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程电子监管,让距离不再遥远

远程电子监管,让距离不再遥远

一、远程电子化监管 让距离不再遥远(论文文献综述)

卓承芳[1](2022)在《“速度圈”的浮现及哲学意蕴——维希留与社会空间理论最新进展》文中研究说明基于独特的速度学视角,维希留指出技术变革已经使空间转变成"速度圈",这一"速度圈"实质是以光的绝对速度为支撑的不断膨胀的当下时间,并由此形成当代支配性空间原则或新的空间形式,其结果将实质性地影响人类生存方式,导致生存惰性化、世界透明化、技术殖民化以及生活后勤化。在这种特殊圈层中,加速技术的介入导致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彻底的异化,从而形成了具有极权主义性质的"速度帝国"。通过这种独特的速度观,维希留揭示了今天人类发展所面临的技术界限,并引发深刻的哲学反思。

郭艳芳[2](2021)在《我国跨境电商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苏健[3](2021)在《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18年,国务院决定对首批106项涉企行政审批事项分别按照直接取消审批、审批改为备案、实行告知承诺、优化准入服务等四种方式实施“证照分离”改革,“十四五”规划纲要中也明确指出要全面推行“证照分离”、“照后减证”改革。“证照分离”改革是商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延伸和深化,旨在破解“准入不准营”的新问题,减轻开办企业的准入成本,充分释放市场主体的发展活力。2019年《高邮市“证照分离”和“证照联动”改革的实施意见》的实施,标志着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正式启动。本文运用新公共服务理论、政府流程再造理论等理论工具将“证照分离”改革在县级层面实施过程中的成效、实际困难以及就此展开的思考展现出来,取得了一定的研究成果,有较强的操作性,为下一步的改革方向和着力点发出基层的声音。本文通过数据统计分析以及问卷调查对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一年多以来的情况进行研究,发现:改革后营业执照在办理效率、成本取得实质性突破,可以做到零成本、0.5个工作日办结;行业许可证在申请材料、审核时限、申办成本等方面也有大幅改善,平均材料减少三分之一、时间压缩二分之一、无违规收费现象,市场主体登记部门和行业许可部门初步建立信息互通共享机制,依法开展事中事后监管,六成受访群众对“证照分离”改革持满意态度;但是,不容忽视的是,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过程中也存在落实缓慢、步调不一致、审批事项依然过多、事中事后监管不得力等问题,最后,综合“证照分离”改革先进地区的经验、群众反馈意见、改革涉及部门工作人员的集体智慧,提出上级部门要充分给基层放权,基层改革部门要细化改革方案,运用好信息共享平台,提供“证照联办”一站式办理服务,加强证照发放的事中事后监管以及注重改革宣传报道等对策建议。

陈屾[4](2019)在《基于“互联网+”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研究 ——以茂林镇为例》文中指出自2014年浙江省首次提出“特色小镇”之后,并在全国兴起建设特色小镇的运行。互联网信息化的高速发展,兼并互联网向传统产业的渗透,为特色小镇的要素流动和产业创新提供重要支撑。“互联网+”特色小镇的建设,优化传统产业升级,能够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对推动农村经济,调整农村产业格局,改善农村居住生活环境,解决“三农”问题、响应国家精准扶贫任务以及实现传统小镇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通过解读梳理特色小镇的政策文件,对国内外“互联网+”特色小镇进行研究分析,总结出构建“互联网+”特色小镇需要具备的条件。结合时下“互联网+”的热点,提炼出对创建“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的要点。在对“互联网+”助力特色小镇发展策略的研究中,提出“1+XD+2”的创新特色小镇规划发展理念,以搭建“互联网+”产业体系平台,盘活当地农业资源,实现传统产业升级。以国家级农业示范点玉林市茂林镇为培育对象,结合当地政府对茂林镇的信息化建设和互联网技术开展公众参与工作计划,将茂林镇打造成“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为案例实践,提出了“1+4D+2”的规划理念。基于“互联网+”视角下的特色小镇建设,运用互联网信息技术,在政务上重视数据库的建立,公众参与规划建设工作;在经济上,培育互联网经济以及互联网与传统农业结合的特色产业小镇。重视产城融合的发展思路,整合农业产业资源,培育优势产业,加速农业产业集群发展。通过互联网平台引导特色小镇形成开放式创新生态系统,创建“互联网+”产业体系,进而吸引电子商务、智慧物流、互联网金融及科技创新等多功能的流动。

张竑[5](2019)在《虚拟实践研究》文中提出人类跨入新世纪后,以计算机科学与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信息革命越演越烈,一个集数字化、网络化、虚拟化于一体的“虚拟世界”应运而生。与此同时,人类的实践活动在现实实践的基础上产生了一种新型实践形态——虚拟实践。虚拟实践是指主体按照一定的目的和愿望,运用数字化手段在数字化虚拟空间中进行的依据现实又超越现实的双向对象化的感性活动。虚拟实践具有虚拟实在性、即时交互性、身心沉浸性和远程操控性等特点,具有超越限制与探索创新、场景重现与求真致美、娱乐休闲与心理调适、张扬个性与人格完善等功能和作用。虚拟实践的产生导致人类在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认识方式、思维方式和生存方式等诸多方面发生巨大变革,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得到一次质的飞跃。第一,人们运用数字化手段创造出了特殊的人化自然——虚拟世界,在虚拟世界中可以进行仿真模拟型和探索创造型的虚拟实践,以此来完成模拟现实和超越现实的实践活动,将过去只能在想象中存在的事物呈现在虚拟世界中;第二,虚拟实践促进生产方式的变革,物质生产趋向自动化和数字化,精神生产趋向共享化和合作化,生产关系也实现了远程在场和虚实相生,并为科学研究提供了新的探索工具;第三,虚拟实践的双重中介作用对人的主体性产生激增和放大作用,虚拟世界独特的智能性能够促进人的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提升;第四,虚拟实践推进了“世界历史”进程,促进人类社会的进一步全球化融合和文明交流互鉴,加快地域性个人向世界历史性个人的转变效率;第五,虚拟实践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提供新的平台,使人的虚拟发展成为迈向自由全面发展的一个重要历史过程和历史阶段。虚拟实践的出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概念的内涵得到极大丰富,实践范畴的外延得到积极拓展。人类实践形态的变化与人类社会形态的变化具有同步性,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人类的实践形态从现实实践发展出虚拟实践,人类的社会形态也呈现出从实变虚的历史趋势。虚拟实践自身发展经历了从二维虚拟实践到拟三维虚拟实践,再到三维虚拟实践的历史过程。虚拟实践是现实实践发展的历史产物,反过来又为现实实践的发展带来机遇和挑战。一方面,虚拟实践对推进“世界历史”和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有积极作用;另一方面,虚拟实践及其生成的虚拟世界给人类带来新的道德伦理问题、心理问题、主体性危机问题和人的异化问题。虚拟实践生成的虚拟世界已经与现实世界共同构成了虚实相生的二重世界,现代社会几乎每一个人都处于二重世界的共同影响之下。必须坚持虚实共生、虚实和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才能避免虚拟世界成为新的精神枷锁和新的统治工具。在现实存在和虚拟存在的二重存在状态中,人存在的阶段性和连续性得到了高度统一,虚实相生是信息时代人存在于世的理想境界。本论文除绪论外共分为五章,主要内容如下:第一章廓清理论地平,详细阐述虚拟实践的内涵、层次、类型、特点、功能、作用和意义。梳理实践概念的演变历史,论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实践概念及其在哲学史上的革命性意义。重现从工业革命到信息革命所引起的从现实实践到虚拟实践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线索,揭示社会形态从实到虚与实践形态从实到虚的同步性现象。对比分析现实实践与虚拟实践的基本原理及二者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论述虚拟实践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第二章研究虚拟实践引起的人类生产方式的变革情况。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视域下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切入,分别研究由于虚拟实践的产生而形成的物质生产方式(物质生产力与物质生产关系)变革、精神生产方式(精神生产力与精神生产关系)变革,以及虚拟实践在社会实践与科学实验活动领域形成的新型社会关系和新的科学研究工具。第三章关注虚拟实践带来的人类存在方式的变革情况,构建虚拟存在论。以人为关注点,研究人在虚拟实践中的新型存在形态与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形态理论之间的关系,论证个体虚拟存在、群体虚拟存在和类虚拟存在具有一致性。考察虚拟存在对推进“世界历史”的作用和影响,论述虚拟实践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作用与意义。探讨在现实存在和虚拟存在的二重存在状态中,人存在于世的理想境界。第四章考察虚拟实践引发的人的认识方式的变革情况,构建虚拟认识论。从马克思主义哲学认识论的视角,研究虚拟实践引起的人的认识方式的变革,辨析虚拟认识的运行机理,探讨虚拟实践与虚拟认识之间的辩证关系,研究虚拟实践的双重中介作用以及代理主体对人的主体性的巨大影响和复杂作用,总结虚拟实践带来认识方式变化的重大意义。第五章研究虚拟实践给人类世界带来的诸多新课题。辨析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关系,剖析虚拟世界设计者和体验者的角色职能,分析由于虚拟实践的产生带来的道德问题、伦理问题、心理问题、主体性危机问题和新的异化问题,针对异化问题的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提出破解异化现象和虚实矛盾的路径和方法。

崔有波[6](2019)在《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文中提出每一轮科技革命都可能会引发一轮教育革命,教育和学习作为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础性社会活动,始终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革新。文字和学校的出现标志着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教育革命的到来,教育成为有计划、有组织的活动;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出现标志着人类教育史上的第二次革命的到来,知识传播更为便利;第三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的过渡期,班级授课制的出现推动了规模化教学的发展,教育普及才真正得以推进。人类历史上第四次教育革命发生在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过渡期,网络信息技术正引发教育系统的全面变革,教育方式、教育手段、教学内容、教育体制与教育目标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互联网时代的到来深刻地改变了社会结构、社会关系、社会生产和生活方式以及人们的思维方式,整个教育生态被重塑,信息和知识瞬息万变,不断学习成为社会成员的基础性需求。再加上中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期,人口素质需要提高,教育公平问题需要解决,社会创新活力需要激活,而互联网的独特优势将有助于上述问题的解决。因此,建设全民、终身、全面学习的学习型社会既是促进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有效路径,又是互联网时代的必然选择。基于以上研判,本研究将学习型社会建设置于中国社会转型的宏观背景下,运用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教育冲突理论等理念工具,从社会学视角出发,界定学习型社会的基本内涵,理清学习型社会建设理念的思想来源和历史演变,探究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主要进展,分析在我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比较传统教学模式和网络时代的教学模式的主要区别,辩证分析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探寻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有效路径。导论部分首先解释了本研究的社会背景和现实意义,概括了人类历史上的四次教育革命,并从当代中国发展的实际出发分析了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这一话题所具有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然后,从教育学、社会学、管理学、经济学和政治学等多个视角总结了学习型社会研究的主要进展,对网络教育、网络学习、虚拟学习社区等概念做了区分,在此基础之上界定了互联网和学习型社会的主要内涵。通过分析已有研究的不足,并基于社会转型理论、网络社会理论和教育冲突理论,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可能的创新之处。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理论与实践都经历了若干不同的发展过程。古代中国的“有教无类”教育思想和古希腊的“博雅教育”理念都可以看作是中西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思想萌芽,但是由于历史的局限性,学习型社会建设在古代中西方都未能实现。现代中西方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都经历了起步、探索、发展等多个时期,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人们的求知欲望大增,社会发展速度加快,学习型社会建设成为必然之举。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网络学习的兴起和国家的鼓励支持为学习型社会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互联网时代的到来重塑了教育生态。与传统教学模式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教学模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主要表现为:教学主体经历了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从小众化到大众化的转变;教学内容经历了从有限性到无限性、从同质化到异质性的转变;教学从同时空性转变为超时空性,从年级年限制转变为无年级年限制;教学理念也经历了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的转变;教学目的也从培养人才转变为实现人的自我完善。互联网的内在特性与功能对学习型社会建设产生了积极影响。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增加了人们的闲暇时间,打破了教学的时空限制,助推了教育公平的实现,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了条件;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学习毅力、学习能力、学习效率和学习转化力;助推实现自我超越、改善心智模式、建立共同愿景、促进团队学习和系统思考,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能够满足学习者的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能够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促进创新型人才和创新型思维的培养,推动社会创新。同时,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也不容忽视。首先,“数字鸿沟”的存在会加剧地域之间、阶层之间和代际之间的教育不平等。其次,“信息超载”现象会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再次,“碎片化学习”方式的盛行会降低学习者的辨识能力和深度学习能力,并助长不良学习习惯的养成,最终降低学习的实际效果。另外,“网络依赖”会助长学习者的学习惰性,抑制社会成员的原创能力,并加剧网络安全威胁。最后,“网络失范”现象的频发可能会加剧网络不良信息和消极网络文化对社会成员的误导。因此,中国的学习型社会建设要用好互联网这柄双刃剑。网络时代的学习型社会建设首先要营造公平、绿色、健康、安全的网络环境,这就需要打破网络壁垒、净化网络空间、完善网络法规和发展最新的网络信息技术。其次还要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打造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和高质量的网络学习资源,提高网络教学的效率,不断革新网络教学的方式。另外,还要加强对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监管,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提高网络教学的规范性。结语部分回顾了本文的主要结论,并指出可能的拓展研究方向。

宗静[7](2018)在《互联网+时代的远程医疗服务研究 ——以301医院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看病难、看病贵”影响到我国的民生问题,主要原因是政府投入严重不足,这与医疗资源分布不均衡有着重要的关系。要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必须要推动医疗卫生资源下沉,使医疗资源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使人民享有安全、价廉、方便的公共卫生和医疗服务。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为互联网支持下的医疗服务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和挑战。“互联网+医疗”使得专家与病患之间,患者与医疗单位之间,搭建了一座桥梁。“互联网+医疗”可以提供多样化的医疗服务,基于互联网便捷快速的特点之下,服务包括健康咨询、数字化处方、医疗资源咨询、个人数字健康建档、疾病风险预估、远程会诊以及远程医治和康复等。“互联网+医疗”是技术的革新成果之一,引领着医疗业的进步,具有十分深远的意义和影响,逐渐成为人们日常就医的选择之一。为此,本文主要采用查阅文献,专家咨询,实证研究等方法对国内外远程医疗发展的情况介绍与分析,特别大量阅读了国外远程医疗开展的状况的文献,了解到国外一些发达国家在远程医疗开展上的经验与现状分析,以及对远程医疗前景的展望。结合对国内排位在前三名的医院之一,301医院远程医疗的发展与进行的情况进行分析,搜集了医院远程医疗开展的数据,通过问卷调查,数据分析与比对,等方法,基于这个医院远程医疗发展的特点,及对其远程医疗工作实行情况的评价,以点带面,对我国远程医疗的发展提出了建议;对远程医疗在我国执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方法;警醒国家和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正确的引导,并对未来远程医疗可能会出现的风险,及远程医疗的发展会发生井喷的现象提前预判。互联网+时代的远程医疗将会对医学作为一个学科产生深刻的影响,在不受地域和时间限制下为医患双方提供极大的便利,必将给医务人员带来一个很大的机遇,也会影响到未来的医疗资源的分配与医疗模式的变化。当然要注意到互联网缺陷给远程医疗带来的风险,国家应该提前进行预判,制订相应政策来应对。

陈尧嘉[8](2018)在《“互联网+”条件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文中提出随着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大数据技术、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等新兴技术的蓬勃兴起对人类生产、生活乃至思维方式都产生了巨大影响。作为科技时代的一种核心生产力,互联网技术可以促成传统行业的优化升级和转型,从而实现经济社会的长足发展。与此同时,伴随世界人口剧增、工业高速发展,全球各地出现了不同形式、不同程度的生态危机。当今,“互联网+”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全新的思路和方法。本文力图通过“互联网+”与“生态文明建设”的跨界融合,初步阐释在“互联网+”理论视阈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实现途径、价值追求,以此探索“互联网+”与生态文明的相互关系,为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事业提供更为明晰的理论支撑。具体内容如下:“互联网+”是一种新式业态,当传统行业遇上“互联网+”,就形成了“互联网+”发展新模式。“互联网+”及其相关产业群的渐进性演变是未来社会发展的重要趋势,把握“互联网+”的优势性,可以使得生态文明建设之路不断升级,走出一条高效率、高产能、低消耗的绿色发展之路。在分析和比较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互联网+生态文明”其核心价值观具有三大特征:整体与和谐、公正与平等、自由与创新,其整体与和谐特征体现在“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是一种新型融合业态、“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叠加拓展效应、“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之间的互联互通影响等方面,其公正与平等特征体现在“互联网+”是人人分享并受益的生态科技革命、“互联网+”是保障生态公正平等的社会变革、“互联网+”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器这三个方面,其自由与创新特征体现在“互联网+”人的全面发展、“互联网+”生态科技创新、“互联网+”制度体制变革等方面。“互联网+”为生态文明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持、新的建设思路,要实现“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协同发展需要从多方面着手。互联网+工业、农业、服务业等多种业态可以有效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智力聚合,通过互联网工具亦可引领生态文明思想在全社会构建一种群体意识,从而加速生态文明理念的社会宣传。

龙秋岐[9](2016)在《电子商务纠纷的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网络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的变革。众所周知,电子商务代表着新型交易发展形式,它是网络信息技术运用的主要领域,它的应用和推广将是未来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在我们享受电商发展带来的盛宴时,大量的跨地区、跨国电子商务纠纷也接踵而来。传统争端解决的方式无法适应其需要。实践中已经探索出的非讼在线争端解决方式——ODR,因具有无地域和灵活的优势,近几年来备受追捧。但我们在欣喜之余也看到这种机制在我国发展并不成熟,面临着解决结果的权威性和执行难的困境。基于以上的担忧和顾虑,我们应该把握“互联网+”的时代背景,借助互联网的优势,实现法院纠纷解决机制的推进和发展,升级和完善传统审判运行模式,实现我国审判权的高效率、高质量和公正透明,顺应电子商务全球化对市场机制和法律机制的要求。本文通过分析电商纠纷的概念、特征,总结传统争端解决机制存在的问题,研究ODR机制的优劣,以及其与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的关系,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发展现状,针对我国发展状况存在的问题,从法律制度、技术平台、人才建设三大部分提出构建、完善我国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的建议。

刘琳琳[10](2014)在《天津市初高中数字教育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通信、数字信号处理等各项数字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数字教育在初高中教育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研究初高中的数字教育策略对于改革初高中教育教学方式,激发初高中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初高中教育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论文首先阐述了教育的发展过程、数字教育的概念及内涵、各种类型、发展规律;其次,重点介绍了美国K12层次数字教育发展的现状,及韩国、日本、英国和上海的数字教育发展现状和经验借鉴;第三,以新东方为例,就民营教育机构与公办学校在技术现状、法律现状、运行现状等方面进行对比,以具体统计描述表明当前天津市初中生数字教育现状;第四,分析天津市初高中数字教育在观念、技术、师资、政策等方面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天津市初高中教育市场,对宏观环境做PEST分析和SWOT战略分析工具,得出适合天津市民办教育机构初中数字教育发展的战略选择。民办教育机构的范围经营较为狭窄,在网络公司技术与资金双重压力下,应采取的战略有:细分数字教育市场,打造核心竞争力;着力构建数字教育平台,营造数字教育生态,为数字教育提供深度数据服务;面向终身学习、泛在学习潮流,抓住移动互联网技术所带来的商机,开发适用于移动终端(手机、平板)的数字教育应用APP(应用软件),抢占泛在学习、终身学习的发展先机,探索泛在学习、终身学习的发展规律。

二、远程电子化监管 让距离不再遥远(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远程电子化监管 让距离不再遥远(论文提纲范文)

(1)“速度圈”的浮现及哲学意蕴——维希留与社会空间理论最新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性视域下的速度圈
    第一,速度构成我们生活的环境(速度圈)。
    第二,从社会空间角度来考察,维希留的这一观点无疑是十分深刻的。
二、速度圈支配下人类生存的四重危机
    第一,生存惰性化。
    第二,世界透明化。
    第三,技术殖民化。
    第四,生活后勤化。
三、速度圈的哲学意蕴
    第一,速度圈破坏了人与自然的联系。
    第二,速度圈造成了人与人关系的疏离。
    第三,速度圈引发了人与社会的异化。

(3)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商事登记制度的研究
        1.2.2 关于“证照分离”改革的研究
        1.2.3 综合评述
    1.3 本文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1.3.1 论文结构安排
        1.3.2 研究方法
    1.4 技术路线
    1.5 创新及不足
第2章 核心概念和基本理论
    2.1 核心概念
        2.1.1 商事登记制度
        2.1.2 “证照分离”改革
    2.2 基本理论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政府流程再造理论
        2.2.3 政策执行理论
第3章 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实践的现状分析
    3.1 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实践概况
        3.1.1 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提出
        3.1.2 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的基本原则
        3.1.3 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的四种方式
    3.2 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初步成效
        3.2.1 开办企业便利度不断提高
        3.2.2 行业许可证持续减负
        3.2.3 建立部门信息互通共享机制
        3.2.4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基本确立
    3.3 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效果调查分析
        3.3.1 调查问卷的基本情况
        3.3.2 调查问卷的统计结果
第4章 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4.1.1 改革措施落实缓慢
        4.1.2 改革进度不同步
        4.1.3 涉企经营许可事项仍然较多
        4.1.4 宽进”与城市管理之间的矛盾
        4.1.5 事中事后监管制度不完善
    4.2 改革中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审批部门改革动力不足
        4.2.2 证照办理系统信息化集成度低
        4.2.3 群众对“证照分离”含义不理解
第5章 深化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的对策
    5.1 给基层充分下放审批权力
    5.2 细化部门改革措施
        5.2.1 制定可行性操作方案
        5.2.2 矛盾突出行业实行审慎审查登记制度
    5.3 提供“证照联办”一站式办理服务
        5.3.1 制定标准化办事指南
        5.3.2 实施“首问负责、一次告知”
        5.3.3 建立“一站式”办理机制
    5.4 提升对信息共享平台的运用
    5.5 完善协同监管的事中事后监管机制
        5.5.1 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平台的运用
        5.5.2 落实“谁审批、谁监管”工作责任
        5.5.3 实行协同监管
    5.6 注重改革宣传和反馈
第6章 结论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实施效果调査问卷
致谢

(4)基于“互联网+”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研究 ——以茂林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宏观背景
        1.1.2 政策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互联网+”特色小镇相关理论
        1.3.1 相关概念
        1.3.2 相关理论
    1.4 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1.6 小结
第二章 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2.1 国内特色小镇发展历程和现状
        2.1.1 发展历程
        2.1.2 发展现状
    2.2 国内外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2.2.1 国外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2.2.2 国内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2.2.3 特色小镇发展路径研究综述
        2.2.4 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研究综述
    2.3 “互联网+”研究综述
        2.3.1 “互联网+”提出背景
        2.3.2 “互联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2.3.3 “互联网+”时代的城市规划
        2.3.4 “互联网+”对城市肌理的影响
        2.3.5 “互联网+”信息化建设
        2.3.6 “互联网+”特色小镇
        2.3.7 “互联网+农业”
        2.3.8 “互联网+”公众参与
    2.4 研究总结
第三章 特色小镇发展建设规划案例分析与借鉴
    3.1 新疆建设兵团第二师37团“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
    3.2 海南省海口市秀英区石山互联网农业小镇
    3.3 浙江省海宁市“互联网+皮革时尚”小镇
    3.4 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
        3.4.1 广西桂林市莲花镇
        3.4.2 山西省汾阳市贾家庄镇
        3.4.3 上海市奉贤区庄行镇
    3.5 构建“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案例总结启发
        3.5.1 “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特点总结
        3.5.2 案例启发
第四章 利用“互联网+”助力特色小镇发展的规划对策研究
    4.1 “互联网+”特色小镇规划思路
        4.1.1 根据研究综述的思路
        4.1.2 根据案例分析的规划思路
    4.2 “互联网+”特色小镇规划创新发展模式
    4.3 “互联网+”特色小镇规划对策
第五章 基于“互联网+”的特色小镇实践研究——以茂林镇为例
    5.1 研究对象
        5.1.1 概述
        5.1.2 发展现状
    5.2 茂林镇打造“互联网+”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SWOT分析
    5.3 基于“互联网+”对农业服务型特色小镇建设规划
        5.3.1 信息化建设助力“互联网+”农业特色小镇
        5.3.2 创新发展模式——“1+4D+2”
        5.3.3 “互联网+”技术下公众参与对特色小镇的建设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5)虚拟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背景和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选题研究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研究评述
    第三节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第四节 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一、研究的创新点
        二、研究的不足
第一章 虚拟实践——人类实践活动的新形态
    第一节 从现实实践到虚拟实践
        一、实践概念的发展史考察
        二、近代以来实践发展的历史回顾
        三、从现实实践到虚拟实践
        四、社会形态的转型与实践形态的转变
    第二节 虚拟实践的内涵、层次、类型和特点
        一、虚拟实践的内涵
        二、虚拟实践的层次
        三、虚拟实践的类型
        四、虚拟实践的特点
    第三节 虚拟实践和现实实践的关系研究
        一、现实实践的基本原理
        二、虚拟实践的基本原理
        三、虚拟实践与现实实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
    第四节 虚拟实践的功能和作用
        一、拓宽实践领域——超越限制与探索创新
        二、丰富实践内涵——场景重现与求真致美
        三、延展实践功能——娱乐休闲与心理调适
        四、丰富实践体验——张扬个性与人格完善
    第五节 虚拟实践的意义
        一、虚拟实践的理论意义
        二、虚拟实践的现实意义
第二章 虚拟实践——人类生产方式的新变革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视域下实践的三个基本形式
        一、变革自然界的生产实践活动
        二、变革社会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以探索外部世界规律为目的的科学实验活动
    第二节 虚拟实践引起物质生产方式的变革
        一、物质生产力的阶段性变革
        二、生产关系全方位的数字化重构
    第三节 虚拟实践引起精神生产方式的变革
        一、精神生产力全面性重构
        二、精神生产关系革命性演进
    第四节 虚拟实践对变革社会实践和科学实验活动的创新与超越
        一、虚拟实践塑造了新型社会关系
        二、虚拟实践提供了新的科学研究工具
第三章 虚拟实践——人类存在方式的新形态
    第一节 塑造人类存在方式的新形态
        一、马克思关于人的存在形态的理论
        二、虚拟存在的三种存在形态
    第二节 虚拟实践推进“世界历史”进程
        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
        二、虚拟实践对推进“世界历史”的作用
        三、虚拟实践对完成“世界历史”的意义
    第三节 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新平台
        一、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
        二、虚拟实践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三、虚实相生:存在的理想境界
第四章 虚拟实践——人类认知方式的新变化
    第一节 虚拟实践过程中的认识主体
        一、虚拟认识主体
        二、虚拟认识中的主体性
    第二节 虚拟实践中的主体认知模式
        一、主体认知的三种基本要素
        二、主体认知的基本过程
        三、主体认知能力的增强
    第三节 虚拟实践中的认识主体虚拟化
        一、代理主体
        二、代理主体的基本属性
        三、代理主体与现实主体
    第四节 虚拟实践中认知方式变化的意义
        一、丰富和深化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
        二、为人类认识活动提供了新的中介——数字化中介
        三、为人类认识客观世界提供新的途径
        四、突破了人类认识活动的时空界限
第五章 虚拟实践——人类世界的新课题
    第一节 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研究
        一、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形成
        二、虚拟世界的设计者和体验者
        三、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
    第二节 虚拟实践面临的挑战和问题
        一、道德问题:道德发展与道德失范共生
        二、伦理问题:主体与代理主体及代理主体之间的伦理关系异位
        三、心理问题:心理释放与身心问题丛生
        四、主体性危机问题:人生意义的丰富与意义的再次失落并存
        五、虚拟实践引起人的异化问题
    第三节 产生异化问题的深层次原因剖析
        一、从资本统治到技术统治
        二、从劳动异化到技术异化
        三、“数字鸿沟”背后的始源性因素
    第四节 破解异化现象和虚实矛盾的路径探索
        一、坚持虚实共生、虚实和谐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二、新型异化现象的解决路径
        三、实现虚实相生的理想境界
结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期刊论文类
    三、报纸类
    四、电子数据类
致谢

(6)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选题背景
        (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一)既有研究的主要视角
        (二)既有研究的主要内容
        (三)既有研究的不足之处
    三、主要概念的界定
        (一)互联网
        (二)学习型社会
    四、主要理论工具
        (一)社会转型理论
        (二)网络社会理论
        (三)教育冲突理论
    五、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可能的创新之处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可能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内在逻辑
    第一节 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历史脉络
        一、古代中西方建设学习型社会的思想渊源
        二、现代中国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三、西方国家建设学习型社会的进展
    第二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性
        一、信息时代人民的求知欲望大增
        二、传统的教学体系存在缺陷
        三、应对未来社会发展变化的需要
    第三节 互联网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可能性
        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
        二、网络教学的兴起
        三、国家鼓励开展网络教学
第二章 互联网时代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的比较
    第一节 教学主体的不同
        一、从“单主体论”到“双主体论”
        二、从“小众化”到“大众化”
    第二节 教学内容的不同
        一、教学内容从“有限性”到“无限性”
        二、教学内容从“同质性”到“异质性”
    第三节 教学时空的不同
        一、教学从“同时空性”到“超时空性”
        二、教学从“年级年限制”到“无年级年限制”
    第四节 教学理念的不同
        一、从“师传生受”到“主动自学”
        二、从重视“传授知识”到重视培养“信息素养”
        三、教学目的从“培养人才”到“自我完善”
第三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
    第一节 为全民终身全面学习创造条件
        一、增加闲暇时间
        二、打破教学的时空限制
        三、助推教育公平的实现
    第二节 提高了社会成员的学习力
        一、激发社会成员的学习动力
        二、提高社会成员的学习能力
        三、有助于培养学习毅力
        四、有助于提高学习效率
        五、有助于提高学习转化力
    第三节 有助于构建学习型组织
        一、有助于组织成员实现自我超越
        二、有助于改善组织成员心智模式
        三、有助于凝聚共同愿景
        四、促进开展团队学习
        五、有利于进行系统思考
    第四节 满足多元化和个性化的学习需求
        一、互联网有助于促进多元化学习
        二、互联网有助于促进个性化学习
        三、互联网时代个性化与多元化学习的技术与实践
    第五节 促进创新性学习
        一、互联网促进科研和学术的交流合作
        二、互联网促进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三、互联网促进创新性思维的培养
第四章 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消极影响
    第一节 “数字鸿沟”挑战教育公平
        一、“数字鸿沟”的影响因素与具体表现
        二、“数字鸿沟”可能扩大“教育鸿沟”
    第二节 “信息超载”模糊学习焦点
        一、分散学习注意力,浪费学习时间
        二、增加信息辨识难度,降低学习质量
        三、导致信息迷航,迷失学习目标
    第三节 “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一、“碎片化学习”的成因与特征
        二、“碎片化学习”降低学习效果
    第四节 “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一、“网络依赖”的成因与表现
        二、“网络依赖”降低学习动力
    第五节 “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一、“网络失范”的原因与表现
        二、“网络失范”误导学习方向
第五章 互联网时代学习型社会建设的路径选择
    第一节 营造良好的网络教学环境
        一、实现网络教学资源的共享
        二、营造健康的网络教学环境
        三、为网络教学提供安全保障
    第二节 提高网络学习的质量
        一、建设高水平的网络教学平台
        二、提高网络学习的效率
        三、利用最新信息技术革新教学方式
    第三节 提升网络教学的规范性
        一、加强网络教学的审核与管理
        二、防范资本对网络教学的过多干预
结语
    一、本研究的基本结论
        (一)互联网的内在特征顺应了学习型社会建设的需要
        (二)互联网只是建设学习型社会的一种辅助性手段
        (三)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积极影响和消极影响并存
        (四)互联网促进了“泛教育”和“泛学习”时代的到来
        (五)互联网时代学会“学习”比学习知识更重要
    二、可能的拓展研究
        (一)教学活动在互联网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的规律与趋势
        (二)教育事业的进步对互联网发展的影响
        (三)网络时代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警惕
参考文献
致谢

(7)互联网+时代的远程医疗服务研究 ——以301医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学位论文数据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远程医疗服务发展历程与文献回顾
    2.1 国外远程医疗发展历史
        2.1.1 第一代远程医学
        2.1.2 第二代远程医学
    2.2 国内远程医疗发展历史
        2.2.1 远程医疗概念的提出
        2.2.2 远程医疗政策出台
        2.2.3 远程医疗快速发展阶段
    2.3 国内外远程医疗回顾
        2.3.1 国外研究成果
        2.3.2 国内研究成果
第三章 我国远程医疗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3.1 远程医疗系统总体设计
        3.1.1 远程医疗服务模式设计
        3.1.2 远程医疗技术支持设计
    3.2 远程医疗的营运管理
        3.2.1 远程医疗预约
        3.2.2 远程医疗方式
        3.2.3 远程医疗费用结算
        3.2.4 远程会诊结果查询
    3.3 实施远程医疗中存在的问题
        3.3.1 远程医疗标准缺失
        3.3.2 远程医疗技术的制约
        3.3.3 远程医疗认同度欠缺
        3.3.4 医疗模式与技术的限制
        3.3.5 外围环境因素制约
第四章 案例分析—301医院远程医疗分析
    4.1 医院远程医疗中心简介
        4.1.1 基本情况
        4.1.2 发展历程
    4.2 301医院远程会诊情况综述及指标分析
        4.2.1 医院开展的远程医疗架构
        4.2.2 医院远程医疗病例数据分析
        4.2.3 医院远程医疗会诊情况综述
    4.3 医院远程会诊效果评价
        4.3.1 远程医疗会诊渠道多元化
        4.3.2 远程医疗会诊病例多样化
        4.3.3 远程医疗会诊效益显着
    4.4 医院远程医疗的未来的发展与定位
        4.4.1 远程医学发展规划
        4.4.2 远程医学中心的发展目标及其定位
第五章 发展和完善远程医疗服务的建议
    5.1 对全面发展远程医学服务的建议
        5.1.1 构建运行平稳安全的远程医疗平台
        5.1.2 全面发展远诊医疗会诊平台
        5.1.3 全面推进全科医师制度建设
        5.1.4. 全面构建居家养老平台
        5.1.5 全面发展立体化远程医疗体系
        5.1.6 建立网上虚拟医院
        5.1.7 全面运用大数据,实现医学知识普及
    5.2 对改善远程医疗管理的建议
        5.2.1 统一标准,发挥政策导向
        5.2.2 完善法规,明确远程医疗责任
        5.2.3 加强分析,提高投资效益
        5.2.4 严格服务流程,按规运行
        5.2.5 加强监督管理,注重从严执法
        5.2.6 寻求新的运营方式,提升市场占有率
第六章 结论和不足
    6.1 结论
    6.2 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和导师简介
附件

(8)“互联网+”条件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依据和研究思路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目的
        1.1.3 选题的意义
        1.1.4 选题的思路和方法
    1.2 选题的分析与评价
        1.2.1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2 研究现状评析
    1.3 主要观点和主要内容
        1.3.1 主要观点
        1.3.2 主要内容
    1.4 研究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第二章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及其理论视阈
    2.1 “互联网+”的内涵、发展与影响
        2.1.1 “互联网+”的内涵
        2.1.2 “互联网+”的理论发展
        2.1.3 “互联网+”的影响
    2.2 “生态文明”的内涵、发展及其实践
        2.2.1 “生态文明”的内涵
        2.2.2 “生态文明”的发展
        2.2.3 “生态文明”的实践
    2.3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特征及其实践
        2.3.1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
        2.3.2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的特征
        2.3.3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
第三章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
    3.1 为加强建设创新型国家赋予生态内涵
        3.1.1 互联网平台加速生态产业转型与升级
        3.1.2 为创新型国家建设提供生态智力支持
        3.1.3 为生态文明建设设定技术智能化方向
    3.2 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发挥工具作用
        3.2.1 “互联网+”平台自身的优势
        3.2.2 生态文明建设方式的多元化
        3.2.3 “互联网+生态文明”的全面融合
    3.3 “互联网+”各类体系助推生态文明建设高效运行
        3.3.1 “互联网+”监控体系:使中国生态建设更为高效
        3.3.2 “互联网+”数据支撑:使中国生态建设机制更为完善
        3.3.3 “互联网+”重塑体系:使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更为合理
第四章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寻
    4.1 整体与和谐
        4.1.1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的新型融合业态
        4.1.2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的叠加拓展效应
        4.1.3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的互联互通影响
    4.2 公正与平等
        4.2.1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是人人分享并受益的生态科技革命..
        4.2.2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是保障生态公正平等的社会变革
        4.2.3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利器
    4.3 自由与创新
        4.3.1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人的全面发展:信息时代的生态人..
        4.3.2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生态科技创新:引航生态文明建设..
        4.3.3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制度体制变革:指引时代发展方向..
第五章 “互联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路径
    5.1 互联网+工业、农业和服务业
        5.1.1 互联网+现代工业:提高能源资源利用效率
        5.1.2 互联网+现代农业:开展智能化生态农业生产
        5.1.3 互联网+现代服务业:实现更高效率与人性化
    5.2 互联网生态数据储备和大数据分析
        5.2.1 储备生态数据,提升核心战略能力
        5.2.2 分析污染数据,提出解决危机方案
        5.2.3 应用既有数据,提高污染防控意识
    5.3 互联网+知识管理、观念传播、舆论引导
        5.3.1 互联网+知识管理: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的智力聚合
        5.3.2 互联网+观念传播:加速生态文明理念的社会宣传
        5.3.3 互联网+舆论引导:引领生态文明思想的群体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9)电子商务纠纷的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电子商务纠纷及其对传统争端解决机制的冲击和挑战
    第一节 电子商务纠纷概述
        一、电子商务纠纷的界定
        二、电子商务纠纷的类型化解析
    第二节 传统非讼争端解决机制应对电子商务纠纷的缺陷
        一、和解机制欠缺诚信自治基础
        二、调解机制缺乏相应技术平台
        三、仲裁机制难克服局限性和成本问题
    第三节 传统诉讼争端解决机制应对电子商务纠纷的不足
        一、诉讼主体难以确定
        二、管辖权确定的挑战
        三、诉讼成本和专业技术障碍
第二章“互联网+法院”模式的提出及可行性分析
    第一节 建立我国电子商务在线救济机制的必要性
        一、我国电子商务高速发展历程的需要
        二、我国电子商务交易纠纷现状期待新的争端解决机制
        三、电子商务纠纷对争端解决机制提出特殊要求
    第二节 电子商务纠纷在线争端解决机制的模式介绍
        一、我国电子商务纠纷专门解决机制---ODR
        二、电子商务纠纷司法解纷模式---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
    第三节 我国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模式解决电子商务纠纷的可行性分析
        一、“司法网络化”的合理性证成
        二、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的优势分析
第三章 电子商务纠纷的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的国内外实践
    第一节 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的域外发展及借鉴
        一、澳大利亚“E-court system”
        二、美国--赛博法庭(Cyber court)
        三、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省最高法院20号法庭
        四、联合国国际刑事法庭
        五、其他国家的成功经验
    第二节 我国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的初步实践
        一、政策法规的支持
        二、司法实践成果
    第三节 我国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缺乏明确的法律规定
        二、网络技术发展水平不均衡
        三、司法人员素质有待提升
        四、传统审判观念未转变
第四章 我国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的基本法律问题
        一、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适用的基本原则
        二、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建立的基本诉讼要素考量
    第二节 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的运作程序构建
        一、原告发起诉讼阶段
        二、诉讼调解阶段
        三、法院立案阶段
        四、法院在线审判阶段
        五、法院在线审判流程构建
    第三节 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相关措施的完善
        一、加大资金投入,满足技术需求
        二、提高审判人员素质,增加专业技术人员
        三、注重法律观念的提高,加深人们对新机制的认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10)天津市初高中数字教育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数字教育基本理论
    2.1 教育的发展与改革
    2.2 数字教育的概念与内涵
    2.3 数字教育的特征
    2.4 数字教育的发展演进
第三章 数字教育的国际经验借鉴
    3.1 美国数字教育
    3.2 韩国、日本、英国数字教育
    3.3 上海市数字教育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公办教育与民营教育对比
    4.1 民办教育
    4.2 新东方教育集团
    4.3 技术现状分析
    4.4 法律现状分析
    4.5 运营现状分析
    4.6 实例统计及分析
第五章 天津市民办初高中数字教育发展问题分析
    5.1 观念问题
    5.2 技术问题
    5.3 师资问题
    5.4 政策问题
第六章 天津市民办初高中数字教育发展的战略分析
    6.1 PEST 分析
    6.2 优势与劣势分析
    6.3 机会与挑战分析
    6.4 战略选择
第七章 天津市民办初高中数字教育的策略选择
参考文献
致谢

四、远程电子化监管 让距离不再遥远(论文参考文献)

  • [1]“速度圈”的浮现及哲学意蕴——维希留与社会空间理论最新进展[J]. 卓承芳. 天津社会科学, 2022
  • [2]我国跨境电商在线纠纷解决机制研究[D]. 郭艳芳. 燕山大学, 2021
  • [3]高邮市“证照分离”改革研究[D]. 苏健. 扬州大学, 2021(09)
  • [4]基于“互联网+”视角的特色小镇规划对策研究 ——以茂林镇为例[D]. 陈屾. 广西大学, 2019(02)
  • [5]虚拟实践研究[D]. 张竑.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6]互联网对学习型社会建设的影响研究[D]. 崔有波.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2)
  • [7]互联网+时代的远程医疗服务研究 ——以301医院为例[D]. 宗静. 北京化工大学, 2018(02)
  • [8]“互联网+”条件下的生态文明建设研究[D]. 陈尧嘉. 江西理工大学, 2018(07)
  • [9]电子商务纠纷的法院在线诉讼解决机制研究[D]. 龙秋岐. 广西民族大学, 2016(03)
  • [10]天津市初高中数字教育发展策略研究[D]. 刘琳琳. 天津大学, 2014(05)

标签:;  ;  ;  ;  ;  

远程电子监管,让距离不再遥远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