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同一故事,不同时代的不同写法——从《崔尉子》到《苏知县》(论文文献综述)
常晓静[1](2021)在《“白罗衫”故事的民间重构——以鼓词、宝卷为研究对象》文中提出白罗衫故事以精彩的故事情节和丰富的文化意蕴在民间流传甚广,自唐至今,其故事发展呈现出多种文体形态。尤其在明清时期,民间说唱文学中的白罗衫故事广为流传,现存说唱文本以宝卷和鼓词为主。宝卷和鼓词中白罗衫故事的内容和形式较前代小说和戏曲而言,都有很大的变化,宝卷中佛教因果观念的增强,"白罗衫"的符号化,鼓词中的"清官"意识,以及两者兼备的劝善功能,都使得民间说唱文学中的白罗衫故事取得了新的艺术效果。
张袁月[2](2019)在《文学地图视角下的唐传奇论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学界对唐传奇的研究以往偏重文化地理或历史地理,而现将唐传奇置于文学地图视角下,可以文学为本位探讨其文学特征与时代风貌。首先,地名空间分布能够体现出政治、经济因素对小说的影响;其次,唐传奇通过特定时空下的隐喻意义,将原本与情节无关联的地名变为情节逻辑的有机部分,体现出"传""奇"的双重特征;再次,借助地理空间关系推动情节发展,利用唐代长安以时间制约空间的特征,形成了特有的"阻断叙事";最后,对唐传奇进行共时性和历时性的解读,可揭示更多隐含的时代、地域信息。
莫惊涛[3](2017)在《由《白罗衫》的改编看传统剧目的现代阐释》文中研究指明在传统戏、现代戏和新编历史剧之外,近年来戏曲界还出现了第四种创作题材,即在传统剧目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原型基础上的现代改编。它既非一般意义上的"改编",也非凭空而起的"新创",它是在新的价值观念下的现代阐释。新编昆剧《白罗衫》正是这种戏曲创作类型的尝试。它以符合人性关怀和现代伦理价值观的人物形象,弥合了传统戏曲故事与现代审美的龃龉,让传统戏曲故事和戏曲人物焕发出新的生命力。在社会环境已然发生巨变的今天,这或许不失为赋予传统戏曲以现代活力的路径之一。
高燕[4](2017)在《晋剧艺术研究》文中认为晋剧是中国北方戏曲中具有特色的代表性剧种之一,它的历史悠久、剧目丰富、音乐独特、表演技艺高超,已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更好地保护晋剧艺术遗产,使之能够作持续性发展,近年来晋剧受到社会各界更多的关注,戏曲界学者对之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于戏剧文本研究,表演艺术家研究、戏曲音乐研究等选题。出于各种原因,晋剧艺术全面而系统的理论性研究成果至今未见。晋剧艺术是一种舞台表演艺术,由于历史原因,古代与近代史料奇缺,散见于一些有关的回忆录、艺术杂谈等文章中,至于当今晋剧的戏剧改革,特别是晋剧乐队音乐的现代化发展,学术界还未来得及总结。为了弥补晋剧艺术研究中这些缺失点,本文以晋剧艺术研究为题,试对之进行系统而全面的研究,以期对晋剧艺术遗产的保护工作贡献一份力量。本文设晋剧的产生、传播、班社、剧目、音乐、表演、音乐创新等七个章节,对晋剧艺术进行系统研究。每个章节中特别针对前人未涉及的问题做了深入挖掘,以补缺失。如晋剧为何能够在旧时交通极不发达的情况下远播外省,为何在晋商衰落以后能够继续留在冀蒙陕三省的部分地区并开花结果?而在其它地区却随晋商一起销声匿迹?对这些疑问学界尚未进行深入思考,本文在探索晋剧传播省外的动因时发现,晋剧在冀蒙陕落户地区均为北方“晋语区”。这些新“晋语区”的形成与明清时期的山西移民有直接关系,相近的习俗与方言正是晋剧能够在这些地区扎根的根本原因。本文通过大量史料分析理清了晋语区的形成与晋剧落户这三省的联系。长期以来,对于晋剧班社的经济来源少有学者进行探索,一方面是囿于史料的缺乏,另一方面则是学界对班社的经济状况长期不重视造成的,以戏谋生的职业戏班资金来源是怎样的呢?本文从庙台广场演出、会馆演出、园馆演出、堂会演出四个方面进行了探索,对班社经济来源方面的研究进行了补充。关于晋剧剧目研究,至今仍没有具体的统计数字。此前山西省戏曲研究所曾进行过两次剧目(本)的整理,李谦光先生于2015年也曾做了晋剧剧目的收集整理工作。但这三次剧目统计均以剧情的发生年代作为分类标准,这样分类难以了解晋剧各发展时期曾上演过的剧目类型,因此为探索剧目与晋剧发展演变之间的规律带来困难。要解决这一问题,最严谨地做法即为对舞台题壁中有关班社、剧目、上演年代等记载进行统计,通过对各时期剧目题材、内容的分析摸索晋剧的发展规律。但舞台题壁史料极度缺乏,收集困难,本文收集了近40个舞台题壁,大量剧目的来源则通过王永年老艺人口述、刘巨才先生执笔的《晋剧百年史话》以及各地方志、戏曲志的记载。本文对近三十年来晋剧舞台上上演的剧目,包括新编传统戏、改编传统戏、现代戏等进行了统计分析,这项工作是对以往三次剧目统计的补充。为了更透彻地了解剧目与各剧种之间的关系,本文对600多出剧目进行了移植剧目、共有剧目、生僻剧目、昆曲、小戏(稍戏)、晋剧独有剧目、折子戏7个类别的分类,进一步摸索了晋剧剧目的来源与演变。对于晋剧音乐的研究,前人多从传统晋剧的唱腔、乐器演奏等方面进行分析,对于近三十年来的晋剧现代乐队编制和乐队创作研究未曾涉及。本文自晋剧传统音乐设计到当代音乐创作的发展演变进行了大量谱例分析,具体阐述了晋剧传统音乐设计与当代乐队创作在形态、结构上的改革与创新。本文的写作建立于大量的考察采访工作之上,为了达到研究的真实性,即便是已有的史料也需要做进一步的核实,通过考察采访工作笔者得到了许多珍贵的第一手口述史料,在大量的研究工作基础上,形成了本文写作的基本框架。本文在研究中运用了文献学、汉语方言学、田野考察、统计学、戏曲图像学等方法以增强论文写作的客观性与科学性。
周秀梅[5](2017)在《“白罗衫”故事流传及其在茂腔中的戏曲改编》文中认为"白罗衫"是唐代以迄清末广泛流传的民间传说故事,被多种戏曲剧种改编为剧本,深受人民群众的喜爱。本文通过对该故事溯源,深入探讨其文化内涵,以及从传说到民间剧本的演化路径,从而展现胶东地区茂腔传承和创新的特色。
石松[6](2016)在《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上个世纪到现在,中国的话本小说研究逐渐成为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无论是从历史或者美学的角度,还是传统的古代文论的方法,或者从宏观-微观的研究方法,学者们都有非常丰富的论着,然而由于语言的障碍与文化背景的差异,不同民族以口耳相传的相关文学却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比较分析的发展。中国话本小说中独有的民族特色与艺术特征在同类作品的分析中容易被忽视,只有通过不同民族文化背景、不同语境下具有相类似性质的文学在发生、发展等多个方面进行比较,才有可能更多地发掘出中国话本小说的独特魅力与价值。本论文进行研究分析的一个目标和焦点就是通过将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部分作品进行比较分析,尝试发掘中国话本小说中独有的艺术魅力和特点。本论文主要关注两个方面:其一,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各自蕴含的民族文化、心理积淀以及文学价值是不同的,通过两者的比较分析,找出它们在题材、思想内涵、人物塑造和叙事技巧方面的特点与流变,凸显出来的特点不但具有时代的特点,还带有不同地域与文化背景下的思想观念与道德标准的发展特点。其二,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题材广泛,体裁也不尽相同,不同时代文人的艺术加工使两种不同文学具有雅俗共赏的相似特征。通过这两种不同题材、体裁作品的对比研究,发掘中国话本小说中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以及潜存于俗文学之中的生活智慧与普世观念,对中国话本小说的研究起到了一定的补充作用。雅俗共赏的特征既有一定的文化价值,也是一种广泛传播的重要保障,这也是中国话本小说中的经典作品得以流传至今的根本原因。本文主要选取中英美文学中流传较广、影响力较大的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具体的考察对象所采用的版本尽可能选用较为权威的版本。从宏观上把握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之间的联系,在微观上揭示两者在各自发展演变中的特点,从而分析它们在各个层面的艺术表现和文化价值,进而分析中国话本小说在发展过程中所取得的艺术成就,肯定其在文学、文化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影响。对二者的分析研究主要采取整体研究和个体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在整体把握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异同点的基础上,具体对比分析其代表作品。在分析的过程中,本文也多采用文学、文化、历史等多个角度结合的方法进行比较,以注重这些方面之间的相互影响与作用。中华民族与英格兰民族在形成与发展的过程中,各自的传统与文化深深地影响了同时期的文学创作。关于英雄形象的塑造问题,在不同民族的文学中有不少较为典型的例子,英雄形象既有历史的真实性,又含有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在不同文化语境下,文人的着眼点也不同,讲史话本中强调其“整体性”,而英格兰历史题材中体现的却是“个体性”,这也体现了中英文化的差异。关于传统道德与时代精神的问题,二者在其文学文本上的体现既有“超越”,又有“回归”。文本中“出格”的描写既是一种现实生活的夸张,又是一种文化回归。历史题材故事的构成方式问题,同样体现了不同民族的社会意识形态、民族心理与文学创作之间的相互影响,将宋元讲史话本和英美民间故事中的历史题材作品进行比较之后,两者在不同层面上的异同揭示了各自民族的文化传统的特点。民族传统中的审美心理问题不仅受到了历史和时代的影响,更与宗教与世俗密不可分。中国的宗教信仰较为复杂,与宗教内容关联甚紧的说经话本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宗教思想,然而从另一个角度审视说经话本,其中又蕴涵着民族自身意识形态的特点。佛教传入中国以后,经历了依附、冲突、融合的发展过程。说经话本既有佛教思想,又有俗世观念。基督教在英美两国则是相对单一的宗教,以基督教内容为基础的英美民间故事多以圣经或某些相关故事进行更加详细的描述,思想内容没有多大的改变。说经话本中的“因果报应”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宗教观念——原罪,都包含了劝诫人们积极向善的思想,因此,不同民族的审美情趣之中也反映出了各自的民族智慧。宗教与民俗的具体存在方式之一即为市民生活,市民生活文学文本中的体现,则进一步说明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多层面异同。市民生活是民众喜闻乐道的题材,话本小说中有很大一部分作品都与市民生活相关;英美民间故事也是如此。中国话本小说和美国牛仔的民间故事中,常有探险遇奇的情节,这类情节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和传奇性,经过分析可以看出两者流传至今的深层原因。民族传统来自于不同时代人民的心理积淀。话本小说中的侠义公案类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游侠故事再次反映了这个问题。“集体精神”与“个体精神”分别是两者的特点,这与前文提出的“整体性”与“个体性”是相互关联的。“集体精神”中的核心是“服从”,而“个体精神”中的核心则是“突破”。侠义公案类故事中强调的服从封建传统和道德观念的描写是处处可见的,而在英美民间故事的游侠类文本中,狂傲不羁的个性“突破”则是民族精神的缩影。然而更多的心理积淀则来自于平凡的生活内容.毕竟探险、奇遇只是发生在一部分民众的生活之中。爱情、家庭和婚恋的问题直接反映了各自民族传统观念中某些发展演变过程中的特点,女性是婚姻爱情故事中的主体,女性的地位变迁与爱情婚姻观念的变化既反映了时代和地域的不同,又体现了不同民族在传统观念和民俗思想发展过程中的不同特点。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不仅在题材方面体现了诸多异同,在人物塑造的问题上,也显示出了不同的手法和特点。前文中所提到的英雄形象的塑造,在处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英雄与反英雄之间这两种对立统一的关系过程中,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塑造手法各有千秋,然而,人性的复杂与同一却是不同塑造手法所达到的共同目标。在剖析人性不同层面的过程中,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取舍并不相同,而对于人性深处的共同点,例如向善、勇敢等特点,两者又是不谋而合地进行歌颂。由此可见,在民族心理和传统文化的构成过程中,英雄人物的塑造是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英雄是一种典型化的人物,然而,典型人物在语言、行为、心理方面的描写又是不尽相同的。如何通过这些细节描写来凸显典型人物的特点,这是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的人物塑造方面的另一问题。描写的细节问题不仅反映了创作者的写作目的和情怀,而且还涉及到了读者的阅读体验和心理感受,同时,这也是不同民族的审美趣味与意识形态在文本中的投射。叙事问题是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具体创作特点中不可避免的问题之一。因为不论是典型形象的塑造手法,还是细节描写的审美趣味,它们都与叙事方法密不可分。“讲故事”即叙事,而“讲故事”是两种文学最初的来源和存在方式,也是最根本的特点。中西方的叙事理论各有特色,两者虽有很大程度上的异同,但仍然可以将“时”、“空”进行概括。叙事的“时”“空”在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中是不容忽视的基本问题。趋于“封闭式”的固定叙事结构在中国话本小说发展过程中因为发展阶段的不同而起到了不一样的作用,带有一定“开放式”的部分英美民间故事则向着“去中心化”的特点发展。不同的发展方式并不能分出孰优孰劣,比较的结果只能使两种文学各自的特点更加清晰,不同的叙事方式、叙事风格以及发展特点反映了不同民族的心理与情感。在中国话本小说和英美民间故事的文献资料中,具有相似特点的文本不一定具有相应的时代,而具有相对应时代的作品往往又相隔甚远,加之中国古代文学与英美文学相互之间并没有较为直接的文化影响和文学交流,选取两者文本中的能够进行比较的作品或文本是一个让人困扰的问题。因此只有分析文学的内在特点,突破固有的比较方式和角度,从文本出发,以两种文学所具有的文化、文学的两重视角进行比较分析,才能更好地理解不同民族的文学发展规律。
陈依雯(Tang Yee Woon)[7](2016)在《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的研究以唐代小说的传播和接受为主,主要从传播、接受这两个视角探讨唐代小说的发展,时限从唐朝至今,范围涵盖各时期的唐代小说出版情况及文学作品对唐代小说的改编。全文除绪论外,共分五章。唐代的文士多选择入幕,幕府是文士聚会、闲谈的重要场所,也是小说传播的主要背景。文士常在幕府的聚会中分享自己的所见所闻,进而达到传播小说的目的。而长安是唐代首要都城,以长安为题材或在长安创作的小说数量不少。除了背景与环境的因素,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还有好几种方式,其中包括借助诗歌的流传。唐代小说和诗歌的关系非常密切,二者互相取材的例子很多,诗歌可谓是小说在唐代传播的主要载体。此外,还有一些与小说传播、接受相关的要素如:古文运动、文士投谒行卷,这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而言,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而唐代的书肆、诗歌的传唱也是小说传播的渠道。随着印刷技术的发达,小说刊印的数量逐渐增多,出版刊行的小说文本逐渐代替了抄本。宋人也编纂了着名的大型类书《太平广记》和大量的小说选本,它们都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宋人对唐代小说传播与接受的态度。宋元时期,不少文学创作都向唐代小说取材,无论话本、杂剧都大量融入了唐代小说的题材。宋人对唐代小说的接受是很广泛的,除了文学作品,他们编纂的正史,也多向唐代小说取材,这可视为他们对唐代小说的一种评价。但宋人对唐代小说的态度也是矛盾的,如洪迈他在批评唐代小说的同时,又对唐代小说赞誉有加,这种矛盾的心态是值得探讨和厘清的问题。明清时期,除了小说文本的刊印出版,类书、丛书和小说选本的大量编纂对唐代小说传播与接受的影响都很大。除此之外,这时期的小说、戏曲创作依旧向唐代小说取材,《剪灯新话》、《聊斋志异》、“三言二拍”都是这时期的小说名着,它们在题材上与唐代小说的关系就非常密切。戏曲方面的成果也很辉煌,着名的“临川四梦”、《长生殿》等都是改编自唐代小说的作品,可见唐代小说对明清文学的影响十分深远。民国以后,唐代小说的出版和刊印仍不间断。这时期,受西方学术思潮的影响,出现了现代学术意义上的小说研究。百余年来,唐代小说的研究涉及了校勘、考证、作家、作品、文艺理论等各种范畴,学人对唐代小说的研究孜孜不倦,一直努力的前进着。随着时代的进步和发展,小说的传播模式也出现了新的变化,戏曲艺术、影视作品都成为了唐代小说在当下的传播途径,这也是有待学人进一步去了解和探讨的。唐代小说也传播到了海外,尤其是日本、韩国、越南形成的汉字文化圈。唐代小说与东亚三国的渊源最早可以追溯至唐代,千余年来,它已深刻的影响了东亚三国不少的文学创作。不仅如此,唐代小说还远播到欧美和俄罗斯,更出现了不少翻译的作品,在欧美各国如、英国、美国、法国和俄罗斯等也引起了汉学家的关注,拥有了相关的研究成果。总而言之,唐代小说对唐代以后的文学发展有深远的影响。
赵永明[8](2016)在《《吏文》词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吏文》是目前保存在韩国的明代官方公文的摘抄汇编,属域外所藏明代汉文文献,我们今天所见到的《吏文》是明嘉靖十八年(1539),朝鲜汉学家崔世珍为了方便官吏学习的需要,在原始《吏文》的基础上编写的《吏文辑览》一书,这部书包括两个部分,一部分是正文,另一部分为对正文中吏文体裁、疑难词语的注释。该书共收录93篇明政府与朝鲜政府之间的往来公文,时间跨度达一百多年。该书语言通俗规范,反映了明代初期、中期语言的实际面貌,因此是研究近代汉语的珍贵材料。现行权威的《吏文》整理本中存在一些文字、词语、句读等方面的错误,为了使《吏文》词汇的研究有可靠的文本材料,论文运用传统的校勘、训诂等方法,同时结合现代词汇学理论对《吏文》文本进行校理,纠正多处句读错误,注释错误,文本自身错误。研究显示,《吏文》词汇对於明代汉语语词的研究,朝鲜语词的解读,现代汉语词汇的溯源及大型辞书的建设等方面均有重要意义。论文运用历时研究与共时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对《吏文》中的93篇公文词汇进行分析,发现元末至明代中後期双音词的发展变化更加成熟,双音词中的语素弱化现象继续出现。同时,新生量词不断产生,量词的组合能力进一步提高。新词新语亦有较多出现。《吏文》公文集的性质决定了公文词汇为其特色词汇,论文运用系统论的方法对其中的公文词汇进行了全面的研究。通过研究发现明代前期公文与明代中後期公文在语言风格上有迥异之处。同时也发现公文词语的形成除了继承传统公文词语这种方式之外,还在一般性基础词语之上通过转化、扩展、截取、替换等方式产生。作为公文集,《吏文》中亦含有许多活跃的构词语素,并以这些语素为中心形成诸多公文词语,体现了公文词语的特质。同时,由於封建等级制度的存在,公文词汇存在严格的等级性。论文运用语义场理论对《吏文》中的同义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吏文》同义词的来源,《吏文》同义词的类型及演变进行了探索。《吏文》同义词的运用不仅与《吏文》公文文体相适应,而且在表达上加强了语气,避免了重复,使词义更加显豁。论文对《吏文》中的部分疑难词语进行了释证,对部分词语的语源与语义演变的轨迹进行了考察。
沈叶娟[9](2014)在《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伦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文以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复杂的伦理现象为研究对象,以伦理学为切入点,通过对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各种伦理关系的归纳与分析,梳理了在商品经济发展、个体思想解放、明清鼎革易代的社会背景下,中国传统伦理的递嬗。绪论部分介绍了本文的研究对象及范围,对本文所研究的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定义和范围进行了新的界定和划分,介绍了二十世纪以来学界对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研究的成果和现状,以及以中国传统伦理为主,部分西方现代伦理概念为辅的研究方法的确立及意义。全文正论部分共五章。第一章从社会个体价值实现方式的角度来研究其伦理意义。通过对贯穿于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教化论的分析,来解析传统儒家济世、为人的个体价值观,以及所折射出的中国传统伦理。同时通过对小说中情、色主旨角力的分析,展现当时社会对个体价值是为人还是娱己的思考。这两大价值体系贯穿了整个十七世纪,并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逐渐流变,呈现出了初期、末期两头极端化的发展特点。第二章通过对小说中夫妻、父子、婆媳、兄弟、子侄等人伦关系的解析,阐释了中国传统社会以血缘为基础的亲族伦理的特点,以及在当时社会背景下的新变化。夫妻关系中,二者在宽容与忠贞上的不平等,父子关系中,对儿子责任与义务单方面的强调,都反映了中国亲族伦理对夫权与父权的维护与尊崇。婆媳、兄弟、子侄等人伦关系则呈现出因血缘而产生的由己推人、由近及远的差序格局的特点。同时这些亲族人伦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还不约而同地呈现出了功利化的发展态势。第三章通过对小说中知识分子、商人、妓女、奴仆、侠客、义盗等社会群体与其他群体的交往,以及各个群体生存状态的分析,解析中国传统社会伦理等级性和普适化的特点。通过小说中不同社会群体对自我及他人存在的认知,来展示整个社会对走向公平、公正的努力;通过他们的取与舍、为与不为,来展示整个社会对传统伦理的继承与变革。第四章通过对小说中植物、动物以及环境的描述来探究中国传统社会中的生态伦理。通过小说中人们对植物、动物、环境的态度和作为,分析儒释道三家在中国传统生态伦理上的交融与贡献,尤其是朴素的可持续发展观所蕴含的现代性。第五章探究了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伦理传达的方式。通过对小说文本中各种合“礼”或不合“礼”的言行的分析,展现当时社会伦理的变化。本章还通过对小说文本中频频出现的墙、花园、船、金莲和绣鞋、窗户、寺庙等意象蕴含的伦理意义的阐释,解析其在小说文本中进行教化的意义与作用。除此以外,本章还通过对小说语言中人物称谓的选择、社会身份与语言的符合程度、诗词使用程式化的分析,探究了伦理传达方式的多样性。十七世纪世情小说重伦理的特点有社会大环境的影响,更具有很强的人为因素。本文附论部分通过对小说整个创作、传播过程的追踪,分析研究了小说在产生过程中的伦理因素。通过对小说家的创作初衷、出版商的商业化运作、地域的环境影响、整个文坛的创作风气、小说评论家的点评的分析,揭示了十七世情小说伦理化特点显着的成因。本文结论部分分析了当今社会与十七世纪,在个体价值的实现与传统伦理道德的嬗变上的相似之处,通过对隐藏在十七世纪世情小说教化论之下的传统伦理的重新认识,寻求传统伦理中的积极部分在当今社会人生中的新的定位和意义。
王凌[10](2014)在《互文性视阈下古代小说文本研究的现状与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与结构主义将文本视为封闭自足的主体不同,互文性理论强调通过发现和建构文本之间的联系来阐释作品,因其具有无限延展的包容性,故在当今文艺批评中盛行不衰。现代学界从互文性视角出发对古代小说文本进行了一定程度开掘,但在对本土互文思想的总结,对形式互文性的全面理解,对读者反应的重视,以及研究的整体性、系统性等方面还有所欠缺。本文认为,古代小说互文性研究至少在以下方面还存在深入的必要和可能:小说版本中的"副文本"现象、作品中的各种"引文"、小说内部的互文结构、小说评点中的互文意识、现代影视改编的互文策略等。
二、同一故事,不同时代的不同写法——从《崔尉子》到《苏知县》(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同一故事,不同时代的不同写法——从《崔尉子》到《苏知县》(论文提纲范文)
(1)“白罗衫”故事的民间重构——以鼓词、宝卷为研究对象(论文提纲范文)
一、白罗衫故事演变概况 |
(一)元代及元以前的故事流变 |
(二)明清时期多样化的演变形式 |
二、“白罗衫”宝卷 |
(一)更为直接的劝善功能 |
(二)佛教因果报应观 |
(三)“白罗衫”的符号化 |
三、“白罗衫”鼓词 |
(一)故事情节的增加 |
(二)“清官”意识 |
四、结语 |
(2)文学地图视角下的唐传奇论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唐传奇地名的空间分布 |
二、唐传奇的地名设置 |
三、唐传奇中的地理位置和路线 |
四、唐传奇的共时性和历时性解读 |
(3)由《白罗衫》的改编看传统剧目的现代阐释(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4)晋剧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第三节 研究方法、结构与创新 |
第一章 晋剧历史寻踪 |
第一节 晋剧产生的社会环境 |
一、地理环境 |
二、土地与人口 |
三、社会习俗 |
四、方言韵味 |
第二节 晋剧的发展演变 |
一、明末清初时期 |
二、清代中晚期 |
三、二十世纪上半叶 |
四、二十世纪下半叶 |
第二章 晋剧传播考察 |
第一节 晋剧传播的动因 |
一、山西移民与晋语区的形成 |
二、晋商的促进作用 |
第二节 晋剧在本省的传播 |
一、太原府 |
二、汾州府 |
三、平定、辽州管辖区 |
第三节 晋剧在外省的传播 |
一、河北省 |
二、内蒙古 |
三、陕西省 |
第三章 晋剧班社考证 |
第一节 晋剧班社发展脉络 |
一、晋剧班社组织机构 |
二、不同时期的晋剧班社 |
第二节 着名班社与名角 |
第三节 晋剧班社的资金来源 |
一、庙台广场演出 |
二、会馆演剧 |
三、园馆演出 |
四、堂会戏 |
第四章 晋剧剧目梳理 |
第一节 晋剧剧目的历时分类研究 |
一、清末民初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
二、民国时期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
三、新中国建国初期(1949—1979)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
四、改革开放以来(1980— )的晋剧剧目及其特点 |
第二节 晋剧剧目的内容分类研究 |
一、道德伦理剧(家庭伦理剧) |
二、忠君报国剧 |
三、清官廉吏故事剧 |
第五章 晋剧表演探索 |
第一节 晋剧行当划分 |
第二节 晋剧各行当表演技艺 |
一、旦角表演技艺 |
二、生角表演技艺 |
三、净角表演技艺 |
四、丑角表演技艺 |
第三节 晋剧表演绝技 |
第六章 晋剧音乐解析 |
第一节 晋剧唱腔 |
一、唱腔调式 |
二、唱腔音域 |
三、唱腔构成 |
四、唱腔板式 |
五、唱腔结构 |
六、唱词格式 |
七、唱腔的艺术特点 |
第二节 乐队音乐 |
一、管弦乐曲牌 |
二、打击乐曲牌 |
三、锣鼓经改革 |
第三节 晋剧传统乐队编制 |
一、文场乐器 |
二、武场乐器 |
三、乐队布局与乐器排位 |
第四节 晋剧传统音乐设计 |
一、创腔设计 |
二、器乐曲牌的编创 |
三、器乐与唱腔的结合 |
四、传统戏曲音乐设计的基本原则 |
第七章 晋剧音乐创新研究 |
第一节 晋剧音乐的创新历程 |
一、1969年——1979年 |
二、1980年——1999年 |
三、2000年— |
第二节 当代晋剧音乐创作 |
一、“移步”式创作 |
二、“换形”式创作 |
三、多声配置 |
四、乐队编制及器乐写作 |
五、从传统音乐设计到当代音乐创作的主要变革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A 晋剧剧目一览表 |
附录B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晋剧谱例 |
附录C 打击乐曲牌 (锣鼓点) |
附录D 晋剧音乐人物调查表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5)“白罗衫”故事流传及其在茂腔中的戏曲改编(论文提纲范文)
一、“白罗衫”故事的母题演变—唐代以迄清末“白罗衫”故事 |
(一) 唐传奇中的三则小说 |
1. 唐《闻奇录》载李文敏故事。 |
2.《乾馔子》所载陈义郎故事 (2) 。 |
3. 成书于唐武宗年间的皇甫氏《原化记》中崔尉子故事 (3) 。 |
(二) 元杂剧《相国寺公孙合汗衫》 (5) |
(三) 明清传奇、小说、说唱文本中的“白罗衫”故事 |
二、“白罗衫”故事的形态蜕替—地方戏中的《白罗衫》 |
三、茂腔对“白罗衫”的本地化改编 |
(一) 清末民初“白罗衫”故事第一次改编 |
1. 本土化 |
2. 女性化 |
(二) 《罗衫记》第二次改编是1955年, 是在全国传统剧目的整理改编的背景下, 由山东戏曲审查组监督, 由曹述之等人改编而成, 以后的演出基本以此版本为准。根据改编者曹述之的回忆, 当时改编为了让故事情节更加紧凑, 去粗存精, 编剧对不同版本的故事进行取舍, 删掉了不适合时代与观众审美的部分。 |
结语 |
(6)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本文研究的范围及内容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话本小说研究的情况 |
二、英美民间故事研究的情况 |
三、话本小说与外国文学作品比较研究的情况 |
第三节 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可比性与意义 |
第二章 历史题材作品的着眼点、文化蕴含与构成方式 |
第一节 附着于历史的英雄与英雄自身的历史 |
一、宋元讲史话本“前佳后劣”现象的背后 |
二、英国历史英雄故事中的“骑士传统”及其精神内核 |
三、文化差异所导致的不同着眼点 |
第二节 出格:更大范围的文化回归与张扬个性的不归路 |
一、讲史话本对伦理道德多层次表达的中国特色 |
二、英美民间故事渴望人性自由的执着诉求 |
三、突破·回归·绝境的凄美 |
第三节 宋元讲史话本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构成方式 |
一、一朝一代兴亡的整体观照 |
二、英雄故事集锦 |
三、异趣,存在于不同的构成方式之中 |
第三章 神异题材作品的审美刺激、哲理蕴含与传奇风格 |
第一节 宗教·神异·审美刺激 |
一、同而不同,说经话本与小说话本中的宗教、神异之作 |
二、英美民间故事与宗教、神异的文化关联 |
三、同样的刺激,不同的“美” |
第二节 不同文化氛围中宗教神异故事的哲理蕴含 |
一、儒化的衲子羽流的斗室静思与心猿意马 |
二、基督精神的神圣追逐与轻松释放 |
三、不同的“智慧树”其实都扎根于凡人的心田 |
第三节 迥然有异的“传奇”风格 |
—、先明题旨,后述奇异 |
二、奇事中或有或无的“意义” |
三、已知、未知和不可知 |
第四章 现实题材作品的生活化、揭秘性与情感追求 |
第一节 万花筒般的现实生活写照 |
一、苦海中挣扎而企盼“奇遇”的中国市民 |
二、为了生存而竞争的美国西部牛仔 |
三、失之毫厘而差之千里的生活态度 |
第二节 游侠背后的文化密码 |
一、世俗气息极浓的侠义公案小说 |
二、我行我素的绿林游侠 |
三、奴性与傲气:两个色彩各异的肥皂泡 |
第三节 恋爱·婚姻·家庭 |
一、话本小说婚恋故事中的“人道情怀” |
二、英美民间故事中婚姻爱情生活的悲喜剧 |
三、哀怨惨烈与幽默诙谐 |
第五章 人物塑造:同一性与差别性 |
第一节 对立统一的人物思想性格塑造 |
一、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 |
二、英雄与反英雄的对立统一 |
第二节 “复杂”与“单一”人物形象的不同蕴含 |
一、书筋类人物与扁平人物 |
二、书胆类人物与圆形人物 |
三、戏仿英雄的替身 |
第三节 细节描写与人物塑造 |
一、揭示人物内心世界的生活细节描写 |
二、表现人物举止言行的生活细节描写 |
三、细节描写与审美感受 |
第四节 描写语言与人物语言 |
一、故事·人物·描写语言 |
二、使读者由说话看出人来 |
第五节 外在行为与内在心理的多层面描写 |
一、中国话本小说人物行为与心理的“双重奏” |
二、英美民间故事人物行为与心理的“多重奏” |
第六章 叙事角度与手法的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叙事时间与故事时间 |
一、打破时间顺序的叙事 |
二、“补叙”种种 |
第二节 叙事空间与叙事角度 |
一、叙事空间与人物聚焦 |
二、全知视角与限知视角 |
第三节 叙事形式反映的文化异同 |
一、潜移默化的教育与喋喋不休的训导 |
二、民间文学叙事方式不同的发展演变 |
第七章 余论:比较研究的基本点、难点与展望 |
第一节 基本点: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诸多异同 |
一、具有可比性的一个重要基本点:通俗而又复杂的思想蕴含 |
二、具有可比性的另一个重要基本点:迥然有异的人物塑造 |
第二节 中外文学比较的困境与解决途径、遗留问题 |
一、时间差异及解决途径 |
二、体裁交错与问题的遗留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7)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二、研究范围与对象 |
三、研究综述 |
四、本文结构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唐五代时期的小说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背景—幕府文化与文士闲谈 |
第二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环境—以长安为个案 |
第三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载体—诗歌 |
第四节 与唐代小说传播相关的诸要素 |
第五节 唐代小说的传播方式 |
第二章 唐代小说在宋元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宋代刊刻、印刷技术对唐代小说传播的影响 |
第二节 《太平广记》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宋元小说选本、小说集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四节 宋元话本小说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五节 元杂剧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六节 宋代文士对唐代小说的评价 |
第三章 唐代小说在明清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唐代小说文本在明清时期的刊印情况 |
第二节 明清类书、丛书、小说选集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三节 明清文言小说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四节 明清白话小说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五节 明清戏曲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六节 明清文士对唐代小说的评价 |
第四章 民国以来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民国以来唐代小说的出版情况 |
第二节 民国以来唐代小说的研究状况 |
第三节 现代戏曲、影视媒体对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 |
第五章 唐代小说在海外的传播与接受 |
第一节 唐代小说在东亚的传播与接受 |
第二节 唐代小说在西方的传播与接受 |
余论 |
参考文献 |
(8)《吏文》词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吏文》研究的价值 |
第一节 《吏文》的语料性质 |
第二节 《吏文》词汇研究与文本校理 |
第三节 《吏文》词汇研究与辞书建设 |
第二章 《吏文》中所见词汇的发展变化 |
第一节 新词语的产生 |
第二节 《吏文》双音词的发展变化 |
第三节 《吏文》词汇使用风格的发展变化 |
第三章 《吏文》中的公文词语 |
第一节 《吏文》公文词语的类别 |
第二节 《吏文》公文词语的形成 |
第三节 活跃的构词语素 |
第四节 《吏文》公文词语的等级性 |
第四章 《吏文》同义词研究 |
第一节 《吏文》同义词概述 |
第二节 同义词的来源与词义分析 |
第三节 《吏文》同义词的聚合类型及演变 |
第四节 《吏文》同义词的运用 |
第五章 《吏文》词语考释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致谢 |
(9)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提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对象及范围 |
二、 研究成果及现状 |
三、 研究方法及意义 |
第一章 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个体价值实现方式的伦理研究 |
第一节 为人:十七世纪世情小说儒家济世情怀之变迁 |
一、 冯梦龙的《三言》:“因果报应论”之下的入世关怀 |
二、 李渔的《十二楼》:高楼之上的独立自适 |
三、 天花藏主人的才子佳人小说:“大团圆”结局之下的淡出 |
结语 |
第二节 为己: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的情色变迁 |
一、 纵欲众生相的色情小说 |
二、 说教之下的情色小说 |
三、 以纯情为主旨的才子佳人小说 |
结语 |
第二章 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的亲族伦理 |
第一节 夫妻:秩序与忠诚 |
一、 夫妻关系受到挑战的原因 |
二、 忠贞与出轨 |
三、 妒妇及其回归 |
结语 |
第二节 父子:血浓于水还是利大于情 |
一、 父子关系的新变化 |
二、 孝子的凸显和慈父的淡出 |
三、 血缘父子关系的缺失 |
结语 |
第三节 其他:差序格局下的人伦 |
一、 婆媳:事父母易,事舅姑难 |
二、 兄弟与侄儿:本是同根生 |
结语 |
第三章 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的社会伦理 |
第一节 商人地位的改变:社会阶层平等的可能性 |
一、 “去农而改业为工商者,三倍于前” |
二、 “商贾亦何鄙之有?” |
三、 “商与士,异术而同心” |
结语 |
第二节 妓女的救赎之路:对女性生存状态的思考 |
一、 妓女:开放的产物 |
二、 妓女与良家妇女:红玫瑰与白玫瑰 |
三、 脱籍从良:被道德纠缠的救赎之路 |
结语 |
第三节 知识分子形象的多变:随波逐流之后的自省 |
一、 知识分子创作的转向 |
二、 知识分子的复杂形象 |
三、 救世还是自救 |
结语 |
第四节 恶奴、义仆、巧婢的取与舍:从伦理走向功能 |
一、 奴仆数量的激增 |
二、 奴仆形象的复杂性 |
三、 从社会性向功能性的转变 |
结语 |
第五节 侠客义盗的为与不为:真性情背后的真伦理 |
一、 施恩与报恩 |
二、 真是与假非 |
三、 出走与回归 |
结语 |
第四章 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生态伦理 |
第一节 生态伦理之一:植物 |
第二节 生态伦理之二:动物 |
第三节 生态伦理之三:环境 |
结语 |
第五章 伦理在十七世纪世情小说中的表达方式 |
第一节 作为仪式的“礼”与十七世纪世情小说创作 |
一、 “礼”对展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
二、 “礼”对串联故事情节的作用 |
三、 “礼”与叙事艺术 |
结语 |
第二节 意象与伦理 |
一、 墙:道德的象征 |
二、 花园:欲望释放的乐园 |
三、 船:危险的象征 |
四、 金莲和绣鞋:诱惑与禁忌 |
五、 窗户:偷窥与偷听 |
六、 寺庙:佛性与人心 |
第三节 小说语言的选择对伦理的表达 |
一、 多变的称谓下的伦理变化 |
二、 语言和伦理的错位 |
三、 诗词与伦理表达 |
附论 十七世纪世情小说创作过程中的伦理研究 |
第一节 生存环境对创作的影响 |
第二节 出版商对创作的影响 |
第三节 地域对创作的影响 |
第四节 创作风气对创作的影响 |
第五节 评点对创作的影响 |
结语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后记 |
(10)互文性视阈下古代小说文本研究的现状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 |
二 |
三 |
结语 |
四、同一故事,不同时代的不同写法——从《崔尉子》到《苏知县》(论文参考文献)
- [1]“白罗衫”故事的民间重构——以鼓词、宝卷为研究对象[J]. 常晓静. 荆楚学刊, 2021(03)
- [2]文学地图视角下的唐传奇论析[J]. 张袁月. 中国石油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9(05)
- [3]由《白罗衫》的改编看传统剧目的现代阐释[J]. 莫惊涛. 戏剧(中央戏剧学院学报), 2017(05)
- [4]晋剧艺术研究[D]. 高燕. 山西师范大学, 2017(01)
- [5]“白罗衫”故事流传及其在茂腔中的戏曲改编[J]. 周秀梅. 文化遗产, 2017(03)
- [6]中国话本小说与英美民间故事的比较研究[D]. 石松. 扬州大学, 2016(12)
- [7]唐代小说的传播与接受[D]. 陈依雯(Tang Yee Woon). 南京大学, 2016(04)
- [8]《吏文》词汇研究[D]. 赵永明. 南京师范大学, 2016(04)
- [9]十七世纪世情小说的伦理研究[D]. 沈叶娟. 苏州大学, 2014(10)
- [10]互文性视阈下古代小说文本研究的现状与思考[J]. 王凌.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