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汉语更需要动脑(论文文献综述)
孙诗雅[1](2021)在《基于5C模式的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文中研究表明在国际中文教育中,综合课教学一直处于核心地位,而中级阶段的综合课教学显得尤为重要,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此,中级汉语综合课的教学已经引起学界的广泛关注。美国《21世纪外语学习标准》中的“5C”模式中,即交际、文化、联系、比较、社区,五个方面环环相扣,相互依赖,相辅相成,能够从多方面培养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因此,本研究将在“5C”模式的指导下,以《登攀·中级汉语教程》(第二册)中的《牛郎织女》和《为了蓝天白云》两篇课文为例,进行中级综合课的教学设计。设计中,不仅注重强化学习者汉语知识的学习,培养学习者熟练运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同时有意识地将各学科的知识相互串联起来,将中华文化融入学习者内心,从而达到一个最优化的教学效果。我们将教学对象设定为中级水平的在华汉语学习者。设计前,首先从“5C”模式应用于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的可行性以及教学目标、教学原则、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了前端分析,“5C”模式有助于培养学习者语言交流能力、文化包容能力、学以致用能力、思维能力和融会贯通能力,因此与本设计的目标具有很好的契合度;设计中,注重运用“5C”模式理论,积极尝试将“5C”标准融入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时安排、教学内容与环节的设计之中;设计后,对本教学设计进行教学实验,并根据设计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师生反馈进行反思,并对设计的使用者给出使用建议。建议使用者紧扣“5C”模式开展教学,在设计活动时兼顾文化内容,并根据实际教学情况做出调整,对本设计内容加以取舍。希望本设计为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王春艳[2](2021)在《“一带一路”背景下对留学生书法教学的探索与实践》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带一路”政策吸引了大批的“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涌入中国学习,这些留学生遍布语言、经济、文化等各专业。各高校在留学生教学计划中不但针对各专业设置了专业必修课,同时设置了包括中国书法在内的各种选修课。本文以“一带一路背景下对留学生书法教学的探索与研究”为题,从五个方面阐述本课题。第一章为引言,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的社会背景(即“一带一路”政策的实施)、本课题研究的意义、目前的研究现状、主要研究方法及研究特色。第二章从实践出发,对中外两所高校的外国学生书法教学实践进行了观摩与分析。第三章将传统书法与留学生书法的教学现状进行了分析,除了比较分析了传统书法与留学生书法教学的区别,也对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与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的书法教学也作了对比。第四章阐述了目前留学生书法教学中教学目标、师资、教材、教学模式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与留学生书法教学有关的几点建议。此外,笔者也以“福”字书法教学为题,进行了一次以两节课为准的书法教学设计。笔者一直热爱书法艺术,对书法教学也有浓厚的兴趣。本课题研究前,笔者专门在国内辽东学院国际教育学院的书法课堂和国外塔吉克斯坦国立民族大学孔子学院书法课堂进行了一年以上的考察,对辽东学院四个专业233名留学生(其中208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教学计划、教材、教法等进行了分析,获得了比较详实的资料。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塔吉克斯坦民族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书法课堂和书法文体推广活动做了实地观摩与跟进,通过调研分析,笔者发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的学习特点、向书法教师提出了行之有效的书法教学模式与方法,如除了传统口、耳、手相授,同时引进道具、多媒体教法等。本论文只是一块“砖”,笔者希望能抛砖引玉,引起更多专业书法人士对相关课题的重视,并将留学生书法教学中存在的缺陷一一挖掘研究,并逐一解决。希望我国的留学生书法教学更上一层楼,使我们的民族瑰宝——书法艺术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曾燕秋[3](2021)在《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练习题型研究 ——以《汉语口语》《发展汉语》《汉语口语速成》为例》文中指出外国人学习汉语最主要的目的就是获得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在众多课型之中,口语课无疑是最应该承担此任的。而在教学的过程中,练习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果。所以本文选取了三套具有权威性和代表性的汉语口语教材,把教材的练习作为研究对象,对练习的题型进行考察。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了外国留学生对练习题型的要求,并从教材的练习题型的种类数量、教材练习题型的种类在每一课的分布情况、教材练习题的技能侧重点分布情况这三个方面考察了三套汉语口语教材的练习题型,对比了三套教材的练习题型设置、各阶段教材练习题的技能侧重点分布情况,分析了三套汉语口语教材各自的特点、优势与目前存在的问题。然后结合问卷中学生的要求和对三套汉语口语教材考察的情况,提出了具体的改进对策。
高小玲[4](2021)在《面向泰国儿童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差比句“构式—语块”教学设计》文中提出本文基于“构式—语块”分析法和教学法,为泰国儿童汉语二语学习者设计差比句教学方案。基本思路如下:对照《YCT标准教程》和针对泰国儿童汉语差比句教学的调查访谈,确立所需研究的差比句语法项目;结合问卷测试和访谈,联系教学两方面的特点对偏误情况进行分析,确定本教学设计需要解决的问题;进而基于“构式—语块”分析法和教学法,参照儿童二语习得理论和人本主义的语言教学思想,进行面向泰国儿童的汉语差比句教学设计。研究发现:儿童汉语教学中的差比句主要是“A+比+B+Adj”(例如,“我比他高”)和较复杂的句式“A+比+B+Adj.+Number”(例如“我比他大三岁”);泰国儿童汉语二语学习者在习得“我比他大三岁”这一类差比句时,最容易将形容词放到“比”的前面,出现语序不当的偏误。本文将差比句的语块链“比较对象1+比+比较对象2+比较结果”转化为“A比B+(结果)怎么样”,设计出了强调语块语序的教学方案和强化语块链记忆的教学活动与练习。本教学设计体现出了“构式—语块”教学法特点,有利于泰国儿童汉语二语学习者在学习这类差比句时减少语序偏误。
周鑫[5](2020)在《思维导图对中级汉语学习者篇章能力的促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中高级汉语学习者虽然已经掌握了丰富的语言形式知识,但无法有效地成段表达、篇章能力不高是中高级阶段汉语教学中的一个瓶颈问题,多年来未能有效解决,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学生表达“流水账”的问题。中高级阶段汉语学习者注重篇章能力的培养与拔高已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共识。思维导图作为可视化的助益思考的工具,能够展现大脑的思维过程,组织思维结构框架,在理论上能够有效解决以上问题。本文创新点主要在于尝试以思维导图为载体,从话题转换、衔接与连贯等角度入手,尝试培养中高级汉语学习者的语篇意识和篇章结构表达能力,帮助构建个性化的表达框架。本研究选取瑞典隆德大学中文专业中级班KINA23作为研究对象,13名实验对象均为瑞典籍全日制汉语学习者,年龄集中在22-25周岁之间,已经进行了三年的汉语专业学习(中间一年为赴中国交换学习),对中国国情及文化较为了解,且汉语学习兴趣较高。本研究在30课时的综合课教学中,主要从课前、课中中及课后三个阶段进行了实验与访谈,通过系统运用思维导图合理串联阅读与写作,考察在篇章结构促成中的效果,并在实验中搜集书面作业及访谈录音,具体指标涉及到话题链数量、链中平平均分句数、零形成分数量、目标语言项目等。为更好体现思维导图篇章促成效果,实验后期选择与其他相关实验中数据加以对照,趋势图显示学生进步较为明显。数据分析及实实验结果显示:(1)学生表达词汇丰富度提高、话题链长度明显增长,学生汉语篇章表达水平取得了明显的进步,篇章意识明显提高;(2)书面作业发现学生有意识地使用时间、空间顺序等进行篇章结构组织,书面产出所需时间缩短,结构化和可读性大大增强,表达更为地道;(3)学生对于词汇、课文结构的记忆增强,能用结构来预测文本内容,同时较为自觉的应用到其他输出任务中,帮助自己的表达,且思维导图使得学生学习效果“可视化”,给学生带来成就感。
阳懿行[6](2019)在《韩国忠清南道龙沼小学汉语文化教学实践研究》文中认为截止2017年,韩国全国5000万人口中,有1060多万人在学习汉语和汉字,学习者数量居全球首位,但有关韩国小学阶段的汉语教学实证研究较少,因此笔者基于孔子学院总部/国家汉办组织的CPIK(CHINESE PROGRAM IN KOREA)项目,在韩国天安市龙沼小学展开为期近一年的汉语教学实践工作。在汉语文化教学过程中,笔者梳理了韩国汉语教学的相关文献,分析了目前汉语教学在韩国社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以教育民族志的课堂观察法为指导,将“课堂观察-课下访谈-问卷调查”进行三角验证,探寻如何将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方法理论与对外汉语教学实践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总结得出可行性经验。本文的主要结论是,对韩国小学汉语课堂教学而言,一次成功的文化教学需符合以下五点要求:1.有明确的文化教学目标;2.符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求;3.重视与语言教学的结合度;4.选取恰当的文化呈现方式,如内容选取或活动安排的创新性;5.达到较高的课堂参与度,调动大多数学习者的积极性。
高奎松[7](2019)在《基于探究式教学的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案例分析》文中研究指明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前进,新的教学方法应运而生,探究式教学法就是其中之一。在新的时代里,探究式教学法有着其独特的优势和特点,同时随着当今世界范围内汉语热不断升温,在这种情况下探究式教学法也凭借自身的优势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占据了一席之地。本论文将对探究式教学的含义、理论基础、特点等进行详细介绍,通过探究式教学法在中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实际应用进行案例分析,并且基于探究式教学的案例分析进行教学反思得出教学意见,以期提高探究式课堂的教学效率。本论文主要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详细陈述了论文背景以及研究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并且交代了研究内容以及研究方法。第二部分文献综述及理论基础主要交代了国内外研究现状,详细叙述了探究式教学法的内涵、定义及特点,探究式教学的心理学和教育学基础,以及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原则。第三部分首先从学生、教材、课型和课堂活动四个方面对沈阳大学国际交流中心语言五班进行了概况分析,然后从生词教授、语法讲解、课文分析和课堂练习四个方面进行了案例分析。第四部分从四个方面对案例进行了教学反思,并提出了相应的教学建议。第五部分是对本论文成果的总结,并提出了论文的不足之处。本论文通过案例分析法、观察法和访谈法,对探究式教学法在中级汉语综合课中的应用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在教学反思的基础上得出了行之有效的教学建议,希望对探究式教学法和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做出一定的贡献。
吴奇[8](2019)在《俄罗斯来华语言生汉语写作中的语篇偏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语篇是学生经过思考、谋篇布局后所形成在书面上的一种最直观的结果。也就是说,语篇的流畅性是检验写作教学效果最直观的方式。偏误分析是研究汉语作为第二语言习得规律的研究重点,而语篇偏误分析作为偏误分析重要的组成部分,自然也有其至关重要的作用。由于本人就读院校接收的国际学生多为俄罗斯来华语言生,因此论文通过对俄罗斯来华语言生的汉语写作情况进行分析,发现俄罗斯来华语言生在汉语写作中常常会出现句内词与词搭配不当或滥用、句际关联词使用不恰当、缺乏逻辑关联、段际之间前后不照应、划分不明确、语义不连贯等一系列现象,本文把这种现象统称为语篇偏误。基于这种情况,本文以俄罗斯来华语言生汉语写作中出现的语篇偏误现象为研究对象,以偏误分析理论为指导,分别从句内、句际和段际方面对出现次数较多、较为典型的偏误类型进行归纳分析,追溯形成偏误的深层原因,并针对典型的问题对语篇类型进行深入的研究,以期提出可行的教学对策,丰富对俄写作教学的研究成果。
李晓敏[9](2019)在《基于课堂观察的儿童对外汉语指令语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学指令语是教师课堂话语的重要组成部分,指令语的正确使用关乎课堂教学良性开展和教学效果的有效输出。基于儿童好奇心强、持续注意时间短、爱动爱闹的特点,相比成人课堂,教师需使用更多的指令语来维持课堂秩序、进行有效教学。本文通过对广州某国际学校Y1非母语班的课堂教学进行观察,共记录1015条指令语。通过分析,笔者发现儿童对外汉语课堂中的指令语具有以下特点:1.儿童对外汉语课堂教师指令语具有维护课堂秩序、串联课堂环节、提示学生注意等功能;2.儿童对外汉语课堂教师指令语的语言特点体现为指令语的非独立性(教师几乎不单纯发出指令语,而是通过实物、动作、数字、拟声词等形式配合发出指令语。)、韵律性(教师创新表达形式,将指令语编成歌谣以提高儿童课堂参与度)、互动性(教师问,学生答,指令语就在一问一答中被发出,增强了互动性,提高了参与感)、塑造性(儿童阶段是各种良好习惯养成的关键期,教师在指令语中有意识地注意培养儿童良好习惯的养成)等;3.儿童对外汉语课堂教师指令语中命令式指令使用率最高,占85%,请求式指令和建议式指令使用频率相近。4.与成人对外汉语课堂指令语相比,其差异性主要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1.动词的地位不同。在笔者搜集的1015条指令语中,动词类(单纯含有动词)占55%。儿童汉语课堂中,教师往往通过名词表动作或借助肢体语言表动作。2.指令语的功能分布不同。儿童汉语课堂指令语的功能主要集中于动作技能、言语技能、启动、停止类、维护课堂秩序类。3.教学环节分布不同,儿童汉语课堂中指令语有很大一部分分布于课堂活动环节。4.语言呈现形式不同。儿童汉语课堂中,教师往往会使用更童趣化的语言,语速也更慢以匹配儿童学习特点。
雄心娜[10](2018)在《语块理论视角下的初级汉语口语课堂教学探析 ——以蒙古国立教育大学为例》文中提出中国人在日常交际当中运用的语块大约占他们话语的70%。汉语中的“语块”是从英语教学界直接借鉴的一个术语。周健(2007)认为“语块”是一种经常出现在各类句子中的、具有构句功能的、比词大的单位。语块理论对汉语教学的作用十分重要,能够帮助学生掌握汉语的习用性,在实际的语言交际中生成地道的、汉语母语者常用的句子。我们学第二语言的最重要的目标是在任何情况下,都能完整地进行自我表达、没有阻碍地了解说话人的意思。为达到这一目标,汉语语块的运用必不可少。汉语语块也是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尤其是对非第二语言环境下的学习者而言,学习语块以及运用语块来表达很不容易。因此,本文以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初级水平学生与教师为对象,通过对学生的调查分析与对教师的访谈,对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初级口语课堂教学进行了观察。基于语块理论并结合课堂观察所得,设计了针对蒙古国大学生的初级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示例,并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对蒙古国初级汉语口语的教与学有所启示。本文共由五章组成,内容如下: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相关研究综述、研究内容及方法。第二章,主要介绍了蒙古国立教育大学的汉语教学现状,揭示了该校的汉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第三章包括对学生的问卷调查分析、对教师的访谈以及对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初级汉语口语课堂的教学观察分析。这一部分还包括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初级汉语口语教学现状、学习者掌握语块的情况、语块学习的难点、语块教学的难点以及语块理论在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初级汉语口语教学的应用情况等。第四章,笔者提出了对教师教学与对学生学习的建议以及针对蒙古国大学生的初级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示例。最后第五章,笔者对以上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总结。
二、学汉语更需要动脑(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学汉语更需要动脑(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5C模式的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方法 |
(一)对比分析法 |
(二)课堂观察法 |
(三)案例分析法 |
四、相关文献综述 |
(一)关于5C应用于对外汉语教学的研究 |
(二)关于中级汉语综合课的研究 |
(三)关于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的研究 |
第二章 5C模式融入对外汉语中级综合课教学设计的前端分析 |
一、5C模式概述 |
(一)5C模式的缘起 |
(二)5C模式的内容 |
二、5C模式融入教学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一)5C模式有助于培养学习者语言交际能力 |
(二)5C模式有助于培养学习者文化包容能力 |
(三)5C模式有助于培养学习者学以致用能力 |
(四)5C模式有助于培养学习者思维能力 |
(五)5C模式有助于培养学习者融会贯通能力 |
三、教学设计总体思路 |
(一)课型分析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原则 |
(四)教学方法 |
第三章 5C模式下的教学设计案例 |
一、案例一《牛郎织女》 |
(一)教学对象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重难点 |
(四)课时安排 |
(五)教学内容与环节 |
二、案例二《为了蓝天白云》 |
(一)教学对象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重难点 |
(四)课时安排 |
(五)教学内容与环节 |
第四章 本教学设计反思及使用建议 |
一、教师教学评价 |
(一)教师对教学效果的评价 |
(二)教师对学生表现的评价 |
二、学生反馈 |
(一)学生对教学实践的评价 |
(二)学生对自身表现的评价 |
三、对本设计的使用建议 |
(一)应善于利用语境,实现多重目标 |
(二)应注重语言教学的同时兼顾文化教学 |
(三)应根据学习者情况适当调整教学设计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所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2)“一带一路”背景下对留学生书法教学的探索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一带一路”的社会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现状 |
四、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
五、本文特色 |
第二章 学生书法教学实践观摩与分析 |
一、辽东学院留学生书法教学实践观摩 |
二、塔吉克斯坦民族国立大学孔子学院书法教学实践观摩 |
三、“一带一路”留学生书法教学分析 |
第三章 传统书法与留学生书法教学现状分析 |
一、传统书法教学的特点及教学目标分析 |
二、留学生书法教学目标的分析 |
三、留学生书法教学对象及内容的分析 |
四、国内学生书法教学与留学生书法教学的比较分析 |
五、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与非汉字文化圈留学生书法教学的比较分析 |
六、留学生接受中国书法艺术熏陶的途径 |
七、现阶段我国对留学生书法教学的定位 |
八、留学生书法课设置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四章 目前留学生书法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一、对书法的重视程度不足 |
二、教学目标的定位问题。 |
三、师资问题 |
四、教材问题 |
五、教学模式问题 |
第五章 与留学生书法教学有关的几点建议 |
一、加强对书法艺术的宣扬与推广 |
二、强化留学生书法师资的培养 |
三、改革教学模式 |
四、积极开发留学生书法教材 |
五、课堂教学策略探索 |
六、与其他学科的整合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练习题型研究 ——以《汉语口语》《发展汉语》《汉语口语速成》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意义 |
1.2 研究背景 |
1.3 理论依据——“交际能力”理论 |
1.4 研究材料 |
1.5 研究角度 |
1.5.1 练习题型种类的数量 |
1.5.2 练习题型种类在每一课的分布情况 |
1.5.3 练习题的技能侧重点分布情况 |
1.6 研究方法 |
1.6.1 定量研究法 |
1.6.2 定性研究法 |
1.6.3 问卷调查法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问卷调查 |
2.1 调查问卷的参加人 |
2.2 调查问卷的内容 |
2.3 调查问卷的结果和分析 |
第三章 对三套汉语口语教材练习题型的考察 |
3.1 对三套汉语口语教材练习题型种类数量的考察 |
3.1.1 对三套汉语口语教材各阶段练习题型种类数量的考察 |
3.1.2 对三套汉语口语教材各册练习题型种类数量的考察 |
3.1.3 三套汉语口语教材中的无效题型 |
3.1.4 小结 |
3.2 对三套汉语口语教材练习题型种类在每一课的分布情况的考察 |
3.2.1 各套汉语口语教材的练习题型种类在每一课的分布情况 |
3.2.2 比较三套教材各阶段练习题型种类在每一课的分布情况 |
3.2.3 三套汉语口语教材中的低重现率题型 |
3.2.4 小结 |
3.3 对三套汉语口语教材练习题的技能侧重点分布情况的考察 |
3.3.1 考察三套教材练习题的技能侧重点 |
3.3.2 教材各阶段练习题的技能侧重点题量分布情况 |
3.3.3 三套教材各阶段练习题的技能侧重点题量分布情况比较 |
3.3.4 小结 |
第四章 问题和对策 |
4.1 教材题型种类多但存在无效题型 |
4.2 部分教材存在题型种类在每一课的分布不合理且题型变化大的情况 |
4.3 教材存在练习题的各技能侧重点题量分布不合理的问题 |
第五章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对汉语作为第二语言学习者的问卷调查 |
附录2 三套教材中的低重现率题型 |
(4)面向泰国儿童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差比句“构式—语块”教学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缘起 |
1.2 需要研究的问题 |
1.3 本教学设计的目标 |
1.4 本教学设计的意义 |
1.5 本教学设计的难点和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 |
1.6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 |
第二章 教学设计前通过文献研究掌握的知识和依据 |
2.1 教学设计前通过文献研究掌握的知识 |
2.1.1 汉语差比句研究共识 |
2.1.2 对外汉语教学领域的差比句研究 |
2.1.3 “构式—语块”句法分析法和教学法 |
2.1.4 基于“构式—语块”分析法的对外汉语差比句教学设计研究 |
2.2 支持本教学设计的基本依据 |
2.2.1 儿童汉语差比句教学语法项目和词汇 |
2.2.2 汉泰简单差比句的语法差异 |
2.2.3 学界对儿童二语习得特点和习得过程的共识 |
2.3 值得借鉴的差比句教学操练 |
第三章 泰国儿童汉语二语学习者差比句偏误分析 |
3.1 对泰国儿童汉语简单差比句常见偏误的访谈结果 |
3.2 对泰国儿童汉语简单差比句语序偏误的问卷测试 |
3.2.1 问卷基本情况 |
3.2.2 问卷统计结果 |
3.3 泰国儿童学习特点和教学特点访谈 |
第四章 面向泰国儿童汉语学习者的差比句“构式—语块”教学活动设计方案 |
4.1 设计背景 |
4.1.1 学习者特征 |
4.1.2 设计目标和设计任务 |
4.1.3 教学重点和难点 |
4.1.4 教学方法 |
4.1.5 教学用具 |
4.1.6 课时安排 |
4.2 体现“构式—语块”教学法的儿童汉语差比句教学设计方案 |
4.2.1 语块链与教学内容 |
4.2.2 教学执行流程 |
4.2.3 教学步骤 |
第五章 面向泰国儿童汉语学习者的差比句教学设计阐述 |
5.1 方案中体现出的儿童汉语二语学习特点 |
5.1.1 从儿童二语习得的特征来看 |
5.1.2 从儿童二语习得的阶段来看 |
5.1.3 从儿童学习者来看 |
5.2 方案中体现出的小学汉语教学特点 |
5.2.1 以学生为中心,贯彻人本主义的理念 |
5.2.2 以活动为主体,在游戏中学 |
5.2.3 合作学习、个体展示互为补充 |
5.2.4 语言学习与感统训练相结合 |
5.3 方案中体现出的“构式—语块”教学法理念 |
5.3.1 从“构式—语块”教学法观念来看 |
5.3.2 从“构式—语块”教学法的原则来看 |
5.3.3 从“构式—语块”教学法的方法来看 |
5.4 方案中体现出的减少语序偏误的方法 |
5.4.1 语块链的设计 |
5.4.2 教学活动的设计 |
5.4.3 教师的引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1:泰国儿童汉语二语学习者比较句测试卷 |
附录2:面向泰国儿童的差比句课件 |
(5)思维导图对中级汉语学习者篇章能力的促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一、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2.1 语篇分析 |
2.1.1 语篇与语篇分析概念界定 |
2.1.2 国内外语篇分析理论研究 |
2.1.3 语篇分析与语篇教学研究 |
2.2 对外汉语语篇教学 |
2.2.1 对外汉语语篇教学理论 |
2.2.2 对外汉语语篇教学实践 |
2.3 思维导图理论 |
2.3.1 思维导图简介 |
2.3.2 思维导图相关理论研究 |
2.3.3 思维导图应用于教学研究 |
2.3.2.1 国外相关教学应用研究 |
2.3.2.2 国内相关教学应用研究 |
三、研究过程 |
3.1 实验设计 |
3.1.1 研究问题与假设 |
3.1.2 实验对象及介绍 |
3.1.3 研究方法 |
3.1.4 研究设计 |
3.1.5 数据采集与分析 |
3.2 实验过程 |
3.2.1 课前思维导图的运用 |
3.2.2 课中思维导图的运用 |
3.2.3 课后思维导图的运用 |
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3.1 词汇复杂度变化分析 |
3.3.2 句法复杂度变化分析 |
3.3.3 文本案例分析 |
四、研究结果与讨论 |
4.1 思维导图促成效果分析 |
4.1.1 思维导图对语篇意识的促成效果 |
4.1.2 思维导图对语篇分析能力的促成效果 |
4.1.3 思维导图对篇章结构的促成效果 |
4.2 思维导图附加价值 |
4.3 思维导图使用局限 |
五、实验总结与反思 |
5.1 实验结果总结 |
5.2 本研究对对外汉语教学的启示 |
5.3 本研究不足及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课文 |
课文一 |
课文二 |
附录二:目标语言项目 |
附录三:调查问卷 |
(6)韩国忠清南道龙沼小学汉语文化教学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综述 |
2 龙沼小学文化教学基本情况 |
2.1 学校背景 |
2.2 课程安排 |
2.3 学生特点 |
3 学生问卷分析 |
3.1 前期调查内容 |
3.2 前期调查结果 |
4 文化教学案例 |
4.1 选取标准 |
4.2 五星级文化案例 |
4.3 四星级文化案例 |
4.4 三星级文化案例 |
5 后期问卷和韩方人员访谈 |
5.1 后期问卷和访谈内容 |
5.2 调查结果 |
6 汉语教师问卷分析 |
6.1 调查对象 |
6.2 调查结果 |
7 结语 |
7.1 本文结论 |
7.2 对韩国小学汉语文化教学的启示 |
7.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7)基于探究式教学的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
2.1 探究式教学研究综述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探究式教学的理论基础 |
2.2.1 探究式教学的内涵、定义及特点 |
2.2.2 探究式教学的心理学基础 |
2.2.3 探究式教学的教育学基础 |
2.2.4 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原则 |
第3章 基于探究式教学的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案例分析 |
3.1 概况分析 |
3.1.1 学生 |
3.1.2 教材 |
3.1.3 课型 |
3.1.4 课堂活动 |
3.2 综合课教学案例分析 |
3.2.1 生词教授环节案例分析 |
3.2.2 语法讲解环节案例分析 |
3.2.3 课文分析环节案例分析 |
3.2.4 课堂练习环节案例分析 |
第4章 基于探究式教学案例分析的反思及课堂教学建议 |
4.1 教学反思 |
4.1.1 生词教授环节案例反思 |
4.1.2 语法讲解环节案例反思 |
4.1.3 课文分析环节案例反思 |
4.1.4 课堂练习环节案例反思 |
4.2 课堂教学建议 |
4.2.1 教学法方面 |
4.2.2 教师方面 |
4.2.3 学生方面 |
第5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俄罗斯来华语言生汉语写作中的语篇偏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本研究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路线 |
第2章 语篇偏误及偏误分析理论 |
2.1 语篇与语篇偏误 |
2.1.1 语篇的界定 |
2.1.2 语篇偏误的认定 |
2.2 偏误分析理论 |
2.2.1 偏误分析理论的内涵 |
2.2.2 偏误分析理论的意义 |
第3章 俄罗斯来华语言生汉语写作中的语篇偏误类型 |
3.1 俄罗斯来华语言生汉语写作中的句内偏误类型 |
3.1.1 句内衔接偏误 |
3.1.2 句内语义连贯偏误 |
3.2 俄罗斯来华语言生汉语写作中的句际偏误类型 |
3.2.1 句际衔接偏误 |
3.2.2 句际语义连贯偏误 |
3.3 俄罗斯来华语言生汉语写作中的段际偏误类型 |
3.3.1 段际衔接偏误 |
3.3.2 段际语义连贯偏误 |
第4章 俄罗斯来华语言生汉语写作中语篇偏误的成因 |
4.1 母语的负迁移 |
4.2 目的语的泛化 |
4.3 功能固着 |
4.4 回避心理 |
第5章 针对俄罗斯来华语言生汉语写作中语篇偏误的教学对策 |
5.1 引导学生转换思维方式,树立汉语语篇意识 |
5.2 引导学生改进学习策略,进行组段组篇训练 |
5.3 引导学生打破思维固化,养成善于思考的好习惯 |
5.4 引导学生克服畏难心理,积极探索语篇的学习方法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致谢 |
(9)基于课堂观察的儿童对外汉语指令语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文献综述 |
1.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儿童对外汉语课堂观察的背景 |
2.1 学校简介 |
2.2 教师情况 |
2.3 学生特点 |
2.4 数据搜集与整理 |
第三章 儿童对外汉语课堂教师指令语使用情况调查 |
3.1 课堂观察研究结果分析 |
3.2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3.3 小结 |
第四章 儿童、成人汉语课堂指令语对比 |
4.1 动词的地位不同 |
4.2 指令语的功能分布不同 |
4.3 教学环节分布不同 |
4.4 语言呈现形式不同 |
4.5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
附录二 |
致谢 |
(10)语块理论视角下的初级汉语口语课堂教学探析 ——以蒙古国立教育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有关语块理论的研究 |
1.2.2 国内有关语块理论的研究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初级汉语教学现状及语块教学的必要性 |
2.1 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初级汉语口语教学情况介绍 |
2.1.1 蒙古国立教育大学的中文教研室简介 |
2.1.2 蒙古国立教育大学的中文教研室教师简介 |
2.1.3 蒙古国立教育大学的中文教研室学生以及本研究的对象简介 |
2.1.4 蒙古国立教育大学的中文教研室初级汉语口语教学情况介绍 |
2.2 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初级汉语口语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
2.2.1 教师方面的问题 |
2.2.2 学生方面的问题 |
2.2.3 教学方法以及口语课设置方面的问题 |
2.3 口语教学中加强语块教学的必要性 |
2.3.1 关于语块的界定 |
2.3.2 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口语教学中语块教学的必要性 |
第三章 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初级汉语口语教学调查及分析 |
3.1 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初级汉语口语教学的现状问卷调查分析 |
3.1.1 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初级汉语口语教学的现状 |
3.1.2 学生语块掌握情况的调查分析 |
3.1.3 学生语块学习的难点以及语块输出的障碍的分析 |
3.2 初级汉语口语课堂教学观察以及对教师的访谈分析 |
3.2.1 蒙古国立教育大学初级汉语口语课堂教学观察 |
3.2.2 对教师的访谈情况 |
3.2.3 课堂观察与对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
第四章 语块理论视角下的蒙古大学初级汉语口语教学的建议 |
4.1 对教师的建议 |
4.2 对学生的建议 |
4.3 语块理论视角下的蒙古大学初级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示例 |
一、教学对象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内容 |
四、教学方法 |
五、基于语块理论的蒙古大学初级汉语口语课堂教学示例 |
第五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调查问卷(中文版) |
附录2: 调查问卷(蒙语版) |
附录3: 对教师的访谈调查问卷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学汉语更需要动脑(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5C模式的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设计[D]. 孙诗雅.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2]“一带一路”背景下对留学生书法教学的探索与实践[D]. 王春艳.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2)
- [3]对外汉语口语教材练习题型研究 ——以《汉语口语》《发展汉语》《汉语口语速成》为例[D]. 曾燕秋. 西南科技大学, 2021(09)
- [4]面向泰国儿童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差比句“构式—语块”教学设计[D]. 高小玲.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1(12)
- [5]思维导图对中级汉语学习者篇章能力的促成研究[D]. 周鑫.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20(02)
- [6]韩国忠清南道龙沼小学汉语文化教学实践研究[D]. 阳懿行. 暨南大学, 2019(04)
- [7]基于探究式教学的中级汉语综合课教学案例分析[D]. 高奎松. 沈阳大学, 2019(02)
- [8]俄罗斯来华语言生汉语写作中的语篇偏误研究[D]. 吴奇. 长春理工大学, 2019(01)
- [9]基于课堂观察的儿童对外汉语指令语研究[D]. 李晓敏. 广州大学, 2019(01)
- [10]语块理论视角下的初级汉语口语课堂教学探析 ——以蒙古国立教育大学为例[D]. 雄心娜. 山东大学, 2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