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利用冷却塔排放湿法脱硫锅炉净烟气的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张海龙[1](2021)在《一种冷凝再热式锅炉烟气脱白系统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玻璃熔窑烟气经处理后含有大量的水分,排放到大气后部分水分降温冷凝成雾滴,经光的折射作用形成肉眼可见的“白烟”,即白色烟羽。由于烟气中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我国各地均针对白色烟羽发出相关治理要求,要求在烟气排放之前消除水蒸气,以减少有害成分对环境的污染。本文在验证实验的基础上,设计一种冷凝再热式锅炉烟气脱白系统,该系统与冷却塔冷凝降温方式不同,它采用热管加热和自然对流冷却相结合的方式来带走烟气的热量。通过数值模拟对烟气脱白过程中涉及的主要技术问题进行分析,为最终系统加工提供了理论支撑。除白烟羽的主要目的是除去烟气中部分颗粒物与水溶性有害气体。本研究首先设计了简易烟气冷凝器,通过对比烟气进出口颗粒物含量,验证了冷凝过程冷凝水对颗粒物的沉降作用。进而,根据施工场地特性建立了烟气脱白系统,并对系统中冷凝器压降及自然对流换热两个最主要的过程进行了数值仿真。循环水冷却部分的模拟计算,比较了不同中心距排布、不同换热管长、不同换热管截面尺寸、不同热水流向以及换热管类型下,空气温度分布、速度分布以及换热管内水温变化情况,研究显示:除了热水流向,其他参数的变化均会对换热效果产生明显的影响,在中心距100mm、管长5m、内径36mm、类型为太阳花形下对水的冷却效果最好,即相同入口温度下,出口水温最低。对烟气降温冷凝部分的数值计算结果:压降损失约950Pa。
张瑞[2](2021)在《基于水汽相变的细颗粒物/SO3酸雾高效脱除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细颗粒物及SO3酸雾是影响大气环境及人类健康的主要污染物,燃煤电站是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主要排放源,而传统的污染物控制设备对其脱除效率不高。利用水汽相变促使细颗粒物及SO3酸雾凝结长大,然后通过传统污染物控制设备对其进行脱除是一项极具应用前景的方法。因此,结合燃煤电站现有污染物控制设备的特点,开展基于水汽相变的细颗粒物、SO3酸雾高效脱除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本文首先利用湿法脱硫模拟试验平台,开展了水汽相变耦合塔内加装托盘促进细颗粒物及SO3酸雾脱除的研究。结果表明,脱硫过程中水汽相变可显着促进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脱除;脱硫塔入口烟气含湿量越高,越有利于过饱和水汽环境的形成,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脱除效率越高;较高的液气比有助于促进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脱除;较适宜的烟气含湿量和液气比分别为83~103g/Nm3和15~20L/Nm3;塔入口烟温对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脱除性能有一定的影响。脱硫塔内水汽相变可使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由约45%提高至约60%,SO3酸雾的脱除效率可由约40%提高至约55%;脱硫塔内加装托盘可进一步促进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脱除,可使细颗粒物、SO3酸雾的脱除效率分别提升至约65.0%~70.0%、60.0%~65.0%。基于燃煤电站超低排放单塔双循环脱硫改造工艺,开展了通过降低吸收区脱硫浆液温度使烟气在吸收区建立过饱和水汽环境,促进细颗粒物及SO3酸雾脱除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模拟结果表明,脱硫浆液降温可使烟气在脱硫塔内吸收区建立过饱和水汽环境,过饱和度随着浆液温降的增加而提高;同时,脱硫塔内过饱和水汽环境的构建与液气比和烟温均有关,随着液气比增大,所形成的过饱和度增大,有利于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脱除;较低的烟气温度不利于细颗粒物及SO3酸雾的脱除,较适宜的脱硫浆液温降约为8~10°C。此外,脱硫浆液降温可使浆液蒸发量减少、脱硫净烟气携带水分量降低,减少脱硫水耗量。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由约40%提高至约60%,SO3酸雾的脱除效率由约35%增至约50%,可使脱硫水耗降低约65~70%。针对脱硫净烟气接近或达到饱和状态这一特点,分别开展了利用脱硫净烟气直接和间接换热降温使脱硫净烟气建立过饱和水汽环境,进而促进细颗粒物及SO3酸雾脱除的数值模拟和试验研究;其中,直接换热降温通过对脱硫净烟气喷淋适量雾化冷却水实现,间接换热降温通过加装氟塑料换热器实现。数值模拟结果表明,脱硫净烟气直接换热降温过程中,少量的雾化冷却水喷淋量即可使脱硫净烟气达到过饱和状态,雾化冷却水温越低则越有助于过饱和水汽环境的建立。适宜的雾化冷却水温度及液气比分别为10~20°C和0.125~0.25L/Nm3。试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可使细颗粒物的排放浓度降低至约50%;同时该方法可使脱硫净烟气中水分回收率接近40.0%。脱硫净烟气间接换热降温方式易建立细颗粒凝结长大所需的过饱和水汽环境,适宜的降温幅度为4~6°C;较高的烟气湿度有助于过饱和水汽环境的形成,而脱硫净烟气温度则对过饱和度的影响较小。试验结果表明,当脱硫净烟气温度降低约2~10°C时,可使细颗粒物的脱除效率由约10%提升至约50%;次生细颗粒物的排放浓度降低约50%,水分回收率可达35.0%左右。在实验室研究基础上,利用实际燃煤电厂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系统,开展了脱硫浆液降温促进多种污染物的脱除协同降低脱硫水耗的数值模拟和测试研究。该电厂采用两级冷凝系统分别对两层脱硫浆液降温。模拟结果表明,开启冷凝系统可使烟气在脱硫塔内吸收区建立过饱和水汽环境,脱硫浆液温度由55°C降至35°C时,脱硫塔吸收区过饱和度可由0.99增至1.61。试验结果表明,脱硫浆液降温可达到对多种污染物协同脱除的效果,脱硫浆液温降越大,越有利于污染物的脱除;该方法使细颗粒物脱除效率由约35.0~40.0%提高至约70.0%,SO3酸雾的脱除效率由35.0%提高至70.0%;可凝结颗粒物CPM的脱除效率由45.0%提高至85.0%;雾滴的捕集效率可达到80.0%以上;此外,烟气水分回收率可达40.0%以上。
黄举福[3](2020)在《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治理技术及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全国燃煤电厂烟气超低排放改造的加快提速,我国中、东部大部分燃煤发电机组已实现了烟气的超低排放。但目前烟囱口的有色烟羽、烟气中的SO3、以及溶解在烟气液滴中的盐等污染物的排放依旧受到社会的普遍关切。因此亟需开展有色烟羽控制技术,以及有色烟羽控制过程中污染物协同脱除的研究。本文通过分析有色烟羽的成因及其主要影响因素,对比各有色烟羽控制技术,开展有色烟羽治理并协同脱除相关污染物的一体化技术的研究及应用。针对某燃煤电厂330MW机组的实际排放情况,结合地方环保要求和现有设备的现场布置情况等,对该机组有色烟羽治理技术路线进行了综合比较分析,研究确定采用“末端”协同脱除SO3技术与烟气冷凝再热技术相结合的有色烟羽治理一体化技术路线,并对该技术路线进行工程应用研究,开展工程应用情况与理论研究效果的评价,完成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治理技术及应用研究。由于在原烟道有限空间内增加了部分设备,为满足风机出力要求和设备性能要求,利用CFD仿真软件对主要设备进行了三维模拟计算,通过优化设备流场减少了系统阻力,同时还有效提高了设备性能。通过研究得到主要结论如下:1、有色烟羽治理一体化技术可实现烟囱白色烟羽的控制。理论研究将脱硫出口烟气从48℃降温冷凝至43℃后再通过烟气再热器升温至58℃可实现烟囱白色烟羽的控制。改造后测试结果显示,在达到设定温度时,烟囱入口烟气体积含湿率在7.92%-8.23%之间,可保证环境大气温度12℃以上,相对湿度60%以下实现白色烟羽的完全消除,与理论计算基本吻合。2、有色烟羽治理一体化技术可实现对SO3等可凝结颗粒物协同脱除,烟囱出口SO3浓度在线测试值在2mg/Nm3以内,消除了烟囱蓝色烟羽。烟气冷却器出口烟温降低至95℃以下,低低温电除尘系统对SO3的脱除作用明显,低低温电除尘出口SO3排放浓度为33.38mg/Nm3;烟气冷凝器投运后,烟气冷凝器进、出口SO3排放浓度分别为8.07 mg/Nm3、4.46mg/Nm3。利用低低温电除尘系统、高效湿法脱硫塔、烟气冷凝器、湿式电除尘器等协同脱除作用,可实现SO3的高效脱除。3、通过CFD仿真软件对烟气冷却器、烟气再热器、烟气冷凝器及进出口烟道等设备进行三维模拟计算及流场优化,将导流板及防振分隔板整体设置,可降低设备阻力,消除设备振动隐患,为系统高效运行提供理论支持。原烟气冷却器、烟气再热器、烟气冷凝器的气流分布相对均方根差从0.553、0.39、0.24优化至0.297、0.25、0.2,同时振动计算显示设备无振动风险。改造后测试结果表明,各设备的速度场分布均匀性均达到工程应用研究目标,设备运行阻力在控制值内,设备安全无振动,保证了换热器性能及机组安全。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工艺论证和工程应用研究,证明有色烟羽治理一体化技术的可行性,即通过低低温电除尘系统、湿法脱硫塔、湿式电除尘器等组成的“末端”协同脱除SO3技术与烟气冷凝再热技术相结合的有色烟羽治理一体化技术路线,可实现良好的有色烟羽治理及可凝结颗粒物协同脱除效果。
张昊[4](2020)在《低温燃煤湿烟气型白烟的发生及控制机制》文中指出目前我国已全面实施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燃煤电厂烟尘颗粒物、SO2、NOx排放浓度分别低于10 mg/Nm3、35mg/Nm3、50mg/Nm3。其中,湿法脱硫是燃煤烟气SO2超低排放的主流工艺,经湿法脱硫处理后的烟气,被增湿冷却为45~55℃、相对湿度100%的低温高湿烟气。烟气排放后与环境空气象互作用被大气冷却,部分水蒸汽凝结成液滴,这些液滴在光线的照射下产生散乱反射而发生“白烟”现象。“白烟”现象带来了资源浪费和环境问题,成为烟气进一步深度净化的重点控制方向。本文结合湿空气调节、烟羽的抬升扩散、湿蒸汽两相流等理论,对湿烟羽排放的温湿度变化、烟羽几何尺寸、烟羽的凝结水量、凝结水珠的生长规律进行了分析。利用温湿图分析白烟产生的机理。湿烟气是否产生白烟的判断依据是,在焓湿图上排放烟气同环境空气的混合线是否与饱和烟气线相交。若相交则有白烟现象产生,若不相交则没有白烟。湿烟气产生白烟的临界条件是,烟气和环境的混合线与饱和烟气线恰好相切。消白边界线不是唯一确定的,它因环境状态的不同而改变,每一温湿度的环境空气都对应着一条消白边界线。环境温度越高、环境含湿量越小,消白边界线的斜率越大。反之,环境温度越低,环境含湿量越大,消白边界线的斜率越小。通过对湿烟气饱和曲线关于d-T关系式的拟合,推导出白烟产生的判别式。归纳总结出白烟产生的切线理论,利用该理论求解出湿烟羽最大凝结水量随环境空气温湿度的变化规律。利用该理论分析各种消白技术路线的控制机制。白烟的控制机制就是将烟气温湿度调控至消白区域以内的过程。不同控制方法由于其控制机理不同,对于环境的适应性也不同。其中,冷凝法更适用于寒冷潮湿的天气,加热法更适用于炎热干燥的天气。结合白烟的控制机制,提出一种冷凝再热法最佳运行工况的求解方法。以2019年济南地区全年的气象数据为例,计算了不同消白技术路线实现全年无白烟所需要的工况。其中,使用加热法实现济南地区全年无白烟,冬季需将烟气加热至228℃以上,春秋季需将烟气加热至157℃以上,夏季需将烟气加热至81℃以上。使用冷凝法法实现济南地区全年无白烟,冬季需将烟气冷却至3℃以下,春秋季需将烟气冷却至13℃以下,夏季需将烟气冷却至24℃以下。使用冷凝再热法实现济南地区全年无白烟,冬季冷凝再热装置的运行参数为:冷凝温度20℃,再热温度为30℃。春秋季为:冷凝温度35℃,再热温度为50℃。夏季为:冷凝温度48℃,再热温度为60℃。最后,采用实验的方法对湿烟羽的发生与发展进行了研究。利用激光粒度仪对湿烟羽的遮光度、液滴粒径的生长规律、液滴尺度的分布进行了测量,并横向对比了环境温度、环境含湿量、饱和烟气温度、烟气过热度对湿烟羽的影响。研究表明,湿烟羽的遮光度(能见度),随烟羽的抬升高度先增加后降低。遮光度主要受水蒸气凝结强度和烟羽的扩散程度两方面影响。湿烟羽内粒径主要集中在5μm~50μm的范围内,且随着烟羽抬升高度的增加,液滴粒径经历快速生长,缓慢增加和逐渐减小直至消失这三个过程。在烟羽横截面内,湿烟羽外部的液滴尺度大于烟羽内部的液滴尺度。分析表明,环境温度越低、含湿量越高,烟羽遮光度越大即能见度越高,烟羽内液滴粒径也会生长到更大的水平。饱和烟气温度越高,烟羽遮光度呈指数型规律生长。烟气过热度越大,烟羽能见程度越小。
徐雯[5](2020)在《燃煤电厂湿烟羽治理工艺研究》文中指出环保政策日益严格背景下,湿法脱硫技术在燃煤电厂得到迅速地推广和应用。湿法脱硫塔出口饱和烟气直接排放,部分水蒸气由于温度下降将与SO3等可凝结污染物发生凝结,形成呈白色或蓝色的“有色烟羽”,这些湿烟羽不仅污染视觉,还影响周边环境和气候,已引起广泛关注。燃煤电厂湿烟羽治理的主要工艺路线为烟气加热、降温冷凝和冷凝再热三类。本文进行燃煤电厂湿烟羽治理工艺研究,研究分为湿烟羽技术分析、湿烟羽治理工艺设计和实际工程运行分析三部分。基于湿烟羽预测模型,计算不同温度湿度环境下各技术消除湿烟羽的条件并分析其对环境的影响。结果表明,冷凝再热技术能有效降低最低再热排烟温度,降低效果随冷凝温度降低而变小,且冬季明显于夏季,北方明显于南方;烟气升温后排放能降低污染物最大落地浓度增加其距离,但还需考虑由于能耗增加造成的环境负效益;净烟气冷凝处理具有节水、污染物脱除作用,能产生经济和环境效益。在ASPEN PLUS上建立冷凝再热法湿烟羽治理系统模型,以某600 MW燃煤机组为例计算各设备物流平衡和热平衡结果。以改造前机组为参照,脱硫塔入口烟温每降低1℃,脱硫塔出口烟温降低8.15×10-2℃,脱硫塔蒸发水减少1.36 t/h,回收热量增加3 346 MJ/h;系统总节水量为降低脱硫塔入口烟温减少的蒸发水量和冷凝器回收凝结水之和,冷凝器出口烟温在42~50℃范围内,烟温每降低1℃的平均节水量在13 t/h以上。在模型基础上,以河北某266 t/h锅炉湿烟羽综合治理项目调试运行情况为例验证湿烟羽治理系统模拟效果。将系统分为MGGH原烟气冷却器、脱硫塔(脱硫冷凝二合一)、MGGH净烟气再热器三个部分,以各模块出口烟温计算值和测量值的偏差来验证各模块的模拟效果,其平均绝对误差分别为1.2℃、1.0℃和1.1℃,均方根误差分别为1.5℃、1.2℃和1.5℃,各模块具有一定适应性,模拟结果具有工艺设计参考价值。为进一步探索湿烟羽治理改造中冷凝段的节水和污染物脱除效果,对内蒙古某660 MW机组烟气节水项目运行情况进行分析。喷淋冷凝系统对SO2的脱除效果与回收水量呈正相关关系;冷凝系统运行时,烟尘排放浓度降至较低水平,但回收水量对烟尘排放的影响不明显。单位回收水能耗与回收水量关系可拟合成二次关系式;回收水量受环境温度和循环喷淋水量共同影响,循环喷淋水回收率与环境温度呈近似线性关系。
杨帆[6](2019)在《冀中能源某矿电厂75t/h燃煤锅炉烟气烟羽脱白技术研究与示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为加快推进污染防治攻坚战,打赢蓝天保卫战,深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等政策方针,全面执行生态环境保护大会的相关措施,河北省在2019年改革实施了有关钢铁烧结机,焦化,燃煤电厂锅炉等烟气石膏雨和有色烟雨治理工程,并完成改造了60%以上的任务。在全省乃至全国推进钢铁、焦化行业超低排放改造和燃煤电厂深度减排改造,实施石膏雨和有色烟羽治理,十分迫切和必要。本文系统地研究了燃煤电厂烟气烟羽脱白的问题,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烟气脱白系统工艺,并选择了一台75t/h燃煤锅炉作为工程实例,进行示范研究,为其他燃煤电厂类似项目推广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研究内容如下:第一,介绍了湿法脱硫与湿烟羽理论,给出了白色烟羽的概念,结合焓湿图分析了燃煤电厂白色烟羽形成与消除的湿度和温度状态点,得出了烟气脱白的形成与消除机理,提出了一套完整的烟气消白技术工艺与装置。第二,根据技术工艺设计了管束式烟气冷凝器、管束式蒸汽加热器、并对水泵、风机等附属设备进行选型,设计出一套完整的烟气脱白系统并投入使用。第三,根据工艺需求,着重研发了新型的螺旋管束冷凝器和螺旋管束蒸汽加热器,给出了具体的设计过程。第四,对项目运行状况进行测试分析,夏季(4-10月)排放烟温达到54℃以上,烟气含湿量9.5%以下;冬季排放烟温达到62℃以上,烟气含湿量8.5%以下,满足《燃煤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标准。此次改造可以为全市乃至全省范围内燃煤电厂以及焦化、钢铁行业的烟气脱白工程的推广和应用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设计依据和技术参考。
钟翠[7](2019)在《2×300MW燃煤机组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技术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是全世界耗煤量最大的国家,占全球煤炭消费总量的50.3%。我国燃煤电厂众多,目前我国每年燃煤发电的耗煤量将近二十亿吨,发电用煤是其中最主要的,并且由于燃煤煤质成分不一,造成我国烟尘排放总量常年居高不下。国家和地方下发各类标准、规定及通知要求进行超低排放改造,要求粉尘排放浓度不大于5 mg/m3,二氧化硫排放浓度不大于35 mg/m3。该燃煤电厂现有脱硫除尘工艺无法满足超低排放要求,急需对现有设备进行改造升级。本文在详细论述此2×300 MW燃煤电厂烟气脱硫除尘技术现状基础上,结合公司现有状况,通过分析比较,选择与该公司匹配可行的超低排放脱硫除尘控制技术。脱硫工艺应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脱硫反应器采用单塔单循环脱硫技术,且喷淋层数5层,无旁路烟道,采用1炉1塔建设,不设置烟气换热器(GGH),而对烟囱进行防腐处理,不设置增压风机,对现有引风机进行改造。烟尘超低排放技术采用在吸收塔喷淋层上部增设管束式除尘器。并对超低排放脱硫除尘技术应用效果和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适当提高浆液pH有利于促进系统脱硫性能;提高烟气流速会提高系统脱硫效率,但会增加粉尘排放量;提高液气比系统脱硫除尘效率均会提高;通过研究得到系统最佳运行参数为:脱硫浆液pH值为4.5-5.0、烟气流速4 m/s、液气比为18 L/m3。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改造完成后,对排放烟气进行检测,#1机组原烟气二氧化硫浓度为2339.03 mg/m3,净烟气二氧化硫的浓度为7.47 mg/m3,原烟尘浓度为38.04 mg/m3,净烟尘浓度为0.97 mg/m3,脱硫效率达到99.6%。#2机组原烟气二氧化硫浓度为934.72 mg/m3,净烟气的为3.45 mg/m3,原烟尘和净烟尘的浓度为29.18 mg/m3和1.07 mg/m3,脱硫效率99.6%。超低排放设备均能连续稳定运行,并能满足国家最新烟气排放标准要求。该论文有图28幅,表18个,参考文献85篇。
刘昕昶,鄢晓忠,高晨,许龙泉[8](2016)在《FGD取消回转式GGH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文中指出湿法脱硫系统取消了回转式GGH后,出现了脱硫后的烟道和烟囱腐蚀,烟囱雨现象及烟道堵塞等问题。着重介绍、对比了防止烟道、烟囱腐蚀的防腐材料以及尾部烟气再热新技术。简述了烟道、烟囱的结构优化以及烟道防堵等措施。
况延良,臧艳[9](2013)在《燃煤电厂常见湿法脱硫装置运行特点分析》文中研究表明介绍了二炉一塔、一炉一塔、无旁路烟塔合一配置方式脱硫工艺烟气系统的布置的特点、运行操作控制要点和注意事项,并对三种配置方式常见故障的原因进行了分析。阐述了无旁路"烟塔合一"技术对电除尘器运行、脱硫运行、汽机循环水品质的影响。
李春雨[10](2012)在《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中“石膏雨”问题分析》文中研究表明取消烟气换热器装置后,采用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工艺的火电厂在运行中会出现"石膏雨"问题。分析了"石膏雨"现象的形成原因,讨论了解决方法。
二、利用冷却塔排放湿法脱硫锅炉净烟气的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利用冷却塔排放湿法脱硫锅炉净烟气的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一种冷凝再热式锅炉烟气脱白系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课题研究背景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内外白烟羽治理政策 |
1.3.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白烟羽成因分析及脱除技术 |
2.1 白烟羽成因及影响因素 |
2.1.1 白烟羽成因 |
2.1.2 白烟羽影响因素 |
2.2 白烟羽特性及消除机制 |
2.2.1 扩散特性分析 |
2.2.2 白烟羽消除机理 |
2.3 白烟羽消除技术 |
2.3.1 冷凝除湿脱白法 |
2.3.2 加热脱白法 |
2.3.3 烟气冷凝再热消白法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烟气脱白方案及验证实验 |
3.1 问题描述 |
3.1.1 现有烟气处理流程及现场条件 |
3.1.2 烟气脱白目标 |
3.2 烟气冷凝再热脱白方案设计 |
3.2.1 饱和湿烟气含湿量与温度的关系 |
3.2.2 消除白烟羽的参数分析 |
3.2.3 露点参数特性 |
3.2.4 烟气冷却深度及再热度 |
3.3 烟气冷凝再热脱白系统 |
3.4 部分烟气冷凝脱白实验 |
3.4.1 实验系统设计 |
3.4.2 实验测试过程 |
3.4.3 测试结果及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烟气脱白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 |
4.1 前言 |
4.2 烟气冷凝器的数值模拟分析 |
4.2.1 数学模型及边界条件 |
4.2.2 数值结果分析 |
4.3 自然对流换热管阵列的数值模拟 |
4.3.1 数值模型及边界条件 |
4.3.2 温度场分布和速度场分布 |
4.4 特性参数对换热影响的数值研究 |
4.4.1 换热管排布中心距对温度场与流场的影响 |
4.4.2 换热管管长对温度场和流速场分布的影响 |
4.4.3 换热管截面尺寸对温度场及速度场分布的影响 |
4.4.4 热水流向对温度场及速度场分布的影响 |
4.4.5 太阳花形换热管与普通圆管的温度及流场分布比较 |
4.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2)基于水汽相变的细颗粒物/SO3酸雾高效脱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细颗粒物及SO_3酸雾排放控制技术 |
1.2.1 细颗粒物排放控制技术 |
1.2.2 SO_3酸雾排放控制技术 |
1.3 水汽相变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脱除研究进展 |
1.3.1 水汽相变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脱除的机理 |
1.3.2 水汽相变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脱除的性能 |
1.4 已有研究存在的问题 |
1.5 本文的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6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试验装置与方法 |
2.1 引言 |
2.2 试验系统及设备 |
2.2.1 湿法脱硫模拟试验平台 |
2.2.2 实际燃煤烟气湿法脱硫试验平台 |
2.3 分析测试方法及仪器设备 |
2.3.1 气溶胶发生器 |
2.3.2 细颗粒物数浓度及粒径分布测试系统 |
2.3.3 SO_3气体发生装置 |
2.3.4 SO_3酸雾测试系统 |
2.3.5 温湿度测试系统 |
2.3.6 可凝结颗粒物测试系统 |
2.3.7 雾滴测试系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汽相变耦合塔内加装托盘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的脱除 |
3.1 引言 |
3.2 脱硫塔内过饱和水汽环境建立的可行性 |
3.3 托盘的筛选试验 |
3.4 脱硫塔内过饱和度分布的数值模拟 |
3.4.1 物理几何模型及网格划分 |
3.4.2 数值计算模型 |
3.4.3 边界条件 |
3.4.4 模拟结果与分析 |
3.5 水汽相变耦合塔内加装托盘促进细颗粒物的脱除 |
3.5.1 典型工况下水汽相变耦合托盘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性能 |
3.5.2 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的影响 |
3.5.3 脱硫塔入口烟气含湿量的影响 |
3.5.4 脱硫浆液温度的影响 |
3.5.5 脱硫液气比的影响 |
3.6 水汽相变耦合托盘促进SO_3酸雾的脱除 |
3.6.1 典型工况下水汽相变耦合托盘促进SO_3酸雾的脱除 |
3.6.2 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的影响 |
3.6.3 脱硫塔入口烟气含湿量的影响 |
3.6.4 脱硫浆液温度的影响 |
3.6.5 脱硫液气比的影响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脱硫浆液降温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脱除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脱硫浆液降温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脱除的数值模拟 |
4.2.1 物理模型及数值模拟 |
4.2.2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4.3 脱硫浆液降温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脱除的试验研究 |
4.3.1 典型工况下脱硫浆液降温促进细颗粒物/SO_3酸雾脱除的性能 |
4.3.2 吸收区脱硫浆液降温的影响 |
4.3.3 脱硫塔入口烟气温度的影响 |
4.3.4 脱硫液气比的影响 |
4.4 脱硫浆液降温协同降低脱硫水耗量的性能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脱硫净烟气相变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脱硫净烟气中建立过饱和水汽环境的途径 |
5.3 脱硫净烟气换热降温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数值模拟研究 |
5.3.1 直接换热降温 |
5.3.2 间接换热降温 |
5.4 脱硫净烟气直接换热降温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试验研究 |
5.4.1 脱硫净烟气中细颗粒物排放特性 |
5.4.2 典型工况下直接换热降温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性能 |
5.4.3 雾化冷却水温度的影响 |
5.4.4 液气比的影响 |
5.5 脱硫净烟气间接换热降温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试验研究 |
5.5.1 典型工况下间接换热降温促进细颗粒物脱除的性能 |
5.5.2 间接换热降温工艺参数对细颗粒物脱除性能的影响 |
5.6 脱硫净烟气间接换热降温促进次生颗粒物脱除的性能 |
5.7 脱硫净烟气降温对烟气节水的影响 |
5.7.1 直接换热降温 |
5.7.2 间接换热降温 |
5.8 脱硫塔内和塔后水汽相变工艺对比分析 |
5.9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燃煤电厂脱硫浆液降温促进多种污染物脱除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吸收区浆液降温过程中过饱和水汽环境的建立 |
6.3 脱硫浆液降温过程中过饱和水汽环境建立的数值模拟研究 |
6.3.1 物理几何模型 |
6.3.2 数值计算模型 |
6.3.3 边界条件与数值求解 |
6.3.4 数值模拟结果与分析 |
6.4 脱硫浆液降温促进细颗粒物的脱除 |
6.4.1 湿法脱硫塔入口细颗粒物分布特性 |
6.4.2 典型工况下细颗粒物的脱除特性 |
6.5 脱硫浆液降温促进可凝结颗粒物的脱除 |
6.6 脱硫浆液降温促进SO_3酸雾的脱除 |
6.7 脱硫浆液降温促进雾滴的脱除 |
6.8 脱硫浆液降温对脱硫水耗量的影响 |
6.9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
7.1 全文总结 |
7.2 本文主要创新点 |
7.3 建议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博士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
(3)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治理技术及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燃煤电厂有色烟羽的成因与影响 |
1.2.1 蓝色烟羽的成因与影响 |
1.2.2 白色烟羽的成因与影响 |
1.3 蓝色烟羽治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前端”SO_3控制技术 |
1.3.2 “末端”协同脱除SO_3技术 |
1.4 白色烟羽治理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1 烟气再热技术 |
1.4.2 烟气冷凝技术 |
1.4.3 烟气冷凝再热技术 |
1.5 沿程烟气流场数值模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6 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
2 某燃煤电厂330MW机组蓝色烟羽治理研究 |
2.1 机组概况 |
2.1.1 锅炉概况 |
2.1.2 燃料参数 |
2.2 烟气污染物治理概况 |
2.3 蓝色烟羽治理技术路线选择研究 |
2.3.1 SO_3排放数据分析 |
2.3.2 蓝色烟羽治理技术路线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3 某燃煤电厂330MW机组白色烟羽治理研究 |
3.1 白色烟羽排放概况 |
3.2 白色烟羽治理技术路线选择研究 |
3.2.1 白色烟羽治理气象研究 |
3.2.2 白色烟羽烟温控制指标研究 |
3.2.3 白色烟羽治理技术路线研究 |
3.3 本章小结 |
4 某燃煤电厂330MW机组有色烟羽治理技术应用研究 |
4.1 有色烟羽治理一体化技术研究条件 |
4.2 有色烟羽治理一体化技术应用研究 |
4.2.1 工艺系统研究 |
4.2.2 热力计算研究 |
4.2.3 设备布置研究 |
4.3 烟气流场的仿真优化研究 |
4.3.1 仿真模型建立 |
4.3.2 仿真优化计算 |
4.4 有色烟羽治理一体化技术应用效果评价 |
4.4.1 有色烟羽治理效果评价 |
4.4.2 节能降耗效果评价 |
4.5 本章小结 |
5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未来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4)低温燃煤湿烟气型白烟的发生及控制机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引言 |
1.1.1 湿烟气直排造成资源浪费 |
1.1.2 湿烟气直排产生环境影响 |
1.1.3 关于应对湿烟气直排问题地方政府推出的政策 |
1.1.4 控制低温燃煤湿烟气排放的意义 |
1.2 白烟发生机制的研究现状 |
1.2.1 低温燃煤湿烟气成分分析 |
1.2.2 白烟产生的热力学边界条件 |
1.2.3 白烟的控制方法 |
1.3 水蒸气凝结动力学 |
1.4 本文研究内容及研究意义 |
第2章 白烟的发生机制及热力学过程分析 |
2.1 湿空气的物理性质及其焓湿图 |
2.1.1 湿空气的状态参数 |
2.1.2 湿空气温湿图 |
2.1.3 绝热饱和温度 |
2.2 白烟发生的热力学过程分析 |
2.2.1 饱和烟气线d-T(含湿量-温度)关系式 |
2.2.2 白烟产生的热力学过程分析 |
2.2.3 消除白烟的界限 |
2.2.4 白烟产生判别式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白烟的控制机制及理论计算 |
3.1 环境空气温湿度对湿烟羽最大凝结水量的影响 |
3.2 白烟的控制机制及其理论计算 |
3.2.1 已有白烟控制方法的控制机理 |
3.2.2 白烟控制方法的适应性分析 |
3.2.3 冷凝再热法最佳工况求解 |
3.3 以济南地区为例不同技术路线消白参数计算 |
3.3.1 2019年济南全年气温数据 |
3.3.2 不同技术路线消白参数计算 |
3.3.3 济南地区排放标准试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白烟模拟实验系统及实验方法 |
4.1 实验系统主要参数 |
4.2 湿烟气模拟排放系统组成 |
4.2.1 加湿系统 |
4.2.2 加热系统 |
4.2.3 再热系统 |
4.2.4 其他 |
4.3 测试方法 |
4.3.1 测量系统 |
4.3.2 测量方法 |
4.4 模拟湿烟气排放实验系统操作过程 |
4.4.1 实验前的准备过程 |
4.4.2 激光粒度分析的启动和检查 |
4.4.3 实验步骤 |
4.4.4 注意事项 |
第5章 湿烟气模拟排放实验结果与分析 |
5.1 烟羽遮光度沿抬升高度的变化规律 |
5.2 沿烟羽抬升高度液滴粒径的变化规律 |
5.2.1 液滴粒径的组成随烟羽抬升高度的变化规律 |
5.2.2 液滴平均粒径随烟羽抬升高度的变化规律 |
5.3 液滴径向的分布规律 |
5.4 环境温度对湿烟羽的影响 |
5.5 环境含湿量对湿烟羽的影响 |
5.6 烟气温度对湿烟羽的影响 |
5.7 烟气过热度对湿烟羽的影响 |
5.8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5)燃煤电厂湿烟羽治理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湿烟羽治理政策 |
1.3 湿烟羽治理技术现状 |
1.3.1 烟气加热技术 |
1.3.2 降温冷凝技术 |
1.3.3 冷凝再热技术 |
1.3.4 吸收剂除湿技术 |
1.3.5 膜法除湿技术 |
1.4 研究内容 |
第2章 湿烟羽预测模型和治理技术分析 |
2.1 湿烟羽形成和消除机理 |
2.2 湿烟羽预测模型 |
2.2.1 饱和湿烟气含湿量和温度的关系 |
2.2.2 是否产生湿烟羽判断条件和湿烟羽预测模型 |
2.2.3 预测模型效果验证 |
2.3 消除湿烟羽条件分析 |
2.3.1 烟气加热技术烟温控制参数 |
2.3.2 降温冷凝技术烟温控制参数 |
2.3.3 冷凝再热技术烟温控制参数 |
2.4 环境影响分析 |
2.4.1 高斯烟羽模式 |
2.4.2 排烟温度对污染物扩散的影响 |
2.4.3 环境影响综合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ASPEN PLUS的湿烟羽治理系统模拟 |
3.1 引言 |
3.1.1 ASPEN PLUS简介 |
3.1.2 石灰石-石膏湿法脱硫原理 |
3.2 湿烟羽治理工艺路线 |
3.3 湿烟羽治理系统物流和热平衡基础 |
3.3.1 MGGH原烟气冷却器物流和热平衡基础 |
3.3.2 脱硫塔物流和热平衡基础 |
3.3.3 冷凝器物流和热平衡基础 |
3.3.4 MGGH净烟气再热器物流和热平衡基础 |
3.4 模拟简化假设和模拟流程建立 |
3.4.1 模拟简化假设 |
3.4.2 模拟流程建立 |
3.5 湿烟羽治理工艺设计计算 |
3.5.1 组分定义和物性方法选择 |
3.5.2 模拟工况和设计边界参数 |
3.5.3 热媒水和冷却水温度选取 |
3.5.4 参数设定和设计规定 |
3.5.5 模拟结果 |
3.5.6 节水影响因素分析 |
3.6 湿烟羽治理系统模拟效果验证 |
3.6.1 基本概况 |
3.6.2 系统试运行情况 |
3.6.3 分块模拟效果验证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节水和污染物脱除效果分析 |
4.1 项目概况和冷凝方案 |
4.2 设计参数和实际运行参数的对比 |
4.3 经济性和环保效益分析 |
4.4 烟尘和SO_2脱除效果影响因素分析 |
4.5 回收水量对能耗的影响 |
4.6 环境温度对回收水效果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
致谢 |
(6)冀中能源某矿电厂75t/h燃煤锅炉烟气烟羽脱白技术研究与示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选题依据 |
1.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政策研究现状 |
1.3.2 技术发展现状 |
1.4 研究内容、方法、技术路线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及方法 |
2.1 烟气中湿份的来源 |
2.2 白色烟羽的形成机理 |
2.3 白色烟羽的消除机理 |
2.4 烟羽脱白的可行技术途径 |
2.4.1 烟气升温脱白技术 |
2.4.2 烟气冷凝除湿脱白技术 |
2.4.3 烟气冷凝再热脱白技术 |
2.4.4 溶液吸收法 |
2.4.5 典型的脱白技术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项目示范 |
3.1 工程概况 |
3.2 设计方案 |
3.2.1 设计参数 |
3.2.2 改造后目标参数 |
3.2.3 设计依据 |
3.2.4 工艺方案 |
3.2.5 设计内容 |
3.3 烟气管束冷凝器的结构设计计算 |
3.3.1 冷凝器形式的选择 |
3.3.2 冷凝器的设计 |
3.3.3 参数确定 |
3.4 烟气管束加热器的结构设计计算 |
3.4.1 管内循环介质的选择及参数 |
3.4.2 加热器形式的选择 |
3.4.3 参数确定 |
3.5 冷却水系统设计 |
3.6 其他设备的设计 |
3.6.1 风机的增压 |
3.6.2 电气及热工控制 |
3.6.3 室外管网布置 |
3.7 系统的集成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系统运行效果及效益分析 |
4.1 系统运行测试 |
4.2 影响系统运行效果的因素分析 |
4.2.1 环境因素影响 |
4.2.2 蒸汽量与温度变化的影响 |
4.2.3 冷却水温度与流量的影响 |
4.3 效益分析 |
4.3.1 经济效益 |
4.3.2 环境效益 |
4.3.3 社会效益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7)2×300MW燃煤机组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变量注释表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典型脱硫除尘工艺 |
1.3 超低排放技术应用现状 |
1.4 选题意义 |
1.5 技术路线 |
2 电厂烟气脱硫除尘现状 |
2.1 电厂概况 |
2.2 脱硫技术现状 |
2.3 除尘技术现状 |
3 超低排放技术对比与选择 |
3.1 超低排放脱硫技术对比与选择 |
3.2 超低排放除尘技术对比与选择 |
4 超低排放脱硫除尘技术应用性能分析 |
4.1 关键参数对脱硫除尘性能影响 |
4.2 优化条件下脱硫除尘性能分析 |
4.3 超低排放前后效益分析 |
5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 |
学位论文数据集 |
(9)燃煤电厂常见湿法脱硫装置运行特点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典型石膏湿法脱硫工艺 |
2 两炉一塔配置方式 |
2.1 二炉一塔脱硫烟气系统 |
2.2 二炉一塔配置方式特点 |
2.3 二炉一塔烟气系统操作控制要点 |
2.3.1 脱硫烟气系统投入与解列 |
2.3.2 定期试验旁路挡板 |
2.3.3 增压风机并联运行时的注意事项 |
2.4 二炉一塔烟气系统常见故障分析 |
2.4.1 增压风机振动 |
2.4.2 GGH堵灰 |
2.4.3 除雾器结垢堵塞 |
2.4.4 吸收塔浆液间歇性溢流 |
2.4.5 吸收塔“中毒” |
2.4.6 石膏品质变差 |
3 一炉一塔配置方式 |
3.1 一炉一塔脱硫烟气系统 |
3.2 一炉一塔配置方式特点 |
3.3 一炉一塔脱硫烟气系统操作控制要点 |
3.4 一炉一塔常见故障 |
4 无旁路烟塔合一配置方式 |
4.1 无旁路、烟塔合一脱硫烟气系统 |
4.2 无旁路、烟塔合一配置方式特点 |
4.3 无旁路烟塔合一配置方式操作控制要点 |
4.4 无旁路烟塔合一脱硫装置的保护 |
4.5 无旁路烟塔合一配置方式的影响 |
4.5.1 对电除尘器运行的影响 |
4.5.2 对脱硫运行的影响 |
4.5.2.1 浆液品质恶化的主要原因 |
4.5.2.2 浆液品质恶化的危害 |
4.5.2.3 浆液品质恶化的处理原则 |
4.5.3 对汽机循环水品质的影响 |
4.5.4 对点火方式的影响 |
5 结语 |
(10)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中“石膏雨”问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石膏雨”的形成 |
1.1 石灰石-石膏湿法烟气脱硫系统 |
1.2“石膏雨”形成的原因 |
1.2.1 取消GGH后烟气温度降低 |
1.2.2 除雾器效果不佳 |
1.2.3 烟囱设计不足 |
1.2.4 天气因素 |
2 解决“石膏雨”的方法 |
2.1 强化除雾器效果 |
2.2 增加烟气加热装置 |
2.2.1 加装烟气换热器 (GGH) |
2.2.2 利用锅炉热二次风加热 |
2.2.3 直接燃烧再热法 |
2.2.4 增加电加热装置 |
2.2.5 加装热管换热器 |
2.2.6 蒸汽加热法 |
2.2.7 无泄漏型烟气加热器 |
2.3 优化烟囱设计 |
2.4 烟塔合一技术 |
3 结论 |
四、利用冷却塔排放湿法脱硫锅炉净烟气的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一种冷凝再热式锅炉烟气脱白系统研究[D]. 张海龙. 燕山大学, 2021(01)
- [2]基于水汽相变的细颗粒物/SO3酸雾高效脱除研究[D]. 张瑞. 东南大学, 2021
- [3]燃煤电厂有色烟羽治理技术及应用研究[D]. 黄举福. 浙江大学, 2020(02)
- [4]低温燃煤湿烟气型白烟的发生及控制机制[D]. 张昊. 山东大学, 2020
- [5]燃煤电厂湿烟羽治理工艺研究[D]. 徐雯.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6]冀中能源某矿电厂75t/h燃煤锅炉烟气烟羽脱白技术研究与示范[D]. 杨帆. 河北工程大学, 2019(02)
- [7]2×300MW燃煤机组脱硫除尘超低排放技术研究[D]. 钟翠. 中国矿业大学, 2019(04)
- [8]FGD取消回转式GGH带来的问题及解决措施[J]. 刘昕昶,鄢晓忠,高晨,许龙泉. 工业炉, 2016(05)
- [9]燃煤电厂常见湿法脱硫装置运行特点分析[J]. 况延良,臧艳. 华东电力, 2013(05)
- [10]火电厂湿法烟气脱硫中“石膏雨”问题分析[J]. 李春雨. 能源工程, 2012(01)
标签:细颗粒物论文; 脱硫论文; 超低排放论文; 冷凝锅炉论文; 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