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法国《电影手册》主编答问录(论文文献综述)
谭笑晗[1](2015)在《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华语电影批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法国《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状况是华语电影海外传播的重要风景。作为世界最着名的电影研究刊物,《电影手册》继承着安德烈·巴赞等法国1950年代批评家的遗产,秉承着他们一贯的电影批评传统,自诞生之日起就沿着法国电影“新浪潮”的方向不断发展,既重视电影作为自律性艺术的美学原则,又重视电影同其他艺术之间的关系和联系,既重视欧洲艺术电影的发展变化,又重视其他地区电影状况,因之,法国《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研究在华语电影研究方面具有重要意义。一方面,将华语电影置于一个以电影诞生地法国为中心的批评视域内,可以充分认识到华语电影同西方电影世界、电影理论界的关联性和差异性;另一方面,欧洲电影批评独有的理论焦点和理论视角也无形中为华语电影批评界提供了一条新理路。因此,《电影手册》对华语电影如何关注、关注什么、为什么关注也就成为法国《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研究的主旨和要点所在,而在这种关注背后隐藏着的批评逻辑、批评角度、批评方式也为华语电影研究提供了诸多启示。论文主体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阐释“华语电影”概念和《电影手册》的历史渊源、批评立场、发展状况,从几个方面对论文研究对象进行界说。一直以来,“华语电影”都是海内外电影研究者颇具争议的概念,鲁晓鹏、李道新、陈旭光和陈犀禾等人在各自的表述中寻找了概念的通约性。《电影手册》为“华语电影”概念提供了丰富性,通过对《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研究也可以重新对“华语电影”进行认识。而《电影手册》作为法国电影批评界的旗帜也涵盖了电影研究的诸多可能性,集20世纪上半叶法国电影期刊之大成,成为法国电影期刊发展史上浓墨重彩的一笔。《电影手册》的诞生有着非常复杂的时代背景和现实环境,既有一些个人的推动因素,也存在电影理论发展的必然可能,并且与法国电影“新浪潮”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法国电影期刊甚至世界电影期刊的理论潮流之所在。第二章以“《电影手册》与华语电影史”为主题,讨论了《电影手册》几十年来在对华语电影关注过程中所建构出来的华语电影史,其中包括香港电影史、中国大陆电影史和台湾电影史三个主要方面。就中国大陆电影史而言,《电影手册》不但关注第五代、第六代中国大陆电影导演,而且关注文革电影甚至关注1930至1950年代的中国电影,其中既包括对中国大陆电影史轨迹的描述,又涵盖了在这个轨迹中出现的诸多影响电影史发展方向和前进步伐的电影人;就香港电影史而言,法国电影期刊本身对香港电影史的研究就相对丰富,《电影手册》所关注的香港电影史占据了法国香港电影研究四个时期中三个,无论是从关注对象上还是从关注内容上都较之中国大陆电影史更为系统,尤其是对香港电影“新浪潮”的介绍与分析同法国电影“新浪潮”形成了时空上的互文性;就台湾电影史而言,《电影手册》集中关注的是西方话语方式在台湾电影中的变化,台湾的地缘性和政治性吸引着《电影手册》的眼球,再此基础上也形成了对台湾“新电影”的进一步研究与批评。第三章以《电影手册》对侯孝贤、杨德昌、王家卫、徐克和贾樟柯五位华语电影导演的批评为中心,尝试还原《电影手册》对这五位导演的批评立场、批评尺度和批评原因,回答“《电影手册》关注了谁、为什么关注、如何关注”等问题,从量上对《电影手册》相关批评文章进行梳理,也从质上对《电影手册》华语导演批评进行理论建构,试图呈现出《电影手册》对这些导演批评与分析的独特性。对侯孝贤的关注主要在于其自然主义的镜头风格和现实主义诗学特征;对杨德昌的关注主要在于其电影美学的现代感和叙事结构的变化,并旁及导演本人对于台湾的独特表述;对王家卫的关注主要在于其电影所体现出来的哲学性和诗学特征;对徐克的关注主要在于他对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武侠文化的再现以及在这种再现过程中间杂的现代电影技术;对贾樟柯的关注主要在于他镜头中的现实中国和发展中中国,在美学上则更重视贾樟柯电影语言中流露的中国新现实主义。第四章首先反思了《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局限性。以之为基础,进而探讨《电影手册》批评给华语电影研究界带来的启示,主要集中于华语电影导演的启示和对华语电影研究中重写电影史的启示。就华语电影导演而言,从电影形式上说应该严格遵循“电影是自律性艺术”这一准绳,拍摄出带有丰富电影语言的电影;从电影内容上说应该既呈现出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又不回避现代中华的现实状况;从电影传播学的意义上说应该加强同欧洲电影世界的交流。就重写电影而言,应该借鉴《电影手册》所建构华语电影史的研究经验,以独特的视角、纤细的细节、史料的钩沉丰富华语电影史的创作。结语部分系统总结了《电影手册》的批评立场,从《电影手册》对香港电影“新浪潮”、台湾电影“新浪潮”和中国大陆第六代导演的分析中得到“‘新浪潮’已经由本体论逐渐演变为方法论”的结论,并在电影史、电影导演和影片三个方面提炼出《电影手册》对华语电影的批评方式。
徐枫[2](2014)在《在好莱坞与法国电影体系之间——支持艺术电影制作和发行的必要性》文中提出美国电影在商业电影体系外,对实验和艺术电影保持敏感性,随时准备吸纳新的人才、方法甚至思路,使自己不断更新扩展,造就其百年繁荣。而法国电影在失去工业霸主地位后,用艺术和文化优势替代工业优势,同时促进工业发展;"二战"后这种方法成为自觉的国家工程策略。法国国家电影中心(CNC)的"电影支持账户",尤其是"收入预支"制度,成为同时扶持法国电影工业和全球艺术电影,扩散国家影响力的有效机制。中国电影面对着全球商业片市场、欧洲艺术电影市场和本土市场,可以好莱坞与法国当代电影体系为参照,寻找自己的道路和模式。
曾军[3](2007)在《视觉文化与观看的政治学》文中指出主体的“屈从性”(具体化为“看与被看”的问题)是我们从事视觉文化论域中观看的意识形态研究,展开观看的政治学视界的一把钥匙。观者与表征的关系一方面表现为一种权力支配关系,另一方面也表现为一种文化认同关系。如果说权力支配关系主要体现为观者观看位置的“主动/被动”的话,那么,文化认同关系则意味着观者在进行表征观看中的文化身份的“认同/拒斥”。情境本身就意味着一种限制,意味着一种不自由的状态。对于观看情境限制的反抗从来没有中断过。对于自由观看的追求成为观者所努力的目标,对于情境的超越和克服,一直伴随着观者的观看行为。因此,“自由观看”本身就是一种对情境限制进行抵抗的政治。
徐枫[4](2004)在《法国《电影手册》主编答问录》文中研究说明2003年10月下旬,法国《电影手册》(Cahiersducinéma)主编让-米歇尔·傅东先生(Jean-MichelFrodon,1953—),借来华访问的机会,与《电影艺术》杂志社和《世界电影》杂志社的部分编辑进行了小规模的座谈。双方交流了各自国家的电影状况和杂志编辑出版方面的经验。傅东先生是法国着名电影批评家、历史学者,着有《法国电影的现代时期》(L’agemoderneducinémafran?ais,Flammarion,1995)、《国家映像:电影与民族国家》(LaProjectionnationale,OdileJacob,1998)、《侯孝贤》(HouHsiao-hsien,dir.,Cahiersducinéma,1999)、《与伍迪·艾伦对话》(ConversationavecWoodyAllen,Plon,2000)等。参加座谈的有《电影艺术》主编王人殷、编辑部副主任吴冠平;《世界电影》编辑部副主任洪旗、编辑陈宜年、李小刚。留法学者、中央戏剧学院电视艺术系青年教师徐枫承担了座谈会的翻译工作。以下摘发部分谈话实录。
二、法国《电影手册》主编答问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法国《电影手册》主编答问录(论文提纲范文)
(1)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华语电影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引言 |
第一章“华语电影”与《电影手册》 |
第一节“华语电影”何谓? |
一、命名的“反政治学” |
二、华语电影概念再描述 |
三、关于华语电影的“中心主义” |
第二节 《电影手册》的前世今生 |
一、法国电影期刊概说 |
二、《电影手册》创刊背景及其民族电影的基本态度 |
三、《电影手册》世界声誉之奠定 |
四、《电影手册》的历史轨迹 |
第三节 《电影手册》华语电影影评人群体 |
第二章 《电影手册》的华语电影史建构 |
第一节 《电影手册》与中国大陆电影史 |
一、“长征”: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 |
二、“东方故事”:1950年代的中国电影 |
三、“沉睡的摄影机”:文革时期的中国电影 |
四、“天才归来”:陈凯歌与张艺谋 |
五、“北京的信心”:大陆第六代电影导演 |
第二节 《电影手册》与香港电影史 |
一、《电影手册》香港电影研究的四个时期 |
二、香港电影在法国“出场”(1950-1980) |
三、绽放的年代(1980至今) |
四、“电影新浪潮”:法国与香港的互动 |
第三节 《电影手册》与台湾电影史 |
一、从“中华民国电影”到“华语电影” |
二、台湾电影的“新浪潮” |
三、《电影手册》台湾电影史批评的局限性 |
第三章 《电影手册》与华语电影导演批评 |
第一节 侯孝贤:“自然”的导演 |
一、“距离”诉说真实 |
二、“自然”与现实主义诗学 |
三、两种“中国性” |
第二节 杨德昌:叙写平静的悲歌 |
一、《一一》的形成 |
二、杨德昌电影的现代感 |
三、多重叙事结构的组织 |
四、杨德昌的台湾 |
第三节 王家卫:香港电影的“新新浪潮” |
一、“时空当代性”:王家卫的电影哲学 |
二、城市诗意:王家卫电影之美 |
三、“作者论”:“强化”的电影作者 |
第四节 徐克:现代化的中国传统 |
一、电影主题:传统文化的守夜人 |
二、“市集”之美:电影要素的“混合” |
三、中西之争:审视徐克的不同眼光 |
第五节 贾樟柯:酒吧里的读诗人 |
一、电影语言:用“最小化场面调度”获得“最大化电影艺术效果” |
二、电影主题:中国奇迹? |
三、中国新现实主义:巴赞的洗礼 |
第四章 《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局限性与启示 |
第一节 《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的局限性 |
一、以“点”概“面”的华语电影批评 |
二、影评权力构成的文化等级 |
三、“规范影评”的趋向 |
第二节 对导演的影响:《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启示之一 |
一、深入研究和挖掘现实与传统 |
二、关注电影语言和美学风格的探讨 |
三、重视华语电影海外传播 |
第三节 重写电影史:《电影手册》华语电影批评启示之二 |
一、寻找电影史中的“失踪者” |
二、电影美学和电影历史相结合的复调式电影史 |
结语 |
引用和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电影手册》中的华语电影批评文章列表 |
附录二 法国出版的华语电影研究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
(2)在好莱坞与法国电影体系之间——支持艺术电影制作和发行的必要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好莱坞对实验与艺术电影的吸纳 |
1.20 世纪 20—40 年代欧洲先锋派对好莱坞的影 响 |
2.20 世纪 60—70 年代美国实验电影和全球艺术 电影对好莱坞的体系性转化 |
3.20 世纪 90 年代后的世界新电影与好莱坞新繁 荣 |
二、法国当代电影体系特征 |
1.CNC“电影支持账户”概览 |
2. 国家支持体系下的法国当代电影 |
三、好莱坞和法国电影体系参照下 对中国艺术电影发展前景的思考 |
(3)视觉文化与观看的政治学(论文提纲范文)
一、屈从主体:观看的意识形态 |
二、身份认同:在与他者的关系中 |
三、自由观看:抵抗的政治学 |
四、法国《电影手册》主编答问录(论文参考文献)
- [1]法国《电影手册》杂志华语电影批评研究[D]. 谭笑晗. 东北师范大学, 2015(12)
- [2]在好莱坞与法国电影体系之间——支持艺术电影制作和发行的必要性[J]. 徐枫. 当代电影, 2014(06)
- [3]视觉文化与观看的政治学[J]. 曾军. 文艺理论研究, 2007(01)
- [4]法国《电影手册》主编答问录[J]. 徐枫. 电影艺术, 20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