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一件历史公案和新的研究起点——《毛泽东科技思想》序(论文文献综述)
刘博涵[1](2021)在《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红色小镇作为我国特有的一种城镇发展模式对于带动城乡一体化的发展,解决城乡二元结构问题有着巨大的作用,对完成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有着重要的战略意义。位于红色小镇中的纪念性建筑空间,向上它反映出小镇的规划发展,向下它承载着传统建筑地域文化,其作用可谓是举足轻重。统观陕甘边地区,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照金镇作为我国西北地区创建的红色革命根据地,拥有着深厚的人文底蕴和独特的自然风光。照金红色小镇的纪念性建筑空间在设计建设的八年时间里,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其浓郁的纪念性氛围彰显了革命工作者的红色精神,感动了无数的参观者。对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进行研究有着代表意义。首先,本文通过对国内外研究现状的梳理,总结出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历史沿革和未来的设计方向,发现它的特殊性以及多元化、复合化的设计特点。第二,针对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特点和发展需求归纳出它的构成要素和特征。按照空间构成要素将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分为纪念广场、纪念馆和纪念碑三个部分。通过对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资料的整理和对1270名照金镇常住居民及参观游客发布的584份调查问卷的反馈信息的梳理,总结了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建设需求和面临的矛盾问题。第三,根据照金镇的矛盾问题,按照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构成要素的分类方式有选择的对国内外相关案例的分析,总结出每个案例可以借鉴的部分,整理出每一空间构成要素的纪念性的表达设计方法和纪念氛围的烘托方法。从而得到空间要素设计、流线组织设计和纪念氛围表达的三个设计要点,为照金纪念性空间设计提供了借鉴的经验。最终,将总结的设计要点与照金纪念空间的具体设计相互对照,总结出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表达的空间设计方法。不同的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主题和表现形式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但是也有普遍的规律可以供我们进行参考。本文通过对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初步探讨为未来红色小镇纪念性的空间表达方法提供设计思路,希望可以帮助建筑设计师们在进行相关设计时提供理论支撑,提高设计质量,设计出更多符合纪念主题的建筑作品。
朱厢炜[2](2020)在《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分别是我国1980年代和1990年代的代表性建筑作品,两座建筑的设计全过程所反映的内涵有着跨越时空的价值和意义。本文通过大量详实的历史文献资料,呈现了两座建筑设计的全过程,并从多个角度评析了这两座建筑的时代性意义和当代启示。论文共由七章组成,章节之间呈现顺序递进的关系。第一章绪论,表明了本研究的课题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对已有研究进行了综述,展现了本文的基本逻辑与框架。第二章,对我国1949年至1989年的建筑创作环境进行了概述,介绍了与两座建筑直接相关的自贡恐龙文化和彩灯文化。第三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展开建筑设计之前,包括前期策划等在内的诸多事件。第四章,以实录的形式再现了从建筑设计竞赛到建成的整个过程。第五章,呈现了自前期策划到建成后包括专业机构等在内的广大人民群众对两座建筑的评价。第六章,从建筑策划、建筑后评估、建筑设计竞赛、建筑设计、建筑伦理、建筑与城市文化的维度对研究对象进行了评析,揭示了其在这几个维度的意义和对当下建筑业的启示。第七章结论,总结了本文的研究成果,审视了此次研究中的创新与不足,对未来进一步的研究提出了展望。全文共约22万字,图片123幅,表格36个
张力伟[3](2020)在《论责任政治:政治生活的责任逻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责任是人类社会的基本价值,过好负责任的生活既是人类生活的基本命题,也是实现美好生活的一个条件。无论是人类起源之始还是现代的繁华世界,责任始终伴随着人类生活与制度建设。自现代性成为社会基本性征之后,责任对于社会、国家乃至社会的意义更为凸出,成为连接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国家,以至全球结构的纽带。可以说,没有责任就没有稳定的政治秩序,更没有社会生活的良善和谐。责任是一个受到多学科的关注概念或者价值,从责任的政治学视角出发,政治责任、责任政府、政治问责等理论成为责任的政治学研究中的主要内容。这些研究虽然很好地涵盖了政治生活中有关责任的不同侧面,但是有关责任的政治学研究仍然需要体系化、综合化的整合,从一种宏观的立场去思考责任与政治的关系、责任对政治生活的建构。有鉴于此,我们应该探讨一种“责任政治”,分析责任在政治生活中的基本逻辑,回答责任在政治生活中的一系列问题。本文的核心任务就是站在责任之重要性的立场上,以责任为线索去分析政治生活,探讨一种由责任串联起来的政治形态,旨在以政治学为视角丰富对责任的认识。如此,不仅可以拓展政治学的理论视野,也能为实现一种负责任的生活提供可能的路径。作为日常生活中的常见词汇,责任不言自明。然而作为严谨的学术研究,对于责任的理解却充满分歧。政治学、哲学、伦理学与法学等诸学科都对责任提出了不同侧面的见解,体现了责任研究的多学科视角与多维度重点。社会科学是相互包容的,对于责任的理解不可能站在纯粹的立场上,或者也不存在完全独立的责任内涵。所以,在多学科责任研究的基础上,可以抽象出责任的一般性概念框架。无论从何种角度分析责任,都不能回避责任的主体、原因、对象与保证四个要素,可以认为,这四个要素构成了责任的基本框架。责任是责任政治的概念基石,责任政治的诠释必然要紧扣责任的概念框架。为了清晰地说明责任对于政治社会的作用,本文运用社会学研究的理论工具,将责任政治理解为以责任为“中轴”的政治形态。细致地看,责任政治就是不同主体之间以责任为互动中所秉持的价值与态度的政治形态,强调政治中的责任关系与责任形式,并以此建构出特定的权力结构、制度设计与行动方式。其一,责任政治中的各主体在彼此联系的状态中,各个主体能够负责任地行动;其二,政治的运作依靠责任实现,责任是政治生活中制度化的行为方式。再明确责任政治基本概念的同时,我们需要对责任政治进行辨析,理解责任政治究竟何其所是。结合责任政治的结构、特点与运作场域,本研究提出,责任政治是一种形态,而不仅仅代表某种制度;责任政治不具有终极形态,而是处于不断地演变与发展之中,是“绝对运动”与“相对静止”的统一;责任政治不仅指涉国家内部关系,也适用于描绘国际关系与国际秩序;责任政治虽然价值中立,但是一个褒义的概念。诚然,责任政治不仅仅是一种纯粹的理论建构,责任政治必然有其显示的逻辑基础。由于责任贯穿于整个政治发展史,而且在不同的历史阶段表现出不同的特征,所以从时间的维度出发,责任政治可以进一步诠释为三个方面:(1)基于责任的政治;(2)为了责任的政治与(3)负责任的政治。分别用于概况社会发展进程中,责任与政治的三种不同的亲缘关系。在提炼了责任政治的基本内涵之后,本文通过回顾中西方思想史来梳理历史上责任政治相关的理论与学说。西方政治思想史中,从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与西塞罗的思想可以总结出伦理政治观中的责任政治观念。伦理政治观解体之后,马基雅维里以及社会契约论思想家对责任政治观念进行了的重构。随着时代的发展,面对现代社会的基本事实,责任政治又得到了新的阐发。在这些思想的不断演变中,责任政治观念分别构建了其“道德基础”“民主基调”与“联结作用”。在中国政治思想史中,儒家学说中的责任政治思想是根据“仁”“礼”构建出的等级秩序,表现出“各安其位”的内涵。除了儒家之外,法家、道家与墨家责任政治思想的各具特色。近代以来,责任政治观念出现了分流。对比来看,中西责任政治思想的逻辑在于,西方构建出“权利优先于责任”的责任政治思想逻辑;中国政治文化传统则构建出了“责任优先于权利”的责任政治思想逻辑。国家建构的历程深刻地反映出责任政治形态的演变。在西方国家建构中,从古希腊古罗马、西欧封建社会到现代国家非成熟期以及成熟期的责任政治形态,责任政治形态基本遵循着从“人际化关系”到“非人际化关系”的跃迁。在中国传统社会中经历了分封制与郡县制两种政治模式,那么,不同形态也就对应着不同的责任政治形态。周代分封制下,“家国同构”的政治结构决定了责任政治完全基于伦理;郡县制下,责任政治形态在一定程度上超越了纯粹伦理的特征。在中国传统社会责任政治运作存在两大困局——君权与相权的矛盾以及“吏治”问题,这两大问题为研究当代官僚政治提供了良好的镜鉴。随着新中国的成立并走向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进程中,中国的责任政治形态也演变出了新的形式,并且责任政治也成为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动力。对比之下,西方责任政治形态立足于“社会契约”,而中国传统社会的责任政治形态基于“伦理契约”。最后,本研究借鉴了社会学的分析框架,分别从观念、结构、行动的视角探讨责任政治的建构路径。观念维度中,观念层面的负责是一种“心灵的习性”。观念构成了责任行动的原因,是规导责任行为的价值或者文化要素。在政治生活中,行政人员应该以行政伦理为责任观念;公民应该以公共精神为责任观念。人类社会中的“道德金规则”可以被视为一种理想的责任观念。责任政治的结构可以分为“定责”“履责”“究责”三个方面:所谓定责结构,就是厘清责任如何被赋予;履责结构主要关注责任主体如何履行责任、如何实现责任的问题;究责结构是从惩戒制度入手分析责任的保障机制。行动维度的分析从行动本身入手剖析责任主体的能动性,强调了责任的意义是由责任主体主动赋予的,责任主体之间的交互关系构成了社会世界中有意义的责任关系。与此同时,主体应将反思性监控整合其中,以控制责任过程中的非预期结果,使得责任更能够符合主体之预期。总之,责任政治不仅会随着时代与国家的发展展现出新的形式,责任政治理论也尚留有许多问题需要补充与阐释,作为一项抛砖引玉的研究,希望责任政治理论能够丰富政治学的理论森林。
曹阳[4](2020)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文中认为从现实的个人出发,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唯物史观的逻辑起点与价值旨归。新时代,随着我国高校学生规模不断扩大、学生来源更加多样、学生需求日趋多元,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着越来越复杂的教育对象,也越来越需要科学认识和合理满足大学生的发展需求和价值期待,增强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生动力。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把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生成规律,调查审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发展现状、现存问题、影响因素和优化对策,不断满足和提升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从根本上增强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成为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本文围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这一主题,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借鉴心理学期望价值理论、教育学大学生发展理论等,对“价值期待是什么、价值期待现状如何、如何满足和优化价值期待”进行全面系统地回答,构建基于思想政治教育视域下的大学生价值期待理论框架,通过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剖析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现状、问题及其原因,最后提出满足优化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对策建议。全文共分四部分,主要内容概括如下:第一部分为选题确立,即本文的第一章,阐述了“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选题的基本问题。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意义、研究现状,进而提出了研究思路、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本文检索了关于本选题的研究现状,重点包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期待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等内容,利用科学计量软件Cite Space分析发现,教育学、心理学等领域对学生参加教育活动动机的相关研究较为成熟,形成了以期望价值理论为主要代表的理论流派。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相关研究还很缺乏,已有的成果多为理论思辨,系统科学深入的综合性研究成果鲜见。本文认为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有两个方面的意义:其一,界定价值期待、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概念、特点、功能,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的重要意义,厘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生成机制,有助于丰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内容和把握大学生成长规律。其二,本文基于期望价值理论的理论维度和调查量表,修订符合中国国情的调查问卷,实证研究的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发展现状、影响因素和满足优化对策,有助于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者开展学术研究和实践工作提供具体的借鉴。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包括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建构了本文的理论框架,主要解决“价值期待是什么”的问题。首先,界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内涵。本文认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是指“大学生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对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够提高自身思想政治素养、道德修养和人文素养等,使其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符合国家和社会要求的预期性评价,反映了大学生对自身发展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价值关系的肯定性构想”。其次,探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是本研究的指导理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理论、期望价值理论为本研究提供认识论,大学生发展理论在影响因素分析、优化对策等为本研究提供重要的理论借鉴。再次,厘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生成逻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分为价值信念和期待信念两部分。其中,价值信念由价值认知、价值情感、价值意志发展而来,包括内在价值、成就价值、效用价值、成本四个维度,期待信念包括教育内容期待、教育方法期待、教育环境期待、教师队伍期待等。第三部分为实证研究,包括第五章,主要解决“价值期待现状如何”的问题。首先,编制调查量表。根据期望价值理论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理论等,将量表拟定为价值信念(四个维度、41道题目)和期待信念(四个维度、18道题目)两部分。通过在湖北省13所高校2109名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结果,运用SPSS24.0和Mplus 7软件进行分析。探索性因子分析保留48个题目、6个因子,验证性因子分析结果良好,总量表信度系数0.945,分量表信度系数良好。修订后的调查问卷可以作为本研究工具。其次,调查结果分析。改革开放尤其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高度重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背景下,大学生价值期待的整体水平较高,具体表现在:成就价值、内在价值、现实价值、教育输入期待、教育手段期待的单项均分分别为4.46、4.13、4.05、4.27、4.15,显着高于中位数3,成本(2.73)单项均分低于中位数3,不同性别、不同年级、不同专业、不同政治面貌、不同学校类型、不同学干经历学生的价值期待表现存在差异。深度访谈进一步验证,新时代大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认知充分,参与兴趣较高,成本意识相对较低,强烈期待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第四部分为现存问题及满足优化对策,包括第六章、第七章,主要解决“价值期待如何满足优化”的问题。实证研究发现,由于受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网络媒体舆论误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不足等外部原因,以及大学生个体特质的影响、价值观念的错位、发展阶段的限制等内部原因,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存在着价值认知模糊、价值期待失衡,努力成本较高、学习难度较大,注重短期目标、缺乏长远规划等问题。基于新时代人才培养质量的现实诉求,探讨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优化对策,具体包括:在教育观念上重视满足大学生发展需求和期待,利用调查问卷、深度访谈、座谈等形式及时调查评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发展现状、问题及其原因;不断优化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兴趣,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知,降低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时的成本意识,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队伍建设,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实践途径和实践方式,完善满足大学生价值期待的保障机制;正确处理好满足学生价值期待与社会发展要求、“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协同、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融合等的内在关系,切实增强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内在动力,自觉成长为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罗瑶[5](2020)在《《为钢而战》铜版组画(1975-1977)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四川美术学院的校史中,有一组名为《为钢而战》的铜版画。这组作品一共有6张,由5位艺术家从1975年开始分两个阶段完成。第一阶段的创作起源于1975年初的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后,由于周恩来病重,邓小平在毛泽东的支持下开始主持中央日常工作。此时为了呼应邓小平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的措施,艺术家创作了5张表现钢铁生产的作品,用来热情地歌颂5月份钢铁工业座谈会上邓小平“把钢铁生产搞上去”的决心。第二个阶段的创作是在1976年新增了一张《战斗的堡垒》。这一张表现大批判场景的作品被补充制作出来,是因为1975年底毛泽东错误地认为邓小平在“全面整顿”期间强调安定团结和恢复经济的措施是“修正主义”的。此后,一股名为“反击右倾翻案风”的运动逐步扩大,全国各地区、各部门开始不点名地批评邓小平。相应的,四川美术学院的艺术家们为了让《为钢而战》组画已完成的5幅避免受到突然改变的政治风向的侵袭,同时也是为了让自己的政治立场不会因为这几幅语焉不详的作品受到质疑,李景方在学院领导的委托下添加了一张是非分明、表意清晰的图像,作为这场“批邓”运动的注脚。于是《为钢而战》组画在第6张《战斗的堡垒》的加持之下,其内涵由“热情赞美邓小平”变成了“不点名批评邓小平”。这套作品戏剧性的地方远不止于此。随着后来《为钢而战》组画的展出和收藏,这6张画经历了完全不同的命运。第一阶段创作出的5张作品在“文化大革命”结束之后再次被人们赋予了新的政治意涵,最终在1977年的“双庆”美展上,包裹在歌颂新任主席华国锋的外衣下被中国美术馆收藏;然而第6张《战斗的堡垒》则因邓小平全然改变的政治生涯决定了它在国内永远无法面世的命运。然而,直到20年后,这张作品得到机会流传到欧洲观众的面前,从此开启了它在海外的另一番征程。我们今天再来挖掘这套作品背后跌宕起伏的创作和展出经历,并不是为了满足观众对于那段特殊历史的好奇,更不是为了证明艺术在政治面前的妥协和束手无策。相反,我们想要呈现的是在巨大的时代压力面前,艺术家与政治政策之间的斡旋,以及这组生机勃勃的作品在历史的洪流中顽强的求生历程。当然,那个时代的艺术不可避免是政治的产物。但如果我们只是把艺术看做是在瞬息万变的政策风向中无可奈何的受害者,或者将作品全然看作是政治宣传和权力斗争的工具的话,那么当我们看到所有与《为钢而战》组画同时代的作品时,我们看到的只是艺术与政治之间简单地依附或对抗。可是一张图像能诉说的何止千言万语,这组作品中包含的信息的丰富性、故事的多义性、人性的复杂性,今天我们是否能以理解和同情的眼光去解读。本文通过文献挖掘、口述采访、图像表意分析等途径,旨在从微观层面对《为钢而战》(1975-1977)进行研究、剖析,梳理它酝酿、创作、展出和收藏的经历,找到其创作之时的政治、文化诉求,并思考今天对此应持有之价值判断。在此过程中也会对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集体主义创作模式、钢铁工业图像、四川美术学院的铜版画学统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风格进行讨论。虽然半个世纪的时光带走了嘈杂,图像却不会缄默。这组图像中呈现出来的社会主义视觉经验和创作模式的形成、延续,钢铁工业图像在新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起源和象征,铜版画这种创作技法的渊源和传承等等问题,今天对我们无疑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和反思意义。
王琪[6](2019)在《淄博市五音戏传承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以山东省淄博市五音戏为研究和考察对象,通过对其历史的考证梳理及对其传承与发展现状的考察来发现问题并试图解释,从中反思传统戏曲的发展与传承过程中存在的规律性的问题,认为:地方戏现代化转换中对传统继承又不能局限于传统,向其他剧种学习又不能脱离本体。地方戏要发挥本体优势,保持先进视角,感知最新发展态势,既要注重人才培养,又要加强剧团建设。本文以文献与田野调查相结合。在研究五音戏渊源、齐鲁文化、五音戏表演艺术、五音戏剧目等资料时,采用了文献分析法,了解五音戏生存发展的大环境,并对所需的资料进行合理的运用。将搜集到的资料用文献综述法进行整合分类,做成详细的文献综述,以便更加清晰明了地了解五音戏的研究现状及研究空缺。在剧本的研究分析上,运用了文献阐释学方法,以人文主义的立场,进行人文主义的价值判断,将文本与演出相结合进行全面研究。与此同时,笔者还运用调查研究法联系实际做实地的田野调查,对五音戏表演艺术家、剧团工作者、研究学者等相关人员进行走访,并理出论文所需资料。在论文的写作中,还运用到交叉研究法,把传统戏曲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其他门类和相关的法律制度运用及相关理论联系起来,增加论文的理论深度。任何艺术门类的传承与发展、其作品的价值走向等都离不开社会意义指向,因此,本文还运用了艺术社会学方法,站在社会学的角度审视、分析五音戏的传承与发展。文章通过充分的资料搜集与田野调查,探索五音戏艺术的传承与发展规律,并以此推及地方戏的发展,从五音戏发展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总结出现系列问题的原因,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全文通过以下几部分进行论述:第一章对五音戏历史进行了详细梳理,追溯五音戏的起源,厘清五音戏的发展历程,探索五音戏得以发展的文化背景及社会背景,探讨其发展的内在规律。第二章分析剧目的发展,以传统戏、新编历史剧和现代戏为单位,详细论述了不同题材及不同时代的五音戏剧目特征,从中窥探剧目发展的时代特性与文化特质以及剧目在剧种传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章研究舞台艺术的发展,从多元传承路径、技术传承到艺术传承的转变、多元传承主体在五音戏传承发展中扮演的不同角色等几个方面来探讨五音戏艺术的发展流变,通过淄博市五音戏剧院与民间班社的运营演出展现不同承载主体对五音戏传承发展的不同功用及不同理念。第四章根据文献资料及田野调查结果的研究分析,对五音戏的传承与创新进行思考,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通过问题提出解决方式。论文从地方戏研究的角度出发,将五音戏与其所在的地域文化及时代背景结合进行研究,详细全面探讨五音戏作为山东省代表性剧种的生存态势,考察五音戏的传承与发展对地方文化研究的积极作用。通过对五音戏的详细阐述,总结经验,将得出的结论推及地方戏生存发展面临的困境,以期对地方戏的生存发展有所启示,对地方戏研究有所帮助。
赵小平[7](2012)在《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文中研究说明论文选取“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为题,以科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法治科技观为线索,遵循历时与共时相结合的研究思路,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索了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从萌芽到确立的艰难历程,并借助科技事件,进一步揭示了不同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状况。论文具体分六章展开分析:第一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根据地时期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是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摇篮。在中国共产党早期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与法治观指引下,根据地科技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得以初步确立并促进了科技事业的发展,但这种“阶级性”与“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日后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中也不可避免地带来了消极影响。第二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成立后初步确立,在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科研机构与社团、科技奖励、科技人员的培养与管理、国际科技合作等方面展开,科技文化在科技法制的框架内建设发展。中国科学院的组建、留学生归国潮、技术革新运动以及“156项”工程的实施等科技事件揭示出法治科技观指引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共同促进了共和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第三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在强调“阶级性”的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建设从总体上经历了停滞、削弱及走下坡路的过程,科技界反右、科技大跃进以及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科技事件反映了“重人治、轻法治”科技观影响下的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在曲折中发展。正是有了科学精神的回归与中共中央即时纠偏,才能取得成功合成牛胰岛素等标志性科技成就,从而迎来共和国第一个科技发展的黄金期。第四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毛泽东《最高指示》被视为科研领域人们行为与判断是非的准则。科技法制建设几近空白,科技事业遭受严重摧残。对相对论的批判与蜗牛事件是文革时期批判资产阶级学说、批判洋奴哲学的典型,揭示出“人治+群治”科技观影响下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共和国同世界本来缩小的科技差距又拉大了。第五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不仅迎来了科学的春天,也推动了科技领域“人治”观念向“法治”观念的革新。摒弃“阶级性”的法治化科技观在这一时期逐步确立,以《科技进步法》为龙头的科技法制体系到1993年已初步形成。伴随着科技法制的恢复发展,科研机构与社团相继恢复建立,科技人员与科学的地位获得了极大提高,共和国迎来了科技发展的第二个黄金期。陈梦猇事件、韩琨事件以及曹时中事件反映出法治化科技观引导下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进程;南极科学考察站的建立,使共和国获得南极事务的决策权,标志着共和国的极地考察事业进入一个新阶段,预示着共和国的国际科技合作走向世界。第六章,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自1993年《科技进步法》实施以来,第三代与第四代领导人高度重视新时期的科技法制建设。“依法治国”的基本方略在1999年以宪法形式确立,共和国终于从人治走上了法治的轨道。从此,共和国科技法制建设进入以贯彻依法治国基本方略为主要内容、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科技为奋斗目标的新阶段。伴随着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法治科技观的确立,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在2010年基本形成,科技文化在建设健全的科技法制框架内谐调发展,共和国迎来科技发展的第三个黄金期。三桩科普文章官司反映了科技人员在自觉履行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揭示出中国科技界的社会分层状况与科学精神的部分缺失。“汉芯”事件的披露与处理显示出全社会尤其是科技共同体的科技法律意识在不断提高,促进了科研诚信法制建设,也反映出科技评价法律机制亟待改进;《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事件,引起了全社会对科学精神的关注。这几起科技事件折射出“功利性”法治科技观的消极影响,启示我们应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统领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结论:萌芽于根据地时期的法治科技观在共和国经历了一个从“自在”到“自觉”的确立过程,以法治科技观为重要组成部分的科技文化是科技法制建设的重要思想基础,而科技法制则是科技文化健康发展的制度保障。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的历程启示我们:必须坚决摒弃“阶级性”的法治科技观,逐步摒弃“功利性”的法治科技观,构建一种新型的和谐法治科技观。
崔慧姝[8](2012)在《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及其争议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中华民族战乱灾祸接踵而至满目疮痍,乡村在时代大潮的裹挟中,危机日益加剧,中国大地由此兴起了一场轰轰烈烈、波澜壮阔的乡村建设运动。以梁漱溟、晏阳初、陶行知、卢作孚等为代表的诸多乡村建设派别,虽然名称不同内容各异,但都胸怀救国之志,希望通过挽救乡村危机进而振兴中国农村,刷新中国政治,最终实现整个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在为数众多的乡村建设试验中,梁漱溟主持的山东邹平乡村建设实验以其理论指导的系统性、具体实践的全面性以及对传统文化的坚守性而独树一帜、卓然不群。梁漱溟是一位思想家,更是一位社会活动家,他的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正是其致力于复兴中国传统文化,并融西方现代理念于传统儒家文化之中的一种尝试。虽然由于种种原因梁漱溟乡村建设实验最终难以为继,且从其初始发展的20世纪30年代至建国后的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就遭受了或平和或尖锐的批评,但在选择民族现代化道路的探索中,他的奋斗是发乎心灵的。从某种意义上说,他所提出的问题远比解决问题重要的多,他的尝试对当前农村问题提供了诸多有益的理论和经验借鉴。通过对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形成的再认识及建设实践的再回顾,可以明晰的感知梁漱溟在进行理论构建和实践时,是站在对人性价值高度肯定的人文精神以及由民族灾难所产生的忧患意识的特殊立场上,试图以民族传统文化尤其是政治文化中的人文价值、道德情操为源头活水,以此为基础探索和寻找中国社会独特的政治发展道路,由此既保持传统的价值,又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与民主政治,既获得现代化的物质利益,又能避免现代化的负面影响对人类理性的百般蹂躏,最终达成传统中国的现代转化。无可否认,在彼时风雨飘摇、激流涌动的中国社会,梁漱溟移山填海、百折不回的尝试,不可避免地为自己设定了一个无法解决的理论困境和实践难题。这些困境和难题的存在和解决,梁漱溟及其追随者自身固然有其独到的理解和设想,但若从各时代各派别对其观点的争议方面进行研究,无疑能为当前相关问题的认识和解答提供一个更为广阔和客观的视角,以及更为细致入微的经验吸收和错误反思。本文试图通过对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实践的争议研究,从另一个角度思考当前农村发展和建设问题。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关乎整个社会的现代化发展和建设大局。梁漱溟上世纪三十年代所提出和主张的乡村建理论和实践正是建构在以乡村为本位的认识之上,某种程度上正是中国能够超越各种现代化模式而确立自身优势的思想底蕴所在,昭示了中国社会尤其是中国农业和农村走向现代化的独特路径。诚然其乡村建设的理论基础与实践过程绝非臻于完美,并由于个人局限和历史条件最终归于失败,但客观说来,梁漱溟的农村社会变革思想仍然是基于传统农业国如何走向现代化的考量,仍然是其基于自身独立思考对现代化趋势的拥抱和接纳,而非抗拒和排斥,并为当今的中国农村现代化实践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思想启示。综合从梁漱溟及其批判者双方的观点出发,或许能够厘清中国农村现代化的主要路径和具体措施并且提供一个更为全面的角度和值得借鉴的方法。世易时移,时代的迅猛发展、物质的极大丰富使各种文化体系的深层价值观念及民族文化心理积淀成为关注点,在乡村治理和建设日新月异如火如荼的时代背景下,从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及实践的争议角度进行研究,不仅可以为分析彼时关于民族独立和复兴的解决思路提供一个更为公允的评判态度和方法,也期待为21世纪中国的新农村建设和乡村治理提供启示与反思,并以此指导实践,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永久辉煌。
石培玲[9](2010)在《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农村社会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作为20世纪前期的一个贫穷落后的东方大国,中国的现代化已经不可能简单地复制西方模式,而是必须从国情出发,走自己的路。从现代化思想史的意义上看,毛泽东与梁漱溟之于20世纪的意义就在于他们立足于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将农村社会的变革作为中国现代化的切入点和基础工程,为中国社会向现代转型提供了一种崭新的视野和方法。虽然作为马克思主义者的毛泽东与现代新儒家的开山鼻祖梁漱溟在认识中国社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上存在着巨大的差异,但他们对现代化趋势的认同和“中国化”取向是一致的,这使他们在各自不同理论视阈和实践环境中,共同关注到了农村——这一中国现代化的特殊场域,提出了关于农村社会向现代转变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整体设计。在现代化与中国特殊性的互动框架内,毛泽东主要从政治国家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农村变革的意义和目标的,而梁漱溟的着眼点则是从乡村开始建构一个与政治国家相对的文化社会,这样就构成了他们在农村现代化问题上的既交汇融通又碰撞、冲突的思考,但这种冲突不是革命与改良的对立,而是中国乡村向现代转型的两幅既相似又互补的图景展现。后发展国家如何迈入现代化的行列至今仍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毛泽东和梁漱溟关于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思考,不仅从方法论上超越了近代以来“全盘西化”、“中体西用”及其它种种过犹不及的思维模式,为中国现代化运动打开了崭新的思想通路,而且他们所提出的农村怎样实现社会转型的具体论述也为当下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重要的思想启示。基于上述的问题域,本文主要从以下六个方面对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农村社会现代化思想做出比较研究:第1章导论文章首先从20世纪中国现代化思想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对毛泽东与梁漱溟进行比较研究的立足点:(1)他们是现代化运动中的杰出的思想家,其理论和实践不仅影响了中国现代化的走向,而且具有世界意义;(2)毛泽东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道路的探索和梁漱溟所寻求的中国传统与现代性价值的融通,他们的努力都凸显了现代化的“中国化”取向;(3)他们共同关注农村并以解决农村问题、实现城乡和谐发展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条件。在梳理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提出了对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农村社会现代化思想进行比较研究的框架以及研究意义。第2章主要从思想方法上对毛泽东和梁漱溟将农村作为中国现代化切入点的背景和独特性进行比较分析。在20世纪前半叶的中国现代化选择中,毛泽东和梁漱溟的现代化设计既是对世界现代化趋势的认同,又是对中国自己的社会变革之路的探索:毛泽东在中共党内创造性地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命题,梁氏主张中国的现代化应该是中国文化的固有精神与西方的科学技术、团体组织相结合来创造人类的新文明。从共同的“中国化”的取向和现代化的整体性视野出发,他们都将农村的社会改造看作是造就现代化国家的战略基石。不过,由于各自设定的坐标体系各不相同,因而在乡村变革的目标追求和具体方式上,他们之间的差别也显而易见。第3章阐述毛泽东与梁漱溟的乡村政治——社会结构变革的思想,这是重建乡村社会的基础。主要从国家权力未能企及的村级政治——社会的建构为入手点,通过对毛泽东与梁漱溟的乡村治理思想的比较分析,梳理出他们对乡村基层治理的基本思路和方法。对于近代贫弱的乡村而言,农民唯有组织起来,重建新的基层政治——社会结构,实现力量的整合才可能获得政治上经济上的解放,乡村民主是国家政治民主化的基础,这是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共识。不过,由于世界观的差异,他们关于乡村整合的前提、凝聚农民的因子和最终的结果迥然不同。第4章比较分析了毛泽东与梁漱溟关于农村经济发展的思想,这是农村社会现代化的经济基础。毛泽东与梁漱溟都长期致力于中国农村经济的振兴、农民生活改善,为之进行了艰苦的努力。毛泽东关于土地改革、发展农村合作经济以及变革生产关系以发展生产力的思考表达了他对农村经济现代化的渴望;梁漱溟提出的以农村和农业为本,以农业促兴工业的一系列设想也触及到中国现代化的关键问题。可是,在工业化的历史趋势下,如何协调工业化过程中的工业与农业、城市与乡村、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是一个两难的问题,在这一问题上他们都曾出现过理论和实践的误区,但他们的思考与探索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认真对待的视点。第5章对毛泽东和梁漱溟的乡村文化建设思想进行了比较分析,这是农村社会现代化的人文基础。在推进乡村社会向现代转型过程中,农民精神世界的重构无疑是不可或缺的。毛泽东和梁漱溟共同意识到,没有农民的精神解放和道德观念的提升,就不可能造就农村社会转型的思想条件。但是,现代价值怎样与传统道德交互融通,这既是梁氏现代化方案中的矛盾症结所在,也是毛泽东的现代化理想在实践受挫的原因之一。合理评估传统文化的道德理性在农村人文精神建设中的价值无疑是重要的。第6章主要对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农村社会现代化思想的现代性价值进行评析。通过对当下国内外学界关于毛泽东和梁漱溟是否具有“民粹主义”思想的论争的梳理与回应,提出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农村社会变革思想(包括其中出现的失误)是基于传统农业国如何走向现代化的考量,而不是对现代化趋势的排拒。不过,梁漱溟的经济发展构想中具有极为明显的民粹主义倾向,这是他的乡村建设方案不合时宜、自相矛盾的主要原因。毛泽东在农村与国家现代化战略的关系上主要地以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方法克服了民粹主义的偏狭误区,较为成功地解决了后发型国家的现代性与特殊国情的融通问题。结语农村社会的现代化是现代化进程中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中国这样的后发展国家来说尤其如此。毛泽东与梁漱溟对农村为起点的现代化之路的探索昭示了中国走向现代化的独特路径,这是中国能够超越各种现代化模式而确立自身优势的思想底蕴所在。他们的思考和探索为当今的中国现代化实践提供了极其宝贵的思想启示:没有农村社会的现代化,就没有整个国家的现代化。
黄广友[10](2010)在《刘大年史学研究》文中提出1949年新旧政权完成更替,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派史学在此之前经历一段“在野”期后,终于取得正统和主流地位,并获得空前发展。一批在三、四十年代业已星光闪耀的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此时更是光芒四射,这一群体大致是以郭沫若、范文澜为代表的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当人们只将赞佩的目光注意他们或为他们的高言阔论所吸引之时,在他们身边却又有一批马克思主义史学家迅速成长起来,这一群体则是以刘大年、胡绳为代表的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家。这一代史家把学术作为一种志业,他们的学术历程和学术命运与新中国五十年风雨历程紧相关联。如果我们把新中国五十年作为一个学术时期,研究这一时期的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派史学,分明可以看到,新中国成立后,前十七年是第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天下”,“文革”后他们相继去世,以刘大年、胡绳等为代表的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接过“掌门”,坚守唯物史观史学阵地,薪火相传。比较第一代和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学术历程,第一代史家体验的是唯物史观史学从学术边缘走向学术中心的艰辛和喜悦,第二代史家除分享了唯物史观史学统领史坛的快乐外,还经历了唯物史观史学学术势力逐渐下沉的无奈。因此,后者的学术生态和学者的心境更加复杂,他们学术取向的变与不变,更具有迷人的魅力,更值得后人去探讨,因为它不仅仅属于已经逝去的时代,而且昭示着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史学的未来发展走向。因此,研究以刘大年为代表的这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史学,对身处21世纪的史学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把刘大年史学作为一个学术史对象研究,有助于求索第二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史学的学术生态。英国史学家卡尔曾说,历史学家是个体,同时也是历史的产物、社会的产物;研究历史的人必须学会从这一双重的角度来看待历史学家。因此,对于刘大年这样有影响的史学家的研究仅仅停留在缅怀表彰式追忆上是不够的,而应该把刘大年史学作为学术史对象置入20世纪后半期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发展框架中进行综合研究。任何史学家的史学成长都离不开他生活的时代,我们首先从时代、史学与史家三者互动中分析与刘大年史学密切相关的生平、着述与学术交往。刘大年既是一名学者又是一名战士,早年革命战士的生活经历直接决定了他近代史研究的革命史品格的定位。刘大年一生大部分时间处在中国历史学界领导地位,亦学亦官,这使他在多次运动中往往处在一线。刘大年一生具有强烈的政治敏感性并认为史学应为政治服务,因此,其着述往往处在政治与学术之间,与政治意识形态挂得比较紧。刘大年又是一个有广泛学术交往的史学家。分析他与毛泽东的学术交往,可以看出他终生都在诠释毛泽东历史理论特别是关于中国近代史的理论,是毛泽东近代史理论的忠实扞卫者;刘大年与史学“五老”学术交往都比较密切,而与郭沫若、范文澜学术交往和工作生活交往尤多,郭老和范老对刘大年的学术影响更深;刘大年与胡绳也有广泛的学术交往,他们二者的学术交往属于同辈学人的互相促进。刘大年与国外学者交往也比较多,尤其是与日本井上清的交往甚深、交情甚笃,这是缘于他们共同的学术偏好;与齐赫文斯基交往特别曲折,由互相为敌到成为朋友,他们学术上的论战反映的是中苏那段特殊时期的意识形态论战对历史学术、对历史学家造成的影响。史学家的史学建树或史学成就是当代人或后代人研究其史学的主要载体,也是衡量其史学地位的主要凭依。刘大年史学成就巨大,撮其要归纳之:第一,刘大年在研究美国侵华史方面具有开创之功。紧随刘着《美国侵华简史》之后,研究美国和其他国家侵略中国历史的课题迅速展开,论着和文章大量涌现。这一方面反映了刘大年作为一名战士学者的为学旨趣,另一方面反映了建国前后一段时期学术与政治与意识形态的密切关联。此书奠定了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史研究中的重要地位。第二,刘大年一生专注中国近代史研究,在编撰中国近代通史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由他主撰的《中国史稿》第四册和后来在此书的基础上扩编为的《中国近代史稿》全三册,代表了他在这方面的最高成就。此着以“反帝反封建”为“红线”贯穿全书,对近代历史上的重大历史事件都有自己见解渗透其中。在近代史解释体系上完善了传统的革命史范式。全面反映了刘大年在近代通史编撰方面的重要成就。第三,致力于辛亥革命史研究。如果说刘大年在中国近代史方面有更专注研究的方面,则是辛亥革命史研究专题。他在辛亥革命与反满问题、辛亥革命的性质问题、孙中山研究等方面都做出了突出贡献,产生了广泛影响。第四,开拓抗日战争史研究。抗日战争史研究是刘大年晚年开拓的又一个重要研究领域,并做出了突出业绩。由于刘大年的奋力开拓,及胡乔木、胡绳的共同努力,抗日战争史在较短时间内得以大规模开展起来并取丰硕研究成果。第五,近代经学方面的研究。刘大年前后历经十年着《评近代经学》长文。这是刘大年在20世纪最后十余年时间里,面对“国学复兴”和文化保守主义的复活,对中国传统文化——经学做出的再认识,它凝聚了一个战士型学者对传统经学的理解。此文从传统文化深层解读近代中国社会变革与革命,极富创见。任何有成就的史学家在自己的着述中都体现着一定的史学观念和理论。有学者说,从1949年开始,几十年间,毛泽东的历史观点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主题。学习、宣传、阐释毛泽东的史学思想成为中国史学界的主题。毛泽东的史学思想指导着、规范着、覆盖着中国史学界。可以肯定的是,刘大年这一代史学家的史学思想和史学理论主要来源于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阶级斗争观点是刘大年史学理论最突出表现。刘大年始终坚信人类文明史就是阶级斗争史,在这一观念的支配下,或者说,将这一观念具体贯彻到历史研究中,就是认为要把社会关系及其运动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研究私有制社会,就是把阶级、阶级关系和阶级斗争作为历史研究的对象;在毛泽东历史观的指导下,刘大年认为在阶级社会里下层劳动人民的革命与起义才是推动历史前进的直接动力;旧史书上劳动人民历史主体地位被颠倒了,事实上,劳动人民才是历史的主人,才是历史创造者,因此,劳动人民历史主体论是刘大年始终坚信不疑的观念并贯穿于其史学着述之中。与史家的史学理论一样,有成就的史家也往往都有自己研究历史的套路和认识历史的方法论。一般地说,史家的史学理论与史学方法是表里如一的。在阶级斗争观点指导下,刘大年在近代史研究中体现着传统的治史方法和路径或者说是史学方法论特色,这就是从革命时期开始构筑的革命史范式。这一范式从20世纪30年代开始酝酿,中经40、50年代到60年代最后完善。刘大年对完善这一解释体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直到“文革”结束前,革命史范式一直统领史坛,它把“革命”看作历史的最高价值,其突出的外在表现是把近代史叙事革命史化。“文革”后,中国社会向现代化重新定向,时代主题发生转换,现代化范式迅速崛起,传统的革命史范式遭到质疑和挑战。如何回应挑战成为刘大年在新时期思考的重要问题。两种范式在一系列问题上展开论辩,刘大年反对以资本主义发展作为中国近代史基本线索,强调研究近代史必须坚持以阶级斗争为基本线索。被刘大年引为同道的胡绳除仍坚持阶级斗争主线论外,同时也赞成用现代化作为一个线索串起来写中国近代史;在“民族独立”与“近代化”问题上,刘大年认为民族独立应该先行,然后才能实现近代化或现代化,胡绳在这一点上赞同刘大年的观点;两种范式另一个分歧点是如何认识近代革命与改良问题,刘大年认为革命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脊梁和主旋律,改良道路在中国行不通。应当承认,两种范式都是解释中国近代史的有效模式,但由于方法论的局限,都不可避免地遮蔽了历史的某些侧面,只有多种范式互补方可有益于史学的发展。综观之,刘大年史学是那种与政治联系比较密切,强调阶级斗争观点,意识形态倾向比较突出的那一种史学。其史学革命意识形态是他学术与政治高度绾合的产物。长期以来,人们只认为政治意识形态与学术交织在一起必定损害学术。从刘大年一生学术实践来看,其实未必,如果正确处理二者之间的关系,政治意识形态对学术建设有不可低估的正面价值,当然,如果政治意识形态全面控制史学,产生的负面作用会非常之大。刘大年学术一生取得了巨大史学成就,从学术史意义上证明了这一点。刘大年这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家经历了新中国五十年风雨历程,如同我们国家在这五十年经历了太多的曲折一样,马克思主义史学和史学家也经历了太多的曲折与坎坷。在这五十年里,最突出的变化是社会主题完成了由“战争与革命”向“和平与发展”的转换,马克思主义史学也因应社会主题的转换做出了相应调整并有新的发展。但是,由于各个史学家认识不一,在这一过程的每一个阶段中,其史学又表现了个体差异,有时认识甚至并不正确。因此,唯怀有不卑不亢之心,既不虚高,又不妄贬,客观探讨主要史家们的史学,才能准确了解刘大年这一代马克思主义史学家的学术生态,进而从整体上正确衡估这一代史学家的史学,这对21世纪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一件历史公案和新的研究起点——《毛泽东科技思想》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件历史公案和新的研究起点——《毛泽东科技思想》序(论文提纲范文)
(1)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与研究背景 |
1.1.1 课题的提出 |
1.1.2 研究背景 |
1.2 相关概念释义 |
1.2.1 纪念 |
1.2.2 纪念性建筑 |
1.2.3 红色小镇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 |
1.3.3 国内外相关研究总结 |
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1.4.1 研究目的 |
1.4.2 研究意义 |
1.5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6 论文的研究框架 |
2.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基础研究 |
2.1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历史沿革 |
2.1.1 历史脉络 |
2.1.2 发展趋势 |
2.2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构成要素 |
2.2.1 纪念广场 |
2.2.2 纪念建筑 |
2.2.3 纪念碑及纪念雕塑 |
2.3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的特征分析与基本分类 |
2.3.1 特征分析 |
2.3.2 基本分类 |
2.4 本章小结 |
3.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空间项目概况与建设需求 |
3.1 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项目资料 |
3.1.1 项目背景 |
3.1.2 自然条件 |
3.1.3 历史背景 |
3.2 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建设需求与矛盾问题 |
3.2.1 建设需求 |
3.2.2 SWOT分析 |
3.2.3 矛盾问题总结 |
3.3 本章小结 |
4.纪念性建筑空间案例解读 |
4.1 案例选取依据 |
4.2 案例解析 |
4.2.1 侵华日军第731 部队罪证陈列馆 |
4.2.2 延安革命纪念馆 |
4.2.3 南京雨花台烈士陵园纪念馆 |
4.2.4 柏林苏军纪念公园 |
4.3 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要点 |
4.3.1 空间要素主题突出 |
4.3.2 流线组织层层递进 |
4.3.3 纪念情感一贯而终 |
4.4 本章小结 |
5.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纪念性表达设计实践 |
5.1 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总体设计 |
5.1.1 总体规划 |
5.1.2 纪念性建筑空间的设计原则 |
5.1.3 纪念性建筑空间总平面图及经济技术指标 |
5.2 空间要素的纪念性表达 |
5.2.1 门厅序厅设计 |
5.2.2 展陈空间设计 |
5.2.3 办公空间设计 |
5.2.4 藏品库区设计 |
5.2.5 建筑立面设计 |
5.2.6 外部节点设计 |
5.3 流线组织的纪念性表达 |
5.3.1 纪念馆外部空间及流线设计 |
5.3.2 纪念馆内部平面及流线设计 |
5.4 纪念氛围烘托及体验感塑造 |
5.4.1 整体规划对纪念性建筑空间的氛围烘托 |
5.4.2 纪念性的视觉塑造 |
5.4.3 纪念性的听觉塑造 |
5.4.4 纪念性的触觉塑造 |
5.4.5 纪念性的嗅觉塑造 |
5.5 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的普适性归纳 |
5.5.1 设计要点的普适性 |
5.5.2 设计策略的普适性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致谢 |
附录 |
附录一:调研纪念性建筑空间一览表 |
附录二:照金镇常住居民调查问卷 |
附录三:照金游客调查问卷 |
图表目录 |
图目录 |
表目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参考文献 |
(2)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课题背景 |
1.2 研究的目与意义 |
1.2.1 课题研究目的 |
1.2.2 课题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建筑历程层面 |
1.3.2 地域建筑层面 |
1.3.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3.4 国外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及地域文化的研究 |
1.4 国内研究现状 |
1.4.1 建筑历程层面 |
1.4.2 地域建筑层面 |
1.4.3 地域建筑与文化层面 |
1.4.4 国内学者对自贡地区城市、建筑和地域文化的研究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5.2 本文的研究框架 |
1.6 主要概念界定 |
1.6.1 界定 |
1.7 本论文写作说明 |
1.7.1 本文对“历史”与“叙事”问题的回应 |
1.7.2 阅读建议 |
2 建设背景 |
2.1 中国建筑创作环境概述 |
2.1.1 1949年至1964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2 1965年至1976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1.3 1977年至1989年的国内设计环境概述 |
2.2 自贡的地域文化 |
2.2.1 自贡恐龙的故事 |
2.2.2 自贡彩灯的故事 |
2.3 本章小结 |
3 建筑设计组织策划 |
3.1 我们为何建造 |
3.1.1 兴建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设想 |
3.1.2 兴建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设想 |
3.1.3 讨论:兴建设想 |
3.2 研究落实修建博物馆 |
3.2.1 确定修建自贡恐龙博物馆 |
3.2.2 确定修建中国彩灯博物馆 |
3.2.3 讨论:不同的投资模式,不断努力得以确定兴建 |
3.3 设计竞赛的组织安排 |
3.3.1 自贡恐龙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2 中国彩灯博物馆竞赛组织 |
3.3.3 讨论:组织经验的延续和发展 |
3.4 本章小结 |
4 建筑竞赛及后续进展 |
4.1 方案评选与审定 |
4.1.1 乱石——“恐龙群窟”与“洪荒时代”的抽象 |
4.1.2 灯的群组——“南国灯城”的新星 |
4.1.3 讨论:创作与评审 |
4.2 方案确定及后续进展 |
4.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后续进展 |
4.2.3 讨论:后续进展 |
4.3 本章小结 |
5 建筑创作回响 |
5.1 官方新闻媒体的关注 |
5.1.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1.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1.3 讨论:媒体关注 |
5.2 大众的声音 |
5.2.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关注 |
5.2.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关注 |
5.3 业内人士的评价 |
5.3.1 对自贡恐龙博物馆的评价 |
5.3.2 对中国彩灯博物馆的评价 |
5.4 获奖情况 |
5.4.1 自贡恐龙博物馆获奖情况 |
5.4.2 中国彩灯博物馆获奖情况 |
5.5 本章小结 |
6 建筑评析 |
6.1 建筑策划 |
6.1.1 可行性研究阶段 |
6.1.2 设计任务书阶段 |
6.1.3 自贡恐龙博物馆所带来的建筑策划启示 |
6.2 建筑后评估 |
6.2.1 自贡恐龙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2 中国彩灯博物馆的建筑后评估 |
6.2.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后评估带来的启示 |
6.3 建筑设计竞赛 |
6.3.1 建筑竞赛的方案组织 |
6.3.2 建筑评选中的“长官意志”与“明星建筑师”问题 |
6.3.3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方案组织与评选带来的启示 |
6.4 建筑设计 |
6.4.1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2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 |
6.4.3 建筑设计师 |
6.4.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所带来的启示 |
6.5 建筑伦理 |
6.5.1 建筑精神与价值判断 |
6.5.2 自贡恐龙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3 中国彩灯博物馆建筑设计全过程中的建筑伦理 |
6.5.4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表达的建筑伦理及其启示 |
6.6 建筑与城市文化 |
6.6.1 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对自贡城市文化的意义 |
6.6.2 自贡恐龙博物馆与中国彩灯博物馆带来的城市文化启示 |
6.6.3 自贡城市文化及其认同 |
6.7 本章小结 |
7 结论:此两案例建筑设计全过程及其评析对当代的启示 |
7.1 研究结论 |
7.2 论文的创新点 |
7.3 论文不足与后续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致谢 |
(3)论责任政治:政治生活的责任逻辑(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对象 |
二、责任政治的相关研究述评 |
(一)国内责任政治相关研究述评 |
(二)国外责任政治相关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与论证思路 |
(一)研究方法 |
(二)论证思路 |
四、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责任政治的内涵阐释 |
一、责任的概念框架 |
(一)责任的词源考释 |
(二)责任研究的诸学科视角 |
(三)责任的概念框架与基本关系 |
二、责任政治的基本内涵 |
(一)责任政治的构词法与基本界定 |
(二)责任政治涵义的辨析 |
(三)责任政治的逻辑基础 |
第二章 责任政治的思想脉络 |
一、西方责任政治观念的演进 |
(一)伦理政治观中的责任政治观念 |
(二)伦理政治观的解体与社会契约论的诞生 |
(三)走向现代社会的责任政治观念 |
二、中国责任政治观念的源流 |
(一)儒家思想中的责任政治观念 |
(二)其他思想流派中的责任政治观念 |
(三)近现代责任政治观念的嬗变与分流 |
三、中西责任政治观念的比较 |
(一)中西思想传统与政治认知模式 |
(二)“权利优先”抑或“责任优先” |
第三章 责任政治的历史演变 |
一、西方国家建构中责任政治形态的变迁 |
(一)城邦与共和时代的责任政治形态 |
(二)“前现代国家”中责任政治的逻辑 |
(三)早期现代国家进程中责任政治形态的发展 |
(四)成熟现代国家中责任政治的塑造 |
二、中国政治发展中责任政治形态的发展与嬗变 |
(一)中国古代分封制的责任政治形态 |
(二)“大一统”社会中的责任政治形态 |
(三)中国古代责任政治运作之困局 |
(四)国家治理现代化中的责任政治形态 |
三、责任政治形态的中西比较 |
(一)西方“社会契约”下的责任政治形态 |
(二)中国“伦理契约”下的责任政治形态 |
第四章 责任政治的建构路径 |
一、观念维度下责任政治的建构 |
(一)观念的解释力 |
(二)作为行动原因的观念 |
(三)道德金规则:一种理想的责任观念辨析 |
二、结构维度下责任政治的建构 |
(一)责任政治中的定责结构 |
(二)责任政治中的履责结构 |
(三)责任政治中的究责机制 |
三、行动维度下责任政治的建构 |
(一)建构社会世界意义的责任行动 |
(二)反思性监控对责任行动的修正 |
(三)行动理论重思与责任行动的核心 |
结语:责任政治的未来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成果 |
后记 |
(4)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
1.3.1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的研究 |
1.3.2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期待的研究 |
1.3.3 关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研究 |
1.3.4 研究述评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3 技术路线 |
1.4.4 可能的创新点 |
1.5 研究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重要性 |
1.5.1 有利于协同社会发展要求与学生发展期待 |
1.5.2 有利于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
1.5.3 有利于激发大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动机 |
第二章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相关概念 |
2.1 价值期待 |
2.1.1 价值期待的概念 |
2.1.2 价值期待的特征 |
2.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 |
2.2.1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概念 |
2.2.2 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形态 |
2.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 |
2.3.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概念 |
2.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主体 |
2.3.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客体 |
2.3.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功能 |
第三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的理论基础 |
3.1 马克思主义的相关理论 |
3.1.1 马克思主义人的需要理论 |
3.1.2 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关系原理 |
3.1.3 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3.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评价理论 |
3.2.1 价值评价的主体与客体 |
3.2.2 价值评价的功能 |
3.2.3 价值评价的标准 |
3.2.4 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3.3 期望价值理论 |
3.3.1 期望价值理论的核心要素 |
3.3.2 价值信念和期待信念测量 |
3.3.3 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3.4 大学生发展理论 |
3.4.1 大学生发展环境理论 |
3.4.2 社会心理理论 |
3.4.3 对本研究的适切性 |
第四章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生成环境与机制 |
4.1 社会经济环境的影响 |
4.1.1 经济环境 |
4.1.2 政治环境 |
4.1.3 文化环境 |
4.1.4 社会环境 |
4.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影响 |
4.2.1 落实根本任务成效 |
4.2.2 工作体制建设成效 |
4.2.3 思政学科建设成效 |
4.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生成机制 |
4.3.1 价值信念 |
4.3.2 期待信念 |
4.3.3 价值期待的内在机理 |
4.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生成规律 |
4.4.1 与社会发展要求对立统一规律 |
4.4.2 价值期待主体与教育主体互动规律 |
4.4.3 价值期待主体否定之否定规律 |
第五章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现状调查 |
5.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问卷的修订 |
5.1.1 初始问卷拟定 |
5.1.2 初始问卷发放 |
5.1.3 统计分析结果 |
5.2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调查结果 |
5.2.1 大学生价值期待的整体性分析 |
5.2.2 不同性别被试的价值期待差异 |
5.2.3 不同年级被试的价值期待差异 |
5.2.4 不同专业被试的价值期待差异 |
5.2.5 不同政治面貌被试的价值期待差异 |
5.2.6 不同学校类型被试的价值期待差异 |
5.2.7 不同学干经验被试的价值期待差异 |
5.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积极表现 |
5.3.1 高度认可思想政治教育重要地位 |
5.3.2 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兴趣较高 |
5.3.3 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活动成本较低 |
5.3.4 强烈期待思想政治教育“三贴近” |
第六章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问题及其原因 |
6.1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现存问题 |
6.1.1 价值认知模糊,价值期待失衡 |
6.1.2 努力成本较高,学习难度较大 |
6.1.3 注重短期目标,缺乏长远规划 |
6.2 大学生价值期待问题的外部原因 |
6.2.1 社会转型的负面影响 |
6.2.2 不良社会思潮的影响 |
6.2.3 网络媒体舆论的误导 |
6.2.4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供给不足 |
6.3 大学生价值期待问题的内部原因 |
6.3.1 个体特质的影响 |
6.3.2 价值观念的错位 |
6.3.3 发展阶段的限制 |
第七章 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满足优化对策 |
7.1 调查评估:开展大学生价值期待追踪调查 |
7.1.1 调查大学生价值期待的方式方法 |
7.1.2 评估大学生价值期待的发展状况 |
7.1.3 建构大学生价值期待的内容体系 |
7.2 有效供给:满足和引导大学生价值期待 |
7.2.1 激发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兴趣 |
7.2.2 增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认知 |
7.2.3 降低学生参与思想政治教育成本 |
7.2.4 优化思想政治教育队伍专业建设 |
7.2.5 创新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途径 |
7.2.6 完善满足学生价值期待保障机制 |
7.3 有机协同:处理好系列关系 |
7.3.1 满足学生价值期待与实现社会发展统一 |
7.3.2 “思政课程”与“课程思政”有效协同 |
7.3.3 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实际问题有机融合 |
结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调查问卷(初始) |
附录二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调查问卷(正式) |
附录三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的访谈提纲 |
(5)《为钢而战》铜版组画(1975-1977)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内容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2章 《为钢而战》组画的酝酿 |
2.1 一组表现钢铁工人的作品 |
2.2 一种集体创作的艺术生产方式 |
2.3 一次钢铁工业图像的实验 |
2.4 一次铜版画技法的实践 |
第3章 《为钢而战》组画的创作历程 |
3.1 “全面整顿”与《为钢而战》的诞生 |
3.2 从“热情歌颂”到“不点名批评” |
3.3 艺术界的“地震”和“流产”的展览 |
第4章 《为钢而战》的展出与收藏 |
4.1 不完整的展出和收藏 |
4.2 《战斗的堡垒》——辗转海外的图像 |
4.3 偏执的视角 |
第5章 结论 |
致谢 |
注释 |
参考文献 |
附录 |
(6)淄博市五音戏传承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现状 |
一、关于五音戏及其与鲁中地方社会关系的研究 |
二、传承与保护研究 |
第一章 五音戏发展史梳理 |
第一节 朴素的娱乐——五音戏的形成 |
一、五音戏赖以生存的“温床”——山东省及淄博市自然人文特征 |
二、“文化认同”——由“自娱”走向“群体” |
三、“周姑子”到五音戏 |
第二节 五音戏的成熟阶段 |
一、戏曲文学的发展 |
二、音乐的完善 |
第三节 曲折中成长的五音戏 |
一、传统的断裂与回归 |
二、“非遗”背景下五音戏的现代境遇与重构 |
第二章 剧目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老戏精致化:传统剧目的继承 |
一、道德教化剧 |
二、家庭生活剧 |
三、婚恋爱情剧 |
第二节 五音戏独特剧目打造:聊斋戏的编创 |
一、虚幻中的现实主义——蒲松龄聊斋故事的改编 |
二、新编聊斋戏中的女性形象 |
第三节 传统现代化:现代戏的编创 |
一、现代戏的提出与“现代化”的论争 |
二、二十世纪前期现代戏的创作与排演 |
三、当下现代戏的编创 |
第三章 舞台艺术的传承与发展 |
第一节 技艺传承 |
一、多元传承路径 |
二、由技到艺——由传承到发展 |
第二节 不同传承主体发展及现状 |
一、五音戏剧院 |
二、民间班社 |
第四章 五音戏传承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及应对措施 |
第一节 :五音戏传承发展过程中的问题 |
一、生存境遇 |
二、变与不变——发展还是发扬 |
三、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
第二节 :五音戏保护发展策略的建议 |
一、注重人才培养,完善人才培养机制 |
二、立足传统,推陈出新 |
三、政府全方位加强扶持力度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五音戏大事记 |
附录二 “二度梅”霍俊萍访谈摘录 |
附录三 调研报告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言 |
一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
(一) 选题缘起 |
(二) 研究意义 |
二 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 科技法制 |
(二) 科技文化 |
(三) 法治科技观 |
三 研究现状与问题 |
(一) 研究现状 |
(二) 研究存在的问题 |
四 研究思路与内容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三) 研究内容 |
五 研究重点难点、创新及不足之处 |
(一) 研究重点难点 |
(二) 研究创新之处 |
(三) 研究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发展渊源(1921-1949) |
1.1 中国共产党早期的科技观与法治观 |
1.1.1 马克思主义的科技观 |
1.1.2 马克思主义的法治观 |
1.2 根据地科技法制建设 |
1.2.1 宪法性文件对科技的规定 |
1.2.2 优待科技人才的政策法令 |
1.2.3 奖励发明与技术改进的规章 |
1.2.4 发展农林牧业的规章 |
1.3 根据地科技法制促进了科技文化建设 |
1.3.1 吸引和培养了大批科技人才 |
1.3.2 组建科研机构和科学社团 |
1.3.3 边区的科技奖励活动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初步创建(1949-1957) |
2.1 法治科技观的初步确立 |
2.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2.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2.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2.1.4 “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 |
2.2 科技法制的初创 |
2.2.1 《共同纲领》与《五四宪法》对科技的规定 |
2.2.2 科研机构与社团的规章 |
2.2.3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 |
2.2.4 科技奖励的法规规章 |
2.2.5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2.2.6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2.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2.3.1 科技建制规章的彰显:中国科学院的组建 |
2.3.2 科技强国的召唤:留学生归国潮 |
2.3.3 科技奖励规章的凸显:技术革新运动 |
2.3.4 国际科技合作的先河:“156项工程”的实施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曲折发展(1957-1966) |
3.1 重人治、轻法治的科技观 |
3.1.1 第一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3.1.2 未经法律程序的“科技宪法” |
3.2 科技法制的曲折发展 |
3.2.1 科研开发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2 科技人员的法规规章与政策性文件 |
3.2.3 科技成果的法规规章 |
3.2.4 特定科技领域的法规规章 |
3.2.5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3.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3.3.1 阶级性科技观的初显:科技界的“反右”运动 |
3.3.2 科学精神的缺失:科技大跃进 |
3.3.3 科学精神的回归:人工合成牛胰岛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畸形发展(1966-1976) |
4.1 “人治+群治”的科技观 |
4.1.1 《五·七指示》:开门办科研 |
4.1.2 《七·二一指示》:从工农中选拔科技人才 |
4.2 几近空白的科技法制建设 |
4.2.1 《七五宪法》取消了公民的科研自由权 |
4.2.2 《科学院工作汇报提纲》 |
4.2.3 科技合作与交流的国际协定 |
4.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4.3.1 批判资产阶级学说:对相对论的批判 |
4.3.2 批判洋奴哲学:蜗牛事件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恢复发展(1976-1993) |
5.1 科技观的法治化 |
5.1.1 第二代和第三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5.1.2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5.1.3 科技体制改革走上了法治化路径 |
5.2 科技法制体系的初步形成 |
5.2.1 科技基本法 |
5.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5.2.3 科技成果法 |
5.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5.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5.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5.3.1 人治科技观的余毒:陈梦猇事件 |
5.3.2 法治化科技观的初步觉醒:韩琨事件 |
5.3.3 法治化科技观的再次觉醒:曹时中事件 |
5.3.4 南极事务决策权的取得:南极科学考察站 |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的谐调发展(1993-) |
6.1 法治科技观的确立 |
6.1.1 第三代和第四代领导人的有关论述 |
6.1.2 政策性文件的有关论述 |
6.1.3 科技共同体的关注 |
6.2 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法制体系 |
6.2.1 科技基本法 |
6.2.2 科技研究开发法 |
6.2.3 科技成果法 |
6.2.4 特定科技领域的专门法 |
6.2.5 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法 |
6.3 科技文化观照下的科技事件 |
6.3.1 科技共同体的社会责任:科普文章官司 |
6.3.2 科研诚信的缺失:“汉芯”事件 |
6.3.3 科学精神的弘扬:《科普法》中“伪科学”一词的存废之争 |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
(8)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及其争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选题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选题的现实意义 |
三、 选题的理论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关于梁漱溟的研究 |
二、 关于梁漱溟乡村建设思想及实践的研究 |
三、 关于对梁漱溟乡建思想及实践争议的研究 |
第三节 创新点和不足 |
一、 可能存在的创新点 |
二、 研究存在的不足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一章 二十世纪初中国农村状况与乡村建设运动 |
第一节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农村状况 |
一、 外患内战交攻 |
二、 政治秩序失范 |
三、 农民生活困苦 |
第二节 民国时期乡村建设运动概况 |
一、 定县: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 |
二、 徐公桥:中华职业教育社 |
三、 邹平:山东乡村建设研究院 |
第二章 梁漱溟的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 |
第一节 乡村建设之思想基础 |
一、 儒学与佛学思想 |
二、 文化哲学思想 |
三、 社会主义思想 |
第二节 乡村建设理论之具体阐发 |
一、 中国社会特殊论 |
二、 老根新芽说 |
三、 社会本位教育主张 |
四、 先农后工的经济道路 |
第三节 乡村建设实践之邹平实验 |
一、 组织机构 |
二、 教育改革 |
三、 农业改革 |
四、 经济改革 |
五、 社会改革 |
第三章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对于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批评 |
第一节 独立评论派和中国农村派 |
一、 独立评论派 |
二、 中国农村派 |
第二节 对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批评 |
一、 研究路径和方法论之批评 |
二、 文化哲学基础之批评 |
三、 中国社会分析之批评 |
四、 “以农业引发工业”经济路线之批评 |
五、 知识分子作用之批评 |
第三节 对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的批评 |
一、 与反动势力相关联之批评 |
二、 具体建设措施之批评 |
三、 土地问题之批评 |
四、 全国乡村工作讨论会实效之批评 |
第四章 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对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批判 |
第一节 “批判梁漱溟反动唯心思想”运动 |
一、 运动缘起 |
二、 毛泽东对梁漱溟乡村建设的批判 |
第二节 对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的批判 |
一、 文化基础之批判 |
二、 唯心主义哲学思想根源之批判 |
三、 中国社会特殊论之批判 |
第三节 对梁漱溟乡村建设实践的批判 |
一、 “反动性”之批判 |
二、 具体措施和实践效果之批判 |
第五章 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之批评意见的再思考 |
第一节 对二十世纪三十年代批评意见的分析和再考量 |
一、 文化之民族性与时代性的统一 |
二、 社会进步之革命与改良的抉择 |
三、 论争观点之再评价 |
第二节 对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批判意见的分析和再考量 |
一、 批判背景:革命意识形态全能化 |
二、 批判主体:知识分子的两难困境 |
三、 批判态度:观念先行的彻底否定 |
第三节 现代化语境中梁漱溟乡村建设理论和实践的再审视 |
一、 伦理本位职业分途之再讨论 |
二、 第三条道路之再讨论 |
三、 儒家传统政治文化之再讨论 |
四、 乡村建设具体措施之再讨论 |
五、 乡村建设之参与式发展再讨论 |
第六章 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及争议的现实审视 |
第一节 传统儒家文化之于现代社会 |
一、 传统儒家文化的价值定位 |
二、 传统儒家文化的现实功用 |
第二节 知识分子之与中国现代化建设 |
一、 传统社会下的中国知识分子 |
二、 知识分子价值之再评判 |
第三节 乡村建设实验之于新农村建设 |
一、 “走自己的路”与新农村建设 |
二、 文化繁荣与新农村建设 |
三、 乡村经济发展与新农村建设 |
四、 乡村治理与新农村建设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9)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农村社会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选题的提出及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3 基本研究思路 |
第2章 农村变革在中国现代化战略中的地位之思想比较 |
2.1 现代化与中国问题的论争 |
2.1.1 "全盘西化"论的偏颇 |
2.1.2 文化保守主义的困境 |
2.1.3 马克思主义"俄化"解读的误区 |
2.2 "中国化"视域中的乡村现代化主题 |
2.2.1 毛泽东与梁漱溟的"中国化"取向 |
2.2.2 农村在中国现代化战略中的地位 |
2.2.3 农村变革是造就现代化新国家的基础 |
2.3 乡村现代化的出发点与实现方式上的分歧 |
2.3.1 乡村变革的理论旨趣不同 |
2.3.2 如何实现乡村现代化的方式之争 |
第3章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政治——社会结构变革思想比较 |
3.1 关于建构基层乡村新政治——社会结构的思想 |
3.1.1 将农民组织起来 |
3.1.2 农民协会、乡农学校——乡村组织的建设 |
3.1.3 农民自觉是乡村组织和民主政治的基础 |
3.2 国家政权与乡村政治的关系 |
3.2.1 国家政权在乡村变革中的作用 |
3.2.2 农民与乡绅在乡村政权中的角色 |
3.3 毛泽东和梁漱溟的探索对乡村政治现代化的启示 |
3.3.1 农民组织起来是落实乡村民主的必由之路 |
3.3.2 协商民主是乡村基层政权运作的基础 |
3.3.3 重视乡村精英阶层的作用 |
第4章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经济发展思想比较 |
4.1 近代中国乡村经济困境与救济之道的探索 |
4.1.1 20世纪前期陷入困厄的中国农村经济 |
4.1.2 振兴乡村经济的路径探索 |
4.2 现代化视野中的乡村经济振兴 |
4.2.1 经济生活中的"组织起来"与"农民合作" |
4.2.2 依靠科学技术发展农业 |
4.2.3 以乡村工业的发展带动农村和农民的富裕 |
4.3 土地问题与工农业协调发展的争议:分歧也同样精彩 |
4.3.1 如何解决中国的土地问题 |
4.3.2 如何认识工业化与发展农业的关系 |
第5章 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文化建设思想比较 |
5.1 重建乡村文化是农村社会现代化的重大议题 |
5.1.1 近代农村的文化重压与精神价值的崩溃 |
5.1.2 农民精神观念的现代性转变对农村社会现代化的意义 |
5.2 农村新文化的建设主旨与路径 |
5.2.1 革命的动员与农民的意识形态建构 |
5.2.2 以伦理和道德重构一个意义的世界 |
5.2.3 乡村教育是提高农民素质的有效途径 |
5.2.4 知识分子在乡村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
5.3 毛泽东、梁漱溟的思想遗产对当代农村文化建设的指导性意义 |
5.3.1 教育农民仍是现代化进程中不可偏废的主题 |
5.3.2 传统伦理道德是构建乡村社会公序良俗不可或缺的资源 |
5.3.3 重视知识分子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 |
第6章 民粹主义抑或以农立国?——毛泽东和梁漱溟的农村现代化思想的价值评析 |
6.1 民粹主义的意涵及学术思想界的认知视角 |
6.1.1 民粹主义的意涵 |
6.1.2 国内外学术思想界阐释毛泽东和梁漱溟思想的视角 |
6.2 毛泽东和梁漱溟的农村变革思想与民粹主义的纠葛 |
6.2.1 毛泽东和梁漱溟对待工业化和资本主义经济的态度 |
6.2.2 农村的社会变革与社会主义前途 |
6.3 后发展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民族性与现代性的统一 |
6.3.1 理性地认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倾向 |
6.3.2 现代化是一个不断追求合理化的过程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10)刘大年史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学术史回顾 |
二、选题理由与价值 |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
四、预期创新与不足 |
第一章 时代、史学与刘大年 |
第一节 作为"战士与学者"的一生 |
第二节 着述:在政治与学术之间 |
第三节 学术交往 |
第二章 刘大年的主要史学建树 |
第一节 创榛辟莽,开"美国侵华史研究"之先河——以《美国侵华简史》为中心的分析 |
第二节 以"反帝、反封建"为"红线"编撰中国近代通史——以《中国史稿》第四册(《中国近代史稿》)为中心的分析 |
第三节 致力于辛亥革命史研究 |
第四节 开拓抗日战争史研究 |
第五节 从传统文化深层解读近代中国社会历史运动的主题——以《评近代经学》为中心的分析 |
第三章 刘大年的主要史学理论:阶级斗争观点 |
第一节 私有制社会历史研究:把"社会阶级、阶级斗争和以此为枢纽的全部社会关系及其体系的运动"作为对象 |
第二节 反抗动力论:下层劳动人民的革命与起义是推动历史前进的最主要因素 |
第三节 劳动人民"历史主体论":一个贯穿整个人类历史过程的普遍命题 |
第四章 刘大年与中国近代史解释体系:革命史范式 |
第一节 完善革命史范式的构筑 |
第二节 推动中国近代史叙事革命史化 |
第三节 回应"现代化范式"的挑战——刘大年关于"革命史范式"在新时期历史命运的思考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四、一件历史公案和新的研究起点——《毛泽东科技思想》序(论文参考文献)
- [1]陕西照金红色小镇纪念性建筑空间设计策略研究[D]. 刘博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建筑设计全过程实录及其评析 ——以自贡恐龙博物馆和中国彩灯博物馆为例[D]. 朱厢炜.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3]论责任政治:政治生活的责任逻辑[D]. 张力伟. 吉林大学, 2020(08)
- [4]新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期待研究[D]. 曹阳. 中国地质大学, 2020(03)
- [5]《为钢而战》铜版组画(1975-1977)研究[D]. 罗瑶. 四川美术学院, 2020(09)
- [6]淄博市五音戏传承与发展研究[D]. 王琪.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7]共和国科技法制与科技文化建设史考察 ——以法治科技观为视角[D]. 赵小平. 山西大学, 2012(01)
- [8]梁漱溟乡村建设运动及其争议研究[D]. 崔慧姝. 南开大学, 2012(06)
- [9]毛泽东与梁漱溟的农村社会现代化思想比较研究[D]. 石培玲. 陕西师范大学, 2010(11)
- [10]刘大年史学研究[D]. 黄广友. 山东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