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关于面向21世纪现代化的福建防汛指挥系统的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1](2021)在《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文中认为闽政办[2021]41号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已经省政府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2021年8月16日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前言应急管理是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防范化解重大安全风险、
李雯[2](2021)在《基于PPRR理论的城市内涝应急管理平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全球气候变暖影响了城市局地气候特征,城市化建设迅速发展增加了不透水面积,阻碍了强降雨的下渗过程。在这些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城市内涝在不同城市频发,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危害了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本文针对城市内涝应急管理的研究现状,综合考虑影响城市内涝应急管理过程的多方面因素,基于系统动力学微观视角,建立城市内涝事件应急管理的系统动力学模型,分析不同层级变量间的因果反馈关系,采用案例推理方法进行相似案例的计算与选择,基于预防、准备、响应和恢复(PPRR)四个阶段理论框架构建城市内涝应急管理体系,设计城市内涝应急管理平台,为城市防洪减灾提供决策支持。论文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建立了城市内涝事件应急管理模型。基于系统动力学理论,选取事前准备、事中处置和事后处理三个阶段子系统的关键构成要素,采用层次分析法和熵权法确定各要素对应急管理的影响权重,建立模型方程式并绘制因果图和存量流量图,对模型进行仿真分析和敏感性分析。结果表明:城市内涝应急管理要素按照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依次为管理因素、技术因素、自然因素及社会因素,通过敏感性分析选择最大降雨强度、救援响应时间和应急预案等级等10个要素作为案例推理的主要变量。(2)提出了基于案例推理的方案优选方法。根据城市内涝事件特征与演化过程,建立事件“压力-状态-响应”阶段的指标体系,采用案例推理方法,计算目标案例P0与历史案例的相似度。结果表明:历史案例库中P4与目标案例相似度最高,将该案例作为案例重用基础,便于相关部门快速制定应对方案。(3)研发了城市内涝的应急管理平台。基于PPRR理论框架下预防阶段、准备阶段、响应阶段以及恢复阶段的全过程应急管理体系,设计和开发了城市内涝应急管理平台。以西安市为例对平台进行应用,实现内涝灾害事件“预防-准备-响应-恢复”全过程应急管理。基于建立的应急预案库,采用案例推理方法将新发生的内涝事件与历史案例中同类知识元进行检索、匹配获得历史案例的应急预案。通过应急会商对历史案例的应急预案进行修改和调整生成新的应对方案,快速启动应急响应,可视化环境下为城市内涝应急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孙泽玮[3](2021)在《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问题研究 ——基于山东省S县的实证考察》文中提出后疫情时代人类面临着重大瘟疫对社会交往方式、世界格局与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的深刻影响。同时,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人们改造自然的力量不断增强,自然环境问题也日益严重,成为威胁人类生存的重要因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构正是针对人类所遭遇的巨大挑战所提出的,这要求人类不断地去探索重大危机与风险发展的规律,在此基础上建构预防重大灾害与化解重大风险的应对机制与策略。自然灾害对人们生命财产的严重破坏已经成为世界各个国家都必须面对的重大问题。自然灾害的突发性与破坏的严重性不仅会损害人类社会发展的文明成果,也对政府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提出严峻挑战。现代政府必须肩负起不断增强人民福祉与提升文明程度的责任,同时,也必须保障公民最基本的生产生活秩序与条件,避免突发性的重大自然灾害对其的破坏。正是立足这一现实背景,中国积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而自然灾害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的现代化无疑是题中应有之义。立足深入的田野调查,加强学术研究,有助于推进自然灾害治理现代化。在自然灾害防治的典型案例中,既包含灾害发生的过程与严重破坏力所造成的后果,也包含自然灾害发生的条件与规律性因素。同时,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防治的政策体系、运作方式与治理过程,都值得展开深入研究。通过个案的深入挖掘,能够呈现当前地方政府自然灾害治理所存在的不足,为更好优化县域自然灾害防治体系提供有意义的借鉴。自然灾害防治的研究遵循如下思路展开:首先,明确所使用的核心概念与基本理论。自然灾害防治的相关概念与理论,能够更为清晰地描述自然灾害和突发性危机的共性与特质,明晰研究对象的范畴以及边界,并为进一步分析奠定良好的概念与理论基础。责任政府理论与风险治理理论的讨论为研究提供框架依据。第二,防治现状呈现。自然灾害治理及其防治现状的呈现,主要通过现有制度、行为与效果三个主要维度来展开的,具体化为治理政策与制度规定的梳理、实际灾害预防治理过程和行动的回溯、治理效果的评估三个主要方面。在其中,通过个案挖掘,重点关注制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问题,并讨论自然灾害的治理实践与制度规定、防治行动与系统环境之间的互动关系、多元主体之间的协同状况。第三,防治行为与治理效果的呈现与评估。依据国家治理基本要求,结合深度访谈与问卷调查,评估灾害治理结果,并关注存在的不足之处。第四,存在的问题与原因分析。制度与行动二者之间的不一致性,即文本的完善性与实践行动的实施存在着区隔现象、灾害信息治理传播的机制不顺畅、治理主体之间的协同程度不高、人财物储备与灾害治理的需求存在差距等,都是其中的主要问题。而防治机制科学化水平不高、缺乏现代自然灾害治理观念、科层化行政权力运行方式影响灾害信息传播、政府财政压力与自然灾害的偶发性造成储备不足等,是问题产生的主要原因。最后,优化防治体系的对策建构。主要从防治体系更新、现代灾害防治思维的确立、县域协同机制建构、加大投入建立人财物储备网络等方面着手,推进防治体系的现代化。应当明确的是,深化对自然灾害性质与发生规律的认识,确立正确的自然灾害防治思维与意识是至关重要的。在这种思维意识的指导下去重构现有的防治机制,要不断依据新的政治经济条件以及社会发展状况来推进自然灾害治理体系的现代化。
黄靖芳[4](2020)在《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福州市为例,通过分析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在组织体系、应急预案体系、运行机制等方面的现状,梳理其薄弱环节。应用应急管理理论、协同理论、流程优化理论对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进行分析。对福州市及下辖区县应急管理机构、福州市应急管理专家委、媒体、福州市社会应急救援团队、志愿者、福州市居民,进行随机抽样问卷调查,并结合福州市近几年防汛应急实践情况,分析了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在协同上存在组织协同不足、决策协同不科学、信息协同不及时的问题;在流程上存在缺乏监测预警机制、缺乏专业应对和救援、缺乏有效恢复重建措施等方面问题。研究结合了智慧城市技术、借鉴美国标准ICS应急管理指挥体系,对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进行优化设计,旨在推进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标准化、科学化、规范化,并更有效解决防灾减灾等应急管理事宜。
张伟兵[5](2020)在《新中国成立70年来防洪减灾研究发展历程与成就回顾》文中研究表明受气候和地理条件的影响,我国是世界上洪水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全国除沙漠和极端干旱区、高寒山区等人类极难生存的地区外,大约2/3的国土面积、4/5以上的耕地受到洪水灾害的威胁,总体上呈现频次高、范围广、种类多、损失大的特点。①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江河洪水灾害频发重发,
王思成[6](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吴凌志[7](2019)在《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文中提出钱正英是我国着名的水利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为新中国水利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钱正英在抗日战争时期治理淮河洪涝灾害的实践中与水利结缘,新中国成立后先后担任水利部副部长、部长长达三十余年,投身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水电建设。她参与了淮河、黄河、长江、海河、珠江等大江大河的流域治理规划,组织制定了一系列水利建设的方针、政策、法规,并认真付诸实践。参与了许多重大水利工程的论证、设计和建设,特别是在解决葛洲坝工程技术问题和主持三峡工程论证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在长期水利实践中,钱正英逐渐形成了一套较为系统的水利思想,内容涵盖水利决策、水利建设、水利管理等方面,如水利是国民经济的命脉,大江大河的治理是我国水利建设的重点,水利建设的主力军是人民群众,水利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决策要做到科学化和民主化等等。钱正英的水利思想影响了新中国各个时期的水利建设,其中的许多观点和论述,对当前我国水利建设实践仍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通过对钱正英水利思想的研究,可从一个侧面展现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治水方略的发展变化,治水事业取得的成就和水利工程科技精英的卓越历史贡献。
王春晖[8](2015)在《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马克思的文化育人观认为,文化相对于人具有能动性,可以塑造人。文化将自身蕴含的元素传递给浸染在文化当中的人,长久以后,人便会形成一种与文化相一致的精神取向。这就是文化的育人作用。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即哈军工(后文均简称“哈军工”)在办学中形成的哈军工文化是我国高等教育史上的丰碑文化,研究、利用哈军工文化在德育工作中的价值,对于新时期改革创新德育工作的手段和方法,满足德育主体日益提高的德育需要,具有现实意义。本文总结了哈军工的历史地位与贡献,分析了哈军工文化形成的历史背景、思想基础、文化来源和核心要素等,依据改进德尔菲法得出了哈军工文化的构成要素和整体框架,对哈军工文化的内涵进行了论述。在系统研究哈军工文化的基础上,论述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首先,论述了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的优势、内涵和德育机理。列举了哈军工文化在高度忠诚的报国精神、“四严三老”的作风、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等方面表现出来的德育优势。分别论述了哈军工的精神、学术、制度、行为和物质文化的德育机理及其在引领导向、精神塑造、凝聚激励、行为约束等四方面的德育价值内涵。其次,论述了哈军工文化在丰富德育内容、深化德育方法、优化德育环境等方面的德育价值表现。最后,针对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不足和成因,提出了哈军工文化德育价值弘扬应该坚持的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服务国防现代化的两个目标定位以及应当坚持的原则和规律,紧密围绕育人,提出了弘扬策略,包括专项研究哈军工文化、精准定位文化育人切入点,深入宣传哈军工文化、把握精神塑造的主动权,整合哈军工精神与学术文化资源、贯穿育人全过程,挖掘哈军工行为与制度文化的元素、实现多层次教育和约束,打造承载哈军工物质文化的载体、找到与德育实践教育的结合点等。
胡中升[9](2014)在《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文中指出对于以农立国的古代中国而言,治水活动十分重要。而作为中国重要水道的黄河,则夙以难治闻名于世,治黄遂成为中国历代治水的重要任务。近代以来,西方水利科技的传入,为黄河治理带来新的契机,使治黄思想、方略与手段开始由传统向现代转变。在这一过程中,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简称黄委会)扮演了主要角色,其作为与作用值得检讨。鉴于黄河灾害频发,为有效开展治黄工作,南京国民政府于1933年成立了黄委会,结束了清末以来黄河下游河防的分省治理体制。随着时局的发展及治黄任务的改变,黄委会大致经历了“初创”与“扩张与调整”两个阶段。作为一个近代水利机构,黄委会组织结构科层化的特点较为明显,委员会下依次设处、科等层级,各级部门职责清晰,分工明确。而委员会决策制和委员长执行制的相互结合,则既能收集思广益之效,又能杜决而不行之弊,有利于工作绩效提升。委员长在黄委会中据有重要地位,不论是对该会的日常管理,还是对治黄事业的发展规划,都有重要权责。历任委员长均为治黄事业做出了不同程度的贡献。此外,黄委会还建立了较为完备的工作流程以及人事与财务管理制度,为该会的日常运行与业务开展提供了条件。黄委会在权限、人事与财务方面均受中央节制,又与地方政府关系密切,其委员构成及会址确定都曾受到地方的影响,双方的行政博弈迹象明显。黄委会与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简称黄灾会)、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亦有密切联系。虽然黄灾会曾与黄委会发生工作冲突,但“华北水利”及“导淮”两委员会则与黄委会合作顺利,成效显着。黄委会不再仅凭经验治黄,而是以科学技术为手段;不再局限于整治黄河下游,而是着眼于整个黄河流域,坚持上中下游并重、干支流兼顾的方针。该会不仅在黄河堵口、修防等治标方面取得重要成就,而且不断探索黄河治本之策,诸如建立测量队、水文站、水位站,开展河道地形及水文测量,开展科学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拟订各种专门及综合治本计划。该会还促成在德国举行治导黄河试验,并在中游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期多管齐下,实现黄河的长治久安。在治理河患的同时,黄委会还致力于开发黄河水利事业。该会不仅关注与支持黄河下游的虹吸放淤工程,而且积极发展西北灌溉事业。为适应抗战及开发西北的需要,黄委会对黄河上游及其主要支流进行测勘,并对局部河道实施重点整治,以改善其通航条件。该会还勘查了黄河及其支流的水力资源,并拟订了一些发展黄河水利的计划,虽然未能付诸实施,却为此后的相关工作奠定了基础。黄委会对黄河标本兼治的各项探索,开辟了近代治黄的新趋向,将中国治黄事业推进到一个新阶段。黄委会虽然不同于普通衙署,但毕竟也是国民政府的行政性机构之一,后者的相关决策与政令无疑都会影响黄委会的工作。经费不足制约着治黄事业的开展,政府不当人事任免也给黄委会工作带来不利影响。抗战时期,黄委会被纳入战时体制,成为配合政府对敌斗争的工具;战后,在花园口堵口活动中,黄委会成为国民党方面与中国共产党进行工程博弈的主要角色之一。随着国民党在大陆统治的式微及终结,黄委会的历史使命也很快结束。
谢忠强[10](2014)在《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文中认为上海是全国的上海,开埠以来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就十分紧密。解放后,随着新民主主义经济的建立,在国家对于全国经济发展调控不断加强的历史语境下,上海与全国的经济联动关系更加密切。上海的发展离不开全国的支援,而上海在得到全国支援的同时也为全国的发展做出了很大的历史贡献。建国后,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当中,上海虽未被当做国家投资的重点地区,但由于具有雄厚的工业技术力量,上海还是担负起了支援全国建设的历史任务。在建国后的头十年里,全国以工业化建设为重点。上海市为了支援全国的经济建设,充分动员本市资源,在人员、技术设备等方面对这一时期国家的治淮工程、内地工业建设、一五计划重点工程建设、内地文化教育事业等进行了有力的支援。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自“全国一盘棋”的发展方针确立之后,在从大跃进开始到十一届三中全会之间的二十年时间里面更是进一步展开。改革开放以后,由于我国经济体制的转型“上海支援全国”作为概念的体制语境消失,但随着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的不断加快,“上海支援全国”的精神不但得到了很好的延续,而且还呈现出了新的时代特征。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过程在推动全国发展的同时也进一步升华了上海自身的城市精神。正文共设五章及结语六个部分。第一章,主要在回顾上海历史地位演变的同时,以解放后上海与全国的联动关系为切入点,在“全国支援上海”和“上海支援全国”两个方向相互印证的基础上,为后面几章内容的展开提供历史背景和内在逻辑的铺垫;第二章,主要对1949年至195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开展情况进行考证和分析;第三章,主要对1958年至1978年间上海支援全国的情况进行梳理和研究;第四章,则选取支援福建省为例,进行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第五章,主要对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对全国的支援情况进行探讨;结语部分,主要对全文进行总结与概括的基础上,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历史进行宏观的评价和分析。通过研究,本文在前人成果启发的基础上主要在以下三个方面对解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研究有所推进:1、在对相关概念的考证方面有所推进;2、在对上海支援全国历史发展脉络的梳理上更注重保持其完整性;3、在进一步补充和挖掘史料的基础上对上海支援全国的相关史实的考证和梳理上力求更加丰富和全面。
二、关于面向21世纪现代化的福建防汛指挥系统的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关于面向21世纪现代化的福建防汛指挥系统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PPRR理论的城市内涝应急管理平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区域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研究存在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本章小结 |
2 基于系统动力学的城市内涝应急管理模型 |
2.1 系统动力学方法 |
2.1.1 系统动力学发展 |
2.1.2 系统的内部结构 |
2.1.3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成 |
2.1.4 系统动力学建模软件 |
2.2 城市内涝多维情景演化 |
2.2.1 情景演变路径分析 |
2.2.2 多维情景的熵结构 |
2.3 模型的总体结构 |
2.3.1 建立模型目的 |
2.3.2 事前准备子系统因果图 |
2.3.3 事中处理子系统因果图 |
2.3.4 事后处置子系统因果图 |
2.4 应急管理模型的构建 |
2.4.1 主观权重的计算 |
2.4.2 客观权重的修正 |
2.4.3 模型方程的建立 |
2.4.4 系统模型的建立 |
2.4.5 系统模型的检验 |
2.5 仿真应用 |
2.5.1 假设条件设置 |
2.5.2 参数确定与变量赋值 |
2.5.3 模拟仿真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3 基于案例推理的城市内涝应对方案优选 |
3.1 基于PSR的指标体系构建 |
3.1.1 PSR框架的主要内涵 |
3.1.2 PSR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 构建城市内涝应急预案库 |
3.3 CBR在城市内涝应对方案中的实现 |
3.3.1 案例推理的基本思想 |
3.3.2 案例推理的基本流程 |
3.4 实例应用 |
3.4.1 计算指标权重 |
3.4.2 案例推理应用 |
3.5 本章小结 |
4 城市内涝应急管理平台的建立 |
4.1 PPRR理论框架的建立 |
4.1.1 预防阶段 |
4.1.2 准备阶段 |
4.1.3 响应阶段 |
4.1.4 恢复阶段 |
4.2 应急管理平台架构设计 |
4.2.1 平台架构 |
4.2.2 功能模块 |
4.2.3 关键技术 |
4.3 平台应用 |
4.3.1 应急管理预防阶段 |
4.3.2 应急管理准备阶段 |
4.3.3 应急管理响应阶段 |
4.3.4 应急管理恢复阶段 |
4.4 本章小结 |
5 结论与展望 |
5.1 结论 |
5.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硕士攻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3)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问题研究 ——基于山东省S县的实证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问题的提出 |
(二)研究意义 |
1.学术意义 |
2.现实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1.国内文献综述 |
2.国外文献综述 |
3.述评 |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
1.研究思路 |
2.研究方法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 |
1.可能的创新之处 |
2.存在的不足之处 |
一、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一)相关概念界定 |
1.地方政府 |
2.自然灾害 |
3.河湖长制 |
(二)理论基础 |
1.责任政府理论 |
2.风险治理理论 |
(三)自然灾害防治的分析维度 |
1.防治制度政策分析 |
2.防治行为分析 |
3.防治效果评估 |
二、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现状——以山东省S县台风灾害防治为例 |
(一)S县自然地理与灾害基本情况 |
1.S县自然地理状况 |
2.S县自然灾害情况 |
(二)S县自然灾害防治现状 |
1.防治制度与政策 |
2.防治过程与行为 |
3.防治成效与影响 |
三、地方政府灾害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基于山东省S县的案例分析 |
(一)存在问题 |
1.制度政策设置与政策执行中存在阻隔,防治机制不完善 |
2.政府与公众均底线思维意识不足,存在麻痹思想 |
3.应急预警系统运转不够畅通,使多主体防治行动缺乏有效协同 |
4.现实危机信息发布与传播时效性与预警性不足 |
5.治理主体与公众均缺乏应对灾害能力的培训与训练 |
6.防灾救灾设施陈旧,不足以应对自然灾害 |
(二)原因分析 |
1.灾害防治机制建构时缺乏科学规划与论证,缺乏公共政策科学评估环节 |
2.重大自然灾害的偶发性使政府与公众在潜意识中缺失灾害意识 |
3.政府各主体防治机制区隔化,有效协同机制的实践检验不足 |
4.现有危机信息发布机制受政府组织科层化运作的影响,产生信息阻滞 |
5.政府自然灾害防治的人力、物力与财力投入不足,使机制设计缺乏足够的运行条件 |
四、优化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的对策研究 |
(一)推进灾害防治制度与公共政策设计的科学化 |
1.制度与政策科学化是治理现代化的必然要求 |
2.地方政府要主导建立灾害防治的民主化与科学化机制 |
3.广泛吸收公共政策专家与公众进入决策过程 |
(二)深化自然灾害发生规律的认识,塑造自然灾害防治的底线思维 |
1.加强学习,使政府与公众均充分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偶发性与破坏性 |
2.建立县域常规的自然灾害发生规律宣传教育机制 |
3.营造全社会防治灾害的底线思维,做到未雨绸缪 |
(三)运用新媒体与大数据技术来优化自然灾害信息发布与传播渠道 |
1.对现有信息传播渠道进行系统评估 |
2.推进现代媒体与大数据技术融入自然灾害信息传播机制 |
3.扩大自媒体与公众传播自然灾害信息的自由度 |
(四)建立县域统筹、运转高效的多主体协同治理机制 |
1.建立职责明确的县域统筹机构与领导小组 |
2.有效整合多元治理主体的资源与职责,形成防治合力 |
3.建立自然灾害治理的演习演练机制,提升灾害治理能力 |
(五)建立自然灾害防治的专业人员、技术设备与物资储备 |
1.建立专兼职结合的自然灾害防治队伍 |
2.实施灾害防治的技术设备现代化工程 |
3.加强政府与社会协作的物资储备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问题调查问卷 |
在校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4)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文献综述 |
1.3.2 国内文献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 本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城市防汛 |
2.1.2 应急指挥体系 |
2.1.3 智慧城市技术 |
2.2 理论基础 |
2.2.1 应急管理理论 |
2.2.2 协同理论 |
2.2.3 流程优化理论 |
3 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现状 |
3.1 福州市防汛应急组织体系 |
3.2 福州市防汛应急预案体系 |
3.3 福州市防汛应急运行机制 |
3.4 小结 |
4 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分析 |
4.1 基于协同理论的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分析 |
4.1.1 协同理论视角的应急指挥体系要素梳理和评价指标设计 |
4.1.2 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实证分析 |
4.1.3 问卷结果分析 |
4.2 基于流程优化理论的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分析 |
4.2.1 流程优化理论视角的应急指挥体系要素梳理和评价指标设计 |
4.2.2 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薄弱点实证分析 |
4.3 小结 |
5 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优化对策 |
5.1 基于智慧城市技术的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的协同优化 |
5.1.1 建设城市运行监测系统 |
5.1.2 建设应急值守系统 |
5.1.3 建设应急资源一张图系统 |
5.1.4 建设应急指挥处置联动系统 |
5.2 借鉴美国应急管理标准指挥体系的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的流程优化 |
5.2.1 应急管理标准指挥体系借鉴标准的选择 |
5.2.2 建立模块化的指挥组织框架 |
5.2.3 采用规范化通用术语和通讯方式 |
5.2.4 实施规范化的应急响应规程 |
5.2.5 建构完善的应急指挥要素保障体系 |
6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福州市防汛应急指挥协同现状调查问卷 |
(6)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4.1 主要研究内容 |
1.4.2 核心研究方法 |
1.4.3 整体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论文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与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钱正英从事水利事业的历程 |
第一节 战争年代钱正英初涉治水(1944—1949 年) |
第二节 钱正英投身大江大河的治理和农田水利建设(1950—1965 年) |
第三节 “文化大革命”中钱正英在艰难条件下继续治水(1966—1976 年) |
第四节 改革开放后钱正英对水利事业的进一步探索(1979—2012 年) |
第二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主要内容 |
第一节 关于水利建设的基本观点 |
第二节 关于水利规划、决策的观点 |
第三节 关于水利管理的观点 |
第三章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与历史作用 |
第一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基本特点 |
第二节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历史作用 |
结语 钱正英水利思想的当代启示 |
附录 钱正英治水大事记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8)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的总体思路 |
1.3.2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4 创新之处 |
第2章 支撑论文研究的相关理论及方法 |
2.1 文化学理论 |
2.1.1 大学文化学理论 |
2.1.2 文化选择理论 |
2.1.3 文化传播理论 |
2.2 德育理论 |
2.2.1 德育价值理论 |
2.2.2 德育内容理论 |
2.2.3 德育方法理论 |
2.2.4 德育环境理论 |
2.3 管理学理论方法 |
2.3.1 德尔菲法 |
2.3.2 层次分析法 |
2.3.3 灰色关联度分析法 |
2.4 其他研究方法 |
第3章 哈军工与哈军工文化概述 |
3.1 哈军工的历史贡献与历史地位 |
3.1.1 哈军工的历史贡献 |
3.1.2 哈军工的历史地位 |
3.1.3 党中央领导对哈军工的评价 |
3.2 哈军工文化的形成 |
3.2.1 哈军工文化形成的国际和国内背景 |
3.2.2 哈军工文化形成的思想基础 |
3.2.3 哈军工文化的主体、次主体及附属文化来源分析 |
3.2.4 哈军工文化在办学实践中的蕴育、形成与升华 |
3.2.5 哈军工文化形成的核心要素——陈赓的办学思想 |
3.3 哈军工文化的构成 |
3.3.1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的产生 |
3.3.2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的相关性及因子分析 |
3.3.3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的权重 |
3.3.4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的结构及功能分析 |
3.3.5 哈军工文化构成框架 |
3.4 哈军工文化的内涵分析 |
3.4.1 哈军工精神文化的内涵 |
3.4.2 哈军工学术文化的内涵 |
3.4.3 哈军工行为文化的内涵 |
3.4.4 哈军工制度文化的内涵 |
3.4.5 哈军工物质文化的内涵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分析 |
4.1 哈军工文化与德育的关系 |
4.1.1 哈军工文化蕴含丰富的德育资源 |
4.1.2 哈军工文化是德育实践的最佳载体 |
4.1.3 德育实践是哈军工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依托 |
4.1.4 哈军工文化与德育互通渗透 |
4.2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优势 |
4.2.1 高度忠诚的报国精神 |
4.2.2 “四严三老”的作风 |
4.2.3 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传统 |
4.2.4 至真至善的工学境界 |
4.2.5 严格规范的军人养成 |
4.3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机理 |
4.3.1 哈军工精神文化的德育机理 |
4.3.2 哈军工学术文化的德育机理 |
4.3.3 哈军工行为文化的德育机理 |
4.3.4 哈军工制度文化的德育机理 |
4.3.5 哈军工物质文化的德育机理 |
4.4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的内涵分析 |
4.4.1 引领导向价值 |
4.4.2 精神塑造价值 |
4.4.3 凝聚激励价值 |
4.4.4 行为约束价值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表现 |
5.1 丰富德育内容 |
5.1.1 对基础性德育内容的丰富 |
5.1.2 对主导性德育内容的丰富 |
5.1.3 对拓展性德育内容的丰富 |
5.2 深化德育方法 |
5.2.1 对说理教育法的深化 |
5.2.2 对情感陶冶法的深化 |
5.2.3 对意志磨练法的深化 |
5.2.4 对行为实践法的深化 |
5.3 优化德育环境 |
5.3.1 对触摸型德育环境的优化 |
5.3.2 对引领型德育环境的优化 |
5.3.3 对参与型德育环境的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的弘扬 |
6.1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现状 |
6.1.1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载体 |
6.1.2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成绩和不足 |
6.2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目标定位 |
6.2.1 以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 |
6.2.2 以服务国防现代化为目标 |
6.3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原则 |
6.3.1 实事求是的实践原则 |
6.3.2 可持续的发展原则 |
6.3.3 动态的继承传扬原则 |
6.4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弘扬的规律遵循 |
6.4.1 按序重构规律 |
6.4.2 互补互促规律 |
6.4.3 连锁传感规律 |
6.5 服务育人弘扬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的对策 |
6.5.1 专项研究哈军工文化精准定位文化育人的切入点 |
6.5.2 深入宣传哈军工文化把握精神塑造的主动权 |
6.5.3 整合哈军工精神与学术文化的资源贯穿育人全过程 |
6.5.4 挖掘哈军工行为与制度文化的元素实现多层次教育和约束 |
6.5.5 打造承载哈军工物质文化的载体找到与德育实践教育的结合点 |
6.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附录 |
附录1 :哈军工培养出的院士名录 |
附录2 :哈军工培养出的将军名录 |
附录3 :哈军工培养出的高等院校的校长、党委书记名录 |
附录4 :哈军工及哈军工人创造的“共和国第一”的科研成果 |
附录5 :文献分析法得出的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 |
附录6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第一轮专家意见征询调查表 |
附录7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专家打分情况汇总表 |
附录8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专家打分统计情况表 |
附录9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专家意见的集中、离散、协调程度计算结果 |
附录10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相关系数矩阵 |
附录11 :利用SPSS计算结果得出的成分矩阵 |
附录12 :利用SPSS计算结果得出的旋转成分矩阵 |
附录13 :利用SPSS计算结果得出的解释的总方差 |
附录14 :利用SPSS计算结果得出的成分转换矩阵 |
附录15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5和主因子经最大方差旋转后的载荷结构 |
附录16 :哈军工文化构成要素重要程度专家意见评分调查表 |
附录17 :哈军工文化一级子系统重要程度比较表 |
附录18 :哈军工文化体系构成要素权重值及排序情况表 |
附录19 :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载体中国家珍贵文物分布统计表 |
(9)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对象、缘起与研究意义 |
二、学术史回顾与分析 |
三、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文创新 |
四、研究方法、思路与存在的不足 |
第一章 黄委会的成立 |
第一节 近代水利科技在治黄中的运用 |
第二节 早期的水利“海归”派与黄河治理 |
第三节 黄委会的成立 |
一、1933年前黄河下游的河防体制 |
二、黄委会的成立 |
第二章 组织管理 |
第一节 黄委会的组织机构 |
一、组织沿革 |
二、机构设置 |
三、组织结构特点 |
第二节 黄委会委员长 |
一、首任委员长李仪祉 |
二、其他历任委员长 |
第三节 内部管理 |
一、建立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
二、人事管理 |
三、财务管理 |
第三章 与各方的关系 |
第一节 黄委会与中央及地方的关系 |
一、中央的管理与控制 |
二、与地方政府的关系 |
第二节 与其他相关机构的关系 |
一、黄委会与黄灾会 |
二、与华北水利委员会及导淮委员会的合作 |
第四章 治黄实践与探索 |
第一节 黄委会的黄河治标实践 |
一、从贯台堵口到董庄堵口 |
二、黄委会与黄河修防 |
三、严密黄河防汛 |
第二节 黄委会对黄河治本的探索 |
一、关于黄河治本的准备与初步设计 |
二、恩格斯的黄河模型试验 |
三、黄委会的水土保持思想和实践 |
四、黄委会的黄河治本方略 |
第五章 黄委会与黄河水利事业的发展 |
第一节 参与开发黄河流域灌溉事业 |
一、对黄河中下游虹吸淤灌的关注与支持 |
二、黄委会与西北地区的灌溉 |
第二节 黄委会与黄河航运之发展 |
一、整治黄河航道的必要性 |
二、提出发展黄河航运的办法 |
三、对黄河干支流河道的勘测与整治 |
第三节 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
一、注重黄河水力开发之原因 |
二、对黄河水力资源的勘测与开发设计 |
第六章 黄委会与抗战 |
第一节 黄委会与花园口事件 |
一、被纳入战时体制 |
二、花园口决堤前之战场形势 |
三、黄委会参与并指导了花园口掘堤 |
第二节 继续开展“以黄制敌”的斗争 |
一、筑堤坝阻敌 |
二、黄委会对敌伪处置黄泛办法之反制 |
三、以水代兵的继续 |
四、侦查新黄河两岸敌情,搜集提供相关情报 |
第三节 黄委会与黄河花园口堵口 |
一、花园口堵口问题的提出与准备 |
二、关于黄河归故的谈判及第一次堵口的失败 |
三、花园口合龙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10)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导言 |
一、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及题意的说明 |
三、 研究现状 |
四、 研究框架及内容的设定与说明 |
五、 本文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的几点推进(创新之处) |
六、 研究方法 |
七、 其他需要说明的问题 |
第一章 上海与全国经济联动关系的历史概况 |
第一节 上海发展及其历史地位的演变 |
第二节 解放以来全国支援上海的发展过程 |
第三节 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的发展历程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初步开展(1949——1958) |
第一节 支援治淮:“开国治水”中的上海力量 |
第二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工厂内迁 |
第三节 “一五时期”上海支援国家重点工程建设 |
第四节 支援内地高等教育事业——以上海交通大学西迁为例 |
第五节 20 世纪 50 年代上海支援全国文化事业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上海支援全国的进一步开展(1958——1978) |
第一节 上海与“全国一盘棋”方针 |
第二节 20 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知识青年支援新疆农业建设 |
第三节 20 世纪六七十年代上海市支援全国三线建设 |
第四节 上海支援 1976 年唐山大地震抗震救灾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支援福建:上海支援全国的个案研究 |
第一节 1949 年上海组建南下服务团 |
第二节 上海对福建工业建设的协作与支援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的延续和发展 |
第一节 改革开放后“上海支援全国”历史语境的变迁 |
第二节 内联协作与对口支援 |
第三节 改革开放后全国防疫和救灾中的上海力量——以防治“非典”和“5·12”地震救灾为中心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部分 |
附录一:上海支援全国大事年表 |
附录二:市委整顿金融业工作委员会动员上海金融业职工 2000 人参加西北区行工作总结报告(节选) |
附录三:上海支援广西的迁厂工作总结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出版的专着及发表的论文 |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参加或主持的科研项目 |
后记 |
四、关于面向21世纪现代化的福建防汛指挥系统的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福建省“十四五”应急体系建设专项规划的通知[J].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福建省人民政府公报, 2021(11)
- [2]基于PPRR理论的城市内涝应急管理平台研究[D]. 李雯.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3]地方政府自然灾害防治问题研究 ——基于山东省S县的实证考察[D]. 孙泽玮.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4]福州市城市防汛应急指挥体系优化研究[D]. 黄靖芳.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5]新中国成立70年来防洪减灾研究发展历程与成就回顾[J]. 张伟兵. 社会史研究, 2020(01)
- [6]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7]钱正英水利思想研究(1944—2012)[D]. 吴凌志.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8]哈军工文化的德育价值研究[D]. 王春晖.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5(01)
- [9]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研究[D]. 胡中升. 南京大学, 2014(05)
- [10]反哺与责任:解放以来上海支援全国研究 ——以人力、财物和技术设备的输出为中心[D]. 谢忠强. 上海大学, 201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