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同收获期原棉的物理性能及纺纱效果分析(论文文献综述)
鞠斐[1](2020)在《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西方先进的纺织生产方式尚未进入上海地区之前,上海正处于农业社会手工业生产的大环境中。鸦片战争之后,《南京条约》签订,上海设立租界,机制纺织商品和动力机器纺织工厂始进入上海。此后随着上海地区工业化程度的不断加深,机制纺织品与新式服装逐渐成为新的生产、生活文化的标志,随后引起社会个体价值观的变化,进而连带的引发了社会生产和生活系统的变革。在中国租界时期史上的百年之间,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在经历了西方科技本土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向现代化设计的前进方向发展,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客观条件和人的主观能动性都成为设计现代化的推动力量。围绕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现状与产业背景等上海纺织、服装现代设计发展成因中最关键的基础条件,通过对这一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发展和现代设计行为的研究,还原了工业生产条件下纺织、服装的产销业态和设计价值,进一步揭示了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演变规律、文化价值和社会价值,并探索其对上海市民的生活方式、纺织、服装生产的工业化和上海城市现代化的影响、促进和提升的具体作用,以及从设计学的角度分析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和现代化对上海地区消费文化变迁的影响。作为中国租界时期最具代表性的城市之一,上海汇聚了20世纪初中国最活跃、最发达的政治、经济、文化与艺术因素,涌现出各个行业的标志性成果,聚集了大量的艺术与设计人才,出现了中国最早的具有现代意味的设计机构。中国早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便是在这样的背景条件之下,伴随着初期民族纺织、服装产业的发展而迅速地涌现与成长,形成了与早期纺织轻工产品相辅相成的现代设计产业萌芽,本土的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正是在这样的关系中悄然地、坎坷地成长起来,既从西方现代设计发展过程中提取经验,也从本土传统资源中汲取了能量,形成了独特的发展路径。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2](2018)在《我国机采棉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文中指出一、序言"机采棉"是以机械采摘棉花为核心,包括品种选择、种植模式、田间管理、加工工艺、质量检测、设备制造、纺织使用等在内的一项综合技术。美国、澳大利亚、巴西等国家在棉花产业发展中,通过"机采棉"及综合配套技术实现了棉花的"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专业化服务、机械化采摘和智能化加工",
刘柳[3](2018)在《精细化大麻纤维的制备及高支大麻/棉混纺纱的加工技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大麻纤维作为纺织纤维中重要的原料之一,因其含有的四氢大麻酚等酚类成分会被用于毒品的制作,曾一度被列入国际控制毒品名单,大麻种植更受到了严格的控制,大麻纤维的发展落入低谷。近年来,随着低毒或无毒大麻的选育种植,作为曾经在中国和全球有过辉煌历史的大麻,再次回到了人们的视线。在绿色环保、循环经济及可持续发展的背景下,大麻纤维的结构性能、加工工艺以及其综合利用等已被广泛研究,奠定了产业技术发展需要的理论基础支撑。虽然对于大麻纤维的研究历年来从未停息,并且在化学组成、形态结构与纤维性能间的关系方面已经得到突破性进展,但是针对大麻纤维单纤维长度短、木质素含量高等特点,如何使得在达到纺纱要求的同时,纤维变得更加细软,以适应当今纺织业高品质产品的需求的,高效环保的精细化处理过程的研究一直是未能解决的技术难题。另外,纺纱过程中因大麻工艺纤维粗短且抱合力较差等缺点,在纺制过程中落麻产生较多且成品纱支数不高,同样限制了大麻纤维在高端纺织产品中的应用。一方面,大麻面临的问题从根本上应归因于其自身性能的不稳定。作为天然纤维的一种,大麻纤维来源于大自然,不同的生长环境、收割时间或者取材部位均会使其性能产生较大的差异;作为评价大麻纤维精细化处理结果的重要指标-木质素的含量,目前沿用的是《苎麻化学成分定量分析方法》(GB/T 5889-1986)(下简称:86版标准)中的测量方法,测定结果离散性极大,给工艺纤维质量的评判带来很大障碍。因此,本文首先基于现有的木质素测定方法提出改进,并研究了大麻原料间的差异,为后续的精细化处理原料的选择和结果测定奠定基础;其次,通过不同的精细化处理过程中工艺流程及参数的调整,分别探讨了不同预处理方式、漆酶处理、煮练剂的采用、2,2,6,6-四甲基哌啶-氮-氧化物(TEMPO)-漆酶联合处理体系对大麻原麻的脱胶效果,希望在不破坏大麻中纤维素的前提上提高脱胶效率和成品麻的物理机械性能。另一方面,现阶段基于大麻纺纱的研究多数局限于不同原料的混纺成纱上,而作为一种具有多种特殊功能的天然纤维(例如抗菌防臭、抗紫外线等),大麻产品应向着高档纺织品方向发展。着眼于大麻高支纱的纺制是现在大麻纱线必须解决的问题,本文结合了如何降低前纺过程中大麻落麻的控制,讨论了后纺各工序,特别是粗纱捻系数的设置对不同纱支的大麻/棉混纺成纱质量的影响。论文的主要内容及获得的主要结论如下:基于超声波处理对大麻中的木质素可起到松散物理结构的基础理论,采用超声波辅助硫酸法作为木质素的测定方法,通过对超声波的处理时间、浓硫酸浓度、水解时间对木质素的影响,确定了超声波处理15 min,采用72%的浓硫酸水解12 h即可较为准确地测定木质素的含量;随后对同一大麻分别采用超声波辅助硫酸法和86版方法进行木质素的测定并对结果的稳定性进行分析,标准偏差和相对标准偏差分别从4.06%和29.53%下降至0.15%和0.25%,表明经超声波处理后的大麻纤维木质素含量测试结果更加稳定,误差更小。其次,对同一地区的大麻原麻纤维根据收割时间的不同和麻茎上取样部位的不同对大麻纤维的化学成分含量、化学及结晶结构、截面形态和物理机械性能进行测试分析:发现随着生长周期的延长,纤维成熟度的提高,大麻原麻纤维中木质素含量明显增多,尤其是梢部和中部的原麻纤维,木质素增加尤为明显,含量相差最多可达到3.02%;与此同时,水溶物的含量则随着生长周期的增加而呈下降趋势,根部的早麻和晚麻纤维的水容许含量相差为3.93%;其他非纤维物质的差异则较小。大麻原麻纤维的不均匀性会对于后道精细化处理产生影响,并已通过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的物理性能测试来证实。在使用相同的精细化工艺时,测试结果表明处理后的不同纤维样品的长度和细度差别很大:处理后的纤维,早麻梢部的工艺纤维长度最短且细度最细(42 mm和11.36 dtex),工艺纤维长度最长的为早麻中部纤维(67 mm),最粗的纤维为处理后的早麻根部纤维(21.55 dtex)。对于大麻的精细化处理方式,本文分别从预处理方式和煮练剂的选择、漆酶的作用及TEMPO氧化脱胶等几个方面进行讨论。在对于预处理方式及其参数的选择上,先对三种预处理方式:预碱处理、预氧处理和预超声波处理分别进行探索,并分别得到其各自最佳的工艺参数;然后采用每种预处理方式的最优参数进行显着性差异对比,得到脱胶效果显着的是预碱处理方案(氢氧化钠浓度为5 g/L,温度为70℃,浴比为1:25,时间为120 min),胶质去除率可达到26.3%,且半纤维素成分的去除效果明显优于其他两个方案。基于预处理方案的确定,进一步讨论预碱-漆酶两浴法脱胶中漆酶的各项因素(漆酶浓度、时间和浴比)对大麻木质素去除的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得到这三个因素和木质素含量的数值回归方程(y=-0.1281-0.3352-11.8933+24.5332+15.123,其中,y为木质素含量,x1为漆酶浓度,x2为时间,x3为浴比),用以预测漆酶脱胶精细化处理后的木质素含量,以达到可控脱胶的目的;后续的验证试验进一步证明了此回归方程的可行性。同时红外光谱和扫描电镜的结果表明:预碱-漆酶体系对于非纤维素物质的去除,特别是木质素的去除有较好的效果,处理后的纤维内木质素的含量为11.06%。因预碱-漆酶处理得到的纤维中非纤维素物质残留仍然较多,无法满足后续纺纱的要求,所以需要后续碱煮练。碱煮工艺已经被研究人员多次探索,本文主要对碱煮练工序中添加的助剂(螯合剂、还原剂和表面活性剂)进行讨论。试验发现在实验室条件下,以纤维失重率为主要评价标准,发现焦磷酸钠作为螯合剂以及亚硫酸钠作为还原剂可增强碱煮练的效果;对于表面活性剂的讨论,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十二烷基硫酸钠(K12)、月桂醇聚氧乙烯醚(AEO-9)、茶籽粉(TSP)、羧甲基纤维素钠(CMC)之间的复配协同效应。从各因子对大麻纤维的木质素残余量的极性、方差性分析以及旋转平方和分析,结合大麻脱胶的失重率得出最佳复配比例工艺为:50.78%K12,7.81%AEO-9,15.63%TSP,25.78%CMC。为了减少精细化处理过程中的氢氧化钠的用量,并结合TEMPO氧化体系选择性高的优点,通过对反应程度的控制作为一种精细化手段用于大麻纤维中的非纤维素物质的去除。首先采用TEMPO-漆酶碱性体系作为预处理方式,后续配合碱煮练来探讨此体系在大麻精细化处理中的可行性并研究次氯酸钠的用量在此中起到的作用,发现TEMPO-漆酶预处理体系可以有效地去除大麻原麻纤维的非纤维素物质,并且当次氯酸钠用量为16%时,去除胶质的效果最明显:残胶率仅为9.12%,木质素含量为4.58%。木质素及其他非纤维素物质的去除主要由羧基上的C6伯羟基的氧化所形成的。通过化学结构、结晶结构和核磁共振碳谱可以从定性的角度印证这种氧化反应的发生,官能团的变化进一步从定量的角度阐明了TEMPO介导氧化可以去除非纤维素物质的根本原因。16%次氯酸钠用量下得到的TEMPO-漆酶碱处理体系精细化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的强度为3.24 cN/dtex,断裂伸长为3.49%,在保证了非纤维素物质有效去除的基础上,机械性能也可满足纺纱的要求。虽然TEMPO-漆酶碱处理体系所得到的纤维结果尚可,但因为处理过程要分三步完成,工艺略显繁琐,在此基础上初步探究了TEMPO-漆酶酸处理体系联合碱煮练的两步法工艺。结果发现,此体系可以在简化精细化流程的同时,进一步降低成品大麻的木质素含量和残胶率,并因此可得到物理机械性能俱佳的工艺纤维。最终大麻工艺纤维长度为53 mm,细度为4.68 dtex,强度为6.69cN/dtex。大麻纤维性能研究的另一重点—混纺纱的可加工性,也在本文中做了一定探讨。主要针对大麻/棉混纺纱在采用棉纺工艺纺纱而造成的大麻损耗较大、成品纱纱支低、品质不高等问题,通过原料的选择、设备的改造及工艺参数的调整以及工艺路线的设定等组合措施,对此进行纺纱工艺的探索研究。首先通过精干麻品质的对比,确定混纺大麻精干麻原料为TEMPO-漆酶酸处理体系得到的大麻纤维,并通过麻/棉试纺对此选择进行验证。其次,对前纺工序设备的改进和工艺参数调整,设备改进后的一道普梳过精梳方案中大麻纤维的损耗相比原本的棉纺工艺降低了16.7%,制成率也由原来的65%提高至81.7%。但改进后得到的混纺纱线的品质相比改进之前有所下降,体现在:捻度降低,细纱的粗节、细节和棉结数量都有所增加,纱线强力降低,强力变异CV增大等方面。为了改善这一因提高大麻制成率带来的成品混纺纱品质的降低,在低损耗加工工艺改进的基础上,对高支大麻/棉混纺纱的加工改进。试验结果为:采用两道并条和紧密赛络纺的细纱方式,并根据混纺纱支数的不同,采用合理的捻系数并适当降低粗纱的喂入定量,可以改善混纺纱的品质。在以粗纱捻系数为变量设计的试验中,分别进行了9.8 tex(60S)、8.4 tex(70S)和7.4 tex(80S)大麻/棉混纺纱的试纺方案,先进行小试纺纱,继而通过对小试纺纱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工艺的微调,再进行中试纺纱。通过此两步试纺试验,得到9.8 tex大麻/棉混纺纱的最优捻系数为94;8.4 tex大麻/棉混纺纱的最优捻系数为102;7.4 tex大麻/棉混纺纱的最优捻系数为96,此三种纱支的混纺成纱品质均有明显提高。
方璐[4](2016)在《基于神经网络的棉纱质量预测模型》文中研究指明纱线的结构特征比较复杂,纺纱过程是一个多元化的加工过程,成纱质量指标与纤维性能指标以及加工工艺参数之间存在着复杂的非线性关系,用传统的数理统计模型很难清晰地描述出来,有些国内纺织企业甚至利用以往经验来进行分析和评价。这对企业的发展造成了极大的阻碍。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方法在纺织领域的应用逐渐兴起,人工智能不仅能弥补传统方法所带来的缺陷,还可以进行自适应调整来满足纺纱过程的需求,对纺纱企业生产理念带来新的变革。本文将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将人工智能算法中几种经典的算法如人工神经网络、粒子群算法、思维进化算法、极限学习机算法应用于棉纱质量预测模型。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各章的主要工作如下:第一章为绪论,本章主要介绍了纱线质量预报研究领域的背景和意义,以及研究现状。解释了纱线质量预报模型该以原棉纤维品质为研究出发点的原因,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纱线质量预报中的可行性,简单地说明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第二章为介绍了模型自变量和因变量的选择,对原棉成熟度、长度、细度、回潮率、强度、杂质做了概述,以及这些指标对哪些纱线质量指标有较大的影响。同时介绍了纱线强力,条干,棉杂总数三个纱线质量指标,并指出影响这些指标的主要原棉纤维因素有哪些。第三章为算法理论介绍部分,介绍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结构和特点,BP神经网络的结构以及数学描述,介绍了粒子群算法和思维进化算法的原理和数学描述以及两种算法的优点,并指出了两种算法优化BP的设计步骤。最后提出了极限学习机算法,对极限学习的原理进行了数学描述,并提出极限学习机算法的设计思路。第四章为实验结果分析部分,本课题为了研究原棉属性指标与成纱质量指标之间的关系,初步选定十个原棉属性指标——主体长度、成熟度、断裂强度、均匀度、短绒率、主上长度、公制支数、疵点总数、含杂率、回潮率作为输入因素;三个纱线质量指标——纱线强度、条干CV%、棉结杂质总数作为输出,利用各种算法进行建模,并对预测结果进行比较,得出哪种算法具有更好的预测确度和稳定性。第五章运用灰色关联系统结合MEA-BP与ELM算法,运用灰色关联度将十个输入因素缩减至六个输入因素,比较降维后建立的MEA-BP模型和ELM模型是否具有较高的精度。第六章为是本文的总结与展望。对本文的主要工作以及存在的一些问题做了总结,对需要进行更加深入研究的问题进行了展望。
宋敏[5](2015)在《新疆棉花主栽品种机采特性的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棉花是新疆最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新疆经济结构中占有重要地位。近几年新疆兵团实行机械采收后,棉花机械采收发展迅速,但随着机械采收大面积应用,棉花纤维品质出现了大幅度的下降,严重影响了新疆棉花整体纤维品质的提高。因此,开展适应机械化采收棉花品种的纤维品质研究十分重要。本文以现有南北疆机械采收棉花主栽品种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机采棉花和手摘棉纤维品质的比较分析,剖析南北疆主栽棉花品种品质下降的主要成分;通过对影响机械采收棉花纤维品质的各相关因素分析,寻找出机采棉育种的主要目标,同时筛选更适合机械采收的现有主栽棉花品种,以期为育种家机采棉品种选育、生产应用,以及新疆机采棉区域化种植提供有效策略,最终为促进机采棉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本研究获得了以下主要研究结果:1.新疆棉花两种采收方式棉花纤维品质在纤维长度、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等方面有显着差异。北疆纤维长度机械采收棉花较手摘棉差1 mm,南疆机械采收棉花较手摘棉差0.49mm;北疆断裂比强度机械采收棉花较手摘棉差1.08 cN/tex,南疆机械采收棉花较手摘棉差1.12 cN/tex;北疆机械采收棉花与手摘棉成熟度分别处于不成熟与成熟阶段;南疆机械采收棉花与手摘棉成熟度均处于成熟阶段;南北疆机械采收棉花纺纱系数均低于手摘棉;南北疆机械采收棉花品级均为3级,较手摘棉低一级。2.新疆棉花主栽品种机械采收条件下生育期、株型对纤维品质有显着影响,且北疆的影响高于南疆。北疆现有机采棉花主栽品种纺纱均匀性指数与生育期显着负相关,南疆为弱相关性关系。(1)北疆机采棉花品种标准:生育期120-125天,株高65-70cm,始果枝节位高度18cm-20cm,有效果枝数6-7台,单株结铃6-7个,始果节位5-5.8节,果枝类型Ⅰ-Ⅱ式分枝,株型紧凑,是较适合的机采棉品种。(2)南疆机采棉花品种的标准:生育期130-135天,株高70-75cm,始果枝节位高度18-20cm,有效果枝数8-9台,单株结铃8-9个,始果节位5-5.8节,果枝类型Ⅱ式分枝,株型紧凑,是较适合的机采棉品种。(3)现有机采棉花品种的株型紧凑程度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显着,紧凑型株型棉花纤维品质好于松散型棉花纤维品质。3.南北疆不同地区机械采收棉花纤维品质指标组成不同。(1)北疆机采棉花纤维品质指标纤维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和整齐度指数与纺纱均匀性指数显着相关,直接作用最大;北疆8个纤维品质指标分成三大类,第一大类:纤维断裂比强度,整齐度指数;第二大类:纤维长度,伸长率和黄度;第三大类:马克隆值及反射率。(2)南疆机采棉花品种纤维品质指标马克隆值、纤维断裂比强度对纺纱均匀性指数直接作用最大;南疆8个纤维品质指标分成三大类,第一大类:马克隆值、反射率;第二大类:2.5%跨长、纤维断裂比强度;第三大类:整齐度指数、伸长率、黄度。(3)南北疆不同生态区纤维品质指标差异较大,其中,纤维断裂比强度、马克隆值差异极显着;南疆机采棉花品种的纤维断裂比强度显着低于北疆,马克隆值南疆显着高于北疆;反射率南北疆差异显着,南疆显着高于北疆。其它纤维品质指标南北疆差异不显着。4.喷施脱叶剂10-15天时的脱叶率和吐絮率可作为选择机采棉花品种脱叶敏感性参照指标。新疆不同棉花品种对脱叶敏感性与生育期关系密切。机采棉花品种生育期越长,对脱叶剂的敏感性越弱。
袁志清[6](2013)在《世界各主要产棉国棉花品质分析及适纺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年来,由于贸易环境的改善,纺织企业订单增多,国内棉花市场缺口增大国外棉花大量进入我国。世界各产棉国因地区、品种、气候、采摘和轧花方式等存在很大差异,原棉的内在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本课题对河北省纺织企业进口的来自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原棉进行了抽样,然后利用HVI大容量纤维性能测试仪对各纤维试样进行性能检测,并用相关数据处理与分析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处理。研究结果表明:各国细绒棉中,美国SJV棉花品质最优,且性价比高,品级2级左右,纤维长度29.0mm,成熟度0.86,断裂比强度30.6cN/tex,适纺40s-80s的高支纱;澳棉品级2级,纤维长度30.0mm,马克隆值4.3,强力29.8cN/tex;印度Shankar-6棉纤维品质优良,品级2-3级,纤维长度30.5mm,马克隆值4.0,断裂比强度30.2cN/tex;西非各国棉花颜色发黄,成熟较好,各项指标均中等,适纺24s-32s的中支纱或搭配用于纺高支纱。长绒棉方面,美国比马棉S-7品级在2级左右,纤维长度平均值为36.2mm,最长可达38.1mm,马克隆值3.8,成熟度0.85,断裂比强度最高可达47.6cN/tex,适纺80s以上的高支高密纱线,最高可纺300s的特细号纱;埃及棉次之,苏丹长绒棉综合品质低于前两者。本研究可供纺织企业根据本厂生产工艺与产品质量,选择进口最适合自己的棉花。对于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经营风险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熊伟[7](2013)在《纺特细号纱(2.9tex以下)对原料和纺纱器材的要求》文中认为通过对特细号棉纱生产条件和产品的分析,从多种纺织纤维的状况和未来发展的趋势,提出生产特细号棉纱的纤维性能和物理指标;分析现有纺纱设备、纺纱器材、纺纱原理在纺特细号棉纱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其未来的发展方向与特细号棉纱生产中矛盾的解决办法。指出:特细号纱大面积生产的关键在于超级长绒棉品种繁殖技术、种植技术、加工技术的改进提高,目前的纺纱设备、器材及纺纱原理和工艺均不能满足1.95tex以下棉纱的生产,须研究多种纺纱原理的叠加技术,设备与器材则必须进行革新;细纱工序和自动络筒各工序无限制的断头,即因纺纱最低强力的限制导致断头的问题,也就是应解决特细号棉纱的强力问题,并减少棉纱在纺纱过程中的摩擦。
朱磊[8](2011)在《长绒棉模糊聚类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如今大多棉纺织企业是按照原棉的品级对原棉进行分类,而原棉品级是根据国家标准,运用手感、目测等方法综合确定的。在分级过程中,这种检验手段容易产生人为误差,因此会造成定级不准确,不能保证在配棉过程中合理地选用原棉,进而不能保证生产的连续性和纱线的质量。为了对原棉进行科学合理的分类,必须要得到精确的原棉指标值和采用科学合理的分类方法。采用Uster公司的HVI系统(棉纤维大容量测试仪)来检测原棉,能够全面精确、客观地检验出原棉的各项指标,排除了相关的人为因素。纱线质量不同所要求的原棉指标也不相同,因此各种原棉之间的纺纱性能的界限是模糊的,对于原棉进行分类就必然伴随着模糊性,因此采用模糊数学中的Fuzzy C均值聚类算法和灰色Fuzzy等价矩阵聚类算法对原棉进行分类。模糊聚类对原棉进行分类计算量很大,而且有些参数必须人为的确定,本文利用了C#开发了原棉聚类系统,该系统简便易于操作。最后,本文根据HVI检测出的长绒棉指标数据,采用模糊聚类方法对新疆某纺织厂中的原棉的库存进行分类,得出分类结果。该结果比按品级分类更能体现出原棉的纺纱性能,能够指导配棉,做到优棉优用,保证生产连续性和纺纱质量。
谷永清[9](2011)在《近代青岛棉业研究(1897~1937)》文中研究说明1888年,上海建立了中国第一家棉纺织工厂,近代民族棉业发展就此揭开序幕。1894年的甲午战争对民族棉业影响深远。日本通过《马关条约》获取了大量战争赔款及在华投资设厂的权利,棉纺织业从此成为日本在华投资的重点。青岛腹地植棉条件优越,棉货销售市场广阔,但因其为德国势力范围,日人只能通过棉货贸易方式与中国民族资本争夺市场份额,无法将纱厂直接移建于此。德占青岛期间,中日两国棉利之争主要在长江中下游地区。德人对青岛及其腹地的利源挖掘具有全局意识和战略眼光。他们不仅对青岛和胶济铁路的建设进行了详细规划,拨付了巨额帝国财政,还在此注入了西方近代社会的文化精神特质,使其成为“模范”的殖民地。1904年,胶济铁路的修筑完成极大地促进了口岸腹地间贸易的发展。在经济领域,德占当局推行了分余润与华商的商贸策略,以求联华制日;在政治领域,德人与山东地方政府达成部分妥协与合作。此举对口岸与腹地间的贸易往来及山东推行近代化事业都有积极作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德国无暇顾及东亚殖民地,日本趁机利用地缘优势和英日同盟关系对德宣战,并很快占据了青岛和胶济铁路,东亚的“德——日——华”三足鼎立关系就此瓦解。一战后期,强势的日本在胶州湾兴建了一批近代化棉纺织企业。德人在口岸及腹地兴建的基础建设为日资棉纺织业快速发展提供了极大便利。为构筑产业链条、实现产业优化,进而获取更大剩余价值,日商除加快棉制品生产外,还在腹地开设货栈,倾销棉纱,积极推广棉种改良工作。面对日商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和突如其来的商机,中国实业精英当仁不让,周学熙、潘复等人多方筹资在青岛、济南等地创建了民族棉纺织工厂。北京政府和山东地方政府也出台了鼓励植棉、振兴土纱土布等扞卫利权的措施。青岛及其腹地就此成为中日棉战的新战场。这样,中日棉战范围由长江中下游地区扩展到青岛及其腹地。中日两国在青岛、济南等地的棉制品销售之争推动了山东美棉种植业,棉花商品化种植水平明显提高。1923年,中国政府收回了青岛和胶济铁路主权,但大量利权滞留在日人手中,青岛及胶济铁路的优势为中日双方所共有。由于中资企业在资金、技术上处于劣势,青岛棉货利源多半操于日商之手。为挽回利权,中国政府将推广美棉种植、提升原棉价格作为遏制日商获取棉业链条利润的重要手段。1924年后,青岛腹地战乱频仍,自然灾害持续不断,中国政府美棉推广工作遭受挫折,青岛与腹地间的棉货贸易也因中日民族矛盾激化和张宗昌祸鲁而大为减退。国民政府取建立后,中国棉业受到空前重视。中央颁布了一系列振兴棉业的政策法律,筹设了棉业统制委员会、中央棉产改进所等专门机构,并在全国发起了棉业合作运动,国家棉业形势明显好转。青岛市长沈鸿烈为了挽回棉业利权,积极进行工商保育工作,在李村、高密、安丘等地附设植棉试验场、分场,以扩人美棉种植区。在政府支持下,青岛华资纱厂顶住众多日资企业的竞争,扞卫了棉业利权,成为近代中国弱势民族资本成功发展的典范。在青岛、济南棉纺织业崛起的同时,山东棉花种植业也在韩复榘、张鸿烈等政界人物的积极作为下获得了长足进步。山东棉花种植的崛起首先得益于韩复榘对城乡治安秩序的整饬;其次得益于山东交通、县政及乡村建设工作的快速发展;再次得益于韩氏对构建“独立经济体系”的努力。1930年代,梁漱溟、于鲁溪等人在邹平推行的美棉种植及运销合作事业,是近代中国美棉推广和运销事业的典范。随着邹平模式的推广,山东棉花品质及声誉快速提升。这有力地支持了青岛、济南民族棉纺织业的发展。青岛、济南华资棉纺织业的进步反过来又刺激和推动了相关制造业的兴起,进而形成了以铁路为载体的邹平(种植)——济南(运销)——青岛(纺纱)——潍县(织布)——周村(印染)的棉业链条运转格局。在这一产业链带动下,青岛及其腹地经济呈现出良性发展的态势。青岛棉业进步及口岸腹地间棉货贸易的推进对山东城乡社会影响是多方面的:其一,推广植棉使更多的农民告别旧时田园生活,主动融入到由机器大生产构建的棉业链条中。随着棉业链条的转动,青岛的资本主义经营理念、意识形态开始向腹地逐次渗透。这对推动山东区域近代化是有重要推动作用的;其二,为提高棉花品质、扩大种植范围,一大批新知识精英从城市回归到乡村,发起了棉业合作运动,这极大地促进了乡村经济复兴;其三,各级政府为取缔棉花搀水、搀杂弊病和规范棉花交易市场,采取了诸多干预手段,这有助于增强国家对乡村的重视和建设。竞争能促进行业发展。一个行业、一个企业如果没有外部竞争很快就会丧失活力。与日本棉界持续不断的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青岛棉业的进步。空前的民族危机和产销困难迫使青岛及其腹地棉业人士积极探求合乎自身特点的经营模式,努力扞卫棉业利权,进而达到了迟滞日本经济渗透的效果。抵制日纱、日布运动是民族资本与日商资本竞争的重要内容。这种运动要最终取得胜利单靠热情不行。提高企业经营理念和创新能力才是民族正确的抉择。
杨道中,马本新[10](2008)在《低品级棉与高品级棉合理搭配纺制C 14.2 tex纱的实践》文中指出为了降低C 14.2 tex纱生产成本,并保证成纱质量达到要求,将低品级棉与高品级棉进行合理搭配纺纱进行了试验。结果表明:生产中采取对低品级棉预先开松除杂,开清工序采用多松少打、早落少碎的工艺原则,梳棉工序优选针布、隔距、速度等工艺加强短绒和杂质的排除,并条工序合理牵伸分配,粗纱加大捻系数,细纱优选后区牵伸工艺,纺制的C 14.2 tex纱达到质量要求,降低了纺纱成本。
二、不同收获期原棉的物理性能及纺纱效果分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不同收获期原棉的物理性能及纺纱效果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
一、选题的缘起 |
二、研究的背景 |
三、选题的依据 |
四、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选题意义 |
第二节 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提出与尺度 |
一、工业化与现代设计——问题的出发点 |
(一)什么是工业化 |
(二)现代化社会中的现代设计 |
(三)现代设计行为的主体 |
(四)工业化范围的界定与运用尺度 |
(五)社会的现代化与设计的现代化 |
二、租界时期上海的工业化商品范式 |
第三节 研究现状评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社会背景研究 |
(一)综合性研究 |
(二)租界与历史、政治、社会思想、文化 |
(三)科学思想与科学技术 |
(四)经济、人口、生活与风俗 |
(五)租界时期社会发展论文举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生产研究 |
(一)历史、综合性研究 |
(二)纺织科技、行业及专门史研究 |
(三)纺织技术及工程研究论文举要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的产生与发展研究 |
(一)租界时期设计历史、思想、文化类 |
(二)纺织、服装设计编着与着作 |
(三)纺织、服装设计论文举要 |
(四)相关设计类着作及论文举要 |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第五节 研究的内容与创新 |
一、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
二、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研究的重点 |
(二)研究的难点 |
(三)研究的创新点 |
第一章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与现代化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界定 |
一、租界时期历史中的上海 |
(一)时间的界定 |
(二)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社会性质的界定与经济形态特征 |
(三)租界与现代性纺织、服装工业的发展关联 |
二、纺织服装工业生产及现代设计的相关概念 |
(一)动力机器与纺织服装工业化生产范围界定 |
(二)纺织、服装机制商品、民生设计属性及现代性概念界定 |
(三)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发展阶段界定 |
三、纺织、服装的“产业链”与“多元化”的销售模式 |
(一)上海开埠前传统的手工产销业态 |
(二)上海开埠后上海地区市场的变化 |
(三)租界早期上海纺织商品流通渠道的多重性 |
四、纺织、服装生产经历的工业化变革 |
(一)两次西方工业革命的影响 |
(二)民族纺织工业的产生与艰难发展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产业链的更迭 |
第二节 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生产要素 |
一、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发展变革 |
(一)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原料的改进 |
(二)纺织原料加工方式的变革 |
(三)近代上海地区纺织品印染原料的演变 |
二、劳动者的类型与转变 |
(一)手工劳动者与现代工人 |
(二)外地人、本地人与外国人 |
(三)裁缝学徒与纺织女工 |
三、生产组织形式和工具的变革是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 |
(一)动力机器纺织、服装工业的生产组织形式 |
(二)纺织、服装生产机器 |
(三)纺织、服装机器生产工艺 |
四、动力机器纺织、服装的工业化范式 |
(一)机制纺织商品种类与范式 |
(二)机制服装商品种类与范式 |
(三)上海家用纺织品的现代性体验 |
(四)上海人着衣的现代性体验 |
第三节 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设计的发展关联 |
一、欧风美雨之吹沫——西方文明传播的效力 |
(一)上海的市政建设与现代化城市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西方文化在上海的传播 |
(三)西方审美影响下的城市新面貌 |
二、工业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上海纺织工业的发展变迁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工厂创办简况 |
(三)工业化条件下的纺织、服装生产 |
三、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一)缫丝、丝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二)棉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三)针织及棉复制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毛纺织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五)动力纺织机器工业的产生与发展 |
四、现代化与现代纺织、服装设计行为的发生 |
(一)东方服饰之都演绎的海上繁华梦 |
(二)文化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三)纺织服装设计文化功能的嬗变 |
第二章 传输与移植:纺织、服装工业的初发萌芽 |
第一节 西方纺织、服装工业初入上海 |
一、租界的设立与上海的崛起 |
(一)租界初立时期的历史背景与社会环境 |
(二)租界与华界的巨大差异 |
二、“十里洋场”与“奇技奇器” |
(一)接触西方工业文明的起点 |
(二)从棉布商业看上海早期的洋布市场 |
(三)早期洋货市场的局限性 |
三、内外贸易与纺织商品流通的初步发展 |
(一)上海地区棉布商业的“现代性”萌发 |
(二)交通的发展与商品行销范围的扩大 |
(三)从生产到消费的间接流通 |
四、手工纺织的停滞与动力机器纺织的孕育 |
(一)欧洲动力机器纺织的迅猛发展与落后的中国近代科技 |
(二)上海手工纺织业中的资本主义萌芽 |
(三)外资纺织工业进入上海 |
(四)洋务运动与上海本土纺织工业的萌芽 |
第二节 “古法趋新”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萌芽 |
一、上海地区纺织、服装的传统产销业态 |
(一)手工纺织生产规模的演变 |
(二)纺织、服装商品的直接流通 |
(三)上海地区手工纺织生产设计特征的转变 |
二、传统手工纺织业中孕育的工业化种子 |
(一)古代纺织科技的发展脉络及其影响 |
(二)高度完善的手工机器和纺织工艺 |
(三)动力纺织机器的雏形 |
(四)“中间技术”的过渡 |
三、西方技术、商品转移中工业化观念的渗透 |
(一)晚清上海传统纺织与西式纺织设计生产之差异 |
(二)传统纺织产品与西方机器纺织产品之差异 |
(三)伴随西方科技带来的新思想 |
(四)技术转移与工业化观念转变 |
四、西方纺织生产技术变革带来的上海纺织工业革命 |
(一)纺织生产原材料的开拓 |
(二)纺织生产机器的更新 |
(三)纺织生产动力的改进 |
(四)化学染料对传统染料的超越 |
第三节 技术之“变” |
一、纺织技术体系的开放性转变 |
(一)异质文化交流与物质层面交锋 |
(二)中国古代纺织技术体系的非开放性特征 |
(三)近代上海纺织科技的开放性转变 |
二、早期上海纺织工业中先进的纺织技术举要 |
(一)洋商创办的缫丝工厂 |
(二)从缫丝技术看生产方式的差异 |
(三)上海机器织布局与新式棉纺织机器 |
三、“格致”与纺织生产技术的变革 |
(一)《格致汇编》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与传播 |
(二)《格致汇编》中的西方纺织技术 |
(三)自上而下的自救运动与“格致”的传播 |
四、轻盈棉布的“现代”意味 |
(一)以土布为代表的传统手工艺 |
(二)以机制棉布为代表的现代机制商品 |
(三)机制棉布的物质性与文化性 |
(四)机制布与仿机制布:现代性的认同与模仿 |
第四节 渐进的科技发展与设计工业化观念的形成 |
一、“有识之士”对“格致”的推动作用 |
(一)新式学堂与西学学校 |
(二)派遣留学生 |
(三)科举制度的废除和新式学校的建立 |
(四)办学是传播和振兴科技的重要途径 |
二、“格致”与上海纺织工业萌发 |
(一)科学技术是本土纺织工业化产生的重要基础 |
(二)生产力发展与社会分工加深是工业化萌芽的动力因 |
(三)上海地区现代化社会发展的必然性趋势 |
三、“格致”的传播与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萌芽 |
(一)新旧兼容的思维模式与科学思想 |
(二)“排斥”、“不安”与“崇尚”:上海地区社会主流群体的态度变化 |
(三)移风易俗与文明进步 |
第三章 传授与效法:纺织、服装设计的因地制宜 |
第一节 百万人口大都市与“外资兴业时代” |
一、移民入迁与现代化都市的形成 |
(一)人口变迁与社会变革 |
(二)人口结构与社会分层 |
(三)地缘关系与地域性社会关系构成 |
(四)人口、文化与设计目的转变 |
二、上海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与纺织工业的发展关联 |
(一)文人墨客眼中的现代化生活 |
(二)西式休闲娱乐活动的传播 |
(三)现代化都市的逐步形成 |
三、“外资兴业”与上海地区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 |
(一)工业生产与现代设计行为发生 |
(二)工业化精神的影响与设计观念的转变 |
(三)新材料的引进与设计条件的变革 |
第二节 “仿行西法”与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工业化雏形 |
一、上海纺织行业产销业态的突破和变革 |
(一)外资纺织企业的示范作用 |
(二)“条约”对本土棉纺织工业的积极影响 |
(三)国家政策的推行对上海纺织工业发展的积极影响 |
二、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起步 |
(一)内外因共同作用下的民族纺织工业起步 |
(二)“易服运动”与本土机制服装业的起步 |
(三)本土纺织、服装机器制造产业的起步 |
(四)动力机器的重要作用 |
三、新旧交替之间呈现的早期纺织、服装设计工业化特征 |
(一)民族纺织、服装工业诞生的根源 |
(二)“平等”、“享乐”与“现代性”的本土设计师 |
(三)纺织、服装工业起步阶段的设计特征 |
第三节 技术之“践” |
一、新型纺织技术的实践 |
(一)动力缫、纺技术的实践 |
(二)动力织造技术的实践 |
(三)动力机器印花、染整技术的实践 |
二、西方纺织技术的本土化适应过程 |
(一)民族缫丝、轧花机器制造专业的先行发展 |
(二)纺织工业发展影响下的民族棉纺织、针织机器制造业 |
(三)丝绸工业的兴起和丝织机器的仿制与改良 |
(四)仿制、改造的能力与本土化的适应过程 |
三、轻薄夏衣:产品设计的拓宽与生活方式的改良 |
(一)纺织产品的拓宽 |
(二)面料出新及剪裁进步推动下的服装及纺织产品拓宽 |
(三)轻薄夏衣与衣着方式的改良 |
第四节 工业化冲击下的上海纺织设计的继替与突破 |
一、西方科学技术对近代上海纺织技术的影响 |
(一)中国古代纺织技术的对外传播 |
(二)中国古代手工纺织机器与西方动力纺织机器的比较 |
(三)科技流通对上海纺织技术发展的重要影响 |
二、西方纺织机器的传入与传统纺织、服装生产的巨大变革 |
(一)纺织原料与机器材质选择的突破 |
(二)操作方式的变化 |
(三)缝纫机和现代服装手工业改良 |
(四)机制织物令手工织物逐渐成为文化遗存 |
三、设计的“焦点”效应与现代设计思想的初践 |
(一)机制织物和西式服装的“焦点”效应 |
(二)租界内外服装工业化的区别与设计的联系 |
(三)工业化生产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化动因 |
(四)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思想的初期实践 |
第四章 变革与惟新:纺织、服装设计的推陈出新 |
第一节 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进程中的进退消长 |
一、民国时期民族纺织工业的大规模兴起 |
(一)华商纺织企业繁荣发展 |
(二)纺织品销售的变革 |
(三)“大上海”计划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黄金时代 |
二、民族品牌与博览会 |
(一)世界博览会与纺织、服装品牌的国际传播 |
(二)民族主义推动下展开的全国展览会 |
(三)对民族固有样式的突破与国家形象的呈现 |
三、战争是近代上海纺织、服装设计发展的分水岭 |
(一)“孤岛时代”纺织、服装工业的式微 |
(二)“孤岛”时期纺织、服装产业的畸形发展 |
(三)绝望的抗争:民族纺织、服装企业在压迫中前进 |
第二节 民族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差异性、趋向性与地域性比较 |
一、上海地区参差不齐的纺织行业衍变过程 |
(一)非同步性的纺织行业发展 |
(二)以棉纺织业为首的行业结构 |
(三)纺织企业集团化的发展趋向 |
二、不同地区纺织工业化的先后及纺织工业基地的形成 |
(一)上海开众多纺织行业之先河 |
(二)江浙地区纺织设计生产的继承与发展 |
(三)租界时期纺织工业分布区域的迁移 |
三、近代上海地区服装与纺织行业衍变的比较 |
(一)纺织、服装行业内产销模式的差异性 |
(二)对动力机器的依赖性造成的行业衍变差异 |
(三)“量身定制”、“特异独行”与阶级象征性造成的服装行业衍变 |
第三节 技术之“革” |
一、传统织物基础上的突破性技术创新 |
(一)纺织机器的技术创新与民族机器纺织商品的新特征 |
(二)对舶来织物质感的仿效 |
(三)基于传统丝织物基础上的技术与产品创新 |
二、廉价材料转化为美:人造丝的混织与印染应用 |
(一)人造丝的诞生和混织应用 |
(二)人造丝与近代上海丝织品种的拓宽 |
(三)进口动力织机与混纺机织物 |
(四)“化学反应”中的技术革新 |
三、技术的变革与纺织、服装设计的“现代性” |
(一)现代化纺织产品设计的变革 |
(二)泳装与上海新运动时尚 |
(三)构建现代生活的新面貌与对地区形象的重新塑造 |
第四节 本土纺织、服装设计的民族意识觉醒 |
一、外资纺织、服装企业的垄断和压迫 |
(一)上海地区外资棉纺织工厂的发展与垄断 |
(二)日商纺织集团掀起的在华纺织事业高潮 |
(三)进口毛纺织商品和外资毛纺织工厂的垄断和压迫 |
(四)压迫之下掀起的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运动对本土纺织、服装工业发展的推动力 |
(一)国货运动与“民族认同” |
(二)《国货样本》与民族纺织、服装工业的现代化 |
(三)《国货样本》与国货认识 |
(四)纺织、服装构建的设计身份认同 |
三、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构建的物质文化与价值导向 |
(一)具有现代性特征的上海物质文化构建 |
(二)社会阶层文化差异下纺织、服装的物质文化表现 |
(三)民国中期的时装展演:现代性物质文化的价值导向功能 |
第五章 融合与变迁:双轮驱动下的上海纺织、服装设计 |
第一节 上海是中国近代纺织、服装设计的大本营 |
一、纺织、服装行业是现代设计行为发生的河床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的现代设计定义与定位 |
(二)现代设计区别于传统设计的重要特征 |
(三)现代美术思想与现代设计观念的产生 |
二、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教育产业 |
(一)租界时期上海的设计机构、教育机构和学术科研团体 |
(二)纺织教育与现代性纺织、服装设计 |
(三)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设计着作的诞生与发展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纺织设计的“革旧鼎新” |
一、实践的智慧:纺织机器的本土化改良与设计创新 |
(一)租界时期上海纺织生产工具设计的发展历程 |
(二)纺织机器的仿造、改良与创新 |
(三)上海纺织机器设计的工业化特征 |
二、多元化的纺织图案设计创新 |
(一)纺织图案设计的引进和图案设计专业的建立 |
(二)中西绘画差异与纺织图案设计风格转变 |
(三)纺织图案设计是构建艺术与制造之间的桥梁 |
三、纺织产品设计及品牌意识的觉醒 |
(一)纺织产品的开拓创新与民族纺织品的商标设计 |
(二)纺织品广告设计与传播、消费关联 |
(三)地缘文化影响下的现代纺织设计 |
第三节 “服色时易”与近代上海服装设计的发展变迁 |
一、服装设计与上海“文化地图”中的服饰文化识别 |
(一)一个时代的“影像” |
(二)“变化多端”的设计形式 |
(三)现代服装设计是文化结构变化的先锋 |
二、本土服装设计的变化与突破 |
(一)西方文化影响下服装形制的变化 |
(二)侨民着装影响下的搭配方式变革 |
(三)真正的童装:本土儿童服装设计的诞生 |
三、时尚意识与社会追求:“迥异”的男、女服装设计趋向 |
(一)保暖、礼仪和身份识别:服装功能的演进 |
(二)差别化与多样化:租界时期上海地区服装设计的工业特征 |
(三)改良旗袍与中山装:两种设计经典的物化呈现 |
第四节 、文明转型与纺织、服装设计的互动趋向 |
一、现代化生活方式的蜕变与现代设计的体现 |
(一)文明的教化与民俗的改变 |
(二)西式婚礼服:民俗改良在服装设计中的体现 |
(三)纺织、服装广告对现代化生活方式构建的影响 |
二、租界时期上海消费文化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西方侨民消费方式的影响与百货公司对新式消费的建立 |
(二)阶层的分化与品味的培养:上海消费文化的改变 |
(三)设计的现代性与审美的现代性 |
三、“人”的现代性与设计的现代性 |
(一)源自设计、生产与消费环节的“人” |
(二)设计者与消费者之间的文化关联 |
(三)上海都市文化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
结论 |
第一节 上海现代纺织、服装设计的特点与研究价值 |
第二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变革与现代设计行为的诞生与发展的关系以及深层原因 |
第三节 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纺织、服装工业化对现代设计的启迪 |
一、租界时期上海地区现代纺织、服装设计对当代设计的启示 |
二、在异质文化交流中再获新生 |
附录 |
参考文献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致谢 |
(2)我国机采棉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序言 |
二、我国机采棉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 |
(一) 发展现状 |
1. 新疆机采棉发展速度较快。 |
2. 新疆机采率达30.8%。 |
3. 新疆釆棉机增加迅速, 以进口为主。 |
4. 新疆机采棉效益呈现。 |
5. 内地机采棉处于探索阶段。 |
(二) 突出问题 |
1. 产量损失约5%~10%。 |
2. 质量下降。 |
3. 费用增加。 |
4. 国产采摘、质量检测仪器设备落后。 |
5. 规模化、组织化程度低。 |
三、现阶段我国纺织企业对棉花质量的要求 |
(一) 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后的技术现状 |
(二) 纺织企业转型升级后对棉花质量的要求 |
1. 漂白纱纺织企业对棉花质量的要求。 |
2. 色纺纱纺织企业对棉花质量的要求。 |
3. 机织、针织纺织企业对棉花质量的要求。 |
四、我国机采棉产业发展整体解决方案 |
(一) 机采棉的生产管理 |
1. 品种选择。 |
2. 种植模式。 |
(1) 种植模式1。 |
(2) 种植模式2。 |
(3) 种植密度。 |
3. 田间管理。 |
(二) 机采棉的采收管理 |
(三) 机采棉的加工管理 |
(四) 机采棉的品质检测 |
(五) 机采棉的纺织使用 |
(六) 机采棉的质量追溯 |
五、扶持机采棉产业发展的政策建议 |
(一) 加快出台机采棉产业健康发展的指导意见 |
(二) 扶持规模化生产、集约化经营, 促进机采棉提质增效。 |
(三) 创新机采棉发展模式, 开展全产业链技术融合试点 |
(四) 加大机采棉品种及相关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力度 |
1. 生产种植环节。 |
2. 采收加工环节。 |
3. 质量检测环节。 |
4. 纺织使用环节。 |
备注: |
附件一 |
机采棉的品种选择指南 |
一、品种选择的总体要求 |
二、机采棉品种主要农艺性状要求 |
附件二 |
机采棉的田间管理指南 |
一、管理原则 |
二、土壤管理 |
(一) 土地集中连片 |
(二) 土地达到“六字”标准 |
(三) 做好土壤化学除草封闭处理 |
三、播种管理 |
(一) 种子准备 |
(二) 合理确定播期 |
(三) 播种要求 |
四、第一果枝节位高度调控管理 |
(一) 管理目标 |
(二) 管理措施 |
五、株高调控管理 |
(一) 管理目标 |
(二) 管理措施 |
六、群体冠层结构调控管理 |
(一) 管理目标 |
(二) 管理措施 |
七、发育进程调控管理 |
(一) 管理目标 |
(二) 管理措施 |
八、发育时期的管理 |
(一) 苗期 |
1. 管理目标。 |
2. 管理措施。 |
(二) 蕾期 |
1. 管理目标。 |
2. 管理措施。 |
(三) 花期 |
1. 管理目标。 |
2. 管理措施。 |
(四) 断花期 |
1. 管理目标。 |
2. 管理措施。 |
(五) 铃期 |
1. 管理目标。 |
2. 管理措施。 |
九、病虫害管理 |
(一) 管理目标 |
(二) 管理措施 |
十、棉田脱叶管理 |
(一) 管理目标 |
(二) 管理措施 |
十一、棉田残膜管理 |
(一) 管理目标 |
(二) 管理措施 |
附件三 |
机采棉的采收作业指南 |
一、机采总体要求 |
(一) 采收条件 |
(二) 含杂率 |
(三) 回潮率 |
(四) 采净率 |
(五) 质量管理 |
(六) 防止火灾 |
二、采摘前的田间准备 |
(一) 田间清理 |
(二) 地头两端 |
(三) 地块检查 |
三、采摘机组的准备 |
(一) 机组人员 |
(二) 运棉车的准备 |
(三) 作业前其它物资准备 |
四、机械采收 |
五、卸棉管理 |
六、机采籽棉的质量管理 |
(一) 防止尘土 |
(二) 应用机采棉“三模”系统 |
(三) 籽棉堆放场地油污棉的防治 |
(四) 籽棉堆放场地的生产机械 (铲车) 的管理 |
(五) 机采籽棉的分类堆放 |
1. 根据水分不同分类堆放。 |
2. 根据不同品种等分类堆放。 |
附件四 |
机采棉的加工作业指南 |
一、加工人员管理要求 |
二、机采籽棉加工前的要求 |
(一) 做好籽棉的品质检验与记录 |
(二) 籽棉预处理 |
三、机采棉的加工工艺流程 |
(一) 机采棉加工工艺 |
(二) 关键环节的加工技术 |
1.控制好籽、皮棉回潮率。 |
2.控制好籽棉烘干温度。 |
3. 控制好皮棉清理速度和次数。 |
4. 在线实时采集棉花信息并自动标识。 |
5. 控制好棉包的成包高度。 |
(三) 机采棉的智能加工工艺管控系统 |
附件五 |
棉纺织企业使用机采棉指南 |
一、开清棉工序 |
二、梳棉工序 |
三、精梳工序 |
四、异性纤维清除工作 |
五、总结语 |
附件六 |
内地机采棉发展指南 |
一、品种选择 |
(一) 符合优质棉标准 |
(二) 生育期 |
(三) 株型紧凑, 适于密植 |
(四) 抗虫、抗病、抗倒伏 |
(五) 种子发芽率 |
(六) 皮棉产量 |
二、种植模式 |
(一) 行距配置 |
(二) 种植密度 |
(三) 种植面积 |
三、田间管理 |
(一) 灌排水 |
(二) 施肥 |
(三) 化控 |
(四) 打顶 |
(五) 病虫害防治 |
(六) 脱叶催熟 |
四、采收模式 |
(一) 机具选择 |
(二) 采收前准备 |
(三) 收获时间 |
(四) 采收要求 |
五、加工工艺 |
附件七 |
我国棉包永久识别标志及质量追溯系统解决方案 |
一、现行国内外棉包身份标识编码规则 |
(一) 美国棉包永久识别标志PBI的编码规则 |
(二) 我国棉包永久识别标志PBI的编码规则 |
二、建立我国棉包永久识别标志PBI |
三、建立我国棉包永久识别标志及质量追溯系统 |
(一) 系统格式 |
1.二维码信息组成。 |
2.二维码生成流程。 |
(二) 系统内容 |
1.棉包加工及参数系统。 |
2.货场刷唛管理系统。 |
3.棉包二维码防伪系统。 |
4.质量检验管理系统。 |
5.物流跟踪管理系统。 |
6. 棉包仓储管理系统。 |
7. 棉包纺织评价系统。 |
(3)精细化大麻纤维的制备及高支大麻/棉混纺纱的加工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概述 |
1.2 大麻纤维 |
1.2.1 大麻纤维的形态结构 |
1.2.2 大麻纤维的化学构成 |
1.3 大麻原麻品质 |
1.3.1 种植地区 |
1.3.2 生长期 |
1.3.3 不同部位 |
1.4 大麻纤维精细化处理 |
1.4.1 预处理 |
1.4.2 生物酶法脱胶 |
1.4.3 化学法脱胶 |
1.4.4 物理法脱胶 |
1.4.5 综合脱胶技术 |
1.5 TEMPO催化氧化体系 |
1.6 大麻纤维混纺纱技术研究现状 |
1.7 课题研究意义及内容 |
1.7.1 课题研究意义 |
1.7.2 课题研究内容 |
1.7.3 课题创新性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大麻纤维结构和成分的差异性与生长期及取样部位的关系 |
2.1 大麻原麻结构差异性 |
2.1.1 结构差异性分析的原料及试剂 |
2.1.2 结构差异性分析的试验设计 |
2.1.3 结构差异性分析的测试方法 |
2.1.4 结果与讨论 |
2.2 大麻原麻成分差异性 |
2.2.1 木质素含量的测定方法 |
2.2.2 大麻原麻化学成分含量 |
2.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漆酶与碱联合法制备精细化大麻纤维 |
3.1 大麻纤维的预处理工艺 |
3.1.1 预处理工艺的原料及试剂 |
3.1.2 预处理工艺的试验设计 |
3.1.3 预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的测试方法 |
3.1.4 结果与讨论 |
3.2 预碱-漆酶处理对大麻木质素的影响 |
3.2.1 预碱-漆酶处理试验的原料及试剂 |
3.2.2 预碱-漆酶处理的试验设计 |
3.2.3 预碱-漆酶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的测试方法 |
3.2.4 结果与讨论 |
3.3 精细化处理助剂的采用 |
3.3.1 原料及试剂 |
3.3.2 不同精细化助剂及其参数的试验设计 |
3.3.3 测试方法 |
3.3.4 结果与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TEMPO-漆酶体系制备精细化大麻纤维 |
4.1 TEMPO-漆酶碱性体系 |
4.1.1 TEMPO-漆酶碱性体系的原料及试剂 |
4.1.2 TEMPO-漆酶碱性体系的试验设计 |
4.1.3 TEMPO-漆酶碱性体系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的测试方法 |
4.1.4 结果与分析 |
4.2 次氯酸钠浓度的对TEMPO氧化脱胶的影响 |
4.2.1 次氯酸钠浓度影响试验的原料及试剂 |
4.2.2 次氯酸钠浓度影响的试验设计 |
4.2.3 次氯酸钠浓度影响试验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的测试方法 |
4.2.4 结果与分析 |
4.3 TEMPO-漆酶酸性处理体系 |
4.3.1 TEMPO-漆酶酸性处理体系的原料及试剂 |
4.3.2 TEMPO-漆酶酸性体系的试验设计 |
4.3.3 TEMPO-漆酶酸性体系处理后的大麻纤维的测试方法 |
4.3.4 结果与分析 |
4.4 木质素去除机理 |
4.4.1 TEMPO氧化去除木质素机理 |
4.4.2 TEMPO-漆酶氧化体系去除木质素机理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大麻纤维的低损耗、高支大麻/棉混纺纱工艺 |
5.1 混纺纱原料的选择 |
5.1.1 混纺纱的原料 |
5.1.2 混纺纱原料的测试方法 |
5.1.3 结果与分析 |
5.2 大麻纤维与棉混纺低损耗加工工艺 |
5.2.1 低损耗加工的原料 |
5.2.2 低损耗加工的纺纱设备 |
5.2.3 低损耗加工的工艺设计 |
5.2.4 低损耗加工得到的纱线品质测试方法 |
5.2.5 结果与分析 |
5.3 大麻纤维与棉混纺高支纱加工工艺 |
5.3.1 高支纱加工的原料 |
5.3.2 高支纱加工的工艺流程 |
5.3.3 高支纱加工的设备及参数 |
5.3.4 高支纱加工的工艺设计 |
5.3.5 高支纱加工得到的纱线品质测试方法 |
5.3.6 结果与讨论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致谢 |
(4)基于神经网络的棉纱质量预测模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2 课题研究领域的现状 |
1.3 纱线质量预测模型参数的选取 |
1.4 人工神经网络在纱线质量预测中的可行性 |
1.5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第二章 特征指标的选择 |
2.1 原棉纤维指标 |
2.1.1 原棉纤维成熟度的概述 |
2.1.2 原棉长度的概述 |
2.1.3 原棉纤维细度概述 |
2.1.4 原棉纤维回潮率概述 |
2.1.5 原棉纤维强度概述 |
2.1.6 原棉纤维杂质指标概述 |
2.2 纱线质量指标 |
2.2.1 纱线强力 |
2.2.2 纱线条干 |
2.3 棉结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BP神经网络及其优化算法的理论研究 |
3.1 人工神经网络 |
3.1.1 人工神经网络概述 |
3.1.2 人工神经网络特点 |
3.1.3 人工神经网络模型 |
3.2 BP神经网络 |
3.2.1 BP神经网络概述 |
3.2.2 BP神经网络模型 |
3.2.4 BP算法的限制与不足 |
3.3 粒子群算法 |
3.3.1 粒子群算法概述 |
3.3.2 粒子群算法的数学描述 |
3.3.3 粒子群算法流程 |
3.3.4 算法的优点和局限性 |
3.3.5 基于PSO的BP网络训练过程 |
3.4 思维进化算法 |
3.4.1 思维进化算法概述 |
3.4.2 思维进化算法术语: |
3.4.3 思维进化算法算法基本思路 |
3.4.4 思维进化算法的特点 |
3.4.5 基于MEA的BP网络设计步骤 |
3.5 极限学习机算法 |
3.5.1 极限学习机概述 |
3.5.2 极限学习机学习算法 |
3.5.3 极限学习机设计思路 |
3.5.4 极限学习机算法的优点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神经网络预测结果与分析 |
4.1 实验准备 |
4.1.1 数据准备 |
4.1.2 实验环境 |
4.1.3 确定训练样本和测试样本 |
4.1.4 数据的预处理 |
4.2 模型参数的选择 |
4.2.1 单一BP预测模型参数的选择 |
4.2.2 PSO-BP预测模型参数的选择 |
4.2.3 MEA-BP预测模型参数的选择 |
4.2.4 ELM预测模型参数的选择 |
4.3 纱线强度的预测结果 |
4.4 纱线条干预测结果 |
4.5 纱线棉杂总数预测结果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验证强关联性对成纱质量的影响 |
5.1 灰色关联理论 |
5.2 模型输入因子的选择 |
5.2.1 纱线强度 |
5.2.2 纱线条干 |
5.2.3 纱线棉杂总数 |
5.2.4 预测结果比较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附录 1 |
附录 2 部分MATLAB程序 |
(5)新疆棉花主栽品种机采特性的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国外主要机采棉发展现状 |
1.2 新疆机械化采棉发展现状 |
1.2.1 新疆棉花采收现状 |
1.2.2 新疆机械化采棉的发展 |
1.2.3 新疆棉花生产布局 |
1.2.4 新疆机采棉种质资源与品种选育的状况 |
1.2.5 新疆机采棉花的品质状况 |
1.2.6 新疆机采棉花脱叶技术 |
1.2.7 机采棉花的质量标准体系的建立 |
1.3 发展机采棉花面临的问题与不利因素 |
1.3.1 利益机制不完善,卖棉难成为机采棉花发展的障碍 |
1.3.2 机采棉花品级质量问题 |
1.4 本研究的意义 |
第2章 新疆棉花品种两种采收方式的纤维品质比较分析 |
2.1 研究方法和内容 |
2.1.1 试验数据采集 |
2.1.2 纤维品质数据指标 |
2.1.3 分析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北疆机采棉花和手摘棉纤维品质比较分析 |
2.2.2 南疆机采棉花和手摘棉棉花纤维品质比较 |
2.3 讨论 |
2.4 结论 |
第3章 新疆机械采收棉花主栽品种生育期、株型与纤维品质的相关性研究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测定指标 |
3.1.3 数据处理 |
3.2 结果与分析 |
3.2.1 新疆机械采收棉花主栽品种生育期及与品质的相关性分析 |
3.2.2 新疆机械采收棉花主栽品种株型与品质相关性分析 |
3.2.3 新疆机械采收棉花主栽品种不同株型紧凑度的纺纱均匀性指数方差分析 |
3.3 讨论 |
3.3.1 新疆机械采收棉花品种生育期的选择要求 |
3.3.2 新疆机械采收棉花植株性状选择的问题 |
3.3.3 新疆机械采收棉花株型紧凑度与品质的关系 |
3.4 结论 |
第4章 新疆主栽棉花品种机采条件下纤维品质的特征分析 |
4.1 材料和方法 |
4.2 结果与分析 |
4.2.1 北疆机械采收棉花主栽品种纤维品质的遗传性分析 |
4.2.2 南疆机械采收棉花主栽品种纤维品质的遗传分析 |
4.2.3 南北疆机采棉花主栽品种各生态区纤维品质特征比较 |
4.3 讨论 |
4.4 结论 |
第5章 新疆机械采收棉花不同品种脱叶敏感性和吐絮率的比较分析 |
5.1 材料和方法 |
5.1.1 试验设计与处理 |
5.1.2 调查项目与方法 |
5.1.3 计算方法 |
5.2 结果分析 |
5.2.1 供试品种生育性状 |
5.2.2 机械采收棉花不同品种的脱叶敏感性比较分析 |
5.2.3 机械采收棉花不同品种吐絮率的比较分析 |
5.2.4 不同品种脱叶敏感性与吐絮率的相关性分析 |
5.2.5 脱叶剂对机械采收棉花产量结构的影响 |
5.2.6 棉花脱叶剂对棉花纤维品质的影响 |
5.3 讨论 |
5.3.1 机械采收棉花不同品种的脱叶剂敏感性 |
5.3.2 脱叶剂对棉花品质和产量性状影响 |
5.3.3 北疆特定气候条件下的机械采收棉花脱叶选择 |
5.4 结论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6)世界各主要产棉国棉花品质分析及适纺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1.3 研究内容 |
第2章 决定棉花品质的主要指标 |
2.1 品级 |
2.1.1 我国细绒棉检验方法 |
2.1.2 美国棉花分级方法 |
2.1.3 乌兹别克斯坦棉花分级方法 |
2.1.4 埃及棉分级标准 |
2.1.5 苏丹棉花的分级方法 |
2.2 纤维长度 |
2.3 含杂率 |
2.4 纤维强力 |
2.5 马克隆值 |
2.6 成熟度 |
2.6.1 正常成熟的棉纤维 |
2.6.2 不成熟的棉纤维 |
2.6.3 过成熟纤维 |
2.6.4 成熟度检测方法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测试仪器及方法 |
3.1 抽样 |
3.2 品级检验 |
3.3 纤维长度 |
3.4 成熟度 |
3.5 断裂比强度 |
3.6 马克隆值 |
3.7 测试过程 |
3.7.1 品级 |
3.7.2 纤维长度 |
3.7.3 成熟度 |
3.7.4 断裂比强度 |
3.7.5 马克隆值 |
3.8 本章小结 |
第4章 各主要产棉国棉花品质特性及适纺性分析 |
4.1 北美洲国家 |
4.1.1 美国棉花 |
4.1.1.1 细绒棉 |
4.1.1.2 长绒棉 |
4.1.2 墨西哥棉花 |
4.2 南美洲产棉国家 |
4.2.1 巴西棉花 |
4.2.2 拉圭棉花 |
4.3 大洋洲产棉国 |
4.4 东、南亚产棉国 |
4.4.1 印度棉花 |
4.4.2 基斯坦棉花 |
4.5 中亚产棉国家 |
4.6 西亚产棉国家 |
4.7 北非产棉国家 |
4.7.1 埃及棉花 |
4.7.2 苏丹棉花 |
4.8 南非产棉国家 |
4.8.1 津巴布韦棉花 |
4.8.2 莫桑比克棉花 |
4.8.3 赞比亚棉花 |
4.9 西非各国 |
4.9.1 科特迪瓦棉花 |
4.9.2 喀麦隆棉花 |
4.9.3 马里棉花 |
4.9.4 贝宁棉花 |
4.9.5 乍得棉花 |
4.9.6 布基纳法索棉花 |
4.9.7 多哥棉花 |
4.9.8 塞内加尔棉花 |
4.10 东非各国 |
4.10.1 坦桑尼亚棉花 |
4.10.2 乌干达棉花 |
4.11 欧洲棉区 |
4.11.1 希腊棉花 |
4.11.2 西班牙棉花 |
4.12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8)长绒棉模糊聚类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现状及选题意义 |
1.2.1 研究现状 |
1.2.2 选题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技术路线及开发工具 |
1.4.1 技术路线 |
1.4.2 开发工具 |
第二章 长绒棉分类指标分析及选择 |
2.1 原棉分类概述 |
2.1.1 棉纤维分类 |
2.1.2 生产中原棉分类 |
2.1.3 长绒棉模糊聚类 |
2.2 长绒棉模糊聚类数据基础 |
2.2.1 HVI 简述 |
2.2.2 HVI 检测指标 |
2.3 长绒棉模糊聚类指标选取 |
2.3.1 原棉指标对纱线质量的影响 |
2.3.2 纱线与原棉选用关系简述 |
2.3.3 原棉重要指标权重的确定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长绒棉模糊聚类理论基础及算法 |
3.1 概述 |
3.1.1 模糊数学简述 |
3.1.2 聚类简述 |
3.1.3 模糊聚类的简述 |
3.2 模糊理论基础 |
3.2.1 模糊集的概念 |
3.2.2 模糊关系 |
3.2.3 模糊聚类矩阵 |
3.3 硬聚类算法 |
3.4 模糊聚类算法 |
3.4.1 灰色Fuzzy 等价矩阵模糊聚类算法 |
3.4.2 Fuzzy C 均值聚类算法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实验分析及系统实现 |
4.1 长绒棉模糊聚类实验与分析 |
4.1.1 基于灰色 Fuzzy 聚类的长绒棉聚类实验 |
4.1.2 基于 Fuzzy C 聚类的长绒棉聚类实验 |
4.2 系统实现 |
4.2.1 灰色 Fuzzy 等价矩阵算法语言实现流程 |
4.2.2 FuzzyC 均值算法语言实现流程 |
4.2.3 界面展示 |
总结 |
一、本文得出的主要结论 |
二、论文有待完善之处和今后建议研究的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读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9)近代青岛棉业研究(1897~1937)(论文提纲范文)
表图目录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一、学术史综述 |
二、相关界定 |
三、选题的学术价值 |
四、研究方法 |
五、论文创新点 |
第一章 德占胶州和山东植棉事业的兴起 |
第一节 甲午战争前后中国棉业形势 |
一、国外棉业沿革、中国棉花种植及华棉纺织业的递嬗 |
二、中外棉货贸易变迁和民族棉纺织工业发轫 |
三、三色旗叠映下的胶州——德国“模范”殖民地的开辟 |
第二节 东亚棉纺织业崛起及美棉在山东引种 |
一、中国棉业新形势 |
二、青岛棉货贸易崛起和腹地扩大植棉 |
第二章 1914~1928年间中日在青岛及其腹地的棉利之争 |
第一节 青岛日资棉纺织业兴起及其对腹地利权的蚕食 |
一、日本占胶州和攫取山东利源 |
二、青岛的日资棉纺织工业 |
三、日商主导的美棉拓殖业 |
第二节 青岛回归及棉业利权的挽回 |
一、中国收回青岛的努力 |
二、北京政府时期的青岛棉业 |
第三节 一战与青岛及其腹地民族资本主义的关系 |
一、一战期间的民族制造业 |
二、一战后期日华纱厂的竞相发展及日资纱厂的胜出 |
三、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黄金期的成因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期间的青岛及腹地棉业发展 |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棉业新政 |
一、中国棉业危机 |
二、国民政府干预棉产及棉运的工作 |
三、华资纱业的复苏 |
第二节 工商保育政策下的青岛棉业 |
一、沈鸿烈振兴青岛工商事业的努力 |
二、口岸——腹地棉业链条的重构 |
三、弱势进取的青岛华资棉纺织业 |
第三节 腹地“模范省”的棉业工作 |
一、青岛腹地贸易秩序的整饬 |
二、美棉种植事业的新发展及相关产业的进步 |
三、国货制服运动和山东棉业的盛衰 |
第四章 青岛棉业进步与腹地区域经济变迁 |
第一节 从棉花美化到棉花神话 |
一、山东棉花工业品质的铸就 |
二、“要发家、种棉花”——推广美棉的成就 |
第二节 山东棉花交易市场和鲁棉商业信誉 |
一、青岛腹地棉花交易网络 |
二“棉惑”问题及其解决 |
第三节 抵制日货下的青岛棉业 |
一、杀敌一千自损八百——频繁的抵制日货运动 |
二、困难逼出正确——弱势民族资本的抉择 |
结论 |
主要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四、不同收获期原棉的物理性能及纺纱效果分析(论文参考文献)
- [1]租界时期上海纺织、服装工业化与现代性设计研究[D]. 鞠斐.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2]我国机采棉产业发展的现状分析[J]. 中国棉麻流通经济研究会. 中国棉花加工, 2018(06)
- [3]精细化大麻纤维的制备及高支大麻/棉混纺纱的加工技术研究[D]. 刘柳. 东华大学, 2018(12)
- [4]基于神经网络的棉纱质量预测模型[D]. 方璐. 东华大学, 2016(02)
- [5]新疆棉花主栽品种机采特性的分析[D]. 宋敏. 新疆农业大学, 2015(05)
- [6]世界各主要产棉国棉花品质分析及适纺性研究[D]. 袁志清. 河北科技大学, 2013(08)
- [7]纺特细号纱(2.9tex以下)对原料和纺纱器材的要求[J]. 熊伟. 纺织器材, 2013(01)
- [8]长绒棉模糊聚类分析[D]. 朱磊. 新疆大学, 2011(11)
- [9]近代青岛棉业研究(1897~1937)[D]. 谷永清. 南京大学, 2011(11)
- [10]低品级棉与高品级棉合理搭配纺制C 14.2 tex纱的实践[J]. 杨道中,马本新. 棉纺织技术, 2008(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