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首批三家汽车金融公司将现身(论文文献综述)
卢佳[1](2021)在《龙江广电网络D分公司服务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
于峰[2](2019)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文中研究指明1876年贝尔发明电话,次年,英国工程师毕晓普就将磁石式对讲电话带入上海租界。此后的六十多年,上海租界电话交换技术经历了磁石制、共电制和自动电话制三种制式发展阶段,管理模式从许可证经营发展到特许专营,电话经营公司主体也随着技术的演进而转换。本文在全球电话技术发展的背景下,以技术史和跨国史的视角,依托有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和美商上海电话公司的一手史料、同时期电信专业人士的专着和学术论文,以及上海租界工部局董事会档案、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和北华捷报等核心史料,探讨并重构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的历程,分析每一次技术升级和重大改造背后的多种成因及其得失。研究发现,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演进过程中,发明专利、设备制造商、跨国公司以及租界当局行业监管等内外因素对其最终技术路径的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在上海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研究中,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研究发现,1930年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的竞争中,以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为代表的新兴跨国企业,依靠共电式电话向旋转式电话升级过程中对专利技术的垄断以及跨国资源整合优势,在租界“自治”行业规制下,通过干预本地工部局董事会选举和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政治,巧妙规避了英国国内贸易保护主义的障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战胜了遵从于传统投资型的英国企业,最终获得上海租界四十年电话特许经营权。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的海外飞地,无疑为这场东-西方现代化历史进程中的冲击与回应提供了一个竞技场,脱胎于朝贡体系的国民政府,沦为多元利益诉求中的一个“棋子”,无力改变租界自治下的政治走向与结局。论文共分为七个章节。绪论部分,首先阐述选题的意义,引出论文的主线——从技术与制度两个层面来考证上海租界电话史,进而探讨西方近代科技文明在租界发展的历史遗存及对当代中国现代化的启示。在梳理学界研究现状和成果的同时,重点介绍文献分布情况,新史料的发现以及考证方面所做的工作,明确本论文的目标及其研究方法。以中西交通史视角来看,近代中国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人类历史长河中一次西学东进的过程,上海租界作为大英帝国海外殖民扩张下的一块“飞地”,在这场东西方文明碰撞中无疑充当着“桥头堡”,发挥了示范效应。正因如此,租界电话史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科技“内史”,而应当将电话技术放在东西文明交汇的文化透镜下进行审视与反思。在第1章中,笔者用有限篇幅,简单介绍了上海租界形成与治理模式,探讨了上海租界与宗主国之间内在制度沿革与文化脉络,为后文探讨行业规制的发端、发展与演进提供了一个语境。其中,兰宁的遗着《上海史》让我们直接触碰到上海公共租界那段“隐蔽”的历史时空。作为上海租界电话史研究,论文将对电话技术的研究限定在1877-1943这66年时间跨度内,对其技术和行业规制的演变进行梳理和考证。但从历史沿革来看,电话技术脱胎于电报,早期的电话线路即为电报线路,监管制度同样脱胎于电报的管理方式,这使得研究的范围不能仅仅局限在电话技术本身,而应将研究领域延展到电报,尤其是工部局电报公务网向电话网整体升级改造这一历史事件。在租界早期有关电话的报道中,电报工程师毕晓普是一个活跃人物,已有的研究对此着墨不多。笔者从史料出发,对其在上海租界电话技术引入、试验、应用推广及商业化运营方面所作出的贡献给予了客观评价;同时,重点介绍了上海租界在电话早期与电报共生时期的发展状况,考证了上海租界磁石式电话发展进程中所特有的两种技术形态——“简式”磁石式与“复式”磁石式。这是第2章的主要内容。第3章探究的是上海租界电话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即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三十年的发展期。在这段时期,租界电话经历了从磁石式、共电式和自动式三种制式技术的演进。文献的梳理和考证成为了本章的重要工作。研究发现,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从磁石式向共电式演进中,华洋公司选择了一种由爱立信公司生产的“改进型”磁石与共电混合模式作为过渡。这一发现,颠覆了早期国内学者对我国电话技术演进形态的认知。同时,对变局中自动式电话技术的梳理,使得华洋公司电话技术演进的脉络以及每一次路径选择变得更为清晰。尽管海外学者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就已经关注并深入研究跨国公司的全球影响力及其内在运作机制,但在中国租界史的研究中,跨国公司这条“巨鳄”却一直处于“潜伏”的状态,鲜有学者关注。第4章填补了这一空白,对两大跨国公司,即美国国际电话电报公司与爱立信公司的海外对决,及其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自动式升级中路径选择的影响做了探讨。《爱立信公司大事记》、《I.T.T.:The Management of Opportunity》等西方史料和外文专着,为本章的跨国史学研究提供了材料。第5章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将整个发展分为了三个阶段。笔者从工部局董事会会议纪要一手史料出发,考证了不同时期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特点与得失。最有价值的工作,是依托英国外交部解密档案,详细分析并再现了1930年租界电话特许权之争背后的国际政治因素、跨国公司的利益角逐以及工部局自治等多元利益的博弈,从制度上掀开了披在西方政治文明身上的神秘外衣。大英帝国殖民时期的海外贸易,仍然以维护本国利益为根本出发点。但是,由于租界自治的出现,原有的利益格局已经打破,多元利益的博弈已经形成,最终资本的力量在这一博弈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第6章是结语部分,通过对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规制演进的历史研究,给出对租界电话发展史的总体评价。
谈笑[3](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指出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施美智[4](2017)在《我国众筹的本土化发展研究 ——以福建泉州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背景下,众筹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创新,为创业创新带来了新契机,是连通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有效渠道。众筹自2011年引进国内以来,在应对中小初创企业的资金困难方面起到了较大作用,实现了民间资本与初创项目的精准对接。然而,由于国内外在政治经济文化体制上的差异,国内众筹行业不能照搬国外模式,探索我国众筹行业的本土化发展十分必要。众筹在国内发展的地域分布极不平衡,北上广江浙以及山东六个省市成功筹资总金额占了全国的91%,其余二十余个省及地区合计筹资总额只占全国总数的不到10%。福建省的众筹发展在这二十一省及地区中排行居前,而其下辖泉州市2016年GDP总量在全省排名第一。该市民营经济发达,文化产业兴盛,创新氛围深厚,具有适合众筹发展的土壤环境。然而,该市众筹的本土化发展尚处在萌芽阶段。因此,研究福建省泉州市众筹的本土化发展对我国中小城市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众筹在我国和泉州地区的发展现状出发,对众筹在全国和地方的发展历程进行阶段划分,并就发展格局和环境进行分析。通过比较中外众筹,对众筹在国内和泉州本地的发展特点进行探讨。最后,结合我国2016年以来众筹平台问题频发、行业洗牌的现象,重点分析了问题根源,并针对性的提出对策建议。同时,针对泉州众筹发展处于萌芽阶段的特点,以华侨众筹平台为主要研究对象,具体分析中小城市众筹本土化发展中存在的实际问题,并提出现阶段发展地方众筹的主要任务是培育地方众筹市场。
李光辉[5](2016)在《石河子邮政企业代理金融业务转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07年中国邮政储蓄银行挂牌成立,实施“自营+代理”运营模式,邮政企业代理邮政储蓄银行金融业务。经过近几年实践,运营逐步趋于规范。邮储行自营以公司、信贷等资产类业务为侧重,关注高风险、高收益的高效业务,实现新的收益增长。邮政代理金融则继续利用原邮储点多面广特色,根植金融零售市场,与邮储行错位经营,以储蓄存款类零售负债业务为主,兼办理财、保险、国债、基金等中间业务,持续做好基础金融服务。2014年底,新疆邮政代理金融在邮政集团战略规划下,为响应集团号召,适应金融行业的发展,全疆全力推进邮政代理金融业务转型发展。本人分管石河子邮政代理金融业务,结合工作经验,以石河子邮政代理金融业务转型为研究对象,本文分为七个部分:第一部分回顾和评论了相关文献;第二部分归纳金融转型的相关概论以及理论基础;第三部从经济、社会、技术三方面全面分析了石河子邮政企业代理金融转型所面临的宏观环境;第四部分网点建设、业务种类、人员业务素质等方面,深入分析石河子邮政企业代理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第五部分以网点、客户、营销团队为切入点,研究石河子邮政企业代理金融转型实施策略及落地路径;第六部分探讨石河子邮政企业代理金融转型实施策略;第七部分为得出的结论。通过本文的分析,得出以下结论:代理金融在银行业内部竞争及金融市场外部环境的双重压力之下,金融转型工作迫在眉睫且志在必得,要贯彻以客户为核心的理念,提供专业优质的服务满足客户需求,与客户建立稳定可持续性关系,从而达到企业发展的目标。邮政代理金融转型工作中,需把握认识与实践的统一,用辩证思维谋划,以发展理念引领,靠战略举措推进,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形势下,始终围绕着以观念转型为先导,以经营和服务转型为重点,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突出网点负责人在网点转型中的主导作用,打造一支高素质经营服务团队;改善客户体验,全面提升网点销售产能和整体经营服务水平;最终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可持续的发展。
蒋莎莎[6](2015)在《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化的法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受制度压制和传统融资文化的影响,我国长期存在两个相互分割的金融市场,即正规金融市场和民间金融市场。民间金融的快速发展弥补了正规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领域的融资空白,为我国经济发展尤其是民营企业和中小企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民间金融毕竟是一种自发的、分散的和盲目的金融活动,其自身具有脆弱性和高风险性。民间金融长期游离在金融监管体制之外,区域性风险事件时有发生,给金融安全和社会秩序带来不利影响。如何更好的监管民间金融,促进其规范发展,一直是学界和实务部门讨论的热点问题。近年来,随着民间金融规模的扩大,组织化程度的增高,特别是互联网与民间资本的结合,使民间金融具备了一些新的特征。因而对民间金融的研究不能还停留在传统形态之上,而是需要观察民间金融的新特征,准确把握民间金融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才能发现治理民间金融乱象的可行性路径。对民间金融现象和问题的研究,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第一章,描述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化的表现。近年来民间金融组织形式的创新和发展,促使在正规金融体系之外,出现了大量的民间金融中介组织和活动,这些中介和活动发挥传统银行的信用中介功能,却不与银行受相同程度的监管。它们具有期限转换、流动性转换、信用风险转移和高杠杆率的全部或部分特征,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因而符合国际组织对影子银行的判断标准,可以认为是影子银行。我国民间金融的影子银行化,既是源于金融创新对民间金融市场的催化,同时也是我国存在金融抑制的结果。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化的发展态势对金融市场发展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作用,其既可以改善融资环境,增加金融服务的可获得性;同时也可能引发区域性风险,危及金融体系安全。对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化应进行客观评价,既不能视其为洪水猛兽,也不能听之任之。第二章,分析发挥影子银行功能民间金融机构的法律性质。由于所处的金融发展阶段不同,各国影子银行的表现形式也不一。不同于欧美国家的影子银行主要是包括货币市场基金、投资银行等多个金融机构,围绕证券化进行风险分散和加大杠杆活动的信用中介体系,中国式影子银行相对独立,没有形成复杂的体系。从我国民间机构发挥影子银行功能的模式来看,由于利率市场化尚不完全,影子银行的扩张其实质仍是一种服务于实体经济的相对原始的信用扩张机制,目前主要的功能是复制银行的存贷业务,更多是充当补充银行融资的角色。现行法律缺乏对多种民间金融机构和活动的准确定位,导致许多民间金融机构从事影子银行活动的法律性质还处于待定状态,游走在法律的边缘。因而需要在对典型传统和新型民间金融机构影子银行业务介绍的基础上,根据民间金融机构自身的法律性质和业务边界,来确定其所从事的影子银行业务的法律性质,以及这些机构自身的法律定位,明确非法集资与正常民间融资之间的法律界限,适当考虑放宽非法集资的界定标准,给具有创新精神的民间金融机构发展和“试错空间”。第三章,阐述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化的风险机理。影子银行化带来民间金融风险的转型。传统的民间金融具备金融市场的一般风险,但长期以来并未爆发出较大规模的风险,主要依赖于民间金融本身的特殊性,传统民间金融具备内在的契约保障执行机制——声誉约束机制,同时还受到民间习惯法的调整。但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化导致传统民间信赖结构的崩塌,民间金融的社会基础从“熟人社会”转变为“陌生人社会”,影子银行功能的发挥不仅仅使民间金融机构具备了传统银行所具备的流动性、期限错配等风险类型,同时还导致民间金融市场出现新的风险: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在多重风险的影响下,民间金融的市场失灵问题依靠民间金融自身的约束机制难以解决,传统的金融私法规范显露出对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不足,监管具有必要性。第四章,提出影子银行化带来的民间金融监管难点问题。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化的发展趋势和特征,改变了我国金融市场结构,同时对我国金融监管制度来带来了冲击和挑战。通过对民间金融监管制度的检视,可见在长期强调金融安全而忽视效率和公平、忽略融资自由的监管理念指导下的民间金融监管制度存在缺陷与不足。同时我国以机构监管为主导的监管模式也不能适应非银行金融机构,甚至是非金融机构从事金融活动的监管问题。金融监管制度需要适时跟上金融创新的步伐,这方面域外影子银行的监管实践能够给我国提供有意义的借鉴。民间金融的影子银行化提出监管需求,我国应该顺应这种监管需求,力图在发展的前提下监管具有影子银行属性的民间金融,给民间金融提供更好的监管而非更为严格的监管,同时要注重发挥市场自律的作用,将监管的重心集中在防范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之上。第五章,对具有影子银行属性民间金融的监管设计。民间金融监管是防范民间金融风险、规范我国民间金融市场的重要手段。对民间金融的监管制度设计,首先确定民间金融机构的适度监管、分类监管、规则性和原则性相结合的监管原则。其次要明确监管思路,对民间金融的监管既要发挥法律监管的功能,也要注重自律监管的作用,合理设定民间金融的监管边界。再次,明确民间金融的监管重心,可能引发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是影子银行化民间金融机构的主要关注点,因而对民间金融的监管重点应该集中在系统性风险和监管套利的防范之上,即使不能完全消除系统性风险,也可以通过降低民间金融机构杠杆率、提高流动性等手段避免危机的发生或减小危机发生的后果。最后建立民间金融机构的微观审慎监管制度,从而净化民间金融市场,以防范民间金融区域性危机和系统性危机。
李秀梅[7](2013)在《J消费金融公司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研究》文中指出为配合我国政府拉动内需,保持经济增长的指导方针,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中国银监会”)于2009年8月正式发布了《消费金融公司试点管理办法》,2010年3月,中国首批消费金融公司正式开业,消费金融公司试点拉开帷幕。截止2013年2月,首批消费金融公司试点已近三年,这三年过程中,消费金融公司实现了业务的稳步增长,但同时又面临着发展的瓶颈。本文分析了消费金融行业的起源以及发达国家和地区(如美国、欧洲、香港)的先进经验,总结了国内首批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的生存和发展现状,并运用战略管理理论重点分析了J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现状和对策。在分析过程中,运用战略管理中的PEST分析模型分析了J消费金融公司的外部经营环境,运用五力模型分析了J消费金融公司的竞争环境,然后深层次剖析了公司最近三年的总体战略和竞争战略,并对J消费金融公司的下一步战略规划和具体实践提出了整体建议。针对消费金融的研究目前在国内属于新兴课题,由于目前大多数研究文献主要侧重于从宏观政策和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的层面来描述和提出问题,所提的解决方案也主要针对宏观的政策扶持、行业规范、监管完善、信用体系完善等方面,针对消费金融公司具体生存发展实务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希望结合金融学、管理学理论知识和作者在消费金融行业的多年从业经验,从消费金融公司自身的视角,从企业微观层面来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从而探索消费金融公司的具体发展对策。总体来说,从竞争环境来看,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在短期之内不会面临充分竞争,因此会出现各家争鸣的市场格局;虽然我国个人信用体系尚不健全,普通居民的消费理念还较为保守,消费金融市场还需培育和规范,但消费金融行业仍面临时代机遇,J消费金融公司作为国家首批试点的消费金融公司在一定程度上占据了市场的先机。J消费金融公司的发展路径并不完美,但这也是新兴业务试点期间的必经过程。经过三年时间的探索与发展,时间和市场已经证明了消费金融市场的巨大潜力和消费金融公司的价值所在,同时市场也要求消费金融公司必须寻求切合自身特点的业务模式,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未来的发展中,建议J消费金融公司采取组合型的公司战略和集中化的竞争战略,快速扩展可以带来较高利润的一般用途消费贷款业务,稳定增长可以积累客户数量和为公司长远发展奠定基础的耐用消费品分期贷款业务。同时,降低对短期盈利的要求,将现有的利润和资源投入到核心竞争力的打造中,建立科学完善的风险控制体系和低成本的自动化运营模式。在战略执行过程中,密切关注宏观环境和行业竞争趋势,不断调整发展战略,相信在消费金融业务飞速发展的将来,J消费金融公司会迎来一个良好的发展前景。
马洪超[8](2012)在《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市场经济的崛起,促成了资源交换的网络化及密集化,同时加剧了能源消耗总量的长期居高不下。面对快速发展与资(能)源瓶颈这一对矛盾,西方发达国家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力图在经济平稳发展与资(能)源可承受度之间寻求平衡,着力从新能源开发、能源集约利用等方面开源节流,从产业政策制定、财税政策调整等方面进行制度导引。实践证明,西方发达国家在节能领域所采取的一整套措施,从节能技术到节能政策,相互组成统一整体,共同作用促成了节能型社会的形成。他们的实践同时也为当前我国的经济社会转型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先例和经验,我国环境友好型与资源节约性社会的建设,以节能减排为抓手,其中,必然将会涉及广泛的能源节约问题,这些问题的解决也是一项系统性的工程,不仅依靠于技术改造与进步的强力推动,而且有赖于政府的高度重视与有力推进,更寄望于全社会(从企业到个人)的积极参与。当前,在生产环节推进节能技术的研发与应用,在消费领域促进节能产品的销售与使用,以及在机关、企业、家庭等全面推广节能生活方式,不能再停留于鼓励、支持、引导层面,而必须通过制度创新搭建起能够整合生产、生活各环节的制度平台,通过制度创新所迸发出的巨大能量激励全社会生成节能导向型的经济社会结构。现代社会期待以法律形式将制度创新的成果固化,以之作为社会的行为指南,为自然人与法人提供可预见的利害评估机制,将他们的经济行为纳入政策、法律制定者所预期的轨道,从而使之符合宏观调控和社会发展的总目的。值得进一步探讨的是,制度总是在社会生活的实践当中产生,它是在各种利益的博弈之下形成,并随着时空条件的变化而出现变异。当节能这一社会意识经由制度创新达致社会现实时,其就承载着诸多的利益分配问题,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求助于法律的逻辑,将制度的经验予以抽象,并透过法律本身所蕴含的公平正义理念,完成制度的再安排与再调节,将节能这一社会问题转变为法律问题,将影响企业的个别化问题转化为影响社会的普遍化问题。在市场经济语境下,经济手段是社会生活的核心性杠杆,决定着社会有机体的运作方式与逻辑,在能源消费问题上,无论是企业生产者还是社会消费者,初始阶段,都秉持最低成本原则选择自己的经济行为,这时,节能不会出现在每个社会经济体的主要考量范围之内,整个社会的能源消费以市场化为基准。但当能源问题日益凸显,政府基于全社会公共利益的考虑而介入并干预市场时,能源消费的市场化基准就会淡化并逐渐让位于社会化基准,此时,节能才会成为各个社会经济体必须考量的实在问题。但这一过程是艰难而长期的,其间伴随着各社会经济体的成本增加或利益减损,因此,政府制度创新的着力点乃在于弥合二者之间的裂痕,试图以经济化手段解决社会化问题,即在基于公共利益而推动节能的社会化目的下,以经济方式补偿各社会经济体的利益缺损,这就进一步需要政府以法律形式进行制度的再安排,平衡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实现各方利益的均衡化。因此,节能作为能源消费市场化时代向社会化时代过渡的重要的符号、话语标志,其对能源制度再构造与再安排的平衡价值不容低估。而通过经济手段实现社会目的的路径选择,更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变动时代能源法的绝佳视角。本文的研究也正是基于以上考虑而展开。概念是逻辑的起点,逻辑是理论的基础。本文第一章将讨论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的理论问题。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乃是基于节约能源的社会化目的,通过法律形式固定并明晰经济激励机制,以经济激励为手段,引导社会经济体向节能方向发展,限制非节能型社会经济体发展,并对社会经济体节能量的测算、审核、监督、惩罚等予以量化的一揽子法律、法规、政策体系。建立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是基于国家能源安全战略,促进人口、资源环境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需要;是提升能源利用效率,促进能源集约化利用的必然要求;是吸纳全社会各主体广泛参与节能的重要保障;是在政府引导下,推进节能市场化和社会化并行的关键举措。其背后所潜在的理论依据乃是对环境权所征表的生存权的尊重,及生态平衡、能源安全和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关切。从第二章开始,本文将具体介绍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的各基础方面。在第二章中,将首先探讨财税方面的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经济行为的外部性问题导致各社会经济体在节能问题上普遍缺乏自律性,因此,政府的有效介入与适当干预尤显必要,产业政策的制定又为政府干预市场经济的常用手段,政府在行业性、区域性产业政策的调查、研究与制定过程中,充分考虑并嵌入节能因素,将节能指标作为产业布局和产业发展的指挥棒之一,列入产业政策当中,确立节能激励机制,优化能源消费结构,控制能源消费总量,强化节能目标责任,把节能贯穿于生产、供应、加工、流通、消费各环节。并强调应以法律形式为支撑,通过法律规制,促使地方政府积极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企业,对节能型社会经济体出台相应的金融、税收优惠政策,筹划并发展绿色、低碳、循环经济,推动社会经济体主动淘汰落后工艺与生产设备,实行技术改造,引进并使用低耗能的新技术和新设备,鼓励社会公众认知、认同、认可节能产品,养成节能消费习惯。从而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顺利完成节能转化。其中,实现这一目标的法律途径,包括以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原则为指导,完善节能法律体系,使之更具操作性和解释性;以法律形式推动公众参与,产业政策从公布、讨论、修改到实行,产业项目从立项、审批、通过到开工,都应以公开发布信息、公开征求意见、公开听证过程、公开论证内容为基本原则,使得全民参与互动。本文的第三章将深入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的补贴方面。其中,将集中讨论节能汽车、节能家电的补贴制度现状,指出国家期望通过对节能产品进行大额补贴,促使企业改变生产方向,同时促使个体改变消费习惯,以从生产和消费两环节收到推进节能的双重效益。但是,现实中的乱象却表明,国家的大幅投入不但未必能解决产业结构调整问题,也不能完全推广节能产品,反让企业坐收渔利。对此,笔者建议以法律手段,更新并完善补贴资金发放、使用、审计的监管程序,对补贴商品的价格进行全程监控,大力惩治套取补贴的违法行为。第四章和第五章将集中讨论国内新近兴起的合同能源管理制度(即EPC制度)和节能指标交易制度。该两项制度的正常运行,首先取决于形成全国范围内的节能服务市场,在此基础上推动全国节能交易平台的形成,孕育、孵化和培养一批有实力、讲信誉、能担当的节能服务企业。其次,推动节能服务企业与用能企业进行深度合作,促使节能服务企业与用能企业就节能项目约定节能目标,将节能项目的设计、施工、管理、监督完全交由节能服务公司负责,而用能企业则以节能项目产生的效益为参考,支付节能服务企业的投入及利润。再次,笔者将进一步分析当前国内EPC制度的法律、政策问题,包括EPC合同的签订,节能量的测量,节能量的监测,节能量的计算,改造投入的设备融资以及国家对节能服务企业的奖励措施、资格审核、资金发放等问题。最后,通过对EPC制度的分析,笔者试图提出有益的建议以期完善EPC制度,其中,制定并提高环境保护标准,节能量认定由第三方完成,节能资金全流程监管,简化节能服务项目融资手续,拓宽节能服务项目融资渠道为核心性建议。此外,笔者还特别分析了碳排放量与EPC工程融资交易这一前沿问题,并进而引出对排放指标交易的论述。最终指出这两项制度的实质,都在于将节能的社会化目的通过市场化的方式加以实现,对于现实也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可操作性。本文第六章中,笔者将探讨我国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的完善。一是要积极加强节能“软技术”方面的国际合作,引进并借鉴国外先进的节能管理制度和法律政策,其中重点介绍当下与日本、美国等先进国际的国际合作情况;二是指出继续出台优惠性税收政策,实行对节能公司、节能设备的绿色税收制度,激励清洁生产;三是实行节能工程基金制度,解决节能工程融资难题,协助一大批节能工程的顺利完工。总之,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的研究,对当前国内节能减排领域普遍存在的、迫切需要解答的问题进行了集中梳理,分析了其源流、成因与破解之道,力求将问题置身于现实语境中,在市场化、社会化的双向轨道中理解、阐释和回应节能制度在当下的各种法律问题。
吴婷婷[9](2011)在《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理论与实证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文中指出1980年代以来,金融国际化浪潮席卷全球。随着金融国际化逐步成为当今国际金融领域的主旋律,全球爆发了多次严重的金融危机。1980年代的拉美债务危机、1990年代的亚洲金融危机、2010年代的美国次贷危机等接连不断的金融危机,极大地冲击了世界金融和经济体系。危机的阴霾,令人们倾向于将“金融风险”、“金融危机”与“金融国际化”直接挂钩。金融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风险防范与金融安全维护作为世界性经济难题,受到了各国实务界和理论界的高度重视。然而,反观中国,虽然自2001年底入世以来金融国际化进程迅速提速,但却从未爆发过金融危机,金融业反而因对外开放提升了运行效率。中国的现实,仿佛又在暗示我们,积极参与到金融国际化浪潮中才能实现开放经济条件下真正意义上的国家金融安全。国内外这些相悖的事实,引发了本文对金融国际化与国家金融安全二者关系的思考:第一,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对一国金融安全而言,产生的是正效应,还是负效应?若是正(或负)效应,那么产生这种正(或负)效应的作用路径是什么?第二,一国不实行金融对外开放,是否就不存在金融安全问题?如果仍然存在,那么在金融国际化与金融非国际化的不同条件下,金融安全问题的表现特征有何差异?第三,二者之间的关系与金融国际化推进国的国家类型和形态是否有关(即是否具有国别效应)?第四,二者间的关系是否与金融国际化的推进阶段有关(即是否具有时变效应)?第五,就中国而言,在推进金融国际化的过程中,金融国际化对国家金融安全的总体影响是净的正效应,还是净的负效应,二者关系有何特征?第六,未来中国在推进金融国际化的进程中,应该怎么做才能尽可能地获得净的正效应?应重点关注哪些因素?基于这六个核心问题的引导,本文的研究欲采用下述思路逐层推进:首先,界定金融国际化、金融安全的概念,并探讨金融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金融安全问题,并分析前者正、负向作用于后者的路径,以厘清其内在机理;然后,基于美、韩两国的案例,分析其各自在金融国际化进程中遭遇的金融风险与安全问题,比较其共性和差异性,以总结出有益于中国的政策启示;接着,以中国为样本,研究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与金融安全状况之间的数量关系与特征;随后,对中国自1979年以来金融国际化进程发展的历史轨迹划分阶段,并分析每个金融国际化子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最后,基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视角,对中国金融国际化未来的宏观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并初步设计出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推进模式、次序和方向。基于上述研究思路,本文将研究分为理论、案例、实证、政策分析四大篇,各篇具体的研究内容与主要观点、结论如下:第一、二章是理论分析篇。其目的是,在提出问题且理清本文逻辑框架的前提下,为全文研究奠定理论基础。重点想解决的是本文提出的第一和第二个核心问题。本篇完成的工作主要有五个方面:1.从国别视角,定义了金融国际化。其核心内涵是“两个经济体之间金融融合的双向过程与状态”,主要表现为资本运动、金融机构、金融业务、金融市场、金融监管、货币政策和货币的国际化。其中,货币国际化是大国金融国际化进程中的最高层级。2.基于金融国际化的视角,对金融安全的概念进行了界定,并指出金融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安全是一种“动态”而非“静态”的安全。同时,厘清了个体金融风险、系统性金融风险、金融安全与金融危机四者之间逐层递进的关系。3.回顾了国内外有关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关系的研究成果,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现有文献在研究内容、视角、方法上存在的研究倾向与不足,以此找寻到了本文的研究切入点。4.从金融国际化的表现维度入手,分析了资本运动国际化等七个金融国际化子进程中,存在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并较系统地梳理出金融国际化正、负向作用于国家金融安全的路径。正向作用路径主要有助推经济增长、促进金融发展、弱化制度落差三大路径。负向作用路径主要有资本外逃、增加外源性风险导入渠道、加剧金融体系脆弱性、国际监管套利、监管与金融国际化进程错配、削弱货币政策独立性、特里芬难题、货币国际化进程逆转引发国内通胀等多重路径。同时,指出大、小国在各金融国际化子进程中面临的风险程度不同。大国在货币政策协调、监管国际协作、货币国际化进程中所面临的金融风险与安全问题,比小国突出;小国主要面临的是资本运动、金融机构、业务、市场的国际化进程中的金融安全隐患问题。5.跳出“就事论事”的思维模式,进一步分析了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二者的关系。指出,虽然同时存在金融国际化正、负向影响金融安全的渠道,但金融安全问题与金融国际化并没有必然联系。金融国际化与金融非国际化情况下,一国都可能存在金融安全隐患,甚至爆发危机。只是两种情况下,金融安全问题表现出的特征有所差异。因此,不能因为爆发金融危机,就因噎废食,中止金融国际化进程。一味地“闭关锁国”,反而容易使一国金融系统中已经出现的金融风险,暂时隐匿并囤积起来,从而得不到及时释放,而一旦遭遇冲击,便易引发危机。第三章是案例分析篇。本章想重点解决的是本文提出的第三个问题。想要达到的研究目的是,通过对比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异同,总结出值得中国在推进金融国际化的过程中借鉴的共性与差异性启示。为此,本章主要进行了四个方面的工作:1.选取美国、韩国分别作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的代表国,梳理了各自金融国际化的发展历程。发现,伴随着资本运动国际化的美元国际化启动于20世纪初期,而美国其他维度的金融国际化则集中发端于1960年代末期。其采用的推进模式是,借助两次世界大战,以资本输出的方式实现美元国际化,并以美元国际化带动金融业务、机构、市场的国际化进程。而韩国的金融国际化进程,发端于1980年代的利率管制的放松,随后金融机构、市场、业务国际化进程陆续启动,并于1990年代提速了资本运动国际化进程,实现了经常账户和资本账户的可自由兑换,进而以此为契机,开启了韩元国际化进程。2.运用比较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二者金融国际化的发展模式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发现,美国的金融国际化具有“松-紧-松”螺旋式放松金融管制的自然演进特征,与韩国在政府主导下赶超式的金融国际化发展模式有着本质不同。一是美韩两国金融国际化的初始目的不同,所以立场不同;二是美韩两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起始点不同,从而开放的受益情况不同;三是美韩两国大、小国的不同国家形态决定了其开放策略的不同;四是美韩两国发达国家、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的不同国情决定了其金融国际化各维度推进的先后次序不同。3.阐释了美韩两国各自在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中遭遇的金融风险与危机问题,并总结出几点启示。共性启示有四:稳定的宏观经济环境与良好的实体经济基础是—国推行金融国际化战略的首要条件;奉行自由主义,并不意味着政府丧失了调控、干预的作用和功能,相反地,政府应主动、适时地调整金融国际化的推进进度;超越监管边界的金融创新必将带来风险的集聚;放松金融管制与强化金融监管并举,不断修正、改进、更新监管方式方法,动态地优化金融监管体系,使其能与金融自由化、国际化改革的进度相匹配。差异性启示有二:其一,美国经验告诉我们,金融国际化进程是一种“松-紧-松”式的螺旋循环。这种具有自然演进特征的金融国际化发展模式往往伴随金融危机的产生,这要求我们关注金融制度建设、金融监管、金融创新的合理边界,并能有效地对虚拟经济予以管理,保持社会信用总量与经济总量的适当比例。能否对虚拟经济实施有效的管理,是影响政府宏观调控和危机救助效果的重要因素。其二,韩国作为与美国不同的赶超型国家,其经验启示我们,发展中国家必须注重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合理次序安排;金融自由化改革,须以政府主导为主,具备计划性、渐进性的特点;一旦危机爆发,采用政府干预、激进型、彻底性的金融改革方案,能更快地走出危机困境。4.基于美国和韩国,分别具有发达国家、发展中-市场经济国家的国家类别和大国、小国的国家形态,通过对其实施的案例分析和比较分析,得到了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二者关系具有“国别效应”的结论。第四章是实证分析篇。本章欲解决的是本文提出的第四和第五个问题。想要达到的研究目的是,探寻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与金融安全状况二者之间在长、短期内存在的数量关系及其特征,从而为现有有关二者关系的研究提供来自中国样本的证据。为此,本章主要进行了三个部分的工作:1.对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进行了量化研究。其一,运用经济指标法,利用包含官方外汇储备在内的跨境资本流动规模,度量了中国的“广义金融开放度”;其二,基于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的视角,构建了能较全面刻画中国金融国际化各维度子进程的“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沿用法规描述指标法的思想,对各指标进行赋值,最后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对指标样本数据提取主成分,从而构建出综合衡量金融国际化程度的“中国金融国际化指数”(CFII)。进一步地,通过分析该指数在[1979,2010]区间段上曲线斜率、趋势与波幅的变动情况,全面描绘出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在入世前后的变化特征。2.对中国金融安全状况进行了量化研究。从金融机构、金融市场、宏观环境的视角,分别构建了中国微观、中观、宏观金融安全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基于数据的可得性,运用主成分分析法,测度了中国1982-2009年间的宏观金融安全状况。通过对由此合成的中国金融安全指数(CFSI)的走势予以分析,得到的结论主要有二:(1)随着金融国际化程度的提升,内源性危机(外源性危机)爆发的概率分别会降低(增加);(2)金融国际化与国家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具有时变效应。二者间的关系会随金融国际化进程的推进,呈现动态变化的特征。在金融国际化初始阶段,金融国际化对国家金融安全的负向影响效应通常会起主导作用,使得二者呈现负向关系;在中后期,正向影响效应往往会起主导作用,从而令二者间呈现正向关系。3.对量化研究得到的中国金融国际化指数和中国金融安全指数,实施了计量经济学分析。将CFII和CFSI分别作为解释变量和被解释变量,引入协整模型和误差修正模型中,对二者间的长、短期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长期内CFII与CFSI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短期内二者间存在误差修正关系。但无论是从长期还是短期来看,在t时刻二者之间均呈现出正向的数量关系;(2)从长期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FII每变动1%,CFSI将平均同向变动18.05个基点;从短期来看,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CFII增长率每变动一个单位,CFSI波幅将平均同向变动15.26个基点,而当CFSI的短期波动偏离长期均衡关系时,非均衡误差将以0.49的调整力度把这种短期波动导致的非均衡状态,反向拉回至长期的稳定状态。第五章是政策分析篇。本章欲解决的是本文提出的第六个问题。想要达到的研究目的是,为中国今后一段时期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提供一定的实践指导,以期尽可能地发挥金融国际化提升国家金融安全状态的正向作用。为此,本章进行了四个部分的工作:1.基于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的视角,回顾了自1979年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发展的历史轨迹,并分析了各维度国际化进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表明:(1)虽然自入世以来,中国金融国际化各维度对应的国际化程度均从总体上呈现上升态势,但不同维度的国际化程度却有着非一致性变化。总体而言,金融机构和市场的国际化程度最高,业务次之;金融监管国际化程度虽稳步提升,但仍略滞后于金融机构、市场、业务;货币政策国际化进程因1993、1994年的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显着提速,这种相对于其他维度的领先状态一直持续到了2003年,而此后,该子进程推进得相对平稳;资本运动的国际化程度,随经常账户的完全开放和资本账户的逐步开放而逐渐提升,但其推进进度相对于前述五个维度,更为审慎;人民币国际化在入世前的较长一段历史时期内,一直处于相对停滞状态,而自次贷危机以来却显着提速,更在2009-2010年一举超越了其他六个维度的国际化程度;(2)每个维度包含的各子国际化进程呈现出非对称的发展格局。以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为例,其虽自2008年以来显着提速,然而“重贸易、轻金融”的问题依旧存在——人民币国际化的贸易进程远远领先于金融进程,呈现出明显的非对称发展状态。2.结合CFIl在不同时间段中斜率与数值的变化以及对中国金融国际化发展历史的回顾,将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划分为了四个主要阶段,分别是金融抑制阶段(1979-1991)、金融运行机制开始逐步走向市场化的阶段(1992-2000)、走向金融全面开放的过渡阶段(2001-2005)和金融业全面对外开放阶段(2006年至今)。3.基于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视角,对未来金融国际化的宏观发展方向予以了展望。一是要推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化演进,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间的制度落差,以降低被风险转移、危机转嫁的可能性;二是要借后危机时代世界金融格局变革之机,通过多种途径积极参与国际金融秩序的重构,以在维护国家金融安全的国际博弈中占据主动;三是要突破原有局部性思维模式,转货币政策决策的一国视角为全球视角,加强货币政策操作的国际协作,并根据自身与其他参与货币政策国际协调国的经济融合度,确定选用规则性还是相机性政策协调模式;四是要在动态修正自身金融监管框架的基础上,强化在监管细节方面的国际合作,强调国际联合监管的及时性与实效性,将已签署的“谅解备忘录”落到实处;五是要把握国际监管的演进趋势,及时将监管模式、方法、技术的最新变化吸纳到本国的金融监管体系中,以各种监管模式、方法、手段并举的方式,构筑国家金融安全的监管防线。4.结合美韩两国推进金融国际化进程的经验、启示与中国金融国际化推进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中国金融国际化战略推进模式”,对今后一段时期,中国金融国际化的推进次序、方向进行了探讨。提出,中国可采取“以人民币国际化为核心,以货币政策国际化为先导者,以金融机构、业务、市场、资本运动国际化为助推者,以金融监管国际化为并行者”+“产业国际化与金融国际化联动、共振”的金融国际化战略推进模式,即为实现人民币国际化这一中国金融国际化的终极目标,需要首先以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为金融国际化创造利益驱动源,并通过逐一推进金融机构、业务、市场国际化与资本运动的国际化,借四维度之合力,为人民币搭建起“走得出、留得住、流得回”的循环途径,助推人民币国际化进程;同时,由于前述六个维度的国际化进程都离不开金融监管体系及时的更新与修正,以实现相互间的动态匹配,因此需要将金融监管国际化作为其余国际化维度的并行者;另外,一国金融要实现国际化需要充足的原始动力源,因此单一从金融领域出发,促进某一个或几个子维度的国际化进程,不足以持续性地推动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必须从实体经济领域寻找动力源,即应以实体企业的海外扩张带动金融企业“走出去”,以发挥实体企业国际化与金融企业国际化之间的联动效应,最终实现产业国际化与金融国际化共振的目标。本文可能有的贡献之处如下:1.理论研究方面可能有的贡献其一,比较系统地梳理了金融国际化七个表现维度下存在的金融风险问题及其负向作用于国家金融安全的一般路径,与此同时,基于金融开放性收益,提出了金融国际化正向作用于一国金融安全的三个主要路径。其二,基于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的视角,分门别类地梳理了自1979年以来中国金融国际化各子进程中发生的代表性事件,并在此基础上刻画出了中国金融国际化各维度具有的“非对称性”结构特征。其三,初步构建了“中国金融国际化战略推进模式”,探讨了在以人民币国际化为中国金融国际化终极目标的假设前提下,应如何通过其他维度的国际化,辅助、推动人民币的国际化?其推进的先后顺序、主次关系应如何安排?每个维度应重点推进的方向是什么?2.实证研究方面可能有的贡献其一,首次比较系统地测度了中国在1979~2010年间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大小与变化趋势。在对金融国际化的量化研究中指出,金融国际化是个多维概念,并不简单地等同于金融开放度,因此,在量化其程度时需要从其表现维度出发对其进行全面界定。本部分的主要贡献有三:一是基于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的视角,全面构建了“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综合评价指标体系”;二是对法规描述指标法予以了一定修正,弱化了事件赋值的主观性;三是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合成了可用于纵向比较的“中国金融国际化指数”,由此创建了“中国金融国际化时序数据库”,为后续的相关研究奠定了数据基础。其二,基于金融国际化动态演进的视角,分宏观环境、金融市场、金融机构三个层面,构建了宏、中、微观金融安全评价指标体系。与现有研究的主要差异在于,观察视角的不同(强调是在金融开放条件而非封闭条件下,并且突出是在金融国际化进程中动态而非静态地考察金融安全状况),从而指标选择与设计的侧重不同,以此反映中国金融国际化加速进程中金融安全状况的动态变化特征。其三,基于包含相关系数与交叉系数在内的相关性检验、正态性检验、序列相关检验、异方差检验、协整检验以及误差修正模型等计量经济学检验方法与建模手段,对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与金融安全状况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系统的实证研究,较全面地刻画了二者长、短期关系具有的数量特征。
肖克凡[10](2010)在《生铁开花》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梆黄之子一大早儿,父亲匆匆走出家门,到区里开会了。小巧玲珑的母亲追到门口叫着父亲名字,说云亭你不吃早点就走哇。父亲烦躁地甩下俩字:不饿!母亲随即一声叹息,带着几分京剧青衣韵味。
二、首批三家汽车金融公司将现身(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首批三家汽车金融公司将现身(论文提纲范文)
(2)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0.1 选题由来 |
0.2 学界研究现状 |
0.2.1 晚清到民国电话史研究 |
0.2.2 当代中国电话史研究 |
0.2.3 国外学者研究成果 |
0.3 文献分布与订正 |
0.3.1 核心史料来源及文献出处 |
0.3.2 《工部局董事会会议录》的订正 |
0.3.3 《上海邮电志》的订正 |
0.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
0.4.1 拟实现的目标 |
0.4.2 方法与路径 |
第1章 租界的形成与治理模式 |
1.1 租界的设立与扩张 |
1.1.1 租界的形成 |
1.1.2 租界的扩张 |
1.2 上海租界的治理模式 |
1.2.1 英美公共租界 |
1.2.2 法租界 |
小结 |
第2章 毕晓普主导下的电话引入(1877-1900) |
2.1 电话发明与海外扩张 |
2.1.1 阶段性特征 |
2.1.2 欧美电话发展情况 |
2.2 毕晓普,上海租界电话第一人 |
2.2.1 租界早期报道 |
2.2.2 电报工程师 |
2.2.3 三次电话试验 |
2.3 两雄相争到东洋专营 |
2.3.1 单线简式磁石 |
2.3.2 单线复式磁石 |
2.3.3 一场有争议的招标 |
小结 |
第3章 欧洲势力扩张下的路径依赖(1900-1930) |
3.1 共电制交换技术 |
3.1.1 汉口路14号 |
3.1.2 远东最先进电话系统 |
3.1.3 多局制 |
3.2 变局中的自动交换技术 |
3.2.1 自动电话概况 |
3.2.2 上海第一个自动台 |
3.2.3 按次计费 |
3.2.4 升级五位号码 |
3.3 安森报告 |
3.3.1 上海电话的悲剧 |
3.3.2 十字路口 |
3.3.3 出售华洋公司 |
小结 |
第4章 美国力量成就技术终极变革(1930-1943) |
4.1 跨国公司的海外对决 |
4.1.1 贝恩与I.T.T. |
4.1.2 海外对决 |
4.2 美商旋转制一统天下 |
4.2.1 旋转制 |
4.2.2 改造工程 |
4.2.3 一市两制 |
4.3 技术演进的终极定格 |
4.3.1 跨国公司组织架构 |
4.3.2 寓管理于会计 |
4.3.3 全球一体化 |
小结 |
第5章 租界电话行业规制的演进 |
5.1 1877 -1883,混业竞争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1.1 电报管理模式 |
5.1.2 工部局的抉择 |
5.2 1883 -1908,自然垄断格局下的许可证管理 |
5.2.1 改造公务电报网 |
5.2.2 取消电话许可费 |
5.2.3 引入最高限价规制 |
5.2.4 东洋公司最后的抉择 |
5.2.5 特许专营规制的诞生 |
5.3 1908 -1943,契约规制框架下的特许专营管理 |
5.3.1 行业规范 |
5.3.2 调整收费 |
5.3.3 规制中的重大决策 |
5.4 1930 上海租界电话特许专营权之争 |
5.4.1 迟到的改革 |
5.4.2 贝恩的警告 |
5.4.3 海外的博弈 |
5.4.4 最后的较量 |
小结 |
第6章 结语 |
附录1 :上海租界电话大事年表 |
附录2 :上海租界电话人物传略 |
附录3 :上海租界电话用户发展情况表 |
附录4 :上海租界电话公司历史沿革示意图 |
附录5 :中、英译名对照表 |
附录6 :英商华洋德律风公司大事记(英文) |
附录7 :柯尔(P.H.Cole)报告(英文)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与学术活动 |
致谢 |
(3)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4)我国众筹的本土化发展研究 ——以福建泉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众筹定义及概述 |
1.2.1 众筹定义 |
1.2.2 众筹主要模式特点 |
1.2.3 众筹起源和兴起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关于众筹筹资者的研究 |
1.3.2 关于众筹投资者的研究 |
1.3.3 关于众筹网络平台的研究 |
1.3.4 小结 |
1.4 研究方法 |
1.4.1 文献研究法 |
1.4.2 比较研究法 |
1.4.3 实证研究法 |
第2章 我国众筹融资发展概述 |
2.1 发展阶段划分 |
2.1.1 萌芽阶段(2011-2013 年) |
2.1.2 崛起阶段(2014-2015 年) |
2.1.3 洗牌阶段(2016 年以来) |
2.2 发展格局分析 |
2.2.1 众筹类型融资分布 |
2.2.2 众筹平台地域分布 |
2.2.3 众筹平台实力分布 |
2.3 发展环境分析 |
2.3.1 政策环境 |
2.3.2 互联网环境 |
2.3.3 市场环境 |
第3章 福建泉州地区众筹发展现状分析 |
3.1 发展版本划分 |
3.1.1 众筹 1.0 版本(2013-2014 年) |
3.1.2 众筹 2.0 版本(2015 年) |
3.1.3 众筹 3.0 版本(2016 年以来) |
3.2 平台发展现状——以华侨众筹为例 |
3.2.1 平台基本概况 |
3.2.2 主要运营举措 |
3.2.3 成功项目案例 |
3.3 发展环境分析 |
3.3.1 地方政策机遇 |
3.3.2 民营经济发达 |
3.3.3 文化资源丰富 |
第4章 众筹本土化发展特点 |
4.1 国情特征 |
4.1.1 项目选择偏好 |
4.1.2“二次创业”元素 |
4.1.3 平台功能定位更复杂 |
4.2 创新众筹形式 |
4.2.1 众筹形态创新 |
4.2.2 众筹品类创新 |
4.2.3 融资模式创新 |
4.3 拓宽众筹发展空间 |
4.3.1 发展动力立体化 |
4.3.2 整合行业资源 |
4.3.3 构建众创生态圈 |
4.4 泉州众筹本土化发展特点 |
4.4.1 项目当地特征明显 |
4.4.2 圈子众筹发展活跃 |
4.4.3 众筹模式多样化 |
第5章 众筹本土化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5.1 违法乱象层出不穷 |
5.1.1 监管不到位 |
5.1.2 征信体系落后 |
5.1.3 违法成本低 |
5.2 众筹市场秩序混乱 |
5.2.1 刷单现象猖獗 |
5.2.2 平台自融严重 |
5.2.3 项目弄虚作假 |
5.2.4 平台倒闭善后难 |
5.3 中小众筹平台举步维艰 |
5.3.1 平台建设先天不足 |
5.3.2 平台盈利能力欠缺 |
5.3.3 平台同质化竞争严重 |
5.4 泉州众筹发展的主要问题 |
5.4.1 众筹市场不成熟 |
5.4.2 平台运营差强人意——以华侨众筹为例 |
5.4.3 众筹本质时有偏离 |
第6章 众筹本土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
6.1 提升众筹发展环境 |
6.1.1 完善法律法规建设 |
6.1.2 构造“四位一体”监管体系 |
6.1.3 完善征信体系建设 |
6.2 促进众筹行业规范发展 |
6.2.1 完善平台机制建设 |
6.2.2 提升中小平台发展能力 |
6.2.3 推进成立行业协会 |
6.3 积极推进众筹行业创新 |
6.3.1 推动传统产业与众筹结合 |
6.3.2 探索众筹与传统金融共建 |
6.3.3 培育众筹创新市场 |
6.4 促进泉州众筹本土化发展 |
6.4.1 地方政府引起重视 |
6.4.2 创投圈助力众筹发展 |
6.4.3 发挥现有平台引领作用 |
第7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石河子邮政企业代理金融业务转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文献述评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3.3 技术路线 |
1.4 可能的创新点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代理金融业务的含义与内容 |
2.1.2 代理金融业务发展演变 |
2.2 金融业务转型理论基础 |
2.2.1 货币理论和金融发展理论 |
2.2.2 金融体系与实体经济的关系 |
第三章 石河子邮政企业代理金融转型发展环境分析 |
3.1 金融环境分析 |
3.1.1 利率市场化进入新阶段 |
3.1.2 金融市场准入放宽 |
3.1.3 石河子垦区同业银行竞争态势 |
3.2 社会环境分析 |
3.2.1 石河子垦区经济环境概况 |
3.2.2 居民资产配置方式多元化 |
3.2.3 银行理财产品替代存款进入加速期 |
3.3 技术环境分析 |
3.3.1 互联网思维与技术对于客户获得金融服务途径的改变 |
3.3.2 网点厅堂渠道到电子渠道的不可逆 |
第四章 石河子邮政企业代理金融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
4.1 石河子邮政企业代理金融发展现状 |
4.1.1 代理金融网点分布、资源配置及人员构成现状 |
4.1.2 代理金融业务收入占比、结算方式现状 |
4.1.3 代理金融管理模式、业务结构现状 |
4.2 石河子邮政企业代理金融发展存在问题 |
4.2.1 现有网点、人员等资源限制已成为发展瓶颈 |
4.2.2 代理金融固定费率的结算方式限制了代理金融创收能力 |
4.2.3 代理管理模式复杂,业务结构不全制约业务发展 |
第五章 石河子邮政企业代理金融转型发展战略规划 |
5.1 石河子邮政企业代理金融转型回顾 |
5.2 石河子邮政代理金融市场定位及SWOT分析 |
5.2.1 邮政代理储蓄业务市场定位 |
5.2.2 中间业务市场定位 |
5.2.3 优势-基础客户扎实,品牌信誉度高。 |
5.2.4 劣势-软硬件服务能力、产品业务结构、收入结算方式 |
5.2.5 机遇与挑战 |
5.3 石河子邮政企业代理金融转型发展战略规划 |
5.3.1 转型战略目标 |
5.3.2 转型基本原则 |
5.3.3 转型发展规划 |
第六章 石河子邮政企业代理金融转型实施策略 |
6.1 代理金融网点转型——抓紧客户增强黏度增量发展 |
6.1.1 如何与客户建立可持续性关系 |
6.1.2 网点精细化管理体系 |
6.1.3 差异化网点经营策略:一点一策 |
6.2 代理金融管理转型---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
6.2.1 提高员工的专业底蕴和专业能力 |
6.2.2 打造一支专业化队伍 |
6.2.3 网点核心岗位 |
6.3 丰富优势业务产品,弥补业务短板 |
6.4 加强管理,推进精细化管理 |
6.4.1 系统制度:绩效管理、客户管理、人员管理、业务督导 |
6.4.2 管理者管理思维转型:以员工为中心的管理模式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6)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化的法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框架 |
四、文献综述 |
第一章 民间金融发展的新趋势:影子银行化 |
第一节 影子银行的界定 |
一、影子银行的定义 |
二、影子银行的本质和特征 |
三、影子银行的认定标准 |
第二节 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化的表现 |
一、民间金融的中介化 |
二、民间金融机构具备影子银行机构的典型特征 |
三、民间金融的系统性风险与监管套利 |
第三节 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化的原因 |
一、金融创新的推动 |
二、金融抑制的结果 |
三、市场主体的选择 |
四、法律制度的安排 |
第四节 影子银行化对金融发展的效应 |
一、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化的积极效应 |
二、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化的消极效应 |
三、客观评价民间金融的影子银行化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影子银行特征下民间金融的运行模式及其法律性质 |
第一节 中外影子银行运作模式的分析与比较 |
一、国外影子银行的运作模式 |
二、我国影子银行的运作模式 |
三、中外影子银行运行模式的对比 |
第二节 传统民间金融发挥影子银行功能的模式 |
一、不同类型民间金融的运行模式 |
二、不属于影子银行的传统民间金融活动 |
第三节 互联网民间金融机构发挥影子银行功能的模式 |
一、P2P网络贷款 |
二、第三方支付 |
第四节 民间金融从事影子银行业务的法律性质 |
一、民间金融机构自身的法律性质 |
二、民间金融机构所进行的影子银行活动法律性质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化的风险分析 |
第一节 传统民间金融的风险及其约束方式 |
一、传统民间金融风险的表现形式 |
二、传统民间金融风险的约束手段 |
第二节 影子银行化引发的民间金融风险 |
一、影子银行的脆弱性放大民间金融风险 |
二、影子银行化加重民间金融市场失灵 |
三、系统性风险 |
四、监管套利 |
第三节 影子银行化民间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
一、传统民间金融风险治理方式的失效 |
二、民间金融监管的必要性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影子银行化对民间金融监管的挑战 |
第一节 影子银行化对民间金融市场的影响 |
一、民间金融市场结构的改变 |
二、民间金融市场主体之间关系的转型 |
三、对传统商业银行体系的影响 |
第二节 影子银行化凸显民间金融监管制度的缺陷 |
一、影子银行化提出的监管要求 |
二、我国民间金融监管制度的检视 |
三、民间金融监管缺陷的反思 |
第三节 如何应对影子银行化带来的监管挑战——来自域外的经验与启示 |
一、域外国家对影子银行的监管经验 |
二、对我国的启示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影子银行化民间金融机构的监管制度设计 |
第一节 民间金融的监管原则与监管思路 |
一、影子银行化民间金融的监管原则 |
二、影子银行化民间金融的监管思路 |
第二节 民间金融的监管边界 |
一、如何理解金融监管边界 |
二、确定金融监管边界的理论依据 |
三、我国民间金融的监管边界 |
第三节 民间金融的宏观审慎监管 |
一、重点监管民间金融的系统性风险 |
二、民间金融的系统性风险的防范措施 |
第四节 民间金融的微观审慎监管 |
一、确定民间金融的监管主体 |
二、设计民间金融监管的内容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博期间发表的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J消费金融公司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2 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1.1.3 研究的方法 |
1.2 概念引入 |
1.2.1 消费金融的概念界定及理论解释 |
1.2.2 相关管理学理论 |
1.2.3 目前研究现状的不足和本次研究的补充 |
1.3 J公司的发展概况 |
1.3.1 J公司的发展历程 |
1.3.2 J公司的组织架构 |
2 国内外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
2.1 消费金融发展起源 |
2.2 主要发达国家或地区消费金融行业发展现状 |
2.2.1 美国消费金融行业介绍 |
2.2.2 欧洲先进消费金融公司介绍 |
2.2.3 香港消费金融行业介绍 |
2.2.4 发达国家和地区消费金融经验概括 |
2.3 我国消费金融行业现状介绍 |
2.3.1 我国消费金融行业发展历程 |
2.3.2 我国消费金融公司目前发展现状 |
3 J消费金融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
3.1 J消费金融公司总体经营环境分析(PEST) |
3.1.1 政治环境分析 |
3.1.2 经济环境分析 |
3.1.3 社会文化环境 |
3.1.4 技术环境 |
3.2 J消费金融公司市场竞争环境分析(五力模型) |
3.2.1 供应商的议价能力 |
3.2.2 购买者的讨价还价能力 |
3.2.3 潜在竞争者进入的能力 |
3.2.4 替代品的替代能力 |
3.2.5 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
3.2.6 外部环境综合评价 |
4 J公司目前战略及业务模式 |
4.1 公司当前战略定位 |
4.1.1 增长型的公司战略 |
4.1.2 差异化的竞争战略 |
4.2 公司目前的业务模式 |
4.3 公司目前发展面临的难点 |
4.3.1 市场认知度不高,业务拓展困难 |
4.3.2 金融市场竞争激烈,业务缺乏持续增长点 |
4.3.3 消费金融公司周转资金难度较大 |
4.3.4 核心业务系统处理能力无法达到行业要求,无法实现规模经济 |
4.3.5 创新压力大,消费金融人才稀缺 |
4.3.6 现有信用体系无法全面支持消费金融公司发展 |
4.3.7 利率的严格管制和审慎的监管环境限制了业务的灵活性 |
5 J消费金融公司未来发展战略规划及具体执行建议 |
5.1 公司层战略(整体战略) |
5.1.1 针对一般用途消费贷款业务采取成长型战略 |
5.1.2 针对耐用消费品分期贷款业务采取稳定型战略 |
5.2 选择专一化战略(差别集中化)作为竞争战略 |
5.3 战略规划的具体执行建议 |
5.3.1 目标客户,群体细分定位 |
5.3.2 专业化的产品和服务 |
5.3.3 依托本土商业银行资源,调整营销策略 |
5.3.4 建立点面结合的新型营销体系 |
5.3.5 打造公司核心竞争力 |
5.4 战略控制和评价 |
6 总结 |
6.1 本文小结 |
6.2 本文的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8)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概念释义 |
第一节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的概念 |
一、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的概念 |
二、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的特点 |
第二节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的基本原则 |
一、 经济激励原则 |
二、 政府干预下的节能市场化原则 |
三、 能效管理原则 |
四、 量化管制原则 |
第三节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的基本理论 |
一、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的哲理分析 |
二、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是环境权保护的需要 |
第四节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与其它节能法律制度的异同 |
一、 节能激励方式不同 |
二、 节能规范效力不同 |
三、 激励资金性质不同 |
第五节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类型 |
一、 节能法律财税制度 |
二、 基于市场机制的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 |
三、 金融制度 |
第二章 经济诱因型节能财税法律制度 |
第一节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财税制度的属性 |
一、 经济诱因型节能财税制度 |
二、 经济诱因型节能制度财政属性分析 |
三、 节能领域的税收减免性质 |
第二节 经济诱因型节能财税法律制度的意义 |
一、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是节能规划制定的基础 |
二、 节能是国家发展规划制定的主要原则 |
三、 经济诱因型节能财税制度的意义 |
第三节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内容分析 |
一、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
二、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的保障性规定 |
第四节 经济诱因型节能财税法律制度的缺陷 |
一、 节能法律责任制度亟需完善 |
二、 节能补贴制度之乱象分析 |
三、 节能领域中税收制度的检视 |
第五节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的完善路径 |
一、 节能补贴目的实现路径 |
二、 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的实施路径 |
第三章 其它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 |
第一节 行政奖励性质的节能法律制度 |
一、 工(农)业园区节能改造奖励制度试点 |
二、 国家重点节能示范城市奖励制度 |
三、 其它单项的国家节能奖励资金制度 |
第二节 绿色信贷与采购制度 |
一、 绿色信贷制度 |
二、 绿色采购制度 |
第三节 能源阶梯价格制度 |
一、 分时电价制度 |
二、 分时水价制度 |
第四章 节能指标交易制度 |
第一节 节能指标交易制度概述 |
一、 指标交易制度概念 |
二、 指标交易制度的基础 |
第二节 指标交易制度的意义 |
一、 宏观上促进国家经济结构调整 |
二、 微观上提高用能主体的减排意识 |
第三节 指标交易制度的功能分析 |
一、 指标交易制度对能效提高的推进 |
二、 指标交易制度推进节能技术的发展 |
第四节 指标交易制度的推进策略 |
一、 国内外碳交易市场现状分析 |
二、 指标交易与 CDM、VER 的关系分析 |
三、 建立指标交易关联法律规范 |
第五章 合同能源管理制度 |
第一节 合同能源管理制度概述 |
一、 合同能源管理制度概念 |
二、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功能分析 |
三、 合同能源管理类型分析 |
第二节 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发展现状与问题 |
一、 中国合同能源管理机制存在的法律政策问题分析 |
二、 人才匮乏阻碍合同能源管理机制的发展 |
第三节 EPC 制度的完善与实施路径 |
一、 破解中国合同能源管理发展瓶颈的法律政策建议 |
二、 碳交易与 EPC 的融合 |
第六章 我国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的创新 |
第一节 财税制度激励功能阈值的实现路径 |
一、 节能领域的税收制度 |
二、 节能公司适用的税收优惠制度 |
第二节 节能工程基金制度 |
一、 节能基金的资金来源 |
二、 节能工程基金的运作 |
第三节 积极加强节能“软技术”的国际合作 |
一、 与日本节能领域的合作与制度借鉴 |
二、 与美国节能领域的机制互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9)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理论与实证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论 |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思路与逻辑结构 |
1.3 研究方法与理论工具 |
1.4 本文可能有的贡献之处 |
1.4.1 理论研究方面可能有的贡献 |
1.4.2 实证研究方面可能有的贡献 |
2.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一个理论分析 |
2.1 金融国际化的定义与表现维度 |
2.1.1 对金融国际化概念的界定 |
2.1.2 对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的界定 |
2.2 金融安全的定义 |
2.2.1 与金融安全有关的几个核心概念 |
2.2.2 对金融安全的界定:基于金融国际化的视角 |
2.3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的关系:一个文献综述 |
2.3.1 文献回顾 |
2.3.2 文献评述与本文切入点 |
2.4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的负向关系:基于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的研究视角 |
2.4.1 资本运动国际化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 |
2.4.2 金融机构国际化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 |
2.4.3 金融业务国际化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 |
2.4.4 金融市场国际化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 |
2.4.5 金融监管国际化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 |
2.4.6 货币政策国际化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 |
2.4.7 货币国际化的风险与金融安全问题 |
2.5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的正向关系:基于金融开放性收益的研究视角 |
2.5.1 金融国际化正向作用于金融安全的路径之一:经济增长路径 |
2.5.2 金融国际化正向作用于金融安全的路径之二:金融发展路径 |
2.5.3 金融国际化正向作用于金融安全的路径之三:制度落差弱化路径 |
2.6 有关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关系的两个关键性问题:一个辨析 |
2.6.1 金融安全问题只与金融国际化有关吗? |
2.6.2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之间的关系是固定不变的吗? |
3.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基于代表性国家的案例分析 |
3.1 美国金融国际化历程:经验、教训与启示 |
3.1.1 美国金融国际化的进程:阶段与特征 |
3.1.2 来自美国的启示 |
3.2 韩国金融国际化历程:经验、教训与启示 |
3.2.1 韩国金融国际化的进程:阶段与特征 |
3.2.2 来自韩国的启示 |
3.3 代表性国家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问题的比较分析 |
3.3.1 美、韩两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差异性分析 |
3.3.2 美、韩两国经验和教训的共性与差异性启示 |
4. 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基于中国样本的实证分析 |
4.1 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度量 |
4.1.1 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度量方法:回顾与比较 |
4.1.2 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度量:基于经济指标法 |
4.1.3 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的度量:基于法规描述指标法 |
4.2 金融国际化视角下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度量 |
4.2.1 国家金融安全状况的量化研究:回顾与比较 |
4.2.2 中国金融安全指数的构建:指标体系设计与指数合成 |
4.2.3 中国金融安全状况的测度: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实证研究 |
4.3 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与金融安全状况之间的数量关系研究 |
4.3.1 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与金融安全状况的长期关系:基于协整模型的实证研究 |
4.3.2 中国金融国际化程度与金融安全状况的短期关系:基于误差修正模型的实证研究 |
4.3.3 实证研究结论小结 |
5. 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回顾与展望 |
5.1 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历史轨迹分析 |
5.1.1 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基于金融国际化表现维度的研究视角 |
5.1.2 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阶段划分:基于金融国际化程度变化的视角 |
5.2 中国金融国际化宏观发展方向展望:基于金融安全的视角 |
5.2.1 促进社会信用体系的国际化演进,缩小国间制度落差 |
5.2.2 积极参与后危机时代的国际金融秩序重构,提升话语权 |
5.2.3 在遵循一定协调原则的前提下,主动参与货币政策的国际协调 |
5.2.4 强化金融监管的国际合作,联手防范金融风险的国际传递 |
5.2.5 紧跟国际监管趋势,构筑金融安全的监管防线 |
5.3 中国金融国际化的推进模式、次序与方向:一个初步构想 |
5.3.1 对推进中国金融国际化进程的思考:来自美、韩两国的启示 |
5.3.2 对中国金融国际化战略推进模式的构想 |
5.3.3 未来金融国际化各子维度的主要推进方向 |
6. 全文结论与研究展望 |
6.1 全文核心问题小结 |
6.2 全文主要观点与结论小结 |
6.2.1 理论分析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6.2.2 案例分析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6.2.3 实证分析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6.2.4 政策分析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 |
6.3 全文的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6.3.1 全文的不足之处 |
6.3.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10)生铁开花(论文提纲范文)
1梆黄之子 |
2大英格手表 |
3父与子 |
4师傅徒弟 |
5珍稀动物 |
6“奶奶”和小提琴 |
7酸碱反应 |
8此起彼伏 |
9氧化还原 |
10高温裂变 |
11点火升温 |
12有人自杀 |
13风生水起 |
14所谓合资 |
15这是“柏林墙” |
16镇厂之宝 |
17不受欢迎的人 |
18夜来风雨声 |
19阿庆呢 |
20基本如此 |
四、首批三家汽车金融公司将现身(论文参考文献)
- [1]龙江广电网络D分公司服务营销问题及对策研究[D]. 卢佳. 东北石油大学, 2021
- [2]上海租界电话技术与行业规制演进路径研究(1877-1943)[D]. 于峰. 上海交通大学, 2019(06)
- [3]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我国众筹的本土化发展研究 ——以福建泉州为例[D]. 施美智. 华侨大学, 2017(01)
- [5]石河子邮政企业代理金融业务转型研究[D]. 李光辉. 石河子大学, 2016(02)
- [6]民间金融影子银行化的法律分析[D]. 蒋莎莎. 武汉大学, 2015(07)
- [7]J消费金融公司现状及未来发展对策研究[D]. 李秀梅. 西南财经大学, 2013(02)
- [8]经济诱因型节能法律制度研究[D]. 马洪超. 西南政法大学, 2012(07)
- [9]金融国际化与金融安全:理论与实证 ——来自中国的经验证据[D]. 吴婷婷. 西南财经大学, 2011(08)
- [10]生铁开花[J]. 肖克凡. 中国作家, 20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