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王英琦与《美丽地生活着》(论文文献综述)
刘广利[1](2021)在《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结合东北地域文化精神,考察了东北地区散文的发展历程,对东北文化“场域”与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关系作了揭示,并从多个角度对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进行了研究。东北散文的生发演变有迹可循:1919至1931年是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和发展期;随后,在历史的风云际会中产生的、伪满时期的沦陷区散文记录了一个时代的面影,东北作家群散文和东北光复后散文则从多个方面丰富了东北现代散文的面貌;20世纪五六十年代,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作品为东北文坛增添了风景;新时期以来散文观念的更新又带来东北散文创作面貌的变化。本文在对以上各阶段散文创作的题材内容和审美风格进行考察的同时,阐述了东北地域风光、民俗风情和东北民族文化精神,东北移民文化和被殖民的历史遭遇,当代体制文化,东北地区文学期刊的理论倡导和栏目设置等文化“场域”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带来的地域文化色彩。在这一基础上,本文从乡土书写的多向性、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生态关怀、民族情怀等角度对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的思想艺术面貌进行了分析,包括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乡土体验的个性化和纵深化,知识分子散文对自我主体性的寻求和独特的精神品位,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民族文化情结的倾心抒写等。还分别从作家对东北风物习俗的书写和作品中的“生活美学”气息、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和建构精神家园的意识、重建生态文明的强烈愿望、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寻求等方面,对迟子建、王充闾、胡冬林、鲍尔吉·原野、格致等有代表性的作家的散文创作作了较为详尽深入的分析。此外,本文对东北散文创作的未来进行了展望,指出创作多元化趋势将长期保持,艺术手法的探索将影响创作的面貌,过分强调思想、概念而忽视散文的文学性和美感的状况将得到改变,不迎合、不造作、真实率性地表达自我、抒写性情的写作姿态将普遍形成。同时也指出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创作存在的问题,如东北地区文化创造意识相对薄弱给散文创作与传播带来消极影响,作家成长发展的环境有待于优化等。
郝启娟[2](2020)在《韩小蕙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韩小蕙是一位优秀的散文作家和评论家,在中国当代散文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散文题材广泛、类型多元,散文理论多有创新,因而对当代散文的发展做出了示范与引领作用。但由于韩小蕙散文创作跨度时间长、作品集较多,因此在资料收集与深度研究方面都存在一定难度,这使得既有研究大多评析其某一题材类型的散文或仅进行名作赏析,而且至今尚未有硕士学位论文宏观论述韩小蕙散文的创作历程、题材变迁、风格流变、艺术价值与社会意义。这就为本选题留下了较大的研究空间。本文参考余光中、佘树森、陈剑晖等人的散文分类法,结合研读韩小蕙散文的切实体会,发现韩小蕙散文题材分类与创作分期大致吻合,故将其创作历程和题材创新划分为:早期(1988-1999)的主情散文,中期(2000-2008)的智性散文,近期(2009年至今)的诗性散文。这种分类法为探寻韩小蕙散文的观念变迁、艺术特色提供了知人论世的根据。本论文主体包括三个部分,分别对韩小蕙散文进行分类、分期研究,以“寻门而入—开门见山—破门而出”的层递关系,展现韩小蕙散文“中和之美”的发展。第一部分认为,韩小蕙寻自我之门而入,以主情散文展现个体的情理之调和。她顺应女性时代思潮,以情绪的调节、情感的投射以及情操的外化来表现“宣泄”与“节制”相调和的自我之情,以张弛有度的语言和独语体式的结构表现“直接”与“内敛”相中和的艺术特色,体现了个人内心世界的和谐。第二部分认为,韩小蕙开社会之门而观,以智性散文展现人与社会的道志之和合。她冷静地分析世纪之交出现的社会问题、体制问题以及个人问题,以女性个体主体意识达成“小我”与“大我”的中和,同时以寓深刻于平常的语言,寓严肃于诙谐的结构来展现智性散文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大幅增强了散文的审美性与可读性。第三部分认为,韩小蕙破时空之门而出,以诗性散文展现人与世界的生态之和谐。她以国际视野打破时空界限,在自然、社会以及历史景观中行走与思考,展现了自然生态、社会生态以及精神生态的和谐统一,同时跨文体的“弹性”语言与多元结构体现了和而不同的艺术特色,内容与形式的诗性表达在一定程度上缓释了现实世界的精神焦虑。韩小蕙四十年的散文创作颇具代表性地展现了新时期以来中国散文的文体自觉与社会担当。一方面,韩小蕙主情散文的情理之调和、智性散文的道志之和合、诗性散文的生态之和谐形成其散文“中和之美”的特质,是新时期散文文体自觉的一种具体表现。另一方面,韩小蕙散文创作的三个时期具有“个体—社会—世界”的题旨流变过程,恰好从一个侧面展现了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散文美学追求的变化,对于解读新时期以来的中国文学史具有启示意义。与此同时,韩小蕙的行旅纪游散文不仅呈现了游记区域“居住地—国内外”的变迁扩展,也反映了中国面向世界的改革开放进程。因此,研究韩小蕙的散文不仅有利于梳理和总结中国新时期以来的散文美学,而且具有“以诗证史”的社会价值和历史意义。
章思楠[3](2019)在《论王英琦散文的情感救赎》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当代文坛一位极具个性的散文家,王英琦散文里最重要的精神内核就是情感救赎。她在散文里拯救了自我,完成了自我超越,也让她的散文充满了人文关怀和睿智哲思。她的散文作品经历了三个创作阶段,每个创作阶段分别对应王英琦散文不同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态度。随着王英琦自身经历的变化,她的散文创作所关注的内容也在不断变化。从自然风光,到人与社会的关系,最后转而对于哲学的关注。通过对王英琦不同的写作身份进行观照,可以发现王英琦散文中不同的情感需求和救赎方向。首先从“天涯浪女”身份出发,王英琦试图在自然风光和人与人的相处中建造一个美好的梦幻世界,从而抚慰她的孤独人生,这是王英琦散文创作的第一个阶段,在这一时期王英琦散文创作的整体情感态度是浪漫的温暖的;其次,从“弃儿”身份出发,王英琦渴望通过寻求民族根和找寻精神家园来缓和自己矛盾的内心,这是王英琦的第二个创作阶段,在这一时期王英琦的散文创作情感基调主要是矛盾和痛苦;最后,从“散文家”身份出发,王英琦从哲学和宗教的角度为文学和人生建立了一种执着于事物本质的追求和信仰,从而为自己有限的生命找到了终极真理,实现了从前期向外转寻求归属到后期向内转反思内心的自我超越过程,因此这一阶段的整体情感氛围是超脱的通透的。无论处于哪个创作阶段,王英琦的散文都能呈现出在找寻情感寄托和人生真理的路途中所散发的别具一格的人格魅力和思想光辉。
刘钊[4](2014)在《性别修辞与20世纪末女性散文的叙述策略》文中提出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散文中出现了大量以花、树、月等为喻体含蓄表达女性生理、心理与情感的作品,为文学、修辞、性别与文化相互关系的阐释提供了研究对象。文学创作中富有性别意味的修辞,可以称之为"性别修辞"。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语言表达的技巧,还是修辞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相结合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当代女性散文中的性别修辞是女性自我身份认同的表现,也是追求两性和谐的叙述策略。
刘钊[5](2014)在《性别修辞与20世纪末女性散文的叙述策略》文中认为20世纪90年代以后,女性散文中出现了大量以花、树、月等为喻体含蓄表达女性生理、心理与情感的作品,为文学、修辞、性别与文化相互关系的阐释提供了研究对象。文学创作中富有性别意味的修辞,可以称之为"性别修辞"。它不仅是一种文学语言表达的技巧,还是修辞与女性主义文学理论相结合所产生的文化现象。当代女性散文中的性别修辞是女性自我身份认同的表现,也是追求两性和谐的叙述策略。
郭茂全[6](2011)在《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新时期西部散文是中国西部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成中国当代散文的有机组成部分。新时期西部散文不仅表征着中国西部特有的历史文化与精神气质,还参与了中国当代文学建设,在民族精神的重铸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代表作家有李若冰、杨闻宇、贾平凹、周涛、马丽华、刘亮程、张昆华、凌渡、史小溪、刘志成、邢秀玲、冯艺、潘琦、庞俭克、郭文斌、马步升、梅卓、吴景娅、冯秋子、和谷、王蓬等。与中部、东部的散文相比,新时期西部散文具有独特的精神气质与丰富的文化意蕴,本论文将对此进行系统而详尽的探讨。论文分为引论、本论、结论三大部分,第一章为引论,第二章至第八章为本论,最后为结论。论文第一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首先确定新时期西部散文的内涵与外延,然后重点评述在一些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中国当代散文史、中国现代西部文学史的论着中对西部散文的评价,归纳、总结现有的西部散文研究成果,探寻西部散文研究可能拓展的一些向度。第二章为西部散文的发展历程。西部散文的发展分为两个时期,建国后至第四次文代会前为第一个时期,是当代西部散文发展的前期。第四次文代会后至当下为第二个时期,即西部散文的新时期。前期西部散文的思想表现与艺术探索影响了新时期的西部散文创作。在三十多年的发展历程中,新时期西部散文受到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影响,因而呈现出不同的阶段性审美特征。第三、四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即精神高原的坚守、生命意识的张扬、苦难意识的表达与边缘意识的书写。在政治热情消退与物质欲望膨胀的社会转型时期,社会生活中出现了各种精神危机,西部散文坚持和弘扬着散文的精神品性,守望和重铸着人类的精神高原。西部散文在理解生命、对话生命、与传达生命中自觉张扬着生命意识,表现出对人类自身生命与自然万物生命的深切关怀。西部严酷的自然生态与艰苦的生存环境以及苦难的历史记忆促成了西部散文的苦难意识,道德净化、宗教悲悯与审美表现成为作家超越苦难的方式。西部处在中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边缘地带,具有独特的边缘文化特征,西部作家以边缘的身份和策略来对抗他者的歧视、阐明自身的价值、寻求对话与理解。第五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与城市体验。在乡村与城市的二元格局中,乡土与城市成为西部散文表现的重要内容。西部散文展现了作家乡土记忆的形成,呈现着西部丰富的乡土文化景观,阐明了西部乡土精神的现代价值。在现代社会的城市化进程中,西部散文表现了人与城市的多元关联。西部散文寻找城市发展的历史,反思城市生活的困境,表达城市建设的理想,是作家对城与人关系思考的诗性呈现。第六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地域文化。中国西部因其地理、历史等因素形成了独特的地域文化,并对西部散文的表现对象、表现方式以及艺术风格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西部作家有自觉的地域文化意识,他们倚重地域文化又寻求着超越,并主动调适着不同文化冲突造成的心理矛盾。改革开放后,赴国外参观考察与工作学习的经历不断拓展、刷新了西部作家的审美体验,西部域外散文呈现了作家独特的域外体验,西部作家在跨文化交际的视野中思考着民族发展的未来,寻找人类精神的共通性。第七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与性别意识。西部是中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广的地区,民族散文家是西部散文创作的重要力量,他们在追述民族历史、呈现民族文化、探寻民族心理、思考民族发展中表现出了自觉的族群观念,并在话语方式、抒情方式等方面表现出一定的独特性。西部女性散文家是“温柔”西部的体验者与表达者,其散文展现了西部女性的成长历程、情爱理想、身体意识、历史境遇以及现实生存中的各种困境,在建构情感世界时表现出自觉的性别意识。第八章为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与历史想象。西部是中国生态危机最严重的地区,西部散文家有着强烈的生态忧患意识,在各种生态文化资源的影响下,西部散文家呈现生态危机,表现生态理想,体现出守望绿色大地、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的生态关怀。西部悠久的历史为散文家提供了丰厚的话语资源,他们阅读着历史文献,拜谒着历史遗迹,想象着历史人物的爱憎悲欢,以散文的形式反思历史、对话历史、表达历史,体现出独特的审美风貌。在结论部分,论文总结、归纳新时期西部散文发展历程、精神特质及其文化意蕴,进一步阐明西部散文在当代人文精神建设方面的重要价值,展望西部散文的创作趋势,探讨西部散文的研究动向。
李文莲[7](2010)在《论新时期中国散文中的生命意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时期散文吸收中国古代散文及外国散文的精华,在五四以来鲁迅、周作人、林语堂、冰心等散文大家开拓的广阔天地的基础上,借助改革开放的东风,创造了三十年来散文的辉煌成就,这与个体生命的解放是分不开的。透过解读新时期散文,理解散文中表达的生命意识,关注新时期散文中表现的生命个体,为文学、人学补充新鲜的血液是我们文学研究者义不容辞的责任。从生命哲学的角度解读新时期散文中的个体,了解个体的生命意识,是研究新时期散文的一个切入点。导论对“新时期散文中的生命意识”进行界定,并对论题产生的社会契机和文体因素展开论述。生命意识是个体生命对于自身存在及其意义和价值的体认和感悟,在新时期散文中它表现为个体生命摆脱对政治的依附,以文化和审美的方式建构和展示个体生命的独立和尊严。它具体表现为对个体生命情感世界的重新体认,个体与故乡及自然的休戚与共,以及对个体生命人生旅程的感悟、生存痛苦与焦虑的宣泄及个体生命价值的思考等。新时期,伴随着改革开放出现了思想解放运动,这是个体的生命意识苏醒与重新建构的历史契机。文艺从政治的束缚下解放出来,散文作家重新获得了抒发个人感情、表现个体性情的话语权力,个体的生命在创作中又回到中心位置。另外,散文没有自己的文类规范,这为创作者提供了自由发挥的广阔空间,使创作者享受到恣意创作的欢欣。社会的发展及散文的特有文体特征使新时期散文中的生命意识得到张扬。第一章探讨新时期散文中生命意识的重新发现与建构。新时期散文从哀祭散文发展到新散文,知识分子从能够比较自由地抒发自己的心声到对散文文体的自觉创新,可以看出作者生命意识的逐渐恢复、确立、张扬过程。新时期散文中的生命意识体现为生命的本体发现、文化建构和审美抒写三个维度,三个维度彼此融合,使日常存在的生命有了意义,使生物个体成为文化主体与审美主体,并走向自由的精神境界。散文也由此成为个体生命为自己拓展的诗意居所。首先是生命的本体发现。新时期散文既继承了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对个人的发现,自我意识得到重建,又汲取了中国文化中的仁爱传统,以平等的眼光看待他人及其他生命,达到生命与生命间的契合与和谐。伴随着“四人帮”的倒台,人们从狂热、虔诚、幻灭中苏醒,富有良知的知识分子,尤其是历次政治运动及文革中备受打击的知识分子,开始反省自己的行为,反思自己的命运,他们的自我意识就在对自身命运的省察中复苏并建构起来。年轻学人朱学勤、林贤治、王尧等从不同的角度来研究、还原文革,他们的自我意识在对民族灾难的自觉承担上显现出来。身体是人赖以认识世界和认识自我的出发点与媒介。周涛对肉体进行审美描述,南帆与萧春雷对躯体进行了知性思考,周晓枫对身体进行求真的探索,郑小琼、王十月的“打工散文”和夏榆的反映窑工生活的散文里,身体备受凌辱。他们以自己的身体为支点,感受到了一份实在。人重视自我的存在,更要重视“他者”的存在,苇岸、刘亮程等作者对自然社会中的生物的关爱与体悟细致入微,展现出作者的人文情怀。其次是生命的文化建构。文化对生命具有塑造作用,中国新时期散文作家由于学识、经历的不同,表现出不同的风格面貌:老一代学者的睿智、中年学者的深刻、年轻学人的激情都带有人生积淀的痕迹,文化对个体生命的建构又使他们都善于思考,基于现实及历史的思索是他们共同的特征,这也赋予他们的散文作品丰富深刻的思想内涵。再次是生命的审美抒写。新时期的散文作者由于对传统散文模式的突破和对散文文体的重新建构,表现出对审美人生的追求,确立了自己生命的意义。对情景的精心营造和设置、对意识流动的描写打破了桎梏散文自身的壁垒,形成开放的格局。在话语方式的选择上,许多作品对话与独语并举,形成生命间的交融回还。在语言运用上,老生代散文善于运用整齐的四字短语和古体诗词;年轻一代作家如李存葆、余秋雨等往往运用排比、对偶等修辞方式,使语言整齐中富有变化,这反映出他们不同的生命特征和文化阅历。第二章探究个体生命对家园的寻找与回归,求索人与自然和谐的诗意家园。新时期散文作品中充满了作者对故土的依恋与牵挂,作者在与故土血脉相连的书写中找到了个体生命存在的精神家园。季羡林、汪曾祺、贾平凹、莫言、张炜、摩罗等作家以自己不同的方式表达着对故乡的挚爱与怀念。故乡是张炜对抗物质世界的根据地,是莫言创作的素材,故乡成全着贾平凹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同样也影响着汪曾祺的文学观念和文学风格。作为农民的儿子,摩罗等作者的作品中流露出对故乡的一种感同身受的疼痛,一种设身处地的悲悯。季羡林的散文回忆了自己求学在外时对家人、对祖国的牵挂和思念。而漂泊者的心永远与故乡连在一起,作为自然整体的一分子,作者不仅在对自然的沉醉中恢复了个体的自然感受力,而且在人与自然的反思中,重新确立人在自然中的位置,个体生命在与自然的交融中,精神世界更加丰富。韩少功向往一种融入自然的生活,一种自由和清洁的生活,他在这神奇的自然面前,听到了来自大地的遍地应答,消弭了城市生活中形成的孤独和焦虑。把自然中的一切诸如山、水及一切生灵等都看作生命,与它们之间建立一种默契,这在楚楚等作者的游记中体现得较为突出。生态散文作者如李存葆等对人类扼杀自然生命的种种劣行进行了尖锐的抨击、执着的追问和深刻的反思,并在此基础上热切呼唤人类的群体意识,呼唤人类要真正爱护自然,尊重自然。西藏因其奇特的高原景观、神奇隽永的传说、神秘的宗教、虔诚的教徒等特征而成为一个值得凝视的地方,人们在凝视西藏的过程中,不仅得到情感的愉悦,而且在思想、心灵等精神上都有新的建构。来自珠穆朗玛的本族写家还原了一个具有民族特征的藏文化,马丽华在对西藏的书写中,完成了自己从一个西藏的“他者”到“我们”的身份转换。第三章对个体生命在家庭与社会关系的生存书写中,探讨个体的情感指归。新时期散文作品中的情感表达,无论是书写两性之间、家庭成员之间、还是在自己的生命历程中烙下印记的人物,都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情感的共鸣和同情。女性散文作者以确立自己的性别存在建立起自己独立的生命意识。探讨两性相处的艺术,向往心心相印的爱情是新时期散文的重要主题。而王小波、徐晓的爱情描述告诉我们:现实中的爱情依然美好,性情契合的生命能够彼此承担;杨绛则彰显出独立女性生命的尊严。长辈对子女,有超凡脱俗的亲与爱,子女能够理解并超越父母,平等互爱的新型家庭伦理关系建构起来。李辉对《时代周刊》封面人物的重新解读,梁衡抓住瞿秋白的人格进行的建构,黄永玉以艺术的笔调描述的比他老的老头儿,王蒙不成样子的怀念,都是作者用今天的眼光对人物的重新审视。所有的人物都因为融入了作者的眼光、情怀而获得了生机和活力。第四章梳理个体生命的人生感悟,探讨个体生命的生存理想。在物质化的今天,有尊严、有灵魂的精神生活依然是人们追求的目标,精神体现出生命的价值和尊严。精神生活是一个无限敞开的过程,新时期散文思考自己的人生旅程,在困境中思索活着的意义,追求个体生命的价值。尹慧和梅洁的童年叙写使个体生命的存在充满了温暖,牛汉和胡廷武在对童年的回忆中,分别创造了一个诗意的世界和一个自然而幸福的世界。青春是敏感的时期,社会的变化给每一代青年留下了印记,但是社会的转型也窒息了青年的激情和幻想,散文中少年老成的面孔多,朝气蓬勃的心灵少,这是新时期散文的遗憾。中年作者如贾平凹、谌容、艾云等感到了困惑与无奈,老年人却做到了“令人惊奇地出色”!能够正视死亡、主动思考死亡是新时期散文作者的共性,在思考中体现出生命的达观与通透。面对生存的困境,汪曾祺随遇而安、季羡林主动应战,乐黛云追求生命的尊严。史铁生对生存困境的思考,建立在自己对苦难的担当上,他的思索穿透苦难的迷障,走向生存的终极。新时期散文中少有反映命运无常的作品,马瑞芳和李存葆的两篇散文是特例,这是对个体生命生存现状的进一步探求和思索。人是精神生活的存在,人的本质是由精神建构及精神生活的状况来决定的。王小波强调一定的物质基础对个体尊严的重要性,韩少功追求的是有灵魂的生活,是在拜金的社会中对精神的坚执。刘小枫的“怕”和“爱”,体现出一个知识分子在物欲的社会中对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杨绛在读书中得到了一般人难以体会到的自由与自在,更在读书中贯通了时空,把个体的生命汇入到人类的生命之流中。新时期散文中的生命意识最重要的特征是自我意识的张扬以及对个体生命价值的重新审视,其次在人与人,人与自然和故乡及人与自我的叙写中,体现出生命的关联性与整体性。但是在新时期散文作品中,身份歧视有着真实的表达,这是作者缺乏爱心和同情心、缺乏人道情怀和人文素养的体现,它显现出作者人格构成中的“小”来。张扬自己的生命意识,同时又能使其他个体的生命意识得到张扬,生命之树才能常青。
马奖[8](2009)在《在焦灼中寻求心灵的归宿 ——王英琦散文精神嬗变论》文中研究表明王英琦是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就成熟起来的女性散文作家。她那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她那艰辛苦难的生存境遇,为她提供了厚实的人生体验和丰厚的艺术土壤。她那九死不悔的求道精神,使其散文精神由最初对民族历史文化、对女性主体价值的思考,转而对生命终极关怀的执着追问。这其间,展现了王英琦那颗焦灼之心苦苦求索的历程。对此,本文从三方面展开论述:一、热切奔放——民族主义情感表达。最初,生活和事业上的“曾经沧海”让作家走向旷野,书写了从西双版纳到南国花城,从西北漫漫荒漠到东北白山黑水的见闻感受。为辉煌历史在今天的失落而焦虑而悲叹。二、率真直露——女性主体意识呈现。80年代中后期王英琦回归到现实生活中来。身为女性,王英琦一方面对女性的生命经验有着深刻切身的体悟,一方面对女性的主体命运进行悠远的思考,以自己特有的言说方式呼唤女性要“美丽的活着”。三、凝重幽远——人生终极意义求索。20世纪90年代以来,王英琦由对女性主体存在价值的思考,更多转向对文学和人生终极意义的追问探索上。她冲破一切生存假象和表面困厄,确立了抗拒尘俗的决绝姿态和求道殉道的终极信仰相统一的启蒙救赎的人文立场。王英琦那大气磅礴的“历史文化遗迹”系列散文,那具有鲜明女性主体意识的系列散文,那九死不悔寻求心灵归宿的哲理思辨性散文,使其散文成为当代散文园地里的一棵奇葩,为当代散文创作图景添加重彩一笔,为当代女性散文创作突破自身“内囿性”提供有益的借鉴。
刘萍[9](2007)在《三毛与王英琦散文异同的比较》文中研究指明本文从文本入手对三毛与王英琦的散文从对现实人生的真实反映、异域纷呈的风俗文化画面、人情味与人情美、自我灵魂的体现者、风格五个方面进行了异同的比较,希望为三毛和王英琦的研究寻找新的视点。
吴景明[10](2007)在《走向和谐:人与自然的双重变奏 ——中国生态文学发展论纲》文中指出论文以西方生态批评为理论基础,以生态视角全方位审视中国文学,特别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蕴涵的生态文学意识进行梳理、挖掘,探讨生态意识的发展流变并对生态文学未来发展进行指导。论文主体分为绪论、导论、上篇、中篇、下篇五部分。绪论:论文缘起。阐明了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全面总结和梳理了关于生态文学理论及中国生态文学的研究现状,指出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及不足,为论文研究确立了目标及突破点。在研究方法上,论文力图以西方生态文学、生态批评理论为切入点,对中国现当代文学中人与自然关系进行深入的文本分析,考察近百年来生态意识在中国文学作品中的发展、流变,明晰地梳理中国现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线索并力图在理论探讨上指导生态文学创作,为促进自然、社会、人的精神世界三重生态的和谐发展进行努力。导论: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发展。指出20世纪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是生态文学兴起的现实背景,而生态危机引起的人类对文明的自我反思是生态文化产生的前提。生态文学是对生态文化的文学阐释,是生态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廓清了生态文学的定义及特征,并对生态文学的伦理价值诉求及精神线索进行了阐释。介绍了纷纭流布的生态批评观及正在形成的中国生态批评潮流,并对生态批评从有限边缘地位到普遍主义的实践进行了全面论述。上篇:生态文学的潜流:中国现代文学中的自然与人。从自然作为复杂的情感寄托(自然与真挚的爱情;自然与眷眷的乡情;美学追求与社会理想);自然作为深刻的哲学思考(自然作为存在的现实;自然作为存在的镜像);自然作为终极的灵魂归宿(废名的自然人性追寻;孙犁的白洋淀人性凝望;郁达夫的自然人性升华;沈从文的人性乌托邦)三个方面结合文学史上重要作家、文学现象进行了深入、细致的文本分析。指出尽管“启蒙”、“救亡”和“翻身”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流,但在部分作家作品中还有一条潜在的线索——关注人与自然,思考人与自然的存在状态和价值关系。从这条线索审视现代文学,“自然”作为具有独立价值的存在,在现代作家的笔下呈现出不同的文化景观和审美追求,这种自然文化追求和思考为当代生态文学的产生准备了条件。中篇:中国当代文学的多元生态景观。从先声:从知青文学到寻根文学(当代文学“自然”主题的演进;知青文学:“自然”的发现与回归;寻根文学:传统文化的自然遗风与现代性批判);批判:展示生态危机——生态文学的发轫期(自然生态系统危机的展示;人性生态系统失衡的体现;文化生态系统恶化的隐忧)反思:找寻问题根源——生态文学的发展期(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批判;从人类社会伦理到自然生态伦理);建构:共存共荣的生态境界——生态文学的探索期(建构美好的生态家园;建构人·自然·社会和谐的生活图景;建构精神世界的生态信仰)四个方面全面阐述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阶段、各阶段的特征及代表作家作品,并结合经典生态诗歌、小说、散文、戏剧进行文本分析,特别是关于生态文学对唯经济发展观和科学技术决定论的质疑以及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的转变论述得较为全面。下篇:生态文学的发展现状及不足。从生态文学的理论探索及研究现状(生态文学内涵日益明晰;创作和研究阵地正不断扩大;相关理论译着成果日益丰厚;有影响的学术文章越来越多);生态文学创作的不足(展示生态危机与文化批判的不足;环境意识的淡漠与创作观念的一味批判;生态文学作品的艺术品味亟待提高;中国哲学生态思想研究的匮乏;生态文学批评的浮光掠影)两个方面结合上述生态文学作品创作实践进行理论探索,意在指导创作实践,丰富生态文学理论,促进中国生态文学创作的繁荣。结语:朝向无尽心灵家园的生态乌托邦。生态文学是对生态危机的积极回应,它与人类生存及未来命运息息相关,因此,不仅是文学问题,更是社会问题、文化问题、生存方式问题,说到底是一个信仰问题。在中国这样一个现代化加速发展,生态危机日益凸显,又缺少宗教信仰的国度,只有每个国人建立生态信仰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自然与人的和谐问题,建立自然与人和谐共存、共荣的生态社会。生态乌托邦根植于人类心灵的信仰与渴望,为此,人类必须进行不懈的努力……生态文学的现实触发点是全球日益严重的生态危机问题,正是对生态危机的深切感悟才催生了生态文学,但生态文学又不仅仅是为了生态而生态,它还涉及到思想文化批判问题,生态危机并不可怕,可怕的是造成生态危机的思想和文化模式,这才是生态文学的真正出发点。人类已经经历了以向自然索取发展自身文明的三种方式:渔猎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正向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生态文明迈进,而生态文学做为生态文化、生态文明的文学阐释,作用于人的精神,唤起观众的生态意识,对改善我们的生态现状、生态环境将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虽然生态文学繁荣的时代还没有到来,但我们可以相信已经为时不晚了。
二、王英琦与《美丽地生活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王英琦与《美丽地生活着》(论文提纲范文)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与研究现状 |
二、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时代风云中的心灵变奏——对东北散文的一种“史”的考察 |
第一节 东北现代散文的发展历程 |
一、1919—1931:东北现代散文的产生与发展 |
二、伪满时期沦陷区散文 |
三、流亡者的歌哭:东北作家群的散文 |
四、东北光复后的散文 |
第二节 20 世纪五六十年代的东北散文 |
一、“大我”语境中的多样化抒写 |
二、北大荒散文和马犁、赵赴的散文 |
第三节 新时期以来的东北散文 |
一、散文观念更新下的创作态势 |
二、东北各地区的散文创作群体 |
第二章 新时期以来东北文化“场域”下散文的地域性特征 |
第一节 东北地域风光与民族文化在散文中的彰显 |
一、东北自然地理风光的文本呈现 |
二、东北民族文化特征及精神气质的文本呈现 |
第二节 移民文化和殖民文化在散文中的映现 |
一、“流人”“闯关东”历史记忆的表达 |
二、对被殖民遭遇的回望与凝思 |
第三节 当代体制文化对东北散文的影响 |
一、“共和国长子”与当代体制文化的关系 |
二、对体制文化某些弊端的文学反思 |
第四节 东北文学期刊对散文创作的引导 |
一、“东北文学”的倡导与创作实践的自觉 |
二、栏目导向与散文题材的地域性 |
第三章 乡土书写的多向性 |
第一节 原乡记忆的多维表达 |
一、东北民俗风情的文本呈现 |
二、对童年生活和故乡人物的追忆 |
第二节 从历史到哲思:乡土体验的个人化和纵深化 |
一、对东北历史文化命脉的理性刺探 |
二、以东北典型农作物意象为核心的乡土哲思 |
第三节 迟子建散文:朝向故乡的深挚恋歌 |
一、童年经历与创作主体思想性格、情感取向 |
二、以黑土地风物习俗为载体的故乡抒情 |
三、蕴含着“生活美学”的乡土书写 |
第四章 知识分子散文的文化守望意识 |
第一节 知识者文化身份的想象与表达 |
一、当代主流意识形态对东北文化的干预和形塑 |
二、知识分子散文自我主体性的寻求与持守 |
第二节 知识分子散文的独特精神品位 |
一、渗透于知识表述的知识个性 |
二、知识分子文化理想的表达 |
第三节 王充闾散文:知识者对精神家园的建构 |
一、现代眼光主导的文化思考 |
二、交织着启蒙意识的心路历程 |
三、源于浓烈书卷气的独特文调 |
第五章 东北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一节 生态散文:大工业时代的“意义化写作” |
一、生态危机与生态散文创作 |
二、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对生态问题的思考 |
第二节 现代生态伦理的诗意表达 |
一、对自然生命的深切关爱 |
二、写“物”:发掘万象的盎然生机 |
第三节 胡冬林散文:长白山林中的沉潜与呼喊 |
一、独异的写作姿态:把书桌搬进森林 |
二、鲜明的非“人类中心主义”倾向 |
第六章 东北散文的民族情怀 |
第一节 鲍尔吉·原野散文对蒙古族文化的守望 |
一、草原景色和民族生活的呈现 |
二、“怨乡”情结中的文化反思 |
第二节 格致散文的满族文化情结 |
一、民族归属感的表达 |
二、对民族文化传统的眷恋与找寻 |
结语:无尽的弦歌—对东北散文创作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精神魅力的丰足显现——王充闾访谈录 |
附录(二) 学养·情怀·语言——高海涛访谈录 |
在读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后记 |
(2)韩小蕙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寻门而入:主情散文的情理之和 |
(一)自我之情的节制书写 |
(二)情理之和的原因探析 |
(三)张弛节制的艺术特色 |
二、开门见山:智性散文的道志之和 |
(一)社会问题的理性审视 |
(二)道志之和的原因探析 |
(三)亦庄亦谐的艺术特色 |
三、破门而出:诗性散文的生态之和 |
(一)题旨扩容的纪行创作 |
(二)生态之和的原因探析 |
(三)和而不同的艺术特色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校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
后记 |
(3)论王英琦散文的情感救赎(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
二、研究综述 |
三、研究思路和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在山水和人情中抚慰孤独人生 |
第一节 渴望山水人文的治愈与洗礼 |
一、洗涤人性的情感寄托 |
二、超越小我的情感体验 |
第二节 寻找温暖心灵的关怀与慰藉 |
一、感恩旅途的美好相逢 |
二、歌颂淳朴的家乡人情 |
第二章 在荒漠与俗世中拯救无根自我 |
第一节 西北荒漠的孤苦流放 |
一、在废墟遗址中逃避孤寂人生 |
二、在民族忧愤中消融矛盾内心 |
第二节 远郊乡村的精神守望 |
一、“贫民意识”的强烈复苏 |
二、人类苦难的终极关怀 |
第三章 在哲学与宗教中叩问终极价值 |
第一节 追求事物本质的哲思 |
一、在无功利的创作中塑造平和内心 |
二、在道德律的建构中释放内省灵魂 |
第二节 信仰和平仁爱的真理 |
一、于人类命运的思索中完成自我反思 |
二、在宗教情怀的指引下唤醒道德拯救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4)性别修辞与20世纪末女性散文的叙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中的“性别修辞” |
二、女性散文中的性别修辞 |
1、花:反叛传统的 女性价值 |
2、树:现 代 女 性 追求 平 等 的 文化 性 格 |
3、月亮 :女 性 的 身 体 隐喻 |
三、身份认同的叙述策略 |
(5)性别修辞与20世纪末女性散文的叙述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一、文学中的“性别修辞” |
二、女性散文中的性别修辞 |
1. 花:反叛传统的女性价值 |
2. 树:现代女性追求平等的文化性格 |
3. 月亮:女性的身体隐喻 |
三、身份认同的叙述策略 |
(6)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研究现状 |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研究现状 |
第二章 西部散文的发展历程 |
第一节 西部散文发展的回溯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发展概述 |
第三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一) |
第一节 精神高原的坚守 |
第二节 生命意识的张扬 |
第四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精神特质(二) |
第一节 苦难意识的表达 |
第二节 边缘意识的书写 |
第五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与城市体验 |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乡土记忆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中的城市体验 |
第六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地域文化 |
第一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西部地域文化 |
第二节 新时期西部散文与域外地域文化 |
第七章 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与性别意识 |
第一节 西部散文的族群观念 |
第二节 西部散文的性别意识 |
第八章 新时期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与历史想象 |
第一节 西部散文的生态关怀 |
第二节 西部散文的历史想象 |
第九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7)论新时期中国散文中的生命意识(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概念厘定及论题的产生 |
二、论题的研究现状、意义及方法 |
第一章 新时期散文中生命意识的重构 |
第一节 生命意识发展概述 |
第二节 生命的本体发现 |
第三节 生命的文化建构 |
第四节 生命的审美抒写 |
第二章 新时期散文中生命家园的追寻 |
第一节 魂牵梦萦的故土 |
第二节 感受不尽的自然 |
第三章 新时期散文中生命情感的书写 |
第一节 生命中的另一半 |
第二节 血浓于水的亲情 |
第三节 曾经的生命之光 |
第四章 新时期散文中个体生命的感悟 |
第一节 人生驿站的纵情歌哭 |
第二节 生存困境的诗意书写 |
第三节 精神生活的不懈追求 |
结语:生命之树常青 |
注释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后记 |
(8)在焦灼中寻求心灵的归宿 ——王英琦散文精神嬗变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热切奔放——民族主义情感表达 |
1.1 神州孤旅 |
1.2 “不该遗忘” |
2 率真直露——女性主体意识呈现 |
2.1 女性身体经验的言说 |
2.2 女性主体命运的反思 |
3 凝重幽远——人生终极意义求索 |
3.1 抗拒尘俗 |
3.2 叩问终极 |
结语 |
注释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9)三毛与王英琦散文异同的比较(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现实的人生真实反映的比较 |
二、异彩纷呈的风俗文化画面的比较 |
三、浓厚的人情味与人情美的比较 |
四、自我灵魂的体现者与内省的审视者的比较 |
五、风格题材的比较 |
(10)走向和谐:人与自然的双重变奏 ——中国生态文学发展论纲(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绪论 论文缘起 |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目的 |
二、论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
导论 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发展 |
第一章 生态文学的起源与发展 |
第一节 生态文学的内涵及特征 |
一、生态文学称谓的界定 |
二、生态文学的内涵 |
三、生态文学的特征 |
第二节 由人的文学走向生态的文学 |
一、自然:人类文化视野中的独特存在 |
二、生态文学与人的文学之关系 |
三、从人的文学到生态文学的转变 |
第三节 生态文学的伦理文化诉求 |
一、生态文学的伦理价值诉求 |
二、罗尔斯顿的保护价值 |
三、史怀泽的敬畏生命伦理 |
四、利奥波德的大地伦理 |
五、自然生态伦理的建构 |
第四节 生态文学的精神线索 |
一、生态文学发展的精神动力 |
二、超现实的理想生存状态 |
三、超功利的崇高精神境界 |
四、哲学意义的终极追问 |
第二章 生态批评的诞生与理论使命 |
第一节 纷纭流布的生态批评观 |
一、生态问题与生态批评 |
二、生态批评的兴起及其源头 |
三、生态批评的研究模式及特点 |
四、生态批评的终极旨归 |
第二节 中国生态批评与生态文学潮流的形成 |
一、生态文学:中西学术的对接 |
二、中国生态文学发展概况 |
第三节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
一、中国当代生态文学发展的阶段性 |
二、中国当代生态批评发展现状 |
第四节 从有限边缘地位到普遍主义的实践 |
一、重塑社会文化观念 |
二、审视经济发展模式 |
三、引领人类生活方式 |
上篇 生态文学的潜流:中国现代文学中的人与自然 |
第三章 自然作为复杂的情感寄托 |
第一节 自然与真挚的爱情 |
一、“湖畔诗派”与郭沫若的爱情歌吟 |
二、冯至与徐志摩爱情诗的自然意象 |
三、李金发与戴望舒的现代主义情爱意象 |
四、鲁迅等其他作家的情爱文学 |
第二节 自然与眷眷的乡情 |
一、鲁迅等人启蒙式的文化怀乡小说 |
二、周作人、叶绍钧的文化怀乡散文 |
三、老舍、东北流亡作家等人的怀乡创作 |
第三节 美学追求与社会理想 |
一、林语堂:“田园式”都市文化理想 |
二、徐志摩:“康桥情结”的自然象征 |
第四章 自然作为深刻的哲学思考 |
第一节 自然作为存在的现实 |
一、艾青的“土地——太阳”之思 |
二、七月诗派“土地——太阳”意象的深化与拓展 |
第二节 自然作为存在的镜像 |
一、象征主义:荒原与死亡意象的哲学反思 |
二、现代诗派:“寻梦者”意象的精神超越 |
三、冯至:自然映照下的存在之思 |
四、九叶诗派:生命意识的哲理反思 |
第五章 自然作为终极的灵魂归宿 |
第一节 废名的自然人性追寻 |
一、现代意味的世外桃源 |
二、乡村世界的自然人性景观 |
三、人与自然和谐共在的诗意精神家园 |
第二节 孙犁的白洋淀人性凝望 |
一、人与自然和谐的审美境界 |
二、人性美与自然美的完美融合 |
第三节 郁达夫的自然人性升华 |
一、人与自然关系的独特思考 |
二、自然美景与人性升华交相辉映 |
第四节 沈从文的人性乌托邦 |
一、人与自然的融合共生境界 |
二、人与自我的超功利性和非社会化倾向 |
三、人与人的和谐亲近情感 |
四、自然生态与人性生态共存的乌托邦 |
中篇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的多元景观 |
第六章 先声:从知青文学到寻根文学——生态文学的过渡期 |
第一节 当代文学“自然”主题的演进 |
一、自然主题的起落沉浮 |
二、“天人合一”与“人定胜天”的此消彼长 |
三、生态文学创作潮流的显现 |
第二节 知青文学:“自然”的发现与回归 |
一、知青作品中的人与自然 |
二、自然:人类力量和精神的自证 |
三、自然:内在生命与主体的精神性格 |
四、自然:人类不可超越和征服的力量 |
第三节 寻根文学:传统文化的自然遗风与现代性批判 |
一、寻根文学的生态批判 |
二、生态失衡与生存方式改变 |
三、生命形态的苍白与萎缩 |
四、对精神“理想国”的追寻 |
第七章 批判:展示生态危机——生态文学的发轫期 |
第一节 自然生态系统危机的展示 |
一、从环保意识到生态意识 |
二、自然生态危机的全面凸显 |
(一) 水危机与林业危机 |
(二) 珍稀动物与矿产资源危机 |
(三) 人类生存境遇的生态学审视 |
三、对生态危机现状的批判 |
第二节 人性生态系统失衡的体现 |
一、从自然生态危机到人性生态失衡 |
二、人性向善的渴求与生命价值美的发现 |
三、人性异化视野中的人与自然 |
第三节 文化生态系统恶化的隐忧 |
一、生态危机的文化审视 |
二、生态文学的文化焦虑 |
三、生态观念表达的诉求与失语 |
第八章 反思:找寻问题根源——生态文学的发展期 |
第一节 对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和批判 |
一、唯经济发展观和科学技术决定论的质疑 |
二、从人类中心主义到生态中心主义 |
第二节 从人类社会伦理到自然生态伦理 |
一、从人类伦理到动物伦理 |
二、从动物伦理到自然伦理、生命伦理 |
第九章 建构:共存共荣的生态境界——生态文学的探索期 |
第一节 建构美好的生态家园 |
一、追寻:敬畏生命的信仰与生态整体观的建构 |
二、超越:生态整体观审视下人与自然 |
三、回归:重返自然的生态感悟 |
第二节 建构人·自然·社会和谐的生活图景 |
一、人类欲望与生态和谐共存的困惑 |
二、保护、回馈自然的生态发展观 |
三、探寻人类生存之路 |
第三节 建构精神世界的生态信仰 |
一、构建诗意的生态乌托邦 |
二、大地上的诗意栖居:苇岸生态文学作品解读 |
(一) 自然生态的观察者和歌吟者 |
(二) 生态危机的反省者和批判者 |
(三) 生态人格的实践者和体验者 |
下篇 生态文学的发展现状及不足 |
第十章 生态文学的理论探索及研究现状 |
第一节 生态文学内涵日益明晰 |
第二节 创作和研究阵地不断扩大 |
第三节 相关理论译着成果日益丰厚 |
第四节 有影响的学术文章越来越多 |
第十一章 生态文学创作的不足 |
第一节 展示生态危机与文化批判的不足 |
第二节 环境意识的淡漠与创作观念的一味批判 |
第三节 生态文学作品的艺术品味亟待提高 |
第四节 中国哲学生态思想研究的匮乏 |
第五节 生态文学批评的浮光掠影 |
结语 朝向无尽心灵家园的生态乌托邦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中国当代生态文学作品年表 |
附录二 中国当代生态作家简介 |
附录三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情况 |
后记 |
四、王英琦与《美丽地生活着》(论文参考文献)
- [1]黑土地上的歌吟 ——新时期以来东北散文研究[D]. 刘广利. 吉林大学, 2021(02)
- [2]韩小蕙散文研究[D]. 郝启娟.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3]论王英琦散文的情感救赎[D]. 章思楠. 牡丹江师范学院, 2019(02)
- [4]性别修辞与20世纪末女性散文的叙述策略[J]. 刘钊. 情感读本, 2014(32)
- [5]性别修辞与20世纪末女性散文的叙述策略[J]. 刘钊. 北方论丛, 2014(04)
- [6]新时期西部散文研究[D]. 郭茂全. 兰州大学, 2011(09)
- [7]论新时期中国散文中的生命意识[D]. 李文莲. 山东师范大学, 2010(12)
- [8]在焦灼中寻求心灵的归宿 ——王英琦散文精神嬗变论[D]. 马奖. 广西民族大学, 2009(06)
- [9]三毛与王英琦散文异同的比较[J]. 刘萍. 世界华文文学论坛, 2007(02)
- [10]走向和谐:人与自然的双重变奏 ——中国生态文学发展论纲[D]. 吴景明. 东北师范大学, 2007(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