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组网雷达抗ARM能力分析与评估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何凯鸽[1](2021)在《组网雷达系统性能评估软件的设计与实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目前综合电子干扰技术的快速发展,单部雷达因受自身视距的限制,很难与电子对抗系统全面抗衡,这些情况促使雷达向网络化方向发展。近年来,越来越多的装备加入组网功能,对雷达组网的试验评估也越来越紧迫。目前,若采用实战方式进行评估实验,不仅消耗各种资源,且试验环境易受外界干扰,而利用数字建模和系统仿真的方法来进行组网系统性能评估,不但节省资源,且能重复进行试验,因此,该方法已成为研究雷达组网系统性能的必然选择。针对目前对组网雷达系统的性能评估大多停留在定性层面,罕有定量评估分析的研究现状,本文通过多次试验,得到组网前后对目标的仿真数据,并搭建一套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同时,通过对已有指标进行优化,提出新的评估指标计算方法,在数据域实现对组网雷达系统性能的定量分析。为此,本文所作的主要工作有:首先对组网系统性能评估进行需求分析,并在此基础上,建立组网雷达性能评估总体设计方案。之后,分别对单雷达和组网系统进行仿真建模,获取评估所需的试验数据,并对组网系统进行性能分析。其次,根据本文设计的组网雷达评估方法和评估指标的构建原则,设计搭建单雷达及组网系统性能评估指标体系,并详细分析各项指标模型和实现过程。针对部分指标计算,本文进行了一些模型优化,并提出一种可衡量组网系统情报保障能力的新指标—航迹关联成功率,用于弥补现阶段对融合算法性能评估的不足。然后,根据评估算法设计搭建组网雷达性能评估软件,以对单雷达及组网系统性能评估提供仿真验证平台。该软件基于VS2008和Qt4.7.1平台进行开发,并以组件化的概念设计各个指标计算模块,可以图形化方式直观显示评估结果,支持以txt文本和word报告的形式来对评估结果进行保存。最后,运用评估软件,实现对单部雷达在无干扰条件、有干扰条件和有干扰且施加抗干扰措施条件下的性能分析,同时,通过对比分析组网前后的探测数据,实现对组网雷达系统在探测能力、跟踪能力、反隐身能力、情报保障能力和抗干扰能力等方面的性能评估,验证评估算法的正确性和评估软件设计的合理性。本文所设计的组网雷达性能评估软件,支持新指标模块以C++类的形式进行快速添加,具有良好的兼容性。同时,该软件具有友好的人机交互界面,在组网雷达系统性能评估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于恒力[2](2020)在《多站雷达系统协同抗有源干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雷达有源干扰技术的发展,单站雷达系统在战场中面临的生存压力日益增大,多站雷达系统独特的空间分置特点使其能够获得丰富的空、时、频资源,为雷达抗有源干扰提供新的途径。通过对不同视角下目标相关数据的融合分析,寻找到真假目标的差异,能够对干扰进行有效识别或抑制,极大的提高了多站雷达系统在有源干扰下的生存能力。本论文主要围绕“十三五”预研项目“XXXX协同抗干扰技术”的研究任务,在多站雷达系统构架下,对有源压制式干扰和有源欺骗式干扰的相关对抗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主要工作包含以下四个部分:一、研究了异构多站雷达系统数据级融合抗欺骗式干扰方法。针对两种异构多站雷达系统,提出了相应的抗欺骗式干扰方法。对于由两坐标雷达和三坐标雷达构成的异构多站雷达系统,通过三坐标雷达对目标的量测值计算出目标的空间位置信息,进而计算出目标在两坐标雷达量测坐标系下量测参数的估计值,将此估计值与两坐标雷达的实际量测值进行对比,通过构造卡方检验的方法对欺骗式假目标的点迹进行剔除;对于由主动雷达和被动雷达构成的异构多站雷达系统,首先对主动雷达和被动雷达的量测点迹进行关联,剔除欺骗距离较大的欺骗式假目标,并对被动雷达中通过点迹关联的目标进行航迹起始。对于进入航迹滤波系统形成虚假航迹的欺骗式假目标,通过航迹关联算法进一步剔除。二、研究了多站雷达系统抗主瓣压制式干扰方法。目标回波信号和干扰信号的空间散射特性差异被用来进行干扰抑制:在不同接收站之间的干扰信号进行时域对齐后,构造了目标回波矢量和干扰矢量的导向矢量。在多站雷达系统下,干扰信号在不同接收站中高度相关的特性导致干扰信号的能量将聚集在一个单秩子空间内,而目标回波信号的能量将散布于多站雷达系统的整个信号空间。对回波矢量误差协方差矩阵进行特征值分解得到用于投影的噪声子空间,通过向噪声子空间投影的方法对回波矢量中的干扰矢量进行抑制。根据子空间投影后的信号矢量,对相应的广义似然比检测器进行了推导,完成了主瓣干扰抑制后的检测工作。该方法在干扰抑制的过程中不会造成信噪比的损失,也可通过压缩噪声子空间维度的方法来避免干扰泄露的问题。除此之外,该方法所用的噪声子空间由时域采样数据训练得到,既无需知道干扰信号的带宽和干扰样式等参数,也无需知道多站雷达系统的几何参数,因此对于外部干扰环境和内部布站方法变化都具有较强的自适应能力。三、研究了分布式极化多站雷达系统信号级融合抗欺骗式干扰方法。现有的多站雷达系统基于信号级融合的抗欺骗式干扰方法,均未考虑目标回波信号和干扰信号在极化散射特性上的差异:干扰机对雷达信号转发的过程中,带入了干扰机的发射极化参数与接收极化参数,导致接收站接收的干扰信号的极化散射系数中的元素存在线性关系;对于目标回波信号,不同的发射-接收站组合对目标的探测视角不同,目标的散射矩阵也各不相同,因而目标回波信号的极化散射系数中的元素不存在线性关系。基于上述差异,本章提出了一种两步检测/鉴别算法,在检测到目标后,基于广义最大似然比检测对鉴别器进行了推导,同时提出了鉴别器优化方法,提升了干扰抑制后目标的检测概率。该方法可以在检测阶段对干扰信号进行剔除,避免了复杂的相关性检验。该方法未使用目标回波的幅度信息,在干扰机对干扰信号的幅度进行去相关调制或目标回波不完全独立时依然有效。仿真实验表明,该方法在同等条件下对欺骗式假目标的鉴别性能优于现有只考虑回波幅度相关性的信号级融合鉴别方法。四、研究了基于多站功率分配的抗欺骗式干扰方法。多站雷达系统可以利用其优越的联合检测能力,在对目标的联合检测和参数估计过程中,通过对欺骗式干扰的欺骗参数的估计对欺骗式假目标进行鉴别。现有基于参数估计的多站雷达系统抗欺骗式干扰模型中假设多站雷达系统各发射站的发射功率相同,未能充分发挥其抗干扰能力。为了使多站雷达系统在功率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发挥出最大的抗干扰效能,本章提出了一种基于多站功率分配的抗欺骗式干扰方法。首先计算出在多站联合检测下,对欺骗式干扰的欺骗距离进行参数估计的克拉美罗下界,在构建鉴别器对欺骗式假目标进行鉴别时,以最大化假目标鉴别概率为目标,设计功率分配模型,得到指定总发射功率情况下,使假目标鉴别概率最大的最优发射站发射功率分配方式;该方法能够保证更多的功率资源分配到目标角度差异大及回波信号路径损失较低的发射站,在系统资源有限的约束下,有效提高多站雷达系统对欺骗式假目标的鉴别概率。
李强[3](2019)在《多站雷达抗有源欺骗式干扰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高效的雷达电子对抗手段,有源欺骗式干扰在现代战争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有效的电子反对抗手段,将直接关乎雷达的正常运行及生存,乃至战争的走向。得益于空间分置的结构特点,多站雷达系统能够多视角、多维度地对环境进行感知,同时借助于信息的融合处理技术可以提取目标和干扰更为全面和本质的特征,在有源欺骗式干扰对抗方面具有单站雷达无法比拟的优势。本文以国防基础科研项目“XXX协同抗干扰技术”为依托,以分布式多站雷达系统为载体,从数据级融合和信号级融合这两个方面出发,开展了对抗有源欺骗式干扰方法的研究,主要内容包含以下四个部分:·研究了基于数据级融合的双/多基地雷达抗有源欺骗式干扰技术。在双/多基地雷达系统中,接收站“静默”工作,干扰机很难针对整个雷达系统生成位置和速度均协同的有源假目标。现有的基于数据级融合的双/多基地抗有源欺骗式干扰方法,仅利用了目标的位置信息进行点迹关联甄别假目标,对距离-速度联合欺骗假目标的鉴别能力有限。针对此问题,在多基地雷达系统结构下,首先根据真假目标的速度矢量的空间相关性差异,提出了利用目标速度矢量点迹关联的真假目标鉴别方法,该方法将目标速度矢量之间的马氏距离作为鉴别统计量,进行卡方检验鉴别真假目标。该方法需要获得速度矢量差的误差协方差矩阵,计算量较大。为此,根据由真实目标在各站中的径向速度求得的“欺骗速度”服从零均值的高斯分布,而有源假目标解算的欺骗速度服从均值为其真正欺骗速度的高斯分布这个特性,提出了基于欺骗速度判决的真假目标鉴别方法,降低了计算量。将之与基于位置信息鉴别假目标的方法联合,明显提高了多基地雷达系统对距离-速度联合欺骗式假目标的鉴别能力,扩展了有源假目标的高鉴别区域。·研究了双发多收型分布式多站雷达系统基于信号级融合的抗有源欺骗式干扰技术。在一个分布式多站雷达系统下,目标的空间散射特性可以用于对抗有源欺骗式干扰。当作战雷达系统工作在协同探测模式下时,现有的有源欺骗式假目标的鉴别算法的性能对干扰机的定位精度十分敏感。针对此问题,在一个双发多收的分布式多站雷达系统架构下,对有源欺骗式干扰的对抗技术进行了研究。由于真假目标空间散射特性的差异,使得假目标的厄米特距离明显区别于真实目标的厄米特距离。假目标的厄米特距离随着干噪比的增大而变大,而真实目标的厄米特距离在任意的信噪比情况下均服从一个仅由接收站个数决定的贝塔分布。这使得假目标的厄米特距离比真目标的大得多,尤其是在高干噪比的情况下。利用真假目标厄米特距离上的差异,基于奈曼-皮尔逊准则,提出了一种基于厄米特距离判决的真假目标鉴别方法。该方法能在维持真实目标误判概率恒定的前提下有效鉴别真假目标,而且不需要干扰的先验信息,且能够在一个脉冲重复周期内完成鉴别。·研究了分布式多站雷达系统基于信号级融合的抗多假目标干扰技术。基于厄米特距离判决的鉴别方法,仅适用于至少包含两个发射站的多站雷达系统。在一个分布式多站雷达系统架构下,将两个目标采样矢量之间的厄米特距离作为相关性度量,描述两个目标之间的相关性。由于真假目标空间散射特性的差异,使得两个有源假目标之间的相关性要远大于两个真实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和一个真实目标与一个假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尤其是在高干噪比的情况下。两个假目标之间的相关性与干噪比成正比,但又与假目标具体的调制信息无关。而两个真目标之间的相关性和一真一假之间的相关性均服从同一个贝塔分布,而该贝塔分布仅与通道个数有关,而与信号能量或干扰能量无关。根据不同目标组合之间相关性的差异,提出了一种基于相关性检验的真假目标鉴别方法。该方法也不需要干扰环境的任何先验信息,而且可以在约束真实目标误判概率的期望上限的前提下在一个脉冲重复周期内有效地鉴别真假目标。除此之外,该方法的鉴别性能随着假目标个数的增多而变大,可以有效应对多假目标的情况。·研究了宽带多站雷达系统的抗有源欺骗式干扰技术。现有的基于信号级融合的多站雷达抗有源欺骗式干扰方法,均假设发射信号是窄带信号,并不适用于或者无法直接应用于宽带雷达信号的情况下。在宽带多站雷达系统下,真假目标之间空间散射特性的差异仍然存在,可以加以利用进行目标鉴别。当发射信号为宽带信号时,目标尺寸要大于雷达的距离分辨单元,目标表现为距离扩展特性,占据多个距离分辨单元。提取目标占据距离分辨单元的回波组成目标的复距离像矢量,分析不同接收站间不同目标组合的复距离像矢量之间的相关性。由于各接收站相对于目标视角的不同,可能引起目标复距离像矢量长度的变化,无法直接用厄米特距离度量它们之间的相关性,为此引入了的滑动厄米特距离的概念,并分析了不同接收站间目标组合复距离像矢量间的滑动厄米特距离的统计特性。定义目标间的相关系数为其复距离像矢量间的最大滑动厄米特距离。通过理论分析发现,不同接收站中同一个有源假目标的相关性明显大于其它目标组合的相关性。基于此,提出了一种适用于宽带信号的基于相关性检验的真假目标鉴别算法。该方法可以约束真实目标误判概率,并通过计算机仿真实验,验证了所提方法可对有源假目标进行有效鉴别。
柳向[4](2019)在《对组网雷达的协同干扰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组网雷达是将多部不同体制、不同频段、不同工作模式的雷达通过数据链进行组网协同工作的多传感器系统。组网雷达按照作战需要由中心站统一调配全网资源,在战场上可构成全方位、立体化、多层次的战斗体系,从而使整体作战能力得到提升。组网雷达优越的抗干扰性能,使其在对抗电子干扰、反辐射导弹、隐身飞机、低空突防目标等方面得到了广泛应用。如何对组网雷达进行有效干扰成为了当前雷达对抗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针对组网雷达的协同干扰关键技术展开研究,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一、针对脉冲压缩雷达常采用的抗干扰措施,提出了几种有效的干扰信号产生方法。首先,针对传统移频干扰和分段卷积转发干扰在对调频斜率捷变雷达干扰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种分段卷积转发干扰,仿真验证了该干扰方法的有效性。其次,针对采用OS-CFAR检测处理的脉冲压缩雷达,根据OS-CFAR检测器对假目标的设计要求,提出了一种专门针对OS-CFAR检测器的多假目标产生方法,并推导出干扰参数的具体设置与计算方法。最后,综合考虑雷达采用调频斜率捷变和OS-CFAR检测抗干扰措施的情况,提出了一种具有移频特征消隐的多载波干扰方法。二、为弥补单部干扰机在雷达对抗中的不足,提出了不同的协同干扰方式,通过合理安排干扰机数量、干扰样式、干扰功率等干扰措施,可实现对雷达或雷达网的有效干扰。首先,对协同干扰的常见分类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然后,针对雷达站址误差存在情况下,单部干扰机在对脉压雷达干扰时存在明显不足的问题,提出了两种协同干扰产生方案,得出的实验结论对实际的干扰实施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最后,针对协同干扰对组网雷达的压制效果作了深入分析,提出了协同干扰下组网雷达的检测概率计算模型,并对不同情形下的压制效果作了定量的仿真分析。三、针对两种雷达网不同的数据处理抗干扰措施,分别提出了不同的航迹欺骗产生方法,并利用偏差补偿技术对存在的站址误差进行补偿。首先,根据雷达不同的组网方式,深入分析了集中式雷达网和分布式雷达网常用的抗干扰方法。然后,针对集中式雷达网利用“同源检测”识别航迹欺骗干扰的问题,重点分析了雷达站址侦测误差和电子战飞机预设位置误差对航迹欺骗干扰的影响,并在二维空间下提出了一种偏差补偿技术。最后,针对分布式雷达网利用航迹关联识别航迹欺骗干扰的问题,在三维空间下提出了两种航迹欺骗干扰的产生方法,并将偏差补偿技术推广到了三维空间。四、为了提高对组网雷达的干扰效果,开展了对组网雷达的协同干扰资源优化分配的研究。首先,从雷达网的目标检测环节出发,建立目标突防过程中的压制概率效能指标,并从时域、频域、空域、处理域四个方面考虑不同干扰样式对雷达干扰效能指标的影响。然后,建立包含干扰对象分配和干扰样式选取两部分的干扰资源分配模型,并将动态条件下压制概率最大化作为目标函数。最后利用改进遗传算法和改进布谷鸟算法对干扰资源优化分配模型进行求解,并从全局寻优能力,收敛速度以及收敛稳定度等多维度对两种群智能算法的有效性进行了仿真验证。
周程[5](2019)在《海基网络化雷达探测效能和拓扑优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海基网络化雷达是组网雷达在海战场环境中的具体应用。在当前海战场环境中,电磁环境复杂,“四抗”威胁严峻,战场情况多变,均要求我方对海战场战场态势实时掌控,对目标探测精准无误。海基网络化雷达探测是未来海战场重要的电磁领域作战形式。在单一雷达性能一定的情况下,网络化雷达整体性能往往与各个雷达站点的空间布局有着密切的相关性。研究最具效费的布站体制数量有助于海战场环境下选择参与组网的雷达节点数,探究舰艇编队可能的网络探测拓扑优化方法则可以帮助海基网络化雷达实时选择最优拓扑。本文针对海基网络化雷达的探测效能和拓扑优化问题展开研究。介绍基本概念、构建问题研究情景、仿真分析探测效能、提出拓扑优化方法。主要工作内容有以下两点。1.研究了海基网络化雷达的探测效能问题。首先,分析了海基网络化雷达所面临的海战场环境,给出了敌方远距离支援式干扰的作战情景。接着设定网络化雷达系统模型,考察海基网络化雷达在自然环境下的探测范围和探测精度,接着在远距离支援干扰环境下,从反拦截能力和干扰暴露区两个方面评价网络化雷达拓扑的探测能力。最终,对每种布站体制下的大量拓扑进行分析,统计其探测能力数据,建立起了网络体制数量和探测能力的联系,在最后,给出了三种组网体制下雷达站点的布站建议,对海基网络化雷达的探测效能问题做出了初步研究。2.研究了海基网络化雷达拓扑优化。分别针对探测目标和探测区域分别提出拓扑寻优方法。前者在目标攻击扇面上构建反映探测精度的目标函数,并结合海战场雷达平台移动、网络实时搭建的特点,提出一种基于预测区域探测精度的布站方法,仿真验证所提出的布站方法有效性;后者以干扰暴露区和反拦截优势角度为基础,提出方法并仿真寻优最佳拓扑。
周治宇[6](2018)在《分布式无人机对雷达探测影响及协同干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本文以电子对抗为背景,研究了分布式无人机本体以及进行干扰时对防空雷达带来的影响,并提出了基于无人机航迹规划的掩护突防方法、基于无人机协同距离欺骗假目标协同的掩护突防方法以及无人机协同干扰组网雷达的方法。第一章简述了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介绍了传统雷达对抗技术的研究现状、雷达对抗发展的新趋势以及军用无人机技术的发展现状,给出了文章的整体框架。第二章研究了无人机本体对雷达探测的影响以及协同掩护突防的方法。研究了无人机本体对雷达测距、测角的影响并设置场景进行仿真。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航迹规划的掩护突防方法,通过无人机本体与突防目标的协同来影响雷达的探测跟踪能力以达到掩护突防的目的,仿真验证了该方法的有效性和可行性。第三章研究了搭载干扰载荷的分布式无人机对雷达的干扰效果并提出了一种基于距离欺骗假目标协同的无人机群掩护突防方法。首先研究了分布式压制干扰对雷达的探测距离的影响,而后研究了三种典型欺骗干扰样式(直接延迟转发、间歇采样干扰、移频干扰)对雷达分别进行分布式干扰的影响,并通过仿真实验进行了验证。然后提出利用搭载距离欺骗干扰载荷的无人机掩护目标突防的方法,使得产生的距离假目标与突防目标在同一波束相同距离环上形成多点源角度欺骗,降低雷达对目标航迹点的探测能力从而达到掩护突防的目的。第四章对组网雷达的信息融合原理、同源检验以及组网雷达抗干扰的能力进行了研究,并提出了一种基于无人机协同的组网雷达干扰方法。这种方法基于无人机运动状态的协同,使虚假航迹能够通过组网雷达信息融合过程中的同源检验,从而对组网雷达产生有效的航迹欺骗,仿真验证了该干扰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最后总结了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并提出了一些需要对本文研究内容进行改进或者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郭业波[7](2018)在《基于DoDAF和Petri网预警雷达系统建模及效能评估研究》文中提出预警雷达系统作为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核心探测器,决定着系统防御拦截的成败,是导弹防御的关键一环。因此,对预警雷达系统展开深入研究,建立相应的模型并进行效能评估仿真,可为我国预警雷达系统和导弹防御系统的建设和发展提供参考。本文以美国的导弹防御系统(MD)为切入点,并结合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的相关项目为背景,围绕预警雷达在导弹防御中的重要作用展开相关技术的研究。论文的主要工作可概括如下:第一部分介绍了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的构成,着重分析了预警雷达系统的发展现状及其在导弹防御系统中的重要性。第二部分介绍了预警雷达系统建模时用到的相关工具和理论:美国国防部体系结构框架(DoDAF)、着色Petri网(CPN)和CPN Tools。第三部分结合预警雷达系统的作战使命和作战流程,建立了本文的DoDAF模型,最后采用CPN模型对其进行了仿真驱动验证,弥补了DoDAF静态模型无法进行动态行为特征验证的缺陷。第四部分针对大型Petri网在进行体系结构化分析时的复杂性,本文采用一种基于CPN关联矩阵的结构化分析方法,将CPN模型的关联矩阵转换为一特殊方阵,然后计算其特征值,通过特征值的性质分析Petri网模型的结构,使得大型Petri网模型的分析变得简单易行。最后采用此方法验证了本文建立的Petri网模型的正确性和合理性,为后文的预警雷达系统效能评估奠定了基础。第五部分从组网雷达探测范围和抗干扰两方面对预警雷达系统效能评估进行了定性分析,并建立了相关的数学模型,最后对组网雷达效能评估进行了仿真验证,得出了一些有参考价值的结论。
李大卫(David Lee)[8](2018)在《相控阵雷达组网系统资源调度效果评估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雷达凭借其在信息获取、辅助决策、目标打击等方面的独特能力,自二战出现以来就在各类战场中发挥着巨大功效。而随着科技的进步及各国武器装备的发展,雷达面临的战场环境及各类威胁日趋严峻,相控阵技术及雷达组网技术为解决这一问题提供了可能。对于相控阵雷达组网系统而言,其资源调度与管理的效果直接关系到系统作战效能的好坏,因此对于相控阵雷达组网系统资源调度进行深入研究,并从资源调度的角度实现对系统总体作战效能的评估,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首先对相控阵雷达及雷达组网系统中的相关概念及技术原理作了详尽叙述,介绍了相控阵雷达中的典型事件及相关参数,以及武器系统作战能力与评估的典型方法。针对国内外关于相控阵雷达组网系统中的资源调度、评估方法研究现状进行了归纳总结。接下来,针对相控阵雷达及组网系统中的资源调度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包括建立任务模型、单雷达与多雷达系统调度策略与算法的研究等。接着,从资源调度的角度构建了系统综合评价的指标体系,并给出相应的属性及数值化操作过程。然后,针对相控阵雷达组网系统的特点,结合AHP及云理论的特征,提出改进的AHP—云重心法作为综合评估方法,并给出了具体评估步骤与流程。最后,通过仿真案例实现了对不同方案下相控阵雷达组网系统资源调度效果的综合评估,验证了评价方法的有效性。
周文佳[9](2017)在《火控组网效能提升研究》文中认为地面防空火控组网系统(以下简称火控组网系统)是将特定防空地域内各独立的火控系统通过通信网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统一的火控网络,并通过相互传递精确的空情信息,以及各种协同的战术操作,对抗敌方干扰、低空突防和反辐射导弹的攻击,共同打击敌方空中目标。火控组网是雷达组网的一个分支。普通雷达组网系统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在组网系统范围内形成多频段、多波形特征、全方位、多层次的覆盖提高整个防空系统的“四抗”能力。而火控组网不但要提高整个火控组网系统的“四抗”能力,更重要的是通过火控组网系统的多站联动、集火射击、接力跟踪、“后跟前打”等战术操作,完成摧毁敌方空中目标的目的。由于更注重多站联动和集火射击,因此,火控组网系统比普通的雷达组网系统精度要求更高,响应速度要求更快。由于多方面的原因,目前火控组网方面的技术发展相对滞后,其应有的效能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本文以提高火控组网系统作战使用效能为目的,调研了火控组网系统的实际使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分析了产生问题的原因,提出了提高火控组网系统作战效能的解决方案,并研究了组网标定、时间同步、精度测试方面的具体技术。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性贡献如下:(1)通过对火控组网系统的大量调研,了解了火控组网系统存在的问题,分析研究了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了在现有条件下具体的解决方案。该方案可在不对火控组网系统进行大的升级改造的前提下,提升火控组网系统的作战效能。(2)根据火控组网系统标定精度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了采用声体波微波延迟线及上下变频技术构成的用于火控组网标定的信标方案。针对地面防空火控系统的工作频段和频带,对组网标定信标设计时微波延迟方案选择、延迟时间选择、工作频率与带宽选择、工作频率与带宽的扩展、插入损耗控制、信噪比控制等技术进行了分析研究。研制了用于火控组网方位和位置标定的标定信标,并设计了使用该信标进行组网系统标定的三种方法。该信标不但可以用于火控组网系统的标定,还可以用于火控组网系统静态跟踪精度的测试,以及对火控系统中的距离零点、地杂波改善因子、光电轴的轴系、微波相位、随动系统相位、随动系统增益、跟踪性能等指标进行检查和测试。(3)对火控组网系统的时间同步方法进行分析和研究,找到了目前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没有达到预期效果的原因,提出了基于GPS或北斗授时和组网同步脉冲结合的时间同步方案。该方案可在不对原组网系统时间同步方案进行大改动的情况下,有效改善时间同步精度,提高火控组网系统的动态精度。(4)针对目前火控组网系统在研制和生产过程中,缺少内场动态精度测试方法和相应的测试设备,也没有具体指标的实际情况,研究了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测试的方法,提出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测试的方案,研制了可用于某型火控组网系统动态跟踪精度和动态解算精度的测试设备,并制定了相应的测试方法。该动态精度测试设备不但可以用于某型火控组网系统的动态精度测试,还可以用于火控系统的动态精度、随动系统的零位和随动系统性能指标的测试;可以模拟火炮的数传接收机,对火控系统的相应火炮接口和控制功能进行测试;可以模拟某型火控系统,生成各种需要的目标固定点、目标航路、武器射击诸元、击发控制信号,接收武器系统发来的弹丸初速和告警信号,带动火炮运转,对某型火炮接口和随动性能进行检测,也可以模拟火控系统用于某型火炮的日常联动训练。(5)针对地面防空武器射击训练时射击效果观测手段老旧,对气象条件要求高,易发生漏航、观测精度不高的实际情况,提出了使用某型火控组网系统构成超低空射击评价系统和避开射击评价系统的方案。该方案不需要对原火控组网系统进行大范围改造,操作方便、对气象条件要求低、不易发生漏航、可在夜间使用,可以解决射击训练的观测和自我评价问题。
甘刚,李桂祥,左治方,朱新权[10](2015)在《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雷达网优化部署方法研究》文中指出雷达网的综合效能直接影响着作战能力,研究雷达网的优化部署旨在提高其综合效能。针对雷达网优化部署涉及的影响因素众多、难以综合考虑的问题,从雷达网的覆盖率、重叠度、"四抗"能力以及费效比方面对雷达网优化部署进行约束,通过定量分析研究,并且利用改进的遗传算法加以实现,给出一种雷达网优化部署的可行办法,仿真结果表明了优化部署的可行性。
二、组网雷达抗ARM能力分析与评估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组网雷达抗ARM能力分析与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组网雷达系统性能评估软件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主要工作安排 |
第二章 组网雷达系统性能评估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2.1 需求分析 |
2.2 性能评估软件总体设计方案 |
2.2.1 系统总体架构 |
2.2.2 评估方法 |
2.2.3 评估流程 |
2.3 评估软件设计 |
2.3.1 开发环境介绍 |
2.3.2 系统逻辑关系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组网雷达系统建模 |
3.1 单雷达系统建模 |
3.1.1 信号处理建模 |
3.1.2 数据处理建模 |
3.2 组网雷达系统建模 |
3.2.1 组网雷达系统概述 |
3.2.2 数据预处理 |
3.2.3 数据关联 |
3.3 组网雷达性能分析 |
3.3.1 融合精度分析 |
3.3.2 反隐身能力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组网雷达系统性能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
4.1 评估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
4.2 单雷达系统性能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
4.2.1 目标发现概率 |
4.2.2 目标发现距离 |
4.2.3 雷达测量精度 |
4.2.4 最大跟踪距离 |
4.3 组网雷达系统评估指标体系设计 |
4.3.1 发现概率提高量 |
4.3.2 发现距离提高量 |
4.3.3 跟踪精度提高量 |
4.3.4 稳定跟踪距离提高量 |
4.3.5 探测范围提高量 |
4.3.6 情报数据率提高量 |
4.3.7 隐身目标发现概率提高量 |
4.3.8 航迹关联成功率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评估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5.1 评估软件的构建与实现 |
5.1.1 评估软件流程设计 |
5.1.2 软件功能组成 |
5.2 单雷达评估验证 |
5.3 组网雷达系统评估验证 |
5.3.2 无干扰条件下组网系统评估验证 |
5.3.3 干扰条件下组网系统评估验证 |
5.3.4 不同部署方式下探测范围提高量评估验证 |
5.3.5 隐身目标发现概率提高量评估验证 |
5.3.6 航迹关联成功率评估验证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2)多站雷达系统协同抗有源干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多站雷达系统协同抗有源干扰研究状况 |
1.2.1 多站雷达系统概述 |
1.2.2 多站雷达系统信息融合技术研究现状 |
1.2.3 有源压制式干扰抑制方法 |
1.2.4 有源欺骗式干扰抑制方法 |
1.3 论文主要内容及结构 |
第二章 异构多站雷达系统抗欺骗式干扰方法 |
2.1 引言 |
2.2 两坐标/三坐标雷达集中式融合抗欺骗式干扰方法 |
2.2.1 信号模型 |
2.2.2 真假鉴别方法 |
2.2.3 仿真实验 |
2.3 主/被动雷达航迹融合抗欺骗式干扰方法 |
2.3.1 主/被动雷达系统量测模型 |
2.3.2 真假目标鉴别方法 |
2.3.3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噪声子空间投影的多站雷达主瓣干扰抑制方法 |
3.1 引言 |
3.2 多站雷达系统信号模型 |
3.2.1 模型假设及相关性分析 |
3.2.2 干扰对齐方法 |
3.3 基于噪声子空间投影的主瓣干扰抑制方法 |
3.4 广义似然比检测器 |
3.5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
3.5.1 噪声调制压制式干扰抑制仿真实验 |
3.5.2 噪声卷积灵巧干扰抑制仿真实验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极化散射系数的分布式极化多站雷达系统抗欺骗式干扰方法 |
4.1 引言 |
4.2 分布式极化多站雷达系统信号模型 |
4.2.1 目标信号模型 |
4.2.2 干扰信号模型 |
4.2.3 统计模型 |
4.3 真假目标极化散射系数差异分析 |
4.4 真假目标鉴别算法及优化设计 |
4.4.1 检测/鉴别算法 |
4.4.2 鉴别器优化设计 |
4.5 仿真实验及性能分析 |
4.5.1 干扰鉴别性能分析 |
4.5.2 优化性能分析 |
4.5.3 接收站个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4.5.4 鉴别性能对比实验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多站功率分配的抗欺骗式干扰方法 |
5.1 引言 |
5.2 多站雷达系统信号模型 |
5.3 欺骗距离参数的克拉美罗界 |
5.4 基于功率分配的欺骗式假目标鉴别方法 |
5.5 仿真实验与性能分析 |
5.5.1 不同反射系数模型下仿真实验 |
5.5.2 功率分配对鉴别概率的影响仿真实验 |
5.5.3 延时距离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3)多站雷达抗有源欺骗式干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对照表 |
缩略语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多站雷达系统简介 |
1.3 多站雷达系统抗有源欺骗式干扰的研究现状 |
1.3.1 数据级融合抗有源欺骗式干扰的研究现状 |
1.3.2 信号级融合抗有源欺骗式干扰的研究现状 |
1.4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双/多基地雷达数据级融合抗有源欺骗式干扰研究 |
2.1 引言 |
2.2 双/多基地雷达系统及其定位模型 |
2.2.1 T/R站定位模型 |
2.2.2 R站定位模型 |
2.3 基于位置信息点迹关联的目标鉴别算法 |
2.4 基于速度信息判定的有源假目标鉴别算法 |
2.4.1 基于速度信息点迹关联的目标鉴别方法 |
2.4.2 基于欺骗速度判决的真假目标鉴别方法 |
2.5 计算机仿真与性能分析 |
2.5.1 基于位置信息进行点迹关联算法的仿真分析 |
2.5.2 基于速度信息判定鉴别算法的仿真分析 |
2.6 小结 |
第三章 双发多收型多站雷达系统下的真假目标鉴别方法研究 |
3.1 引言 |
3.2 分布式多站雷达信号模型 |
3.3 目标的厄米特距离 |
3.3.1 真实目标的厄米特距离 |
3.3.2 有源假目标的厄米特距离 |
3.4 鉴别算法 |
3.5 仿真实验及分析 |
3.5.1 鉴别方法的性能分析 |
3.5.2 接收站个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3.5.3 真目标通道相关性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3.6 本章小节 |
第四章 多站雷达系统抗有源多假目标干扰方法研究 |
4.1 引言 |
4.2 多站雷达信号模型 |
4.3 相关特性分析 |
4.3.1 假目标之间的相关性 |
4.3.2 真目标与真目标/有源假目标之间的相关性 |
4.4 鉴别算法及其理论分析 |
4.4.1 目标采样矢量的获取 |
4.4.2 鉴别算法 |
4.4.3 理论性能分析 |
4.5 仿真实验及分析 |
4.5.1 不同目标组合的厄米特距离 |
4.5.2 鉴别方法的性能分析 |
4.5.3 通道个数与假目标个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4.5.4 通道相关性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4.6 本章小节 |
第五章 宽带多站雷达系统抗有源欺骗式干扰方法研究 |
5.1 引言 |
5.2 宽带多站雷达信号模型 |
5.3 相关性分析 |
5.4 真假目标鉴别算法及其理论性能分析 |
5.4.1 鉴别算法 |
5.4.2 理论性能分析 |
5.5 仿真实验及分析 |
5.5.1 鉴别方法的有效性验证 |
5.5.2 假目标所占距离单元个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5.5.3 假目标个数对算法性能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附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对组网雷达的协同干扰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的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雷达干扰样式的研究现状 |
1.2.2 组网雷达协同干扰技术研究现状 |
1.2.3 干扰资源优化分配研究现状 |
1.3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第二章 雷达干扰样式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对调频斜率捷变脉压雷达的分段卷积转发干扰研究 |
2.2.1 移频干扰模型 |
2.2.2 分段转发干扰原理及信号分析 |
2.2.3 分段卷积转发干扰方法 |
2.2.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2.3 基于OS-CFAR的脉压雷达多假目标压制干扰 |
2.3.1 对OS-CFAR检测的多假目标产生方法 |
2.3.2 干扰参数设置 |
2.3.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2.4 具有移频特征消隐多载波干扰 |
2.4.1 基于OS-CFAR检测的移频特征消隐多载波干扰产生方法 |
2.4.2 干扰参数设置 |
2.4.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基于压制效果的检测级协同干扰研究 |
3.1 引言 |
3.2 检测级协同干扰的分类 |
3.3 检测级协同干扰下单雷达检测性能分析 |
3.3.1 干扰条件下雷达恒虚警率检测模型 |
3.3.2 协同干扰产生方法 |
3.3.3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3.4 检测级协同干扰对组网雷的压制干扰效果分析 |
3.4.1 协同干扰下组网雷达检测概率计算模型 |
3.4.2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相关处理的数据级航迹欺骗干扰研究 |
4.1 引言 |
4.2 组网雷达数据处理抗干扰方法 |
4.2.1 集中式组网雷达数据处理抗干扰方法 |
4.2.2 分布式组网雷达数据处理抗干扰方法 |
4.3 对集中式组网雷达的航迹欺骗干扰研究 |
4.3.1 二维空间下航迹欺骗干扰模型 |
4.3.2 不确定误差对航迹欺骗干扰的影响 |
4.3.3 对偏差的补偿控制方法 |
4.3.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4 对分布式组网雷达的航迹欺骗干扰研究 |
4.4.1 三维空间下航迹欺骗干扰模型 |
4.4.2 不确定误差对航迹欺骗干扰的影响 |
4.4.3 对偏差的补偿控制方法 |
4.4.4 仿真实验及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对组网雷达的协同干扰资源优化分配 |
5.1 引言 |
5.2 基于压制概率的干扰资源分配模型 |
5.2.1 不同干扰方式对雷达网检测的影响分析 |
5.2.2 干扰分配模型的建立 |
5.2.3 干扰效能矩阵和目标函数的建立 |
5.3 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协同干扰资源分配方法 |
5.3.1 改进型遗传算法模型求解步骤 |
5.3.2 实例分析与仿真实验 |
5.4 基于改进布谷鸟算法的协同干扰资源分配方法 |
5.4.1 标准布谷鸟算法理论框架 |
5.4.2 改进布谷鸟算法 |
5.4.3 实例分析与仿真实验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和展望 |
6.1 本文的主要成果和创新点 |
6.2 进一步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5)海基网络化雷达探测效能和拓扑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和背景 |
1.2 网络化雷达研究现状 |
1.2.1 网络化雷达发展现状 |
1.2.2 网络化雷达研究现状 |
1.3 本文内容及工作安排 |
第二章 海基网络化雷达技术概述 |
2.1 海基网络化雷达概念 |
2.2 海基网络化雷达组网模式 |
2.3 海基网络化雷达的关键技术 |
2.3.1 海基网络化雷达的基础性技术 |
2.3.2 海基平台动态变化带来的技术挑战 |
2.3.3 海基网络化雷达的组网相关技术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海基网络化雷达探测效能 |
3.1 海战场作战环境分析 |
3.2 海战场环境下网络化雷达模型构建和基础性能分析 |
3.2.1 网络化雷达系统模型构建 |
3.2.2 自然条件下探测范围分析 |
3.2.3 自然条件下探测精度分析 |
3.3 干扰条件下网络化雷达不同拓扑的探测能力描述 |
3.3.1 反截获能力 |
3.3.2 干扰暴露区 |
3.4 由不同拓扑探测能力到网络探测效能 |
3.4.1 反截获能力分析 |
3.4.2 干扰暴露区分析 |
3.5 对海基网络化雷达布站数量给出建议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海基网络化雷达拓扑优化研究 |
4.1 拓扑优化场景描述 |
4.2 基于探测目标的拓扑优化 |
4.2.1 目标函数构建 |
4.2.2 海基动态布站算法 |
4.2.3 仿真分析 |
4.3 基于探测区域的拓扑优化 |
4.3.1 基于干扰暴露区的拓扑优化 |
4.3.2 基于反拦截角度的拓扑优化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和展望 |
5.1 本文内容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取得的研究成果 |
(6)分布式无人机对雷达探测影响及协同干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2.1 传统雷达干扰对抗技术 |
1.2.2 雷达对抗新技术 |
1.2.3 军用无人机技术 |
1.3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分布式无人机本体对单部雷达探测的影响及协同掩护方法 |
2.1 引言 |
2.2 无人机本体对雷达测距性能的影响 |
2.3 无人机本体对雷达测角性能的影响 |
2.3.1 不可分辨目标的单脉冲角估计 |
2.3.2 无人机平行飞行对雷达测角性能影响 |
2.3.3 无人机交叉飞行对雷达测角性能影响 |
2.4 一种基于无人机航迹规划的掩护突防方法 |
2.4.1 无人机本体掩护突防数学模型建立 |
2.4.2 无人机航迹规划问题分析 |
2.4.3 一种无人机协同掩护突防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分布式无人机干扰对单部雷达探测的影响及协同干扰方法 |
3.1 引言 |
3.2 分布式压制干扰对雷达探测的影响 |
3.3 分布式欺骗干扰对雷达探测的影响 |
3.3.1 分布式直接转发干扰对雷达探测的影响 |
3.3.2 分布式间歇采样转发干扰对雷达探测的影响 |
3.3.3 分布式移频干扰对雷达探测的影响 |
3.4 基于距离欺骗假目标协同的无人机群掩护突防方法 |
3.4.1 距离欺骗假目标干扰原理 |
3.4.2 距离假目标干扰无人机掩护突防数学模型的建立 |
3.4.3 基于无人机协同距离欺骗假目标干扰的掩护突防方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布式无人机干扰对组网雷达探测的影响及协同干扰方法 |
4.1 组网雷达抗干扰能力分析 |
4.1.1 组网雷达融合模式 |
4.1.2 组网雷达同源检验 |
4.1.3 组网雷达抗干扰能力分析 |
4.2 基于分布式无人机协同的组网雷达干扰方法 |
4.2.1 无人机对组网雷达的航迹欺骗原理 |
4.2.2 无人机与虚假航迹运动模型的的建立 |
4.2.3 求解虚假航迹 |
4.2.4 仿真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作者在学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7)基于DoDAF和Petri网预警雷达系统建模及效能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2 弹道导弹防御系统构成 |
1.2.1 天基预警卫星系统 |
1.2.2 预警雷达系统 |
1.2.3 跟踪制导雷达系统 |
1.2.4 反导拦截弹系统 |
1.2.5 指挥、控制、作战管理与通信系统 |
1.3 预警雷达系统在导弹防御中的重要作用 |
1.4 本文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4.1 DoDAF体系结构建模研究现状 |
1.4.2 Petri技术的研究现状 |
1.4.3 系统效能评估方法研究现状 |
1.5 论文主要工作和结构安排 |
第二章 预警雷达系统建模理论及工具 |
2.1 DoDAF概述 |
2.1.1 DoDAF视图描述 |
2.2 Petri网理论 |
2.2.1 Petri网的基本概念 |
2.2.2 Petri网的分析方法 |
2.3 着色Petri网 |
2.4 CPNTools建模工具简介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预警雷达系统建模 |
3.1 预警雷达系统概述 |
3.1.1 预警雷达系统作战使命 |
3.2 预警雷达系统的DoDAF模型 |
3.2.1 建模的整体方案 |
3.2.2 作战资源流描述OV- |
3.2.3 组织关系图OV- |
3.2.4 作战活动模型OV-5b |
3.3 预警雷达系统的CPN模型 |
3.3.1 预警雷达顶层CPN模型 |
3.3.2 预警雷达指挥控制CPN模型 |
3.3.3 预警雷达目标探测CPN模型 |
3.3.4 预警雷达情报处理CPN模型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预警雷达系统体系结构化分析 |
4.1 Petri网的结构性质 |
4.1.1 结构有界性和守恒性 |
4.1.2 可重复性和协调性 |
4.1.3 S-不变量和T-不变量 |
4.2 基于CPN关联矩阵的结构化方法 |
4.2.1 特征值在CF网和LF网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
4.2.2 特征值在非CF网和非LF网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
4.3 实例分析 |
4.3.1 有界性分析 |
4.3.2 可重复性分析 |
4.3.3 守恒性和协调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预警雷达系统效能评估 |
5.1 威力范围评估模型 |
5.1.1 单部雷达威力范围计算模型 |
5.1.2 组网雷达威力范围计算模型 |
5.2 抗干扰能力评估模型 |
5.2.1 组网雷达自卫距离评估模型 |
5.2.2 组网雷达干扰压制比评估模型 |
5.2.3 GDOP评估模型 |
5.3 组网雷达效能评估仿真验证 |
5.3.1 无干扰时的威力范围评估 |
5.3.2 组网雷达抗干扰能力仿真评估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及展望 |
6.1 全文工作总结 |
6.2 工作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8)相控阵雷达组网系统资源调度效果评估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相控阵雷达及雷达事件概述 |
1.2.1 相控阵天线简介 |
1.2.2 相控阵雷达组成 |
1.2.3 相控阵雷达典型事件概述 |
1.3 雷达组网系统概述 |
1.4 武器系统作战能力评估方法概述 |
1.4.1 系统方法 |
1.4.2 模型法 |
1.4.3 效能分析法 |
1.5 研究现状 |
1.5.1 相控阵雷达及组网系统资源调度研究现状 |
1.5.2 组网雷达效能评估研究现状 |
1.6 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
第二章 相控阵雷达组网系统中的资源调度与管理 |
2.1 相控阵雷达资源调度与管理 |
2.1.1 相控阵雷达搜索资源管理 |
2.1.2 相控阵雷达跟踪资源管理 |
2.1.3 相控阵雷达事件调度与负载分配 |
2.2 组网雷达资源调度与管理 |
2.2.1 组网雷达资源调度的内容及原则 |
2.2.2 基于协方差控制的分布式传感器网络管理 |
第三章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3.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与思路 |
3.1.1 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
3.1.2 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
3.2 指标体系设计 |
3.2.1 探测能力指标 |
3.2.2 跟踪性能指标 |
3.2.3 抗干扰能力指标 |
3.2.4 组网融合能力指标 |
3.2.5 时效性指标 |
3.3 综合评价指标体系 |
第四章 基于AHP的云重心评价法 |
4.1 层次分析法(AHP)概述 |
4.2 云重心评判法概述 |
4.2.1 云理论与云模型 |
4.2.2 云重心 |
4.2.3 云发生器 |
4.3 基于AHP的云重心评价法步骤 |
第五章 案例分析与仿真 |
5.1 软件设计与开发 |
5.1.1 软件设计原则 |
5.1.2 软件设计流程 |
5.2 案例与分析 |
5.2.1 指标选取与处理 |
5.2.2 指标权重的计算 |
5.2.3 综合评估与结果分析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9)火控组网效能提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火控组网的国内外发展历程和现状 |
1.2.1 国外火控组网发展现状 |
1.2.2 国内火控组网发展历程和现状 |
1.3 火控组网的特点及效能分析 |
1.3.1 火控组网系统特点 |
1.3.2 火控组网系统效能分析 |
1.3.3 火控组网系统存在的问题 |
1.3.4 火控组网效能提升方法 |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安排 |
2 火控雷达组网标定信标研究 |
2.1 引言 |
2.2 火控组网系统常用标定方法 |
2.2.1 方位标定 |
2.2.2 位置标定 |
2.2.3 坐标系的选择和变换 |
2.2.4 火控组网系统标定方法存在的问题 |
2.3 组网标定信标设计 |
2.3.1 组成和原理 |
2.3.2 标定信标设计 |
2.4 组网信标标定方法 |
2.4.1 反觇标定法 |
2.4.2 单点定位法 |
2.4.3 两点定位法 |
2.4.4 标定精度分析 |
2.5 标定测试 |
2.5.1 标定对比测试 |
2.5.2 标定结果分析 |
2.6 标定信标用于火控组网系统静态跟踪测试 |
2.6.1 静态跟踪精度测试方法 |
2.6.2 利用标定信标的直通信号进行跟踪精度测试 |
2.7 标定信标用于地杂波改善因子测试 |
2.7.1 改善因子的常用测试方法 |
2.7.2 标定信标改善因子测试原理 |
2.7.3 测试精度分析 |
2.7.4 改善因子测试方法 |
2.7.5 对比测试 |
2.8 标定信标用于火控雷达距离零点标定 |
2.8.1 测试原理 |
2.8.2 检查和标定方法 |
2.8.3 标定测试 |
2.8.4 测试结果分析 |
2.9 标定信标用于光电轴检查和校准 |
2.9.1 光电轴传统检查和校准方法 |
2.9.2 组网标定信标用于光电轴检查和校准 |
2.9.3 标定精度分析 |
2.10 标定信标其它功能介绍 |
2.11 本章小结 |
3 火控组网时间同步研究 |
3.1 引言 |
3.2 时间同步的必要性 |
3.3 时间同步的方法 |
3.3.1 绝对时间上的同步方法 |
3.3.2 基于同步脉冲的时间同步方法 |
3.4 典型火控组网系统的时间同步措施 |
3.5 基于组网同步脉冲的时间同步方法 |
3.5.1 基于组网同步脉冲的时间同步原理 |
3.5.2 时间同步实现 |
3.5.3 组网定时脉冲同步精度分析和测试 |
3.5.4 实装使用效果分析 |
3.5.5 基于组网同步脉冲的时间同步改进方案 |
3.5.6 系统仿真测试 |
3.5.7 分析讨论 |
3.6 本章小结 |
4 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测试研究 |
4.1 引言 |
4.1.1 火控组网精度的相关定义 |
4.1.2 火控组网工作模式 |
4.1.3 火控组网动态精度测试现状 |
4.1.4 火控组网动态精度测试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
4.2 火控系统动态精度测试方法 |
4.2.1 动态跟踪精度测试 |
4.2.2 动态解算精度测试 |
4.2.3 实弹射击试验 |
4.3 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测试 |
4.3.1 火控组网动态精度测试设备的研制 |
4.3.2 火控组网动态精度测试步骤设计 |
4.3.3 火控组网系统静态精度模拟测试 |
4.3.4 火控组网系统动态跟踪精度模拟测试 |
4.3.5 火控组网动态解算精度模拟测试 |
4.3.6 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模拟测试 |
4.4 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飞行测试 |
4.4.1 火控组网系统跟踪精度飞行测试 |
4.4.2 火控组网系统动态解算精度飞行测试 |
4.4.3 火控组网系统动态精度飞行测试 |
4.5 测试分析 |
4.5.1 标定误差 |
4.5.2 零位误差 |
4.5.3 时间同步误差 |
4.5.4 坐标转换误差 |
4.5.5 解算误差 |
4.5.6 被动跟踪误差 |
4.5.7 动态模拟试验和飞行试验的关系 |
4.5.8 GPS定位和授时同步 |
4.6 组网动态精度测试设备的改进方向 |
4.7 本章小结 |
5 火控组网系统构成的低空快速目标射击评价系统 |
5.1 引言 |
5.2 射击效果观测方法现状及问题 |
5.2.1 观测原理与方法 |
5.2.2 简易光学设备观测方法优缺点 |
5.3 防空火控组网系统构成的低空快速目标射击效果评价系统 |
5.3.1 系统组成 |
5.3.2 射击效果评价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
5.3.3 射击评价操作流程 |
5.3.4 实际测试 |
5.4 射击评价系统改进 |
5.4.1 时统改进 |
5.4.2 同步精度分析 |
5.4.3 时间显示叠加和精度分析 |
5.4.4 时间显示叠加改进 |
5.4.5 非正常布站情况下的观测 |
5.4.6 脱靶量的观测 |
5.5 本章小结 |
6 火控组网系统构成的避开射击评价系统 |
6.1 引言 |
6.2 避开射击评价原理 |
6.2.1 光学避开仪进行避开射击评价原理 |
6.2.2 电视避开仪加双部雷达站进行避开射击评价原理 |
6.3 常用避开射击评价方法存在的问题 |
6.3.1 光学避开仪存在的问题 |
6.3.2 电视避开仪和双部雷达站存在的问题 |
6.4 防空火控组网系统构成的避开射击评价系统 |
6.4.1 系统组成 |
6.4.2 避开射击评价系统需要解决的问题 |
6.4.3 系统改进 |
6.4.4 避开射击评价操作流程 |
6.5 非正常布站时的避开射击观测问题 |
6.6 虚拟检查射击的观测 |
6.6.1 虚拟检查射击的原理 |
6.6.2 虚拟检查射击的观测方法 |
6.6.3 飞行目标射击的观测 |
6.7 本章小结 |
7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
(10)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雷达网优化部署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
1优化部署问题分析 |
1.1雷达网优化部署原则 |
1.2雷达网优化部署约束条件及模型 |
( 1) 平均高度层覆盖系数 |
( 2) 重叠度系数 |
( 3) 抗干扰能力系数[14] |
( 4) 抗隐身能力系数 |
( 5) 抗低空突防能力系数 |
( 6) 抗反辐射导弹( ARM) 能力系数 |
1.3雷达网综合性能模型 |
2优化部署算法设计 |
2.1遗传算法概述 |
2.2遗传算法流程 |
2.3改进遗传算法设计 |
( 1) 编码 |
( 2) 初始化 |
( 3) 确定适应度函数 |
( 4) 制定收敛准则 |
( 5) 确定遗传算子 |
( 6) 结合实际 |
3优化部署实例仿真 |
( 1) 仿真条件 |
( 2) 仿真数据 |
4结束语 |
四、组网雷达抗ARM能力分析与评估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组网雷达系统性能评估软件的设计与实现[D]. 何凯鸽.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1
- [2]多站雷达系统协同抗有源干扰方法研究[D]. 于恒力.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20(05)
- [3]多站雷达抗有源欺骗式干扰方法研究[D]. 李强.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9(07)
- [4]对组网雷达的协同干扰技术研究[D]. 柳向. 国防科技大学, 2019(01)
- [5]海基网络化雷达探测效能和拓扑优化研究[D]. 周程.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电子科学研究院, 2019(02)
- [6]分布式无人机对雷达探测影响及协同干扰方法研究[D]. 周治宇. 国防科技大学, 2018(01)
- [7]基于DoDAF和Petri网预警雷达系统建模及效能评估研究[D]. 郭业波. 电子科技大学, 2018(09)
- [8]相控阵雷达组网系统资源调度效果评估方法研究[D]. 李大卫(David Lee). 南京大学, 2018(08)
- [9]火控组网效能提升研究[D]. 周文佳. 西北工业大学, 2017(01)
- [10]基于改进遗传算法的雷达网优化部署方法研究[J]. 甘刚,李桂祥,左治方,朱新权. 现代防御技术, 201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