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Voith Paper提供磨木机安装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胡宝利[1](2015)在《DCS控制系统在制浆造纸中的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说明本文首先对DCS控制系统在制浆造纸行业中的优化需求进行了阐述,并分析了其未来的发展趋势,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的大环境下,优化和完善制浆造纸的生产控制流程和工艺对企业有着重要意义。论文分析了制浆造纸生产控制流程中的关键环节和影响产品质量的因素;描述了稳定浆料配比、控制打浆浓度、施胶过程、蒸汽压力、上浆流程等关键控制点。同时,归纳了DCS控制系统在制浆造纸中的优化设计中的主要问题,并对DCS控制系统在制浆造纸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论文基于银河3200#纸机改造内容和对DCS控制系统的总体要求,明确了DCS控制系统的优化方案和控制系统硬件组成。并基于降低成本增加效率、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角度,在优化DCS控制系统环节的同时,对车间级的控制系统数据接入管理层ERP系统进行了操作实施。通过对整个制浆造纸流程中的自控系统升级改造后,纸机的运行状态和产品质量都有较大的提高。
邵贤林[2](2014)在《盘磨机的磨盘间隙调整机构的研究与应用》文中指出盘磨机是目前广泛使用的磨浆和打浆设备。目前,我国大型、自动化程度较高的盘磨机主要依赖进口。磨盘间隙调整机构是盘磨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具有磨盘间隙调整和磨浆过程中压力保持的作用。为了适应大型盘磨机的研究和设计,新型盘磨机间隙调整机构的研究是很有必要的。本文首先介绍了盘磨机的发展状况、类型、结构及磨浆原理,并对研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阐述了课题的研究任务和意义。然后介绍了盘磨间隙对磨浆或打浆质量、磨片寿命等的影响,介绍了常用的磨盘间隙的调节方式(包括机械和液压调节方式),磨盘间隙调整机构的布置,并对各种调节方式的特点和应用范围进行了分析。接着对机械调整机构进行结构的设计计算,确定齿数、传动比等参数,利用SolidWorks软件对蜗轮蜗杆机械调整机构进行了三维建模,然后采用ANSYS Workbench软件进行相关的分析以及对液压调整机构的主要部件(如液压缸,液压泵等)分别进行了分析及设计计算,确定了各个部件的主要参数。最后介绍了与盘磨机间隙调整机构有关的盘磨机主轴的密封装置,包括填料密封、机械密封以及组合密封三种典型的密封方式,并对各种密封方式在盘磨机中的应用范围进行了讨论和分析。本文对盘磨机磨盘间隙调整机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确定了大型盘磨机机械和液压调整机构的相关设计参数;本文的工作对于大型盘磨机的设计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对于磨盘间隙调整机构的设计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李佳云[3](2012)在《新型造纸高浓磨浆机的研究与设计》文中提出造纸工业与国民经济的发展和人类文明建设息息相关,是重要基础原材料产业,其人均消费量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从纸浆制成纸板或纸张,要经过磨浆、加填、施胶、调色、净化、筛选等一系列加工程序,再在造纸机上抄造成为纸张。其中磨浆这一环节尤为重要。而我国磨浆设备的发展还比较落后,所以本文主要对高得率浆磨浆设备进行比较研究,结合各种磨浆机结构的优缺点,最终设计出一种新型造纸高浓磨浆机。磨浆时,纸浆的浓度对磨浆效果和成纸质量的影响都很大,随着磨浆工艺的发展,浆料的浓度可以分为低浓、中浓和高浓磨浆。本文对这三种浓度的磨浆进行了详细的对比分析,最后决定选用高浓磨浆。并且结合实际情况,联系了盘磨机和锥形磨浆机的各自的优缺点,最终在设计中采用两段磨浆,结构上采用最接近盘磨机中的“双流式双盘磨”的三锥双流式磨浆机。磨盘是整个磨浆机的核心部件,其齿型的设计和选择会直接影响到磨浆机的磨浆质量和成纸品质。磨盘的材质及齿型会影响到成浆的打浆度和挂浆量。本文通过对高浓磨浆机磨盘磨齿的形状、磨盘的锥度、磨盘间隙等结构参数进行研究,分析其对磨浆性能的影响。引进了一种国外新型磨盘,并对其进行了并综合设计,该磨盘可以改善磨浆机的受力和磨浆强度,减少磨浆区内蒸汽的产生,使蒸汽能更好地排出,使浆料在磨浆区内的停留时间更长、分布更均匀,从而提高磨浆效率和磨浆质量。本文还对磨浆的纤维原料进行了分析讨论,表明以芒草作为原料磨浆可以表现出很好的性能。并且对磨盘转速、蒸汽流量等影响磨浆性能的其他因素也进行了逐一的分析,确定了最佳转速和更好地排出蒸汽的方法。由于未经打浆的原浆种类繁多,同时磨浆过程中还存在许多扰动,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成浆质量的稳定性,因此本文对磨浆区内的浆料的受力情况、能量消耗等进行了详细的探讨和研究,根据一些着名的机理假说,如帚化理论、比边缘负荷理论、比表面负荷理论、定性机理假说等,建立了磨浆过程中的力学模型和能耗模型。最后采用模拟技术对所设计的磨浆机进行虚拟制造和动态仿真。
张辉,王淑梅,程金兰,胡楠[4](2010)在《制浆造纸装备科学技术发展研究》文中提出一、引言(一)制浆造纸装备及其制造业在造纸工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造纸工业是典型的流程工业,生产过程既有化学化工过程,又有物理处理和流变过程。制浆造纸装备在生产过程中发挥三方面的作用:①提供制浆造纸工艺的化学过程所需的环境和条件;②实现制浆造纸工艺所需的物理处理和流变所需的机械机构;③发挥着联系各工艺单元所需的传输、中转、储存等作用。
Bjrn J.Johansson[5](2010)在《德国Plattling Papier纸厂1号纸机借助新概念全速运行》文中提出面对能源价格不断上涨以及含磨木浆印刷纸竞争加剧的形势,德国Plattling Papier纸厂引进1条新的压力磨石磨木浆线和1台网宽11.3m、设计车速2000m/min的OptiConcept纸机。新生产线投入运行2个月后,该厂就向客户提供高档SC-A超级压光纸。
董继先[6](2010)在《高浓磨浆机建模及APMP磨浆过程优化研究》文中认为造纸工业是国家轻工振兴规划的重点支柱产业之一,其主要发展方向为淘汰落后产能、走节能降耗的“低碳经济”之路。高浓磨浆是纸张抄造过程中的一个重要能耗环节,是制浆工艺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建立高浓磨浆机的力学及能耗模型,设计出结构合理的高浓磨浆机及其控制系统对高浓磨浆过程节能降耗具有重大的理论和应用价值。本文以高得率制浆设备——高浓锥形磨浆机为研究对象,研究磨浆过程的力学和能耗模型,进而设计了一种新型三锥双流式的高浓磨浆机;针对APMP (Alkaline Peroxide Mechanical Pulping)高浓磨浆过程,研究了打浆度和湿重等成浆质量指标的软测量算法及APMP高浓磨浆过程的优化控制策略,并给出了基于SIMATIC PCS7开发平台的APMP高浓磨浆过程DCS控制系统。论文的主要贡献可总结如下:1)完善和揭示了高浓磨浆过程机理,为磨浆过程的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论文指出:低浓磨浆是靠刀片与纤维之间的直接作用来磨浆,而高浓磨浆是依靠磨盘间高浓浆料中纤维的相互摩擦、挤压、揉搓、扭曲等作用来磨浆,磨浆过程中产生的大量的摩擦热能使浆料软化,有利于纤维的离解。2)建立和分析了高浓磨浆机力学模型,为盘磨齿形优化设计提供理论依据。高浓浆液在磨浆区内受力情况为磨盘摩擦力以及纤维之间作用力的影响二者之和;高浓磨区内纤维原料的受力情况不仅受高浓浆液本身的性能(如浆液的浓度、纤维的物理和化学特性等)的影响,而且和磨浆的条件(如浆液的输送压力、磨盘的转速、磨盘的间隙、齿形等)有关。3)建立和分析了高浓磨浆机的能耗模型,为较大幅度地降低现有高浓磨浆机的能耗提供理论依据。高浓磨浆过程是一个复杂的流变过程,在此过程中,纤维原料既有流态的变化,又有物态的变化,流变总功耗是流态变化功率和物态变化功率之和;在一定的磨区结构和工艺条件下,调节磨浆比压可改变磨浆功率,磨浆效果也随之变化,改变磨盘间隙大小可调节磨浆比压。4)三锥双流新型高浓磨浆机的设计。在上述磨浆理论和力学、能耗模型的基础上,参考目前磨浆机的结构,完成了一种新型三锥双流高浓磨浆机结构的设计。新开发的高浓三锥双流式磨浆机将平磨区和锥磨区做成一体,可同时调节磨盘间隙。应用表明,与当前磨浆设备相比,此新型磨浆设备具有能耗低、效率高、磨浆均匀、切断少、成纸性能好等突出优点。5)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打浆度和湿重的软测量算法研究。建立一个以喂料螺旋转速、盘磨稀释水流量和磨浆电流为输入层,打浆度和湿重为输出层以及一个隐含层的三层前馈神经网络,采用生产过程中的在线测量数据和实验室的化验数据组成训练样本,利用改进的BP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得到打浆度和湿重软测量模型。6) APMP高浓磨浆过程优化控制及基于SIMATIC PCS7的控制系统实现。针对APMP制浆过程,在建立的过程稳态模型的基础之上,寻找一组合适的工艺参数的设定值,使打浆度和湿重等生产质量指标满足工艺要求的前提下,产量最高、成本最小,即优质、高产、低耗;建立了一个由质量偏差目标函数、产量目标函数和成本目标函数组成的多目标优化模型,采用多目标规划方法构造评价函数,把问题转化为单目标优化问题,并利用非线性规划方法借助Matlab优化工具箱进行求解;在SIMATIC PCS7开发平台上,完成了APMP制浆过程的DCS控制实现。论文从节能的角度对高浓磨浆机的力学及能耗数学模型的建立和设计问题以及高浓磨浆过程优化控制问题展开了比较全面细致的研究,发表相关学术论文21篇(其中被EI收录4篇,ISTP收录6篇),获批授权国家实用新型专利4项,主持相关国家、省部级科研项目4项(其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资助1项),相关成果获2009年陕西省高等学校科学技术一等奖1项。
匡导球[7](2009)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二十世纪的一百年间,中国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发生了深刻的变革,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在这一特定的社会和科技背景下,中国出版技术完成了从传统技术向现代技术的转型。对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变迁进行系统、全面的梳理与分析,探索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向现代出版技术转型的动因、机制与变迁模式,为二十一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发展提供历史借鉴,既有学术价值,也有现实意义。而从技术史的角度研究中国出版业的变迁,目前仍是学术界很少涉足的领域。界定出版技术的定义、性质及其构成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前提。出版技术是指传播主体对作品信息进行编辑、复制以及“原样”传输的操作技能,是反映在物质形态的工具、机器等装备,网络形态的系统、程序等软件,以及出版过程中体现的信息组织理念、工艺流程和实施手段。出版技术是观念形态与操作形态的统一,而非出版过程中具体工艺过程的简单拼加。出版技术至少包括编辑技术、复制技术、介质制造技术和发行技术四个方面。出版技术的每次重大创新,都大大增强了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改进了人类文化交流的方式,给人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深刻影响,因而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科学划分出版技术的发展阶段是研究出版技术变迁的基础。从社会形态、技术手段分析,二十世纪的中国出版技术变迁可划分为三个阶段:1900年至1949年;1950年至1984年;1985年至2000年。由于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因素的影响,不同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和变迁轨迹。世纪之初,西方传教士带来的新技术、出版救国的新思潮、近代资本主义的兴起,推动了中国出版技术的近代化。铅活字技术与半机械化印刷技术的结合,提高了出版生产的效率,出版物的外在形式、印装水平、发行方式也得到全面更新;在新技术条件下,传统编辑形态和编辑手段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现代编辑形制基本形成。中国出版业核心技术、工作流程、组织形式、经济规模均发生了重大改变,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都实现了深刻变革.1950年后,出版业整体过渡到半机械化、机械化生产阶段,出版各部门产量、质量都得到显着提高,编辑、制版、印刷、装订及发行等环节实现了整体配套.但此后较长一段时间,出版技术总体发展较为缓慢,没有实质性突破,且各技术门类发展不平衡。80代初,造纸工业基本实现机械化,但因原料供给、科研能力等因素的制约,与国际先进水平的差距仍然很大。而此阶段编辑技术从选题、内容编排到校正、定稿等环节日益完善和规范,标志着编辑技术体系更加成熟。专业化的发行体制解决了发行覆盖面小、渠道残缺堵塞等技术难题。在出版技术自主创新方面,受工业制造水平影响,投入生产环节的新产品、新设备不多,但在研发方面仍有不少突破,为80年代中期出版技术实现革命性突破奠定了基础。现代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始于1985年,以北大激光照排技术通过国家鉴定为标志。随着计算机排版技术的发展,出版业彻底告别“铅与火”而走向“光与电”,“数字化工作流程”将印前、印刷和印后过程整合成一个具有统一数据格式的不可分割的系统;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以及光纤通讯技术的发展,编辑技术趋向于数字化、自动化和一体化;各种适合海量存储的磁、光等新型出版介质的问世使信息存储不再局限于单一纸介质,出现了风格迥异的数字出版技术;在高科技手段的有力支撑下,依靠功能强大的办公、营销管理等应用软件,出版发行和销售环节的信息化管理成为现实。现代高新技术的广泛运用极大地拓展了出版的外延,建立在“机械复制”技术基础之上的出版形态已不是出版业的全部,出版产业开始走向以文化资源整理和内容创作为表现形式的信息生产和再生产。纵观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史,我们可以看出,出版是一个技术驱动的行业,出版技术的形成和发展是一个复杂的历史过程,具有其独特的进化规律,呈现出加速性、累积性、一体化和数字化等特征。出版技术并不是按照一种内在的、固有的技术逻辑发展的,而是一定社会历史条件的产物,驱动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因素包括:(1)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2)文化启蒙、民族运动与文化建设的政治推动;(3)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4)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5)出版产业迅速发展的市场推动。出版技术的转型机制,表现为技术——需求双重诱因模式、政府行为诱因模式与企业行为诱因模式。不同的创新机制,产生不同的创新效应。在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型的过程中,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也呈现出相应的演变轨迹。1978年以后,由于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出版技术创新开始由政府推动向市场推动转变,其结果是技术进步的速率加快、周期变短,对产业发展的推动作用增强.随着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市场为主导的多维整合效应逐步显现。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表明,吸收国外先进科技成果,推进出版技术创新的方向是正确的。但一味引进成套设备,实行以市场换技术的方针,不仅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技术依赖性,制约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更严重的后果是,在出版这样一个特殊行业,缺乏技术自主性,稍有不慎,将危及国家信息安全。出版传播技术的变迁是自然世界的动态进化过程,从印刷、网络出版到跨媒体出版,出版技术的每次创新,都增加了出版媒介对受众的影响力,都给人类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带来了巨大影响,表现在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出版技术发展推动人类文化交流模式转变以及网络出版技术对现代社会发展的影响等方面。中国出版技术创新已走过“引进创新”阶段,正致力于技术的“集成创新”,其未来方向应是“自主创新”。为此,必须改善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改进技术引进方式,建立新的技术创新主体和技术创新平台,形成新的技术激励扩散机制,并以市场为导向,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实现出版技术创新的跨越式发展和可持续发展。基于此,文章提出了推动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以及通过制度创新促进技术创新的政策建议。
狄宏伟[8](2008)在《Plattling纸厂所用设备简介》文中研究说明介绍了Plattling纸厂引进的美卓压力磨木浆生产线、造纸机、压光机、复卷和包装机、空气系统等主要造纸设备以及自动化和维修服务等情况。
郝红[9](2007)在《蔗渣造纸设备通用油的研制》文中研究指明蔗渣造纸设备通用润滑油主要是用于蔗渣为原料的造纸厂通用设备的润滑。蔗渣造纸生产工艺设备大致可以分为制浆造纸通用设备、备料设备、蒸煮设备、机械制浆设备、浆料筛选、净化设备、漂白设备、打浆与疏解设备、造纸设备以及加工设备。其用油工况要求是冷却、防锈、润滑、减阻、清洗、抗乳化、抗磨、良好的热氧化安定性、抗泡性和良好的机械杂质分离性。蔗渣造纸设备通用润滑油的研制主要从基础油和添加剂两个方面着手。在基础油方面主要使用加氢处理的矿物基础油、聚α—烯烃与可生物降解的加氢精制茶油调合而成。论文中描述了加氢处理的基础油、聚α—烯烃及加氢精致茶油的性能分析。通过相应对比试验,选择合理配比,并且通过了相关的降解试验。在蔗渣造纸设备通用润滑油的添加剂的选用上,研制油品具有良好的润滑性、冷却性、清洗性、抗磨性、防锈性,而且拥有良好的抗氧化安定性、无毒无刺激气味和可生物降解性,符合项目技术要求。
张连清[10](2006)在《我国新闻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我国新闻纸产业如何在加入“WTO”后激烈的市场竞争和新闻纸保护期中谋求生存和高速发展为出发点,对新闻纸产业的外部环境、内部环境进行分析、评价,找出我国新闻纸产业存在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用TOWS矩阵匹配和定量战略计划矩阵的分析法,确定新闻纸产业备选战略,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建议作为我国新闻纸产业的发展战略,包括:与上下游结成战略联盟;调整原料和产品结构,发展林纸一体化,加大废纸回用,合理利用非木纤维;组建林浆纸一体化集团;多渠道筹集项目资金;提高技术装备和管理水平;发展循环经济;运用反倾销武器暂时保护新闻纸产业等等。
二、Voith Paper提供磨木机安装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Voith Paper提供磨木机安装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DCS控制系统在制浆造纸中的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DCS控制系统的概念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现状分析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对比分析 |
1.3 DCS系统的控制范围 |
1.4 DCS控制系统厂家、综合对比和发展 |
1.5 优化设计的可行性分析 |
1.5.1 企业扩张的需要 |
1.5.2 设备控制使用所需 |
1.5.3 数据积累和分析的需要 |
1.5.4 产品质量的保障 |
1.5.5 降本增效的管理要求 |
1.5.6 DCS控制系统的优势显着 |
1.6 DCS在制浆造纸中的优化设计的前景展望 |
1.7 国内制浆造纸企业DCS的发展趋势 |
1.7.1 综合能力的对比 |
1.7.2 DCS系统的发展完善 |
1.7.3 向智能化方向发展 |
1.7.4 DCS控制系统发展更加专业化 |
1.8 DCS控制系统构成组件 |
1.9 制浆工段 |
1.9.1 制浆方法及基本流程 |
1.9.2 制浆工段的控制要求 |
1.10 造纸工段 |
1.10.1 造纸工段的基本流程及关键环节 |
1.10.2 造纸工段的控制要求 |
1.11 本论文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11.1 课题来源 |
1.11.2 课题意义 |
1.12 主要研究的内容 |
第2章 DCS在制浆造纸过程中优化设计的研究 |
2.1 3200#纸机技术参数 |
2.2 浆料配比要求 |
2.3 纸幅工艺参数 |
2.4 银河 3200#纸机基本结构及改造部分 |
2.4.1 网部改造 |
2.4.1.1 气垫流浆箱规格及基本参数 |
2.4.1.2 流浆箱特点 |
2.4.1.3 方锥管装置 |
2.4.1.4 压榨部及干燥部的控制 |
2.4.1.5 三级阶梯扩散器 |
2.4.1.6 箱体 |
2.4.1.7 气垫压力控制系统 |
2.4.1.8 面芯网部分网案台架 |
2.4.1.9 高真空湿吸箱(面1底 1 芯 3) |
2.4.1.10 导出吸水箱(底网) |
2.4.1.11 气动校正器 |
2.4.2 压榨部 |
2.4.2.1 压榨下毛毯机架 |
2.4.2.2 张紧器 |
2.4.2.3 毛毯导辊及轴承 |
2.4.2.4 清洁导辊及轴承 |
2.4.2.5 毛毯舒展辊及轴承 |
2.4.3 烘干部 |
2.4.3.1 增加 Φ1800 烘缸及轴承 |
2.4.3.2 增加 Φ1500 烘缸及轴承 |
2.4.3.3 增加烘缸引纸绳系统 |
2.4.4 机械传动部 |
2.5 工艺流程及说明 |
2.5.1 备浆段工艺流程及说明 |
2.5.2 抄造工艺流程图及说明 |
2.5.3 叠网网部示意图 |
2.6 银河3200#纸机DCS的设计方案及调试 |
2.6.1 DCS控制系统硬件的组成 |
2.6.2 银河3200#纸机DCS系统整体方案 |
2.6.3 DCS系统在打浆造纸过程中注意的关键参数 |
2.6.3.1 打浆、浆料配比及辅料要求 |
2.6.3.2 不同定量对控制参数的要求 |
2.6.3.3 网前系统的控制要求 |
2.6.3.4 开机操作DCS的流程及注意事项 |
2.7 生产数据上传至ERP系统 |
2.7.1 ERP系统与DCS系统的对接 |
2.7.2 生产设备运行状态在ERP系统中的显示 |
2.7.3 报表数据在ERP系统中的显示 |
2.8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全文总结 |
3.1 DCS系统在制浆造纸中的优化方案 |
3.2 DCS在银河3200#纸机生产中控制参数 |
3.3 本文创新之处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3.3.1 创新之处 |
3.3.2 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盘磨机的磨盘间隙调整机构的研究与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前言 |
1.1 概述 |
1.2 盘磨机类型 |
1.2.1 按主轴安装形式分类 |
1.2.2 按磨盘的数量分类 |
1.3 盘磨机的结构及磨浆原理 |
1.3.1 盘磨机的结构 |
1.3.2 盘磨机的磨浆原理 |
1.4 盘磨机相关结构的分析介绍 |
1.5 盘磨机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因素的分析 |
1.6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1.6.1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2 课题研究的意义 |
2 盘磨机磨盘间隙的调节方式与分析 |
2.1 盘磨机磨盘间隙 |
2.1.1 盘磨机磨盘间隙的概念 |
2.1.2 盘磨机磨盘间隙对打浆的影响 |
2.2 盘磨机磨盘间隙的调节方式 |
2.2.1 盘磨机磨盘间隙的机械调整机构 |
2.2.2 盘磨机磨盘间隙的液压调整机构 |
2.3 盘磨机磨盘间隙调整机构的位置 |
2.4 本章小结 |
3 盘磨机磨盘间隙的机械调整机构的研究与设计 |
3.1 盘磨机主轴结构形式的确定 |
3.2 盘磨机主轴结构设计及计算 |
3.3 盘磨机主轴轴承组的设计 |
3.3.1 盘磨机主轴轴承组的选择 |
3.4 盘磨机机械调整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
3.4.1 盘磨机机械调整机构的方案设计 |
3.4.2 盘磨机机械调整机构的特点及应用 |
3.4.3 蜗杆传动的分类 |
3.4.4 蜗杆传动的失效形式和材料 |
3.4.5 盘磨机机械调整机构的设计计算 |
3.4.6 盘磨机机械调整机构的建模及运动仿真 |
3.4.7 盘磨机机械调整机构的有限元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4 盘磨机磨盘间隙的液压调整机构的研究与设计 |
4.1 盘磨机液压调整机构的组成 |
4.2 液压传动的工作原理 |
4.3 盘磨机液压调整机构的设计与计算 |
4.3.1 确定盘磨机液压系统的工作要求 |
4.3.2 盘磨机液压系统的调节步骤 |
4.3.3 盘磨机液压调整机构的设计与分析 |
4.3.4 电液伺服阀的理论分析与选择 |
4.3.5 液压调整机构中液压缸的分析与设计 |
4.3.6 液压调整机构中液压泵的分析与选用 |
4.3.7 液压传动介质的介绍及其选用 |
4.4 本章小结 |
5 盘磨机主轴密封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
5.1 盘磨机主轴的填料密封 |
5.1.1 盘磨机主轴的盘根密封 |
5.1.2 盘磨机主轴的新型密封材料 |
5.2 盘磨机主轴的机械密封 |
5.2.1 盘磨机主轴机械密封的原理及应用 |
5.2.2 盘磨机主轴机械密封材料的选择 |
5.3 盘磨机主轴的组合密封 |
5.4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6.1 结论 |
6.2 本文创新点 |
7 展望 |
8 参考文献 |
9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10 致谢 |
(3)新型造纸高浓磨浆机的研究与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说明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磨浆设备的现状及发展 |
1.3 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
1.3.1 主要内容 |
1.3.2 技术难点和拟采取的解决办法 |
1.3.3 课题的创新点 |
2 磨浆机理 |
2.1 磨浆 |
2.2 磨浆机理 |
2.2.1 磨浆对纤维的作用 |
2.2.2 磨浆方法 |
2.3 磨浆浓度的比较 |
2.3.1 低浓磨浆 |
2.3.2 中浓磨浆 |
2.3.3 高浓磨浆 |
2.4 磨浆设备 |
2.4.1 圆盘磨浆机和锥形磨浆机 |
2.4.2 三锥双流式磨浆机 |
2.5 小结 |
3 磨浆机主要结构的设计 |
3.1 磨浆工艺的选择 |
3.1.1 磨浆浓度 |
3.1.2 打浆比压 |
3.1.3 磨浆时间 |
3.1.4 磨浆温度 |
3.1.5 浆料通过量 |
3.1.6 纤维原料 |
3.2 磨盘的设计 |
3.2.1 磨齿 |
3.2.2 有效磨浆面积(EFA) |
3.2.3 磨盘锥度 |
3.2.4 挡板的设计 |
3.2.5 磨盘间隙 |
3.2.6 磨盘结构设计 |
3.2.7 磨盘材料 |
3.3 磨浆机主要部件的选择 |
3.4 小结 |
4 各因素对磨浆性能的影响 |
4.1 纤维素酶对磨浆质量和能量消耗的影响 |
4.2 磨浆原料对纸浆和纸张性能的影响 |
4.2.1 原材料 |
4.2.2 试验系统 |
4.2.3 试验结果与讨论 |
4.2.4 结论 |
4.3 其他因素对磨浆性能的影响 |
4.3.1 蒸汽对磨浆性能的影响 |
4.3.2 磨盘转速对磨浆性能的影响 |
4.4 小结 |
5 高浓磨浆过程力学与能耗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5.1 磨浆机理的研究现状 |
5.1.1 着名机理假说 |
5.1.2 高浓磨浆过程数学模型的研究现状 |
5.2 高浓磨浆过程力学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5.2.1 力学模型建立的意义 |
5.2.2 力学模型建立的条件 |
5.2.3 浆料在高浓磨浆中的受力分析 |
5.2.4 高浓磨浆过程中力学模型的建立 |
5.3 高浓磨浆过程能耗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5.3.1 能耗模型建立的意义与条件 |
5.3.2 高浓磨浆过程中能耗的组成 |
5.3.3 高浓磨浆过程中能耗模型的建立 |
5.3.4 能耗模型的应用实例 |
5.4 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工作总结 |
6.2 前景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位论文目录 |
(5)德国Plattling Papier纸厂1号纸机借助新概念全速运行(论文提纲范文)
1 Quality among the best in Europe |
1 欧洲最佳的产品质量 |
2 Fcouollp-secroatpieo nmaintenance agreement strengthens |
3 PGW:less energy, better quality |
2 全面维护协议强化了合作 |
3 能耗更低、质量更高的PGW |
4 成熟的成形与压榨技术可提高运行性能 |
4 Proven forming and press section solutions improverunnability |
5 Opti Load Twin Line gives superior finish |
5 Opti Load Twin Line压光机保证良好的整饰效果 |
6 Improved reeling efficiency |
7 Win Rolls for fully automated winding |
6提高卷取效率 |
7 Win Roll全自动复卷机 |
8 No hydraulics issues with the Stream Line roll wrapping machine |
9 Efficient air systems lower environmental impacts |
8 Stream Line卷筒纸包装机 |
9 高效空气系统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
10 All quality parameters under control |
11 Better wet end stability leads to sheet uniformity Before the paper machine, another kajaani MAP measures and controls the fiber properties and freeness of the kraft and postrefined PGW furnishes.In the paper machine short circulation system, kajaani RMi analyzers measure total and filler consistencies in the white water and headbox flows.A kajaani CATi charge analyzer controls wet end charge, which influences retention, drainage and white water system cleanliness. |
10质量参数的控制 |
11 更高的湿部稳定性确保产品的均一性 |
12 Integrated system with high operator insight |
13 Keeping an eye on runnability, efficiency and quality |
12嵌入式系统提高了生产线的可视性 |
13 密切关注质量、效率和运行性 |
(6)高浓磨浆机建模及APMP磨浆过程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高浓磨浆技术概述 |
1.1.1 机械法磨浆的特点及其研究发展现状 |
1.1.2 机械法磨浆过程机理概述 |
1.1.3 高浓磨浆过程数学模型的国内外研究状况 |
1.2 高浓磨浆技术与低中浓磨浆技术的比较 |
1.2.1 低浓磨浆过程机理及主要特点概述 |
1.2.2 中浓磨浆过程机理及主要特点概述 |
1.2.3 高浓磨浆过程机理及主要特点概述 |
1.3 高浓磨浆机的类型及研究开发现状 |
1.3.1 磨浆机发展历程 |
1.3.2 高浓圆盘磨浆机 |
1.3.3 锥形磨浆机 |
1.3.4 锥形磨浆机的优势分析 |
1.4 高浓磨浆过程控制发展现状 |
1.4.1 比能量控制 |
1.4.2 打浆度控制 |
1.4.3 比能量—比边缘负荷控制 |
1.5 课题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6 本文主要工作及内容安排 |
2 高浓磨浆过程力学及能耗模型的建立 |
2.1 高浓磨浆区内力学模型的建立 |
2.1.1 建模的意义 |
2.1.2 建模的条件 |
2.1.3 锥形磨浆区受力模型 |
2.1.4 平磨区受力模型 |
2.1.5 纤维间作用力 |
2.2 高浓磨浆过程中能耗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2.2.1 高浓磨浆过程中能耗的组成 |
2.2.2 高浓磨浆区纤维原料流态变化总功率 |
2.3 本章小结 |
3 高浓三锥双流式磨浆机的研究与设计 |
3.1 高浓三锥双流式磨浆机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
3.1.1 磨浆原理 |
3.1.2 磨浆机结构的组成及分析 |
3.2 高浓三锥双流式磨浆机磨盘的设计 |
3.2.1 磨纹结构和磨浆特性 |
3.2.2 新型磨盘的设计与实验研究 |
3.2.3 磨浆区温度及磨盘间隙的调整 |
3.3 磨盘结构和转速对磨浆强度及纤维的影响 |
3.3.1 磨盘结构的选择 |
3.3.2 实验及其结果分析 |
3.4 本章小结 |
4 高浓磨浆过程成浆质量控制及优化研究 |
4.1 基于SEL理论的高浓磨浆过程的比能量比负荷模型 |
4.2 基于最小二乘辨识方法的打浆度和湿重软测量 |
4.2.1 磨浆过程系统辨识 |
4.2.2 最小二乘的原理 |
4.2.3 采用最小二乘法进行打浆度和湿重参数辨识 |
4.2.4 辨识模型检验 |
4.3 基于神经网络的成浆质量软测量研究 |
4.3.1 人工神经网络原理 |
4.3.2 BP网络及BP改进算法 |
4.3.3 神经网络的软测量建模方法及工程设计步骤 |
4.3.4 人工神经元网络在APMP高浓磨浆过程中的应用 |
4.4 APMP高浓磨浆过程优化 |
4.4.1 过程优化基本概念及实现过程优化的关键技术 |
4.4.2 过程优化模型及优化算法 |
4.4.3 APMP高浓磨浆过程优化模型的建立 |
4.4.4 高浓磨浆过程优化模型的求解计算 |
4.4.5 高浓磨浆过程优化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5 APMP高浓磨浆DCS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
5.1 SIMATIC PCS7系列简介 |
5.2 高浓磨浆系统总体设计方案 |
5.3 上位机设计 |
5.3.1 人机界面设计 |
5.3.2 操作员站与工程师站设计 |
5.4 下位机设计 |
5.5 通讯系统设计 |
5.6 APMP高浓磨浆DCS控制系统的特点 |
5.6.1 高浓磨浆系统所能达到的技术性能 |
5.6.2 高浓磨浆系统的兼容与扩展性 |
5.6.3 系统的安全性与冗余性 |
5.7 系统的调试与运行 |
5.8 本章小结 |
6 结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Ⅰ |
附录Ⅱ |
附录Ⅲ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7)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的依据及意义 |
二、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
三、研究方法和资料来源 |
四、主要内容、结构与创新之处 |
第一章 中国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其发展 |
第一节 出版技术、技术体系及其发展轨迹 |
一、出版技术的内涵界定 |
二、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 |
三、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轨迹 |
第二节 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历史遗产 |
一、中国传统出版技术的发展 |
二、中国传统出版技术对西方近代出版技术的影响 |
第三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的历史分期 |
一、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年至1949年) |
二、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年至1984年) |
三、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至2000年)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近代出版技术的引进与普遍应用(1900-1949) |
第一节 近代出版技术传入的历史背景 |
一、晚清西学东渐与近代出版起源 |
二、文化启蒙运动与近代出版高潮 |
三、洋务运动与西方科学技术的引进 |
第二节 近代印刷、造纸与装订技术的引进 |
一、近代印刷技术的传入及普遍应用 |
二、近代机器造纸技术的引进与应用 |
三、出版物新式装订技术的应用 |
第三节 编辑理念、编辑与发行技术更新 |
一、编辑理念的更新 |
二、编辑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
三、发行技术的更新 |
第四节 新型出版技术的广泛应用与出版业转型 |
一、中国近代出版技术的革新过程 |
二、新型出版机构的出现及其商业化 |
三、中国出版业的近代化转型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初步形成(1950-1984) |
第一节 50年代初期出版业的整合与改造 |
一、50年代初期出版业发展概况 |
二、私营出版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
三、"工业化战略"与出版业布局调整 |
第二节 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一、凸版印刷技术的兴衰 |
二、平版印刷技术的发展 |
三、凹版印刷技术的进步 |
四、书刊装订技术的提升 |
第三节 出版材料制造技术的突破 |
一、造纸技术体系的完善 |
二、制版材料制造技术的进步 |
三、油墨制造技术的发展 |
第四节 编辑与发行技术的创新 |
一、编辑技术体系的日益完善 |
二、书刊装帧技术的发展 |
三、专业化发行技术流程的构建 |
第五节 出版理念、经营机制更新与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一、出版理念的更新 |
二、出版体制改革与经营机制转型 |
三、现代出版业的初步形成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现代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1985-2000) |
第一节 全球化、信息化与中国出版技术创新 |
一、新科技革命与出版业技术创新 |
二、体制改革、经济发展与出版产业兴起 |
三、全球化推动出版产业和出版技术升级 |
第二节 "748"工程与汉字激光照排技术 |
一、"748"工程:突破"铅与火"的自主创新之路 |
二、汉字激光照排技术发展及其原理 |
三、计算机直接制版技术及其发展 |
第三节 信息处理数字化与编辑技术体系变革 |
一、采编系统数字化技术 |
二、出版信息存储与数据库应用技术 |
三、出版数据远程传输技术 |
第四节 高新印刷技术普遍应用与出版介质的更新 |
一、现代高速印刷机械的普遍使用 |
二、印刷数字化工作流程 |
三、数字化直接印刷技术 |
四、新型出版介质制作技术的发展 |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发展与管理模式创新 |
一、数字出版技术及其形态演变 |
二、新型出版模式与出版技术平台 |
三、基于信息化的出版管理与发行模式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机制与路径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特征 |
一、出版技术成果的累积性 |
二、出版技术发展的加速性 |
三、出版技术一体化 |
四、出版技术数字化 |
第二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 |
一、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的历史推动 |
二、文化启蒙与民族复兴的政治推动 |
三、科技革命与相关技术群落的技术推动 |
四、技术创新政策与科研体制改革的制度推动 |
五、文化产业发展与行业内部竞争的市场推动 |
第三节 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机制与模式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创新机制 |
二、出版技术国家主导型创新模式 |
三、出版技术国家诱导与企业自主创新互动模式 |
第四节 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的路径 |
一、中国出版技术的引进创新 |
二、中国出版技术的集成创新 |
三、中国出版技术的原始创新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进步对社会发展的影响 |
一、出版技术进步不断增强人类获取信息的能力 |
二、出版技术进步改变人类文化交流方式 |
三、网络出版技术改变人类信息传播格局 |
第二节 二十世纪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
一、必须改进出版技术引进方式 |
二、技术研发必须坚持高起点与延续性 |
三、技术创新必须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
四、技术进步必须以市场为导向 |
第三节 新时期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目标和途径 |
一、新时期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环境 |
二、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战略目标 |
三、中国出版技术创新的途径 |
第四节 推动出版技术进步的创新思考 |
一、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科技环境 |
二、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政策环境 |
三、优化出版技术创新的扩散激励机制 |
四、优化出版技术人才队伍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8)Plattling纸厂所用设备简介(论文提纲范文)
1 压力磨木浆生产线 |
2 造纸机 |
3 压光 |
4 复卷机和包装机 |
5 空气系统 |
6 自动化 |
7 维修 |
(9)蔗渣造纸设备通用油的研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国内外造纸工业的现状及使用润滑剂的情况 |
1.1.1 国外造纸工业的使用润滑剂的情况 |
1.1.2 我国造纸工业的现状及使用润滑剂的情况 |
1.2 蔗渣造纸机械通用油项目由来及研究目的 |
第二章 制浆造纸机械与设备 |
2.1 备料设备 |
2.2 化学制浆设备 |
2.3 筛选净化设备 |
2.4 漂白设备 |
2.5 纸浆输送机械与贮存设备 |
2.6 打浆与疏解设备 |
2.7 造纸机发展概述及其工作原理 |
第三章 蔗渣造纸机械通用油的研制与试验 |
3.1 研制蔗渣造纸机械通用油的技术要求 |
3.2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和研制油品的技术指标 |
3.2.1 本论文的创新之处 |
3.2.2 研制油合同要达到的理化指标 |
3.3 试验材料和试验条件 |
3.3.1 试验材料 |
3.3.2 主要的试验方法和仪器 |
3.4 研制油品生物降解性能试验方法介绍 |
3.5 基础油的选择与试验 |
3.5.1 基础油的分类 |
3.5.2 基础油的选择 |
3.5.3 基础油成份组成的选择与试验 |
3.6 添加剂的选择与试验 |
3.6.1 极压抗磨剂的选择 |
3.6.2 油性剂的选择 |
3.6.3 抗氧剂和金属减活剂的选择 |
3.6.3.1 抗氧剂 |
3.6.3.2 金属减活剂 |
3.6.4 防锈剂的选择 |
3.6.5 抗乳化剂的选择 |
3.6.6 抗泡剂的选择 |
3.7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全配方的确定与评定 |
4.1 全配方的确定 |
4.2 全配方的评定 |
第五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的发表学术论文 |
(10)我国新闻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1章 绪论 |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论文总体思路及框架结构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4 论文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 |
2.1 产业组织基本理论 |
2.2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 |
2.3 供应链联盟和客户联盟理论 |
2.4 循环经济理论 |
第3章 我国新闻纸业的发展现状 |
3.1 我国新闻纸业的产业特点 |
3.2 我国新闻纸业的产业结构 |
3.3 我国新闻纸业的产业现状 |
第4章 我国新闻纸业的战略环境分析 |
4.1 国际环境分析 |
4.1.1 世界新闻纸工业的基本情况 |
4.1.2 新闻纸市场需求分析 |
4.1.3 加入WTO对我国新闻纸产业的影响 |
4.1.4 新闻纸反倾销对我国新闻纸产业的影响 |
4.1.5 汇率变化对我国新闻纸产业的影响 |
4.2 国内环境分析 |
4.2.1 宏观环境分析 |
4.2.2 产业环境分析 |
4.2.3 内部环境分析 |
4.3 SWOT分析 |
4.3.1 优势分析 |
4.3.2 劣势分析 |
4.3.3 机会分析 |
4.3.4 威胁分析 |
4.4 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评价 |
第5章 我国新闻纸业发展的战略选择 |
5.1 我国新闻纸业发展的使命与战略目标 |
5.2 我国新闻纸业备选战略的建立 |
5.3 我国新闻纸业发展战略选择 |
5.3.1 我国新闻纸业备选发展战略评价与比较 |
5.3.2 我国新闻纸业发展战略的选择及确定 |
第6章 我国新闻纸业发展战略的实施对策 |
6.1 纵向联盟 |
6.1.1 与国外大型废纸回收集团合作 |
6.1.2 与国外供应商结成供应链联盟 |
6.1.3 与国内大型报业集团结成客户联盟 |
6.2 调整原料和产品结构 |
6.2.1 废纸回用 |
6.2.2 林纸一体化 |
6.2.3 非木纤维原料的利用 |
6.2.4 重点发展中高档产品 |
6.3 拓宽筹资渠道 |
6.3.1 组建林浆纸一体化企业集团 |
6.3.2 筹集项目资金 |
6.4 提高技术和管理水平 |
6.4.1 提高技术装备水平 |
6.4.2 提高管理水平 |
6.5 树立循环经济理念 |
6.5.1 缓解造纸纤维资源需求 |
6.5.2 降低水耗和能源 |
6.5.3 实现绿色生态纸业 |
6.6 利用反倾销保护大力发展新闻纸产业 |
第7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四、Voith Paper提供磨木机安装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DCS控制系统在制浆造纸中的优化设计[D]. 胡宝利. 齐鲁工业大学, 2015(05)
- [2]盘磨机的磨盘间隙调整机构的研究与应用[D]. 邵贤林. 天津科技大学, 2014(06)
- [3]新型造纸高浓磨浆机的研究与设计[D]. 李佳云. 陕西科技大学, 2012(09)
- [4]制浆造纸装备科学技术发展研究[A]. 张辉,王淑梅,程金兰,胡楠. 2010-2011制浆造纸科学技术学科发展报告, 2010
- [5]德国Plattling Papier纸厂1号纸机借助新概念全速运行[J]. Bjrn J.Johansson. 国际造纸, 2010(04)
- [6]高浓磨浆机建模及APMP磨浆过程优化研究[D]. 董继先. 陕西科技大学, 2010(06)
- [7]二十世纪中国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匡导球. 南京农业大学, 2009(04)
- [8]Plattling纸厂所用设备简介[J]. 狄宏伟. 国际造纸, 2008(05)
- [9]蔗渣造纸设备通用油的研制[D]. 郝红. 广西大学, 2007(05)
- [10]我国新闻纸产业发展战略研究[D]. 张连清. 中国海洋大学, 2006(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