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甲基丙烯酸酯与α-烯烃的聚合(论文文献综述)
念利利[1](2021)在《蓖麻油基双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石油基润滑油添加剂不可再生性和对环境的不利影响,迫切需要从可再生资源中开发出新型的润滑油添加剂。作为非食用性能源植物,蓖麻油具有可再生、润滑性、低毒性等优点,因此在代替传统石油基能源方面具有巨大的潜力。本研究以蓖麻油(Castor oil,CO)为原料,偶氮二异丁腈(Azodiisobutyronitrile,AIBN)为引发剂,甲苯为溶剂,分别与甲基丙烯酸甲酯(Methyl methacrylate,MMA)、苯乙烯(Styrene,ST)及马来酸酐(Maleic anhydride,MA),在无水无氧条件下聚合得到蓖麻油-甲基丙烯酸甲酯二元共聚物(PCOM)、蓖麻油-苯乙烯二元共聚物(PCOS)及蓖麻油-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PCMS)。利用红外光谱(FT-IR)、核磁共振氢谱(1H NM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热重(TGA)分析了共聚物的热稳定性,凝胶渗透色谱(GPC)测定了共聚物的相对分子质量及其分布,并对其降凝性能及黏温性能进行评价,且利用光学显微镜观察了油品的蜡晶形貌。利用单因素实验法得到蓖麻油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共聚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比m(CO):m(MMA)=1:1、引发剂AIBN比例(以单体总质量为基准,下同)为0.25%、反应时间为8h、反应温度为80℃时,共聚物产率最高为59.20%,相对分子量较大为2.722×105,且相对分子质量分布较窄(PDI=1.51)。蓖麻油和苯乙烯共聚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比m(CO):m(ST)=1:1、引发剂AIBN比例为0.4%、反应时间为6h、反应温度为90℃时,共聚物产率最高为41.26%,相对分子量较大为3.115×104,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2.88。蓖麻油和马来酸酐、苯乙烯共聚的较优工艺条件为:单体质量比m(CO):m(MA):m(ST)=1:0.20:1.2、引发剂AIBN比例为0.5%、反应时间为4h、反应温度为90℃,共聚物产率最高为68.39%,相对分子量较大为0.348×105,相对分子质量分布为4.77。较优条件下合成的共聚物(PCOM15、PCOS8、PCMS7)可将润滑油的凝点降低4℃~17℃。与市售降凝剂相比,合成的降凝剂降凝效果较优。此外,也可将润滑油黏度指数由95提高至105~146。因此,蓖麻油基共聚物可作为一种具有降凝增黏双重功能的润滑油添加剂。
李永清,王凡,曹育才[2](2021)在《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极性单体共聚》文中指出在非极性聚烯烃链中引入少量极性基团可明显改善聚烯烃材料性能.依据配合物种类全面综述了2010年以来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极性单体共聚研究进展.从α-二亚胺、膦酚和水杨醛亚胺型配合物到酮胺、膦磺酸、膦-氧化膦和N-杂环卡宾型等多种新型骨架结构配合物,总结了这些催化剂对催化活性、共聚物分子量、极性基团插入率、共聚物微观结构和材料性能的有效调控.尽管取得了许多重要进展,这一领域产业化和商业化应用依然面临诸多限制和挑战.展望了应对这些挑战需要关注的问题.
关涛[3](2020)在《反应型聚氨酯缔合增稠剂的制备及其在水性体系中的流变学行为》文中研究指明疏水改性乙氧化聚氨酯(HEUR)作为一种典型的两亲性缔合高分子,被广泛应用于水性涂料、乳液、油墨等体系增稠。传统的HEUR缔合型增稠剂均是非反应型的,随着时间容易从其所增稠乳液或涂料漆膜中迁移、渗出。针对以上问题,本研究论文提出制备新型反应型HEUR增稠剂,研究这些反应型HEUR高分子在溶液和乳液中的流变性能、反应特征以及参与所增稠乳液固化反应行为。该工作有对拓展HEUR高分子在水性体系中的流变学研究具有一定意义,也为开发综合性能优越的HEUR增稠剂工业化产品及其在水性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借鉴。本工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合成了二苯甲酮疏水改性乙氧化聚氨酯(BPC11HEUR)。紫外-可见吸收光谱(UV-vis)、核磁氢谱(1H-NMR)、流变测试结果表明BPC11HEUR具有典型的光引发和夺氢偶联反应活性,既可以有效引发丙烯酸酯类双键聚合反应,同时还可以发生自身夺氢偶联反应。流变测试结果显示BPC11HEUR在水溶液中具有与普通的非反应型HEUR增稠剂相似的流变学特征;应用于UV乳液后,当添加量为1 wt%时,乳液的低剪切粘度提升了50倍,同时还可以有效的引发UV乳液中UV聚氨酯丙烯酸酯树脂的聚合反应。该工作对增稠、光敏双重功能作用HEUR聚合物的制备提供了合理的路径,同时也为其在UV水性配方体系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尝试。2.考虑到BPC11HEUR聚合物增稠效率不足的问题,设计并合成了带有长碳链的二苯甲酮疏水改性乙氧化聚氨酯(C18-BP-HEUR)。表面张力、DLS、流变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浓度下C18-BP-HEUR具有比BPC11HEUR更强的疏水缔合能力,形成胶束时的临界浓度和临界凝胶浓度更低。在水溶液和乳液中的稳态剪切测试结果表明,在相同的添加量下C18-BP-HEUR也具备更强的增稠效果:如3wt%(30 g/L)浓度的BPC11HEUR水溶液零切粘度约为5.81 Pa.s,而相同浓度下C18-BP-HEUR溶液零切粘度可达810.9Pa.s;对同一UV乳液进行增稠,发现在同样添加含量为0.2wt%情况下,BPC11HEUR可以使纯乳液零切粘度从0.026 Pa.s提高到约1.05 Pa.s,而C18-BP-HEUR可以使乳液零切粘度从0.026 Pa.s提高到约19.22 Pa.s。UV-vis、1H-NMR和光固化流变测试结果表明C18-BP-HEUR同样具有较好的光化学反应行为,可以有效引发水性UV单体或树脂的聚合反应。该工作对高增稠效率光敏性HEUR聚合物的制备及其在UV水性体系中的应用提供了合理的思路。3.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可点击反应的Percec型树形分子封端的疏水改性乙氧化聚氨酯(Vinyl-HEUR)。表面张力、DLS、流变测试结果表明Vinyl-HEUR溶液的聚集行为具有显着的浓度依耐性,30 g/L溶液零切粘度可达2895 Pa.s,可以与同浓度报道的非反应Percec型树形子封端HEUR增稠效率相比拟;此外,Vinyl-HEUR溶液的零切粘度、模量和特征松弛时间具有较强的浓度、温度依耐性并高度符合单Maxwell松弛模型。乳液流变测试结果表明Vinyl-HEUR对乳液体系具有显着的增稠效果,0.2 wt%的添加量可以使乳液零切粘度从2.8 Pa.s提高到100 Pa.s左右;交替剪切测试结果表明Vinyl-HEUR增稠后的乳液具有良好的触变性能。1H-NMR、原位流变测试结果表明Vinyl-HEUR的端乙烯基双键较难发生普通的光引发和热引发反应,然而与多元硫醇的巯基之间具有极高的ene-thiol点击化学反应活性和反应效率。在UV乳液中的紫外光固化流变测试结果表明,当Vinyl-HEUR用于常规水性UV配方体系增稠时,相比于非反应型C18-HEUR增稠乳液体系,在硫醇交联剂配合下,前者可以与UV树脂进行共点击反应,并能提高固化体系的交联密度,短体系的凝胶化时间。该工作为制备高增稠效率、可快速化学点击反应的新型HEUR增稠剂提供了合理的路径,也为其在水性UV配方体系的应用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4.考虑到Vinyl-HEUR聚合物末端烯烃双键在常规条件下聚合反应受限问题,成功制备得到了一种新型可聚合丙烯酸酯疏水改性乙氧化聚氨酯(Acrylic-HEUR)。Acrylic-HEUR溶液流变测试结果显示其对水溶液具有显着的增稠效果,3wt%浓度的溶液零切粘度可以达到75 Pa.s,稍高于同浓度下非反应型C18-HEUR溶液粘度;同时,Acrylic-HEUR溶液表现出与经典HEUR溶液相似的单Maxwell松弛行为。1H-NMR、动态光散射(DLS)、光固化流变等测试结果表明Acrylic-HEUR聚合物可以快速发生UV诱导的自由基聚合反应。乳液增稠实验表明该Acrylic-HEUR具有和普通非反应型C18-HEUR相当的增稠效率;此外,被Acrylic-HEUR增稠后的乳液粘度对外界高-低-高交替剪切作用可以及时的做出低-高-低的同步响应行为,表明增稠乳液良好的触变性能。原位紫外光固化流变测试结果显示,相比于非反应型C18-HEUR,Acrylic-HEUR增稠的UV乳液在相同的UV固化条件下体系具有更高的储能模量,更慢的应力松弛过程。该工作对可常规UV条件下聚合丙烯酸酯类型HEUR聚合物的制备提供了简单可行的思路,也为开发新型高效可聚合HEUR增稠剂产品其在UV水性产品中的应用提供了新的可能。
林秀崇[4](2020)在《单茂钪催化合成功能化聚乙烯的研究》文中指出功能化聚乙烯材料既有原本聚乙烯的密度较低、价格便宜和较稳定等优点,同时其材料柔韧性、表面性能及与其它聚合物的粘附力和混溶性也有一定的提高,尤其是针对于光电、医用、离子交换等方面开发了新的功能。功能化聚乙烯合成研究一直是聚烯烃研究的重点和热点。本论文开展了单茂钪催化乙烯与10-二甲基硅基-1-癸烯、苯乙烯两元及三元共聚合研究,获得了含有“Si-H”活性基团的聚乙烯,通过硅氢加成反应得到了含有不同极性基团的功能化聚乙烯。1.采用单茂钪(C5Me4SiMe3)Sc(CH2SiMe3)2(THF)催化10-二甲基硅基-1-癸烯(Decene-SiH)与乙烯的共聚合,获得了组成可控(Decene-SiH含量850 mol%)、高分子量(7.2×10410.0×104)、窄分布(Mw/Mn=1.351.63)的乙烯/Decene-SiH共聚物,共聚合活性高达105 g of polymer molSc-1h-1,Decene-SiH单体转化率高达99%。乙烯/Decene-SiH共聚物中Decene-SiH含量小于12 mol%时,Decene-SiH孤立插入聚乙烯链中;乙烯/Decene-SiH共聚物中Decene-SiH含量大于26 mol%时,Decene-SiH可孤立和连续插入聚乙烯链中。不同组成的乙烯/Decene-SiH共聚物具有一个118°C130°C的熔点,Decene-SiH含量为50 mol%时具有一个-71°C的玻璃化转变温度。单茂钪(C5Me4SiMe3)Sc(CH2SiMe3)2(THF)还可以高活性催化乙烯、苯乙烯、Decene-SiH的三元共聚合,获得了组成可控(苯乙烯含量730 mol%、乙烯含量6792 mol%、Decene-SiH含量约3%)的Decene-SiH/苯乙烯/乙烯三元共聚物。2.将乙烯/Decene-SiH共聚物与烯丙基缩水甘油醚、N,N-二甲基丙烯酰胺、p-N,N-二甲基胺基苯乙烯和甲基丙烯酸甲酯四种烯烃在Karstedt’s催化剂作用下发生硅氢加成反应,在温和条件下实现了乙烯/Decene-SiH共聚物中“Si-H”基团的100%转化,高效定量地将乙烯/Decene-SiH共聚物中“Si-H”基团转变为极性基团,获得了四种具有亲水性质的功能化聚乙烯。功能化前后没有发生其他副反应,功能化聚乙烯仍具有高分子量窄分布,功能化聚乙烯熔点变化不大。
孙梦婷[5](2020)在《单茂钪催化功能化α烯烃与异戊二烯共聚合研究》文中提出功能化是实现橡胶材料高性能化最有效的途径。目前功能化橡胶主要合成方法有后功能化和直接聚合法两种。后功能化操作工艺困难且引入的功能性基团的数量和分布不可控。功能性单体与丁二烯、异戊二烯等大宗单体共聚合可以一步制备功能化橡胶,是制备功能化橡胶的最佳方法。本论文采用单茂钪催化含有溴和胺基的功能化α-烯烃与异戊二烯共聚合,获得了组成和结构可控的功能化聚异戊二烯。1.单茂钪(C5Me4SiMe3)Sc(CH2C6H4NMe2-o)2(1)、(C5H5)Sc(CH2C6H4NMe2-o)2(3)、(C5H5)Sc(CH2SiMe3)(THF)(4)均无法催化10-溴-1-癸烯(BrDC)聚合,仅仅单茂钪(C5Me4SiMe3)Sc(CH2SiMe3)2(THF)(2)可以催化BrDC聚合,较高活性地获得立构无规的聚BrDC;由于聚合过程存在严重的链转移,获得聚BrDC分子量仅有8000。单茂钪2催化异戊二烯与BrDC共聚合,通过调控单体用量,获得了BrDC插入率为417 mol%的异戊二烯/BrDC共聚物。BrDC与异戊二烯共聚合时链转移没有得到抑制,BrDC/异戊二烯共聚物分子量为多峰分布。2.单茂钪2和4无法催化5-(N,N-二乙胺基)-1-戊烯(DEAP)聚合,而单茂钪1和3可以催化DEAP聚合,获得立构无规的聚DEAP,由于聚合过程存在严重的链转移,获得聚DEAP分子量小于1000。单茂钪3的催化活性远低于单茂钪1。单茂钪1催化异戊二烯与DEAP共聚合,高活性获得以3,4-结构为主的异戊二烯/DEAP无规共聚物,共聚物中DEAP含量可在649 mol%间调控;由单茂钪1获得异戊二烯/DEAP共聚物分子量1000045000,分子量分布1.52.1,共聚过程仍存在一定链转移,但与BrDC-异戊二烯共聚合相比,链转移反应得到了一定抑制。由单茂钪1获得的不同组成的异戊二烯/DEAP无规共聚物具有一个玻璃化转变温度(Tg=-4℃-31℃),共聚物Tg随DEAP含量的增加而降低。单茂钪3催化异戊二烯与DEAP共聚合,获得以顺式1,4-结构为主的异戊二烯/DEAP共聚物,共聚物中DEAP孤立插入含量可在228 mol%间调控,顺式1,4-选择性高达95%。由单茂钪3获得的异戊二烯/DEAP共聚物具有较高的分子量(Mn=2800083000)和较窄的分子量分布(Mw/Mn=1.71.9),单茂钪3催化DEAP与异戊二烯共聚合时链转移得到了很好的抑制。由单茂钪3获得不同组成的异戊二烯/DEAP共聚物均含有一个-61℃的Tg。
李隆伟[6](2020)在《成品油减阻剂的设计与结构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社会经济和石化行业的迅猛发展,社会对石油产品的需求日益增大,而管道运输作为石化产品运输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面临满负荷运行的压力。为达到减阻增输的目的,在管道中添加减阻剂是最为便捷有效的方式。因此,开发具有良好减阻效果、合成条件温和的减阻剂具有重要的经济战略价值。本文以α烯烃为原料,在Ziegler-Natta催化体系下,,研究了合成超高分子量的聚烯烃的最优条件,通过旋转圆盘设备探究了产物的减阻性能以及各因素对减阻效果的影响。探究了催化剂种类及用量,单体浓度,溶剂种类及用量,聚合温度,聚合时间等因素对产物分子量的影响。通过控制变量法,优选了合成具有超高分子量聚α烯烃的最优条件为,单体用量20 mL;主催化剂浓度为1mg/mL;助催化剂为三异丁基铝,用量0.84 mL,Al-Ti比为80;溶剂为环己烷,用量30 mL;聚合温度为0℃;聚合时间控制为48 h。所得产物的重均分子量能达到23×106。测试了三种α烯烃在最优条件下的竞聚率并合成了一系列不同单体配比的共聚物,对产物的分子量、结构等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测定辛烯-己烯共聚对r1=0.62,r2=0.79,r1*r2=0.50;癸烯-己烯共聚对r1=0.91,r2=1.4,r1*r2=1.27;癸烯-辛烯共聚对r1=0.71,r2=0.99,r1*r2=0.70。满足单体之间倾向于共聚,可通过调整投料比来控制共聚产物中单体含量。产物的重均分子量均能达到23×106,通过红外谱图确认了共聚物组成与投料一致,核磁碳谱确定了各个位置碳原子的归属,DSC和XRD结果表明通过共聚能降低产物的结晶性。利用旋转圆盘设备对所合成产物进行了柴油中的减阻性能测试,并探究了添加量、分子量、雷诺数、粗糙度和温度等因素对减阻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在5300ppm添加量下,减阻率随添加量先增加后降低,而减阻率随着分子量、雷诺数、温度和粗糙度的增加均增加。本文所合成的百万分子量聚烯烃有不错的减阻效果,其中样品PDO-1-5在10ppm添加量下的减阻率达到22%,优于市售的国内外产品在相同测试条件下的效果。
谢伟祥[7](2020)在《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与1-辛烯共聚反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聚烯烃是产量最大且应用十分广泛的高分子材料,可用于塑料、纤维及弹性体等诸多方面,一直是人们关注的重点方向。通过将烯烃单体与功能性单体共聚是改良聚烯烃性能的一种重要的策略。自由基共聚合已经在工业上用于制备功能化聚乙烯,而相比于乙烯,α-烯烃在自由基聚合过程中更容易发生链转移反应,目前在自由基共聚方面研究较少。聚烯烃因难以降解而造成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而环烯酮缩醛单体在自由基开环聚合后可以在聚合物主链上引入可降解的酯键,将其作为第二单体与目标单体进行共聚是制备生物可降解聚烯烃材料的一种方法。据最近报道,环烯酮缩醛单体和乙烯的可控自由基共聚反应可以制备出可生物降解的聚乙烯。受此启发,我们通过RAFT技术进行1-辛烯与环烯酮缩醛单体——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的自由基共聚。Brookhart型α-二亚胺钯(Ⅱ)催化剂广泛用于烯烃的聚合,该聚合体系中独特的“链行走”过程可以降低聚α-烯烃的支链密度。已经有报道称在蓝光照射下,α-二亚胺钯(Ⅱ)催化剂中钯-碳键会均裂而产生自由基并且能够引发自由基聚合,本文希望利用这种特性来进行环烯酮缩醛单体的自由基开环聚合,将可降解的酯基引入高分子骨架中。(1)首次进行1-辛烯与环烯酮缩醛单体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的自由基共聚。结果表明,随着1-辛烯的投料比的增加,共聚物中1-辛烯的结构单元比例会提高,而共聚物的分子量会随之下降。我们合成出1-辛烯结构单元比例远远超出50%的共聚物。我们通过核磁共振氢谱和凝胶渗透色谱监测反应过程,结果表明特定结构的RAFT试剂(N-甲基-N-苯基-S-乙腈基二硫代氨基甲酸酯)可以对共聚反应过程进行调控,所得共聚物分子量分布较窄,转化率与共聚物分子量有较明显的线性关系。(2)由于环烯酮缩醛单体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中两个氧原子供电子效应使得双键的电子密度大而极易在亲电试剂的存在下发生阳离子聚合。传统的阳离子型α-二亚胺钯(Ⅱ)催化剂的存在会使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阳离子聚合,不发生开环过程,因此我们想到在阳离子型α-二亚胺钯(Ⅱ)催化剂的溶液中加入氯离子来使其转变为中性的α-二亚胺氯钯(Ⅱ)配合物来避免阳离子聚合。实验证明氯离子的加入确实能够使阳离子型α-二亚胺钯(Ⅱ)配合物转变为中性的形式,在蓝光照射的情况下可以引发甲基丙烯酸甲酯的聚合,而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在该条件下的反应十分复杂。
陈凤飞[8](2020)在《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苄酯改性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在低温环境下,柴油中高熔点的正构烷烃组分容易结晶析出,引发柴油机的输油管路和滤网等部件发生堵塞现象,导致柴油机熄火,严重影响其正常低温作业。为了提高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能,本文以马来酸酐和甲基丙烯酸苄酯作为单体,通过自由基聚合的方法制备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苄酯二元共聚物(MA-MB),并通过不同链长的长链脂肪胺(十四胺、十六胺和十八胺)和长链脂肪醇(十四醇、十六醇和十八醇)进行侧链修饰,得到一系列不同结构的胺解改性共聚物R1MA-MB(R1=N14,N16,N18)和醇解改性共聚物R2MA-MB(R2=C14,C16,C18)。通过凝胶渗透色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质子核磁共振等方法对所得聚合物结构进行表征,并利用静态接触角研究了聚合物的亲油性和油溶性。本论文进一步以样品柴油作为目标油,以冷凝点(SP)和冷滤点(CFPP)作为上述聚合物作为柴油降凝剂(PPDs)的性能评价指标,系统研究了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苄酯二元共聚物及其改性聚合物对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影响,最后利用差示扫描量热法、流变学分析和偏光显微镜等方法探讨了这些降凝剂的抑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1)酯解改性共聚物对冷凝点(SP)和冷滤点(CFPP)的抑制作用优于胺解改性共聚物,可以与更多的蜡晶进行相互作用。(2)其中,在用量为500ppm时,C14MA-MB对SP和CFPP的影响最大,可分别使其降低24℃和8℃。(3)C14MA-MB通过改变晶体生长方向、抑制晶体堆积、延缓大晶体的形成来改变晶体行为,从而提高了柴油的冷态流动性能。因此,合成的改性共聚物是高效柴油降凝剂。
解麦莹[9](2020)在《PMA型柴油降凝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文中提出柴油作为一种广泛使用的石化能源,在运输和经济发展中都占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在低温环境下,柴油中的正构烷烃容易结晶或凝胶化,并相互交联形成牢固的三维网状结构,严重影响柴油的低温应用。本文以改善柴油的低温流动性为目的,构筑以甲基丙烯酸酯为核心单体的二元及三元聚甲基丙烯酸酯类聚合物(PMA)作为柴油降凝剂,并利用偏光显微镜(POM)、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流变测试等检测手段系统探究柴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以甲基丙烯酸酯(R1MC,R1=C12、C14、C16和C18)为核心单体,引入甲基丙烯酸苄酯(MB),以不同摩尔比自由基聚合得到一系列甲基丙烯酸苄酯-甲基丙烯酸酯二元聚合物(MB-R1MC),并探究不同碳链长度和单体比例等对柴油降凝效果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当MB-C14MC的比例为1:10,添加量为3000 ppm时,柴油的凝点(SP)和冷滤点(CFPP)分别降低26℃和12℃,使用POM、DSC和流变分析来研究二元共聚物对于柴油蜡晶形态、形貌、热力学相变和低温粘度的影响。(2)为了进一步提高降凝效果,在MB-R1MC的基础上引入第三单体N-乙烯基吡咯烷酮(NVP),设计并合成了三元共聚物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R1MC-MB-NVP,R1=C14和C16),通过调节三种单体的比例,探究第三单体NVP含量对三元聚合物R1MC-MB-NVP降凝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C14MC-MB-NVP对柴油的凝点效果较好,而C16MC-MB-NVP对柴油冷滤点的降低效果最佳。综合两者的优势,将C14MC-MB-NVP和C16MC-MB-NVP按照不同比例混合,得到复合降凝剂,其在SP和CFPP的降低效果优于单一降凝剂的效果。当C14MC-MB-NVP(5:1:1)和C16MCMB-NVP(15:1:1)按照1:4混合后,降凝效果最佳。当添加量为2000 ppm时,SP和CFPP分别降低29℃和15℃,通过DSC、POM和流变学的研究发现蜡晶的尺寸变小、分散性增强、降凝效果也随之增强。
曾富容[10](2019)在《模块聚合法合成精密链结构脂肪族聚酯和聚酯酰胺》文中认为序列可控聚合是高分子合成化学的“圣杯”,是深入揭示高分子材料构-效关系,进而精确调控高分子性质的重要手段。模块聚合结合了有机反应的精确性和聚合反应的高效性,是将序列信息周期性地引入聚合物链的有效途径:利用有机反应,精确构筑具有特定单体序列、立体构型和链段长度的单体模块,通过高效的成键反应将其首尾连接得到聚合物,从而将模块中的序列信息完整地转移至聚合物的每个重复单元当中。本文以脂肪族聚酯和聚酯酰胺为研究对象,基于模块聚合的思想,发展了高效制备周期序列脂肪族聚酯和聚酯酰胺的方法,研究了聚合物化学结构与性能的关系;并通过高效的选择性后修饰反应,实现了超支化聚合物的多功能化修饰。(1)设计合成了一系列AB型单体模块(端基分别为α-烯烃和丙烯酸酯),建立了交叉易位聚合制备周期序列聚酯的方法,阐明了这类聚酯的序列结构与其热学、光学性质间的关系规律。利用高效的有机反应将乳酸、乙醇酸等序列单元引入到AB型单体中,通过交叉易位聚合和氢化还原反应,原位生成6-羟基己酸单元,得到序列结构和化学组成可调的脂肪族聚酯:聚(乙醇酸-alt-己内酯)和聚(乳酸-alt-己内酯)。结果表明,乳酸结构中的侧链甲基破坏了聚合物链的规整性,前者表现出结晶性而后者为无定形聚物。随即我们改进了合成路线,成功得到聚(L-乳酸-alt-己内酯)和聚(D-乳酸-alt-己内酯),实现了序列结构和立体构型的双重调控。尽管两者均为无定形产物,但等当量混合后可生成立构复合物,DSC曲线上出现尖锐的熔融峰。(2)利用交叉易位聚合法制备了具有超支化结构的脂肪族聚酯,进而利用链端和链中丙烯酸酯基团反应能力的差别,以硫醇化合物的Michael加成反应实现了上述两种功能基团的高选择性修饰。通过模型反应的研究确定了链端和链中两种类型的丙烯酸酯与苄硫醇、巯基乙酸甲酯实现选择性加成的反应条件。随后,采用高效的酯化反应制备了AB2型单体,通过交叉易位聚合反应,以上述AB2型单体为原料,成功得到具有较高分子量的超支化脂肪族聚酯。最后,先以二甲基苯基膦催化的Michael加成反应实现了苄硫醇对链端丙烯酸酯基团的功能化,进而通过戊胺催化的Michael加成反应实现了巯基乙酸甲酯对链中丙烯酸酯双键的修饰。这一正交修饰策略为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的制备提供了新的思路。(3)发展了一种制备高分子量周期序列聚(ε-己内酯-alt-ε-己内酰胺)的方法,研究了这类聚合物序列结构和化学组成与热学性质、结晶行为、降解行为和温敏性间的对应关系。通过一步简单反应得到AB型单体,端基分别是卤素和羧酸。随后,在温和的条件下,通过单体之间的亲核取代反应得到具有精密链结构的聚(ε-己内酯-alt-ε-己内酰胺)。结果表明,聚(ε-己内酯)、聚(ε-己酰胺)和ε-己内酯/ε-己内酰胺共聚物的理化性质,尤其是相变行为,根本上取决于聚合物的化学组成和单体序列。该方法具有效率高、选择性好、反应条件温和、操作方便等优点。
二、甲基丙烯酸酯与α-烯烃的聚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甲基丙烯酸酯与α-烯烃的聚合(论文提纲范文)
(1)蓖麻油基双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润滑油添加剂概述 |
1.2.1 润滑油添加剂简介 |
1.2.2 降凝剂的作用机理 |
1.2.3 黏度指数改进剂的作用机理 |
1.3 植物油 |
1.3.1 植物油特性 |
1.3.2 植物油的改性 |
1.4 蓖麻油 |
1.4.1 蓖麻油简介 |
1.4.2 蓖麻油在润滑油领域的应用 |
1.5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5.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1.6 创新点 |
第二章 蓖麻油与甲基丙烯酸甲酯的共聚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与原料 |
2.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2.3 测试与表征 |
2.3.1 红外光谱分析 |
2.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2.3.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2.3.4 热重分析 |
2.3.5 蜡晶形貌 |
2.3.6 凝点测试 |
2.3.7 运动黏度的测试及黏度指数的计算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单体质量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2.4.2 引发剂比例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2.4.3 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2.4.4 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2.4.5 引发剂种类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2.5 聚合物的表征 |
2.5.1 聚合物的FT-IR分析 |
2.5.2 聚合物的GPC分析 |
2.5.3 聚合物的~1H NMR分析 |
2.5.4 聚合物的TGA分析 |
2.6 共聚物性能研究 |
2.6.1 共聚物降凝性能 |
2.6.2 共聚物黏温性能 |
2.7 小结 |
第三章 蓖麻油与苯乙烯的共聚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与原料 |
3.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3.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3.3 测试与表征 |
3.3.1 红外光谱分析 |
3.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3.3.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3.3.4 热重分析 |
3.3.5 蜡晶形貌 |
3.3.6 凝点测试 |
3.3.7 运动黏度的测试及黏度指数的计算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后处理方法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4.2 单体质量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4.3 引发剂比例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4.4 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4.5 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4.6 溶剂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3.5 聚合物的表征 |
3.5.1 聚合物的FT-IR分析 |
3.5.2 聚合物的GPC分析 |
3.5.3 聚合物的~1H NMR分析 |
3.5.4 聚合物的TGA分析 |
3.6 共聚物性能研究 |
3.6.1 共聚物降凝性能 |
3.6.2 共聚物黏温性能 |
3.7 小结 |
第四章 蓖麻油与马来酸酐、苯乙烯的三元共聚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试剂与原料 |
4.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4.2.3 实验方法及步骤 |
4.3 蓖麻油与马来酸酐-苯乙烯三元共聚物的表征 |
4.3.1 红外光谱分析 |
4.3.2 核磁共振氢谱分析 |
4.3.3 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4.3.4 热重分析 |
4.3.5 蜡晶形貌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单体质量比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4.4.2 引发剂比例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4.4.3 反应时间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4.4.4 反应温度对共聚反应的影响 |
4.5 聚合物的表征 |
4.5.1 聚合物的FT-IR分析 |
4.5.2 聚合物的GPC分析 |
4.5.3 聚合物的~1H NMR分析 |
4.5.4 聚合物的TGA分析 |
4.6 共聚物性能研究 |
4.6.1 共聚物降凝性能 |
4.6.2 共聚物黏温性能 |
4.7 小结 |
第五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科研情况及获得的学术成果 |
(2)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极性单体共聚(论文提纲范文)
1 用于共聚的极性单体概述 |
2 α-二亚胺型催化剂 |
2.1 取代基效应 |
2.2 轴向位阻效应 |
2.3 次级配位效应 |
2.4 骨架调整 |
2.5 双金属催化剂 |
2.6 负载催化剂 |
3 水杨醛亚胺/酮胺型催化剂 |
3.1 双金属催化剂 |
3.2 双酮胺配体催化剂 |
3.3 新型骨架催化剂 |
4 膦酚型催化剂 |
5 膦磺酸型催化剂 |
5.1 双2-甲氧基苯基膦Pd催化剂 |
5.1.1 催化丙烯酸、丙烯酸酯类单体共聚 |
5.1.2 催化二乙烯基极性单体共聚 |
5.1.3 催化1,1-二极性取代单体共聚 |
5.1.4 催化极性苯乙烯单体共聚 |
5.1.5 催化其他简单极性单体共聚 |
5.2 取代芳基-苯基膦Pd催化剂 |
5.3 双杂芳基膦Pd催化剂 |
5.4 含烷基膦Pd催化剂 |
5.5 Pd催化剂骨架调整 |
5.6 膦磺酸型Ni催化剂 |
6 N-杂环卡宾型催化剂 |
7 膦-氧化膦型催化剂及新型骨架催化剂 |
7.1 膦-氧化膦型催化剂 |
7.2 新型骨架催化剂 |
8 下一代高性能材料 |
8.1 极性共聚物微观结构 |
8.2 极性弹性体 |
8.3 极性聚乙烯(极性LDPE和LLDPE) |
8.4 阻燃材料 |
8.5 自修复材料和光敏材料 |
9 总结与展望 |
(3)反应型聚氨酯缔合增稠剂的制备及其在水性体系中的流变学行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有机高分子增稠剂 |
1.1.1 疏水改性碱溶胀丙烯酸乳液(HASE) |
1.1.2 疏水改性羟乙基纤维素(HMHEC) |
1.1.3 疏水改性乙氧化聚氨酯(HEUR) |
1.2 HEUR缔合增稠剂的研究进展 |
1.2.1 HEUR缔合增稠剂的合成制备 |
1.2.2 HEUR缔合增稠剂在水溶液中的聚集及流变行为 |
1.2.3 HEUR增稠乳液的机理及应用 |
1.3 HEUR缔合增稠剂增稠效率的影响因素 |
1.3.1 影响HEUR增稠效率的内部因素 |
1.3.2 影响HEUR增稠效率的外部因素 |
1.4 刺激响应型HEUR缔合增稠剂 |
1.4.1 光响应型HEUR缔合增稠剂 |
1.4.2 氧化还原响应型HEUR缔合增稠剂 |
1.4.3 具有光、氧化还原双重刺激响应型HEUR缔合增稠剂 |
1.5 新型反应型HEUR缔合增稠剂的研究 |
1.5.1 二苯甲酮基化合物 |
1.5.2 端乙烯基Percec型树形分子 |
1.5.3 甲基丙烯酸酯基化合物 |
1.6 本工作的目的和内容 |
第二章 二苯甲酮疏水改性HEUR增稠剂的制备、流变和反应行为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 |
2.2.2 测试与表征 |
2.2.3 二苯甲酮十一醇封端剂(BPC11OH)的合成与表征 |
2.2.4 二苯甲酮疏水改性HEUR增稠剂(BPC11HEUR)的合成与表征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BPC11HEUR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紫外诱导光化学反应行为 |
2.3.2 BPC11HEUR聚合物的光引发反应特征 |
2.3.3 紫外诱导BPC11HEUR聚合物的夺氢偶联反应行为 |
2.3.5 BPC11HEUR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流变行为 |
2.3.6 BPC11HEUR聚合物增稠乳液的流变行为 |
2.3.7 BPC11HEUR聚合物引发UV乳液聚合反应特征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硬脂酸改性环氧化二苯甲酮及其功能化HEUR增稠剂的制备、流变及反应行为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原料与试剂 |
3.2.2 测试与表征 |
3.2.3 硬脂酸改性环氧化二苯甲酮封端剂(C18-BP-OH)的合成与表征 |
3.2.4 硬脂酸改性环氧化二苯甲酮功能化HEUR(C18-BP-HEUR)的合成与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18-BP-HEUR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
3.3.2 C18-BP-HEUR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稳态剪切流变行为 |
3.3.3 C18-BP-HEUR聚合物在溶液中光化学反应行为 |
3.3.4 C18-BP-HEUR聚合物光引发反应特征 |
3.3.5 C18-BP-HEUR聚合物在乳液中的流变行为 |
3.3.6 C18-BP-HEUR聚合物光引发UV乳液聚合反应行为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可点击反应Percec型树形分子疏水改性HEUR增稠剂的制备、流变及反应行为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原料与试剂 |
4.2.2 测试与表征 |
4.2.3 可点击反应Percec型树形封端剂(CH_2=CH-(CH_2)_9-O)_2PhCH_2OH)的合成与表征 |
4.2.4 可点击反应Percec型树形分子疏水改性HEUR聚合物(Vinyl-HEUR)的合成与表征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Vinyl-HEUR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
4.3.2 Vinyl-HEUR 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流变行为 |
4.3.3 Vinyl-HEUR聚合物在乳液中的流变行为 |
4.3.4 Vinyl-HEUR聚合物的高效点击化学反应活性 |
4.3.5 Vinyl-HEUR聚合物与水性UV树脂的共点击聚合反应行为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可聚合丙烯酸酯类型HEUR增稠剂的制备、流变和反应行为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原料与试剂 |
5.2.2 测试与表征 |
5.2.3 甲基丙烯酸酯基烷基醇封端剂(C18-GMA-OH)的合成与表征 |
5.2.4 可聚合甲基丙烯酸酯类型HEUR聚合物(Acrylic-HEUR)的合成与表征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Acrylic-HEUR聚合物在溶液中的聚集行为 |
5.3.2 Acrylic-HEUR聚合物在溶液中的流变行为 |
5.3.3 紫外光诱导Acrylic-HEUR聚合物自由基聚合反应 |
5.3.4 Acrylic-HEUR聚合物在乳液中的流变行为 |
5.3.5 Acrylic-HEUR聚合物与水性UV树脂的共聚反应行为 |
5.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单茂钪催化合成功能化聚乙烯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乙烯与极性单体共聚合成功能化聚乙烯的研究进展 |
1.1.1 乙烯与含酯基单体共聚合 |
1.1.2 乙烯与含醚基单体共聚合 |
1.1.3 乙烯与含羟基单体共聚合 |
1.1.4 乙烯与含胺基单体共聚合 |
1.2 乙烯与含活性基团单体共聚合成功能化聚乙烯的研究进展 |
1.2.1 乙烯与含卤素单体共聚合 |
1.2.2 乙烯与含硅氢单体共聚合 |
1.2.3 乙烯与含双键单体共聚合 |
1.2.4 乙烯与含硼烷单体共聚合 |
1.2.5 乙烯与含苄基单体共聚合 |
1.3 论文研究目标及工作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及试剂纯化 |
2.1.1 主要试剂 |
2.1.2 单体的合成与溶剂的精制 |
2.1.3 催化剂的合成 |
2.2 聚合反应操作 |
2.3 功能化反应操作 |
2.4 分析与测试 |
2.4.1 化合物表征 |
2.4.2 聚合物表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单茂钪催化乙烯、10-二甲基硅基-1-癸烯、苯乙烯共聚合的研究 |
3.1.1 单茂钪催化10-二甲基硅基-1-癸烯均聚合 |
3.1.2 单茂钪催化乙烯与10-二甲基硅基-1-癸烯共聚合 |
3.1.3 单茂钪催化乙烯、苯乙烯与10-二甲基硅基-1-癸烯共聚合 |
3.2 乙烯/10-二甲基硅基-1-癸烯共聚物功能化的研究 |
3.2.1 乙烯/10-二甲基硅基-1-癸烯共聚物功能化 |
3.2.2 功能化聚乙烯的性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5)单茂钪催化功能化α烯烃与异戊二烯共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文献综述 |
1.1 功能化共轭二烯烃橡胶的研究进展 |
1.1.1 功能化共轭二烯烃聚合研究 |
1.1.2 共轭二烯烃与功能化单体共聚合研究 |
1.2 共轭二烯烃与α-烯烃共聚合研究进展 |
1.2.1 共轭二烯烃与乙烯或丙烯共聚合研究 |
1.2.2 共轭二烯烃与长链α烯烃共聚合研究 |
1.3 论文研究目标及工作内容 |
2 实验部分 |
2.1 主要试剂及试剂纯化 |
2.1.1 主要试剂 |
2.1.2 单体与溶剂的精制 |
2.1.3 催化剂的合成 |
2.2 聚合反应操作 |
2.3 聚合物表征 |
3 结果与讨论 |
3.1 单茂钪催化丙烯与月桂烯共聚合的研究 |
3.2 单茂钪催化异戊二烯与10-溴-1-癸烯共聚合的研究 |
3.3 单茂钪催化异戊二烯与5-(N,N-二乙胺基)-1-戊烯共聚合的研究 |
3.3.1 (C_5Me_4SiMe_3)Sc(CH_2C6H_4NMe2-o)_2催化性能 |
3.3.2 (C_5H_5)Sc(CH_2C_6H_4NMe_(2-o))_2催化性能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6)成品油减阻剂的设计与结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绪论 |
1.1 减阻现象及其发展概况 |
1.1.1 减阻现象 |
1.1.2 减阻剂分类 |
1.1.3 减阻剂国内外发展现状 |
1.2 超高分子量长链聚α烯烃 |
1.2.1 催化剂 |
1.2.2 聚合机理 |
1.2.3 聚合方法 |
1.3 减阻机理介绍 |
1.3.1 伪塑假说 |
1.3.2 湍流抑制说 |
1.3.3 粘弹说 |
1.3.4 表面随机更新说 |
1.4 减阻性能评价 |
1.4.1 减阻性能评价指标 |
1.4.2 室内环道测试系统 |
1.4.3 旋转圆盘测试系统 |
1.4.4 漩涡测试法 |
1.5 研究意义及研究内容 |
1.5.1 研究意义 |
1.5.2 研究内容 |
2 超高分子量聚α烯烃合成条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2.2.2 聚α烯烃的合成 |
2.2.3 聚α烯烃的分子量测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催化剂的影响 |
2.3.2 溶剂的影响 |
2.3.3 聚合温度的影响 |
2.3.4 聚合时间的影响 |
2.4 本章小结 |
3 α烯烃共聚物减阻剂的合成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3.2.2 竞聚率测试 |
3.2.3 聚α烯烃的合成 |
3.2.4 产物表征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竞聚率测定 |
3.3.2 分子量测试 |
3.3.3 化学结构测试 |
3.3.4 热性质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4 旋转圆盘减阻测试系统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实验原料及仪器 |
4.2.2 旋转圆盘系统参数调试 |
4.2.3 减阻测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旋转圆盘系统参数调试 |
4.3.2 减阻测试 |
4.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致谢 |
(7)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与1-辛烯共聚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基于环状烯酮缩醛的自由基开环聚合 |
1.1.1 概述 |
1.1.2 活性聚合方法制备可降解聚合物 |
1.2 α-二亚胺后过渡金属催化剂催化α-烯烃的聚合 |
1.2.1 概述 |
1.2.2 α-二亚胺钯(Ⅱ)/镍(Ⅱ)催化剂简介 |
1.2.3 α-烯烃的“链行走聚合” |
1.2.4 后过渡金属催化剂介导的其他聚合方式 |
1.3 关于α-烯烃的自由基共聚合 |
1.4 本论文的设计思想 |
第二章 1-辛烯与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的RAFT共聚合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实验药品 |
2.2.2 表征与测试 |
2.2.3 CKA单体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的合成 |
2.2.4 RAFT试剂的合成 |
2.2.5 MDO与1-辛烯的自由基共聚合 |
2.2.6 MDO与1-辛烯的RAFT共聚合 |
2.3 结果与讨论 |
2.4 结论 |
第三章 α-二亚胺有机钯(Ⅱ)配合物在蓝光照射下的自由基聚合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实验药品 |
3.2.2 表征与测试 |
3.2.3 α-二亚胺有机钯(Ⅱ)配合物的合成 |
3.2.4 黑暗条件下阳离子α-二亚胺钯(Ⅱ)配合物对于己烯的聚合 |
3.2.5 蓝光照射下α-二亚胺钯(Ⅱ)配合物对于甲基丙烯酸甲酯聚合 |
3.3 结果与讨论 |
3.4 结论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8)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苄酯改性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柴油组分及其低温流动性能 |
1.2 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评价指标 |
1.3 柴油低温流动性的改善方法 |
1.4 降凝剂的发展研究进展 |
1.5 柴油降凝剂的分类和特点 |
1.5.1 柴油降凝剂的分类 |
1.5.2 降凝剂的结构特点 |
1.6 柴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 |
1.6.1 成核机理 |
1.6.2 共晶机理 |
1.6.3 吸附理论 |
1.6.4 改善石蜡的溶解性 |
1.6.5 多种机理共存 |
1.7 影响降凝效果的因素 |
1.7.1 柴油的组分 |
1.7.2 降凝剂的结构 |
1.7.3 加剂环境因素 |
1.8 本文研究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章 柴油性能的分析 |
2.1 引言 |
2.2 实验仪器 |
2.3 柴油性能的测试 |
2.4 柴油的性能评价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苄酯二元共聚物及其胺解和醇解改性聚合物的合成与表征 |
3.1 引言 |
3.2 实验仪器和药品 |
3.3 甲基丙烯酸苄酯的合成 |
3.3.1 甲基丙烯酸苄酯实验步骤 |
3.3.2 甲基丙烯酸苄酯合成条件优化 |
3.4 二元共聚物的合成与改性 |
3.4.1 二元共聚物的合成 |
3.4.2 二元共聚物的醇解改性 |
3.4.3 二元共聚物的胺解改性 |
3.5 共聚物结构与性能的表征 |
3.5.1 红外分析 |
3.5.2 核磁分析 |
3.5.3 分子量分析 |
3.5.4 静态接触角分析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降凝剂的效果和机理探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仪器和药品 |
4.3 降凝剂效果测试 |
4.3.1 测试方法 |
4.3.2 测试分析 |
4.4 DSC分析 |
4.5 流变分析 |
4.6 POM分析 |
4.7 机理分析 |
4.8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本文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所开展的科研项目和发表的学术论文 |
一、发表的学术论文 |
二、公开发明的专利 |
(9)PMA型柴油降凝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柴油低温流动性能的改善方法 |
1.3 柴油降凝剂的种类 |
1.3.1 乙烯-乙酸乙烯酯类共聚物及其衍生物(EVA) |
1.3.2 α-烯烃类 |
1.3.3 马来酸酐类聚合物 |
1.3.4 烷基芳环类 |
1.3.5 甲基丙烯酸酯类 |
1.3.6 极性含氮化合物 |
1.4 柴油降凝剂的作用机理 |
1.4.1 共晶机理 |
1.4.2 成核机理 |
1.4.3 吸附机理 |
1.4.4 改善蜡的溶解性 |
1.4.5 抗凝胶化机理 |
1.5 研究方法 |
1.5.1 POM分析 |
1.5.2 DSC分析 |
1.5.3 粘度分析 |
1.6 本课题的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2章 甲基丙烯酸高碳酯-甲基丙烯酸苄酯二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柴油低温流动性的改进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试剂与分析设备 |
2.3 降凝剂的制备以及表征 |
2.3.1 降凝剂单体的制备过程 |
2.3.2 二元共聚物的制备过程 |
2.3.3 降凝剂单体和聚合物的红外分析 |
2.3.4 降凝剂单体及共聚物的1-HNR分析 |
2.3.5 甲基丙烯酸十四酯-甲基丙烯酸苄酯的凝胶渗透色谱分析 |
2.4 降凝剂对柴油的低温流动性评价 |
2.5 偏光显微镜对柴油中蜡晶形貌的分析 |
2.6 DSC分析 |
2.7 流变分析 |
2.8 机理分析 |
2.9 小结 |
第3章 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三元共聚物的合成及其对柴油低温流动性的改进研究 |
3.1 前言 |
3.2 试剂与分析仪器 |
3.3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3.3.1 甲基丙烯酸酯和甲基丙烯酸苄酯的合成 |
3.3.2 甲基丙烯酸酯-甲基丙烯酸苄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三元共聚物的制备 |
3.3.3 NVP和三元聚合物的红外光谱 |
3.3.4 NVP和三元聚合物的1H-NMR分析 |
3.3.5 三元聚合物的热重分析 |
3.4 凝点和冷滤点测试 |
3.4.1 柴油的理化性质分析 |
3.4.2 单一降凝剂的降凝效果 |
3.4.3 复合降凝剂的降凝效果 |
3.5 柴油蜡晶的形态和形貌研究 |
3.5.1 POM分析 |
3.5.2 DSC分析 |
3.5.3 温-粘曲线研究 |
3.6 机理研究 |
3.7 小结 |
第4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10)模块聚合法合成精密链结构脂肪族聚酯和聚酯酰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序列可控聚合 |
1.2 模块聚合 |
1.2.1 精密链结构脂肪族聚酯 |
1.2.2 精密链结构脂肪族聚酯酰胺 |
1.3 课题的提出 |
第二章 交叉易位聚合法合成交替序列脂肪族聚酯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试剂及纯化 |
2.2.2 测试与表征 |
2.2.3 单体前体合成 |
2.2.4 单体合成 |
2.2.5 聚合模型反应 |
2.2.6 交叉易位聚合 |
2.2.7 氢化还原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单体合成 |
2.3.2 聚合模型反应 |
2.3.3 交叉易位聚合 |
2.3.4 氢化还原 |
2.3.5 聚合物的热学性质 |
2.4 小结 |
第三章 交叉易位聚合法合成光学活性脂肪族聚酯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试剂及纯化 |
3.2.2 测试与表征 |
3.2.3 单体前体合成 |
3.2.4 单体合成 |
3.2.5 交叉易位聚合 |
3.2.6 氢化还原 |
3.2.7 立构复合物的制备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单体合成 |
3.3.2 交叉易位聚合 |
3.3.3 氢化还原 |
3.3.4 聚合物的热学性质 |
3.3.5 聚合物的光学性质 |
3.4 小结 |
第四章 交叉易位聚合法合成超支化脂肪族聚酯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试剂及纯化 |
4.2.2 测试与表征 |
4.2.3 单体前体合成 |
4.2.4 单体合成 |
4.2.5 交叉易位聚合 |
4.2.6 小分子修饰模型反应 |
4.2.7 聚合物的一步完全修饰 |
4.2.8 聚合物的连续修饰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单体合成 |
4.3.2 交叉易位聚合 |
4.3.3 小分子修饰模型反应 |
4.3.4 聚合物的选择性连续后修饰 |
4.3.5 热学性质 |
4.4 小结 |
第五章 基于高效酯化反应合成交替序列聚酯酰胺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试剂及纯化 |
5.2.2 测试与表征 |
5.2.3 单体合成 |
5.2.4 聚合反应 |
5.2.5 聚合物的溶液降解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单体合成 |
5.3.2 聚合反应 |
5.3.3 聚合物的热学性质 |
5.3.4 聚合物的结晶性 |
5.3.5 聚合物的润湿性 |
5.3.6 聚合物的温敏性 |
5.3.7 聚合物的降解行为 |
5.4 小结 |
总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论文发表情况 |
致谢 |
四、甲基丙烯酸酯与α-烯烃的聚合(论文参考文献)
- [1]蓖麻油基双功能润滑油添加剂的合成[D]. 念利利. 西安石油大学, 2021(09)
- [2]后过渡金属配合物催化烯烃-极性单体共聚[J]. 李永清,王凡,曹育才. 有机化学, 2021(04)
- [3]反应型聚氨酯缔合增稠剂的制备及其在水性体系中的流变学行为[D]. 关涛.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4]单茂钪催化合成功能化聚乙烯的研究[D]. 林秀崇.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5]单茂钪催化功能化α烯烃与异戊二烯共聚合研究[D]. 孙梦婷.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成品油减阻剂的设计与结构分析[D]. 李隆伟.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7]2-亚甲基-1,3-二氧环庚烷与1-辛烯共聚反应[D]. 谢伟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6)
- [8]马来酸酐-甲基丙烯酸苄酯改性共聚物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陈凤飞.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9]PMA型柴油降凝剂的合成与性能研究[D]. 解麦莹. 上海应用技术大学, 2020(02)
- [10]模块聚合法合成精密链结构脂肪族聚酯和聚酯酰胺[D]. 曾富容. 华中农业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