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影响大型电子政务项目成功率的规则(论文文献综述)
张贝尔[1](2020)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球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和中国“互联网+”国策的明朗,电子政府在推动国家经济发展、社会进步以及帮助政府履职方面作用明显,不可替代。得益于政府的独特地位、丰富资源和巨大权能,以及互联网的强大场域,电子政府的施用已然从政府及其服务和监管对象范畴扩展至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各领域各方面,凸显出规范其言行、限制其权力以及监控其执行的必要和重要。为此,不仅需要建立和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和政策,还需要提高电子政府自身的信用度,并加强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的信用体系建设力度,以此为“互联网+各行各业”和“互联网+行政”创设安全可靠的信用环境。作为电子政府构建亟待突破的障碍因素之一,电子政府信用的涵义既可从不同方面来理解,又可从多种层面来解读。首先,从技术、组织、关系等方面来理解电子政府信用,把电子政府信用理解为多方面信用的集合,如信息技术及其产品、网络及其他信息基础设施的信用,政府的信用及其内外部关系的信用等。其次,可以从伦理学、经济学、法学、人机工程学等层面来解读电子政府信用。从伦理层面,电子政府信用要求政府及其部门在其内网、外网和互联网上“诚实无妄、信守诺言、言行一致”履行职责,涉及道德、职业精神、工作态度、工作能力等,是政府处理内外部关系的一种道德规范和践约行为。从经济层面,电子政府信用是指政府在履行职责过程中守信践诺,在提供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过程中与社会公众之间建立起信赖关系,以更低成本、更高质量和绩效令公众满意。从法律层面,电子政府信用有两层含义,一是指在电子政府中工作的、与电子政府打交道的和享受电子政府服务的各当事人之间的一种关系,二是指各当事人按照“契约”规定享有的权利和肩负的义务。因此,电子政府信用应要求电子政府持有诚信、善意、不欺诈的主观态度,没有伪装的客观事实,尊重他人应受保护的利益。基于上述观点,本文提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是社会公众对电子政府实施诚信行为的一种反馈或评价。从人机工程层面,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包括技术、网络和设施的信用,电子政府系统的信用,以及政府本身的信用。上述信用关系的承载者和信用活动的行为者遍及政府、其他公共组织、社会组织和私人组织。由于这些组织都是相对独立的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承担着各自相应的权利和义务,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追求利益的“经济人”的一般属性和基本特征,而“失信行为的泛滥必定表明现有的制度存在缺陷,从而使经济人发现选择机会主义的失信行为有利可图”,可见,电子政府信用体系中涉及的众多信息行为主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信用关系必然使电子政府信用受累于目前缺乏制度建设和规则约束的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尤其是在电子政府必须依靠信息技术及其产品,依赖网络及其他信息基础设施的情况下,我国在信息技术及其核心产品方面严重依赖国外的现实境况无疑令电子政府信用保障形势严峻。基于电子政府信用的量化和可操作,遵从集合的确定性、互异性、无序性原则,可以基于信息的观点将电子政府信用集合中的元素归类为信息基础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信息系统信用、信息信用、信息人信用。可将这五个组成元素作为电子政府信用构成模型的基本要素,也可以基于技术和管理参数将这五个组成元素归类为技术型要素和管理型要素。其中,技术型要素包括信息基础信用中的硬件环境基础信用、信息平台信用和信息系统信用;而管理型要素涵盖信息基础信用中的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信息信用和信息人信用。在五个基本要素中,信息人信用是最重要的要素,在大数据时代,政府可以获取大量有关自身、其他政府及其部门、企业和社会公众的信用状况记录,但这些记录并不一定是客观的,还混杂有主观的成分,需要政府在进行管理和决策过程中深入挖掘、辨识和使用,如何确定数据信用以及保证据此做出的管理和决策公平公正是政府的职责所在,但取决于政府的能力,所以,政府不得不依靠其他组织,与企业和社会公众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社会公众虽不是信息基础、信息平台、信息系统的直接建设者和运维者,却因广泛渗透与频繁使用信息基础、信息平台和信息系统,而成为其不可或缺的信用主体。进一步地,本文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管理型信用要素部分解构为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信息人和信息信用,并基于“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基础性要素”、“信息人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根本性要素”“信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核心性要素”“技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支撑性要素”予以分别建构,搭建起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整体性框架结构。最后,分析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现实难题,提出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实施策略,包括: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信用化;建立系统的法规政策,推进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合法化;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制度化;打造普适的共享体系,达到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最大化。此外,本文在对吉林省信用信息服务中心、吉林省政务服务和数字化建设管理局、吉林省信用评估中心以及负责吉林省信用信息平台搭建的祥云科技公司等政府机关和企业单位开展充分调研的基础上,以吉林省政府门户网站为信用数据来源,验证了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基本构成及其现实构建的难题和策略的现实性和可行性。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从文献研究和积累方面看,国内尚没有关于电子政府信用体系这一论题的研究专着,也鲜见有学者和专家对该领域进行系统研究。部分成果概念繁杂,没有结合电子政府的特征进行界定,难免顾此失彼,层次不明。大多数学者都是从“政府信用”、“政府公信力”的角度来思考政府信用的内涵和外延,很少有人以“电子化”和定量化的视角去分析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逻辑内涵。本文通过对电子政府信用内涵的多方面、多视角阐释,以及对电子政府信用的构成要素的概要分析,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以往电子政府信用概念模糊和难量化的问题,创新性地阐释了电子政府信用的核心思想。第二,本文提炼出电子政府信用构成的五大要素:信息人信用、信息信用、信息平台信用、信息基础信用和信息系统信用,明确解析出的电子政府信用涉及到电子政府的软硬件环境、平台、系统、信息、人等多方面信用,相应地,牵涉到其各个构成要素的构件、结构、关系、流程、权限、结果等各个层面或环节,指出其体系构建必定是一项复杂的社会化的系统工程,关涉社会公众对与之相关的所有信用主体的多方面、各层面、全流程的诚信行为实施的反馈或评价,由此要求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必须兼具平台性和延展性、生态性和合作性、创新性和革命性、公共性和政治性等特征。这些研究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提供了具体化的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第三,本文依据“目标定位——顶层设计——保障机制——运行模式”路径对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进行逻辑设计,创造性地提出行政生态环境基础信用的基本样式,凸显出其构建目标的具体化与可行性,旨在填补战略目标和具体样态之间的间隙。基本样式是由宏观至具体的设计过程。通过这一过程,能够有力保证总体目标定位与具体任务实现之间的关联、匹配和衔接,进而为其他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组成要素提供构建前提。考虑到信用难得易失,失去又很难恢复,且信用体系构成要素的任何一个出现问题,都会令电子政府信用减量、受损甚至失去,以致影响电子政府的健康发展和普及深化,为保证电子政府信用不因一时一事被破坏或毁掉,除了利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五大要素全方位、深层次地构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之外,还必须保证所有应用电子政府功能和使用电子政府服务的人和组织都能从中体验到电子政府言行的守信践诺,并分享到电子政府及其信用带来的经济和社会效益,为此,政府不但要借助与各类组织的合作持续完善电子政府信用体系,使其渐趋系统和完整,同时,以政府为代表的信用主体还要进行经常性的诚信宣传教育,实行常态化的诚信激励和失信惩诫,以及加强个体乃至全社会的诚信管理和信用信息系统建设也是非常重要的。可见,以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引导个人信用体系和社会信用体系建立和完善是正途和根本,只有做到人人讲信用、所有组织都讲信用,诚信社会才有建立根基,诚信国家形象才有望树立。
何海清[2](2020)在《“智能+”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云平台和物联网等技术的迭代更新与网络规模的持续扩大,现代城市实体与虚拟空间中各种要素逐步实现交互与融合。使传统人与人、人与物、人与服务之间连接方式日渐瓦解,各社区之间、多元供给主体之间和供需主体之间的地理空间边界日益模糊,物质和地理关联与纽带变得愈发松散,相应的社区公共服务发生场域、供给主体和服务对象之间的效能聚合效应,逐渐从以地理集中为必要条件的实体集聚,转变为以智能化平台、大数据、物联网和供需信息实时即时交换为核心的网络化虚拟集聚模式,而围绕这种模式展开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也成为公共领域学者和社区工作者必须探索的一大课题。因此,研究以社区公共服务供给模式为研究对象,探讨“智能+”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模式转型与发展。研究结论主要包括:一是,通过从理论创新、情境分析、价值描述、功能剖析等角度描述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价值和优势,构建出一个基础认知框架,实现了对“虚拟集聚”的理论创新。二是,通过单案例研究,提出一个包含载体构建、主体构成、生态圈的发展阶段演进框架,揭示“智能+”背景中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从“基础工具培育——服务平台发力——生态圈成长”的发展规律。三是,围绕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核心主体禀赋能力、平台的集聚能力、相关参与主体的支撑能力三个方面,构建出7个层次的31个虚拟集聚服务水平指标,并对典型现实案例展开模糊综合评价,总结出当前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存在的主要问题与薄弱环节。四是,结合实证结论,从目标引导、宣传动员、响应反馈、主体协同、资源配置、关系扩展、监督评测等方面提出相应的促进机制。通过研究,一方面,在理论层面丰富和拓展了社区公共服务治理的新视角和新思路,并构建了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理论体系框架和实践应用新逻辑。另一方面,在实践层面提供了社区公共服务虚拟机集聚的创新性实现机制,对社区公共服务智慧化供给发展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张敬[3](2019)在《数字城管的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为了适应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数字化城市管理被提上城市建设的日程。数字城市的建设在城市的规划、建设、管理和服务等过程中都有所体现。本文基于成熟的数字城管平台研发的电子政务系统,利用信息化技术推进政务部门在城市管理方面的数字化建设工作,从而实现政府管理职能的创新和转变。本文系统主要解决了以下几个问题:1.采用基于ArcGIS平台开发的WebGIS系统实现了移动端和Web端的采集应用,可以帮助用户实现对于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问题数据录入,并实现数据的快速上报;2.通过增加城市管理问题上报渠道和优化问题受理流程的方法为城市管理的内外各部门和社会公众提供了快速有效的受理窗口,对问题进行审核,记录问题发生定位,保证问题信息能及时准确地受理和转发;3.依据住建部的相关标准设定评价方式、评价指标为城市管理业务提供综合评价的功能,促进数字化城管的长效运行。本文设计的数字城管电子政务系统的Web应用服务器环境采用Windows2008 Server+WebLogic实现,WebGIS环境采用ArcGIS实现,后台数据库采用大型关系型数据库Oracle 11g。该系统具有很强的应用价值,尤其在提高城市行政管理效率方面会有积极的影响。经过测试,本系统实现了城管监督员的信息上报、案件受理、核查处理、综合评价和数据更新等基础功能,系统的性能优越、简单易用、稳定可靠,能够满足不同年龄、不同学历、不同素质人员的使用。目前该数字城管电子政务系统试运行情况良好,效果明显。
李利达[4](2019)在《非结构化众智交易网络商品搜索算法研究与仿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今的电子商务模式大多是以某一电商平台为中心,买家、卖家与其它机构与平台相连或直接进驻平台,实现信息注册、商品搜索、商品交易等功能,这种电子商务模式采用集中式网络结构,依赖中心服务器的超强计算处理能力和超大的信息储存空间。随着众智科学的研究和发展,提出了众智电子商务模式,即网络中买家、卖家和其它机构都是相应独立的智能个体,采用分布式网络结构,智能个体之间直接相连,从而实现全息交易主客体信息共享、精准供需信息识别、智能供需匹配与搜索、商品交易等功能。在众智电子商务网络中,各个智能个体将商品信息储存在本地节点,并通过朋友圈来寻址和路由,实现信息的传递与共享。该网络中存在一个关键问题是,针对网络中某一节点的搜索需求,如何高效、快速和低消耗的进行商品信息资源搜索。本文针对上述商品信息资源搜索问题开展研究,设计了两种搜索算法,具体工作如下(1)设计了两种商品信息资源搜索算法。分析了众智交易网络的特点,在分布式网络搜索算法理论和技术研究现状综述的基础上,分别设计了广深结合启发式商品搜索算法、基于蚁群算法的商品搜索算法。1)广深结合启发式商品搜索算法,融合广度搜索算法和深度搜索算法,定义了网络中节点之间的关联度,并利用节点与朋友圈邻居节点之间的关联度来优化搜索规则和转发路径;2)基于蚁群算法的商品搜索算法,运用蚁群算法启发性、鲁棒性和正反馈性等特点,针对众智交易网络商品信息搜索问题,定义了商品信息关键词信息素和启发方程计算,利用蚁群算法的转发概率和信息素更新机制来设计网络中节点间商品信息资源搜索的规则,从而降低搜索的盲目性。在信息素定义、启发因子的设置和信息素更新策略方面具有一定的新意。(2)开展了众智电子商务网络搜索仿真实验。为了验证上述两种商品信息资源搜索算法的性能,基于Peersim仿真软件对网络环境进行仿真,通过Java语言对本文设计的算法进行编程实现,并且与洪泛算法和随机漫步算法两种基础性搜索算法做比较。实验结果显示,本文设计的算法在搜索成功率、搜索时间、商品匹配度、搜索网络消耗和可拓展性上都具有显着的优势。其中,广深结合的启发式搜索算法消耗较少的网络宽带资源和使用最少的搜索时间,可以达到较高的搜索成功率和商品匹配度;而基于蚁群算法的搜索算法,在搜索成功率、平均商品匹配度返回商品信息资源数量上都有着绝对的优势,从而可以实现网络高效、快速的搜索效果。
李富贵[5](2018)在《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政府绩效管理理论和实践的不断探索,学术界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呈现欣欣向荣的发展态势。同时绩效管理尚存在较多的问题,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开始进入反思阶段。国内外学者越来越聚焦于绩效管理循环的终端,更加关注绩效结果对公共组织及社会服务的影响,关注绩效信息与数据对内部管理及外部责任所产生的效应。由此便开启了值得绩效管理学界进一步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政府如何更好的使用绩效信息,提高绩效管理的质量和效益。政府绩效管理存在诸多困境和挑战,亟需进行更深层的变革,实现方式改进和系统建构。采用新的研究方法和视角来促进绩效信息使用的研究,对实现政府绩效管理的有效性、科学性和可持续性有着重要的意义。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成为主流浪潮。大数据的引入将是未来政府绩效管理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方向。绩效信息使用在理论和实践中存在的问题是本文的研究起点。基于对绩效信息使用理论的分析,本研究尝试理论和技术相结合,以大数据技术的视角分析绩效信息使用这一具体问题。本文围绕绩效信息来源的使用和绩效信息结果的使用两个维度,建构大数据视角下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分析框架,再结合案例分析大数据技术对促进绩效信息使用的作用机理与效应,验证大数据技术对绩效信息使用质量和效益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包括:导论部分梳理有关绩效信息使用的理论表达和实践指向,提出本文的研究目的和价值,设计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二章,通过对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理论与实践分析,厘清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价值、方式和影响因素。总结目前政府绩效管理实践中绩效信息使用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为后续构建面向大数据的绩效信息使用机制提供启示和思路。第三章,为解决绩效信息使用客观性和科学性的问题,本部分尝试以大数据技术的视角分析绩效信息使用,侧重从大数据技术分析促进绩效信息使用过程中的技术和方法,并从绩效信息来源的使用和绩效信息结果的使用两个维度尝试构建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系统模型。第四章,以X市J区行政服务中心作为典型案例,深入剖析大数据技术应用于绩效信息来源使用中的主要方法、技术、流程和作用机理,以解决绩效信息客观性的问题。第五章,以X市财政综合信息系统为例,从决策者的宏观管理的视角出发,探讨如何利用大数据技术,促进财税业务的数据和绩效信息的使用,为政府部门提供决策支持分析,提升绩效信息使用科学性。结论部分是对全文进行总结性阐述,归纳文章的创新与不足,提出未来研究展望。本文研究结论如下:第一,从技术角度验证了跨学科研究绩效信息使用的可行性。通过尝试不同学科结合的分析思路,较好的验证了跨学科的技术分析和理论研究具有可行性。第二,从案例分析的视角考证了大数据应用于绩效信息使用的可操作性。透过典型案例本文验证了大数据技术下绩效信息使用的流程、方法和效果,增强了理论分析的说服力,也佐证了大数据技术在实践中具备较强的可操作性。第三,面向大数据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分析框架具备解释力。在借鉴大数据工具和系统架构的基础上,本文构建了大数据技术下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系统模型。该分析框架既符合当前大数据应用的技术实际,同时也能很好的将大数据工具和绩效信息研究客体有机衔接起来,具有较好的解释力。第四,本文验证了大数据技术能够提升绩效信息来源的质量,提高绩效信息的客观性。在绩效信息来源使用维度,案例分析验证了大数据的采集和预处理技术能够实现信息采集与预处理的自动化、实时化和多样化,提升绩效信息客观性。第五,大数据有助提升绩效信息结果使用质量和效益。在绩效信息结果使用维度,大数据的分布式计算和分析处理技术能够辅助决策支持系统,信息使用面向能够从微观管理转向决策支持,实现绩效信息使用的科学性,提高政府管理决策的质量。
余梅[6](2015)在《基于失败风险视角的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政府信息系统在政府公共服务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信息化程度的提高,公众对政府信息系统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而失败,仍然是摆在信息系统开发面前最大的风险。如何降低政府信息系统项目的失败风险,是政府和信息系统研究者共同关注的问题。论文在研究中发现,政府信息系统的失败风险可以预先发现并采取措施进行控制。通过建立针对失败风险的质量控制模型,对质量控制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从政府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过程降低失败的风险。论文采用了问卷调查、访谈、文献分析等研究方法,研究重点在于归纳提炼出降低失败风险的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因素,构建质量控制模型;在此基础上,选取案例进行质量控制模型的应用试验,验证其实用及适用性,并提出政府信息系统项目的质量控制策略。第0章为绪论。由于政府信息系统失败的现象广泛存在,而公众又希望政府信息系统能够提供更高的信息服务质量,因此本文提出,在政府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过程中,对其进行质量控制来防止系统的最终失败。在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过程中发现和处理失败风险,是防止系统失败的有效途径。以构建质量控制模型的方式来进行政府信息系统的质量控制活动,能够将政府信息系统的质量控制活动流程化、结构化和规范化,是提升政府信息系统项目质量,降低失败风险的关键。第1章为文献综述。论文从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第一方面是国内外学者对政府信息系统失败现象的研究,研究表明:信息系统失败的现象是普遍存在的,而政府信息系统的失败与一般私营部门失败的情况存在着差异。第二方面是对政府信息系统失败类型的研究,论文认为,目前国内外学者对政府信息系统失败风险的分析可以归纳为五个方面,分别是:项目宏观管理中的失败风险,项目组织环境中的失败风险,项目实施流程中的失败风险,项目研发技术中的失败风险,以及项目参与者的失败风险。第三个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学者对于政府信息系统质量的研究。当前的研究关注于政府信息系统质量的评价和判断,政府信息系统的质量控制也有很多人进行了方法、案例和模型研究,各国政府在政府信息系统的质量管理方面做了很多工作。第2章阐述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模型的理论基础。论文讨论了全面软件质量管理理论、关键成功因素法和软件生命周期理论在信息系统质量控制中贡献的理论、方法、策略和流程,并将此三个理论作为论文构建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模型的理论基础。通过结合三种理论和方法,构建科学的、结构化的、规范的,能有效降低失败风险的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模型。第3章分析和提炼针对政府信息系统失败风险的质量控制因素。通过对文献中政府信息系统失败原因的总结,比较政府信息系统失败因素与一般私营部门信息系统失败原因的差异和共同点,结合政府信息系统开发专家参与实践的经验,按照解决政府信息系统失败的五个方面,论文提炼、整理了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的5个大因素,25个子因素。论文从降低政府信息系统失败风险的角度,对这些因素进行了描述,并分别给出了在政府信息系统中的质量控制方法。第4章构建了基于失败风险的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模型。论文分析了目前常用的七种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相关的模型,认为这些模型提供了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的方法、流程、理论,为政府信息系统的质量控制活动提供了借鉴,但将这些理论直接应用于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活动,仍然存在着不足。论文通过对质量控制因素的分析,认为应当构建基于失败视角的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模型,将分析得出的政府信息系统中进行质量控制的各个关键因素,映射到政府信息系统项目开发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发挥所有参与者的作用,实现政府信息系统项目的全面管理。第5章为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模型的应用试验。选取某市电子政务内网建设项目、某市劳动保障监察局年审业务系统、某航道局网站建设项目,作为案例,通过调查三个政府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活动,试验了模型在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活动中的执行流程和控制方法,并分别考察了三个政府信息系统的质量控制结果,对三种类型的政府信息系统各自提出了质量控制策略的建议。第6章为总结与展望,梳理全文的研究,得出结论:质量控制模型是降低政府信息系统失败的有效方式。质量控制模型要围绕着降低失败风险的质量控制因素来开展各项活动,论文所构建模型中的质量控制因素是针对政府信息系统中的失败风险而设计的,通过三个政府信息系统实例的验证,模型能够有效降低政府信息系统的失败风险。最后分析了研究的不足之处,并对未来研究提出展望。
杨国栋[7](2013)在《论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文中指出正在经历发展转型的电子政府,如何拓展自身的空间,增强对政府改革的适应性,并寻找深层次的发展动力,已经成为广为关注的热点问题。由于信息技术泛在性的增强,虚拟空间已经成为信息时代人们生活和工作的难以脱离的环境和背景,电子政府构建逐渐超越了技术导向的初级阶段,正在进入以深化应用和服务、推动整体性治理、促进民主参与等为主要特征的新的发展阶段,在这过程中,与技术条件的日益成熟和技术界限的渐趋消弥相一致,技术变迁对于电子政府构建的作用日益呈现出边际效用递减的趋势,电子政府构建应与政府改革协同进行,成为理论界的一个共识。以往的电子政府研究,关注的是电子政府对于政府管理变迁的促进作用,而往往忽视了政府对电子政府构建的反作用,包括理念、结构和制度等方面的制约和限制作用。虽然也有学者提出电子政府需要政府进行适应性变革,但又忽视了这种适应性变革与信息技术和行政网络环境的关联性,而失去了电子政府构建相对于其他政府改革的独特性。还有部分学者关注到政治、政策和管理等方面因素对电子政府构建的影响,强调电子政府构建需要政府提供必要的组织、制度、技术和社会等方面的前提条件,但相关的论述往往是简单的、零散的和碎片化的。这样的研究取向,都缺乏对现实的解释力和对于未来发展的预见性与指导性。本文认为,电子政府构建是一个复杂的综合性问题,或者说本质上是政治和管理的问题。电子政府构建与政府变革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关系和必然联系,而不仅仅是应然的或者是偶然的联系。政府是电子政府构建的行为主体,但政府应如何支撑电子政府构建,又是如何在公共行政系统和行政生态环境的互动模式下发挥作用,这无疑是电子政府构建与政府改革相结合的关键。这样,必须采取“互动式”的研究,把政府对于电子政府构建的反作用和建构作用作为核心和主线,使相关的影响因素和制度建构要求成为一条贯穿于电子政府构建与政府改革之间联系的纽带,以此来把握电子政府的政府治理变迁的内在本质和现实要求。在这样的意义下提出本文的核心观点:电子政府的政府治理是信息技术的本质特征、信息技术范式与先进的政府治理理念内嵌融合的治理模式。针对于传统政府向电子政府转化的过程中遇到的“公共悖论”式的“行政难题”,政府自身需要不断地实施适应性的和建构性的变革,这种在变革中形成的动态变化的政府理念、结构、制度、流程和文化,以及它们之间彼此关联、相互作用构成的治理模式和运行方式,可以称之为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是一个新的概念,它意蕴了有关电子政府构建的新的理念方法,其基本属性是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现实性与未来性的统一,趋同性与多元性的统一。就本质而言,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是信息技术在政府管理中有效应用的原则需求,是信息技术范式影响和渗透下形成的一种新的政府治理模式。在理论建构的意义上,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是一个与理想中的电子政府相对应的现实政府管理的特定模式。在变革性的意义上,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是政府应采取何种理念和方法推进电子政府构建与公共管理变迁融合互动以实现更好的政府治理的现实关怀,它体现了信息技术的革命性特征和潜在能力,反映在实践层面上表现为政府管理的改革和创新。而全球化背景下公共行政的趋同性和各国为电子政府准备的起始条件的不同,又决定了各国为电子政府构建建构的政府基础体现出趋同性与多元性的统一。在对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概念属性分析的基础上,本文建立了它的理论框架和实践模式。理论框架包括组成要素、结构模型和系统模型三个部分。组成要素主要包括六个方面因素: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和分散化的权力结构;协作参与的组织管理和科学化民主化的组织决策方式;以公民为中心和结果导向的政务流程设计;整体性的绩效管理和广泛监督下的行政问责;全程可追踪式的信息管理和战略的信息技术治理;知识型的公务人员和崇尚服务精神的行政文化。结构模型展示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组成要素之间的层次关系和互动关系。系统模型分别从作为影响因素构成、作为行政系统内容和作为变革策略实施的三个不同方面建构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关系模型、功能模型和作用模型,说明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与电子政府构建的其他条件,与公共行政系统,以及与电子政府策略和政府改革策略之间重要的关系与互动。实践模式呈现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现实环境、基本策略、以及可供选择的组合式的实践模式。现实环境是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依据,需要综合考虑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变革走向,电子政府构建的现状与发展战略,以及行政文化、政治环境、社会资本等多种因素。基本策略对应的是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组成要素,包括以积极的态度推进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的优化与重组、构建网络化治理的治理模式、实现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的一体化、运用灵活的控制和监督方式、建立完整的电子政府组织领导和运行体系、鼓励并培育科技领先和知识管理的行政文化等六个方面的十七项策略原则。这些策略原则提供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策略选择的框架和方法遵循。可供选择的组合的实践模式则从不同国家或地区政府基础建设的现实环境的差异性的角度,建立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阶段论和演进路径,表现为从面向公共服务的实践模式到基于行政改革的实践模式,再到适应民主发展的实践模式的依次展开和递进的建构路径。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风险治理作为论文的最后一部分,解决了对实践中政府基础建设可能遇到或潜在风险的治理问题。不同准备条件与政府基础的现实任务的关系解释了政府基础建设的风险成因。风险因素关于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政治、经济、社会、技术、文化和政策等六个方面的风险分析建构了完整的风险分析框架。风险识别、度量和应对措施,以及治理机制提供了风险治理的基本方法和制度模式。风险治理路径与选择从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路径分析入手,提出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自中间而上下的三条风险治理路径,并通过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路径与风险治理的路径之间的关系,以及政治意愿、制度环境和文化模式等因素在路径选择中的影响,提供了风险治理路径的选择方法。风险治理模型展示了风险治理的四个组成部分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形成了完整的程序方法和制度体系。从概念属性到理论框架、实践模式,再到风险治理,本文建立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理论体系,这不仅是提出了一个新的概念,也围绕这一概念完成了一个较为完整的理论论证。尽管许多学者的研究结论已经涉及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条件,但本文的研究首次对这一问题予以概念化、系统化的论述,实现了电子政府构建的方法论上的转向,即聚集于政府本身对于电子政府构建的影响,以此来分析电子政府构建的约束和限制条件及其成因和解决方法,因为惟有如此才能够解释电子政府构建尚未取得公众所期望的成功的原因,并为其进一步发展提供必要的理论和方法指导。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模式,技术的动态化特征和公共行政理念和方法的不断更新,使得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不仅要满足电子政府构建的需要,而且要满足政府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正如电子政府构建与政府改革之间的连接区域,可以不断地调整因为信息技术进步、政府改革和经济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发展变量,增强电子政府构建对于政府改革的支持作用和对信息网络环境的适应能力。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超越了工具论、技术论、服务论和简单的改革论的范畴,为电子政府理念的概念化阐释做出贡献,也为电子政府实践的进一步发展谋求必要的政治推动和管理变革方面的支持提供了理论支撑。
张宇航[8](2012)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全球信息化的飞速发展,电子政务已经成为世界各国政府公共管理创新改革的战略抉择,但普遍困扰各国政府的是电子政务项目的成功率很低,项目不能达到预期目标、超过期限与预算超支已经成为一种规律。目前,我国电子政务项目建设成功率和投入产出比也普遍不高,应用绩效难以实现持续改进。本文结合项目群理论、项目评估理论、成熟度理论、集合论和层次分析法、聚类分析法等研究了当前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和运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电子政务的发展阶段和项目分类,构建了可操作的电子政务项目成熟度指标和基于成熟度理论的项目决策模型。遵循国家电子政务总体框架思路,提出了电子政务项目框架模型,研究了电子政务项目的层次性和关键要素的相关性,探讨了电子政务项目群的三种建设模式,构建了电子政务项目群的判别方法。结合当前我国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了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费的结构,提出了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费的确定方法,重点探讨了电子政务系统集中运行维护外包范围的确定、外包服务商的选择和价格的确定。本文的主要创新点有:(1)建立了基于成熟度理论的电子政务项目决策模型。从电子政务的阶段发展特征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研究,建立了面向电子政务不同发展阶段和不同类型的项目决策模型(E-government Proj ect Decision Model, EPDM),有利于增强电子政务项目立项决策的科学性,从源头上提高电子政务项目的成功率。(2)提出了电子政务项目群判别方法,并明确了项目群建设管理的关键内容。依据电子政务总体框架,建立了电子政务项目框架模型,提出了业务协同、资源共享、服务汇聚三种电子政务项目群建设模式,构建了基于集合论的电子政务项目群判别的具体方法,明确了电子政务项目群建设管理的关键内容。(3)提出了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集中外包的管理方法和策略,构建了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费的计算方法,提出了集中运行维护外包的范围划定、外包服务商的选择、外包价格的确定等策略。
魏民[9](2012)在《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项目管理自上个世纪问世以来,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一门自成体系的学科,对各领域的项目建设均具有实际的指导意义。电子政务是当代信息化最重要的领域之一,是信息技术应用到政府管理的必然趋势。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的艰巨性与复杂性以及对政府影响的长期性和广泛性决定了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过程中必须进行规范化的项目管理。在国内,政府机构的电子政务项目建设十分迅速。由于政府内部缺乏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所以,在实际的建设中,经常会出现工期延误,追加资金等情况,严重的将影响项目质量。为避免以上情况的发生,我们对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进行了深入的研究。第一章绪论,阐述了国内外项目管理的现状及在电子政务项目中引入项目管理的必要性;第二章主要介绍了在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过程中所使用的项目管理理论和方法;第三章分析了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必要性,确定了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目标和规模,成立了劳动保障信息工作领导小组,提出了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的技术和社会效益的可行性;第四章根据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需求,设计了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各个子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第五章解决了在实际的建设中如何控制社保信息系统项目进度的问题。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采用WBS将项目工作进行分解,对各项活动进行排序,估算各个活动的时间,确定关键路径,制定项目进度表并对项目进度进行跟踪和调整;第六章解决了如何识别、评估项目风险,采用合适的项目质量管理方法的问题。在项目实施中,运用专家调查法和头脑风暴法对项目风险进行识别和评估,能够有效的制定项目风险规避方案。在质量保障中运用科学的质量保证和质量控制方法,达到保证项目进度,确保项目质量。通过对电子政务建设项目的研究发现,在项目开始建设前,深入地进行可行性研究是十分必要的。对项目风险的有效识别、评估,及对项目进度的有力控制,是保障项目质量的关键。同时,深深地体会到在项目建设中严格按照项目管理的规范运行和在电子政务建设项目中引入专业的项目管理人员所产生的效果对项目的顺利完成是至关重要的。
李世颉[10](2010)在《网络管理视域下的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的改革开放,为政府管理现代化提供了可能。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轨的过程中,体制性障碍和其他诸多方面的影响对政府管理的水平和质量提出了严峻挑战,政府管理过程中暴露出许多的问题,其中较为突出的是:(1)政府作为单一的管理主体,独掌问题的发现和处置,不利于问题的发现、解决,缺乏有效监督;(2)政府部门职责的重叠与交叉大量存在,不利于管理流程的调整和建立量化的考核标准;(3)基础数据的不完整,不利于政府管理现代化的推进;(4)政府机构臃肿、管理人员过多,从而导致政府机构运行的成本越来越高;再加上管理工作分工不合理,致使管理责任难以落实,导致管理方式粗放,管理对象不具体,使政府信息获取滞后、处置被动。传统的政府管理模式,无论是其管理思想、管理理念还是管理方式、管理手段,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目标,都有着很大的不平衡性。在此情势下,政府管理必然孕育着一场革命性变革,时代呼唤产生一个全新的管理模式。一是针对政府管理效率不高、水平低下的情况,需要解决管理方式和管理手段落后的问题;二是针对信息获取滞后和逐步衰退的情况,需要解决信息快速采集和传递方式的问题;三是针对管理责任不落实、管理方式粗放的弊端,需要解决管理空间定位量化的问题;四是针对政出多门、推诿扯皮、分散指挥、效率低下的弊端,需要解决统一管理平台、统一管理体制、集成管理职能、规范管理流程的问题;五是针对管理对象不具体、底数不清的情况,需要解决管理对象数字化和数据完整清晰的问题。而所有这些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体制创新和信息技术的应用。网络是近年来国际上兴起的一种重要信息技术。它是高性能计算机、数据源、互联网三种技术的有机组合和发展。综观近代科技发展史,从蒸汽机、发电机、电话到计算机,每一次根本性的变革总是伴随着依赖相关产品而形成的网络。例如,电的发明惟有经过电网的架设,才能照亮千家万户(电力网络);汽车等交通工具的发明只有经过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的全面建设,才能投入使用(交通网络)。而当互联网上所有的资源实现全面连通时,也会像电力网、电话网和交通网一样实现资源共享,并形成高效应用的网络化的基础,从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带来巨大变革。网络化管理是一种新的资源集成方式和组织模式,作为现代一种新型的管理模式,网络化强调责任与协调的统一:即每个成员都必须为客户需求的全过程负责,同时通过网络资源的共享得到协调与协同,以求获得最高质量的服务。作为一种新型的电子政务组织模式,网络化管理强调:从管理和服务的需求来看,以客户为导向,面向全流程;从管理和服务的提供者来看,实现资源集成,达到工作协同。把网络化管理应用到政府日常管理实践当中,就形成了政府网络管理模式。20世纪末,世界各个国家的政府都专注于改善政府的管理,所谓网络化管理就是在不改变现有政府运营体制的基础上,重组政府业务流程,在现代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把政府的管理机构、功能、运行机制等各个方面进行重新设计,从而形成业务导向的条块集成模式,为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奠定基础,具有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可见,政府网络化管理是将网络化管理的思想应用于政府管理而形成的,依据“各司其职、优势互补、规范运作、快速反应”的原则,按照政府流程再造的要求,将政府辖区各网络内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部门的工作内容予以集成,并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组成新的政府管理体系,以提高政府的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从世界各个国家的实践来看,在网络化管理实施之后,现代信息技术与政府管理得到了很好的结合,通过这样一个平台,实现了政府管理资源的一体化,能够及时解决问题、进行定量分析、综合评价,从而成为政府管理模式创新的有效途径。网络化管理模式最大的功效就是通过新的理念和技术的引进,使政府管理实现以下三方面的目的:一是政府的责任机制得到有形载体的支持,从而提高管理效率;二是通过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打破责任的条块分割,缓和现有体制的矛盾;三是运用信息化的流程设计,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筑构了面向公众服务的新格局。信息资源的集成和共享是构建网络化管理模式的前提和基础,网络管理模式下的信息资源集成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网络中的组织职能需要通过集成来理顺和调整。政府组织职能的理顺和调整需要通过资源集成来进行,例如社区事务受理中心和各相关职能部门的关系需要在以客户为导向的前提下进行职能的理顺和调整,如在救助与人口管理方面需要理顺民政、劳动和公安等部门的职能等。(2)网络中的业务流程需要通过集成来梳理与再造。例如,社会救助有一套上下承接的制度却没有一套上下承接的流程,需要在梳理现有流程的基础上进行流程再造。(3)网络中的信息需要通过集成实现共享。需要建立统一的资源共享平台,综合服务对象的各种属性信息并充分共享。例如,城建、旅游、绿化等部门需要共享地理空间方面的信息,公安、民政、劳动等部门需要共享自然人基本信息等。目前对于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管理,国内外都有着广泛的研究,为我国地方政府信息资源建设,提供了大量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然而对于政府网络化管理这一新兴管理模式,其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而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集成如何贯穿于整个政府网络化管理流程,只有个别文章简单涉及,尚未构建出成熟的理论和方案。本论文旨在运用网络及信息资源集成理论,从地方政府网络化管理由传统的“综合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的理念出发,对地方政府网络化管理中的信息资源集成现象及其涉及的问题进行多角度、多视野的探讨,将信息资源集成定位为破解我国行政体制条块分割顽症的治理工具。论文的研究以阐释网络化管理视域下信息资源集成的内涵及其基本原理为起点,揭示网络管理框架中信息集成的内在关系与互动规律,并据此提出了地方政府网络管理中的信息资源集成的总体框架及运行模式。进而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政府网络管理中信息资源集成经验的基础上,运用案例的实证分析,提出了完善我国地方政府网络管理的策略;规划了地方政府网络框架中信息资源集成的路径,从而使得政府信息资源建设能有效地改善,达到提高行政管理绩效,实现服务型政府的目标。论文的具体研究思路如下:首先,明晰界定网络化管理与信息资源集成的内涵,并探讨信息资源集成与网络化管理的内在关系与互动规律,建立网络化管理中信息资源集成的体系及其流程。其次,通过对美国州政府、英国郡(县)政府、日本与新加坡城市政府网络化管理中信息资源集成经验的总结和分析,以它山之石为我国地方政府提供相关的改革启示和借鉴。第三,从整体上分析了地方政府网络化管理的信息集成框架,从信息资源集成框架的三个维度范畴,揭示了信息集成框架需要实现的三项基本目标。并介绍了支撑信息资源集成框架的技术平台及其结构体系、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集成框架的策略与策略工具。第四,提出了地方政府网络管理信息资源集成化的实现路径。论文认为,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主要是用来解决网络异构系统整合的问题。文章从信息资源集成的形式化表达入手,以LEAP的集成模型为运行框架;以流程引擎与规则引擎作为其动力结构;以内容集成、数据仓库集成和数据集成为中心,通过GIS支撑服务架构传输服务,达到提高信息资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服务水平的目的。最后,以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实证为例,在总结深圳市龙岗区政府综合安全管理信息系统集成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地方政府建构网络化管理中的信息资源集成系统的理论价值。认为,龙岗区“综合安全管理”信息系统是建立在政府网络信息资源共享的基础上的,它是以网络化为基础、以信息资源集成为核心、以“综合管理、综合治理、综合服务”三位一体为主要内容的格局。其目标是实现高效率的、主动式的、协同型的政府网络化管理模式。本文从政府网络化管理的视角,力图探索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的新途径,开拓实现服务型政府职能的新格局,在研究方法上采用理论和实证相结合的方法,具有下述创新。1、通过实证研究,在地方政府网络化管理与信息资源集成二者的逻辑关系上取得了具有创新性的理论认识,提出了地方政府网络化与信息资源集成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二者之间应水乳交融,互为依存。即信息资源集成是网络化管理的实质内容,网络化管理是对信息资源集成的外在表现形式,是对信息资源集成的反映与载体。地方政府网络化管理中的信息资源集成要以“群众得实惠、管理出实效”为基本价值取向,通过条块联手、集成资源、再造流程、强化监督,建立职责分明、操作有序、管理到位、执法有力、监督及时的政府管理长效信息运行机制,全面提升政府网络化管理效率。并按照“管理有序,执法有力,监督有效,服务优良”的要求,建立地方政府信息集成系统,即以基层为基础,形成地方政府信息综合管理网络化;以部门为单位,实现地方政府综合管理信息集成化;以条线为依托,完善地方政府综合管理规范化的信息流。2、通过广泛的资料收集、文献研究以及对比,调查分析了我国网络化管理中政府信息资源的集成现状,结合发达国家在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管理领域中的实践进展,消化吸收信息资源管理、网络化理论、公共管理等众多学科已有的研究成果,从网络化管理由传统的“综合管理”向“综合服务”转变的理念出发,提出了信息资源的集成框架是由整体的网络系统需求所决定的,它产生于网络系统的信息管理系统中,依托于信息管理系统而展开。信息资源集成框架由三个维度组成,它们分别是:资源维度(R)、服务维度(S)及应用维度(A)。信息资源在R,S,A三个维度上的集成实质上体现了信息资源集成的三项目标:信息资源组织的有序化、信息资源处理的智能化、信息资源运用的集约化。“三化”在一定约束条件下的运行,促成了信息资源集成在广度、深度及高度的演化,并通过博弈而达到的一个最优点,它是信息资源集成形成最优值的过程。3、论文认为,地方政府网络化管理中的信息资源集成实现路径具体可分为三个层次:数据层集成、应用层集成和业务流程层集成。这三个层次的集成是在同一系统依次进行的,先有数据层集成;再有应用层集成;最后才有业务流程层集成。对于网络中的信息资源集成来说,三种集成是紧密联系,互相依存,缺一不可的。任何一种集成都以前一个层次的集成为前提;是先一个集成的继续与深化,从这个意义上来说,任何一种集成都不可能独自承担信息资源集成的大任。由于地方政府网络化管理和信息资源集成的研究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相关理论还处于发展完善之中,因此难免出现诸多不成熟的地方;同时相关的实践经验较为贫乏,加之本文选取的案例比较单一,使得研究结果运用的广泛性有待检验。
二、影响大型电子政务项目成功率的规则(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影响大型电子政务项目成功率的规则(论文提纲范文)
(1)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一)研究背景 |
(二)问题的提出 |
(三)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和实践现状 |
(一)美国电子政府信用研究和实践现状 |
(二)欧盟电子政府信用研究和实践现状 |
(三)中国电子政府信用研究和实践现状 |
三、理论依据 |
(一)整体性治理理论 |
(二)三维信用论 |
(三)制度经济学理论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分析框架 |
(三)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相关概念 |
一、政府信用相关概念的理解 |
(一)信任 |
(二)信用 |
(三)政府信用 |
二、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内涵特征 |
(一)电子政府信用的概念理解 |
(二)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内涵范畴 |
(三)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主要特征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基础性要素 |
一、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目标定位 |
(一)文化定位 |
(二)制度定位 |
(三)平台定位 |
二、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顶层设计 |
(一)基于治理视角的顶层设计 |
(二)基于法律关系的顶层设计 |
(三)基于政治生态的顶层设计 |
三、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保障机制 |
(一)信息人信用的环境保障机制 |
(二)信息信用的环境保障机制 |
(三)技术信用的环境保障机制 |
四、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运行模式 |
(一)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运行样式 |
(二)行政生态环境信用的运行机制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信息人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根本性要素 |
一、信息人信用的概念及属性 |
(一)信息人信用的概念模型 |
(二)信息人信用的属性 |
二、信息人信用的权义解析 |
(一)电子政府行政人的权利解析 |
(二)电子政府行政人的义务解析 |
(三)“行政相对人”和“利益相关方”信用的权义解析 |
三、对信息人信用的检验研究 |
(一)构建评估指标的现实目标 |
(二)构建评估指标的层次逻辑 |
四、信息人信用的建构路径 |
(一)目录式建构——相应电子政府信息人的核心信用功能需求 |
(二)互动式建构——提高电子政府信息人的协同治理能力 |
(三)监督式建构——完善电子政府信息人的行政治理意愿 |
(四)成果式建构——适应电子政府信息人的主流信用评价模式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信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核心性要素 |
一、信息信用的概念及属性 |
(一)信息信用的概念模型 |
(二)信息信用的属性 |
二、信息信用规制解析 |
(一)信息建设的整体性规制 |
(二)信息治理的制度性规制 |
(三)信息供给的异质性规制 |
(四)信息管控的格式化规制 |
三、对信息信用的实证研究 |
(一)构建模型推演的背景描述 |
(二)构建模型推演的取样调查 |
(三)构建模型推演的实证研究 |
(四)构建模型推演的回归分析 |
四、信息信用的形塑路径 |
(一)改善信息传递性,塑造信用形象 |
(二)增强信息互动性,提升信用影响 |
(三)提高信息响应度,巩固信用粘度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技术信用:电子政府信用体系的支撑性要素 |
一、技术信用的概念及属性 |
(一)技术信用的概念模型 |
(二)技术信用的属性 |
二、技术信用配置解析 |
(一)技术信用与供需配适的差异化 |
(二)技术信用与制度驱动的缺失化 |
(三)技术信用与全球网络的安全化 |
三、对技术信用的优化研究 |
(一)技术信用的危害案例 |
(二)构建技术信用的现实描述 |
四、技术信用的发展路径 |
(一)协同技术制度发展 |
(二)划归技术规范界限 |
(三)提升技术治理高度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现实策略 |
一、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现实难题 |
(一)缺乏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制度保障 |
(二)缺乏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推进合力 |
(三)缺乏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执行保障 |
二、构建电子政府信用体系构建的实施策略 |
(一)建立统一的标准规范,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信用化 |
(二)建立系统的法规政策,推进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合法化 |
(三)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保障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制度化 |
(四)建立普适的共享体系,达到各要素建设、运维和使用最大化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情况 |
后记 |
(2)“智能+”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相关概念研究 |
1.3.2 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主要特征研究 |
1.3.3 社区公共服务与虚拟集聚的耦合关系研究 |
1.3.4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风险与障碍研究 |
1.3.5 国内外研究评述 |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技术路线图 |
1.6 研究创新点 |
第2章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基本范畴界定 |
2.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内涵层次与比较范畴 |
2.1.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内涵层次 |
2.1.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比较范畴 |
2.2 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供需行为类型 |
2.2.1 虚实—匹配型 |
2.2.2 虚实—互动型 |
2.2.3 虚拟—回应型 |
2.2.4 虚拟—全时空型 |
2.3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过程属性 |
2.3.1 主动的集聚过程 |
2.3.2 多向互动的合作过程 |
2.3.3 动态的可持续过程 |
2.4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主要内容 |
2.4.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内容 |
2.4.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转化空间 |
2.4.3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载体支撑 |
2.4.4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消费反馈 |
第3章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功能分析 |
3.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支撑基础 |
3.1.1 经济基础 |
3.1.2 社会基础 |
3.1.3 技术基础 |
3.1.4 心理基础 |
3.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功能优势与效应 |
3.2.1 功能优势 |
3.2.2 主要效应 |
3.3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功能效应的属性特征 |
3.3.1 服务业态融合跨界与资源共享 |
3.3.2 服务资源比特化价值生成 |
3.3.3 服务新动能释放和数据风险激增 |
3.3.4 开源生态服务系统构建和逆向整合 |
3.3.5 群智载体支撑和服务空间泛在化 |
第4章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主体分析 |
4.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体系中的供给主体特征 |
4.1.1 多元性 |
4.1.2 互赖性 |
4.1.3 虚拟性 |
4.1.4 平等性 |
4.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中的供给主体着力点 |
4.2.1 角色定位 |
4.2.2 责任体系 |
4.2.3 沟通协调 |
4.2.4 情境嵌入 |
4.3 社区公共服务供给主体与虚拟集聚系统的关联机制 |
4.3.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中的多维供给主体框架 |
4.3.2 社区公共服务多维供给主体与虚拟集聚系统的关联机制 |
4.4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中关联主体间矛盾关系 |
4.4.1 市场主体逐利性与公共服务公益性间的价值冲突 |
4.4.2 需求端数据隐私性与供给主体数据开放性间的冲突 |
4.4.3 供给侧主体高速创新与需求侧主体低速认知的滞缓冲突 |
4.4.4 公共服务供给主体边界模糊与监管要求冲突 |
第5章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建构 |
5.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的理论建构 |
5.1.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的范畴界定 |
5.1.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的理论基础 |
5.1.3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的价值取向 |
5.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的体系建构 |
5.2.1 内部平台体系 |
5.2.2 外部平台体系 |
5.3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的框架建构 |
5.3.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系统框架 |
5.3.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技术框架 |
5.3.3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平台应用框架 |
第6章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成长演化 |
6.1 理论基础 |
6.2 研究设计与方法 |
6.2.1 方法选择 |
6.2.2 案例选择 |
6.2.3 数据收集 |
6.2.4 关键构念 |
6.2.5 数据分析 |
6.3 案例描述 |
6.3.1 案例背景介绍 |
6.3.2 案例发展历程 |
6.4 案例分析 |
6.4.1 演化路径分析 |
6.4.2 演化机理分析 |
6.5 案例发现 |
6.5.1 社区公共服务生态圈虚拟集聚的本质 |
6.5.2 构建社区公共服务生态圈虚拟集聚的目的 |
6.5.3 社区公共服务生态圈虚拟集聚的成长过程 |
第7章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服务能力测度 |
7.1 研究背景 |
7.2 概念模型 |
7.2.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系统结构主体 |
7.2.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概念模型 |
7.3 指标体系建构 |
7.3.1 测度指标体系 |
7.3.2 模糊综合评价 |
7.4 实证评价 |
7.4.1 指标评语集及评价指标集的构建 |
7.4.2 指标权重的赋值 |
7.4.3 指标隶属度的确定 |
7.4.4 单项评价 |
7.4.5 综合评价讨论 |
第8章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的建构 |
8.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的构成要素 |
8.1.1 理念要素 |
8.1.2 目标要素 |
8.1.3 主体要素 |
8.1.4 资源要素 |
8.1.5 动力要素 |
8.1.6 技术要素 |
8.1.7 情景要素 |
8.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的问题与障碍分析 |
8.2.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的问题分析 |
8.2.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的障碍分析 |
8.3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的机制谱系 |
8.3.1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的主要内容 |
8.3.2 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的内在关系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附录 A |
附录 B |
致谢 |
(3)数字城管的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 |
1.4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
2.1 SOA架构 |
2.2 WebGIS技术 |
2.3 J2EE平台 |
2.3.1 J2EE体系结构 |
2.3.2 容器体系结构 |
2.4 Sea.JS模块化编程 |
2.5 JavaScript |
2.6 Oracle数据库 |
2.7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系统需求分析 |
3.1 总体需求 |
3.2 业务需求分析 |
3.2.1 业务流程 |
3.2.2 数据流程 |
3.2.3 角色分配 |
3.3 非功能需求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系统设计 |
4.1 系统总体设计 |
4.2 软件架构设计 |
4.3 子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
4.3.1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
4.3.2 监督指挥中心受理子系统 |
4.3.3 综合评价子系统 |
4.3.4 应用维护子系统 |
4.4 数据库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系统实现 |
5.1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
5.1.1 移动端数据采集 |
5.1.2 Web端数据采集 |
5.2 监督指挥中心受理子系统 |
5.3 综合评价子系统 |
5.4 应用维护子系统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系统测试 |
6.1 测试环境 |
6.2 测试内容 |
6.3 测试用例 |
6.3.1 系统登录 |
6.3.2 案件管理 |
6.3.3 无线数据采集子系统 |
6.3.4 监督指挥中心受理子系统 |
6.3.5 综合评价子系统 |
6.3.6 应用维护子系统 |
6.3.7 系统非功能测试 |
6.4 测试结果 |
6.4.1 功能测试结果 |
6.4.2 性能测试结果 |
6.4.3 非功能测试结果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2 下一步工作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非结构化众智交易网络商品搜索算法研究与仿真(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分布式非结构化网络搜索算法研究现状 |
1.2.2 研究现状总结 |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创新点 |
1.4 论文安排 |
2 相关理论与技术研究基础 |
2.1 现有电子商务模式介绍及未来发展趋势 |
2.1.1 现有电子商务模式介绍 |
2.1.2 我国电子商务发展现状 |
2.1.3 未来电子商务发展趋势分析 |
2.2 信息传输网络拓扑结构 |
2.2.1 集中式网络拓扑结构 |
2.2.2 分布式网络拓扑结构 |
2.2.3 几种拓扑结构对比 |
2.3 分布式网络搜索技术 |
2.3.1 分布式结构化网络搜索技术 |
2.3.2 分布式非结构化网络搜索技术 |
2.3.3 网络搜索性能评价 |
2.4 本章小结 |
3 广深结合启发式商品搜索算法研究 |
3.1 算法设计思想与设计目标 |
3.1.1 算法设计思想 |
3.1.2 算法设计目标 |
3.2 节点间关联度计算 |
3.2.1 属性关联度计算 |
3.2.2 行为关联度计算 |
3.2.3 综合关联度计算 |
3.3 搜索算法设计 |
3.3.1 节点转发和商品搜索等相关定义 |
3.3.2 算法功能模块定义与设计 |
3.3.3 算法数据结构与消息包格式设计 |
3.4 搜索算法描述 |
3.4.1 节点商品搜索算法描述 |
3.4.2 网络商品搜索算法描述 |
3.4.3 算例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基于蚁群算法的商品搜索算法研究 |
4.1 蚁群算法的相关原理概述 |
4.1.1 蚁群算法基本原理 |
4.1.2 基础蚁群算法 |
4.1.3 蚁群算法的改进策略 |
4.2 算法设计思想与设计目标 |
4.2.1 算法设计思想 |
4.2.2 算法设计目标 |
4.3 搜索算法设计 |
4.3.1 转发概率计算及信息素更新机制等设计 |
4.3.2 算法功能模块定义与设计 |
4.3.3 算法数据结构与消息格式设计 |
4.4 搜索算法描述 |
4.4.1 节点商品搜索算法描述 |
4.4.2 网络商品搜索算法描述 |
4.5 本章小结 |
5 算法仿真实验及分析 |
5.1 算法评价的选取与设计 |
5.2 PEERSIM仿真工具介绍 |
5.3 仿真设计与实现 |
5.3.1 仿真实验设计思想 |
5.3.2 仿真实验步骤 |
5.3.3 仿真实验参数设置 |
5.4 仿真实验结果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总结与展望 |
6.1 本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5)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研究综述 |
二、大数据研究综述 |
三、面向大数据的政府绩效管理研究综述 |
四、研究述评 |
第三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政府绩效管理 |
二、政府绩效信息 |
三、政府绩效信息使用 |
四、大数据 |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一、研究思路与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技术路线图 |
第二章 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理论与实践 |
第一节 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理论分析 |
一、政府绩效信息的性质与价值 |
二、政府绩效信息的使用方式 |
三、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影响因素 |
第二节 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现状分析 |
一、绩效信息及其使用存在的问题 |
二、改进绩效信息使用的政策建议 |
第三章 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模式构建 |
第一节 大数据与政府绩效信息的关联衔接 |
一、大数据在政府绩效管理环节中的作用 |
二、大数据与绩效信息使用的关联衔接 |
第二节 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的分析框架 |
一、基于大数据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分析框架设计思路 |
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系统模型研究 |
三、构建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系统模型的必要性 |
第四章 基于大数据的绩效信息来源的使用—以X市J区行政服务中心为例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的绩效信息来源使用的设计思路 |
一、政府绩效信息来源使用的理论与实践分析 |
二、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绩效信息来源使用的设计思路 |
第二节 面向大数据的行政服务中心绩效信息来源使用的作用机理 |
一、X市J区行政服务中心绩效管理系统的设计分析 |
二、大数据采集技术提升绩效信息客观性的分析 |
三、大数据清洗技术提升绩效信息准确性的分析 |
四、大数据存储技术提升绩效信息汇总时效性的分析 |
第三节 行政服务中心绩效信息来源的使用效应分析 |
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绩效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成效分析 |
二、行政服务中心绩效信息管理系统未来展望 |
第五章 基于大数据的绩效信息结果使用——以X市财政大数据平台为例 |
第一节 基于大数据的绩效信息结果使用设计思路 |
一、绩效信息结果使用研究的不同视角 |
二、大数据思维下绩效信息结果使用的新思路 |
三、基于大数据技术的绩效信息结果使用设计思路 |
第二节 面向大数据的财政绩效信息结果使用作用机理 |
一、基于大数据技术的财政决策支持系统的框架模型 |
二、财政绩效信息结果在决策支持中的应用分析 |
第三节 面向大数据的财政绩效信息结果使用效应分析 |
一、面向大数据的财政决策支持系统成效分析 |
二、财政决策支持系统未来展望 |
第六章 结语 |
第一节 研究结论与创新 |
一、研究结论 |
二、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一、英文文献 |
二、中文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6)基于失败风险视角的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0 绪论 |
0.1 问题的提出 |
0.1.1 政府信息系统失败现象广泛存在 |
0.1.2 公众获取政府信息系统服务时质量是首选要素 |
0.1.3 质量控制是防止系统失败的有效途径 |
0.1.4 质量控制模型在提升信息系统服务效率中具有关键作用 |
0.2 研究意义 |
0.2.1 理论意义 |
0.2.2 现实意义 |
0.3 研究目标 |
0.4 研究框架 |
0.4.1 本文相关的术语和定义 |
0.4.2 研究内容 |
0.4.3 研究方法 |
0.4.4 研究的重点与难点 |
0.4.5 创新点 |
1 相关研究综述 |
1.1 对政府信息系统失败风险现象的研究 |
1.2 对政府信息系统的失败风险类型的研究 |
1.2.1 项目宏观管理的失败风险 |
1.2.2 项目组织环境的失败风险 |
1.2.3 项目实施流程的失败风险 |
1.2.4 项目研发技术的失败风险 |
1.2.5 项目参与者的失败风险 |
1.3 基于失败风险的政府信息系统质量研究 |
1.3.1 对政府信息系统的评价和判断研究 |
1.3.2 对政府信息系统的质量研究 |
2 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的理论基础 |
2.1 全面软件质量管理理论 |
2.1.1 全面软件质量管理理论的内容 |
2.1.2 全面软件质量管理在本研究应用的可行性 |
2.2 关键成功因素法 |
2.2.1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基本含义 |
2.2.2 关键成功因素的提取方法 |
2.2.3 关键成功因素法的应用流程 |
2.3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模型 |
2.3.1 软件开发生命周期的基本模型 |
2.3.2 软件生命周期常见类型 |
2.3.3 本文中使用的软件生命周期模型 |
3 降低失败风险的质量控制因素及其控制方式 |
3.1 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因素分析流程 |
3.2 基于降低失败风险的质量控制因素构成 |
3.2.1 项目宏观管理因素 |
3.2.2 项目组织环境因素 |
3.2.3 项目实施流程因素 |
3.2.4 项目研发技术因素 |
3.2.5 项目参与者因素 |
3.3 降低失败风险的质量控制方式 |
3.3.1 项目宏观管理因素的质量控制方式 |
3.3.2 项目组织环境因素的质量控制方式 |
3.3.3 项目实施流程因素的质量控制方式 |
3.3.4 项目研发技术因素的质量控制方式 |
3.3.5 项目参与者因素的质量控制方式 |
4 基于失败风险视角的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模型构建 |
4.1 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模型构建的必要性 |
4.1.1 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模型的作用 |
4.1.2 现有模型对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的适应性评估 |
4.1.3 构建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模型的必要性 |
4.2 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的技术要求 |
4.3 质量控制模型的构建 |
4.3.1 矩阵构成 |
4.3.2 功能阐述 |
4.3.3 质量控制模型中各因素的内在联系 |
4.3.4 质量控制模型的实施流程 |
4.4 质量控制模型对不同类型政府信息系统的适应性 |
4.4.1 政府业务流程角度的政府信息系统类型划分 |
4.4.2 模型在三种政府信息系统中的适应性 |
5 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模型的应用试验 |
5.1 政府业务处理系统的质量控制模型应用试验 |
5.1.1 某市劳动保障监察局年审业务系统项目情况调研 |
5.1.2 某市劳动保障监察局年审业务系统的质量控制模型验证 |
5.1.3 降低政府业务系统项目失败风险的质量控制建议 |
5.2 政府平台信息系统的质量控制模型应用试验 |
5.2.1 某市电子政务内网项目情况调研 |
5.2.2 某市电子政务内网的质量控制模型验证 |
5.2.3 降低政府平台系统项目失败风险的质量控制建议 |
5.3 政府网站的质量控制模型应用试验 |
5.3.1 某航道局网站项目情况调研 |
5.3.2 某航道局网站的质量控制模型验证 |
5.3.3 降低政府网站项目失败风险的质量控制建议 |
5.4 试验结果对质量控制模型有效性的验证 |
6 研究的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主要结论 |
6.2 研究局限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文献中对政府信息系统失败的案例分析 |
附录2 STANDISH的信息系统质量影响因素分析 |
攻读博士期间主要科研成果及奖励 |
致谢 |
(7)论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论文提纲范文)
序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
(一) 有关电子政府构建的理念方法的研究 |
(二) 有关电子政府构建的问题挑战的研究 |
(三) 有关电子政府构建的环境要素的研究 |
(四) 有关电子政府构建的基础条件的研究 |
(五) 有关电子政府构建的战略和策略的研究 |
(六) 有关电子政府构建的模型和阶段的研究 |
(七) 总结性评述 |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四)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概念属性 |
一、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概念 |
(一)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内涵 |
(二)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外延 |
二、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属性 |
(一) 目的性与工具性的统一 |
(二) 现实性与未来性的统一 |
(三) 趋同性与多元性的统一 |
三、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作用 |
(一) 建立电子政府理论的建构论方法 |
(二) 提供电子政府构建的整体性进路 |
第二章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理论框架 |
一、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组成要素 |
(一) 网络化的组织结构和分散化的权力结构 |
(二) 协作参与的组织管理和科学化民主化的组织决策方式 |
(三) 以公民为中心和结果导向的政务流程设计 |
(四) 整体性的绩效管理和广泛监督下的行政问责 |
(五) 全程可追踪式的信息管理和战略的信息技术治理 |
(六) 知识型的公务人员和崇尚服务精神的行政文化 |
二、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结构模型 |
(一)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一般结构 |
(二)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关系结构 |
三、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系统模型 |
(一) 作为影响因素构成的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 |
(二) 作为行政系统内容的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 |
(三) 作为变革策略实施的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 |
第三章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的实践模式 |
一、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现实环境 |
(一) 组织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变革走向 |
(二) 电子政府构建的现状与发展战略 |
(三) 行政文化、政治环境,以及社会资本的因素 |
(四) 不同国家政府基础建设的现实环境的差异 |
二、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基本策略 |
(一) 以积极的态度推进组织形式和权力结构的优化与重组 |
(二) 构建网络化治理的治理模式 |
(三) 实现电子政务与政府业务流程再造的一体化 |
(四) 运用灵活的控制和监督方式 |
(五) 建立完整的电子政府组织领导和运行体系 |
(六) 鼓励并培育科技领先与和知识管理的行政文化 |
三、 可供选择的组合式的实践模式 |
(一) 面向公共服务的政府基础建设的实践模式 |
(二) 基于行政改革的政府基础建设的实践模式 |
(三) 适应民主发展的政府基础建设的实践模式 |
(四) 政府基础建设的整合的实践模式 |
第四章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风险治理 |
一、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风险因素 |
(一) 政治风险:结构失衡与权力、利益和制度困境 |
(二) 经济风险:成本与收益分析 |
(三) 社会风险:改革偏离公众需求和外部支持缺失的问题 |
(四) 技术风险:人力资本、信息安全和隐私保护的影响 |
(五) 文化风险:组织内部文化的冲突和文化变革的滞后性 |
(六) 政策风险:决策失误与执行偏离 |
二、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风险成因及其治理机制 |
(一) 不同准备条件与政府基础的现实任务 |
(二) 政府基础的风险识别、度量和应对措施 |
(三) 政府基础建设的风险治理机制 |
三、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风险治理路径与选择 |
(一) 政府基础建设的风险治理路径 |
(二) 路径选择及其依据 |
四、 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建设的风险治理模型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后记 |
(8)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目录 |
图目录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应用及研究现状 |
1.2.1 电子政务项目决策机制方面 |
1.2.2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管理方面 |
1.2.3 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方面 |
1.3 研究内容和逻辑结构 |
1.3.1 论文主要内容 |
1.3.2 论文逻辑结构 |
第2章 基础理论和方法 |
2.1 基础理论 |
2.1.1 项目群理论 |
2.1.2 项目评估理论 |
2.1.3 项目成熟度理论 |
2.2 基本方法 |
2.2.1 层次分析法 |
2.2.2 聚类分析法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成熟度理论的电子政务项目决策模型 |
3.1 电子政务项目的发展阶段及决策影响因素 |
3.1.1 电子政务项目的发展阶段 |
3.1.2 电子政务项目的决策影响因素 |
3.2 电子政务项目成熟度评价指标 |
3.2.1 指标构建的原则 |
3.2.2 指标的内涵及量化 |
3.3 电子政务项目决策模型(EPDM)的构建 |
3.3.1 电子政务项目成熟度指标权重计算和项目分类 |
3.3.2 电子政务项目决策模型总体框架 |
3.3.3 电子政务项目成熟度等级划分及评价流程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子政务项目群建设管理 |
4.1 电子政务项目框架模型及建设要素 |
4.1.1 电子政务项目框架模型 |
4.1.2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要素 |
4.2 电子政务项目群建设模式 |
4.2.1 业务协同型项目群建设模式 |
4.2.2 资源共享型项目群建设模式 |
4.2.3 服务汇聚型项目群建设模式 |
4.3 电子政务项目群的判别方法及管理内容 |
4.3.1 电子政务项目群的判别方法 |
4.3.2 电子政务项目群建设管理内容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管理 |
5.1 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的现状及存在问题 |
5.1.1 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的现状 |
5.1.2 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存在的问题 |
5.2 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费的构成和计算方法 |
5.2.1 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费的构成 |
5.2.2 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费的计算 |
5.2.3 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费计算方法的应用 |
5.3 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集中外包管理 |
5.3.1 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集中外包管理流程 |
5.3.2 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集中外包管理的关键内容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北京市电子政务建设实证研究 |
6.1 项目立项决策分析 |
6.2 电子政务项目群建设 |
6.3 电子政务系统运行维护集中外包 |
第7章 结论和展望 |
7.1 论文主要工作及创新点 |
7.2 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某市电子政务项目评估专家咨询问卷 |
附录B 某市电子政务项目专家评判调查问卷 |
作者简历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国内外项目管理研究现状 |
1.2.1 国外项目管理研究 |
1.2.2 国内项目管理研究 |
1.2.3 在电子政务中引入项目管理的必要性 |
1.3 论文的研究方法和基本框架 |
2 相关理论与方法 |
2.1 项目进度管理法 |
2.2 项目风险管理法 |
2.3 全面质量管理项目管理法 |
3 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可行性分析 |
3.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
3.1.1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现状与差距 |
3.1.2 社会保障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
3.2 项目建设目标、规模、内容 |
3.2.1 项目建设的目标 |
3.2.2 项目建设的规模 |
3.2.3 项目建设的内容 |
3.3 项目组织可行性 |
3.4 项目开发技术可行性 |
3.5 社会效益可行性分析 |
4 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
4.1 社保系统需求分析及功能设计 |
4.1.1 社保系统需求分析 |
4.1.2 社会保障系统功能设计 |
4.2 系统数据与业务分部模式设计 |
5 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进度控制 |
5.1 电子政务项目建设阶段的划分 |
5.2 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项目WBS及进度控制 |
6 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项目风险管理与质量保障 |
6.1 项目风险的识别 |
6.1.1 项目风险识别的方法 |
6.1.2 项目风险识别的参考依据 |
6.2 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中的风险识别 |
6.2.1 选择风险识别人员 |
6.2.2 问题分析 |
6.2.3 确定核心问题 |
6.3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的风险评估 |
6.3.1 评估专家的选择 |
6.3.2 风险评估及规避 |
6.4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项目中的质量保障 |
6.4.1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质量保证 |
6.4.2 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项目质量控制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10)网络管理视域下的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图目录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 |
1.2.1 信息资源与政府信息资源概念的界定 |
1.2.2 网络与政府网络化管理的基本内涵 |
1.2.3 信息资源集成理论 |
1.3 研究综述 |
1.3.1 关于政府网络管理与信息资源集成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外研究的不足及原因 |
1.4 研究内容与结构框架 |
1.4.1 论文思路 |
1.4.2 研究创新及不足 |
1.5 研究方法 |
2 地方政府网络化管理中信息资源集成的基础 |
2.1 网络与网络化管理 |
2.1.1 网络及其运用 |
2.1.2 网络化管理 |
2.1.3 政府网络化管理 |
2.2 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集成概述 |
2.2.1 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的概念 |
2.2.2 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的方式 |
2.2.3 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的内容与途径 |
2.3 网络化管理中的信息资源集成 |
2.3.1 政府网络化与信息资源集成的关系 |
2.3.2 政府网络化管理中信息资源集成的原理 |
2.3.3 地方政府网络化管理中的信息资源集成的建构 |
3 政府网络化管理中信息资源集成的国际经验 |
3.1 美国州政府网络化管理中的信息资源集成 |
3.1.1 美国州政府网络化管理中信息集成系统 |
3.1.2 美国州政府网络化管理的工作内容 |
3.1.3 美国州政府网络化管理的经验 |
3.2 英国郡(县)网络化管理中的信息资源集成 |
3.2.1 英国萨里郡网络化管理的信息集成系统 |
3.2.2 英国萨里郡网络化管理的工作内容 |
3.2.3 英国政府网络化管理的经验 |
3.3 日本市川市、新加坡城市政府网络化管理中的信息资源集成 |
3.3.1 提供全方位服务的日本市川市政府网络管理系统 |
3.3.2 以信息资源集成为核心的新加坡"集成政府"计划 |
3.4 本章小结 |
4 地方政府网络管理中的信息资源集成框架 |
4.1 地方政府网络管理中信息集成面临的问题及原因 |
4.1.1 信息无法共享,业务无法协同,形成信息孤岛 |
4.1.2 信息化建设条强块弱 |
4.1.3 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 |
4.2 网络管理系统中信息资源集成模式 |
4.2.1 网络系统中信息集成的三维模型 |
4.2.2 信息集成方案的实施原则 |
4.2.3 信息资源集成的技术架构 |
4.2.4 信息资源集成配置管理系统 |
4.3 地方政府网络管理信息资源集成的实施策略 |
4.3.1 信息集成的实现难度 |
4.3.2 信息资源集成框架所需的关键技术 |
4.3.3 实施地方政府网络化管理策略的方法 |
4.4 本章小结 |
5 地方政府网络管理信息资源集成化的实现路径 |
5.1 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的内容分析 |
5.1.1 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的形式化表达 |
5.1.2 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的动力结构 |
5.1.3 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的应用服务 |
5.2 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的数据仓库 |
5.2.1 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的数据仓库设计 |
5.2.2 数据仓库的体系结构 |
5.2.3 数据仓库建设 |
5.2.4 数据仓库实体内容 |
5.3 集成化信息资源管理的数据集成 |
5.3.1 数据集成应用系统的整合模块 |
5.3.2 数据集成的实现途径 |
5.3.3 数据集成工作流程 |
5.4 本章小结 |
6 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集成的实证分析 |
6.1 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安全管理"格局的由来 |
6.1.1 深圳市龙岗区的特殊区情 |
6.1.2 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现实背景:安全事故频发是政府治理面临的挑战 |
6.1.3 深圳市龙岗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建设历程 |
6.2 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安全信息管理"格局的网络化架构 |
6.2.1 龙岗区政府"安全信息管理"格局的运行实质 |
6.2.2 龙岗区政府"安全信息管理"的组织架构 |
6.2.3 龙岗区政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的网络布局 |
6.3 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集成工作分析 |
6.3.1 龙岗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简介 |
6.3.2 龙岗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安全数据中心 |
6.3.3 龙岗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中的数据集成 |
6.3.4 龙岗区"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集成的基础管理 |
6.4 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安全管理信息系统"信息集成的经验总结 |
6.4.1 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安全信息管理集成的实践价值 |
6.4.2 深圳市龙岗区政府安全管理信息集成的理论价值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与科研项目 |
致谢 |
四、影响大型电子政务项目成功率的规则(论文参考文献)
- [1]电子政府信用体系及其构建研究[D]. 张贝尔. 吉林大学, 2020(08)
- [2]“智能+”背景下社区公共服务虚拟集聚实现机制研究[D]. 何海清. 天津城建大学, 2020(01)
- [3]数字城管的电子政务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敬. 东南大学, 2019(10)
- [4]非结构化众智交易网络商品搜索算法研究与仿真[D]. 李利达. 北京交通大学, 2019(01)
- [5]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政府绩效信息使用研究[D]. 李富贵. 厦门大学, 2018(07)
- [6]基于失败风险视角的政府信息系统质量控制研究[D]. 余梅. 武汉大学, 2015(07)
- [7]论电子政府构建的政府基础[D]. 杨国栋. 吉林大学, 2013(08)
- [8]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D]. 张宇航. 北京交通大学, 2012(10)
- [9]洛阳市社会保障信息系统建设项目管理[D]. 魏民. 南京理工大学, 2012(07)
- [10]网络管理视域下的地方政府信息资源集成研究[D]. 李世颉. 武汉大学, 201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