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实习医生教育需求的评价和实习医生教育与培训计划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锐杰[1](2021)在《创新加工类企业管理新思路》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通过对大型机械制造加工类企业的薪酬绩效管理现状进行调查发现,该类企业薪酬绩效管理整体处于中等水平;从内外部薪酬绩效水平调查来看,其仍需通过内部薪酬绩效的完善与优化,提升整体管控水平,从而激发员工工作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期待本次研究能够为大型机械制造加工类企业的薪酬绩效管理,提供一些新的思路。
李宁[2](2020)在《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文中研究指明教会医学是基督教在近代中国传播的产物,从十九世纪下半叶产生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消亡,历经近百年崎岖波折又波澜壮阔的历史。“齐鲁医学”曾经是中国教会医学的一张“名片”,其典型性和代表性至少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齐鲁医学”的发展历程几乎贯彻整个山东教会医学从起源到消亡的全部过程,代表着山东教会医学的最高水平,早在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就与“北协和、南湘雅、西华西”等国内三大头牌医学齐名,并称为“东齐鲁”,在国内外医学界享有很高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二是“齐鲁医学”品牌由英美加中四国共同缔造和培育,其人员和经费至少由四个国家的十三个基督教组织供给,亦是洛克菲勒基金会重点资助的医学机构之一,其参与主体的多元性及其对不同势力态度的矛盾性恰好为研究“齐鲁医学”与地方社会的互动提供了绝佳机会;三是“齐鲁医学”由教会医学向“人民医学”转型的过程异常复杂,经历了南迁福州、内部分裂、派系争斗、与美决裂、思想改造等多重洗礼,最终在全国院系调整中完成蜕变与重生,其过程既具有全国教会医学转型的通性特征,又有独特的发展脉络,对于整个教会医学转型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齐鲁医学”的转型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前就已开始。1948年济南解放前夕,在国民党势力的怂恿和西方差会的鼓动下,齐鲁医学院做出了南迁福州的决定,大部分医学教授和本科生由山东济南迁往福建福州,齐鲁医院和少部分师生继续留守济南。不久,医预科随文理学院南迁杭州。一时间国内出现三处齐大校区和两个领导核心,形成南北对峙。南迁不仅造成“齐鲁医学”的内部分裂和派系对立,更为后来被新政权认定为“落后”和“反动”埋下了伏笔。随着杭州和福州的相继解放,齐鲁医学院在南迁一年之后选择回迁济南,“齐鲁医学”在形式上实现了合体和统一,但是南迁带来的负面影响不仅没有消除,反而在旧有矛盾的积累效应下被扩大,最突出的表现就是新旧两派势力之间的校权之争。以吴克明为代表的亲国民党守旧势力与以杨德斋为代表的亲共产党新晋势力为获得学校控制权展开了激烈博弈,最终新派势力在新政权的支持下两次挫败“倒杨”运动,赢得校权之争的胜利。随后,“齐鲁医学”开启了行政体制方面的改革,在齐鲁医院建立第一支党小组,不断扩大共产党的影响力,积极向新政权靠拢。自1949年底收回校权到1952年院系调整,“齐鲁医学”随着齐鲁大学同步启动了思想、政治、经济、教育、社会服务等方面的系统改革,开始了艰难而又深刻的历史转型。思想政治方面的改革是新政权非常关注的重要议题,也是其他改革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基础。针对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宗教氛围浓厚、“亲美”“崇美”思想严重、政治意识淡漠、片面强调专业技术等状况,新政权以齐大行政管理层和共产党工作小组为媒介,在全校范围内发起了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运动,通过开展爱国爱党教育、常规思政教育、亲苏学苏教育等一系列学习教育活动,使“齐鲁医学”广大师生和医护人员增加了对新政权和共产党的了解,提高了思想政治意识。抗美援朝战争爆发之后,思想政治教育的重点转向全面控诉美国侵略和爱国主义教育,将长期以来普遍存在的“亲美”“崇美”“恐美”情绪逐渐改造为反美仇美排美情绪,通过鼓励学生参军参干、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收治志愿军伤病员等实际行动与美国划清界限,将全体师生团结在爱党爱国拥军的旗帜下,为后来的院系调整打下了思想基础。在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想改造的同时,“齐鲁医学”其他方面的转型改革亦在同步进行。在教学育人方面,齐鲁医学院积极响应新政府提出的“教育为工农服务,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指导方针,在招生对象、招生名额、入学资格、培养目标、学制学时、教学课程等方面进行深刻改革,不断满足新中国对医学人才的迫切需求。在社会服务方面,齐鲁医院主动参与灾区医疗救灾、疫病防治服务、公共卫生教育,将发挥专业优势与服务社会有机结合起来。在经济方面,面对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齐鲁医学院及齐鲁医院改变过去单纯依靠中外教会拨款的传统方式,积极争取新政府的资助,通过有条件地接受捐赠、开展资产清查运动、增产节约运动等多种途径拓展筹资渠道,最终与外国教会彻底割裂经济联系,完全实现了经济自立。上述改革措施的实施,既体现了新政权和新执政党对“齐鲁医学”提出的外在要求,也体现了“齐鲁医学”人审时度势、主动适应新时代新形势的调适和努力。1952年10月,齐鲁大学在全国院系调整中走向消解,包括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在内的原有组织被撤并重组,随之而来的是“齐鲁医学”在性质内涵和组织属性方面的根本性变化。齐鲁医学院与山东医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山东医学院,附属齐鲁医院则成为山东医学院附属医院。“齐鲁医学”从此涅盘重生,进入崭新的历史发展时期。虽然“齐鲁医学”在名称、性质和归属等方面发生了变化,但其优秀的文化基因和传统的人文根脉得以传承和保留下来,并最终发展成当今的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和齐鲁医院。“齐鲁医学”发展史实际上也是教会医学与山东地方社会的互动史,二者互相影响、相互形塑而又彼此同化、趋于融合。“齐鲁医学”在西方传统与中国文化之间、宗教信仰和世俗生活之间、外国资源和本土力量之间、现代化转型与传统惯性之间不断寻求某种平衡,并以彻底本土化、中国化的结局完成转型使命。
孙宏亮[3](2020)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医学是一门人学,是关系人类幸福的事业,对人的全面关怀为医学应有之意。医学人文素养是医学的灵魂,反映了人类对生命的根本态度,医师人文素养的高低直接影响民众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在医疗卫生领域,向往健康、重视健康和保持健康成为越来越多人的共同追求,人们不再局限于关注疾病本身,而是全方面关注生理、心理和社会的综合状态,希望得到全方位、全流程和全要素的健康促进与凸显人性的医学关怀,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发展与变化,在当前健康中国建设的背景下,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就显得愈加重要。本文从医学发展的客观现状、社会对医学的人文诉求和健康中国的价值旨归三个方面论述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现实需要,在国内外文献研究的基础上,以实证调查法和比较研究法开展如下研究。第一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着重论述了医师人文素养的含义、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首先,从社会对医师职业的期望入手,分析医师职业特点和职业标准,提出医师应承担的角色;其次,根据医师职业需要,将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界定为医师伦理素养、医师哲学素养、医师心理素养和医师法律素养;再次,鉴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重要意义,围绕着医师在临床实践中涉及的一系列关系,介绍当前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的主要模式。第二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相关理论。从东西方人文思想进行溯源,确定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理论。首先,从传统文化中儒家思想提倡的“仁”学入手,追求君子人格和德化社会,从家和礼两个方面,探讨美德培养;其次,从古希腊时期的《希波克拉底誓言》中朴素的医学人道主义,到中世纪孕育了西方近代人本主义的“博爱”思想,再到文艺复兴时期对西方人道主义的呼唤,论述了医学与人文关系的发展变迁。最后,确定医师人文素养的培育理论,包括成人学习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第三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研究。通过对多家三甲医院的医师和患者进行实证调查,发现我国医师人文素养总体良好,大部分医师都能够恪守医师职业行为规范、遵纪守法,认真履行治病救人职责,不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但仍然存在部分医师人文素养缺失的情况,具体表现在崇高职业理想信念的相对匮乏与普遍的职业倦怠心理逆反,医师人文实践“差异化”与责任担当精神的相对减弱,个性自我的张扬与团队精神的缺乏,科技理性的极端至上与人文价值意义的相对薄弱,对医疗差错的漠视与有意逃避,除医师自身内在原因之外,一些外在因素也产生了很大影响,主要包括医师职业生态欠佳、相关规范制度有待完善、社会氛围有待妥善营造、医院人文建设被边缘化和医疗决策复杂等。第四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本章介绍了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美国针对医师的人文素养培育有健全的机构支持,有完善的医学教育培训,还有享誉全球的人文医院,为医师人文素质培养提供了制度、创造了环境氛围;英国综合医学委员会发布了《优质医疗》及附属8份指南,强调了医师为保证患者获得基本医疗保护而履行的职责,并以人文观念贯穿其中,文件和指南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供了纲领;新加坡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方面也有可借鉴之处;中国台湾是亚洲最早推行医院评鉴暨全面质量管理的地区,台湾长庚医疗体系成立了一站式医疗照护单元模式,有效提升了医疗质量,创造出了更大的社会和经济价值,充分体现了医学人文关怀;中国香港地区完善的政府制度建设、良好的医院管理和公众互动也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供助力。第五部分,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在已有文献梳理和实证调研的基础上,提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首先通过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来完善政府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制度建设;其次,通过媒体引导和行业组织推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营造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社会氛围;再次,加强医院文化建设、提升医院服务品质、强化团队合作意识和开展医务社会工作,打造医院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基地;最后,通过敬业精神的自我塑造、实践叙事医学和投身志愿服务,来完成医师自身人文素养修炼。本研究在借鉴部分发达国家与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的基础上,结合实证研究,深入临床和社区,客观观察、真实记录,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提出了一些建议,从而促进医师个体健康发展,推动医院人文建设,促进医疗卫生事业健康发展。
郑鹏飞[4](2020)在《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模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文中指出研究背景及目的《2018年中国卫生统计年鉴》明确指出:2018年注册护士人数为410万人,从数据上看比2015年的320万增长了 26%,护士从业人员虽有所增加,但目前我国儿科护士占我国注册护士总人数仍不足1%[1]。同时因我国人口结构特点发生变化,近几年来逐渐放开“二孩”政策[2],导致人们对儿童的卫生保健需求日益增加,进一步增加了儿科护士的需求量。新入职护士是儿科护理团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构成部分,是推进儿科护理事业稳步成长以及护理团队整体素质提升的重要保障。因此,如何保障新入职护士接受科学的入职培训,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掌握踏实的专业技术成为了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我国儿科专科护理事业起步较晚,且儿科专科护理也尚未形成一门完整的学科[3],导致在儿科新入职护士在入职初期的培养阶段,仍存在较多的有待解决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问题为缺乏对儿科新入职护士的评价、选拔、考核等较统一的指标。胜任力模型是人力资源管理中较为科学和新型的理论模型[4],它通过针对某一特定职位,能够很好的将胜任该职位所需的胜任素质科学的联系起来构成胜任组合结构,是人力资源管理中选拔人才、开发工作分析与资源管理的重要依据。胜任力理论由于其对工作岗位的深度挖掘能力及科学性,已经被各大工作领域所接受[5]。各大公司积极构建属于自己公司专属的胜任能力模型,以期提高员工的岗位工作能力及实时对员工现有的工作能力进行评价,针对性提高所欠缺的胜任能力。护理领域最早在20世纪后期便将胜任力理论引入进来,并深受欧美澳等发达国家所认可。我国在21世纪初,护理学者也在不断的探索中将其引入我国护理领域中[6],经过不断的钻研,已经逐步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理论基础,并将该理论应用于专科护理,临床护理,护理教育及护理管理领域中,已经取得了较为明显的成果。但是,目前胜任能力在儿科护理领域中仍缺乏应用,仍欠缺针对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的理论研究。因此,本研究针对新入职护士,通过质性访谈的方式充分了解新入职护士岗位所需具备的胜任能力,同时采用大量文献回顾、专家咨询的方式,对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指标体系进行构建,并对每项胜任行动素质进行权重分析。以期通过构建新入职护士胜任能力评价体系,来更好的完善新入职护理人员所需具备的工作素质,使其更好的融入到工作岗位中,最终达到为患者提供更佳的优质护理服务。研究目的:1.通过查阅文献,了解国内外胜任能力评价指标现状,确定新入职儿科护士胜任能力特征框架。2.对护理领域年限较高者进行半结构访谈,结合胜任素质模型,初步构建评价指标。3.将问卷发放给该领域专家进行修改,完成最终指标构建,对每项指标进行赋值。研究方法本研究运用半结构式访谈、对国内外文献的回顾以及德尔菲专家咨询等方法,研究内容可以分为以下三部分:第一部分:本研究通过使用万方、维普、知网、百度学术、SinoMed、Ovid、PubMed等文献检索工具进行文献搜索,中文关键词以“儿科”、“新入职护士”、“胜任力”、“量表”、“胜任力模型”、“能力”、“儿科护士”等进行搜索查找相应文献。外文关键词以“Pediatrics”、“Newly recruited nurses”、“Competence”、“Gauge”、“Competency Model”、“ability”、“Pediatric Nurse”、等进行搜索。将搜索到的文献进行整理,排除掉于本研究不相关的文献,对剩下的文献一一进行回顾,同时,将胜任力模型理论及职务分析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依据,初步确定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要素。第二部分:以第一部分胜任能力要素框架为理论依据,设计半结构访谈提纲。选取苏州市某儿童专科医院在职资深护士进行访谈,进一步深入了解新入职护士岗位所需具备的胜任能力,尝试初步构建胜任能力模型评价指标。运用Colaizzi法对访谈内容进行编码,提炼胜任能力主题。结合胜任能力辞典,描述各项胜任能力的行动要素,初步构建胜任能力模型评价指标内容。第三部分:通过前两部分所构建初步模型,编写德尔菲专家问卷咨询内容。选取苏州、无锡、常州、徐州等地共28名护理领域资深专家进行交流与咨询,经过两轮咨询与修改后,完成儿科新入职护士胜任能力模型评价指标构建。本研究采用客观赋权法对各级指标进行权重分析,为后续学者应用时提供参考侧重依据。研究结果1.经过对中外文文献及胜任能力模型的分析与整理,针对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共整理出25种胜任能力要素,分别为:基础护理知识、儿科护理知识、法律知识、科研知识、专业技能、循证护理能力、整体护理、沟通合作能力、应急能力、科研能力、教学能力、工作管理能力、安全管理能力、压力管理能力、职业态度、慎独自律、良好自我认知、客观评价、职业规划、积极进取、逻辑清晰、热情自信、耐心、谦虚谨慎。2.半结构访谈,共计整理文字141123字,按照colaizzi七步分析法深入分析整理资料[7]。最终整理后共提炼6大胜任能力领域,经科研小组反复讨论和修改后,构建初步的儿科领域新入职护士胜任能力模型的相关评价指标。模型以冰山模型为建模依据,分为6大领域,分别为知识储备、临床护理技能、工作技能、工作管理能力、职业素养、个性特征。6大领域又分为25项二级指标,参考Spencer胜任特征辞典及麦克利兰辞典对行为素质的定义,结合访谈内容,定义二级指标内容以及二级指标的各项行为要素。3.本研究采用德尔菲专家咨询的方式,对初步构建的模型指标进行删减和修改。最后,由科研小组讨论后确定模型结构。分为6大领域,29个胜任素质,52项行动要素。行动要素所赋权重系数见附录六。经过两轮咨询后,咨询问卷的回收率和有效率都达到了百分之一百。胜任领域专家的熟悉程度,经过统计得到(cs)为0.900,判断依据自评经过计算为(ca)为0.939,专家权威程度(cr)最终得数是0.9195,远大于0.7,表明专家咨询结果有足够可信度。在第二次对专家进行咨询后,计算总体的德尔菲系数,各行动要素的系数分别为0.279、0.287、0.268(P值<0.01),数据可以表示咨询的专家,意见趋于稳定,模型评价指标修改结果被专家认可。研究结论1.经过大量文献回顾后发现,胜任力理论已经被护理领域所认可,各大学者将其积极引进到护理领域各方面中来,但儿科护士领域中,仍缺乏相关研究。2.培训者在制定新入职儿科培训方案和对护理人员考核评价时,不应仅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储备和技能训练,应将自我管理能力、职业素养、个性特征同样作为重点。3.本研究构建的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指标,经过德尔菲问卷咨询和修改,得到了专家们较为一致的认可,具有一定的科学性,评价指标内容设置较为合理。
刘奕[5](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陈素凤[6](2020)在《“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医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本研究通过结合“医教协同”背景,研究H医院专硕的培养现状、培养模式的认知情况,分析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具有针对性的建议,为更好地优化医院专硕培养方案,全方位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收集H医院专硕培养的基本信息,运用问卷调查法对H医院专硕和导师进行调查,调查医德医风、政策法规、专业理论知识、人际沟通交流、临床实践技能、临床科研能力、临床教学能力、外语能力八项能力培养现状及培养认知情况。采用一对一半结构式访谈法对导师、专硕、管理人员进行深度访谈,收集专硕培养完善措施方面的创新性意见。结果:医教协同模式优势明显,72.3%的学生和72.6%的导师对医教协同模式满意;H医院的专硕培养工作不断取得进步,但仍有35.2%的专硕和32.2%导师对整体培养效果不满意;专硕和其他住培学员同工不同酬的奖助体系会降低专硕的工作积极性;考核内容不全面、考核标准不科学、考核目标不明确、考核方法不具有针对性,培养过程考核流于形式。31.8%的专硕只在少部分轮转科室能管理床位,53.0%的专硕在本学科临床工作期间仍不能独立值夜班,临床实践机会不够,临床技能考核不规范;导师认为学生的论文撰写能力、文献阅读能力、文献检索能力仍有待提升,61.4%的专硕未发表过文章,科研能力培养不受重视;导师对学生英语能力的评价较差,英语口语、阅读、写作能力均有待提升,英语自学能力较差,语言学习氛围不浓厚;H医院专硕经过三年的培养,医德医风等职业精神和专业素养得到明显的提升;88.3%的学生表示没有承担过本科生的理论教学,只有47.7%的学生参加过教学制度、规范及教学技巧培训,临床教学能力明显不足;57.6%的学生表示与患者沟通交流时有一点困难,42.4%的学生存在信心不足,导师认为主要是沟通经验不足、缺乏沟通技巧训练等原因;64.6%的导师认为学生的卫生法律知识掌握程度较差,自学卫生法律知识的学生只有42.4%,卫生政策法规学习缺位;专硕的理论课程主要是采取分散式授课+脱产式集中授课,理论课程教学方法落后、课程设置未能贴合专硕的培养目标、课程内容重叠,导致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理论知识掌握程度不足。结论:H医院基地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师资力量雄厚,制度体系成熟。专硕与住培衔接顺利,协同培养初见成效,但专硕整体培养质量仍有待提升。在专硕培养过程中仍然存在奖助体系不完善、考核评价体系不健全、忽略临床能力以外其他能力的培养、自主学习意识能力较差等问题。应加大专项经费投入,建立健全激励机制;优化评价考核体系,完善考核过程管理;重视其他能力培养,增强自主学习能力;保障技能培训质量,理顺临床科研关系,为更好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供有利保障。
何云涓[7](2020)在《安徽地区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安宁疗护是对疾病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庭的照护服务,通过对疼痛和其他症状的早期识别、正确评估并采取措施预防、缓解痛苦,旨在提升生命终末期患者及其家属的生活质量。在安宁疗护及相关理论研究的基础上,对安徽地区医务人员临终关怀态度、认知状况及影响因素的相关作用机制进行调查和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为政府、社会和医疗机构进一步发展安宁疗护事业,加强安宁疗护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对策。方法:采用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相结合的方法。(1)通过文献复习法,学习相关理论研究方法和过往研究成果。(2)通过对医务人员及相关人员开展半结构式访谈,了解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认知的总体情况,基于扎根理论分析访谈资料,并构建理论模型。(3)通过开展问卷调查,调查样本地区医务人员的安宁疗护态度、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采用Epi Data3.1进行资料整理,运用SPSS16.0进行描述性分析、单因素分析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4)综合分析以上资料,提出相关对策。结果:(1)在对10名受访者开展半结构式访谈的基础上,通过三级编码,梳理出与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认知有关的73个概念、15个范畴,并提炼出核心范畴“医务人员态度、认知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模型”。(2)医务人员临终关怀态度、认知及影响因素调查结果显示:604个样本FATCOD-B量表均分为108.45±9.04分,低于意大利、瑞士等国家水平。线性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样本中所在科室为外科、女性、综合医院是医务人员临终关怀态度的保护因素;而实习医护、医辅科室、本科以上学历的医务人员临终关怀态度积极性弱。(3)医务人员总体对安宁疗护的认知处于较低水平,公立医院医务人员学习过安宁疗护知识的比例较高,知识主要来源于临床实践;对于开展安宁疗护,医务人员担忧的主要因素是担心“患者家属的不理解导致医院纠纷”。部分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受益人群,患者准入标准,服务涵盖内容认知不准确。讨论和建议:研究对象安宁疗护态度和认知水平有待提高。我国安宁疗护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政策和运行机制亟待建立和完善。健全区域规划、医保制度、人才培养、建制规范、服务标准、监督管理等相关支持政策;倡导“预先计划”,明确供需双方责权;针对我国医务人员的临终态度积极性较差,安宁疗护的认知度较低的问题,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死亡教育和专业培训,构建安宁疗护职业认证体系。
付梦婷[8](2019)在《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玛丽亚·蒙台梭利(Maria Montessori)是意大利着名的女性教育家,她在深广的基础知识和务实的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成一派的理论体系。教师教育思想是蒙台梭利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不仅在教师教育方面有着自己独特的观点,在实践领域也有突出的贡献。蒙台梭利培养了一支专业教师队伍,这支梯队是国际教师教育领域中唯一一个以人名命名的教师群体——蒙台梭利教师。这类特殊的教师群体的培养也区别于常规教师培训,形成了独特的教师培训体系。本文通过对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的整体把握,对其实践发展历程的全貌呈现,追踪最新实践进程,从中汲取经验,希冀对我国教师教育理论的丰富和实践的推进有所启示和借鉴。本论文首先从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渊源入手,阐述了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和理论基础。其次,全面梳理了蒙台梭利教师思想的主要内容,解读了其关于教师角色、教师职责、教师的专业素质、师生关系、教师培养的观点。然后,重点探讨了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如何在实践中体现,以“国际蒙台梭利协会”和“蒙台梭利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为主线,解读当今蒙台梭利教师培养方式、过程等。最后,在阐述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对西方国家的影响和贡献的基础上,通过阐述其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在我国的传播和影响,结合本国目前教师行业发展的现实状况,提出几点建设性意见。
张阳[9](2019)在《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现状调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为适应现代社会对健康需求新变化,21世纪国际医学教育全球独立委员会于2010年在《柳叶刀》杂志上发表了《21世纪医学教育展望报告》,报告指出全球正经历着第三代医学教育改革,并提出开展“以胜任能力为导向”的教育理念。为适应这种社会健康需求格局的改变,世界医学课程模式正在逐步由以知识结构和过程为基础的模式转向以胜任力为基础的方向发生演变。2014年11月教育部出台了《关于医教协同深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改革的意见》,进一步明确提出深化开展以岗位胜任力为导向的教育教学改革。本科临床医学专业作为我国医学教育的主体和基础,对保障“5+3”一体化临床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顺利开展具有重要基础意义。如何构建符合我国国情的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将国内、外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融入到本科阶段的医学人才培养目标中,并找出目前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胜任力和教学现状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进而建立以胜任力为导向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对提升医学教育质量具有重要和深远的意义。材料和方法:在综合国内、外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标准的文献理论分析的基础上,对24名本科临床医学毕业生进行行为事件访谈,优秀组12名,普通组12名,结合学生访谈结果,经过专家讨论后,初步编制的《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调查问卷》(教师版),选取国内不同区域18所医学院校450名专业及教学管理教师为研究对象,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标准进行重要性和可行性评价,构建中国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在全国不同区域选取六所医学院校1620名本科毕业生对毕业生胜任力模型标准的重要性、胜任力现状及本科教学现状进行评价。利用描述性统计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验证性因子分析等方法进一步验证和修订胜任力模型。并在辽宁省范围内邀请住院医师(890名)、临床教师(150名)、护士(140名)、管理人员(50名)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的现状进行评价,结合毕业生胜任力自评结果,进行分析比较,进一步了解毕业生胜任力不足。最后,通过调查了解我国目前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结果:450名专业教师参与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重要性评价,发放问卷450份,回收372份,回收率93.3%。量表总体信度0.921,各维度信度均大于0.7。经因子分析得出KMO值为0.87,Bartlett球型检验的χ2值为9686.93。采用主成分分析法,经正交旋转,提取特征值大于1,因子载荷大于0.5的因子。可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6个,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8.14%。删除因子载荷小于0.35的条目8个,专家组讨论后决定再删除一个条目,最终模型包含6个维度,51个条目。6个维度分别命名为“医学及相关知识”、“临床技能与疾病预防”、“学术科研与终身学习能力”、“信息技术与管理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质、伦理和团队合作”。24个访谈样本中,剔除了2个未全部完成访谈。优秀组与普通组毕业生胜任力在访谈长度和访谈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编码小组编码的一致性可接受。两编码小组访谈结果分析得出7项基准胜任力,5项鉴别胜任力。在全国范围内,邀请不同区域的1620名毕业生,利用《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模型调查表》(学生版)进行胜任力重要性和现状评价,回收1585份,经探索性因子分析得出KMO值为0.91,Bartlett球型检验的χ2值为12321.77。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正交旋转后可提取特征值大于1的因子共有6个,6个因子累计方差贡献率达69.33%。经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显示:χ2=4238.364,p=0.12,结果不显着,χ2/df=3.571,CFI为0.902,AGFI为0.812,RMSEA为0.07,这说明模型的拟合程度较好,是可以接受的模型。本科毕业生胜任力在各维度总体水平不高,特别是“人际沟通能力”、“职业素质、伦理和团队合作”两大领域培养不足,部分能力培养存在缺失。结论:1.与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和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相比,中国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与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接轨,胜任力模型涉及内容和领域基本一致,仍需进一步根据国内教育实际进行补充或修订。2.中国本科临床医学专业毕业生胜任力模型构建过程,方法科学,数据可靠,基本符合中国国情。3.中国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不容乐观,总体水平不足,特别是需加强医学生人际沟通、职业精神与素质培养等薄弱环节的培养。4.我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在培养目标、教育方法、教育资源和评价方法存在诸多不足,需进一步适应新的社会健康要求,积极开展以岗位胜任力为基础的医学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优化“5+3”一体化临床医学专业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陈宇[10](2019)在《上海市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医疗体制的不断改革和发展,基层医疗体制改革逐渐受到重视。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作为基层医疗的主要承担者,其核心人员是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的家庭医生团队。家庭医生是社区卫生服务基本医疗功能的具体实施者,随着家庭医生制度的深入发展,家庭医生人才缺失、新进人才不足、区域配置失衡、能力水平有限等问题成为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瓶颈。论文将对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进行深入分析和讨论,试图解决在家庭医生扮演居民健康“守门人”角色的情况下,激励其提升职业素养的问题。论文运用人力资本和人力资源理论、卫生资源配置理论和全面薪酬理论,采用社会调查法、Logistic回归分析法、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家庭医生人才建设进行研究。首先梳理上海市家庭医生相关政策、家庭医生制度的发展沿革及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的人才发展现状,并以闵行区做典型案例分析。其次根据上海市和闵行区的发展现状发现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过程中存在家庭医生人才资源紧缺、区域配置失衡、工作压力大、缺乏长效激励机制等方面的问题。文章通过选取上海市黄浦区、宝山区、松江区对社区卫生服中心的家庭医生进行社会调研,采用SPSS、STATA软件对收集的有效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并找出其显着性影响因素,了解家庭医生的工作及其职业发展的情况;并对国外家庭医生人才培养和制度发展的相关经验进行总结和借鉴,为家庭医在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借鉴和依据。论文通过以上研究分析提出健全家庭医生人才队伍的相关建议:一是有效增加家庭医生人才数量;二是加快提升家庭医生技能水平;三是协调家庭医生人才区域配置;四是加强家庭医生长效激励机制。有利于促进家庭医生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吸引更多全科人才加入家庭医生队伍,提升家庭医生的职业能力和素养的提升,推动社会和居民对家庭医生职业资质和身份的认可,进而健全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为社区基层卫生提供优质服务。
二、实习医生教育需求的评价和实习医生教育与培训计划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实习医生教育需求的评价和实习医生教育与培训计划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创新加工类企业管理新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目的与方法 |
●研究目的 |
●方法 |
●数理统计分析方法 |
结果 |
●员工薪酬绩效满意度的整体调查结果 |
●影响员工内部薪酬绩效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
●影响员工外部薪酬绩效满意度的相关因素 |
结论 |
(2)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概念界定 |
三、研究史料与文献回顾 |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难点 |
五、研究方法与写作思路 |
第一章 南迁福州与北归济南:转型的时空背景 |
第一节 南迁福州 |
一、酝酿南迁:三派势力博弈 |
二、选址福州:各方推进南迁 |
三、南下福州:顺利完成迁移 |
三、福州一年:勉强恢复教学 |
四、留守济南:艰难维持残局 |
第二节 北归济南 |
一、山东情结:回归原动力 |
二、校产羁绊:难舍的家业 |
三、协商回济:积极的态度 |
四、顺利回迁:各方的帮助 |
小结 |
第二章 校权之争与行政改革:行政上开启转型 |
第一节 校权之争:新旧势力的博弈 |
一、留济齐大校务:旧权把持 |
二、校权回收运动:大势所趋 |
三、两次“倒杨”运动:斗争不止 |
第二节 行政改革:运转机制的蜕变 |
一、软弱的齐大校政 |
二、积极的行政改革 |
三、齐鲁医院的调整 |
四、争取“国立”运动 |
小结 |
第三章 教育改革与医疗服务:业务上推行新政 |
第一节 教育改革 |
一、招生改革 |
二、教学改革 |
第二节 公卫服务 |
一、参与医疗救灾 |
二、疫病防治服务 |
三、公共卫生教育 |
第三节 支援战争 |
一、踊跃参军参干 |
二、组织抗美援朝医疗队 |
三、收治志愿军伤病员 |
小结 |
第四章 经费改革与资产管理:经济上实现自立 |
第一节 美国经济封锁 |
一、教会拨款的限制 |
二、进口设备的限制 |
第二节 拓展筹资渠道 |
一、有条件接受捐赠 |
二、向政府申请补助 |
第三节 改革资产管理 |
一、资产清查:奠定改革基础 |
二、资产纠纷:化解资产矛盾 |
第四节 增产节约运动 |
一、“三自”革新运动 |
二、医院经费改革 |
三、“三反”“五反”运动 |
小结 |
第五章 抗美援朝与思想改造:政治上实现新生 |
第一节 建国初期师生思想状况 |
一、宗教色彩浓厚 |
二、亲美思想严重 |
三、政治意识淡漠 |
第二节 抗美援朝教育运动 |
一、保卫和平签名运动 |
二、控诉美国文化侵略 |
三、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
四、全面驱离美籍教师 |
第三节 革命政治教育 |
一、常规思政教育 |
二、爱国爱党教育 |
三、亲苏学苏教育 |
第四节 思想改造运动 |
一、原有问题及改造过程 |
二、改造效果和影响 |
小结 |
第六章 院系调整与明确隶属:全方位完成转型 |
第一节 院系调整:完成转型的直接推动力 |
一、全国院系调整的背景与过程 |
二、齐鲁大学的调整 |
三、齐鲁医院的归属变更 |
第二节 山东医学院的调整适应 |
一、原山东医学院基本情况 |
二、调整初期的混乱情况 |
三、初步的改革调整 |
第三节 齐鲁医院的改革调整 |
一、院系调整初期的混乱现象 |
二、齐鲁医院的全面改革 |
第四节 明确归属:步入新的起点 |
一、医院承担医学教学任务 |
二、行政体制上的关系不明确 |
三、明确隶属与管理关系 |
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3)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选题意义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一)文献研究法 |
(二)实证调查法 |
(三)比较研究法 |
四、创新点和不足之处 |
(一)创新点 |
(二)不足之处 |
第二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 |
一、医师职业概述 |
(一)医师职业概念 |
(二)医师职业特点 |
(三)医师应承担的角色 |
二、医师人文素养概述 |
(一)医学人文概述 |
(二)医师人文素养概述 |
(三)医师人文素养的结构 |
(四)医师人文素养的核心内涵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概述 |
(一)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意义 |
(二)医师人文素养培育中涉及的关系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模式 |
第三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相关理论 |
一、中国医师人文素养思想 |
(一)儒家人文思想 |
(二)中国传统医学文化中的人文思想 |
(三)中国传统医学人文思想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西方医师人文素养思想 |
(一)西方人文思想 |
(二)西方人文思想与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理论 |
(一)成人学习理论 |
(二)建构主义理论 |
第四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研究 |
一、研究对象与方法 |
二、研究结果 |
(一)医师人文素养现状 |
(二)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现状 |
三、讨论 |
(一)医师人文素养现状整体良好 |
(二)部分医师人文素养有待提高 |
(三)医师人文素养培育中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
第五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发达国家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美国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英国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新加坡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中国台湾和香港地区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经验借鉴 |
(一)台湾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香港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第六章 医师人文素养培育路径 |
一、加强政府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制度建设 |
(一)建立中国特色基本医疗卫生制度 |
(二)构建中国特色现代临床医学教育制度 |
二、营造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社会氛围 |
(一)媒体引导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二)行业组织推动医师人文素养培育 |
三、打造医院医师人文素养培育基地 |
(一)加强医院文化建设 |
(二)提升医院服务品质 |
(三)强化团队合作意识 |
(四)开展医务社会工作 |
四、医师自身人文素养修炼 |
(一)树立医师人文精神 |
(二)实践叙事医学 |
(三)投身志愿服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医师人文素养现状及培育现状调查(医师版) |
附录2 医师人文素养现状调查(患者版) |
附录3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情况 |
致谢 |
(4)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模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概念界定 |
1. 儿科新入职护士 |
2. 胜任力 |
3. 胜任力模型 |
第三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 研究目的 |
2. 研究意义 |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 第一部分: 相关文献内容及胜任能力理论回顾 |
2. 第二部分: 质性访谈及评价指标初步构建 |
3. 第三部分: 德尔菲问卷咨询 |
第五节 技术路线 |
第二章 胜任力理论及护理岗位胜任能力研究进展回顾 |
第一节 胜任力理论回顾 |
一、胜任力概述理论基础 |
二、胜任力的应用 |
三、胜任力模型概述 |
四、胜任素质辞典 |
五、胜任力模型的构建 |
第二节 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文献回顾 |
一、我国护士胜任力研究现状 |
二、我国儿科护士胜任能力现状 |
第三节 小结 |
1. 明确胜任能力概念,奠定理论基础 |
2. 结合多种方法,构建模型指标 |
3. 探索儿科护士岗位素质,构建模型框架 |
第三章 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指标的质性研究 |
第一节 方法 |
一、研究内容与意义 |
二、研究对象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节 研究结果 |
第三节 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指标(初稿) |
第四节 讨论 |
1. 本研究访谈结构设计具有一定可靠性 |
2. 以实际情况为重心,调整胜任素质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指标的修订 |
第一节 德尔菲问卷咨询 |
一、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指标的构建 |
二、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指标的修订 |
三、德尔菲专家咨询结果 |
第二节 德尔菲专家问卷咨询修改结果 |
第三节 讨论 |
1. 模型评价指标构建的可靠性及科学性 |
2. 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模型评价指标的研究结果及各级指标的权重分析 |
3. 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模型评价指标的意义与实用性分析 |
第五章 结论和建议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局限性 |
第四节 研究展望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综述 儿科护理岗位胜任能力研究进展及现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咨询专家基本信息调查表 |
附录2 德尔专家咨询问卷(第一轮) |
附录3 专家熟悉程度及判断依据 |
附录4 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指标咨询问卷(第二轮) |
附录5 权重系数 |
附录6 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评价指标构建的访谈记录表 |
致谢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
2.1 Msssive MIMO技术 |
2.2 极简载波技术 |
2.3 超密集组网 |
2.4 MEC技术 |
3 总结 |
(6)“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英文缩写 |
前言 |
材料与方法 |
结果 |
讨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综述 我国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发展及现状研究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7)安徽地区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 |
1.3 研究意义 |
2 资料和方法 |
2.1 资料来源 |
2.2 研究方法 |
2.2.1 文献研究法 |
2.2.2 半结构式访谈 |
2.2.3 问卷调查 |
2.3 研究内容 |
2.3.1 基于扎根理论的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认知情况影响因素研究 |
2.3.2 安徽地区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及影响因素研究 |
2.3.3 安徽地区医务人员安宁疗护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
2.3.4 推动安宁疗护人才队伍建设的对策与建议 |
2.4 质量控制 |
2.5 相关概念界定 |
2.5.1 安宁疗护 |
2.5.2 缓和医疗 |
2.5.3 人文关怀 |
2.5.4 提前护理计划(Advance Care Planning,ACP) |
2.5.5 扎根理论(grounded theory) |
2.5.6 WHO缓和医疗服务体系构建框架 |
2.6 技术路线图 |
3 结果 |
3.1 基于扎根理论的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认知情况影响因素研究 |
3.1.1 资料来源和访谈对象基本情况 |
3.1.2 范畴提炼 |
3.2 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及影响因素分析 |
3.2.1 研究对象一般人口学资料 |
3.2.2 医务人员福罗尔梅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FATCOD-B)得分情况 |
3.2.3 医务人员临终关怀态度影响因素分析 |
3.2.4 医务人员临终关怀态度影响因素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
3.3 医务人员安宁疗护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分析 |
3.3.1 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的基本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 |
3.3.2 医务人员对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服务态度情况 |
3.3.3 医务人员对安宁疗护相关知识的认知情况 |
4 问题讨论与研究不足 |
4.1 问题讨论 |
4.1.1 安宁疗护试点中存在的问题 |
4.1.2 基层医疗机构开展安宁疗护的可行性分析 |
4.1.3 样本地区医务人员临终关怀态度积极性有待提升 |
4.1.4 医务人员安宁疗护认知水平有待加强 |
4.2 研究不足 |
5 政策建议 |
5.1 加快完善安宁疗护相关政策体系 |
5.2 倡导―预先计划‖,明确供需双方责权 |
5.3 加强医务人员的死亡教育和专业培训,构建安宁疗护职业认证体系 |
5.4 探索安宁疗护费用补偿制度 |
5.5 强化考核力度,确保安宁疗护服务质量 |
参考文献 |
附件 |
附录 个人简历 |
致谢 |
综述 国内外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与认知研究进展 |
参考文献 |
(8)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一)真知灼见的教师教育思想 |
(二)兢兢业业的教师教育实践 |
二、选题意义 |
(一)进一步充实和发展我国教师教育理论 |
(二)为我国教师教育的研究提供国外视野 |
(三)助力于蒙台梭利教师教育的中国化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文献综述 |
(二)国外文献综述 |
四、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渊源 |
第一节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社会环境 |
一、生产力的变革促进教育领域的改革 |
二、新教育运动与进步教育运动的影响 |
三、意大利教育中的现实问题 |
第二节 蒙台梭利的个人经历 |
一、埋下了梦想的种子 |
二、理想转变投身教育 |
三、梦想照进现实 |
第三节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 |
一、哲学观基础 |
二、生理学基础 |
三、心理学基础 |
四、教育学基础 |
第二章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论教师的角色 |
一、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 |
二、教师是儿童秘密的研究者 |
三、教师是儿童成长的引导者 |
四、教师是儿童精神的服务者 |
五、教师是环境的创设者和维护者 |
六、教师是儿童权利实现的保障者 |
七、教师是家园双向合作的联络者 |
第二节 论教师的职责 |
一、创设和维护教育环境 |
二、建筑家与校沟通之桥 |
第三节 论教师的专业素质 |
一、应有正确的儿童观 |
二、掌握蒙台梭利的教学法 |
三、具有良好的职业品质 |
第四节 论师生关系 |
一、独立自由的师生关系 |
二、以儿童为中心的师生关系 |
三、距离型的师生关系 |
第五节 论教师的培养 |
一、培养掌握科学方法的蒙氏教育工作者 |
二、强调教师科学精神的塑造 |
三、提供真实的实践环境引导教师走出困境 |
第三章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的实践 |
第一节 AMI的创立与发展 |
第二节 AMI教师职前培养 |
一、招生要求 |
二、培训课程 |
三、教学与考核 |
第三节 AMI教师职后发展 |
一、在职进修 |
二、培训师路径 |
第四节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认证委员会”的定位与发展 |
第五节 MACTE认证的教师培养 |
一、教师培训课程 |
二、教师能力标准 |
三、远程教育 |
第四章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的影响及启示 |
第一节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在美国的传播和影响 |
一、在美国的传播 |
二、对美国的影响 |
第二节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在欧洲的传播和影响 |
一、在欧洲的传播 |
二、对欧洲的影响 |
第三节 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在我国的传播及启示 |
一、蒙台梭利教师教育的中国行 |
二、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对我国教师教育发展的意义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语 |
第一部分 :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及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比较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比较研究法 |
3 结果 |
3.1 不同国家医学教育标准的概述 |
3.1.1 美国医学院校联合会--21 世纪医生培养目标研究 |
3.1.3 全球医学教育最低基本要求 |
3.1.4 英国《明日的医生》(Tomorrows Doctors)-本科医学教育标准 |
3.1.5 澳大利亚医学理事会..《本科临床医学专业评估与认证标准》 |
3.1.6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临床医学专业 |
3.2 不同国家医师岗位胜任力框架的概述 |
3.2.1 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 |
3.2.2 加拿大专科医师胜任素质框架 |
3.2.3 英国医学总会(GMC)医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框架 |
3.2.4 中国临床医生岗位胜任力通用模型 |
3.3 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及医师胜任模型框架的比较 |
3.3.1 不同国家地区医学教育标准比较 |
3.3.2 不同国家、组织医生岗位胜任力框架标准的比较 |
4 讨论 |
4.1 国内、外医学教育标准的比较研究 |
4.1.1 国内、外主要发达国家医学教育标准的比较 |
4.1.2 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2016 版与2008 版内容的比较 |
4.2 国内、外医生岗位胜任力框架比较研究 |
5 结论 |
第二部分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2.1 文献法 |
2.2.2 行为事件访谈 |
2.2.3 问卷调查法 |
2.2.4 专家讨论法 |
2.3 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2.4.1 准备工作 |
2.4.2 现场调查 |
2.4.3 录入 |
3 结果 |
3.1 胜任力指标池的初步构建 |
3.2 行为事件访谈 |
3.2.1 人群基本资料 |
3.2.2 访谈时间与访谈录音文本分析 |
3.2.3 编码者平均编码结果分析 |
3.2.4 文本长度与胜任特征频次、平均分数、最高等级分数相关 |
3.2.5 胜任力特征分析 |
3.3 专业教师对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指标重要性评价 |
3.3.1 调查人群一般情况 |
3.3.2 专业教师调查表的信度分析 |
3.3.3 专业教师调查表的效度分析 |
3.4 专家组对胜任力模型条目的讨论结果 |
3.5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胜任力岗位胜任力初步模型 |
3.6 专业教师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重要性得分分析 |
3.6.1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重要性得分分析 |
4 讨论 |
4.1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模型构建 |
4.1.1 行为事件访谈结果分析 |
4.1.2 胜任力模型初步框架的构建 |
4.1.3 教师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评价阶段 |
4.1.4 模型构建中专家组讨论阶段 |
5 结论 |
第三部分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验证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2.1 问卷调查 |
2.2.1 因子分析 |
2.3 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2.4.1 准备工作 |
2.4.2 现场调查 |
2.4.3 录入 |
3 结果 |
3.1.1 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调查人群一般资料 |
3.1.2 量表的信度分析 |
3.1.3 量表的效度分析 |
4 讨论 |
4.1 量表的信度 |
4.2 量表的效度 |
4.3 模型的局限性 |
4.4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与中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和中国临床医师岗位胜任力模型的比较分析 |
5 结论 |
第四部分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和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
1 前言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研究对象 |
2.2 方法 |
2.2.1 问卷调查 |
2.2.2 小组讨论 |
2.3 统计分析 |
2.4 质量控制 |
2.4.1 准备工作 |
2.4.2 现场调查 |
2.4.3 录入 |
3 结果 |
3.1 临床医生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分析 |
3.1.1 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自我评价的得分分析 |
3.1.2 不同人群对临床医生专业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评价得分比较 |
3.1.3 不同性别住院医师对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得分分析 |
3.1.4 不同职称临床教师对临床医学本科毕业生胜任力得分分析 |
3.2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现状分析 |
3.2.1 培养目标 |
3.2.2 课程设置 |
3.2.3 教学方法 |
3.2.4 考试评价 |
3.2.5 临床实习 |
3.2.6 招生与就业 |
4 讨论 |
4.1 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自我评价得分分析 |
4.2 不同人群对本科毕业生胜任力现状评价的比较 |
4.3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育现状存在的问题 |
4.3.1 .培养目标方面 |
4.3.2 课程设置方面 |
4.3.3 教学方法方面 |
4.3.4 教育评价方面 |
4.3.5 临床实习方面 |
4.3.6 招生与就业指导方面 |
4.3.7 对医学教育改革的启示 |
5 结论 |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行为事件访谈提纲 |
附录2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调查表(初测版) |
附录3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调查表(修订版) |
附录4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教学现状调查表 |
附录5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表(住院医师版) |
附录6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表(临床教师版) |
附录7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现状调查表(护士版) |
附录8 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10)上海市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来源和背景 |
1.1.1 选题来源 |
1.1.2 选题背景 |
1.2 选题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综述 |
1.3.1 国外家庭医生制度发展模式 |
1.3.2 国内家庭医生制度发展概括 |
1.3.3 家庭医生人才队伍研究综述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和设计方案 |
1.5.1 研究方法 |
1.5.2 设计方案 |
第二章 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相关理论概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家庭医生 |
2.1.2 家庭医生制度 |
2.1.3 人才 |
2.2 理论基础 |
2.2.1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理论 |
2.2.2 卫生资源配置理论 |
2.2.3 全面薪酬理论 |
第三章 上海市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现状及问题分析 |
3.1 上海市家庭医生相关政策概况 |
3.1.1 政策梳理 |
3.1.2 政策概况 |
3.2 上海市家庭医生制度发展沿革 |
3.2.1 发展历程 |
3.2.2 实施现状 |
3.3 闵行区家庭医生制度发展概况 |
3.3.1 制度实施成效 |
3.3.2 阶段发展情况 |
3.4 上海市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问题分析 |
3.4.1 家庭医生人才资源总量不足 |
3.4.2 家庭医生人才区域配置失衡 |
3.4.3 家庭医生工作压力较大 |
3.4.4 缺乏长效人才激励机制 |
第四章 上海市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实证分析 |
4.1 调查准备及实施 |
4.1.1 调查对象与样本数量 |
4.1.2 设计调查问卷 |
4.1.3 调查实施 |
4.2 家庭医生调查现状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4.2.1 基本信息 |
4.2.2 职业发展情况 |
4.3 家庭医生人才职业发展及影响因素分析 |
4.3.1 调查问卷信度检验 |
4.3.2 数据变量说明与模型构建 |
4.3.3 数据解读与结论 |
第五章 国外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发展经验及启示 |
5.1 强化家庭医生人才培养 |
5.1.1 完善的学历教育体系 |
5.1.2 规范的家庭医生培训机制 |
5.1.3 严格的职业资格认证 |
5.2 确立家庭医生首诊制度 |
5.2.1 家庭医生的健康“守门人”角色 |
5.2.2 家庭医生的社会地位与作用 |
5.3 优化全科医生制度运行机制 |
5.3.1 经营方式优化 |
5.3.2 筹资机制优化 |
5.3.3 管理机制优化 |
第六章 上海市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对策建议 |
6.1 有效增加家庭医生人才数量 |
6.1.1 盘活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人才资源 |
6.1.2 吸引医学毕业生投入家庭医生工作 |
6.2 协调家庭医生人才区域配置 |
6.2.1 适当引入外地家庭医生人才 |
6.2.2 加强区域间人才和技术交流 |
6.3 加快提升家庭医生技能水平 |
6.3.1 加强岗位技能培训和继续教育 |
6.3.2 完善家庭医生任职资格制度 |
6.3.3 重视家庭医生过程培养模式 |
6.4 加强家庭医生长效激励机制 |
6.4.1 完善家庭医生收入分配制度 |
6.4.2 优化家庭医生聘任方式 |
6.4.3 开展评优评先并树立典范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上海市家庭医生人才发展水平情况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实习医生教育需求的评价和实习医生教育与培训计划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创新加工类企业管理新思路[J]. 王锐杰. 人力资源, 2021(22)
- [2]历史变局中的“齐鲁医学”转型研究(1948-1953)[D]. 李宁. 山东大学, 2020(06)
- [3]医师人文素养培育研究[D]. 孙宏亮. 大连医科大学, 2020(07)
- [4]儿科新入职护士岗位胜任能力模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D]. 郑鹏飞. 苏州大学, 2020(02)
- [5]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6]“医教协同”背景下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现状及对策研究 ——以H医院为例[D]. 陈素凤. 河北医科大学, 2020(02)
- [7]安徽地区医务人员安宁疗护态度、认知情况及影响因素研究[D]. 何云涓. 安徽医科大学, 2020(02)
- [8]蒙台梭利教师教育思想及实践研究[D]. 付梦婷.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中国临床医学专业本科毕业生岗位胜任力模型构建与现状调查研究[D]. 张阳. 中国医科大学, 2019(01)
- [10]上海市家庭医生人才队伍建设研究[D]. 陈宇.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2019(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