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Oligomerization of C_4 Fraction from FCCU on ZSM-5(论文文献综述)
周雪[1](2021)在《固体酸催化乙醇转化制乙烯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文中认为低碳烯烃是非常重要的化工原料,尤其乙烯是生产高分子材料用量最大的原料单体,同时也是衡量一个国家化工生产水平的重要指标。目前低碳烯烃主要来源于石油裂解工艺,然而随着全世界范围内化石燃料储量的持续下降,同时全球变暖日益加剧,因此迫切需要寻找可再生能源以替代化石能源。随着可再生木质纤维素生产的生物乙醇的大规模开发,使得乙醇转化制烯烃具有很大的潜力和广泛的应用前景,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在乙醇转化制烯烃的研究中,主要集中于对催化剂的开发和改性。尽管在机理方面也做了许多实验和理论上的研究,但是对于不同的固体酸催化剂,所涉及的活性位点以及乙醇转化制烯烃的详细反应机制仍然不清楚。研究催化剂上的反应活性位点,探究反应物在催化剂上的反应机理,对设计更高效的催化剂以及优化工艺流程具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在本论文中,我们通过固体NMR并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对固体酸催化剂(分子筛、氧化物等)上乙醇转化制烯烃中的活性位点及反应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ZSM-5分子筛上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机理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通过13C NMR对ZSM-5分子筛上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过程的中间体进行捕捉,观测到了三乙基氧鎓离子(TEO)物种,进一步通过二维13C-13C J-refocused INADEQUATE NMR实验对TEO结构进行了鉴定。通过变温原位在场固体13C NMR技术实时跟踪了乙醇脱水反应过程,观测到了 TEO物种的生成,并证实TEO是一种稳定的反应活性中间体。通过进一步的NMR实验发现,TEO与分子筛上的表面乙氧基的生成密切相关,并最终导致乙烯的生成。结合NMR实验与DFT理论计算,提出了 ZSM-5分子筛上通过TEO中间体的乙烯生成路线,揭示了乙醇脱水初始步骤的反应机理。(2)CHA构型分子筛上乙,醇制乙烯反应机理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通过控制Si含量,合成了三种不同Si含量的SAPO-34分子筛,利用固体NMR技术对其结构、酸性进行了表征,与H-SSZ-13分子筛进行了对比,证明了SAPO-34分子筛上具有强Br(?)nsted酸中心。同时对乙醇脱水反应活性以及反应机制进行了研究,发现这种强的Bronsted酸中心,能够导致乙醇在SAPO-34分子筛上室温下生成表面乙氧基物种。进一步,通过原位固体NMR实验,发现室温形成的乙氧基物种能够进一步转化生成乙醚,随后乙醚分解产生乙烯,或者经过TEO-乙氧基路径生成乙烯。同时,通过固体NMR实验,研究了 H-SSZ-13分子筛上乙醇脱水反应路径,发现与ZSM-5分子筛脱水路径类似,经过TEO-乙氧基路线生成乙烯。结合实验结果,给出了 CHA构型分子筛上乙醇脱水生成乙烯的路径。(3)γ-Al2O3上乙醇脱水反应活性位点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在乙醇脱水制乙烯反应中,我们通过二维13C-27A1异核相关NMR实验建立了γ-Al2O3上的27Al物种与乙醇分子13C物种之间的空间关联。研究发现配位不饱和Al3+Ⅳ和Al3+Ⅴ位点(Lewis酸位点)是乙醇的初始优先吸附位点,同时在反应过程中主要的活性位点为Al3+Ⅳ。进一步通过二维1H-27Al异核相关NMR实验研究了γ-Al2O3上表面氢物种,发现Al3+Ⅵ-OH(Bronsted酸位点)位是乙醇主要的物理吸附位点,在反应过程中可以吸附储存乙醇,并转移到临近的活性Al3+Ⅳ位点上,起到“中转站”的作用。结合理论计算,给出了γ-Al2O3上Al3+Ⅳ和Al3+Ⅵ-OH位点协同催化乙醇脱水生成乙烯的路径。
赵潇[2](2021)在《COx催化加氢制高附加值化学品》文中研究表明COx(CO/CO2)来源广泛,价格低廉。若利用可再生能源得到的氢,将COx转化为高附加值化学品对缓解我国化石资源紧缺、降低化石资源依赖以及能源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围绕COx催化转化开展了一系列工作。通过乙二胺四乙酸二钠盐(EDTA-2Na)改性制备了Nax-Fe-Co催化剂,该催化剂可以有效地将CO2转化为高附加值的化学品(C2-C4=和C5-C11)。XRD分析表明,Co和EDTA-2Na有助于增强Fe的抗烧结性。在煅烧EDTA-2Na辅助制备的样品过程中,EDTA4-可以分解为有机小分子,从而促进铁种类的还原。同时EDTA-2Na中的钠可改善催化剂表面的碱度,有利于改善烃的产物分布。用于费托合成(Fischer-Tropsch synthesis,FTS)的负载型铁催化剂主要是以氧化铝和二氧化硅为载体。然而,金属与载体强的相互作用阻碍了活性相碳化铁的形成,使得催化剂活性较低。在本论文研究中,通过EDTA络合浸渍制备了10Fex Ey Na/Al2O3催化剂,通过带正电荷的羟基(OH2+)与[Fe(EDTA)]-配合物阴离子之间的库仑相互作用来提高氧化铝载体上铁物种的分散度。原位红外实验表明,EDTA辅助制备的催化剂更容易富集活性物种,从而提高了CO的转化率。使用尿素共沉淀法合成了不同Zn含量的Zn O-Zr O2固溶体,并与H-ZSM-5沸石组成双功能催化剂。以甲醇、二甲醚等为活性中间体,将合成气与苯一步转化为甲苯、二甲苯。研究发现,合适的Zn O-Zr O2比例显着的提高了催化性能;适宜的酸量有助于甲苯/二甲苯选择性的提升,降低副产物乙苯、C9+芳烃的选择性。沸石拓扑结构对产物分布影响明显,H-ZSM-5沸石具有和芳烃分子动力学直径相近的十元环孔道,有利于苯的活化,因此苯的转化率较高;H-ZSM-35、H-MOR沸石具有小尺寸八元环孔道不利于苯通过,且副产物乙苯的选择性较高。双功能催化剂活性中心的距离是影响催化剂性能主要因素,采用粉末混合的方式更有利于合成气与苯的转化。研究了合成气与联苯烷基化的性能,对比不同类型的分子筛发现,H-ZSM-5与ZnAlCrOx组成的双功能催化剂是较理想的催化剂。在硅铝比相同的条件下,nano-H-ZSM-5催化剂的活性高于micro-H-ZSM-5。合成气与联苯烷基化以及甲醇与联苯烷基化的稳定性测试结果表明,以合成气代替甲醇作为的甲基化试剂,不仅可以提高联苯的转化率,并且可以大大提高反应的稳定性。通过nano-H-ZSM-5进行Ce、Si、P、Mg一系列复合改性,有效地提高了4-甲基联苯(4-MBP)与4,4’-二甲基联苯(4,4’-DMBP)的选择性。最后,研究了ZnAlCrOx与分子筛H-ZSM-5,SAPO-11,H-MCM-22和H-β组成的双功能催化剂对合成气与萘的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分子筛的孔道尺寸与催化剂活性成正比,与2-甲基萘(2-MN)和2,6-二甲基萘(2,6-DMN)动力学直径相当的H-ZSM-5和SAPO-11分子筛是较为理想的合成气与萘烷基化的催化剂。
邵娟[3](2020)在《甲醇定向合成芳烃ZSM-5催化剂制备及反应优化》文中指出甲醇制芳烃(MTA)是以甲醇为原料,在ZSM-5酸性分子筛催化作用下合成以芳烃为主的烃类化合物的过程。该过程可以促进煤制甲醇的下游转化,是煤炭高效清洁利用的重要途径之一。由于MTA反应过程涉及许多复杂的化学反应,反应产物种类多,芳烃选择性有待于提高。同时,ZSM-5规整有序的微孔结构会限制反应大分子的扩散,容易发生深度芳构化反应形成积炭覆盖酸性位甚至堵塞微孔孔道,导致催化剂快速失活。针对芳烃选择性低和催化稳定性差的问题,本论文通过调节水热生长溶液的H2O/Al比和silicalite-1的水热重构程度,调控ZSM-5酸性和介孔结构,探讨催化剂结构与MTA反应的构效关系。并且基于MTA反应的甲醇制低碳烃和低碳烃芳构化反应两个过程,分别配置相应的催化剂,通过反应装填方式的调控和优化,提高芳烃选择性和催化稳定性,并探究甲醇经低碳烃制芳烃的两步转化反应机制。本工作获得的主要结果和结论如下:(1)通过调控纳米纯硅晶核在NaAlO2碱溶液中二次水热生长的料液浓度,成功合成出强酸性纳米HZSM-5。发现当H2O/Al比由200增加至2600时,促进了小晶粒纳米ZSM-5(60~90 nm)的生成。同时,会有更多的铝分布在晶体外部,提高了酸性位的可接近性,有利于催化稳定性的提升。H2O/Al比的增加也增强了分子筛酸性,总酸量由0.59 mmol g-1增至0.81mmol g-1,促进了芳烃生成。在反应温度为400°C,压力为1.0 MPa,甲醇空速为4.7 h-1时,催化寿命和液烃中芳烃选择性分别可达155 h和66.0%;(2)通过调控纳米silicalite-1(~60 nm)在含NaAlO2的TPAOH溶液的水热重构程度,获得了一系列富含介孔的大外比表面积((29)186 m2 g-1)纳米HZSM-5(~75 nm)。发现水热重构前期,silicalite-1微孔结构被明显破坏,形成大量6~9 nm的小介孔,外比表面积高达287 m2 g-1。随着水热重构的进行,小介孔逐步融合形成15~35 nm的大介孔甚至空心结构。水热重构过程中,五配位和六配位非骨架铝可以转变为四配位骨架铝,总酸量可达0.59 mmol g-1。重构过程中虽然酸量逐渐增多,但丰富的介孔结构可以为反应分子的扩散提供便利,催化寿命逐步增至164 h,液烃中芳烃选择性增至74.5%。再生后催化剂酸性显着减弱,但保留的丰富介孔和大外比表面积,使再生催化剂寿命为新鲜催化剂的2.5倍;(3)在低硅铝比Zn/ZSM-5芳构化催化剂中物理混入高硅铝比HZSM-5烯烃催化剂,使甲醇在烯烃催化剂上转化为低碳烃,低碳烃继续在邻近的芳构化催化剂上被高效转化,芳烃选择性可达39.9%,远高于单独装填芳构化催化剂的30.3%。然而,芳构化催化剂上产生的大分子烃会促使邻近的烯烃催化剂积炭失活,不利于催化寿命的提升,使烯烃催化剂与芳构化催化剂混合比为1.6:0.4时,催化寿命仅为39 h。将芳构化催化剂的硅铝比由30增至50,可以减少大分子烃的生成,使混合催化寿命由39 h提高至56 h。而将两种催化剂的颗粒目数由60~100目降至20~40目时,减少了芳构化催化剂上生成的大分子烃与烯烃催化剂的接触机会,催化寿命显着增至112 h。减少芳构化催化剂的混合占比也能减少大分子烃的生成,显着提升催化寿命。当烯烃催化剂与芳构化催化剂的质量比为1.8:0.2时,催化寿命高达219 h,远高于单独装填芳构化催化剂的22 h;(4)将HZSM-5烯烃催化剂装填于Zn/ZSM-5芳构化催化剂上方,相比混合装填两种催化剂,上层烯烃催化剂的催化转化过程不受芳构化催化剂上产生的大分子烃的消极影响,可以获得更高的催化稳定性。当两种催化剂等质量上下分层装填时,催化寿命至少可达205 h,远高于等质量物理混合装填的36 h。由于上层催化剂生成的低碳烃进入下层催化床层可以促进“烯烃循环”,抑制了“芳烃循环”中重质芳烃的生成,BTX选择性达19.1%,远高于单独装填芳构化催化剂的15.5%。降低两种催化剂的分层装填配比,提高上层烯烃催化剂合成低碳烯烃的能力和下层Zn/ZSM-5的芳构化能力,能优化两步转化的芳构化程度,提升芳烃选择性。当烯烃催化剂和芳构化催化剂分层装填质量比由1:1降至0.25:1.75时,芳烃选择性和BTX选择性由26.7%和19.1%明显提高至48.2%和34.8%。
席蓝萍[4](2020)在《费托合成产物分布的调控—Co基催化剂的研究》文中指出芳烃是重要的化工基础原料之一,市场需求巨大且需求增长快速,其主要来源于石脑油催化重整。我国煤炭资源储量大,研发以煤基合成气为原料生产化学产品的技术尤为重要,费托合成技术是合成气转化中最重要和研究最多的一个过程技术。费托合成的原料气(合成气)中的N、S等元素的含量很低,经过该工艺路线生产的芳烃及其它产物具有清洁以及原料气来源广泛且廉价的优点。但是,目前开发的催化剂都表现出高CO2选择性、积碳失活、反应条件苛刻等问题。对此,本课题探索出一种高效稳定的金属嵌入式分子筛Co@HZSM-5的合成方法,使催化剂能够在较为温和的反应条件下进行芳构化反应且表现出低的WGS活性。通过XRD、N2物理吸附、SEM、NH3-TPD、H2-TPR以及TG-DTA等表征方式对Co@HZSM-5催化剂的形貌、晶体结构、酸性、还原性能、积碳行为等理化性质进行了研究。然后在此基础上引入Mo作为第二芳构化活性中心,探究了 Mo/Co@HZSM-5催化体系中Mo的含量、W/F、硅铝比对合成气直接制芳烃反应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通过改变合成原料的配比和晶化时间确定了固相法、水热合成法和分步晶化法合成Co@HZSM-5催化剂的最佳条件,并将合成的催化剂用于合成气直接制芳烃反应。我们发现分步晶化法合成的(Co负载量为10 wt%,Si/A1=40)的 Co@HZSM-5 催化剂在 T=260℃、P=1.0 MPa、W/F=5 gcat·h·mol-1的反应条件下性能最佳,CO转化率达到了 62.6%,芳烃在液相中的选择性超过20.3%,且芳烃产物主要以轻质芳烃为主,其在芳烃产物中的选择性高达72.7%。通过表征分析可知嵌入式Co@HZSM-5催化剂具有更多的酸中心和适宜的酸强度,这有效促进了费托合成反应低碳产物的二次芳构化反应。由于独特嵌入式结构,在既保证金属活性相以及分子筛结构稳定的同时还存在一定多级孔。通过分子筛的择形限域效应以及存在的多级孔有效抑制了长链烃的生成,减少了积碳的生成,从而增加催化剂抗积碳稳定性能。为了进一步的提高芳烃的选择性,引入第二活性金属Zn、W以及Mo作芳构化活性中心。虽然CO转化率均出现降低,但是Mo的引入提高芳烃的选择性,发现当Mo负载量为6 wt%,分子筛Si/A1=40时,在T=260℃、P=1.0 MPa、W/F=3 gcat·h· mol-1条件下反应性能达到最佳,CO转化率为37.0%,液相中芳烃的选择性超过了 33.5%,这是由于Mo物种的存在,促进了产物甲烷及低碳烷烃在费托合成反应放出大量热的基础上继续进行芳构化,从而提高了芳烃选择性。
王文博[5](2020)在《复合孔结构分子筛催化热解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及其酚类衍生物的性能研究》文中认为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作为可再生能源产量丰富,同时具有大量的天然芳环类结构。通过热化学的方式,耦合热解与催化裂解路径,可以以较高的处理速率一步转化为芳烃类产物。本文针对研究中的科学问题,开展了复合孔结构分子筛的设计与合成,并考察了其在木质素催化热解、酚类生物油催化共裂解提质等路线中的催化性能。首先针对常规多级孔分子筛在制备中有所损失,造孔过程较难控制等缺点,采用重沉积和重结晶方式构建了两种新型复合孔分子筛,均具有含刻蚀孔的内核以及介孔外层。第一种方法基于多级孔分子筛的强碱刻蚀操作,在表面活性剂的引导下通过温和条件下的重沉积过程,使得溶解的硅与铝物种重新自组装为无定型的介孔壳层,包覆于多级孔表面;第二种方法基于弱碱氨水水热法进行脱步,通过调节加入的有机碱浓度控制刻蚀程度,并采用水热法进行溶解物种的重结晶,可以构成有序的介孔层,同时在微米与纳米尺寸分子筛上均实现了对应结构的复合孔构建。针对三种不同的介孔结构ZSM-5分子筛(核壳,多级孔,第一类复合孔),详尽对比了不同介孔结构的形貌和结构参数,并用于酶解木质素催化热解制取芳烃产物。对介孔分布与催化效果之间关系进行了分析,展示了等效介孔孔径对于催化效果的显着影响。温和条件下重沉积的复合孔具有合适的介孔分布,其内外联通的介孔结构允许大分子深入孔道并提高内部酸性位点的可接触性。而其等效孔径适中,扩散速率有限,可以维持一定的择型性效果,抑制多环芳烃生成。进一步展示出不同介孔结构适用的催化剂与原料比例(C/L)范围,其中第一类复合孔适合于高C/L,即催化热解工况,而多级孔适合于低C/L,即高酚类原料浓度的工况。针对复合孔结构分子筛,进行了多种改性与结构调变方法,并分析了对应的酶解木质素催化热解性能。针对总芳烃收率以及单环芳烃选择性的平衡优化,发现0.2M NaOH刻蚀的效果最佳;内核与介孔的物理混合性能劣于复合孔结构,揭示了阶梯孔径结构中内外介孔的耦合作用;对于复合孔进行双金属负载尝试,5wt%Ni和2.5wt%Fe有最高的单环芳烃选择性以及脱氧效果。考察了多级孔与第一类复合孔分子筛在碱木素(KL)和酚类低聚物(PL)两种工业木质素残渣的催化热解过程中的催化效果。有趣的是,多级孔样品更适合于初次热解产物浓度较高的情况,如PL的催化热解,并发现PL可以高产率的制备芳香烃。而复合孔分子筛适合于反应物浓度较低和含氧量较高的情况,如KL的催化热解,有着更高的单环芳烃产率,同时保持了优秀的多环芳烃抑制能力。此外,在实际生物质杨木屑上也对结果进行了对照,介孔样品均为高效的催化剂。分子筛催化剂的介孔形状特性同样对于生物质衍生重质组分的转化有较大影响。通过基于通用性的氨水水热法,考察了纳米尺寸的第二类复合孔分子筛的酚类生物油共裂解主要目标产物,并对相应的催化剂结构参数和酸性性质一并进行了详细分析。其中,颗粒尺寸降至纳米级别后可以有效提高催化活性,尤其是促进了甲氧基的脱除。而向ZSM-5中引入介孔后,共裂解性能显着改变,且不再与催化剂的酸性位数量呈良好相关性。此时介孔的拓扑形状以及分布位置有更大的影响,而且拥有外表面规则介孔层以及内核上大开口刻蚀孔的孔道组合要优于仅具有狭窄开口的中空介孔。这一针对介孔形貌的倾向性可以由特定的结构参数加入量化。在三种不同介孔结构分子筛中,具有核壳结构的复合孔样品展现了最优的催化性能,具有最高的苯系物BTEX产率和脱氧效率,这主要归功于其多层次的分级孔道结构有更好的扩散与协同反应效果。最后,为后续的催化热解与生物油裂解路线耦合做准备,设计并搭建了连续给料的在线提质路线反应器,用于后续复合孔催化剂等催化体系的性能探索。
师树临[6](2019)在《合成气转化制轻质芳烃和液体燃料:双功能催化剂上的选择性调控》文中研究说明当前,随着石油资源的日益匮乏和经济社会发展对于能源的需求不断增加,急需开辟高效转化非石油碳资源的新途径。经由合成气平台分子催化转化是非石油基碳资源利用的可行途径之一,从合成气出发可以制得汽油、柴油等液体燃料和烯烃、芳烃等化工原料。然而,传统的合成气转化主要为费托合成反应,其产物复杂,且受Anderson-Schulz-Flory(ASF)分布的限制,难以高选择性地得到目标产物。本论文基于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思路,研制了M-Zr02/H-ZSM-5用于合成气直接制轻质芳烃,以及FeM-K/H-ZSM-5双功能催化剂用于合成气直接制C5+液体燃料,并研究了催化剂的作用机制及构效关联。M-Zr02/H-ZSM-5催化剂将氧化物催化剂的合成气制甲醇反应与分子筛的甲醇制芳烃反应相结合,构成了合成气一步转化制芳烃的催化剂,在430℃、3 MPa的反应条件下CO转化率达20%,芳烃选择性超过70%,且具有良好的稳定性。我们用TEOS对这一催化剂进行了表面修饰,提高了催化剂对BTX轻质芳烃的选择性。通过对修饰后的分子筛进行表征,我们发现,分子筛的结构及体相酸性没有受到影响,表面酸性受到抑制。同时,不同的甲醇合成催化剂也会对芳烃产物的分布造成影响。FeM-K/H-ZSM-5将Fe基催化剂的费托合成制烯烃反应与分子筛的烯烃聚合反应相结合,构成了合成气制C5+液体燃料的催化剂。我们研究了不同的助剂对Fe催化剂上合成气转化反应的影响,以及不同分子筛对C5+选择性的影响。结果表明,Cu可以促进Fe的还原,降低Fe催化剂上C5+的选择性,而K催化剂可以促进Fe的碳化,抑制催化剂的加氢能力,促进烯烃的生成,抑制甲烷的选择性。相对于H-MCM-22、H-Beta等,H-ZSM-5分子筛对C5+的选择性最高。
辛利[7](2018)在《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文中指出催化裂化(FCC)是炼厂重油轻质化的重要手段,承担着以重质原料油生产轻质油品和化工原料的重任。近年来,随着原油的劣质化程度的不断加深以及生产需求的改变,FCC工艺不得不面对富芳组分的加工。相比于常规催化料,富芳原料中以多环芳烃为核心的芳香组分裂化性能差,转化率低,轻质产品收率低,生焦倾向严重。因此,实现富芳组分的高效转化是目前催化裂化工艺面临的重要问题。针对此问题,本文提出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的工艺过程,通过对富芳组分中难以裂化的多环芳烃结构进行加氢处理,降低其芳香度,而后进行催化裂化,以促进芳烃结构的转化,获得更高的目标产物收率。本文对富芳组分在该组合过程中的催化转化行为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探索了催化新策略,合成了催化新材料,提出了利用新路径,力求达到促进富芳组分的高效转化的目的。首先选用富芳重油为研究对象,对其在组合过程中的转化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相比于直接催化裂化,富芳重油加氢后再催化裂化其催化裂化性能得到显着提升,转化率以及液收率显着提高,同时降低干气、焦炭收率,汽油产品烃类族组成得到改善、硫含量大幅降低。催化裂化催化剂中的活性基质能够显着促进加氢重油的转化,提高汽油、液化气等轻质产品收率;催化剂中ZSM-5分子筛的引入降低了加氢重油的转化率以及汽油收率,但能够抑制焦炭生成,并且显着提高低碳烯烃收率。针对目前炼厂降低柴汽比的生产需求以及富含多环芳烃的催化裂化轻循环油(LCO)利用困难的问题,本文对LCO进行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工艺的转化研究,将LCO转化为富含单环芳烃的高辛烷值汽油和液化气产品。实验结果显示,LCO中的多环芳烃在加氢过程中主要发生部分饱和反应生成环烷芳烃。LCO加氢后,其催化裂化性能大幅改善,转化率提高22.14 wt.%,汽油收率提高近20个百分点,焦炭收率明显下降,组合过程初步实现了LCO的高效转化。适当提高反应温度、增大剂油比以及保持催化剂适中活性有利于加氢LCO的转化。分析表明,环烷芳烃在催化裂化中除发生裂化反应外,其发生脱氢反应重新生成多环芳烃的过程是制约LCO进一步高效转化的关键因素。以四氢萘为环烷芳烃模型化合物,对其在催化裂化行为进行研究。实验发现,环烷芳烃在具有开阔孔道结构和高酸密度的Y型分子筛上转化率高,但氢转移反应剧烈,脱氢选择性高,而开环选择性低;而ZSM-5孔道限制作用使得环烷芳烃转化率低,但是氢转移反应发生程度低,开环选择性高。基于此,本文制备了介孔以及纳米ZSM-5分子筛。评价结果表明,ZSM-5分子筛酸位可接近性的改善能够在维持环烷芳烃高开环选择性的同时显着提高环烷芳烃的催化裂化转化率。鉴于介孔以及纳米ZSM-5分子筛存在难以大规模工业制备以及稳定性差的问题,本文成功合成了结晶度高、水热稳定性好、易于生产的纳米团聚状ZSM-5分子筛。相比于常规ZSM-5分子筛,合成的新形貌分子筛有着显着增加的外比表面积及可暴露的酸性位。将ZSM-5纳米团聚体分子筛作为助剂加入到Y型主剂中用于加氢LCO的催化裂化后,加氢LCO中的环烷芳烃的开环裂化反应获得明显促进,加氢LCO转化率得到提高,产物分布获得优化。最后,本文尝试了对LCO进行深度加氢而后催化裂化的转化路线。结果表明,此方案可以实现LCO的深度转化,转化率超过90 wt.%,液化气及汽油收率分别大于30 wt.%及50 wt.%;汽油产品中芳烃组分占76 wt.%以上,并且主要为甲苯及C8芳烃,从组分上看,该汽油产品适合作为芳烃抽提原料。将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产品同工业芳烃抽提装置DCC汽油抽提原料进行性质比较,发现其主要指标优于工业DCC汽油抽提料,阐明了深度加氢LCO汽油产品作为芳烃抽提原料的可行性。
杨阔[8](2018)在《乙酸甲酯与正己烷在HZSM-5上的耦合反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前,蒸汽裂解是石油化工行业生产低碳烯烃和芳烃的一种非常重要的手段。石脑油和一些低碳烷烃在蒸汽裂解中被广泛的作为原料使用。经历了数十年的发展,蒸汽裂解工艺取得巨大改进。但是,蒸汽裂解作为一种强吸热的反应过程,需要在非常高(650 oC左右)的温度下进行。巨大的能耗依然是蒸汽裂解所要面临的严峻问题。如果我们将强吸热反应和强放热反应进行耦合,将是解决蒸汽裂解温度高问题的途径。本论文主要研究思路可以被分成以下两方面:首先通过固定床反应器,使得乙酸甲酯和正己烷在HZSM-5上发生耦合反应。将强放热的乙酸甲酯的反应和强吸热的正己烷的裂解反应结合,使得热量得到耦合。其次,乙酸甲酯拥有碳氧双键,是一种―缺氢化合物‖,而正己烷作为一种―富氢‖化合物,其元素组成上具有大量的氢元素。两种反应物的共同反应,除了热量耦合效应外,必将具有某种形式的元素耦合效应。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耦合体系中产物分布的系统性变化是显而易见的。在多数反应条件下,耦合体系中烯烃和C5以上的芳烃的选择性升高,而烷烃、H2、CO和CO2的选择性则明显降低。这些选择性的比较反映出元素耦合效应存在于耦合体系中,并且这些选择性的变化现象契合了乙酸甲酯的―缺氢‖特性和正己烷的―富氢‖特性。(2)在Si/Al=19的HZSM-5分子筛上,反应温度为300 oC时,耦合体系的初始正己烷转化率达到100%,而此时正己烷单独进料体系的初始转化率只有58.9%。我们通过TPSR对两种体系的正己烷变化趋势进行考察,发现乙酸甲酯的加入会显着降低正己烷的初始裂解温度,进而促进正己烷的转化,同时加剧正己烷的芳构化。(3)乙酸甲酯非常高的活性导致催化剂的迅速失活,但是随着加入正己烷,催化剂的失活情况得到缓解。通过GC-MS对积碳物种的分析,我们发现正己烷的加入改变了乙酸甲酯在分子筛上形成的积炭物种前驱体,这也为我们研究耦合体系的反应机理提供了证据。结合低温乙酸甲酯的产物分布和原位红外对三种反应体系的研究,我们提出了一种正己烷和乙酸甲酯耦合体系的反应机理。
黄梦笛[9](2017)在《分子筛限域孔道内C4中间体结构及其异构化机理的NMR实验和理论研究》文中提出分子筛具有可调节的酸性活性位点和孔隙结构,这使其成为广泛应用的工业催化剂,可以催化多种反应如催化裂化、加氢裂解、异构化等。分子筛的催化机理与其他酸性催化剂相同,都涉及碳正离子这种重要的中间体物种,所以可以通过在分子筛体系内捕捉碳正离子并观察其转化情况,来研究分子筛的催化机理。分子筛催化石油的裂解和汽油的重整一直备受关注,其催化反应机理主要涉及C4物种的转化,其中研究最多的是叔丁基碳正离子。这种具有支链结构的中间体,一直被认为可以用来揭示短链的碳氢物种在分子筛体系内的异构化机理。本文主要是在ZSM-5分子筛中观测叔丁基碳正离子并且研究其转化过程。(1)短链的碳正离子由于其活性高、寿命短,在分子筛体系内的观测一直是实验上的难点。本文采用共吸附碱性捕捉剂(氨气)的方法,在ZSM-5分子筛孔道内捕捉重要的C4中间体,并且通过13C-13C二维相关谱和理论计算对捕捉到的物种进行了结构分析,确定叔丁基碳正离子的存在。在此基础上,利用13C-27Al相关实验表征了叔丁基碳正离子与分子筛骨架的相互作用关系。(2)C4物种在分子筛孔道内的转化一直是研究的热点,本文利用原位固体核磁观测了选择性标记的2-13C-叔丁醇在ZSM-5分子筛内的转化情况,发现13C标记的季碳迁移到伯碳位置,而且标记碳在最终产物中混乱分布的现象。为了解释这两种实验现象,我们采取了理论计算的方法,给出了包含质子化的甲基环丙烷中间体的反应机理,并预测了可能存在的C4中间体物种。通过碱性捕捉剂法和过量吸附法观察到了理论计算预测的C4烯烃物种(2-13C-2-丁烯、1-13C-异丁烯、2-13C-异丁烯),在实验上印证了反应机理的正确性。通过实验和理论手段,我们观测到了 C4物种骨架异构化的实验现象,并且给出了合理的解释。
沈鑫权[10](2016)在《改性分子筛及复合型分子筛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化反应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石油资源的不断消耗和对芳烃(特别是苯、甲苯及二甲苯,即BTX)需求量的日益增加,经甲醇制芳烃(MTA)的过程引起了广泛关注。目前MTA反应主要存在芳烃收率不高及催化剂易积碳失活等问题,本论文以高选择性制备BTX为目标,以改性H-ZSM-5及合成复合型分子筛为策略,详细研究了分子筛的酸性及孔道结构对MTA反应产物选择性及稳定性的影响。论文首先考察了不同分子筛上甲醇芳构化反应性能,发现H-ZSM-5具有最高的BTX收率。通过对比不同硅铝比H-ZSM-5的反应性能,发现低硅铝比有利于BTX的生成,但催化剂稳定性较差。通过对负载锌前后催化剂的甲醇芳构化反应性能及丙烷、丙烯芳构化反应性能的考察,发现适量的锌修饰能促进甲醇芳构化反应中BTX的生成。论文对氟处理H-ZSM-5催化剂上甲醇制芳烃反应进行了详细的研究。氟处理H-ZSM-5在甲醇芳构化反应中显示高的BTX收率,可达74%。表征结果表明,氟处理使分子筛发生脱硅,降低了催化剂酸性的同时,还产生了孔径为0.75 nm左右的新微孔,改变了反应中的烃池中间物种,从而提高了 BTX收率。论文对碱处理H-ZSM-5催化剂上甲醇制芳烃进行了研究。碱处理H-ZSM-5在甲醇芳构化反应中显示高的稳定性。当氢氧化钠浓度为0.4M时,催化剂的寿命可以达到未处理前的十倍。表征结果表明,碱处理降低催化剂的酸性的同时可以使H-ZSM-5产生介孔,促进了扩散,很好的抑制积碳的生成,从而显着提高了催化剂的寿命。论文采用氟处理和碱处理方法相结合,考察了四组具有不同结构(单微孔、双微孔、介孔及三级孔)的分子筛催化剂的MTA反应性能。表征结果表明,四组催化剂Bronsted酸基本一样,但具有四种不同的孔结构。四组催化剂上的甲醇制芳烃反应性能结果表明,孔结构越发达,催化剂的MTA反应性能越好,即BTX收率越高,同时催化剂寿命越好。表征结果显示,孔结构越发达,越有利于反应中间体更大的烃池物种的生成。孔结构越发达,相同反应时间后的积碳量越少,同时外表面的积碳量所占比例越大。论文通过接触时间的实验对三级孔催化剂.上的反应路径进行了考察,发现反应开始时低碳烯烃是初级产物,经进一步转化成BTX。论文还研究了类似核壳型的复合分子筛的制备及其催化甲醇制芳烃的反应。表征结果表明,通过控制条件可以一步水热法合成复合型分子筛,XRD、TEM、SEM、低温Ar物理吸脱附表征证明了两种分子筛的共存。催化剂的MTA反应性能表明,复合型分子筛催化剂的MTA反应性能比单独分子筛及其物理混合的催化反应性能都要好。不但BTX初始收率较高,更主要的是催化剂的MTA寿命大大提升。这可能是由于类似核壳型的复合分子筛同时具有两种分子筛的优良催化特性,具有多层次的孔结构,以及两种分子筛之间的强的协同效应。
二、Oligomerization of C_4 Fraction from FCCU on ZSM-5(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Oligomerization of C_4 Fraction from FCCU on ZSM-5(论文提纲范文)
(1)固体酸催化乙醇转化制乙烯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乙醇转化 |
1.2.1 乙醇转化制碳氢化合物(ETH) |
1.2.1.1 乙醇脱水制乙烯 |
1.2.1.2 乙醇转化为C_3-C_4烯烃 |
1.2.1.3 乙醇制汽油(ETG) |
1.2.2 乙醇转化为其它含氧化合物 |
1.3 乙醇转化制烯烃的固体黢催化剂 |
1.3.1 分子筛催化剂 |
1.3.1.1 ZSM-5分子筛 |
1.3.1.2 SAPO-34分子筛 |
1.3.1.3 SSZ-13分子筛 |
1.3.2 金属氧化物催化剂 |
1.3.2.1 γ-Al_2O_3的基本结构 |
1.3.2.2 γ-Al_2O_3的表面物种 |
1.3.3 杂多酸催化剂 |
1.4 乙醇转化制烯烃反应机理 |
1.4.1 乙醇脱水 |
1.4.2 ETH反应机理 |
1.5 酸性表征 |
1.6 固体核磁共振技术及其在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6.1 核磁共振(NMR)简介 |
1.6.2 固体核磁共振(Solid-State NMR)简介 |
1.6.2.1 磁场中核自旋相互作用 |
1.6.2.2 塞曼相互作用(H_z) |
1.6.2.3 化学位移各向异性相互作用(H_(CSA)) |
1.6.2.4 偶极-偶极相互作用(H_(DD)) |
1.6.2.5 四极相互作用(H_Q) |
1.6.2.6 J-耦合相互作用(H_J) |
1.6.3 常用的固体NMR技术 |
1.6.3.1 魔角旋转(Magic Angle Spinning,MAS) |
1.6.3.2 交叉极化(Cross Polarization,CP) |
1.6.3.3 偶极去耦技术 |
1.6.3.4 偶极重耦技术 |
1.6.4 多相催化反应研究中的原位固体NMR技术 |
1.6.4.1 间歇法 |
1.6.4.2 流动法 |
1.6.4.3 脉冲-终止反应器 |
1.6.4.4 原位固体NMR在多相催化反应中的应用 |
1.7 本论文的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
第二章 ZSM-5分子筛上乙醇脱水反应机理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分子筛催化剂表征 |
2.2.2 催化实验 |
2.2.3 气相色谱 |
2.2.4 H-ZSM-5上三乙基氧鎓离子(TEO)制备 |
2.2.5 固体NMR实验 |
2.2.6 DFT理论计算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TEO中间体的观测 |
2.3.2 TEO的活性及中间体作用 |
2.3.3 通过TEO路径的乙烯生成机理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CHA构型分子筛上乙醇制乙烯反应机理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SAPO-34分子筛的合成制备 |
3.2.2 分子筛催化剂结构表征 |
3.2.3 乙醇催化反应实验 |
3.2.4 ~(13)C-丙酮及~(13)C-乙醇吸附样品的制备 |
3.2.5 固体NMR实验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SAPO-34分子筛结构表征 |
3.3.2 分子筛催化乙醇制乙烯反应评价 |
3.3.3 分子筛酸性表征 |
3.3.4 反应活性中间体的检测及转化 |
3.3.5 乙醇转化生成乙烯反应路径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γ-Al_2O_3上乙醇脱水反应活性位点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γ-Al_2O_3催化剂表征 |
4.2.2 催化反应实验 |
4.2.3 固体NMR实验 |
4.2.4 DFT理论计算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乙醇在γ-Al_2O_3上的脱水反应评价 |
4.3.2 γ-Al_2O_3上乙醇脱水活性位点的研究 |
4.3.3 γ-Al_2O_3上乙醇脱水反应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2)COx催化加氢制高附加值化学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金属分子筛”双功能催化剂上CO_x转化的研究进展 |
1.2.1 CO加氢反应 |
1.2.2 CO_2加氢反应 |
1.3 CO_x与芳烃烷基化的研究进展 |
1.3.1 CO_x与单环芳烃的烷基化的反应 |
1.3.2 CO_x与多环芳烃的烷基化的反应 |
1.4 论文选题依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药品及试剂 |
2.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3 催化剂表征 |
2.3.1 X射线衍射(XRD) |
2.3.2 扫描电子显微镜分析(SEM)透射电子显微镜(TEM)分析 |
2.3.3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2.3.4 氮气物理吸附(BET) |
2.3.5 氢气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3.6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2.3.7 CO/CO_2程序升温脱附(CO/CO_2-TPD) |
2.4 反应性能评价及数据处理分析 |
2.4.1 CO和CO_2加氢反应性能评价 |
2.4.2 烷基化反应性能评价 |
第三章 CO_2加氢制高附加值化学品反应性能的研究 |
3.1 实验部分 |
3.2 催化剂的表征结果分析 |
3.2.1 催化剂的相组成 |
3.2.2 催化剂的表面吸附行为与还原行为 |
3.2.3 催化剂的价态分析 |
3.3 催化剂性能分析 |
3.3.1 EDTA2Na对Fe-Co/Al_2O_3催化剂性能的影响 |
3.3.2 反应温度以及氢碳比对催化剂反应性能的影响 |
3.3.3 催化剂稳定性测试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EDTA辅助制备高活性费托合成催化剂反应性能的研究 |
4.1 实验部分 |
4.2 结果与讨论 |
4.2.1 EDTA辅助浸渍法 |
4.2.2 EDTA辅助制备的Fe/Al_2O_3催化剂对CO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4.2.3 10FexE/Al_2O_3催化剂的表面吸附行为与还原行为 |
4.2.4 EDTA辅助制备的Fe-Na/Al_2O_3催化剂对CO加氢反应性能的影响 |
4.2.5 10FexEyNa/Al_2O_3催化剂的表面吸附行为与还原行为 |
4.2.6 EDTA对催化剂的价态的影响 |
4.2.7 EDTA对催化剂结构特性的影响 |
4.2.8 原位红外表征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合成气与芳烃烷基化制高附加值化学品反应性能的研究 |
5.1 合成气与苯烷基化实验部分 |
5.2 合成气与苯烷基化反应性能 |
5.2.1 金属催化剂的结构表征 |
5.2.2 金属组成对合成气与苯烷基化反应结果的影响 |
5.2.3 H-ZSM-5分子筛酸性对反应结果的影响 |
5.2.4 沸石骨架结构对合成气和苯烷基化的影响 |
5.2.5 双功能催化剂的距离对催化性能的影响 |
5.3 合成气与多环芳烃烷基化实验部分 |
5.4 合成气与联苯烷基化反应性能 |
5.4.1 不同沸石分子筛对合成气与联苯烷基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5.4.2 分子筛粒径大小对合成气与联苯烷基化的影响 |
5.4.3 合成气与联苯烷基化和甲醇与联苯烷基化长周期性能对比 |
5.4.4 不同磷负载量分子筛对联苯和合成气烷基化性能的影响 |
5.4.5 金属改性分子筛对联苯和合成气烷基化性能的影响 |
5.4.6 复合改性分子筛对联苯和合成气烷基化性能的影响 |
5.5 合成气与萘烷基化反应性能 |
5.6 本章小结 |
5.6.1 合成气与苯烷基化 |
5.6.2 合成气与联苯烷基化 |
5.6.3 合成气与萘烷基化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甲醇定向合成芳烃ZSM-5催化剂制备及反应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甲醇制芳烃反应 |
1.2 甲醇制芳烃反应机理 |
1.2.1 直接反应机理 |
1.2.2 间接反应机理 |
1.3 甲醇制芳烃催化剂研究进展 |
1.3.1 甲醇制芳烃反应存在的问题 |
1.3.2 甲醇制芳烃催化剂优化策略 |
1.4 反应工艺研究进展 |
1.4.1 流化床与固定床反应工艺 |
1.4.2 甲醇制芳烃多段反应工艺 |
1.4.3 共进料芳构化 |
1.4.4 耦合反应新策略 |
1.5 研究思路与内容 |
第二章 实验原料、仪器设备及实验方法 |
2.1 原料和化学试剂 |
2.2 实验设备及仪器 |
2.3 催化剂制备 |
2.3.1 水热生长溶液的H_2O/Al比调控制备强酸性纳米HZSM-5 |
2.3.2 silicalite-1 水热重构制备大外比表面积多级孔纳米HZSM-5 |
2.3.3 HZSM-5 烯烃催化剂与Zn/ZSM-5 芳构化催化剂制备 |
2.4 催化剂表征 |
2.4.1 晶体结构表征 |
2.4.2 织构性质表征 |
2.4.3 表面酸性表征 |
2.4.4 元素分析 |
2.4.5 积炭分析 |
2.5 催化剂活性评价 |
2.5.1 固定床反应评价装置 |
2.5.2 催化反应评价过程 |
2.5.3 产物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强酸性纳米HZSM-5 催化剂制备及催化MTA反应研究 |
3.1 强酸性纳米HZSM-5 结构性质 |
3.1.1 晶相结构 |
3.1.2 颗粒形貌 |
3.1.3 孔隙结构 |
3.2 强酸性纳米HZSM-5 酸性质 |
3.2.1 酸强度与酸种类 |
3.2.2 铝分布 |
3.3 催化活性评价 |
3.3.1 催化稳定性 |
3.3.2 产物选择性 |
3.4 催化剂失活积炭分析 |
3.5 催化剂的再生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大外比表面积多级孔纳米HZSM-5 催化剂制备及催化MTA反应研究 |
4.1 大外比表面积多级孔纳米HZSM-5 结构性质 |
4.1.1 晶相结构 |
4.1.2 形貌结构 |
4.1.3 孔隙结构 |
4.2 大外比表面积多级孔纳米HZSM-5 酸性质 |
4.2.1 酸强度 |
4.2.2 硅铝结构 |
4.3 催化活性评价 |
4.3.1 催化稳定性 |
4.3.2 产物选择性 |
4.4 催化剂失活积炭分析 |
4.5 催化剂的再生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HZSM-5 烯烃催化剂与Zn/ZSM-5 芳构化催化剂物理混合装填对MTA反应的影响 |
5.1 催化剂物化性质 |
5.2 物理混合装填的催化活性评价 |
5.2.1 催化稳定性 |
5.2.2 产物选择性 |
5.3 协同转化机制探究 |
5.4 协同效应的优化 |
5.4.1 硅铝比优化 |
5.4.2 接近度优化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HZSM-5 烯烃催化剂与Zn/ZSM-5 芳构化催化剂分层装填对MTA反应的影响 |
6.1 不同方式装填的催化活性评价 |
6.1.1 催化稳定性 |
6.1.2 产物选择性 |
6.1.3 积炭行为 |
6.2 分层装填反应强化 |
6.2.1 装填配比调控 |
6.2.2 床层厚度调控 |
6.3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论文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创新点 |
7.3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4)费托合成产物分布的调控—Co基催化剂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费托合成反应概述 |
1.2.1 费托合成反应活性金属的研究 |
1.2.2 费托合成载体的研究 |
1.3 分子筛概述 |
1.4 芳构化反应概述 |
1.4.1 含氧化合物芳构化反应 |
1.4.2 甲烷无氧芳构化 |
1.4.3 低碳烃类芳构化 |
1.4.4 合成气直接制芳烃 |
1.5 本课题研究的目的与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及装置 |
2.2 催化剂表征方法 |
2.2.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2.2 N_2吸附-脱附(N_2 adsorption-desorption) |
2.2.3 热重分析(TG) |
2.2.4 氨气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2.2.5 扫描电子显微镜-EDX元素分析(SEM-EDX mapping) |
2.2.6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3 STA反应性能评价 |
2.4 STA反应产物分析方法 |
第三章 嵌入式Co基分子筛催化剂制备方法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嵌入式Co基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
3.2.1 固相法 |
3.2.2 水热合成法(TPABr) |
3.2.3 水热合成法(TPAOH) |
3.2.4 分步晶化法 |
3.3 嵌入式Co基分子筛催化剂的表征与分析 |
3.3.1 固相法 |
3.3.2 水热合成法(TPABr) |
3.3.3 水热合成法(TPAOH) |
3.3.4 分步晶化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嵌入式Co基分子筛催化剂STA反应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嵌入式Co基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
4.2.1 固相法 |
4.2.2 水热合成法(TPABr) |
4.2.3 水热合成法(TPAOH) |
4.2.4 分步晶化法 |
4.3 不同合成方法合成嵌入式Co基分子筛催化剂的STA反应性能评价 |
4.4 不同反应条件对嵌入式Co基分子筛催化剂的STA反应性能的影响 |
4.4.1 不同反应温度对反应性能影响 |
4.4.2 不同负载量对反应性能影响 |
4.4.3 不同硅铝比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4.5 分步晶化法制备Co@HZSM-5催化剂表征结果与分析 |
4.5.1 Co@HZSM-5催化剂N_2物理吸附-脱附 |
4.5.2 Co@HZSM-5催化剂反应后XRD表征 |
4.5.3 Co@HZSM-5催化剂SEM-Mapping图 |
4.5.4 Co@HZSM-5催化剂的H2-TPR表征结果 |
4.5.5 Co@HZSM-5催化剂的NH3-TPD表征 |
4.5.6 Co@HZSM-5催化剂的热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双金属催化剂STA反应性能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双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
5.3 双金属催化剂的STA反应性能评价 |
5.4 Mo/Co@HZSM-5的STA反应性能的研究 |
5.4.1 不同Mo负载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5.4.2 不同W/F对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5.4.3 不同Si/Al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
作者与导师简介 |
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决议书 |
(5)复合孔结构分子筛催化热解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及其酚类衍生物的性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序论 |
1.1 生物质能概况 |
1.2 生物质能的转化利用途径 |
1.2.1 气化制取液体燃料 |
1.2.2 水热液化 |
1.2.3 可见光催化转化 |
1.3 生物质快速热解制取生物油及其提质方法 |
1.3.1 催化加氢 |
1.3.2 生物油催化裂解 |
1.4 生物质催化热解与在线提质 |
1.4.1 催化热解 |
1.4.2 在线提质 |
1.4.3 有效氢碳比的影响 |
1.5 分子筛不同调变改性方法在生物质转化中的应用 |
1.6 论文选题 |
1.7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原料与试剂 |
2.1.1 实验原料 |
2.1.2 实验试剂 |
2.2 实验装置与方法 |
2.2.1 催化热解 |
2.2.2 生物油催化裂解与共裂解 |
2.2.3 催化剂制备与性能测试中使用的其他装置 |
2.3 原料与产物分析方法 |
2.4 催化剂表征方法 |
第三章 不同核壳结构与复合孔分子筛的制备与表征 |
3.1 基于多级孔制备方法的温和条件重沉积方法制备复合孔分子筛 |
3.1.1 介孔分子筛的制备方法 |
3.1.2 不同结构的介孔分子筛的表征结果 |
3.2 氨水水热法制备具有不同颗粒尺寸的复合孔分子筛 |
3.2.1 纳米分子筛的制备 |
3.2.2 介孔结构分子筛的制备 |
3.2.3 核壳结构复合孔分子筛的制备 |
3.2.4 不同颗粒尺寸与介孔结构的分子筛的表征结果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多级孔与复合结构分子筛在酶解木质素催化热解中的应用 |
4.1 前言 |
4.2 实验内容 |
4.3 不同介孔结构的催化热解效果 |
4.4 掺混比对于催化热解效果的影响 |
4.5 催化剂的介孔结构对于催化性能的影响分析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复合孔结构的改性与调变方法对于酶解木质素催化热解性能的影响 |
5.1 前言 |
5.2 实验内容 |
5.3 不同刻蚀程度的影响 |
5.4 多级孔与介孔分子筛的物理混合催化剂的性能 |
5.5 不同介孔层孔径的影响 |
5.6 金属负载改性的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多级孔与复合结构分子筛在不同种类木质素原料以及实际生物质催化热解中的应用 |
6.1 前言 |
6.2 实验内容 |
6.3 不同木质素原料热解效果 |
6.4 碱木素催化热解 |
6.5 酚类低聚物催化热解 |
6.6 实际生物质在简单核壳结构分子筛催化下的热解效果 |
6.7 实际生物质在复合孔结构分子筛催化下的热解效果 |
6.8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不同尺寸核壳复合结构分子筛在酚类生物油与乙醇共裂解中的应用 |
7.1 前言 |
7.2 实验内容 |
7.3 不同工况下共裂解随反应时间的失活过程 |
7.4 不同多级孔形貌的催化效果 |
7.5 介孔结构的综合构效参数与催化性能分析 |
7.6 复合孔催化剂的稳定性测试 |
7.7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生物质在线提质装置的设计与搭建 |
8.1 前言 |
8.2 整体装置流程 |
8.3 主要工况与设计参数 |
8.4 实际运行状态与适用体系 |
8.4.1 生物质热解验证实验 |
8.4.2 生物质在线提质验证实验 |
8.5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全文总结与展望 |
9.1 全文总结 |
9.2 创新点 |
9.3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历 |
教育经历 |
参与项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合成气转化制轻质芳烃和液体燃料:双功能催化剂上的选择性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费托合成反应中产物选择性的调控 |
1.2.1 影响费托合成转化率和产物选择性的因素 |
1.2.2 双功能催化剂 |
1.3 利用甲醇制烃过程对产物选择性的调控 |
1.3.1 甲醇制烃(MTH)过程中的选择性调控 |
1.3.2 合成气制甲醇与甲醇制烃的耦合 |
1.4 本论文的选题思路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与试剂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合成气制BTX的催化剂 |
2.2.2 合成气制烯烃和C_(5+)的催化剂 |
2.3 催化反应性能评价 |
2.3.1 催化剂评价装置 |
2.3.2 合成气催化转化制芳烃反应转化率及产物选择性的计算 |
2.4 催化剂的表征方法和仪器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4.2 N_2-物理吸脱附 |
2.4.3 NH_3-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2.4.4 H_2-程序升温还原(H_2-TPR) |
2.4.5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测试 |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2.4.7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合成气直接制BTX双功能催化剂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催化反应性能 |
3.2.1 Zn-ZrO_2/H-ZSM-5双功能催化剂上合成气转化性能 |
3.2.2 分子筛的液相沉积法修饰 |
3.2.3 CLD修饰后Zn-ZrO_2/H-ZSM-5-CLD×n的合成气转化反应性能 |
3.2.4 Zn-ZrO_2/H-ZSM-5-CLD×2的稳定性考察 |
3.2.5 Mo-ZrO_2氧化物与H-ZSM-5复合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
3.3 分子筛的表征 |
3.3.1 XRD表征结果 |
3.3.2 SEM表征结果 |
3.3.3 分子筛酸性的表征 |
3.4 氧化物的表征 |
3.4.1 XRD表征结果 |
3.4.2 N_2物理吸脱附 |
3.4.3 TEM表征结果 |
3.5 双功能催化剂的表征 |
3.5.1 SEM与TEM表征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铁基催化剂与分子筛复合催化剂上合成气制液体燃料 |
4.1 引言 |
4.2 Fe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
4.2.1 Fe与不同金属构成的双金属催化剂的性能比较 |
4.2.2 K修饰的双金属催化剂反应性能 |
4.2.3 Cu含量对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4.2.4 K含量对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4.2.5 温度对催化反应性能的影响 |
4.3 双功能催化剂的反应性能 |
4.3.1 FeCu(1:1)-1%K与不同分子筛耦合的反应性能 |
4.3.2 FeCu(1:1)-1%K与H-ZSM-5耦合的反应性能 |
4.3.3 不同的耦合方式对反应性能的影响 |
4.4 催化剂的表征 |
4.4.1 Fe催化剂的N_2物理吸脱附表征结果 |
4.4.2 Fe催化剂的XRD表征结果 |
4.4.3 Fe催化剂的H_2-TPR表征结果 |
4.4.4 分子筛的NH_3-TPD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结论 |
5.1 合成气转化制轻质芳烃 |
5.2 合成气转化制液体燃料 |
作者简介及硕士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致谢 |
(7)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前言 |
1.2 多环芳烃在催化裂化过程中的转化行为研究 |
1.2.1 多环芳烃自身转化行为 |
1.2.2 多环芳烃对催化裂化反应的阻滞作用 |
1.3 劣质催化料加氢预处理技术开发现状 |
1.3.1 FRIPP的催化原料油加氢预处理技术 |
1.3.2 RIPP的蜡油加氢预处理技术 |
1.4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工利用研究进展 |
1.4.1 近年我国柴汽比的变化 |
1.4.2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的一般性质 |
1.4.3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工利用途径 |
1.4.4 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加工利用途径的优势 |
1.5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装置 |
2.1.1 富芳组分加氢装置 |
2.1.2 催化裂化微反评价装置 |
2.2 实验方法 |
2.2.1 馏分切割 |
2.2.2 四组分测定 |
2.2.3 元素分析 |
2.2.4 红外光谱 |
2.2.5 核磁共振 |
2.2.6 催化剂制备 |
2.2.7 催化剂水热老化 |
2.3 反应产物分析 |
2.3.1 气体产物分析 |
2.3.2 液体产物分析 |
2.3.3 催化剂焦炭分析 |
2.4 催化材料性质主要表征方法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分析(XRD) |
2.4.2 低温氮气吸脱附 |
2.4.3 程序升温脱附分析(NH_3-TPD) |
2.4.4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
2.4.5 透射电子显微镜(TEM) |
2.4.6 扫描电子显微镜(SEM) |
第三章 富芳重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性能研究 |
3.1 前言 |
3.2 富芳重油的主要性质 |
3.3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性能对比 |
3.3.1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性质变化 |
3.3.2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
3.3.3 富芳重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 |
3.4 催化剂活性基质在加氢重油催化裂化中的作用 |
3.5 催化剂分子筛组成对加氢重油催化裂化转化的影响 |
3.5.1 分子筛活性组分对加氢重油产物分布的影响 |
3.5.2 分子筛活性组分对加氢重油产品性质的影响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转化规律研究 |
4.1 引言 |
4.2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及催化剂性质 |
4.3 催化裂化轻循环油中多环芳烃加氢饱和规律研究 |
4.3.1 反应温度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3.2 反应压力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3.3 空速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3.4 氢油比对多环芳烃加氢饱和的影响 |
4.4 轻循环油加氢前后催化裂化行为对比 |
4.4.1 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
4.4.2 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 |
4.5 不同反应条件下加氢LCO的催化裂化行为 |
4.5.1 不同反应温度下加氢LCO催化裂化行为 |
4.5.2 不同剂油比下加氢LCO催化裂化行为 |
4.5.3 催化剂活性衰减对加氢LCO催化裂化的影响 |
4.5.4 催化剂焦炭污染对加氢LCO催化裂化的影响 |
4.6 反应规律对轻循环油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的启示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环烷芳烃模型化合物催化裂化条件下反应特性研究 |
5.1 引言 |
5.2 四氢萘在催化裂化温度条件下的热裂化反应 |
5.3 四氢萘在USY及 ZSM-5 分子筛上的催化转化历程 |
5.3.1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转化率的影响 |
5.3.2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转化路径的影响 |
5.3.3 反应进度对四氢萘产物分布的影响 |
5.4 低转化率下四氢萘的催化裂化反应行为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环烷芳烃催化裂化高性能催化剂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环烷芳烃在Y型催化裂化催化剂上的转化 |
6.2.1 催化剂活性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
6.2.2 温度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
6.2.3 剂油比对环烷芳烃催化转化的影响 |
6.3 环烷芳烃在介孔ZSM-5 催化剂上的转化性能 |
6.3.1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制备 |
6.3.2 介孔ZSM-5 分子筛的表征 |
6.3.3 介孔ZSM-5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
6.3.4 介孔ZSM-5 分子筛性质与催化性能的关联分析 |
6.4 环烷芳烃在小晶粒ZSM-5 催化剂上的转化性能 |
6.4.1 纳米ZSM-5 分子筛的制备 |
6.4.2 纳米ZSM-5 分子筛的表征 |
6.4.3 纳米ZSM-5 分子筛的催化性能 |
6.5 环烷芳烃在ZSM-5 纳米团聚体上的转化性能 |
6.5.1 ZSM-5 纳米团聚体形貌结构的提出思路 |
6.5.2 ZSM-5 纳米团聚体的制备 |
6.5.3 ZSM-5 纳米团聚体的表征 |
6.5.4 ZSM-5 纳米团聚体的催化性能 |
6.6 加氢LCO在 ZSM-5 纳米团聚体助催化剂下的转化性能 |
6.6.1 催化裂化产物分布对比 |
6.6.2 催化裂化产品性质对比分析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深度加氢轻循环油催化裂化生产芳烃及液化气的探索 |
7.1 前言 |
7.2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反应行为特性 |
7.2.1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产物分布 |
7.2.2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产物作为芳烃抽提原料的可行性 |
7.2.3 汽油中非芳烃组分及液化气组分性质 |
7.3 深度加氢LCO催化裂化汽油作为抽提料与DCC汽油抽提料的对比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作者简介 |
(8)乙酸甲酯与正己烷在HZSM-5上的耦合反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1章 文献综述 |
1.1 蒸汽裂解研究进展 |
1.2 石脑油催化裂解工艺进展 |
1.3 催化裂解反应机理 |
1.3.1 双分子机理 |
1.3.2 单分子机理 |
1.3.3 自由基机理 |
1.4 MTO研究进展 |
1.5 MTO反应机理 |
1.5.1 甲醇脱水预平衡体系的建立 |
1.5.2 C-C键形成机理 |
1.5.3 烃池机理 |
1.6 乙酸甲酯在分子筛上的反应 |
1.7 耦合反应 |
1.8 文献小结及对开展实验的设计 |
第2章 实验方法 |
2.1 主要原料与试剂 |
2.2 催化剂制备 |
2.3 实验反应装置 |
2.4 催化剂表征 |
2.4.1 X射线衍射分析(XRD) |
2.4.2 X射线荧光分析(XRF) |
2.5 实验数据处理 |
2.6 积炭物种分析 |
2.7 原位漫反射红外光谱实验(DRIFTS) |
2.8 流动状态下的程序升温表面反应(TPSR) |
第3章 乙酸甲酯、正己烷耦合体系考察 |
3.1 判断乙酸甲酯和正己烷是否存在耦合效应 |
3.2 正己烷转化率及相应产物考察 |
3.2.1 正己烷转化率考察 |
3.2.2 相应产物分布考察 |
3.3 程序升温表面反应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乙酸甲酯的转化率和相应产物分布规律 |
4.1 乙酸甲酯转化率考察 |
4.2 相应产物分布考察 |
4.3 积炭物种的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反应机理研究 |
5.1 原位漫反射红外实验对三种反应体系的考察 |
5.2 低温下乙酸甲酯单独进料体系的产物分布情况 |
5.3 耦合体系的机理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分子筛限域孔道内C4中间体结构及其异构化机理的NMR实验和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1.1 分子筛 |
1.1.1 分子筛的基本结构 |
1.1.2 分子筛的酸性 |
1.1.3 分子筛孔道对催化反应的影响 |
1.1.4 分子筛催化特点 |
1.2 碳正离子 |
1.2.1 碳正离子中间体观测历程 |
1.2.2 碳正离子的性质 |
1.2.3 分子筛体系内的碳正离子 |
1.3 C4物种与分子筛 |
1.3.1 重要的C4中间体的观测 |
1.3.2 C4中间体在分子筛体系内的转化 |
1.4 固体核磁共振 |
1.4.1 核磁共振信号的产生及检测 |
1.4.2 固体核磁中的相互作用 |
1.4.3 常用抑制谱线增宽的方法 |
1.4.4 本文中所用的核磁技术 |
1.5 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
第二章 ZSM-5分子筛限域孔道内的叔丁基碳正离子的NMR实验和DFT理论计算研究 |
2.1 引言 |
2.2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氨气捕捉中间体物种 |
2.3.2 二维相关实验归属信号 |
2.3.3 理论计算归属信号 |
2.3.4 碳正离子与分子筛骨架的相互作用 |
2.4 小结 |
第三章 ZSM-5分子筛限域孔道内叔丁基碳正离子异构化反应的NMR实验和理论计算研究 |
3.1 引言 |
3.2 实验方法 |
3.2.1 微量选择性标记单标叔丁醇的制备 |
3.2.2 固体核磁实验 |
3.2.3 理论计算方法 |
3.3 实验结果与讨论 |
3.3.1 原位核磁实验 |
3.3.2 选择性标记叔丁醇与全标叔丁醇的对比实验 |
3.3.3 理论计算预测反应中间体以及反应路线 |
3.3.4 氨气吸附观测中间体物种 |
3.3.5 过量吸附法观测中间体物种 |
3.4 小结 |
总结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10)改性分子筛及复合型分子筛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化反应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引言 |
1.2 芳烃简介 |
1.2.1 芳烃的性质 |
1.2.2 芳烃的用途 |
1.3 芳烃的生产工艺 |
1.4 甲醇的性质、用途和生产状况 |
1.5 甲醇芳构化简介 |
1.6 甲醇芳构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
1.7 甲醇芳构化反应机理 |
1.8 H-ZSM-5分子筛 |
1.8.1 分子筛简介 |
1.8.2 ZSM-5分子筛及其应用简介 |
1.8.3 纳米ZSM-5分子筛简介 |
1.8.4 介孔ZSM-5分子筛及其应用简介 |
1.8.5 新型ZSM-5分子筛及其应用简介 |
1.9 论文的选题意义、思路及目标 |
1.9.1 论文的研究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原料和试剂 |
2.2 催化剂的制备 |
2.2.1 F处理H-ZSM-5分子筛的制备 |
2.2.2 NaOH处理H-ZSM-5分子筛的制备 |
2.2.3 F、NaOH同时处理H-ZSM-5分子筛的制备 |
2.2.4 复合分子筛催化剂的制备 |
2.2.5 Zn的负载 |
2.3 催化反应 |
2.3.1 甲醇转化反应装置及性能评价实验 |
2.3.2 反应产物的分析与计算 |
2.4 催化剂的表征 |
2.4.1 X-射线粉末衍射(XRD) |
2.4.2 程序升温脱附(NH_3-TPD) |
2.4.3 低温Ar物理吸脱附 |
2.4.4 高分辨透射电子显微镜(HR-TEM) |
2.4.5 扫描电镜 |
2.4.6 元素分析 |
2.4.7 铝固体核磁(~(27)Al MAS NMR) |
2.4.8 热重(TG) |
2.4.9 原位傅里叶红外光谱(in-situ FT-IR) |
2.4.10 烃池捕捉实验 |
2.4.11 氧气程序升温氧化(O_2-TPO) |
2.4.12 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 改性H-ZSM-5催化甲醇芳构化反应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结果与讨论 |
3.2.1 不同分子筛上MTA反应性能 |
3.2.2 不同硅铝比H-ZSM-5上MTA反应性能 |
3.2.3 锌对H-ZSM-5上MTA反应的影响 |
3.2.4 氟处理H-ZSM-5上MTA反应性能 |
3.2.5 氟处理H-ZSM-5催化剂稳定性的考察 |
3.2.6 碱处理H-ZSM-5上MTA反应性能 |
3.3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H-ZSM-5及其改性分子筛催化剂的表征及构效关联 |
4.1 前言 |
4.2 Zn/H-ZSM-5催化剂的表征 |
4.2.1 Zn/H-ZSM-5催化剂XRD表征 |
4.2.2 Zn/H-ZSM-5催化剂酸性表征 |
4.3 Zn/H-ZSM-5-xF催化剂的表征 |
4.3.1 Zn/H-ZSM-5-xF催化剂XRD表征 |
4.3.2 Zn/H-ZSM-5-xF催化剂酸性表征 |
4.3.3 Zn/H-ZSM-5-xF催化剂化学组成表征 |
4.3.4 Zn/H-ZSM-5-xF催化剂~(27)Al MAS NMR表征 |
4.3.5 Zn/H-ZSM-5-xF催化剂低温Ar物理吸脱附表征 |
4.4 Zn/H-ZSM-5-xA催化剂的表征 |
4.4.1 Zn/H-ZSM-5-xA催化剂XRD表征 |
4.4.2 Zn/H-ZSM-5-xA催化剂酸性表征 |
4.4.3 Zn/H-ZSM-5-xA催化剂化学组成表征 |
4.4.5 Zn/H-ZSM-5-xA催化剂低温Ar物理吸脱附表征 |
4.5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不同孔结构的H-ZSM-5催化剂上MTA反应的研究 |
5.1 引言 |
5.2 结果与讨论 |
5.2.1 碱处理与氟处理协同处理H-ZSM-5上MTA反应性能 |
5.2.2 三级孔H-ZSM-5催化剂酸性表征 |
5.2.3 三级孔H-ZSM-5催化剂低温Ar物理吸脱附表征 |
5.2.4 四种不同孔结构H-ZSM-5上MTA反应性能 |
5.3 四组不同孔结构H-ZSM-5的表征 |
5.3.1 XRD表征 |
5.3.2 酸性表征 |
5.3.3 化学组成表征 |
5.3.4 低温Ar物理吸脱附表征 |
5.3.5 O_2-TPO表征 |
5.3.6 TG表征 |
5.3.7 元素分析表征 |
5.3.8 反应后催化剂积碳含量及分布 |
5.3.9 烃池捕捉实验 |
5.4 四组不同孔结构H-ZSM-5催化剂反应30h后的表征 |
5.4.1 O_2-TPO表征 |
5.4.2 TG表征 |
5.4.3 元素分析表征 |
5.4.4 催化剂积碳含量及分布 |
5.4.5 TEM表征 |
5.5 催化剂的构效关联分析 |
5.6 催化剂上可能的MTA反应机理 |
5.6.1 三级孔H-ZSM-5上反应途径的考察 |
5.7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复合分子筛的表征及其MTA反应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结果与讨论 |
6.2.1 XRD表征 |
6.2.2 SEM表征 |
6.2.3 TEM表征 |
6.2.4 低温Ar物理吸脱附表征 |
6.2.5 酸性表征 |
6.2.6 MTA反应性能考察 |
6.2.7 元素分析表征 |
6.2.8 O_2-TPD表征 |
6.3 H-ZSM-5@H-ZSM-11 |
6.3.1 SEM表征 |
6.3.2 MTA反应性能考察 |
6.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七章 结论 |
7.1 改性H-ZSM-5催化剂上甲酵制芳烃 |
7.2 复合分子筛上甲醇制芳烃 |
作者简介及博士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
致谢 |
四、Oligomerization of C_4 Fraction from FCCU on ZSM-5(论文参考文献)
- [1]固体酸催化乙醇转化制乙烯的固体核磁共振研究[D]. 周雪.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 2021(01)
- [2]COx催化加氢制高附加值化学品[D]. 赵潇. 西北大学, 2021
- [3]甲醇定向合成芳烃ZSM-5催化剂制备及反应优化[D]. 邵娟.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4]费托合成产物分布的调控—Co基催化剂的研究[D]. 席蓝萍. 北京化工大学, 2020(02)
- [5]复合孔结构分子筛催化热解木质纤维素类生物质及其酚类衍生物的性能研究[D]. 王文博. 浙江大学, 2020(07)
- [6]合成气转化制轻质芳烃和液体燃料:双功能催化剂上的选择性调控[D]. 师树临. 厦门大学, 2019(08)
- [7]富芳组分加氢处理—催化裂化组合过程高效转化应用基础研究[D]. 辛利.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8(01)
- [8]乙酸甲酯与正己烷在HZSM-5上的耦合反应研究[D]. 杨阔.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2018(01)
- [9]分子筛限域孔道内C4中间体结构及其异构化机理的NMR实验和理论研究[D]. 黄梦笛.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武汉物理与数学研究所), 2017(01)
- [10]改性分子筛及复合型分子筛催化剂上甲醇芳构化反应的研究[D]. 沈鑫权. 厦门大学, 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