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空调循环中HCs/阻燃剂混合工质的泄漏特性(论文文献综述)
方一波[1](2021)在《含HFOs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理论与实验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制冷剂是制冷、热泵和空调等系统中的血液,直接影响了系统性能的优劣。HFOs的GWP值极低,大气寿命短,对环境十分友好,近年来受到业界的广泛关注。但相较于HFCs,HFOs的蒸发潜热相对较低,且大多数HFOs存在一定的可燃性。为了提高HFOs的安全性和系统性能,可将HFOs与其他绿色高效的制冷剂配合构成混合制冷剂使用。此外,环保的HFOs也具有作为吸收式系统中制冷剂的潜力,但目前相关研究较少。在蒸发器、冷凝器、发生器、吸收器等热力学系统中重要热交换部件内,都涉及了工质的汽液相变过程,因此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研究是其相关系统性能分析的重要基础。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能够有效的耦合状态方程和活度系数模型,越来越多的学者将其应用于混合制冷工质的相平衡计算中。但目前选择哪一种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并没有一个统一的参考,且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对超额Gibbs自由能(gE)的复现强弱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体系焓、熵等性质推算的准确性。针对上述情况,本文开展了大量实验与理论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针对团队前期开发的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在高对比温度下无法使用的问题,提出一种改进型的MMR1混合法则。该混合法则在高对比温度下,将纯物质的无量纲体积参数ui设为固定的极限值ui,lim。通过这一经验方法,MMR1混合法则可以成功的拓展到高对比温度区间,提升了其在相平衡计算中的应用潜力;(2)理论分析了不同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对gE的复现能力的高低。由于无穷压力下超额性质与低压力下超额性质的差异,无穷参考压力系混合法则(如HV、WS等)的复现性通常较差;而近似零参考压力混合法则,如MHV1、MHV2等,仅能够在其法则中常数的拟合区间内,呈现与严格的零参考压力混合法则接近的复现能力,而在拟合区间外,复现能力将大大降低。MMR1和MR3混合法则通常相比于近似零参考压力混合法则具有更优秀复现能力。但在高对比温度区域,以及组分分子结构差异较大的体系中,MMR1和MR3混合法则的复现能力有一定程度上的降低。(3)将MHV1、WS、MMR1和MR3四种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分别应用于50组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和15组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关联计算中,并从计算精度和对g E复现能力两方面对比分析了不同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的应用效果。结果显示,PR+MMR1+NRTL和PR+MR3+NRTL模型在压力和组分的关联精度上,较PR+MHV1+NRTL和PR+WS+NRTL要差些,但对gE复现能力要远强于后两者;(4)依据无穷压力下超额Helmholtz自由能(aE)约等于零压力下g E的假设,并借助MHV1混合法则中的一次线性简化,提出了NMR-1和NMR-2混合法则。新混合法则通过调整状态方程中(7ln(8)im iixb b?项的值,替代了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中根据活度系数模型所获得的超额贡献项,从而在实际计算中无需借助活度系数模型计算超额自由能。在多种混合制冷工质和溶液体系中验证得到:NMR-2混合法则具有比vd W混合法则更广的应用范围,与MHV1混合法则相等甚至更好的精度;(5)在原卤代烃类制冷剂+有机溶剂相平衡实验系统基础上,改善系统流程,增加气相测试段,分别测试了R1234yf+R1216、R1234ze(E)+R1216、R1234yf+R1234ze(E)和R1336mzz(E)+R32四种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分别采用PR+NMR-1、PR+NMR-2、PR+MHV1+NRTL三种相平衡模型关联实验数据。结果表明,三种模型的关联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良好,整体上看,PR+NMR-2模型的结果略优于PR+NMR-1模型;(6)实验测试了R1234ze(E)+NMP和R1234ze(E)+DMETr EG两种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分别采用PR+NMR-1、PR+NMR-2、PR+MHV1+NRTL三种相平衡模型关联实验数据。结果表明,采用NMR-2混合法则时,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验结果一致性良好,其精度与采用MHV1混合法则时相当。而PR+NMR-1模型在实验所测的两种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中的关联结果劣于PR+NMR-2和PR+MHV1+NRTL模型。
李彪[2](2021)在《含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的热物性及其循环特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制冷剂R22的臭氧层消耗潜能值(ODP)不为零且温室效应潜能值(GWP)较高,在日益严格的环保法规推动下,寻找替代R22的制冷剂成为热泵空调领域的研究热点。R1234ze(E)的ODP为零且GWP仅为6,具有优良的环保性能,但其热物理性质并不理想,在R1234ze(E)中掺混其他制冷剂单质组成二元混合工质来改善R1234ze(E)在热物性方面的缺陷是一个可行的思路。目前有关含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的热物性及其循环特性的研究较少,为给R22的替代方案提供参考,本论文以10种含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对其热物性及其循环特性进行了理论研究。首先采用文献中10种含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的气液相平衡实验数据,通过最小化目标函数优化得到了适用于每种混合工质的亥姆霍兹型(Helmholtz)状态方程。优化后的Helmholtz状态方程在计算每种混合工质的泡、露点压力时,平均绝对相对偏差普遍在1%以内,而热物性计算软件REFPROP9.1的平均绝对相对偏差普遍在2.159~5.994%之间。然后利用Helmholtz状态方程并结合热力学关系式建立了以无量纲亥姆霍兹自由能形式表达的热物性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和对比了不同配比下含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的标准沸点、温度滑移、饱和蒸气压和定压比热容等热物理性质,发现:标准大气压下,R1234ze(E)/R13I1、R1234ze(E)/R290和R1234ze(E)/R600a在R1234ze(E)质量分数分别为0.45、0.27和0.75时存在共沸点;R1234ze(E)/R134a、R1234ze(E)/R1243zf和R1234ze(E)/R152a的温度滑移在整个组分配比区间低于1℃,表现出良好的近共沸特性。最后,根据环保性能优先、兼顾安全性能和热物理性质的原则,筛选了9种特定配比下的含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并考察了其在热泵空调中的循环性能,发现:标准工况下,质量比为0.42/0.58的R1234ze(E)/R32(代号MIX04)的循环性能最好,单位容积制冷量和单位容积制热量分别比R22高出4%和8%,制冷性能系数和制热性能系数分别比R22下降10%和7%;在夏热冬冷地区的全年工况下,MIX04的全年平均性能系数为4.52。综上,MIX04可作为R22的潜在替代物应用于热泵空调。
王乐乐[3](2020)在《混合工质R1234ze(E)/R152a的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实验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鉴于现今常用的R22和R404A,R407C以及R410A等制冷工质将被逐渐淘汰同时作为替代工质的天然工质或者毒性较高、或者具有燃爆性亦或者循环压力高,同样被限制使用,因此,采取优势互补,将2种或2种以上的工质组合成混合工质作为替代制冷工质成为了重要研究方向。经研究得出,近共沸混合制冷工质R1234ze(E)/R152a(质量比40/60)环保性好,制冷性能优秀,具有优良的热物理性质和循环性能,是良好的替代制冷工质。而研究R1234ze(E)/R152a(质量比40/60)在水平管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以及传热机理对探索提高该工质管内传热和优化蒸发器结构,以及将该混合工质推广应用具有重要价值,且目前尚未有该方面的研究。本文搭建了混合工质在水平微肋管和光滑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的实验系统,并对该实验系统的主要组成及工作原理进行了介绍,依据实验结果和理论分析,研究在小管径光滑管及常规管径微肋管内,R1234ze(E)/R152a(质量比40/60)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得出以下主要结论:在小管径光滑管内,当质流密度增加时,在内径为6mm管内,传热系数先小幅度降低,之后开始逐渐升高,而在4mm内径管内,传热系数大幅增加;传热系数与热流密度具有明显的相关性,热流密度增大时,传热系数大幅增加,而与饱和温度关联性较小,传热系数随饱和温度的增加呈现出微量增加的趋势;传热系数随干度的增加先稳定在一定范围内不变之后降低。在常规管径微肋管内,随质流密度或热流密度的升高,传热系数呈现出与光滑管内(6mm内径下)几乎相似的变化趋势,同时得出热流密度越大,临界干度越小;随着饱和温度的增加,沸腾传热系数呈现出微量增加的趋势;随着工质的不断沸腾,干度上升,传热系数先微量增大之后降低,这有别于光滑管内,传热系数随干度增大先几乎保持不变而后降低的现象。选取了与实验研究工况较为一致的现有的混合工质沸腾传热关联式进行预测,得出Jung等[98],Choi等[99]关联式在光滑管内预测精度较高,平均相对偏差和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0.58%,-0.92%和27.5%,23.8%。在微肋管内Wu等[105],Chamra等[102]关联式预测精度较高,平均相对偏差和平均绝对偏差分别为3.77%,8.72%和10.39%,25.79%。最后得出,现有的用于预测混合工质光滑管内沸腾传热的关联式仅适于预测特定工质,通用性不强,需要开发新的预测关联式用于预测R1234ze(E)/R152a(质量比40/60);而在微肋管内,Wu等[105]可用于对该混合工质的流动沸腾传热系数进行预测。
王雪颖[4](2018)在《可燃性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运行安全性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内燃机作为能源消耗的主要动力设备,在运行时有大量的热量通过排气余热的形式散失,开展内燃机的余热回收不仅能提高内燃机效率,而且能带来巨大的经济及环境效益。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作为一种高效的余热回收技术手段,其循环工质的物性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系统的性能,所以系统循环工质的选择非常重要。针对由于内燃机排气具有温度高的特点,将某些热力性能优良、环保性能好但可燃的小分子碳氢工质与阻燃剂二氧化碳混合,形成与高温排气相匹配的高效、环保、安全的混合工质。但在实际应用中,混合工质不可避免的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中泄漏出来,在环境中浓度积累到一定程度便存在燃烧爆炸的风险。目前,尚无基于系统运行层面的可燃碳氢/CO2混合工质泄漏后的安全问题研究。因此,本文将基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运行层面,研究工质泄漏后的安全问题,旨在构建系统、全面的安全评价体系,对系统及工质的安全性进行评估,并制定针对性的风险规避措施,提高系统运行安全性。本文构建了针对内燃机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三层级安全性评价体系,包括泄漏浓度场分析,爆炸风险评估和风险规避措施的制定。首先利用CFD方法对混合工质泄漏后的浓度场进行仿真模拟,并结合TNT当量法对工质泄露后的爆炸风险性进行评估,最后通过对不同影响因素下浓度场分布及易爆区域的分析,提出针对性的风险规避措施。以实验室柴油机余热回收系统为原型,对丙烷/CO2混合工质泄漏后的安全性进行了安全评估;并基于已构建的三层级安全评估模型,对不同碳氢/CO2混合工质泄漏后的安全性进行了评估。研究发现,工质泄漏后的浓度分布是在泄漏初动量、通风条件、重力及房间内障碍物共同作用下的结果;随着泄漏时间的增大,各个损伤半径的范围不断增大;冲击波超压的值随距离的增加不断衰减;当混合工质中HC配比为0.4时,易爆区域只集中在泄漏口上方的区域,碳氢类配比不宜超过0.4;通过分析不同监测点处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当气体监测装置安装在屋顶上方时,能在1s内及时监测出泄漏的发生。爆炸后的破坏效应从丙烯/CO2到丙烷/CO2,丁烷/CO2,戊烷/CO2,随着可燃组元分子量的增大而依次增强。研究表明,对可燃碳氢/CO2混合工质实际应用于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的泄漏风险预测,提出针对性规避措施,可有效减少人员伤亡和设备损毁,有利于提高系统的安全性能。对可燃碳氢/CO2混合工质实际中的风险评估,可以促进混合工质安全性的研究。本文提出的安全评估模型,不仅适用于有机朗肯循环系统碳氢/CO2混合工质,还适用于其他可燃工质与制冷及热泵系统。
叶茂杰[5](2017)在《三种混合工质替代汽车空调制冷剂R134a的理论循环性能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科学进步和社会发展,对于制冷剂而言,现在人们关注的不仅是制冷性能是否优秀,还对环保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环境性能已成为考察制冷剂的硬指标。目前,在汽车空调中普遍使用的制冷剂为R134a,虽然对臭氧层没有破坏,但温室影响指数(GWP)高达1300,被认为只是过渡型替代工质,国内外制冷行业正在积极寻求环境性能和制冷性能均能满足要求的新型汽车空调制冷剂。本文根据环境性能、热力性能及理论循环性能初步确定了3种新型混合制冷工质R290/R13I1、R1270/R13I1以及RE170/R134a,并根据混合制冷剂各性能随质量配比的变化确定了3种混合物的混合比例分别为60%/40%、60%/40%、90%/10%,代号分别为RN01、RN02和RN03。建立汽车空调系统热力循环模型,利用MATLAB编程对3种新型混合工质和R134a的循环性能进行模拟计算并分析结果,研究它们替代R134a的可行性,并比较三种新型混合工质的优劣。为验证新型混合制冷剂的循环性能,在空气焓差实验室进行实验,向同一测试机组中分别充灌R134a和新型制冷剂,在相同的实验工况条件下测试系统的循环性能。理论分析和实验测试结果表明,RN01和RN03的环境性能、热力性质以及循环性能都十分优秀,具备替代汽车空调中现在所用的R134a的潜力。
达红梅[6](2016)在《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泄漏对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及环境的影响》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由于设备简单、操作方便等优点,近年来在低品位能源利用方面获得迅速发展,是目前低品位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研究的重点。利用非共沸混合工质的―温度滑移‖优势,能实现工质在换热设备中与冷热源进行较好地温度匹配,从而减少换热器中由传热温差引起的不可逆损失。但有机工质具有一定的全球变暖潜值、臭氧层损害潜值等环境影响,在HVAC(采暖空调)领域,有机工质泄漏引起的工质组分以及循环性能的变化已受到普遍关注和研究,由于ORC采用同类有机工质,因此工质泄漏对循环性能乃至环境的影响值得重视和加以研究。本文采用二元非共沸混合物R245fa/R601a和R114/R123为循环工质,对ORC系统蒸发器、冷凝器不同部位、泄漏率为030%的泄漏影响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考虑泄漏工质环境影响的系统火用平衡模型,用环境火用成本对混合工质泄漏造成的环境影响进行量化分析,并对ORC系统平准化能量产出成本(Levelized Energy Cost,LEC)的评估方法提出修正,最后,根据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ORC的实际生产需要,提出补液配比方案。主要结论如下:(1)非共沸混合工质泄漏将引起ORC运行工质配比变化,从而导致ORC系统性能偏离设计值。发生汽相泄漏时,高沸点组分比例增加,而发生液相泄漏时,低沸点组分比例增加。汽相泄漏引起的工质配比变化率比液相泄漏的大。(2)非共沸混合工质泄漏对ORC系统性能有较大影响。用综合环境影响火用效率评价ORC系统热力学性能,泄漏率为10%时,以R245fa/R601a(0.6/0.4)为循环工质的火用效率减小3.9%,以R114/R123(0.8/0.2)为工质的火用效率减小30%。靠近冷凝器出口的汽相泄漏对ORC系统性能影响最大。(3)考虑混合工质泄漏对ORC发电成本有较大的影响。当泄漏率为10%时,以R245fa/R601a(0.6/0.4)为循环工质的ORC系统,考虑泄漏环境影响的LEC值比不考虑泄漏时增大10.4%(汽相泄漏)和8.3%(液相泄漏),以R114/R123(0.8/0.2)为循环工质时,考虑泄漏环境影响的LEC比不考虑泄漏时增加89.8%(汽相泄漏)和81.6%(液相泄漏)。(4)对发生混合工质泄漏之后的ORC系统进行补液时,需要根据泄漏后的工质配比计算补液配比。以R245fa/R601a(0.6/0.4)为例,当泄漏率为10%,对系统性能影响较大的四种泄漏发生后的补液配比应为0.38/0.62、0.35/0.65、0.64/0.36和0.66/0.34,不能简单地按照原配比0.6/0.4进行充注。
陈龙祥[7](2015)在《含新型制冷工质HFO-1234yf的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研究》文中认为氢氟烃(HFCs)和烷烃(HCs)臭氧耗减潜能值(ODP)为0,不破坏臭氧层,是很有前景的替代工质。但是大多数的HFCs具有较高的全球变暖的潜能值(GWP)和大气寿命长的缺点,根据欧盟F-gas法规规定,高GWP的含氟工质开始被限制在新设备中使用。而HCs又具有易燃易爆的危险。因此寻找新型绿色环保的替代工质迫在眉睫。近年,霍尼韦尔和杜邦公司联合推出了一种新型制冷剂,2,3,3,3-四氟丙烯(HFO-1234yf),其GWP<1, ODP为0,以及非常短暂的大气寿命(0.029年),被视为很有前景的环保替代工质。但是其较低的汽化潜热值以及微可燃性成了它单独使用的障碍。由于很难找到既环保又拥有优异制冷性能的纯工质,而混合工质通过不同的组分的配比有望找到合适的替代工质。混合工质的热力学性能优劣是其能否被利用的主要因素,其中气液相平衡(VLE)数据更是系统循环热力学分析的基本参数。目前,实验测量是获得气液相平衡数据最准确的方法,因此建立一套高精度测量混合工质VLE性质的实验装置,是非常有必要的。本文在已有制冷工质PVT实验测量系统的基础上,添加了混合工质循环取样系统、摩尔分数测量系统和空气恒温系统,改进成高精度气液相平衡实验装置。通过对HFC-134a/HFC-227ea二元混合工质气液相平衡的实验测量,并与文献对比,证明了本实验装置测量精度高,运行稳定可靠。利用搭建好的实验装置,对含有新型制冷工质HFO-1234yf的二元及三元混合工质气液相平衡性质进行实验研究。测量了HFC-143a/HFO-1234yf、 HFO-1234yf/HFC-152a、HFO-1234yf/HFC-227ea、HFO-1234yf/HFC-600a、HFC-161/HFO-1234yf等二元混合工质以及TFC-134a/HFO-1234yf/HC-600a三元混合工质的气液相平衡性质。得到的实验数据结合Peng-Robinson(PR)方程和van-der-Waals(vdW)混合法则进行关联计算,得到其二元相互作用系数,并证明了PR方程结合vdW混合法则,适用于含HFO-1234yf I的气液相平衡性质计算。课题组之前针对10种HFC与3种HC的二元交互系数建立的差值模型,作者在这13种工质的基础上加入了HFC-161和HFC-134,并引入了临界点参数和偏心因子对其进行改进,得到交互加权差值模型。交互加权差值模型计算精度要高于差值模型。收集了一些HFO-1234yf/HFC的VLE数据,并关联得到其二元相互作用系数。将交互加权差值模型推广至HFO-1234yf,发现HFO-1234yf/HFC推算精度满足工程需求,HFO-1234yf/HC推算偏差较大。考虑到碳碳双键的影响,对HFO-1234yf与HC体系的相互作用系数作了修正,修正后推算精度能更好的满足工程需求。利用交互加权差值模型对含HFO、HFC、HC的二元混合共沸点进行推算。针对HFO/HC和HFC/HC体系一共39组混合物进行研究,结果表明39组混合物中有30组具有明显共沸点,9组没有共沸点。将交互加权差值模型应用到三元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推算,推算结果与文献给出的五组、作者自行测量的一组以及制冷热物性数据库软件REFPROP提供的12组三元混合物进行比较。除了HC-290/HC-600a/HFC-32推算压力偏大在8.05%,其他三元混合工质的推算压力偏差都小于2%,而气相组分的平均偏差也大多在0.01内。说明该模型能用于推算三元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性质。使用交互加权差值模型对三元混合工质的共沸性质进行推算。研究由16种纯工质匹配组合成的三元混合工质。研究的三元混合工质只针对组成该混合物的三种工质两两之间构成的二元混合物是共沸或近共沸的,符合此条件的一共有53种。结果表明,有三组三元混合工质存在明显共沸性质。其中HFC-32/HFC-125/HFC-143a三元混合工质在温度低于220K时才出现共沸点,这个结果与文献描述基本一致,表明推算结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肖庭庭,李征涛,董浩,陈坤,于文远,王一恒[8](2015)在《R290替代R22的解决方案综述及展望》文中研究指明作为一种兼顾环保、节能的制冷剂,R290与R22的标准沸点、凝固点、临界点等基本物理性质非常接近,具备替代R22的基本条件,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但由于其与空气混合能形成易燃易爆混合物,存在重大安全隐患,抑制了R290制冷产品的推广和应用。本文通过总结国内外学者对改善R290制冷系统所做的研究,分析了R290替代R22存在的弊端,对提高R290系统安全性的解决方案进行综述,并根据最新研究,分别从减少制冷剂灌注量、间接使用R290以及加入阻燃剂方面对今后的研究方向作出展望,以期推广R290在制冷产品中的使用。
吴曦[9](2014)在《制冷剂可燃性和溶解性的理论和试验研究》文中提出制冷剂是空调热泵及冷冻冷藏系统中流动的“血液”。当前广泛使用氢氯氟烃(HCFCs)和部分高温室效应的氢氟烃(HFCs)类制冷剂因对环境不友好而正在或即将被淘汰。理想的新一代制冷剂应该兼顾:不破坏臭氧层、温室效应低、热物性优良、能效水平高、安全无毒、充注量少、运行压力适宜、初投资和运行费用低、适用于冷热源温度、可循环再利用、政策壁垒小等特点,但遗憾的是当前却并未有完全令人满意的方案。当前国内外研究表明:R744, R290, R717, R600a, R1150, R1270, RE170, R32, R161, R152a, R1234yf, R1234ze (E)等工质及其混合物可能会在新一代制冷剂发展进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这些被寄予厚望的工质几乎都(R744除外)具有可燃可爆性。国内外近年来制冷系统事故频繁,警示人们可燃制冷剂在全生命周期过程中燃爆事故的多发性和严重性。痛定思痛,人们逐渐意识到这与对制冷剂泄漏燃爆特性的深入认识及科学对策缺失有关。然而当前现有相关成果远不能满足新一代制冷剂的发展需求。本文以制冷剂为研究主线,研究内容包括可行性替代物物性、复杂环境下制冷剂基础燃爆特性、可燃制冷剂的惰化、制冷剂与润滑油相溶性,及制冷剂分代理论等。以自然无机化合物、碳氢化合物、HCFCs、HFCs、不饱和烯烃(HFOs)、醚类、氟碘化合物、以及混合工质等几类制冷剂为研究对象,理论和试验相结合地研究环境温度、湿度、点火能、润滑油、反应容器、惰化物等对多类制冷剂基础燃爆特性的影响规律。并结合微观分子键离解能理论,提出了新的制冷剂基础燃爆特性估算方法。而且剖析了制冷剂燃烧本质特性,再辅以对气体典型燃爆特性参数研究及燃烧产物分析,提出了制冷剂最大运行充注量修正方案。关注制冷剂发生燃爆反应的要素,分析在其全生命周期发生泄漏的可能性。并利用数值仿真方法,在多种初始和边界条件下,模拟家用分体式空调中发生泄漏后制冷剂的空间浓度场特性和危险域。明确了较小的LFL、较大的制冷剂充注量、较慢的出风速度、空调停机后发生泄漏、用户不经常开窗换气、在室内存有有效点火源等都会增加燃爆事故发生的风险。参照GB/12474-2008和ASTM E 681-2009标准,结合新试验技术,建立了制冷剂基础燃爆特性综合试验系统。并测试了多类制冷剂在复杂环境下条件下的燃爆特性以及多种阻燃剂的阻燃惰化效率,获得各类制冷剂燃爆特性影响因素的作用规律和机理。参照Le Chatelier表达形式,分析出虚拟的阻燃剂LFL’值与阻燃剂/可燃制冷剂体积浓度比之间的线性规律。最后提出了阻燃剂对可燃制冷剂的燃爆惰化灵敏度指标。本研究还关注了制冷剂的燃烧火焰状态特性及其影响因素:温度、自由基、氧气浓度、燃烧程度、电子跃迁、烟炱积灰、分解物的热吸收性、蒸发和升华、元素构成、润滑油助燃等。观察到不同测试方法下,火焰传播的“直冲”和“折回”现象差异。此外又测试了润滑油与制冷剂在三种混合状态下,与纯制冷剂燃爆现象的显着区别,并从气液相平衡下逸度系数特性角度分析作用机理。除了可燃性,润滑油对制冷剂的影响还体现在相溶性方面,也是新一代制冷剂发展进程中必须要探明的问题。本研究以多类润滑油(如:MO, POE,混合油)与制冷剂(如:HCFCs、HFCs、醚、混合制冷剂)的混合溶液为研究对象,参考SH/T 0699和JIS K2211标准,建立了一套高精度制冷剂与润滑油相溶性试验系统。试验结果表明在制冷系统工作温度范围内,并非所有HFCs都不与矿物润滑油相溶;并非任意充注HFCs/HCs混合物的制冷系统都可以使用矿物类润滑油,适用的前提是HCs类工质在混合物中的比例不能过低;矿物油的残留,对于新注入制冷剂系统中的含HFCs混合物的溶解性造成不良影响;理论分析发现:基于气化潜热,沸点温度,相对分子质量,制冷剂密度,偏心因子,和有效常数所建立的制冷剂与矿物油溶解性评价指标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高媛媛[10](2014)在《内燃机排气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混合工质的分析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今世界,石油资源短缺造成了前所未有的能源危机。作为石油资源的主要消耗设备,大部分内燃机在运行时仅将1/3的燃油能量转化为有用功,其他的能量以废热的形式释放到环境中。其中,排气所占的废热比例最多,且其能量品位高,如果能有效利用这部分热量,将会大幅增加内燃机效率,产生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有机朗肯循环(Organic Rankine Cycle,ORC)可将余热能转化为电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内燃机行业受到广泛关注。针对内燃机高温排气ORC,采用何种工质是非常关键的。碳氢和硅氧烷工质的循环性能通常较好,但可燃性限制了实际应用。考虑到阻燃剂的阻燃性,本文提出将高温可燃工质与阻燃剂混合,形成混合物在一定程度上抑制可燃性,并且充分发挥混合物的循环特性。此外,混合物在相变时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温度滑移,可以减小传热温差,降低不可逆损失,提高循环性能。本文以玉柴某型号大功率柴油机为研究对象,结合热力学第一定律与第二定律,利用Matlab软件建立了内燃机—ORC联合循环系统的理论模型,并与前人工作进行了验证。针对不同混合物形成的滑移量大小,设计了不同的循环方式加以匹配。利用热效率和?效率优化理论,针对不同循环方式,分析各种混合工质在不同质量分数下,蒸发温度、蒸发压力等相关运行参数对输出功、热效率、?效率和?损失等性能参数的影响,优选出不同循环方式下性能相对较优的混合物。研究发现,亚临界饱和循环下,非共沸混合物相比纯工质,热效率更高,?损失更小,存在最佳混合比,而且最佳混合比随着蒸发温度的增加逐渐向阻燃剂比例减小的方向靠拢。加入回热器,混合物性能提升明显,回热效率越高,性能越好,且工质的性能曲线存在拐点,拐点之前热效率增长较慢,拐点之后增幅很大。二级循环中,存在最优的高温级蒸发压力和R123质量分数使混合物获得最大的净功和热源利用率。硅氧烷混合物性能优于烷烃类混合物。D4/R123(0.4/0.6)性能较优,热效率为21.19%,?效率高达47.56%,?损失为20.43 kW。基于该工质的循环系统,?损失最大的部件是回热器IHE和高温级涡轮,它们是改善系统不可逆性能的关键。跨临界循环下,在一定压力下,温度滑移量越大的工质,并没有体现出滑移量的优势,而滑移量越小的工质,净功反倒较大。研究表明,对内燃机余热回收ORC联合系统混合工质的研究具有明显的意义,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内燃机的节能减排。
二、空调循环中HCs/阻燃剂混合工质的泄漏特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空调循环中HCs/阻燃剂混合工质的泄漏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含HFOs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理论与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新形势下的替代制冷剂选择 |
1.3 HFOs制冷剂研究现状 |
1.3.1 R1234yf |
1.3.2 R1234ze(Z)和R1234ze(E) |
1.3.3 R1336mzz (Z)和R1336mzz (E) |
1.3.4 其他HFOs |
1.4 混合工质 |
1.4.1 混合制冷剂 |
1.4.2 卤代烃类有机吸收制冷工质对 |
1.5 相平衡模型 |
1.5.1 状态方程 |
1.5.2 活度系数模型 |
1.5.3 混合法则 |
1.6 本文主要工作 |
2 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 |
2.1 四种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的具体形式 |
2.1.1 WS混合法则 |
2.1.2 MHV1 混合法则 |
2.1.3 MMR1 混合法则 |
2.1.4 MR3 混合法则 |
2.2 不同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复现性的理论分析 |
2.3 超额自由能混合法则在混合工质相平衡计算中的应用效果对比 |
2.3.1 混合工质基本信息 |
2.3.2 关联结果及讨论 |
2.4 本章小结 |
3 NMR型混合法则的开发 |
3.1 NMR-1 混合法则 |
3.2 NMR-2 混合法则 |
3.3 NMR型混合法则在二元混合制冷工质中的应用 |
3.4 本章小结 |
4 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实验系统 |
4.1 实验系统 |
4.1.1 循环系统 |
4.1.2 恒温系统 |
4.1.3 测量系统 |
4.1.4 组份标定 |
4.2 不确定度分析 |
4.2.1 温度不确定度 |
4.2.2 压力不确定度 |
4.2.3 组分不确定度 |
4.3 实验步骤 |
4.3.1 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测量 |
4.3.2 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测量 |
4.4 本章小结 |
5 含HFOs的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
5.1 实验样品及色谱条件 |
5.2 四组制冷剂+制冷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1 二元混合工质R1216+R1234yf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2 二元混合工质R1216+R1234ze(E)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3 二元混合工质R1234yf+R1234ze(E)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4 二元混合工质R1336mzz(E)+R32 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5.2.5 结果对比与讨论 |
5.3 本章小结 |
6 含HFOs的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
6.1 实验样品及色谱条件 |
6.2 两组制冷剂+有机溶剂二元混合工质的汽液相平衡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1 二元混合工质R1234ze(E)+NMP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2 二元混合工质R1234ze(E)+DMETr EG的实验结果与讨论 |
6.2.3 结果对比与讨论 |
6.3 本章小结 |
7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工作和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研究成果 |
(2)含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的热物性及其循环特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R1234ze(E)介绍 |
1.2.1 环保性 |
1.2.2 安全性 |
1.2.3 热物理性质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含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的气液相平衡研究 |
1.3.2 含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的热物性模型研究 |
1.3.3 含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替代R22 的理论循环研究 |
1.4 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含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状态方程的建立 |
2.1 状态方程和混合法则 |
2.1.1 状态方程 |
2.1.2 混合法则 |
2.2 PVTx性质 |
2.3 VLE性质 |
2.3.1 气液相平衡理论 |
2.3.2 相律 |
2.3.3 气液相平衡计算 |
2.3.4 二元交互系数求解 |
2.3.5 VLE数据拟合结果和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含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热物性计算和对比 |
3.1 基本热力学关系 |
3.2 热物性对比 |
3.2.1 标准沸点和温度滑移 |
3.2.2 临界温度和饱和蒸气压 |
3.2.3 汽化潜热和定压比热容 |
3.2.4 液相密度和气相比体积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含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配比筛选 |
4.1 环保性能 |
4.2 安全性能 |
4.3 热物理性质 |
4.4 溶油性能 |
4.5 新工质组分配比的筛选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二元混合工质热泵空调循环性能分析 |
5.1 热泵空调循环性能计算模型 |
5.1.1 热泵空调工作原理 |
5.1.2 理论循环的数学模型 |
5.2 标准工况下循环性能 |
5.2.1 制冷量和制热量 |
5.2.2 压缩机运行参数 |
5.2.3 性能系数 |
5.2.4 提升循环性能的措施 |
5.3 全年工况下循环性能 |
5.3.1 全年工况的假设条件 |
5.3.2 南昌地区全年天气情况 |
5.3.3 全年循环性能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牛顿迭代法求解密度根 |
附录2 制冷工质在标准工况下的循环性能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3)混合工质R1234ze(E)/R152a的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制冷工质的发展历程 |
1.2 制冷工质替代现状 |
1.2.1 天然制冷工质 |
1.2.2 不饱和氟化烯烃类工质 |
1.2.3 HFCs混合制冷工质 |
1.2.4 含HFO混合工质研究现状 |
1.3 工质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R1234ze(E)/R152a(40/60)的热物性及循环性能分析 |
2.1 R1234ze(E)/R152a(40/60)的环保性 |
2.2 R1234ze(E)/R152a(40/60)的热物性分析 |
2.2.1 基本热物性参数计算 |
2.2.2 温度滑移特性 |
2.2.3 与R22及其过渡替代工质的对比分析 |
2.3 R1234ze(E)/R152a(40/60)的其它特性 |
2.3.1 安全性能 |
2.3.2 润滑油溶解特性 |
2.4 R1234ze(E)R152a(40/60)的理论循环性能 |
2.4.1 计算模型 |
2.4.2 与R22及其过渡替代工质的循环性能比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R1234ze(E)/R152a(40/60)的管内流动沸腾传热实验 |
3.1 实验系统的设计和搭建 |
3.1.1 实验系统设计 |
3.1.2 实验系统工作原理 |
3.1.3 实验系统的主要仪器及设备部件 |
3.2 实验准备 |
3.2.1 系统保压测试 |
3.2.2 系统热平衡测试 |
3.2.3 系统工质充灌 |
3.3 实验方案 |
3.3.1 实验管管型管径的选择 |
3.3.2 实验参数的测量 |
3.3.3 实验工况的确定 |
3.3.4 参数的调节与流程 |
3.3.5 实验操作步骤 |
3.4 实验数据的处理 |
3.4.1 数据处理过程 |
3.4.2 实验数据的不确定性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实验结果及分析 |
4.1 R1234ze(E)/R152a(40/60)在小管径光滑管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 |
4.1.1 质流密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
4.1.2 热流密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
4.1.3 饱和温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
4.1.4 干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
4.1.5 压降特性 |
4.2 R1234ze(E)/R152a(40/60)在水平微肋管内的流动沸腾传热特性 |
4.2.1 质流密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
4.2.2 热流密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
4.2.3 饱和温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
4.2.4 干度对传热系数的影响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关联式预测精度研究 |
5.1 水平光滑管内预测关联式的选择 |
5.1.1 Jung关联式 |
5.1.2 Choi关联式 |
5.1.3 Minxia关联式 |
5.1.4 Lim关联式 |
5.2 光滑管内传热关联式预测偏差 |
5.3 水平微肋管内预测关联式的选择 |
5.3.1 Chamra关联式 |
5.3.2 Hamilton关联式 |
5.3.3 Cavallini关联式 |
5.3.4 Wu关联式 |
5.4 微肋管内传热关联式预测偏差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可燃性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运行安全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工质泄漏安全的研究现状 |
1.2.1 混合工质泄漏的研究现状 |
1.2.2 工质安全性的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课题的确定 |
1.4 本文的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有机朗肯循环系统泄漏安全评价体系构建 |
2.1 评价体系简介 |
2.2 风险识别 |
2.2.1 气体泄漏扩散模型研究 |
2.2.2 混合工质泄漏速率的确定 |
2.2.3 Fluent求解过程 |
2.2.4 气体泄漏扩散的基本方程 |
2.2.5 模型验证 |
2.3 风险评估 |
2.3.1 TNT当量法 |
2.3.2 损伤区域的确定 |
2.3.3 概率评估法 |
2.4 风险规避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可燃性混合工质系统安全性评价结果 |
3.1 混合工质泄漏的浓度场仿真结果 |
3.1.1 仿真模型介绍 |
3.1.2 网格及时间步长独立性验证 |
3.1.3 泄漏扩散模拟 |
3.1.4 浓度场分析 |
3.1.4.1 不同平面浓度变化的分析 |
3.1.4.2 不同高度浓度分布的分析 |
3.1.4.3 不同时间的浓度变化 |
3.2 爆炸风险评估 |
3.2.1 易爆区域划分 |
3.2.2 爆炸超压对建筑的损伤评估 |
3.2.3 爆炸超压对人员的损伤评估 |
3.3 系统泄漏风险预防措施 |
3.3.1 混合工质安全配比的筛选 |
3.3.2 通风系统的设计 |
3.3.2.1 通风系统布置形式设计 |
3.3.2.2 通风强度的设计 |
3.3.3 气体泄漏监测装置的安装位置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不同组元混合工质安全性评价 |
4.1 不同混合工质泄漏扩散特性对比 |
4.2 不同混合工质爆炸效应对比 |
4.2.1 爆炸区间比率的变化 |
4.2.2 对建筑及人员损伤的评估对比 |
4.2.3 超压及安全距离的变化规律 |
4.3 混合工质爆炸效应与纯工质的对比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5.1 全文总结 |
5.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5)三种混合工质替代汽车空调制冷剂R134a的理论循环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汽车空调制冷剂的发展 |
1.2 目前车用空调制冷剂存在的问题 |
1.3 R134a替代制冷剂的研究现状 |
1.3.1 天然工质 |
1.3.2 人工合成工质 |
1.3.3 研究现状总结 |
1.4 本文研究内容 |
1.5 本章小结 |
第2章 汽车空调热力循环模型及新型混合制冷剂的组元 |
2.1 汽车空调系统热力循环模型 |
2.1.1 汽车空调的系统组成及工作原理 |
2.1.2 系统热力循环模型 |
2.1.3 循环性能参数计算 |
2.2 制冷剂物性参数及汽车空调系统循环性能模拟程序流程 |
2.2.1 热物性参数 |
2.2.2 纯制冷剂及共沸混合制冷剂循环性能计算程序流程 |
2.2.3 非共沸混合制冷剂循环性能计算程序流程 |
2.3 制冷剂的主要性质 |
2.3.1 环境性能 |
2.3.2 热力性质 |
2.3.3 迁移性质 |
2.3.4 物理化学性质 |
2.4 新型混合制冷剂的组元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确定三种混合工质的配比 |
3.1 新工质环境性能随组元质量比例的变化 |
3.1.1 ODP |
3.1.2 GWP |
3.2 新工质热力性能随组元质量比例的变化 |
3.2.1 温度滑移 |
3.2.2 标准沸点 |
3.2.3 饱和压力 |
3.2.4 汽化潜热 |
3.3 新工质理论循环性能随组元质量比例的变化 |
3.3.1 R290/R13I1循环性能 |
3.3.2 R1270/R13I1循环性能 |
3.3.3 RE170/R134a循环性能 |
3.4 确定新型混合工质配比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制冷剂的理论循环计算与对比分析 |
4.1 新型制冷剂的热物理性质和环境性能 |
4.2 变工况循环性能分析 |
4.2.1 新型制冷剂与R134a变蒸发温度循环性能对比分析 |
4.2.2 新型制冷剂与R134a变冷凝温度循环性能对比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种新型混合制冷剂的比较 |
5.1 过热度和过冷度对不同制冷剂循环性能的影响 |
5.1.1 过热度的影响 |
5.1.2 过冷度的影响 |
5.2 不同工况下循环性能 |
5.2.1 计算工况 |
5.2.2 模拟计算结果 |
5.2.3 结果分析 |
5.3 三种新型混合制冷剂的优劣 |
5.3.1 对过热度和过冷度的适应性 |
5.3.2 循环性能的比较 |
5.4 RN01和RN03的其他性质 |
5.4.1 动力粘度 |
5.4.2 导热系数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实验研究 |
6.1 空气焓差实验室的组成及测试原理 |
6.1.1 空气焓差实验室的组成 |
6.1.2 测试原理 |
6.2 实验设备 |
6.3 实验工况 |
6.4 实验方案 |
6.5 具体实验步骤 |
6.6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研究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1 变蒸发温度循环性能计算MATLAB程序 |
附录2 变冷凝温度循环性能计算MATLAB程序 |
附录3 过热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MATLAB计算程序 |
附录4 过冷度对循环性能的影响MATLAB计算程序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6)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泄漏对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及环境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主要符号表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ORC发电技术的优势与基本情况 |
1.2.1 非共沸混合工质ORC系统的优势 |
1.2.2 ORC余热发电技术的应用 |
1.2.3 ORC系统工质研究 |
1.2.4 ORC工质的环境影响研究 |
1.3 问题的提出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2 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ORC系统的热力学过程分析 |
2.1 混合工质ORC系统分析 |
2.1.1 混合工质ORC系统模型和热力过程 |
2.1.2 循环工质及计算条件 |
2.2 混合工质物性计算方法选择 |
2.2.1 工质状态方程 |
2.2.2 混合规则 |
2.2.3 相平衡方程 |
2.3 二元非共沸混合ORC工质配比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3 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泄漏与ORC系统环境影响火用成本 |
3.1 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泄漏模型 |
3.2 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泄漏的环境影响火用成本 |
3.2.1 各环境影响潜值的影响 |
3.2.2 泄漏工质的环境火用成本 |
3.3 本章小结 |
4 考虑ORC工质泄漏环境影响的火用分析与经济性分析 |
4.1 火用平衡模型 |
4.2. ORC系统的环境影响实例分析 |
4.3 考虑ORC系统工质泄漏环境影响的经济性分析 |
4.4 ORC系统经济性实例分析 |
4.5 泄漏率对环境成本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5 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ORC系统泄漏后补液方案 |
5.1 补液模型 |
5.2 结果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7)含新型制冷工质HFO-1234yf的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表格索引 |
插图索引 |
主要符号对照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氢氟烃(HFCs)和烷烃(HCs)制冷剂 |
1.1.2 新型制冷剂HFO-1234yf与HFO-1234ze |
1.1.3 混合工质 |
1.2 新型制冷剂工质HFO-1234yf的研究现状 |
1.2.1 基本物理性质 |
1.2.2 HFO-1234yf与HFC-134a的比较 |
1.2.3 含HFO-1234yf混合物 |
1.3 气液相平衡的研究 |
1.3.1 实验方法 |
1.3.2 理论方法 |
1.4 本文任务 |
第二章 气液相平衡基础理论 |
2.1 相平衡判据 |
2.2 逸度和逸度系数 |
2.3 逸度系数的计算 |
2.3.1 纯组分的逸度系数的计算 |
2.3.2 混合物某组分逸度系数的计算 |
2.4 活度系数模型 |
2.4.1 Flory-huggins方程 |
2.4.2 Wohl方程 |
2.4.3 Wilson方程 |
2.4.4 NRTL方程 |
2.4.5 UNIQUAC方程 |
2.5 立方型状态方程 |
2.5.1 RK方程 |
2.5.2 SRK方程 |
2.5.3 PR方程 |
2.6 混合法则 |
2.6.1 常数混合法则 |
2.6.2 基于超额自由能的混合法则 |
2.7 二元相互作用系数的关联 |
第三章 HFC、HC混合工质二元相互作用系数研究 |
3.1 含HFC、HC混合物VLE关联计算 |
3.2 相互作用系数的研究现状 |
3.3 交互加权差值模型 |
第四章 气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
4.1 实验装置组成 |
4.1.1 平衡釜 |
4.1.2 液体恒温槽 |
4.1.3 空气恒温槽 |
4.1.4 取样系统 |
4.1.5 测量系统 |
4.2 实验操作过程 |
4.2.1 气相色谱仪组分标定 |
4.2.2 纯工质饱和蒸气压测量 |
4.2.3 气液相平衡测量 |
4.3 装置的可靠性 |
4.4 小结 |
第五章 含新型工质HFO-1234yf混合物气液相平衡实验研究 |
5.1 HFC-143a/HFO-1234yf混合工质VLE实验研究 |
5.1.1 HFC-143a和HFO-1234yf饱和蒸气压测量 |
5.1.2 HFC-143a/HFO-1234yf混合工质VLE测量 |
5.2 HFO-1234yf/HFC-152a混合工质VLE测量 |
5.2.1 HFC-152a饱和蒸气压的测量 |
5.2.2 HFO-1234yf/HFC-152a混合工质VLE测量 |
5.2.3 HFO-1234yf/HFC-227ea混合工质VLE实验研究 |
5.3 HFO-1234yf/HC-600a混合工质VLE实验研究 |
5.3.1 HFC-600a饱和蒸气压的测量 |
5.3.2 HFO-1234yf/HC-600a混合工质VLE测量 |
5.4 HFC-161/HFO-1234yf混合工质VLE实验研究 |
5.4.1 HFC-161饱和蒸气压的测量 |
5.4.2 HFC-161/HFO-1234yf混合工质VLE测量 |
5.5 HFC-134a/HFO-1234yf/HC-600a三元混合工质VLE实验研究 |
5.5.1 纯组分饱和蒸气压的测量 |
5.5.2 HFC-134a/HFO-1234yf/HC-600a混合工质VLE测量 |
5.6 小结 |
第六章 HFC、HC、HFO混合VLE性质预测 |
6.1 HFO-1234yf混合因子 |
6.2 含HFC、HC、HFO二元混合工质共沸点推算 |
6.3 含HFC、HC、HFO三元混合工质气液相平衡推算 |
6.4 含HFC、HC、HFO三元混合工质共沸点推算 |
6.5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主要结论 |
7.2 主要创新点 |
7.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研究成果 |
(8)R290替代R22的解决方案综述及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前言 |
2R290与R22热力性能比较 |
2.1基本物理性质比较 |
2.2性能比较 |
3减少R290制冷剂灌注量的研究 |
3.1采用小管径换热器 |
3.2采用微通道换热器 |
3.3优化压缩机零部件 |
3.4其他减少灌注的措施 |
4间接使用R29 |
4.1R290在热泵热水器中的应用 |
4.2R290在中央空调系统主机中的应用 |
5R290中加入阻燃剂 |
5.1R290中加入R2 |
5.2R290与R134a的混合 |
5.3R290与其他阻燃剂的混合 |
6结论与展望 |
(9)制冷剂可燃性和溶解性的理论和试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 |
1.2 下一代制冷剂候选物 |
1.3 制冷剂分代新方法 |
1.4 制冷剂燃爆特性研究现状 |
1.5 制冷剂与润滑油相溶性研究现状 |
1.6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制冷剂典型燃爆特性理论与基础燃爆特性的估算 |
2.1 燃爆反应经典理论 |
2.2 制冷剂燃爆反应的本质和要素 |
2.3 制冷剂燃爆极限的测定方法 |
2.4 制冷剂燃爆极限的估算方法 |
2.5 基于化学键离解能特性的制冷剂燃爆极限研究 |
2.6 制冷剂燃爆极限对充注量的影响 |
2.7 小结 |
第三章 制冷剂基础燃爆特性参数试验 |
3.1 制冷剂基础燃爆特性参数试验方法 |
3.2 燃爆特性参数试验系统标定与不确定度 |
3.3 制冷剂燃爆火焰特性试验与机理分析 |
3.4 制冷剂基础燃爆极限的影响因素及作用机理 |
3.5 润滑油对制冷剂基础燃爆特性的影响探究 |
3.6 小结 |
第四章 低温室效应制冷剂的可燃性惰化与评价 |
4.1 制冷剂燃爆特性惰化基础理论 |
4.2 几种低GWP制冷剂燃爆特性的惰化试验 |
4.3 阻燃剂对不同制冷剂的燃爆惰化效率 |
4.4 新阻燃剂惰化特性指标 |
4.5 小结 |
第五章 制冷剂与润滑油相溶性研究 |
5.1 相溶性基础理论 |
5.2 制冷剂与润滑油相溶性的试验研究 |
5.3 制冷剂与润滑油相溶性研究结果及分析 |
5.4 制冷剂与润滑油相溶性评价指标 |
5.5 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6.1 主要结论 |
6.2 创新之处 |
6.3 建议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10)内燃机排气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混合工质的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字母注释表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内燃机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的研究现状 |
1.2.1 纯工质的研究 |
1.2.2 混合工质的研究 |
1.3 本文研究课题的确定 |
1.4 本文的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内燃机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工质选择 |
2.1 工质分类及选择标准 |
2.2 混合工质组分选择 |
2.2.1 高温型工质选择 |
2.2.2 阻燃工质选择 |
2.3 混合物与循环方式的匹配设计 |
2.3.1 基于大分子碳氢类混合工质与循环方式的匹配 |
2.3.2 基于小分子碳氢类混合工质与循环方式的匹配 |
2.3.3 基于硅氧烷类混合工质与循环方式的匹配 |
2.3.4 混合工质与循环方式的匹配设计总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内燃机余热回收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建模 |
3.1 柴油机顶循环 |
3.2 底循环-有机朗肯循环建模 |
3.2.1 有机朗肯循环基本原理 |
3.2.2 换热过程窄点分析法 |
3.2.3 系统热力学模型 |
3.3 模型验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基于碳氢类混合工质的循环热力性能分析 |
4.1 基于大分子碳氢的A类混合工质亚临界循环 |
4.1.1 阻燃剂质量分数的影响 |
4.1.2 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 |
4.1.3 回热器的影响 |
4.2 基于大分子碳氢的B类混合工质二级循环 |
4.2.1 阻燃剂质量分数的影响 |
4.2.2 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 |
4.3 基于小分子碳氢类混合工质跨临界循环 |
4.3.1 阻燃剂质量分数的影响 |
4.3.2 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基于硅氧烷类混合工质的循环热力性能分析 |
5.1 基于小分子硅氧烷类混合工质亚临界循环 |
5.1.1 回热器的影响 |
5.1.2 回热效率的影响 |
5.2 基于大分子硅氧烷类混合工质二级循环 |
5.2.1 阻燃剂质量分数的影响 |
5.2.2 系统运行参数的影响 |
5.2.3 ?分析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工质与循环的优化设计指导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全文总结 |
7.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四、空调循环中HCs/阻燃剂混合工质的泄漏特性(论文参考文献)
- [1]含HFOs二元混合工质汽液相平衡理论与实验研究[D]. 方一波. 浙江大学, 2021(01)
- [2]含R1234ze(E)二元混合工质的热物性及其循环特性研究[D]. 李彪. 南昌大学, 2021
- [3]混合工质R1234ze(E)/R152a的管内流动沸腾传热特性实验研究[D]. 王乐乐. 南昌大学, 2020(01)
- [4]可燃性混合工质有机朗肯循环系统运行安全性能研究[D]. 王雪颖. 天津大学, 2018(04)
- [5]三种混合工质替代汽车空调制冷剂R134a的理论循环性能研究[D]. 叶茂杰. 南昌大学, 2017(02)
- [6]二元非共沸混合工质泄漏对有机朗肯循环性能及环境的影响[D]. 达红梅. 重庆大学, 2016(03)
- [7]含新型制冷工质HFO-1234yf的混合物的气液相平衡研究[D]. 陈龙祥.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9)
- [8]R290替代R22的解决方案综述及展望[J]. 肖庭庭,李征涛,董浩,陈坤,于文远,王一恒. 流体机械, 2015(03)
- [9]制冷剂可燃性和溶解性的理论和试验研究[D]. 吴曦. 天津大学, 2014(08)
- [10]内燃机排气余热利用有机朗肯循环混合工质的分析研究[D]. 高媛媛. 天津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