神文化变革、制度文化变革、行为文化变革与物质文化变革共同影响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由此确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是多类型、多层次文化的系统性变革。当前,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面临着文化变革机制缺失、文化构成要素冲突以及文化变革的碎片化等困境。因此,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应当遵循目标原则、整合原则和系统原则。为有效破解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权力和文化变革面临的困境,顺利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全方面的变革,需要分别在政府层面、高校层面和院系层面采取相应的举措。具体而言,在政府层面,需要抓住一流学科专业建设的契机,通过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学术评价机制改革等途径推进、带动、引导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在高校层面,需要基于职能推进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创新,强化基层学术权力推进基层学术组织自治,实施文化战略引领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在院系层面,需要通过规范院系学术组织的设置,推动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契合,健全院系学术委员会制度,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治理体系,实施组织文化诊断与评估,推动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系统变革。
高洁[6](2018)在《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高校二级学院治理结构研究》文中认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高等教育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领域,应努力构建科学完备的高等教育治理体系。随着大学治理结构的不断优化与管理重心的下移,加强二级学院的科学治理成为重要课题,完善治理结构是提升二级学院治理能力的核心。本研究将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有机结合,运用文献分析法、问卷调查法、社会网络分析法和深度访谈法,对二级学院治理结构的实然状态展开研究。首先,遵循“二级学院——治理——二级学院治理——二级学院治理结构”的延伸路径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并阐述了委托-代理理论、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制度理论与二级学院治理的内在关系,分析了社会网络分析法与二级学院治理结构研究的内在契合。接着,基于三个二级学院对其治理结构进行了社会网络分析。研究发现:第一,总体来说高校二级学院治理主体间的整体联系紧密程度较为合理,权力运行较为顺畅,利于二级学院的科学治理和健康发展;第二,高校二级学院间的治理结构差别不大,具有较强的趋同性。从外部治理结构来看,受到来自校长、校党委、校学术委员会、教务处、研究生院等治理主体的较大影响;从内部治理结构来看,院长、院党委书记、院党政联席会和三类副院长在六类决策中的中心性位居前列,是学院中六项决策的主体决策力量。随后,在社会网络分析结果的基础上对二级学院治理结构展开访谈调查。研究表明:二级学院治理结构存在外部和内部两个方面的困境。外部治理困境主要集中在自上而下高度集中的管理体制和校院两级关系失当两方面,而内部治理困境大体包含治理主体角色定位不明确、治理权力配置不合理和治理权力间制衡效果不佳三方面。最后,在总结归纳出顶层制度体系匮乏、“学院办学”理念滞后、学院治理保障机制薄弱、学院治理文化缺失的困因基础上,提出了完善顶层设计,保障学院治理合法性、转变治理观念,突破传统校院关系、强化实施机制,保障治理实效性和注重文化因素,培养学院治理文化的优化路径。
张晓霞[7](2018)在《我国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研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高校办学自主权的不断扩大,高校内部治理越来越受到关注。校院关系是高校内部治理的重要内容,如何处理好高校与学院之间的关系,激发大学办学活力、提升办学绩效成为我国高校内部治理改革探究过程中的难点和关键。校院关系的核心是校院间的权力配置。目前在高校中普遍存在的校院关系方面的诸多问题,归结起来就是校院间的权力配置不合理。校院间到底存在哪些需要协调和分配的权力?目前高校在校院间权力配置方面的现状如何?应该基于哪些理论去审视校院间权力配置问题?实践层面怎样优化校院间权力配置?这些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本文在进行文献梳理、理论分析和对国内外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历史考察的基础上,运用调查与统计分析研究法,以山东省31所本科院校为主要对象,选取学院财务管理自主权、人事管理自主权、资源配置自主权和重大事项决策权等四个方面的权力为观测点,系统全面分析了山东省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基本情况。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的方法获取数据,进而通过描述性统计分析,本文认为山东省本科院校的校院间权力配置总体上呈现出一种共性与特殊性并存的特点,共性是大部分高校向学院下放权力不够彻底,学校较多地保留了财务、人事、资源配置、招生和学科建设等重要事项决策权,特殊性是学校间差异比较大。利用Kohonen神经网络聚类算法对山东省高校进行聚类,形成了山东省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三种模式,并通过分析,归纳了三种模式的基本特点;本文总结山东省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有“海星式”、“混合型网式”和“金字塔式”等三种模式,其中以学院分权为主要特征的“海星式”高校占的比例最低,占了不到五分之一;“混合型网式”的高校占的比例最大,说明大部分高校正在进行以选择性分权为特征的权力配置的改革;以学校权力集中为主要特点的“金字塔式”高校仍然占了受访高校的三分之一,说明还有一部分高校仍然采用的是传统的学校统一管理的模式。利用探索性因子分析方法剖析了影响校院间权力配置模式的六种主要因素,即高校外部环境、高校类型、全日制普通本专科生规模和全日制研究生规模、学校管理经验与水平、学院在学校的重要度和学院管理水平。利用特征选择算法对各因素影响综合因子的重要程度进行了数据分析,进一步通过案例分析验证了三种校院间权力配置模式的特点,以及影响因素对模式形成的影响关系。最后对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进行了分析和归纳,内容方面的问题主要是校院间权力配置中决策权分权不足,剩余控制权分权不足;形式方面的主要问题是校院的职权边界不清,校院间权力配置的形式有待完善。产生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有四个方面,一是深层结构对大学校院间权力配置的影响,二是政府对高校办学自主权的管控,三是高校治理水平与治理能力的制约,四是学院缺乏权力良好运行的环境。本文在数据挖掘和实证研究方面进行了新的尝试。本研究的基本结论是,校院间权力配置的优化是一项制度创新工程,是高校管理体制的深刻变革,并非现行高校管理体制的局部调整,因此校院间权力配置优化必须要有明确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即系统考虑、因地制宜、集权分权均衡、权责对称和清晰、循序渐进、有利于学术生产力的提高。校院间权力配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要使权力发挥正效用,需要建立科学有效的一整套优化机制,包括建立目标导向下的校院间权力配置机制、试点学院改革机制、权力清单和负面权力清单制度、实行以财务分权为核心的权力配置改革等。同时,一定要从三个方面出发建立健全校院间权力配置的保障机制,即政府层面需要进一步扩大高校办学自主权,学校层面需要建立制度和组织保障,学院层面需要规范权力运行。
吴鹏[8](2018)在《我国地方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权力配置路径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大学校院两级权力配置路径研究,既是大学适应外部环境所需,也是大学内部自身发展规律之必然。校院两级权力配置改革主要在于校级向院级放权,转变校级行政职能部门职能,重新划分并明确校级与各二级学院的职责,激活二级学院自主办学权,降低大学内部管理重心。众多研究者将此次改革形象地称为是“校办院”向“院办校”转型,同时这也是继外部关系——高校与政府调整后,对大学内部关系的“链接”式调整。由于校院两级在权责划分、职能调整、管理机构设置等方面存在严重的“惯性依赖”,以经验主义主导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缺少对新局势演进的分析,改革最终也只是“换瓶不换酒”,其核心问题没有得到根本性解决。本文以探析校院两级管理权力配置为主要内容,以权力配置路径为起点和目的,以我国大学校院两级管理关系发展历史为分析背景,对目前我国大学内部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现存问题进行了梳理。通过对所选取个案校院两级管理发展历程、现存校院两级管理机构设置以及实施校院两级管理权力配置改革后权力运行实际情况的调查,并结合文献法、访谈法、案例法对我国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权力配置问题深入分析归纳。经研究发现,该校在校院关系认识及校院管理关系认识上存在滞后性;学校职能部门对权力的“占据”是导致校级权力难以下放的重要因素;校级放权与院级治理结构调整不同步是校级权力下放失效的主要原因;学院民主决策体制不完善,基层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是院级自主管理效果不高的原因。因此,需要从校院两级权力结构调整、权力实施路径、权力参与主体方面同时作出调整,包括校长个人权力与校级职能部门横向分权、校级与二级学院纵向分权、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协同管理,最终以规范校级协调监督权力为要,形成以学院自主管理为主的多元权力主体的校院两级权力配置模式。
贾永堂,张晓霞[9](2017)在《我国大学二级学院的虚体化困境与出路》文中研究指明我国高校在深化改革的过程中,面临"大学办学院"还是"学院办大学"的选择。大学是底部沉重的学术组织,为了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应该向着"学院办大学"的方向努力,给学院更多的人、财、物等方面的管理权限。但是,目前大多数高校仍然是"大学办学院"。从历史制度主义的角度来看,"大学办学院"是大学党委书记/大学校长、学院院长等行动者理性选择的结果。为了突破困境,我们应该打破大学学院制变迁的"路径依赖",在深层结构中寻找大学学院制改革的"否决点",增强行动者的动力机制,建立行动者的利益协调机制。
刘恩允[10](2014)在《治理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完善中国特色的现代大学制度,完善大学治理结构。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对于高等教育而言,主要是以管办评分离为重点,改革管理体制和办学体制,扩大省级政府教育统筹权和学校办学自主权,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可见,随着政府对高等教育管理方式的改变,高校办学自主权进一步扩大,学校办学活力进一步释放,未来高校面对的关系重心不再是与政府的矛盾关系,而是与社会的合作关系;高校将会进一步实现权力重心下移,完善内部治理结构,激发内部组织活力,以内部改革促进学校的整体转型或特色发展。大学的宏观管理目标确立之后,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主体在于学院,院系的健康发展是大学高质量发展的根本保证。因此现代大学治理研究的核心应该是院系治理,大学治理的重心将从大学管理体制转向到院系运行模式,体现了“现代大学制度”走向“现代学院制度”的必然选择。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推进了大学学院制改革,大学基本形成了校、院、系三级办学体制,扩大了二级学院的办学和管理的自主权,实现了管理重心的下移,提高了管理效能。但在实际的运作过程中,学校权力的下放不够坚决,权力配置不够均衡,权责对应不够清晰,权力冲突时有发生,学院自主权缺乏,内源性制度建设薄弱,等等,这些体制性的障碍束缚了学院发展活力,影响大学教育质量。可见,大学办学自主权逐级下放之后的首要问题,是优化内部治理结构,尤其是学院治理结构,以优化的结构提升办学的功能。从组织结构来说,院系与大学是一种隶属关系,但从组织属性而言,院系又有自身的规定性,有其自身的权力结构和运行机理。可以说,院系治理兼具宏观与微观、部分与整体的统一特性,院系治理既是大学治理的最终落脚点,又是大学内部治理的核心载体。学院是一个以学术权力为引领,以政治权力为导向,以行政权力为保障,以经济权力为杠杆,以象征性权力为精髓的学术团体。本研究试图借鉴国外大学治理模式和中国大学学院治理的现状,借助质性研究方法,构建“学术主导、分类驱动和综合改进”的现代大学院系治理机制,探索现代大学学院制度建设。在学院权力配置与运行机制上破除大学行政体制在学院的复制,破除三级权力体系在院系的科层式复制,彰显学术权力,回归学院学术本位,构建以师生为核心的利益相关者权力互动的多元治理结构,建立立足于院系学术组织特征和根本职能的协同治理机制。在这一研究中,核心概念是权力,核心权力关系是行政权力和学术权力的关系。本论文运用多学科的观点,梳理大学治理的理论基础,概括大学院系治理的基本要素和价值取向,借助场域理论分析工具,从静态和动态两个方面分析当前不同类型院系治理结构和机制问题。并在借鉴国外院系治理的先进理念,结合当前我国大学内部治理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院系治理模式提出构想。论文在结构上分为五部分:第一章为引言部分,介绍本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现状和研究方法,并进行了相关概念的梳理和界定。第二章为理论基础部分,即治理理论的主要观点和大学院系治理的基本精神。通过对三种治理理论的基本观点、对学院治理的适用性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剖析,提炼出大学院系治理的基本要素及其价值理念,为院系治理研究明确方向和路径。第三章为现实解读部分,运用田野观察法、问卷调查法和深度访谈法,以场域理论为基本分析工具,以权力配置与运行机理为基本线索分析了我国大学院系现有三种主要管理模式中的权力互动机制及其现实困境。第四章为比较研究部分,对英国、美国、法国、德国、日本五国大学的内部治理结构特点和学院制发展的经验进行了梳理和总结,同时对2011年教育部启动的试点学院改革的状况、经验和困境进行了调研和分析,以期为当前学院治理改革提供经验借鉴与示范。第五章为改革构想部分,根据理论背景、时代需求和学院发展面临的实际问题,根据“使命-功能-结构”的判定模式,将学院进行了三种类型的划分,提出学术主导、分类驱动和综合推进的治理改革设想。最后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重新梳理和反思,指出论文的不足和下一阶段的研究重点。
二、学院制改革与高校内部权力结构调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院制改革与高校内部权力结构调整(论文提纲范文)
(1)Z省普通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研究 ——基于“放管服”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及问题 |
1.推动高等教育内部治理体系与能力的现代化成为时代追求 |
2.高校内部治理结构有待优化 |
3.校院两级权力配置是高校内部治理结构的核心 |
(二)研究价值 |
1.理论价值 |
2.实践价值 |
(三)研究的内容与方法 |
1.研究内容 |
2.研究方法 |
(四)核心概念界定 |
1.普通高等学校 |
2.校院两级权力配置 |
一、文献综述 |
(一)数据库与关键词选择 |
(二)文献成果的可视化分析 |
1.文献趋势分析 |
2.核心作者数量及合作分析 |
3.关键词知识图谱分析 |
(三)文献观点综述 |
1.关于高校内部权力的研究 |
2.关于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研究 |
(四)文献述评 |
1.前人研究的贡献及不足 |
2.本研究的学术贡献及创新 |
二、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关系架构 |
(一)我国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关系的历史变迁 |
1.学院建制的取消 |
2.学院建制的全面复兴 |
(二)学院制的域外经验 |
1.学院制的产生与发展 |
2.学院制的共性特点 |
(三)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关系的新视角:放管服 |
1.“放管服”内涵及其适用性 |
2.“放管服”视角下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典型案例 |
3.“放管服”视角下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思考 |
三、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现状调查 |
(一)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的静态配置 |
1.文本分析实施与结果 |
2.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静态配置的描述分析 |
(二)高校校院两级权力的动态配置 |
1.调查研究设计 |
2.实施方法与步骤 |
3.调查研究分析 |
4.高校校院两级权力动态配置总结 |
四、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问题及原因 |
(一)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1.校院两级权力下放不合理 |
2.校院两级权力监管不完善 |
3.校院两级权力服务不到位 |
(二)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
1.学校办学自主权受限 |
2.校院关系认识不到位 |
3.学院治理水平的不匹配 |
五、优化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的路径 |
(一)学校:管制型高校向服务型高校转变 |
1.完善权力配置的制度体系建设 |
2.探索建立分类清单管理制度 |
3.增强目标管理模式的可执行性 |
4.明确职能部门的服务定位 |
(二)学院:依附型学院向自主型学院转变 |
1.提高院长的专业水平 |
2.完善学院内部治理结构 |
六、研究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研究结论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调查问卷 |
附录二 :访谈提纲及内容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改革研究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及问题提出 |
1.政策背景 |
2.现实困境 |
3.问题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理论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1.大学治理模式 |
2.校院两级管理 |
3.“院为实体” |
(四)文献综述 |
1.大学治理模式 |
2.校院两级管理 |
3.“院为实体” |
4.启示 |
(五)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六)研究方法 |
(七)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
一、校院纵向分权治理实践的历史沿革 |
(一)有效治理:从“横向分权”到“纵向分权” |
1.横向分权:校级层面的治理变革 |
2.纵向分权:有效治理的新探索 |
(二)从“校院两级管理”到“院为实体” |
1.“校院两级管理”的改革实践 |
2.“院为实体”的改革探索 |
3.“校院两级管理”与“院为实体”的关系及变革逻辑 |
二、上海交通大学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改革实践 |
(一)“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改革实践(上世纪末至2010年) |
1.改革措施 |
2.改革成效与存在的问题 |
(二)新时期“院为实体”的改革探索(2010年——) |
1.校院权责划分 |
2.改革成效及价值意义 |
(三)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改革特色 |
1.顶层设计与“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 |
2.厘清校院关系,推行权责清单制度 |
3.结合院情,实行差异化放权 |
三、校院纵向分权治理改革的机理分析 |
(一)集权治理与分权治理的差异比较及辩证关系 |
1.两者的差异比较 |
2.辩证关系 |
(二)校院纵向分权治理变迁的机理分析 |
1.权力难放的路径依赖与变革创新的“内卷化” |
2.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间断均衡变迁 |
四、校院纵向分权治理实践中的问题及完善思路 |
(一)存在的问题 |
1.大学权力“有限下移”与学院“承接乏力” |
2.校院过度分权的后果 |
(二)完善思路 |
1.兼顾集权治理与分权治理,实行放管“两手抓”策略 |
2.遵循渐进性改革,差异化放权原则 |
3.完善制度建设,明晰校院责权划分 |
4.促进学院间多维互动,实现学科交叉融合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半结构式访谈(预调研) |
附录二 上海交通大学“院为实体”改革的半结构式访谈(学校层面) |
附录三 上海交通大学“院为实体”改革的半结构式访谈(学院) |
附录四 部分“双一流”高校校领导关于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半结构式访谈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我国高校校院二级管理中权责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新时代对高等教育提出新要求 |
二、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 |
三、高校内部行政化严重 |
第二节 研究意义 |
一、实施校院二级管理有利于建设现代大学制度 |
二、实施校院二级管理有利于建设高水平大学 |
三、实施校院二级管理能够倒逼内部治理结构改革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我国校院二级管理 |
二、中外学院治理比较研究 |
三、结论与展望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与研究路线 |
三、研究创新点与不足 |
四、研究路线 |
第一章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校院二级管理 |
二、权责配置 |
第二节 治理理论视角 |
第二章 上海市高校校院二级管理的概况 |
第一节 我国高校校院二级管理权力关系的历史演变 |
一、第一轮放权:中央向地方放权。 |
二、第二轮放权:地方政府向学校放权。 |
三、第三轮放权:学校向学院放权。 |
第二节 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中权力配置现状 |
一、高校人财物权力配置研究 |
二、高校校院两级管理中行政权的转化 |
第三章 实施校院二级管理存在问题分析 |
第一节 推进缓慢:传统体制限制 |
一、科层制的限制 |
二、权力配置机制不完善 |
第二节 下沉困境:权责不对等 |
一、权力一放就乱 |
二、责权不对等 |
三、权力转化失衡 |
第三节 管理制约:规范化管理缺失 |
一、管理理念不明确 |
二、管理制度缺失 |
三、执行碎片化 |
第四节 协调失灵:服务协调不到位 |
一、学校层面对二级学院的不信任 |
二、学校职能部门身份转变缓慢 |
三、二级学院机构的不完善性 |
第四章 高校校院二级管理权力配置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弱化体制限制,寻找均衡博弈点 |
第二节 突破下沉困境,坚持权责对等 |
第三节 打破管理约束,实行规范化管理 |
第四节 优化服务标准,提高服务协调能力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附录 |
后记 |
(4)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综述 |
一、关于国内学院设置的研究 |
二、关于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研究 |
三、关于国外学院设置的研究 |
四、对已有研究结果的评价 |
第三节 相关概念界定 |
一、大学 |
二、学院 |
三、学院设置 |
四、学科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历史演变 |
第一节 国外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历史演变 |
一、中世纪时期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2-15世纪) |
二、近代早期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6-18世纪) |
三、近、现代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9-20世纪中期) |
四、当代大学的学院与学科(20世纪后半叶至今) |
第二节 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历史演变 |
一、清朝末期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895-1911年) |
二、民国初期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912-1928年) |
三、国民政府时期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929-1948年) |
四、建国后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949-1978年) |
五、改革开放以来大学的学院与学科(1978年至今) |
第二章 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我国大学学院设置的整体情况 |
一、数据选取与说明 |
二、学院数量总览 |
三、学院设置频率分析 |
第二节 学院设置的学科门类分析 |
一、不同学科门类学院的设置情况 |
二、不同学科门类学院设置的特征分析 |
三、跨学科学院的设置情况分析 |
第三节 不同层次大学学院设置的比较分析 |
一、不同层次大学的学院设置情况 |
二、不同层次大学学院设置的比较分析 |
三、不同层次大学学院设置的特征分析 |
第四节 学院数量与学位点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
一、一级学科博士点与硕士点数量分析 |
二、学院数量与一级学科博、硕点数量的相关性分析 |
第三章 关于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思考 |
第一节 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
一、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的问题 |
二、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问题的原因分析 |
第二节 改善我国大学学院设置的若干建议 |
一、坚持以学科为基础 |
二、坚持规范性与灵活性相结合 |
三、坚持学科逻辑与社会逻辑相统一 |
四、坚持与大学发展定位相适应 |
五、坚持学术组织创新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2 概念界定、理论基础以及内在机理分析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 |
2.1.2 基层学术组织 |
2.1.3 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2.2 理论基础及其适用性 |
2.2.1 组织变革理论 |
2.2.2 结构功能理论 |
2.2.3 学习型组织理论 |
2.3 内在机理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动因分析 |
3.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内部动力 |
3.1.1 知识创新与知识应用的需要 |
3.1.2 人才培养与教师发展的需要 |
3.1.3 学科建设与专业建设的要求 |
3.1.4 组织领导与组织成员的理念 |
3.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外部动力 |
3.2.1 政府政策导向 |
3.2.2 内外竞争压力 |
3.2.3 教育体制改革 |
3.2.4 社会发展需求 |
3.2.5 信息技术发展 |
3.3 本章小结 |
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结构变革 |
4.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主要形式 |
4.1.1 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 |
4.1.2 非常规的基层学术组织形式 |
4.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的调查分析 |
4.2.1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教学组织的调查分析 |
4.2.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科研组织的调查分析 |
4.2.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层级的调查分析 |
4.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的主要困境 |
4.3.1 职能偏差 |
4.3.2 路径依赖 |
4.3.3 科层固化 |
4.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变革的原则 |
4.4.1 职能契合原则 |
4.4.2 学科发展原则 |
4.4.3 层级简化原则 |
4.5 本章小结 |
5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权力变革 |
5.1 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主体及特征 |
5.1.1 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主体 |
5.1.2 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权力的特征 |
5.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权力运行及职责的调查分析 |
5.2.1 问卷调查情况概述 |
5.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5.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5.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权力变革的困境 |
5.3.1 学术权力的关系错位 |
5.3.2 学术权力的职责模糊 |
5.3.3 学术权力的非制度化运行 |
5.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权力变革的原则 |
5.4.1 下移学术权力重心 |
5.4.2 明晰学术权力职责 |
5.4.3 学术权力运行制度化 |
5.5 本章小结 |
6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的文化变革 |
6.1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构成及功能 |
6.1.1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构成 |
6.1.2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功能 |
6.2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的调查分析 |
6.2.1 问卷调查情况概述 |
6.2.2 信度和效度分析 |
6.2.3 调查结果与分析 |
6.3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的困境 |
6.3.1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机制缺失 |
6.3.2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构成要素冲突 |
6.3.3 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的碎片化 |
6.4 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的原则 |
6.4.1 目标原则 |
6.4.2 整合原则 |
6.4.3 系统原则 |
6.5 本章小结 |
7 推进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政策建议 |
7.1 政府层面的政策建议 |
7.1.1 以一流学科专业建设推进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7.1.2 以深化教育体制改革带动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7.1.3 以学术评价机制改革引导基层学术组织变革 |
7.2 高校层面的政策建议 |
7.2.1 基于职能推进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创新 |
7.2.2 强化基层学术权力推进基层学术组织自治 |
7.2.3 实施文化战略引导基层学术组织文化变革 |
7.3 院系层面的政策建议 |
7.3.1 规范院系学术组织的设置,推动基层学术组织结构功能契合 |
7.3.2 健全院系学术委员会制度,完善基层学术组织学术治理体系 |
7.3.3 实施组织文化诊断与评估,推动基层学术组织文化系统变革 |
7.4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访谈提纲 |
附录2 :关于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的调查问卷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6)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高校二级学院治理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社会网络分析相关研究 |
二、二级学院治理相关研究 |
三、研究现状述评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核心概念界定与相关理论阐释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二级学院 |
二、治理 |
三、二级学院治理 |
四、二级学院治理结构 |
第二节 二级学院治理的相关理论 |
一、治理理论及其适用性 |
二、组织理论及其适用性 |
第三节 社会网络分析与二级学院治理的内在契合 |
一、社会网络基本概念 |
二、社会网络相关理论 |
三、社会网络分析角度 |
第三章 高校二级学院治理结构的实证研究 |
第一节 二级学院治理结构的社会网络分析 |
一、研究设计 |
二、数据收集与处理 |
三、社会网络指标分析 |
四、结果与讨论 |
第二节 二级学院治理结构的访谈调查 |
一、访谈设计 |
二、数据整理与分析 |
三、结果与讨论 |
第三节 综合分析与讨论 |
第四章 高校二级学院治理结构的困因分析 |
第一节 顶层制度体系的匮乏 |
一、教育法律法规不完善,表述笼统 |
二、大学章程不规范,缺乏可操作性 |
第二节 “学院办学”理念的滞后 |
一、学院治理的受重视程度较低 |
二、学院治理主体地位尚未落实 |
第三节 学院治理保障机制的薄弱 |
一、学院内部治理程序不受重视 |
二、缺乏完善有力的实施机制 |
第四节 学院治理文化的缺失 |
一、制度文化建设不够完善 |
二、精神文化建设受到忽视 |
第五章 高校二级学院治理结构的优化路径 |
第一节 完善顶层设计,保障学院治理合法性 |
一、规范大学章程,明晰学院治理权限 |
二、健全学院制度,构建科学治理机制 |
第二节 转变治理理念,突破传统校院关系 |
一、学院办学,注重特色定位 |
二、权力下放,校院联动治理 |
第三节 强化实施机制,保障治理实效性 |
一、增强程序观念,提高流程再造能力 |
二、完善实施机制,确保制度有效执行 |
第四节 注重文化因素,培养学院治理文化 |
一、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依法治院 |
二、加强精神文化建设,特色治院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高校二级学院治理主体关系强度指标权重调查问卷 |
附录B:高校二级学院治理主体关系强度调查问卷 |
附录C:高校二级学院治理结构访谈提纲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我国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研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3 概念界定 |
1.4 研究设计 |
2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文献综述 |
2.2 理论基础 |
2.3 本章小结 |
3 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历史考察 |
3.1 国外大学学院制历史变迁中的校院权力关系 |
3.2 我国大学学院制历史变迁中的校院权力关系 |
3.3 本章小结 |
4 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状态考察 |
4.1 样本数据收集 |
4.2 调研数据的统计特征分析 |
4.3 山东省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调研数据的描述性特征分析 |
4.4 校院间权力配置角度的山东省高校聚类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5 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5.1 研究设计 |
5.2 校院间权力配置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 |
5.3 探索性因子分析 |
5.4 基于特征选择的校院间权力配置模式的重要影响因素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案例分析 |
6.1 三所高校简介 |
6.2 三所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模式对比 |
6.3 三所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改革的情况 |
6.4 校院间权力配置重要影响因素案例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7 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
7.1 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存在的问题分析 |
7.2 校院间权力配置问题的原因分析 |
7.3 本章小结 |
8 优化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对策研究 |
8.1 优化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目标导向和价值导向 |
8.2 优化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的机制构建 |
8.3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本文主要结论 |
9.2 可能的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及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访谈提纲 |
附录2 调查问卷 |
附录3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目录 |
附录4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学术活动 |
(8)我国地方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权力配置路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一)校院两级管理权力调整是激活大学内部办学活力的基本要求 |
(二)校院两级权力调整是大学自身发展规律使然 |
(三)校院两级管理权力调整是适应高等教育管理变革的必然选择 |
二、文献综述 |
(一)国内相关研究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三)文献述评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校院两级管理 |
(二)大学权力 |
(三)权力配置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大学内部权力及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权力理论概述 |
一、权力相关理论 |
(一)法学视角下的权力观 |
(二)政治哲学视角下的权力观 |
(三)社会组织理论视角下组织与权力的关系 |
二、大学内部权力的来源 |
(一)组织社会学中大学权力来源观 |
(二)委托——代理理论视角下的大学权力来源观 |
三、大学内部权力的结构 |
(一)纵向结构 |
(二)横向结构 |
四、校院两级权力配置模式 |
(一)以学术自由为导向的权力配置模式 |
(二)以官僚控制为导向的权力配置模式 |
(三)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权力配置模式 |
第三章 我国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权力配置的发展历程与现状 |
一、我国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权力结构的历史变迁 |
(一)建国初期校级“一元化”管理体制时期(1949-1968 年) |
(二)改革开放后院级管理体制的探索阶段(1978-1993 年) |
(三)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恢复及完善时期(1993 年-至今) |
二、我国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权力配置的特征 |
(一)大学校院两级权力集权化现象 |
(二)大学校院两级权力行政化现象 |
(三)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权力丢失”现象 |
三、我国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权力改革的动力 |
(一)外部动因 |
(二)内部动因 |
第四章A校校院两级管理权力配置分析 |
一、A校基本情况背景简介 |
二、A校校院两级管理管理权力配置的演变轨迹 |
(一)建校到文革前期——党委一元化管理体制 |
(二)“文革”时期受到的重创 |
(三)拨乱反正后对科学管理的重新审定 |
(四)新世纪时期对管理体制的革新 |
(五)校、院两级管理体制的正式确立 |
三、A校校院两级管理权力路径探析 |
(一)纵向放权与职能部门职能转变 |
(二)院级党政联席会议制度的实施 |
(三)校长角色的转变 |
四、A校校院两级管理权力配置改革问题分析 |
(一)校院两级管理理念不明确 |
(二)校院两级管理权责划分不匹配 |
(三)校院两级管理机构设置不合理 |
(四)校院两级行政权力与学术权力失衡 |
(五)教师参与管理积极性不高 |
第五章 A校校院两级管理权力配置问题原因探析 |
一、学校办学自主权受限 |
二、学校行政职能部门对权力的“占据” |
三、管理办法上过多“模仿”和“依赖” |
四、校级放权与院级管理结构调整不同步 |
五、校院两级管理权限划分不明确 |
第六章 对校院两级管理权力配置的建议 |
一、落实“校办院”向“院办校”观念的转变 |
二、“更新”二级学院内部权力结构布局 |
三、明确校级职能部门权责边界 |
四、增强二级学院权力主体建设力度 |
五、强化学校学术委员会学术决策影响力 |
六、完善二级学院党政联席会议制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一)外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三)其他类文献 |
附录 |
致谢 |
在学期间的科研成果 |
(9)我国大学二级学院的虚体化困境与出路(论文提纲范文)
一、问题的提出 |
二、我国“大学办学院”困境的解释 |
(一) 深层结构对大学学院制的制约 |
(二) 行动者对大学学院制的理性选择 |
三、我国大学学院制改革的出路 |
(一) 打破大学学院制的“路径依赖” |
(二) 探寻大学学院制变革的“否决点” |
(三) 增强行动者的动力机制 |
(四) 建立行动者的利益协调机制 |
(10)治理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研究意义 |
二、 概念的界定 |
(一) 学院与学院制 |
(二) 管理与治理 |
(三) 大学治理与院系治理 |
三、 文献综述 |
(一) 大学治理研究 |
(二) 大学学院制研究 |
四、 研究的方法和思路 |
(一) 方法论基础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思路 |
第二章 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的理论基础 |
一、 治理理论及其适用性 |
(一) 治理理论产生的社会背景 |
(二) 委托-代理理论与院系治理 |
(三) 利益相关者理论与院系治理 |
(四) 法人理论与院系治理 |
二、 院系治理的权力要素及其关系分析 |
(一) 院系治理中的权力类型与结构 |
(二) 院系治理中的权力关系与运行 |
(三) 院系治理的基本原则与愿景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当前我国院系管理的主要模式及困境 |
一、 行政主导的管理模式 |
(一) 行政主导管理模式的价值信念—“权力控制” |
(二) 行政主导管理模式的系统结构分析 |
(三) 行政主导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
(四) 行政主导管理模式遭遇的困境 |
二、 学术主导的管理模式 |
(一) 学术主导管理模式的价值信念—“学术本位” |
(二) 学术主导管理模式的权力系统结构分析 |
(三) 学术主导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
(四) 学术主导管理模式遭遇的困境 |
三、 市场主导的管理模式 |
(一) 市场主导管理模式的价值信念—“交易效率” |
(二) 市场主导管理模式的系统结构分析 |
(三) 市场主导管理模式的运行机制 |
(四) 市场主导管理模式遭遇的现实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国外大学学院治理经验与国内试点学院改革 |
一、 国外大学学院治理经验与借鉴 |
(一) 英国大学内部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二) 美国大学内部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三) 法国大学内部治理的经验与启示 |
(四) 德国大学内部治理的经验和启示 |
(五) 日本大学内部治理的经验和启示 |
(六) 总结与借鉴 |
二、 国内试点学院改革的基本经验和问题 |
(一) 试点学院改革的基本经验分析 |
(二) 试点学院改革中遭遇的现实困境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我国大学院系治理改革推进建议—学术主导、分类驱动、综合改进 |
一、 大学院系治理的学术主导机制 |
(一) 大学院系分类标准的学术性导向 |
(二) 大学院系权力配置的内生性机理 |
(三) 大学院系治理改革的学术性驱动力 |
二、 大学院系治理的分类驱动机制 |
(一) 学科型院系治理结构:教授委员会集体决策下的院长负责制 |
(二) 综合型院系治理结构:党政联席会议决策下的院长负责制 |
(三) 专业型院系治理结构:学院董事会制度下的院长书记分工负责制 |
三、 大学院系治理的综合改进机制 |
(一) 培育院系治理基本精神 |
(二) 构建外部治理支撑体系 |
(三) 完善大学法人治理结构 |
(四) 预防矫正异化驱动力量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及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四、学院制改革与高校内部权力结构调整(论文参考文献)
- [1]Z省普通高校校院两级权力配置研究 ——基于“放管服”的视角[D]. 毋磊.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2]校院纵向分权治理的改革研究 ——以上海交通大学为例[D]. 岳苗玲.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3]我国高校校院二级管理中权责关系研究[D]. 刘聪聪. 华东政法大学, 2020(04)
- [4]我国大学学院设置与学科关系研究[D]. 许馨予.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4)
- [5]我国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基层学术组织变革研究[D]. 王祖霖. 江西财经大学, 2019(07)
- [6]基于社会网络分析的高校二级学院治理结构研究[D]. 高洁. 天津大学, 2018(06)
- [7]我国高校校院间权力配置研究 ——以山东省高校为例[D]. 张晓霞. 华中科技大学, 2018(05)
- [8]我国地方大学校院两级管理权力配置路径分析[D]. 吴鹏. 西华师范大学, 2018(01)
- [9]我国大学二级学院的虚体化困境与出路[J]. 贾永堂,张晓霞. 学习与探索, 2017(04)
- [10]治理理论视阈下的我国大学院系治理研究[D]. 刘恩允. 苏州大学, 2014(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