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给“十五”进一言(论文文献综述)
孙明[1](2021)在《“X死”类词的考察及应用》文中研究说明“X死”结构类词语作为表极限义的副词较为特殊,类型多样,情况较为复杂。从目前学界已有的研究成果来看,研究内容还不全面,个案的深入研究比较匮乏,仍有研究的空间和价值。本文将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以语料事实为依据,从句法、语义和语用三个平面分析个案的个性特征。并在此基础上分析“X死”成词演变过程,总结其词汇化和语法化的动因和机制。同时以调查问卷为佐证,运用主观化、认知心理等相关语言学理论,对“X死”类词的语法化程度和认可度进行探讨。本文一共有七个章节。第一章是本文的绪论,主要阐述本文选题的缘由和意义、目前学界对该题目研究的现状、研究思路及方法等。第二章,唯补副词“要/半/贼死”个性特征与选择限制。我们主要选取“X死”类词中在句法功能上只能充当补语的“要/半/贼死”作为研究对象,首先句法层面分析其修饰对象的特征,然后探讨关于补语标记的选择倾向和原因,最后从语用层面分析其个性和情感倾向。第三章,“冒/拼/抵死”的个性特征与表义特点。“冒/拼/抵死”在古代汉语中都可以作为动词使用,在经历了语法化和主观化后逐渐虚化成表极限义的副词。首先研究它们在句法层面上的细微差异,并分析其句式选择的倾向性。然后从语义和语用的层面探讨它们的个性特征和表义特点。我们发现“冒/拼/抵死”副词化的程度不一,“冒死”在一定程度上与生命义相关,“拼死”处于中间阶段,一部分已经完全脱离生命义,而“抵死”副词化最为彻底。第四章,重叠副词“死死”的多角度考察。“死死”经历了构词重叠到构型重叠在现代汉语中使用频率较高。其表现出的语义特征和修饰对象有密切的关联。“死死”依旧处于主观化的进程中,正经历着由描摹性副词向评注性副词过渡的阶段。第五章,“X死”的演变特点、动因和机制。我们选取了典型代表从历时的角度对它们的词汇化和语法化过程进行了考察,并分析其演变的动因和机制。第六章,“X死”类词的去禁忌化研究与调查。我们立足于个案的研究基础之上,从去禁忌化的角度探索“X死”类词的使用特征,并以调查问卷的结果呈现人们对“X死”类词的认可度,最后结合认知心理学分析它们去禁忌化的成因和机制。第七章,结语,是对全文的总结。
随睿[2](2020)在《造就“新农民”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农民》报对农民形象的建构(1925-1932)》文中认为《农民》报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份专门为农民刊行的报纸,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时期的1925年3月1日创办,初期为旬刊,第7卷起改为周刊,1932年7月16日停刊,再于1934年12月31日复刊,后因战事辗转内迁直至终刊。作为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乡村教育部创办的农民读物,该报在农民教育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所累积的大众传播实践经验也对我国农民报刊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本文将《农民》报视为一份具有启蒙性质的农民读物,选取1925-1932年的报刊文献资料,结合平教会同人的乡建思想和编辑团队的办报理念,通过研究该报对于民国时期农民群体的认识和形象塑造,来探讨《农民》报怎样向传统农村展现“新”与“旧”之间的矛盾冲突?如何将知识精英的乡村现代化改造理念输送至“无知无识”的农民?在这颇具创新性的启蒙实验中,《农民》报自身有何发展演变,这种变化背后是否有“下乡博士”与底层乡村社会的互动需求?并试图透过《农民》报深入探寻农民报刊的生发境遇,以及在时代背景和救亡图存呼唤之下报刊与社会的关系。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介绍研究缘起、研究意义与目的、相关研究综述、研究方法与思路、研究的创新点等内容,对研究方案作出充分论证。第二章,笔者简要介绍了时代背景,对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乡村建设运动进行简要交代,论述了《农民》报的创办宗旨、发展流变及栏目设置,分析了该报从“乡村教育者”向“农民机关报”转变的努力及意义,并重点考察了该报的主持人群体。《农民》报社各职皆由平教会同人担任,这批“下乡博士”具有双重角色,他们既受晏阳初等乡建领袖的感召而来,又通过办报向农民读者宣扬乡建理念。在定县的乡建活动中,他们的办报理念不断得到补充发展,这种办报实验反过来也推进了乡村改造工作。第三、四章则通过对《农民》报(1925—1932)文献资料的分析爬梳,结合报社同人的办报理念,来分析该报呈现的“旧农民”和“新农民”各自的特质与内涵,并归结出在这一过程中,该报作为乡村新媒体所采取的形象建构方式。第三章论述了《农民》报运用“耻化”叙事策略建构了“愚、穷、弱、私”的“旧农民”形象,该报希望通过明耻教识来向读者揭示当时中国之困苦、农民之艰苦,以此促使农民群体的自省。第四章沿着前章思路,进一步分析报社同人想象中的具备“知识力、生产力、健康力、团结力”的“新农民”形象,且在这一反向价值建构的过程中,该报作为首份农民报刊创新性地使用了“立典型”的宣传方法,通过塑造新时代的改良理想向读者提示现代农民应有的素质,并引起农民务实发展的自觉。第五章,立足前两章《农民》报对“旧农民”与“新农民”的形象建构过程分析该报如何“化农民”,即培养农民成为新的社会力量进行乡村自治,同时依据报刊栏目内容从文艺、生计、卫生、公民等四个维度考察《农民》报所做的本土化尝试,并详细阐述在这一过程中所凸显的“农民化”表达方式。结语部分则立足民国乡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从实验式办报这一角度出发,来归纳探讨《农民》报如何通过建构农民形象来达成“造就新农民”的终极目标,并基于《农民》报由“乡村教育者”向“农民机关报”的变迁,勾勒出《农民》报作为我国第一份农民报刊的成长历程,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应照了“下乡博士”与底层农村社会的双向互动关系。
刘琪[3](2020)在《共同富裕视域下“确权不确地不确股”村庄的集体成员权益研究 ——以江苏华西新市村为例》文中认为社会主义的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实现共同富裕,发展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是前提和基础,其中农村集体经济是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对推动共同富裕的实现有着重要的意义。集体化村庄发展集体经济,推动共同富裕,相较于现阶段中国大部分地区实行的分散型村庄,集体化村庄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成就更为突出、更引人注目。中国作为典型的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尤其是农民问题的解决与否直接关系到我国共同富裕能否实现。集体化村庄实行土地集体所有、集体使用的集体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其土地产权制度可以概括为“确权不确地不确股”。这里的“确权”是指确认集体成员的权利以及与此相对应的权益,“不确地”是指不确认承包地及其“四至”也即不分田到户。这里的“权益”,则是指集体成员权益。华西新市村是实行“确权不确地不确股”土地产权制度也即走集体化道路的典型,且在共同富裕方面取得的成就引人注目,享有“天下第一村”的美誉,故而本文基于江苏省华西新市村的实证调查开展集体成员权益之分析,分析华西新市村的致富之路与集体成员权益之间存在着何种关系。为此笔者曾同导师以及另一位硕士研究生组成调研小分队,前往华西新市村对集体化村庄集体成员权益进行实地调研。为了保证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完备性,提前做好调研计划,继而随调研小分队驻点华西新市村进行观察调研和访谈调研。基于此,本论文的结构由五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系统阐释共同富裕和“确权不确地不确股”村庄的集体成员权益的核心概念和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介绍集体成员权益的确认方式也即集体成员如何拥有成员权益,且区分核心成员(村民)和非核心成员(村民)两种类型进行归纳和概括;第三部分,基于实证调查阐释华西新市村不同类型的集体成员(村民)享有的相应权益的具体内容,并结合相关专家学者的观点和自身感悟,将集体成员权益分为实体性权益和程序性权益两个方面开展进一步的总结和分析;第四部分,基于华西新市村的实证调查,发现和归纳“确权不确地不确股”村庄集体成员权益内含的问题:集体成员权益出现的经济问题、上层建筑问题、合理分配问题以及公平性问题;第五部分,基于前文所发现和归纳的问题,面向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目标,提出自己对于如何解决相应问题的浅见:发展集体经济、加强民主管理、完善分配制度以及培育新型农民。在共同富裕的视域下,将华西新市村与集体成员权益相结合进行研究,不仅丰富了关于集体成员权益研究的多样性,而且可以帮助人们厘清集体成员权益与共同富裕之间的关系,为早日实现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王棱[4](2020)在《巴人杂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巴人在杂文方面是卓有成就的大家,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创作了大量杂文,进入新中国之后又促成了五十年代杂文创作的短暂复兴,其后因为发表《论人情》《况钟的笔》等招致了残酷的批判和迫害,直至去世。文章以巴人杂文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巴人在现当代两个时期的杂文理论及其创作主题和艺术特征,分析巴人杂文对鲁迅杂文精神的继承。通过对前后两个阶段杂文创作的分析中,总结归纳巴人杂文风格转变的成因,并联系个人成长经历和时代背景,挖掘杂文与人与时代之间的深层联系。绪论部分首先对巴人文学活动和革命活动作了整体介绍,探讨巴人杂文研究的价值和意义;其次梳理巴人小说、诗歌、文学理论及杂文等多方面的成就和研究成果,重点关注巴人杂文方面的研究现状,从而找到当前学界对巴人杂文创作及理论研究的不足,明确论文突破方向。因而论文在对巴人杂文研究基础上,主要从四个方面进行讨论。第一章对杂文的发生、发展进行溯源,辨析与小品文、散文等文类的区别,借鉴富有代表性的现代杂文概念,确定杂文的含义和特征。其次对巴人的杂文创作概况进行分期,即:抗战爆发以前、“孤岛”时期、香港和南洋时期以及新中国时期;再根据其杂文创作的内容和风格划分为两个阶段:1949年以前的杂文创作和新中国时期的杂文创作。最后,总结巴人的杂文创作理论。第二章论述巴人1949年以前的杂文创作主题和艺术特征。1949年以前,巴人的杂文创作主要呈现出强烈的批判性和战斗性,既有对黑暗社会和保守势力的抨击,对日本帝国主义及其依附者的批判和对传统文化心理主要是国民性的解剖,又有对小人物的赞扬和同情。其杂文风格在借鉴学习鲁迅笔法基础上自成一家,表现为对人、对事毫不留情,有犀利泼辣之风。第三章论述巴人新中国时期杂文创作的主题和艺术特征。在新的政治基调与社会环境下,巴人的杂文内容和风格都发生了转变,他快速调整自己的身份立场,积极为完善社会体制献言建议,批评官僚主义、教条主义。其杂文风格整体趋向平和,语言也较“孤岛”时期更为平实,同时重视生活经验,善于抓住典型,但依旧延续了五四人道主义精神,开始关注个体的人,弘扬人情、人性。第四章讨论巴人两个时期不同风格形成的原因。“孤岛”时期的巴人在新中国却因杂文而被判定为“反党反社会主义分子”,在时代革命的浪潮中被迫隐退。不同时代的主动适应和外在因素的强制性规约,其中也隐含着巴人悲剧命运的原因。巴人与同时代人一起发扬了杂文的自由精神和批判意识,在20世纪中国文学史上,发扬鲁迅精神,坚持杂文创作,体现了思想的自由和解放。
叶再兴[5](2019)在《清末以降中国的户政制度与实践(1909-1953) ——以湖南为中心的考察》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主要研究清朝末年至新中国建国初期(1909-1953年)的中国户政制度与实践。本文希望从两个层面展开研究:第一,从制度史的角度勾勒出中国户政制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明晰这一过程的阶段性与连续性,呈现这一过程的曲折性与复杂性;第二,通过以湖南为中心的典型个案研究,深入分析1909-1953年间户政制度的执行实态及其成效,从而丰富、深化学界对这一阶段的户政制度实践的认识;进而希望通过对户政制度的执行实态及其成效的分析,对清末以降中国基层政权建设等问题略作思考。清末以降,中国户政制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是一个断裂与连续并存的过程。20世纪初至50年代是中国户政制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关键时期,在此期间,中国的户政制度经历了两次大的断裂:第一次断裂发生在20世纪的最初十年,清廷为筹备立宪而创制现代户政法规、举办现代人口调查,中国户政制度从此步履蹒跚地走上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之路;第二次断裂发生在20世纪50年代,中共建立全国政权后,废弃南京国民政府时代的户政制度,在借鉴苏联模式的基础上重建户政制度。如果说第一次断裂是传统户政制度与现代户政制度之间的抉择的话,那么第二次断裂则是现代户政制度体系之内不同道路之间的选择。中国现代户政制度自清末宣统年间发轫,经由北洋政府及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继承与发展,期间虽有曲折与反复,但最终于20世纪40年代末期走向成熟与完善。经过系统梳理,本文认为中国户政制度由传统向现代的转型过程大致可分为四个小阶段,即初创时期(1909-1927年)、奠基时代(1928-1934年)、步入歧途时期(1935-1941年)及定于一尊时期(1942-1949年)。在考察中国户政制度由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时,我们不仅要看到其中的断裂,也应看到断裂背后隐伏着的连续性,这种连续性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清末以降的现代户政制度建设,从长期来看,是对中国传统户政制度演进趋势的延续;另一方面,整个清末民国时期,虽然中国的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迭频繁,但整个现代户政制度体系并未出现大的断裂,而是具有极其鲜明的连续性。如果说清末民国时期,历届政府的户政制度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功的话,那么在此期间的户政制度实践——人口普查、保甲户口编查及户籍登记,总体而言却以失败告终。与之相反,中共领导的1953年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虽然过程充满了曲折和复杂性,但最终取得了成功。可以说,清末民国时期户政制度实践的失败,表面上源于制度设计不良及执行困难,背后折射出的是国家权力对基层社会的控制能力和动员能力的贫弱;而1953年人口普查的成功,不仅得益于合理的制度设计和切实的制度执行,从更深的层面来看,实与中共优越的体制及其对基层社会强大的控制能力和动员能力密切相关。
徐碧君[6](2019)在《艺华影业公司企业运作模式及电影创作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艺华影业公司在长达十年的制片活动中,为中国电影市场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专业人才,导演岳枫、王次龙,演员袁美云、周旋都是由艺华公司发掘而出。艺华早期拍摄的大批“左翼”进步影片,使艺华公司成为当时电影界反帝反封建的急先锋,为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左翼”影片的发展产生了积极作用,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教训。后期拍摄的商业娱乐电影,在数量和类型上都极其丰富,为中国类型化影片的探索助力匪浅。“左翼”影片、“软性电影”、“孤岛影片”这些风格鲜明的影片组合在一起,呈现出三十年代国产影片的完美缩影。文章将着重探讨艺华影业公司的企业运作机制,分析其企业组织模式和市场运营机制,探讨艺华公司不同历史时期的制片模式,并通过具体影片,揭示艺华公司所拍摄影片的多元文化展现。最后将艺华公司与同时期其他影片公司横向对比,揭示艺华公司能够在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保持较好营业状况的原因。附录部分则整理了艺华公司不同时期的主要人员构成,公司内部的人员变动一览无余。
顾诗雯[7](2019)在《民国时期学生运动极端现象研究(1931-1937)》文中提出1931—1937年间,“九·一八”事变、华北事变、“七·七”事变等日本侵华事件相继发生,中国民族危机日益深重。为反抗外来侵略,争取民族独立,学生群体主动参与到政治活动中来,成为爱国救亡运动的组成部分。由于学生群体固有的爱国性、激愤性等特点,学生的满腔热血,有时却导致冲突流血等极端现象的发生。当中的突出事件,经由媒体报道和渲染,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和讨论,构成了特殊的社会影响。在传统观念与新思潮,国家危难与集体激愤之间,青年学生做出了自身的行为选择。学生运动极端现象作为群体性事件被推至社会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在群体性事件中,学生开展罢课示威等运动,冲突事件频发。当爱国运动受到压制时,学生通过捣毁机关、焚烧汽车等极端方式进行强烈抵抗。为晋京请愿,各地学生卧轨索车、盘踞车站。这些过程体现了学生与社会其它群体的关系应对。在悲愤的社会空气下,爱国学生断指绝食之自残,蹈海服毒之自杀,以殉国式的极端行为,最大限度表达抗日救国的决心。对学生运动极端现象,社会纷纷作出反应,社会各界通过追悼公祭、慰问抚恤、支援救助等方式,对学生运动进行援助。在对学生救国方式的讨论中,也有人认为不必作无畏牺牲、学生应以学业为主。学生运动极端现象有其特定社会历史原因,及涉世未深青年人的特点,学生自发参与运动,在体现爱国性和正义性的同时,存在盲目性和效仿性等局限。学生爱国运动与学生风潮中的极端现象,以及学生不同缘由下的自杀行为,表露了学生群体的心路历程,展现了学生运动极端现象的社会影响。媒体报道的导向性推动,政府政策的强硬控制,社团活动及社会各界爱国行动的影响,学生运动极端现象频发,社会舆论的导向作用值得探究。
朱东北[8](2018)在《民国合法工会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素来以农为本,工人及工会是“近代性”产生的重要底色。受近代社会转型进程影响,工人数量不断增加,权益意识与日俱增,逐渐成为规模庞大的新生力量。清末民初传统社会崩塌后,各业工会开始普遍发展,无可避免地成为20世纪国家与社会之间的重要环节。其中,1924-1949年,合法工会是一个主要的组成部分,其演变可分为发轫、重构、转型、复建四个时期。这个发展轨迹与城市社会的形成紧密联系,又与乡村社会的变迁不可分割,是传统中国社会内部变迁和接纳世界潮流相互结合的产物,是改造中国社会的一个不可或缺的维度,也是呈现多种社会人群近代化互动关系的载体。从实际情形看,工人加入行帮,主要由寻求庇护”心理促成。对于工会发展来讲,自发需要党治的引导,党治也会与自发相契合,两种趋向呈现了排斥与融合的历史轨迹。在执政与革命并行的时期,虽各地应有多样性的组织样本,工会的纵向、横向架构已具雏形,工会组织形态既符合政党对工运动员需要,也是现实经济产业结构平衡的结果。针对劳资纠纷及衍生的治安问题,依照“全民党”定位及工会法规,国民党形成了由党部、政府主管官署以及工商团体共同参与的调解机制。与此同时,工会活动家群体处于工会运转的枢纽地位,对工会组织与运行的重要性日益显着。在工会及活动家的努力下,边际工人群体从传统的偏重于人情援助向组织援助演变,与旧式联合的区别在于,合法工会不仅致力于所属成员的“互利共济”,也注意从社会公益角度开展活动。从这个意义上讲,处于新兴社会组织的萌芽的时期,民国工会扮演着十分丰富的角色。国民党按照党部指导,政府监督的二元管理模式构建基层社会。在中央以民众训练委员会、民训部指导全国组织治理,国民政府则组成工商部、实业部,对工会进行事务性管理,并先后对全国工会及会员人数进行了调查统计,各地党务指导委员会、民训会也对本地工会进行整理。在全国范围内,国民党前所未有地改变了工会缺乏法律依据的状况。当然,也有必要从“法制”进程与“法治”形态两个方面,考察合法工会面临的存在空间。通过工会化的数量考察,可以了解工会运行的全貌。这一进程中所限定的工会形态分析其合法角色、职能的阶段性变迁,工会管理程序确立,与工会变革形成互动,通过对不同时期工会,以及成员资格、属性、名额作为分析指标,以及职工会、总工会、厂工会个案,可以看出合法工会稳定中改革、改革为了更好的稳定特征。民国社会的转型,不仅意味着“人”的近代化,也意味着“群”的近代化。普通工会中工会领导人与会员有鲜明的分化特征。研究的问题有二:一是工会参与者群体的人格化回归;二是他们所从事的以“公共性”为特征的社会生活空间,揭示工人日常组织生活的会务及问题。就特别系统而言,全国性及关乎国计民生的产业,铁路、海员、矿务、邮务、电务五个国营企业准许组织特种工会。研究将揭示特种工会结构网络扩展化、以及工会成员资格划分取向。通过特种工会与普通工会的对比,形成趋于完整的结论支撑与提升。另外,以铁路基层事务所为个案,分析其组织形态及人员构成,检验特种工会运行机制的效度。劳动争议中工会形成了独特的运行机制。通过通则式与个案式的解释模式,阐述劳资争议事件的工会处境与活动,这种分析可为最后论断提供复证。按照劳资协调的原则,国民党希望在劳方与资方之间达成协调,而不偏向于任何一方,具体为有限罢工与工厂检查办法。劳资调解仲裁体制得以初建,但在实际的运行中逐渐被边缘化,这个假设将为劳资关系提供进一步研究的视野。在此之下,合法工会寻求多样的“斗争手法”,以建立政治互信与足够的合法空间,诸如撇清与“非法”的关联,寻求会员维持与社会援助、团体之间的联络接洽、制度参与、党政请愿,等。抗战爆发以后,为缔造健全的工会体系,国民党实施强制工会化办法。理监事的上层活动与会员心态在团结对外情境中日益脱节。即便在抗战特定情境下,工会同群感及活动具有差异性,工会与“工合”的配合并不顺畅,因对现实情形不同的认知及反思,工会参与者分为强制派与教育派,结果是强制派与中枢意图共同促进了工会发展进入了历史性误区。从互动关系看,中央社会部改隶行政院,地方党部则改为党团形式对工会发挥指导作用。危机环境的国家与工人的互动,体现在工训的进行,及国家策动技术的调适,这些考察趋向于证明抗战时期工会发展仍然偏离国家意志之外。在基层,工会组织的“逆化”日益外显,为求得私利,滥用工会的职业控制权,形成变相的摊派,名利之争下的工会权位,地方总工会,以私沽权,以权生利,已完全不在法度之内。工会不免沦为执行工具与“权斗”砝码,工人的自主性抵制选择以一种不被察觉的方式存在及延续。战后,工会数量及会员数量达到了新的高度,而国民党与工人却日渐疏远。出于对内整合,对外联络需要,国民政府着手重建“全国总工会”。与此同时,大力推动地方工会的组建,一方面限于战前管理体制,另一方面又由于战时体制遗留,促使工会发展处于一个前后“混淆”的畸形空间之中,工会虽名义上是国家治理的参与者,但作为工人的合法代表者,它的民主化基础不足、发展有限。从考察看,并非每个工人都具备参加工会活动需要相应的能力与意愿,这导致工会日常会务参与的不平衡。地方党部的工会参选更为实用主义,在此基础上构建的高级民主,难以名副其实。从国家与社会关系来看,合法工会的最终呈现出传统与现代交融的发展过程,现代为表,传统为里,成为20世纪中国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缩影。民国时期,合法工会作为政府许可的“法人”,担负着主张和维护工人的正当权益的角色,也承接政府劳动施政,国民党训练民众的功能,不仅救济失业,调解工人纠纷,也承接工人教育,引导工人文娱生活。在经费允许的情况下,兴建了各类工人福利设施。从更广阔的视角看,作为工人群体专门性的近代社团,民国工会也开始向公共领域扩张,不仅参与从业者准入,维护行业秩序,也提倡现代意识,参与公共事务与社会公益。尽管如此,由于劳工诉求无不受到政策需求、经济波动、雇主策略、保障机制、工人分化的制约,以及近代工人群体主体地缘、心理、传统的特征,民国工会表现出突出的弱组织化现象。与以往研究不同的是,在这一发展进程中,合法工会对国民党策略的作用有限,反成为工人阶级形成的前提。民国合法工会的发展轨迹,证实了工人阶级形成与发展的多元性和复杂性。对近代及其后历史样貌的塑造,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万茵[9](2015)在《时政记者》文中研究说明引子《柳志忠:从部长到死囚》在《深度调查》栏目播出之后,神州电视台的出镜记者李晓婧便一夜成名。一个初闯京城的姑娘,轻而易举地就浪得如此虚名,作为她的伯乐,短暂的欣慰过后,我在心中升起了一股莫名其妙的愤怒。在电视台一楼大厅一角的咖啡座里,我约见了李晓婧。"你成名了,祝贺你。"本想调侃一下她说"你成‘名记’了",但话已滚到舌尖,觉得不够庄重,临时就咽了回去。"应主任,谢谢,您不给我机会,我今天什么都没有。"
柯云路[10](2014)在《曹操与献帝(二)》文中研究指明第五章一刘备在自己的公馆后院开了一块菜地,每日在那里种菜。这日如往常一样,他在菜地浇水除草忙碌,关羽和张飞则在后院另一处立着箭靶射箭,有一穿着普通百姓服装的人匆匆来到刘备公馆大门外,他就是董承府的家奴秦庆童。秦庆童看了看左右没人,便对门吏说:"请速禀报刘皇叔,董承董国舅前来拜访。"门吏问:"人呢?"秦庆童一指远处:"那顶过来的轿子即是。"门吏赶忙跑到后院菜地,通
二、我给“十五”进一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给“十五”进一言(论文提纲范文)
(1)“X死”类词的考察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的缘由和意义 |
1.2 研究现状 |
1.2.1 本体研究 |
1.2.2 个体研究 |
1.2.3 外部研究 |
1.3 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的重点 |
1.3.1 存在的问题 |
1.3.2 本文的重点 |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4.1 描写与解释相结合 |
1.4.2 共时与历时相结合 |
1.4.3 对比研究 |
1.5 语料的来源 |
第二章 唯补副词“要/半/贼死”个性特征与选择限制 |
2.1 句法分布与功能搭配 |
2.1.1 句法功能 |
2.1.2 补充对象 |
2.1.3 音节搭配 |
2.2 补语标记的选择倾向 |
2.2.1 补语标记的混用 |
2.2.2 补语标记的选用 |
2.3 语义特征和表达功用 |
2.3.1 指己和指他 |
2.3.2 主观性与客观性 |
2.3.3 感情色彩倾向 |
2.4 小结 |
第三章 “冒/拼/抵死”的个性特征与表义特点 |
3.1 句法功能与句式选择 |
3.1.1 句法功能 |
3.1.2 句类和句式选择 |
3.2 语义表现与表义特征 |
3.2.1 “拼死”的焦点标记与能愿目的倾诉 |
3.2.2 “抵死”的否定倾向与极量态度表达 |
3.2.3 “冒死”的多维时间与积极色彩倾向 |
3.3 主观性与虚化程度差异 |
3.3.1 客观性与情状描述 |
3.3.2 情绪化与主观评价 |
3.3.3 评注性与主观推测 |
3.3.4 虚化程度差异 |
3.4 小结 |
第四章 “死死”的多角度考察 |
4.1 分布搭配和共现选择 |
4.1.1 句法分布 |
4.1.2 搭配关系 |
4.1.3 特定的连用和共现 |
4.2 “死死”的语义特征和表达功用 |
4.2.1 语义特征 |
4.2.2 情感倾向 |
4.3 描摹性向评注性过渡 |
4.3.1 生动画面的描摹 |
4.3.2 形象情状的刻画 |
4.3.3 主观态度的表露 |
4.4 小结 |
第五章 “X死”的演变特点、动因和机制 |
5.1 副词“X死”的虚化历程 |
5.1.1 由动词虚化而来 |
5.1.2 由补语虚化而来 |
5.1.3 由单音节副词重叠而来 |
5.2 “X死”虚化的动因 |
5.2.1 位置凝固化 |
5.2.2 语义扩大化 |
5.2.3 语用主观化 |
5.2.4 使用高频化 |
5.3 “X死”虚化的机制 |
5.3.1 类推机制 |
5.3.2 语境吸收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X死”类词的去禁忌化研究与调查 |
6.1 语言禁忌的定义 |
6.1.1 称谓类(长辈或祖宗的名讳等) |
6.1.2 死亡或凶祸类(灾病、凶祸等) |
6.1.3 詈骂语 |
6.1.4 个人隐私类(年龄、薪资、个人信息等) |
6.2 死亡类禁忌语的去禁忌化 |
6.2.1 “死”的去禁忌化 |
6.2.2 “死”和“X死”类词的去禁忌化 |
6.3 “死”和“X死”类词接受度调查及讨论 |
6.3.1 问卷调查的内容 |
6.3.2 问卷设计和数据设计的几项说明 |
6.3.3 调查结果分析及讨论 |
6.3.4 “死”和“X死”类词接受度调查 |
6.4 “死”和“X死”类词去禁忌化的成因和机制 |
6.4.1 词语意义的扩大化 |
6.4.2 心理距离的疏远化 |
6.4.3 求异心理的放纵化 |
6.5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要死/半死/贼死”修饰对象词表 |
附录二 “要/半/贼死”的补语标记选择 |
附录三 “要死/半死/贼死”修饰的对象情感色彩倾向 |
附录四 “抵死”的搭配倾向 |
附录五 “死”和“X 死”类词接受度调查及讨论问卷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造就“新农民”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农民》报对农民形象的建构(1925-193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起 |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一)对《农民》报本体的研究价值 |
(二)对中国当下乡村建设路径的传媒实践的意义 |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
一.关于民国乡村建设运动及其时传播实践的研究 |
(一)民国乡村建设运动 |
(二)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的传播实践 |
二.关于《农民》报的研究 |
三.关于农民形象的研究 |
第四节 研究方法、思路及创新点 |
一.研究方法 |
二、研究思路 |
三、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下乡博士的文化躬耕:《农民》报创刊与发展 |
第一节 办报缘起:“救国”与“救民” |
一、民国时期的乡村建设运动 |
二、《农民》与中华平民教育促进会总会 |
第二节 办报宗旨与目标:从“乡村教育者”到“农民机关报” |
一、“乡村教育者” |
二、“农民机关报” |
第三节 主持人群体:下乡博士的“文化躬耕” |
一、别样救国:从传统仕子到下乡博士 |
二、“到农村去”:从口号到行动 |
第四节 报刊流变:作为实验的农民报刊 |
一、北京时期(1925年3月1 日-1929年2月21 日) |
二、定县时期(1929年3月1 日-1932年7月16 日) |
三、新《农民》周刊时期(1934年12月31 日-终刊) |
第五节 栏目设置:启蒙色彩与本土化色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苦”与“耻”:自省下的“旧农民” |
第一节 四苦俱罹,谓之“旧农民” |
一、愚(知识贫瘠) |
二、穷(农业落后) |
三、弱(健康卫生观念缺乏) |
四、私(国民常识缺失) |
第二节 《农民》报中的“耻化”叙述策略 |
一、“羞耻感”:一种民族主义情感 |
二、明国耻:民族须救亡图存 |
三、知民辱:农民应自觉再造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力”与“立”:想象中的“新农民” |
第一节 四力兼备,谓之“新农民” |
一、知识力 |
二、生产力 |
三、强健力 |
四、团结力 |
第二节 《农民》报中的“立典型”宣传方法 |
一、“平教新闻”:树立乡村平民教育的典型人物 |
二、读者来信:设立乡村平民学生的范例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化农民”与“农民化”:造就“新农民” |
第一节 作育“新农民”的四个方面 |
一、文艺(以启民智) |
(一)农谚俗语 |
(二)故事 |
(三)图画 |
(四)戏剧 |
二、生计(以强民生) |
(一)改良农业 |
(二)促进农村合作事业 |
三、卫生(以健民力) |
(一)普及卫生常识 |
(二)鼓励团体游戏 |
四.公民(以张民气) |
(一)移植现代观念 |
(二)培养公民意识 |
(三)发扬国族精神 |
第二节 “农民化”的表达方式 |
一、“农民化”的前提:对农村的更深刻理解 |
(一)乡村社会调查 |
(二)“社会调查栏目”:理解与共享 |
二、形式与内容:课本化与日常化 |
(一)课本化的形式 |
(二)日常化的内容 |
本章小结 |
结语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3)共同富裕视域下“确权不确地不确股”村庄的集体成员权益研究 ——以江苏华西新市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总体思路与研究方法 |
四、研究对象情况介绍 |
五、研究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界说 |
第一节 核心概念的内涵界定 |
一、共同富裕的内涵 |
二、“确权不确地不确股”村庄的内涵 |
三、集体成员权益的内涵 |
第二节 理论依据 |
一、共同富裕理论 |
二、农村集体所有制理论 |
三、集体成员权理论 |
第三节 共同富裕与集体成员权益的关系 |
一、完善集体成员权益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必经之路 |
二、共同富裕为完善集体成员权益指明方向 |
第二章 华西新市村集体成员权益的确认 |
第一节 华西新市村集体成员权益的确认 |
一、华西新市村核心成员权益的确认 |
二、华西新市村非核心成员权益的确认 |
第二节 华西新市村集体成员权益的特殊类型 |
一、关于出嫁女的集体成员权益确认 |
二、关于新增人口的集体成员权益确认 |
三、关于大学生的集体成员权益确认 |
四、关于现役军人的集体成员权益确认 |
第三章 华西新市村集体成员权益的具体内容 |
第一节 华西新市村的实体性权益 |
一、职位选择权益 |
二、薪酬分配权益 |
三、别墅获得权益 |
四、集体福利权益 |
第二节 华西新市村的程序性权益 |
一、知情权 |
二、参与权 |
三、监督权 |
四、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第四章 “确权不确地不确股”村庄成员权益问题归纳 |
第一节 集体成员权益的经济基础问题 |
一、钢铁厂发展急需转型 |
二、旅游业发展颇具争议 |
第二节 集体成员权益的上层建筑问题 |
一、强人领导模式 |
二、家族势力庞大 |
第三节 集体成员权益的合理分配问题 |
一、福利分配不公 |
二、收入差距较大 |
第四节 集体成员之间的公平性问题 |
一、“搭便车”现象严重 |
二、新老村民差距明显 |
第五章 完善集体成员权益的路径选择 |
第一节 发展集体经济 |
一、发展农村特色产业 |
二、坚持集体经济模式 |
第二节 加强民主管理 |
一、完善选举工作机制 |
二、完善干部队伍建设 |
三、明确组织机构职能 |
第三节 完善分配制度 |
一、完善工资收入制度 |
二、完善分配标准制度 |
第四节 培育新型农民 |
一、培育农民主体意识 |
二、培育农民创新意识 |
三、培育农民共同体意识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4)巴人杂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意义和价值 |
二、研究现状综述 |
三、研究内容与方法 |
第一章 巴人杂文创作及理论概述 |
第一节 巴人杂文创作概述 |
第二节 巴人杂文创作理论 |
第二章 1949年以前:一切为了战斗 |
第一节 1949年以前杂文创作主题 |
第二节 1949年以前杂文创作艺术特征 |
第三章 新中国时期:关注人情,提出建议,趋向平和 |
第一节 新中国时期杂文创作主题 |
第二节 新中国时期杂文创作艺术特征 |
第四章 巴人杂文创作转变缘由 |
第一节 革命理想与时代交融中散发的光和热 |
第二节 文学创作与政治体制冲突下的悲剧命运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巴人杂文创作年表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5)清末以降中国的户政制度与实践(1909-1953) ——以湖南为中心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户政概念浅释 |
第二节 研究现状及述评 |
第三节 研究资料及区域 |
第四节 论文结构及内容 |
第一章 清末及北洋时期的户政观念、制度与实践 |
第一节 遗产: 中国传统户政制度的源流、特点及现代转型意涵 |
第二节 开端: 清朝末年的户政观念、制度与实践 |
第三节 承续: 北洋时期的户政制度与实践 |
第四节 小结 |
第二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的户政制度 |
第一节 奠基时代 |
第二节 步入歧途 |
第三节 定于一尊 |
第四节 达致标准 |
第五节 小结 |
第三章 南京国民政府时期湖南的户政实践 |
第一节 调查自治户口 |
第二节 编查保甲户口 |
第三节 实施户籍登记 |
第四节 小结 |
第四章 1953年湖南省第一次全国人口普查 |
第一节 缘起与制度安排 |
第二节 挑战与应对之策 |
第三节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艺华影业公司企业运作模式及电影创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立论依据 |
二、研究现状与研究方法 |
第一章 艺华公司发展史 |
第一节 阻碍丛生的初期制片(1933年8 月——1935年12 月) |
第二节 日渐成熟的中期发展(1935年12 月——1937年8 月) |
第三节 孤岛时期的最后挣扎(1938年5 月——1942年4 月) |
第二章 艺华影业公司的企业运作机制 |
第一节 艺华的企业组织模式 |
一、企业资金的来源和使用 |
二、企业人员组织演变 |
三、艺华公司企业组织模式综述 |
第二节 艺华公司的市场运营机制 |
一、市场运营 |
二、发行放映 |
第三章 艺华公司的影片创作 |
第一节 左翼影人引导下的初期独立制片 |
第二节 统一管理下的影片试制 |
第三节 影片创作中的多维艺术选择 |
结语 艺华影业公司企业经营再评判 |
参考文献 |
附录 艺华公司人员构成年表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
致谢 |
(7)民国时期学生运动极端现象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言 |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
(一) 选题缘由 |
(二) 研究目的与意义 |
二、研究现状 |
(一)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专门研究 |
(二)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相关研究 |
三、“极端”概念的界定 |
四、研究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与不足之处 |
(一) 研究方法 |
(二) 研究思路 |
(三) 创新与不足之处 |
第一章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原因 |
第一节 传统礼义与社会思潮 |
一、传统道德观和生死观 |
二、社会改造思潮的风起云涌 |
第二节 国家危难与公众情绪 |
一、“九·一八”事变与东北学生流亡 |
二、华北事变与“一二·九”运动 |
三、“七·七”事变与日本全面侵华 |
第二章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表现 |
第一节 群体性事件 |
一、冲突事频发 |
二、捣毁与索车 |
三、伤人与被伤 |
第二节 个人行为 |
一、自残——不作瓦之全 |
二、自杀——盼唤醒国人 |
第三章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社会反应 |
第一节 对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肯定 |
一、追悼与公祭 |
二、慰问与抚恤 |
三、支援与救助 |
第二节 对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否定 |
一、不必作无谓牺牲 |
二、学生以学业为本 |
第四章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特点 |
第一节 爱国性和正义性 |
一、学生群体自发的爱国行为 |
二、反对非正义战争 |
第二节 盲目性与效仿性 |
一、盲目参与运动 |
二、效仿他人行为 |
第五章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的评析 |
第一节 学生爱国运动与校内学生风潮 |
第二节 青年学生不同自杀缘由之对比 |
第三节 学生运动中极端现象频发与社会舆论导向 |
一、媒体报道推动 |
二、政府政策转向 |
三、社团活动及社会各界爱国行动影响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学术成果 |
(8)民国合法工会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民国工会研究述评 |
1.2 史料、概念与方法 |
1.3 研究思路与结构 |
第2章 发轫:合法工会的蜕变 |
2.1 民初工会崛起的背景 |
2.2 从行会到工会 |
2.3 自发与党治:工会形成的轨迹 |
2.4 国家与工会的沟通形式 |
第3章 组织活动与现代事业 |
3.1 工会的组织形态初建 |
3.2 工会活动家的产生 |
3.3 社会援助的开展 |
3.4 越界、混乱与新秩序 |
第4章 重构:制度塑造和组织实态 |
4.1 国民党工运的停顿与重整 |
4.2 党治与整理:过渡性的转换机制 |
4.3 表与里:制度话语与地方秩序 |
第5章 变革的张力、技术与向度 |
5.1 工会化测评(一) |
5.2 会结构的演变 |
5.3 职工会、总工会及厂工会 |
第6章 从“人”到“群”的互动空间 |
6.1 工会及会员 |
6.2 会务运行状况 |
6.3 有限的公共空间 |
6.4 文娱活动 |
第7章 特别系统:特种工会的组织形态 |
7.1 组织网络的合法扩展 |
7.2 会员划归:以海员工会为例 |
7.3 基层实态:以“分事务所”为例 |
第8章 劳资争议处理(上) |
8.1 日常处理形态 |
8.2 重大调处机制 |
8.3 合法工会的“强”、“弱”转移 |
第9章 劳资争议处理(下) |
9.1 工潮与政府因应 |
9.2 合法化行为:新新公司工潮案 |
第10章 转型:战时工会反思与调适 |
10.1 工会化测评(二) |
10.2 出会与入会:工会“同群感”的量度 |
10.3 “趋上”抑或“附下”:工会走向的论争 |
10.4 “工合”与工会:互通与问题 |
第11章 国家意志与工人意愿的折冲 |
11.1 从工人教育到工人训练 |
11.2 战时调适:示范、奖励与福利 |
11.3 法外空间:异化与抵制 |
第12章 复建:结构变革与角色困境 |
12.1 工会管理体制调适 |
12.2 工会化测评(三) |
12.3 地方工会的重组及运行 |
12.4 战后工会的权威关系 |
第13章 经济社会中的工会作为 |
13.1 劳工政策的进展 |
13.2 工会的政治参与:以选举为例 |
13.3 程序化的代理:从“规约”到“世俗” |
第14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 |
(9)时政记者(论文提纲范文)
一、世事难料 |
二、无处可逃 |
三、如鱼得水 |
四、巴黎春天 |
五、忙里偷闲 |
六、青春冲动 |
七、情场失意 |
八、新城巧遇 |
九、销魂时刻 |
十、时政记者 |
(10)曹操与献帝(二)(论文提纲范文)
第五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九 |
第六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第七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七 |
八 |
第八章 |
一 |
二 |
三 |
四 |
五 |
六 |
尾声 |
四、我给“十五”进一言(论文参考文献)
- [1]“X死”类词的考察及应用[D]. 孙明.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7)
- [2]造就“新农民” ——民国乡村建设运动中《农民》报对农民形象的建构(1925-1932)[D]. 随睿. 安徽大学, 2020(08)
- [3]共同富裕视域下“确权不确地不确股”村庄的集体成员权益研究 ——以江苏华西新市村为例[D]. 刘琪.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4]巴人杂文研究[D]. 王棱. 西南大学, 2020(02)
- [5]清末以降中国的户政制度与实践(1909-1953) ——以湖南为中心的考察[D]. 叶再兴. 厦门大学, 2019(08)
- [6]艺华影业公司企业运作模式及电影创作研究[D]. 徐碧君.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7]民国时期学生运动极端现象研究(1931-1937)[D]. 顾诗雯. 安徽大学, 2019(07)
- [8]民国合法工会研究[D]. 朱东北. 吉林大学, 2018(12)
- [9]时政记者[J]. 万茵. 百花洲, 2015(05)
- [10]曹操与献帝(二)[J]. 柯云路. 当代(长篇小说选刊), 201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