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孔乙己与the Sampler之比较(论文文献综述)
李军[1](2018)在《能源政策审议报告中的照应及其翻译处理 ——以“G20框架下中国关于鼓励浪费的低效化石燃料补贴同行审议报告”的汉译本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以“G20框架下中国关于鼓励浪费的低效化石燃料补贴同行审议报告”的汉译本为例,以衔接理论中的照应衔接为框架,探讨了翻译该文本过程中对照应衔接手段的恰当处理方法。本研究所用文本为能源政策性报告,源语特征主要有三。在词汇层面上,主要涉及化石燃料能源和税收相关的词汇;在句法层面上,句子普遍偏长,句式多变,简单句与复合句交替出现,复合句多以定语从句和名词性从句为主;从语篇层面上,原文采用了许多照应衔接手段促进语篇连贯,以人称和指示照应为主,对比照应出现的频率虽不如前两种,但出现的照应类型具有代表意义。本文首先对语篇中的照应做了概念介绍,再对照应翻译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然后对英汉语篇中的照应衔接分别做了详述,接着从频率、数量、用法上对人称照应、指示照应和对比照应进行了对比分析,找出三者之间的异同。在照应衔接手段差异的基础上,结合具体例子分析总结出了处理三种照应类型的方法。进而对源语文本的照应衔接类型做了分析,并列举了源语中出现的照应词。最后,结合具体的翻译实践案例,本文在分析源语照应关系的同时,以汉语语篇的照应衔接模式为导向,找出处理文本照应衔接的翻译方法,包括复现法、略译法和替换法。本文主要发现有三。第一,在英汉翻译的过程中,处理人称照应和指示照应的主要方法有复现法、略译法和替换法,对比照应与前两种照应差别较大,处理时以替换法为主,分为比较词汇替换和比较结构替换。采用这些方法可以使译文前后衔接紧密,语义连贯流畅。第二,无论是源文还是译文,照应的使用都应遵循语言系统的内在规律和客观环境的外在规律,并受语言使用者的主观意识和行文的左右。第三,照应的分析和理解,不能仅仅局限于语篇内相关先行词或者某个物质实体,还必须通过语境。因此需要译者借助于经验知识,激活大脑的先存图式,通过相应的思维推理来实现。
孔祥俊[2](2018)在《作品名称与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的反思与重构——关于保护正当性和保护路径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司法中的主流观点将作品名称和角色名称的商品化权益定位为因在作品中的知名所产生的权益,实质上被当作着作权的派生权益,并据此设定了保护条件。这种保护态度在正当性上存在固有缺陷,在制度设计上不能自洽和融贯。未经实际商品化的作品名称和角色名称,即便具有知名度和潜在商业价值,并不当然成为受保护的现实法益。此类商品化权益应当源于原作品以外的商品化行为,且最终定位于商业标志性权益,按照商业标志性权益进行法律保护。不受着作权保护,又未经实际商品化的作品名称和角色名称,通常属于不受保护的利益,应当归入公有领域。
张秋宇[3](2017)在《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分析》文中认为在开放知识经济的时代背景下,高素质的外语人才是社会跨文化交际的需求,在培育跨文化英语人才的过程中,要重视英语教育在现实中的有效促进作用和意义,尤其要关注英美文学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以英美文学作为大学英语教育的重要元素,以英美文学作品作为英语语言学习和教育的辅助,使学习者能够从优秀的英美文学作品中获得启迪和收获,体现出英美文学和大学英语教学一体化的价值。
曾文华[4](2017)在《英汉复合称谓的人际意义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称谓语研究是个古老而又现代的话题,对称谓语的研究几乎贯穿了整个语言的发展史。随着语文学、文化人类学、语言学与社会学的发展,称谓语研究在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上也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复合称谓在新闻报道、媒体访谈、文学作品及日常生活中使用极其广泛,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其人际意义,特别是评价功能对于构建人际关系和呈现话语立场,理解文学作品人物形象与性格特征,促进语言教学及翻译实践均有重要意义,然而以往的研究中对复合称谓的评价意义和人际功能研究却极为少见。本文试图在以往的研究基础上,从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上有所创新,基于Halliday的人际意义系统和Martin的评价理论体系,构建本文的理论研究框架,以自建英汉文学语料库为主要来源的英汉复合称谓为研究素材,采用以语料库为基础的共时对比研究方法,对汉英复合称谓的人际意义,特别是评价意义进行研究。主要回答三个问题:(1)英汉复合称谓具有哪些基本称谓构成要素、复合方式及数量分布,有哪些异同?(2)英汉复合称谓有哪些人际意义,是如何表达这些意义的?(3)英汉复合称谓的选用受哪些语境因素的制约?回答这些问题,有助于我们对英汉复合称谓的构成要素、结构特征及其人际意义进行系统描述,对复合称谓在人际意义构建、情感表达和社会评价方面具有的功能进行细致分析,为英汉文学作品赏析、对外汉语教学与翻译实践提供有益的借鉴与参考。本文用于统计的英语语料源自英国广播公司BBC评选的“英国人最喜欢的百部文学作品”外加两部戏剧,共计214,926词,含复合称谓3358项;汉语语料源自香港《亚洲周刊》评选的“20世纪中文小说100强”的作品外加两部戏剧,共计214,567字,含复合称谓1995项。基于语料但不限于语料中所含的英汉复合称谓,对比描述英汉复合称谓的结构形态和语义功能,依据Martin构建的社会文化语境分析框架,探讨语域、语类和文化意识形态对复合称谓的语用制约。通过研究,得出如下结论与发现:(1)复合称谓不仅呈现人际关系,而且参与协商与构建人际意义,是构建人际关系的重要手段与表现形式。英汉复合称谓通过不同构成要素进行复合产生不同的人际功能,如区别性指称功能、描述功能、情感功能和评价功能。通过其丰富的结构形态与语义功能,广泛运用于文学故事类及其他语类语篇中,参与人际意义的协商与构建,在社会生产活动中起着协商、构建、呈现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2)英汉复合称谓虽然在总体复合方式上大致相同,但核心构成要素与附属构成元素之间的复合生成能力并不一致,表现形式也有一定差异。英汉复合称谓均包括六大核心构成要素与六大附属构成要素,具有四种主要复合方式。六大核心构成要素为六大主要的核心称谓,包括:代称称谓、泛指称谓、社交特指称谓、姓名称谓、亲属称谓、情感称谓;六大附属构成要素,是在复合称谓生成过程中须依附于核心称谓词而存在的要素,包括:指示代词、形容词性的人称/物主代词、数量形容词、普通形容词(包括品质形容词、颜色形容词、分类形容词等)、具有描述性的结构短语、黏着语素。这些核心构成要素与附属构成要素,主要通过偏正、联合、偏正联合以及特殊方式四种复合方式构成复合称谓。无论英汉,通过在核心称谓词前(后)添加修饰限定语,可表现不同性质、不同强度、不同立场和评价的人际意义,通过核心称谓词之间的联合使用,还能起到提升表达力度、强化情感态度的语义功能。语料统计显示,四种复合方式生成的复合称谓在语篇中的使用频率存在显着差异。偏正式复合称谓,占压倒性多数,在英汉语料中分别占81.63%和77.29%以上;联合式复合称谓和偏正联合兼有式复合称谓所占比例较少,在英汉中均略高于总数的8%;英汉特殊结构式复合称谓在四类中的数量最低,在英汉中分别占总数的1.22%和5.81%。核心基本称谓词,通过偏正与(偏正)联合等复合方式,生发出结构相对稳定但又富于变化的复称谓语,来实现不同的人际功能,或实现区别性指称,或直接呈现人际关系,或传递特定的情感功能与评价功能,或参与人际意义的协商与构建。(3)在进行人际定位和关系构建与呈现的过程中,英汉复合称谓的选用受到不同社会文化语境的制约与影响。社会文化因素对英汉复合称谓选用的影响,基本符合Martin构建的四级体现关系模型:意识形态→语类→语域→语言(→表示体现关系)。语域的三个变元中,话语基调对英汉复合称谓的选用影响最为显着。语篇的正式性,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权势与等位语义关系,说话人的礼貌程度以及说话时的情感情绪,或者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关系亲密程度或心理距离,都会制约英汉复合称谓的选用。这些因素制约着人际交往活动,不仅体现在人际交往过程中,也体现在语篇和话语的生成过程之中。说话人和听话人之间的权势关系与等位关系,是影响复合称谓选用的最重要的因素之一,其语义关系同时也受交际参与者的职位高低、年龄大小、性别差异、亲密程度或心理距离等因素的影响。语类差异也影响说话人对复合称谓的选用。社会事件参与者的多少,参与者之间关系的复杂程度,对人际意义的表达都制约着复合称谓的使用。一般说来,话语的发出者与接受者的参与者越多,关系越复杂,选用的复合称谓则更复杂多样化,以便能清晰地体现人际关系、人物特征以及说话人的情感与评价。英汉社会文化意识形态的差异,制约英汉语类结构的生成过程,也影响着英汉复合称谓在不同语类语篇中的使用。反之,英汉复合称谓在语篇中的使用也呈现了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言行的规范与制约作用。本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在对英汉复合称谓进行界定的基础上,首次对其主要构成要素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六大核心构成要素和六大附属构成要素,以及四种主要复合方式,对英汉复合称谓的内部构成要素与结构类型分布进行了量化对比与较为细致和全面的描述。(2)主要以文学语料为基础,统计和分析英汉复合称谓在语篇中的使用情况,并以此为基础,首次较为全面详实地分析了英汉复合称谓的人际意义,分析英汉复合称谓如何在复合的过程中呈现评价意义,实施协商意义与参与意义,提出英汉复合称谓在人际定位、人际关系协商、参与、构建与呈现过程中的重要作用。(3)结合具体的语篇个案《呼兰河传》、《两地书》和Wuthering Heights(《呼啸山庄》),对英汉复合称谓的评价意义、协商意义与参与意义分别作了较为深入的讨论。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不足,主要有:(1)对比论证的深入程度不够。对英汉复合称谓的人际意义的表现方式对比不够深入,多为散点对比,全面概括不足。(2)语料的选取不够全面。研究的语料主要为文学语类,仅涉及少量的新闻、访谈、学术简介等其它语类,因而对不同语类对复合称谓的制约作用讨论不够充分。(3)对英汉复合称谓的界定与分类可能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对复合称谓的分类上存在两类或多类称谓并用取其一的情况,归类划分时可能带有一定的主观性,因而对数据统计的客观性可能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有关语境特征对复合称谓语用的制约问题,还有许多方面值得进一步探究。若对语类进行扩充,对语料进行更为详细的分类统计和研究,则可能回答出哪些复合称谓仅用于当面称呼,哪些复合称谓仅用于背称,哪些复合称谓可以兼用的问题。这将有助于我们更清楚地了解口头和书面话语方式对复合称谓的语用制约。若对英汉复合称谓进行历时变化研究,则可能发现其语用变化规律,对我们全面认识复合称谓以及研究社会意识形态的变化对复合称谓语用的影响也具有语言学与社会语言学价值。
王晓为,丁程程[5](2015)在《鲁迅小说《孔乙己》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文中指出一、鲁迅小说《孔乙己》英译本概述《孔乙己》是鲁迅小说代表作之一,全文字数不足3000字,但鲁迅先生通过其形象的人物刻画,揭露了封建礼教吃人的本质,受到很多读者的喜爱。目前常用于鲁迅小说《孔乙己》的英译本研究的有三种英译本,分别是1936年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所译,选编于Living China——Modern Chinese Short Studies中的译文;JuliaLovell(中文名字蓝诗龄)所译,于2009年11月由英国企鹅出版社出版的《鲁迅
胡英歌[6](2015)在《人文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与重构——以文章《品尝者》(The Sampler)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过多关注了英语的工具性,而忽略了其人文性,导致学生在现实中出现人文素养的缺失或者低下。基于这种现象,本文以《品尝者》为例,尝试从学校、教师及学生三个方面提出其解决方案,以实现人文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重构和提升。
徐岩[7](2013)在《小说人物孔乙己与the sampler的比较》文中提出孔乙己——鲁迅先生的小说《孔乙己》的主人公,thesampler美国作家I.V.Morris的短篇小说TheSampler的主人公,虽然所处的时代和社会背景不同,但却在某些方面表现出了惊人的相似,本文拟对这两个人物进行比较分析,以更好地欣赏两篇作品。
吴建[8](2013)在《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文中研究指明翻译批评及翻译质量评估是翻译研究的核心内容之一,自有翻译实践以来就始终由翻译用户、翻译活动发起人、翻译研究者等翻译行为主体实践着。早期的翻译理论很大程度上均为针对翻译批评及其衍伸而来的翻译方法的讨论,到近代以来形成更加成熟的观点。在翻译历史长河中,文学翻译一直占据主流。文学翻译作为翻译活动的主要构成元素之一,自然也需要一个解释力强的翻译评估体系。但可惜的是,译界迄今缺乏一个系统、操作性强、且抓住文学翻译根本属性的评估模式。中国传统译论是主要基于文学翻译的,其重视风格或美学维度的翻译标准也多直切文学翻译的本质。这可从中国传统译论的发展路线不难看出。从严复的“信、达、雅”、林语堂的“美译”、傅雷的“神似论”、钱钟书的“化境说”、到许渊冲的“三美论”、再到刘重德的“信、达、切”,无不重视美学、风格的翻译。王宏印(2006)等人现代文学翻译批评较之前人系统,但也都专门将风格列为独立的评判标准。西方的早期论述如泰特勒(Tytler:1791)也提出了旨趣相当的三原则:相同的思想、相同的风格/笔调、相同的流畅性。可见,中西传统译论向来重视美学维度。但受制于其“不重立论”、“不成系统”、“不求‘甚解’”的传统(杨晓荣,2001),不仅操作性较差,且对文学作品主题意义的探讨有所欠缺。其重整体作家风格的批评方式在面对现代文学精细复杂的文体之网时也显得有些力不从心。因此,未形成一个系统而行之有效的评估模式,只能作为宏观的参考原则。当代学者借助西方语言学模式建立的翻译质量评估模式多以某一或多个语言学模式为评估依据,鲜以文学翻译为主要评估对象,更不能充分满足文学文本文体意义(美学意义和主题意义)的挖掘。由主题意义和美学意义构成的文体意义乃文学作品的核心意义,也是文学翻译批评与质量评估的核心要素。如上所述,传统译论太粗犷,而现代译论多偏离文学翻译本质。因此,翻译界亟需一个既契合文学翻译本质属性、又成体系的文学翻译评估框架。而现代文体学的兴起为系统地考量文学翻译的文体之维提供了条件。现代文体学借助传统和现代语言学视角可对文学文本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意义进行较为充分、全面的挖掘,在提供文学文本意义解读的同时,给文学文本翻译的评估提供较为完善的指导。本文的宗旨,即借助现代文体学为文学翻译量身定做一个系统的、操作性强的翻译评估框架。本文将整合传统修辞学、功能文体学、语用文体学、认知文体学、以及叙事文体学几大视角、充分考虑双语语言、文化差异,以及各文学文体的主题建构与审美特点、从语音-语形-词-句-篇层面构造一个系统的文学翻译文体评估框架。本文写作框架如下:第一章:绪论。本章简要地介绍本研究的目标、研究价值、研究内容、重点与难点、以及研究的创新之处。第二章:西方文体学发展纵览。本章为文献综述,回顾了现代意义上的西方文体学逾一百年的发展历程,将西方文体学迄今的发展用四个转变加以概括:从印象到系统、从形式到功能、从作者到读者、从文本到多模态。第三章:文学翻译评估理论回顾。本章为文献综述,回顾了文学翻译评估的相关概念、传统与当代路径,并回顾了翻译界从文体学视角对文学翻译进行的相关研究。第四章:传统修辞学与文学翻译评估。本章探讨了传统修辞学的若干方面对文学翻译评估的启发。重点讨论了以下几个方面:语音修辞(音乐性、像似性)、语相修辞(像似性)、词语修辞、句法修辞、修辞格等。第五章:现代文体学与文学翻译评估。本章选择了四个和文学翻译相关性最强、且互相补充的文体学流派:功能文体学、语用文体学、认知文体学、叙事文体学,讨论其对文学翻译评估的启发。第六章: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本章为本研究核心理论框架部分。本章列举了五个文体学视角和文学翻译评估相关的参数,并基于该参数、围绕主题意义和美学意义构建了一个分析框架。然后,根据叙事型文本和抒情型文本两大类文学体裁的主题意义和美学意义特征进行更为详细的评估说明。本章还讨论了评估原则和方法。第七章:案例分析。本章根据第六章的框架和说明,分别进行了英语小说汉译、汉语小说英译、英语诗歌汉译和汉语诗歌英译四种类型的案例分析。第八章:本章为结论。回顾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对研究的不足进行了总结,并对未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徐岩[9](2013)在《基于《堂吉诃德》三个中文译本的复译研究报告》文中研究指明《堂吉诃德》是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杰作,作者为西班牙人塞万提斯。从二十世纪初,林纾与陈家麟最早合译其为《魔侠传》至今,已经出现了不下二十个中文译本。虽然,经典文学作品的复译是一种极为普遍的现象,这种现象在文学界和翻译界也越来越引发学者们的关注,但是理论界并没有形成一套完整的理论体系来研究复译发生的原因、指导复译的过程以及提出复译的评价标准。因此,本文将以《堂吉诃德》的多个中文译本为基础,对不同译者的不同译本进行比较,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研究:首先,本文将简要回顾《堂吉诃德》初译及复译的进程,同时明确复译及转译等概念,并确定本论文将要进行研究的三个典型译本:林纾和陈家麟的《魔侠传》,杨绛的《堂吉诃德》以及董燕生的同名译作。这是因为,《堂吉诃德》的原文是用西班牙语写成,但是,由于二十世纪初,我国西班牙语人才极度匮乏,以1922年出版的由林纾和陈家麟合译的《魔侠传》为起点的各种《堂吉诃德》中译本,都是通过英文版转译的,直到1978年出版的由杨绛翻译的《堂吉诃德》才是第一本真正意义的由西班牙语直接翻译到汉语的译本。其次,本文试图以接受美学理论和阐释学为依据,以《堂吉诃德》的三个中文译本为例,从译者、读者、社会文化等几个方面对文学作品复译的必然性和必要性进行分析和研究。第三,本文将尝试进行“对复译作品的质量如何进行评价”的探讨,这既是本文的主要部分,也是本文的创新点。综合先前的研究成果,可以发现,广大学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复译的必要性上,而对“如何评价复译作品”这一问题的涉及者寥寥无几。对于这一问题,本文作者认为:首先,复译也是一种翻译,单纯从一个译本出发,进行评价的时候,完全可以使用评价翻译的标准来进行;其次,复译又是一种特殊的翻译,因为译本众多——至少有原译和复译两个译本——比较就在所难免,因此,对复译作品的评价体系中必然会包含不同译本的比较研究,比较什么,怎么比较将是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另外,在对各个译本进行比较的过程中,本文作者发现,单纯的文本比较是片面的,因此对复译的比较研究应该是一种交叉型的综合研究,这样才能保证对复译的研究是全面的。通过以上的研究,本文作者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构想:评价者除了按照一定的原则将众多译本评出孰优孰劣之外,还可以进一步地进行探讨,以提出的自己的构建性译文。构建性译文可谓取众家之长,因此,它将是最接近所谓的“最终的定本”的译本。本文的最后部分,将就复译的价值进行探讨。显而易见,尽管学术界对复译的看法各异,但复译却在成为一种潮流。成功的复译作品,可以提高翻译质量,普及翻译文学,这些价值是不言自明的。但即使是相对失败的复译作品,也有其存在的价值。复译作品,只要不是那些乱译、抄译的糟粕,就一定会与其他译本有所不同,而比较这些不同以发现某些翻译的规律,推广优秀译者的经验,这正是一门新兴学科“比较翻译学”的研究内容。因此可以说,复译作品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翻译理论的研究。另一方面,同一作品的多个译本,对于透彻理解原着有很大的帮助,对比较文学的健康发展也会起到推动作用。
黄一超[10](2012)在《外宣翻译中的文化鸿沟》文中指出由于词汇冲突和缺失以及文化意象的不可译性,外宣翻译在实际生活中存在种种困难。文本拟从文化的角度来探讨其问题以及解决方案。
二、孔乙己与the Sampler之比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孔乙己与the Sampler之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能源政策审议报告中的照应及其翻译处理 ——以“G20框架下中国关于鼓励浪费的低效化石燃料补贴同行审议报告”的汉译本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翻译项目介绍 |
第二部分 翻译稿 |
第三部分 翻译研究报告 |
第1章 引言 |
1.1 翻译项目介绍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3 研究方法 |
1.4 论文结构 |
第2章 英汉语篇中的照应衔接 |
2.1 语篇中的照应衔接 |
2.2 照应翻译的研究现状 |
2.3 英语语篇中的照应衔接 |
2.3.1 人称照应 |
2.3.2 指示照应 |
2.3.3 比较照应 |
2.4 汉语语篇中的照应衔接 |
2.4.1 人称照应 |
2.4.2 指示照应 |
2.4.3 比较照应 |
2.5 英汉语篇照应衔接的对比 |
2.5.1 人称照应 |
2.5.2 指示照应 |
2.5.3 比较照应 |
2.6 英汉语篇照应衔接的处理方式 |
2.7 小结 |
第3章 照应衔接的译例分析 |
3.1 原文文本照应举例 |
3.2 译文中的照应衔接处理 |
3.2.1 人称照应衔接处理 |
3.2.2 指示照应衔接处理 |
3.2.3 对比照应衔接处理 |
3.3 小结 |
第4章 结论 |
4.1 研究发现 |
4.2 不足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作品名称与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的反思与重构——关于保护正当性和保护路径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作品名称和角色名称司法保护态度的演变 |
(一) 由全面的否定保护到反不正当竞争保护 |
(二) 商标授权确权中的商品化权益保护 |
(三) 由个案裁判到一般规则:司法解释的明确规定 |
(四) 保护态度在演变中的质变 |
二、关于保护正当性之主流观点的质疑 |
(一) 先存的还是后生的在先权利 |
(二) 对于“两类名称”商品化权益正当性的主流认识 |
(三) “两类名称”商品化权益不是着作权的延伸保护和衍生权利 |
(四) 是否适合以劳动价值论和商业价值侵占论为正当化理由 |
(五) 遏制混淆的正当性理由 |
(六) 对于保护正当性主流观点的总体评价 |
三、“两类名称”商业标志性权益的定性与制度设计 |
(一) 商品化行为 (活动) :保护的基础和桥梁 |
(二) 纳入商业标志性权益的正当性和必要性 |
(三) 纳入商业标志性权益的制度构造 |
四、结语 |
(3)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探索英美优秀文学作品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
(一) 英美文学可以创设出丰富的语境, 使学生体验到深邃的语境价值 |
(二) 英美文学作品蕴含有丰富的语言资源价值 |
(三) 英美文学作品中有独特的、通俗化的俚语, 体现出其现实价值 |
(四) 英美文学的文化背景价值 |
(五) 英美文学可以成为学生进行语言挖掘的素材内容 |
(六) 英美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 |
二、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一) 经典英美文学的修辞手法赋予词汇以生命。 |
(二) 运用故事人物不同的词汇显示出不同的语言风格。 |
三、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
(一) 在大学英语教材中挖掘英美文学元素 |
(二) 英美文学中的诗歌和名言可以锻炼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
(三) 英美电影可以增加学生的语言背景知识 |
四、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翻译教学中的差异性价值 |
(一) 采用直译和意译的语言翻译方式。 |
(二) 注重把握译文和原文的风格。 |
(4)英汉复合称谓的人际意义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缘起 |
1.2 研究内容、目的与意义 |
1.3 称谓与复合称谓的定义 |
1.4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称谓研究综述 |
2.1 语文学视域下的称谓辞书研究 |
2.2 文化人类学视域下的称谓研究 |
2.3 语用学视域下的称谓研究 |
2.4 社会语言学视域下的称谓研究 |
2.5 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称谓研究 |
2.6 当前称谓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
第三章 研究理论框架 |
3.1 相关核心概念 |
3.1.1 语言的三大元功能 |
3.1.2 语言是可供选择的意义潜势系统 |
3.1.3 语域 |
3.1.4 Martin的语境分析模型 |
3.2 人际意义研究理论基础 |
3.2.1 Halliday系统功能语言学中的人际意义理论 |
3.2.2 Martin评价理论体系中的人际意义理论 |
3.3 本文的人际意义研究框架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英汉复合称谓 |
4.1 复合称谓的定义与结构类型 |
4.2 英汉复合称谓的构成要素及复合方式 |
4.2.1 英汉复合称谓的基本构成要素 |
4.2.2 英汉复合称谓的具体复合方式 |
4.3 核心构成要素与主要结构类型数量分布 |
4.3.1 英汉复合称谓核心构成要素的数量分布 |
4.3.2 英汉复合称谓不同结构类型在文学语篇中的数量分布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英汉复合称谓的评价意义 |
5.1 言语互动中的立场、定位与评价 |
5.1.1 《边城》第一章中言语互动中的立场与定位 |
5.1.2 Jane Eyre第一章言语互动中的立场与定位 |
5.2 英汉复合称谓的态度意义 |
5.2.1 情感 |
5.2.2 判断 |
5.2.3 鉴赏 |
5.3 英汉复合称谓的级差意义 |
5.3.1 语势 |
5.3.2 聚焦 |
5.4 英汉复合称谓的介入意义 |
5.4.1 单声 |
5.4.2 多声 |
5.5 案例分析:《呼兰河传》选段中评价意义的表达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英汉复合称谓的协商意义 |
6.1 协商内容 |
6.1.1 称谓命题协商 |
6.1.2 称谓提议协商 |
6.2 协商模式 |
6.2.1 称谓协商的途径与主要结构模式 |
6.2.2 典型结构模式 |
6.2.3 扩展结构模式 |
6.3 案例分析:《两地书》中复合称谓的协商意义表达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英汉复合称谓的参与意义 |
7.1 群体归属特性表达参与意义 |
7.1.1 英汉复合称谓的群体归属特性表达 |
7.1.2 英汉复合称谓表达群体归属特性的要素 |
7.2 话语立场表达参与意义 |
7.3 案例分析:Wuthering He ights中复合称谓的参与意义表达 |
7.3.1 Wuthering Heights中复合称谓的群体归属特性表达 |
7.3.2 Wuthering Heights中不同话语立场与复合称谓的选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语域、语类、意识形态对英汉复合称谓的语用制约 |
8.1 语域 |
8.1.1 话语基调 |
8.1.2 话语基调对复合称谓语用的制约:以姓名称谓为例 |
8.1.3 情感对复合称谓语用的影响 |
8.1.4 其他因素 |
8.2 语类 |
8.3 意识形态 |
8.4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
9.1 研究的结论与发现 |
9.2 研究的不足之处与前景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1 数据统计所用英语语料来源一览表 |
附录2 数据统计所用汉语语料来源一览表 |
附录3 称谓使用正负情感强度调查问卷 |
附录4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5)鲁迅小说《孔乙己》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鲁迅小说 《孔乙己》英译本概述 |
二、译者主体性在三译本中的体现 |
(一)译者主体性 |
(二)译者主体性在文学翻译中的体现 |
1.译者主体性对译本风格的影响 |
2.译者主体性在文化语境中的体现 |
(三)译者主体性在 《孔乙己》三译本中的体现 |
1.选择原文和解读原文 |
2.表达原文和翻译技巧的使用 |
三、三译本中译例比较与分析 |
四、结语 |
(7)小说人物孔乙己与the sampler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小说人物孔乙己和the sampler的比较 |
2.1 外貌的比较 |
2.2 语言的比较 |
2.3 动作的比较 |
2.4 神情的比较 |
3 结束语 |
(8)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标 |
1.2 研究价值 |
1.3 主要研究内容 |
1.3.1 文体学发展回顾 |
1.3.2 翻译评估现状研究 |
1.3.3 文体学对文学翻译的启示 |
1.3.4 评估框架构建 |
1.3.5 评估框架应用 |
1.4 研究重点和难点 |
1.4.1 重点 |
1.4.2 难点 |
1.5 理论创新 |
1.6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西方文体学发展回顾 |
引言 |
2.1 起步阶段:从印象到系统 |
2.2 兴起阶段:从形式到功能 |
2.3 从作者到读者 |
2.4 从文本到多模态 |
小结 |
第三章 文学翻译评估理论回顾 |
引言 |
3.1 翻译质量评估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3.2 基于文体学视角的翻译批评研究回顾 |
3.2.1 早期论述 |
3.2.2 国外文体学视角翻译研究现状 |
3.2.3 我国文体翻译研究 |
小结 |
第四章 传统修辞学与文学翻译评估 |
引言 |
4.1 语音修辞 |
4.1.1 语音音乐性 |
4.1.2 语音像似性 |
4.1.3 语音修辞格 |
4.2 语相修辞 |
4.2.1 大小写 |
4.2.2 拼写 |
4.3 词语修辞 |
4.3.1 词汇指称意义特征 |
4.3.2 词汇内涵意义特征 |
4.4 句法修辞 |
4.4.1 句子结构修辞 |
4.4.2 语法功能修辞 |
4.5 修辞格 |
4.5.1 反讽 |
4.5.2 挖苦 |
4.5.3 夸张 |
4.5.4 矛盾修辞 |
4.5.5 借代 |
4.5.6 暗喻 |
4.5.7 拟人 |
4.5.8 转品 |
4.5.9 通感 |
小结 |
第五章 现代文体学与文学翻译 |
引言 |
5.1 功能文体学 |
5.1.1 概念功能 |
5.1.2 语篇功能 |
5.2 语用文体学 |
5.2.1 言语行为 |
5.2.2 合作原则 |
5.2.3 语用预设 |
5.2.4 礼貌策略 |
5.2.5 话轮 |
5.2.6 指示语 |
5.3 认知文体学 |
5.3.1 句法像似性 |
5.3.2 概念隐喻 |
5.3.3 主体-背景构造 |
5.4 叙事文体学 |
5.4.1 叙事视角 |
5.4.2 言语/思想呈现模式 |
5.4.3 故事节奏 |
小结 |
第六章 构建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 |
引言 |
6.1 文学翻译评估文体学框架的理据 |
6.2 翻译文体评估的两个视角 |
6.3 构建评估框架 |
6.3.1 文学文本的文体意义及语言表征 |
6.3.2 文体意义与文体形式清单 |
6.3.3 评估框架、步骤、方式及原则 |
小结 |
第七章 评估框架应用 |
引言 |
7.1 叙事型文本评估 |
7.1.1 小说英汉翻译评估 |
7.1.2 小说汉英翻译评估 |
7.2 抒情型文本评估 |
7.2.1 英诗汉译评估 |
7.2.2 汉诗英译评估 |
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8.1 主要研究内容回顾 |
8.1.1 文献综述 |
8.1.2 各文体学视角对文学翻译评估的启发 |
8.1.3 文学翻译的文体学框架构建和案例分析 |
8.2 研究价值与创新 |
8.2.1 研究价值 |
8.2.2 研究创新 |
8.3 研究的不足 |
8.4 未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9)基于《堂吉诃德》三个中文译本的复译研究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Introduction |
Chapter Ⅰ The No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Retranslation |
1. The Notion and Classification of Retranslation |
2. The Process of Don Quixote’s Translation and Retranslations in China |
Chapter Ⅱ Inevitability and Necessity of Retranslation |
1. Theoretical Base—Brief Introduction to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
2. Inevitability and Necessity of Retranslation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esthetics of Reception |
3. Other Factors and Don Quixote’s Retranslations |
Chapter Ⅲ Evaluation of Retranslation |
1. To Evaluate Retranslation as a Kind of Translation |
2. To Evaluate Retranslation as a Special Kind of Translation |
3. Other Methods to Evaluate Retranslation |
4. A Constructive Translation by the Author of This Study |
Chapter Ⅳ The Value of Retranslation |
1. Improvement to the Quality of Translation by Retranslation |
2. Accelera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comparative translatology and comparative literature by Retranslation |
Conclusion |
Bibliography |
Acknowledgements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
(10)外宣翻译中的文化鸿沟(论文提纲范文)
一、词汇冲突和词汇空缺 |
二、文化意象的不可译性 |
1.成语等所运载的民间传说、历史背景等文化意义的不可传递性。 |
2.文学文本中语言意蕴的不可译性。 |
3.中文里特有的“文化词”的不可替代性。 |
4.中国习俗文化、思维观念以及价值观的特殊性。 |
5.中文语言文字特点以及修辞的独特性。 |
四、孔乙己与the Sampler之比较(论文参考文献)
- [1]能源政策审议报告中的照应及其翻译处理 ——以“G20框架下中国关于鼓励浪费的低效化石燃料补贴同行审议报告”的汉译本为例[D]. 李军.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2)
- [2]作品名称与角色名称商品化权益的反思与重构——关于保护正当性和保护路径的实证分析[J]. 孔祥俊. 现代法学, 2018(02)
- [3]英美文学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价值分析[J]. 张秋宇. 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7(07)
- [4]英汉复合称谓的人际意义研究[D]. 曾文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5]鲁迅小说《孔乙己》英译本翻译策略研究[J]. 王晓为,丁程程. 短篇小说(原创版), 2015(33)
- [6]人文素养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缺失与重构——以文章《品尝者》(The Sampler)为例[J]. 胡英歌.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5(19)
- [7]小说人物孔乙己与the sampler的比较[J]. 徐岩.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2)
- [8]文学翻译的文体学评估框架[D]. 吴建.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13(08)
- [9]基于《堂吉诃德》三个中文译本的复译研究报告[D]. 徐岩. 辽宁大学, 2013(01)
- [10]外宣翻译中的文化鸿沟[J]. 黄一超. 绵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