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Autolisp在数字地形图精度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陆克,唐宁,李运健[1](2021)在《基于实时定位数字地形图外业质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数字地形图是经济社会发展不可或缺的基础资料,因此对数字地形图成果的质检尤为重要。本研究结合测绘产品质检具体工作要求,以北斗CORS高精度导航定位技术,无线蓝牙、WiFi等通信技术为基础,设计出基于Android移动平台数字地形图外业质检系统,从而实现外业质检工作的自动化、规范化、数字化、高效率化。
唐佑辉,朱二巧,王超[2](2020)在《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数学精度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文中研究说明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数学精度检测是评价测绘成果质量的重要指标。针对大批量的数字线划图如何高效地实现按图幅进行高程、平面精度检测,该文提出通过识别图框角点坐标来确定检测点所在图幅。通过设定检测点搜索半径,运用VB语言编制相关软件,一次性导入检测点文件和检测图幅,自动实现对DLG数学精度的批量自动化检测,并按图幅输出检测中误差,对中误差超限图幅进行标注,在实际运用中取得了良好的使用效果。
李蕾[3](2020)在《数字地形图图面压盖的自动处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科技水平的快速提高,数字地形图测绘对计算机图形编辑软件的自动化、智能化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数字地形图内业绘制过程中,数字地形图的图面压盖整饰是地形图的基本展现方式,它反映着地形基本信息且地形图的图面信息都必须正确的、精准的显示在图面上。因此,在数字地形图的成果数据质量内容中的压盖整饰质量即数字地形图中图面压盖的正确处理就显得尤为重要。而使用传统方法进行数字地形图的图面压盖整饰往往费时费力,且由于数字地形图内业作业人员态度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造成数字地形图成图数据压盖现象。论文针对这些问题,以陕西省韩城矿区为研究区域,基于AutoCAD软件的二次开发技术,利用C++语言,对数字地形图中无线类地形要素间压盖的自动检查与处理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及成果如下:(1)依据基础地理信息要素分类与代码和基础地理信息要素数据字典,对数字地形图中易产生图面压盖的高程注记点、点状符号要素、注记要素进行分析、研究。实现了数字地形图中高程注记点、点状符号要素、注记要素信息的自动提取。(2)分析了数字地形图中产生图面压盖的主要原因、主要类型,数字地形图压盖处理的图面易读性、无歧义性等图面质量问题以及压盖处理的优化理论。得到了数字地形图中无线类地形要素间压盖处理的最优解,就是通过程序计算数字地形图中优先移动的压盖要素的最小移动距离,使数字地形图中无线类地形要素间压盖的自动处理达到最优化。(3)对数字地形图中图面压盖问题分析、研究。通过已有的方向包围盒OBB算法和R树空间索引数据结构的结合,快速获取数字地形图中易压盖要素的位置范围及图面压盖区域。实现了数字地形图中无线类地形要素间压盖的自动检查。(4)在数字地形图压盖的研究过程中,对图面压盖的自动处理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根据数字地形图中的空白区域和压盖处理后质量要求达标的基础上,通过程序设置数字地形图中移动的压盖要素的最大偏移距离,计算移动的压盖要素的最小偏移值,并判断移动的压盖要素的移动方向。实现了数字地形图中无线类地形要素间压盖的自动处理,有效地提高了数字地形图中图面压盖处理的效率与质量。
王一[4](2020)在《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各城市中供水不足、暴雨内涝、水体污染等问题频发。建设海绵城市,使用其“存、渗、净”功能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同时,促进城市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建设智慧化海绵城市,使用传感器采集降雨量、水位、流量等相关数据,并进行实时上传、筛选等处理,利用相关模型进行分析,实现内涝预警、积水点治理、海绵城市建设成果评估等功能,并进行可视化展示,使政府、企业、公民和社会都能参与其中,从根本上改变海绵城市管理模式,优化其运行机制,提升城市雨水管理的效率和质量。本文以整体性治理理论、城市信息化理论、最佳管理措施等理论为基础,将海绵城市与智慧城市的概念结合,从而提出智慧化海绵城市的概念、特征及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的构建思路和过程。本文首先分析影响智慧化海绵城市的因素,包括地形条件及城市建设现状、气候及水文条件、市政排水系统现状、地面透水性及海绵工程建设现状及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等,进而总结出建设工作中现存的问题,将解决问题作为目标建设智慧化海绵工程,建立实时监测管理系统并提出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本文应用DEM数据、RS和GIS技术、SWMM模型和二三维联动技术,从水系、绿地系统、排水系统、雨水资源化利用系统和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等五个方面对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进行阐述,介绍了海绵城市实时监测管理系统的主要功能和系统结构,从调度指挥、申报审批、事务管理、成果评估、资金管理等方面提出信息共享化、自动化、智能化的海绵城市管理措施。本文进一步从系统硬件设计、运行环境建设、基础数据库建设、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方法等方面对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技术进行分析。最后,根据前文提出的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以洛阳市为例进行案例分析,分析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的影响因素,总结存在的问题,并针对洛阳市历史遗址留存较多和已经具备数字城管平台的特点,提出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和管理措施。
司大刚[5](2018)在《航空LiDAR技术在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交通运输业是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在生产生活中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道路信息的准确、高效获取与更新对于加快交通基础设施的建设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公路的勘测从最初的方案规划到最后的施工图设计,每个阶段需要的勘测成果的精度等级和比例尺都不尽相同,因此,如何高效的获取和利用高精度、多尺度的海量信息是公路勘测不懈追求的目标。相比较其他测量手段,机载激光雷达(Light Detection and Ranging,LiDAR)技术是一种能够连续自动快速、高效获取高时空分辨率地球空间信息的技术,同时适用于林区、山区等地形特点,这对于公路勘测效率的提高有很大的帮助。本文依托广西高速公路工程项目阐述了机载激光雷达技术在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所做的工作如下:(1)研究总结了国内外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介绍了LiDAR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技术优势、作业流程等;阐述了LiDAR技术在山区高速公路带状地形勘测设计中的应用,并对LiDAR技术的数据采集、数据处理和数字产品的制作做了详细介绍。(2)用Leica公司设备配套软件和Terra Solid软件的系列模块对机载LiDAR数据进行一系列的处理。包括IPAS软件对GPS及IMU数据进行处理;利用Terra Solid软件中的Terra Scan模块对激光点云进行滤波、分类,在Terra Modeler模块中对滤波后的激光点云进行重组,内插生成DEM,在Terra Photo模块中制作DOM,利用DOM矢量化法绘制1:2000数字线划图,制作完成断面图等。(3)利用全站仪、GPS-RTK测量方法对机载LiDAR数据产品精度进行检查,数字地面模型精度满足高速公路勘测规范要求,阐明了机载LiDAR技术用于高速公路勘测设计的可行性。(4)对内业利用点云数据制作的断面和外业利用全站仪、GPS-RTK测量的断面,在Autocad环境下统计分析误差的分布范围、误差和地形、误差与地貌、误差与地表覆盖物的关系,研究各种因素对数字地面模型精度的影响规律,进行相关数学精度的分析。实际应用表明,机载激光雷达技术不仅可以通过激光点云量测得到测区地形图,数字地面模型以及纵横断面图、工点图等丰富的数据产品,同时结合地物影像数据,增强了对地物的判别能力,在道路勘测设计领域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和技术优势。
翟高鹏,李文彬[6](2015)在《基于AutoLISP的地形图数学精度检测算法的设计与实现》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测绘产品质量监督检验工作中对数字地形图产品数学精度检测的一种算法。该算法通过遍历展绘的检测点坐标,依次定位显示检测点视图窗口,然后采用人机交互操作方式实现地形图数学精度的快速检测统计与评分。文章结合地形图产品质量检验项目,以LISP语言为例,对算法的基本设计思路进行了说明与实现。最后通过工程实例对程序的实用性和有效性进行了测试,达到了预期结果。
操礼年[7](2014)在《数字地形图内外业质量检查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测绘仪器、测绘技术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逐渐实现了数字化、自动化。数字化地形图为城市、旅游景点的建设与规划提供越来越详细的信息,其优越性越来越突出。本文通过分析数字地形图在检查中的内外业检查方法、常见的问题等内容,以提高质量检测的精确度。
余龙飞[8](2014)在《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测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地形图的质量是保障地形图正常使用的前提,特别是现在地理数据广泛应用到不同的领域和行业,因此对地形图的质量检测是一个很重要的工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地形图的形式从传统的白纸测图到现代的数字化成图,改变了获取地形图的方式,使得绘制地形图的更加快捷方便。为了跟上地形图的迅速发展,也要将传统的地形图质量检测的方法向现在快速准确的质量检测方法发展。本文就是以数字地形图的质量检测方法为研究对象,对地理空间数据质量、质量检测点的选取、质量的评定以及自动化检测方法的原型设计等问题进行论述。为了更好的理解数字地形图的质量,本文对作为数字地形图数据基础的地理空间数据质量进行了介绍,从地理空间数据的来源和其具有的基本特征到地理空间数据质量基本特征以及对其检测的内容,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常用的质量控制方法和国内外对地理空间数据质量做的相关标准。数字地形图的质量检测方法重点在于对质量检测点的选取,目前主要使用三种经典抽样方法(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分层随机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方法)用于质量检测点的样本抽样,并用采集到的样本点进行统计分析评价数字地形图的质量。最后使用某市的数字地形图进行了质量检测数据统计分析,并对自动化的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测软件进行了的检测功能的执行流程的原型设计。
张汝捷[9](2014)在《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检查综合服务系统》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由于计算机飞速发展,我国的地图和地形图数字化的速度不断加快,程度逐渐加深。对数据质量的人工检查存在很多不好的地方,比如容易漏查错查,效率较低等。为了克服这些缺点,使检查变的准确和高效,研究利用AE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相结合的办法实现自动机器质检对生产来说显的十分有用。本文重点阐述了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检测问题。这种产品的数据量很大,但是检查技术不是很复杂,所以人工检查会耗费很多物力人力,过程较枯燥。因此,在数据质量规范、标准的要求下,考虑上测绘产品的数据特点,针对工作人员在实际工作中的要求,开发一套功能完备、高效、方便的质检软件对质检工作人员来说可谓是雪中送炭。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首先介绍论文的课题来源,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现状等。2.针对本文研究所用的技术方法ArcGIS Engine和数字测绘产品的质量检查做简单介绍。让读者对AE开发技术和数字测绘产品质检的过程、规则和内容有一定的了解。3.详细阐述质检人员对软件功能的要求以及作为开发人员,我们应该怎么样去设计才能满足客户的各种各样的需求,其中包括界面、操作、精度检测等要求。本文分别提出多种解决方法,并探索哪一个方法最适合。4.文章的核心内容,即是对软件在设计开发过程中遇到的难题、关键点,所运用的方法和技术做详细的分析讲解。主要内容如CAD数据读取、数据载入、提取折点、缓冲区相交分析、结果输出等。5.展示了在对界面和算法经详细设计后开发出的软件系统,以及对软件的操作流程。并利用外业采集的数据对该系统进行实验,验证了点位精度检测和高程精度检测方法的有效性。6.探讨了软件的优点与不足。最后采用VisualStudio.net2010(C#)、AreGIS Engine10.0为开发工具,设计研发了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检查系统。目前,该系统大部分功能模块已完成。如果将此系统推广到实际生产中,会对质量检测工作的生产力产生一定的推动作用。
陈小龙[10](2013)在《AUV水下地形匹配辅助导航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水下地形匹配导航是利用地形匹配技术来实现水下精确定位的自主、全天候的导航方式,对于水下航行器长时间水下航行时的精确定位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以AUV长航时的水下精确导航定位为背景,利用多波束测深仪作为水下地形测量手段,结合真实海上试验数据对水下地形匹配导航定位方法进行了深入的研究。论文的主要成果和工作有:(1)研究了水下地形匹配导航的原理、模型以及适用的方法。从理论上探讨了水下地形匹配导航系统的组成,将其分为基本导航单元、水深测量单元以及地形匹配单元三个部分,并以此分析了水下地形匹配导航的原理。分析了水下地形匹配导航的模型,包括状态空间模型以及数字地形模型,由此导出了影响水下地形匹配导航定位性能的因素。在比较了陆地地形匹配导航与水下地形匹配导航的区别基础上,探讨了利用多波束测深进行水下地形匹配导航的优势,并从理论上分析了适用于多波束测深进行水下地形匹配导航的方法。(2)研究了局部高精度水下数字地形建模方法。详细介绍了多波束测深系统的组成以及原理,给出了本文中使用到的多波束测深系统的具体参数。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多波束测深数据后处理原理,并给出了多波束测深数据后处理的流程。针对多波束测深数据的滤波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聚类的单声脉冲(ping)测深数据滤波方法。对滤波后的多波束测深数据进行了空间归位和网格化处理,建立了基于多波束测深的局部高精度数字地形图。(3)研究了实时水下地形特征的提取和匹配单元的构建方法。建立了单波束和多波束测深下的实时海底地形匹配模型,构建了一种多测点下的自适应地形特征的波束选择模式。为了进行地形的插值重构,在分析地形插值模型的基础上,利用分形原理对线性插值进行补偿,提出了一种基于分形补偿的双线性插值方法,对地形特征具有良好的适应能力。为了提高地形的插值精度和效率,提出了一种基于索引的快速插值策略。(4)研究了基于相关性的地形匹配定位方法。在相关性原理的基础上,利用多波束测深下的面地形特征,提出了一种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水下地形匹配定位方法。建立了极大似然估计的水下地形匹配导航模型。针对地形匹配中的伪波峰问题,提出了基于费希尔判据的去伪方法,对地形匹配中出现的伪波峰进行有效的剔除。利用真实多波束测深数据进行了极大似然估计下的定位试验。(5)研究了基于信息融合的AUV水下地形匹配导航。从信息融合的观点出发,将地形匹配定位技术与基本导航系统相结合,建立了地形匹配导航的关联模型,利用最近邻法建立了地形匹配定位的有效性检测流程,提出了一种基于关联可靠性的连续导航定位方式。建立了贝叶斯估计下的水下地形匹配导航模型,利用粒子滤波方法来对贝叶斯估计问题进行近似最优解算,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的粒子滤波的水下地形匹配航迹跟踪方法。探讨了影响水下地形匹配导航误差的因素,最后,从模块化设计思想出发,建立了AUV水下地形匹配导航系统结构,针对AUV水下导航,构建了基于双重模式的水下地形匹配导航策略,利用真实多波束测深试验数据进行了仿真研究。本文深入研究了AUV水下地形匹配导航的原理、方法以及实施步骤,并进行了真实多波束测深数据的回放式仿真试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方法具有较高的精度,对地形特征具有较好的适应能力,可以利用来进行长时间下的水下导航定位修正,具有较高的实际应用价值。
二、Autolisp在数字地形图精度检测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Autolisp在数字地形图精度检测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实时定位数字地形图外业质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 引 言 |
2 系统总体目标与总体框架 |
3 系统设计 |
3.1 系统设计的原则 |
3.2 系统的功能设计 |
(1)精度点管理功能模块 |
(2)图层管理功能模块 |
(3)量测功能模块 |
(4)RTK设置功能模块 |
4 系统的关键技术 |
4.1 多系统平台下数字地形图高性能无损符号化显示与交互技术 |
4.2 北斗CORS高精度定位设备与系统实时通信技术 |
5 系统的功能与实现 |
5.1 实时图根控制测量精度检测 |
5.2 实时地物点平面精度检测 |
5.3 实时地物点高程精度检测 |
5.4 现场边长精度检测 |
5.5 地理精度巡查 |
5.6 现场样本照片采集 |
5.7 外业轨迹记录 |
5.8 检查数据导出 |
6 结 论 |
(2)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数学精度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
2 系统设计 |
2.1 总体思路 |
2.2 功能设计 |
3 系统实现关键技术 |
3.1 DLG图幅的批量导入及检测点展绘关键技术 |
3.2 确定检测点所在的图幅关键技术 |
3.3 按图幅实现检测点和DLG上特征点的匹配关键技术 |
4 工程应用 |
5 结论 |
(3)数字地形图图面压盖的自动处理(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
1.5 本章小结 |
2 数字地形图信息分析 |
2.1 研究区概况 |
2.2 数字地形图要素分类与代码 |
2.3 数字地形图压盖信息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3 数字地形图测图方法及图面压盖问题分析 |
3.1 数字地形图测图方法 |
3.1.1 原图数字化 |
3.1.2 全野外数字测图 |
3.1.3 航测数字成图 |
3.2 航测数字成图规范和要求 |
3.2.1 测图规范 |
3.2.2 成图精度要求 |
3.3 数字地形图压盖问题分析 |
3.3.1 地形图压盖的定义 |
3.3.2 地形图压盖的原因 |
3.3.3 地形图压盖的类型 |
3.4 现有数字地形图压盖处理的相关软件 |
3.4.1 CASS |
3.4.2 Micro Station |
3.4.3 EPS |
3.4.4 FME |
3.5 本章小结 |
4 数字地形图压盖处理研究 |
4.1 数字地形图压盖处理的质量问题 |
4.1.1 地形图图面易读性 |
4.1.2 地形图图面合理性 |
4.1.3 地形图图面无歧义性 |
4.2 数字地形图压盖处理的优化理论 |
4.2.1 地形图压盖处理的优先级 |
4.2.2 地形图压盖处理的最优分析 |
4.3 数字地形图压盖处理的相关算法 |
4.3.1 AABB包围盒 |
4.3.2 包围球 |
4.3.3 方向包围盒OBB |
4.3.4 凸包FDH |
4.4 基于OBB的数字地形图压盖自动处理 |
4.4.1 方向包围盒算法的简单描述 |
4.4.2 方向包围盒算法的重要概念 |
4.4.3 R树空间索引的引入 |
4.5 本章小结 |
5 数字地形图压盖自动处理的程序设计与实现 |
5.1 开发平台以及语言 |
5.1.1 Auto CAD二次开发 |
5.1.2 C++语言 |
5.2 需求分析与设计原则 |
5.3 自动提取数字地形图压盖信息 |
5.3.1 程序设计 |
5.3.2 解决思路与方法 |
5.3.3 结果验证 |
5.4 自动检查与处理数字地形图压盖 |
5.4.1 程序设计 |
5.4.2 解决思路与方法 |
5.4.3 结果验证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研究生期间学术成果及参与工程实践项目 |
(4)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
1.4.1 研究内容 |
1.4.2 创新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海绵城市的概念 |
2.1.2 智慧城市的概念 |
2.1.3 智慧化海绵城市的概念 |
2.1.4 智慧化海绵城市的特征 |
2.2 智慧化海绵城市相关理论基础 |
2.2.1 整体性治理理论 |
2.2.2 城市信息化理论 |
2.2.3 最佳管理措施 |
2.2.4 低影响开发模式 |
2.2.5 雨水利用及雨洪管理体系 |
3 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 |
3.1 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构建思路 |
3.1.1 分析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影响因素 |
3.1.2 分析海绵城市建设现存问题 |
3.1.3 建设智慧化海绵工程 |
3.1.4 建立海绵城市实时监测管理系统 |
3.1.5 提出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 |
3.1.6 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体系结构图 |
3.2 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 |
3.2.1 应用DEM数据的水系专项建设方法 |
3.2.2 应用RS与GIS技术的绿地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
3.2.3 应用GIS与 SWMM的排水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
3.2.4 应用SWMM模型的雨水资源化利用专项建设方法 |
3.2.5 应用二三维联动技术的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方法 |
3.3 海绵城市实时监测管理系统 |
3.3.1 系统主要功能 |
3.3.2 系统结构 |
3.4 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 |
3.4.1 成立信息共享的综合监控指挥中心 |
3.4.2 采用线上申报与审批方式 |
3.4.3 使用手机APP实现事务移动管理 |
3.4.4 结合多源数据自动评估海绵城市建设成果 |
3.4.5 应用SAP财务模块管理建设资金 |
4 智慧化海绵城市相关运用管理技术分析 |
4.1 实时监测管理系统硬件设计 |
4.1.1 数据采集模块 |
4.1.2 通信模块 |
4.1.3 设备安装方式 |
4.2 实时监测管理系统运行环境建设 |
4.2.1 基础软件平台 |
4.2.2 网络平台 |
4.2.3 信息安全防范体系 |
4.3 实时监测管理系统基础数据库建设 |
4.3.1 数据来源 |
4.3.2 数据库建设标准 |
4.3.3 数据更新标准 |
4.4 应用二三维联动技术的城市地块分类海绵化建设方法 |
4.4.1 住宅区海绵化建设方法 |
4.4.2 公共及商业用地海绵化建设方法 |
4.4.3 工业及物流仓储用地海绵化建设方法 |
4.4.4 城市道路海绵化建设方法 |
5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实践分析 |
5.1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影响因素 |
5.1.1 地势条件及城市建设现状 |
5.1.2 气候及水文条件 |
5.1.3 市政排水系统现状 |
5.1.4 地面透水性及海绵工程建设现状 |
5.1.5 城市信息化建设现状 |
5.2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城市建设现存问题 |
5.2.1 历史遗址及地下限制因素较多 |
5.2.2 现状绿地及水系调蓄能力有限 |
5.2.3 缺乏后期维护 |
5.2.4 现行管理制度与政策不完善 |
5.2.5 资金筹措难度大 |
5.3 洛阳市智慧化海绵工程专项建设方法 |
5.3.1 应用DEM数据的洛阳市水系专项建设方法 |
5.3.2 应用RS与GIS技术的洛阳市绿地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
5.3.3 应用GIS和 SWMM的洛阳市排水系统专项建设方法 |
5.3.4 应用SWMM模型的洛阳市雨水资源化利用专项建设方法 |
5.4 洛阳市海绵城市智慧化管理措施 |
5.4.1 结合数字城管平台成立海绵城市综合监控指挥中心 |
5.4.2 结合多源数据自动评估洛阳市海绵城市建设成果 |
5.4.3 应用三维虚拟技术结合遗址保护与海绵城市建设工作 |
5.4.4 应用SAP财务模块管理洛阳市海绵城市建设资金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洛阳市中心城区现状积水点类型及位置详情 |
附录 B 洛阳市海绵城市试点区城市水系提升改造工程 |
附录 C 洛阳市城市水系提升改造工程概算总表 |
作者简介 |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5)航空LiDAR技术在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机载激光雷达技术的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1 国外发展与研究现状 |
1.2.2 国内发展及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主要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3.3 文章结构 |
2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系统 |
2.1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介绍 |
2.1.1 广域差分GPS/IMU组合系统 |
2.1.2 激光测距单元 |
2.1.3 激光扫描单元 |
2.1.4 数码照相系统 |
2.1.5 中心控制单元 |
2.2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对地定位基本原理 |
2.3 机载激光雷达测量技术的优势 |
2.4 道路勘测设计的内容 |
2.5 机载激光雷达系统作业流程 |
2.5.1 飞行准备 |
2.5.2 航线设计 |
2.5.3 航线检查与地面模拟飞行 |
3 广西高速公路勘测应用 |
3.1 项目概况介绍 |
3.2 项目成果规格及相关精度指标要求 |
3.3 技术路线设计 |
3.4 航空摄影测量 |
3.4.1 航摄设备 |
3.4.2 检校场设计 |
3.4.3 测区航线布设及航飞前测试 |
3.5 |
3.5.1 地面基准站布设与观测 |
3.5.2 航飞数据采集 |
3.5.3 数据检查 |
3.6 质量控制 |
3.6.1 数据文件 |
3.6.2 POS数据 |
3.6.3 地面基站数据 |
3.6.4 点云数据 |
3.6.5 影像数据 |
4 LiDAR数据处理 |
4.1 LiDAR数据处理作业流程 |
4.2 数据预处理 |
4.2.1 GPS数据差分 |
4.2.2 激光点云解算 |
4.2.3 影像解算 |
4.2.4 航摄数据预处理得到的数据 |
4.3 点云数据后处理 |
4.3.1 激光点云数据航带匹配与检校 |
4.3.2 点云滤波分类 |
4.3.3 DEM及等高线制作 |
4.4 空三加密 |
4.4.1 使用设备及软件 |
4.4.2 空三加密精度 |
4.4.3 加密点量测 |
4.5 数字地形图的制作 |
4.5.1 数字地形图数据的质量要求 |
4.5.2 立体采集 |
4.6 地形图编辑 |
4.6.1 作业内容 |
4.6.2 作业要求 |
4.7 纵横断面图制作 |
4.7.1 断面生产技术要求 |
4.7.2 断面生产数据格式 |
4.7.3 制作断面文本文件 |
5 项目成果精度检查与分析 |
5.1 数字地面模型精度检查 |
5.1.1 数字地面模型高程精度的检测 |
5.1.2 工点图平面精度的检测 |
5.2 中桩高程精度检查 |
5.2.1 精度统计 |
5.2.2 误差分析 |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6)基于AutoLISP的地形图数学精度检测算法的设计与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引言 |
2基本思路 |
2. 1地形图精度检测作业方式 |
2. 2展点范围设定 |
2. 3检测点定位显示 |
2. 4粗差记录提示与评分 |
3算法实现与效果 |
3. 1算法主要步骤 |
3. 2应用示例 |
4结语 |
(8)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第一章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论文研究的目标 |
1.4 研究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地理空间数据质量概述 |
2.1 地理空间数据质量 |
2.1.1 地理空间数据的来源和基本特征 |
2.1.2 地理空间数据表达形式 |
2.1.3 地理空间数据质量的基本特征 |
2.1.4 数字地形图空间数据质量检测的内容 |
2.2 地理空间数据质量控制 |
2.2.1 地理空间数据质量控制方法 |
2.2.2 地理空间数据质量相关标准 |
2.3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测点的选取 |
3.1 地理空间数据的误差表达 |
3.2 经典抽样方法 |
3.2.1 简单随机抽样方法 |
3.2.2 分层随机抽样方法 |
3.2.3 系统抽样方法 |
3.3 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测抽样方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测数据统计研究 |
4.1 地物点平面精度检测 |
4.1.1 地物点点位中误差 |
4.1.2 相邻地物点点位中误差 |
4.2 高程精度检测 |
4.2.1 数字地形图高程内插 |
4.2.2 高程值检测 |
4.2.3 高曲矛盾检测 |
4.3 空间数据质量检查原则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测数据分析及软件功能原型设计 |
5.1 质量检测数据的实例分析 |
5.2 软件功能原型设计 |
5.2.1 软件开发平台 |
5.2.2 软件设计 |
5.2.3 软件功能流程设计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个人总结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9)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检查综合服务系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致谢 |
目录 |
插图清单 |
表格清单 |
一 绪论 |
1.1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同类研究的发展概况 |
1.3 研究方案和技术路线 |
1.4 课题来源 |
二 AE技术与测绘产品质量检测简介 |
2.1 ArcGIS Engine介绍 |
2.2 数字测绘产品的介绍 |
2.3 测绘产品数据质量的概述 |
2.3.1 数据质量特点 |
2.3.2 影响质量的因素 |
2.4 质量检查的介绍 |
2.4.1 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查的内容 |
2.4.2 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测方法 |
三 系统需求分析 |
3.1 便捷的操作界面 |
3.2 人工交互操作 |
3.2.1 自动查找点位 |
3.2.2 人工修改点位 |
3.3 精度检测与置信度 |
3.3.1 平面精度检测 |
3.3.2 高程精度检测 |
3.3.3 检测置信度 |
3.4 检测数据的转换 |
3.5 生成报表 |
3.6 修改检测坐标 |
3.6.1 删除点数据 |
3.6.2 编辑单元格数据 |
3.6.3 批量修改数据 |
四 关键技术研究 |
4.1 AE对DWG数据的读取 |
4.2 不同格式的检测数据载入地图 |
4.2.1 数据信息排序 |
4.2.2 检测点加载到图上 |
4.2.3 属性表的实现 |
4.3 提取折点信息 |
4.3.1 问题的提出 |
4.3.2 问题的解决 |
4.4 缓冲区相交分析 |
4.4.1 如何创建缓冲区 |
4.4.2 与检测点图层相交分析 |
4.5 报表的自动生成 |
4.5.1 标准表格的绘制 |
4.5.2 过程优化 |
4.6 数据库的建立 |
4.6.1 数据库环境 |
4.6.2 逻辑设计 |
4.6.3 数据库命名规范 |
4.6.4 数据库表结构 |
五 测绘产品质量检查软件的设计与实现 |
5.1 新建工程 |
5.2 工程信息修改 |
5.3 误差参数设置 |
5.4 数据输入 |
5.4.1 数字地形图的输入 |
5.4.2 检测数据的转换与修改 |
5.4.3 检测数据载入地图 |
5.5 数据匹配 |
5.6 精度计算 |
5.7 数据的修改 |
5.8 成果输出 |
5.8.1 地物点平面误差统计表 |
5.8.2 高程误差统计表 |
5.8.3 质量统计表格 |
六 结论与展望 |
本文结论 |
存在的问题 |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10)AUV水下地形匹配辅助导航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AUV 导航技术概述 |
1.3 水下地形导航方法 |
1.4 AUV 水下地形导航国内外研究动态 |
1.5 课题来源和研究意义 |
1.6 论文研究思路与主要工作 |
1.6.1 课题研究思路 |
1.6.2 课题的研究内容 |
第2章 水下地形匹配导航原理、模型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水下地形匹配导航系统组成与原理 |
2.2.1 基本导航单元 |
2.2.2 水深测量单元 |
2.2.3 地形匹配单元 |
2.2.4 水下地形导航原理 |
2.3 水下地形匹配导航模型 |
2.3.1 状态空间模型 |
2.3.2 数字地形模型 |
2.3.3 影响水下地形匹配定位性能的因素 |
2.4 水下地形匹配导航方法 |
2.4.1 水下地形导航与陆地地形导航的比较 |
2.4.2 多波束测深在水下地形匹配中的优势 |
2.4.3 基于多波束测深的 AUV 水下地形匹配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局部海底数字地形建模 |
3.1 引言 |
3.2 多波束测深系统构成及原理 |
3.2.1 多波束测深系统构成 |
3.2.2 多波束测深原理 |
3.2.3 GS+条带测深系统 |
3.3 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原理与流程 |
3.3.1 声线追踪与补偿 |
3.3.2 海底归位处理 |
3.3.3 多波束测深数据处理流程 |
3.4 多波束测深数据滤波 |
3.4.1 测深数据滤波基本原则 |
3.4.2 基于动态聚类的单 ping 多波束测深数据滤波 |
3.4.3 滤波实践 |
3.5 水下数字地形模型成图 |
3.5.1 测深数据的空间归位 |
3.5.2 测深数据网格化处理 |
3.5.3 大面积测深海域地形成图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水下地形特征提取和匹配单元的组建 |
4.1 引言 |
4.2 实时海底地形获取与建模 |
4.2.1 单波束测深建模 |
4.2.2 多波束测深建模 |
4.2.3 波束组合模式的选择 |
4.3 水下数字地形插值重构 |
4.3.1 地形插值重构模型 |
4.3.2 双线性插值 |
4.3.3 基于分形补偿的双线性插值 |
4.3.4 水下地形插值重构精度统计特性 |
4.3.5 基于索引的快速插值策略 |
4.4 参考水深偏差的消除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基于 MLE 的水下地形匹配定位方法 |
5.1 引言 |
5.2 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水下地形匹配导航模型 |
5.2.1 极大似然原理 |
5.2.2 极大似然地形匹配算法 |
5.3 极大似然定位特性分析 |
5.3.1 似然函数曲线形态及收敛性 |
5.3.2 伪波峰现象及去伪方法 |
5.4 水下地形匹配定位算法的实施 |
5.4.1 搜索规则 |
5.4.2 基于极大似然估计的地形匹配算法流程 |
5.5 仿真试验 |
5.5.1 单项定位试验 |
5.5.2 连续定位试验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基于信息融合的 AUV 水下地形匹配辅助导航 |
6.1 引言 |
6.2 地形匹配导航对基本导航的修正 |
6.3 基于关联可靠性的地形匹配定位 |
6.3.1 关联模型 |
6.3.2 最近邻法 |
6.3.3 地形匹配定位的有效性检测流程 |
6.3.4 仿真试验 |
6.4 基于粒子滤波的地形匹配航迹跟踪 |
6.4.1 地形匹配跟踪模型 |
6.4.2 基于粒子滤波的地形匹配航迹跟踪 |
6.4.3 仿真试验 |
6.5 水下地形匹配导航误差分析 |
6.5.1 实时地形获取误差 |
6.5.2 匹配算法误差 |
6.6 AUV 水下地形匹配辅助导航系统 |
6.6.1 传感器系统 |
6.6.2 AUV 水下地形匹配辅助导航系统结构 |
6.6.3 基于双重模式的地形匹配导航策略 |
6.6.4 仿真试验 |
6.7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四、Autolisp在数字地形图精度检测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实时定位数字地形图外业质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 陆克,唐宁,李运健. 城市勘测, 2021(02)
- [2]大比例尺数字线划图数学精度自动化检测系统设计[J]. 唐佑辉,朱二巧,王超. 勘察科学技术, 2020(05)
- [3]数字地形图图面压盖的自动处理[D]. 李蕾. 西安科技大学, 2020(01)
- [4]智慧城市视角下的海绵城市建设与运行管理研究 ——以洛阳市为例[D]. 王一. 沈阳建筑大学, 2020(05)
- [5]航空LiDAR技术在道路勘测设计中的应用[D]. 司大刚. 兰州交通大学, 2018(03)
- [6]基于AutoLISP的地形图数学精度检测算法的设计与实现[J]. 翟高鹏,李文彬. 城市勘测, 2015(01)
- [7]数字地形图内外业质量检查方法研究[J]. 操礼年. 城市地理, 2014(20)
- [8]数字地形图质量检测方法研究[D]. 余龙飞.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7)
- [9]数字测绘产品质量检查综合服务系统[D]. 张汝捷.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7)
- [10]AUV水下地形匹配辅助导航技术研究[D]. 陈小龙.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1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