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如何科学地训练中小学管乐队(三)(论文文献综述)
曹卉柠[1](2020)在《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活动现状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西洋管乐团从17世纪的欧洲发展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由于其独特的演奏魅力,气势磅礴的音响效果,深受广大音乐爱好者的喜爱。1881年在我国上海英美租界创办了第一支“上海公共管乐队”,并逐渐在全国推广开来,成为深受国民喜爱的音乐表演形式。在2011年版《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学习器乐演奏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高对音乐的理解,表达和创造能力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目前我国小学纷纷组建起小学管乐团,但由于我国管乐团发展起步较晚,发展时间短,缺乏一定的理论基础和大量的实践经验,导致在小学管乐团的教学活动中出现了如学生演奏水平参差不齐,练琴时间短,缺乏独立自主能力,教师教学方法单一,缺乏教师培训,缺乏学生喜爱的排练曲目,教学中创新能力不足等问题。本文采用文献调查法收集整理了三百余篇文献资料,研读了大量相关法律法规及课程标准,通过观察法深入学校实地调查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的学生学习现状,教师教学现状及学校课程资源三方面内容。通过问卷调查法对学生基本信息和学习现状做了调查分析,通过访谈法对现阶段我国小学西洋管乐团教师教学现状进行详细描述。以期进一步提升小学西洋管乐团管理规范化,教学模式合理化,师资及设备完善。为今后小学管乐团的社团教学发展提供调查结果及理论依据,以期更好的提高教学质量,为小学西洋管乐团的社团教学活动起促进作用。
衷欣然[2](2020)在《地方中学生管乐团现状与教学实践研究 ——以漳州市中学生管乐团为例》文中提出美育作为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在2018年提出“作好美育工作弘扬中华美育精神。”现今,我国多地中学响应号召,建立诸如中学生管乐团的音乐实践团体。但由于各地经济文化发展、音乐教学水平的不同,各地区的中学生管乐团发展水平也参差不齐。本文以漳州市中学生管乐团的成员、相关负责老师为研究对象。运用了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以及个案研究法研究讨论了漳州地区中学生管乐团的组建状况以及教学实践情况。第一章概述了我国中学生管乐团概况,分三个小节阐述了我国中学生管乐团发展概况和管乐团乐器及其编制、布局。第二章对漳州市中学生管乐团现状进行调查,分三个小节对调查分析进行呈现。第三章阐述了漳州市中学生管乐团教学实践,分三个小节对教学设计、教案设计、排练记录进行研究。第四章根据调研漳州市中学生管乐团所呈现出的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与思考。本文旨在通过研究,能为漳州市中学生管乐团的发展提供可行的参考。
肖凯元[3](2020)在《小学管乐团长笛声部教学个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小学课外音乐活动主要形式之一——管乐团课程,有着陶冶情操、培养音乐素养的功用,它已经逐步成为一股蓬勃发展的力量繁盛于校园之中。长笛作为小学管乐团中的一个重要声部,其音色饱满细腻、婉转悠扬、极富感染力,在管乐团、管弦乐团中处于不可取代的地位,小学生们通过学习长笛,能够在很大程度上的提高自身的呼吸能力、加强情感的体验。并随着乐器练习的不断进步,对于提高他们的审美雅趣也能起到极大的作用。由于管乐团课程在教学纲要中没有得到明确制定,并且中小学校对于管乐团乐器教学也没有硬性要求,这致使长笛单技课教学处在了尴尬境地。主要表现在长笛教学重心向乐团排练曲目倾斜、基本功的练习不能得到重视以及长笛课程中音乐情感体验的缺失等等,这一系列的问题都有悖于长笛教学的初心。小学生处于在身心发展之关键时刻,他们缺乏自我判断力,但是自我、自尊意识却在逐渐增加。因此长笛教师应当了解小学生这一阶段的认知特点,在教学中须针对学生的身心特征加以正确的分析与引导,并且结合适合他们且现代化的丰富教学方式,以此来提升他们对音乐学习的效率。“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三者构成了三维目标的统一整体,是教学活动中应该达成的首要目标。不论在长笛教学还是第一课堂中,三维目标都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依据。长笛课程与三维目标的结合不仅能够改变目前教学内容重心偏移的现象,还能巩固学生乐器学习的基本功并且使他们在课程中收获良好的情感体验,最终以促使其审美雅趣的升华。本研究将以三维目标为长笛课程的设计依据来实践,分为以下三部分进行:一、对管乐团、长笛声部以及长笛声部教学内容等方面进行访谈及调查,充分了解学校管乐团与长笛声部的基本情况,长笛声部教师的教学内容、教学方式以及课堂中情感体验情况等。二、结合三维目标制定教学设计,首先从长笛正确的基本功练习方法到练习曲与乐曲过渡的形式达到知识与技能的夯实以及过程与方法的掌握。同时通过在长笛课程中引入欣赏环节,使学生们从各式各样的音乐文化赏析中得到情感的体验与优良价值观的建设。三、亲身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根据长笛声部学生与乐团指挥的反馈,总结提出能够有效使得长笛教学更为合理化与科学化的若干建议。
刘振[4](2019)在《泉港北管变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泉港北管,于福建地区而言是一个极具个性的地方性乐种,最突出之特点便是其“混杂性”,如泉港北管的曲目源流分别来源于江苏、安徽、浙江及广东等地区,并取自江南丝竹、广东音乐、京剧等乐种之乐曲;其乐队所使用的提弦、月琴源于京剧,北嗳仔、北双清及伬胡均借用于莆仙戏,壳仔弦、乞食琴来自歌仔戏等;其音乐本体主要受到了南音及莆仙戏的影响;等等。如此外来乐种何以能扎根、繁盛于艺术多类、繁杂之泉港?经过历史漫长的浸礼,其于当地发生了哪些文化变迁?这都值得学术界去探讨、研究。本文的研究对象是流行于现泉州市泉港区的地域性乐种,名泉港北管,又称小调、小曲、曲仔、北曲,当地人多直称为北管,并无涉“台湾北管”或其它地域内“北管”,以此为辨别。由于历史材料的缺失及历史阔别之久远,故此,本文的研究内容是以在世艺人口述、历史材料及少量历史物证为基础而构建。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搜集法、田野调查法、参与实践法、深度访谈法及音乐形态学、结构学分析法,对泉港北管的历时变迁进行了较为全面、深入的耙梳、研究,对其变迁内容进行详尽的展现、比较及分析,并对泉港北管未来发展之路予以鄙见。从宏观来说,笔者以长期搜索、梳理材料及研究为证,认为泉港北管主要于历时的传承、音乐形态、乐队构成、文化功能等方面发生变迁。从微观来说,泉港北管的曲谱来源呈现出地域、乐种多元化;当代创作于内容、表演形式等方面发生转变;泉港北管受到了莆仙戏、南音之影响,并否认泉港北管流派之存在;其传承群体由单一趋向多元化,参与民俗仪式由多元走向单一化;泉港北管彼时与此时之文化功能同样不为一致;等等。总括而言,以笔者之视野观之,以上研究几乎涵盖了泉港北管的变迁整体外貌。
戚玉敏[5](2019)在《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音乐校本课程研究 ——以武汉市钢都小学管乐队实训为例》文中提出当前,“核心素养”是世界教育的热点问题,也是我国教育界重要的课题之一。随着《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相关文件的颁布,且在一线教学中逐步展开实践。现如今,各门学科不仅加强了对于融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念的尝试,并试图将“核心素养”三大方面和六大素养更融合的落实在学科教学中。作为学生全面发展中必不可少一个组成部分,音乐教育具有其他基础教育学科无可比拟的重要作用。在核心素养视域下,笔者尝试构建“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与音乐学科课程的衔接模式,在课堂教学统领下,从广域课程的角度,以音乐校本课程设计为立足点,从而在开展音乐教学时,能够全面落实“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理念。而怎样将“核心素养”与现行学校课程相整合?除了与学科课程紧密联系的素养外,其他相关的素养要点又该如何系统的、规范的、有组织的落实?与现有学科课程的关系如何协调?如何对此教育活动进行科学评价?笔者基于《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课题组在《人民教育》期刊发布有关其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从宏观层面上对“核心素养”视阈下进行广域音乐课程的构建。这三个方面的落实途径分别是:第一,借助课程改革使核心素养得到落实;第二;借助学科教学使核心素养得到落实;第三,借助教学评价对核心素养的落实进行客观分析。照应上述笔者提出的问题给予回答:从广域课程的角度,立足于音乐校本课程;以“湖北省武汉市钢都小学管乐队实训为例”进行教学实践;对实际教学情况进行数据信息分析及教学评价。
张凯明[6](2019)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军乐队教学研究 ——以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为例》文中认为我们党和国家将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作为教育方针贯彻到整个教育发展方向里,将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总的方向和目标,其中也包含了职业教育。音乐美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军乐又是音乐中的组成部分,所以对职业学校学生的美育具有积极促进作用。中等职业教育是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近些年从国家层面也越来越重视职业教育,并从政策和资金上给予了大力扶持,但是城市中等职业学校与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在师资、规模、就业、生源等方面还是有一定差距的。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是一所农村中等职业学校,该校自13年创办了军乐队,经过几年的发展如今已取得了阶段性成功,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和管理体系。通过文献研读和整理发现,关于军乐队的研究,当今学术界基本是关于军乐队的发展和现状做研究,对于军乐队实操训练的研究非常少,有的也只是就乐队某一两点的研究进行浅析,而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军乐队的研究也是泛泛而谈,关于中等职业学校的教学实践研究暂时没有发现,可见大家对职业教育的关注度还不高,也忽略了军乐队或者说音乐在职业学校德育和美育以及综合素质的积极影响。本论文就是希望在前人的基础上,根据职业性特征将笔者通过一线实践教学和管理的经验、模式理论化,给其它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开发与实施军乐队教学、管理提供一定的借鉴意义,并对该校军乐队后期发展提出建议。该文主要使用访谈法、文献研究法、归纳总结法和实践研究法对职业教育本质特征和军乐队进行了概述,然后对该校军乐队的创建、发展、教学、管理、实践进行阐述,其中重点对军乐队的教学体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评价进行了详细阐述,此外对于《保卫黄河》个案也进行了教学分析。接着针对在教学和实践中出现的时间、乐手、乐器、乐队、师资问题进行剖析,并从乐手、教师、学校三面提出自己的反思及建议,最后将如何在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开发与实施军乐队教学和管理提出一些看法及建议。
郭同吉[7](2018)在《学校师生管乐队有效性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宜宾市第四中学为例》文中研究指明管乐队是音乐合奏团体,它是由西洋吹奏乐器:木管、铜管、与打击乐器组成的合奏团体;始于15世纪的德国,是军队生活的常备部分,后传至法国、英国和新大陆,并不断得以发展。(1)西洋管乐被人们所喜爱主要得益于乐器自身的不断改良,即木管乐器对机械原理的不断改进和铜管乐器对活塞的运用。(2)从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开始,管乐艺术在我国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学校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摇篮,随着管乐艺术在我国的蓬勃发展,学校已成为管乐艺术培养的一个重要场所。(3)学校成立管乐队有着重要的意义,不仅可以培养学生的群体意识,也可以培养其吃苦耐劳的精神,增强节奏感和韵律感,还能赋予孩子们无穷的智慧和力量。作者以宜宾市第四中学师生管乐队为研究对象;通过文献法、调查法、个案研究法、访谈法对宜宾市第四中学师生管乐队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各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调查与研究,并统计出该管乐队在建设与发展中的优势与不足。其次,作者又立足于学校管乐队有效性建设与有效性发展两个方面,提出了一系列改进建议与措施,比如:1.加大学校领导对管乐艺术的重视与支持;2.精心筛选每位管乐队员;3.有效使用与保养管乐器;4.科学规划管乐教学进程;5.提升管乐队员组织纪律意识;6.大力加强对学校特色品牌的宣传力度;7.建立管乐队科学的、系统的训练方法等。希望通过此文章的研究,能对四川地区及其他周边地区兄弟学校管乐队的建设与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价值。
章志慧[8](2018)在《农村高中管乐团的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 ——以张家口沙岭子中学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行,艺术教育在学校教育中显现出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是学校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管乐团活动的开展,既体现了学校艺术教育的多样性,又能够让学生在参加管乐团活动中掌握一项音乐技能,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发展;也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增强当代农村高中生的集体观念,感受到团队的力量,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本文以张家口市沙岭子中学管乐团为例,运用个案分析法、访谈法、观察法和行动研究等研究方法,对农村高中管乐团的组建与教学实践进行了考察、分析与研究。在实践中总结出适合农村学校管乐团发展的教学模式,以及针对零基础的高中生开展管乐技能训练的教学方法,力图探索出有利于推动农村高中管乐团发展的建议与对策。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进行论述。其中绪论部分对本论文的研究缘由、研究目的与意义、文献综述、研究思路方法等内容进行了详细阐述。笔者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分析、归纳,将国内外管乐团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对我国的中小学管乐团的组建和实践现状有了初步的认识。本文的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管乐团”的概念界定、常规编制以及本文中“管乐团”的编制界定,并对沙岭子中学管乐团的编制及各个声部的组成进行了介绍。第二章,主要围绕张家口市沙岭子中学管乐团的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其中包括沙岭子中学的概况,沙岭子中学艺术教育的概况,沙岭子中学管乐团组建的缘由,乐队编制乐器购买,以及管乐团团员的选拔与管理情况。第三章是张家口市沙岭子中学管乐团的教学实践探索与对策研究,首先针对沙岭子中学管乐团的教学实践情况进行了介绍,包括课堂教学组织模式和教学实践活动这两个方面。其次,总结了在农村高中管乐团组建、管理和教学中所遇到的问题,并提出了基于农村高中管乐团发展的可行性建议。本文通过对张家口市沙岭子中学管乐团的组建与教学实践活动进行分析、研究,力图总结出更为有效的针对农村高中管乐团的训练方法,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能够让学生更好的掌握管乐器的演奏技能,同时,促进农村高中管乐团的不断发展。最后希望可以通过笔者的研究,为今后农村高中管乐团的组建与实践活动提供一定的参考,为管乐教育的普及,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
金秋[9](2018)在《对中学西洋管乐教育的思考 ——以文华中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1903年袁世凯在天津建立一所军乐学校——“津郡乐工学堂”,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专业培养关于管乐人才的学校,标志着中国近代西方管乐教育的开端。①这也意味着中国管乐教育的发展至今已有115年的历史了。而文华中学成立了最早一支由中国人自己演奏的铜管乐队,理应成为这115年管乐教育发展历史中的重要里程碑。鉴于笔者多年从教于文华中学并负责管乐班的组织教学工作,在研究此论题时具有不少便利条件以及有着浓厚的兴趣,也充分认识到现今的管乐班在很多方面仍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值得我们去发现问题并加以改善。由此展开了对此论题的调查、研究及分析。本论文共由六个部分构成:1、绪论:由研究背景与意义,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研究现状这三大方面的阐述组成,为后面几章的内容作一个铺垫,也是全文内容结构的梳理。2、第一章:“中学西洋管乐教育的现状分析”以“中学西洋管乐教育的发展与现状分析”和“中学西洋管乐教学的概述”这两个方面的分析为主。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研究论述,一是能对中学西洋管乐教育的现状有全面的了解,二是对文华中学管乐教育的发展研究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3、第二章:“文华中学西洋管乐教学现状”以“师资力量”、“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课外实践活动”“学生对管乐团的态度调查”“家长对管乐团的态度调查”这六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这六个方面进行研究论述,能够比较全面的阐述文华中学西洋管乐教学发展现状。4、第三章:“文华中学西洋管乐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以“文华中学西洋管乐教学中的优势”和“文华中学西洋管乐教学中的不足”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剖析,为后面第四章中“针对文华中学教学发展现状所提出的具体建议”做了铺垫,便于提出符合实际情况的建议,大大增强了建议的可行性。5、第四章:“对中学西洋管乐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以“对文华中学西洋管乐教学的思考”和“从文华中学管乐教学发展现状所引发的对中学管乐教育的思考及建议”这两个方面展开分析。由于笔者有亲身经历这一客观条件,这部分内容以“针对文华中学教学发展现状所提出的具体建议”为主。主要是从可操作性的角度提出一些具体措施,达到对管乐团各个方面的改进提升,以期对文华中学管乐团的发展贡献出一份力量。6、结论:针对这四章内容作出概述,得出本文的研究结论,以期对中学西洋管乐教育的后续研究提供一些理论资料。
鲁玢珏[10](2017)在《论小学西洋管乐队组织与建设 ——以武汉市红领巾学校为例》文中研究指明西洋管乐传入中国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而学校管乐教育主要在中小学的音乐活动和学校管乐队中得以发展。小学发展西洋管乐队,可以借助行进管乐其强大的艺术感染力,使参与其中的学生通过边行进吹奏边表演的方式感受到音乐艺术的魅力,帮助学生走出“被动听唱”的音乐学习模式,使其积极主动的参与学校的音乐文化生活中,陶冶情操、提高自我审美能力,丰富校园文化。本论文以武汉市红领巾学校西洋管乐队为研究对象。由于本人在此工作单位担任音乐教师5年,积累了一定的工作经验和感悟,深刻认识到小学管乐教育还有很大拓展的空间,小学西洋管乐队的演奏水平有待提高,因此开展了对本课题的研究。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有文献综述法、归纳分析法、调查问卷。绪论部分,运用了文献综述法和归纳分析法主要介绍了研究背景和意义,并且对国内外文献资料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在阅读大量文献的基础上,撰写了文献综述,并介绍了我国中小学管乐团的发展概况。第一章“管乐艺术教育的发展概况”讨论了国内外管乐团的发展概况、中国小学管乐团的发展概况及武汉市红领巾学校乐团的发展概况。第二章“武汉红领巾学校西洋管乐队教育活动现状调查”,采取问卷调查的形式对学校管乐队的队员、队员的家长和指导老师进行了调查并对结果进行了统计和分析。第三章笔者根据调查结果深度剖析了学校管乐队在组织建设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管乐教学的相关配套设施的利用率不高;教师资源不足;乐谱和教程资源不足;乐队训练时间不足。第四章“发展武汉市红领巾学校西洋管乐队的建议”根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可行性的建议:第一是合理选拔队员及配备乐器;第二是提高管师资水平;第三是广泛选择教材及积极创编;第四是规范管乐队日常训练。最后在结论和展望中,还有一些对武汉市红领巾学校西洋管乐队的其他建议。希望这一以理论和实际相结合的研究课题,能有效地提高武汉市红领巾学校西洋管乐队的演奏水平,体现音乐教育的多样性和日常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二、如何科学地训练中小学管乐队(三)(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如何科学地训练中小学管乐队(三)(论文提纲范文)
(1)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活动现状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研究缘起 |
(一)国家致力于推进素质教育及文化自信的发展 |
(二)落实国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的需要 |
(三)小学西洋管乐团是促进小学生身心发展的重要表现形式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综述 |
(二)国外相关研究 |
四、相关概念界定 |
(一)西洋管乐团 |
(二)音乐教学 |
(三)社团教学 |
五、研究设计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主要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概述 |
一、小学西洋管乐团的社团发展 |
二、小学西洋管乐团的乐器分类 |
(一)铜管乐器 |
(二)木管乐器 |
(三)打击乐器 |
三、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的组织与管理 |
(一)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的组织 |
(二)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的管理 |
四、小学西洋管乐团发展的重要性 |
(一)提升学生的音乐知识与技能 |
(二)推动校园文化的建设 |
(三)提升美育和综合素质教育 |
第二章 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活动的现状分析 |
一、小学西洋管乐团的学生学习情况调查分析 |
(一)学生基本信息 |
(二)学生课堂学习 |
(三)学生课后练习 |
(四)学生演奏水平 |
二、小学西洋管乐团的教师教学情况调查分析 |
(一)教师基本信息 |
(二)小学西洋管乐团的教学目标 |
(三)小学西洋管乐团的排练曲目 |
(四)小学西洋管乐团的教学方法 |
(五)小学西洋管乐团的教学内容 |
(六)小学西洋管乐团的教学评价 |
三、小学西洋管乐团的学校课程资源情况调查分析 |
(一)小学西洋管乐团的教学资源配置 |
(二)小学西洋管乐团的课程设置 |
第三章 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活动现存问题及改进策略 |
一、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现存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一)现阶段小学西洋管乐团学生学习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二)现阶段小学西洋管乐团教师教学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三)现阶段小学西洋管乐团学校课程资源存在问题及成因分析 |
二、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改进策略 |
(一)学生学习方面 |
(二)教师教学方面 |
(三)学校课程资源方面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访谈提纲 |
附录二 小学西洋管乐团学生学习情况调查问卷(学生篇) |
附录三 小学西洋管乐团教师基本情况调查问卷(教师篇) |
附录四 课堂观察表 |
致谢 |
(2)地方中学生管乐团现状与教学实践研究 ——以漳州市中学生管乐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目的意义 |
三、研究对象与内容 |
四、研究方法 |
五、文献综述 |
六、创新亮点 |
七、研究局限 |
第一章 中学生管乐团概述 |
第一节 中学生管乐团发展概况 |
一、近代学生管乐团的开端 |
二、现今中学生管乐团的发展 |
第二节 中学生管乐团乐器概述 |
一、木管组乐器 |
二、铜管组乐器 |
三、打击组乐器 |
第三节 中学生管乐团编制与布局概述 |
一、中学生管乐团编制 |
二、中学生管乐团布局 |
第二章 漳州市中学生管乐团活动现状调查 |
第一节 漳州中学生管乐团发展现状 |
一、漳州一中管乐团 |
二、漳州五中管乐团 |
三、漳州三中管乐团 |
四、厦门双十中学漳州分校管乐团 |
第二节 调查概述 |
一、调查设计理念 |
二、调查对象内容 |
三、调查形式方法 |
第三节 调查数据分析 |
一、调查数据汇总 |
二、管乐团成员基本资料 |
三、管乐团成员现状 |
四、管乐团教师基本资料 |
五、管乐团教师现状 |
六、调查结论 |
第三章 漳州市中学生管乐团教学实践研究 |
第一节 教学设计——以漳州一中学生管乐团为例 |
一、设计依据 |
二、教学目标 |
三、教学步骤安排 |
四、教学方法(训练方法) |
五、教学内容 |
六、课程安排表 |
七、评估 |
第二节 中学生管乐团排练课程教案设计——以漳州一中管乐团《冲击波》为例 |
一、学情分析 |
二、教材分析 |
三、教学目标 |
四、教学重难点 |
五、教学用具 |
六、课时准备 |
七、教学过程(合排课时) |
第三节 中学生管乐团排练记录——以漳州一中为例 |
第四章 漳州市中学生管乐团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思路 |
第一节 漳州市中学生管乐团发展存在问题 |
一、政府部门与学校重视不够 |
二、管乐团人员招收困难 |
三、管乐团编制配置不全 |
四、管乐团师资力量薄弱 |
五、管乐团可持续发展难 |
六、家长理解支持度不足 |
七、管乐团后勤保障不力 |
八、管乐团宣传推介欠缺 |
第二节 漳州中学生管乐团发展对策思路 |
一、加强政策扶持,积极推进中学生管乐团实践活动 |
二、配置师资力量,切实提高中学生管乐团专业水平 |
三、完善编制机制,以确保中学生管乐团可持续发展 |
四、坚持立足本土,培育有漳州特色的中学生管乐团 |
第三节 对即将组建中学生管乐团的几点建议 |
一、关于管乐团招生问题 |
二、关于管乐团场地及乐器配置问题 |
三、关于管乐团师资配备问题 |
四、关于管乐团管理问题 |
五、关于管乐团宣传问题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
附录二 |
附录三 |
致谢 |
(3)小学管乐团长笛声部教学个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选题意义 |
(一) 理论意义 |
(二) 实践意义 |
三、概念界定 |
(一) 长笛 |
(二) 小学管乐团 |
(三) 三维目标 |
四、文献综述 |
(一) 长笛的基础教学文献综述 |
(二) 长笛课堂文献综述 |
(三) 长笛与管乐团文献综述 |
五、研究设计 |
(一) 研究目的 |
(二) 研究对象 |
(三) 研究内容 |
(四)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小学管乐团长笛声部现状调查 |
第一节 小学管乐团与长笛声部基本情况 |
一、管乐团情况 |
二、长笛声部情况 |
三、学情分析 |
第二节 长笛声部教学现状调查 |
一、教学内容设置情况 |
二、知识技能掌握情况 |
三、课堂情感体验情况 |
第三节 长笛教学现存问题分析 |
一、课程设置问题 |
二、知识技能问题 |
三、情感体验问题 |
第二章 长笛声部教学设计 |
第一节 长笛教学理论基础 |
一、课程改革与三维目标的提出 |
二、三维目标的分类 |
三、长笛教学与三维目标相结合 |
四、金帆乐团模式借鉴 |
第二节 长笛基础技术教学 |
一、呼吸练习 |
二、嘴形练习 |
三、笛头练习 |
四、演奏姿势 |
五、长音练习 |
六、音阶练习 |
总结 |
第三节 三维目标在长笛教学中的应用 |
一、课程制定 |
二、练习曲 |
三、乐曲 |
四、情感与态度提升 |
总结 |
第三章 长笛声部教学反馈总结与建议 |
第一节 长笛教学反馈与总结 |
一、学生反馈 |
二、乐团指挥反馈 |
三、反馈总结 |
第二节 长笛教学实践改进建议 |
一、对于声部创设的建议 |
二、对于长笛教学的建议 |
三、对于课程内容的建议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致谢 |
(4)泉港北管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缘由 |
二、研究对象及内容界定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内容 |
三、文献综述 |
(一)关于对泉港北管概述性介绍 |
(二)关于泉港北管的考源及流变研究 |
(三)关于对泉港北管历史、现状考察,再对其发展进行思考、讨论 |
(四)关于泉港北管与台湾北管相关研究 |
(五)关于泉港北管演唱、演奏教程或教材的编创 |
(六)关于泉港北管工尺谱及原创曲目出版 |
四、田野调查 |
(一)深入田野 |
(二)资料收集 |
五、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六、研究意义 |
第一章 泉港北管曲谱来源及音乐形态之变迁 |
第一节 泉港北管传统曲谱来源 |
一、泉港北管溯源说 |
二、泉港北管曲目来源的地域、乐种多元化 |
第二节 泉港北管的当代创作 |
一、泉港北管当代创作梳理 |
二、泉港北管当代创作分析 |
三、泉港北管创作当代变迁 |
四、泉港北管戏曲化之历程及其困难 |
第三节 泉港北管受其它乐种之影响及演唱语言之变 |
一、泉港北管莆仙化 |
二、泉港北管南音化 |
三、演唱语言之变 |
四、再论流派是否存在 |
第二章 泉港北管乐队之变迁 |
第一节 泉港北管乐队中乐器的取舍流变 |
一、传统语境中的乐队组合 |
二、乐队器物的加入与淘汰 |
第二节 泉港北管乐队阵式的变迁 |
一、传统乐队阵式排列 |
二、新编乐队阵式排列 |
第三章 泉港北管传承之变迁 |
第一节 单一到多样:传承群体多样化 |
一、单一孤立的传统传承群体 |
二、多元并存的现代传承群体 |
第二节 多元到单一:当下民俗仪式单一化 |
一、多元的传承仪式 |
二、单一的传承变迁 |
第三节 传承方式的变迁 |
一、传承方式之变 |
二、教学方法之变 |
三、泉港北管传承地域之变化 |
第四章 泉港北管文化功能之变迁 |
第一节 泉港北管在传统语境中的文化功能 |
一、参与多样仪式活动,满足多重仪式功能 |
二、规范与教化:规范青少年良好生活习惯,避免沾惹恶习 |
三、维护与凝聚:增进乡邻友好团结,调解村民之间矛盾 |
四、虚荣与时尚:满足崇尚“野蛮人”的心理 |
第二节 文化功能变迁之特征 |
一、文化功能削减与弱化 |
二、泉港北管“丧葬”符号唯一化 |
结论 |
附录 :采风实记 |
参考文献 |
一、工具书 |
二、着作类 |
三、学位论文类 |
四、期刊论文类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历 |
(5)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音乐校本课程研究 ——以武汉市钢都小学管乐队实训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问题的提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内容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核心素养 |
第二节 广域课程 |
第三节 校本课程 |
第三章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理论与现实基础 |
第一节 哲学基础 |
一 课程哲学 |
二 音乐教育哲学 |
第二节 心理学基础 |
一 人本主义心理学 |
二 多元智能与多元音乐智能理论 |
第三节 音乐校本课程开发的现实基础 |
第四章 武汉市钢都小学管乐队实训个案研究 |
第一节 个案研究的前期准备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教学前的准备工作 |
第二节 实施过程 |
一 管乐队成员的选拔 |
二 课堂观察 |
三 问卷设计 |
四 访谈设计及总结 |
第五章 启示与展望 |
结语 |
致谢 |
主要参考着作及文献 |
附录 |
附录A《管乐队音乐校本课程前期问卷调查表》 |
附录B《管乐队音乐校本课程后期问卷调查表》 |
附录C《管乐队音乐校本课程教师访谈提纲》 |
(6)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军乐队教学研究 ——以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 |
(一)选题的意义 |
(二)研究条件 |
二、研究现状 |
(一)有关军乐队组建与训练的相关研究 |
(二)有关铜管乐团组建和训练的相关研究 |
三、创新之处及研究方法 |
(一)创新之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一般特征及军乐队概述 |
第一节 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一般特征 |
一、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一般特征 |
二、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概况 |
第二节 军乐队概述 |
一、定义及作用 |
二、军乐队常规构成及编制 |
第二章 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军乐队综述 |
第一节 创建缘由 |
一、历史背景 |
二、培养目的 |
第二节 实施条件 |
一、政策支持 |
二、硬件设施 |
三、师资力量 |
四、学情分析 |
第三节 乐队现状 |
一、乐队编制 |
二、乐手选拔 |
三、乐队管理 |
第三章 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军乐队教学研究 |
第一节 教学目标 |
一、总目标 |
二、阶段目标 |
第二节 教学体系 |
一、教学内容 |
二、军乐队教学 |
三、教学评价 |
第三节 《保卫黄河》个案教学分析 |
一、定谱及声部划分 |
二、抄分谱 |
三、教学 |
四、实训与指导 |
五、分排合排 |
六、汇报演出 |
第四章 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军乐队教学反思 |
第一节 问题分析 |
一、时间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三、学员方面 |
四、乐器方面 |
五、乐队方面 |
第二节 建议 |
一、乐手方面 |
二、教师方面 |
三、学校方面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7)学校师生管乐队有效性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宜宾市第四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选题缘由 |
1.2 研究意义 |
1.3 课题的创新性 |
1.4 管乐艺术在中国发展的概述 |
1.5 研究方法 |
1.6 实施方案 |
1.7 国内外文献综述 |
2 学校管乐队相关知识概述 |
2.1 学校管乐队 |
2.2 学校管乐队相关乐器介绍 |
2.2.1 铜管 |
2.2.2 木管 |
2.2.3 打击乐 |
2.3 学校管乐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
2.3.1 促进学校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 |
2.3.2 提升美育教育的功能 |
2.3.3 有利于人的智力发展 |
2.3.4 培养人科学合作的精神 |
2.3.5 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学习 |
3 学校师生管乐队建设与发展概况调查研究---以宜宾市第四中学为例 |
3.1 调查说明 |
3.1.1 调查对象 |
3.1.2 调查思路 |
3.1.3 调查目标与调查范围 |
3.2 调查内容 |
3.2.1 乐器调查 |
3.2.2 宜宾市第四中学音乐师资调查 |
3.2.3 管乐队组建情况调查 |
3.2.4 管乐队社会关注度调查 |
3.2.5 管乐队排练记录 |
3.3 调查小结 |
4 宜宾市第四中学师生管乐队建设与发展概况分析 |
4.1 管乐队建设与发展的优势 |
4.1.1 区位优势 |
4.1.2 政策优势 |
4.1.3 优秀的师资与雄厚的学生队伍 |
4.2 管乐队建设与发展面临的问题 |
4.2.1 管乐队出勤管理效力不健全,训练效率低下 |
4.2.2 管乐教学条件欠缺 |
4.2.3 缺乏专业的管乐教学团队 |
4.2.4 缺乏家属团队的支持 |
4.2.5 学校对外宣传力度不够,管乐艺术营造氛围有待加强; |
4.2.6 管乐器出现闲置的情况 |
4.2.7 音乐师资队伍管理松懈 |
4.2.8 管乐队训练方法有待提升与改进 |
5 学校师生管乐队有效性建设与发展策略——以宜宾市第四中学为例 |
5.1 管乐队有效性建设策略 |
5.1.1 学校对管乐队的高度重视 |
5.1.2 精心筛选管乐队员 |
5.1.3 乐器的有效使用与保养 |
5.1.4 乐队训练场地的要求 |
5.1.5 演出服装的协调与统一 |
5.1.6 培养优秀的首席“专家” |
5.1.7 制定有效的管理制度 |
5.1.8 建立科学系统的管乐队训练方法 |
5.2 管乐队有效性发展策略 |
5.2.1 组建专业的管乐教学专家团队 |
5.2.2 科学培养管乐队员后备力量 |
5.2.3 提升管乐队员团队组织意识 |
5.2.4 科学规划管乐教学进程 |
5.2.5 定期对管乐队员专业技能进行考核; |
5.2.6 提供管乐队员外出交流学习的机会 |
5.2.7 大力加强对学校特色品牌的宣传力度 |
6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8)农村高中管乐团的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 ——以张家口沙岭子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章 管乐团的界定 |
第一节 有关管乐团的概念界定 |
第二节 管乐团编制及各声部组成介绍 |
第二章 张家口市沙岭子中学管乐团现状调查 |
第一节 沙岭子中学概况 |
第二节 沙岭子中学管乐团组建缘由及师资现状 |
一、组建缘由 |
二、师资现状 |
第三节 乐队编制及乐器购买情况 |
第四节 管乐团团员的选拔与管理 |
一、管乐团团员的选拔 |
二、梯队建设 |
三、团员管理 |
四、乐器管理 |
第三章 沙岭子中学管乐团的教学实践探索与对策研究 |
第一节 管乐团教学实践活动探索 |
一、课堂教学模式 |
二、基本功训练 |
三、曲目的选择 |
四、管乐团实践活动 |
第二节 农村高中管乐团发展的相关对策研究 |
一、关于管乐团组建、宣传、招生问题对策研究 |
二、管乐团师资建设对策研究 |
三、乐团编制问题探究 |
四、管乐团教学实践活动问题探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沙岭子中学管乐团成员档案 |
附录二 :教师访谈调查记录表 |
附录三 :《欢乐颂》排练谱 |
附录四 :《国歌》排练谱 |
附录五 :《轻舟荡漾》排练谱 |
致谢 |
(9)对中学西洋管乐教育的思考 ——以文华中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 研究背景 |
2 研究意义 |
二 研究对象、内容与方法 |
1 研究对象及内容 |
2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现状 |
第一章 中学西洋管乐教育的现状分析 |
第一节 中学西洋管乐教育的发展与现状分析的概述 |
第二节 中学西洋管乐教学的概述 |
一、理论依据 |
二、教学目标 |
三、操作程序 |
四、实现条件 |
五、教学评价 |
第二章 文华中学西洋管乐教学现状 |
第一节 乐团编制 |
第二节 师资力量 |
第三节 课程设置 |
一、早期的课程设置 |
二、后期的课程设置 |
第三节 教学方法 |
第四节 课外实践活动 |
第五节 学生对管乐团的态度调查 |
第六节 家长对管乐团的态度调查 |
第三章 文华中学西洋管乐教学中的优势与不足 |
第一节 文华中学西洋管乐教学中的优势 |
一、教育局及校领导的高度重视 |
二、管乐教学的相关配套设施利用率较高 |
三、师资力量雄厚 |
四、课程设置合理自行编写教材 |
五、教学方法有所创新 |
六、实践活动多样表演经历丰富 |
七、实行奖励机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
第二节 文华中学西洋管乐教学中的不足 |
第四章 对中学西洋管乐教育发展的思考和建议 |
第一节 对文华中学西洋管乐教学的思考 |
一、加强管乐教育宣传,增加家庭的重视程度 |
二、学校给予大力支持,增加资金投入 |
三、继续编写适用的教材,编创不同风格的乐曲 |
四、不断完善课程设置,教学方法也要有所创新 |
五、不断优化教师队伍,统一教学进度及教学标准 |
六、增加小课数量,创设良好学习条件 |
七、管乐团内定期汇报演出,以独奏表演为主 |
八、增强与其他管乐团的交流,学习借鉴并合作 |
第二节 从文华中学管乐教学发展现状所引发的对中学管乐教育的思考及建议 |
一、需要更多政策支持及资金扶持 |
二、大力宣传管乐教育,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
三、合理安排课程,教学方法创新 |
四、积极编写管乐教材,创编管乐曲目 |
五、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师资力量 |
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学生对于管乐团多方面的态度的调查问卷 |
附录二 家长对于管乐团多方面的态度的调查问卷 |
致谢 |
(10)论小学西洋管乐队组织与建设 ——以武汉市红领巾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对象、内容及方法 |
一、研究对象和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第一章 管乐艺术教育的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国内外管乐团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中国小学管乐团发展概况 |
第三节 武汉市红领巾学校乐团发展概况 |
第四节 武汉市红领巾学校西洋管乐队发展概况 |
一、规模优势 |
二、政策优势 |
三、师资优势 |
四、区位优势 |
第二章 武汉红领巾学校西洋管乐队教育活动现状调查 |
第一节 武汉市红领巾学校西洋管乐队现状调查问卷设计理念 |
第二节 管乐教育课题问卷调查对象及问卷内容构成 |
第三节 西洋管乐教育课题研究问卷调查结果的统计与分析 |
一、学校西洋管乐队发展现状 |
二、西洋管乐队学生的参与态度 |
三、指导教师对于西洋管乐队建设的态度及评价 |
第三章 影响武汉市红领巾学校西洋管乐队发展的主要问题 |
第一节 管乐教学的相关配套设施的利用率不高 |
第二节 教师资源不足 |
第三节 乐谱与教程资源不足 |
第四节 乐队训练时间不足 |
第四章 发展武汉市红领巾学校西洋管乐队的建议 |
第一节 合理选拔队员及配备乐器 |
一、校管乐队成员的选拔 |
二、校管乐队器材的配备 |
第二节 提高管乐队师资水平 |
一、加强校际之间的交流 |
二、招聘管乐与指挥专业人才 |
三、定期组织校外管乐指导老师的培训 |
第三节 广泛选择教材及积极创编 |
第四节 规范管乐队日常训练 |
一、增加热身训练 |
二、训练要求更专业 |
结论和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武汉红领巾学校管乐队指导教师调查问卷 |
附录二 武汉红领巾学校管乐队学生调查问卷 |
致谢 |
四、如何科学地训练中小学管乐队(三)(论文参考文献)
- [1]小学西洋管乐团社团教学活动现状调查研究[D]. 曹卉柠.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2]地方中学生管乐团现状与教学实践研究 ——以漳州市中学生管乐团为例[D]. 衷欣然. 闽南师范大学, 2020(01)
- [3]小学管乐团长笛声部教学个案研究[D]. 肖凯元. 中央民族大学, 2020(01)
- [4]泉港北管变迁研究[D]. 刘振.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5]核心素养背景下学校音乐校本课程研究 ——以武汉市钢都小学管乐队实训为例[D]. 戚玉敏. 武汉音乐学院, 2019(12)
- [6]农村中等职业学校军乐队教学研究 ——以昌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为例[D]. 张凯明.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7]学校师生管乐队有效性建设与发展策略研究 ——以宜宾市第四中学为例[D]. 郭同吉. 四川师范大学, 2018(03)
- [8]农村高中管乐团的组建与教学实践研究 ——以张家口沙岭子中学为例[D]. 章志慧. 河北师范大学, 2018(02)
- [9]对中学西洋管乐教育的思考 ——以文华中学为例[D]. 金秋. 华中师范大学, 2018(01)
- [10]论小学西洋管乐队组织与建设 ——以武汉市红领巾学校为例[D]. 鲁玢珏.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