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3,7-二硝基二苯并溴五环盐诱导K562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刘莎莎[1](2021)在《四种特殊生境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天然产物具有丰富的骨架类型及广泛的生物活性,分离得到具有潜在药用价值的活性化合物是天然产物开发创新药物的关键。真菌是天然药物的重要来源之一,其次级代谢产物的研究一直是天然药物化学的热点。真菌具有较高的代谢产物“创造系数”,特殊生境的真菌资源如低温、海洋、植物内生以及动物共、附生真菌等,具有奇特的代谢途径和防御体制,有更高的概率产生系列结构新颖、功能丰富的生物活性代谢产物,从特境真菌天然产物中发现药物先导分子对于创制自主知识产权新型药物具有重要战略意义。本研究从7个动物样品(包括1种陆生昆虫和6种海洋动物)中分离得到75株真菌。利用OSMAC手段对所有真菌进行小规模发酵。通过HPLC-DAD-UV进行代谢产物丰度检测分析,最终选定4株动物来源真菌(3株本试验分离得到的动物来源真菌和1株本课题组真菌库中的海洋动物来源真菌)为目标菌株,对其发酵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系统研究。利用现代色谱分离手段,结合HPLC-DAD-UV系列化合物跟踪分离方法有针对性地对结构新颖的系列次级代谢产物进行分离、纯化,通过现代波谱学技术和量子化学计算方法,最终从4株目标菌株的代谢产物中分离鉴定了86个化合物,类型涉及异香豆素类,吡喃酮类,吲哚生物碱类以及聚酮类化合物,发现新化合物9个,分别为setosphacohol A(4)、fusariumtrin A(35)、climacomontaninate D(36)、fusariumtrin B(37)、aspertoryadin H(53)、aspertoryadin I(54)、aspertoryadin K(55)、aspertoryadin J(59)和cochliomycin H(68)。化合物59是首次发现在C-3上带有酰胺基团的吲哚生物碱类化合物。生物活性测试结果表明:化合物33、41、50、61、70和74具有α-糖苷酶抑制活性,化合物50和61的α-糖苷酶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7.18和5.29μM,其抑制活性接近阳性药物阿卡波糖的40倍,分子对接结果显示化合物50通过与α-糖苷酶的PHE157形成一个键长2.6?的氢键以及一个π-π键相连,化合物61同样形成了与PHE157的π-π键同时与GLU 340形成键长2.7?的氢键与α-糖苷酶的活性口袋相连;化合物32、33、70、74、75具有抑制脂多糖诱导的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诱生型一氧化氮合酶(i NOS)释放大量一氧化氮(NO)的抗炎活性,化合物33的抗炎活性IC50值为15.91μM与阳性对照槲皮素(IC50值14.18μM)接近;化合物56和化合物58可以明显减少昆虫内质网sf Ry R内Ca2+的浓度从而达到杀虫的作用,抑制率分别为37.1和36.2%,而对哺乳动物兔子内质网(r Ry R1)Ca2+的浓度无影响;采用MTT法细胞毒活性测试发现化合物Monocerin(14)对人肝癌细胞(Huh-7)有较强的抑制活性,其IC50值为13.92μg/m L,强于阳性药顺铂(IC50值为28.08μg/m L)。对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该化合物可以抑制肝癌细胞Huh-7的迁移和侵袭,且将周期阻滞在G1期,推测化合物Monocerin通过周期调控抑制Huh-7细胞生长;小菜蛾致死实验结果显示化合物69、70及74均表现出显着的杀虫活性,24h,48 h致死率均在70%以上,拒食率均在80%以上,可以作为新的杀虫药物先导化合物进行深入研究。本研究进一步表明了特殊生境真菌化学成分具有结构新颖、活性显着的特点,丰富了天然产物数据库,为新药开发提供了若干个潜在的活性小分子化合物。
王志杰[2](2021)在《昆虫内生真菌Aspergillus lentulus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内生真菌是寄居在宿主动植物内部一类重要的微生物,随着时间推移内生真菌和宿主已经建立了不可分割的关系,内生真菌与其宿主代谢产生具有广泛生物活性的化合物已显着推动有关微生物的进一步研究。其次级代谢产物凭借巨大的发展潜力有望成为众多活性药物的重要来源。首先本课题对一株昆虫肠道来源的内生真菌,通过ITS序列比对,对菌种进行了鉴定,鉴定结果为Aspergillus lentulus。在确定菌种种属后,筛选了 9种真菌发酵培养基,根据HPLC结果确定最适发酵条件为大米培养基,发酵温度为28℃,周期为30天。然后对曲霉A.lentulus进行扩大培养,用乙酸乙酯对代谢产物进行提取,共获得72 g粗浸膏。综合应用大孔吸附树脂、薄层色谱、硅胶柱层析、ODS反相色谱、HPLC以及Pre-HPLC等方法对粗浸膏进行纯化分离,共计得到18个单体化合物。通过核磁、质谱、紫外和红外等光谱技术对分离得到的化合物进行理化性质测定,完成18个化合物平面结构的鉴定。通过ROESY谱来确定新化合物的相对构型以及通过ECD计算以及铑盐诱导的ECD方法来鉴定新化合物的绝对构型。其中包括3个含有异戊烯基的吲哚生物碱(化合物C1-C3),5个其他类型生物碱(化合物C4、C6-C9),5个蒽酮二聚体(C11-C15)以及5个其他类型的化合物(C5、C10、C16-C18)。其中化合物C1具有6/5/6/5/5五环环系结构,C2具有6/5/6/7四环新型骨架结构。通过MTT法测定获得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以及使用微量稀释法测定对五株农业致病菌的抗菌活性。其中C2,C4,C5,C13和C15对A549表现出中等以上的抗肿瘤活性,其IC50值位于17.92-48.29 μM范围。化合物C1,C2和C13-C15表现出明显的对农业致病细菌Xanthomonas oryzae pv.Oryzae的抗菌活性,MIC 值位于 25-100 μg/mL 范围内。综上所述,本研究对内生真菌A.lentulus的大米发酵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共分离得到3个生物碱类新化合物以及5个聚酮类二聚体,其中化合物C1和C2分别具有6/5/6/5/5以及6/5/6/7新型环系结构。获得了 5个具有抗肿瘤活性的化合物以及5个抗菌活性的化合物,为获得具有良好药用价值的化合物提供物质基础。
郭森[3](2020)在《水曲柳和鸡桑根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从丰富的植物资源宝库中寻找干预、治疗代谢性疾病及慢性病的活性天然产物一直是重要的研究方向,本文系统研究了梣属植物(Fraxinus Linn.)水曲柳(Fraxinus mandshurica Rupr.)和桑属(Morus Linn.)植物鸡桑根(Morus australis Poir.)的化学成分及其对代谢性疾病、慢性病(包括肥胖症、糖尿病、肝损伤及某些癌症)的影响,以期为以上两种植物资源的充分利用提供参考。(一)水曲柳,梣属植物的主要树种之一,又称大叶梣、东北梣、白栓,在我国东北地区广泛用作造林树。目前对水曲柳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还不够全面、深入。因此,本文选择水曲柳作为研究对象,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系统研究了水曲柳种子的化学成分,运用柱层析色谱(硅胶、大孔树脂聚酰胺、小孔树脂MCI CHP20P、葡聚糖凝胶Sephadex LH-20)、液相色谱、薄层色谱等手段,从水曲柳种子中分离得到40个化合物,利用化合物的理化性质、NMR、MS、UV等技术鉴定了它们的结构,包括环烯醚萜类化合物19个,分别是GI3、Nuzhenide、Ligstroside、Oleoside-11-methyl ester、Oleuricine A、Nicotiflorine、Jaspolyanoside、Oleopolynuzhenide A、Safghanoside G、Excelside B、Isooleonuezhenide、Lucidumoside A、Safghanoside A、Jaspolyoleoside B、10-Hydroxoleoside-7,11-dimethyl ester、GI5、Oleoside-7,11-dimethyl ester、Isolignstroside、10-Hydroxyligstroside;苯乙醇苷类化合物2个,分别是Salidroside、Osmanthuside H;香豆素类化合物2个,分别是Pimpinellin、Fraxinol;木脂素类化合物1个,8-Hydroxypinoresinol;三萜类化合物3个,分别是3β,28-Dihydroxyoleana-11,13(18)-diene、Ursolic acid、Sclerosteroid J;甾醇类化合物2个,分别β-Sitosterol、β-Daucosterin;简单酚酸类化合物2个,分别是Gallic acid、Caffeic acid;脂肪酸内酯类化合物2个,分别是AL072、Monolinolenin;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3个,分别是Cynaroside、Luteolin、Quercetin;其它类化合物4个,分别是Tyrosol、D-aromadendrane-4β,10α-diol、1-(4-hydroxy-3-methoxy)-phenyl-1,2,3-Propanetriol、Saccharide。此外,还利用GC-MS技术对水曲柳种子中油脂组分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总共鉴定出18个脂肪酸类化合物,分别是(Z,Z)-9,12-Octadecadienoic acid、(E)-9-Octadecenoic acid、Hexadecanoic acid、Methyl stearate、(Z)-11-Octadecenoic acid、18-Methylnonadecanoic acid、Tetracosanoic acid、cis-11-Eicosenoic acid、Docosanoic acid、cis-10-Heptadecenoic acid、(Z)-9-Hexadecenoic acid、14-methyl-Hexadecanoic acid、Tricosanoic acid、(Z)-9-Octadecenoic acid、Heneicosanoic acid、2-octyl-Cyclopropaneoctanoic acid、cis-10-Nonadecenoic acid、11-methyl-Octadecanoic acid,其中,(Z,Z)-9,12-Octadecadienoic acid在其脂肪酸类化合物中的相对含量最高,达到64.37%。2.系统研究了水曲柳叶子中的化学成分,从中分离鉴定了21个化合物,包括香豆素类化合物5个,分别是Fraxetin、Esculetin、Dimethylfraxetin、Esculin、Fraxin;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3个,分别是Oleuropein、Nuzhenide、Ligstroside;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7个,分别是Kaempferol、Quercetin、Dihydroquercetin、Catechin、Isoquercitrin、Quercitrin、Rutin;酚酸类化合物2个,分别是Chlorogenic acid、Cinnamic acid;三萜及甾醇类化合物4个,分别是β-Sitosterol、3-Oxooleanolic acid、Belulin、Belulic acid。3.建立了一种同时测定水曲柳种子中19个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的HPLC-DAD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水曲柳种子提取物中环烯醚萜类成分的含量,并进行了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水曲柳种子提取物中含量最高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为Nuzhenide(88.21 mg/g),含量最低的化合物为Isolignstroside(0.22 mg/g),总环烯醚萜苷的含量为181.35 mg/g。方法学验证结果表明:所有被分析化合物的标准曲线在测定范围内表现出良好的线性,相关系数R2不小于0.9991,日内精密度、日间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的RSD(%)均小于5%,加标回收率在97.52–102.28%之间,回收率的RSD(%)小于5%。4.对水曲柳种子和叶子系统的化学成分研究发现,水曲柳种子中的化学成分复杂多样,特别是含有丰富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因此对水曲柳种子中27个主要化学成分体外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乙酰胆碱酯酶、酪氨酸酶和胰脂肪酶的抑制活性筛选,结果表明,水曲柳种子中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是值得关注的一类化合物,它们中的大部分具有显着的α–葡萄糖苷酶和胰脂肪酶抑制活性,其中,GI3、Jaspolyanoside、Oleopolynuzhenide A、Safghanoside G、Isooleonuezhenide、Jaspolyoleoside B和GI5的活性均强于对应的阳性对照化合物,Nuzhenide、Ligstroside、Oleoside-11-methyl ester、Oleuricine A、Nicotiflorine、Excelside B、Lucidumoside A、Safghanoside A、10-Hydroxoleoside-7,11-dimethyl ester、Oleoside-7,11-dimethyl ester和10-Hydroxyligstroside的抑制活性接近对应的阳性对照化合物,通过观察它们的结构发现,影响其活性的主要因素为结构中的环烯醚萜母核数量。以上结果也提示水曲柳种子具有抗糖尿病和抗肥胖的潜力,为后续水曲柳种子系统的生物活性研究提供方向。5.建立高脂饮食诱导的肥胖C57BL/6小鼠模型和棕榈酸诱导的Hep G2高脂细胞模型,探讨了富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水曲柳种子提取物的调节脂代谢和抗肥胖作用,结果表明水曲柳种子:能够降低肥胖小鼠体重和体内脂肪含量,促进血脂、肝脂代谢,降低血清和肝脏中LDL、TC、TG的含量,升高血清中HDL的含量,其降脂作用机制可能与其上调PPAR-α蛋白表达,抑制LXR-α和SREBP-1c蛋白表达,从而上调Apo A5的表达,提高脂质代谢酶HL和LPL的活性相关;能够改善肥胖小鼠的肝损伤,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提高肝脏中抗氧化酶SOD、CAT的活力和还原型GSH的含量,并降低氧化产物MDA和NO的水平;能够改善肥胖小鼠体内的慢性炎症反应,下调炎症因子TNF-α、PGE2、IL-6的水平;可以缓解肥胖小鼠的肾损伤,降低血清中Cre、BUN、BUA的含量;小鼠肠道菌群16S r RNA基因测序及统计分析发现,水曲柳种子的摄入可以增加抗肥胖菌群(Bacteroidetes,Bacteroidia,S24-7和Allobaculum)的相对丰度,同时降低促肥胖菌群(Firmicutes和Dorea)的相对丰度。在细胞模型中,水曲柳种子能够促进脂肪变性Hep G2细胞脂质代谢,使细胞内脂滴数量减少,脂滴变小,并降低细胞中TG和TC的含量,清除率分别为31.15%和25.75%。6.建立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诱导的II型糖尿病小鼠模型,评价了富含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水曲柳种子提取物对糖尿病小鼠的影响,并在体外L02细胞模型中验证了提取物中19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的降糖活性,结果表明水曲柳种子:能够降低糖尿病小鼠的空腹血糖,增强葡萄糖耐受能力和胰岛素敏感性,提高血清胰岛素含量;能够促进糖尿病小鼠的血脂代谢,降低血清TG和TC水平;能够改善因糖尿病引起的肝损伤,降低血清ALT和AST水平,提高肝脏中抗氧化酶SOD的活力、还原型GSH的含量,并降低氧化产物MDA水平;改善因糖尿病引起的肾损伤,降低血清中Cre、BUN、BUA的含量;小鼠肠道菌群16S r RNA基因测序及统计分析发现,水曲柳种子的摄入能够降低厚壁菌门/拟杆菌门(Firmicute/Bacteroidetes)的比值,并显着提高糖尿病小鼠肠道内益生菌——乳酸杆菌科(Lactobacillaceae)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的相对丰度。在L02细胞模型中,水曲柳种子提取物中19个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均能够降低细胞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浓度,其中,Isooleonuezhenide活性最强,对培养基中的葡萄糖消耗量为71.52%,以上结果表明水曲柳种子的抗糖尿病作用可能归因于其中丰富的环烯醚萜类化合物。(二)鸡桑,别名小叶桑,桑属(Moraceae)植物的变种之一。论文作者前期从鸡桑根中分离得到10个结构相似的桑根黄酮类以及2个茋类化合物,本文进一步挖掘了鸡桑根及以上化学成分的生物活性,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体外对以上12种化学成分进行了α–葡萄糖苷酶、乙酰胆碱酯酶和酪氨酸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表明:Morusingin L、Cudraflavone C、Austrone A、Morusin和Kuwanon H表现出较强的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Cudraflavone C、Kuwanon C、Mulberrofuran G、Mulberrofuran F、Moracenin B、Kuwanon H、和Cathafuran B表现出较强的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Morusingin L、Kuwanon C、Austrone A、Morusin、Mulberrofuran G、Mulberrofuran F、Morcin M和Cathafuran B表现出较强的酪氨酸酶抑制活性。2.探究了桑根黄酮类化合物对人肝癌细胞系Hep3b和Hep G2、乳腺癌细胞系MCF-7、三阴性乳腺癌细胞系MDA-MB-231和人非小细胞肺癌细胞A549的抗肿瘤活性。结果表明:A549细胞对这些化合物的敏感性明显高于其它细胞系。进一步的,在筛选的桑根黄酮类化合物中,Cudraflavone B、Austrone A和Morusin对A549细胞显示出明显的细胞毒性,能够显着抑制A549细胞增殖,其IC50值分别为2.237μg/m L,1.73μg/m L和2.93μg/m L,其抗肿瘤作用机制是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并通过PI3k/Akt/m TOR信号通路介导自噬抑制,最终导致癌细胞死亡。3.建立了鸡桑根提取物的HPLC-DAD分析方法,定性定量分析了提取物中10个主要黄酮化合物的含量,其中含量最高的化合物为Moracenin B(86.51 mg/g),提取物中总黄酮的含量为192.69 mg/g,最后通过方法学验证确认了该分析方法的可靠性,以保证定量结果的准确性。建立酒精性肝损伤小鼠模型,体内评价了鸡桑根提取物的保肝活性,结果表明:鸡桑根提取物显着降低了肝损伤小鼠的血清ALT和AST水平、肝脏MDA和TG的含量,并升高肝脏GSH水平,还改善了小鼠的肝脏病理组织损伤。此外,建立了CCl4诱导肝Hep G2细胞损伤模型,通过检测LDH的释放水平评价桑根黄酮类化合物的保肝活性,结果表明:10个黄酮化合物均能降低由细胞损伤引起的LDH释放水平,其中,化合物Cudraflavone B的活性最为显着,使LDH释放降低了29.68%。
向远航[4](2020)在《新型Luotonin A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提出Luotonin A是一类天然的拓扑异构酶I抑制剂,但抗肿瘤活性较低。本研究设计并合成了一系列新型Luotonin A类似物,经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和拓扑异构酶I抑制活性评价,发现了有研究前景的抗肿瘤先导化合物,具体内容如下:1.新型Luotonin A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通过在Luotonin A的E环上引入卤素和取代氨基、C环开环和AB环替换等方式,设计了16个未见报道的新型Luotonin A类似物。经喹唑啉酮骨架合成、羧酸还原、光延反应和亲核取代完成目标化合物的合成。2.新型Luotonin A类似物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研究通过MTT法研究新型Luotonin A类似物对HepG2、A549、MCF-7和Hela四种肿瘤细胞的体外抗增殖活性。其中4a、4h和26b等化合物表现出良好的抗增殖活性。构效关系表明:Luotonin A的E环上引入哌嗪类取代基团可显着提高活性,C环断开活性显着下降,AB环替换为萘环对活性有利。3.体外拓扑异构酶I抑制实验和分子对接研究使用DNA松弛实验来研究新型Luotonin A类似物对拓扑异构酶I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大部分Luotonin A类似物在40μM下对拓扑异构酶I均有抑制作用,其中4a和26b对拓扑异构酶I的抑制活性强于喜树碱。通过分子对接发现,二者作用模式与喜树碱类似。其五元环骨架可与DNA碱基形成π-π堆积作用,哌嗪可与ASP-533形成盐桥作用。
彭小芝[5](2020)在《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与化学合成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从中药中筛选抗肿瘤活性成分以及抗肿瘤先导化合物是抗肿瘤药物研究领域的一大热点,如紫杉醇、喜树碱、长春新碱等天然成分己作为许多肿瘤治疗的首选药物。我国的药用植物自然资源丰富,如果能将中药抗肿瘤有效成分分离出来,明确其抗肿瘤作用及机理,对于抗肿瘤药物的研制开发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鞘蕊苏为民间中药,具有清热利湿、散寒解表、祛痰止咳之功效,民间将其用于治疗哮喘、肿瘤等疾患,疗效显着,具有广泛的生理活性。其植物名为毛喉鞘蕊花Coleus forskohlii Briq.,系唇形科(Labiatae)鞘蕊花属(Coleus lour.)植物,印度民间称其为“神药”,我国民间则称之为“灵药草”。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鞘蕊苏提取物对支气管哮喘、充血性心力衰竭、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等具有明显药效。为了阐明鞘蕊苏的抗肿瘤药效物质基础及作用机制,寻找抗肿瘤活性先导化合物,本论文结合实验室前期研究基础,主要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运用中药化学、药理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学科交叉研究方法,采用系统溶剂方法将鞘蕊苏提取分离为不同物质部位,通过生物活性跟踪分离,从中筛选抗肿瘤有效物质部位Q3,采用色谱方法将活性部位进一步分离纯化,用MTT法从鞘蕊苏药材中筛选出系列抗肿瘤有效成分,其中14-去氧鞘蕊酮U(14-Deoxycoleon U)表现出良好的抗肿瘤活性。2.通过体内和体外实验检测14-去氧鞘蕊酮U的抗肿瘤药效。通过对四种肿瘤细胞株的生物活性筛选,MTT实验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均有较显着的抑制作用,抗癌谱较广;且有一定的选择性,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的敏感瘤株为A549和LLC细胞,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IC50=18.99μg/mL)和小鼠肺癌细胞LLC(IC50=10.04μg/mL)抑制增殖作用显着;体内实验利用C57BL/6小鼠的Lewis肺癌模型研究14-去氧鞘蕊酮U的体内抗肿瘤活性,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14-去氧鞘蕊酮U对肿瘤的生长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瘤率达到40.38%;与空白对照组相比,小鼠体重平稳,肝、肾、脾、肺各脏器系数与无明显影响,表明14-去氧鞘蕊酮U是一种天然的安全性较高的活性成分。3.运用体外实验进一步探讨14-去氧鞘蕊酮U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自噬和周期阻滞的分子机制,探讨其抗肿瘤作用机制,为14-去氧鞘蕊酮U抗肿瘤药物研发和临床应用提供重要的理论指导和实验依据。通过Hoechst 33258染色观察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A549细胞凋亡形态学变化,实验结果显示随着14-去氧鞘蕊酮U浓度的增加发现细胞核或细胞质内可见浓染致密的颗粒状荧光,细胞的凋亡小体逐渐增多,表明14-去氧鞘蕊酮U能够诱导肿瘤细胞凋亡发生。通过蛋白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凋亡相关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通过诱导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和PARP表达增加来诱导细胞凋亡,且成剂量依赖性关系;但对促凋亡蛋白Bax和抗凋亡蛋白Bcl-2没有显着影响,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不能通过下调Bcl-2蛋白表达,上调Bax蛋白表达这条线粒体途径来诱导A549和LLC细胞凋亡。通过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内质网应激(ER stress)介导的相关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表明,14-去氧鞘蕊酮U上调了IRE1-α,XBP1s和CHOP的表达,提示ER应激被激活,ER stress发生caspase-12或caspase-4被激活,14-去氧鞘蕊酮U诱导细胞发生了内质网和线粒体联合应激,并最终导致细胞凋亡发生。运用Alexa Fluor?488 Conjugated LC3Ⅰ/Ⅱ染色荧光分析实验,通过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14-去氧鞘蕊酮U对A549细胞自噬相关蛋白和自噬体的影响,实验结果证实14-去氧鞘蕊酮U能够促进细胞自噬体的形成,诱导A549和LLC的细胞自噬发生。进一步通过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自噬相关蛋白的表达,结果显示14-去氧鞘蕊酮U可上调LC3II/I蛋白的比例和Atg5的表达,对Beclin-1蛋白表达无明显影响,表明14-deoxycoleon U通过上调LC3II/I和Atg5促进细胞自噬体的形成和诱导细胞凋亡。通过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周期阻滞相关蛋白的表达,实验结果显示14-去氧鞘蕊酮U下调细胞周期蛋白D3(CyclinD3)、细胞周期蛋白依赖性激酶6(CDK6),细胞分裂周期蛋白2(CDC2)和上调p21,表明14-去氧鞘蕊酮U可以通过影响CyclinD3、CDK6、CDC2和p21蛋白表达从而抑制细胞从G2进入M期,引起肿瘤细胞周期阻滞。但是,由周期蛋白E激活并导致G1/S过渡的CDK2不受14-去氧鞘蕊酮U的影响。4.根据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结构特点和化学合成可行性,为增强抗肿瘤活性,选取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二萜类化合物Coleolic acid为先导化合物,在分子中引入小分子抗肿瘤药物中常见的苯环、杂环等基团,在Coleolic acid的11位碳上设计并合成了18个新型的Coleolic acid衍生物,所有终产物经1H NMR、13C NMR结构确证。实验结果证明所采用的合成路线经济、操作简便和收率较高,通过MTT检测了它们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出抑制肿瘤细胞增殖活性最优化合物PX15,其IC50值为1.84μg/mL,与先导化合物Coleolic acid(IC50=40.47μg/mL)相比,有了很大的提高。综上所述,本研究结合生物活性跟踪分离,从鞘蕊苏中筛选出单体活性成分14-去氧鞘蕊酮U,并在细胞水平、整体动物水平、和分子水平三方面探讨其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的作用和机制,并以抗肿瘤有效成分Coleolic acid为先导化合物,通过结构改造,合成系列衍生物,发现有研究前景的抗肿瘤活性化合物,为鞘蕊苏抗肿瘤研究提供物质基础,为研制抗肿瘤化学药物提供可供进一步优化的先导化合物。
孙立军[6](2020)在《抗肿瘤活性皂甙OSW-1类似物的合成和活性评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一.2-酰胺基木糖改造的抗肿瘤活性皂甙OSW-1类似物的合成和活性评估从桑德斯虎眼万年青(Ornithogalum saundersiae)的地下球茎中分离得到的虎眼万年青皂甙OSW-1是一类具有极强的广谱抗肿瘤活性的甾体皂甙,一些化学家对该天然产物及其类似物的合成研究,希望通过对OSW-1构效关系的研究,找到其中的药效团,并进一步确定OSW-1的作用机制,确定其靶点蛋白。我们组的史炳锋博士采用Aldol反应构建C16"α-C17"β顺式双羟基的方法,合成的侧酯链为12个碳的OSW-1类似物SBF-1表现出与OSW-1相当甚至更好的的抑制活性。在此基础上,我们用2-酰胺基木糖片段代替原来的2-O-对甲氧基苄基木糖结构,合成了 25个(1→ 3)-连接二糖的和13个(1→4)-连接二糖的类似物。在这些化合物中,甙元侧链在延用SBF-1侧链的长度并在末端引入了叠氮基,以利于后期的衍生化。这38个OSW-1类似物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抑制活性的研究证明2-酰胺基木糖片段的改造提高了分子的抗肿瘤活性,而(1→3)-连接二糖对维持整个分子的活性不可或缺。二.2-苯甲酰基木糖改造的抗肿瘤活性皂甙OSW-1类似物的合成和活性评估在第一部分工作构效关系的基础上,为进一步探讨木糖C2位连接的不同片段结构对整个分子活性的影响,用2-O-对酰胺基苯甲酰基木糖片段代替原来的2-O-对甲氧基苄基木糖结构,合成了 23个2-苯甲酰基木糖改造的OSW-1类似物。在合成中研究了木糖3,4-羟基保护基对选择性合成(1→3)-连接二糖的影响。通过对这些类似物在体外对肿瘤细胞抑制活性的研究,探讨了新的构效关系。我们进一步选用带有荧光基团DBD同时又有抑制活性的OSW-1探针161和167进行了 HeLa细胞内定位实验,发现它们主要进入到溶酶体上。
黄日镇[7](2019)在《基于多靶点策略的松香二萜和五环三萜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肿瘤的转移和耐药是目前肿瘤临床治疗面临的两个巨大挑战,也是肿瘤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机制研究表明,核转录因子NF-κB信号传导与肿瘤发生和发展进程中基因过量表达相关,包括免疫应答、细胞存活、分化、增殖、侵袭和血管生成,NF-κB信号传导已成为抗肿瘤药物研发的热门靶标。基质金属蛋白酶(MMPs)是NF-κB的下游靶基因,已被证明与肿瘤的入侵和转移有着紧密联系。本论文在已取得的初步研究成果之上,选取具有良好抗肿瘤活性和多信号通路作用机制的脱氢松香酸二萜和熊果酸、积雪草酸等五环三萜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优化,以研发靶向NF-κB/MMPs的新型、高效和特异性抗肿瘤药物。(1)合成了系列脱氢松香酸磺胺二肽衍生物(30个化合物)作为潜在的MMPs抑制剂,检测其对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这些化合物对MMP具有相对良好的抑制活性,其中MMP-3的抑制活性优于MMP-8和MMP-9。分子对接研究揭示活性最好的化合物8k其磺酰胺部分和二肽基团与MMP-3活性位点中的关键氨基酸残基形成多个氢键,从而起到增强抑制MMP活性的作用。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显示部分该类化合物展现出比临床抗癌药5-FU更好的抑制活性。特别是化合物8k对HepG2细胞显示出最佳的抑制活性,IC50=4.2±1.1μM。划痕实验证明化合物8k能抑制HepG2细胞的迁移并以剂量依赖性方式诱导Hep G2细胞凋亡。此外,细胞周期分析表明化合物8k阻滞HepG2细胞生长停滞于G1期。(2)合成了系列脱氢松香酸硫脲双磷酸酯衍生物(11个化合物),并研究了目标化合物对SK-OV-3、BEL-7404、A549、HCT-116和NCI-H460等肿瘤细胞系的生长抑制活性。特别是,化合物6e(IC50=1.79±0.43 μM)对SK-OV-3细胞系表现出最佳的抗肿瘤活性。在该细胞系中通过annexinV-FITC/PI双染、诱导ROS产生,线粒体膜电位的去极化,激活caspase以及促凋亡蛋白和抗凋亡蛋白的表达研究其作为细胞凋亡诱导剂的作用。提高ROS的水平,激活caspase-3、caspase-8、caspase-9和Fas,增加Bax的表达,降低Bcl-2的表达,提升B ax/Bcl-2比率证明6e通过线粒体途径和死亡受体途径诱导细胞凋亡。此外,细胞周期分析表明,化合物6e引起细胞周期停滞在G1期。此外,分子对接研究表明6e可以与CDK2的ATP 口袋结合。(3)合成了系列侧链功能化的苯胺熊果酸衍生物(27个化合物)作为潜在的NF-κB抑制剂,并评价其NF-κB抑制活性及其抗肿瘤活性。体外活性测试表明目标化合物对NCI-H460细胞中TNF-α诱导的NF-κB表现出显着的抑制活性,IC50值在微摩尔浓度范围内。构效关系分析揭示侧链为小和强吸电子的基团时能增加NF-κB的失活,而且C-3位乙酰基对NF-κB抑制活性有一定的影响。分子对接研究进一步证明化合物5Y8的侧链二甲基丙胺与NF-κB形成氢键,说明C-28位小基团及强亲电子的功能化侧链是改善活性的重要因素。特别地,化合物5Y8对NCI-H460细胞表现出最优抗增殖活性(IC50=3.08±0.70 μM),而且强于HCPT。此外,所选化合物可有效逆转耐阿霉素肿瘤细胞的多药耐药性,这至少部分地通过阻断NF-κB信号传导途径和诱导细胞凋亡实现。分子作用机制研究表明,代表性化合物5Y8可能通过阻断NF-κB信号通路而抑制NCI-H460细胞增殖并诱导细胞凋亡。同时,细胞周期分析表明化合物5Y8使NCI-H460细胞生长停滞在G1期。(4)合成了系列1,2,3-三唑积雪草酸衍生物(20个化合物)作为NF-κB抑制剂。通过基于细胞的荧光素酶法确定化合物6k对TNF-α诱导的NF-κB活化具有显着的抑制活性,IC50值在较低微摩尔范围内。分子对接研究揭示了 6k和NF-κB间的相互作用模式,其中1,2,3-三唑部分和积雪草酸骨架的羟基与NF-κB的关键氨基酸残基通过多个氢键形成网络结构。表面等离子共振分析验证了化合物6k与NF-κB蛋白间具有较强结合亲和力,平衡解离常数值为0.36μM。深入的作用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6k显着抑制NF-κB/DNA的结合,NF-κB的核转移和IκBα的磷酸化。体外抗肿瘤活性筛选表明化合物6k对A549细胞显示出最优的活性(IC50=2.67±0.06 μM),但弱于DOX的抑制活性。通过流式细胞术和AO/EB染色实验证实化合物6k能诱导A549细胞凋亡。此外,transwell迁移试验表明化合物6k阻断NF-κB信号通路从而抑制体外细胞迁移。本文合成了四个系列共88个化合物,机制研究表明代表性化合物能通过靶向NF-κB或MMPs而抑制肿瘤细胞迁移、逆转肿瘤耐药,这为进一步开发高效的抗肿瘤松香二萜和五环三萜类衍生物提供一定的研究基础。
孔阳[8](2019)在《白花夹竹桃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活性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药用植物内生真菌资源非常丰富,是获得药用化学成分的天然资源库。目前发现的药用成分几乎都可以从植物内生真菌中获取到。以药用植物内生真菌为资源,深入的研究其活性次生代谢产物,对于筛选新药以及开发新的药用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国内外有关白花夹竹桃(Neriumindicum mill.cv Paihua)内生真菌及其活性次生代谢产物的研究报道几乎未见。因此本论文利用生物活性导向分离技术,对白花夹竹桃内生真菌及其活性次生代谢产物进行了系统研究,内容主要包括:白花夹竹桃内生真菌的分离及鉴定,活性菌株的筛选,活性菌株的鉴定和培养基条件考察,活性代谢产物的分离,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解析,单体化合物的抗菌、抗氧化、抗肿瘤和降血糖活性评价。第一,本论文从白花夹竹桃中分离得到35株内生真菌,通过形态学鉴定分别属于4目,5科,9属。其中8株为曲霉属占22.86%,6株为交链孢霉属占17.14%,5株为木霉属占14.29%,5株为链格孢霉属占14.29%,4株为青霉属占11.43%,3株为棒孢霉属占8.57%,2株为葡萄孢霉属占5.71%,1株为拟青霉属,1株为粉孢霉属,可见曲霉属和交链孢霉属为优势菌株。以抗菌活性和代谢产物产量为指标对35株内生真菌进行了筛选,得到3株编号为S1、R3和R13的强抗菌活性菌株。第二,利用ITS(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基因测序技术结合形态学鉴定,对活性菌株S1、R3和R13进行分析,最终确定S1为链格孢霉Alternaria papavericola strain CBS116606(登录号KC584579.1),同源性98%;R3为烟曲霉Aspergillus fumigatus Yu3-7(登录号MG827158.1),同源性100%;R13为烟曲霉Aspergillus strain 112822(登录号EU583496.1),同源性99%。然后,对3株菌的培养基条件和发酵时间进行了优化。确定在28℃下,S1的优化培养条件是NaCl为10%,pH为7的大米固体培养基,发酵周期20天;R3的优化培养条件是含5%NaCl,pH为9的大米固体培养基,发酵周期17天;R13的优化培养条件是NaCl 10%,pH为11的大米固体培养基,发酵周期22天。第三,采用多种色谱及重结晶等分离方法对菌株S1、R3和R13的发酵进行分离纯化得到80个单体化合物。采用各种波谱分析技术对化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最终确定了70个单体化合物的结构,其中生物碱类29个,二苯并吡喃酮类化合物3个,甾体类化合物8个,有机酸及其酯类8个,多元醇4个,苯丙素类4个,异香豆素3个,香豆酮类2个,二苯基酮类2个,其他类型化合物7个。其中化合物1-hydroxy-10-methyl-sinomenine(70)是一个新化合物,属于吗啡类生物碱。化合物methyl3,5-dihydroxy-2-(2-hydroxy-6-methoxy-4-methyl-benzoyl)benzoate(69),是一个新天然产物,为首次从天然界分离得到。第四,对单体化合物进行了抗菌、抗癌、抗氧化和抗糖尿病活性筛选。(1)抗菌活性实验表明,有26种单体化合物对指示菌具有强抑制作用,主要为生物碱类、有机酸和二苯并吡喃酮类等。以二苯并吡喃酮为母核的AME(Alternariol-5-methylether)对4种细菌和9种植物病原菌都有很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苹果腐烂菌、芍药炭疽病菌、白菜黑斑病菌、辣椒疫霉菌、稻瘟病菌、番茄灰霉菌的抑制作用强于多菌灵。AOH(Alternariol)对供试的4种细菌和4种植物病原菌(苹果腐烂菌、西瓜枯萎病菌、番茄灰霉菌和辣椒疫霉)具有强抑制作用。(2)采用MTT法,以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人肺癌细胞A549、人乳腺癌细胞MCF-7为模型对8种活性单体化合物的抗肿瘤活性进行了初步评价,结果显示Ergosterol peroxide、Fumitremorgin B对人肺癌细胞A549的IC50值分别为14.3μmol/L、19.8μmol/L,有较好的抑制作用。AOH对人前列腺癌细胞PC3、人肺癌细胞A549和人乳腺癌细胞MCF-7的IC50值分别为28.6μmol/L、20.3μmol/L和47.04μmol/L,有较好的抑制作用。(3)抗氧化实验发现,样品对DPPH自由基清除能力的顺序为:AOH>Demethoxy-fumitremorgin C>Ergosterol peroxide>Fumitremorgin B>Alternariol-5-O-β-D-glycoside>AME>Helvolic acid>Monomethyl ochratoxin,以上8个化合物有不同程度的抗氧化活性。(4)抗糖尿病活性研究表明,AME和AOH对α-淀粉酶和α-葡萄糖苷酶有明显的抑制作用。AME和AOH可以明显提高STZ糖尿病模型小鼠体重,降低小鼠血糖,增强糖尿病小鼠的糖耐量,提高糖尿病小鼠血清胰岛素,降低糖尿病小鼠胰腺、肾脏、睾丸和肝脏细胞的损伤。本论文对白花夹竹桃内生真菌及其次生代谢产物以及单体化合物的生物活性进行系统研究。研究结果为白花夹竹桃内生真菌的研究奠定了基础,丰富了吗啡类生物碱和二苯基酮类化合物的种类,拓宽了植物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类型,还为新型的抗菌剂和降血糖药物的研制提供了依据。
刘军[9](2018)在《基于两种二萜骨架的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天然产物是新药发现的重要来源。自然界中存在许多含量及其丰富的大宗天然产物,这类天然产物具有含量大、种类多、结构复杂、廉价易得等特点,同时大宗天然产物价格普遍偏低、生产附加值微薄。萜类化合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种类繁多,是天然产物中最多的一类,其中又以二萜类化合物结构类型最为丰富,且具有如抗肿瘤、抗微生物、心血管保护等药理活性,成药性强,许多二萜类化合物已成为临床药物上市,如紫杉醇、穿心莲内酯等。借助天然产物复杂的骨架结构、广泛的生物学活性,一方面以大宗天然产物为原料,直接对其进行结构修饰与改造,提高生物活性、降低毒副作用,增强成药性;另一方面可以聚焦结构复杂、制备成本高昂的上市小分子药物,利用与其结构相似的大宗天然产物骨架或结构片断,对天然产物进行有针对性的结构改造,借助其核心骨架或结构片断,同时引入关键药效基团,制备结构新颖的衍生物,研制活性更强、安全性更高的创新药物。同时,能够简化制备工艺、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大宗天然产物的利用价值。蛋白酶激活受体-1(Protease-activated receptor 1,PAR1)是近些年新发现的抗血小板药物靶点,抑制PAR1受体能够阻断由凝血酶介导的血小板聚集和病理性血栓扩大的过程,但不影响由TXA2和ADP参与的人体正常保护性止血过程。因此,PAR1抑制剂具有安全高效的特点。美国默沙东公司在天然产物喜巴辛结构的基础上,经结构优化研发出第一个小分子PAR1拮抗剂Vorapaxar,并于2014年在美国上市,主要用于有心脏病发作史的患者和下肢动脉栓塞的患者,临床效果明显。然而其结构复杂(具有7个手性中心)、合成路线长(线性合成步骤为16步)、制备成本高,同时该药生物半衰期较长(126-269 h),当副作用发生时,没有合适的药品能够抵抗和缓解这种副作用,存在安全风险。同时,我们发现二萜类化合物穿心莲内酯结构中稠合二环手性中心的构象与Vorapaxar结构中对应部分的关键手性中心完全一致。因此,我们借助穿心莲内酯的骨架结构,在确保其关键手性中心构象不变的前提下,与Vorapaxar中的重要的药效团杂合,快速高效地制备了一系列结构新颖的Vorapaxar类似物。通过体外活性评价,筛选出活性优良的PAR1小分子拮抗剂,以PAR1抑制活性及药代动力学参数为指导,进行不断的结构优化,提高活性,改善药代动力学性质,最终发现具有全新结构的PAR1小分子拮抗剂1-39。该化合物具有显着的PAR1抑制活性,IC50为1.1 μM;体内外实验均证实其能够显着抑制由凝血酶及TRA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IC50分别为0.65 μM和1.6 μM,同时对胶原蛋白和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没有抑制作用,显示出良好的选择性。同时药代动力学研究表明化合物1-39 口服生物利用度高达52.5%,且半衰期为3.1 h,半衰期较Vorapaxar明显缩短,能够大幅降低Vorapaxar由于半衰期过长,药物易体内蓄积导致的出血风险。重要的是,借助于穿心莲内酯的手性骨架,化合物1-39的合成路线(9步)较Vorapaxar明显缩短,收率显着提高(21%)、成本明显降低,是潜在的具有全新结构的新一代PAR1小分子拮抗剂。我们课题组前期在对化合物库中的萜类化合物进行抗真菌活性筛选时,发现许多四环二萜类化合物具有良好的抗真菌活性,其中大多含有α,β-不饱和酮基团,然而由于天然产物量的限制,无法对其进行多样化的修饰以进一步提高活性。大宗天然产物甜菊苷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产物异甜菊醇是具有典型四环二萜结构的化合物。抗真菌活性评价发现其具有较弱的抗真菌活性,MIC为256μg/mL。在异甜菊醇骨架的基础上构建环外α,β-不饱和酮基团,其活性提高了 4倍,MIC=64μg/mL。进一步在其结构的基础上,连接线粒体靶向基团三苯基磷阳离子,靶向线粒体,发现其抗真菌活性又提高了约8倍,MIC = 8μg/mL。我们在此基础上,通过改变连接链的类型及长短等多样化的修饰,衍生出一系列化合物,活性筛选出活性最优化合物11-31,其MIC达到0.5 μg/mL,强于两性霉素B。进一步对其进行多种菌株活性评价,包括外排泵过表达株、临床耐药株等,都显示出强大的抑菌及杀菌作用,能够克服真菌耐药问题。同时继续深入的机制研究发现化合物Ⅱ-31能够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同时刺激胞内ROS的产生,从而损伤线粒体,另外线粒体外膜蛋白Tom70的分布由正常的管状分布变为聚集状分布,进一步证实化合物Ⅱ-31能损伤线粒体导致细胞死亡。被膜的形成是真菌耐药的主要原因之一,我们研究发现化合物Ⅱ-31不仅能抑制被膜形成,同时具有显着的清除成熟被膜的作用。进一步我们通过构建秀丽隐杆线虫-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发现化合物Ⅱ-31能显着提高感染线虫的生存率,且毒性较低。总之,通过借助廉价易得的大宗天然产物异甜菊醇的基本骨架,衍生出一系列具有抗真菌活性的化合物,进一步结构优化得到活性最优化合物Ⅱ-31,其不仅能够抑制真菌生长,也能杀灭真菌,且能杀死耐药菌,同时能够抑制被膜形成,清除成熟被膜,是潜在的能够克服真菌耐药的新型抗真菌药物。另外,我们课题组在前期的研究中还发现,具有不饱和酮基团的四环二萜类化合物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活性。我们对以异甜菊醇为骨架构建环外不饱和酮基团的化合物Ⅱ-14进行抗肿瘤活性筛选,发现其具有良好的抗肿瘤活性,IC50值在10μM。我们以其为底物,通过形成二聚体或连接多样化的不饱和酮基团,从而增加药效团。另外,通过连接碱性基团靶向溶酶体,得到一系列衍生物。进一步活性筛选证实部分新得到的衍生物抗肿瘤活性有所提高,然而未达到我们的期望值,我们需要进一步结构优化。由于A环除羧基外,缺少可修饰基团,尚无人做过改造。我们首次在A环构建不饱和酮及五元不饱和内酯活性基团,得到一系列结构新颖的衍生物,对其进行活性筛选,得到具有良好活性的先导化合物Ⅲ-32,IC50值为2μM。进一步以化合物Ⅲ-32为底物,进行结构优化,通过对D环引入曼尼希碱、肟等碱性基团,同时通过Baeyer-Villiger重排、Beckman重排等多样化的构建内酯、内酰胺环等,进一步得到一系列结构新颖的衍生物,对其进行活性筛选,发现D环具有肟甲醚基团的化合物Ⅲ-53活性最优,IC50值为0.29 μM。进一步对其进行机制研究,表明化合物Ⅲ-53主要通过诱导LMP,破坏溶酶体,导致细胞死亡。化合物Ⅲ-53抗肿瘤活性显着,具有发展成为抗肿瘤候选药物的潜力。总之,我们借助大宗天然产物穿心莲内酯及异甜菊醇的骨架结构,简便快捷、有针对性地构建了几个系列结构新颖的衍生物,经过不断的结构优化,发现了几个活性显着,极具成药性的小分子化合物,实现了大宗天然产物的高值化利用。
赵得瑞[10](2018)在《苦参的化学成分及改善卷烟评吸品质的植物挥发性成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论文由四章组成。第一章综述了槐属(Sophora)植物苦参(Sophora flavescens Ait.)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研究进展;第二章论述了槐属植物苦参根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第三章主要论述了改善卷烟评吸品质的植物挥发性成分研究;第四章是对本论文所做工作的总结。苦参系豆科(Leguminosae)槐属植物,已有2000多年的药用历史,根部入药,具有清热燥湿、杀虫利尿,主治热痢、妇科炎症、麻风、皮肤痛痒等症。为了进一步寻找结构新颖、活性良好的单体化合物,我们利用各种分离材料和色谱技术,如TLC薄层层析、Sephadex LH-20凝胶柱、MCI反相柱色谱、硅胶柱层析、及高效液相色谱等,并结合现代波谱学手段,对苦参的化学成分进行了系统的研究,从其甲醇提取物中共分离鉴定了29个单体化合物,包括2个新的异戊烯基二氢黄酮sophoraflavanone M(13)和sophoraflavanone N(14)。已知化合物分别被鉴定为:matrine(1),sophocarpine(2),sophoridine(3),sophoranol(4),17β-hydroxysophoridine(5),(+)-9α-hydroxymatrine(6),oxymatrine(7),oxysophocarpine(8),7,11-dehydromatrine(9),leontalbine(10),anagyrine(11),harman(12),(2S)-5,7-hydroxy-8-dimethylallyflavanone(15),(2S)-7-hydroxy-5-methoxy-8-prenylflavanone(16),(2S)-8-[2-(3-hydroxyisopropyl)-5-methyl-4-hexenyl]-2′-methoxy-5,7,4′-trihydroxyflavanone(17),(2S)-7,8-((2,2-dimethylbenzopyran)-2′′-isopropenyl)-flavanone(18),kurainone(19),kushenol A(20),sophoraflavanone G(21),(2S)-5,7,4′-trihydroxy-8-lavanduly flavanone(22),friedelin(23),11,12-epoxy-3,6-dihydroxy-24-norurs-3-en-2-on-(28→13)-olide(24),5α-Ergosta-7,22E-dien-3β-ol(25),5,8-epidioxy-5α,8α-ergosta-6,22E-dien-3β-ol(26),rubiadin(27),3-propyl-1,2,4-trimethoxybenzenm(28)和2-Propenoic acid-3-(3-hydroxy-4-methoxyphenyl)-tridecyl ester(29)。另外,我们对分离得到的部分单体化合物进行了体外抑制NO生成和抗流感病毒活性研究。吸烟者长伴有口干舌燥、咽喉疼痛、咳嗽多痰等弊端,选择合适的植物提取物添加到卷烟中改善这些缺点是很有研究前景的,故本实验以石香薷、野苏子、铁皮石斛、绿萝花、代代花和云红花6种植物作为单方,以及石香薷、野苏子、百合、枇杷叶、罗汉果和麦冬分别取三种植物排列组合配比为1:1:1制成的20种配方,用乙酸乙酯或苯乙醇提取得到浸膏,用水、无水乙醇或三醋酸甘油酯溶解浸膏,制成0.01%的供试样品,添加到卷烟中,通过双盲评吸,确定改善卷烟效果的最优单方和配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技术分析最优单方和配方植物中浸膏的化学成分,从最优单方铁皮石斛的挥发油中共鉴定了23个化合物,包括7个脂肪酸类,8个酯类成分和8个其它成分;从最优配方中共鉴定出24个化合物,其中主要包括5个有机酸类、3个酯类、9个烃类和7个其他成分。实验结果表明,脂肪酸和酯类是上述单方和配方改善卷烟评吸效果的主要成分。急性经口毒性试验结果表明,单方石斛和石香薷-野苏子-罗汉果配方的LD50分别为大于5000和10000 mg/kgBW,根据急性经口毒性分级标准评价,上述单方和配方属实际无毒。
二、3,7-二硝基二苯并溴五环盐诱导K562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3,7-二硝基二苯并溴五环盐诱导K562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四种特殊生境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化合物结构 (新化合物用*表示) |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动物来源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研究概况 |
1.1.1 生物碱类化合物 |
1.1.2 萜类化合物 |
1.1.3 聚酮类化合物 |
1.1.4 内酯类化合物 |
1.1.5 肽类化合物 |
1.1.6 其他类化合物 |
1.2 本课题组对动物来源真菌的研究概况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动物来源真菌的分离及鉴定 |
2.1 试验材料 |
2.1.1 供试材料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耗材与试剂 |
2.1.4 培养基配方 |
2.2 试验方法 |
2.2.1 真菌菌株分离与纯化 |
2.2.2 目标菌株的筛选 |
2.2.3 菌株的鉴定 |
2.3 试验结果 |
2.3.1 异色瓢虫来源真菌的分离及鉴定 |
2.3.2 目标菌株的筛选 |
2.3.3 目标菌株的鉴定结果 |
2.3.4 讨论 |
第三章 目标菌株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
3.1 引言 |
3.2 试验材料 |
3.2.1 供试菌株 |
3.2.2 试验仪器 |
3.2.3 试验耗材及试剂 |
3.2.4 培养基配制 |
3.3 Setosphaeria sp.LGWB-2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
3.3.1 菌株的发酵 |
3.3.2 发酵产物的提取 |
3.3.3 发酵产物的分离 |
3.3.4 单体化合物的结构解析 |
3.4 Fusarium sp.LGWB-7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
3.4.1 菌株的发酵 |
3.4.2 发酵产物的提取及预处理 |
3.4.3 发酵产物的分离 |
3.4.4 单体化合物结构解析 |
3.5 Aspergillus sp.HNMF-114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
3.5.1 菌株的发酵 |
3.5.2 发酵产物的提取及预处理 |
3.5.3 发酵产物的分离 |
3.5.4 单体化合物结构解析 |
3.6 Cochliobolus sp.F-PDA-W-7 次级代谢产物的分离及结构鉴定 |
3.6.1 菌株的发酵 |
3.6.2 发酵产物的提取 |
3.6.3 发酵产物的分离 |
3.6.4 单体化合物结构解析 |
第四章 动物来源真菌单体化合物活性测试 |
4.1 试验材料 |
4.2 试验仪器 |
4.3 试验试剂及耗材 |
4.4 试剂配制 |
4.4.1 磷酸缓冲盐溶液(PBS,0.1 mol/L,p H=6.8) |
4.4.2 PNPG溶液(2.5 mmol/L) |
4.4.3 PBS缓冲液(p H7.2) |
4.4.4 胰酶消化液储存液 |
4.4.5 MTT工作液(5 mg/m L) |
4.4.6 SDS-HCl溶液 |
4.4.7 0.1%Triton X-100 液 |
4.5 试验方法 |
4.5.1 α-糖苷酶抑制活性 |
4.5.2 抗炎活性 |
4.5.3 抗虫活性 |
4.5.4 抗肿瘤活性 |
4.5.5 小菜蛾抑制活性 |
4.6 试验结果 |
4.6.1 样品α -糖苷酶抑制活性测试结果 |
4.6.2 样品抗炎活性测试结果 |
4.6.3 样品抗虫活性测试结果 |
4.6.4 样品细胞毒活性测试结果 |
4.6.5 小菜蛾致死实验测试结果 |
第五章 Monocerin抗肿瘤机制研究 |
5.1 试验材料 |
5.1.1 供试材料 |
5.1.2 试验试剂及耗材 |
5.1.3 试验仪器 |
5.1.4 试剂配制 |
5.2 试验方法 |
5.2.1 划痕法检测化合物对肿瘤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
5.2.2 Transwell小室法检测化合物对肿瘤细胞侵袭能力的影响 |
5.2.3 流式细胞仪检测化合物Monocerin对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 |
5.2.4 流式细胞仪检测化合物对肿瘤细胞周期的影响 |
5.2.5 RT-CA检测药物处理下细胞的阻抗变化 |
5.2.6 免疫印迹试验检测Monocerin对 Huh-7 细胞蛋白靶点表达 |
5.2.7 统计学分析 |
5.3 试验结果 |
5.3.1 Monocerin抑制Huh-7 细胞迁移结果 |
5.3.2 Monocerin抑制Huh-7 细胞侵袭结果 |
5.3.3 Monocerin引起的Huh-7 细胞凋亡结果 |
5.3.4 Monocerin引起的Huh-7 细胞周期结果 |
5.3.5 Monocerin引起的Huh-7 细胞RT-CA试验结果 |
5.3.6 免疫印迹检测Monocerin对 Huh-7 细胞蛋白靶点表达结果 |
第六章 结论与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2)昆虫内生真菌Aspergillus lentulus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1.2.1 抗真菌活性 |
1.2.2 抗细菌活性 |
1.2.3 抗癌活性 |
1.3 内生真菌次级代谢产物的种类 |
1.3.1 生物碱 |
1.3.2 聚酮 |
1.3.3 萜类 |
1.3.4 类固醇 |
1.3.5 大环内酯 |
1.4 研究目的与内容 |
1.4.1 研究的目的 |
1.4.2 研究的具体内容 |
第2章 Aspergillus lentulus的发酵条件优化及代谢产物分离 |
2.1 概述 |
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材料 |
2.3 实验方法 |
2.3.1 菌种的鉴定与保藏 |
2.3.2 培养基的筛选 |
2.3.3 真菌的发酵以及条件的确定 |
2.3.4 代谢产物的提取与检测 |
2.3.5 薄层色谱分析 |
2.3.6 硅胶柱层析 |
2.3.7 反相ODS柱层析 |
2.3.8 大孔吸附树脂 |
2.3.9 HPLC分析及Pre-HPLC制备 |
2.3.10 代谢产物分离流程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菌种鉴定 |
2.4.2 不同培养基对代谢产物的影响 |
2.4.3 次级代谢产物分离纯化 |
2.5 小结 |
第3章 Aspergillus lentulus的代谢产物结构鉴定 |
3.1 概述 |
3.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3.2.1 实验仪器 |
3.2.2 实验材料 |
3.3 实验方法 |
3.3.1 核磁共振波谱 |
3.3.2 质谱分析 |
3.3.3 ECD分析 |
3.3.4 紫外吸收光谱分析 |
3.3.5 红外光谱分析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分离鉴定的化合物 |
3.4.2 新合物的结构鉴定 |
3.4.3 已知化合物的结构鉴定 |
3.4.4 代谢产物生源途径推测 |
3.5 小结 |
第4章 次级代谢产物的活性筛选 |
4.1 概述 |
4.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4.2.1 实验仪器 |
4.2.2 实验材料 |
4.3 实验方法 |
4.3.1 细胞毒活性 |
4.3.2 抗菌活性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抗肿瘤活性结果分析 |
4.4.2 抗菌活性结果分析 |
4.5 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主要创新点 |
5.3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成果 |
(3)水曲柳和鸡桑根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梣属植物概况 |
1.2 梣属植物化学成分研究概况 |
1.2.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 |
1.2.2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 |
1.2.3 香豆素类化合物 |
1.2.4 木脂素类化合物 |
1.2.5 黄酮类化合物 |
1.2.6 酚酸类化合物 |
1.2.7 三萜类化合物 |
1.2.8 其它化合物 |
1.3 梣属植物药理及生物活性研究概况 |
1.3.1 抗氧化活性 |
1.3.2 抗癌活性 |
1.3.3 抗炎活性 |
1.3.4 神经保护活性 |
1.3.5 降压活性 |
1.3.6 抗菌活性 |
1.3.7 抗衰老活性 |
1.3.8 抗弓形虫活性 |
1.3.9 抗真菌活性 |
1.3.10 抗疟疾活性 |
1.3.11 其它活性 |
1.4 桑属植物研究概况 |
1.5 鸡桑根化学成分研究基础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主要研究内容 |
1.7.1 水曲柳种子、叶子化学成分研究 |
1.7.2 水曲柳种子单体化合物活性评价 |
1.7.3 水曲柳种子抗肥胖活性研究 |
1.7.4 水曲柳种子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
1.7.5 水曲柳种子活性提取物分析方法研究 |
1.7.6 鸡桑根化合物酶抑制活性、抗癌活性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
1.7.7 鸡桑根及其黄酮类化合物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研究 |
第二章 水曲柳种子、叶子化学成分研究 |
2.1 概述 |
2.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2.2.1 植物材料 |
2.2.2 实验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3 实验方法 |
2.3.1 水曲柳种子的提取和分离 |
2.3.2 水曲柳叶子的提取和分离 |
2.3.3 水曲柳种子DCM–1组分GC–MS分析 |
2.4 水曲柳种子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
2.4.1 环烯醚萜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
2.4.2 苯乙醇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
2.4.3 香豆素和木脂素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
2.4.4 三萜和甾体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
2.4.5 简单酚酸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
2.4.6 脂肪酸内酯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
2.4.7 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
2.4.8 其它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
2.4.9 水曲柳种子DCM–1组分GC-MS分析结果 |
2.5 水曲柳叶子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
2.5.1 香豆素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
2.5.2 环烯醚萜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
2.5.3 黄酮及其苷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
2.5.4 酚酸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
2.5.5 三萜及甾体类化合物结构鉴定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水曲柳种子HPLC-DAD分析方法研究 |
3.1 概述 |
3.2 实验试剂、仪器、分析标准品 |
3.3 实验方法 |
3.3.1 HPLC-DAD分析方法 |
3.3.2 供试样品溶液制备 |
3.3.3 标准品溶液制备 |
3.3.4 定性和定量 |
3.3.5 方法学验证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标准曲线及其线性 |
3.4.2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 |
3.4.3 重复性和稳定性 |
3.4.4 加样回收率 |
3.4.5 定量结果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水曲柳种子单体化合物活性筛选 |
4.1 概述 |
4.2 实验试剂、仪器耗材、筛选化合物 |
4.2.1 实验试剂 |
4.2.2 实验仪器及耗材 |
4.2.3 筛选的化合物 |
4.3 实验方法 |
4.3.1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 |
4.3.2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 |
4.3.3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 |
4.3.4 胰脂肪酶抑制活性 |
4.4 结果与讨论 |
4.4.1 酶活性筛选结果 |
4.4.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初步讨论 |
4.4.3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初步讨论 |
4.4.4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初步讨论 |
4.4.5 胰脂肪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初步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水曲柳种子抗肥胖活性研究 |
5.1 概述 |
5.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5.2.1 实验材料、试剂 |
5.2.2 实验仪器 |
5.3 水曲柳种子对高脂饮食诱导肥胖小鼠的影响 |
5.3.1 实验动物 |
5.3.2 模型建立 |
5.3.3 实验设计 |
5.3.4 检测指标 |
5.3.5 组织病理学检查 |
5.3.6 小鼠肠道菌群16S r RNA基因测序及统计分析 |
5.3.7 统计分析 |
5.4 水曲柳种子对HepG2 细胞脂质堆积作用的影响 |
5.4.1 细胞株 |
5.4.2 MTT法检测细胞存活率 |
5.4.3 油红O染色实验 |
5.4.4 HepG2 细胞中TG和TC的测定 |
5.5 结果与讨论 |
5.5.1 水曲柳种子对肥胖小鼠体重的影响 |
5.5.2 水曲柳种子对肥胖小鼠血清及肝脏中血脂指标的影响 |
5.5.3 水曲柳种子对肥胖小鼠脂质代谢酶活性的影响 |
5.5.4 水曲柳种子对肥胖小鼠肝脏Apo A5、PPAR-α、SREBP-1c和 LXR-α蛋白的影响 |
5.5.5 水曲柳种子对肥胖小鼠肝功能、氧化应激和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 |
5.5.6 小鼠肝脏及脂肪组织病理学观察 |
5.5.7 水曲柳种子对肥胖小鼠肾功能的影响 |
5.5.8 水曲柳种子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5.5.9 水曲柳种子对HepG2 细胞存活率的影响 |
5.5.10 水曲柳种子对HepG2 细胞形态的影响 |
5.5.11 水曲柳种子对HepG2 细胞中TG和TC含量的影响 |
5.6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水曲柳种子抗糖尿病活性研究 |
6.1 概述 |
6.2 实验材料、试剂及仪器 |
6.2.1 实验材料、试剂 |
6.2.2 实验仪器 |
6.3 水曲柳种子对高脂饮食/链脲佐菌素诱导糖尿病小鼠的影响 |
6.3.1 实验动物 |
6.3.2 模型建立 |
6.3.3 实验设计 |
6.3.4 小鼠体重和血糖的测定 |
6.3.5 葡萄糖耐量测定 |
6.3.6 胰岛素耐量测定 |
6.3.7 检测指标 |
6.3.8 组织病理学检查 |
6.3.9 小鼠肠道菌群16S rRNA基因测序及统计分析 |
6.3.10 统计分析 |
6.4 水曲柳种子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对L02 细胞葡萄糖消耗作用的影响 |
6.4.1 细胞株 |
6.4.2 L02 细胞葡萄糖消耗的测定 |
6.5 结果与讨论 |
6.5.1 水曲柳种子对糖尿病小鼠体重的影响 |
6.5.2 水曲柳种子对糖尿病小鼠空腹血糖的影响 |
6.5.3 水曲柳种子对糖尿病小鼠糖耐量和胰岛素耐量的影响 |
6.5.4 水曲柳种子对糖尿病小鼠血清胰岛素的影响 |
6.5.5 水曲柳种子对糖尿病小鼠血脂的影响 |
6.5.6 水曲柳种子对糖尿病小鼠肝功能及氧化应激的影响 |
6.5.7 水曲柳种子对糖尿病小鼠肾功能的影响 |
6.5.8 小鼠肝脏及肾脏组织病理学检查 |
6.5.9 水曲柳种子对小鼠肠道微生物的影响 |
6.5.10 水曲柳种子环烯醚萜类化合物对L02细胞葡萄糖消耗作用的影响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鸡桑根单体化合物生物活性研究 |
7.1 概述 |
7.2 实验试剂、仪器耗材、筛选化合物 |
7.2.1 实验试剂 |
7.2.2 实验仪器及耗材 |
7.2.3 筛选的化合物 |
7.3 实验方法 |
7.3.1 鸡桑根化合物酶抑制活性实验 |
7.3.2 鸡桑根抗癌活性实验 |
7.4 鸡桑根化合物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与讨论 |
7.4.1 鸡桑根化合物酶抑制活性筛选结果 |
7.4.2 α-葡萄糖苷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初步讨论 |
7.4.3 乙酰胆碱酯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初步讨论 |
7.4.4 酪氨酸酶抑制活性构效关系初步讨论 |
7.5 鸡桑根黄酮对肺癌A549细胞抑制作用及机制研究结果与讨论 |
7.5.1 鸡桑根黄酮对A549细胞的抑制作用 |
7.5.2 鸡桑根黄酮通过线粒体途径诱导A549细胞凋亡 |
7.5.3 鸡桑根黄酮通过PI3k/Akt/mTOR信号通路介导A549细胞自噬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鸡桑根对化学性肝损伤的辅助保护作用研究 |
8.1 概述 |
8.2 实验材料、试剂与仪器 |
8.2.1 实验材料 |
8.2.2 实验试剂与仪器 |
8.3 实验方法 |
8.3.1 鸡桑根提取物中活性黄酮类分析方法建立 |
8.3.2 体内动物实验 |
8.3.3 体外细胞实验 |
8.4 鸡桑根提取物中活性黄酮类分析方法建立结果与讨论 |
8.4.1 标准曲线及其线性 |
8.4.2 日内和日间精密度 |
8.4.3 重复性和稳定性 |
8.4.4 加样回收率 |
8.4.5 定量结果 |
8.5 鸡桑根提取物对酒精性肝损伤小鼠的影响 |
8.5.1 鸡桑根提取物对小鼠体重的影响 |
8.5.2 鸡桑根提取物对小鼠肝匀浆中MDA、GSH和TG的影响 |
8.5.3 鸡桑根提取物对小鼠血清中ALT和AST的影响 |
8.5.4 组织病理学检查 |
8.6 鸡桑根提取物中黄酮化合物对CCl_4诱导HepG2细胞损伤的影响 |
8.7 本章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1.发表学术论文 |
2.申请(授权)专利 |
致谢 |
作者简介 |
1.基本情况 |
2.教育背景 |
3.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其它奖励 |
(4)新型Luotonin A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新型Luotonin A类似物的设计与合成 |
1.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 |
1.2.1 E环取代的Luotonin A类似物4a-j的合成 |
1.2.2 Luotonin A开环类似物20 的合成 |
1.2.3 AB环被替换的Luotonin A类似物26a和26b的合成 |
1.2.4 E环 F原子被替换的Luotonin A类似物31a-c的合成 |
1.3 实验部分 |
1.3.1 试剂与仪器 |
1.3.2 化合物纯度测定 |
1.3.3 化合物合成 |
1.4 本章总结 |
第二章 新型Luotonin A类似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2.1 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价 |
2.2 实验部分 |
2.1.1 仪器与试剂 |
2.1.2 实验方法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4 本章总结 |
第三章 新型Luotonin A类似物对拓扑异构酶I抑制活性研究 |
3.1 拓扑异构酶I抑制活性研究 |
3.1.1 仪器与试剂 |
3.1.2 实验方法 |
3.1.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2 分子对接研究 |
3.2.1 实验部分 |
3.2.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 本章总结 |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5)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与化学合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分离与筛选 |
1.鞘蕊苏的物质部位和组分的提取分离及活性筛选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细胞 |
1.1.2 主要试剂与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鞘蕊苏部位和有效组分的制备 |
1.2.2 MTT检测鞘蕊苏不同部位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3 MTT检测鞘蕊苏Q3 部位不同流份段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4 统计学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3.1 Q1-Q9 各部位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2 鞘蕊苏抗肿瘤活性部位Q3 的不同流份段对A549 细胞增殖的影响 |
1.4 讨论 |
2.鞘蕊苏抗肿瘤活性组分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活性筛选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细胞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活性流份段G、H、J的分离与纯化 |
2.2.2 MTT检测鞘蕊苏活性部位各化学成分抗肿瘤活性 |
2.2.3 统计学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各化学成分对HeLa、A375、HCT-8和LS174-T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 |
2.4 讨论 |
第二章 鞘蕊苏有效成分(14-去氧鞘蕊酮U)抗肿瘤作用的药效学研究 |
1.14-去氧鞘蕊酮U体外抑制肿瘤细胞增殖研究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细胞 |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2 实验方法 |
1.2.1 药物母液的配制 |
1.2.2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多种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1.2.3 14-去氧鞘蕊酮U抑制A549和LLC细胞增殖的时间效应变化 |
1.2.4 统计学方法 |
1.3 实验结果 |
1.3.1 14-去氧鞘蕊酮U对不同肿瘤细胞增殖的影响 |
1.3.2 14-去氧鞘蕊酮U抑制A549和LLC增殖的时间效应变化 |
1.4 讨论 |
2.14-去氧鞘蕊酮U对荷瘤小鼠体内抗肿瘤作用研究 |
2.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1.1 实验动物 |
2.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2.2 实验方法 |
2.2.1 模型的建立、分组及给药 |
2.2.2 移植瘤平均体积、重量、脏器系数及肿瘤抑制率检测 |
2.2.3 统计学方法 |
2.3 实验结果 |
2.3.1 14-去氧鞘蕊酮U对 LLC荷瘤小鼠体重和抑瘤率的影响 |
2.3.2 14-去氧鞘蕊酮U对 LLC荷瘤小鼠瘤体积和脏器系数的影响 |
2.4 讨论 |
第三章 鞘蕊苏有效成分(14-去氧鞘蕊酮U)抗肿瘤作用机制研究 |
1.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1.1 细胞株 |
1.1.2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1.3 主要试剂的配制 |
1.2 实验方法 |
1.2.1 Hoechst33258 染色检测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 |
1.2.2 蛋白免疫印迹法(WB)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PARP、caspase-3和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 蛋白的表达 |
1.2.3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Bax和Bcl-2 的表达 |
1.2.4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caspase-4、caspase-12、CHOP、Bip和 IRE1-α的表达 |
1.2.5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2.6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Atg5、beclin-1 和LC3Ⅱ/Ⅰ的表达 |
1.2.7 蛋白免疫印迹法检测A549和LLC细胞中CDC2、CDK2、CDK6、CyclinB1、CyclinD3和p21 的表达 |
1.2.8 统计学分析 |
1.3 实验结果 |
1.3.1 Hoechst33258 染色检测不同浓度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凋亡形态的影响 |
1.3.2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PARP、caspase-3 和Cleaved-PARP、Cleaved-caspase-3、Bax和Bcl-2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3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Bip,IRE1-α,XBP1s、CHOP、caspase-4和Cleaved-caspase-12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4 激光共聚焦扫描显微镜观察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 细胞自噬相关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5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Atg5、beclin-1、LC3Ⅱ/Ⅰ蛋白表达的影响 |
1.3.6 14-去氧鞘蕊酮U对 A549和LLC细胞中CDC2、CDK2、CDK6、CyclinB1、CyclinD3、p21 蛋白表达的影响 |
1.4 讨论 |
第四章 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类似物的化学合成及活性筛选 |
1.C-11位不同侧链的Coleolic acid类似物的合成及活性筛选 |
1.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1.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1.3 合成实验部分 |
1.3.1 主要试剂及仪器 |
1.3.2 目标化合物PX1-PX6 的合成 |
1.4 C-11 位不同侧链的Coleolic acid类似物的抗肿瘤活性评价 |
1.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1.4.2 实验方法 |
1.4.3 实验结果 |
1.5 讨论 |
2.N-取代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系列衍生物的合成及活性筛选 |
2.1 目标化合物的设计 |
2.2 目标化合物的合成路线 |
2.3 合成实验部分 |
2.3.1 主要试剂与仪器 |
2.3.2 目标化合物PX7-PX18 的合成 |
2.4 N-取代氨基二硫代甲酸酯系列衍生物的抗肿瘤活性评价 |
2.4.1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4.2 实验方法 |
2.4.3 实验结果 |
2.5 讨论 |
第五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文献综述 |
参考文献 |
附图 |
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6)抗肿瘤活性皂甙OSW-1类似物的合成和活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糖苷化反应进展 |
1.3 抗肿瘤活性皂甙OSW-1的研究进展 |
第二章 2-酰胺基木糖改造的抗肿瘤活性皂甙OSW-1类似物的合成和活性评估 |
2.1 背景介绍 |
2.2 抗肿瘤活性皂甙OSW-1类似物甙元的合成 |
2.3 D-木糖给体的合成 |
2.4 L-阿拉伯糖受体的合成 |
2.5 二糖的合成 |
2.6 SBF-1的合成 |
2.7 (1→3)-连接二糖类似物的合成 |
2.8 (1→4)-连接二糖类似物的合成 |
2.9 OSW-1类似物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估 |
2. 10本章小结 |
第三章 2-苯甲酰基木糖改造的抗肿瘤活性皂甙OSW-1类似物的合成和活性评估 |
3.1 背景介绍 |
3.2 BDA保护C3,4-羟基的D-木糖给体的合成 |
3.3 TES保护C3,4-羟基的D-木糖给体的合成 |
3.4 二糖的合成 |
3.5 OSW-1类似物的合成 |
3.6 OSW-1探针的合成 |
3.7 OSW-1类似物和探针的体外抗肿瘤活性评估 |
3.8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文总结 |
第五章 实验部分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部分化合物的核磁谱图 |
附录二 化合物一览表 |
附录三 OSW-1类似物抑制肿瘤细胞生长活性总结表(IC_(50))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基于多靶点策略的松香二萜和五环三萜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引言 |
1.2 脱氢松香酸的研究进展 |
1.2.1 抗肿瘤活性 |
1.2.2 抗菌活性 |
1.3 五环三萜的抗肿瘤研究进展 |
1.3.1 熊果酸抗肿瘤活性研究 |
1.3.2 积雪草酸抗肿瘤活性研究 |
1.4 NF-κB与肿瘤间的关系研究 |
1.5 MMPs与癌症转移 |
1.5.1 MMPs的功能 |
1.5.2 MMPs的分类 |
1.5.3 MMPs的结构及其抑制剂 |
1.6 展望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脱氢松香酸磺酰胺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MMPs抑制活性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原料、试剂与仪器 |
2.2.2 合成路线 |
2.2.3 合成步骤 |
2.2.3.1 化合物8a-8u的合成 |
2.2.3.2 化合物9a-9u的合成 |
2.2.4 基质金属蛋白酶活性测定 |
2.2.5 分子对接 |
2.2.6 体外抗肿瘤活性测试 |
2.2.7 体外抗迁移活性测试 |
2.2.8 细胞周期分析 |
2.2.9 细胞凋亡分析 |
2.2.10 AO/EB染色分析 |
2.2.11 数据显着性分析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体外MMPs抑制活性检测及构效关系分析 |
2.3.2 分子对接 |
2.3.3 体外抗肿瘤活性研究 |
2.3.4 化合物8k抑制HepG2细胞迁移 |
2.3.5 细胞周期分析 |
2.3.6 化合物8k诱导HepG2细胞凋亡 |
2.3.7 吖啶橙/溴化乙锭(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双磷酸酯脱氢松香酸硫脲衍生物的合成及药理活性评价 |
3.1 前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原料、试剂与仪器 |
3.2.2 合成路线 |
3.2.3 合成步骤 |
3.2.3.1 化合物4的制备 |
3.2.3.2 化合物6a-6k的制备 |
3.2.4 药理活性测试 |
3.2.4.1 体外细胞毒性检测 |
3.2.4.2 细胞凋亡分析 |
3.2.4.3 Hoechst 33258染色分析 |
3.2.4.4 AO/EB染色分析 |
3.2.4.5 活性氧(ROS)测定 |
3.2.4.6 线粒体膜电位检测 |
3.2.4.7 caspase-3和-9活性测定 |
3.2.4.8 细胞周期分析 |
3.2.4.9 Western Blotting分析 |
3.2.4.10 CDK2酶测定 |
3.2.4.11 分子对接 |
3.2.4.12 统计分析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构效关系分析 |
3.3.2 化合物6e诱导SK-OV-3细胞凋亡 |
3.3.3 化合物6e诱导SK-OV-3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表征 |
3.3.4 化合物6e诱导ROS产生 |
3.3.5 化合物6e诱导线粒体途径依赖性凋亡 |
3.3.6 化合物6e激活半胱蛋白酶和释放细胞色素c |
3.3.7 化合物6e诱导促凋亡蛋白和抗凋亡蛋白的表达 |
3.3.8 细胞周期的分析 |
3.3.9 分子对接 |
3.3.10 CDK2抑制活性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功能化侧链的熊果酸苯胺衍生物作为NF-κB抑制剂研究 |
4.1 前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原料、试剂与仪器 |
4.2.2 合成路线 |
4.2.2.1 制备化合物2Y的一般程序 |
4.2.2.2 制备化合物3Y的一般程序 |
4.2.2.3 制备化合物5Y的一般程序 |
4.2.3 细胞毒活性测定 |
4.2.4 抑制TNF-α诱导的NF-κB活化测试 |
4.2.5 分子对接 |
4.2.6 细胞凋亡分析 |
4.2.7 细胞周期分析 |
4.2.8 Hoechst 333258测定 |
4.2.9 蛋白质印迹 |
4.2.10 NF-κB DNA结合试验 |
4.2.11 数据显着性分析 |
4.3 结果和讨论 |
4.3.1 体外细胞毒活性 |
4.3.2 抑制NCI-H460肺癌细胞中TNF-α诱导的NF-κB活化 |
4.3.3 对接模型 |
4.3.4 化合物5Y8抑制NF-κB/DNA结合 |
4.3.5 选择的化合物对耐药细胞系的影响 |
4.3.6 化合物5Y8抑制NCI-H460细胞中TNF-α-TAK1-NF-κB信号级联反应 |
4.3.7 化合物5Y8诱导NCI-H460细胞凋亡 |
4.3.8 细胞周期分析 |
4.3.9 Hoechst 33258对NCI-H460细胞凋亡的形态学表征 |
4.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积雪草酸1,2,3-三唑衍生物阻断NF-κB活化及抗肿瘤活性研究 |
5.1 前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原料、试剂与仪器 |
5.2.2 合成路线 |
5.2.3 积雪草酸衍生物的合成 |
5.2.3.1 化合物5a-5h的合成 |
5.2.3.2 化合物6a-6l的合成 |
5.2.4 抑制TNF-α诱导的NF-κB活化测试 |
5.2.5 NF-κB DNA结合试验 |
5.2.6 SPR分析 |
5.2.7 分子对接 |
5.2.8 免疫荧光染色 |
5.2.9 细胞毒活性测定 |
5.2.10 细胞凋亡分析 |
5.2.11 细胞周期分析 |
5.2.12 Hoechst 333258测定 |
5.2.13 蛋白质印迹 |
5.2.14 Transwell迁移试验 |
5.2.15 数据显着性分析 |
5.3 结果和讨论 |
5.3.1 体外抑制TNF-α诱导的A549肺癌细胞NF-κB活化 |
5.3.2 分子对接 |
5.3.3 表面等离子体共振测定 |
5.3.4 化合物6k抑制NF-κB/DNA结合 |
5.3.5 化合物6k抑制NF-κB易位至细胞核 |
5.3.6 化合物6k抑制IKKβ和IκBα磷酸化的活性 |
5.3.7 体外细胞毒活性 |
5.3.8 化合物6k诱导A549细胞凋亡 |
5.3.9 AO/EB染色法检测细胞凋亡 |
5.3.10 化合物6k在体外抑制A549细胞的迁移 |
5.4 结论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致谢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以第一作者发表论文题录 |
(8)白花夹竹桃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活性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说明 |
Structure of secondary metabolites |
1 文献综述 |
1.1 白花夹竹桃简介 |
1.1.1 化学成分 |
1.1.2 药理作用 |
1.2 植物内生菌概况 |
1.3 植物内生真菌的研究进展 |
1.3.1 概述 |
1.3.2 内生真菌与药用植物的关系 |
1.3.3 内生真菌活性代谢物质 |
1.3.4 内生真菌的分离方法 |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2 白花夹竹桃内生真菌的分离及活性菌株筛选 |
2.1 材料、试剂及仪器 |
2.2 方法 |
2.2.1 实验培养基的配制 |
2.2.2 内生真菌的分离纯化方法 |
2.2.3 内生真菌的形态学鉴定方法 |
2.2.4 活性菌株初筛方法 |
2.2.5 活性菌复筛方法 |
2.3 结果与分析 |
2.3.1 内生真菌分离结果 |
2.3.2 活性菌株初筛结果 |
2.3.3 活性菌株复筛结果 |
2.4 小结 |
3 活性内生真菌的鉴定及培养条件优化 |
3.1 材料、试剂与仪器 |
3.1.1 材料 |
3.1.2 试剂 |
3.1.3 主要仪器设备 |
3.2 方法 |
3.2.1 活性菌株的形态学鉴定方法 |
3.2.2 活性菌株基因测序方法 |
3.2.3 活性内生真菌的培养基优化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S1 的鉴定结果 |
3.3.2 R3 的鉴定结果 |
3.3.3 R13 的鉴定结果 |
3.3.4 培养基NaCl含量考察结果 |
3.3.5 培养基pH的考察结果 |
3.3.6 NaCl含量与pH的综合考察结果 |
3.3.7 发酵时间考察结果 |
3.4 小结 |
4 活性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及结构鉴定 |
4.1 内生真菌S1 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 |
4.1.1 材料、试剂和仪器 |
4.1.2 S1 的大量发酵培养 |
4.1.3 S1 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 |
4.1.4 S1 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解析 |
4.2 白花夹竹桃内生真菌R3 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 |
4.2.1 材料 |
4.2.2 R3 的扩大培养 |
4.2.3 R3 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 |
4.2.4 R3 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
4.3 白花夹竹桃内生真菌R13 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 |
4.3.1 材料 |
4.3.2 R13 的发酵培养 |
4.3.3 R13 次生代谢产物的提取分离 |
4.3.4 R13 次生代谢产物的结构鉴定 |
4.4 小结 |
5 次生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研究 |
5.1 抗菌活性测试 |
5.1.1 材料 |
5.1.2 方法 |
5.1.3 结果与讨论 |
5.1.4 抗菌活性的构效关系分析 |
5.2 对肿瘤细胞增殖抑制活性 |
5.2.1 材料 |
5.2.2 方法 |
5.2.3 结果与讨论 |
5.2.4 抗肿瘤活性的构效关系分析 |
5.3 抗氧化活性 |
5.3.1 材料 |
5.3.2 方法 |
5.3.3 结果与讨论 |
5.4 体外降糖活性 |
5.4.1 材料 |
5.4.2 方法 |
5.4.3 结果与讨论 |
5.5 对STZ致 II型糖尿病模型小鼠降血糖活性 |
5.5.1 材料 |
5.5.2 方法 |
5.5.3 结果与讨论 |
5.5.4 降血糖机理初步分析 |
5.6 小结 |
6 结论及创新点 |
6.1 结论及创新点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图:新化合物及部分活性化合物核磁图谱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9)基于两种二萜骨架的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第一章 前言 |
1.1 二萜类化合物简介 |
1.2 穿心莲内酯 |
1.2.1 抗肿瘤作用 |
1.2.2 抗病毒作用 |
1.2.3 镇痛、退热、抗炎、杀菌、降糖等作用 |
1.3 甜菊苷 |
1.3.1 微生物转化 |
1.3.2 化学修饰与改造 |
1.3.2.1 抗肿瘤作用 |
1.3.2.2 抗病原微生物作用 |
1.3.2.3 降血糖、抗高血压及心肌保护作用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PAR1抑制剂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
第一节 简介 |
第二节 PAR1抑制剂的设计 |
第三节 PAR1抑制剂的合成及优化 |
2.3.1 基于C-9杂合位点的杂合体Ⅰ-13a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2.3.2 基于C-4杂合位点的杂合体Ⅰ-21及其衍生物的合成 |
2.3.3 活性测试及先导化合物Ⅰ-13a的发现 |
2.3.4 化合物Ⅰ-13a的结构优化 |
2.3.5 进一步结构优化及候选化合物Ⅰ-39的发现 |
2.3.6 化合物Ⅰ-39抗人血小板聚集实验 |
2.3.7 化合物Ⅰ-39对豚鼠体内血小板聚集抑制实验 |
2.3.8 药代动力学实验 |
2.3.9 构效关系分析 |
2.3.10 分子模拟分析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节 实验部分 |
2.5.1 PAR1抑制剂的合成 |
2.5.1.1 仪器与试剂 |
2.5.1.2 试剂预处理 |
2.5.1.3 化合物合成及表征数据 |
2.5.2 PAR1抑制活性评价 |
2.5.2.1 实验原理 |
2.5.2.2 样品准备 |
2.5.2.3 试剂配制 |
2.5.2.4 钙离子内流实验 |
2.5.2.5 数据分析 |
2.5.3 体外人血小板聚集抑制实验 |
2.5.3.1 仪器与耗材 |
2.5.3.2 血小板聚集抑制实验 |
2.5.4 豚鼠体内血小板聚集抑制实验 |
2.5.4.1 动物 |
2.5.4.2 血小板聚集抑制实验 |
2.5.5 体内药代动力学研究 |
2.5.5.1 仪器 |
2.5.5.2 标准系列溶液制备 |
2.5.5.3 血浆样品预处理 |
2.5.5.4 标准曲线 |
2.5.5.5 样品采集 |
2.5.5.6 样品测定和数据处理 |
2.5.6 药物体内代谢稳定性研究 |
2.5.7 分子模拟分析 |
2.5.8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 |
2.5.8.1 仪器 |
2.5.8.2 单晶衍射数据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基于异甜菊醇骨架的靶向线粒体抗真菌药物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
第一节 简介 |
第二节 实验设计、合成及活性优化 |
3.2.1 异甜菊醇衍生物的合成 |
3.2.2 基于异甜菊醇母核构建不饱和酮基团 |
3.2.3 饱和脂肪碳链连接的异甜菊醇衍生物三苯基膦偶联体 |
3.2.4 含有哌嗪环的碳链连接的异甜菊醇衍生物三苯基膦偶联体 |
3.2.5 聚乙二醇链连接的异甜菊醇衍生物三苯基膦偶联体 |
第三节 抗真菌活性研究 |
3.3.1 抗真菌活性筛选 |
3.3.2 化合物Ⅱ-31的杀菌作用 |
3.3.3 化合物Ⅱ-31对线粒体功能的影响 |
3.3.3.1 化合物Ⅱ-31对线粒体膜电势的影响 |
3.3.3.2 化合物Ⅱ-31对线粒体外膜蛋白Tom70分布的影响 |
3.3.3.3 化合物Ⅱ-31对ROS产生的影响 |
3.3.4 化合物Ⅱ-31对白色念珠菌被膜的影响 |
3.3.4.1 化合物Ⅱ-31抑制白色念珠菌被膜形成 |
3.3.4.2 化合物Ⅱ-31对白色念珠菌成熟被膜的清除作用 |
3.3.4.2.1 XTT法检测 |
3.3.4.2.2 AlamaBlue染色法检测 |
3.3.4.2.3 FDA/PI双染实验 |
3.3.5 化合物Ⅱ-31能够抑制菌丝形成提高线虫存活率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节 实验部分 |
3.5.1 异甜菊醇衍生物的合成 |
3.5.1.1 实验仪器和试剂预处理 |
3.5.1.2 化合物合成及表征数据 |
3.5.2 X射线单晶衍射分析 |
3.5.3 最小抑菌浓度(MIC) |
3.5.4 最小杀菌浓度(MFC) |
3.5.5 时间-杀菌曲线 |
3.5.6 JC-1检测线粒体膜电势的变化 |
3.5.7 检测胞内ROS含量 |
3.5.8 检测线粒体外膜蛋白Tom70-GFP分布 |
3.5.9 化合物Ⅱ-31对白色念珠菌被膜的影响 |
3.5.9.1 抑制被膜形成 |
3.5.9.2 清除成熟被膜 |
3.5.9.3 AlamaBlue细胞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细胞存活情况 |
3.5.9.4 FDA/PI双染实验 |
3.5.10 秀丽隐杆线虫-白色念珠菌感染实验 |
3.5.10.1 秀丽隐杆线虫的培养 |
3.5.10.2 建立秀丽隐杆线虫-白色念珠菌感染模型 |
3.5.10.3 II-31对秀丽隐杆线虫的毒性 |
3.5.10.4 数据分析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基于异甜菊醇骨架的抗肿瘤药物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 |
第一节 简介 |
第二节 异甜菊醇衍生物的设计合成 |
4.2.1 偶联成二聚体及活性测试 |
4.2.2 连接多样化的不饱和酮基团及活性测试 |
4.2.3 连接弱碱性基团及活性测试 |
4.2.4 基于A环的不饱和酮构建 |
4.2.5 基于A环的不饱和内酯构建 |
4.2.6 A环、D环同时多样化修饰 |
4.2.7 活性筛选 |
4.2.8 活性化合物Ⅲ-32的结构优化 |
第三节 活性研究 |
4.3.1 活性筛选 |
4.3.2 化合物Ⅲ-53靶向溶酶体作用 |
第四节 本章小结 |
第五节 实验部分 |
4.5.1 异甜菊醇衍生物的合成 |
4.5.1.1 实验仪器和试剂预处理 |
4.5.1.2 化合物合成及表征数据 |
4.5.2 代表性化合物抗肿瘤活性评价 |
4.5.2.1 材料与试剂 |
4.5.2.2 细胞培养 |
4.5.2.3 MTT实验 |
4.5.2.4 自噬检测 |
4.5.2.5 溶酶体膜完整性检测 |
4.5.2.6 免疫荧光染色 |
4.5.2.7 Western blotting蛋白分析 |
4.5.2.8 酶活检测 |
4.5.2.9 数据分析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附录: 目标化合物的谱图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10)苦参的化学成分及改善卷烟评吸品质的植物挥发性成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苦参根中分离得到的化合物 (*新化合物) |
第一章 苦参的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研究进展 |
1.1 引言 |
1.2 苦参的化学成分研究进展 |
1.2.1 黄酮类化合物 |
1.2.2 生物碱类化合物 |
1.2.3 三萜类及其它类型化合物 |
1.3 苦参的药理活性研究 |
1.3.1 抗肿瘤活性 |
1.3.2 抗炎镇痛活性 |
1.3.3 抗过敏平喘活性 |
1.3.4 抗菌、抗病原微生物活性 |
1.3.5 对心血管系统的影响 |
1.3.6 免疫调节活性 |
1.3.7 其他活性 |
1.4 小结 |
第二章 苦参根部化学成分研究 |
2.1 前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植物来源 |
2.2.2 实验仪器与材料 |
2.2.3 苦参生物碱部分的提取与分离 |
2.2.4 苦参黄酮部分的提取与分离 |
2.2.5 体外抑制NO生成活性筛选 |
2.2.6 抗抗流感病毒活性的筛选 |
2.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3.1 化学成分研究结果 |
2.3.2 生物活性筛选结果 |
2.4 小结 |
第三章 改善卷烟评吸品质的植物挥发性成分研究 |
3.1 前言 |
3.2 云南特色植物制备烟用单方香精香料研究 |
3.2.1 材料与方法 |
3.2.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2.3 小结 |
3.3 云南特色植物制备烟用配方香精香料研究 |
3.3.1 配方提取物材料与方法 |
3.3.2 结果分析与讨论 |
3.3.3 小结 |
3.4 急性经口毒性试验 |
3.4.1 试验材料和方法 |
3.4.2 试验结果与讨论 |
第四章 总结与展望 |
4.1 实验总结 |
4.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硕士期间发表和待发表的论文 |
四、3,7-二硝基二苯并溴五环盐诱导K562肿瘤细胞凋亡作用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四种特殊生境真菌次级代谢产物及其生物活性研究[D]. 刘莎莎. 河北大学, 2021
- [2]昆虫内生真菌Aspergillus lentulus的次级代谢产物研究[D]. 王志杰.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水曲柳和鸡桑根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研究[D]. 郭森. 西北大学, 2020
- [4]新型Luotonin A类似物的设计、合成与抗肿瘤活性研究[D]. 向远航.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12)
- [5]鞘蕊苏抗肿瘤活性成分的药效作用与化学合成研究[D]. 彭小芝.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20(08)
- [6]抗肿瘤活性皂甙OSW-1类似物的合成和活性评估[D]. 孙立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20(01)
- [7]基于多靶点策略的松香二萜和五环三萜类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抗肿瘤活性研究[D]. 黄日镇. 东南大学, 2019(05)
- [8]白花夹竹桃内生真菌次生代谢产物及其活性的研究[D]. 孔阳. 陕西科技大学, 2019(08)
- [9]基于两种二萜骨架的衍生物的设计、合成及活性研究[D]. 刘军. 山东大学, 2018(12)
- [10]苦参的化学成分及改善卷烟评吸品质的植物挥发性成分研究[D]. 赵得瑞. 昆明理工大学, 2018(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