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居委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我的意见

关于加强居委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我的意见

一、加强居委会精神文明建设之我见(论文文献综述)

吴合庆[1](2021)在《“村改居”社区治理共同体的缺失与构建 ——以A市Z社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

宋晓美[2](2021)在《社会工作助力社区居委会推展民主协商议事制度的实务探索 ——以北京市F社区“微协商”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城市社区治理方式的转型,社区协商议事会在推进社区自治中的作用日益凸显。但目前其在城市社区的实践运作仍未得到有效推进,间接影响了社区自治的效果。当前国内各学科纷纷在这一领域展开研究,其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均有丰富的成果。然而鲜有从实证角度通过社会工作帮助城市社区居委会推展议事会制度的推展的研究。本文研究主要采用定性为主,辅以定量研究进行数据分析。尝试以社会工作助力社区居委会推展民主协商议事会为主要目标,依托于某社工机构在F社区实施社区“微协商”项目,以社会工作专业者的身份,运用专业知识,对社区居委会推展民主协商议事会制度的前期考察,分析存在的困难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详细设计了活动方案,实地参与了项目的实施过程,分析了活动效果,收获的经验。旨在通过在F社区的实践,能够以一种便捷、易操作的模式将民主协商议事从制度落地与社区中、居民之间,想民之需、解民之忧。同时反思了存在的不足,并提出了初步对策建议。要重视与居委会工作者之间有效沟通从而形成良好的专业关系,避免流于形式;运用多维度的社区服务活动帮助居委会提升民主协商议事会的运作能力对于服务好社区居委会工作有着重要的帮助;从项目一开始就应当明确协商议事程序以确保会议聚焦寻找理性的解决办法而非发泄情绪;社工机构应该加强对项目执行人实务经验与技能的培训和考核以保障项目的实施效果。当然,本研究也存在因社工经验不足而导致与居委会沟通不畅、议事活动效果不佳等阶段性障碍。但总体来看,社区民主协商议事会的实践探索空间比较大,未来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李彩凤[3](2021)在《社会工作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路径研究 ——以C社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居民社区参与不足是社区建设和社区发展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居民是社区真正的主人,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中居民参与不足,很大程度上影响社区服务水平的提升和社区的发展,推动居民的社区参与是社区亟待解决的问题,政府购买服务的大背景下,项目化服务为社会工作介入提供了良好的契机。本文以X社工机构在L市C社区开展的“社会工作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社区实践为研究对象,采用参与式观察和访谈的方法,系统考察了社工机构和社会工作者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活动组织、社区动员、骨干培养与增能、社区网络构建的全过程,通过对社区工作人员、社工机构负责人和社会工作者、社区骨干和普通居民的深入访谈,了解了影响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过程中居民参与不足的问题及原因。研究认为,在社区居民的参与问题上,居民的主人翁意识不强、居民之间和居民与社区之间,情感利益关联性小、参与机制不足,居民参与效能发挥不够,是影响着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根本原因,要提高居民对社区建设和社区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必须从根本上提升居民的主体意识。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和方法。社会工作者从动员社区关键行动力量开始,增强其参与能力,进而建立起有效的机制,营造居民参与的文化氛围,畅通居民的参与渠道,搭建居民参与平台,实现居民组织化,组织公益化,使社区居民“想参与”、“能参与”、“快乐参与”和“有效参与”,真正把社区发展和社区活动变成社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社会工作的有效介入,实现了社区居民的积极广泛参与,从根本上保证了社区居民是社区的真正主人。

陈乐结[4](2020)在《温州市龙湾区农村文化礼堂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实现乡村振兴,不仅要在产业优化、经济发展上下功夫,更要着力于促进农村文化发展,涵养村民精神世界。农村文化礼堂就是这样一个顺应时代要求和农民需求的公共文化服务创新载体。自2013年起,农村文化礼堂建设在浙江省基层各地铺点展开,按照“精神家园文化地标”的定位,文化礼堂经过多年的建设与运行,已形成了全面覆盖行政村的基层文化阵地网络,在参与乡村文化治理上,它具有建设条件严格、文化资源丰富、活动形式灵活等外在和内涵优势,发挥着开展文化和教育、构建规则和秩序、塑造价值和精神等功能。以农村文化礼堂为物质和精神载体,开展农村社会治理虽有显着优势和重要意义,但也仍面临从顶层设计到基层落地的种种困难与挑战。如何促进文化礼堂长效管理,重构农民的精神家园,对提高农村治理实效、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管理现状为研究案例,结合治理学和公共文化服务与管理的相关理论,采取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访谈调查法等具体研究方法,随机选择120名村民为问卷调查对象,组织村民、文艺志愿者等10名文化礼堂参与者进行现场访谈,对龙湾区文化礼堂治理功能进行现状研究。研究发现,农村文化礼堂在开展乡村治理中面临着政府职能过度放大、群众参与主动性不强、基层执行效率不高、文化礼堂管理机制待完善、农村社会转型剧变等困境。造成文化礼堂在乡村治理中效果不明显的原因在于政府的绝对权威和过度干预限制了文化礼堂治理功能的发挥、村民的文化意愿和主体性受到遮蔽削弱了治理的群众参与性、基层的干群隔阂和动力缺乏制约了治理活动的落地与实效、文化礼堂的要素保障与长效管理机制缺位使文化礼堂治理效率不高、城乡发展与转型中的矛盾与冲突给乡村治理带来新的挑战。针对文化礼堂在乡村治理作用发挥过程中所面临的困境及其原因的分析,本文提出建设开放型的文化礼堂参与体制、激发农村文化的内生活力与动力、重构乡村文化治理的网络与环境、完善农村文化礼堂的长效管理机制、探索新时代乡村治理的路径与思维等对策,以期可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文化礼堂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效果,为促进美丽乡村建设与乡村社会治理现代化尽绵薄之力。

薛浩[5](2020)在《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文中研究说明民间武术是中国武术发展的历史缩影,是地方社会的文化标识,是窥视地方社会运行的微观窗口。它源于生产、扎根民间、相伴生活,并穿梭于中国历史长河中。但民间武术在时空维度的结构性变动中,也必然巧妙地编织成一个关系网络和意义结构。在日常生活实践中,民间武术长期嵌套于地方社会管理和运行中,在推进地方社会的公共事务、净化社会道德秩序、维持地方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武术界对民间武术关注颇多,但主要基于本体论视角下考察其“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问题,或在体育学框架下说武议武,或对其叙事性研究,都取得了丰厚的研究成果。但却未曾充分把握研究对象的社会文化前提下进行研究,因而具有一定的局限性。本文拟从“民间习武所为何来?”为支点对民间武术结构与功能意义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运用“四因说”解构不同历史时期的沛县武术,以窥探民间武术是如何将个人、社会及国家勾连起来,由此进行结构生产和功能转换。这或许是对武术史学研究范式的一种新的尝试,并以此学术自觉为基础,有可能对武术究提供一个新的思路,或可对民间武术历史勾画出一幅新的图景。在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学、历史学与体育学等学科理论指导下,以四因说、自然秩序理论、社会控制理论和国家治理理论为理论基础,综合运用文献研究、田野考察、历史分析、案例研究、口述史等方法,遵循大处着眼、小处着手的研究理路,全面考察沛县武术的历史演进、结构与功能变迁,来呈现不同时空坐标下沛县武术“是什么”和“为什么”的问题,并以此来探讨民间武术在自由与秩序框架下是如何参与身体秩序和社会秩序建构的,进而对民间武术进行现代文化图景的意义建构。其得出主要结论:(1)在传统时期,民间武术扮演着村落自治与管理的非官方组织。不仅具有传承武术拳种、发扬武术精神的作用,还兼具促进社会认同、参与社会治理、调试社会秩序等功能。在不同历史时期中,其功能选择由国家、社会与个人需求来判定,并在一个整体框架内适时调整。(2)民间习武作为世人追求自由的惯常手段,既有历史必然性,也有其自身主动选择性。习武是一种价值指向性的积极自由行为,并以此来满足自身价值预设。但价值达成之余,因人之欲的驱使而不断扩张,以掠获更大的资源与权力空间等,但必然受到武林制衡、社会控制与国家治理,从而使之走向秩序。(3)民间武术既是社会控制的目标,又是社会控制的手段。在地方社会秩序的建构中起着一种精神性的情感纽带作用,其能够很好地实现一种彼此接近的互通或一种高度自觉的共同,从而产生自我与他人的无形制约。从社会控制的价值取向上来看,民间武术相较于行政干预或强权政治,则能更加根本地、更加有效地触及人们的精神、情感世界,从而实现基于价值达成概念下的社会控制。(4)民间武术在不同时期被国家征用是一个从工具理性到价值理性的过程。其根据国家主题的转换、政府性质的变迁与人民生活的需求来采择其结构功能,而使之为国所用、为社会服务以及满足人民美好生活。与此同时,民间武术自身依照国家、社会与个人之需适时调整自身角色和定位。(5)民间武术的演进与变迁是地方社会秩序建构与变动过程的缩影,也是国家意志行为向地方性社会延伸、管辖、治理的具体应现,具有鲜明的国家在场、社会治理与精英行动互为共治的特点,并由此体现出民间武术从自由到秩序的意义建构过程。(6)民间武术意义的现代建构是其依据自身的调适与更新机制,对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变化的自然生态与社会文化环境所作出的积极回应,是一种由文化主体依靠自身能动性所进行的文化创新和发展,是文化变迁的一种积极形式。

苏先霞[6](2020)在《新媒体环境下重庆市基层社区管理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3年,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上提出了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向现代化转变的方向,强调治理手段向多元化靠近,估计各级政府采取不同形式、不同范畴的治理手段,把重点放在提高各级政府的组织和治理能力方面来。政府抓住新媒体具有方便快捷、覆盖面积广、互动反馈性质等性质,将新媒体纳入国家治理的工具。通过新媒体渠道,可以拓宽民众的参与政事的范围,通过网络问政拉进民众和政府之间的距离;疏导民众的情绪,维护社会的稳定;通过新兴媒体的便捷性,进行网络预审或网络批复,减少民众来办事的步骤,提高效率,更好的服务民众。将新媒体科学技术运用到社会治理工作中,对推进国家治理格局的提升和治理能力的提升有重要作用,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国家治理方式和水平的优化升级。论文共分四章探讨相关问题,主要以新媒体环境下重庆基层社区管理创新层面的做法与经验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重庆基层社区的管理创新经验展开相关研究。第一章和第二章主要从相关概念,即新媒体、基层社区管理概念及特征出发,进而提出基层社区管理这一关键词的学术意义与内涵形态。第三章主要从当前新媒体环境对于重庆市基层社区管理带来的问题及背后的原因分析。从社区参与的主体、新媒体融入社区管理的技术机制、监管平台以及测评体系等角度揭示相应的问题,进而找出原因,予以深刻分析和解读。第四章主要从分析新媒体环境下重庆基层社区管理创新的路径,具体从新媒体优化的基层社区管理平台,组织队伍建设以及相应的法制法律规范等视角完成创新路径的探讨。总之,新媒体环境为重庆基层社区管理创新提供了契机,这是一次观念和行动上的变革,更是一次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实践,尽管受限于水平和时间,还未能充分展开,但我们期待以后的更多更加深入地予以研究,获得更为真切的研究成果。

王净华[7](2020)在《战争语境下坂口安吾小说主题研究》文中认为坂口安吾(1906-1955)是日本小说家、评论家、“无赖派”代表作家之一,出生于日本海沿岸的雪国——新泻,就读于东洋大学印度哲学伦理专业。1931年凭借《风博士》《黑谷村》等小说一跃成为文坛新秀,而后出版了《吹雪物语》《珍珠》《白痴》《盛开的樱花林下》等系列文学作品,并撰写出版了以《日本文化之我见》《文学的故乡》《堕落论》等为代表的文学评论,1955年因脑溢血去世。坂口安吾的文学生涯起步于1931年,正是日本所谓“十五年战争”(1931-1945)的肇始之年;其文学生涯的结束,则是在日本战败后的第十年。正是在这样一个战争语境之中,坂口安吾开始了以时代为背景的个性书写,以文学为手段的人生探索。可以说,坂口安吾的文学创作与时代、国家、社会存在密不可分的联系。坂口安吾的文学始终保持着以“叛逆”“颓废”为标志的独特风格。独具个性的“叛逆”风格体现为蔑视权威、反传统道德、反社会秩序、反对一切不符合人性的事物;始终持有的“颓废”情绪则直接而深刻地再现了“战争语境”之中的个人体验与独特思索所构筑起来的精神气质,由此也成就了富有个性的坂口安吾文学。通过细致阅读《坂口安吾全集》,本论文提炼出坂口安吾小说的四大主题,即“故乡丧失”“历史审视”“生命认知”“文化思考”。这四大主题既统一在十五年战争这一特殊时期的“战争语境”之中,还涵盖了绝大多数坂口的文学作品,更贯穿了坂口安吾的整个文学生涯。围绕这四大主题,本论文将“战争”作为坂口小说创作的宏大背景,以社会历史批评方法为主,辅以文化批评、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以及叙事学等方法展开坂口安吾小说的探讨研究。具体而言,第一部分以小说《吹雪物语》为中心,探讨“故乡丧失”主题。“故乡”不仅是这一时期日本文学界共同关注的一大主题,亦是坂口安吾一贯关注的文学主题之一。坂口安吾的不少作品皆涉及到这一主题,亦潜在地构筑了独特的故乡意象。该小说以日本开拓殖民地新航线的中转站、坂口安吾的故乡——新泻为对象,直接揭示了坂口安吾灵魂深处的故乡丧失意识。这一意识既体现在传统与现代双重视野下的新泻印象上,也体现在缺乏归宿感的新泻人孤寂绝望的情绪之中。这一意识不是“日本回归”性的价值判断与现代意识,而是伴随着现代化的冲击、人情世故的变幻、新故乡的发现而呈现出来的、作为日本人的主体性的丧失,体现了日本人自我存在的危机与不安。这一意识横亘在传统与现代、自然与历史、故乡与都市、自我与他者之间,带有了坂口安吾式的独特的颓废意识。第二部分以小说《珍珠》为中心,探讨“历史审视”主题。历史叙事是坂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珍珠港事件作为世界战争史的历史大事件被日本媒体大肆宣扬,文学界甚至出现了“十二月八日文学”,标志着日本文坛陷入到一个疯狂的状态。与之不同,坂口安吾采取多样化的叙事技巧,展现对媒体报道的怀疑与审视,直接反映出“历史审视”主题下独特的时代认识。坂口以其敏锐的思考力、怀疑与解构的历史认识态度、个体的生活者的书写立场尝试摆脱历史叙述与时代语境的禁锢,始终将自我维持在一个“审视者”的主体性地位,将“历史审视”的文学主题、同时也将文学书写的权力真正地还原到个体的自我之中。第三部分以小说《白痴》为中心,探讨“生命认知”主题。首先,本论提示了东京大空袭这一战争背景,揭示出主人公所处的战争语境下的小巷世界就是一个“众愚”的社会,刻画了所谓“白痴”的多样化的存在样态。接下来,借助文学伦理学批评方法阐述主人公伊泽面临伦理困境所做的伦理选择,探究战争是如何一步步将人推向绝境,同时也呼唤人性回归的问题。最后,则是站在白痴女形象的重塑、战争与生命认知、肉体与生命认知等多重视角,阐述坂口安吾的现代性批判与生命认知的关系。所谓“生命认知”,不仅是针对自我生命存在的认知,同时也是针对生命意识究竟是什么的一大认知,更是针对隐藏在这样的生命意识背后的历史、国家、体制等意识形态的深层思考。第四部分以《盛开的樱花林下》为中心,探讨“文化思考”主题。纵观日本历史,“樱花”与神话、宗教、文学、文化、国家、政治串联在一起,成为日本文化的一大符号。就《盛开的樱花林下》这部小说而言,涉及到日本文化象征物的“樱花”,日本文化精神的代表“武士道”,以及日本人的思维观念、行动样态、审美意识,因此可以将该小说视为针对日本文化意识的思考。小说之中,“樱花”意象呈现为“恐怖、不安、虚无与死亡”,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樱花意象,由此推导出坂口安吾围绕文化展开思索的根本意图既不是为了颠覆现实之后回归传统,也不在于重新塑造所谓新的“传统”,而是在于打破日本传统,尤其是战争语境中被大力宣扬的所谓“日本精神”,站在历史的视角来审视这一时期的日本文化危机,突出绝对的主体性意识,寻求真正的个体解放。最后是结论部分。通过考察坂口安吾的代表小说呈现的主题,探究各个小说主题与战争语境、国家社会、文学发展以及个人体验的内在同一性,将坂口安吾小说主题归纳为“故乡丧失”“历史审视”“生命认知”“文化思考”。不言而喻,重点不在于“故乡”“历史”“生命”“文化”,而在于“丧失”“审视”“认知”“思考”所体现的叛逆性思维,即作为否定的丧失,作为怀疑的审视,作为确认的认知,作为批判的思考。换言之,在坂口安吾的独特的小说主题下,一切皆不是从属于战争语境或者战争体制下的“日本精神”的存在,皆不是肯定式的、建构式的架构,而是带有了否定性的、解构性的内涵,是一种叛逆的、颓废式的反面书写。正因为如此,这四大主题呈现了坂口文学不同于其他作家的独特风格,也能够更为准确地概括坂口文学的深刻内涵。《吹雪物语》展现的颓废意识,《珍珠》对军神九柱的去英雄化,《白痴》中“白痴”的隐喻与象征,《盛开的樱花林下》中樱花的叛逆意象,均再现了坂口安吾针对所谓“日本性”“日本精神”的颠覆。坂口安吾自始至终坚持的,就是一种怀疑精神,一种自我的独立性,就是始终把坚持主体性的自我视为人生道路的根本目标、文学创作的终极方向。

杜俊奇[8](2020)在《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文中提出长期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外公职人员中一直存在着腐败现象,而且党外公职人员数量不断增加,其腐败问题也开始空前凸显,在一些地方和一些领域中,腐败问题还表现的相当严重。党外公职人员分布在各领域、各层级,在各级政府、各个岗位充当重要角色,有职有权,权力失去监督必然导致腐败。因此,如何加强对行使公权力的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已经成为我们无法回避而必须直面和破解的一个重要课题。虽然相关部门在实践中进行了一些有益探索,但由于监督机制与现实情况存在着一定的差距,监督问题仍然处于薄弱状态。学术界对此也进行了初步的理论探讨并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一些有益的建议。但总体上说,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全面系统的研究尚不充分,对这一群体的腐败程度、形式、原因等实证研究非常不足,具有建设性和应用性的对策建议更是不多。从我国反腐败和廉政建设这一时代的宏伟大业来看,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问题的研究,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共产党(即执政党)和各民主党派(即参政党)互相监督的一个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更是将全面反腐败斗争不断引向深入的迫切需要。本文主体内容分为逻辑紧密关联的五章。逻辑起点首先在理论层面阐发了关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必须厘清的几个基础性问题,介绍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体内容、制度基础、法理依据和监督的必要性;然后运用历史和比较的方法追溯了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发展历程,分析目前监督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难点;继而用实证研究、尤其是案例分析的方法,剖析了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现状、成因和特征;论证了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强化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和显着成效;最后,就如何强化、细化、实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特别是政治敏感度和政策性比较强的宗教界、工商联、村委会三个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从理论性和应用性两个维度提出的若干对策建议。本文的意义在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这一事关我国反腐败成效而迄今很少受到关注的问题做了初步的研究;通过大量的内调外研获得了翔实的一手数据;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尤其是对特殊群体的监督提出了具有可操作性的对策建议。从而对国家监察机制改革和推进反腐败事业整体上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较强的现实意义。

南国轩[9](2019)在《社会工作促进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 ——以L市S社区“三社联动”项目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社区和社区工作一直是社会工作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过去三十多年中,尤其是近十年来,社会工作逐渐融入到社区发展和社区建设中,但由于社区服务体系不完善、社区工作理论不健全、社区工作者人才资源短缺、社区居民参与公共事务主动性不够等原因,我国社区建设工作任重道远。社区工作作为社会工作的三大方法之一,是由专业社工协助社区居民面对困境,促进生活提升,进而提升社区能力的过程,从理论和实务层面对于解决社区问题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以社区参与理念为轴心,基于L市S社区的“三社联动”社会工作项目,以该社区的儿童、社会组织培育项目为研究主体,探析其在社区的通用情境、研究者是以行动研究法与社区、社区居民、社区社会组织和社工机构共同参与行动历程,实践策略则是社区学习和参与式行动,进而整合社区资源,明晰社区发展方向,在规划设计、行动实践与评估反思的螺旋循环研究脉络中,通过协助居民学习、培养愿意参与公共事务的人才、培育社区社会组织,使一个社区从“输血”变成“自我造血”,达到个体(社区居民、社区干部、社会工作者)增能、组织(社区社会组织、社区居委会、社工机构)培力和社区发展的整体目标。

张晓艺[10](2019)在《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 ——基于“鲁城”政府、社会组织与当地百姓的经验研究》文中提出在当前“传统复归”的社会思潮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国家政策背景下,传统文化复兴及其儒学建设,已经成为具有当代中国文化特征的社会行动与文化景观。这主要表现在思想文化层面的分歧与论争,社会实践中的多元主体及其不同实践取向,以及儒学复兴中的“制度性焦虑”和“神圣性危机”。上述特征彼此交错且关联密切,形成了儒学复兴的社会学问题。儒学复兴的社会行动包括观念认知、仪式表达、社会行动、制度安排、神圣建构等一整套形成机制。儒学建设面临的重要挑战,一是儒学建设方式的共存和变迁,二是多元行动主体的共同参与。这些参与主体构成了儒学建设的“仪式行动者”,并经由各自的儒学建设方式及其“仪式化行动”,构成了儒学复兴不同的行动逻辑,以及相应的神圣性的生成机制。本文通过在“山东‘鲁城’”进行的田野调查,围绕当地开展的儒学建设进行研究。地方政府、社会组织、商业机构共同构成了儒学复兴的主要行动者,并从不同行动路径展开其儒学建设行动。地方百姓虽不直接参与儒学建设,也关系到儒学建设的兴衰。通过对经验材料的呈现、梳理与比较,讨论了当地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以及仪式构成神圣的社会生成机制。本文在研究视角上,借助结构化理论,选取“结构—行动”的分析框架,将儒学复兴视为一个场域乃至行动系统。文章主要回应: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仪式行动者怎样进行儒学复兴),结构与行动的互动特征(制度结构如何影响儒学复兴),以及儒学建设中的机会结构(谁能有资格参与儒学复兴)。总体来看,地方政府以行政指令开展其儒学建设,将其视为一种周期性、操演为主的仪式方式,具有运动式治理的一般特征,其神圣生成机制在于儒学的再政治化。社会组织以国学社会工作服务开展其儒学建设,将其视为社区公共活动的共享平台,其神圣生成机制在于将以儒学为底色的“中国式环保理念”构造成为社区成员共同认可的公共价值观念。商业机构以儒学传统教育开展其儒学建设,将其视为复归传统的实现手段,神圣性生成机制在于儒学经典作为“传统”的神圣价值,以及其中的儒学仪式行动者的自我神圣化。神圣性的再建设中,神圣性不一定来源于外界仪式行动的赋予。当前的仪式行动,也未必都能构成神圣。儒学复兴的不同行动逻辑,在各自所嵌入的社会结构及其关系网络之中,已经隐含着相应的神圣化机制:国家行政运动以国家权力构成神圣,社会组织服务借助社区公共性产生神圣,儒学经典教育以树立道德楷模、建构自我圣化的方式建构神圣。综上,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及其神圣性的再建设问题,实际上可以转化为儒学复兴的社会行动与既有的社会制度安排及其结构关系的整合机制及其嵌入性的讨论。此即儒学建设社会化的社会学问题。因此,儒学及其传统文化建设,既有赖于自身的现代性转型,也面临与既有社会制度结构的嵌入机制,以及“总体性神圣格局”的挑战。

二、加强居委会精神文明建设之我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加强居委会精神文明建设之我见(论文提纲范文)

(2)社会工作助力社区居委会推展民主协商议事制度的实务探索 ——以北京市F社区“微协商”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意义与研究背景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问题
    第二节 文献综述
        一、协商民主的发展与研究
        二、关于城市社区协商议事的研究
        三、民主协商议事会的相关梳理
        四、文献简评
    第三节 研究设计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二章 社会工作助力F社区居委会民主协商议事会的必要性
    第一节 F社区及居委会基本概况
        一、F社区基本概况
        二、F社区居委会的基本概况
    第二节 社会工作助力F社区居委会推展民主协商议事会的必要性
        一、F社区开展民主协商议事基本概况
        二、F社区民主协商议事调查情况
        三、F社区推展民主协商议事会制度面临的困难
第三章 社会工作助力社区居委会民主协商议事会制度推展的实务过程
    第一节 社区居委会民主协商议事会制度推展的服务方案设计
        一、项目简介
        二、服务对象
        三、问题分析
        四、需求分析
        五、项目目标
        六、项目方案
        七、社区资源分析
    第二节 F社区“微协商”项目的实务过程
        一、社区议事会准备阶段
        二、社区议事会实施阶段
        三、社区议事会成果产出
    第三节 项目成效评估
        一、方法评估
        二、过程评估
        三、效果评估
第四章 反思与对策
    第一节 反思
        一、理论反思
        二、实务反思
    第二节 对策
        一、重视与服务对象之间的沟通建立良好的专业关系
        二、从项目开展起点就明确规范协商议事程序确保有序进行
        三、多维度的社区服务活动助力民主协商议事会制度有效推展
        四、项目执行人丰富的实务经验与技能保障项目的实施效果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访谈提纲
    附录二:调查问卷
    附录三:社区议事会制度
致谢

(3)社会工作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路径研究 ——以C社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研究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第一节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二、理论基础
        三、分析框架
    第二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关于社区服务中的居民参与研究
        二、关于社会工作促进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研究
        三、文献述评
第三章 C社区基本情况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C社区概况
        一、C社区基本情况
        二、C社区服务供给状况
    第二节 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必要性
        一、居民层面
        二、社区层面
        三、社会层面
    第三节 C社区服务中居民参与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社区服务中居民参与的问题表现
        二、社区服务中居民参与不足的原因分析
    第四节 社工介入的可行性分析
        一、 “三社联动”环境背景
        二、社会工作的专业优势
        三、推动居民参与的路径设计
第四章 C社区社会工作的行动过程分析
    第一节 介入方案策划和前期准备
        一、方案策划:促进居民参与的方案设计
        二、社会工作行动前的准备
    第二节 社会工作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实践过程
        一、社区人力资本动员:骨干和组织的挖掘
        二、增能与赋权:提升居民参与服务的意识和能力
        三、构建社区互助网络:强化全体居民参与意识
        四、居民议事会:搭建居民参与社区建设的平台
第五章 社会工作介入的成效评估和路径总结
    第一节 项目满意度调查
    第二节 社会工作推动居民参与的具体成效
        一、社区人力资本动员初见成效
        二、居民参与意识、动机和能力初步提升
        三、社区互助文化和互助网络初步形成
        四、居民参与社区服务效果初步显现
    第三节 社会工作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路径
        一、动员:挖掘关键行动者
        二、赋能:提升居民参与能力
        三、网络:建立居民参与体系
        四、议事:促进居民有效参与
第六章 结论和讨论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4)温州市龙湾区农村文化礼堂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绪论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理论研究
    1.3 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1.4 相关概念界定
        1.4.1 农村文化礼堂
        1.4.2 公共文化服务
        1.4.3 乡村治理
        1.4.4 农村文化礼堂对乡村治理的作用途径
2 农村文化礼堂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现状调查
    2.1 温州市龙湾区农村文化礼堂基本情况
        2.1.1 温州市龙湾区区情简介
        2.1.2 温州市龙湾区文化礼堂概况
        2.1.3 温州市龙湾区文化礼堂建设主要做法及经验
    2.2 调查的前期准备
        2.2.1 编制调查问卷
        2.2.2 制定访谈提纲
        2.2.3 明确调查对象
        2.2.4 确定调查样本量
    2.3 调查的数据分析
        2.3.1 文化礼堂活动开展情况
        2.3.2 文化礼堂作用发挥情况
        2.3.3 文化礼堂活动群众参与情况
        2.3.4 文化礼堂管理运行情况
    2.4 调查小结
3 农村文化礼堂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发挥
    3.1 浅表性的愉众作用:开展文化和教育
        3.1.1 送文化
        3.1.2 种文化
        3.1.3 自文化
    3.2 进一步的培育作用:构建规则和秩序
        3.2.1 以村规民约强化治理自律
        3.2.2 以乡贤力量壮大治理主体
        3.2.3 以法律服务培养规矩意识
        3.2.4 以社区矫正创新社会治理
    3.3 深层次的根植作用:塑造价值和精神
        3.3.1 以民俗礼仪培养道德习惯
        3.3.2 以公共空间改善乡风文明
        3.3.3 以文脉传承塑造价值认同
        3.3.4 以文化地标打造精神家园
    3.4 本章小结
4 农村文化礼堂作用发挥面临的主要困境
    4.1 政府职能过度放大
        4.1.1 文化礼堂活动供给上政府过于包揽
        4.1.2 运行资金上过度依赖财政拨款
    4.2 群众参与主动性不强
        4.2.1 村民参与活动的意愿不高
        4.2.2 群众主动参与的能力不足
        4.2.3 参与文化礼堂活动的渠道缺位
    4.3 基层主体执行效率不高
        4.3.1 村集体对文化礼堂不够重视
        4.3.2 村干部对文化礼堂活动热情不高
        4.3.3 乡村精英没有发挥有效作用
    4.4 文化礼堂管理机制待完善
        4.4.1 文化礼堂利用率不高与不均衡
        4.4.2 文化礼堂管理人才力量薄弱
        4.4.3 文化礼堂管理运行问题多
    4.5 农村文化礼堂“被缺席”
        4.5.1 大拆大整带来负面效应
        4.5.2 村居规模调整后村民纠纷多发
    4.6 本章小结
5 农村文化礼堂作用发挥所遇困境的原因分析
    5.1 政府的绝对权威和过度干预
        5.1.1 文化产品供给主体垄断与单一
        5.1.2 文化礼堂活动行政化倾向过强
        5.1.3 文化礼堂资金来源不够多元
    5.2 村民的文化意愿和主体性受到遮蔽
        5.2.1 村民的文化意愿趋向于私人化
        5.2.2 对群众的文化素养培育不足
        5.2.3 群众主动参与的机制不完善
    5.3 基层的干群隔阂和动力缺乏
        5.3.1 对文化礼堂的内涵认识不足
        5.3.2 乡村干群关系弱化与断裂
        5.3.3 压力型体制下考绩导向过度
    5.4 文化礼堂的要素保障不足
        5.4.1 文化礼堂内容和形式同质化
        5.4.2 文化人才队伍力量薄弱
        5.4.3 文化礼堂长效管理机制待完善
    5.5 城乡发展与转型中的人际矛盾与利益冲突
        5.5.1 地缘网络的重整使乡村人际关系隔离化
        5.5.2 社区化的组织形态削弱了村民的认同感
    5.6 本章小结
6 促进农村文化礼堂在乡村治理中作用发挥的对策探讨
    6.1 建设开放型的文化礼堂参与体制
        6.1.1 开放文化礼堂服务供给的主体参与
        6.1.2 丰富文化礼堂活动的内容创作
        6.1.3 完善文化礼堂资金的投融资机制
    6.2 激发乡村文化的内生活力与动力
        6.2.1 提高群众的综合文化水平与能力
        6.2.2 畅通文化礼堂的群众参与渠道
        6.2.3 健全文化礼堂服务的群众评价反馈机制
    6.3 重构乡村文化治理的网络与环境
        6.3.1 深化对文化礼堂的内涵认识
        6.3.2 改善乡村干群关系
        6.3.3 建立合理的文化礼堂工作考核机制
    6.4 完善农村文化礼堂的长效管理机制
        6.4.1 完善人才建设制度
        6.4.2 建立政村联动机制
        6.4.3 健全规范化管理机制
        6.4.4 充分利用互联网新媒体手段
    6.5 积极营造新农村文化阵地
        6.5.1 营造社区文化阵地
        6.5.2 整合提升已建文化礼堂
        6.5.3 谋划布局文化礼堂建设
    6.6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农村文化礼堂与乡村社会治理调查问卷
附录二:农村文化礼堂与乡村社会治理访谈提纲
附录三:农村文化礼堂与乡村社会治理调查的情况说明
致谢
个人简历

(5)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依据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2.1 理论意义
        1.2.2.2 实践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中国武术研究述评
        1.3.1.1 武术的起源和概念研究
        1.3.1.2 武术的价值和定位研究
        1.3.1.3 武术的保护和发展研究
        1.3.2 地域武术研究述评
        1.3.3 武术人类学研究述评
        1.3.4 民间武术研究述评
    1.4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1.4.1 概念界定
        1.4.1.1 民间武术
        1.4.1.2 自由
        1.4.1.3 秩序
        1.4.1.4 自由与秩序的辩证
        1.4.2 理论基础
        1.4.2.1 四因说
        1.4.2.2 自然秩序理论
        1.4.2.3 社会控制理论
        1.4.2.4 国家治理理论
    1.5 研究问题与创新
        1.5.1 研究问题
        1.5.2 研究创新
        1.5.2.1 研究视角的创新
        1.5.2.2 研究思路的创新
        1.5.2.3 学术观点的创新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1.6.1 研究对象
        1.6.2 研究方法
        1.6.2.1 文献研究法
        1.6.2.2 田野调查法
        1.6.2.3 历史分析法
        1.6.2.4 案例研究法
        1.6.2.5 口述史方法
    1.7 研究思路与内容
        1.7.1 研究思路
        1.7.2 研究内容
    1.8 研究重点与难点
        1.8.1 研究重点
        1.8.2 研究难点
2 历史与田野:江苏沛县的历史文化与区域图景
    2.1 历史情景中的田野
    2.2 地理场景中的田野
    2.3 现实图景中的田野
    2.4 沛县域景中的武术
3 演进与变迁:江苏沛县武术的历史考察
    3.1 古代沛县武术(秦汉—1840年)
        3.1.1 古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1.2 古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1.2.1 兵操演练
        3.1.2.2 隐匿民间
        3.1.2.3 寓于舞中
        3.1.3 古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1.3.1 战事之需
        3.1.3.2 武举制度
        3.1.3.3 任侠尚武
        3.1.4 古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1.4.1 统一天下
        3.1.4.2 治国理政
        3.1.4.3 竞逐自由
    3.2 近代沛县武术(1840年—1949年)
        3.2.1 近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2.2 近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2.2.1 流转授拳
        3.2.2.2 民间结社
        3.2.2.3 湖团组织
        3.2.3 近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2.3.1 自然环境
        3.2.3.2 政权迭变
        3.2.3.3 社会变迁
        3.2.4 近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2.4.1 驱除鞑虏
        3.2.4.2 强国强种
        3.2.4.3 自由放任
    3.3 现代沛县武术(1949年—2000年)
        3.3.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
        3.3.1.1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1.2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1.3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1.4 改革开放前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3.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
        3.3.2.1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3.2.2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3.2.3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3.2.4 改革开放后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 当代沛县武术(21世纪—至今)
        3.4.1 当代沛县武术的社会基础
        3.4.2 当代沛县武术的组织形式
        3.4.2.1 竞技武术
        3.4.2.2 群众武术
        3.4.2.3 学校武术
        3.4.3 当代沛县武术的支撑体系
        3.4.3.1 国家战略
        3.4.3.2 政策利好
        3.4.3.3 续写传统
        3.4.4 当代沛县武术的目标体系
        3.4.4.1 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3.4.4.2 搞活沛县武术产业
        3.4.4.3 提升全民健身健康
        3.4.4.4 助力地域品牌建设
        3.4.4.5 参与现代社会治理
4 记忆与表达:江苏沛县武术的门派纷呈
    4.1 沛县武术门派的历史形成
    4.2 沛县武术门派的纷呈图景
        4.2.1 纷呈图景
        4.2.2 地理分布
        4.2.3 传承谱系
    4.3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械套路
        4.3.1 沛县武术内容存量丰厚
        4.3.2 沛县武术器械五花八门
    4.4 沛县武术门派的拳种特点
    4.5 民间武术门派的纷呈根源
        4.5.1 家国同构的政治思维是武术门派纷呈的重要因素
        4.5.2 血缘宗法的传承脉络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制度根源
        4.5.3 宋明理学的文化内核是武术门派纷呈的思想源泉
        4.5.4 门户空间的社会建构是武术门派纷呈的动力机制
        4.5.5 偏于一偶的武学追求是武术门派纷呈的直接动因
5 追问与悬搁:民间习武所为何来?
    5.1 始末缘起:自由的嵌入
    5.2 反本溯源:自由的追问
    5.3 实证考察:自由的达成
6 扩张与制约:民间武术的社会控制
    6.1 民间武术中的自由扩张
        6.1.1 自利则生
        6.1.2 以正求反
        6.1.3 自由扩张
    6.2 社会控制中的民间武术
        6.2.1 利他方能利己
        6.2.2 制衡利益格局
        6.2.3 正义穿插其中
7 平衡与秩序:民间武术的国家征用
    7.1 国家强权与军事征用
    7.2 国家形象与政治征用
    7.3 立德树人与育人征用
    7.4 全民健康与身体征用
8 从自由到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机制
    8.1 精英行动
        8.1.1 武术精英在社会秩序构建中的行动策略
        8.1.1.1 日常生活交往积累了良好的乡性
        8.1.1.2 原发性人力资本增加了社会威望
        8.1.1.3 介入村落公私事务树立公共威望
        8.1.2 武术精英在基层协商民主中的行动策略
        8.1.3 武术精英在村落纠纷调解中的行动策略
    8.2 地方社会
        8.2.1 湖田之争与地方社会
        8.2.1.1 建国前湖田之争
        8.2.1.2 建国后湖田之争
        8.2.1.3 事件之何以形成
        8.2.2 门派林立与地方社会
        8.2.2.1 门派林立彰显社会伦理规训
        8.2.2.2 武术门派参与村落社会治理
        8.2.2.3 武术门派协同调试社会秩序
    8.3 国家在场
        8.3.1 国家权力机构与民间武术
        8.3.2 国家权力代理人与民间武术
        8.3.3 国家权力符号与民间武术
    8.4 相互在场
9 研究结论与展望
    9.1 研究结论
    9.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访谈提纲Ⅰ
附录2 :访谈提纲Ⅱ
附录3 :访谈提纲Ⅲ
附录4 :碑文选录Ⅰ
附录5 :碑文选录Ⅱ
附录6 :碑文选录Ⅲ
附录7 :碑文选录Ⅳ
附录8 :文件Ⅰ
附录9 :文件Ⅱ
附录10 :民事纠纷案例Ⅰ
附录11 :民事纠纷案例Ⅱ
附录12 :口述访谈选录
学习简历与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新媒体环境下重庆市基层社区管理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一)实地调查与文献搜索相结合
        (二)案例分析与理论思考相结合
        (三)辩证分析与综合概括相结合
    1.5 创新之处
第2章 新媒体与基层社区管理相关理论概述
    2.1 新媒体内涵
        2.1.1 新媒体的概念
        2.1.2 新媒体的特点
        2.1.3 新媒体的优势
    2.2 基层社区管理内涵
        2.2.1 基层社区
        2.2.2 基层社区管理及其途径
        2.2.3 基层社区管理的目标
    2.3 新媒体对于城市基层社区管理创新的作用机制
        2.3.1 依托新媒体传播平台,搭建基层社区政府管理决策渠道
        2.3.2 依托新媒体沟通平台,节约政府与社区居民互动成本
        2.3.3 依托新媒体增强宣传实效,强化基层社区政策管理力度
        2.3.4 依托新媒体提升参与活力,促进基层社区居民全面发展
第3章 新媒体环境下重庆市基层社区管理现状、问题及成因
    3.1 重庆市基层社区管理现状
        3.1.1 重庆市城镇基层社区管理现状
        3.1.2 重庆市农村基层社区管理现状
        3.1.3 新媒体在重庆市基层社区管理中的应用现状
    3.2 新媒体环境下基层社区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3.2.1 新媒体时代社区治理平台搭建存在非理性行为
        3.2.2 新媒体基层社区治理的人才队伍力量薄弱
        3.2.3 基层社区治理中新媒体监管机制有待完善
        3.2.4 新媒体在社区治理中的社会组织建设滞后
    3.3 新媒体环境下基层社区管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新媒体对基层社区稳定的冲击
        3.3.2 新媒体对基层社区价值观的冲击
        3.3.3 新媒体对舆情监管的冲击
        3.3.4 新媒体对城市基层社区宣传工作者的冲击
第4章 新媒体环境下基层社区管理创新取向
    4.1 应对新媒体冲击,制定和完善基层社区管理的法规政策
        4.1.1 完善基层社区管理政策体系
        4.1.2 加快建立基层社区管理法制体系
    4.2 建立良好的社会组织参与基层社区管理机制
        4.2.1 以新媒体助推社会组织创新
        4.2.2 多级联动,激发社会组织的活力
    4.3 搭建基层社区新媒体平台,创新基层社区管理方式
        4.3.1 新媒体环境与基层社区管理的平台创新
        4.3.2 基层社区管理创新与新媒体的人员素质提升
    4.4 加强基层社区管理中新媒体运用人才队伍建设
        4.4.1 以评估机制确定新媒体人才队伍水平
        4.4.2 以网络信息化监测促进基层社区管理创新的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7)战争语境下坂口安吾小说主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概述
        (二)国内研究概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与研究意义
第一章 故乡丧失主题:以《吹雪物语》为中心
    第一节 坂口安吾“故乡丧失”意识的形成
        一、动荡与不安:战争阴云笼罩下的日本文坛
        二、“故乡”问题的提起
        三、坂口安吾与《文学的故乡》
    第二节 《吹雪物语》的“故乡丧失”书写
        一、双重视野下的故乡
        二、丧失故乡的“我”和“故乡人”
    第三节 “故乡丧失”的象征意义
        一、故乡丧失与社会病理
        二、故乡丧失与殖民地开发
        三、“失败之作”的自省与文学的“再出发”
        小结
第二章 历史审视主题:以《珍珠》为中心
    第一节 战争记忆中的国民文学之“构建”
        一、“珍珠港事件”的集体记忆:“十二月八日文学”登场
        二、时代之异响:《珍珠》的诞生
    第二节 《珍珠》的历史审视主题书写方式
        一、时空交错叙事
        二、私小说化书写
        三“对话”叙事
        四、隐喻表达
    第三节 历史审视的广角:世界史背景下的历史认识与书写立场
        一、近代的超克与十二月八日
        二、怀疑与解构:历史题材小说中的历史认识
        三、作为“个体”生活者的书写立场67
        小结
第三章 生命认知主题:以《白痴》为中心
    第一节 战争困境中的众愚社会
        一、战时体制机构化与小巷无序化的矛盾空间
        二、白痴化的社会
    第二节 生命价值的叩问:伊泽的伦理选择与身份定位
        一、伊泽的生命意识觉醒与多重伦理选择
        二、伊泽对边缘人困境的克服与身份定位
    第三节 坂口安吾的现代性批判与生命认知
        一、白痴女的形象重塑与象征意义
        二、战争与生命认知
        三、“肉体”与生命认知
        小结
第四章 文化思考主题:以《盛开的樱花林下》为中心
    第一节 作为文化符号的樱花
        一、樱花与神话、宗教
        二、樱花与文学、文化
        三、樱花与国家、政治
    第二节 《盛开的樱花林下》的樱花意象
        一、恐怖之樱
        二、不安之樱
        三、虚无与死亡之樱
        四、樱花?樱花林?盛开的樱花林下:不断转换的象征寓意
    第三节 坂口安吾的文化思考
        一、文化危机的历史审视
        二、日本文化之“我”见
        三、战后废墟上的文化重建:否定传统与自我重塑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一)实践意义
        (二)理论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内学界研究状况
        (二)国外研究状况
        (三)对决策层关于统一战线相关文献的解读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实证研究法
        (三)比较研究法
    五、内容与框架
    六、创新与不足
        (一)本文创新之处
        (二)研究难点与不足之处
第一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若干基本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与构成
        一、党外公职人员的概念阐释
        (一)“公职人员”的概念
        (二)“党外”的概念
        二、党外公职人员来源与构成
        (一)我国政治体制中“党外公职人员”的来源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分类构成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的培养选拔、任用与管理
        一、党外公职人员培养选拔政策
        二、党外公职人员任用政策的历史沿革
        (一)建国初期的任用政策
        (二)改革开放后的任用政策
        (三)进入21世纪后的任用政策
        (四)新时代选拔任用的政策
        三、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管理
        (一)对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引导
        (二)优化党外干部管理结构。
        (三)选好配强民主党派领导班子
        (四)选好选准主委。
        四、党外公职人员从政优势
        (一)政治优势
        (二)智力资源优势
        (三)利益表达优势
        (四)社会活动优势
        五、党外公职人员不同时期在体制内的作用
        (一)建国初期
        (二)改革开放初期
        (三)新时期
        六、党外公职人员使用现状
        (一)中央越来越重视,阵营越来越壮大
        (二)实职正职比例增大,切实保障有职有权
        七、制约党外公职人员培养使用的因素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内容
        一、中国共产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二、社会公众与媒体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三、民主党派对担任公职的党内成员内部监督
        四、各级监察委员会对党外公职人员的监督
    第四节 民主党派党内监督概述与成效分析
        一、内部监督内容
        二、内部监督实践
        三、内部监督成效
        四、在内部监督中对腐败问题的处置
        五、内部监督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制度基础和法理依据
        一、制度基础
        (一)人民代表大会政体制度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政党制度
        二、法理依据
        (一)根本法依据
        (二)专门法依据
        (三)行业法依据
        (四)有关法规依据
    第六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重要意义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特色政党制度的必然要求
        二、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我国民主监督的重要补充
        三、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统一战线工作的基本要求
        四、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中国共产党重要的执政要求
        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是国家监察法的内在要求
第二章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与主要问题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演变
        一、民主革命时期,监督雏形显现
        二、建国初期,监督方针确立
        三、整风反右时期,监督出现挫折
        四、“文革”时期,监督遭受破坏
        五、改革开放时期,监督恢复完善
        六、“十八大”后,监督成熟定型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历史成效
        一、思想认识不断深化
        二、监督机制逐步完善
        三、监督效果初步显现
    第三节 党外公职人员监督存在的问题与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问题
        (一)监督意识不够清晰,监督观念亟待提高
        (二)监督机制存在缺陷,监督体系亟待完善
        二、党外公职人员的特殊性给监督带来的难点
        (一)党外公职人员界别分布具有特殊性
        (二)党外公职人员管理体制具有特殊性
        (三)党外公职人员任职情况具有特殊性
        (四)党外公职人员廉政意识具有特殊性
        (五)党外公职人员政治倾向具有特殊性
        (六)政治参与呈现多元化、差异性
        三、特殊领域党外公职人员监督难点
        (一)宗教界
        (二)工商联
        (三)村委会
第三章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现状分析
    第一节 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与特点分析
        一、不同层级党外公职人员腐败案例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特点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共同点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的不同点
    第二节 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异同分析
        一、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共同点
        (一)个人私欲恶性膨胀
        (二)公共权力发生异化
        二、党外公职人员与党内公职人员腐败成因的不同点
        (一)内外监督不力
        (二)外部环境影响
第四章 国家监察体制改革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意义与成效
    第一节 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的意义
        一、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反腐败斗争的现实意义
        (一)为反腐彻底性提供了有力的体制机制保证
        (二)为反腐高效性提供了有力的制度机制保证
        (三)为反腐持续性提供了有力的法理机制保证
        二、设立国家监察委员会对于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特殊意义
        (一)强化了党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领导
        (二)实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全面覆盖
        (三)法定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权力来源
        (四)创新了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监察的方法路径
        三、国家监察委员会尚需进一步强化和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
        (一)提升政治站位,以大作为彰显监督的权威性
        (二)遵循五条原则,以科学性增强监督的实效性
    第二节 监察法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和惩治的效用
        一、监察法对全面深入开展反腐败的积极意义
        (一)保证了监察机关的独立性
        (二)实现了监察范围的全覆盖
        (三)界定了监察职能和监察权限
        (四)创新了以“留置”措施取代“两规”、“两指”措施
        (五)强化了对监察机关和监察人员的监督
        二、监察法对于预防和惩治党外公职人员腐败的特殊作用
        (一)统领推进作用
        (二)警示威慑作用
        (三)法治保障作用
        三、监察法尚需进一步细化对党外公职人员腐败预防与惩处的操作性
第五章 加强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性思考
    第一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共产党的领导
        二、坚持问题导向
        三、坚持立体监督
        四、坚持务实管用
        五、坚持理论创新
        六、坚持用权公开
    第二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主要路径
        一、加强民主党派队伍建设
        二、加强廉政宣传教育
        三、加强制度机制建设
        四、加强日常监督管理
        五、加强党派本体内部监督
        六、加强反腐统筹协调
        七、加强社会舆论制约
    第三节 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工作机制
        一、领导干部述职述廉机制
        二、专项巡察监督机制
        三、谈心谈话机制
        四、失察责任追究机制
        五、廉政诫勉机制
        六、重要情况报告与通报机制
        七、法治制约权力机制
        八、自律约束权力机制
    第四节 对特殊群体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对村委会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大学习宣传监察法力度,形成“不敢腐”的强大法律震慑
        (二)建立健全监督机制,关紧“不能腐”的权力制约制度笼子
        (三)注重思想政治建设,营造“不想腐”的廉政勤政氛围
        二、对宗教界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依法进行政治监督,精准贯彻宗教工作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原则
        (二)依法进行财务监督,对宗教界财务实行规范化管理
        (三)依法进行组织监督,确保各宗教团体的领导权牢牢掌握在高素质宗教界代表人士手中
        (四)依法进行思想监督,增进宗教界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感
        三、对工商联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私企腐败监督,填补党和国家反腐综治体系空白点
        (二)精准做好考察评价,把好非公经济代表人士政治安排入口关节点
        (三)构建新型政商关系,聚焦严控政商交往活动廉政风险点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正文数据表格
附录二 关于对党外公职人员监督情况的访谈提纲
附录三 关于对民主党派内部监督专题调研提纲
附录四 中国农工民主党党内监督条例(试行)
后记

(9)社会工作促进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 ——以L市S社区“三社联动”项目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社区参与的理论内涵和实务探索
        (二)关于社会工作项目的发展现状研究
        (三)简评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四、理论工具
        (一)增权理论
        (二)社会计划与变迁理论
    五、概念界定
        (一)社区参与
        (二)社会工作项目
第一章 研究问题阐述与分析
    一、传统社区服务与社会工作项目化服务式发展模式的异同
        (一)传统城市社区公共服务
        (二)项目模式下的城市社区服务
    二、社会工作以项目形式介入社区发展的主要方式
    三、以社会工作项目介入社区发展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一)以项目形式介入的必要性
        (二)以项目形式介入的可行性
    四、小结
第二章 以“三社联动”进行社区参与的问题分析与方案设计
    一、项目方案
        (一)项目背景
        (二)相关利益群体分析
        (三)社区发展问题
        (四)项目目标
        (五)工作重点
    二、社会工作项目促进社区参与流程图
第三章 以“三社联动”项目进行社区参与的行动过程(实施)
    一、前期
        (一)界定目标群体及需求调查
        (二)问题诊断与分析阶段
        (三)社工项目服务方案设计阶段
    二、项目方案实施和服务过程
        (一)S社区“阳光小记者”培养计划
        (二)社区微公益创投项目
    三、阶段性评估
    四、小结
第四章 行动结果:社区的变化
    一、个体增能
        (一)社区居民:从个体学习到主动参与
        (二)社区干部:从配合到融入
        (三)社会工作者:从陌生到信任
    二、组织培力
        (一)社区社会组织:从单一到多元
        (二)社区居委会:从冗杂到明晰
        (三)社工机构:从弱势到专业
    三、社区发展
    四、小结
结论与讨论
    一、研究结论
    二、需要进一步讨论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10)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 ——基于“鲁城”政府、社会组织与当地百姓的经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意识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儒学复兴的当代实践及其论争
        一、儒学复兴观念理路及其思想文化来源
        二、儒学复兴的实践路径及其概念类型学
        三、儒学复兴的研究特征及其结构困境
    第三节 案例选取与研究个案的基本情况
第二章 理论视角与研究路径
    第一节 理论视角
        一、理论视角:“结构过程”中的仪式与行动
        二、核心概念:仪式行动者
        三、基本概念
    第二节 研究路径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路径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重点与章节安排
第三章 地方政府的儒学建设逻辑
    第一节 行政行为与儒学建设
        一、政府行为与儒学的浮沉
        二、作为地方公祭仪式的祭孔大典
        三、祭孔大典与地方政府的仪式行动
    第二节 地方政府的儒学建设
        一、政府建设儒学的行政取向
        二、政府建设儒学的仪式行动
        三、政府建设儒学的乡村落地
    第三节 地方政府建设儒学的仪式行动及其逻辑
        一、政府“概念先行”下的仪式行动
        二、地方政府建设儒学的行动逻辑
    小结
第四章 社会组织的儒学建设逻辑
    第一节 社团行动与儒学建设
        一、儒学现代转型下的儒学社会组织
        二、“乐和家园”的儒学转向及其社团行动
        三、“国学社会工作服务”与儒学社团的仪式行动
    第二节 社会组织的儒学建设历程
        一、社团建设儒学的行动安排及其理性化取向
        二、“国学社会工作”的仪式行动
        三、乐和家园的乡村落地
    第三节 社会组织建设儒学的仪式行动及其逻辑
        一、“三社联动”与社会组织的儒学建设
        二、社会组织建设儒学的行动逻辑
    小结
第五章 商业机构的儒学建设逻辑
    第一节 读经运动与儒学商业机构的兴起
        一、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的读经运动
        二、商业机构在鲁城的儒学建设
    第二节 商业机构的儒学建设历程
        一、鲁城儒学堂的行动建构
        二、鲁城儒学堂的仪式表达
    第三节 商业机构的儒学行动逻辑
        一、商业网络中的儒学建设
        二、商业机构建设儒学的行动逻辑
    小结
第六章 儒学建设中的仪式行动者及其行动逻辑
    第一节 仪式行动者的身份类型
        一、“国家”作为儒学建设“立法者”
        二、社会组织与商业机构:儒学建设的“阐释者”
        三、地方百姓:儒学建设的实践者
    第二节 仪式行动者的神圣建构机制
        一、政治仪式行动与“再政治化”的神圣机制
        二、社工仪式行动与“共享价值”的神圣机制
        三、商业仪式行动与“自我圣化”的神圣机制
    第三节 儒学建设的行动逻辑
        一、知识驱动观念的阐释机制
        二、作为“结构—能动”产物的仪式行动特征
        三、仪式行动中的机会结构
    小结
第七章 儒学神圣性的再建设何以可能
    第一节 仪式构成神圣的实现机制
        一、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
        二、儒学神圣性的再建设
    第二节 “儒学神圣”,还是“家国神圣”?
        一、儒学如何构成当代中国的心态秩序
        二、一元神圣,还是多元神圣?
    第三节 研究贡献与不足之处
        一、研究的主要贡献
        二、研究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加强居委会精神文明建设之我见(论文参考文献)

  • [1]“村改居”社区治理共同体的缺失与构建 ——以A市Z社区为例[D]. 吴合庆. 浙江师范大学, 2021
  • [2]社会工作助力社区居委会推展民主协商议事制度的实务探索 ——以北京市F社区“微协商”项目为例[D]. 宋晓美. 甘肃政法大学, 2021
  • [3]社会工作推动居民参与社区服务的路径研究 ——以C社区为例[D]. 李彩凤. 兰州大学, 2021(02)
  • [4]温州市龙湾区农村文化礼堂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研究[D]. 陈乐结.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 2020(04)
  • [5]自由与秩序:民间武术意义的建构 ——基于沛县武术的历史人类学考察[D]. 薛浩.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6]新媒体环境下重庆市基层社区管理创新研究[D]. 苏先霞. 长春工业大学, 2020(01)
  • [7]战争语境下坂口安吾小说主题研究[D]. 王净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1)
  • [8]党外公职人员监督研究[D]. 杜俊奇. 中国政法大学, 2020(08)
  • [9]社会工作促进城市社区居民参与研究 ——以L市S社区“三社联动”项目为例[D]. 南国轩. 西北师范大学, 2019(06)
  • [10]儒学复兴的行动逻辑 ——基于“鲁城”政府、社会组织与当地百姓的经验研究[D]. 张晓艺. 华东师范大学, 2019(07)

标签:;  ;  ;  ;  ;  

关于加强居委会精神文明建设的我的意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