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多联吡啶钴(Ⅱ)、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论文文献综述)
田志峰[1](2020)在《二噻吩并吡咯及吲哚并咔唑类染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文中认为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近年来备受众多学者关注与研究,光敏染料是电池器件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从最初的金属类光敏染料到如今具有“供体-π-受体”结构的纯有机光敏染料,染料的结构设计研究一直以来备受瞩目。设计合成新型宽光谱响应、摩尔消光系数高且与电解质能级相匹配的染料有利于提升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设计合成了两个二噻吩并吡咯为电子供体的新型光敏染料TZ101与TZ102。二噻吩并吡咯通常作为π-桥应用于染料中,将其应用到染料的供体结构中,与苯并噻二唑通过双键来连接,苯甲酸为电子受体合成染料TZ101与TZ102。在二噻吩并吡咯不同位点引入异辛基苯烷氧基以减少染料吸附到二氧化钛表面的聚集。研究表明,两个染料均在可见光范围内有较宽的吸收光谱。相比于TZ102,TZ101染料吸附于二氧化钛膜上后表现出了较大的红移,拓宽了吸收光谱。TZ102由于引入的两个供电性的异辛基苯氧基,使其染料的HOMO能级负向移动。IPCE测试表明基于TZ101的电池器件在350-650 nm范围内单色光转换效率均达到了80%以上,而TZ102器件不到60%,与-V测试数据吻合。最终,基于TZ101染料的电池器件获得了7.7%(sc=18.9 mA cm-2,Voc=0.67 V,FF=0.59)的光电转换效率,高于同等测试条件下基于TZ102的电池器件5.0%(sc=12.4 mA cm-2,Voc=0.60 V,FF=0.67)。设计合成了两个吲哚并咔唑为电子供体的新型光敏剂TZ201与TZ202。在TZ201的苯并噻三唑(BTZ)基团处引入两个氟原子,利用紫外可见波谱、电化学分析、密度泛函理论计算和电化学阻抗等来探究氟原子对于光敏剂和太阳能电池光电性能的影响。实验表明,在TZ201中引入氟原子提高了其摩尔消光系数和电池在350-450 nm处单色光转换效率(IPCE)的响应进而增大了电池的光电流。同时,吲哚并咔唑的引入实现了光敏剂与铜电解质能级的高度匹配,基于两个染料的器件开路电压均达到了1.10 V。最终基于TZ201器件获得了5.1%的光电转换效率(sc=7.1 mA cm-2,Voc=1.10 V,FF=0.65),大于TZ202的4.7%(sc=6.1 mA cm-2,Voc=1.10 V,FF=0.70)。
张甄,王宝冬,赵兴雷,李歌,王红妍,周佳丽,孙琦[2](2019)在《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能源化利用研究进展》文中认为CO2能源化利用面临的主要问题是能耗问题和氢源问题。光电催化实现CO2的能源化利用的核心为利用光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光激发条件下产生光电子,减少外界能量输入,同时利用电催化活性提高CO2还原产物的选择性和可控性。文章主要从光电催化的优势、反应机理、研究现状、催化剂、最新研究成果等方面综述了光电催化CO2能源化利用的研究进展。具体阐述了光电催化体系的组成、CO2的电子还原过程及目前存在的问题,重点探讨了光电体系的电极材料组成、电解液组分以及常见的光电催化剂类型对整个光电催化体系催化性能的影响。此外,指出了当前光电催化CO2能源化利用方面存在的不足:转化效率低、产物选择性差等。并对光电催化实现CO2能源化利用的研究重点,即高效光电催化剂的开发、催化过程动力学反应机理进行了展望。
汪磊[3](2014)在《铜(Ⅱ)、钴(Ⅱ)金属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催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铜、钴金属有机配合物常作为催化剂广泛应用于高分子聚合反应和不对称有机反应。充分文献调研基础上,综述了铜氮,钴氮金属配合物合成及其在Henry反应及硅腈化反应中的催化活性研究。建立了相对简易的合成方法,N,N′-二亚水杨基-1,3-二氨基丙烷和2-氰基吡啶分别与一水合醋酸铜反应得到铜氮配合物(Ⅰ)和铜氮配合物(Ⅳ);L-亮氨醇分别与二水合氯化铜和四水合醋酸钴反应得到铜氮配合物(Ⅱ)和钴氮配合物(Ⅲ)。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衍射测试方法进行表征。实验过程中,2-氰基吡啶和二水合醋酸锌反应得到了2-甲酰氨基吡啶醋酸盐(Ⅴ),并用红外光谱、元素分析、X-衍射测试方法进行表征。将合成的配合物(Ⅰ、Ⅱ及Ⅳ)应用于催化Henry反应,其中铜氮配合物(Ⅱ)取得较好的催化效果,转化效率可达99%。将合成的配合物及铵盐(Ⅰ~Ⅴ)用于催化苯甲醛硅腈化反应,取得较好的催化效果。
徐晓光[4](2008)在《钌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文中提出二十一世纪是生命科学的世纪,DNA作为生命中遗传物质的重要携带者,已经成为人们研究的焦点。过渡金属与多吡啶配体所形成的配合物以其多样的结构和广泛的用途愈来愈受到人们的重视。该类配合物在分子识别、核酸探针、抗肿瘤药物、分子催化及自组装等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合成新的多吡啶配合物,研究其性质以及与DNA的相互作用机理及模式,对寻找新的核酸探针和用于光纤DNA生物传感器的敏感材料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制备了一种新的多吡啶配体及其钌配合物,并研究了该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对它们之问的作用机理进行了分析。本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多吡啶配体及其钌配合物的制备:以邻菲哕啉、苯肼等为原料,通过邻菲哕啉-5,6-二酮中间体,合成了一种新的多吡啶配体——1,10-邻菲哕啉-5,6-二苯腙(PDPH)。以PDPH为配体,合成了一种钌(Ⅱ)多吡啶配合物[Ru(phen)2PDPH】(ClO4)2·H2O(其中phen为邻菲哕啉)。通过元素分析、红外光谱、电子吸收光谱等手段,对配体PDPH和配合物[Ru(phen)2PDPH](ClO4)2·H2O进行了表征,确定了它们的组成和结构的正确性。分析了各步反应的影响因素,并研究了PDPH和[Ru(phen)2PDPH](ClO4)2·H2O的荧光光谱,发现它们都具有较强的荧光性质。[Ru(phen)2PDPH](ClO4)2·H2O的激发波长为477 nm,发射波长为628 nm。(2)钌多吡啶配合物与DNA的相互作用研究:采用电子吸收光谱法,荧光光谱法,荧光猝灭法,与EB竞争键合实验以及粘度法等研究手段研究了配合物[Ru(phen)2PDPH](ClO4)2·H2O与小牛胸腺DNA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由实验发现,随着DNA浓度的增加,配合物[Ru(phen)2PDPH](ClO4)2·H2O在紫外和可见区的几个吸收峰都出现了比较明显的减色效应,而配合物的荧光强度明显增强。EB-DNA体系的荧光强度随[Ru(phen)2PDPH](ClO4)2·H2O浓度的增大越来越弱,发生荧光猝灭作用,这是一个静态猝灭过程。[Ru(phen)2PDPH](ClO4)2·H2O未结合DNA时会受[Fe(CN)6]4-的强烈荧光猝灭,猝灭曲线满足Stern-Volmer方程:而当[Ru(phen)2PDPH](ClO4)29H2O结合了DNA后荧光受[Fe(CN)6]4-猝灭的可能性显着降低,DNA能够较好地保护该配合物免受[Fe(CN)6]4-的强烈发光猝灭。配合物加入引起DNA粘度的增大及变性温度的下降。所有这些结果表明,配合物与DNA之间存在较强的相互作用,作用模式为插入作用,配体PDPH插入双链中,与碱基结合。测出配合物与DNA键合常数为(1.58±0.3)×105L/mol。[Ru(phen)2PDPH](ClO4)2·H2O能与DNA发生较强的相互作用,并能反映在荧光光谱的变化中,这为DNA的测定提供了一种合适的荧光探针,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可用作基于检测光学参量变化的光纤DNA生物传感器的敏感材料。
杨浩,刘长林,行文茹,王西新,陈文涛[5](2004)在《2,6-二(苯并咪唑-2′)吡啶与钴(Ⅱ)的显色反应》文中研究说明在 (CTMAB)存在下 ,在 p H =3.5— 4 .5的 HAc- Na Ac缓冲溶液中 ,2 ,6 -二 (苯并咪唑 - 2′)吡啶(H2 Bzimpy)与钴 ( )形成稳定的 3∶ 1配合物 ,其最大吸收波长为 36 0 .6 nm,表观摩尔吸光系数为 4 .4 6 7× 1 0 4L· mol-1 · cm-1 ,钴 ( )的质量浓度在 0— 2 0μg/ 2 5 m L范围内服从比耳定律。该法用于维生素 B1 2 和含钴分子筛中微量钴的测定 ,结果令人满意
杨浩,张伟,陈文涛,王琳,行文茹[6](2004)在《取代三联吡啶光度法测定钴(Ⅱ)》文中认为研究了新显色剂 6 ,6″ 二甲基 4′ 苯基 2 ,2′ :6′ ,2″ 三联吡啶 (TPY)与Co(Ⅱ )的显色反应。结果表明 ,在pH 3 0的NaAc HAc缓冲溶液中 ,该试剂与Co(Ⅱ )发生显色反应 ,形成稳定的绿色络合物 ,其λmax=337 6nm ,表观摩尔吸光系数ε=1 0 3× 10 5L·(mol·cm) -1,Co(Ⅱ )浓度在 0~ 15 μg/ 2 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 ,该方法直接用于维生素B12 中微量钴的测定 ,结果满意。
尹业高,张恭启,黄永德[7](2000)在《多联吡啶钴(Ⅱ)、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文中研究说明报道了 3个取代多联吡啶配体 [4-苯基 -2 ,2′∶ 6′,2″-三联吡啶 ( L1) ,4′,4″-二苯基 -2 ,2′∶ 6′,2″∶ 6″,2 -四联吡啶 ( L2 )和 4′,4 -二苯基 -2 ,2′∶ 6′,2″∶ 6″,2 ∶ 6 ,2″″-五联吡啶 ( L3 ) ]的 4个过渡金属配合物[Co( ) ( L 1) 2 ] ( Cl O4) 2 ( CH3 CN) ( 1) ,[Co( ) ( L 2 ) ( Ac O) ( H2 O) ] ( Cl O4) ( 2 ) ,[Mn( ) ( Ac O) ( L 2 ) ( H2 O) ] .( Cl O4) ( 3 ) ,[Co( ) ( L 3 ) ( CH3 CN) ] ( Cl O4) 2 ( 4 ) ]的合成及其晶体结构 .结构分析表明 ,金属离子对配合物的形成有诱导作用 .
二、多联吡啶钴(Ⅱ)、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多联吡啶钴(Ⅱ)、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论文提纲范文)
(1)二噻吩并吡咯及吲哚并咔唑类染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结构 |
1.2 染料敏化太阳电池的工作原理 |
1.3 衡量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的性能参数 |
1.4 光敏染料 |
1.4.1 金属配合物光敏染料 |
1.4.2 纯有机光敏染料 |
1.5 电解质 |
1.6 其他添加剂 |
1.7 选题依据 |
2 基于二噻吩并吡咯作为电子供体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太阳能电池的制作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2.3 太阳能电池器件的组装 |
2.3 染料TZ101与TZ102的合成 |
2.3.1 染料TZ101的合成 |
2.3.2 染料TZ102的合成 |
2.4 染料的性能分析 |
2.4.1 染料TZ101与TZ102的紫外可见光谱 |
2.4.2 染料TZ101与TZ102的光电化学性质 |
2.4.3 染料TZ101与TZ102的理论计算 |
2.4.4 基于染料TZ101与TZ102的器件性能 |
2.4.5 基于染料TZ101与TZ102器件的电化学阻抗测试 |
2.5 本章小结 |
3 氟原子取代吲哚并咔唑类光敏染料对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性能的影响 |
3.1 染料TZ201与TZ202的合成 |
3.1.1 染料TZ201的合成 |
3.1.2 染料TZ202的合成 |
3.2 染料的性能分析 |
3.2.1 染料TZ201与TZ202的紫外可见光谱 |
3.2.2 染料TZ201与TZ202的光电化学性质 |
3.2.3 染料TZ201与TZ202的理论计算 |
3.2.4 基于染料TZ201与TZ202的器件性能 |
3.2.5 基于染料TZ201与TZ202的器件电化学阻抗测试 |
3.3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A 常用名词诠释 |
附录B 光敏染料表征谱图 |
创新点摘要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2)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能源化利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光电催化的优势 |
2 光电催化CO2能源化利用的热力学及动力学反应机理 |
3 光电催化CO2能源化利用的构建体系 |
3.1 光电催化CO2能源化利用的反应体系 |
3.2 光电催化CO2体系电解质溶液组成 |
3.3 光电催化CO2能源化利用的催化剂 |
4 光电催化CO2能源化利用最新研究成果 |
5 结语 |
(3)铜(Ⅱ)、钴(Ⅱ)金属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催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氮金属有机配合物的研究进展 |
1.1.1 铜氮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 |
1.1.2 钴氮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 |
1.2 氮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应用 |
1.2.1 铜配合物催化苯乙烯不对称环丙烷化反应 |
1.2.2 钴配合物催化二乙基锌对苯甲醛不对称加成反应 |
1.2.3 Henry 反应研究进展 |
1.2.4 硅腈化反应研究进展 |
1.3 研究的意义 |
第二章 铜氮、钴氮金属有机配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N,N′-二亚水杨基-1,3-二氨基丙烷铜配合物(Ⅰ)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
2.1.1 N,N′-二亚水杨基-1,3-二氨基丙烷铜配合物(Ⅰ)的合成 |
2.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3 实验结论 |
2.2 L-亮氨醇铜配合物(Ⅱ)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
2.2.1 L-亮氨醇铜配合物(Ⅱ)的合成 |
2.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2.3 实验结论 |
2.3 L-亮氨醇钴配合物(Ⅲ)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
2.3.1 L-亮氨醇钴配合物(Ⅲ)的合成 |
2.3.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3 实验结论 |
第三章 邻氰基吡啶铜氮配合物及其醋酸盐的合成及表征 |
3.1 邻氰基吡啶铜配合物(Ⅳ)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
3.1.1 邻氰基吡啶铜配合物(Ⅳ)的合成 |
3.1.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1.3 实验结论 |
3.2 2-甲酰氨基吡啶醋酸盐(Ⅴ)的合成与晶体结构 |
3.2.1 2-甲酰氨基吡啶醋酸盐(Ⅴ)的合成 |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3 实验结论 |
第四章 金属有机配合物及醋酸盐催化 Henry 反应和硅腈化反应 |
4.1 Henry 反应 |
4.1.1 N,N′-二亚水杨基-1,3-二氨基丙烷铜配合物(Ⅰ)Henry 反应 |
4.1.2 L-亮氨醇铜配合物(Ⅱ)Henry 反应 |
4.1.3 邻氰基吡啶铜配合物(Ⅳ)Henry 反应 |
4.2 硅腈化反应 |
第五章 实验结论与展望 |
5.1 实验结论 |
5.2 创新之处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活动及成果情况 |
(4)钌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核酸基础知识 |
1.1.1 核酸的组成和结构 |
1.1.2 金属配合物与核酸作用的基本形式 |
1.1.3 金属配合物与核酸的反应 |
1.2 多吡啶金属配合物与核酸的作用 |
1.2.1 多吡啶配体的研究现状 |
1.2.2 多吡啶配合物的研究现状 |
1.2.3 多吡啶过渡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现状 |
1.3 金属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研究方法 |
1.3.1 光谱法 |
1.3.2 电化学方法 |
1.3.3 流体力学法 |
1.3.4 x-射线衍射法 |
1.3.5 NMR分析法 |
1.4 本论文选题意义及研究内容 |
1.4.1 选题意义 |
1.4.2 本文研究内容 |
第2章 配体及其配合物的合成和性质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2.2 配体及配合物的合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配体和配合物的合成条件 |
2.3.2 配体和配合物的表征与性质 |
2.4 小结 |
第3章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3.2.2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电子吸收光谱 |
3.3.2 配合物与DNA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
3.3.3 发光猝灭研究 |
3.3.4 配合物对DNA-EB荧光光谱的影响 |
3.3.5 配合物与DNA作用的粘度法研究 |
3.4 结论 |
第4章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5)2,6-二(苯并咪唑-2′)吡啶与钴(Ⅱ)的显色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1 前言 |
2 实验部分 |
2.1 仪器和试剂 |
2.2 实验方法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吸收光谱 |
3.2 显色酸度 |
3.3 表面活性剂的选择 |
3.4 显色剂用量 |
3.5 显色时间及配合物的稳定性 |
3.6 配合物的组成 |
3.7 校准曲线 |
3.8 共存离子的影响 |
4 样品分析 |
4.1 维生素B12中钴的测定及回收率试验 |
4.2 含钴分子筛中钴的测定 |
(6)取代三联吡啶光度法测定钴(Ⅱ)(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主要仪器和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讨论 |
2.1 吸收光谱 |
2.2 显色酸度 |
2.3 显色剂用量 |
2.4 显色时间及稳定性 |
2.5 工作曲线 |
2.6 共存离子的影响 |
3 样品分析 |
四、多联吡啶钴(Ⅱ)、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论文参考文献)
- [1]二噻吩并吡咯及吲哚并咔唑类染料在染料敏化太阳能电池中的应用[D]. 田志峰.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2]光电催化二氧化碳能源化利用研究进展[J]. 张甄,王宝冬,赵兴雷,李歌,王红妍,周佳丽,孙琦. 化工进展, 2019(09)
- [3]铜(Ⅱ)、钴(Ⅱ)金属配合物合成、表征及催化研究[D]. 汪磊. 合肥工业大学, 2014(07)
- [4]钌多吡啶配合物的合成及其与DNA的相互作用[D]. 徐晓光. 武汉理工大学, 2008(09)
- [5]2,6-二(苯并咪唑-2′)吡啶与钴(Ⅱ)的显色反应[J]. 杨浩,刘长林,行文茹,王西新,陈文涛. 光谱实验室, 2004(05)
- [6]取代三联吡啶光度法测定钴(Ⅱ)[J]. 杨浩,张伟,陈文涛,王琳,行文茹. 南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06)
- [7]多联吡啶钴(Ⅱ)、锰(Ⅱ)配合物的合成及结构[J]. 尹业高,张恭启,黄永德.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