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论文文献综述)
虞虹,李敏,邱丽华,张振江[1](2022)在《有机化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文中研究说明突如其来的疫情使"线上教学"风起云涌。利用这个契机,积极探索新型的基于交互功能平台的在线教学模式,根据线上教学的特点,对有机化学重新进行模块化教学设计,建立了"异步SPOC课程+腾讯课堂+QQ群"组合教学体系,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同时,也对"线上、线下"教学各自的优势和短板进行了深刻的反思。文章根据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实际问题,提出了有机化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并探讨了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彭晓春,伍建华,唐新平,彭志远[2](2022)在《多层次理工科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与实践》文中研究说明以理工科不同层次的本科生为研究对象,注重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授课内容与创新空间的拓展。结合多年来丰富的教学经验,总结和探讨教学改革新思维、新方式,达到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在传授基本理论知识和技能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不断促进课程教学水平,提高本科教学质量。
何云,李姗珊,周根,游姣,江波[3](2022)在《民办院校有机化学实验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文中认为民办院校把有机化学实验作为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元化教学模式主要从教学方法与手段、教学内容、学习方式、考评体系等方面进行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建立以微课视频、翻转课堂、问题引导,依托基础性实验、综合型实验和创新型实验,依托多元化信息化的教学手段雨课堂、虚拟仿真情景模拟实验、超星尔雅平台,融合多种教学方法,结合"线下"翻转课堂,建立多元化教学模式。这种多元化教学模式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创新能力。
田燕,邢殿香,张纪明,王茜,齐成刚[4](2021)在《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文中指出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是近年来备受关注的教学模式,在教育改革背景下,如何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提高教学效率,是现代教师高度重视的问题。从整体来看,传统教学模式的诸多不足日益凸显,现阶段社会发展对人才培养标准及质量有了更高要求,逼迫传统教学改革创新。基于此,文章以有机化学课程为例,阐述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特点,针对有机化学课程特点及学生学习实际需求进行混合教学模式设计,详细介绍了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应用,并对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发展进行了思考,希望文章的研究能够为有机化学教学提供新的思路,开创混合教学新局面。
苗涛,赵健[5](2021)在《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化学教学体系改革》文中研究说明在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体系下,教师为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的主体性发挥不够,导致学生的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和应用能力较差,学生对传统的有机化学教学体系满意度较低,为此设计一种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化学教学体系.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到教学体系中,转变课堂教学环节,将预习反馈、师生共同答疑、课堂讲授、教师提问等作为课堂教学的重点环节,并完善教师教育与学校管理制度,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以此完成了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化学教学体系改革.实践分析证明,应用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化学教学体系后,学生探究能力、创新能力、应用能力得到提升,并且学生对课堂的满意度明显提升,证明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化学教学体系具备实际应用意义.
周维友,姜艳,刘文杰[6](2021)在《“大思政”格局下有机化学多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文中认为有机化学作为化学化工相关专业的核心基础课程,其学习质量直接影响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整个化学知识体系的构建。针对目前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本文探析了在"大思政"格局下有机化学多维教学模式的构建思路,以期能够充分发挥课程思政的积极作用,帮助学生有效形成有机化学知识结构体系,提高课程"教-学"质量。
杨灿明[7](2020)在《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高中有机化学核心素养研究》文中提出2014年3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核心素养”一词作为关键概念在文件中被多次提及。近年来,化学在学校教育、尤其是科学教育体系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这之中,以关注人类生存发展的物质基础为核心的有机化学更是推动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构成部分。而反观现存的有机化学教学实践,对学生的核心素养方面的培养任务还很艰巨。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问题解决可以为学习者提高有机化学核心素养提供发展动力。本研究“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高中有机化学核心素养”为选题,尝试采用文献梳理法、访谈调查法与实证测评法等研究方法来找出影响高中生有机化学核心素养的基本要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引入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教学法,从“官能团辨识与化学键探析”、“物质转化与合成分析”、“有机实验探究与反思”、“有机推断模型认知”、“有机价值意识”五个方面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冀图能为发展中学生有机化学核心素养提供有价值的参考范例。通过研究,得出了以下几点结论。第一,笔者所在区域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核心素养整体处于中等的水平。具体而言,根据此次测评计算分析所得结果来看,目前本地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核心素养为3.57分(总分为5分),基本上处于中等的水准,后续可通过适当的教学策略来改善。从性别的角度来看,男生和女生在有机化学核心素养得分上基本相同。分析测评统计的结果可知,在官能团辨识与化学键探析、物质转化与合成分析、有机推断模型认知、有机价值意识这几个维度上,男生和女生的得分基本一致,且单因素方差分析也不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只有在有机实验探究与反思方面,男生得分要高于女生得分,且二者具有显着性差异。从年级的角度来看,不同学段的学生在有机化学核心素养得分情况各不相同,且在相关性方面具有显着差异。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官能团辨识与化学键探析、有机价值意识方面得分基本相同,不存在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在物质转化与合成分析、有机推断模型认知、有机实验探究与反思方面,三个年级存在显着差异,高三年级与高二年级学生的得分往往要比高一年级的学生多,且大都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从家庭环境的角度来看,不同家庭背景学生的有机化学核心素养发展水平存在着一定差异。城市、城镇与乡村背景的学生在官能团辨识与化学键探析、物质转化与合成分析、有机推断模型认知、有机实验探究与反思方面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且经过单因素方差分析之后,存在着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别,城市与城镇出生的学生一般要比家庭环境为乡村的学生得分要高。在每天学习有机化学的时间方面,不同时长分配的学生在有机化学核心素养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别。根据本次测评分析得到的结果来看,学生在学习有机化学过程中,不同的时间安排会对物质转化与合成分析、有机推断模型认知维度产生直接影响,且彼此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上的差异。第二,使用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能够提升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核心素养。从整体的角度来看,通过在实验班实施一轮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总体均分实验班要高于对照班,实验班平均分为3.89,对照班平均分为3.57分,均分整体提高0.32分。从子维度的角度来看,问题解决能够在官能团辨识与化学键探析、物质转化与合成分析、有机推断模型认知、有机实验探究与反思四个方面提升高中生的有机化学核心素养,对于有机价值意识这一方面没有直接影响。值得注意的是,问题解决虽然能够在分数上提升官能团辨识与化学键探析的水平,但通过进一步的分析发现,实验班与对照班在这个维度上的成绩不具有显着性差异。因此,综合而言,在有机化学学习过程中,引入问题解决的教学策略能够促进高中生有机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且这一影响主要是通过提升学习者在物质转化与合成分析、有机推断模型认知、有机实验探究与反思三方面的水平来实现。本研究主要是对高中生在解决有机化学学习问题过程中的核心素养进行探讨,有利于深化对问题解决在化学教学应用中的认知,为后续进行具体的素质教育实践过程中的教学设计、活动安排与项目开展提供案例参考。能够在原先强调学科知识与专业能力的教学目标基础上,促进学生在文化素质与教育素养的全面发展。
周蕾[8](2020)在《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的设计与实施》文中认为本次研究围绕将项目式学习应用在高中化学教学中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同时应用文献法,实验法、调查法等研究方法开展了相关研究。随着基础教育改革的进行,核心素养的提升对国家培养各行业人才显得更为重要,普通高中化学新课程改革更是指出在化学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在自然和社会中的学习,密切联系生活,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化学。项目式学习是一种学生围绕一个真实的、复杂的问题,通过完成项目任务,制作项目作品,寻找解决方法,以此提升综合能力,培养核心素养,促进全面发展的教学模式。首先,通过文献法对国内外关于项目式学习的相关研究进行梳理,了解项目式学习在国内外的教学现状。再根据理论研究提出项目式学习模式的设计方法,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根据项目式学习设计的要素:项目主题、项目情境、项目目标、项目问题、项目任务、项目活动、项目成果和项目评价,设计了有机化学模块的项目式学习案例,整个案例的设计遵循真实性、以学生为中心、知识和实践相结合、可评估性原则,体现了项目式学习的以学生为本、深度学习、发展学生核心素养和终身学习习惯的理念。其次,将有机化学项目式学习的设计应用到某中学高二年级某班,实施基于项目式学习的教学活动。通过对学习效果的检测和对活动的评价,发现了项目式学习的优势:能有效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高阶思维;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综合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效率;帮助学生认识自我。最后,本研究的创新之处在于对项目式学习中的学生活动采用了多方面、多方式的评价,以达到全程监控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的目的,并通过评价结果为项目式学习的实施和发展提出参考性建议:在化学教学中尽可能将教材内容还原到真实世界;评价方式多元化;转变教学的观念;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参与;学生进行设计,教师进行技术指导。
刘益真[9](2020)在《提升三重表征能力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彰显“结构决定性质”思想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面临着课时偏少和聚焦有机化学特点的教学策略偏少的事实。三重表征理论指导下建构的有机化学教学既是契合学生的认知方式,也是体现出有机化学课程特点的教学策略,新时期聚焦发展学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以学生三重表征能力提升为目标的教学模式与策略能够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使学生逐渐掌握学习有机化学的思路与方法,从而促进学生有机化学的有效学习。鉴于结合三重表征理论进行有机化学教学的研究相对较少的事实,本论文在三重表征理论的指导下展开高中有机化学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取得了以下成果:第一章引言部分,梳理了本课题提出的背景,阐述了本课题研究目的及意义。文献综述了有关化学三重表征、有机化学教学的相关研究,进而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研究内容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理论研究部分,界定了“表征”、“教学设计”、“有机化学基础”等与本课题相关的概念。提出了本课题研究的支撑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和信息加工理论。根据教材和新课标分析了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第三章高中有机化学教学设计部分,主要探讨了有机化学教学设计的原则、策略以及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第四章教学设计案例部分,主要是在上述原则、策略以及教学设计的一般流程的指导下提出了三个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案例即:有机化合物的教学设计案例、有机反应的教学设计案例、有机合成的教学设计案例。第五章教学实践部分,首先将教学实践转化为课堂实录,然后围绕之前提出的四个教学设计策略并结合三重表征理论对本节课进行评价与反思。第六章为启迪与反思部分,主要是对本课题的研究进行评价并对研究中存在的不足进行反思。本论文总体呈现了提升三重表征能力的高中有机化学教学设计模型和典型课堂教学设计案例。为高中有机化学提供了新的教学模式。
魏鑫[10](2019)在《《有机化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高中人教版选修五“醇、酚、醚”为例》文中认为顺应高中《有机化学》学习需求,以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下的教育改革为目标。在对高中《有机化学》混合式教学条件分析的基础上,借助QQ群平台,提出课前“问题导学”、课中“问题助学”、课后“问题展学”三步法混合式教学策略,混合PPT、图片、视频、教科书等教学资源,结合问题式学习、探究式学习、讲授式学习、互动式学习等多种教学方法开展混合式教学实践,并用思维导图架构知识框架,旨在全面提升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首先,本研究对国内外关于混合式教学、混合式教学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进行分析和阐述,界定了混合式教学、QQ群、思维导图、问题式教学、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等相关概念。其次,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途径、学习能力、学习需求、学习风格等几个维度对学生展开了关于高中生《有机化学》学习现状调查的问卷调查,确定高中《有机化学》混合式教学实施的可行性。再次,构建线上和线下相结合的高中《有机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式,设计具体教学流程,完成思维导图课程的教授、QQ群平台的搭建等混合式教学前期准备工作。最后,以高中人教版选修五《有机化学》中“醇”、“酚”、“醚”三节为混合式教学实例,抓住“有机物结构→预测性质→实验取证→有机物应用”这条知识主线,通过自学单引学,使学生在阅读、分析与思考中发现信息与知识的联结,完成课前“问题导学”;以“问题”引发学生的头脑风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发言,动手实验,拓展性地建立有机物的微观结构分析等内容,理解结构与性质的相互关系,达成课中“问题助学”;“问题”激发学生深度思考,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进步及知识的深加工,学生自主建构思维体系及有机物与生活的联系,促成“问题展学”。采用SPSS 21.0数据分析系统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并对结果进行可视化处理;用Excel软件对调查问卷结果进行统计与分析;对思维导图的绘制情况进行教师评价与自我评价。研究表明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提升学生成绩,发展学生整体化学核心素养及其5个维度素养均有较好的表现,学生已具备绘制思维导图的能力且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思维能力也有了提高。本研究为中学教学改革提供了一条参考之路,也为本领域相关研究提供借鉴与参考。
二、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1)有机化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 传统线下有机教学模式的短板 |
2 在线教学理念的改变 |
(1)线上教学可以不受教学空间与课时的限制[3]。 |
(2)线上教学资源丰富,可以提供多种学习内容,相互之间可以形成互补[3]。 |
(3)线上教学可以提升学习兴趣。 |
(4)线上教学的强互动性可以让教学变得有趣、高效。 |
3 在线教学思路的改革 |
4 在线教学模式的确立 |
4.1 线上学情调查 |
4.2 修订教学大纲 |
4.3 课件的重新设计和制作 |
4.4 优化组合网络教学平台[4] |
4.4.1 大学慕课(MOOC)异步SPOC课程平台 |
4.4.2 腾讯课堂直播间 |
4.4.3 QQ学习交流群 |
5 在线教学的评价体系与实施效果 |
6 新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思考 |
6.1 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各有优势 |
6.2 混合教学模式下教师的作用 |
6.3 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反思 |
6.3.1 平台多样化下的优化组合 |
6.3.2 建立线上学习的监督体系 |
6.3.3 加强师生的教、学能力培养 |
6.3.4 合理建构“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 |
7 结 语 |
(2)多层次理工科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
1.1 课程分类与教材选用 |
1.2 课堂教学方法的探讨 |
2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 |
2.1 精选实验项目与类型 |
2.2 多手段实验教学实践 |
2.2.1 参与式教学法 |
2.2.2 探究式教学法 |
2.2.3 仿真式教学法 |
3 专业基础知识拓展课程的改革与创新 |
4 结语 |
(3)民办院校有机化学实验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传统有机化学实验课程的教学现状与存在问题 |
1.1 实验项目安排不合理,学时数少 |
1.2 教学模式单一,教学内容陈旧 |
1.3 考核评价机制不科学 |
1.4 实验设备陈旧,民办院校对先进设备经费投入小 |
2 民办院校有机化学实验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的优势 |
3 构建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 |
3.1 多元化实验教学模式框架 |
3.2 教学内容重塑 |
3.3 建立线上与线下多元化考核评价体系 |
4 结语 |
(4)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一、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特点 |
(一)教学方式混合 |
(二)教学理论混合 |
(三)教学资源混合 |
二、有机化学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设计 |
(一)学生特征及教学内容分析 |
(二)教学资源设计 |
(三)教学实践设计 |
(四)教学评价设计 |
三、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具体实践应用 |
(一)教学分析精准化 |
(二)教学资源合理化 |
(三)教学实践科学化 |
(四)教学评价多元化 |
四、线上线下混合教学发展的思考 |
五、结束语 |
(5)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化学教学体系改革(论文提纲范文)
1 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化学教学体系改革 |
1.1 转变课堂教学环节 |
1.2 完善教师教育与学校管理制度 |
1.3 加强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 |
2 案例实践与结果分析 |
2.1 学生探究能力对比 |
2.2 学生创新能力对比 |
2.3 学生应用能力对比 |
2.4 学生对于教学体系的满意度对比 |
3 结 语 |
(6)“大思政”格局下有机化学多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 “多维教学模式”下的课程思政教学设计 |
2 在实践中提升学生的主动性和学习效果 |
3 拓宽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 |
4 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 |
5 组织对相关热点时事的讨论 |
(7)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高中有机化学核心素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核心素养是未来学校教育创新发展的潮流 |
1.1.2 有机化学是推动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
1.1.3 有机化学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着现实的挑战 |
1.1.4 问题解决是促进有机化学核心素养发展的关键动力 |
1.2 问题提出 |
1.2.1 有机化学在高中教学选择过程中的应用情况不容乐观 |
1.2.2 重学科知识轻实践素养成为制约有机化学学习的关键 |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1 研究目的 |
1.3.2 研究意义 |
1.4 研究思路、内容与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研究内容 |
2 文献综述 |
2.1 核心素养 |
2.1.1 国外研究现状 |
2.1.2 国内研究现状 |
2.2 问题解决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基于问题解决的核心素养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当前研究的不足 |
3 高中生有机化学核心素养的现实景象 |
3.1 研究对象的确立 |
3.2 研究工具的选取 |
3.2.1 有机化学核心素养量表 |
3.2.2 有机化学核心素养问卷 |
3.3 测评调查的实施 |
3.4 数据分析 |
4 基于问题解决的有机化学核心素养教育应用 |
4.1 高中有机化学教学问题解决过程中的应用思路 |
4.2 研究对象的选取 |
4.3 教学流程的开发 |
4.4 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模式 |
4.5 研究测评的实施与管理 |
4.6 测评结果的分析 |
4.7 教学策略的访谈分析 |
4.7.1 访谈对象 |
4.7.2 访谈过程与核心内容 |
4.7.3 访谈结果分析 |
5 总结与反思 |
5.1 研究结论 |
5.2 研究局限与不足 |
5.3 未来研究方向 |
参考文献 |
附录1 高中生有机化学核心素养测评问卷 |
附录2 高中生关于教学策略的直观体验 |
致谢 |
(8)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的设计与实施(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基础教育改革的趋势 |
二、项目式学习的优势 |
三、课标要求 |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思路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方法 |
三、研究思路 |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国外研究现状 |
二、国内研究现状 |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项目 |
二、项目式学习 |
三、项目式学习的设计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建构主义理论 |
二、布鲁纳发现学习理论 |
三、实用主义学习理论 |
第三章 项目式学习的设计 |
第一节 设计原则与理念 |
一、设计原则 |
二、设计理念 |
第二节 设计依据与思路 |
一、设计依据 |
二、设计思路 |
第三节 设计要素 |
一、项目主题 |
二、项目情境 |
三、项目目标与项目成果 |
四、项目问题 |
五、项目任务和项目活动 |
六、项目评价 |
第四节 设计模板与实施流程 |
一、设计模板 |
二、实施流程 |
第四章 高中化学《有机化学基础》的项目式学习设计与实施 |
第一节 设计依据 |
一、《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 |
二、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现状 |
第二节 《有机化学基础》项目式学习设计框架 |
一、《有机化学基础》的内容 |
二、《有机化学基础》项目式学习主题设计 |
三、《有机化学基础》的设计框架 |
第三节 以“酒的酿制、包装与销售”为例的项目设计 |
一、项目主题 |
二、项目情境 |
三、项目目标 |
四、项目问题 |
五、项目作品 |
六、项目框架 |
七、项目评价 |
八、项目活动过程 |
第五章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项目式学习的实证研究—以“酒的制作、包装与销售”为例 |
第一节 研究变量控制 |
第二节 研究对象与工具 |
一、研究对象 |
二、研究工具 |
第三节 实施流程 |
一、选定对象 |
二、确定内容 |
三、设计活动 |
四、实施活动 |
五、结果测试与评价 |
六、数据处理与分析 |
第四节 “酒的酿制、包装与销售”项目实施结果及分析 |
一、个人项目总成绩 |
二、《项目式学习自我评价量表》结果 |
第五节 项目式学习实施结果及分析 |
一、学习成绩分析 |
二、任务完成情况分析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一、项目式学习模式能促进学生深度学习,培养学生高阶思维 |
二、项目式学习能帮助学生形成学科核心素养 |
三、项目式学习能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
四、项目式学习能帮助学生提高学习效率 |
五、项目式学习能帮助学生认识自我 |
第二节 研究建议 |
一、尽可能将教材内容还原到真实世界 |
二、评价方式多元化 |
三、转变教学的观念 |
四、与家长沟通,取得家长的支持与参与 |
五、学生自己设计,教师进行技术指导 |
第三节 研究不足 |
第四节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
附录 B |
附录 C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9)提升三重表征能力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课题的提出 |
1.2 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1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1.2.2 有利于提高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
1.2.3 有利于推进有机化学课堂教学改革 |
1.3 课题相关文献综述 |
1.3.1 化学三重表征的相关研究 |
1.3.2 高中有机化学教学设计相关研究 |
1.3.3 高中有机化学教学策略相关研究 |
1.4 课题研究的整体思路 |
1.5 研究内容 |
1.6 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
第二章 课题相关理论研究 |
2.1 课题相关概念鉴定 |
2.1.1 表征 |
2.1.2 教学设计 |
2.1.3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 |
2.2 课题研究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理论 |
2.2.2 信息加工理论 |
2.3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分析 |
2.3.1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内容分析 |
2.3.2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学习要求分析 |
2.3.3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模块特点分析 |
第三章 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 |
3.1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原则 |
3.1.1 教学目标素养化原则 |
3.1.2 教学内容结构化原则 |
3.1.3 教学活动多样化原则 |
3.1.4 宏微符相结合原则 |
3.1.5 教学评一体化原则 |
3.2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策略 |
3.2.1 情境问题教学设计策略 |
3.2.2 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
3.2.3 发展学科思维教学设计策略 |
3.2.4 发现主体教学设计策略 |
3.3 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一般流程 |
第四章 基于三重表征的高中《有机化学基础》教学设计案例 |
4.1 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案例-苯酚 |
4.1.1 “苯酚”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 |
4.1.2 “苯酚”教学设计的框架 |
4.2 有机反应教学设计案例-消去反应 |
4.2.1 “消去反应”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 |
4.2.2 “消去反应”教学设计的框架 |
4.3 有机合成教学设计案例-医用胶单体分子合成 |
4.3.1 “医用胶单体分子合成”教学设计的前期准备 |
4.3.2 “医用胶单体分子合成”教学设计框架 |
第五章 基于三重表征的《有机化学基础》教学实践案例分析 |
5.1 基于情境问题的教学设计策略角度 |
5.1.1 有机化合物教学实践案例——苯酚 |
5.1.2 有机反应教学实践案例-消去反应 |
5.1.3 有机合成教学实践案例-医用胶单体分子合成 |
5.2 基于发展学科思维的教学设计策略角度 |
5.2.1 有机化合物教学实践案例——苯酚 |
5.2.2 有机反应教学实践案例-消去反应 |
5.2.3 有机合成教学实践案例-医用胶单体分子合成 |
5.3 基于发现主体教学设计策略角度 |
5.3.1 有机化合物教学实践案例——苯酚 |
5.3.2 有机反应教学实践案例-消去反应 |
5.3.3 有机合成教学实践案例-医用胶单体分子合成 |
5.4 基于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角度 |
5.4.1 有机化合物教学实践案例——苯酚 |
5.4.2 有机反应教学实践案例-消去反应 |
5.4.3 有机合成教学实践案例-医用胶单体分子合成 |
第六章 启迪与反思 |
附录一 基于三重表征的有机化合物教学设计案例一以酚为例课堂实录 |
附录二 基于三重表征的有机化学反应教学设计案例——消去反应教学实录 |
附录三 基于三重表征的有机合成教学设计案例一以医用胶单体合成为例课堂实录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有机化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高中人教版选修五“醇、酚、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背景 |
1.1.1 现代信息技术的跨越式发展推动着教育的变革 |
1.1.2 高中《有机化学》教学实践的需求 |
1.1.3 QQ群平台能够为教学模式变革提供有力地工具支持 |
1.2 研究现状 |
1.2.1 混合式教学国外研究现状 |
1.2.2 混合式教学国内研究现状 |
1.2.3 混合式教学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现状 |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
1.3.1 选题目的 |
1.3.2 选题的意义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5.1 研究思路 |
1.5.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的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 |
2.1.1 混合式教学 |
2.1.2 QQ群 |
2.1.3 思维导图 |
2.1.4 问题式教学(Problem-Based Learning) |
2.1.5 化学学科核心素养 |
2.2 理论基础 |
2.2.1 信息加工理论 |
2.2.2 认知发现说 |
2.2.3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2.4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
第三章 《有机化学》混合式教学现状分析与教学设计 |
3.1 《有机化学》混合式教学现状 |
3.1.1 《有机化学》学习内容分析 |
3.1.2 高中《有机化学》混合式教学的实施可行性分析 |
3.1.3 高中《有机化学》混合式教学设计 |
3.1.4 高中《有机化学》混合式教学模型的构建 |
第四章 《有机化学》混合式教学案例研究 |
4.1 实施对象与内容的选择 |
4.1.1 实施对象 |
4.1.2 内容选取 |
4.1.3 混合式教学流程图 |
4.2 混合式教学前期准备 |
4.2.1 教授思维导图的绘制 |
4.2.2 QQ群平台的搭建 |
4.3 “醇”的教学设计案例 |
4.4 “酚”的教学设计案例 |
4.5 “醚”的教学设计案例 |
第五章 混合式教学在高中《有机化学》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
5.1 成绩分析 |
5.2 调查问卷及调查方式 |
5.2.1 调查目的和对象 |
5.2.2 问卷的内容编制与评价方法 |
5.2.3 学生调查结果分析 |
5.2.4 高中生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总体情况分析 |
5.3 学生思维导图的绘制情况 |
第六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醇酚醚测试题 |
附录B 高中生化学核心素养培养现状调查问卷 |
致谢 |
作者简介 |
导师评阅表 |
四、有机化学教学模式改革探讨(论文参考文献)
- [1]有机化学“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的探索与思考[J]. 虞虹,李敏,邱丽华,张振江. 广州化工, 2022(01)
- [2]多层次理工科本科生课程教学改革模式与实践[J]. 彭晓春,伍建华,唐新平,彭志远. 化工管理, 2022(01)
- [3]民办院校有机化学实验多元化教学模式探索[J]. 何云,李姗珊,周根,游姣,江波. 化工管理, 2022(01)
- [4]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实践应用[J]. 田燕,邢殿香,张纪明,王茜,齐成刚. 高教学刊, 2021(35)
- [5]基于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有机化学教学体系改革[J]. 苗涛,赵健.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2021(12)
- [6]“大思政”格局下有机化学多维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J]. 周维友,姜艳,刘文杰. 广州化工, 2021(21)
- [7]以“问题解决”为导向的高中有机化学核心素养研究[D]. 杨灿明.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8]基于项目式学习的高中化学教学的设计与实施[D]. 周蕾.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提升三重表征能力的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案例研究 ——以《有机化学基础》为例[D]. 刘益真. 扬州大学, 2020(05)
- [10]《有机化学》混合式教学设计与实践 ——以高中人教版选修五“醇、酚、醚”为例[D]. 魏鑫. 石河子大学, 201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