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交联聚合物溶液蠕变回复效应及对驱油效率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唐志娟[1](2018)在《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在新疆油田H井区适应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新疆油田H井区在实施注水专项治理后开采形式变差,产吸动用比例逐渐下降,含水率上升,年绝对产油量递减率亦逐渐增大。具体原因表现在:平面上地层压力及水淹程度分布不均;储层剖面上小层内动用不均,水淹程度差异很大;储层非均质性强,渗透率变化范围较大,注水指进、水窜现象严重。针对以上问题,提出使用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提高H井区驱油效率。本文选用了三种不同特性粘数的超支化聚合物HBP-P1、HBP-P2、HBP-P3,用油田产出水配制不同的浓度,研究其溶液性能。结果显示在43℃时,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相对KYPAM-2500具有良好的增粘性能、耐温性能、剪切稀释性,以及较好的粘弹性能。由于超支化聚合物具有三维球状、高度无规则多支化结构以及疏水缔合作用,相比于KYPAM-2500,它具有较大的分子线团尺寸。本文系统进行了 3种分子量和5种浓度的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体系在5种不同渗透率岩心中的室内物理模拟实验,以分析其在油藏中的适应性。通过实验得到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在43℃,注入速度0.3mL/min条件下的注入能力统计表,其中:当注入浓度为1500mg/L(略大于CAC)时,HBP-P1在渗透率Kw≥150mD的岩心中有良好注入性,HBP-P2适合注入Kw≥290mD的岩心,HBP-P3适合注入Kw≥500mD的岩心,当岩心Kw<80mD,为保证良好注入性需注入更低分子量或浓度的聚合物溶液体系;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在石英砂上的静态吸附量曲线呈“S”形,浓度为1500mg/L的HBP-P3注入1000-8#岩心中有最大吸附滞留量152.37μg/g,渗透率下降系数随吸附滞留量增加而增大;r/Rh越小,不可入孔隙体积增加,二次聚驱实验得到,浓度2500mg/L的HBP-P2在1000-9#岩心中有最大的不可及孔隙体积0.299PV;岩心中滞留聚合物有较大的粘弹效应,松弛时间随聚合物分子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加,随岩心渗透率的增加而降低;浓度为1500mg/L的HBP-P2临界粘弹速度在0.1mL/min附近。分别研究了注聚速度、段塞尺寸、岩心渗透率、聚合物粘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具有有效提高采收率的作用。注浓度1500mg/L的HBP-P2于水测渗透率300mD左右的岩心中,其最优注入速度为0.3mL/min,最佳注入尺寸0.32PV;岩心渗透率越大,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驱油效率越好;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体系注入水测渗透率500mD左右的岩心,在聚合物粘度150mPa·s处有最佳驱油效率;此外,通过调整后续水驱流速,应用滞留聚合物的粘弹性、流体冲刷力可以一定程度提高原油采收率。
郭欣[2](2018)在《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剪切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聚合物驱是一种应用广泛、技术成熟的三次采油方法。目前,聚合物在应用过程中面临各种稳定性问题:由于聚合物在配制泵送经过管线、井筒以及近井地带进入地层过程中的剪切降解;由于配制水、地层水中的氧、微生物导致的化学降解和微生物降解;由于无机盐、高价金属离子引起的聚合物链卷曲沉降。这些稳定性问题影响着聚合物的性能发挥,其中由于配制泵送导致的剪切降解是所有油田聚合物驱过程中都将面临的问题。研究显示剪切导致的聚合物黏度损失达到50%~70%,尽可能降低剪切作用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是从聚合物研发角度提高聚驱效果的可行途径。课题组前期提出用树枝状结构解决这一难题的设想,并成功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的驱油用树枝聚合物,研究结果表明树枝聚合物具有较好的剪切稳定性。而具有不同分子结构的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支链条数不同,这将影响聚合物的抗剪切性能,本文旨在研究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剪切稳定性的变化规律,并考察树枝聚合物剪切前后微观结构的变化。论文首先在课题组前期的研究基础上,合成了以乙二胺为核的不同代数树枝大分子,并对树枝功能单体的改性步骤进行了改进,对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合成条件进行优化,由三个代数聚合物的正交优化结果可知,随着聚合物代数增长,树枝功能单体加量成为影响聚合物性能的主要因素,且功能单体加量逐渐减少。通过核磁共振分别对树枝功能单体以及树枝聚合物的结构进行表征。论文通过动/静态光散射研究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溶液剪切前后的微观结构的变化,发现树枝聚合物代数越高,聚合物的流体力学半径、重均分子量和均方根回旋半径越大,而第二维利系数越小;剪切作用导致其微观尺寸的降低幅度也随代数的增大而下降。通过环境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剪切前后的微观形貌进行观测,发现随着代数增大,剪切作用对树枝聚合物网络结构的破坏程度下降。表明树枝聚合物依靠分子间的相互作用建立的分子聚集体随着代数增大而变强,使得其剪切稳定性增强。论文通过测定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溶液剪切前后的表观黏度随聚合物溶液浓度、剪切强度和剪切时间的变化,从增黏性的角度研究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溶液的剪切稳定性。发现三个代数的树枝聚合物均具有较高的黏度保留率,且随着代数的增加,树枝聚合物溶液的黏度及黏度保留率逐渐升高,剪切作用对其增黏性的影响减弱。在对剪切前后树枝聚合物溶液的稳态流变行为测试中发现,剪切作用使得各个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剪切应力整体下降,拐点向高剪切速率移动;而随着代数增大,剪切应力的拐点向低剪切速率移动。此外,剪切作用导致各个代数聚合物的稠度系数整体下降,幂律指数升高,聚合物整体假塑性变弱,但代数增大,有利于聚合物保持更高的稠度系数,相应地幂律指数减小,假塑性增强。而树枝聚合物第一法向应力差测试结果,也同样表明剪切前后树枝聚合物的弹性表现随着代数的增大而增强。进一步对剪切前后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溶液的动态流变行为进行了测试。三代树枝聚合物储耗能模量均明显高于低代数的聚合物溶液;剪切后的三代树枝聚合物能够达到与剪切前的一代和二代树枝聚合物溶液相接近储耗能模量值。最后,综合分析剪切前后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变化,对各个代数树枝聚合物的零剪切黏度趋势以及特征松弛时间进行推导,发现其变化趋势与静态光散射中重均分子量的测试结果相互印证。通过对聚合物的宏观性能综合分析可知,剪切作用对树枝聚合物的黏性及弹性影响随着代数增大而下降,其中,三代树枝聚合物表现出明显优越的剪切稳定性。从损耗因子的变化结果中可以发现剪切后树枝聚合物损耗因子增加,表明剪切作用对聚合物弹性的影响大于其黏性影响,而随着代数增加,剪切作用对树枝聚合物黏性影响和弹性影响的差异下降。
钟会影[3](2017)在《粘弹性聚合物驱替普通稠油微观渗流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本论文受到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计划(项目编号:2015-01-03)的项目支持。随着人类和社会经济发展对石油资源的高需求以及常规原油可采储量的不断减少,稠油、沥青及页岩油的开发、开采对于整个石油工业来说具有战略意义上的挑战。当稠油油藏地处寒区、海域及其油藏物性为薄油层时,较为成熟的热采开发方式就会受到种种制约,以聚合物驱为代表的化学驱方法在普通稠油油藏开发中不断受到青睐,在取得较高波及效率和可观产量方面凸显出优势。尽管常规原油聚合物驱的机理已经得到了广泛研究并形成有大量共识,同时也获得了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但关于稠油聚合物驱的机理,以及区别于常规原油聚合物驱的微观渗流机制尚缺少深入的研究与认识,尤其是未在微观层面实现从定性到定量的机理描述与解释。为此,本文针对海上油田疏水缔合聚合物驱普通稠油,开展粘弹性聚合物驱普通稠油的微观渗流机理研究,以期为普通稠油油藏聚合物驱开发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同时拓展并丰富、深化粘弹性聚合物驱油机理。本文以渤海油田SZ区块聚合物驱为背景,基于稳态剪切及小幅振荡剪切模式测量了AP-P4型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浓粘特征和弹性特征,量化表征了其松弛行为,结合宽剪切速率范围内的岩心单相流动实验,揭示了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由于其弹性效应而表现有“表观增稠”的真实流变行为,并通过拟合分析确定了Oldroyd B本构方程适合于描述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流变特性,同时,依据流变性测试得到了描述SZ区块普通稠油流变行为的幂律本构方程。借助于OpenFOAM开源平台,建立了基于VOF界面追踪方法的粘弹性流体–幂律流体两相流动数学模型,从聚合物溶液单相不稳定流动Viscoelastic FluidFoam和两相流动InterFoam两个求解器出发,开发了粘弹性流体–幂律流体两相流动数学模型的求解器,形成了粘弹性聚合物溶液–普通稠油两相渗流的理论计算方法。建立盲端孔道中静态稠油油滴、圆管孔道内动态稠油油滴的简化物理模型,借助于Polyflow网格重构求解技术分别实现了聚合物溶液对静态及动态普通稠油油滴作用机理的微观再现,并与常规原油油滴的微观渗流特征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尽管聚合物溶液的弹性对稠油油滴引起的形变不及常规原油油滴所发生的形变,但聚合物溶液的弹性越高,其作用于稠油油滴的应力和速度越大,油滴的变形幅度也越明显,流场区域转变以弹性主导占优,体现出向越有利于油滴剥离、动用的方向发展。基于OpenFOAM平台的SnappyHex Mesh工具,建立一致于微观刻蚀玻璃模型的孔隙尺度复杂多孔介质孔道模型,利用ViscoelasticFluidFoam求解器研究了不同弹性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在该孔道模型中的不稳定渗流规律,结果表明流动压差相关于注入时间和聚合物溶液的弹性大小,定注入量下的注入时间增加1倍时,流动压差可增加37.2%以上,弹性效应越发显现,定注入量下的聚合物溶液弹性增强时,速度等值线波及面积增大,引起的附加压降更大,更有利于波及效率的提高。利用所开发求解器对收缩、盲端孔道中聚合物驱普通稠油的渗流特征研究表明,在驱替前缘到达孔道形状发生变化的位置时,聚合物弹性效应开始显现,且随着弹性增强,作用于两相界面上的法向应力增加、主流道方向的两相渗流速度提高。同时,引起应力松弛行为,使驱动压差增大,共同贡献并反映出普通稠油饱和度的降低和驱替效率的提高。模拟计算条件下,相对于等粘的纯粘性聚合物驱,松弛时间为0.50s的粘弹性聚合物驱可使收缩孔道与盲端孔道中的普通稠油驱替效率分别提高3.02%和1.36%。基于疏水缔合聚合物和等粘纯粘性甘油溶液驱普通稠油的微观渗流特性实验,描述了驱替过程中稠油的启动、分布特征及其在孔隙中的赋存状态,弹性效应的微观作用机制使粘弹性疏水缔合聚合物驱后的盲端剩余油界面呈不对称“U”字型分布,且残余油形态变化再现出弹性对盲端普通稠油的“拉”、“拽”效应随聚合物浓度的升高而不断明显;在水驱波及程度较低时注入聚合物,弹性对普通稠油采收率的贡献越大,微观仿真模型在水驱波及程度分别控制在60%、40%和20%时,弹性贡献于普通稠油采收率依次为3.13%、4.33%和5.18%。单段塞及组合段塞聚合物驱普通稠油岩心流动实验表明,在相同毛管数条件下,疏水缔合聚合物较等粘纯粘性黄原胶的降低饱和度更为明显,且相对于盐水段塞驱的采收率,其粘性对普通稠油采收率提高的贡献率为7.81%,弹性的贡献率占到7.54%;在临界缔合浓度以上,疏水缔合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德布拉数增大,反映出其增强的弹性效应使普通稠油饱和度进一步降低,临界缔合浓度下的德布拉数(eD)增大3倍时,疏水缔合聚合物弹性对普通稠油采收率的贡献可提高5.06%。论文研究可为普通稠油油藏聚合物驱高效开发技术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有益于提高稠油油藏聚合物驱模拟研究和工程设计的科学性与准确性,同时拓展并丰富了粘弹性聚合物驱油的微观渗流机理。
周泉[4](2016)在《一种交联聚合物凝胶的流变特性评价方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流变测量学的相关方法对多元络合交联聚合物凝胶进行流变特性的评价具有很好的实用性。通过实验测定多元络合交联聚合物凝胶体系的表观黏度、流动曲线、复合动态黏度、模量特征曲线以及蠕变-回复特性。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增加和主剂浓度的增大,凝胶体系的表观黏度、弹性增强、储能模量、耗能模量及复合动态黏度增大,形变恢复性能越好;进一步证实了流变测量学的相关方法可以很好地评价凝胶体系的注入性能、成胶性能以及使用稳定性。
宋杨[5](2012)在《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在微观孔隙中的驱油机理研究》文中指出大庆油田工业化推广应用聚合物驱比水驱提高采收率10%左右,高浓度聚合物驱油现场试验,提高采收率值可达到20%以上,提高采收率幅度接近或超过三元复合驱的水平。但对微观驱油机理研究的不够系统,特别是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在微观孔隙中的驱油机理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本课题的研究理论是依据聚合物驱油机理,根据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在油藏条件下的现场试验研究成果,认为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具有更高的宏观波及系数和驱油效率,能大幅度的驱替孔隙中的剩余油。根据现场试验的认识,结合室内物理模拟实验和微观理论驱油机理分析进行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在微观孔隙中驱油机理的研究。本项目通过CT微观可视实验装置模拟研究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在微观孔隙渗流过程中的流动特性及其对微观驱油效率的影响规律。研究高浓度聚合物在不同类型亲水和混合润湿性岩心条件下,高浓度聚合物的粘弹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其研究成果可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聚合物驱油微观渗流力学理论的研究,有助于油田聚合物驱后大幅度提高采收率方法的规范化应用,对更有效、更经济地开发和利用石油矿产资源,保持油田高水平、高效益、持续性发展,具有重要的实际战略意义。本课题的研究是对聚合物驱传统理论的一种挑战,可进一步深化和完善聚合物驱油微观渗流力学理论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刘卫东[6](2011)在《聚合物/表活剂二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论文以实验研究为基础,全面研究分析了影响二元驱驱油效果的主要影响因素,并在研究的基础上对矿场试验提出建议。针对新疆克拉玛依油田七中区油藏条件,提出适合该区块的聚合物/表活剂二元体系配方,通过聚合物的理化性能以及注入性(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的研究,结合七中区聚合物驱的现场注入情况,推荐了该区块二元驱所使用聚合物。从界面张力、增粘性、洗油效率、长期稳定性、吸附稳定性、改善流度能力等方面研究了二元体系的性能,并对聚合物、表活剂之间的相互作用进行分析。确定了界面张力范围为100~10-3的二元体系配方,优化出适合不同配方的表活剂。通过岩心实验确定七中区适合二元体系/原油粘度大于2.0,界面张力的最佳值在10-3mN/m,二元驱极限提高采收率24.24%。聚合物/表活剂二元驱提高采收率微观机理包括:油膜的剥离乳化、盲端残余油启动、乳状液的携带、油滴的拉丝运移、油滴的切割、油滴的壁面运移以及孔道中残余油的启动等。与聚驱相比,二元驱启动残余油的能力更强。与三元驱相比,鉴于二元驱启动残余油能力较弱,可考虑在二元驱注入初期加入适量的碱,提高二元驱启动原油的能力,以达到既降低碱带来的负面影响,又最大限度提高二元驱采收率的目的。微观模型中驱替孔道中残余油需要的二元体系/原油粘度比在1.0以上。聚合物粘弹性在二元驱中作用明显,随着粘度比的增大,弹性的贡献率增大;随着界面张力降低,采收率明显增加,驱替孔隙中的残余油需要超低的界面张力。二元驱油过程中,低毛管数下函数点较为分散,高毛管数下函数点较为集中。相对渗透率为饱和度和毛管数的二元函数,在同一饱和度值下,相对渗透率随着毛管数增加而增加,并且随油相增加的幅度更大,从而使得油相分流量增加;提出了相对渗透率是饱和度与毛管数二元函数的实验依据,建立了考虑毛管数变化的二相渗流方程:扩展了Buckley—Leveert两相流渗流理论,将其应用于二元等化学驱渗流机理方面,将会得到了一些新的概念和新现象。
陈斌[7](2010)在《分子结构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流变性质和驱油效率的影响》文中认为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的提高能够提高驱油效率,本文的主要目的是研究模拟油藏条件下不同分子结构的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粘弹性及其与驱油效率之间的关系。本文通过实验手段研究了油藏条件下不同分子结构的缔合聚合物溶液在流变仪和多孔介质中的流变性和粘弹特性,通过驱替实验表明了不同分子结构的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对驱油效率的贡献,并且深入分析了聚合物的微观驱油机理。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聚合物溶液的粘弹特性合成了三种不同疏水基含量的缔合聚合物,疏水基含量大小顺序为:HNT279A>HNT276A>X61A。用流变仪测定了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粘滞特性和粘弹特性,分析了影响聚合物溶液粘度和粘弹特性的因素,实验发现缔合聚合物的表观粘度由结构粘度和非结构粘度两部分组成。通过稳态剪切实验发现:表观粘度随着聚合物质量浓度和疏水基含量的增加而增大;溶液的第一法向应力差N1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大而增大,并且疏水基含量越高,N1越大,在相同表观粘度下,疏水基含量高的HNT279A具有更高的第一法向应力差N1;通过公式计算出了相同表观粘度下的三种聚合物的出口膨大倍数B和韦森博格(Weissenberg)数,用来评价三种聚合物粘性和弹性的大小,疏水基含量高的HNT279A具有更高的出口膨大倍数B和韦森博格(Weissenberg)数。提出用形变恢复能力来表征聚合物溶液弹性的大小。实验发现在相同剪切粘度下的三种聚合物,形变恢复能力随着疏水基含量的增大而增大。2.聚合物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流变性和粘弹性通过岩心渗流实验,测定了聚合物溶液通过岩心后的粘度变化情况,发现剪切作用有利于提高分子间缔合效率,使粘度升高。实验发现聚合物溶液在低流速下,表现剪切变稀,超过一定流速后,表现为剪切增稠。有效粘度和弹性粘度随着剪切速率和疏水基含量的增大而增大。3.聚合物溶液驱油效果分析通过室内岩心驱油实验,得出相同剪切粘度下HNT279A、HNT276A、X61A的提高采收率值分别为20.6%、17.88%、17.54%。结果表明,聚合物溶液的第一法向应力差、形变恢复能力、出口膨大倍数、有效粘度等与驱油效率成正比。也就是说,聚合物溶液的弹性可以影响驱油效率,并且弹性越大,驱油效率越高。综上所述,初步获得了缔合聚合物分子结构与其流变特性(特别是粘弹特性)的关系,以及与驱油效率的关系。得出:聚合物溶液的弹性性质可以比较好地解释聚合物驱在渗流和驱油实验中所见到的现象,为化学驱化学剂的设计、合成以及筛选提供依据,有助于化学驱驱油方案的设计和优化、化学驱数模的发展和微观渗流力学的发展。
郑磊[8](2010)在《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驱油效果评价》文中认为石油是一种重要的能源和化工原料,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从大庆油田的整个开发历程来看,大庆油田的开发和建设已走过27年5000多万吨/年的辉煌历程,但随着大庆开采程度的逐渐深入,已经到了自然衰竭期,提高采收率己成为开发研究的重大课题。本课题是主要针对大庆油田的实际情况开展的。目前,大庆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在世界已处于领先地位,但高浓度聚合物驱油提高采收率技术的研究在国内外尚处于起步阶段,发表的文献相对较少,尤其是对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驱油机理的认识还不太清楚和一致。因此研究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驱油机理十分必要。本文基于对粘弹性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性及粘弹性研究,分析了影响粘弹性聚合物流变性的因素,得出结论:同一质量浓度下随着温度的增加,聚合物溶液的视粘度均下降;聚合物溶液的表观粘度随其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呈增加的趋势;聚合物溶液的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下降;相同质量浓度下,矿化度愈高,溶液粘度愈低且聚合物溶液符合幂律流体模式。进而对高浓度聚合物进行了室内实验研究。可以看出,剪切粘度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降低;法向应力差随着剪切速率的增加而增大;在同一剪切速率下其法向应力差越大。因此,驱油方案设计中应选用浓度较高的聚合物溶液。在渗透率相近及聚合物类型相同的条件下,聚合物浓度越高,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越大。在聚合物浓度与类型相同的条件下,岩芯渗透率越低,阻力系数与残余阻力系数越大。本文的研究重点是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的宏观及微观驱油机理。进一步通过数值模拟技术优化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驱油实验效果,针对现场和实际研究的需要,共设计了4类共9个不同的注聚方案,通过对比的方法进行油藏动态预测。并在现场对高浓度聚合物的低压注入效果进行了验证。最后通过物理模拟方法识别聚驱后的剩余油,对聚驱后高、中,低及未动用的微观剩余油分布规律进行了研究。聚驱后剩余油类型与水驱后剩余油类型一致,仍然为簇状、盲端、角隅、膜状等类型。
赵丹[9](2010)在《表面活性剂/疏水缔合聚合物二元体系流变性研究》文中认为三元复合驱中由于碱的存在,降低了聚合物的粘弹性,从而降低了波及效率和驱油效率,同时还引起地层渗透率的下降,油藏及井底和管柱出现结垢等一系列问题,于是无碱聚/表二元驱技术逐渐成为提高采收率研究的重点。无碱超低界面张力和高效增粘(良好粘弹性)的聚/表二元工作液成为二元驱技术的关键,其中对聚/表相互作用下体系流变特性和渗流特性、不同分子结构的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以及聚合物/表面活性剂的复配方式(包括表面活性剂间的复合)形成的二元体系流变特性的深入系统认识将有助于正确认识和应用二元驱油体系,也有助于二元体系聚合物和表面活性剂分子结构的设计/选择及复配,是二元体系研究的基础。针对以上问题,本文较系统的研究了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包括实验室自制的几种新型分子结构的表面活性剂)、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复配以及疏水基含量、疏水微嵌段长度的改变对二元体系流变性的影响规律。研究发现,多极表面活性剂BH和常见的阴离子型表面活性SDBS及非离子表面活性剂OP-10一样,与缔合聚合物相互作用的粘度变化符合“三阶段”模型描述的先增大再减小的趋势,其中SDBS在更宽的浓度范围类能提高体系的粘度,且增粘幅度最高,BH次之,OP-10最弱。但实验室自制的非离子表面活性剂FNR在实验研究的浓度范围内(0-3000mg/L),二元体系粘度随着FNR的加入一直增加,且增粘幅度远高于其余三种表面活性剂。分析认为,常见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大部分都是聚氧乙烯型(如OP-10),亲水基的庞大体积阻碍了表面活性剂分子与缔合聚合物的作用,区别于这类聚氧乙烯型表面活性剂,结构复杂FNR分子中可能含有更容易与缔合聚合物作用的基团,使得二元体系在较宽的FNR浓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粘度。同时,分别向SDBS和BH-2与缔合聚合物的二元体系中加入OP-10后,复合体系的增粘区间及增粘幅度都比原始的二元体系小,表明OP-10的加入,阻碍了SDBS和BH-2与缔合聚合物的作用。但向这两种体系中加入少量FNR,体系粘度就能明显增加,且在较宽的浓度范围内保持较高的粘度,再次证明了FNR对二元体系的良好增粘性。研究发现自制磺酸盐类的多极表面活性剂BH,随着分子中烷基链长度增加,对二元体系的增粘区间和增粘幅度都增加。同时还发现,随着缔合聚合物中疏水基团含量和疏水微嵌段长度一定范围内的增加,二元体系的增粘区间和增粘幅度随之增加,但超过一定值后,对体系的增粘性减小。通过对储能/耗能模量、第一法向应力差及变形恢复率等弹性参数测定,发现相同粘度的二元体系,随着表面活性剂浓度的增加,体系的弹性增加;随着多极表面活性剂中烷基链长度增加,体系的弹性也增加;随着疏水基团含量的增加,体系的弹性仍增加;一定范围内的疏水微嵌段长度的增加也有利于体系的弹性增加。上述研究表明,一方面表面活性剂SDBS、BH-2和FNR在一定浓度范围内有利于提高二元体系的粘度,疏水缔合聚合物分子中的疏水基团含量和疏水微嵌段长度在一定范围内的增加也有利于提高体系的粘度;另一方面多极表面活性剂中烷基链长度增加,利于体系的弹性效应增加,疏水基团含量的增加以及适当的疏水微嵌段长度也能大大提高体系的弹性。因此在选择二元体系配方时尽可能的取其流变性方面的有利因素,再考虑与体系的界面活性间的协同效应,以获得综合性质较好的二元复合驱体系。
韩杰[10](2010)在《高温油藏聚合物驱及复合驱技术研究 ——以双河V_下层系为例》文中指出本文系统研究了高温油藏条件下应用聚合物驱以及三元复合驱的可行性,对聚合物粘弹性在驱油过程中的作用及三元复合驱的驱油机理及配方筛选进行了深入探讨。在大量的国内外有关聚合物驱及三元复合驱理论和应用研究进展调研的基础上,对聚合物的热稳定性进行评价,研究聚合物流变性及粘弹效应对提高采收率的作用,考查了复合驱三种组分对界面张力的影响,并结合配方筛选和物模实验确定体系最佳配方。全文研究的主要内容有以下几个部分:1、聚合物的长期热稳定性研究。提出高温油藏进行聚合物驱时,聚合物的水解作用对保留粘度有积极作用。评价了两种稳定剂,其中低浓度多羟基化合物作为稳定剂,既提高了聚合物溶液的化学稳定性,又可以有效控制体系粘度的增长速度。2、利用流变研究方法研究聚合物的流变性,考查浓度对聚合物粘弹性的影响以及粘弹性对驱油效率的作用。得出浓度达到一定程度后(本实验所用两种聚合物浓度需达到1600mg/L),才会表现出明显的粘弹性。3、通过三种粘度相同、弹性不同的驱替液的渗流实验,得出具有弹性的聚合物提高驱油效率要高于弹性很低的黄原胶和没有弹性的甘油,说明弹性对提高驱油效率有积极作用,而粘性对提高驱油效率影响较小。4、物模实验。研究了不同浓度、不同段塞、不同渗透率级差条件下的聚合物提高驱油效率的大小,以及老化前后由于水解作用引起的粘弹性变化对提高采出程度的影响,实验得出适合该油藏条件的聚合物质量浓度为2000 mg/L,段塞尺寸为0.4-0.5PV。5、三元复合驱体系配方研究。当表面活性剂或碱的浓度处于一定的范围内时,复合体系的界面张力能取得最小值。复合体系的粘度主要由聚合物的浓度控制,表面活性剂的浓度不影响体系的粘度,而是影响体系界面张力的最主要因素。测定了三组分的静吸附量。研究结果证明了聚合物和碱对活性剂有明显的保护作用。6、开展了一系列复合体系的渗流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界面张力大小是复合驱大幅提高采收率的主要因素。提出不同水油粘度比对驱油效率的影响,得出随着水油粘度比增大,提高采收率幅度不断增加,但在粘度比大于8.4后,增加幅度变缓。考虑吸附以及经济等因素影响,体系0.25%S-3+1500mg/L聚合物+0.5%Na2CO3由于保持了较高的粘度而具有较好的提高采收率效果,室内实验结果比水驱提高采收率22%。
二、交联聚合物溶液蠕变回复效应及对驱油效率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交联聚合物溶液蠕变回复效应及对驱油效率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在新疆油田H井区适应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油藏开发特征及挑战 |
1.1.2 聚合物驱特征与优势 |
1.2 超支化聚合物概况 |
1.2.1 超支化聚合物结构及特性 |
1.2.2 超支化聚合物发展及应用 |
1.3 油田污水配制聚合物 |
1.3.1 采油污水及处理 |
1.3.2 污水配制聚合物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的、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2章 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溶液性能测试及分析 |
2.1 聚合物特性粘数 |
2.2 聚合物溶液的增粘性能 |
2.3 聚合物分子线团尺寸 |
2.4 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能 |
2.5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能 |
2.6 聚合物溶液的耐温性能 |
2.7 本章小结 |
第3章 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性能评价 |
3.1 实验方案 |
3.1.1 实验仪器与实验条件 |
3.1.2 实验内容 |
3.2 超支化聚合物注入效果室内评价 |
3.2.1 超支化聚合物溶液注入压力变化特征 |
3.2.2 超支化聚合物驱替出口端流速分析 |
3.2.3 超支化聚合物阻力系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2.4 超支化聚合物残余阻力系数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3.2.5 超支化聚合物注入性分析 |
3.2.6 超支化聚合物渗透率下降系数分析 |
3.3 超支化聚合物的吸附滞留特征研究 |
3.3.1 绘制超支化聚合物标准曲线 |
3.3.2 超支化聚合物静态吸附 |
3.3.3 超支化聚合物动态吸附滞留特征 |
3.4 超支化聚合物不可入孔隙体积研究 |
3.5 滞留聚合物分子粘弹效应及表征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驱油性能研究 |
4.1 实验方案 |
4.1.1 实验仪器与实验条件 |
4.1.2 实验内容 |
4.2 聚合物注入速度与驱油效率的关系 |
4.3 注入段塞大小对驱油效率影响 |
4.4 岩心渗透率大小对驱油效率影响 |
4.5 聚合物粘度对驱油效率影响 |
4.6 后续水驱流速对驱油效率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建议 |
5.1 结论 |
5.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2)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剪切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聚合物驱油机理及其研究现状 |
1.2.1 流度控制机理 |
1.2.2 黏弹性理论 |
1.3 剪切作用对聚合物性能的影响 |
1.3.1 剪切作用对增黏性的影响 |
1.3.2 剪切作用对黏弹性的影响 |
1.4 提高聚合物剪切稳定性的研究现状 |
1.4.1 高分子量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1.4.2 聚合物交联体系的研究现状 |
1.4.3 改性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1.4.4 超支化聚合物的研究现状 |
1.5 问题提出 |
1.6 研究内容 |
1.7 技术路线 |
第2章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1 驱油用树枝状功能单体的合成及表征 |
2.1.1 树枝大分子的合成 |
2.1.2 树枝大分子的表征 |
2.1.3 不同代数树枝功能单体的合成 |
2.1.4 不同代数树枝功能单体的表征 |
2.2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合成及表征 |
2.2.1 树枝聚合物的性能评价实验条件 |
2.2.2 树枝聚合物的合成条件优化 |
2.2.3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表征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剪切作用对树枝聚合物溶液微观结构的影响 |
3.1 树枝状聚合物的动态激光散射研究 |
3.2 树枝状聚合物的静态激光散射研究 |
3.3 剪切作用对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微观形貌的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剪切作用对树枝聚合物溶液性能的影响 |
4.1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增黏性研究 |
4.1.1 浓度对聚合物溶液的增黏性影响 |
4.1.2 剪切强度对聚合物溶液增黏性的影响 |
4.1.3 剪切时间对聚合物溶液增黏性的影响 |
4.2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研究 |
4.2.1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溶液的稳态流变行为 |
4.2.2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溶液的动态流变行为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剪切稳定性分析 |
5.1 剪切作用对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微观结构的影响 |
5.2 剪切作用对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黏弹性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
(3)粘弹性聚合物驱替普通稠油微观渗流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稠油聚合物驱技术研究进展及应用 |
1.2.2 粘弹性聚合物微观渗流机理 |
1.2.3 OpenFOAM开源软件研究进展与应用 |
1.3 本文的研究内容 |
第二章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流变特性研究 |
2.1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实验 |
2.1.1 浓粘特性实验 |
2.1.2 粘弹特性实验 |
2.2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松弛行为 |
2.3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本构方程建立 |
2.4 原油流变参数测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粘弹性聚合物驱替普通稠油两相渗流VOF方法数学模型 |
3.1 数学方法 |
3.1.1 数学模型 |
3.1.2 VOF界面追踪方法 |
3.1.3 数值离散模型 |
3.1.4 几何模型及边界条件 |
3.2 OpenFOAM结构及计算原理 |
3.2.1 OpenFOAM的结构 |
3.2.2 OpenFOAM计算原理 |
3.3 基于OpenFOAM的粘弹性聚合物驱普通稠油求解器开发 |
3.3.1 主求解器的开发 |
3.3.2 CreateFields库 |
3.3.3 ViscoelasticTwoPhaseMixture库 |
3.3.4 本构模型的实现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不稳定渗流机理研究 |
4.1 聚合物溶液对普通稠油油滴作用机制研究 |
4.1.1 静态油滴渗流特征 |
4.1.2 动态油滴不稳定渗流特征 |
4.2 复杂孔道内粘弹性聚合物溶液不稳定渗流机理研究 |
4.2.1 压力分布特征 |
4.2.2 速度分布特征 |
4.3 基于粘弹性流体-幂律流体求解器的聚合物驱普通稠油两相渗流机理研究 |
4.3.1 相似准则 |
4.3.2 收缩孔道两相渗流机理 |
4.3.3 盲端孔道两相渗流机理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粘弹性聚合物驱替普通稠油微观渗流实验 |
5.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5.2 聚合物驱普通稠油微观渗流特性 |
5.2.1 盲端模型渗流特性实验 |
5.2.2 微观仿真模型渗流特性实验 |
5.2.3 不同浓度聚合物驱稠油微观渗流特性 |
5.2.4 水驱波及程度对弹性贡献的影响 |
5.3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粘弹性聚合物驱替普通稠油岩心流动实验 |
6.1 岩心单相流动实验 |
6.1.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6.1.2 实验原理 |
6.1.3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行为 |
6.2 单段塞聚合物驱普通稠油岩心流动实验 |
6.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6.2.2 实验原理 |
6.2.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3 组合段塞聚合物驱普通稠油岩心流动实验 |
6.3.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6.3.2 实验原理 |
6.3.3 实验结果及分析 |
6.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4)一种交联聚合物凝胶的流变特性评价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 |
1.1 交联聚合物凝胶的制备 |
1.2 实验方法 |
1.2.1 表观黏度及流动指数测定 |
1.2.2 粘弹性测定 |
1.2.3 蠕变回复性能测定 |
2 结果与讨论 |
2.1 交联聚合物凝胶的表观黏度及流动指数评价 |
2.1.1 表观黏度 |
2.1.2 流动指数 |
2.2 交联聚合物凝胶的粘弹性评价 |
2.3 交联聚合物凝胶的复合动态黏度评价 |
2.4 交联聚合物凝胶的蠕变回复特性评价 |
3 结论 |
(5)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在微观孔隙中的驱油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高浓度聚合物溶液的驱油机理实验研究 |
1.1 实验设备、材料及基本步骤 |
1.1.1 实验用药品 |
1.1.2 实验用岩心 |
1.1.3 驱油实验方案 |
1.2 驱油实验用的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 |
1.3 高浓度聚合物溶液对斑状残余油的驱替 |
1.4 油膜聚并机理分析 |
1.5 仿真模型实验分析 |
第二章 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微观流动数学模型 |
2.1 测量聚合物溶液分子量与粘度及松弛时间的关系 |
2.2 建立了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溶液中微观孔隙中流动的数学模型 |
2.3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在突扩孔道内的流动特征 |
2.4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在扩张流道中的微观波及效率 |
2.4.1 波及边界的定义 |
2.4.2 微观波及效率的计算 |
第三章 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驱微观驱油机理 |
3.1 微观力 |
3.2 粘弹性流体的特点 |
3.2.1 粘弹性流体的流线特点 |
3.2.2 粘弹性流体的一些物理特点 |
3.2.3 微元应力分布 |
3.3 表征聚合物溶液弹性的参数 |
3.3.1 松弛时间 |
3.3.2 德博拉(Deborah)数 |
3.3.3 储能模量 |
3.3.4 第一法向应力差 |
3.3.5 威森博格(Weissenberg)数 |
3.4 微观流线的数学模拟 |
3.5 微观力的特点 |
3.5.1 粘弹性流体可以产生比牛顿流体更大的微观力 |
3.5.2 只要有少部分突出部位被微观力推动就可能可观地提高采收率 |
3.5.3 即使微观力比宏观压力梯度小也可能使残余油团移动 |
3.5.4 由流线改变而产生的微观力不影响宏观压力梯度 |
3.5.5 宏观力不变条件下,微观力可以变化 |
3.5.6 粘弹性流体驱油时,微观力为独立变量 |
3.5.7 微观力与宏观力的异同 |
3.6 在油湿和水湿多孔介质中的可视岩心实验结果 |
3.6.1 微观力对残余油团的驱动 |
3.6.2 残余油团移动的原因 |
3.6.3 残余油的移动方向 |
3.6.4 稳定残余油团的形状 |
第四章 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驱油数值模拟软件开发 |
4.1 软件编制 |
4.2 模块设计及其功能 |
4.3 试验区选择 |
4.3.1 试验区选择原则 |
4.3.2 试验区选择结果 |
4.4 试验区概况 |
4.4.1 开发简况 |
4.4.2 油层沉积特点 |
4.5 油藏数值模型建立 |
4.5.1 地质网格划分 |
4.5.2 相控地质建模 |
4.5.3 流体及岩石物性参数 |
4.5.4 油藏生产动态数据 |
4.6 油藏生产历史拟合 |
4.6.1 确定模型参数的可调范围 |
4.6.2 地质储量拟合 |
4.6.3 生产历史拟合 |
4.7 剩余油分布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6)聚合物/表活剂二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前言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世界三次采油发展现状 |
1.2.2 中国三次采油技术发展现状 |
1.2.3 聚合物/表活剂二元复合驱发展现状 |
1.3 聚合物粘弹性理论 |
1.4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驱替过程中的吸附损失 |
1.4.1 化学剂的吸附滞留 |
1.5 采收率及其影响因素 |
1.6 化学驱微观驱油机理 |
1.7 论文研究内容和创新点 |
1.7.1 论文研究内容 |
1.7.2 论文创新点 |
第二章 二元驱室内配方研究及性能评价 |
2.1 聚合物的优选 |
2.1.1 聚合物的理化性能 |
2.1.2 聚合物的增粘能力 |
2.2 表面活性剂的优选 |
2.2.1 试验条件 |
2.2.2 表面活性剂优化 |
2.3 表活剂对二元体系粘度影响 |
2.4 聚合物/表活剂二元体系洗油能力实验研究 |
2.5 聚合物/表活剂二元体系稳定性 |
2.5.1 长期稳定试验 |
2.5.2 吸附稳定性 |
2.5.3 聚合物/表活剂二元体系改善流度能力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二元驱驱油效果评价 |
3.1 二元体系粘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3.1.1 实验条件 |
3.1.2 实验流程 |
3.1.3 实验步骤 |
3.1.4 聚合物/原油粘度比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3.2 二元体系/原油界面张力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3.2.1 驱油体系界面张力值的确定 |
3.3 非均质模型中粘弹性和界面张力对提高采收率影响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聚合物/表活剂二元复合驱微观驱油机理研究 |
4.1 微观模型的制作 |
4.1.1 制版 |
4.1.2 曝光、显影、定影 |
4.1.3 腐蚀 |
4.1.4 烧结 |
4.1.5 润湿性处理 |
4.2 聚合物/表活剂二元驱微观驱油机理研究 |
4.2.1 实验设备、药品及实验流程 |
4.2.2 聚合物/表活剂二元驱微观驱油机理 |
4.3 二元复合体系/原油粘度比(粘性)对微观采收率的影响 |
4.4 二元复合体系/原油粘度(粘弹性)比对微观采收率的影响 |
4.5 二元复合体系/原油界面张力对微观采收率的影响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毛管数对二元驱油体系渗流特征影响 |
5.1 二元驱活化剩余油的临界条件 |
5.2 毛管数实验研究 |
5.2.1 实验条件 |
5.2.2 实验步骤 |
5.3 毛管数的计算 |
5.4 流变曲线 |
5.5 实验结果 |
5.6 新疆克拉玛依七中区二元驱毛管数实验结果分析 |
5.6.1 毛管数与驱油效率关系和用毛管数预测二元驱剩余油饱和度 |
5.6.2 毛管数对二元驱渗流过程影响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7)分子结构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流变性质和驱油效率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我国油田提高石油采收率前景分析 |
1.2 驱油用聚合物及聚合物驱油技术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驱油用聚合物 |
1.2.2 聚合物溶液的流变特性 |
1.2.3 聚合物驱技术 |
1.2.4 驱油机理 |
1.3 问题的提出、本文的研究内容与路线 |
1.3.1 问题的提出 |
1.3.2 研究内容 |
1.3.3 实施路线 |
第2章 驱油用聚合物及其水溶液性质 |
2.1 驱油用聚合物及其水溶液性质 |
2.1.1 聚合物分子的柔顺性 |
2.1.2 聚合物溶液的性质 |
2.1.2.1 聚合物的溶解 |
2.1.2.2 聚合物溶液的粘度 |
2.2 疏水缔合聚合物及其水溶液性质 |
2.2.1 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合成 |
2.2.2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配制 |
2.2.3 疏水缔合聚合物特性粘数的测定 |
2.2.4 缔合聚合物溶液的粘度 |
2.2.4.1 切变速率对粘度的影响 |
2.2.4.2 浓度对粘度的影响 |
2.2.5 疏水缔合聚合物复杂的流变特性 |
2.2.6 疏水缔合聚合物溶液的温度依赖性 |
2.3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和粘弹性 |
3.1 聚合物溶液流变性和粘弹性的理论基础 |
3.1.1 聚合物溶液粘弹性的表现 |
3.2 聚合物溶液有效粘弹性的获取 |
3.2.1 动态振荡模式下测试参数的选取 |
3.2.2 第一法向应力差的测试 |
3.2.3 挤出膨大比B |
3.2.4 韦森博格(WEISSENBERG)数 |
3.2.5 蠕变-恢复测试模型 |
3.2.6 形变-恢复模型 |
3.3 聚合物溶液粘弹性的表征 |
3.3.1 基本测试条件 |
3.3.2 聚合物溶液的剪切流变曲线 |
3.3.3 第一法向应力差的测量 |
3.3.3.1 第一法向应力差随浓度的变化 |
3.3.3.2 相同剪切粘度的三种聚合物第一发现应力差的比较 |
3.3.3.3 缔合结构可以贡献第一法向应力差(N_1) |
3.3.4 膨胀倍数B的计算 |
3.3.5 韦森博格(WEISSENBERG)数的计算 |
3.3.6 形变恢复能力的测量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渗流 |
4.1 孔隙介质的基本性质 |
4.1.1 多孔介质的定义 |
4.1.2 实验室常用的几种多孔介质 |
4.1.3 多孔介质的基本性质 |
4.2 岩心中非牛顿流体剪切速率的计算 |
4.3 聚合物溶液的岩心剪切稳定性 |
4.4 聚合物溶液在多孔介质中的流变性 |
4.4.1 聚合物溶液在孔隙介质中的有效粘度 |
4.4.2 有效粘度与剪切速率的关系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对驱油效率的影响 |
5.1 实验仪器和药品 |
5.1.1 实验仪器 |
5.1.2 药品 |
5.2 岩心驱油实验 |
5.2.1 实验装置流程图 |
5.2.2 实验步骤 |
5.2.3 驱油实验结果 |
5.3 有效粘度、形变恢复、第一法向应力差与驱油效率之间的关系 |
5.4 聚合物微观驱油机理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研项目 |
(8)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驱油效果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创新点摘要 |
前言 |
第一章 粘弹性聚合物流变性测试 |
1.1 粘弹性聚合物在多孔介质中的的流变性 |
1.2 聚合物的粘弹性 |
1.3 聚合物流变性测试分析 |
1.4 高浓度聚合物驱室内实验研究 |
1.4.1 高浓聚合物体系性能评价 |
1.4.2 高浓度聚合物体系流动参数研究 |
1.4.3 小结 |
第二章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驱油机理研究 |
2.1 聚合物溶液宏观驱油机理 |
2.2 聚合物溶液微观驱油机理 |
2.2.1 聚合物驱提高驱油效率的分子动力学描述 |
2.2.2 粘弹性聚合物溶液在扩张流道中的微观波及效率 |
2.2.3 聚合物提高微观驱油效率的机理 |
第三章 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驱数值模拟优化 |
3.1 模拟区块概况 |
3.1.1 试验区的基本概况 |
3.1.2 试验区的地质特征 |
3.1.3 原油物性 |
3.2 区块油藏数值模拟建立 |
3.2.1 数值模拟模型的选择 |
3.2.2 网格系统的划分 |
3.2.3 地质参数的给定 |
3.3 油藏动态历史拟合 |
3.3.1 历史拟合指标 |
3.3.2 历史拟合原则 |
3.3.3 历史拟合步骤 |
3.3.4 历史拟合结果 |
3.4 油藏动态预测 |
3.4.1 一类方案预测指标变化对比曲线及结果分析 |
3.4.2 二类方案预测指标变化对比曲线及结果分析 |
3.4.3 三类方案预测指标变化对比曲线及结果分析 |
3.4.4 四类方案预测指标变化对比曲线及结果分析 |
第四章 高浓度聚合物低压注入现场试验效果 |
4.1 试验井选井及方案设计 |
4.2 注入效果分析 |
4.3 采出井见效情况分析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详细摘要 |
(9)表面活性剂/疏水缔合聚合物二元体系流变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疏水缔合聚合物/表面活性剂二元复合驱 |
1.1.1 二元复合驱的研究背景 |
1.1.2 二元复合驱的原理 |
1.1.3 二元复合驱研究现状 |
1.2 表面活性剂与疏水缔合聚合物的相互作用 |
1.2.1 表面活性剂与聚合物相互作用模型 |
1.2.2 溶液性质的影响因素 |
1.3 缔合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和粘弹性 |
1.3.1 聚合物溶液的流变性 |
1.3.2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 |
1.4 问题的提出 |
1.5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
1.5.1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5.2 技术路线 |
1.5.3 研究内容 |
第2章 二元体系的流变测量方法研究 |
2.1 流变学基础知识 |
2.1.1 相关理论 |
2.1.2 聚合物溶液流变参数模型 |
2.2 实验条件 |
2.2.1 实验仪器 |
2.2.2 实验药品 |
2.2.3 样品的配制及处理 |
2.3 二元体系粘弹性测量方法研究 |
2.3.1 剪切速率对二元体系粘度影响 |
2.3.2 粘弹性测试 |
2.4 疏水缔合聚合物浓度的确定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表面活性剂/缔合聚合物对二元体系粘度影响研究 |
3.1 表面活性剂对二元体系粘度的影响 |
3.1.1 不同类型的表面活性剂对二元体系的粘度影响 |
3.1.2 多极表面活性剂对二元体系粘度的影响 |
3.1.3 阴/非表面活性剂复配对二元体系粘度的影响 |
3.2 缔合聚合物对二元体系的粘度影响研究 |
3.2.1 不同疏水基含量的疏水缔合聚合物 |
3.2.2 不同疏水微嵌段长度的疏水缔合聚合物 |
3.3 本章小结 |
第4章 表面活性剂对二元体系的弹性影响研究 |
4.1 表面活性剂浓度对二元体系弹性的影响 |
4.1.1 应力扫描 |
4.1.2 粘度与剪切速率关系 |
4.1.3 第一法向应力差 |
4.2 不同类型表面活性剂对二元体系的弹性影响 |
4.2.1 模量 |
4.2.2 第一法向应力差 |
4.3 聚/表不同作用阶段时二元体系弹性变化规律 |
4.4 不同阴/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复配对二元体系弹性的影响 |
4.4.1 第一法向应力差 |
4.4.2 变形-恢复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疏水缔合聚合物对二元体系的弹性影响 |
5.1 不同疏水基含量的疏水缔合聚合物 |
5.1.1 疏水基含量对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弹性影响 |
5.1.2 疏水基含量对二元复合体系的弹性影响 |
5.2 不同疏水微嵌段长度的疏水缔合聚合物 |
5.2.1 疏水微嵌段对疏水缔合聚合物的弹性影响 |
5.2.2 疏水微嵌段对二元体系的弹性影响 |
5.3 渤海二元复合驱工作液的粘弹性研究 |
5.3.1 表面活性剂对工作液粘度影响 |
5.3.2 表面活性剂对工作液弹性的影响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结论 |
6.1 实验结论 |
6.2 本文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高温油藏聚合物驱及复合驱技术研究 ——以双河V_下层系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本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和发展趋势 |
1.2.1 聚合物驱 |
1.2.2 复合驱 |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认识 |
1.4 完成工作量及创新点 |
1.4.1 完成的工作量 |
1.4.2 本文创新点 |
第2章 聚合物筛选及热稳定性评价 |
2.1 实验材料及方法 |
2.1.1 实验用液 |
2.1.2 实验仪器及方法 |
2.2 聚合物的热稳定性研究 |
2.2.1 双河 V_下地质概况 |
2.2.2 聚合物粘浓关系 |
2.3 稳定剂的影响研究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聚合物在高温条件下的流变性研究 |
3.1 聚合物溶液的流变特性 |
3.1.1 稳态剪切流变模型 |
3.1.2 实验材料及方法 |
3.1.3 实验结果与分析 |
3.2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特性 |
3.2.1 聚合物溶液的弹性表现 |
3.2.2 粘弹性模型描述 |
3.2.3 动态测定中聚合物溶液粘弹性的表征 |
3.2.4 聚合物溶液的粘弹性研究 |
3.3 小结 |
第4章 聚合物在渗流过程中的粘弹特性 |
4.1 理论模型 |
4.2 注入速度对聚合物溶液弹性的影响 |
4.2.1 实验条件假设 |
4.2.2 实验条件 |
4.2.3 实验步骤 |
4.2.4 注入速度的影响 |
4.3 聚合物溶液与黄原胶、甘油性能比较 |
4.3.1 增粘性能比较 |
4.3.2 粘弹性能比较 |
4.4 聚合物溶液与黄原胶、甘油连续驱替效果对比 |
4.4.1 实验条件 |
4.4.2 实验方法 |
4.4.3 驱替效果对比 |
4.5 小结 |
第5章 聚合物物理模拟研究 |
5.1 聚合物浓度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1.1 实验条件 |
5.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2 聚合物在长细管模型中注入性研究 |
5.2.1 试验条件 |
5.2.2 试验结果 |
5.3 聚合物溶液在非均质模型中调剖能力的研究 |
5.3.1 实验条件 |
5.3.2 实验结果 |
5.4 聚合物段塞大小对驱油效果的影响 |
5.4.1 实验条件: |
5.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5 老化后聚合物对提高采收率效率的影响 |
5.5.1 实验条件 |
5.5.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三元复合驱驱油机理综述 |
6.1 表面活性剂降低油水界面张力的驱油机理 |
6.1.1 表面活性剂的结构 |
6.1.2 表面活性剂的分类及性质 |
6.1.3 表面活性剂的作用机理 |
6.2 聚合物在复合体系中的作用 |
6.3 碱在三元复合体系中的作用及存在问题 |
6.3.1 碱在三元复合体系中的作用 |
6.3.2 存在问题及相关研究 |
6.4 界面张力降低与油/水界面膜结构 |
第7章 三元复合驱体系配方研究 |
7.1 表面活性剂筛选评价 |
7.1.1 实验条件 |
7.1.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7.2 碱剂筛选评价 |
7.3 复合驱油体系配方研究 |
7.3.1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二元复合体系配方优化 |
7.3.2 表面活性剂/聚合物/碱三元复合体系配方优化 |
7.3.3 二元和三元复合体系老化稳定性评价 |
7.3.4 二元和三元复合体系乳化性能评价 |
7.4 本章小结 |
第8章 驱剂性能参数测定及注入能力评价 |
8.1 阻力系数和残余阻力系数测定 |
8.2 聚合物、表面活性剂和碱剂的静态吸附和动态吸附滞留 |
8.2.1 实验条件及方法 |
8.2.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8.3 注入能力评价 |
8.4 配伍性评价 |
8.4.1 实验方法 |
8.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复合体系在多孔介质中的驱油实验 |
9.1 实验条件 |
9.2 天然岩心驱油实验结果与分析 |
9.2.1 主力油层天然岩心驱油效果实验 |
9.2.2 非主力油层天然岩心驱油效果实验 |
9.2.3 不同界面张力数量级的表面活性剂驱油效果实验 |
9.3 聚合物浓度优选 |
9.3.1 实验方法 |
9.3.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4 复合驱油体系配方优选 |
9.4.1 实验方案设计 |
9.4.2 实验结果与分析 |
9.5 本章小结 |
第10章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四、交联聚合物溶液蠕变回复效应及对驱油效率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污水配制超支化聚合物在新疆油田H井区适应性研究[D]. 唐志娟.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7)
- [2]不同代数树枝聚合物的剪切稳定性研究[D]. 郭欣. 西南石油大学, 2018(02)
- [3]粘弹性聚合物驱替普通稠油微观渗流机理研究[D]. 钟会影. 东北石油大学, 2017(01)
- [4]一种交联聚合物凝胶的流变特性评价方法研究[J]. 周泉. 石油工业技术监督, 2016(01)
- [5]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在微观孔隙中的驱油机理研究[D]. 宋杨. 东北石油大学, 2012(01)
- [6]聚合物/表活剂二元驱提高采收率技术研究[D]. 刘卫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渗流流体力学研究所), 2011(07)
- [7]分子结构对疏水缔合聚合物流变性质和驱油效率的影响[D]. 陈斌. 西南石油大学, 2010(04)
- [8]高浓度粘弹性聚合物驱油效果评价[D]. 郑磊. 东北石油大学, 2010(06)
- [9]表面活性剂/疏水缔合聚合物二元体系流变性研究[D]. 赵丹. 西南石油大学, 2010(04)
- [10]高温油藏聚合物驱及复合驱技术研究 ——以双河V_下层系为例[D]. 韩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