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继续医学教育与医院发展

浅谈继续医学教育与医院发展

一、浅淡继续医学教育与医院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小宁,原静民,常虹,胡婷华,沈沛,陆淑敏,樊晓燕,陈明伟[1](2021)在《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职业使命感调查研究》文中认为目的新时代的大学生在想什么,特别是疫情后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现状如何,为全面、客观地掌握新时代医学生的这些思想政治状况,进行本次调查,为新时代医学生教育提供科学指导。方法根据新时代现状,针对性的设计网络问卷调查表,对陕西省内4所医学高校本科医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学术自主选答后提交,系统自动进行统计,之后对调研结果进行对比分析。设计电子调查问卷7 000份,有6 556名学生参与,实际完成答卷6 487份。结果经分析6487个样本问卷,显示医学生理论和知识基础牢固,但政治立场不坚定,对职业发展前景,根据年龄不同得到的差异显着(P<0.001),值得重视。生源地区差别与大学生心理状态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是学生干部的和不是学生干部的大学生对比差异也是值得注意的。医学生的年级越高对未来职业前景越消极悲观,职业认识浅淡、社会主义集体观念不强、情感道德有待完善,需要给予更多的关怀和职业指导,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医学职业教育的全过程。结论加强医学生的职业使命感的教育是一个长期的主题。教育管理者要重视加强高年级医学生的人生观、职业观教育,提高医学生的认识高度,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创造人类的幸福。

周瑾瑜[2](2021)在《肺孤立性结核结节的CT特征分析》文中研究指明目的分析并总结孤立性肺结核结节(SPTN)的CT特征,提高对本病的认识及诊断能力。方法回顾性分析42例SPTN(经手术病理证实为结核)患者的胸部CT资料,着重评价病灶分布、形态特征、周围结构改变及其增强CT表现。结果42个SPTN均为实性,主要位于双肺上叶23个(54.8%),呈圆形或类圆形20个(47.6%),其中边缘光滑9个(45.0%),边缘局限性突起5个(55.6%),边缘毛糙11个(55.0%),部分略呈分叶状,边缘亦常伴局限性突起或条索8个(72.7%);呈类三角形7个(16.7%),主要表现为边缘光滑、密度浅淡、紧贴血管、尖端朝向胸膜(5个,71.4%);呈长椭圆形6个(14.3%),边缘多为锯齿状并伴少许条索4个(66.7%);呈不规则形9个(21.4%),其密度多不均匀,可见空气支气管征或空泡征,边缘毛糙,周围常伴磨玻璃密度影5个(55.6%)。31个(73.8%)结节增强后以无明显强化(15个,48.4%)及轻中度强化(13个,41.9%)为主,边缘毛糙(13个,61.9%)较边缘光滑(3个,30.0%)强化多见(P<0.05)。结论SPTN的CT表现形态主要有4种,当肺结节呈圆形/类圆形且边缘可见局限性突起或条索,呈三角形且密度浅淡、边缘光滑,或为长椭圆形且边缘呈锯齿状时要考虑其为结核的可能性,病灶的强化表现有助于提高诊断准确性。

肖姣[3](2020)在《振腹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研究目的观察振腹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生活质量及体脂测量相关指标的影响。研究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70例代谢综合征患者随机分为振腹组35例和对照组35例。振腹组要求患者在干预观察期间的饮食、运动与药物治疗等与干预观察前保持一致的前提下予以振腹疗法,振腹疗法具体手法操作如下:①逐一点按肺俞、心俞、膈俞、肝俞、脾俞、肾俞、合谷、曲池、足三里、三阴交、丰隆、阴陵泉、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水道、大巨。以上腧穴取双侧点按,点按时双手拇指同时用力,以患者感到酸胀为度,每穴30s,共10min。②医者对患者进行振腹治疗。振腹法的操作为医者用右手掌心的劳宫穴对准患者神阙穴,中指自然置于任脉循行线上,食指、无名指自然置于肾经循行线上,拇指、小指自然置于胃经循行线上,然后进行腕部松振法操作,共20min。每次总治疗时间为30min,隔日1次,连续4周,12次为一疗程,连续治疗1个疗程。对照组要求患者在干预观察期间的饮食、运动与药物治疗等与干预观察前保持一致,并且及时电话或微信跟踪患者以上情况,连续4周。比较两组患者干预观察前后血脂、血糖、中医症状评分和体脂测量相关指标。研究结果1.入组例数70例,研究过程中振腹组脱落3例(患者因工作原因退出),最终余32例,对照组脱落7例(患者不能坚持而退出),最终余28例。本研究患者脱落率控制在15%以内。振腹组患者男性11人(34%),女性21人(65%)。年龄最小29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49.69±9.61岁。对照组男性7人(25%),女性21人(75%),年龄最小30岁,最大65岁。平均年龄54.38±8.95岁。性别、年龄、病情、运动情况、吸烟史、饮酒史及饮食习惯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2.血脂相关指标:振腹组干预观察前后对照,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水平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密度脂蛋白(HDL-C)水平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低密度脂蛋白(L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照组TG、TC、HDL-C干预观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干预观察前后LDL-C比较水平升高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观察前两组对照血脂四项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观察后两组对照,振腹组TG较对照组降低、HDL-C较对照组升高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TC、LDL-C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血糖指标:振腹组干预观察前后对照空腹血糖(FPG)水平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FPG干预观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观察前两组对照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观察后两组对照FP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其他血液生化指标:振腹组干预前后促肾上腺素、甲状腺素、空腹胰岛素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5.体脂测量相关指标:振腹组干预观察前后对照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臀围、腰围臀围比(腰臀比)、腰围身高比(腰高比)、内脏脂肪指数(VAI)水平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BMI、腰围、臀围、腰臀比、腰高比、VAI干预观察前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观察前两组对照体脂测量相关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观察后两组对照,振腹组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VAI较对照组水平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对照臀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振腹组干预前后比较腹部脂肪百分率、肩胛部脂肪百分率和上臂脂肪百分率干预后减小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观察前后腹部脂肪百分率、肩胛部脂肪百分率和上臂脂肪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观察前腹部脂肪百分率、肩胛部脂肪百分率和上臂脂肪百分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可比。两组干预观察后比较腹部脂肪百分率振腹组较对照组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干预观察后肩胛部脂肪百分率和上臂脂肪百分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中医症状评分:振腹组干预观察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千预观察前后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观察前两组对照中医症状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观察后两组对照,振腹组中医症状评分较对照组减小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7.中医症状评分改善评定:振腹组中医评分总改善率84.3%,对照组中医评分总改善率46.4%,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振腹组中医症状评分改善率较对照组高。研究结论1.在常规基础治疗不变的前提下振腹疗法能够有效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BMI、腰围、腰臀比、腰高比及VAI等简易体脂参数。表明振腹疗法能辅助基础治疗减少代谢综合征患者腹部及内脏脂肪异位堆积。2.在常规基础治疗不变的前提下振腹疗法能够降低代谢综合征患者的中医症状评分,提高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生活质量。3.在常规基础治疗不变的前提下振腹疗法可有效改善TG、HDL-C,对TC、LDL-C、FPG的改善作用则不明显。表明振腹疗法能辅助基础治疗,一定程度上改善代谢综合征患者的糖脂代谢紊乱。

鲁周南[4](2020)在《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产后出血为产褥期发生的异常阴道出血性疾病,影响产后恢复,严重者甚至影响到产妇的生命。近年来剖宫产手术普及、二胎政策开放,产妇生活环境、个人生活观念、生活习性也发生了改变,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增高。产后出血在中医古籍中以“产后恶露不绝”“产后血崩”“产后下血不止”等病名呈现,内容丰富,有深厚的文献积累。如何从中医的角度认识产后出血,发掘中医临床治疗优势?首先离不开对其源流以及学术思想的梳理总结;此外,如何在浩如烟海的古籍中高效获取产后出血专科知识,亦是本论文的主要研究目的之一。论文的第一部分首先确定产后出血病名的中医内涵与外延,以朝代为序,研究纳入文献的病名演变、病因病机、诊断以及理法方药的流变脉络。第二部分针对导师团队研究提出的古籍、医家、知识“三维一体”获取思路,笔者采取专家访谈方法对“三维一体”进行专家意见征集,进一步补充完善了“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论证并确定了各知识要素层级,使其更符合中医古籍知识的特性并具有可操作性。论文最后以产后出血文献为例,对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知识基于不同获取方案进行探索性研究,提出不同阶段、不同需求的古籍阅读选择建议,对中医古籍知识的学习利用提出方法学借鉴。先秦至秦汉时期,产后病统称为“乳余疾”,出现产后疾病之萌芽。《黄帝内经》首次记载产后疾病“乳子病热”,创造性地提出了通过望诊、问诊、切诊综合进行妇人疾病的诊断及预后判断,开创了产孕奇经理论之先河。《金匮要略》根据产后亡血伤津的生理特点,将产后常见疾病归纳为痉病、郁冒、大便难。魏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编撰的《脉经》首次系统提出从产妇脉象的表里、寒热、大小、缓急进行预后预判,奠定了产科脉诊的基础。该时期文献至少记载了近20余种用于产后疾病治疗的药物。此期尚无“产后出血”的专篇记载,但在实践方法上却形成“产后出血”专病诊断及治疗的萌芽,该时期,产后出血疾病相关记载多以某方适应症形式提出。隋唐时期,《经效产宝》《诸病源候论》开始对产后出血相关病名有相对集中论述。《诸病源候论》记载恶露不尽、血崩病因病机为外感寒邪、虚损、瘀血。《备急千金要方》第一次提出恶露不尽与产后时间密切相关,且强调腹痛与恶寒两大伴随症状,明确了恶露不绝部分内涵,具有开创性意义。该时期产后出血相关治疗方剂数量较前丰富,共计30余首,有论有方,但未见专篇论述。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病名数量较前明显增加。此时期记载产后恶露不绝病因有虚损、瘀血、寒邪互结。产后血崩病因病机较前增加饮食不节、情志、药物因素。《妇科秘兰全书》能够较好的反映妇科产后出血诊疗思路。提出以产后7日为节点,结合腹痛情况辨虚实用药,记载成方当归建中汤、独圣散、泽兰汤、瑞莲散4首。并顺从产前、临产、产后生理状态加以调护,及时纠正产妇气血运行异常状态,预防产后出血。《卫生家宝产科备要》提出崩漏一定程度上是产后恶露不尽病情进一步发展出现的临床表现,认为两者之间存在转化关系。郑氏女科提倡产后应大补气血。推出产后出血四物汤通治方,形成以四物汤为主要治疗思路与手段的完整治疗方案。梳理金元大家张元素、李东垣、罗天益、刘河间等着作,整理出产后辨治思路三条。产后需扶持荣卫,调养血气;属邪气实者需攻之;产后宜大补气血为先。并整理产后处方用药30余条。该时期产后出血文献得到长足发展,疾病概念已内含“审因论治”理念;将产后出血引入急症观念,纳入到急症治疗体系中,能够清晰地根据缓急予以分化治疗;此时期着作开始出现明显学派特色,学术思想承前启后。明代,产后出血进一步发展到以出血量、势进行区分。命名呈多样化,命名称谓中明确其危重症的含义。此阶段发展了恶露不绝、血崩冲任、脏腑病因病机学说,并从病因病机层面认识到胎前、临产、产后调护的失当与产后疾病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学术思想主要继承宋代陈自明《妇人大全良方》体系与朱丹溪“产后大补气血”说。创新主要表现在张景岳的辨证思维与体质辨识相结合的理论创新、赵献可从阴阳真假辨治血证思路的创新、薛己的产后出血脏腑辨证理论创新。明代产后出血常用成方为四物汤与生化汤及加减体系。产后用药禁忌较前人增加活血破气药物,如三棱、莪术、红花、苏木、牛膝等14种;清热药物黄芩、黄连、栀子、黄柏4种;慎用方剂为大承气汤、五苓散,丰富了产后出血用药禁忌内涵。清代《妇科冰鉴》首次较为准确的概括产后恶露不绝定义,认为恶露超过七天,日久不断,为恶露不绝。较前增加了“产后一月恶露重来”“产后崩淋带下”病名。恶露不绝、血崩较前代增加了冲任瘀血以及虚实夹杂病因病机。脏腑理论方面,补充产后气血、营卫概念以及肝疏泄无度、肾闭藏无权病因病机。《胎产新书》完整地提出了饮食、情志、房事损伤是导致产后出血的重要病因病机。清代古籍,针对出血的创新主要表现在五个方面,即瘀血理论之创新;气、血、水、火的理论创新;奇经学说在产后的创新应用;中西医结合运用于临床的创新及大量原创新方出现。四物汤与生化汤辨治产后出血的体系进一步丰富发展,生化汤发展至清代,已经成为产科常用方,也是产后出血常选方剂之一。第二部分主要着重于对中医知识获取方法与思维的研究。基于本次产后出血文献研究,首先提炼出“医家个人经验”“官方医学教育”两种常见的知识获取方法;同时,对导师团队提出的“三维一体”获取方法进行了专家访谈论证研究。为有序快速获取古籍知识,寻求中医知识获取普适性的方法,导师团队参考人脑获取知识的思维模式,针对计算机对古籍知识的获取特点,提出“三维一体”数据模型。基于知识元、知识体概念,笔者设计出针对方法学专家、临床专家、文献专家深度访谈的问卷,对“三维一体”知识体在知识获取中的重要性、权重关系以及三个知识体所包含的23个知识元在知识体构成中的角色与重要性等进行问卷调研与深度访谈;通过深入研究,系统地对“三维一体”数据模型进行了全面补充与完善;与此同时,整理元数据赋权及知识推送专家深度访谈意见,为数据模型建立提供专家意见基础。深度访谈意见包含模型中知识体、知识元的权重建议;关于不同历史时间与不同学科古籍在数据模型中的时间、空间建议;用户意见量化建议等。“以史为鉴,知往鉴来”是中医临床文献研究的重要目的。如何将古代医家丰富的治疗经验与当今临床实际问题相结合,为中医产科临床提供理论思维与治疗依据,寻求中医妇产科的进一步发展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论文最后结合本次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综合三种不同途径的知识获取方法,整理出4种产后出血知识获取临床思维路径与69种推荐书目,为产后出血古籍知识获取提供了方法学借鉴。

张魏鑫[5](2020)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素分析》文中指出1.研究目的对比分析COPD患者及无COPD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素特点差异,深化对COPD基础上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认识,提高对COPD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精准辨证,为临床用药提供理论依据,以期更有效防范因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导致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2.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收集来自山东省中医院肺病科门诊及住院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根据有无COPD病史,分为COPD组和无COPD组,统计两组本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相关资料,参照朱文锋主编的《证素辨证学》提取(外)风、寒、(火)热、燥、痰、饮、湿、水停、气滞、血瘀、气虚、阴虚、阳虚、血虚14种中医病性证候要素,及表、肺、心、脾、肾、肝6种中医病位证候要素,进行中医证素判定。另统计COPD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前后CAT评分、mMRC评分。使用SPSS 23.0统计软件对相关资料、中医证素进行统计学分析,对两组进行差异性研究。3.研究结果(1)年龄、性别构成:本研究共纳入126例患者,无COPD组66例,COPD组60例。无COPD组男性21例,女性45例,男女比1:2.14,平均年龄(53.17±10.77)岁。COPD组男性48例,女性12例,男女比4:1,平均年龄(68.03±6.55)岁。两组在性别、年龄方面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2)年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次数:无COPD组平均为(3.09±2.82)次,COPD组平均为(4.78±2.62)次。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平均病程:无COPD组<7天者31例,占46.97%,7~14天者26例,占39.39%,>14天者9例,占13.64%;COPD组病程<7天者1例,占1.67%,7~14天者27例,占45.00%,>14天者32例,占53.33%。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4)本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体温:无COPD组,本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诊时全部患者均出现发热症状,其中低热者23例,占34.85%,中度热者34,占51.52%,高热者9例,占13.64%;平均体温(38.34±0.58)℃;COPD组,本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就诊时未出现发热者8例,占13.33%,发热者52例,其中低热者23例,占38.33%,中度热者28例,占46.67%,高热者1例,占1.67%;平均体温(38.04±0.54)℃。两组均未出现超高热患者。(5)COPD组mMRC评分、CAT评分:COPD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前,mMRC评分平均值1.12±0.83,CAT评分平均值为5.98±3.65;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mMRC评分平均值为1.85±3.65,CAT评分平均值为12.03±3.9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病性证素特点:无COPD组依次为风(66,100.00%)、热(53,80.30%)、寒(50,75.76%)、气虚(43,65.12%)、痰(19,28.79%)、阴虚(17,25.76%)、湿(12,18.18%)、阳虚(11,16.67%)、气滞(6,6.67%),血瘀(2,3.03%),燥(1,1.52%)、血虚(1,1.52%)。COPD 组依次为风(60,100.00%)、寒(54,90.00%)、气虚(53,88.33%)、热(45,70.00%)、阳虚(39,65.00%)、阴虚(37,61.67%)、痰(36,60.00%)、湿(28,46.67%)、饮(14,23.33%)、血虚(13,21.67%)、气滞(12,20.00%)、血瘀(6,10.00%)、水停(1,1.67%)。证素组合方式无COPD组主要以三证素、四证素组合为主,COPD组主要以五证素、六证素、七证素组合为主。(7)病位证素特点:无COPD组依次为表(66,100.00%)、肺(46,69.70%)、心(5,7.58%)、肝(1,1.52%)、脾(1,1.52%)、肾(1,1.52%);COPD 组依次为表(60,100.00%)、肺(60,100.00%)、心(30,50.00%)、脾(25,41.67%)、肾(23,38.33%)、肝(2,3.33%)。病位证素组合方式:无COPD组以单一证素、二证素组合为主;COPD组以二证素、三证素、四证素组合为主。4.研究结论(1)从基本资料方面,COPD组较无COPD组患者男性比率高,年龄更大,且男性COPD患者,较女性COPD患者更容易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2)COPD与急性上呼吸道感染间存在相关性,COPD基础病的存在使患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增多,病程延长;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可加重COPD症状。(3)病性证素方面,无COPD基础病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病机以实为主,包括风、寒、热。有COPD基础病的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后机体同时存在外感病和内伤病证素,内伤病起决定性的作用,内外合邪为其发病机理,核心病机为虚实夹杂,虚为气血阴阳亏虚,实为风、寒、热外感之邪,以及痰浊、水饮、瘀血内生之邪,治疗时应攻补兼施、标本兼顾。(4)病位证素方面,无COPD组以表、肺为主,COPD组以表、肺为首位,其次为心、脾、肾。COPD组较无COPD组涉及多个病变脏腑,在治疗时应在应用解表药基础上同时注意顾护脾、肾、心的功能。

展亚明[6](2020)在《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 ——以百花洲公园段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在环古城风貌保护工程的建设下,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的整体面貌得到明显改善,吸引了本地市民与外地游客前来休闲观光。随着苏州老龄化程度的加深,老年人基本已经成为在该区域活动的主体人群。然而,该区域公共滨水空间在适老化建设方面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使老年人的各类需求得不到充分满足。本研究以此为背景,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对现状问题进行分析,提出适老化设计原则与策略,并以此为基础对百花洲公园段进行实例研究,以期在理论上完善该区域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的空缺,也为国内同类型城市的公共滨水空间设计实践提供参考。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与第二章,是本文的基础研究部分。第一章交代了本文的研究背景与国内外研究现状,探究了研究目的与意义,阐述了研究范围与创新点,并对研究方法与研究框架进行了介绍。第二章是相关基础研究,围绕老年人、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以及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相关内容展开基础研究。第二部分为第三章,是问题发现与分析部分,通过对苏州护城河区域各类滨水空间进行适老化现状调研与问题分析,在区域布局与滨水空间两个层面进行问题分析总结。第三部分为第四章、第五章与第六章,是本文的主体部分。第四章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得出适老化设计原则,为该区域公共滨水空间的适老化设计提供了导向性依据。第五章提出适老化设计策略,提供了可操作性的设计参考。第六章是文章的实例研究部分,在通过问卷与访谈调查对百花洲公园段公共滨水空间中老年人的活动行为模式与使用后评价分别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得到老年人的需求,并与适老化现状问题进行对比分析来总结问题,以此为基础进行此公园段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优化。第四部分为第七章,对全文进行总结,并提出研究不足与展望。本文旨在对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建设进行适老化设计理论上的补充,并为今后该区域的更新发展提供适老化设计方面的指导。

黄举凯[7](2020)在《佛香散经多巴胺介导的神经内分泌治疗脾虚气滞型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机制研究》文中认为糖尿病胃轻瘫(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是复杂多因素共同作用下的糖尿病常见慢性并发症之一,通常可引起糖尿病人血糖剧烈波动、脱水和营养不良。由于DGP的疾病进展较缓慢,且症状多具有隐匿性,常常被误诊或忽视。目前关于DGP的发病机制尚未十分明确,现代医学治疗方面也多为对症治疗,针对DGP的发病机制以及特异性治疗手段的研究仍是目前研究的主要方向。而随着神经胃肠病学以及神经内分泌学的发展,各种脑肠肽及神经递质介导的神经内分泌在本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愈来愈得到重视。传统医学认为本病归属于“消渴”、“痞满”等范畴。其发病是由于糖尿病病程日久,耗伤气阴;或七情不畅,肝气犯胃;或饮食伤脾滞胃;或血行不畅,瘀血内阻;或阴损及阳,胃阳虚衰,脾胃虚弱,受纳、升降失调。本课题基于国医大师吕仁和教授创制的具有理气健脾,化痰降逆功效的“佛香散”,临床应用疗效显着的基础上,运用临床研究和动物实验相结合,从多巴胺介导的神经内分泌调控角度探讨佛香散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潜在的机制和作用靶点。全文包括文献综述、临床研究、动物实验三个部分.目的:通过临床研究观察佛香散对DGP患者糖脂代谢、多巴胺的影响,分析佛香散治疗脾虚气滞型DGP患者的疗效及其疗效影响因素,初步探讨其作用靶点;进一步通过动物实验观察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血糖代谢指标,胃动素、小肠推进率等胃动力指标、外周血多巴胺、脑组织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以及相关脏器病理形态改变的影响,研究佛香散经中枢和外周多巴胺靶点介导神经内分泌治疗DGP的部分机制方法:本课题临床研究部分以明确诊断为DGP的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西药组和中药组,在健康教育、饮食控制、适当运动,口服降糖药物或注射胰岛素,使血糖控制在较好水平,空腹血糖维持在6.0-8.0 mmol/L,餐后2小时血糖维持在8.0-10.0 mmol/L,糖化血红蛋白≤7.0%的基础上,西药组于餐前30分钟服用多潘立酮10 mg/次,3次/d;中药组餐前30分钟服用佛香散(主要成分:佛手、香橼、香附等),每日1剂,水煎服200 ml/次,2次/d。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治疗前后的血糖、低密度脂蛋白、甘油三酯、总胆固醇、外周血多巴胺、脾虚气滞中医证候积分、中医症状疗效、胃轻瘫主要症状指数量表积分、钡条胃排空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并运用ROC曲线分析佛香散治疗DGP患者疗效的影响因素。本研究动物实验部分,以SD大鼠为载体,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在糖尿病大鼠模型基础上建立糖尿病胃轻瘫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的大鼠随机分为5组,分别为模型组、西药组(多潘立酮)及中药(佛香散)高、中、低剂量组,并与正常SD大鼠(正常组)比较,采用苏木精—伊红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胃、脑组织变化,运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检测血糖,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测定各组大鼠外周血多巴胺、胃动素水平,免疫组化SABC法检测各组大鼠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表达情况。所有实验数据用SPSS21.0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1.临床研究方面,与治疗前相比,中药治疗后可不同程度降低DGP患者低密度脂蛋白、总胆固醇、甘油三酯(P<0.05),同时中药组治疗后提高钡条胃排空率,降低脾虚气滞痞满证候积分、胃轻瘫主要症状量表积分,减少外周血多巴胺水平(P<0.05);与西药组相比,治疗后中药组空腹血糖稍升高,中医痞满证候积分降低,证候积分减少率明显升高,外周血多巴胺水平减少(P<0.05);中药组在改善“饮食减少”、“疲乏无力”、“胸闷”、“善太息”、“身重困倦”、“大便稀溏”等症状的有效率显着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痞满积分与治疗前GCSI评分间有显着正相关关系(r>0,P<0.05),甘油三酯、钡条胃排空率与治疗前GCSI评分间有显着负相关关系(r<0,P<0.05),进一步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钡条胃排空率越小,痞满积分越高,GCSI评分越高。中药组总体有效率为61.29%,西药组总体有效率66.67%,两组总体有效率差异无统计意义(P>0.05)。在中药组中,有效和无效两组间DM病程、血脂异常史、钡条胃排空率、DA共4个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无效组DM病程、血脂异常史比率、DA水平显着高于有效组,无效组钡条胃排空率显着低于有效组(P<0.05),DM病程、DA共两个指标与疗效为无效之间存在显着正相关关系(P<0.05),而且是影响中药组发生无效的独立危险因素(OR>1),即DM病程越大、DA值越高,病人发生无效的概率越高,进一步通过ROC曲线对中药佛香散临床疗效预测指标进行分析后发现DA水平(对应的诊断截点为86.3431)、DM病程(对应的诊断截点为10.5)两个指标预测疗效效能均较好,两个指标联合检测预测效能优于DA、DM病程两种方法的单独预测。2.动物实验研究发现正常组血糖显着低于西药组、模型组和中药组(P<0.05);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的小肠推进率有所降低;与模型组相比,中剂量组和西药组小肠推进率升高(P<0.05);与正常组相比,其余各组胃动素均显着下降,与模型组相比,西药组、中药各剂量组胃动素水平明显升高,其中中剂量组对胃动素水平改善最为明显;光镜下也观察到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胃组织肌间神经丛神经元数量减少,环形肌和纵行肌明显变薄,胃黏膜上皮细胞黏液变薄、缺失,细胞间隙变大,胞浆有空泡形成,毛细血管可见扩张,经中药治疗后,中剂量组胃肌间神经丛神经元数量增多,环形肌和纵行肌增厚,细胞间增宽,胞浆无空泡形成,无毛细血管扩张;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大鼠海马神经元数量减少,胞基质较疏松,胞浆内有空泡,胶质细胞环绕小血管,血管壁增厚,神经元胞浆着色浅淡,血管间隙增宽,中药治疗组大鼠神经元稍减少,尼氏小体染色海马神经元着色接近,皮质区神经元胞浆呈深蓝色,经中药治疗后,上述脑病理损伤改变有所改善;与正常组相比,其余各组DA水平均升高,与模型组相比,中药组治疗DA水平有所下降(P<0.05);与模型组相比,正常组大鼠和中药各剂量组的DA2R平均光密度明显升高(P<0.05),其中中药中剂量组升高最为显着(P<0.05)。结论:中药佛香散可不同程度改善DGP患者糖脂代谢紊乱,降低糖尿病胃轻瘫患者外周血DA水平,提高胃排空率,降低GCSI积分,减轻胃排空延迟症状,同时对脾虚气滞证痞满积分和中医症状的改善明显优于西药组,因此,佛香散对防治脾虚气滞型糖尿病胃轻瘫患者胃排空延迟具有一定作用;DM病程、DA水平是预测佛香散治疗糖尿病胃轻瘫效果的指标,DA可能是佛香散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作用靶点之一。以糖尿病大鼠为基础建立的糖尿病胃轻瘫大鼠可出现大鼠小肠推进率明显下降,光镜下观察胃组织发生明显病变;佛香散可能通过激活脑纹状体DA2R,降低DA和提高胃动素水平,促进小肠推进率,提高DGP的胃排空能力,改善DGP大鼠血糖紊乱情况,延缓DGP大鼠胃、脑病理损伤,对糖尿病胃、脑并发症有一定防治作用。

马丹[8](2019)在《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月经不调作为最常见的妇科病,近年来的发病率不断上升,极大地威胁着女性的身心健康,如若迁延治疗,或失治误治,可致闭经、崩漏、贫血、不孕等病的发生,严重影响女性的工作和生活。因此医家和学者从自身的诊疗经验出发,对月经不调某一类证候的辨治及见解较丰富,但尚缺乏系统的梳理。且近年来专家与学者发现对于月经不调疾病的治疗,中医有着自身独特的优势,疗效显着。故本文针对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与演变进行深入研究,构建月经不调中医诊疗理论框架,为指导月经不调的理论研究与临床诊治,提供帮助。全文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从研究方法的角度,明确文献资料的选择原则与方法,选取先秦两汉至清末历代医籍中,有关月经病理论的文献进行收集整理,包括四大经典、官修医籍、历代妇产科专着,以及综合性医书,确定入选古籍书目59部。以理论思维为主导,综合运用文献学、术语学和框架研究等方法开展相关研究。其次,确定核心概念、各家专论的选择原则,明确核心概念体系的建立方法。第二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历史发展研究。以时间维度为主轴,纵向梳理历代医籍中有关月经不调的理论。以疾病为主线,横向研究月经不调总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的病名、因机证治等发展概况。第三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概念研究。以国家973项目确定的研究方法为依托,系统梳理并确定月经不调总论及各病的病名、因机证治等核心概念,共计179个,明确核心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深化对月经不调理论体系内在结构的认识和表述,按照概念之间的层级关系,梳理出月经不调因机证治诊疗理论层次清楚的核心概念体系。第四部分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专论研究。选取历代医家具有代表性、原创性的月经不调专论,深入挖掘其中内涵,阐释其学术渊源及价值。第五部分对历代月经不调及各病诊疗理论的既有框架进行研究整理,完成以病机为中心,因、机、证、治齐备的月经不调及其各病诊疗理论框架结构的搭建。综合以上研究总述如下:1.月经不调病名的演变“月经不调”的病名始见于《备急千金要方》,此时已经认识到月经不调包括月经周期的异常和经量的异常。宋金元时期出现了“月水不调”“月候不调”“经候不调”等相关病名,但并不规范。明清时期基本沿用前代病名,较少出现新的名称。究其原因,主要是宋金元时期的医家们逐渐将月经不调的各病作为独立的疾病进行阐述,提出单独的病名,对各病的命名贡献极大。“月经先期”之名首见于《校注妇人良方》。此外还有“经行先期”“经水不及期”“经早”等名称。“月经后期”之名始见于《女科秘要》。医家多称之为“过期”与“后期”。《圣济总录》最早将其称为“月水过期”“后期而至”。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名有“或前或后”“经乱”“愆期”“经水先后无定期”等不同。孙思邈最早使用“月水或前或后”之名来描述月经先后无定期。此后医家大多沿袭“或前或后”之说。“经乱”之名最早见于《景岳全书》。“经水先后无定期”最早见于《傅青主女科》。“愆期”之名,最早见于《产育宝庆集》,在《女科百问》《妇人大全良方》《女科证治准绳》《医宗金鉴》等着作中均有“愆期”之称,却并非专指月经先后无定期。宋以前“愆期”之名,多指月经后期。《济阴纲目》将“愆期”之名作为月经先期与月经后期两病的统称。《医宗金鉴》明确指出经行或前或后,无定期之证为“愆期”。后世多沿用“愆期”指月经先后无定期。故“愆期”之名应予明确区分。“月经过多”之名最早见于《圣济总录》,但只是作为一类证候。至刘完素最早将月经过多作为独立的疾病,首次提出“经水过多”之病名。月经过少的病名出现较早,《脉经》中最早提出“经水少”。后世也均以“少、涩少、微少”指代月经过少。2.月经不调的病因先秦两汉时期,主张人体经脉与天地相应,外感寒暑之邪可致月经不调。晋唐时期开始注重外感、内伤合而致病。《诸病源候论》最早明确提出月经不调的病因在于劳伤气血兼外感风冷之邪。宋金元时期大多沿袭此说。《圣济总录》则补充了情志致病的因素,指出月经不调可因心气抑滞,情志不畅,血气郁结而致。明代以后,对月经不调病因的认识有了极大的突破。《女科撮要》首次从内伤七情、外感六淫、饮食失节、起居失常四方面论述了月经不调的病因。《景岳全书》将月经不调的病因归结为情志、劳倦、冲任不守、外感、误治、先天禀弱、纵情亏损等七个方面,且以情志致病为首。《医宗金鉴》以三因致病说为基础,认为外因经病多因于寒、热、风邪所致,内因经病主要在于七情所伤,不内外因经病则包括脾胃损伤、房劳损伤和产子过多等。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因独立成为专病较晚,因此病因的认识以明清为主,基本与月经不调总的病因认识相近,各病略有侧重。3.月经不调的病机有关月经不调病机的论述,最早见于《金匮要略》,书中首次提出因虚、寒、结气所伤,血寒积结胞门,寒伤经络的观点。《圣济总录》最早提出妇人“以血为本,以气为用”的理论,认为月经不调总的病机在于气血失调,损伤冲任。《普济本事方》认为阴阳的偏胜偏衰是导致月经不调的重要原因。两种观点均被后世广泛遵循。朱震亨从体质方面强调病机在于痰湿。薛己最早提出“心脾平和,经候如常”的观点。此观点被后世医家所认可,并广泛沿用。万全将病机概括为脾虚、冲任损伤、脂痰凝塞三个方面,全面总结了历代医家对月经不调的病机认识。对于月经不调各病的病机认识,总体来说明清时期更加准确而丰富。有关月经先期的病机认识,始于朱丹溪。他提出血热、气血俱热而致月经先期,后世医家多沿袭“先期属血热”之说。《万氏女科》提出血热又分血盛有热和血虚有热。《苍生司命》又补充了气虚病机。至《景岳全书》则全面概括月经先期病机在于血热和气虚,血热又分虚热和实热,气虚又分心脾气虚、脾肾气虚。明清时期,由于受到命门学说的影响,一些医家开始从肾论治。如《古今医统大全》认为月经先期为肾阴虚,不能镇守。《傅青主女科》指出病机在于肾中水火太旺,或肾中火旺水亏而致。对于月经后期的病机认识,亦始于朱丹溪。他提出血虚、血热、痰湿和气血虚均可致病。《苍生司命》又提出病机为气寒、血少和气逆。《景岳全书》提出血寒又有外感寒邪和阳虚内寒之分。《傅青主女科》根据月经量多少来辨别实寒、虚寒。指出月经后期而至量少者,为血寒而不足;月经后期而至量多者,为血寒而有余。总体来说,对月经后期病机的认识可以概括为血虚、气血虚、阳虚、血寒、血热、气滞和痰湿。对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机认识较晚,大致可以概括为血虚、肾虚、脾虚和肝郁。《万氏女科》提出月经先后无定期因虚所致。《景岳全书》认为病机可分血虚和肾虚,肾虚又有肾阳虚、肾阴虚之分。《傅青主女科》有创见性地提出病机在于肝肾之郁。《叶氏女科证治》《竹林寺女科证治》等书认为病机在于脾胃虚弱。《顾松园医镜》认为病机在于气乱。对月经过多病机的认识,可概括为血热、虚热、气虚、血虚和痰多。《丹溪心法》指出痰多壅滞,血不循经而致经水过多。《万氏女科》提出血热之病机。《医学纲目》提出病机在于虚热和气虚。《傅青主女科》提出血虚而不归经致月经过多。对于月经过少的病机认识较早,《黄帝内经》最早提出“月事衰少”,指出其病机为气竭肝伤。《脉经》指出月经过少由“亡其津液”而致。此后医家大多以血虚、痰凝和寒滞为其病机。总体上分为虚、实两个方面,虚者包含肾水不足、血虚、中气虚、气血虚、阴虚和阳虚,实者包含痰凝、气郁肝伤、气滞血瘀、火烁津液和血寒壅滞。4.月经不调的辨证论治对于月经不调的辨证论治,分为气血辨治和脏腑辨治两方面。历代医家多重视“养血调气”,并以此发展出多种治则治法。如《普济本事方》指出调其气血,以平为福。《济生方》指出气血同治,但调气重于调血。《济阴纲目》指出调经当抑气。《孕育玄机》指出调经顺气,养血为先。《女科经纶》概括前人医论,提出“调经养血,莫先以顺气为主”“调经莫先于养血,养血莫先于调气”。脏腑辨治方面,分为心脾辨治、从肾辨治和从肝辨治。《万氏女科》指出“调经,专以理气补心脾为主”。《医宗粹言》强调调经不可独耗其气,应养心实脾的观点。《女科经纶》指出调经以补养脾胃为大法。张介宾言“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胃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赵献可提出“调经必须滋水为主”“滋水更当养火”,发展了以补肾来论治月经不调的理论。明确从肝辨治月经不调,则见于《傅青主女科》。5.月经不调共性诊疗理论框架对月经不调因、机、证、治共性诊疗理论框架结构进行梳理,形成以“热扰冲任”“冲任不固”“血海空虚”“冲任阻滞”“封藏疏泄失司”“血海蓄溢失常”“冲任紊乱”为核心病机,以“血热证”“血寒证”“气滞血瘀证”“痰阻证”“阴虚证”“阳虚证”“脾虚证”“肾虚证”“肝郁证”为核心病证,以“清热凉血”“温经养血”“活血化瘀”“健脾祛湿”“滋阴清热”“补脾益肾”“疏肝解郁”为核心治法的月经不调共性诊疗理论框架。本研究对月经不调的系统梳理,理清了月经不调中医诊疗理论的源流、核心概念与核心专论与共性诊疗理论,对于现代月经不调疾病的诊治具有临床指导价值。

李晓云[9](2008)在《家畜附红细胞体体外无细胞培养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附红细胞体(Haemomycoplasmas,HMs)是一类无细胞壁、寄生在多种脊椎动物红细胞表面的微生物。附红细胞体引起的疾病即附红细胞体病(Eperythrozoonosis)简称附红体病,猪的附红体病临床上较为多见,对不同年龄段的猪均有危害,现已遍及世界各地,给全球养猪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由于缺乏体外培养系统,HMs研究进展缓慢。早年根据其部分生物学特性被分类为立克次体(Rickettsiales)。近年来研究发现HMs在系统进化树上与霉形体(Mycoplasma)的关系最为接近(76%~83%),且基因组大小(730~770 kb)、碱基组成特点(低G+C%)亦与霉形体类似,因而我们推测附红细胞体的营养需要、代谢特点可能与霉形体有相似之处,为了更详细观察和研究各种动物HMs的菌体形态、生理生化以及生长繁殖等特性,破解HMs在体外无细胞培养基中不能人工培养的难题,为HMs的临床血清学诊断、药物筛选及疫苗研制等提供理论基础,我们将猪等各种动物附红细胞体接种到通过配方筛选的霉形体培养基内,传代时不添加任何阴性红细胞,而以更换半量培养基的方式进行了体外培养。结果表明,动物附红细胞体在体外可长期传代并持续存活;皱缩的附红细胞体经培养可以恢复长大;将猪、羊附红细胞体从红细胞表面洗脱后亦能按上述方法用霉形体培养基进行连续传代并保持存活;但未能获得附红细胞体大量增殖的结果。在此基础上进行了病原体低温保存方法研究、抗生素敏感性试验,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猪、兔、犬、牛、羊附红细胞体的体外连续培养临床发生附红细胞体病猪血样,经PCR扩增和Giemsa染色镜检证明感染猪附红细胞体(Mycoplasm suis,M.suis)。经PCR扩增所得DNA片段,与M.suis已知序列同源性达99%以上。兔、犬、牛、羊血样若干份,经Giemsa染色镜检为HM阳性,红细胞染虫率(PPE)在50%~95%之间。经预试验对培养条件优化后,将猪、兔、犬、牛、羊等动物的HM阳性红细胞接种到多种培养基培养内,不添加阴性红细胞,每次传代更换半量培养基,结果发现经配方筛选的霉形体培养基PPLO-S-BS(PPLO Broth添加牛血清等成份)培养猪、兔、犬HM效果最佳,连续维持虫体(附红细胞体简称,下同)存活分别达280d、300 d、270 d以上,红细胞染虫率、染虫强度保持不变,虫体饱满光亮、活力较强;牛HM接种培养基后虫体皱缩,但经PPLO-S-BS等6种培养基培养虫体长大,并能维持其存活达120~150 d以上;PPLO-S-BS等8种培养基可维持羊HM存活达90~120 d以上。将M.suis、羊HM从红细胞洗脱后同法用PPLO-S-BS分别培养,培养至90 d、100 d左右后每5~10 d按1:2(v/v)的比例传代,累计传代各50次、45次,连续培养380 d后终止。通过对M.suis培养物PCR鉴定,对M.suis、兔HM、犬HM培养物的感染阴性红细胞试验,对M.suis、犬HM培养物扫描电镜观察,对所有培养物的光镜观察、抗生素敏感性试验,证实经长期培养的虫体与接种物为相同病原,所有传代附红细胞体一直处于存活并缓慢增殖状态。2.猪、兔、犬、牛、羊附红细胞体的低温保存研究将猪、兔、犬、牛、羊感染HM全血以柠檬酸三钠抗凝等方法处理后,于4℃保存,结果发现柠檬酸三钠抗凝后直接保存效果最佳,至少3 weeks后红细胞基本保持完整,染虫率不变,虫体存活状态良好,保存后皱缩的虫体经培养可以恢复长大。用改良低浓度甘油冷冻法等3种方法长期低温冻存猪、兔、犬、牛、羊感染HM的红细胞,结果发现改良低浓度甘油冷冻法冻存上述染虫红细胞效果最佳,复苏后红细胞存活率最高,PPE不变,HM保持有较好的活性。3.猪、兔、犬附红细胞体药物敏感试验有效药物作用于染虫红细胞后,虫体首先从红细胞上游离至培养液中,具有明显的自主运动,后运动减弱,虫体消失不见。红细胞染虫率、染虫强度不同程度下降,形态恢复正常,运动特点消失。用添加有强力霉素等8种抗生素的PPLO-S-BS分别对猪、兔、犬HM进行体外培养,结果发现,强力霉素杀灭效果最佳,强力霉素、土霉素杀灭和抑制HM的效果明显高于其他抗生素,可明显减小HM的PPE和PHE(p<0.05)。泰乐菌素对HM有抑制作用,可明显减小HM的PHE(p<0.05)和染虫强度,但对染虫率影响不大。

佟建华,于黎丽[10](2000)在《浅淡继续医学教育与医院的发展》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医院必将面临生存环境、市场环境和技术环境的巨大变化。阐述医院的管理者应本着导向性、科学性、可操作性的原则,做好继续医学教育管理工作,使医院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二、浅淡继续医学教育与医院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浅淡继续医学教育与医院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职业使命感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1.2.1 测量工具
        1.2.2 资料收集
        1.2.3 统计分析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3.1 要时刻关注医学生的理想变化
    3.2 当前医学生对职业前景的态度应恰当引导
    3.3 医学生思想教育的改善建议
4 结语

(2)肺孤立性结核结节的CT特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英汉缩略语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肺孤立性结核结节的CT诊断学研究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3)振腹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文献综述
    综述一 振腹疗法的临床应用
        1. 振腹疗法概述
        2. 松振法的来源
        3. 振腹疗法在临床中的应用
        4. 总结
        参考文献
    综述二 代谢综合征的中西医治疗进展
        1. 代谢综合征概述
        2. MS的中医病因病机
        3. MS的中医学治疗
        4. MS的西医病因与发病机制
        5. MS的西医学预防与治疗
        6. 总结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章 临床研究方法
    第一节 临床资料
        1. 病例来源
        2. 诊断标准
        3. 纳入标准
        4. 排除标准
        5. 病例的剔除和脱落
    第二节 研究设计
        1. 临床流程图
        2. 样本量估算
        3. 随机分组
        4. 干预方案
        5. 合并用药治疗记录
        6. 观测指标及记录方法
        7. 质量控制方法
        8. 不良事件
        9. 统计方法
第二章 临床研究结果与讨论
    第一节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
        2. 主要观测指标
    第二节 讨论
        1. 振腹疗法腧穴的选择
        2. 实验观测指标讨论
        3. 振腹疗法治疗MS的机制探讨
        4. 小结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1 知情同意书?知情同意告知页
    附录2 知情同意书?同意签字页
    附录3 医学伦理审査通过表
    附录4 受试者用药情严记录表
    附录5 临床观察表
    附录6 中医症状评分量表
    附录7 不良事件记录表
    附录8 临床研宄结论记录表
在学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1 辨证论治研究
    2 方药研究
        2.1 生化汤临床研究
        2.2 专家经验方研究
    3 针灸外治法研究
    4 名老中医治验
前言
第一部分 产后出血古籍文献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古籍选择原则
        1.2 产后出血中医概念范围界定
        1.3 古籍选择结果
    2 先秦至秦汉时期对产后疾病的早期认识
        2.1 早期病名之萌芽
        2.2 产孕诊断思想之发端
        2.3 创奇经为产孕生理病理之先河
        2.4 产孕疾病早期治疗方法
        2.5 小结
    3 魏晋南北朝开创产后出血论述之先河
        3.1 病名认识的积累
        3.2 产后诊断的早期探索
        3.3 产后出血治疗的开端
        3.4 小结
    4 隋唐时期产后出血论述积累期
        4.1 病名积累与发展
        4.2 病因病机的探索
        4.3 产后出血治疗的积累
        4.4 产后调护观念的萌芽
        4.5 小结
    5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初步形成
        5.1 宋金元时期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5.2 病名逐步完善
        5.3 病因病机理论逐渐丰富
        5.4 产科调护的逐步积累
        5.5 产后出血治疗的发展
        5.6 小结
    6 明时期产后出血理论发展时期
        6.1 明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6.2 病名沿革
        6.3 病因病机理论的发展
        6.4 产科调护的理论进步
        6.5 诊断理论的发展
        6.6 治疗理论系统基本形成
        6.7 小结
    7 清时期产后出血理论成熟时期
        7.1 清代产后出血性古医籍
        7.2 清代产后出血病名
        7.3 病因病机逐步丰富完善
        7.4 产后出血诊断发展
        7.5 产后出血治疗理论的完善
        7.6 调护理论的发展
        7.7 小结
第二部分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方案研究
    1 现有古籍文献知识获取
        1.1 医家个人经验
        1.2 以官方教育、考试制度为准的知识获取
    2 研究方法
        2.1 归纳法
        2.2 元数据研究方法
        2.2.1 元数据概念
        2.2.2 元数据制定原则
        2.2.3 元数据模板组成
        2.3 专家访谈法
        2.3.1 访谈对象
        2.3.2 访谈方法
        2.3.3 访谈资料的整理、存档
        2.3.4 访谈提纲
        2.4 名中医推荐法
    3 研究结果
        3.1 元数据研究结果
        3.2 深度专家访谈结果
        3.2.1 选择古籍经验
        3.2.2 选择医家经验
        3.2.3 中西医病名统一经验
        3.3 妇科名中医阅读经验研究结果
        3.4 产后出血相关知识示范性研究结果
        3.5 产后出血相关书目推荐
    4 结论
讨论
    产后出血文献给予临床的启示
    古籍文献知识获取对学习与教学的启示
创新点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产后出血相关古籍内容提要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部分 研究对象与方法
    1. 病例来源
    2. 研究方法
    3. 诊断标准
    4. 研究流程
第二部分 研究结果
    1. 一般资料分析
    2. 既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分析
    3. 本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分析
    4. COPD组mMRC评分、CAT评分分析
    5. 中医证素分析
第三部分 讨论
    1. 基本资料分析
    2. 既往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次数分析
    3. 本次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体温分析
    4. COPD组mMRC评分、CAT评分分析
    5. 中医证素分析
    6. 创新点与不足
结语
参考文献
综述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研究现状
    一、现代医学研究现状
    二、中医药研究现状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1
    附表2
    附表3
    附表4
致谢
发表论文

(6)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 ——以百花洲公园段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苏州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
        1.1.2 城市公共空间适老化设计发展趋势
        1.1.3 苏州护城河区域更新与发展现状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范围与创新点
        1.4.1 研究范围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方法和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基础研究
    2.1 关于老年人
        2.1.1 概念限定
        2.1.2 老年人生理特征
        2.1.3 老年人心理特征
        2.1.4 老年人活动特征
    2.2 关于公共滨水空间
        2.2.1 概念限定
        2.2.2 我国城市公共滨水空间发展现状
        2.2.3 公共滨水空间在本文中的分类
        2.2.4 公共滨水空间对于城市发展的意义
    2.3 关于适老化设计
        2.3.1 概念限定
        2.3.2 适老化设计涉及的相关学科
        2.3.3 适老化设计的重要性与价值意义
    2.4 关于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
        2.4.1 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发展沿革
        2.4.2 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现状
        2.4.3 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功能分区
        2.4.4 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与周边老年人的关系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现状调研与问题分析
    3.1 滨水步道适老化现状
        3.1.1 滨水步道适老化现状调研
        3.1.2 滨水步道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3.2 滨水平台适老化现状
        3.2.1 滨水平台适老化现状调研
        3.2.2 滨水平台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3.3 滨水码头适老化现状
        3.3.1 滨水码头适老化现状调研
        3.3.2 滨水码头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3.4 滨水桥下空间适老化现状
        3.4.1 滨水桥下空间适老化现状调研
        3.4.2 滨水桥下空间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3.5 滨水广场适老化现状
        3.5.1 滨水广场适老化现状调研
        3.5.2 滨水广场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3.6 滨水绿地适老化现状
        3.6.1 滨水绿地适老化现状调研
        3.6.2 滨水绿地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3.7 滨水空间交界节点适老化现状
        3.7.1 滨水空间交界节点适老化现状调研
        3.7.2 滨水空间交界节点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3.8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适老化现状
        3.8.1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适老化现状调研
        3.8.2 公共服务配套设施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3.9 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总结
        3.9.1 区域布局层面的适老化现状问题总结分析
        3.9.2 滨水空间层面的适老化现状问题总结分析
    3.10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原则
    4.1 基于城市公共滨水空间普适性层面
        4.1.1 区域空间便捷可达原则
        4.1.2 老人活动安全舒适原则
        4.1.3 空间适老而不唯老原则
        4.1.4 适老改造因地制宜原则
        4.1.5 保留老人地域记忆原则
        4.1.6 引导老人参与评价原则
    4.2 基于苏州护城河区域地域特定性层面
        4.2.1 风貌保护与适老更新并存原则
        4.2.2 文脉延续与适老改造协调原则
        4.2.3 各区段适老建设有序推进原则
        4.2.4 本地老人与游客和谐共处原则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策略
    5.1 滨水空间区域布局适老化提升
        5.1.1 区域空间资源适老化整合
        5.1.2 区域交通流线适老化组织
    5.2 滨水空间步行体系适老化构建
        5.2.1 以老人步行活动安全为导向的步道空间细部改良
        5.2.2 以老人步行活动便捷为导向的步道空间无障碍化
        5.2.3 以老人步行活动舒适为导向的步道空间尺度把控
        5.2.4 以老人步行活动体验为导向的步道空间节点设置
    5.3 滨水空间使用适老化改善
        5.3.1 融合叠加使用空间,促进老人空间使用高效
        5.3.2 时段交叉使用空间,推进老人空间使用均衡
    5.4 滨水空间层次适老化整合
        5.4.1 丰富滨水空间临水边界亲水层次,满足老人多种亲水体验
        5.4.2 进行滨水空间内部二次分割围合,增强老人空间氛围感知
        5.4.3 增设滨水空间拐角活动空间节点,促使老人社交活动发生
    5.5 滨水空间功能适老化改进
        5.5.1 增设亲子互动空间,实现代际和谐
        5.5.2 改善运动健身空间,吸引老人参与
        5.5.3 置入艺术文化空间,开拓老人兴趣
    5.6 滨水空间要素适老化升级
        5.6.1 从滨水空间各类界面入手
        5.6.2 从滨水空间绿化景观入手
        5.6.3 从滨水空间灯光照明入手
        5.6.4 从滨水空间交界节点入手
        5.6.5 从滨水空间服务设施入手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百花洲公园段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优化研究
    6.1 调查问卷设计
        6.1.1 百花洲公园概况
        6.1.2 调查目的
        6.1.3 调查对象
        6.1.4 调查方法
    6.2 调查对象的基本信息分析
        6.2.1 年龄和性别
        6.2.2 身体健康状况
    6.3 老年人活动行为模式分析
        6.3.1 活动原因
        6.3.2 活动频率和时长
        6.3.3 交通到达方式
        6.3.4 到达所需时间
        6.3.5 活动区域
        6.3.6 活动类型
    6.4 老年人使用后评价分析
        6.4.1 百花洲公园总体满意度评价分析
        6.4.2 各类型空间满意度评价分析
        6.4.3 各类型公共服务设施满意度评价分析
        6.4.4 空间特性营造评价分析
    6.5 现状问题与老人需求对比分析
        6.5.1 基于现状调研层面的此公园段适老化现状问题分析
        6.5.2 基于问卷与访谈调查层面的此公园段老人需求分析
        6.5.3 通过对比分析进行问题总结
    6.6 百花洲公园段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优化
        6.6.1 完善通行空间节点处无障碍设计
        6.6.2 提升各类型活动空间细部安全性
        6.6.3 各类服务设施配置紧扣老人需求
        6.6.4 绿化植物种类趋向益康适老方面
        6.6.5 适当增加小型半私密性休息空间
        6.6.6 空间风格满足老人文化认知需求
        6.6.7 加强公园管理提升老人活动体验
        6.6.8 举办民俗活动丰富老人精神生活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7.2.1 不足
        7.2.2 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附录
作者简历

(7)佛香散经多巴胺介导的神经内分泌治疗脾虚气滞型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文献综述
    综述一 多巴胺介导糖尿病胃轻瘫的神经内分泌效应研究进展
        1 DGP的流行病学概况
        2 DGP发病机制概述
        3 DA介导DGP神经内分泌调控
        4 展望
    综述二 糖尿病胃轻瘫中西医诊疗进展
        1 西医发病机制
        2 西医诊断
        3 西医治疗
        4 中医病因病机
        5 中医治疗
        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章 临床研究
    前言
    1 研究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4 讨论
第三章 实验研究
    前言
    实验一 佛香散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血糖代谢指标、胃肠动力指标和胃组织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4 讨论
    实验二 佛香散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脑组织结构、外周血DA和纹状体DA2R的影响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小结
        4 讨论
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各组大鼠胃组织HE(40X)
附录2 各组脑组织HE(40X)
附录3 各组大鼠脑组织纹状体多巴胺D2受体IHC(40X)
附录4 一般资料
附录5 脾虚气滞证分级量化表
附录6 糖尿病胃轻瘫症状轻重程度评分量表(GCSI)
致谢
个人简历

(8)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文献综述
    参考文献
前言
第一部分 月经不调文献研究方法
    1 文献资料选择的原则与方法
    2 古籍书目选择结果
    3 核心概念的确定与概念体系的建立
        3.1 核心概念收集与确定的方法
        3.2 核心概念体系的建立方法
    4 核心专论的选择与撰写
        4.1 核心专论的选择原则与方法
        4.2 核心专论的撰写要求与方法
第二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历史发展
    1 历代医籍有关月经不调理论的梳理
        1.1 先秦两汉
        1.1.1《黄帝内经》
        1.1.2《金匮要略》
        1.2 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时期
        1.2.1《脉经》
        1.2.2《褚氏遗书》
        1.2.3《诸病源候论》
        1.2.4《备急千金要方》
        1.3 宋金元时期
        1.3.1《太平圣惠方》
        1.3.2《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1.3.3《圣济总录》
        1.3.4《普济本事方》
        1.3.5《素问病机气宜保命集》
        1.3.6《女科百问》
        1.3.7《仁斋直指方论》
        1.3.8《妇人大全良方》
        1.3.9《济生方》
        1.3.10《格致余论》
        1.3.11《丹溪心法》《丹溪治法心要》
        1.4 明清时期
        1.4.1《奇效良方》
        1.4.2《苍生司命》
        1.4.3《校注妇人良方》
        1.4.4《丹溪心法附余》
        1.4.5《女科撮要》
        1.4.6《万氏女科》
        1.4.7《古今医统大全》
        1.4.8《医学纲目》
        1.4.9《医学入门》
        1.4.10《古今医鉴》
        1.4.11《万病回春》《寿世保元》《内府秘传经验女科》
        1.4.12《女科证治准绳》
        1.4.13《医宗粹言》
        1.4.14《先醒斋医学广笔记》
        1.4.15《济阴纲目》
        1.4.16《景岳全书·妇人规》
        1.4.17《邯郸遗稿》
        1.4.18《薛氏济阴万金书》
        1.4.19《陈素庵妇科补解》
        1.4.20《女科经纶》
        1.4.21《傅青主女科》
        1.4.22《顾松园医镜》
        1.4.23《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
        1.4.24《叶氏女科证治》
        1.4.25《沈氏女科辑要》
        1.4.26《女科切要》
        1.4.27《妇科玉尺》
        1.4.28《竹林寺女科》
        1.4.29《古今医彻》
        1.4.30《女科要旨》
        1.4.31《医法圆通》
    2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演变
        2.1 月经不调
        2.1.1 月经不调的病名演变
        2.1.2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的发展
        2.2 月经先期
        2.2.1 月经先期的病名演变
        2.2.2 月经先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2.3 月经后期
        2.3.1 月经后期的病名演变
        2.3.2 月经后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2.4 月经先后无定期
        2.4.1 月经先后无定期的病名演变
        2.4.2 月经先后无定期诊疗理论的发展
        2.5 月经过多
        2.5.1 月经过多的病名演变
        2.5.2 月经过多诊疗理论的发展
        2.6 月经过少
        2.6.1 月经过少的病名演变
        2.6.2 月经过少诊疗理论的发展
第三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概念研究
    1 月经不调
        1.1 病名
        1.1.1 月经先期
        1.1.2 月经后期
        1.1.3 经水先后无定期
        1.1.4 月经过多
        1.1.5 月经过少
        1.2 病因
        1.2.1 六淫
        1.2.1.1 火
        1.2.1.2 风寒
        1.2.1.3 寒热
        1.2.2 七情
        1.2.2.1 性急多怒
        1.2.2.2 忧愁思虑
        1.2.2.3 情志抑郁
        1.2.3 劳伤
        1.2.3.1 房劳过度
        1.2.3.2 劳力损伤
        1.2.4 体质
        1.2.4.1 形瘦体虚
        1.2.4.2 形肥多痰
        1.3 病机
        1.3.1 气血失调
        1.3.1.1 血热
        1.3.1.2 血寒
        1.3.1.3 血虚
        1.3.1.4 血瘀
        1.3.1.5 气虚
        1.3.1.6 气血虚
        1.3.1.7 气滞血瘀
        1.3.2 津液失常
        1.3.2.1 痰阻血海
        1.3.3 脏腑病机
        1.3.3.1 肾气虚
        1.3.3.2 肾精不足
        1.3.3.3 肾阴虚
        1.3.3.4 脾胃虚弱
        1.3.3.5 肝气郁结
        1.3.3.6 脾肾两虚
        1.3.4 冲任不调
        1.4 证候
        1.4.1 血热证
        1.4.2 血寒证
        1.4.3 血虚证
        1.4.4 血瘀证
        1.4.5 痰湿证
        1.4.6 气虚证
        1.4.7 脾肾气虚证
        1.4.8 阴虚内热证
        1.4.9 肝气郁结证
        1.5 治法
        1.5.1 清热凉血
        1.5.2 温经养血
        1.5.3 养血调经
        1.5.4 活血化瘀
        1.5.5 健脾祛湿痰
        1.5.6 补气摄血
        1.5.7 补益脾肾
        1.5.8 滋阴清热
        1.5.9 疏肝解郁
    2 月经先期
        2.1 病名
        2.1.1 血热月经先期
        2.2 病因
        2.2.1 六淫
        2.2.1.1 火
        2.2.2 七情
        2.2.2.1 性急多怒
        2.2.2.2 情志抑郁
        2.2.2.3 思虑过度
        2.2.3 劳伤
        2.2.3.1 劳役动火
        2.2.4 体质
        2.2.4.1 形瘦多疾
        2.2.4.2 多痰多郁
        2.2.5 失治误治
        2.2.5.1 误服辛热药
        2.3 病机
        2.3.1 实热
        2.3.1.1 血热
        2.3.1.2 气血俱热
        2.3.2 虚热
        2.3.2.1 血虚有热
        2.3.2.2 阴虚火旺
        2.3.2.3 气虚血热
        2.3.3 气虚
        2.3.3.1 心脾气虚
        2.3.3.2 脾肾气虚
        2.3.3.3 气血俱虚
        2.4 证候
        2.4.1 阳盛血热证
        2.4.2 阴虚血热证
        2.4.3 脾气虚证
        2.4.4 肾气不固证
        2.4.5 肝郁血热证
        2.5 治法
        2.5.1 清法
        2.5.1.1 清热凉血
        2.5.1.2 滋阴清热
        2.5.1.3 补血清热
        2.5.2 补法
        2.5.2.1 补气摄血
        2.5.2.2 补益脾肾
    3 月经后期
        3.1 病名
        3.1.1 月经后期
        3.1.1.1 血寒经迟
        3.1.1.2 血热经迟
        3.1.1.3 肥人过期
        3.1.1.4 形瘦过期
        3.2 病因
        3.2.1 六淫
        3.2.1.1 寒
        3.2.2 七情
        3.2.2.1 忧愁思虑
        3.2.2.2 性躁多怒
        3.2.3 劳伤
        3.2.3.1 素多劳倦
        3.2.4 体质
        3.2.4.1 形瘦食少
        3.2.4.2 形肥食多
        3.3 病机
        3.3.1 血虚
        3.3.1.1 脾经血虚
        3.3.1.2 肝经血少
        3.3.1.3 血虚有热
        3.3.1.4 血虚挟痰
        3.3.1.5 气血虚
        3.3.2 血热
        3.3.3 血寒
        3.3.3.1 血寒而不足
        3.3.3.2 血寒而有余
        3.3.4 气滞血瘀
        3.3.4.1 血虚气滞
        3.3.4.2 气滞
        3.3.5 痰湿
        3.3.5.1 脂痰凝塞
        3.3.5.2 痰多血少
        3.3.5.3 气虚挟痰
        3.3.5.4 湿滞
        3.4 证候
        3.4.1 血虚证
        3.4.2 阴虚证
        3.4.3 血寒证
        3.4.4 气滞血瘀证
        3.4.5 痰阻证
        3.5 治法
        3.5.1 温法
        3.5.1.1 温经养血
        3.5.2 清法
        3.5.2.1 滋阴清热
        3.5.2.2 生血清热
        3.5.3 补法
        3.5.3.1 补脾胃
        3.5.4 攻补兼施
        3.5.4.1 补血行气
        3.5.4.2 调经顺气
        3.5.4.3 活血通经
        3.5.4.4 补血豁痰
    4 月经先后无定期
        4.1 病名
        4.1.1 经水先后无定期
        4.1.1.1 血虚经乱
        4.1.1.2 肾虚经乱
        4.1.1.3 月经愆期
        4.2 病因
        4.2.1 六淫
        4.2.1.1 寒热
        4.2.2 七情
        4.2.2.1 情志抑郁
        4.2.3 劳伤
        4.2.3.1 劳伤
        4.2.3.2 产伤动血气
        4.2.3.3 房劳过度
        4.3 病机
        4.3.1 虚
        4.3.1.1 血虚
        4.3.1.2 肾虚
        4.3.1.3 脾胃虚弱
        4.3.2 实
        4.3.2.1 肝气郁结
        4.4 证候
        4.4.1 血虚证
        4.4.2 肾虚证
        4.4.3 肝郁证
        4.5 治法
        4.5.1 养血调经
        4.5.2 补肾调经
        4.5.3 开郁行气
    5 月经过多
        5.1 病因
        5.1.1 七情
        5.1.1.1 思虑过度
        5.1.1.2 心火炽甚
        5.1.2 劳伤
        5.2 病机
        5.2.1 血热
        5.2.2 虚热
        5.2.3 气虚
        5.2.4 血瘀
        5.2.5 痰多
        5.3 证候
        5.3.1 血热证
        5.3.2 虚热证
        5.3.3 气虚证
        5.3.4 血瘀证
        5.3.5 痰湿证
        5.4 治法
        5.4.1 清热凉血
        5.4.2 滋阴清火
        5.4.3 补气摄血
        5.4.4 行气活血
        5.4.5 健脾养血
    6 月经过少
        6.1 病名
        6.1.1 月经过少
        6.1.1.1 形肥经少
        6.1.1.2 形瘦经少
        6.2 病因
        6.2.1 六淫
        6.2.1.1 风冷
        6.2.2 七情
        6.2.2.1 忧愁思虑
        6.2.2.2 气郁
        6.2.3 劳伤
        6.2.3.1 劳伤阳气
        6.2.4 它病损及
        6.2.4.1 下利汗出亡津液
        6.2.4.2 脱血
        6.3 病机
        6.3.1 虚
        6.3.1.1 肾阴虚
        6.3.1.2 肾阳虚
        6.3.1.3 脾胃虚弱
        6.3.1.4 血虚
        6.3.1.5 气血虚
        6.3.1.6 阴虚血热
        6.3.2 实
        6.3.2.1 气郁肝伤
        6.3.2.2 气滞血瘀
        6.3.2.3 血寒壅滞
        6.3.2.4 痰凝经隧
        6.4 证候
        6.4.1 血虚证
        6.4.2 肾虚证
        6.4.3 血寒证
        6.4.4 气滞血瘀证
        6.4.5 血瘀证
        6.4.6 痰湿证
        6.5 治法
        6.5.1 养血调经
        6.5.2 养血益阴
        6.5.3 温经养血
        6.5.4 活血化瘀
        6.5.5 健脾祛湿
第四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核心专论研究
    1 月经不调
        1.1《素问》:论女子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
        1.2《素问》:经脉应于天地论
        1.3《金匮要略》:论因虚、积冷、结气致病
        1.4《褚氏遗书》:精血论
        1.5《诸病源候论》:月经不调体虚风冷论
        1.6《备急千金要方》:妇人别有方论
        1.7《圣济总录》:血气统论
        1.8《圣济总录》:论月经不调的概念及病机
        1.9《妇人大全良方》:总论妇人月经病的立科与辨治
        1.10《济生方》:妇人病血气论治
        1.11《格致余论》:经水或紫或黑论
        1.12《苍生司命》:寒湿客于经脉论
        1.13《丹溪心法附余》:经病辨治论
        1.14《丹溪心法附余》:月经病开郁行气论
        1.15《女科撮要》:论月经不调的因机证治
        1.16《医学原理》:论调经之法
        1.17《万氏女科》:论立科与调治大法
        1.18《万氏女科》:济阴通元赋
        1.19《万氏女科》:月经不调病机三论
        1.20《古今医统大全》:辨四物汤论
        1.21《古今医鉴》论调经之法
        1.22《医宗粹言》:调经养心实脾论
        1.23《济阴纲目》月经不调病机论
        1.24《孕育玄机》:调经顺气养血为先论
        1.25《景岳全书》:论经脉之本
        1.26《景岳全书》:论妇科病的分类与难易
        1.27《景岳全书》:经脉诸脏病因
        1.28《景岳全书》:情志劳倦外感病因论
        1.29《景岳全书》:调经补脾养肾论
        1.30《景岳全书》:经色论
        1.31《邯郸遗稿》:调经总论
        1.32《邯郸遗稿》:调经以滋水为主论
        1.33《邯郸遗稿》:调经滋水更当养火论
        1.34《陈素庵妇科补解》:妇人诸疾由于经水不调论
        1.35《陈素庵妇科补解》:调经宜和气论
        1.36《医宗金鉴》:论经病病因
        1.37《医宗金鉴》:经色经质气味论
        1.38《女科经纶》:调经宜补养脾胃为先论
        1.39《医原》:论妇科病辨治
    2 月经先期
        2.1《万氏女科》:论月经先期病机
        2.2《孕育玄机》:论月经先期辨治
        2.3《景岳全书》:血热经早论
        2.4《景岳全书》:先期补脾补肾论
        2.5《邯郸遗稿》:月经先期从热从虚论
        2.6《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水先期方论
        2.7《傅青主女科》:月经先期肾中水火论
        2.8《顾松园医镜》:先期情志所伤论
        2.9《女科切要》:血热气伤血海论
        2.10《医法圆通》:月经先期温固元气论
    3 月经后期
        3.1《丹溪心法》:后期血少血热湿痰论治
        3.2《万氏女科》:论月经后期病因病机
        3.3《万病回春》:后期血虚气郁痰凝论
        3.4《景岳全书》:后期寒热论
        3.5《邯郸遗稿》:后期血虚血寒血滞血热论
        3.6《陈素庵妇科补解》:经水后期方论
        3.7《傅青主女科》:后期血寒论
        3.8《顾松园医镜》:后期情志所伤及湿痰壅滞论
        3.9《医宗金鉴》:过期虚实论
        3.10《女科切要》:后期血虚血寒湿滞论
        3.11《竹林女科证治》:后期气血虚论
        3.12《医法圆通》:月经后期病因论
    4 月经先后无定期
        4.1《普济本事方》:阴阳相胜论
        4.2《妇人大全良方》:阴阳盛衰论
        4.3《景岳全书》:经乱论
        4.4《傅青主女科》;肝肾之郁论
        4.5《医宗金鉴》:愆期前后多少论
        4.6《叶氏女科证治》:脾胃虚弱经乱论
    5 月经过多
        5.1《傅青主女科》:经水过多血虚论
        5.2《古今医彻》:月水过多病因论
        5.3《医法圆通》:经水来多而色紫成块论
    6 月经过少
        6.1《脉经》:经水少论
        6.2《诸病源候论》:虚损汗多论
        6.3《女科百问》:虚劳风冷论
        6.4《女科证治准绳》:虚则补之,涩则濡之论
        6.5《医法圆通》:经少阳衰论
第五部分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1 月经先期(月经过多)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2 月经后期(月经过少)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3 月经先后无定期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4 月经不调诊疗理论框架结构
结论
参考文献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查新报告
个人简介
在学期间科研成绩
致谢

(9)家畜附红细胞体体外无细胞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插图和附表清单
第1章 附红细胞体研究进展
    1.1 病原学
        1.1.1 形态及染色、运动特点
        1.1.2 分类学研究进展
        1.1.3 化学组成
        1.1.4 HM代谢、增殖及培养研究
        1.1.5 对理化因素的抵抗力
        1.1.6 致病力
    1.2 流行病学
        1.2.1 易感动物
        1.2.2 传播方式
        1.2.3 潜伏期、症状
        1.2.4 发病率和死亡率
    1.3 危害
    1.4 诊断
        1.4.1 镜检
        1.4.2 动物试验
        1.4.3 分子生物学诊断
        1.4.4 血清学
    1.5 治疗
        1.5.1 敏感药物
        1.5.2 治疗
    1.6 预防和控制
    1.7 公共卫生意义
第2章 猪附红细胞体的体外培养研究
    2.1 研究目的和意义
    2.2 材料与方法
        2.2.1 材料
        2.2.2 方法
    2.3 结果与分析
        2.3.1 M.suis分离鉴定结果
        2.3.2 感染M.suis红细胞培养结果
        2.3.3 M.suis洗脱分离物培养结果
        2.3.4 M.suis培养物的鉴定结果
    2.4 讨论
        2.4.1 PPLO的选用及添加成分的筛选
        2.4.2 M.suis增殖的问题
        2.4.3 染虫红细胞接种浓度
        2.4.4 培养物的鉴定
        2.4.5 附红细胞体对红细胞的依赖性
        2.4.6 培养条件优化
        2.4.7 血清的作用
        2.4.8 M.suis的分离
        2.4.9 染虫率统计
        2.4.10 其它培养方法的尝试
    2.5 小结
第3章 兔、犬、牛、羊附红细胞体的体外培养
    3.1 研究目的和意义
    3.2 材料与方法
        3.2.1 材料
        3.2.2 方法
    3.3 结果与分析
        3.3.1 兔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结果
        3.3.2 犬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结果
        3.3.3 牛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结果
        3.3.4 羊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结果
    3.4 讨论
        3.4.1 附红细胞体的生长和增殖
        3.4.2 兔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特点
        3.4.3 犬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特点
        3.4.4 牛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特点
        3.4.5 羊附红细胞体体外培养特点
        3.4.6 附红细胞体的营养需要
        3.4.7 血清对红细胞及附红细胞体的作用
        3.4.8 红细胞的作用
    3.5 小结
第4章 附红细胞体的体外保存
    4.1 研究目的和意义
    4.2 材料与方法
        4.2.1 材料
        4.2.2 方法
    4.3 结果与分析
        4.3.1 抗凝剂对附红细胞体及红细胞保存的影响
        4.3.2 4℃保存后附红细胞体的培养活性
        4.3.3 低温冷冻猪、兔、犬、牛、羊红细胞及附红细胞体的结果
    4.4 讨论
        4.4.1 不同抗凝液对附红细胞体及红细胞的影响
        4.4.2 冷冻保护剂的选择
        4.4.3 血清以及培养液对保存效果的影响
        4.4.4 低温保存对附红细胞体培养活性的影响
        4.4.5 不同种类动物的染虫红细胞保存比较
        4.4.6 其它因素对附红细胞体保存的影响
    4.5 小结
第5章 猪、兔、犬附红细胞体体外药物杀灭试验
    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5.2 材料与方法
        5.2.1 材料
        5.2.2 方法
    5.3 结果与分析
        5.3.1 有效药物对HM的杀灭作用
        5.3.2 M.suis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5.3.3 兔附红细胞体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5.3.4 犬附红细胞体体外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5.4 讨论
        5.4.1 药物杀灭或抑制附红细胞体效果的评价
        5.4.2 不同药物杀灭与抑制附红细胞体效果的关系
        5.4.3 药物的毒副作用
        5.4.4 与霉形体药物敏感性的比较
        5.4.5 药物选择
    5.5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浅淡继续医学教育与医院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医科背景下医学生职业使命感调查研究[J]. 王小宁,原静民,常虹,胡婷华,沈沛,陆淑敏,樊晓燕,陈明伟. 医学教育研究与实践, 2021(05)
  • [2]肺孤立性结核结节的CT特征分析[D]. 周瑾瑜. 重庆医科大学, 2021(01)
  • [3]振腹疗法对代谢综合征患者血脂、血糖及相关临床症状的影响[D]. 肖姣.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4]产后出血中医古籍文献及知识获取方案研究[D]. 鲁周南. 中国中医科学院, 2020(01)
  • [5]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的中医证素分析[D]. 张魏鑫. 山东中医药大学, 2020(01)
  • [6]苏州护城河区域公共滨水空间适老化设计研究 ——以百花洲公园段为例[D]. 展亚明. 苏州科技大学, 2020(08)
  • [7]佛香散经多巴胺介导的神经内分泌治疗脾虚气滞型糖尿病胃轻瘫的疗效及机制研究[D]. 黄举凯. 北京中医药大学, 2020(04)
  • [8]基于中医古籍的月经不调核心概念与诊疗理论研究[D]. 马丹. 辽宁中医药大学, 2019(01)
  • [9]家畜附红细胞体体外无细胞培养研究[D]. 李晓云. 华中农业大学, 2008(07)
  • [10]浅淡继续医学教育与医院的发展[J]. 佟建华,于黎丽. 继续医学教育, 2000(04)

标签:;  ;  ;  ;  ;  

浅谈继续医学教育与医院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