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促进新世纪内蒙古教育上新台阶(论文文献综述)
金光旭[1](2021)在《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这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还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不断发展,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给世界上那些既希望加快发展又希望保持自身独立性的国家和民族提供了全新选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党的十八大将“必须走共同富裕道路”作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夺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胜利必须牢牢把握的基本要求和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信念,提出,“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要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和分配制度,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可见,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价值目标和基本要求。新中国成立70年余来,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历经“中国工业化道路”“中国式的现代化”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探索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既不是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现代化发展的翻版,也不是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现代化道路的再版,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探索的适合中国国情的“创新版”,是一次人类文明史上的全新实践。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坚持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作为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尽力而为、量力而行,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强调,“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所要体现的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是全面小康基础上进一步解决我国经济社会主要矛盾,融合了共同富裕要求和现代化目标的道路。新时代共同富裕目标对党和国家的现代化发展不断提出新的要求,赋予其新的内容,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开拓了新的空间,也使得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理论与实践逐渐成为一个亟待深入研究的重要课题。全文围绕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问题共分八部分进行系统研究,由绪论、正文六章及总结组成。第一部分为绪论,重点介绍本研究的背景,阐明研究的理论及实践意义,对国内外大量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及实践的研究进行归纳、整理和分析,并说明本研究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同时对研究中存在的创新点和现有不足进行总结。第二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本章从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开始,系统阐述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与内涵,并对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进行分析。第三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主要对马克思、恩格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进行研究,并深入研究列宁以及苏联社会主义共同富裕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第四部分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本章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关系的解析开始,论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是统一的整体,而后进一步论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共同富裕现代化建设的关系,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最后系统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论文的第五章为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本部分从中国传统文化的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开始,回溯了旧民主主义革命与新民主主义时期中国的现代化探索,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经历了站起来、富起来的过程,并在新时代进入了强起来的新征程,在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方面,中国历经了民族独立、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同阶段。第六章立足现阶段,本文系统的分析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取得的成就与面临的挑战,虽然我国在国民经济、基础产业、民生福祉、可持续发展能力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但我国依然面临着高质量发展任务艰巨、不平衡不充分问题突出、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国际政治格局挑战加剧等问题,阻碍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的实现。由此论文进入了第七章的论述,本节主要论文了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具体论述了只有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让更多更公平的改革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能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最终实现全体中国人的共同富裕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王秀芳[2](2021)在《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莫尔、圣西门、傅里叶,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社会主义的发展实现了从空想到科学,从理论到实践的巨大飞跃,但是从巴黎公社起义失败到苏东剧变的发生,也充分表征了社会主义建设任务的艰巨性和复杂性。纵观社会主义走过的五百年历程,其中不乏思想家、政治家为此所提出的真知灼见,但是以科学家视角探索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理论却少之又少。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钱学森创立的,关于中国应该如何充分利用现代科学技术推动21世纪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观点和主张。这一学说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以系统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的综合集成法为方法支撑,以推动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以促进21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协调发展和高效管理为重点所进行的理论探索,是钱学森晚年学术思想的精华。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一个涉及多学科的重要研究课题,是一个内容极其广泛的理论学说,本论文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研究方法指导下,以《钱学森书信》及其补编(15卷)以及《钱学森文集》(6卷)等为主要文本依据,综合运用文献研究、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等多种方法,从广泛分散在书信、文集、讲话中提取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的观点,在全面展现这一宝贵精神财富的真实面貌基础上,对这一理论进行概括总结、演绎分析。钱学森对于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规划主张始终围绕着三个问题进行:如何实现现代科学技术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为人民服务的问题;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建设内部各系统互相服务的问题。世界社会形态和三次社会革命观点,不但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世界历史学说,深刻揭示了中国与世界发展的不同步问题,并以此为出发点,钱学森对于21世纪中国如何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和国家管理进行了深入探索。四大领域九大建设主张对于新时代五位一体建设、教育发展和国防建设,尤其是对于创建健康中国、绿色中国、科技强国、教育强国等有重要启示与借鉴价值。社会工程和定性到定量综合集成法的倡导,对于推进信息革命背景下国家治理体系从任务能力型到系统效能型转变有重要意义。虽然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不是尽善尽美的理论学说,但至少为当今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一种思路、一种方法、一种路径,而且经过实践的检验,其中的诸多理论学说已经得到了认可并被付诸于社会主义建设实践之中,虽说其中的有些观点、理论尚存在争议,但依然不能掩盖这一思想所散发的光芒。
张晨瑶[3](2020)在《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18年9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入推进东北振兴座谈会上要求东北地区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建设开放合作高地,明确了东北参与“一带一路”的方式和程度即深度融入,提升了新形势下东北在国家对外开放战略布局中的站位,即建成国家开放合作高地。时隔一年,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五次会议时强调,东北地区要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提示东北要通过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进一步提升开放的水平和层次。从建设开放合作高地到打造对外开放新前沿,国家对东北地区在“一带一路”的定位逐步升级,期望逐渐提高。为此,东北地区在融入“一带一路”的过程中要努力贯彻新理念、注重拓展新领域,实现对外开放的高层次、高质量。丝路深耕,开放升级,“一带一路”倡议给东北地区开放发展提供了新舞台也提出了新要求,东北唯有强化优势、补齐短板,才能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过程中,尽快达到对外开放新前沿的理想境界。关于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学术界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主要是侧重于某一产业、某一领域的对接,和相对笼统的整体性研究,缺乏系统而完整、全面而细致的研究成果。本文以东北三省一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为切入点,分析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重要依托、拓展平台、推进路径,提炼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时代价值,力求逻辑严密、系统完整的展开东北地区作为国家重要战略区域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整体开发阵容,以此撬动我国“一带一路”倡议在东北方向的主要驱动力量。本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展开论述:第1章,绪论。概述了本文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总结了国内外目前对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这一课题的研究情况,综述现有研究成果,形成本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第2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以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重要论述作为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指导思想,梳理从国家到东北各地关于深度融入“一带一路”的政策依据。从历史渊源、文化底色、经济关联、跨境交往四个方面探究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第3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全面分析了东北地区既有国家级区域发展规划包括辽宁沿海经济带、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沈阳经济区、哈长城市群的发展情况。评估发展现状、分析制约因素、提出对策建议,强化其依托作用以更好的承接“一带一路”建设重要机遇。第4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系统阐释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在四个方向上的跨国战略平台,即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北上开发北极航线,东进西拓南下北上构建东北全方位开放大格局。第5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深入论证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的时代契机、基本思路、重要价值、支撑条件、现存问题、实施方案等,以重大工程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第6章,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塑造包容性全球化发展的中国范例: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范恒山,肖金成,陈耀,张可云,安树伟,丁任重,刘以雷[4](2020)在《西部大开发:新时期 新格局》文中研究指明2020年5月17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新时代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指导意见》,提出要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强化举措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出发,顺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区域协调发展进入新阶段的新要求,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新时代继续做好西部大开发工作,对于增强防范化解各类风险能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如何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如何解决西部地区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巩固脱贫攻坚任务;如何解决西部地区与东部地区的发展差距,维护民族团结、社会稳定、国家安全;如何处理好西部大开发与区域协调发展的关系,是学术界需要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期特邀国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相关问题展开讨论,以期为加快形成西部大开发新格局,推动西部地区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刘晓晶[5](2020)在《《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文中认为《人民日报》是党的机关报,社论作为机关报园地,始终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积极宣传党的最新理论政策,对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进行诠释。1989-2002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面临新的挑战,社会主义向何处去的问题又一次被推到了历史前台。此时期的《人民日报》社论紧紧跟随社会发展潮流,围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拓展展开,是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大众化的重要平台。《人民日报》社论重点围绕着“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五个方面进行了全面的阐释:第一,积极宣传解读如何推进先进生产力的发展;第二,积极解读如何推进先进文化前进的内涵,阐释精神文明建设和促进优秀文化繁荣的路径和要求;第三,对如何满足人民的根本利益进行各项政策方针的宣传。《人民日报》社论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内涵潜移默化到国家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使人民群众真正了解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和谐进步的优秀理论,在宣传和推动党的工作和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深入民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第四,《人民日报》社论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进行了广泛宣传,深刻阐释了科技军事思想改革思想、“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以及中国特色精兵之路,推进了军事理论思想的大众化。第五,《人民日报》社论还积极报道跟进了祖国统一进程,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推进了“一国两制”“互利共赢”思想的深入。在这一时期,《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经验为: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其主要启示为:注重传播渠道的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人民日报》社论大大丰富了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渠道,在推进“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大众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总结梳理《人民日报》社论在1989-2002年间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充分认识《人民日报》社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主要地位,对于我们进一步发挥《人民日报》社论的舆论引领功能,推进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的大众化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王思懿[6](2020)在《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分异及其动力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城市总体规划作为城市建设、城市管理等工作的重要依据,是在空间上实现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的主要途径,其编制过程的研究对于进一步厘清城市发展脉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兰州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作为新中国成立初期全国新兴工业城市总体规划的典型案例与重要代表,其编制过程同样具有十分宝贵的历史意义与研究价值。纵观史今,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工作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开始至今,已走过半个多世纪的风风雨雨。从中苏联合指导下的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到特殊时局下的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再从改革开放新世纪下的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到城市发展新机遇下的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其编制过程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形态,是整个城市现代发展光辉历程的有效见证,更是中国现代城市总体规划源与流的实际印证。论文选取兰州市四版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为研究对象,采用过程还原结合要点分析的方法,分别从特征分异、动力机制和价值评述三个方向展开研究,共包括九章内容。论文首先通过对文章研究背景及研究范围的界定,并在相关研究综述和研究框架的基础之上,阐明论文的研究目的是力图全面挖掘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知往鉴今,为正在进行的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提供参考指导。其次论文主要论述了兰州市城市发展概况与现状,全面回溯兰州市第一至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的编制过程及编制内容,并在此基础之上,着重研究总结了每一版规划编制过程所呈现的特征与之分异情况。接着,通过界定规划编制动力机制的概念以及分析规划编制与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提取出影响兰州现代总体规划编制的“国家重大决策”、“地方发展诉求”和“城市发展周期”三个主要动力因素。再依照每一版规划编制时期分类,深入、详细地研究“一五计划”、“三线建设”、“西部大开发”、“一带一路”等国家重大决策因素对于历版兰州市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推动作用。同时,论文通过不同编制时期对应城市经济、社会发展状况的详实分析,探究了不同时期地方发展的主要诉求以及对于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作用机制。并参照城市发展周期理论与兰州市城镇化率的变化轨迹,对兰州市现代城市发展周期进行阶段划分,再结合每一阶段城市发展的特征分析,论述城市发展周期作用下对于历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影响。最终,客观评述兰州市历版总体规划编制的历史影响与价值意义,并对新一轮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提供己见。论文最后对研究内容进行总结与展望,指出论文中的欠缺与不足,以期后续研究可以进一步完善补充。
顾超[7](2020)在《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就近代世界历史而言,伴随着民族运动和民族国家的兴起,民族主义成为一种具有世界性的意识形态,并从欧洲蔓延至全球。仅仅在20世纪,在全球范围内就发生了三次大规模的民族主义浪潮。也正是在这一进程中,中华民族从一个自在民族走向了自觉民族。在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共同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开始以完全独立的主权国家参与到国际事务之中,中华民族开始具备了国族的身份和象征。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党和国家提出了构建中华民族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要求,对内来说,是以共同体的形式把握作为整体的中华民族,不断凝聚起中华民族应对危机、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精神力量;对外来说,通过区域共同体实践的外溢效应和示范效应,进而迈向更高层次、更广范围上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同时,从古至今,西北地区由于其历史、区域和自然条件等因素,不论是在王朝国家,还是在现代民族国家之中,都处于一个特殊的位置。特别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北地区的现实任务和战略地位日益突出。研究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问题,既是回应党和国家重大的、宏观问题的现实需求,也体现了理论的自觉性和实践的针对性。作为理论命题的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的研究,着重解决两方面的重要问题。一方面,从理论与实践的溯源来看,充分考量近代以来关于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研究成果,以及逐步确立起的关于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基本框架。又从马克思主义共同体思想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深处,挖掘出多语境、复杂态下的共同体形式。并且将中华民族与共同体思想有机结合统一到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中。另一方面,从核心概念的分析来看,提出从政治国家共同体、历史文化共同体、社会生活共同体、精神命运共同体四个维度上对中华民族共同体进行系统把握。同时,从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出发,提出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向度。第一重是从物质决定意识的决定向度上,提出民族意识是对民族本体的客观反映;第二重是从意识的历史性生成向度上,分析不同时代条件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具体表现;第三重是从意识的能动性向度上,从理论层面对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行价值性考量。再者,在当代中国的现实语境下,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较大程度上理解为一种认同,从对伟大祖国的认同、对中华民族的认同、对中华文化认同、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以及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五个方面勾勒出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作为现实命题的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进一步聚焦和把握西北地区的特殊性,提出西北地区在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机遇、劣势和挑战。从优势上看,西北地区在历史上进行着各民族间频繁的交往交流交融,并在这一过程中产生了各民族的优秀文化,既有中华民族的共性文化,也有各民族独有的特色文化,还有与异质文化、文明的往来。同时,近代以来,中国共产党人与西北各族人民一道进行民族救亡图存、追求团结统一的伟大斗争中,一方面产生和奠定了西北民族地区治理的政策基础,另一方面塑造和涵养了丰富的爱国主义精神和红色文化基因。从机遇上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机遇下,形塑和奠定了中华民族的自信心、实施了惠及西北各族人民的现实举措。在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中,拓展了西北地区的发展空间和动力。在西北边疆治理的现实机遇中,深入推进依法治边、依法治疆进程中,提供了稳定的内外环境。从劣势上看,经济方面的差距无疑是明显且深刻的,同时在民族与宗教问题上的复杂性、教育水平相对较低以及语言多样性可能带来的沟通不畅等,在增强个体、族群意识的同时,淡化了共同体意识。从挑战上看,存在着诸多外部威胁与干扰。一是历史虚无主义思潮,这一思潮由来已久,作用于客观历史和人们的历史观念,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史学研究;二是多元文化主义,主张每一种文化都必须有其身份和定位,看似合理实则潜藏着以多元分离和分解主流的风险;三是“三股势力”,其中暗含在民族主义基础上的民族分裂主义、宗教极端主义,以西北边疆为重点渗透区域,并有向全国蔓延的趋势,威胁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稳定和总体国家安全。结合以上理论与现实的分析,在发挥优势、抓住机遇、规避劣势、应对挑战的基础上,提出了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现实路径。首先要有一些最为基本的遵循来保证前进的方向,要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坚持中国共产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妥善解决好宗教的因素,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同时,把思想政治工作作为西北地区开展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其次,在宏观方略的建构上,作为共同体的中华民族建设及其意识培育,是一个复杂的、系统的工程,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需要立足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的整体,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法治六个方面进行系统谋划和宏观安排。最后,实践的生命力和效度体现在落小、落细之上,作为教育活动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培育,最终要从教育的主体内容、关键环节、心理引导、语言桥梁、现实载体、实际效果和人才队伍等方面具体下功夫。
段洁[8](2020)在《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代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新的历史使命和新的发展活力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但西部地区经济发展水平落后、整体生态环境状况较为脆弱,经济快速发展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十分突出,协调二者之间的关系是西部大开发面临的重要挑战。而绿色发展是破除区域经济发展生态制约的必然选择,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保障。绿色发展效率将资源与环境要素同时纳入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可以较为充分地反映区域绿色发展状况。因此,新一轮西部大开发背景下,通过测度绿色发展效率考察西部地区绿色发展状况及区域异质性,深入分析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效果及其作用机制,对于制定合理科学的发展政策,推进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梳理已有研究,首先对西部大开发政策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作用机制进行理论分析。其次,将能源消耗与环境保护共同纳入经济发展效率评价,利用超效率SBM模型核算1995-2017年全国地市级的绿色发展效率,根据测算结果分析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的异质性、特征性以及挑战性并考察绿色发展效率的区域差异。进一步,以西部大开发政策作为准自然实验,以绿色发展效率为被解释变量,采用双重差分法评估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并考察城市异质性。最后,通过时间反事实、地区反事实以及排除干扰政策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实证分析政策实施的动态效应以及具体作用路径。研究结果表明:(1)西部地区的绿色发展效率值整体呈现上升趋势,且西部大开发政策实施后上升效果更加显着。分区域来看,中西部地区的效率值变化较为接近,而东部地区的绿色发展效率高于中西部地区,且其差距随时间推移逐渐缩小。(2)双重差分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政策使得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效率值提高;从城市异质性来看,省会城市绿色发展效率的双重差分值较非省会显着。(3)在控制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相关变量后,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具有积极影响。此外,通过更改政策实施时间、地区以及排除相关政策等检验,验证了结果的稳健性。(4)政策推行具有动态效应,政策时效性使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推动效果有所降低,但长期来看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提升具有显着促进作用。(5)在考虑补偿效应、集聚效应和结构转换效应三个维度的理论分析后,采用双重差分法识别西部大开发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具体作用机制,结果表明:西部大开发政策发挥补偿机制,扩大政府规模,抑制低水平城市化,促进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而提高资本劳动比与人口密度产生的集聚负外部性是抑制绿色发展效率提升的主要原因。根据以上结论,本文得到的政策启示在于:政府要优化财政支出规模,推进制度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同时,绿色发展效率的提升需要培育产业新动能,改善要素禀赋结构,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张军谋[9](2019)在《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与共同繁荣,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进程中必须关注的重大问题,也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社会跨越“中等发展陷阱”的重要途径。国内外经济社会发展的实践表明: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制度建设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特殊作用,制度性大变革往往会带动一系列生产要素的高效流通和社会公平的大发展,从而推动经济社会关系向更高级的形态演化。新疆地处我国西北边疆,是我国疆域中远离国家核心区域且与邻国相接的特定地域组成部分。自上世纪90年代市场经济体制在我国确立以来,新疆的经济社会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和国家在这一地区通过不断深化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生态文明等领域的体制改革,为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全面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加速了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体制的转型升级进程。然而,由于新疆地缘政治、民族构成、经济发展条件以及人文社会历史条件的复杂性,在这一地区的经济社会体制改革中,许多由经济社会发展引发的区域问题常常会与当地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恐怖主义、外交争端、国际霸权等交织叠加,对新疆经济社会体制改革构成了巨大的阻力。这种局面不仅严重阻滞了新疆经济社会体制现代化改革的步伐,而且也影响了我国小康社会目标的全面实现和安定团结的大局,使新疆的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成为这一时期当地现代化进程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为了能更加明确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关联互动关系,为新疆经济社会协同发展确立一个分析框架,研究选取我国西北边疆民族社会特征典型的新疆地区为研究对象,结合2006-2015年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个领域的面板数据,从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两个维度,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问题进行了实证分析,重点从机制构建视角对新疆经济社会协同发展问题展开研究,揭示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演化机制规律,从经济社会的价值理性角度,对新疆这一少数民族聚居区经济社会主体关系的调节提供合理的秩序,使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形成合理的价值判断标准。在此基础上,力求通过各种制度的综合机制作用,减少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过程中的不确定性,创新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发展模式,提高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绩效,有效改变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互动发展过程中由于创新性不足而形成的“路径依赖”现象,为新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构建和谐边疆提供参考和科学建议。研究的思路遵循问题提出-方法构建-实证分析-问题出路的技术路线,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了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评价法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关联度、耦合度、协同发展度展开计量研究分析。研究进一步运用自组织理论构建了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演化的哈肯模型,并对两者的演化机制展开定量分析,计算推导出不同时期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系统的序参量演变特征。分析结果表明:这一时期,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主要参数随时间的推移产生的综合效应正在逐步呈现出来,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正在成为一个彼此关联的复合型系统,整个系统的发展愈加依赖两个子系统协同发展质量的不断提高,而不是依赖单纯的经济发展或社会稳定某个子系统发展水平的提高。但在这两者协同关系演化过程中,还存在各自发展水平相对滞后和不平衡、两者的矛盾冲突有所加剧、边界不清相互侵犯干扰、协同内生动力作用不足、“路径依赖”现象严重等问题。通过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水平的多层次测评分析,以及对协同机制演化困境及产生原因的综合判断,提出了完善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的构想和具体内容。研究在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相关问题实证分析的基础上,得出以下结论:(1)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整体处于中等协同水平;(2)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评价体系不完善;(3)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存在较大的结构性矛盾;(4)新疆经济发展制度与社会稳定制度供给不完善;(5)新疆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协同机制体系不完善;(6)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的内生动力不足;(7)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模式处于传统管理向现代治理的过渡阶段;(8)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协同关系处于“帕累托改进”状态。针对以上问题,研究提出了以下对策建议:(1)树立协同发展理念,倡导质量兴疆战略;(2)克服形式主义,构建多层次和多元化的协同发展评价体系;(3)强化自身调节,调和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矛盾;(4)加强政策设计,保障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制度的有效供给;(5)避免“路径依赖”,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协同绩效;(6)优化管理模式,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内生动力;(7)强化协作关系,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协同创新能力;(8)加大跨领域信息沟通,提高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公共价值;(9)加快经济社会建设的步伐,打击“三股”势力的破坏活动。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有:(1)在研究思想方面,弱化各种经济社会管理手段工具理性,强调经济社会价值理性在新疆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且将两者产生的正向作用力传导于双方系统。在此基础上,使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由冲突转向统一,由外部相关转向内部相关,由静态关联转向动态关联,由政策性的稳定转向价值性的稳定。从而提升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内生性发展动力,最终使新疆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走向长期自觉契合的状态。(2)在研究观点方面,采用结构性的观点,把新疆经济社会发展问题置于两者结构特征与功能作用发挥的统一整体中,分别从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相互转化的关系中进行研究,揭示新疆经济社会系统的整体性质和运动规律。其次是研究观点从传统的族际主义治边观点向区域主义治边观点转变。把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统一于区域和谐发展的视角,研究两者双向互动均衡发展的途径,这与对这类问题常见的“历史/政治”或“民族/政治”的研究范式有所不同。(3)在研究方法方面,突出了对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定量研究手段,使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之间的动态演变规律能够得到科学的反映。
张王勇[10](2019)在《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是指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有关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等学校等机构通过提供资金、选派干部和教师、捐赠物资、培训干部和教师等方式,帮助西藏高等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管理水平和教育质量的政策性行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是“中央关心西藏,全国支援西藏”方针在高等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也是中央政府统筹西藏与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的一种治理方式。从1958年西藏高等教育创建至今,中央政府始终重视和关心西藏高等教育工作,并制定了一系列特殊优惠政策和支援措施,帮助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和深化改革。支援政策及其实施贯穿于西藏高等教育从创建、发展到跨越的历史变迁中,并依据不同阶段的社会环境和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诉求不断地进行调整与改革,经过60余年的发展,支援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和规范化,成为了西藏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重要外部动力。系统梳理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演变历程,总结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历史经验,揭示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动因与特征,探索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当前和今后进一步创新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内容,提高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实施的有效性,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本研究首先系统梳理了 60年来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变迁过程,即依据支援西藏高等教育的政策制定背景、政策主要内容、支援形式及政策实施特征,将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历程划分为三个阶段:一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年)。这一阶段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表现出鲜明的政治动员特色,即通过中央政府的政治动员,内地省市和高校选派了大量毕业生和教师进藏支教,帮助西藏公学解决师资匮乏问题。同时在70年代中期,国家在支援筹建西藏师范学院的过程中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二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年)。这一阶段中央政府不断创新支援形式,丰富支援内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体系初步成形。针对西藏高等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短缺、专业建设滞后等问题,中央国家机关开始加强对西藏高等教育的专项经费支持力度,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并由以内地省市对口支援转向以内地高校直接对口支援,支援任务也从解决西藏高校师资短缺逐渐拓展至帮助西藏高校建设新专业、科研合作和培训教师等,中央组织部也开启了选派内地高校干部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三是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年至今)。在延续上一阶段支援模式的基础上,支援工作向纵深发展,政策内容更为丰富,支援方式更加多样,支援政策及其实施体系趋于完善和成熟。在中央政府“科教兴藏”、“人才强藏”等战略的指导下,中央国家机关的专项经费支持政策及其实施逐渐制度化;教育部组织实施的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实施机制进一步完善,团队式对口支援制度基本形成,支援内容既包括以改善办学条件为主的硬件建设,也包括以提高管理水平、学科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为主的软件建设,支援方式逐渐拓展至捐助物资、互派干部、进行科研合作、培训教师、开展人才联合培养和学术交流等;中央组织部推进实施高校干部援藏政策的力度不断强化,干部选派人数逐批次增加,政策及其实施的范围覆盖至西藏所有本专科院校;同时,相关内地省市也组织开展了对口支援西藏高校工作。本研究认为,60年来在中央政府支援政策的指导下,通过中央国家机关、内地省市和高校对相关政策的有效实施,西藏高等学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改善,教育管理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教师学历层次、教学能力显着提升,西藏高校与内地省市和高校的联系日益紧密,双方合作交流日渐频繁。但是,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在制定、实施和评价等环节还存在着一些亟待改进的问题。如政策设计重视短期效应,缺乏长远规划,导致政策执行主体频繁更替,政策缺乏稳定性和连续性;政策制定中注重政治逻辑,忽视市场逻辑和教育逻辑,导致政策实施政治动员色彩较重,政策实施的主体动力不足,人员选派以管理干部为主而非专业技术人员为主;政策实施的决策机构繁多,部门林立,职责不明,各部门之间缺乏有效沟通与协调,政策规定不尽一致,阻滞了支援政策的顺利实施,降低了支援政策的有效性;政策及其实施的监督和评估缺乏科学性和有效性,政策实施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要求,导致政策在实施过程中变形、扭曲和走样。针对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中央政府应该进一步加强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尤其要提高政策实施的有效性。一是加强政策的顶层设计,政策制定要坚持长期性、稳定性原则,将中央政策的支持、西藏高校的努力和内地高校的支援有机地结合起来,共同推动西藏高校的改革与发展。二是政策实施主体要改变政策理念,增强政策执行的主动性,政策实施过程中要目标明确、重点突出,严格选派管理干部和教师,把提升西藏高校的管理水平和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核心。三是加强对支援工作的监督检查力度,中央政府要制定统一的政策评估标准,通过科学有效的监督检查和督导评估,促进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规范化和制度化。
二、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促进新世纪内蒙古教育上新台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促进新世纪内蒙古教育上新台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4.1 创新之处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准备 |
2.1 共同富裕现代化的概念界定 |
2.1.1 共同富裕 |
2.1.2 现代化 |
2.1.3 共同富裕现代化 |
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目标定位 |
2.2.1 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是基于中国国情的探索 |
2.2.2 人民至上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目标的根本立场 |
2.2.3 解决社会主要矛盾是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核心任务 |
第三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与现代化的理论学说 |
3.1.1 建立以资产公有制为根本的社会主义制度 |
3.1.2 设想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
3.1.3 大工业生产体现现代化道路 |
3.2 列宁及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
3.2.1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
3.2.2 苏联的社会主义共同富裕观与现代化理论 |
第四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属性呈现 |
4.1 共同富裕与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系解析与逻辑澄清 |
4.1.1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
4.1.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共同富裕的必由之路 |
4.1.3 共同富裕与现代化建设是相辅相成的统一整体 |
4.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与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关系 |
4.2.1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前进动力 |
4.2.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制度优势 |
4.3 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对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超越 |
4.3.1 非资本为逻辑的现代化,构建和谐社会 |
4.3.2 以社会公平正义为主线,共享现代化成果 |
4.3.3 人民为中心的现代化,指向人的全面发展 |
4.3.4 坚持和平发展的现代化,提供中国智慧 |
第五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进程 |
5.1 新中国成立前的共同富裕思想与现代化探索 |
5.1.1 中国传统文化蕴涵的共同富裕思想 |
5.1.2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现代化探索 |
5.1.3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 |
5.2 毛泽东共同富裕与现代化思想: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石 |
5.2.1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的形成 |
5.2.2 毛泽东社会主义工业化思想的内容 |
5.2.3 计划经济体制推动社会主义工业化 |
5.2.4 毛泽东现代化思想指导下的成就 |
5.3 从解决温饱到总体小康: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扬帆起航 |
5.3.1 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开创 |
5.3.2 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继续发展 |
5.4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重要界碑 |
5.4.1 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新时期实现共同富裕的指导思想 |
5.4.2 以区域振兴发展战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 |
5.4.3 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实现城乡居民共同富裕 |
5.4.4 以改善民生为重点促进社会建设 |
5.5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新征程 |
5.5.1 提出建立现代化经济体系 |
5.5.2 提出“共享发展”战略 |
5.5.3 提出改革完善收入分配制度 |
第六章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成就与面临挑战 |
6.1 我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实践成就 |
6.1.1 国民经济连上新台阶,结构调整迈出新步伐 |
6.1.2 基础产业发展实现新飞跃,惠民基础得到改善 |
6.1.3 人民生活持续改善,各项社会事业发展取得突破 |
6.1.4 重视生态环境保护,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增强 |
6.2 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困难与挑战 |
6.2.1 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任务艰巨 |
6.2.2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依然严峻 |
6.2.3 导致经济社会发展中社会矛盾与问题多发 |
6.2.4 世界政治经济格局挑战加剧 |
第七章 坚定不移走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的基本方略 |
7.1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夯实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 |
7.1.1 鼓励创新驱动,培育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 |
7.1.2 营造良好的竞争环境,为共享经济发展创造条件 |
7.1.3 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区域间产业转移 |
7.1.4 全面深化市场经济改革,加速产业现代化协同发展 |
7.2 探寻将制度优势转化为治理效能的路径举措 |
7.2.1 加强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完善党的领导制度体系 |
7.2.2 坚持人民至上的价值理念,保障人民权益和福祉 |
7.2.3 坚持依法治国,提高党的执政能力 |
7.2.4 增强公务员能力,保证现代治理效能 |
7.3 完善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的体制 |
7.3.1 收入分配机制改革 |
7.3.2 要素市场体制改革 |
7.3.3 社会治理体制改革 |
7.3.4 文化体制改革 |
7.3.5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2)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意义、不足 |
第一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发展轨迹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历史逻辑 |
一、资本主义的入侵催生了近代国家观念和科技救国思潮的产生 |
二、二十世纪以来国际形势复杂多变 |
三、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实践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与影响因素 |
一、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思想渊源 |
二、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形成的影响因素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形成过程 |
一、萌生阶段(1930-1955):在救国思想主导下,初步接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努力掌握专业知识 |
二、发展阶段(1956-1981):在毛泽东思想指导下,系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系统工程思想逐步成熟 |
三、成熟阶段(1982-1996):在邓小平理论的影响下,开始用社会工程思想思考社会主义建设问题 |
四、完善阶段(1997-2009):在三个代表、科学发展观影响下,以“钱学森之问”为标志继续思考国家重点领域的发展问题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钱学森关于时代发展特征的分析 |
第一节 对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一):“科学技术”视角 |
一、现代科学技术体系不断发展 |
二、当今世界科技发展呈现“大科学”发展态势 |
三、把握产业革命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时代发展特征的把握分析(二):“世界社会形态”视角 |
一、世界社会形态是世界历史发展到信息革命时代的阶段性特征 |
二、信息化、差异化、资本化是时代发展的重要趋势 |
三、钱学森对和平与发展时代主题的解读 |
第三节 对中国发展的历史方位和重大任务的认识 |
一、第一次社会革命奠定了当前中国发展的制度优势、思想优势 |
二、第二次社会革命亟需解决社会主义建设中不协调发展的问题 |
三、主动为第三次社会革命作准备 |
第四节 中国社会主义国家建设的战略对策 |
一、 “时代差”决定了中国社会主义发展的任务是极其艰巨的 |
二、科技立国重要性日益凸显 |
三、用系统视角分析时代问题 |
第五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内容 |
一、基本理念与创新主张 |
二、方法支撑和具体运用 |
三、主要框架及基本内容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瞄准新兴产业革命推动国家产业不断升级 |
二、加强三大经济学研究助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 |
三、运用系统工程提高经济管理水平 |
四、创造性地提出人民体质建设主张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一):大力开展“科技经济建设” |
一、科技是21 世纪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的核心 |
二、发挥社会主义国家优势大力推进科技经济建设 |
三、建设主动型“宏观控、微观放”的科技经济管理体制 |
四、依靠伦理、管理、法理规约科技经济行为 |
第三节 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二):重视发展“人民体质建设” |
一、从整体的角度规划人民体质建设 |
二、深入研究人体科学 |
三、推进医学改革 |
四、关心重视老龄人口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对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钱学森论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及必要性 |
二、钱学森论精神文明建设的必要性 |
三、研究社会主义精神财富创造事业的学问 |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一):思想建设是“主观表现” |
一、思想指导: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作用 |
二、 理论研究:思维科学、系统科学、社会科学加行为科学是关键 |
三、技术手段:思想政治社会工程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是“客观表现” |
一、 “中国文化是强大的国力” |
二、传统文化的扬弃主张 |
三、建设21 世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文化 |
四、21 世纪中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钱学森关于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创新探索 |
一、较早进行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理论研究 |
二、利用各种机会,积极宣传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主张 |
三、主张建立行政科学理论体系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一):政体建设 |
一、对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看法与主张 |
二、行政机构必须因时因事进行调整 |
三、建立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行政工作体系 |
四、总体设计部:现代国家智库建设的雏形 |
五、中央科学技术委员会:加强科学技术的综合管理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二):法律建设 |
一、法治以实现对社会和国家的最佳治理为目的 |
二、构建完善的社会主义法制系统工程 |
三、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法治系统工程 |
第四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三):民主制度建设 |
一、为完善基本民主制度献计献策 |
二、探索落实民主集中制的方法路径 |
三、开展人民政协学研究助力协商民主 |
第五节 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四):党的建设 |
一、钱学森对加强党员队伍建设的建议和主张 |
二、钱学森关于领导科学及领导干部的培养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钱学森关于地理建设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及基本主张 |
一、钱学森提出地理建设的过程 |
二、地理建设的主要内涵 |
三、地理建设的理论依据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国土工程 |
一、把交通建设作为地理建设之本 |
二、在“尊重”和“创造”基础上开展水利建设 |
三、发展沙产业、林产业、草产业为代表的知识密集型产业 |
四、加快现代城市建设 |
五、推进重点地区发展 |
第三节 地理建设(二):生态环境保护 |
一、国家再生资源委员会:规划资源回收利用 |
二、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 |
三、灾害学研究:科学防治自然灾害 |
四、城市学研究:山水城市发展主张 |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钱学森关于教育、科技、外交、国防发展的理论探索 |
第一节 加快教育事业发展 |
一、教育是第一位的大事 |
二、教育是一个系统工程 |
三、进行全面的教育改革 |
四、开展大成智慧教育 |
第二节 推动科学技术发展 |
一、党要不断提升科技领导力 |
二、社会科学也是第一生产力 |
三、面向群众开展科普宣传 |
第三节 积极践行和平外交政策 |
一、平等是外交的基础 |
二、坚持独立自主原则 |
三、贯彻世界范围内的群众路线 |
四、大力维护国家安全 |
第四节 推进国防与军队现代化建设 |
一、认真研究21世纪国防建设重点问题 |
二、加强战略战术运用确保打赢现代战争 |
三、顺应国际军事变革推进军队现代化建设 |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总体评价与当代价值 |
第一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贡献 |
一、以系统理论创新分析社会主义国家建设和发展问题 |
二、深入阐明了科学技术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作用机理 |
三、为解决中国社会主义国家治理中的难点和热点献计献策 |
四、解读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学说中的某些重要论断和观点 |
五、提出并尝试破解21 世纪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科学发展问题 |
第二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特点 |
一、科学家的理想性与问题本身的复杂性 |
二、技术方法的科学性与具体场景的适用性 |
三、学理上的逻辑性与实践中的有限性 |
第三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评价 |
一、性质上:它属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
二、阶段性:它是还不成熟、不完善的社会主义建设理论 |
三、实践上: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是宝贵的精神财富 |
第四节 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的教育启示 |
一、树立求真求实态度,认真研究国家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
二、汲取人物思想智慧,助力推动思政教育创新发展 |
三、注重资源开发利用,挖掘展现先进群体精神风貌 |
四、贯彻立德树人方针,实现高等教育道德性与知识性逻辑的统一 |
五、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引导,强化科学家队伍的国家观教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3)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创新点摘要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国内研究综述 |
1.2.2 国外研究综述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第2章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客观条件 |
2.1 习近平关于“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论述 |
2.1.1 “一带一路”倡议的本质意蕴 |
2.1.2 “一带一路”倡议的主要内容 |
2.1.3 “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意义 |
2.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政策依据 |
2.2.1 国家顶层设计 |
2.2.2 地方政策规划 |
2.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深厚根基 |
2.3.1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历史渊源 |
2.3.2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文化底色 |
2.3.3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经济关联 |
2.3.4 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跨境交往 |
第3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重要依托 |
3.1 辽宁沿海经济带 |
3.1.1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现状概述 |
3.1.2 辽宁沿海经济带发展的现存问题 |
3.1.3 针对辽宁沿海经济带现存问题的应对措施 |
3.2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 |
3.2.1 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现状 |
3.2.2 当前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发展的制约因素 |
3.2.3 应对长吉图开发开放先导区建设现存问题的对策建议 |
3.3 沈阳经济区 |
3.3.1 沈阳经济区的基本态势 |
3.3.2 当前制约沈阳经济区发展的主要因素 |
3.3.3 解决沈阳经济区现存问题的基本路径 |
3.4 哈长城市群 |
3.4.1 哈长城市群发展情况概述 |
3.4.2 当前哈长城市群发展的制约因素 |
3.4.3 加快哈长城市群发展的重要举措 |
第4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四方平台 |
4.1 东进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 |
4.1.1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现实基础 |
4.1.2 构建东北亚自由贸易区的制约因素 |
4.1.3 推进东北亚自由贸易区建设的对策建议 |
4.2 西拓连接中蒙俄经济走廊 |
4.2.1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优势条件与发展态势 |
4.2.2 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主要瓶颈 |
4.2.3 优化中蒙俄经济走廊建设的路径选择 |
4.3 南下撬动环渤海经济圈 |
4.3.1 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现状 |
4.3.2 环渤海经济圈一体化发展的制约因素 |
4.3.3 撬动环渤海经济圈发展的对策建议 |
4.4 北上参与北极航线开发 |
4.4.1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战略价值 |
4.4.2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现实挑战 |
4.4.3 我国参与北极航线开发的基本策略 |
第5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基本路径 |
5.1 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推进方略 |
5.1.1 大连建设自由贸易港的优势条件 |
5.1.2 建设大连自由贸易港的重要战略价值 |
5.1.3 推进大连自由贸易港建设的对策建议 |
5.2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推进构想 |
5.2.1 满洲里对外开放的历史沿革 |
5.2.2 满洲里开放发展的现存问题 |
5.2.3 创建满洲里作为中蒙俄经济走廊全面开放第一品牌重镇的品牌识别与塑造 |
5.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 |
5.3.1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历史沿革和现实进展 |
5.3.2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重要战略价值 |
5.3.3 开发渤海海峡跨海通道的可行性分析 |
5.3.4 加快推进渤海海峡跨海通道开发的建议 |
5.4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研究 |
5.4.1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建设的动力解析 |
5.4.2 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主要挑战 |
5.4.3 推进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基本策略 |
第6章 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时代价值 |
6.1 塑造全球化包容性发展的中国范例 |
6.1.1 把握全球化模式深度调整下的历史机遇 |
6.1.2 提供东北亚各国共话发展的沟通平台 |
6.1.3 促进东北地区跨境民族文化传承发展 |
6.2 打造全国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的区域示范 |
6.2.1 完善国家区域经济总体布局 |
6.2.2 推进京津冀与东北地区协同发展 |
6.2.3 提升东北地区城市群整体实力 |
6.3 创造老工业基地振兴的东北机遇 |
6.3.1 形成东北地区产业发展新动能 |
6.3.2 打通东北地区对外开放大通道 |
6.3.3 开创东北地区对外贸易新局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作者简介 |
(4)西部大开发:新时期 新格局(论文提纲范文)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四个关键点 |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三大关键问题 |
一、如何大保护 |
二、如何大开放 |
三、如何高质量发展 |
着力建设“两大一高”新西部 |
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 |
一、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背景 |
二、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关键 |
三、推进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的措施 |
拓展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新空间 |
一、西部地区的区域发展新空间 |
二、形成西部地区梯次推进的区域发展接力态势 |
新时代西部大开发转型的六大方向 |
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个关键问题 |
(5)《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创新之处 |
一、《人民日报》社论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一)《人民日报》社论 |
1.《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作用 |
2.《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地位 |
(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
1.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含义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意义 |
(三)《人民日报》社论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的作用 |
1.《人民日报》社论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 |
2.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人民日报》社论的重要任务 |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具体实践 |
(一)对发展先进生产力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
1.宣传解读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
2.大力宣传国有企业改革策略 |
3.深刻解读农村改革方针 |
4.积极宣传人才强国战略 |
5.大力提倡科教兴国战略 |
6.深刻阐释“引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的战略思想 |
7.积极宣传西部大开发战略 |
8.积极宣传可持续发展战略 |
(二)对发展先进文化重要思想的宣传阐释 |
1.积极提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
2.努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
(三)对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重要思想的宣传 |
1.积极宣传党建思想 |
2.阐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
3.强调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 |
(四)对中国特色军事变革思想的宣传 |
1.宣传科技军事改革思想 |
2.宣传“打得赢”“不变质”的军事变革思想 |
3.宣传信息化条件下的中国特色精兵之路 |
(五)对祖国统一与对外关系的宣传 |
1.积极推进祖国统一进程 |
2.积极宣传全方位对外关系格局 |
三、《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启示 |
(一)《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经验 |
1.保持鲜明立场,传递主流声音 |
2.抓住主要问题,传播时代特色 |
3.语言风格严谨,释放语言力量 |
(二)《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启示 |
1.注重传播渠道立体化,加强报刊与网络媒体的融合 |
2.理论的宣传要符合实际,服务群众 |
3.理论的宣传要保持先进性与时代性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6)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分异及其动力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内容 |
1.1.1 研究缘起 |
1.1.2 研究内容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
1.3.1 研究方法 |
1.3.2 技术路线 |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4.1 国外相关研究进展 |
1.4.2 国内相关研究进展 |
1.5 研究难点及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1.5.1 研究难点 |
1.5.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
2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历史回溯 |
2.1 兰州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
2.1.1 历史上的兰州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
2.1.2 现代兰州城市建设发展概况 |
2.2 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1954—1972年) |
2.2.1 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 |
2.2.2 兰州市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
2.3 兰州市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1978—2000年) |
2.3.1 兰州市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 |
2.3.2 兰州市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
2.4 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年) |
2.4.1 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 |
2.4.2 兰州市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
2.5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 |
2.5.1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过程 |
2.5.2 兰州市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内容 |
2.6 本章小结 |
3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分异 |
3.1 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 |
3.1.1 前期自我探索型编制方式 |
3.1.2 中苏联合规划主体与两地编制方式 |
3.2 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 |
3.2.1 挫折波动下的编制背景 |
3.2.2 国防需求下的规划目标 |
3.3 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 |
3.3.1 改革思想方针下的编制背景 |
3.3.2 法律制度影响下的编制体系 |
3.4 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 |
3.4.1 规划编制工作的新机遇 |
3.4.2 多元规划主体与新方式 |
3.5 历版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分异 |
3.5.1 历版总规编制特征的分异轨迹 |
3.5.2 历版总规编制不同特征的主要分异情况 |
3.5.3 总规编制特征分异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4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动力因素 |
4.1 动力因素及相关概念的定义 |
4.1.1 动力因素的概念内涵 |
4.1.2 动力机制的概念内涵 |
4.2 城市规划编制动力因素概念的界定 |
4.2.1 城市发展的动力因素 |
4.2.2 城市规划编制的动力因素 |
4.3 规划编制与城市发展诉求之间的辩证关系 |
4.3.1 城市发展诉求是规划编制的服务对象与编制目的 |
4.3.2 规划编制是城市发展诉求的实施途径与趋势导向 |
4.4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动力因素的提取 |
4.4.1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动力因素的提取条件 |
4.4.2 国家重大决策是规划编制的直接动力 |
4.4.3 地方发展诉求是规划编制的根本动力 |
4.4.4 城市发展周期是规划编制的内生动力 |
4.5 本章小结 |
5 国家重大决策支持下的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
5.1 “156项工程”、“八大重点城市”与第一版城市总体规划 |
5.1.1 苏联援建“156项工程”影响下的城市发展定位 |
5.1.2 “一五”时期八大重点工业城市的确立 |
5.2 “三线建设”、“改革开放”与第二版城市总体规划 |
5.2.1 国防需求导向下的“三线建设” |
5.2.2 “改革开放”方针政策下的经济发展 |
5.3 “西部大开发”、“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与第三版城市总体规划 |
5.3.1 “西部大开发”向西发展战略下的城市转型 |
5.3.2 “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经济技术开发区”设立下的城市产业结构调整 |
5.4 “国家级新区”、“一带一路”与第四版城市总体规划 |
5.4.1 “国家级新区”的确立 |
5.4.2 “一带一路”战略下的发展机遇 |
5.5 本章小结 |
6 地方自主发展诉求下的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
6.1 第一版总规编制的地方发展诉求 |
6.1.1 新中国成立前后兰州城市发展情况分析 |
6.1.2 快速建设新兰州的发展诉求 |
6.2 第二版总规编制的地方发展诉求 |
6.2.1 计划经济中后期兰州城市发展情况分析 |
6.2.2 恢复城市建设及城市经济的发展诉求 |
6.3 第三版总规编制的地方发展诉求 |
6.3.1 二十世纪末兰州城市发展情况分析 |
6.3.2 城市转型的发展诉求 |
6.4 第四版总规编制的地方发展诉求 |
6.4.1 新世纪初兰州城市发展情况分析 |
6.4.2 疏解城市压力的发展诉求 |
6.5 本章小结 |
7 城市发展周期作用下的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
7.1 兰州现代城市发展周期阶段划分 |
7.1.1 城市发展周期理论基础 |
7.1.2 兰州现代城镇化水平测度方法与城市发展周期阶段划分 |
7.2 城市发展起步阶段与第一版总规编制 |
7.2.1 城市发展起步阶段分析 |
7.2.2 城市发展起步阶段下的总规编制 |
7.3 城市发展波动阶段与第二版总规编制 |
7.3.1 城市发展波动阶段分析 |
7.3.2 城市发展波动阶段下的总规编制 |
7.4 城市发展稳定阶段与第三版总规编制 |
7.4.1 城市发展稳定阶段分析 |
7.4.2 城市发展稳定阶段下的总规编制 |
7.5 城市发展快速阶段与第四版总规编制 |
7.5.1 城市发展快速阶段分析 |
7.5.2 城市发展快速阶段下的总规编制 |
7.6 本章小结 |
8 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评述 |
8.1 第一版兰州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与意义 |
8.1.1 苏联模式的引入和规划编制的创新 |
8.1.2 城市功能分区与格局的确立 |
8.1.3 城市发展基调的奠定 |
8.2 第二版兰州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与意义 |
8.2.1 纠正城市错误,促使规划复苏 |
8.2.2 城市发展规模预测中的误差 |
8.3 第三版兰州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与意义 |
8.3.1 向综合型城市的转变 |
8.3.2 城市发展的正确指引 |
8.4 第四版兰州市总体规划编制的价值与意义 |
8.4.1 城市性质的重大调整 |
8.4.2 编制方式的优化升级 |
8.5 对兰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的启示 |
8.5.1 全面总结历史经验,有效推动规划发展 |
8.5.2 紧跟国家政策导向,贯彻落实发展计划 |
8.5.3 明确地方发展需求,调整优化发展方向 |
8.5.4 遵循发展周期规律,促进城市良性循环 |
8.6 本章小结 |
9 总结与展望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的创新点 |
9.3 研究不足与后续展望 |
9.4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价值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价值 |
二、文献综述和研究现状 |
(一)国外关于民族与民族主义相关研究 |
(二)国内中华民族共同体及其意识研究 |
(三)国内关于西北地区的相关问题研究 |
三、研究思路、方法和创新 |
(一)基本思路的推进 |
(二)研究方法的设定 |
(三)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的理论与实践基础 |
一、“中华民族”理论与实践的流变 |
(一)传统“天下观”的继承与扬弃 |
(二)近代民族主义冲击下的概念流变 |
(三)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理论的准备与确立 |
二、共同体思想的继承与借鉴 |
(一)马克思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基础 |
(二)西方共同体思想的理论借鉴 |
三、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化实践 |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民族理论 |
(二)列宁斯大林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三)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与实践 |
第二章 中华民族共同体与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的主要内涵 |
(一)中华民族是政治国家共同体 |
(二)中华民族是历史文化共同体 |
(三)中华民族是社会生活共同体 |
(四)中华民族是精神命运共同体 |
二、理解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三重理路 |
(一)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本体论认知 |
(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性锻造 |
(三)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价值性考量 |
三、认同视角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容谱系 |
(一)主体内容:对伟大祖国的认同 |
(二)核心要素:对中华民族的认同 |
(三)深层基础: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
(四)领导力量:对中国共产党的认同 |
(五)动力保障: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 |
第三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优势与机遇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优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传统 |
(二)西北地区各民族优秀文化交汇的丰富滋养 |
(三)西北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建设的政策基础 |
(四)西北地区爱国主义和红色文化的教育资源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机遇分析 |
(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时代机遇 |
(二)实施“一带一路”建设的发展机遇 |
(三)西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现实机遇 |
第四章 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与挑战 |
一、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劣势分析 |
(一)西北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的客观性 |
(二)西北地区民族宗教问题交织的复杂性 |
(三)西北地区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现实性 |
(四)西北地区语言多元性与沟通的不顺畅 |
二、西北地区培育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挑战分析 |
(一)历史虚无主义消解着西北地区的历史传承与研究 |
(二)多元文化主义冲击着西北地区的主流文化与制度 |
(三)“三股势力”严重威胁着西北地区的安全与稳定 |
第五章 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路径研究 |
一、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基本遵循 |
(一)以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为主导 |
(二)以党对民族工作的领导为根本 |
(三)以宗教与社会主义适应为原则 |
(四)以思想政治工作的介入为平台 |
二、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宏观方略 |
(一)政治:坚持走中国特色解决民族问题的正确道路 |
(二)经济:把西北地区的经济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
(三)文化:构筑西北地区各民族共有的精神文化家园 |
(四)社会:改善民生与推进相互嵌入式社会结构建设 |
(五)生态:建设西北生态文明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
(六)法治:保障西北各族公民权利依法治理民族事务 |
三、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的具体举措 |
(一)以“五个认同”教育为主线,不断强化意识培育的主体内容 |
(二)以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为重点,切实加强意识培育的关键环节 |
(三)遵循认知、情感和意志发生规律,掌握意识培育的心理过程 |
(四)实现通用语言与民族语言统一,搭建各民族沟通的有效桥梁 |
(五)科学统筹网上网下两个阵地,不断创新意识培育的现实载体 |
(六)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增强民族交往交融的实际效果 |
(七)坚持以“三个特别”为标准,培养民族地区发展的人才队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8)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2.1 研究思路 |
1.2.2 研究方法 |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框架 |
1.3.1 研究内容 |
1.3.2 基本框架 |
1.4 特色和创新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2.1 绿色发展效率研究 |
2.1.1 绿色发展效率的概念及测度 |
2.1.2 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因素 |
2.2 西部大开发政策效应研究 |
2.2.1 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经济效益的影响 |
2.2.2 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
2.3 文献述评 |
第三章 西部大开发政策影响绿色发展效率的理论分析 |
3.1 补偿效应 |
3.2 集聚效应 |
3.3 结构转换效应 |
第四章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效率现状分析 |
4.1 绿色发展效率测度方法与指标选择 |
4.1.1 超效率SBM模型 |
4.1.2 研究指标及数据选取 |
4.2 测度结果与现状分析 |
4.2.1 西部地区与其他区域的比较分析 |
4.2.2 西部地区绿色发展效率评估分析 |
4.3 西部地区推进绿色发展效率提升面临的挑战 |
第五章 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影响的实证分析 |
5.1 双重差分回归模型 |
5.1.1 模型设置 |
5.1.2 指标选取与变量选择 |
5.2 政策前后对比分析 |
5.3 回归分析 |
5.4 稳健性检验 |
5.4.1 双重差分倾向性得分匹配法回归分析 |
5.4.2 平行趋势与动态效应检验 |
5.4.3 反事实检验与排除干扰政策 |
5.5 机制性检验 |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优化财政支出规模,推进制度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
6.2.2 培育产业新动能,加快构建技术创新体系 |
6.2.3 改善要素禀赋结构,推动经济增长动力转换 |
6.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9)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缘起及提出 |
1.1.1 问题的缘起 |
1.1.2 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背景 |
1.2.1 国际背景 |
1.2.2 国内背景 |
1.3 研究意义和目的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3.3 研究目的 |
1.4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
1.5.1 研究的创新 |
1.5.2 研究的不足 |
第2章 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
2.1 研究综述 |
2.1.1 国内外对经济发展问题的研究 |
2.1.2 国内外对社会稳定问题的研究 |
2.1.3 国内外对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关系的研究 |
2.1.4 国内外研究述评 |
2.2 理论基础 |
2.2.1 边疆研究理论 |
2.2.2 经济发展理论 |
2.2.3 社会稳定理论 |
2.2.4 协同发展理论 |
第3章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理及方式 |
3.1 核心概念内涵 |
3.1.1 经济发展 |
3.1.2 社会稳定 |
3.1.3 协同 |
3.1.4 协同机制 |
3.2 协同机理分析 |
3.2.1 系统的开放性特征形成演化的交换机制 |
3.2.2 非平衡性动态势能是经济社会协同演化的重要动力 |
3.2.3 涨落促进协同演化关系从无序到有序 |
3.2.4 非线性作用的整体性发展 |
3.3 协同方式 |
3.3.1 矛盾个体之间的分化与统一 |
3.3.2 共治共建的集体行动 |
3.3.3 多元组织实现经济社会资源共享配置 |
3.3.4 博弈运动中实现新的均衡 |
3.3.5 现实的整体性发展 |
第4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水平测评 |
4.1 协同机制建设的现状 |
4.1.1 思想政治建设现状 |
4.1.2 组织基础建设现状 |
4.1.3 制度建设现状 |
4.1.4 发展格局现状 |
4.2 协同水平测度 |
4.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4.2.2 数据来源及评价方法 |
4.2.3 变量的选取及计算 |
4.3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关系分析评价 |
4.3.1 关联度分析 |
4.3.2 耦合度分析 |
4.3.3 协同发展度分析 |
4.3.4 总结评价 |
第5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演化及困境分析 |
5.1 序参量演化模型的构建 |
5.2 变量选取及计算 |
5.3 协同机制演化分析 |
5.4 协同机制演化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
5.4.1 困境分析 |
5.4.2 原因分析 |
第6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发展的构思 |
6.1 对现有协同机制进行优化 |
6.2 构建新的协同机制 |
6.3 协同机制构建的原则 |
6.3.1 人本性原则 |
6.3.2 价值理性原则 |
6.3.3 正义性原则 |
6.3.4 成本原则 |
6.3.5 实效原则 |
6.4 丰富协同机制的内涵体系 |
6.4.1 理念的转化 |
6.4.2 环境的优化创新 |
6.4.3 组织体系的创新 |
6.4.4 方法的革新 |
第7章 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的完善 |
7.1 经济发展机制完善 |
7.1.1 构建科学的资源开发机制 |
7.1.2 制定合理的产业协调机制 |
7.1.3 建立长效反贫困机制 |
7.1.4 加大科技创新机制 |
7.1.5 实现经济均衡发展机制 |
7.2 社会稳定机制完善 |
7.2.1 优化社会日常管理机制 |
7.2.2 强化流动人口管理机制 |
7.2.3 推行风险社会监管机制 |
7.2.4 完善民族社会公平机制 |
7.2.5 加强民族团结机制 |
7.3 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完善 |
7.3.1 优化协同动力机制 |
7.3.2 调整协同运行机制 |
7.3.3 完善协同保障机制 |
第8章 研究结论及对策建议 |
8.1 研究结论 |
8.2 对策建议 |
8.3 未来展望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10)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意义 |
二、史料来源与研究现状 |
(一) 史料来源 |
(二) 研究现状 |
三、核心概念与研究阶段界定 |
(一) 核心概念界定 |
(二) 研究阶段界定 |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与现实依据 |
一、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理论依据 |
(一) 实现民族平等与共同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主要目标 |
(二) 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是制定支援政策的内在要求 |
二、中央政府制定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的现实依据 |
(一) 西藏高等教育特殊的地位要求中央政府给予重视 |
(二) 西藏高等教育发展的特殊性需要中央政府的帮扶 |
第三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探索阶段(1958—1979) |
一、探索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新中国成立初期中央政府帮扶民族地区创建高等教育 |
(二) 和平解放时期中央政府开始对西藏教育进行帮扶 |
(三) 西藏高等学校在创建过程面临着师资匮乏问题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动员内地大学生长期支援西藏公学 |
(二) 上海市选派教师支援西藏师范学院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进藏建藏成为早期援藏工作的主导思想 |
(二) 政策实施体现出浓厚的政治动员色彩 |
(三) 开始探索对口支援模式 |
四、探索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快速起步 |
(二) 帮助西藏初步建立起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
(三) 打开了西藏高校与内地的交流合作关系 |
第四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调整阶段(1980—2000) |
一、调整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加强了对民族地区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加快发展西藏高等教育成为中央西藏工作的重要内容 |
(三) 西藏高等教育加快发展面临着诸多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制定特殊政策帮扶西藏高等教育 |
(二) 教育部继续组织内地省市和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 中央组织部组织内地高校选派干部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体系初步成形 |
(二) 对口支援政策实施机制趋于合理 |
(三) 支援政策制定受外部环境影响较大 |
四、调整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改善 |
(二)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逐步扩大 |
(三) 西藏高校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
(四) 西藏高校自我发展意识增强 |
第五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拓展阶段(2001至今) |
一、拓展阶段的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环境 |
(一) 中央政府进一步加大对民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对西藏高等教育工作的重视和关心 |
(三) 实现西藏高等教育跨越式发展面临着重重困难 |
二、支援政策及其贯彻落实 |
(一) 中央国家机关加大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帮扶 |
(二) 中央组织部的高校干部援藏政策不断加强 |
(三) 教育部组织内地高校强力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四) 相关内地省市组织开展对口支援西藏高校 |
三、支援政策及其实施的主要特征 |
(一) 支援政策体系趋于成熟 |
(二) 支援政策实施机制不断健全 |
(三) 配套政策措施逐步完善 |
(四) 对口支援逐渐向对口合作转移 |
四、拓展阶段支援政策及其实施对西藏高等教育的影响 |
(一) 西藏高校树立起了现代化办学理念 |
(二) 西藏高校办学条件得到根本性改善 |
(三) 西藏高校办学规模和层次稳步提高 |
(四) 西藏高校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显着提升 |
(五) 西藏高校科研与社会服务能力增强 |
第六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与特征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动因 |
(一) 外部动力因素 |
(二) 内部动力因素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特征——以内地高校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为例 |
(一) 路径依赖是公共政策变迁的主要特征 |
(二) 路径依赖下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的变迁过程 |
(三) 对口支援西藏高校政策变迁的路径依赖分析 |
第七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绩效与问题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绩效评估 |
(一) 推动了西藏高等教育的全面快速发展 |
(二) 提升了支援高校的综合办学能力 |
(三) 促进了全国高等教育协调发展和边疆安全稳定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
(一) 政策制定多头管理与政策资源配置不足 |
(二) 部分执行主体动力不足及政策执行失真 |
(三) 政策监控和评估缺乏制度规范 |
第八章 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 |
一、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创新面临的挑战 |
(一) 加快内涵建设是当前西藏高等教育改革的重点 |
(二) 支援政策目标、任务与方式发生了较大变化 |
二、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的制度创新策略 |
(一) 加强各政策部门的协调与配套政策制定 |
(二) 增强政策执行主体自觉性及执行力度 |
(三) 健全政策监控和评估工作机制 |
结论与展望 |
一、主要结论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四、抓住西部大开发机遇 促进新世纪内蒙古教育上新台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共同富裕现代化道路研究[D]. 金光旭. 吉林大学, 2021(01)
- [2]钱学森社会主义国家建设思想研究[D]. 王秀芳. 兰州大学, 2021(09)
- [3]推动东北地区深度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研究[D]. 张晨瑶. 大连海事大学, 2020(04)
- [4]西部大开发:新时期 新格局[J]. 范恒山,肖金成,陈耀,张可云,安树伟,丁任重,刘以雷. 区域经济评论, 2020(05)
- [5]《人民日报》社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1989-2002)[D]. 刘晓晶.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6]兰州现代城市总体规划编制的特征分异及其动力机制研究[D]. 王思懿.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7]西北地区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育研究[D]. 顾超. 兰州大学, 2020(01)
- [8]西部大开发政策对绿色发展效率的影响研究[D]. 段洁. 西北大学, 2020(07)
- [9]新疆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协同机制研究[D]. 张军谋.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10]新中国成立后中央政府支援西藏高等教育政策及其实施研究[D]. 张王勇.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西部大开发论文; 共同富裕论文; 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论文; 经济建设论文; 国家经济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