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Geolog在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新疆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为例(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涛[1](2021)在《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文中认为华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内古岩溶十分发育,成为岩溶水储存和运移的主要场所与通道。目前,矿山对奥陶系岩溶研究多集中于含水层富水性和渗透性,缺乏对古岩溶发育特征及其成因机理研究,致使矿山开采过程中岩溶水患预测不准、岩溶水害时有发生。淮南煤田位于华北板块东南缘,为一 NWW展布的对冲式断褶构造带,地质及水文地质条件极为复杂。随着煤田逐渐向深部开采,奥陶系岩溶水害威胁程度日趋严重,古岩溶研究工作已迫在眉睫。因此,系统开展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分布规律及成因机理研究,不仅对淮南煤田及类似水文地质条件矿区的深部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岩溶水害防治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而且对进一步认识华北地区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与演化也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岩溶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古地理学、沉积学、构造地质学和岩石力学等多学科交叉理论为指导,采用野外调查、岩芯观测、薄片鉴定、室内实(试)验、数值模拟、模型预测、地质统计分析等方法与手段,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演化过程及其成因机理等方面开展了系统深入研究,并对古岩溶发育程度进行了预测。取得主要成果和认识如下:(1)系统研究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发育特征、充填特征和分布特征:①淮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中主要发育有溶孔、裂缝、溶洞和岩溶陷落柱等四种古岩溶,且以裂缝和溶洞为主;②裂缝和大溶洞多为充填型,半充填和未充填型次之,小溶洞多为半充填型,其次是未充填型,全充填型最少;③裂缝、大溶洞和岩溶陷落柱主要沿着断层带分布,在垂向上具有明显的分带性。(2)确定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期次、形成时间、形成环境和侵蚀性流体来源:①沉积岩溶形成于早奥陶世到中奥陶世,主要发生在海平面附近,是海水和大气降水共同溶蚀作用的结果;②风化壳岩溶形成于晚奥陶世到早石炭世,主要与大气降水的长期淋滤作用有关,在奥陶系地层顶部形成了风化壳孔缝洞系统,且垂向上存在明显的“四带”结构,即地表残积带、垂直渗流带、水平潜流带和深部缓流带;③压释水岩溶形成于中石炭世至早三叠世,发生在地下中高温、埋藏封闭环境中,其形成主要与上覆石炭-二叠系地层在成岩压实过程中释放出有机酸和酸性压释水有关;④热液岩溶发生在晚三叠世至晚白垩世期间的地下高温、深埋环境中,其形成主要与地下深部的岩浆热液活动有关;⑤混合岩溶形成于早白垩世至晚古近纪,发生在潘集和陈桥背斜的碳酸盐岩露头区的断裂带周围,其形成主要是大气淡水与深部地层水以及热液流体的混合溶蚀作用有关。(3)系统阐述了碳酸盐岩岩性、岩层结构、侵蚀性流体、断裂构造、古地貌与古水文、岩浆活动、以及岩溶作用时间等因素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①溶蚀试验表明,淮南煤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蚀能力由强到弱依次为灰岩>角砾灰岩>白云质灰岩>泥质灰岩>灰质白云岩>白云岩;②水文地球化学模拟发现,侵蚀性流体溶蚀能力主要受流体温度、酸性气体成分(包括CO2和H2S等)和压力、以及混合流体比例等控制;③多期构造运动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早燕山期和晚燕山期的断裂构造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起着重要作用,研究区中部地区是拉张裂缝和古岩溶发育的最佳位置;④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与古水文控制着奥陶系古岩溶的垂向发育特征,基岩风化面古地貌与古水文控制着奥陶系含水层的富水性和渗透性;⑤岩浆活动和岩溶作用时间对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的形成和演化也起着重要作用。(4)以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为研究对象,推导出圆台形顶板塌陷判据公式,模拟分析了岩溶陷落柱基底溶洞和顶板塌陷的形成与演化过程,揭示了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形成主要与晚三叠世至古近纪的热液溶蚀和混合溶蚀有关,印支期和早、晚燕山期形成的断裂构造、岩浆活动和碳酸盐岩半暴露区对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的形成与演化起到了关键作用。(5)建立了 GIS-AHP耦合模型,预测了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及其平面分布: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整体为中等~极强,仅西北、西南和东北部分地区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表现为中等偏弱~弱,古岩溶发育强~极强区域主要集中在中部矿区。通过对比预测结果和区内岩溶陷落柱、奥陶系含水层突(涌)水点实际揭露位置,验证了预测模型、评价指标和指标权重的正确性,为深部岩溶水害防治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依据。图[106]表[36]参[327]
蓝茜茜[2](2021)在《机器学习在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中的应用》文中提出
范欣然[3](2020)在《基于梯度结构张量的碳酸盐岩溶洞刻画方法研究》文中指出我国碳酸盐岩缝洞型油气藏的勘探开发属油气地球物理勘探前沿,国内对碳酸盐岩储层的石油资源含量预估为150×108t,其中,塔河油田中深部的碳酸盐石油资源储量预估规模达到13.2×108t。塔河油田的缝洞型碳酸盐岩具备极强的开发和研究潜力。但碳酸盐岩储层一方面非均质性强,另一方面碳酸盐岩油气藏埋藏深度达到4000多米,缝洞反射特征复杂,难于定量检测。因此,由于缝洞发育特征的分块性、尺度大小的差异性、分布范围的有限性以及介质的非均匀性,都为溶洞的识别刻画和评价提出了巨大挑战。针对上述问题,论文以地质建模正演响应特征为基础,首先探讨了基于叠后属性的溶洞检测方法,然后重点研究了基于局部梯度结构张量的溶洞描述技术,在此基础上完成构建一系列基于孔洞标记法进行溶洞刻画及定量描述参数,并运用于实际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溶洞检测,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为精确、定量化评价溶洞型碳酸盐储层打下良好基础。本论文主要取得以下几方面的成果:(1)通过数值模拟和实际地震资料对碳酸盐溶洞的地震响应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不同溶洞模型的地震响应特征,明确了地震波“串珠状”反射特征是塔里木盆地奥陶系碳酸盐岩溶洞储集层识别的主要反射特征标志。(2)系统梳理了梯度结构张量图像纹理描述理论及在地震属性分析的应用框架,在此基础上,结合碳酸盐岩溶洞储层杂乱反射特征和“串珠状”反射特征,构架基于梯度结构张量的溶洞识别属性,并与常规溶洞识别属性比较,是一种能有效地将酸盐岩溶洞储层杂乱反射和“串珠状”反射特征与其它地质体的地震响应特征分离的优选属性。(3)在梯度结构张量的溶洞识别属性的基础上,利用滤波、灰度增强、图像分割、孔洞标定等图像处理技术,对溶洞目标体进行更精细的定位和测量,获得更加准确的溶洞位置参数(溶洞质心坐标、包络矩形或包络立方体角点坐标)、尺寸参数(溶洞像素体积、截面积、高度)、溶洞发育程度参数(扁平度)。设计使用溶洞位置与尺寸参数计算溶洞的空间分布非均值性参数(面孔率、聚集程度)。(4)利用上述的基于梯度结构张量的溶洞检测属性和孔洞标定等图像处理技术对塔河油田某工区奥陶系中深层溶洞进行定量刻画分析,识别出有效的目标溶洞体221个,完成所有溶洞体的位置与规模参数和面孔率的计算,通过结合钻井产能验证了方法有效性及实用性。由此完成对碳酸盐岩储层溶洞体的发育规模与储层非均质性进行定量描述与评价。本论文在利用GST构造溶洞检测算子以及溶洞多定量评价参数设计上具有一定创新性,并在生产实践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证明了方法设计的合理性和成果的可靠性。具有较好的理论设计与应用推广价值。
程洪[4](2020)在《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生产动态曲线指示意义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碳酸盐岩油气藏是全球最重要的油气勘探开发领域之一。随着塔里木盆地、鄂尔多斯盆地等相继发现了大型碳酸盐岩油气田,碳酸盐岩油藏在我国的开发潜力逐步增大。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发育受沉积、构造、岩溶等多种地质作用的影响,储集空间与砂岩油藏存在较大差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其生产动态所反映的油藏内部规律也难以用常规油藏动态方法手段来识别。但碳酸盐岩油藏的生产动态特征与油藏的储集体类型和底水特征是具有内在联系的,且其生产动态也与碳酸盐岩油藏在储集空间上的特殊性也具有一定关联,因此,通过研究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的生产动态曲线指示意义对深入分析油藏的开发规律,建立开发对策具有重要意义。因动态生产指示曲线与油藏内部生产规律具有关联性,因此,本论文以塔里木盆地塔河油田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为实例,通过对碳酸盐岩油藏特殊性和复杂性的分析,首先在缝洞组合理论分析和物质平衡原理基础上分别建立了5类能量指示曲线和3类注水指示曲线的缝洞模型及对应的理论方程,并详细研究了各类型指示曲线的指示意义;同时为进一步明确能量指示曲线和注水指示曲线的内在联系并验证能量指示曲线和注水指示曲线在开发过程中的适用性,根据相关性原则,建立了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高压物模实验方法及原则,并在缝洞型油藏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开展了不同缝洞组合模型的高压物理模拟实验研究;随后对已建立的生产动态曲线指示意义解释模型在进行高压物理模拟测试的基础上加以修正,并对两类指示曲线的应用效果进行对比评价;进而运用测试修正后的指示曲线方程对典型的缝洞型油藏开发特征进行分析,建立了相应的开发对策。论文取得的成果有:一是能量指示曲线可用于分析缝洞型油藏的开采潜力,可用于对比不同缝洞体与开发对策的效果差异。能量指示曲线的形态可判断油井所沟通的缝洞体类型,斜率变化反应了生产过程中所波及缝洞体的体积变化,指示曲线方程的参数可反应油井各阶段可采储量与储集体体积大小、流体粘度的关系;二是注水指示曲线可有效评估注水开发效果和指导改善注水开发效果。注水指示曲线斜率是关于地层原油体积的函数,可以估算注水井储集体的大小;而注水指示曲线是否存在拐点,可用于判断与油井连通的远端是否存在尚未波及的缝洞体;三是高压物模实验结果表明:底水能量强弱和是否容易发生水窜对开发效果影响较大,当油藏条件不易水侵或开发得当不发生明显水窜时,底水的存在可为油藏的开发提供充足能量,明显提高开发效果。当不存在底水时,对未充填溶洞,溶洞体积大小和生产速率对采出程度的影响均不明显;对于充填溶洞,则随着生产速率的增加,采出程度明显下降,且单溶洞油藏明显低于双溶洞;四是通过高压物模实验测试,能量指示曲线表明:溶洞体积越大,弹性能量开采初期产量越高;相同开采速率下不同体积大小溶洞的可采储量比较接近;可采储量与开采速率间的关系表明存在最佳开采速率;注水指示曲线表明:双洞模型下注水开发储量动用程度更高;较大的注水速度对于压力恢复具有显着效果,但增油不明显;合理且稳定的注水速度可有效提升注水开发效果;五是通过对典型油藏生产过程分析,根据能量指示曲线的斜率变化可有效识别油井能量变化阶段,进而可及时进行生产对策调整;同时根据注水指示曲线可优选出合适的注水开发参数,指导注水政策的调整。
吴正阳[5](2020)在《缝洞型储层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已经成为目前油气开发的重点勘探对象之一。但由于这类储层具有很强的非均质性,缝洞发育规模不一,纵横向分布规律性差,且孔、缝、洞的组合形式多样,因此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的定性和定量评价一直面临着非常复杂的技术难题,例如缝洞型储层发育等级分类、缝洞充填物的识别、储层参数的定量计算等。目前主要通过人工方法对缝洞型碳酸盐岩储层进行识别与分类,该方法费时费力且识别的准确度较低。在储层参数定量计算方面传统的孔隙度测井解释模型和计算方法往往只是围绕储层的总孔隙度进行解释,未计算储层实际的有效孔隙度值,降低了储层定量评价的可靠性。本文以新疆某油田奥陶系碳酸盐岩储层作为研究对象,依据常规测井、少量的岩心和成像测井等资料,开展了缝洞型储层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建立了一套具有参考和推广价值的缝洞型储层定性与定量评价方法。在缝洞型储层的定性评价方面,前人已经引入了一些分类算法对缝洞型储层的发育等级进行自动分类。但是在处理这种复杂的非线性问题时,因为算法自身的缺陷,有时难以达到较好的应用效果。因此,本文引入了新颖的卷积神经网络算法来学习测井曲线与储层发育等级之间的非线性关系。卷积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数据特征识别能力,在处理分类问题时,凭借其稀疏连接和权值共享的特质,该算法能够有效的提取出测井曲线的特征,从而可以对储层发育等级进行比较准确的分类。另外,本文还应用该算法对缝洞充填物的类型进行识别。以常规测井数据及其对应的充填物类型作为网络模型的训练数据,设计了多个网络模型进行实验并挑选出了最优的模型以及网络参数。最后利用研究区域的实测数据对该算法进行测试,结果表明该算法能够比较准确的识别充填物的类型,有效提升缝洞型储层定性评价的准确性。在缝洞型储层定量解释方面,本文重点研究了储层孔隙度的计算方法。缝洞型储层有效的储集空间主要为次生孔隙即裂缝和溶洞,因此为了精细计算储层的有效孔隙度,本文针对裂缝孔隙度和溶洞孔隙度开展了计算方法的研究和讨论。在大型溶洞孔隙度定量计算方面,本文尝试使用中子、声波测井曲线以及中子-声波交会法计算其孔隙度,并发现对于泥质充填以及角砾充填的大型溶洞,利用声波测井曲线计算出的孔隙度值与实际的溶洞孔隙度大小更为接近。当缺少成像资料时,可以将声波测井曲线计算出的孔隙度近似作为大型溶洞的孔隙度值。
孙玉景[6](2020)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岩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碳酸盐岩储层在全球油气勘探开发中有着极为重要的战略地位,而风化壳岩溶储层是碳酸盐岩储层中的一大类,在我国的油气勘探开发中也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受加里东运动的影响,鄂尔多斯盆地奥陶系马家沟组大规模地抬升,遭受了非常强烈地风化剥蚀,形成了得天独厚的风化壳岩溶储层。鄂尔多斯盆地中东部地区马家沟组发育的风化壳岩溶储层是下古生界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点关注对象,但盆地东部地区相对于中部靖边气田区,其岩溶储层的研究仍然十分薄弱。深入认识鄂尔多斯盆地东部地区岩溶储层的特征及其主控因素,才能正确评价和科学预测此类储层的空间分布规律,进而寻找有利储层发育区,实现今后盆地东部地区天然气勘探开发的重大突破。本文主要以沉积岩石学、石油地质学、碳酸盐岩储层地质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依据区域地质资料,通过岩心观察和描述,利用铸体薄片鉴定、阴极发光分析、包裹体分析等分析测试手段,同时结合测井资料,对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依次展开沉积特征、岩溶古地貌、岩溶储层特征、储层成岩作用的研究,最终明确东北部岩溶储层的主控因素。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的沉积相属于局限台地相内部的潮坪亚相。马五4期以膏质云坪为主。马五3期以含膏白云岩坪为主。马五2期以含膏白云岩坪为主。马五1时期的沉积微相是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坪。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的储层岩石类型主要包括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和粉晶白云岩等。储集空间以―孔‖和―缝‖为主,―孔‖主要是指晶间孔、晶间溶孔和溶孔。纵向上马五1亚段的物性最好,马五2和马五4亚段较好,其次是马五3亚段。马五1-马五4亚段岩溶储层的孔隙度主要分布在<1%的区间;渗透率主要分布在(0.001~0.05)×10-3um2范围内。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所经历的建设性成岩作用包括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去膏化作用,破坏性成岩作用包括普遍的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以及研究区比较常见的去白云石化作用和膏化作用。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五1-马五4亚段岩溶储层孔隙演化经历了早期原生孔隙的形成和减少阶段,中期次生孔缝洞发育和充填阶段,晚期次生孔缝洞发育和充填阶段。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前石炭纪的二级古地貌包括岩溶斜坡、岩溶盆地,进一步可划分出台地、阶坪、残丘、洼地、残台、沟槽几种三级古地貌,残丘内部岩溶储层的储集性最好。垂向上,储集性最好的是垂直渗滤带和水平潜流带。古岩溶的演化主要包括三个阶段:同生期岩溶奠定了孔、洞体系发育的基础,表生期岩溶促进了同生期所形成孔洞的继续扩大溶蚀,而埋藏期岩溶在一定程度上可对岩溶空间进一步溶蚀。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岩溶储层的主控因素包括沉积相、成岩作用、岩溶古地貌。沉积相对储层的控制是通过岩性岩相两方面来影响储层物性。不同岩性储层物性由好到差依次是:硬石膏结核白云岩>粉晶白云岩>泥晶白云岩>膏质白云岩>灰质白云岩>泥质白云岩。不同沉积微相的储层物性由好到差依次是:硬石膏结核白云岩坪>云坪>膏云坪>灰云坪>泥云坪。成岩作用对储层的控制表现为白云石化作用、溶蚀作用、去膏化作用对孔隙的形成有利;胶结作用、压实压溶作用、膏化作用、去白云石化作用对孔隙的形成不利。不同的三级古地貌单元内,马五1-马五4亚段岩溶储层的物性由好到差依次为:残丘区>阶坪区>沟槽区。有利储层区绝大多数分布在研究区西部,这些区域在马五4-马五1沉积期既处于优势沉积微相带,同时又处于岩溶斜坡区,位于沟槽两侧,水动力较强,岩溶作用强烈,非常有利于储层的发育,储层物性较好。同时,预测研究区东部岩溶盆地内的个别岩溶残丘区也是有利储层发育区。
吴俊[7](2020)在《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鹰山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碳酸盐岩盖层直接决定了油气聚集效率和保存时间,其规模及分布影响油气藏的富集特征。揭示盖层分布特征和封盖性能对碳酸盐岩储层的勘探意义重大。本论文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塔河地区和柯坪露头区奥陶系鹰山组碳酸盐岩盖层为例,通过岩心→岩石薄片→成像测井(FMI)→钻测井逐级标定,建立4类FMI定性判别模式(含块状、含层状、含斑状和含线状)和定量识别标准(RDRS≥1000Ωm且GR≤15 API)。碳酸盐岩盖层岩石类型分为4大类:泥晶灰岩、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云质灰岩和细粉晶白云岩。鹰山组共发育5套盖层,单层厚度几米至几十米不等。碳酸盐岩盖层具有垂向上相互叠置且侧向上连续性较差的特点。盖层的孔隙类型以微裂缝和粒内孔为主,晶间孔和晶内孔次之。盖层的孔隙结构划分为6种类型。塔河地区盖层孔隙的分形维数随孔隙直径减小而降低,柯坪露头区随孔隙直径减小而增大,但都随着分形维数的增加而盖层封盖性能增强。平均遮盖系数和平均分形维数呈现指数或线性关系。毛管压力封堵控制着盖层的性能,上覆盖层和下伏储层之间的排替压力差≥3 MPa是封盖有效性的临界值。盖层的封盖性能主要受控于大孔的非均质性和各向异性。侧向上连续性好且厚度大的盖层明显地受层序和沉积作用的控制,主要分布在海侵体系域的中上部,对应开阔台地的滩间海与局限台地的泻湖。连续性较差或单层厚度小的盖层主要受后期成岩改造的制约。碳酸盐岩盖层发育6种成岩作用类型:方解石胶结、溶解作用、机械压实、化学压实、白云石化和去白云石化。成岩路径决定塔河地区和柯坪露头区盖层封盖性能的差异性。提高盖层封盖性能的情况分为:(1)在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中胶结作用先于机械压实作用,(2)当内碎屑/球粒灰岩的颗粒尺寸增大,意味着更大比例的粒间孔被胶结,(3)高度胶结的砂屑灰岩的胶结物含量>15%,(4)高丰度的缝合线被残余沥青充填,导致微孔隙和后期流体运移的通道被堵塞,形成油气向上运移的遮挡层。依照岩石类型、盖层厚度、孔隙结构、分形特征和成岩改造,碳酸盐岩盖层的封盖性能划分为4种类型。其中I类碳酸盐岩盖层即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和高度压实的泥晶灰岩的封盖性能最佳。
赵晨君[8](2020)在《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洞垮塌条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油田钻井和油藏开发过程中,溶洞经常会发生垮塌。溶洞的垮塌会增加钻井的风险并严重影响油井产量。为揭示塔河油田缝洞型油藏的溶洞垮塌条件,本论文以研究区的岩芯、地震和测井等资料为基础,依次开展了溶洞储集体特征分析、岩石力学参数分析、溶洞垮塌数值模拟及溶洞垮塌条件预测四个方面的研究,最终建立了塔河油田的溶洞数值模拟模型,分析了溶洞垮塌的影响因素。论文主要取得如下认识:(1)完成碳酸盐岩溶洞储集体的特征分析,塔河油田受地质构造和岩溶作用的影响,溶洞发育呈现极强的非均质性,在横向和纵向上分布不均衡。利用露头、岩芯、测井、成像测井和地震资料等手段可以有效的识别溶洞,表现为钻井出现放空漏失,钻时下降,井径扩大,电阻率低值,自然伽马增大,密度减小的特征。(2)完成岩石力学实验,获取了塔河油田地区的岩石力学参数:抗压强度为74.2MPa,弹性模量为36.3GPa,泊松比为0.25,粘聚力为12MPa,内摩擦角为36°。对溶洞稳定性进行理论性分析,得到主要的影响因素有溶洞的跨度、高度、形态和岩石性质等。(3)完成溶洞垮塌的数值模拟研究,分别建立模型并模拟计算了单洞、双洞和溶洞系统的垮塌条件。对于单个溶洞,溶洞的大小和几何特征是影响溶洞垮塌条件的主要因素。埋藏深度越大,溶洞跨度越大,顶板厚度越小,溶洞垮塌的可能性越大。圆柱形溶洞最容易垮塌,立方体溶洞和球形溶洞更难垮塌。对于一个溶洞系统来说,组合方式和溶洞之间的距离是影响垮塌条件的两个主要因素。水平溶洞系统比垂直溶洞系统更容易垮塌。溶洞之间的距离越近,溶洞系统就越容易垮塌。当溶洞间距离大于溶洞自身跨度时,溶洞系统将难以垮塌。(4)完成对数值模拟结果的分析,分别得到单洞和溶洞系统的垮塌条件计算公式和预测图版。使用钻井数据验证表明图版准确可靠。利用公式和图版,可以在油田现场快速判断溶洞的垮塌风险,有效提高钻井的成功率。
姜自然[9](2019)在《顺北油田奥陶系断裂识别及其油气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塔里木盆地顺北油田多期构造活动形成的大量断裂控制了奥陶系碳酸盐岩缝洞储层形成和油气聚集成藏,地震资料上准确识别断裂是开展奥陶系断溶体油藏评价的基础。研究区二叠系广泛发育的火成岩影响了深层奥陶系断裂的准确识别。火成岩对地震波的强屏蔽和吸收造成地震资料品质差,导致中小尺度断裂不易准确识别,制约了断溶体油藏的勘探开发。火成岩岩性和厚度纵横向变化影响了地震资料速度场的精度,造成地震资料中可能出现大量地下并不存在的假性断裂,加大了断溶体油藏勘探风险。论文从断裂精细解释技术研究和假性断裂定量判别技术研究入手展开顺北油田奥陶系断裂的识别,基于奥陶系断裂准确识别深入分析断裂分级分段对油气富集的影响。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有:(1)受火成岩对地震波的屏蔽及衰减,原始地震数据体的中、小尺度断裂剖面特征模糊且不易准确识别。本文通过断裂地震剖面识别模式研究,正演模拟不同尺度断裂带在地震剖面的响应特征,为断裂的剖面解释提供依据。通过不同尺度断裂的平面识别方法研究,对原始地震资料进行信号增强处理,并结合断裂敏感属性优选,清晰刻画不同尺度断裂的平面展布特征,为断裂的平面解释提供组合方案。通过断裂的平剖联合解释完成顺8北区块地震数据体奥陶系断裂精细解释。(2)二叠系火山岩影响了偏移速度场的准确性,造成地震资料中产生假性断裂。准确的描述二叠系火山岩的岩相展布并建立火成岩地质分布模型是开展工区假性断裂精确识别的基础。顺8北缺少二叠系火山岩段录井及测井资料,以相邻顺北1三维工区的录井及测井资料类比研究顺8北火成岩。首先,通过测井曲线交会分析不同岩性火成岩的电性特征,结合岩屑录井资料标定对应的火成岩地震相。其次,以岩屑录井中的正常沉积岩,地震及测井资料中不整合波阻抗界面划分火成岩喷发期次。最后,对火成岩分期提取层间均方根振幅属性,并结合各类火成岩的地震相特征精细刻画顺8北三维工区二叠系火山岩的分期岩相展布特征。(3)假性断裂成因及主控因素研究是假性断裂精确识别的基础。从建立顺8北三维工区火成岩地质分布模型入手,利用正演模拟高速火成岩偏移速度误差、厚度变化及断裂空间位置三种情况对下伏地层断裂成像的影响,分析假性断裂与高速火成岩空间位置关系。经研究得出地震数据体中的假性断裂常形成于英安岩岩体边界正下方地层中及英安岩纵向叠加厚度等值线急剧变化处对应的下伏地层中。(4)以顺北1三维工区高速英安岩测井平均速度替换顺8北三维工区背景速度场中英安岩速度,并通过正演模拟研究高速英安岩厚度、偏移速度误差对目的层假性断距的影响,建立假性断裂垂直断距定量计算关系式,判断英安岩边界及纵向叠加厚度等值线急剧变化下方地层断裂真假,剔除经定量计算后为假性的断裂,完成顺8北三维工区奥陶系真实断裂的识别。(5)在奥陶系真实断裂识别的基础上,根据断裂带发育规模分级和断裂带力学特征分段,提出断裂带分级、分段的标准。分析顺北1井区不同级别断裂及断裂不同应力段导致的储层发育及油气富集的差异。通过断裂特征、地震缝洞响应类比,实现顺8北工区断裂带油气富集评价,为勘探评价井部署提供依据。本文主要的创新点体现在:(1)提出了基于高速火成岩叠加厚度判断假性断裂分布位置的技术。从建立研究区火成岩分布地质模型入手,通过正演模拟分析奥陶系假性断裂形成原因。研究可知假性断裂平面展布形态与二叠系英安岩叠加厚度的边界及等值线密集分布区域具有相似的形态。本技术可以在奥陶系目的层众多断裂中快速判断假性断裂位置并且筛选出不受火成岩影响的真实断裂。(2)提出了基于波动方程断距定量分析的假性断裂识别技术(发明专利)。首先定量建立不同偏移速度误差下的断裂假性断距值与上覆二叠系英安岩厚度的拟合关系式,其次引入邻区溢流相高速火成岩速度计算研究工区地震资料处理时二叠系火山岩段偏移速度误差范围,并带入高速英安岩边界厚度计算地震资料处理时奥陶系断裂的最大假性断距值。当目标断裂在原始地震资料断距值大于假性断距最大值即可该判断是真实断裂。论文建立了一套适用于提高火成岩岩下地震资料成像品质及检测多尺度断裂的地球物理技术组合,并提出了一套即使在缺少测井资料无法获得准确的地震速度情况下,仍能有效判别火成岩下伏地层中假性断裂的技术方法,以此为基础开展顺8北工区奥陶系断裂精细解释及断控油气富集评价研究。本研究形成的技术可为顺北油田奥陶系断溶体油气勘探目标的选定提供地质及地球物理依据。
闫伟[10](2019)在《冀中坳陷下古生界岩溶类型及岩溶模式研究》文中指出冀中坳陷是位于渤海湾盆地的一个中-新生代沉积坳陷,其发育在华北地台之上,下古生界是华北地台沉积盖层的一部分,主要发育碳酸盐岩。受多期构造运动的影响,在下古生界碳酸盐岩顶部形成不整合面,并被石炭-二叠系或古近系所覆盖而形成古潜山油气藏。近年来在潜山内部的多个层位发现了油气。这表明,下古生界碳酸盐岩储层不仅仅有风化壳岩溶储层,还有其他类型的储层。本次针对冀中坳陷下古生界中碳酸盐岩储层的类型,储层的形成演化、控制因素和形成模式等进行研究,这对潜山储层预测和油气勘探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本次研究从下古生界露头和钻井剖面入手,建立露头和钻井之间的地层对比格架。在单井相、地震相、连井相研究的基础上,研究冀中坳陷下古生界的古地理格局,从而明确了岩溶发育的岩石学、地层学和古地理基础。研究表明,冀中坳陷在古生代平坦宽阔,主要发育陆表海型的碳酸盐岩台地沉积相。包括潮坪、局限台地、开阔台地、鲕粒滩、竹叶状砾屑滩等五种亚相类型。全区在寒武纪早期府君山期开始海侵,发育了局限台地和潮坪;至馒头期、毛庄期海侵进一步发展;进入徐庄期以后,潮坪、鲕粒滩共存,并在张夏期海侵达到高潮。在崮山期开始海退,潮坪沉积又开始出现。长山期、凤山期进一步海退,逐渐变为潮坪的沉积环境。亮甲山末期,海退达到最大,并形成了一个区域性的不整合面。随后马家沟初期开始发育了多期海进海退,分别形成了潮坪与局限台地或开阔台地交替的古地理格局。下古生界的储集空间主要有3种类型:裂缝、溶洞(孔径≥2mm)和溶孔(孔径<2mm)。裂缝主要为构造缝、层间缝、缝合线和溶蚀缝等。裂缝不仅是重要的储集空间,还是连通各溶洞、溶孔的通道。溶洞的形态往往不规则,其长轴或呈垂直方向,或呈水平方向。在断裂溶蚀作用强烈的地区,溶洞和裂缝形成大洞-大缝型储集空间组合。在石炭系覆盖的、岩性主要为泥-粉晶或细晶白云岩的地层中常发育微缝-孔隙型的储集空间组合。对裂缝和裂缝填隙物的研究表明,冀中坳陷至少存在3期裂缝。这3期裂缝可分别对应于印支运动、燕山运动和喜马拉雅运动的3期岩石破裂事件。对溶蚀孔、洞、缝的发育分布研究表明,存在有准同生期岩溶、长期不整合岩溶、短期不整合岩溶和埋藏期岩溶。长期不整合岩溶可以进一步识别出角度不整合岩溶、平行不整合岩溶和断裂岩溶。短期不整合岩溶包括亮甲山组顶部不整合岩溶和府君山组顶部不整合岩溶。埋藏期岩溶可以进一步识别出压释水岩溶和热液岩溶。岩性和沉积环境是岩溶作用发生的基础。灰泥石灰岩中具有更高的溶洞发育率,而白云岩中具有更多的基质孔隙。云坪和云灰坪的沉积环境是有利的岩溶发育相带。云坪中形成的准同生白云岩具有较多的基质孔隙,云灰坪中形成的白云岩与石灰岩的薄互层中裂缝和孔隙均较为发育。短期不整合岩溶的下伏地层被剥蚀的少。在地层的缓慢抬升过程中,发育了与潮坪相关的白云岩。在暴露期,主要发生了早成岩期的岩溶作用,这种岩溶作用形成层状分布的溶蚀孔洞。在海平面回升之后,全区普遍发育了蒸发潮坪沉积,产生了大量的高镁卤水,使得不整合之下普遍的发育回流渗透白云化作用。白云岩的发育为后期的岩溶作用提供了有利的基础。加里东期岩溶古地貌对于长期不整合岩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残余厚度法”和“印模法”恢复了加里东期岩溶古地貌,并且叠合了钻井的放空漏失数据,表明岩溶斜坡具有最强的岩溶作用。不积水的岩溶洼地也具有较强的岩溶作用。长期不整合岩溶在垂向上还具有分带性。岩溶高地、岩溶斜坡以及岩溶洼地具有不同深度范围的岩溶分带。裂缝的发育对岩溶作用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裂缝发育密集地带,孔隙度也高。在断裂带附近,具有更多的泥浆漏失和钻具放空。区域构造应力形成断裂网络体系,将下古生界切割成一系列断块,并在断块上形成优质储层。受喜马拉雅运动期以来构造热液的影响,下古生界中发育了热液白云岩和热液岩溶储层。热液作用和喜马拉雅运动形成的走滑断裂或拉张断裂有关。热液白云化作用和热液岩溶作用形成于古近纪的岩浆活动期。热液储层分布于区域深大断裂和区域的古近纪侵入岩附近,尤其是负花状构造附近的白云岩中。在对各个类型岩溶的特征、形态和控制因素研究的基础上,分别建立了准同生期岩溶模式、长期不整合岩溶模式、短期不整合岩溶模式、压释水岩溶模式和热液岩溶模式。
二、Geolog在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新疆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为例(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Geolog在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新疆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1)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古岩溶 |
1.2.2 古岩溶形成期次及其识别方法研究现状 |
1.2.3 古岩溶分布规律与控制因素研究现状 |
1.2.4 古岩溶识别与预测研究现状 |
1.2.5 华北煤田古岩溶研究现状 |
1.2.6 淮南煤田岩溶研究现状 |
1.2.7 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论文工作量 |
2 研究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概况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地层与构造 |
2.2.1 地层 |
2.2.2 构造 |
2.3 含水层系统 |
2.3.1 新生界松散孔隙含(隔)水层系统 |
2.3.2 基岩裂隙-溶隙含水层系统 |
3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特征 |
3.1 奥陶系地层与岩性特征 |
3.1.1 地层厚度及结构 |
3.1.2 岩性特征 |
3.1.3 岩石矿物特征 |
3.2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类型及特征 |
3.2.1 溶孔 |
3.2.2 裂缝 |
3.2.3 溶洞 |
3.2.4 岩溶陷落柱 |
3.3 奥陶系古岩溶充填特征 |
3.3.1 充填物类型 |
3.3.2 充填特征 |
3.4 奥陶系古岩溶分布特征 |
3.4.1 平面分布特征 |
3.4.2 垂向分布特征 |
3.5 本章小结 |
4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期次确定 |
4.1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背景 |
4.1.1 奥陶系地层沉积背景 |
4.1.2 区域构造演化背景 |
4.1.3 岩浆活动 |
4.2 古岩溶地球化学特征分析 |
4.2.1 样品采集与测试 |
4.2.2 碳和氧同位素特征 |
4.2.3 微量元素特征 |
4.3 古岩溶充填物形成环境分析 |
4.3.1 盐度-温度-深度计算 |
4.3.2 形成环境分析 |
4.4 奥陶系古岩溶形成期次确定 |
4.5 本章小结 |
5 不同期次古岩溶形成环境与发育模式 |
5.1 沉积岩溶 |
5.1.1 地质背景 |
5.1.2 古气候 |
5.1.3 古水文 |
5.1.4 沉积岩溶发育模式 |
5.2 风化壳岩溶 |
5.2.1 地质背景 |
5.2.2 古气候 |
5.2.3 古地貌 |
5.2.4 古水文 |
5.2.5 风化壳岩溶发育模式 |
5.3 压释水岩溶 |
5.3.1 地质背景 |
5.3.2 古水文地质条件 |
5.3.3 压释水岩溶发育模式 |
5.4 热液岩溶 |
5.4.1 构造运动 |
5.4.2 岩浆活动 |
5.4.3 热液岩溶发育模式 |
5.5 混合岩溶 |
5.5.1 地质背景 |
5.5.2 古气候 |
5.5.3 古地貌 |
5.5.4 古水文 |
5.5.5 混合岩溶发育模式 |
5.6 奥陶系古岩溶演化模式 |
5.7 本章小结 |
6 奥陶系古岩溶发育控制因素 |
6.1 地层岩性与结构 |
6.1.1 碳酸盐岩岩性 |
6.1.2 岩层结构 |
6.2 侵蚀性流体 |
6.2.1 大气淡水 |
6.2.2 地层压释水 |
6.2.3 热液流体 |
6.2.4 混合流体 |
6.3 断裂构造 |
6.3.1 构造分期 |
6.3.2 古构造应力场数值模拟 |
6.3.3 模拟结果分析 |
6.3.4 多期构造运动对古岩溶发育的控制作用 |
6.4 古地貌与古水文 |
6.4.1 奥陶系风化壳古地貌与古水文 |
6.4.2 基岩风化面古地貌与古水文 |
6.5 岩浆活动 |
6.6 岩溶作用时间 |
6.7 本章小结 |
7 淮南煤田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探讨 |
7.1 基底溶洞形成过程分析 |
7.1.1 溶洞形成机理 |
7.1.2 溶洞形成过程数值模拟 |
7.2 顶板塌陷过程分析 |
7.2.1 顶板塌陷力学机制 |
7.2.2 顶板塌陷数值模拟 |
7.3 岩溶陷落柱形成机理探讨 |
7.4 本章小结 |
8 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发育程度预测 |
8.1 预测方法 |
8.1.1 层次分析法 |
8.1.2 基于GIS的层次分析法 |
8.2 预测模型建立 |
8.2.1 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
8.2.2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
8.2.3 评价指标归一化处理 |
8.2.4 综合得分模型建立 |
8.3 预测结果分析 |
8.4 结果验证 |
8.5 本章小结 |
9 结论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主要创新点 |
9.3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及读研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
(3)基于梯度结构张量的碳酸盐岩溶洞刻画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碳酸盐岩储层溶洞检测方法研究现状 |
1.2.1 碳酸盐岩储层溶洞检测现状 |
1.2.2 梯度结构张量(GST)属性研究现状 |
1.2.3 基于孔洞标记法的溶洞定量分析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流程 |
1.4 研究成果与创新点 |
第2章 碳酸盐岩溶洞型储层的地震反射特征分析 |
2.1 碳酸盐岩溶洞的地震响应特征 |
2.1.1 中深部储集体类型 |
2.1.2 中深部溶洞体储层地震反射特征 |
2.2 溶洞的数值模拟 |
2.2.1 模型 1:大小相同形状与充填速度不同的溶洞体反射特征 |
2.2.2 模型 2:大小不同和充填速度相同溶洞体的反射特征 |
2.2.3 模型 3:大小相同充填程度不同溶洞体的反射特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地震波形和能量差异性特征的溶洞检测方法 |
3.1 基于相干的溶洞检测方法 |
3.1.1 相干属性计算原理 |
3.1.2 相干属性增强 |
3.1.3 基于相干算法的溶洞检测分析 |
3.2 基于曲率属性的溶洞检测方法 |
3.2.1 体曲率属性的原理 |
3.2.2 基于曲率属性的溶洞检测分析 |
3.3 累计能量差法的溶洞检测方法 |
3.3.1 累计能量差溶洞检测方法原理 |
3.3.2 基于累计能量差法的溶洞检测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梯度结构张量的溶洞检测技术研究 |
4.1 梯度结构张量及其几何意义 |
4.2 基于梯度结构张量的叠后地震几何属性的构建 |
4.2.1 GST相干属性 |
4.2.2 GST断层因子属性 |
4.2.3 GST地层倾角方位角属性与曲率属性 |
4.3 基于梯度结构张量的溶洞识别属性构建 |
4.4 基于梯度结构张量的溶洞检测方法验证 |
4.5 本章小节 |
第5章 基于孔洞标记法的溶洞定量参数建立与分析 |
5.1 C_(cave)属性的图像预处理 |
5.2 溶洞连通域的标记 |
5.3 溶洞地质体定位及尺寸参数估算 |
5.4 溶洞发育程度及空间非均值性参数估算 |
5.5 方法验证与效果分析 |
5.6 本章小节 |
第6章 塔河油田某工区碳酸盐岩储层溶洞检测与评价应用分析 |
6.1 研究区目标层储层特征及研究路线 |
6.2 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溶洞体检测及分析 |
6.3 研究区碳酸盐岩储层溶洞定量描述和评价分析 |
6.3.1 碳酸盐岩储层溶洞定量描述分析 |
6.3.2 碳酸盐岩储层溶洞非均质定量评价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4)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生产动态曲线指示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前言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 塔河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储层特征及开发特征 |
1.2.1 储层特征 |
1.2.2 开发特征 |
1.2.3 主要开发矛盾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生产动态曲线研究进展 |
1.3.2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物质平衡方程研究进展 |
1.3.3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物理模拟研究进展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思路 |
1.5 完成工作量 |
1.6 主要成果及创新点 |
第2章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能量指示曲线研究 |
2.1 缝洞模型的建立 |
2.1.1 单裂缝型 |
2.1.2 双裂缝型 |
2.1.3 缝-洞组合型 |
2.1.4 双溶洞型 |
2.1.5 单溶洞型 |
2.1.6 小结 |
2.2 理论方程的建立 |
2.2.1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物质平衡方程 |
2.2.2 典型缝洞结构理论方程建立 |
2.3 能量指示曲线参数敏感性分析 |
2.3.1 曲线影响因素分析 |
2.3.2 敏感性分析 |
2.4 曲线指示意义运用 |
2.4.1 近井钻遇溶洞型能量指示曲线应用实例 |
2.4.2 井钻遇裂缝型储集体能量指示曲线应用实例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注水指示曲线研究 |
3.1 缝洞模型的建立 |
3.1.1 井洞缝洞串联型缝洞模型 |
3.1.2 井缝洞缝洞串联型缝洞模型 |
3.1.3 井缝洞并联型缝洞模型 |
3.2 理论方程的建立 |
3.2.1 井洞缝洞串联型缝洞模型的注水指示曲线推导 |
3.2.2 井缝洞缝洞串联型缝洞模型注水指示曲线推导 |
3.2.3 井缝洞并联型缝洞模型注水指示曲线推导 |
3.3 影响因素及敏感性分析 |
3.3.1 井洞缝洞型串联模型分析 |
3.3.2 井缝洞缝洞串联型缝洞模型分析 |
3.3.3 井缝洞并联型缝洞模型分析 |
3.4 曲线指示意义运用 |
3.4.1 缝洞组合型储集体注水指示曲线应用实例 |
3.4.2 双溶洞型储集体注水指示曲线应用实例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高压物模实验研究 |
4.1 室内物模相似准则建立 |
4.1.1 量纲分析法推导相似准则群 |
4.1.2 方程分析法 |
4.1.3 主要相似准则选取及物理模拟参数计算 |
4.2 单溶洞高压物性模拟实验 |
4.2.1 实验模型建立 |
4.2.2 实验方法 |
4.2.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3 双溶洞高压物性模拟实验 |
4.3.1 实验模型建立 |
4.3.2 实验方法 |
4.3.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4 底水型双溶洞高压物性模拟实验 |
4.4.1 实验模型建立 |
4.4.2 实验方法 |
4.4.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5 单溶洞注水驱油高压物理模拟实验 |
4.5.1 实验模型建立 |
4.5.2 实验方法 |
4.5.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6 双溶洞注水驱油高压物理模拟实验 |
4.6.1 实验模型建立 |
4.6.2 实验方法 |
4.6.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指示意义解释模型测试 |
5.1 能量指示曲线指示意义解释模型测试 |
5.1.1 能量指示曲线物模模型校正 |
5.1.2 基于能量指示曲线的动态储量变化机理分析 |
5.2 注水指示曲线指示意义解释模型测试 |
5.2.1 注水指示曲线物模模型校正 |
5.2.2 基于注水指示曲线的动态储量变化机理分析 |
5.3 动态曲线综合指示意义分析 |
5.3.1 适用条件分析 |
5.3.2 油藏开发阶段适应性分析 |
5.3.3 动态储量估算对比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指示意义的开发对策研究 |
6.1 无底水单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
6.1.1 基于能量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
6.1.2 基于注水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
6.1.3 无底水单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 |
6.2 有底水单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
6.2.1 基于能量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
6.2.2 基于注水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
6.2.3 有底水单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 |
6.3 无底水多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
6.3.1 基于能量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
6.3.2 基于注水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
6.3.3 无底水多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 |
6.4 有底水多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研究 |
6.4.1 基于能量指示曲线的开发效果分析 |
6.4.2 有底水多溶洞型油藏开发对策 |
6.5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
(5)缝洞型储层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研究背景 |
2.1 研究区域的概况 |
2.2 研究区域的地层特征 |
2.3 研究区域的缝洞发育情况 |
2.4 研究区域的储层特征 |
2.5 研究区域的成藏规律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卷积神经网络算法 |
3.1 卷积神经网络算法的原理 |
3.2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 |
3.3 卷积神经网络的学习方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卷积神经网络划分缝洞储层发育等级 |
4.1 缝洞型储层发育等级判别标准 |
4.2 网络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的构建 |
4.3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
4.4 卷积神经网络识别算法流程 |
4.5 实测数据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卷积神经网络识别缝洞充填类型 |
5.1 缝洞型储层充填物的类型和特征 |
5.2 网络训练数据集与测试数据集的构建 |
5.3 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
5.4 实测数据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缝洞型储层的孔隙度解释 |
6.1 缝洞型储层的体积模型 |
6.2 缝洞型储层总孔隙度和基质孔隙度的计算方法 |
6.3 裂缝孔隙度求取方法 |
6.4 溶洞孔隙度求取方法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硕士在读期间科研经历 |
致谢 |
(6)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岩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国内外岩溶储层研究现状 |
1.2.2 鄂尔多斯盆地岩溶储层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 工作量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演化背景 |
2.2 岩溶储层的形成 |
2.2.1 古构造格局 |
2.2.2 古气候环境 |
2.2.3 古岩溶分布 |
2.3 沉积特征分析 |
2.3.1 地层特征 |
2.3.2 沉积相类型及特征 |
2.3.3 沉积微相对比 |
2.3.4 重点小层沉积微相平面展布 |
2.3.5 沉积相演化模式 |
2.4 小结 |
第三章 古地貌与古岩溶 |
3.1 岩溶古地貌恢复 |
3.1.1 岩溶古地貌恢复的依据 |
3.1.2 古地貌恢复及单元划分 |
3.2 岩溶期次划分 |
3.2.1 同生期岩溶 |
3.2.2 表生期岩溶 |
3.2.3 埋藏期岩溶 |
3.3 岩溶垂向发育特征 |
3.3.1 岩溶垂向分带 |
3.3.2 典型岩溶剖面 |
3.4 岩溶发育模式 |
3.5 小结 |
第四章 岩溶储层特征 |
4.1 储层岩石学特征 |
4.1.1 主要岩石类型 |
4.1.2 具有储集意义的岩石类型 |
4.2 储集空间特征 |
4.2.1 孔隙 |
4.2.2 裂缝 |
4.2.3 溶洞 |
4.3 储层物性特征 |
4.3.1 孔隙度、渗透率分布特征 |
4.3.2 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
4.3.3 重点小层物性特征 |
4.4 储层类型 |
4.4.1 裂缝-溶蚀孔洞型储层 |
4.4.2 孔隙型储层 |
4.4.3 裂缝-微细孔型储层 |
4.5 储层分布特征 |
4.5.1 储层纵向分布特征 |
4.5.2 储层横向分布特征 |
4.6 储层成岩作用研究 |
4.6.1 岩石矿物的阴极发光特征 |
4.6.2 成岩作用类型及特征 |
4.6.3 典型井分析 |
4.6.4 成岩阶段与孔隙演化 |
4.7 小结 |
第五章 岩溶储层主控因素 |
5.1 沉积相对岩溶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
5.1.1 岩性对岩溶储层的影响 |
5.1.2 岩相对岩溶储层的影响 |
5.2 成岩作用对岩溶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
5.3 岩溶古地貌对岩溶储层物性的控制作用 |
5.3.1 二级古地貌对岩溶储层的影响 |
5.3.2 三级古地貌对岩溶储层的影响 |
5.3.3 岩溶古地貌与储层物性的关系 |
5.4 有利储层区预测及成藏机理分析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及尚存问题 |
6.1 主要结论 |
6.2 尚存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7)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鹰山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
1.1.1 选题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1 盖层的识别与分类 |
1.2.2 孔隙结构表征和分形理论应用 |
1.2.3 盖层封盖性能研究 |
1.2.4 盖层封盖性能的控制因素 |
1.2.5 存在的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的实物工作量 |
1.5 主要创新点及研究成果 |
1.5.1 研究方法的创新性 |
1.5.2 创新性认识 |
2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区域地理位置 |
2.2 区域构造运动及演化 |
2.3 地层分布与沉积特征 |
3 碳酸盐岩盖层识别与分布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泥晶灰岩 |
3.1.2 高度胶结的内碎屑/球粒灰岩 |
3.1.3 云质灰岩 |
3.1.4 粉细晶白云岩 |
3.2 碳酸盐岩盖层识别 |
3.2.1 钻井及岩心识别 |
3.2.2 成像测井识别 |
3.2.3 岩心和成像测井标定 |
3.2.4 岩心和常规测井标定 |
3.2.5 地震识别 |
3.3 分布特征 |
3.3.1 单井分析 |
3.3.2 连井展布 |
4 碳酸盐岩盖层孔隙结构与封盖性能 |
4.1 孔隙类型 |
4.1.1 微裂缝 |
4.1.2 粒内孔 |
4.1.3 晶间孔 |
4.1.4 晶内孔 |
4.2 孔隙结构特征 |
4.2.1 塔河地区 |
4.2.2 柯坪露头 |
4.2.3 两者的共性和差异性 |
4.3 孔隙结构分形特征 |
4.3.1 分形维数计算 |
4.3.2 分形特征对比 |
4.4 孔隙度和渗透率特征 |
4.5 封盖性能 |
4.5.1 封盖性能对比 |
4.5.2 封盖机制 |
4.5.3 封盖有效性 |
4.6 孔隙分形特征和封盖性能关系 |
4.6.1 分形特征与孔隙度关系 |
4.6.2 分形特征与孔隙结构类型的关系 |
4.6.3 不同分形维数与遮盖系数的关系 |
4.6.4 平均分形维数和平均遮盖系数的关系 |
4.6.5 孔隙直径比例与遮盖系数的关系 |
4.6.6 分形维数与实际产量的关系 |
5 碳酸盐岩盖层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
5.1 层序与沉积 |
5.2 成岩路径对比 |
5.2.1 成岩事件相似性 |
5.2.2 成岩阶段差异性 |
5.3 提高封盖性能的成岩要素 |
5.3.1 胶结和压实次序 |
5.3.2 胶结作用强度 |
5.3.3 缝合线、白云石化和焦性沥青联合 |
5.4 破坏封盖性能的成岩因素 |
5.4.1 与构造相关的溶蚀作用 |
5.4.2 微裂缝密度 |
5.5 多种因素叠加控制岩石封盖性 |
6 碳酸盐岩盖层演化综合地质模型 |
6.1 碳酸盐岩盖层封盖性能的分类 |
6.2 盖层孔隙结构和封盖性能演化模型 |
6.2.1 阶段1:同生阶段 |
6.2.2 阶段2:第1 次浅-深埋藏阶段 |
6.2.3 阶段3:表生暴露阶段 |
6.2.4 阶段4:第2 次浅-深埋藏阶段 |
6.3 碳酸盐岩盖层演化地质模型 |
7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洞垮塌条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前言 |
1.1 选题依据及目的意义 |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问题 |
1.2.1 碳酸盐岩溶洞地质背景 |
1.2.2 碳酸盐岩溶洞垮塌机制 |
1.2.3 碳酸盐岩溶洞垮塌模拟方法 |
1.2.4 研究区现存问题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完成工作量及主要成果 |
1.4.1 完成主要工作量 |
1.4.2 主要成果认识 |
2 区域概况 |
2.1 地理位置 |
2.2 构造背景 |
2.3 储层特征 |
2.3.1 地层划分 |
2.3.3 储层物性 |
2.3.4 岩石学特征 |
2.3.5 生储盖组合 |
2.4 油藏特征 |
2.4.1 油藏概况 |
2.4.2 压力与温度 |
2.5 勘探开发现状 |
3 碳酸盐岩溶洞储集体特征分析 |
3.1 溶洞储集体成因 |
3.2 溶洞识别特征 |
3.2.1 露头特征 |
3.2.2 岩芯 |
3.2.3 测井 |
3.2.4 成像测井(FMI) |
3.2.5 地震资料识别 |
3.3 溶洞发育分布特征 |
3.3.1 溶洞类型 |
3.3.2 分布规律 |
3.4 小结 |
4 岩石力学参数分析 |
4.1 岩石力学参数 |
4.1.1 岩芯样品采集 |
4.1.2 岩石力学实验 |
4.1.3 测试结果小结 |
4.2 类似岩石力学参数实验的文献查阅 |
4.3 溶洞稳定性分析 |
4.3.1 理论影响因素 |
4.3.2 公式计算 |
4.4 小结 |
5 溶洞垮塌条件的数值模拟 |
5.1 建立数值模拟模型 |
5.1.1 模型的理论基础 |
5.1.2 模型的计算条件 |
5.1.3 模拟过程及参数设置 |
5.1.4 研究内容 |
5.2 单个溶洞的数值模拟计算 |
5.2.1 计算结果 |
5.2.2 影响因素分析 |
5.3 双洞情形的数值模拟计算 |
5.3.1 计算结果 |
5.3.2 影响因素分析 |
5.4 溶洞系统的数值模拟计算 |
5.4.1 计算结果 |
5.4.2 影响因素分析 |
5.5 小结 |
6 溶洞垮塌条件预测 |
6.1 单个溶洞预测 |
6.1.1 预测公式 |
6.1.2 预测图版 |
6.1.3 前人对比 |
6.2 溶洞系统预测 |
6.3 工程验证 |
6.4 小结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9)顺北油田奥陶系断裂识别及其油气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塔北断裂控藏的认识 |
1.2.2 顺北油气勘探现状 |
1.2.3 断裂带识别技术 |
1.3 存在的问题 |
1.3.1 小尺度断裂无法清晰识别 |
1.3.2 地震资料存在假性断裂 |
1.3.3 断裂识别技术的局限性 |
1.3.4 断控油气富集规律不清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1.7 主要认识与创新点 |
1.7.1 主要认识 |
1.7.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区域地质概况 |
2.1 地层岩性特征 |
2.2 构造特征 |
2.3 断裂带成藏控制作用 |
2.3.1 断裂带控储作用 |
2.3.2 断裂带控藏作用 |
第3章 断裂精细解释技术研究 |
3.1 断裂带的地震剖面识别模式研究 |
3.1.1 断裂错断的地震剖面响应特征 |
3.1.2 缝洞体的断裂剖面响应特征 |
3.2 不同尺度断裂的平面识别方法研究 |
3.2.1 信号增强处理 |
3.2.2 断裂敏感属性优选 |
3.3 断裂精细解释 |
第4章 火成岩地震识别及描述技术研究 |
4.1 火成岩岩性-地震反射特征 |
4.1.1 火成岩类型及其测井特征 |
4.1.2 火山岩地震相特征 |
4.2 火山岩喷发期次划分 |
4.2.1 录井及测井揭示的顺北1火成岩喷发期次 |
4.2.2 地震资料类比的顺8北火成岩喷发期次 |
4.3 火成岩分期岩相展布特征 |
4.3.1 顺北1三维区块 |
4.3.2 顺8北三维区块 |
第5章 假性断裂成因及主控因素 |
5.1 假性断裂成因分析 |
5.1.1 火成岩速度分析 |
5.1.2 断裂正演成像分析 |
5.2 假性断裂主控因素 |
5.3 假性断裂位置判断 |
第6章 假性断裂精确识别 |
6.1 基于波动方程断距定量分析的假性断裂识别技术 |
6.1.1 假性断距计算步骤 |
6.1.2 假性断距的模拟分析 |
6.1.3 假性断裂的定量判别 |
6.2 顺北评2井勘探失利分析 |
第7章 断裂带油气富集评价 |
7.1 断裂发育特征 |
7.1.1 平面展布 |
7.1.2 断裂分级 |
7.1.3 断裂分段 |
7.2 断裂带油气富集特征 |
7.2.1 油气富集受断裂分级控制 |
7.2.2 油气富集受断裂分段控制 |
7.2.3 顺8北区块油气评价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10)冀中坳陷下古生界岩溶类型及岩溶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 |
第1章 引言 |
1.1 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岩溶研究的发展历程 |
1.2.2 岩溶类型及岩溶环境研究现状 |
1.2.3 岩溶控制因素和岩溶模式研究现状 |
1.2.4 冀中坳陷下古生界岩溶研究现状 |
1.2.5 目前岩溶储层的研究方法和手段 |
1.3 存在的问题及难点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
1.6 完成的主要工作量 |
第2章 区域地质背景 |
2.1 构造概况 |
2.2 地层发育概况 |
2.3 储层发育概况 |
第3章 古地理 |
3.1 岩石学特征 |
3.1.1 石灰岩 |
3.1.2 白云岩 |
3.1.3 碎屑岩 |
3.1.4 铝土岩 |
3.2 地层划分与对比 |
3.2.1 区域性不整合面 |
3.2.2 地层对比及地层岩性 |
3.2.3 残余地层分布 |
3.3 古地理 |
3.3.1 连井对比剖面相分析 |
3.3.2 沉积相模式 |
3.3.3 岩相古地理演化 |
第4章 岩溶类型及特征 |
4.1 岩溶产物 |
4.1.1 岩溶角砾岩 |
4.1.2 岩溶孔、洞、缝 |
4.2 岩溶期次 |
4.3 准同生期岩溶 |
4.4 短期不整合岩溶 |
4.4.1 亮甲山组顶部不整合 |
4.4.2 府君山组顶部不整合 |
4.5 长期不整合岩溶 |
4.5.1 角度不整合岩溶 |
4.5.2 平行不整合岩溶 |
4.5.3 断裂岩溶 |
4.6 埋藏期岩溶 |
4.6.1 压释水岩溶 |
4.6.2 热液岩溶 |
第5章 岩溶影响因素 |
5.1 岩性和沉积环境 |
5.1.1 不同岩性的岩溶作用机制 |
5.1.2 不同岩性中的裂缝发育程度 |
5.1.3 石灰岩与白云岩的物性差异 |
5.1.4 石灰岩和白云岩薄互层的岩溶作用 |
5.1.5 沉积环境对岩溶作用的影响 |
5.2 风化淋滤时间 |
5.2.1 成岩作用过程 |
5.2.2 短期不整合的地质意义 |
5.3 加里东岩溶期古地貌 |
5.4 地下水动力 |
5.5 断裂及裂缝 |
5.5.1 断裂及裂缝 |
5.5.2 区域构造应力 |
5.6 构造热液 |
5.6.1 区域热力学背景 |
5.6.2 热液白云岩 |
5.6.3 热液岩溶 |
5.6.4 热液储层的分布 |
第6章 岩溶模式 |
6.1 准同生期岩溶模式 |
6.2 短期不整合岩溶模式 |
6.3 长期不整合岩溶模式 |
6.4 埋藏期岩溶模式 |
6.4.1 压释水岩溶模式 |
6.4.2 热液岩溶模式 |
6.5 油气储层意义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四、Geolog在碳酸盐岩储层评价中的应用——以新疆塔河油田奥陶系储层为例(论文参考文献)
- [1]淮南煤田奥陶系古岩溶成因机理及预测研究[D]. 张海涛. 安徽理工大学, 2021
- [2]机器学习在碳酸盐岩储层测井评价中的应用[D]. 蓝茜茜.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1
- [3]基于梯度结构张量的碳酸盐岩溶洞刻画方法研究[D]. 范欣然.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1)
- [4]缝洞型碳酸盐岩油藏生产动态曲线指示意义研究[D]. 程洪. 成都理工大学, 2020(04)
- [5]缝洞型储层定性和定量评价方法研究与应用[D]. 吴正阳. 吉林大学, 2020(08)
- [6]鄂尔多斯盆地东北部马家沟组马五1-马五4亚段岩溶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D]. 孙玉景. 西北大学, 2020(01)
- [7]碳酸盐岩盖层特征及封盖性能控制因素 ——以塔里木盆地北部奥陶系鹰山组为例[D]. 吴俊.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8]塔河油田碳酸盐岩缝洞型油藏溶洞垮塌条件研究[D]. 赵晨君.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
- [9]顺北油田奥陶系断裂识别及其油气评价研究[D]. 姜自然.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6)
- [10]冀中坳陷下古生界岩溶类型及岩溶模式研究[D]. 闫伟.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