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患病海狸鼠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论文文献综述)
王宇翔[1](2020)在《福建省内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目的: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KP)是圈养环境下野生动物临床常见的条件致病菌和人畜共患病原,其感染人类到灵长类、杂食类、猫科、犬科、草食类哺乳动物,以及鸟类,两栖爬行类,甚至水生动物等各门类动物。兽医针对该菌所使用的抗生素等药物所引发的耐药问题愈发显现,多重耐药菌株亦不断涌现。本文通过了解福建省内三家动物园多种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以及动物体内分离出的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情况与耐药基因类型,研究其耐药性与耐药基因之间的相关性,分析比较不同种类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情况及耐药情况的异同,以及分离菌株的耐药表型与其携带耐药基因间的关系,以提高兽医与其它动物工作者防治肺炎克雷伯菌的认识,为未来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防控工作以及相关的公共卫生安全工作提供依据。方法:采集福建省内三家动物园不同种类的圈养野生动物的粪便,其中福州动物园80份,三明市某动物园80份,南平市某动物园90份。从粪便样本中分离鉴定出肺炎克雷伯菌,使用平板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庆大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性分析;用常规PCR法对耐药菌株所携带的相关耐药基因进行检测。进而分析肺炎克雷伯菌耐药基因与耐药表型之间的关系。结果:1.细菌分离;三个动物园250份动物粪便样品中分离鉴定出110株肺炎克雷伯菌。南平某动物园的分离率最高为47.8%(43/90),三明动物园和福州动物园分离率分别为47.5%(38/80)与36.3%(29/80)。灵长类动物的分离率最高,总体达60.6%(49/81),南平某动物园高达73.7%(14/19)。肉食类动物肺炎克雷伯菌分离率在25%(8/32)上下,分离率显着低于杂食类动物35%(11/30)以及草食类动物57.9%(22/38),(P<0.05)。2.耐药性检测:三个动物园所分离的110株肺炎克雷伯菌对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四环素、氯霉素、多粘菌素、亚胺培南、环丙沙星、呋喃妥因、庆大霉素等药物的耐药情况,耐药率最高的为呋喃妥因,占80.9%(89/110),其次是多黏菌素,占71.8%(79/110)。耐药率最低的是亚胺培南,没有测出耐药菌株。此外对庆大霉素、头孢唑林、头孢噻肟、四环素、氯霉素和环丙沙星均有不同程度的耐药。3.耐药基因检测:检测的17种耐药基因中有15种被检测到,未检出bla SHV基因。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oqx A检出率最高为75.5%,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amp C检出率也较高为60%。多粘菌素耐药率达到了71.8%(79/110),而多粘菌素耐药基因mcr-1本次却未检出。结论:(1)肺炎克雷伯菌总分离率为44.0%(110/250),其中南平动物园分离率最高,达到了47.7%(14/19)。各类动物样品中灵长类动物的分离率最高,可能由于灵长类动物和人类亲源关系较近,更加容易感染。(2)耐药表型方面,福州动物园总体耐药水平最低;三明某动物园在庆大霉素、头孢唑啉、头孢噻肟和环丙沙星的耐药水平高于南平某动物园;而四环素和氯霉素则正好相反。(3)耐药基因型方面,四环素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相关性最好。而其他抗生素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型匹配度不佳。耐药基因oqx A和oqx B本实验中有高检出率(75.5%和23.6%)。oqx A和oqx B除了介导氟喹诺酮类抗生素耐药外,还会导致氯霉素和呋喃妥因低到中等水平的耐药,可能是导致氯霉素和呋喃妥因耐药表型和耐药基因关联性不佳的一个重要原因。(4)头孢类和喹诺酮类耐药菌检出率低(皆为4.5%),然而相关耐药基因检出率较高。实际药敏实验中检出大量中介态菌,提示动物园日常管理时要注意合理用药和加强饲养管理。
刘志刚[2](2020)在《患病江豚微生态变化及迁地背景下江豚保护性研究》文中提出长江江豚是生活在长江中下游及鄱阳湖、洞庭湖等沿江大型湖泊的淡水豚类物种。近年来,随着工农业经济的快速发展,长江生态遭受严重破坏,长江江豚的栖息地环境持续恶化,导致其种群数量快速下降,由20世纪90年代的2700头,下降至2017年的1014头。目前,长江江豚处于极度濒危状态。迁地保护是进行长江江豚保护的重要举措之一,在江豚保种和科学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疾病感染和饲养管理技术欠缺严重制约了迁地保护区江豚的健康生长和种群繁育。近年来,长江江豚疾病频发,而关于长江江豚病原学(细菌和病毒)方面的研究几乎处于空白,迁地保护区饲养管理不当又时常引起江豚死亡率高和繁殖效率低。因此,有必要对长江江豚感染性疾病和迁地保护区江豚的饲养管理开展系统性研究,初步了解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和病毒性疾病的流行病原,掌握长江江豚主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建立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的技术规范。本研究开展了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的病原学调查;长江江豚病料样本的病毒群落研究;长江江豚6种危害较大细菌的生物学特性研究;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研究,研究结果如下:1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通过细菌的分离培养、染色镜检、理化鉴定、PCR鉴定等,对462份长江江豚呼吸孔、粪便、血液、内脏组织、皮肤病灶、腹腔积液、胸腔积液等样品进行了细菌的分离鉴定,同时使用16S r DNA高通量测序对患病长江江豚和健康长江江豚的肠道菌群进行了研究。结果从462份长江江豚样本中,获得655个细菌纯培养,分离鉴定成功31种细菌,分别为温和气单胞菌(Aeromonas sobria)、表皮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epidermidis)、巨大芽孢杆菌(Bacillus megaterium)、微球菌(Micrococcus)、坚强芽孢杆菌(Bacillus firmu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变形杆菌(Proteus)、肺炎克雷伯菌(Klebsiella pneumoniae)、嗜麦芽窄杆菌(Stenotrophomonas maltophilia)、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产气荚膜梭菌(Clostridium perfringens)、乳酸杆菌(Lactobacillus)、链球菌(Streptococcus)、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诺卡氏菌(Nocardia)、弧菌(Vibrio)、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魔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肠球菌(Enterococcus)、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弯曲杆菌(Campylobacter)、黄杆菌(Flavobacterium)、蜡样芽孢杆菌(Bacillus cereus)、粪肠球菌(Enterococcus faecalis)、志贺样邻单胞菌(Plesiomonas shigelloides)、维氏气单胞菌(Aeromonas veronii)、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和丹毒丝菌(Erysipelothrix),其中产气荚膜梭菌、弧菌、爱德华菌等11种细菌在长江江豚属首次发现,大肠杆菌、气单胞菌、铜绿假单胞菌、葡萄球菌在所有样品中检出率相对较高;肠道内容物高通量测序,共检测到菌属340种,其中15种为潜在致病菌属,分别为埃希氏菌属、乳杆菌属、链球菌属、绿脓杆菌属、假单胞菌属、黄杆菌属、气单胞菌属、诺卡氏菌属、弧菌属、巴氏杆菌属、葡萄球菌属、魔氏摩根菌、肠球菌、幽门螺旋杆菌、弯曲杆菌。2长江江豚主要致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利用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兽医药理学和兽医病理学方法对分离自长江江豚的6种主要致病菌(嗜水气单胞菌、维氏气单胞菌、杀鲑气单胞菌、魔氏摩根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进行了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显示,分离菌株按照常规方法进行培养,均可良好生长,与其他动物源细菌无明显差异;生化研究和16s r RNA序列测定结果与各菌最初鉴定结果表型一致;细菌耐药性研究结果显示,6种菌均存在一定程度的耐药性,以大肠杆菌的耐药性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弱,气单胞菌属不同菌之间耐药性存在一定差异;BALB/c小鼠致病性试验证实,6种菌对小白鼠均有致病性,以维氏气单胞菌和杀鲑气单胞菌的致病力最强,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力最弱,感染小白鼠剖解病理变化存在一定差异,但主要以肺脏瘀血、出血和肝脏瘀血、变性和坏死为主。3长江江豚病毒性疾病研究初探通过病毒宏基因组学研究方法,对收集自2017-2019年野外患病死亡的长江江豚组织病料(心脏、肝脏、脾脏、肾脏、皮肤等)进行了病毒群落研究和分析。结果共获得10600个重叠序列(contigs),检测到病毒65个,其中,基于参考序列鉴定出病毒25种,Denovo序列鉴定病毒42种。科水平上,两种方法鉴定出的优势病毒为肌尾噬菌体科(Myoviridae)、疱疹病毒科(Herpesviridae)、逆转录病毒科(Retroviridae)、长尾噬菌体科(Siphoviridae)、线头病毒科(Nimaviridae)、阿克曼病毒科(Ackermannviridae)、痘病毒科(Poxviridae)、丝状噬菌体科(Inoviridae)、短尾噬菌体科(Podoviridae)、砂粒病毒科(Arenaviridae)、有尾噬菌体目未分类病毒科(Caudovirales unclassified)。除疱疹病毒外,噬菌体病毒、逆转录病毒、线头病毒、痘病毒和砂粒病毒等均为首次在长江江豚上发现。4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研究通过临床大量实践和数据分析,分别对迁地保护区大水域、围网环境下和疗养池中生长的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技术进行了研究,结果,总结制定出迁地保护区大水域、围网环境下和疗养池中长江江豚饲养管理的技术规范,计算统计出长江江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的正常阈值,发现了长江江豚各生理生化指标与江豚疾病诊断间的相关性,建立了长江江豚健康体检的技术规范和健康评价标准,基本形成了长江江豚常见疾病诊断与治疗的方法技术体系,其中通过静脉滴注对患病长江江豚进行治疗的技术在国内处于领先水平。综上所述本研究首次系统阐明了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的流行特点;初步探明了长江江豚病料样本病毒群落的结构和组成,并首次发现了大量的长江江豚源病毒;揭示了6种常见致病菌的生物学特性,提供了细菌性疾病药物治疗和疫苗研发的参考信息;建立了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饲养管理和疾病诊疗的技术规范。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控是迁地保护区长江江豚管理的两个重要方面,也是当前长江江豚保种面临的主要问题,知己(不断提高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和疾病防治水平等)和知彼(掌握长江江豚传染性疾病的流行特点、病原的生物学特性、长江江豚生长特性和各个生长阶段的饲养管理要点等),方能有效解决长江江豚在迁地保护过程中疾病防控盲目和饲养管理欠缺的现状,为长江江豚、中华白海豚等鲸类动物的健康成长和种群繁育提供理论支持。
张露珊[3](2020)在《芦丁对无乳链球菌分选酶A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文中认为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又被称为B族链球菌,是一种会导致人体和动物患病的重要病原体,该菌也会引起水生物种的多种疾病。无乳链球菌在水产养殖中是导致罗非鱼患病的主要致病菌,抗生素是治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的主要手段。然而由于抗生素的不合理使用,无乳链球菌产生了严重的耐药性,导致抗生素治疗效果下降甚至失败,严重威胁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因此,亟待研发全新机制的抗罗非鱼无乳链球菌感染的药物。中草药在我国具有长久的使用历史,具有原材料来源广泛、低毒或无毒性、活性物质多等优势,中草药成为代替抗生素治疗疾病的首要选择。分选酶A(Srt A)是一种转肽酶,是由大部分革兰氏阳性菌分泌的,与细菌粘附在宿主细胞表面的过程有关,是研究抗革兰氏阳性菌药物的靶标。本文以Srt A为靶标,研究了芦丁对无乳链球菌体外致病力的作用,研究结果如下:1. 本文首先对无乳链球菌ATCC 51487的Srt A进行了研究,通过采用分子克隆、原核表达纯化和活性试验等一系列方法,探索了无乳链球菌重组Srt A的表达纯化条件和功能。结果显示,试验构建的srt A△N82-p GEX-6p-1载体转化至BL21(DE3)后,在37℃条件下经1 mmol/L IPTG诱导表达6 h后可得到大量的可溶性蛋白,通过亲和层析和离子交换层析,纯化后其纯度大于85%,纯化后的Srt A与底物作用后,可显着提高反应体系的荧光强度,表明得到的Srt A具有较好的生物活性。2. 采用荧光共振能量转移(FRET)法测定天然化合物芦丁对Srt A活性的抑制作用。通过测定芦丁对Srt A的催化活性的抑制作用,进一步测试了芦丁对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生长曲线、对人纤维连接蛋白的粘附作用以及对生物被膜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芦丁对无乳链球菌的MIC>256μg/m L,芦丁在0-256μg/m L的浓度间不影响无乳链球菌的生长,芦丁浓度为16μg/m L及以上时,显着抑制无乳链球菌对人纤连蛋白的黏附,芦丁浓度为8μg/m L及以上时,能显着抑制生物被膜的形成。3. 本文制备了兔源Srr1的多克隆抗体,研究了不同浓度芦丁对Srr-1在无乳链球菌细胞壁上的锚定作用。Dot-blot结果显示随着药物浓度的增加Srr1在无乳链球菌表面的锚定逐渐减少,当药物浓度为32μg/m L时,没有明显的印迹。结果表明芦丁能通过抑制Srt A活性减少Srr1在无乳链球菌表面的锚定。综上所述,芦丁能在不抑制无乳链球菌生长的前提下抑制Srt A的活性;减少无乳链球菌对人纤连蛋白的粘附和生物被膜的形成;减少毒力蛋白Srr-1在无乳链球菌表面的锚定。该研究提示芦丁可以作为治疗无乳链球菌罗非鱼感染的有效治疗药物。
郭富强[4](2018)在《温度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致病机制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罗非鱼具有优良的生物学特性,能在恶劣的水质环境中生存,是一种重要的淡水养殖鱼类,也是我国南方地区重点推广养殖的优良品种之一。然而近年来随着罗非鱼养殖密度的提高、养殖水质的恶化,包括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柱状黄杆菌(Flabobacterium columnare)、嗜水气单胞菌(Aeromonas hydrophila)、鮰爱德华氏菌(Edwardsiella ictaluri)等病原感染所引起的疾病已严重制约着罗非鱼养殖业的健康发展。其中,由海豚链球菌(Streptococcus iniae)和无乳链球菌(Streptococcus agalactiae)感染引起的链球菌病给罗非鱼养殖业造成的损失最为严重。我国2008年以前罗非鱼病害较少,且以海豚链球菌病为主,2009年在我国海南省大规模暴发罗非鱼无乳链球菌病之后,无乳链球菌就成为危害我国罗非鱼产业最严重的病原菌。研究发现,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的致病性与温度密切相关,当水温超过32°C时较易引起罗非鱼链球菌病的流行和暴发。温度影响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的致病机制尚不清楚。本文通过研究不同水温下无乳链球菌在罗非鱼体内的动态变化及培养温度对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来阐述温度介导无乳链球菌对罗非鱼的致病作用机制。主要的研究内容与结论如下:1不同水温下无乳链球菌在罗非鱼体内的动态分布和消除规律采用平板活菌计数的方法,以人工腹腔注射无乳链球菌的尼罗罗非鱼为研究对象,对25°C、29°C和33°C三个实验组罗非鱼进行无乳链球菌的体外分离、培养和计数,并分析感染无乳链球菌后随时间的延长不同实验组罗非鱼脑、肝脏、脾脏和肾脏四个组织中无乳链球菌的增殖和消除规律。结果显示,养殖水温越高,无乳链球菌在罗非鱼体内的增殖速度越快,达到浓度峰值时的浓度越高,达到浓度峰值后的消除速度越快,因此推测水温可以影响无乳链球菌在罗非鱼体内的增殖速度和存活时间。各实验组脾脏中无乳链球菌达到浓度峰值的量均显着高于同一实验组其它组织中无乳链球菌浓度峰值的量,推测脾脏是无乳链球菌入侵罗非鱼的靶器官。2不同水温下罗非鱼体内各组织中无乳链球菌的定量分析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不同感染时间段25°C恒温组、25°C升温组、29°C恒温组、33°C恒温组和33°C降温组五个实验组罗非鱼肝脏、脑、肠、鳃、脾脏、头肾、体肾七个组织中病原菌浓度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2 h后即可在不同实验组的七个组织中检测到无乳链球菌,因此推测无乳链球菌在罗非鱼体内的扩散速度较快;养殖水温越高,无乳链球菌在罗非鱼体内的繁殖速度越快、对罗非鱼的致死率也越高,温度的急剧升降也能够显着影响无乳链球菌的增殖速度及对罗非鱼的致死率,因此推测温度是影响无乳链球菌在罗非鱼体内繁殖速度的关键因素。33°C恒温组中头肾、肠道、脾脏中无乳链球菌浓度峰值的量均显着高于其它实验组同种组织中无乳链球菌浓度峰值的量,推测头肾、肠道和脾脏是无乳链球菌入侵罗非鱼的靶器官。本实验为深入研究温度对罗非鱼链球菌病致病机理的影响奠定基础。3不同培养温度对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通过对比不同培养温度下无乳链球菌的生长能力,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在体外的生长速度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加快,达到对数生长期的时间也随之缩短,表明温度能够影响无乳链球菌的增殖速度。通过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cfb、cylE、hylB、fbsA、bibA、pi-2b等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在不同培养温度条件下的表达水平。实验结果显示,无乳链球菌的多个毒力基因的表达均受温度的影响。把无乳链球菌培养到稳定期后,cfb、fbsA、bibA、pi-2b和cylE等毒力基因的相对表达量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毒力基因hylB的相对表达量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而下降,因此推测温度能够通过影响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的表达进而影响其对罗非鱼的致病力。
杨移斌,宋怿,杨秋红,刘永涛,杨先乐,艾晓辉[5](2018)在《乌鳢(Channa argus)源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文中研究表明对患病乌鳢(Channa argus)进行病原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为乌鳢病害防控提供参考。从江西南昌某养殖场发病的乌鳢肝、肾、脾和溃烂肌肉中分离到一株病原菌JX15,对JX15株进行形态学观察、理化特性测定及分子生物学方法鉴定,并对JX15株进行人工感染试验和药敏试验。理化特性测定和16S rRNA与gyr B[DNA促旋酶(gyrase)B亚基]基因序列分析表明,JX15株被鉴定为摩氏摩根菌。病理学和致病性试验显示,病鱼肝、肾、脾及溃烂皮肤肌肉等组织器官具有典型病理变化,人工感染的乌鳢出现与自然发病类似症状,且从发病乌鳢体内分离到与菌株JX15一致的菌株,可以断定菌株JX15是本次乌鳢发病的病原菌,其LD50为3.4×105cfu·g-1。JX15株对氟苯尼考、诺氟沙星及头孢噻肟等7种药物高度敏感,对呋喃唑酮、氯霉素、卡那霉素及链霉素4种药物中度敏感;对环丙沙星、苯唑西林及青霉素等11种药物耐药。本研究证明了江西南昌某养殖场的乌鳢溃烂病是由摩氏摩根菌感染所引起的,可选用氟苯尼考、头孢噻肟、新霉素、妥布霉素、庆大霉素、阿米卡星等6种药物进行治疗。
孙萌,孟洋,刘亭亭,白飞飞,张彦龙[6](2017)在《暹罗鳄腐皮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文中研究说明摩根氏菌为肠杆菌科摩根菌属,是革兰氏阴性菌,兼性厌氧,由Morgan于1906年发现,是一种腐生菌,广泛分布于各种水源、土壤及人和其他动物的粪便中,特别是动物蛋白腐烂的地方。摩根氏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可感染多种养殖动物并致病,引起感染动物肺脏淤血、脓肿,肾脏出血等内脏器官的病变及体表皮肤、肌肉的溃烂等症状。我国已从多种患病动物中分离到该菌,如中华鳖[1]、袋鼠[2]、海狸鼠[3]、锦鲤[4]、大鲵[5]等;此外,摩根氏菌亦可感染人,
李丽[7](2017)在《三种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同步快速检测技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经济水平的飞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方式的转变,许多新发传染病越来越多呈现出“人兽共患”的模式。人兽共患病流行速度快,传播途径多,传播范围广,不仅会给农牧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也会对人群健康带来严重威胁。许多人兽共患病并不是由单一病原体引起,而是由两种甚至多种病原体引起,缺乏特异性的临床表现,给临床诊断和治疗带来了很大的难度。所以,加强对人兽共患病的监控对于降低人兽共患病带来的危害十分重要。目前对人兽共患病病原菌的检测方法主要有传统分离培养法、免疫学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这些方法在使用时均存在一定程度的不足,如检测时间长、步骤繁琐、对实验室和操作人员要求较高,或不能实现多种病原菌的同步检测等。因此,寻求操作简单、快速、准确的多种病原菌同步检测的新方法,对于预防和控制人兽共患病、减少其带来的经济损失和医疗负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本研究选择常见且高发的三种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和布鲁氏菌作为目标病原菌,利用卵黄抗体技术制备能够同时识别这三种病原菌的三价卵黄抗体,将其与羧基磁珠偶联制备免疫磁珠,利用磁分离技术实现对待测样品中三种病原菌的快速富集与分离;同时利用多克隆抗体制备技术制备大肠杆菌O157:H7和单增李斯特菌的兔多克隆抗体,以及实验室前期制备的布鲁氏菌兔多克隆抗体,将三种兔多克隆抗体分别与三种具有不同荧光发射波长的Cd Se/Zn S量子点偶联,制备三种量子点荧光生物探针,分别用于标记三种目的病原菌,最终建立一种基于免疫磁分离技术和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的三种病原菌同步、快速、准确检测的新方法。本课题的主要研究内容包括以下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三价卵黄抗体的制备及鉴定(1)按照菌悬液浓度1:1:1的比例制备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和布鲁氏菌的三价灭活疫苗,免疫健康高产蛋鸡,收集鸡蛋,采用PEG 6000沉淀法提取三价卵黄抗体。(2)优化间接ELISA法反应条件,采用间接ELISA法对免疫后蛋鸡血清及所提取的三价卵黄抗体的效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血清及三价卵黄抗体的效价呈明显的升高趋势,在初次免疫后第6周时血清中已产生了较高抗体效价的三价抗血清,在初次免疫后第10周三价卵黄抗体对大肠杆菌O157:H7和布鲁氏菌的抗体效价达到最高,第12周时对单增李斯特菌的抗体效价达到了最高。(3)采用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测定三价卵黄抗体的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所提取的三价卵黄抗体的蛋白含量范围为5.7321.03 mg·m L-1,其中第10周所提取的三价Ig Y的蛋白含量最高,为21.03 mg·m L-1。(4)采用间接ELISA法对三价卵黄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的三价卵黄抗体仅与副溶血弧菌出现了交叉反应,与其他九种菌株均没有出现交叉反应,特异性较好;采用SDS-PAGE电泳检测卵黄抗体的纯度,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重链条带和轻链条带,纯度较高。第二部分兔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1)分别制备大肠杆菌O157:H7和单增李斯特菌的灭活疫苗,免疫健康新西兰大白兔,收集抗血清,采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提取兔多克隆抗体。优化抗体检测的间接ELISA方法,并对抗体效价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着免疫时间的延长,血清抗体效价逐渐升高,大肠杆菌O157:H7兔多克隆抗体血清效价在第四次加强免疫后10天达到1:256000,单增李斯特菌兔多克隆抗体血清效价在第四次加强免疫时达到1:256000。在第四次加强免疫后10天,采血收集抗血清,采用饱和硫酸铵沉淀法提取两种兔多克隆抗体,所提取的大肠杆菌O157:H7兔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128000,单增李斯特菌兔多克隆抗体效价达到1:512000。(2)采用间接ELISA法对两种兔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进行鉴定,结果表明所制备的大肠杆菌O157:H7多克隆抗体与金黄色葡萄球菌、鲍氏志贺氏菌和粘质沙雷氏菌出现了交叉反应,与其他菌没有出现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所制备的单增李斯特菌多克隆抗体与金黄色葡萄球菌、粪链球菌和粘质沙雷氏菌出现了交叉反应,与其他菌没有交叉反应,特异性良好。(3)采用BCA蛋白定量试剂盒测定两种兔多克隆抗体的蛋白含量,所提取的大肠杆菌O157:H7多克隆抗体的蛋白含量为29.06 mg·m L-1,所提取的单增李斯特菌多克隆抗体的蛋白含量为38.27mg·m L-1;采用SDS-PAGE电泳检测两种多克隆抗体的纯度,可以观察到明显的重链条带和轻链条带,纯度较高。第三部分量子点荧光生物探针的制备及表征(1)采用有机相合成法制备三种具有不同荧光发射波长的Cd Se/Zn S量子点。采用巯基丙酸作为稳定剂,将Cd Se/Zn S量子点转入水相,通过透射电镜、荧光光谱和紫外光谱对合成的三种Cd Se/Zn S量子点进行表征,结果显示,所合成的三种Cd Se/Zn S量子点的荧光发射波长分别为539 nm、583 nm和634 nm,形状近似球形,粒径均一,分散性好。(2)采用EDC和NHS作为偶联剂,将三种不同发射波长的荧光量子点分别与大肠杆菌O157:H7兔多克隆抗体、单增李斯特菌兔多克隆抗体和布鲁氏菌兔多克隆抗体进行偶联,制备了三种量子点荧光生物探针,通过红外光谱、Zeta电位和荧光光谱等进行表征。红外结果显示,量子点的红外谱图发生了改变,在1550 cm-1附近出现了一组肽键官能团(-NH-CO-)的特征吸收谱带;Zeta电位结果显示,偶联多克隆抗体后的量子点表面电位向正电荷方向移动;荧光光谱结果显示,三个荧光发射峰峰形对称,位置上相互分离,说明成功制备了三种量子点荧光生物探针。第四部分三种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同步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效果评价(1)采用EDC和NHS作为偶联剂,将羧基磁珠与三价卵黄进行偶联制备可同时识别三种病原菌的免疫磁珠,通过红外光谱、Zeta电位和DLS等方法进行表征,红外光谱显示,偶联卵黄抗体后磁珠表面出现了肽键官能团(-NH-CO-)的特征吸收谱带,Zeta电位结果显示,偶联三价卵黄抗体后的磁珠表面电位向正电荷方向移动,DLS结果显示,偶联卵黄抗体后磁珠的粒径增加,以上表征结果说明三价卵黄抗体被成功偶联于羧基磁珠表面。(2)采用所制备的免疫磁珠对待测样品中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和布鲁氏菌三种目标病原菌进行捕获与快速分离,采用三种不同荧光发射波长的量子点荧光生物探针进行目标病原菌的检测,对检测过程中的反应条件进行优化。结果显示,免疫磁珠的最佳用量为50μL,富集时间为60 min,三种量子点荧光生物探针的最佳用量均为200μL,量子点标记时间为60 min,忽略磁分离洗涤时间,整个检测程序需要120 min。(3)对建立的基于免疫磁分离技术和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的三种病原菌同步快速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进行评价,结果显示,该方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和布鲁氏菌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103 CFU·m L-1、103 CFU·m L-1和104 CFU·m L-1;采用加标回收实验检测方法的准确度,对三种病原菌的加标回收率均处于90%110%,准确度良好;重复性实验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对三种病原菌检测的变异系数均低于10%,说明方法的稳定性较好;特异性实验结果显示,所建立的检测方法对副溶血弧菌和粘质沙雷氏菌检测特异性较差,对其他菌株检测特异性较好。(4)采用建立的基于免疫磁分离技术和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的三种病原菌同步快速检测方法对牛奶、羊肉和白菜样品进行检测,当待测样品为牛奶样品时,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和布鲁氏菌三种病原菌的最低检出限均为103 CFU·m L-1;当待测样品为羊肉样品时,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和布鲁氏菌三种病原菌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4 CFU·m L-1、103 CFU·m L-1和104 CFU·m L-1;当待测样品为白菜样品时,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和布鲁氏菌三种病原菌的最低检出限分别为103 CFU·m L-1、104 CFU·m L-1和105 CFU·m L-1。综上,本研究采用卵黄抗体技术、多克隆抗体技术、免疫磁分离技术和量子点荧光标记技术建立的大肠杆菌O157:H7、单增李斯特菌和布鲁氏菌同步检测方法。该方法特异性好、灵敏度高、重复性和稳定性好、检测时间短,能够用于三种病原菌的同步快速定量检测,为进一步开发多种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同步、快速准确的检测试剂盒奠定了基础。
朱伟英[8](2017)在《奶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调查》文中提出奶山羊规模化养殖已成为我国奶山羊产业的主要发展方向,由于羊奶价格的竞争优势,养殖奶山羊的地区也越来越多,如河南、黑龙江、福建、贵州等省份。在我国奶山羊主要养殖省份陕西和云南,规模化养殖已经被养殖者普遍接受。但奶山羊传染病至今仍是严重制约我国奶山羊产业规模化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尤其是难以治愈的奶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又名山羊伪结核病,Caseous lymphadenitis(CLA))。患病奶山羊不仅出现体重下降、生产性能差、繁殖功能障碍等疾病症状。尤为严重的是,泌乳羊乳汁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病原菌,从而对喜食生羊乳的消费者健康造成巨大隐患。奶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在我国各地很多养殖场都可看到,但更为准确地流行病学调查数据仍是空白,这也是本研究要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本研究选取陕西富、陇县和云南泸西的奶山羊养殖场,采集疑似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病羊脓肿脓汁,采用细菌分离培养、显微镜观察、生化试验、协同溶血试验、PCR、动物致病性试验等方法对病原菌进行分离鉴定;采用间接ELISA对采集的奶山羊血清进行CLA抗体测定。研究结果如下:1.从陕西富平、陇县和云南泸西奶山羊羊群采集的样品中共分离到3株菌株。分离菌株在普通琼脂平板上生长贫瘠,形成灰白色、圆形、较干燥小菌落;麦康凯琼脂平板上不生长。鲜血琼脂平板上可见灰白色、不透明、同心圆状、边缘不齐、有狭窄β溶血环菌落,传代后溶血现象消失。LB液体培养基中表面形成白色菌膜,管底有颗粒状、絮状沉淀。细菌镜检革兰氏染色阳性,无荚膜,无芽孢,不运动,多呈棒状或球杆状。细菌生化特性与《伯杰细菌鉴定手册》所述伪结核棒状杆菌生化特性基本一致。2.在绵羊鲜血平板上,分离菌株能与马红球菌呈现特征性协同溶血现象。3.分子生物学检测显示3株菌株与Gen Bank中已收录的伪结核棒状杆菌参考株亲缘关系97%以上。4.Balb/c小鼠致病性试验和奶山羊回归试验证实分离菌株具有很强的致病性。5.陕西富平、陇县和云南泸西3个地区奶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血清抗体阳性率为59.92%。其中,富平、陇县和泸西奶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1.50%、67.50%和25.47%;半放牧半舍饲养殖、集约化养殖和合作社养殖下奶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血清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5.47%、67.66%和75%。6.经两样本百分数检验发现:成年奶山羊比其他生理阶段的山羊对奶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更易感;与其他地区奶山羊相比,云南泸西奶山羊对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最不易感。在不同养殖模式下,合作社养殖奶山羊对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最易感。结论:1.成功分离3株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病原菌;2.明确陕西富平、陇县和云南泸西奶山羊CLA现行流行情况。
武小虎[9](2016)在《奶牛乳房炎病原基因ClfA、LPS和hlb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及ClfA免疫保护效果初步评价》文中研究指明奶牛乳房炎是造成奶牛饲养行业经济损失的重要原因之一。经过多年的认识和研究,已经建立起来了比较完备的预防和控制体系;但是,在畜牧业相对落后的发展中国家,由于疾病防控理论和实践相对落后,该病造成的经济损失依然非常严重。减少和杜绝奶牛乳房炎的发生,对于提高牛群健康状态、保障和提高动物福利,对于提升乳制品的安全性和质量都是非常必要的。因此,开发一种能够普遍应用于奶牛的疫苗就显得尤为重要,而基因工程重组疫苗,是达成此目的的最有前景的研究方向之一。由于奶牛乳房炎病因复杂、病原种类繁多且具有很强的地域分布特性,单一菌株疫苗对于特定的牛群能够取得较好的预防效果,但对于不同地区病原种类不同的牛群,不但免疫过程费时费力、难以取得满意的预防效果,还会因为注射疫苗时的应激反应而影响牛群的产奶量。简单地将多种病原灭活混合,则容易导致免疫剂量过大而炎症反应严重,或是抗原含量不足,免疫效果不够理想的僵局。而基因工程亚单位疫苗的出现,使得这一看似无从下手的难题有了新的希望:针对病原种类较多的事实,可以考虑重点选择同一病原的几个关键性的保护性抗原,进而将多种病原的保护性抗原组合在一起,最终以一种多价、多联重组亚单位疫苗的形式出现,有望解决免疫剂量过大的难题,也可以解决由于抗原量不足而难以诱导产生有效的保护力的问题。本研究将传统的生化鉴定与分子生物学技术鉴定相结合,对甘肃及周边地区采集的乳房炎乳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分析分离菌株的毒力基因和抗药基因的频率分布;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析分离菌株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敏感情况;应用基因工程技术,构建分离菌株的真核表达载体;经转染人乳腺癌细胞表达及蛋白纯化后,对Balb/c小鼠进行免疫和攻毒试验,评价重组ClfA蛋白疫苗和DNA疫苗对Balb/c小鼠的免疫保护效果。对甘肃及周边地区采集的380份乳样进行病原分离鉴定,主要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45株、肠球菌(Enterococcus spp.)60株、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13株、哈弗尼亚细菌(Hafnia)9株、链球菌(Streptococcus spp.)8株。采用微量肉汤稀释法,分析金黄色葡萄球菌对10种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情况;其中,高于80%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对环丙沙星、庆大霉素、卡那霉素和氯霉素均保持敏感,而对青霉素、氨苄西林、万古霉素具有了耐受性,此外,42%的菌株对对四环素具有耐受性。肠球菌对青霉素普遍耐受,有50%肠球菌和22%的肠球菌能够耐受高浓度的庆大霉素(500μg/ml)和链霉素(1000μg/ml),绝大部分菌株对氨苄青霉素、万古霉素和四环素敏感;分离获得的大肠杆菌中对四环素的耐受程度较高(6/13),对其余测试的抗生素基本保持敏感。采用PCR技术筛选金黄色葡萄球菌毒力基因携带情况,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对ClfA、FnbA、hlb、hld、hlg、seb检出率较高,检出率依次为91%、88%、94%、91%、76%和64%;agr、lukS/E/M、hla、edin、eta、etb、tst和sea/c/d/e/g/i/j/n/o/m均未检测到。成功构建了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pcDNA 3.1 V5-His B、肠球菌esp-pcDNA3.1 V5-His B、大肠杆菌LPS-pcDNA 3.1 V5-His B和金黄色葡萄球菌hlb-pcDNA3.1 V5-His B 4个真核表达载体。重组ClfA表达载体在MCF-7细胞中成功表达,经western blotting验证具有与天然蛋白产物相似的抗原特性。动物免疫保护试验中,重组ClfA蛋白免疫组小鼠的白细胞介素、免疫球蛋白和干扰素水平均显着高于对照组,表明重组蛋白能够给受免疫动物提供足够的保护力,符合良好的疫苗靶标特性,具有进一步开发应用的潜力。上述研究从实际出发,为深入研究和开发奶牛乳房炎病原菌多价、多联基因工程重组亚单位疫苗提供理论和实践材料。
莫玲[10](2014)在《兔肺炎双球菌病的病原分离与培养基优化及其流行病学调查》文中研究指明本研究依托山东省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的鲁北兽医门诊,以从某兔场分离鉴定兔肺双炎球菌的实验室技术为基础,对滨州市2013年至2014年发生的兔肺炎双球菌病进行调查和研究。对单一发生兔肺炎双球菌病的5个兔场进行现场调查、发病情况等信息采集分析,并对分离的兔肺炎双球菌的生理生化特性、药敏性和致病性进行检测对比。同时采集健康兔鼻拭子,调查健康兔群中兔肺炎双球菌的带菌情况,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兔肺炎双球菌病防控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用分离到的其中一株兔肺炎双球菌,通过对比试验筛选一种增菌效果好的培养基,再利用单因素试验对兔肺炎双球菌生长培养基的组分和配比进行优选,最终得到合适该菌种生长的增菌液体培养基。为兔肺炎双球菌疫苗规模化生产奠定基础。1、兔肺炎双球菌的分离鉴定山东滨州市某兔场有1000多只肉兔。2013年2月发生仔兔零星死亡,一周后幼仔兔突然死亡增多,同期,怀孕母兔流产和产死胎弱仔的情况增多,有的母兔出现中耳炎和鼻炎,多呈感冒症状,且母兔死亡率低。至3月中旬,仔兔发病率为40%、死亡率高达70%。母兔发病率20%、死亡率10%。商品化兔发病少,死亡少。本研究采集病死兔肺脏进行病原的分离,通过病原分离、形态学观察,成功分离到1株革兰阳性球菌。通过系列肺炎双球菌传统鉴别试验,结果表明分离菌具有α-溶血性、奥卜托新试验阳性、胆汁溶菌试验阳性,PCR试验16S rRNA序列同源性为99%。动物回归试验成功复制出兔肺炎双球菌病的典型症状和病理剖检变化。证实分离到的病原菌为兔肺炎双球,为下一步兔肺炎双球菌病的调查研究奠定了基础。2、滨州市兔肺炎双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本研究于2013年22014年,依托滨州畜牧兽医研究院的鲁北兽医门诊,从417例就诊病例中筛选223份疑似样本进行研究。采集具有典型呼吸道症状的病兔相关病料,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对单一发生兔肺炎双球菌病的兔场进行现场调查、发病情况等信息采集分析,并对分离的兔肺炎双球菌的生理生化特性、药敏性和致病性进行检测对比。同时选取滨州地区6个规模化养兔场和10户养兔专业户,采集健康兔鼻腔拭子,进行兔肺炎双球菌分离鉴定,调查健康兔群中兔肺炎双球菌的带菌情况,为制定合理有效的兔肺炎双球菌病防控措施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3、兔肺炎双球菌增菌液体培养基的筛选及优化本研究中,首先考察了普通肉汤、缓冲马丁肉汤、脑心浸液肉汤及BYGPglur肉汤等四种培养基对兔肺炎双球菌培养的影响,结果表明BYGPglur肉汤培养基可作为兔肺炎双球菌培养较优良的培养基。进而,在BYGPglur肉汤培养基的基础上,对其主要成分及不同组分的配比进行优化,最终确定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成分为:牛肉浸粉5.0g/L、谷氨酰胺1.0g/L、大豆蛋白胨10.0g/L、磷酸氢二钾3.68g/L、20%酵母浸液50.0mL/L、葡萄糖1.0g/L、氯化钠5.0g/L、磷酸二氢钾1.32g/L、兔血清5%。利优化后培养基进行兔肺炎双球菌培养时,较优化前提高了29.0%,这为兔肺炎双球菌疫苗规模化生产提供了实验依据。
二、患病海狸鼠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患病海狸鼠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福建省内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英文缩略词 |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 研究背景 |
1.1 肺炎克雷伯菌简介及既往研究 |
1.2 肺炎克雷伯菌的流行情况 |
1.3 人类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
1.4 家畜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
1.5 家禽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
1.6 水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
1.7 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感染 |
1.8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现状 |
1.9 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机制 |
1.10 肺炎克雷伯菌的相关耐药基因 |
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章 肺炎克雷伯菌的分离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试验方法 |
2 结果 |
2.1 肺炎克雷伯菌标准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
2.2 肺炎克雷伯菌的菌落特征 |
2.3 肺炎克雷伯菌的PCR鉴定 |
2.4 三家动物园肺炎克雷伯菌分离情况 |
3 讨论 |
第三章 肺炎克雷伯菌抗菌药耐药性及部分耐药基因检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 |
2.1 抗菌药物敏感性测试结果 |
2.2 肺炎克雷伯菌对17个相关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3 肺炎克雷伯菌对四环素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4 肺炎克雷伯菌对氟喹诺酮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5 肺炎克雷伯菌对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6 肺炎克雷伯菌对呋喃妥因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7 肺炎克雷伯菌对多粘菌素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8 肺炎克雷伯菌对氯霉素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2.9 肺炎克雷伯菌对氨基糖苷类耐药基因检出情况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患病江豚微生态变化及迁地背景下江豚保护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
第一部分 文献综述 |
1 长江江豚概况 |
1.1 江豚分类 |
1.2 江豚的地理分布 |
1.3 长江江豚的生活习性及特征 |
1.4 长江江豚现状 |
1.5 长江江豚保护生物学研究进展 |
2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概述 |
2.1 迁地保护 |
2.2 江豚迁地保护历史 |
2.3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现状 |
2.3.1 湖北石首天鹅洲江豚保护区天鹅洲故道江豚繁育群体 |
2.3.2 安徽铜陵淡水豚保护区夹江江豚繁育群体 |
2.3.3 安徽安庆西江迁地保护区江豚繁育群体 |
2.3.4 湖北何王庙/湖南集成垸迁地保护区江豚繁育群体 |
2.3.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白鱀豚馆人工养殖种群 |
2.4 长江江豚迁地保护面临的问题 |
2.4.1 半自然水域长江江豚的繁殖生物学研究欠缺 |
2.4.2 长江江豚疫病防控体系不健全 |
2.4.3 人工调控和生态补偿机制不足 |
2.4.4 人为伤害和气候条件是潜在的致危因素 |
3 鲸豚类动物疾病研究进展 |
3.1 海洋鲸豚类动物细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
3.2 海洋鲸豚类动物病毒性疾病研究进展 |
3.2.1 鲸豚源麻疹病毒 |
3.2.2 鲸类痘病毒 |
3.2.3 鲸类乳头状瘤病毒 |
3.2.4 疱疹病毒/类疱疹病毒 |
3.2.5 流感病毒 |
3.2.6 其他病毒 |
3.3 海洋鲸豚类动物真菌性疾病研究进展 |
3.4 海洋鲸豚类动物寄生虫性疾病研究进展 |
4 长江江豚疾病研究概况 |
4.1 长江江豚疾病研究现状 |
4.1.1 解剖学研究 |
4.1.2 血液生理学研究 |
4.1.3 饲养管理研究 |
4.1.4 疾病相关研究 |
4.2 有关长江江豚疾病防控的几点讨论 |
5 本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
第二部分 试验部分 |
第一章 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流行病学调查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试验材料 |
2.1.2 主要仪器设备 |
2.1.3 试验试剂 |
2.2 方法 |
2.2.1 样品采集 |
2.2.2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分离鉴定 |
2.2.3 长江江豚肠道菌群16SrDNA测定 |
3 结果 |
3.1 长江江豚细菌性样品采集结果 |
3.2 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1 呼吸孔样本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2 粪便样本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3 内脏组织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4 皮肤病灶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5 腹腔积液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6 胸腔积液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2.7 血液样本细菌分离鉴定结果 |
3.3 细菌分离培养形态及染色镜检结果 |
3.4 细菌理化鉴定结果 |
3.5 细菌PCR鉴定结果 |
3.6 长江江豚肠道菌群16SrDNA测定结果 |
3.6.1 测序数据处理 |
3.6.2 OTU分析和物种注释 |
3.6.3 各样品细菌多样性及相关性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长江江豚样品采集方法和处理方法的选择 |
4.2 水生哺乳动物细菌性疾病检测方法 |
4.3 长江江豚细菌性疾病流行情况 |
4.4 江豚呼吸道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 |
4.5 江豚胃肠道菌群与疾病的相关性 |
4.6 长江江豚的主要致病菌 |
5 总结 |
第二章 长江江豚主要致病菌生物学特性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材料 |
2.1.1 细菌样本 |
2.1.2 试验动物 |
2.1.3 主要仪器设备 |
2.1.4 试验试剂 |
2.2 方法 |
2.2.1 细菌培养特性观察 |
2.2.2 细菌理化特性鉴定 |
2.2.3 PCR扩增和测序 |
2.2.4 基因序列分析 |
2.2.5 药物敏感性试验 |
2.2.6 细菌致病性试验 |
3 结果 |
3.1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3.1.1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细菌培养特性 |
3.1.2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
3.1.3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遗传进化关系 |
3.1.4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1.5 嗜水气单胞菌YHA-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
3.2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3.2.1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细菌培养特性 |
3.2.2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
3.2.3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遗传进化关系 |
3.2.4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2.5 维氏气单胞菌YVA-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
3.3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3.3.1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细菌培养特性 |
3.3.2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
3.3.3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遗传进化关系 |
3.3.4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3.5 杀鲑气单胞菌YSA-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
3.4 魔氏摩根菌YMM-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3.4.1 魔氏摩根菌YMM-AQ株细菌培养特性 |
3.4.2 魔氏摩根菌YMM-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
3.4.3 魔氏摩根菌YMM-AQ株遗传进化关系 |
3.4.4 魔氏摩根菌YMM-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4.5 魔氏摩根菌YMM-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
3.5 大肠杆菌YE-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3.5.1 大肠杆菌YE-AQ株细菌培养特性 |
3.5.2 大肠杆菌YE-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
3.5.3 大肠杆菌YE-AQ株遗传进化关系 |
3.5.4 大肠杆菌YE-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5.5 大肠杆菌YE-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
3.6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生物学特性研究结果 |
3.6.1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细菌培养特性 |
3.6.2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理化特性鉴定结果 |
3.6.3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遗传进化关系 |
3.6.4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药物敏感性试验结果 |
3.6.5 金黄色葡萄球菌YSS-AQ株小鼠致病力试验 |
4 讨论 |
4.1 长江江豚常见致病菌的培养特性 |
4.2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鉴定方法 |
4.3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耐药性 |
4.4 长江江豚源细菌的致病性 |
5 结论 |
第三章 长江江豚病毒性疾病研究初探 |
1 研究背景 |
1.1 病毒性疾病对人和动物的危害 |
1.2 长江江豚病毒性疾病研究现状 |
1.3 未知病毒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2 材料与方法 |
2.1 材料 |
2.1.1 病料样本 |
2.1.2 试验仪器 |
2.1.3 试验试剂耗材 |
2.2 方法 |
2.2.1 试验流程 |
2.2.2 测序数据质控 |
3 结果 |
3.1 测序数据质控 |
3.2 去除宿主污染 |
3.3 病毒组成分析 |
3.4 数据组装 |
3.5 病毒序列鉴定 |
3.5.1 基于参考序列的鉴定 |
3.5.2 Denovo病毒序列鉴定 |
3.5.3 基于参考序列鉴定与Denovo序列鉴定的比较 |
3.6 病毒丰度 |
3.7 基因预测 |
3.8 功能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4.1 高通量测序技术与未知病毒检测 |
4.2 长江江豚病毒宏基因组学样本的处理 |
4.3 检测相关病毒分析 |
5 总结 |
第四章 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与疾病防治研究 |
1 研究背景 |
2 材料与方法 |
2.1 研究对象 |
2.2 研究方法 |
2.2.1 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
2.2.2 长江江豚血液学研究 |
2.2.3 长江江豚健康体检方法的建立 |
2.2.4 长江江豚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
2.2.5 长江江豚典型病例诊治分析 |
3 结果 |
3.1 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
3.1.1 围网环境下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
3.1.2 迁地保护区大面积水域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
3.1.3 疗养池长江江豚的饲养管理 |
3.2 长江江豚血液学研究 |
3.2.1 长江江豚血常规和血液生化指标测定方法的建立 |
3.2.2 长江江豚正常生理生化指标参考范围的确定 |
3.2.3 长江江豚生理生化指标与其疾病的相关性 |
3.2.4 长江江豚健康体检技术规范 |
3.2.5 长江江豚疾病诊断与治疗方法研究 |
3.2.6 长江江豚典型病例诊治分析 |
4 分析与讨论 |
5 结论 |
全文结论 |
参考文献 |
附录 博士期间发表论文 |
致谢 |
(3)芦丁对无乳链球菌分选酶A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无乳链球菌的研究进展 |
1.1.1 无乳链球菌的流行病学 |
1.1.2 无乳链球菌的发病机理 |
1.1.3 无乳链球菌的毒力因子和血清学 |
1.1.4 无乳链球菌的检测方法和分子分型 |
1.2 药物与细菌性疾病治疗研究进展 |
1.2.1 化学性药物 |
1.2.2 植物性药物 |
1.2.3 疫苗 |
1.2.4 微生物类 |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第二章 无乳链球菌分选酶A的表达、纯化与活性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材料 |
2.1.2 方法 |
2.2 结果与分析 |
2.2.1 srt A-p GEX-6p-1 重组表达载体的构建 |
2.2.2 SrtA的表达与条件优化 |
2.2.3 蛋白纯化 |
2.2.4 分选酶活性测定 |
2.2.5 分选酶的Km值测定 |
2.3 讨论 |
第三章 芦丁对分选酶SrtA活性的作用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材料 |
3.1.2 方法 |
3.2 结果 |
3.2.1 芦丁对SrtA的活性抑制效果 |
3.2.2 芦丁对无乳链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和生长曲线 |
3.2.3 芦丁与无乳链球菌对纤维连接蛋白的黏附作用 |
3.2.4 芦丁对无乳链球菌生物被膜生长的影响 |
3.3 讨论 |
第四章 芦丁对Srr1在无乳链球菌表面锚定的影响 |
4.1 材料与方法 |
4.1.1 材料 |
4.1.2 方法 |
4.2 结果 |
4.2.1 Srr1核酸序列与氨基酸序列 |
4.2.2 Srr1抗原诱导表达 |
4.2.3 Srr1抗原蛋白纯化结果 |
4.2.4 Srr1抗体纯化效价、浓度及表达 |
4.2.5 Srr1的Dot-blot结果 |
4.3 讨论 |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
5.1 研究结论 |
5.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4)温度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致病机制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1 罗非鱼的研究现状 |
1.1 我国罗非鱼养殖现状 |
1.2 罗非鱼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害 |
2 无乳链球菌的研究现状 |
2.1 分类学地位及生化特性 |
2.2 无乳链球菌致病性 |
2.3 无乳链球菌传播途径 |
2.4 无乳链球菌致病机制 |
2.5 无乳链球菌主要毒力基因 |
3 罗非鱼链球菌病研究现状 |
3.1 罗非鱼感染无乳链球菌后的主要症状 |
3.2 温度对罗非鱼链球菌病的影响 |
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5 本研究的技术路线 |
第一章 不同水温下无乳链球菌在罗非鱼体内的动态分布及其消除规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人工感染实验结果 |
2.2 无乳链球菌的分离培养和菌落数统计 |
2.3 活菌计数分析病原菌浓度、累积生存率与感染时间的关系 |
2.4 菌落的形态特征和分子鉴定 |
3 讨论 |
第二章 不同温度下尼罗罗非鱼体内各组织中无乳链球菌的荧光定量分析 |
1 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细菌感染和采集样品 |
1.3 从各感染组织中提取细菌基因组DNA |
1.4 引物特异性检测 |
1.5 重组质粒的制备和标准曲线的建立 |
1.6 罗非鱼各感染组织中无乳链球菌的qPCR检测 |
1.7 脾脏动态病理学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尼罗罗非鱼在不同水温条件下感染无乳链球菌后的死亡率 |
2.2 绝对定量标准曲线的制作及灵敏度检测 |
2.3 尼罗罗非鱼各组织中无乳链球菌的检测和定量分析 |
2.4 荧光定量显示养殖水温、病原菌浓度、死亡数量与感染时间的关系 |
2.5 脾脏组织病理动态观察 |
3 讨论 |
第三章 不同培养温度对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 |
1 实验材料与方法 |
1.1 实验材料 |
1.2 实验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不同温度下无乳链球菌的生长曲线 |
2.2 不同培养温度对无乳链球菌毒力基因表达的影响 |
2.3 罗非鱼感染不同温度培养的无乳链球菌后的死亡率 |
3 讨论 |
全文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硕士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
附录二 参加会议情况 |
致谢 |
(5)乌鳢(Channa argus)源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供试鱼 |
1.1.2 主要试剂 |
1.2 方法 |
1.2.1 病原菌分离 |
1.2.2 人工感染及半致死剂量LD50测定 |
1.2.3 形态学及生理生化特性测定 |
1.2.4 JX15株16S rRNA与gyr B基因测序 |
1.2.5 药敏特性分析 |
1.2.6 组织病理损伤观察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细菌分离和LD50测定 |
2.2 细菌鉴定 |
2.3 药敏特性 |
2.4 组织病理观察 |
3 讨论 |
(6)暹罗鳄腐皮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 |
1.1 病料来源 |
1.2 试剂和仪器 |
1.3 试验动物 |
2 方法 |
2.1 病原菌的分离培养 |
2.2 病原菌的纯化 |
2.3 病原菌的生化鉴定 |
2.4 药敏试验 |
2.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6 致病性试验 |
3 结果与分析 |
3.1 外观组织病变情况 |
3.2 菌落形态及镜检观察 |
3.3 生化特性 |
3.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5 药敏试验 |
3.6 致病性试验 |
4 讨论 |
5 结论 |
(7)三种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同步快速检测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略词 |
第1章 绪论 |
1.1 人兽共患病概述 |
1.2 三种常见人兽共患病病原菌简介 |
1.2.1 大肠杆菌O157:H7 |
1.2.2 单增李斯特菌 |
1.2.3 布鲁氏菌 |
1.3 人兽共患病病原菌检测技术 |
1.3.1 传统分离培养鉴定法 |
1.3.2 免疫学检测方法 |
1.3.3 分子生物学检测方法 |
1.4 卵黄抗体技术及其应用 |
1.5 量子点的合成及应用研究 |
1.6 免疫磁分离技术 |
1.7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2章 三价卵黄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2.1 实验材料 |
2.1.1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2.1.2 主要器材 |
2.1.3 实验动物及饲养 |
2.1.4 菌株 |
2.1.5 主要试剂配制 |
2.2 实验方法 |
2.2.1 菌株培养 |
2.2.2 三价灭活疫苗的制备 |
2.2.3 蛋鸡免疫 |
2.2.4 IgY的分离提取 |
2.2.5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2.2.6 血清及IgY抗体效价测定 |
2.2.7 三价IgY的蛋白含量测定 |
2.2.8 三价IgY特异性鉴定 |
2.2.9 三价IgY的纯度测定 |
2.3 结果 |
2.3.1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结果 |
2.3.2 三价血清及IgY血清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
2.3.3 三价IgY的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
2.3.4 三价IgY特异性测定结果 |
2.3.5 三价IgY的纯度测定结果 |
2.4 讨论 |
2.4.1 免疫方法的选择与控制 |
2.4.2 IgY的提取分离方法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兔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鉴定 |
3.1 实验材料 |
3.1.1 主要试剂及试剂盒 |
3.1.2 主要器材 |
3.1.3 实验动物及饲养 |
3.1.4 菌株 |
3.1.5 主要试剂配制 |
3.2 实验方法 |
3.2.1 灭活疫苗的制备 |
3.2.2 新西兰大白兔免疫 |
3.2.3 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 |
3.2.4 血清中多克隆抗体的提取 |
3.2.5 兔血清及多克隆抗体效价测定 |
3.2.6 兔多克隆抗体特异性鉴定 |
3.2.7 兔多克隆抗体蛋白含量测定 |
3.2.8 兔多克隆抗体纯度测定 |
3.3 结果 |
3.3.1 大肠杆菌O157:H7兔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结果 |
3.3.2 单增李斯特菌兔多克隆抗体间接ELISA方法的建立结果 |
3.3.3 兔血清抗体效价测定结果 |
3.3.4 两种兔多克隆抗体特异性测定结果 |
3.3.5 两种兔多克隆抗体蛋白含量测定结果 |
3.3.6 两种兔多克隆抗体纯度测定结果 |
3.4 讨论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量子点荧光生物探针的制备及表征 |
4.1 实验材料 |
4.1.1 主要试剂 |
4.1.2 主要器材 |
4.1.3 多克隆抗体 |
4.2 实验方法 |
4.2.1 有机相CdSe/ZnS量子点的合成 |
4.2.2 水溶性CdSe/ZnS量子点的合成 |
4.2.3 三种量子点荧光生物探针的制备 |
4.3 结果 |
4.3.1 绿色荧光CdSe/ZnS量子点的表征 |
4.3.2 黄色荧光CdSe/ZnS量子点的表征 |
4.3.3 红色荧光CdSe/ZnS量子点的表征 |
4.3.4 三种量子点与抗体最佳偶联率测定结果 |
4.3.5 三种量子点荧光生物探针红外光谱表征结果 |
4.3.6 三种量子点荧光生物探针zeta电位表征结果 |
4.3.7 三种量子点荧光生物探针荧光光谱表征结果 |
4.4 讨论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三种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同步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
5.1 实验材料 |
5.1.1 主要试剂 |
5.1.2 主要器材 |
5.1.3 菌株 |
5.1.4 主要试剂配制 |
5.2 实验方法 |
5.2.1 免疫磁珠的制备 |
5.2.2 三种病原菌同步检测方法的建立 |
5.2.3 三种病原菌同步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评价 |
5.2.4 模拟样品的检测 |
5.3 结果 |
5.3.1 磁珠与三价IgY最佳偶联率测定结果 |
5.3.2 免疫磁珠的表征结果 |
5.3.3 三种病原菌同步检测方法的建立结果 |
5.3.4 三种病原菌同步检测方法的检测效果评价结果 |
5.3.5 模拟样的检测结果 |
5.4 讨论 |
5.4.1 免疫磁珠的制备 |
5.4.2 检测方法的建立及效果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附录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成果 |
致谢 |
(8)奶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文献综述 |
第一章 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研究进展 |
1.1 病原学 |
1.2 流行病学 |
1.2.1 流行概况 |
1.2.2 传染源与传播途径 |
1.2.3 经济损失 |
1.3 临床症状 |
1.3.1 绵羊与山羊感染 |
1.3.2 其他物种感染 |
1.3.3 人类感染 |
1.4 发病机制 |
1.5 免疫应答反应 |
1.6 毒力因子 |
1.6.1 磷脂酶D |
1.6.2 分枝菌酸 |
1.6.3 CP40蛋白 |
1.6.4 DT蛋白 |
1.7 诊断 |
1.7.1 微生物学诊断 |
1.7.2 血清学诊断 |
1.7.3 分子生物学诊断 |
1.7.4 鉴别诊断 |
1.8 治疗 |
1.9 疫苗 |
1.9.1 历史 |
1.9.2 细菌苗 |
1.9.3 类毒素疫苗 |
1.9.4 结合疫苗 |
1.9.5 减毒活疫苗 |
1.9.6 DNA疫苗 |
1.10 防治 |
试验研究 |
第二章 奶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病原的分离鉴定 |
2.1 材料 |
2.1.1 病料 |
2.1.2 菌株 |
2.1.3 试验动物 |
2.1.4 主要试剂 |
2.1.5 主要仪器 |
2.1.6 主要溶液配方及配置 |
2.2 方法 |
2.2.1 病原菌分离 |
2.2.2 染色镜检 |
2.2.3 生化特性 |
2.2.4 协同溶血试验 |
2.2.5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2.6 Balb/c小鼠致病性试验 |
2.2.7 奶山羊回归试验 |
2.2.8 药敏试验 |
2.3 结果 |
2.3.1 分离培养及镜检 |
2.3.2 生化特性 |
2.3.3 协同溶血试验 |
2.3.4 分子生物学鉴定 |
2.3.5 Balb/c小鼠致病性试验 |
2.3.6 奶山羊回归试验 |
2.3.7 药敏试验 |
2.4 讨论 |
小结 |
第三章 奶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病原的血清学调查 |
3.1 地区概况 |
3.1.1 富平县 |
3.1.2 陇县 |
3.1.3 泸西县 |
3.2 调查对象 |
3.3 材料 |
3.3.1 试验菌株 |
3.3.2 样品采集 |
3.3.3 主要试剂 |
3.3.4 主要仪器 |
3.3.5 主要溶液 |
3.4 方法 |
3.4.1 实验室检测 |
3.5 结果 |
3.5.1 调查对象基本资料 |
3.5.2 奶山羊CLA血清学检测情况 |
3.6 讨论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介 |
(9)奶牛乳房炎病原基因ClfA、LPS和hlb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及ClfA免疫保护效果初步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词对照表 |
摘要 |
Summary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现状 |
2.奶牛乳房炎流行病学现状 |
3.奶牛乳房炎主要病原菌的耐药性—以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例 |
4.从自然感染到基因工程疫苗 |
5.外源基因表达体系简介 |
6.载体简介 |
7.本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甘肃及周边地区奶牛乳房炎菌株的分离鉴定及耐药性检测 |
引言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主要材料 |
2.1.2 试验方法 |
2.2 结果 |
2.2.1 菌株鉴定结果 |
2.2.2 分离菌株的耐药性检测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奶牛乳房炎病原基因ClfA、hlb、LPS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引言 |
3.1 抗原基因的筛选 |
3.1.1 试验材料 |
3.1.2 试验方法 |
3.1.3 试验结果 |
3.2 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1 金黄色葡萄球菌ClfA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2 肠球菌esp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3 大肠杆菌LPS基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2.4 金黄色葡萄球菌 β-溶血素真核表达载体的构建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ClfA在MCF-7 的表达及其免疫保护效果研究 |
引言 |
4.1 金黄色葡萄球菌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
4.1.1 材料与方法 |
4.1.2 结果 |
4.1.3 讨论 |
4.2 重组载体的转染、表达及纯化 |
4.2.1 材料与方法 |
4.2.2 结果与分析 |
4.3 重组ClfA蛋白免疫保护效果评估 |
4.3.1 材料与方法 |
4.3.2 试验方法 |
4.3.3 讨论 |
4.4 小结 |
总结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个人简介 |
致谢 |
导师简介 |
(10)兔肺炎双球菌病的病原分离与培养基优化及其流行病学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英文缩写词表 |
前言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兔肺炎双球菌病病原研究进展 |
1.1.1 兔肺炎双球菌病病原生物学特性 |
1.1.2 肺炎双球菌的致病机制 |
1.1.3 肺炎双球菌对人类的危害 |
1.1.4 肺炎双球菌对动物危害的调查 |
1.2 肺炎双球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
1.2.1 传统病原学检测 |
1.2.2 胶乳颗粒凝集试验 |
1.2.3 免疫层析法 |
1.2.4 酶联免疫吸附法 |
1.2.5 聚合酶链式反应 |
1.2.6 其他检测方法 |
1.2.7 动物肺炎双球菌的检测 |
1.3 肺炎双球菌疫苗研究进展 |
1.3.1 全菌体灭活疫苗 |
1.3.2 多价荚膜多糖疫苗 |
1.3.3 荚膜多糖蛋白结合疫苗 |
1.3.4 其他类型疫苗 |
1.4 兔肺炎双球菌流行病学和防治的研究 |
1.4.1 兔肺炎双球菌病的调查 |
1.4.2 兔肺炎双球菌的防治 |
第二章 兔肺炎双球菌的分离鉴定 |
2.1 材料与方法 |
2.1.1 病料和试验动物 |
2.1.2 培养基和染料的制备 |
2.1.3 主要试剂和主要仪器 |
2.1.4 病原菌的涂片镜检和分离纯化 |
2.1.5 生理生化试验 |
2.1.6 溶血试验 |
2.1.7 奥卜托新试验 |
2.1.8 胆汁溶菌试验 |
2.1.9 PCR 鉴定 |
2.1.10 动物回归试验 |
2.2 结果 |
2.2.1 涂片镜检和分离纯化 |
2.2.2 生理生化试验 |
2.2.3 溶血试验 |
2.2.4 奥卜托新(Optochin)试验 |
2.2.5 胆汁溶菌试验 |
2.2.6 PCR 结果 |
2.2.7 动物回归试验 |
2.3 讨论 |
2.4 小结 |
第三章 滨州市兔肺炎双球菌病流行病学调查 |
3.1 材料与方法 |
3.1.1 病料和试验动物 |
3.1.2 培养基和染料的制备 |
3.1.3 主要试剂和仪器 |
3.1.4 分离纯化 |
3.1.5 微生物学鉴定 |
3.1.6 PCR 鉴定和系统发生进化树构建 |
3.1.7 现场调查和病理剖检 |
3.1.8 动物毒力试验 |
3.1.9 生理生化试验 |
3.1.10 药敏试验和防治 |
3.2 结果 |
3.2.1 微生物学鉴定结果 |
3.2.2 兔肺炎双球菌 PCR 鉴定 |
3.2.3 现场调查结果 |
3.2.4 病理剖检结果 |
3.2.5 生理生化试验结果 |
3.2.6 动物毒力试验结果 |
3.2.7 发病兔的肺炎双球菌药敏试验 |
3.2.8 治疗 |
3.3 讨论 |
3.4 小结 |
第四章 兔肺炎双球菌增菌液体培养基的筛选及优化 |
4.1 材料和方法 |
4.1.1 菌株和试验动物 |
4.1.2 主要试剂 |
4.1.3 培养基和酵母浸液的制备 |
4.1.4 主要仪器设备 |
4.1.5 菌种和种子菌液的制备 |
4.1.6 肉汤培养基筛选 |
4.1.7 活菌计数(CFU)、菌液浓度测定(OD600)和细菌生长曲线绘制 |
4.1.8 培养基主要成分优化的单因素试验 |
4.1.9 培养基成分不同配比的单因素试验 |
4.1.10 优化后培养基与基础培养基的增菌效果对比 |
4.1.11 疫苗保护性试验 |
4.2 结果 |
4.2.1 四种肉汤增菌培养基筛选 |
4.2.2 培养基主要成分优化的单因素试验 |
4.2.3 培养基成分不同配比的单因素试验 |
4.2.4 优化后培养基与基础培养基的对比 |
4.2.5 疫苗攻毒保护性试验 |
4.3 讨论 |
4.4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导师简介 |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
后记与致谢 |
四、患病海狸鼠病原菌的分离和鉴定(论文参考文献)
- [1]福建省内动物园圈养野生动物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表型及基因型研究[D]. 王宇翔. 福建农林大学, 2020(06)
- [2]患病江豚微生态变化及迁地背景下江豚保护性研究[D]. 刘志刚. 华中农业大学, 2020
- [3]芦丁对无乳链球菌分选酶A活性的抑制作用研究[D]. 张露珊. 上海海洋大学, 2020(02)
- [4]温度对罗非鱼无乳链球菌致病机制影响的研究[D]. 郭富强. 上海海洋大学, 2018(05)
- [5]乌鳢(Channa argus)源摩氏摩根菌(Morganella morganii)的分离、鉴定及药敏特性[J]. 杨移斌,宋怿,杨秋红,刘永涛,杨先乐,艾晓辉. 浙江农业学报, 2018(02)
- [6]暹罗鳄腐皮病病原菌的分离与鉴定[J]. 孙萌,孟洋,刘亭亭,白飞飞,张彦龙. 黑龙江畜牧兽医, 2017(24)
- [7]三种人兽共患病病原菌同步快速检测技术研究[D]. 李丽. 吉林大学, 2017(11)
- [8]奶山羊干酪性淋巴结炎病原的分离鉴定及血清学调查[D]. 朱伟英.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7(01)
- [9]奶牛乳房炎病原基因ClfA、LPS和hlb真核表达体系的建立及ClfA免疫保护效果初步评价[D]. 武小虎. 甘肃农业大学, 2016(11)
- [10]兔肺炎双球菌病的病原分离与培养基优化及其流行病学调查[D]. 莫玲. 吉林大学, 2014(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