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主题作文”的教学

浅谈“主题作文”的教学

一、谈“话题作文”教学(论文文献综述)

陈春利[1](2021)在《近十年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研究(2011-2020)》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使得人们对中考的讨论有较高的热度,逐渐成为社会生活中与高考一样具有影响力的重大事件。作文在中考语文试卷中所占分值比例较大,是语文教育界仅次于高考作文的热点话题。中考一般是由各个省市单独命题,由于每个地区具体的作文教研情况有所差异,中考作文的命题会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地域色彩。重庆市作为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始终走在创新发展的前列,其教育在西南地区也具有一定的代表意义。研究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有利于把握重庆市中考方向,也可以为全国各地中考命题提供一些有用的经验借鉴。笔者在对重庆市近十年来中考作文试题和其他相关资料的整理中,发现了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存在着材料作文较难、命题模式较固定等问题,并且在教育实习中发现,中考作文背景下语文教师受“应试教育”影响,其教学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因此,笔者以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为研究对象,对重庆市近十年的中考作文试题命制质量展开探讨,并提出作文教学策略。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部分为绪论,主要通过梳理大量的文献资料,对重庆市中考作文的研究现状进行述评,对论文的思路和研究方法进行说明,思考论文的创新与不足。第二部分,借用《课标》《考试说明》、教材来阐述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的依据。然后从重庆市中考命题形式和内容两个方面入手,对重庆市近十年中考作文题进行系统的整理分析,总结出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的大致情况以及命题特点和趋势。第三部分,选取北京、天津和上海这三个具有典型意义的直辖市作为比较对象,从四个直辖市中考作文的试题内容和评分体系两个方面入手,对试题的命题模式、写作要求、题面字数、内容特点和作文分值、评分标准几个维度展开对比分析,探讨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的经验和不足。第四部分,通过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获取师生对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的真实看法,进一步分析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质量。第五部分,探讨重庆中考试题命题存在的问题,根据问题提出针对性的建议。第六部分,主要是对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反思,笔者通过与一线老师的访谈以及深入课堂,了解教师如何处理中考作文与平时作文教学的关系,根据重庆市实际教学情况提出教学启示。

米慧琴[2](2020)在《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文中指出2006年出现的新材料作文是相对于传统的旧材料作文而言的,这种命题形式的作文虽然同样是为学生提供材料,学生通过对材料的理解,自己选择角度,确定立意,选择文体,自拟题目进行创意性的表达,但与传统材料作文不同的是,新材料作文可以从材料的整体或者从材料的某一个侧面选择角度进行立意,只要不超出材料的含义范围即可,而且文体不限,这一方面在很大程度上减少了学生写作的束缚,另一方面又能通过材料的规定最大限度地保障写作教学的系统性和针对性,加之其用来命题的材料永远能在时代发展和课程变革中更新,新材料作文一直到现在还是写作训练和中高考命题的重要形式。那么,新一轮的课改之下,在高中语文教学中如何继续发挥新材料作文的优势,更好地开展新材料作文教学?这就需要对新材料作文教学做一个现状调查,从课堂实际出发,了解学生在新材料作文写作中存在的问题,针对问题提出可操作性的策略。本文首先运用文献研究法,对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整合,并将此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其次运用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并通过分析学生的习作,了解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中存在的实际问题。经过调查发现新材料作文教学中存在这些问题:学生不了解新材料作文;缺乏对新材料作文多种审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立意角度单一,缺乏新意;写作文体不明确,文体训练单一;教师缺乏书面批改,学生缺乏二次修改。针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以下可行性策略:渗透新材料作文相关知识,保证作文课时;加强审题方法练习,学会灵活运用审题方法;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进行立意;加强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书面批改与当面批改相结合,严格要求学生进行二次修改。

王英华[3](2020)在《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国卷作文命题研究》文中指出自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高考作文就被赋予极高的分值与比重,占语文总分的40%,占据着高考语文的“半壁江山”,可以说高考作文命题质量和高考作文分数事关考生命运,高考作文命题也一直备受社会热议和教育界关注。本文将对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的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梳理基础上,进行“考”“教”“写”一体化、系统化的研究,目的是深入分析高考作文的发展历程,把握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发展趋势,以期为高考作文命题提供多角度的研究视角,为高中作文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本文以高考作文命题演变历程为切入点,在回顾分析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基础上,将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作文命题划分为:高考恢复期(1977年-1979年)、高考变革期(1980年-1989年)、高考调整期(1990年-1998年)、课改实验期(1999年-2005年)、课改调整期(2006年—2014年)、课改深化期(2015年—2019年)六个阶段,并系统梳理总结各阶段高考作文命题突出特点。本文紧扣高考作文命题内容、命题形式、文体要求对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进行纵向、系统分析,并站在新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的理论前沿,对其发展趋势进行推断预测,从理论和实践层面对有效作文教学策略大胆探索,尝试构建“考”“教”互促、良性互动的体系。

高海燕[4](2019)在《近十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作文命题研究(2009-2018)》文中研究表明中考语文作文以占整份试卷的百分之四十的分值,在中考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与此同时,中考语文作文的命题代表着一个地区的作文命题水平与导向,在引导中学作文写作教学方面起到重要作用。加强对中考语文作文的研究与分析,不仅直接有助于提高学生的中考备考质量,而且对于引导中学生形成优秀的写作能力和素养,推进中华民族的母语文化教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河北省的基础语文教育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河北中考语文作文的命题对于全国中学语文作文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有鉴于此,本文试图通过对河北省近十年(2009-2018)中考语文作文的命题研究,揭示近十年河北中考语文作文的命题特征,发展优势及在某些角度的改进举措。以此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提升写作的素养,从而推动作文教学的更快发展。本论文共分四部分。绪论交代论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本论题的研究现状,本论文的创新点,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支撑本论题的理论依据。第一章阐述河北近十年来的中考语文作文命题形式的变化。指出近十年来,河北中考语文作文命题形式多样并存,全命题作文日渐被淘汰,话题作文日益发展。命题内容多关注生活、情感、个人成长方面。本章并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河北中考语文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第二章阐述河北近十年中考语文作文写作要求的变化。近十年来,河北中考语文作文一直强调写作要有真情实感,只在文体和题目要求上稍做变化。强调了写作要求的真实性、创意性和限定性。本章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河北中考语文作文未来写作要求的发展趋势。第三章阐述了河北近十年中考语文作文评分参考的变化。评分参考是阅卷老师评分的依据。近十年来,河北中考语文作文强调内容和表达分等分项变化,重视真情实感和创意表达。本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未来评分参考的改进意见总之,河北中考语文作文命题形式多样并存,写作要求集中稳定,评分参考有理有据。此研究用以指导日常的初中作文教学,利于提高教师和学生对作文习作的认识,提升彼此的作文素养和写作能力,深化作文教学改革,促进作文教学的深入发展。

赵议讳[5](2019)在《近五年全国卷作文命题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文中研究说明2014年9月,《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正式颁布,掀起了我国新一轮高考改革。自主命题省区逐渐向全国卷回归;高考形式及内容亟待变革。全国卷是由教育部考试中心命制,及时反映了高考改革的新动态。在此背景下,本文对2014年至2018年的全国卷作文试题进行研究,结合新课标,探究其形式和内容上的变化,以期发挥高考积极的导向功能,为当前作文教学带来一些有益启发。在探讨近五年高考作文命题形式上的特点时,笔者首先对高考制度恢复以来5种作文命题形式做了系统的梳理。从命题作文到材料作文、话题作文、新材料作文,再到2015年横空出世的任务驱动型作文,笔者认为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更替意在寻求开放性与限制性的平衡。其次,通过对2014年至2018年的全国卷作文试题进行汇总,对新材料作文和任务驱动型作文在全国卷中的呈现特点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以下命题形式趋势:近五年全国卷作文命题形式处于一个过渡期,任务驱动型作文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终究会取代新材料作文成为命题形式的主流。此外,在高考新改革的背景下,命题内容呈现出注重思想引领的特点,坚持“一点四面”,强化高考的教育功能。在材料内容上,贴近学生生活,体现学科特点,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精神;在立意指向上,致力于实现在限制中最大程度地开放,通过试题情境化凸显限制性,通过立意多元化彰显开放性。基于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的分析,笔者认为应重视任务驱动型作文的教学。而任务驱动型作文最大的特点是提供具体的情境,增加写作任务,因此应注重交际语境写作,并在作文教学中合理设计任务指令;基于高考作文材料内容的分析,笔者认为应丰富素材积累的方式,不能只是传统的从书籍中积累,还应引导学生从生活、网络中积累,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的发展;基于对高考作文立意指向的分析,笔者认为应培养学生的思辨习惯,多角度多元化进行认知。此外,基于高考作文命题所体现出的新理念,笔者认为还应重视实用文的写作教学。

路祺[6](2018)在《小学语文材料式话题作文教学的确定性与生成性研究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习作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写作教学无论是在中学还是小学历来都是语文界研究的重点内容。材料式话题作文在多种版本的小学语文教材中都占有较大比重,包括低段的写话和中高段的习作,其本身具有很大的开放性。但在实际的材料式话题作文教学中,或现或隐地存在着一些问题:有些教师未能看到习作内容的限定性,对所给的话题材料没找准切入点,对话题关键点产生了误读;或者教师没能结合学生实际情况,采取了不恰当的生成策略和方法,导致学生在作文中或是情感表达匮乏或是无从下笔。本文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中的习作教学为研究对象,以问题为导向,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材料式话题作文教学既要注重其内容上的确定性,更要注意其生成性。确定性包括习作内容的限定性、教学目标的设定性等方面,生成性包括学生写作能力的生成发展、作文教学内容的生成两个方面。在结构安排上,本文通过对苏教版小学语文中的材料式话题作文的类型和分布进行梳理,考察其类型与分布,从案例入手,分析目前小学语文材料式话题作文教学中可能存在的问题。继而,从确定性和生成性两个方面对材料式话题作文的教学作进一步理论探讨和实践尝试,设计了两个材料式话题作文的具体案例,希冀能为材料式话题作文的教学提供某种参考。

莫志萍[7](2016)在《微博热点话题讨论与写作教学探究》文中研究指明不论是哪个阶段的学生,由于学习动机的差异,对作文都会有抗拒心理。互联网上流传甚广的段子“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三怕周树人”生动形象地阐述了莘莘学子对作文,甚至对语文的态度。学生惧怕写作文,一方面根源于腹中无书无从下笔;一方面则因传统作文课堂的刻板无效,让他们对写作丧失信心。为了改善学生厌弃作文的情况,一些与时俱进的教师利用微博等网络媒体开拓了第二课堂,鼓励学生写140字微博,参与话题讨论,以此提高学生写作文的兴趣。然而第二课堂的虚拟和无序无法保证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获得提升,并且网络阅读始终停留在浅阅读层次,倘若监管不力,则会让学生深受互联网之不良影响,课堂总体评价收效甚微。新课改之后,高考作文的出题倾向慢慢贴近广阔的社会人生,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和真实心理,显得越发接地气。但高中语文教材却增加了经典古代诗文的篇幅量,令学生难以在教材中提炼写作文的时新的材料事例。因为阅读量少,并且涉世不深,学生习作长期充斥着陈旧事例,缺乏深刻思想。为了提高学生作文兴趣,改善学生习作问题,帮助学生积累事例,打造个性作文教学,笔者将微博热点引入高中作文课堂,借用余映潮老师板块式教学和主问题设计的思路,构建了读、想、用全面结合的综合性作文课程,并通过三十余次课堂教学实践完善了相关理论,解决了一些难题,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在教学中笔者坚持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提供大量有效资料给学生阅读、参考,通过设置数个有针对性和纵深度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辨、讨论,并布置相关的作文题目巩固学生习得,逐渐调动起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了他们自主探索、深度思考的习惯,并在一定程度提升了学生的习作质量,为他们找回了宝贵的信心。微话题作文教学作为大互联网时代下改革作文教学的一项有效尝试,有其明显的优势。热点话题的改造,给作文提供了新鲜的材料;集中讨论的过程,锻炼学生合作探究能力;对热点一分为二的辨析,培养学生辩证思考的能力;而对热点的深度挖掘,让学生对社会人生有更深刻的理解,能够增加他们习作的深度。在调动兴趣的基础上指引学生层层深入地剖析社会现象,既有助于他们作文的提升,同时也让他们居方寸间而知天下,具备作为公民的社会责任感,重拾式微的人文情怀,创造更美好的未来。

冉艳华[8](2012)在《高考话题作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学生作文应“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①话题作文在高考中的出现,以其开放的命题形式、对学生个性的尊重、发挥学生创造性等优势受到大家的青睐。在高考作文命题中站稳了脚跟,在作文教学领域也被广泛应用。然而,话题作文出现后,随之而产生的一些问题,受到了社会各方面的关注。笔者在前人对话题作文研究的基础上,对它进行全面客观的分析,以期能有一定的参考意义。从话题作文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入手,对话题作文的命题、写作、教学三个方面进行问题原因分析,从而提出完善有效的作文命题、强化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构建以真实表达为核心的作文教学。本文采用的是文献资料法、案例分析法等研究方法,结合相应的理论进行分析研究。期望对以后的高考话题作文命题、学生写作、作文教学有所启示。同时也希望通过调查分析,能促进对话题作文的研究。

杨晓玲[9](2010)在《中学话题作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末,话题作文以其充满人文关怀的“三自原则”(即自主立意、自选文体、自拟题目),迅速风靡中学作文领域。这种命题形式鼓励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内容和形式,倡导个性有创意的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传统命题形式难以解决的问题,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的实施。话题作文力求源于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重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倡导个性化表达,让学生抒发真实情感,是作文教学新理念的体现和创新。话题作文呈现出的勃勃生机,并未遮蔽教育界对它不断的反思,研究者不断提出改革和完善话题文的办法和措施。素质教育背景下的作文教学,更应重视对各种命题形式的整合与吸收,为学生发展健康个性、形成健全人格奠定基础,更好的实现作文的实用和教育功能。作文命题方式在不断探索中向前发展。本文除前言和结语外,共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话题作文的理论探索。本部分从作文命题形式的演变切入,引出对话题作文的构成、特点及理念价值的取向的阐述,强调了话题作文的产生适应了时代和社会的要求,是作文命题形式的创新。第二部分讲的是话题作文的实践轨迹。本部分以高考作文命题为例,分三个阶段阐述了话题作文改革完善和不断发展。话题作文丰富了高考作文的命题形式,它的自由性较好地体现了当今作文命题放开束缚、鼓励创新、发展个性的改革趋势。与此同时,我们也应看到,高考作文题型的多样化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几种传统命题形式的渗透融合将代表今后高考作文命题的新走向,由限制严格的材料作文向限制宽泛的话题作文再到限制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范围作文将逐渐成为高考作文的代表形式。第三部分是对话题作文命题形式的反思部分。这部分中笔者试图通过对话题作文自身缺陷的反思,延伸至对中学作文教学的审视和新的理念的建构,以期对中学作文教学有所裨益。

赵盛成[10](2010)在《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谈话题作文的审题方式》文中研究表明应试教育被批判了,被批判多年了,但考试选拔对于我们这个发展中的大国而言,对于有限的教育资源与庞大的教育需求的现状而言,其可能还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作为一道靓丽的风景而存在。分数,无论多么受责难,但仍将是家长、学校、老师、考生最为关注的对象。作文教学如果不能在分数这一点上达成一个高点,其生存必将广受责难。战略上,提升学生的生命境界,提升学生的精神高度,提升学生的思考张力;战术上,给学生以显着的分值提升,给学生以进阶的信心,给家长以孩子前程闪亮的谋划,可能是作文教学必须面对的话题与现实。(文晋)

二、谈“话题作文”教学(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话题作文”教学(论文提纲范文)

(1)近十年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研究(2011-2020)(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rt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关于中考语文作文试题的研究
        1.2.2 关于中考语文试题命制的研究
        1.2.3 关于初中语文作文教学的研究
    1.3 研究目标与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创新
        1.5.2 研究不足
2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的命制依据和相关特点
    2.1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的命制依据
        2.1.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
        2.1.2 部编版初中语文教材
        2.1.3 重庆市初中考试说明
        2.1.4 考试学原理
    2.2 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类型及特点
        2.2.1 命题大致情况梳理
        2.2.2 各类命题形式的特点
    2.3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的内容特点
        2.3.1 作文主题分类
        2.3.2 试题内容特点
3 重庆市与其他三个直辖市中考作文命题比较
    3.1 近十年四个直辖市中考作文试题内容比较
        3.1.1 命题模式比较
        3.1.2 写作要求比较
        3.1.3 题面字数比较
        3.1.4 内容特点比较
    3.2 近十年四个直辖市中考作文评分体系比较
        3.2.1 作文分值比较
        3.2.2 评分标准比较
4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质量的评价调查
    4.1 调查问卷情况
        4.1.1 调查问卷设计
        4.1.2 调查问卷结果
    4.2 教师访谈情况
        4.2.1 访谈设计
        4.2.2 访谈结果
5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的问题探析
    5.1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的问题
        5.1.1 部分题材质量不高,题干表述稍显复杂
        5.1.2 试题的难度不一致,材料作文易被忽略
        5.1.3 命题的模式较固定,写作类型较为常规
        5.1.4 评分标准比较笼统,考生得分相对集中
    5.2 重庆市中考作文试题命制的建议
        5.2.1 优化题材内容,明确题干表述
        5.2.2 降低材料难度,保持难度一致
        5.2.3 创新命题思路,丰富写作类型
        5.2.4 完善评分体系,增强试题信度
6 重庆市中考作文背景下对初中作文教学的反思
    6.1 中考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的问题
        6.1.1 教学观念急功近利
        6.1.2 教学计划杂乱无章
        6.1.3 教学方法老套僵化
    6.2 中考背景下初中作文教学的启示
        6.2.1 转变作文教学观念,提高自身写作水平
        6.2.2 顺应学生心理发展,循序展开作文教学
        6.2.3 注重学生读说训练,促进读说写的转化
        6.2.4 指导学生审题立意,传授写作方法技巧
        6.2.5 重视作文评分体系,引导学生互评互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2)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问卷调查法
        1.3.3 访谈法
        1.3.4 案例分析法
2 文献综述
    2.1 材料作文的研究综述
        2.1.1 对材料作文内涵的研究
        2.1.2 对材料作文教学的研究
        2.1.3 学生写作材料作文中存在困难的研究
        2.1.4 对材料作文局限性的研究
    2.2 新材料作文的研究综述
        2.2.1 对新材料作文由来的研究
        2.2.2 对新材料作文概念的研究
        2.2.3 对新材料作文特点的研究
        2.2.4 对新材料作文的分类研究
        2.2.5 对新材料作文教学的研究
        2.2.6 学生新材料作文写作中存在困难的研究
        2.2.7 新材料作文命题误区的研究
        2.2.8 对新材料作文改进建议的研究
3 新材料作文的理论基础
    3.1 刘锡庆的“双重转化”论
    3.2 潘新和的“共能”、“异能”论
    3.3 卫灿金的写作思维学
4 新材料作文的特点
    4.1 联系生活
    4.2 凸显家国情怀
    4.3 立意多样
    4.4 文体自由
    4.5 题目自拟
5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调查工具的设计与实施
    5.1 调查问卷的设计与实施
        5.1.1 调查问卷的设计
        5.1.2 调查对象的选择
        5.1.3 问卷信效度检测
        5.1.4 问卷的发放与回收
    5.2 访谈的设计与实施
        5.2.1 访谈提纲的设计
        5.2.2 访谈的实施
6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6.1 学生不了解新材料作文
    6.2 缺乏对新材料作文多种审题方法的指导与训练
    6.3 立意角度单一,缺乏新意
    6.4 写作文体不明确,文体训练单一
    6.5 教师缺乏书面批改,学生缺乏二次修改
7 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改进策略
    7.1 渗透新材料作文相关知识,保证作文课时
    7.2 加强审题方法练习,学会灵活运用审题方法
    7.3 运用发散思维,多角度进行立意
    7.4 加强各种文体的写作训练,增强学生的文体意识
    7.5 书面批改与当面批改相结合,严格要求学生进行二次修改
8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关于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现状调查的调查问卷
附录B 关于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现状的访谈提纲(学生)
附录C 关于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现状的访谈提纲(教师)
附录D 学生作文
致谢

(3)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国卷作文命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起
    二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创新之处
    三 文献综述
        (一)国内高考作文命题研究综述
        (二)国内外高考作文命题对比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
第一章 1977~2019年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回顾
    一 高考恢复期的作文命题,突出政治导向色彩(1977—1979年)
    二 高考变革期的作文命题,关注社会人生(1980—1989年)
    三 高考调整期的作文命题,注重道德评价(1990—1998年)
    四 课改实验期的作文命题,人本命题显现(1999—2005年)
    五 课改反思期的高考作文命题,更加关注现实生活(2006—2014年)
    六 课改深化期的高考作文命题紧扣时代脉搏(2015—2019年)
第二章 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特点及分析
    一 高考作文命题内容特点及分析
        (一)命题内容从政治挂帅、社会热点、道德评说,逐步聚焦人文思考。
        (二)命题一直在谋求“窄”与“宽”的动态平衡
        (三)命题内容由“限制”走向“开放”
        (四)命题要求由表象化日趋具象化
    二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特点及分析
        (一)高考作文命题类型演变及特点
        (二)高考作文命题形式特点及规律
    三 高考作文命题文体特点及分析
        (一)限定文体
        (二)文体不限
        (三)文体自选
        (四)确定文体
        (五)明确文体
第三章 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趋势及分析
    一 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内容趋势及分析
        (一)直面现实,关注社会热点
        (二)独抒心灵,注重生活体验
        (三)富含哲理,注重理性思辨
    二 全国卷高考作文命题形式趋势及分析
        (一)重视任务驱动型作文
        (二)关注命题作文
    三 全国卷高考作文文体倾向及分析
        (一)注重文体特征已成共识
        (二)应用文体写作不容忽视
        (三)评述类文体命题或成热点
第四章 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一 高考作文命题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启示
        (一)以“考”促“教”,发挥命题的导向作用
        (二)以“考”促“学”,发挥命题的激励作用
        (三)以“教”促“写”,发挥课堂的引领作用
    二 高中作文有效教学策略探究
        (一)改进高中作文教学策略
        (二)改进高中作文训练策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4)近十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作文命题研究(2009-201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命题形式及关注热点的变化
    第一节 多种作文命题形式并存
        一 各类作文的特点
        二 作文命题的发展
    第二节 作文命题形式的发展趋势
        一 半命题作文的发展
        二 话题作文的发展优势
    第三节 作文命题的重点关注内容
        一 关注生活学习及成长
        二 关注道德情感教育
第二章 命题中写作要求及其变化
    第一节 写作要求的重点
        一 真实性
        二 创意性
        三 限定性
    第二节 写作要求的具体变化情况
        一 文体要求的变化
        二 情感要求的变化
    第三节 写作要求的发展趋势
        一 仍然注重情感要求
        二 注重书写方面的要求
第三章 河北近十年中考作文评分体系及其变化
    第一节 新型评分体系及发展
        一 分项分等级评分体系
        二 分项分等评分体系的发展及其特点
    第二节 内容和表达项的变化
        一 内容第一性
        二 形式第二性
    第三节 评分参考的改进意见
        一 注重应用写作
        二 注重健康写作
        三 注重本真写作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近五年全国卷作文命题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第一章 2014年至2018年全国卷作文命题形式分析
    1.1 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沿革
        1.1.1 命题作文
        1.1.2 材料作文
        1.1.3 话题作文
        1.1.4 新材料作文
        1.1.5 任务驱动型作文
        1.1.6 关于作文命题形式沿革的思考
    1.2 新材料作文在2014年至2018年全国卷中的呈现特点
    1.3 任务驱动型作文在2014年至2018年全国卷中的呈现特点
    1.4 命题形式趋势:任务驱动型作文后来居上
第二章 2014年至2018年全国卷作文命题内容分析
    2.1 思想引领:坚持“一点四面”,重视育人功能
    2.2 材料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体现时代精神
        2.2.1 贴近学生生活,反映学科特点
        2.2.2 关注社会热点,体现时代精神
    2.3 立意指向:寻求在限制中最大程度地开放
        2.3.1 试题情境化,凸显限制性
        2.3.2 立意多元化,彰显开放性
第三章 近五年全国卷作文命题对教学的启示
    3.1 重视任务驱动型作文教学
        3.1.1 注重交际语境写作
        3.1.2 合理设计任务指令
    3.2 丰富素材的积累方式
        3.2.1 从书籍中积累
        3.2.2 从生活中积累
        3.2.3 从网络中积累
    3.3 注重思辨能力的培养
        3.3.1 由浅入深、培养思辨习惯
        3.3.2 转换角度、力争认识多元
    3.4 注重应用文的训练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2014年至2018年全国卷作文真题汇总
致谢

(6)小学语文材料式话题作文教学的确定性与生成性研究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习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四、研究意义
第一章 材料式话题作文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现状
    一、苏教版中小学语文材料式话题作文教学现状
    二、小学语文材料式话题作文教学的课例分析
    三、小学语文材料式话题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第二章 材料式话题作文教学的确定性
    一、作文内容的限定性
    二、教学目标的设定性
第三章 材料式话题作文教学的生成性
    一、学生写作能力的生成和发展
    二、材料式话题作文教学内容的生成
第四章 两个材料式话题作文教学设计
    一、注重学生的情感表达——以《我的动物朋友》教学设计为例
    二、精准生成作文内容——以《我的老师》教学设计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微博热点话题讨论与写作教学探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定义微话题作文教学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第一章 在大互联网时代下构建微话题作文教学
    第一节 互联网对传统教学的冲击
        一、互联网时代下的学生
        二、互联网时代下的教师
        三、互联网时代下的课堂
    第二节 高中语文作文教学的困境
        一、师生对作文教学的态度
        二、高中语文课本选文特点
        三、高中语文作文出题走向
第二章 在具体课堂实践中构建微话题作文教学
    第一节 选择微博热点话题的原因
        一、学生的兴趣所在
        二、微博热点的特点
        三、符合课改的要求
    第二节 微话题作文教学流程设计
        一、微话题作文教学课程举例
        二、微话题作文教学环节解读
第三章 在推广拓展延伸中完善微话题作文教学
    第一节 微话题作文教学的优点
        一、充分体现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新课标理念
        二、可以有效地提升学生对阅读文章和写作事例的兴趣
        三、能够培养学生深度挖掘材料背后本质的习惯与能力
    第二节 微话题教学的注意事项
        一、让热点话题和高考作文紧密联系
        二、教师要宏观调控课堂并引导到位
        三、对热点话题的深度解读必不可少
        四、微话题教学内容与第一课堂接轨
    第三节 微话题作文教学的新变
        一、将热点选择权留给学生
        二、增设更鲜活的课堂活动
        三、微话题中加入写作指导
        四、利用热点串联第一课堂
        五、用多种文体进行再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高考话题作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选题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文献综述
2 话题作文相关概述
    2.1 话题作文的要素
    2.2 话题作文的特点
    2.3 话题作文的类型
3 高考话题作文的现状
    3.1 话题作文的优点
    3.2 话题作文中存在的问题
        3.2.1 作文命题中的问题
        3.2.2 学生写作中的问题
        3.2.3 教师教学中的问题
4 话题作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1 作文命题的应试因素制约
    4.2 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缺失
    4.3 教师教学的功利取向严重
5 实现话题作文价值的策略
    5.1 完善有效的话题作文命题
        5.1.1 话题作文命题的明确性
        5.1.2 话题作文命题的开放性
        5.1.3 话题作文命题的激励性
    5.2 强化学生写作的主体意识
        5.2.1 以读促写的策略
        5.2.2 丰富的生活资源
        5.2.3 真实的表达渴望
    5.3 构建以真实表达为主的写作教学
        5.3.1 写作是为更好的表达,表达源自鲜活的生命
        5.3.2 坚持表达的真实性,关注学生的个性、精神和人格
        5.3.3 坚持写作的创新性,变“被动表达”为“主动表达”
6 对高考话题作文的展望
    6.1 命题要把握话题作文为主的趋势
    6.2 写作要注重真实、个性和情感的统一
    6.3 话题作文教学要回归理性
7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中学话题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一、话题作文的理论探索
    (一) 作文命题形式演变概述
    (二) 话题作文的构成及特点
    (三) 话题作文理念价值取向
        1.“人”与“文”的统一融合
        2. 倡导个性化的表达方式
        3. 引导学生积极融入生活
        4. 开拓思维多元化的空间
二、话题作文的实践轨迹
    (一) 作文命题突破束缚
    (二) 话题作文一枝独秀
    (三) 命题形式趋向融合
三、对话题作文的反思
    (一) 形式本身缺陷的反思
        1. 难以防范的套作和抄袭现象
        2. 淡化文体导致写作能力单一
        3. 命题偏重文学类忽视应用性
    (二) 对作文教学的批判与反省
        1. 探究语文教师应承担的职责
        2. 教学过程和教材编写的无序
    (三) 建构新的作文理念的尝试
        1. 中美写作教学比较及借鉴
        2. 开放有序的作文教学理念的建构
结语
注释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着论
致谢

(10)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谈话题作文的审题方式(论文提纲范文)

【专题导语】
【要点阐说】
    一、话题作文题的构成与审题
    二、“话题”类型与审题
【要点阐说】

四、谈“话题作文”教学(论文参考文献)

  • [1]近十年重庆市中考作文命题研究(2011-2020)[D]. 陈春利. 四川师范大学, 2021(12)
  • [2]高中语文新材料作文教学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D]. 米慧琴. 山西师范大学, 2020(07)
  • [3]1977年恢复高考以来全国卷作文命题研究[D]. 王英华. 海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近十年河北省中考语文作文命题研究(2009-2018)[D]. 高海燕.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5]近五年全国卷作文命题分析及其对教学的启示[D]. 赵议讳. 河南师范大学, 2019(07)
  • [6]小学语文材料式话题作文教学的确定性与生成性研究 ——以苏教版小学语文习作为例[D]. 路祺. 合肥师范学院, 2018(07)
  • [7]微博热点话题讨论与写作教学探究[D]. 莫志萍.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4)
  • [8]高考话题作文研究[D]. 冉艳华. 重庆师范大学, 2012(02)
  • [9]中学话题作文教学研究[D]. 杨晓玲. 山东师范大学, 2010(04)
  • [10]问渠哪得清如许 为有源头活水来——谈话题作文的审题方式[J]. 赵盛成. 新作文(中学作文教学研究), 2010(Z1)

标签:;  ;  ;  ;  ;  

浅谈“主题作文”的教学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