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户养鸡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俊娜[1](2021)在《善治理论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T-P-S”治理机制研究 ——以J省X县D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环境问题一直备受关注,“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等理念接连被提及,连续五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均针对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提出科学、详细的措施。我国现有近60万个行政村,260万个自然村,农村人口多达6亿,全国相继开展人居环境治理工作后,各村治理成效参差不齐,垃圾、污水处理不到位,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村容村貌打造不和谐等现象仍然存在,如何才能全面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成效,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现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梳理相关文献发现,国外学者的研究主要是从人居环境聚焦到农村人居环境,而后从不同的学科角度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措施;国内学者借鉴国外研究成果,立足本国国情,分别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存在的问题,问题原因分析,提出解决对策的逻辑进行研究。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经由一定的治理范式而成,而范式包括环境决策参与者的结构、治理主体结构、治理机制、治理原则、治理目标和治理绩效等。虽然已有的文献研究成果丰硕,涉及治理主体、治理模式、治理绩效等方面,然而,对于具体的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机制的研究相对较少,尤其是从善治理论的角度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更是寥寥无几。鉴于此,本研究拟在善治理论指导下,结合利益相关者理论,选取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着的D村作为个案,进行深入的田野调查,通过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收集一手资料。调研发现D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主要实践包括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和管理机制、开展“赣南新妇女”运动促文明乡风、推进资金资源统筹调配、建立严格督导检查制度、设计公正奖惩激励制度、建立村庄长效管护机制、采用刚柔并济协调手段。基于实证调研结合善治理论六大要素,分别为合法性,透明性,回应性,责任性,法治,有效进一步分析D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显着的内在原因,将其理论化、逻辑化,从而构建一个更为系统的农村人居环境“T-PS”治理机制,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其中,“T”代表trigger,触发;“P”代表process,运行;“S”代表safeguard,保障。农村人居环境“T-P-S”治理机制的逻辑可以解释为通过动力机制,供需机制的触发来刺激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的开展;多元主体合作机制和多类资源整合配置机制的配合来运行农村人居环境治理工作;最后结合监督机制,协调机制和激励机制来保障整个治理过程的顺利有效进行。“T-P-S”治理机制的有效实施也离不开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主体村民、政府、企业在各层面上的积极配合,从而为治理机制的实施创造外在条件,更多的激发该机制的内在动力,促进农村人居环境的治理。本研究不仅从理论上丰富了有关农村人居环境治理方面的研究,而且实践上,也为中国其他农村地区的人居环境治理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张云帆[2](2020)在《台安县肉鸡养殖户使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经济日益增长,人们的物质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对食品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其中鸡肉更是成为消费量仅此于猪肉的第二大肉制品,然而近年来禽流感、速成鸡等质量安全问题事件频发,使得我国肉鸡市场无法进一步增长扩大。其中,养殖户的兽药使用行为是造成的鸡肉产品质量安全最主要的问题。通过查找大量的相关参考文献,且对其进行深入的研究之后,结合农户行为理论以及信息不对称理论,应用实地调查法对辽宁省台安县的253户肉鸡养殖户开展实地调查,目的在于找出肉鸡出现质量安全问题的原因,从而确保从肉鸡食品生产的第一关上严格把控肉鸡食品的质量。在台安县实地调查之后,依据经过分析之后的有效数据对所调查的台安县肉鸡养殖户在养殖中对兽药的认知情况以及肉鸡养殖的兽药使用现状情况,分别从具体4个方面统计分析对肉鸡养殖户不安全用药所产生的影响,即政府监管特征、兽药认知特征、生产经营特征以及家庭及个人特征,之后根据这四方面建立起了适合本次调研数据的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通过此模型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找出哪些方面的因素会影响到肉鸡养殖户使用兽药行为,并探索这些影响因素并制定相关的政策法规,从而达到规范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的目的。通过实证研究可以发现,影响肉鸡养殖户养殖肉鸡过程中的兽药使用行为包括养鸡收入占比、养殖规模、养殖年限、信息获取能力、对政府处罚力度的关注、对相关政策法规的关注、政府检验检疫、兽药使用法律法规认知程度、安全使用兽药意义认知程度、兽药档案作用认知程度等12项因素,并且以上因素对于肉鸡养殖户使用兽药行为均产生正向影响。由此可以看出,肉鸡养殖户很难全面的理解兽药档案的作用、药物残留的危害、安全使用兽药的意义以及兽药使用的法律法规,肉鸡养殖户安全使用兽药的行为概率不断提高;养鸡收入在家庭总收入中的占比也会随之提升,政府检验检疫以及处罚的力度越大,肉鸡养殖户就会更加主动地规范自己安全使用兽药的行为。通过描述性分析、交叉分析、模型分析,最终在养殖户层面、政府层面给出相关建议。
谢莹[3](2020)在《民族地区脱贫后防止返贫问题研究 ——以鹤庆县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世界上各个国家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一大制约因素就是贫困,解决贫困问题是各国都应积极承担的责任。尤其是我国是一个农村人口基数大、多民族的发展中国家,贫困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程中不能规避的现实问题。经过30多年的不懈探索和努力,尤其是精准扶贫战略实施以来,连续6年超额完成千万减贫任务,我国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从2012年起贫困人口逐年大幅度减少至2018年贫困人口减少至1660万人,据统计结果显示6年来总计减少8239万人,2016年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发布中国对全球减贫贡献率达76%。脱贫攻坚成绩无疑是显着的,而现在脱贫攻坚决战即将打响,继续攻坚和防止返贫无疑是现阶段解决贫困的重中之重。鹤庆县是我国832个、整个省88个贫困县之中的一个,也是我国14个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县之一,同时也是云南边陲的少数民族聚集县,致贫原因复杂,经过数年的努力,鹤庆县于2018年9月退出贫困县,贫困发生率从13.32%下降至1.21%。鹤庆县脱贫攻坚取得了明显成效,现正处于继续推进精准扶贫和防止返贫的重要阶段,本文立足于鹤庆这一少数民族聚集的贫困地区,综合分析当下民族地区脱贫攻坚过程中存在的返贫风险,以及其产生的原因,探析民族地区脱贫后防止返贫的有效路径,促进全面小康社会的建成。本文以鹤庆县为样本进行研究,在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指导下,结合文献分析法、案例分析法和访谈法展开分析论证。论文首先对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进行了简要的阐述,并对国内外一些学者的相关观点成果整理文献综述;然后以鹤庆县为例,介绍了鹤庆县扶贫工作的政策执行成效及现阶段工作特点,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分析,透过典型案例看鹤庆县潜在的返贫风险,而后从产业发展、教育、社会保障等多个角度分析返贫风险产生的原因;最后,根据分析得出的原因有针对性的提出民族地区脱贫后防止返贫的可行性建议,推动贫困地区的可持续发展。
宋亚丽[4](2020)在《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下经济生产行为影响研究 ——以文山州为例》文中指出林下经济是指依托区域内丰富的林地资源从事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以及森林利用的活动,不仅能够有效保护森林资源而且可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了推动林下经济的发展,政府开展了一系列林业科技服务工作,林业科技服务作为连接科学技术与林下经济生产的桥梁,是完善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重要举措。本研究旨在梳理文山州林业科技服务发展现状及存在问题,研究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下经济生产方式的影响及影响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因素。借此,本文在理论上丰富和完善林业科技服务相关研究,在实践上为文山州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和林下经济发展提供依据。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四个部分:第一,梳理文山州林业科技服务建设现状,发现文山州林业科技服务建设已取得较好成效,但仍存在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供给结构不合理、经费投入不足以及服务人员水平有待提高等问题;第二,运用描述性统计方法分析了农户对林业科技的认知和农户参与林下经济情况,结果显示,当地农户对于林业科技服务具有较强的认知度且参与林下种植和林下养殖的农户数量最多,占比86%;第三,运用似不相关回归模型系统的分析了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四种林下经济生产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林业科技服务方式对农户林下经济行为有显着影响,林业科技服务类型和主体对农户林下经济行为有不同程度和不同方向的影响;第四,运用二元回归分析法,对影响农户发展林下经济的因素进行实证分析,结果发现,农户发展林下经济行为受到是否接受过林业科技服务、会议宣讲、现场指导、病虫害防治技术、林业站林业局、高校专家、林业科技服务支撑重要性以及从业人员技术培训重要性等因素的显着影响。文章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提出创新林业科技服务方式、丰富林业科技服务类型、完善林业科技服务主体、拓宽林业科技资金来源以及强化林业科技人才建设的建议。
吴清林[5](2020)在《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文中研究指明中国南方喀斯特地区降雨丰富,特殊的喀斯特地质地貌导致干旱发生率较高。同时,水土流失具有特殊性,兼具地表流失和地下漏失的双重性,在成土速率很低的背景下,水土流失显得异常严重,地表无植被或无土覆盖而呈现出石漠化景观。石漠化治理关键问题在于治理水土流失,而水力作用是水土流失最重要的影响因子。喀斯特地区混农林业是节水增值产业,符合发展生态衍生产业治理石漠化的需求,其中“五水”赋存转化机理及其高效利用研究,可以揭示混农林因地因时合理配置的规律,为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我们根据混农林配置节水、节水耕作及水资源高效利用等多学科交叉理论,2016-2020年在代表南方喀斯特不同地貌结构与石漠化环境的毕节撒拉溪、关岭-贞丰花江和施秉喀斯特研究区,通过15个径流小区35场侵蚀性降雨监测,对26个农艺节水样地和18个工程节水样地共采集了1810个土样并进行实验室物理属性分析,以及1080次土壤蒸发监测、21种植物的浸水试验、21种作物共592次的蒸腾速率监测,结合气象站数据,利用统计分析和数学模型构建,对混农林地的降雨、地表水、土壤水、地下水和生物水的赋存转化机理和机制进行研究,构建模式、技术研发和应用示范及验证推广,为国家石漠化治理水资源高效利用和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技支撑。(1)探讨了不同等级石漠化“五水”赋存转化规律,阐明了混农林对水资源高效利用特征,揭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对水资源赋存效益的差异及气温、生物量、土壤水力特征参数等对“五水”赋存转化的影响。不同石漠化程度下可利用降水量与降雨量、陆面蒸发量与土壤蒸发量在研究区的分布呈耦合关系,可利用降水量在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分布最低,土壤蒸发和陆面蒸发则是中强度石漠化最高。混农林在不同程度上都具有减少地表产流、降低蒸腾速率和抑制土壤蒸发的生态效益,混农林对地表产流的阻控、抑制土壤水分蒸发和增加地下水赋存、降低蒸腾速率等方面均表现为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的生态效益最好。水资源赋存效益最终是潜在-轻度石漠化>无-潜在石漠化>中强度石漠化。在“五水”转化中,地表水、地下水、生物水和土壤水相对于降水的贡献率分别为0.14-12.71%、9.43-30.20%、9.79-49.97%和40.72-82.58%。对比研究发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混农林系统水资源赋存效益最高,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干旱胁迫有助于提高水分利用效率,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受干旱胁迫的影响使得水分利用效率最高。干旱胁迫、气温、土壤水力特征、生物量等自然因子综合影响着“五水”资源的赋存转化,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和差异性。对规律性和差异性的掌握有利于进一步揭示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为发展节水增值生态衍生产业提供理论支撑。(2)探讨了农艺节水和工程节水策略下混农林业水资源赋存转化与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律,揭示了不同措施下土壤水赋存转化特征、植物水抑蒸特征,得出了不同节水措施的抑蒸减蒸机制。秸秆覆盖增加了土壤表层肥力,以肥调水的机制增加了表层土壤含水量,中间层土壤含水量较低,说明作物根系主要分布在10-20cm土层。混农林地秸秆覆盖+保水剂、秸秆覆盖、保水剂、地膜覆盖措施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了土壤水分蒸发,增加了土壤水分含量,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单一措施与复合措施相比,复合措施更能提高水资源赋存效益和水分利用效率。在干旱胁迫条件下,节水措施布设下的中-强度石漠化地区水分利用效率仍然最高。农艺措施和工程措施的布设,在不同程度上抑制了土壤蒸发、增加了土壤含水量,降低了土壤水向大气水的转化速率,降低了混农林的蒸腾速率,提高了水分利用效率和水资源赋存效益。混农林系统通过节水保水措施后,减少了水资源的耗散,揭示了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抑蒸减蒸及水资源高效利用机制,证实了喀斯特地区混农林系统采用节水保水措施进行水资源高效利用的可行性。(3)根据“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结合混农林节水保水机制,构建了不同石漠化环境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的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研发了共性关键技术,集成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利用技术体系。根据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在毕节撒拉溪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山地潜在-轻度石漠化环境水资源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关岭-贞丰花江构建了喀斯特高原峡谷中-强度石漠化环境地表地下水有效转化与混农林节水保值模式,施秉构建了喀斯特山地峡谷无-潜在石漠化环境土壤-生物水高效赋存与混农林节水增值模式,分别简称“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模式中对现有技术进行总结,研发了混农林配置、地膜覆盖、屋顶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坡面集雨、生态水池、节水灌溉、矮化密植、林下养殖、生草覆盖等共性关键技术及技术体系,针对无-潜在、潜在-轻度、中度-强度石漠化环境,提出了水肥耦合、生草清耕覆盖保墒、瓶式根灌、硬化路面集雨、屋面集雨、地表地下水联合调度等技术集成。(4)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具较好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应用示范成效较好,可起到示范引领作用,其中毕节模式、关岭-贞丰模式和施秉模式最适宜推广面积分别占南方8省区总面积的37.12%、20.52%和38.38%。2016年以来在对毕节撒拉溪、花江和施秉混农林与水资源利用现状的走访调查和实际调研基础上,结合前期项目的示范和研究成果,选取了三个研究区共6139hm2进行混农林节水与水资源高效利用示范,带动当地居民发展生态产业,具有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发展节水增值混农林业有利于修复已退化的石漠化环境、遏制水土流失、促进植被恢复并带动经济发展。结合GIS空间分析并对指标进行赋值,建立了降雨、气温、海拔、地貌类型、岩性、坡度、土层厚度、水土流失强度、土壤类型、人口密度、人均GDP等评价指标体系,对模式进行推广适宜性评价。结果显示毕节模式、花江模式和施秉模式在中国南方喀斯特8省(市、区)最适宜、较适宜、基本适宜、勉强适宜和不适宜的推广面积分别为74.33×104km2、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39.74×104km2、14.52×104km2、21.90×104km2、20.83×104km2、96.70×104km2,74.33×104km2、25.03×104km2、37.68×104km2、52.05×104km2、4.60×104km2。
武玉环[6](2020)在《要素投入视角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我国蛋鸡养殖历史悠久,是畜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改革开放初期,散户养殖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村闲散资金及劳动力,极大提高了鸡蛋产量,有效满足了国内鸡蛋需求。随着蛋鸡养殖成本不断攀升、突发性疫情疫病时有发生、环保规制日趋严格等问题的出现,散户养殖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已不再适应产业发展需求。2017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在农业转型升级过程中,“要素配置不合理”等问题仍然突出,为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发展规模高效养殖业”。为此,如何优化合理配置生产要素,使生产要素充分发挥效能,是蛋鸡适度规模养殖的首要目标和必经之路。基于以上背景,本研究以蛋鸡养殖规模在2000只以上的农户为研究对象,利用全国八省实地调研数据,为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投入及适度规模构建较为系统完整的分析框架,并在此框架下建立经济模型,定性与定量相结合,详细分析蛋鸡养殖过程中生产要素变化及其对规模的影响,并从利润最大化、要素生产率、成本效率、要素禀赋等多个层面测算不同规模及不同区域农户养殖的适度规模,揭示蛋鸡产业发展路径,厘清要素禀赋变迁对蛋鸡产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影响,为蛋鸡产业结构优化、生产要素聚集、效率提升、区域合理布局以及农户增收等目标的实现提供理论支持与实证依据。主要研究内容和重要结论如下:第一,要素结构、要素替代及其与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之间的关系。利用调研所得第一手农户数据,根据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及成本函数估计结果,构造最优生产模型,利润最大化模型测算农户蛋鸡养殖的适度规模。研究结果表明:(1)在利润最大化前提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约为实际养殖规模的4倍,农户蛋鸡养殖规模还存在较大扩展空间;(2)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将成为农户蛋鸡适度规模养殖的实现路径。目前,农业劳动力转移与劳动力价格上涨推动农户使用机械实现对劳动力的替代,规模化蛋鸡养殖户对机械化的需求越来越广泛,蛋鸡产业规模养殖与机械化协调并进的发展新格局正在逐步形成,机械化养殖将成为我国农户规模化蛋鸡养殖的发展方向;(3)机械与劳动力的替代程度对不同规模分布下的农户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存在差异。机械对劳动力的替代可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但对养殖规模在1万只以上农户的促进作用大于其对养殖规模在1万只以下农户的促进作用,从侧面反映出机械化养殖是产业适度规模发展的必经之路,1万只以上存栏量的规模化蛋鸡养殖户是未来蛋鸡产业发展的主体。第二,要素生产率、前沿成本、效率损失及其与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的关系。同样使用调研所得第一手农户数据,将农户按不同规模区间及不同区域进行划分,对农户蛋鸡养殖的劳动生产率,资金生产率及成本利润率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利用随机前沿分析方法测算农户前沿成本及成本效率。研究结果表明:(1)从要素生产率角度看,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将朝着1万只以上发展;蛋鸡产业区域布局相对稳定,东部地区仍然是蛋鸡养殖的优势区域,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由于机械化水平及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东部地区农户蛋鸡养殖在劳动生产率及成本利润率存在优势,西部地区成本效率损失较小,产业发展将呈现以东部地区为主,但逐步向中西部转移的趋势;(2)从前沿成本角度看,农户蛋鸡养殖的成本效率与养殖规模呈现倒U型分布,即随着养殖规模扩大,成本效率呈现上升趋势,但当养殖规模超过17405只时,成本效率开始下降,养殖规模过大或过小均不利于成本效率的提升,蛋鸡适度规模养殖是产业成本效率提升的关键。第三,要素禀赋对蛋鸡产业及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的影响。该部分结合蛋鸡产业发展面临的要素禀赋变迁历程,实证分析农户要素禀赋对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蛋鸡养殖呈现明显的诱致性偏向,产业增长路径朝着“资金密集型”发展。机械作为典型的“劳动节约型”生产要素,农户蛋鸡养殖的机械投入逐年增加,蛋鸡产业发展正在突破“过密化”困境,生产要素投入结构变化,生产率的提高,推动产业从传统养殖向现代化规模养殖发展,产业增长动力也从传统的依靠劳动动力转变为依靠资金、技术等要素上来,产业资本深化程度不断提高;(2)资金禀赋是影响农户蛋鸡养殖规模最重要的因素,农户蛋鸡养殖规模扩大的关键在于突破资金约束,实现蛋鸡养殖模式由劳动密集型向资金密集型转变,提高生产效率,促进蛋鸡适度规模养殖。基于以上研究内容及研究结果,提出了要素投入视角下实现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的政策建议:提高蛋鸡养殖机械化水平;完善发展农业信贷政策,为农户规模化养殖提供资金支持;完善和发展蛋鸡产业要素市场供应机制,稳定要素价格,降低养殖成本;规范简化养殖用地审批程序,合理布局蛋鸡养殖区域;培育新型生产经营服务组织;积极稳妥有序推进蛋鸡产业适度规模发展。
刘银花[7](2020)在《惠州市地派镇精准扶贫现状与对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除贫困、改善民生、逐步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使命。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一直与贫困作斗争,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是在扶贫过程中也暴露了种种问题。截至2013年底,我国仍有8249万农村贫困人口,扶贫任务艰巨。为解决扶贫难题,让贫困人口早日脱贫致富,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精准扶贫”理念。精准扶贫是粗放扶贫的对称,是指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和贫困对象实施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的治贫方式。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工作中必须坚持的重点工作,是新时期党和国家扶贫工作的精髓和亮点,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中国梦”的重要保障。我国贫困问题多集中在农村,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关系到能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让农村贫困人口如期脱贫的关键在于精准扶贫。本文通过深入广东省惠州市地派镇农村调研,以地派镇的贫困村和贫困人口为研究对象,以文献分析法、实地调查法、个案调查法为主要研究方法,研究地派镇精准扶贫现状,查找了地派镇精准扶贫存在的问题:识别不精准;帮扶措施不够到位;帮扶效果不明显;易出现返贫现象。提出了解决精准扶贫问题的对策:增强贫困户脱贫意愿和能力;通过各种方式吸引、留住人才;结合产业发展给予资金安排;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本文通过深入实地与贫困户交流、访谈扶贫工作人员、查阅精准扶贫台账等方式获得数据资料,真实性较高。对贫困户进行抽样调查,数源具有较强的代表性。研究结论与建议对于指导未来较发达地区中的精准扶贫工作、提高精准扶贫工作成效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同时,地派镇属于珠三角地区东北部的经济落后山区,贫困特征有一定的特殊性及典型性,研究地派镇精准扶贫现状和对策,对于发达地区如何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将产生一定的影响。
韩浩[8](2020)在《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产业扶贫研究 ——以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为例》文中指出2013年11月,习近平到湖南湘西考察时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的重要思想,精准扶贫重在精准发力,重在产业扶贫,要想落实好精准扶贫的各项工作,抓好产业扶贫是关键。产业扶贫不同于送钱送物,可以形成可持续扶贫态势,推动输血扶贫向造血脱贫转变,产业扶贫研究对于帮助贫困群众增收致富、推动贫困地区脱贫摘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取文献研究法、调查研究法等研究方法,调查了解国内相关产业扶贫模式、典型案例和取得成效,运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比较优势理论、产业集群理论等有关理论依据,阐述分析广西那坡县种桑养蚕、河南省旅游扶贫、六盘水市“三变”改革、金寨县光伏扶贫、贵州电商扶贫、从江县生态扶贫等国内主要产业发展模式的成功做法和形成的有效经验,介绍南晓镇贫困现状,以调研数据为依据,研究分析南晓镇各种产业扶贫模式的主要做法和成效,其中特色种养、资产收益、生态农业扶贫模式对产业发展的促进作用较好。运用SWOT分析方法深入分析南晓镇产业扶贫的优势和机遇,指出南晓镇产业扶贫方面存在的产业扶贫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本地特色优势资源没有充分发掘、经营主体发挥带头作用不够突出、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素质能力有待提升等方面的问题和面临的威胁,并从产业扶贫向产业振兴转变的角度,针对问题提出加强顶层设计、基层建设、产业融合发展、产业龙头培育、薄弱领域发展等对策建议。
杨健[9](2020)在《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探讨 ——基于江苏省镇江市的调研》文中研究表明新型职业农民是新时代农业生产经营的一支重要队伍,他们是“有文化、懂技术、会生产、善经营”的现代农业经营者,是农业领域创业的“领头羊”,是乡村振兴的骨干力量,也是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推进者。与传统农民相比,新型职业农民的市场经营能力更强、经营效益更好、创新意识更强,具有超前思维,敢于尝试新技术、探索新模式,同时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能对生态、社会、环境和农业的未来发展承担相应的责任。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创业问题对于创新农业生产方式、施行振兴乡村战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具有重要意义。第一章绪论部分论述了本论文的时代背景和研究意义,在总结国内外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前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客观评述,探索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研究的未来面向。借鉴前人研究,提出本文的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第二章是相关概念的界定以及理论基础。一是对传统农民、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进行概念和特征的界定,找出新型职业农民与其他农民群体的不同之处。本文将新型职业农民定义为具有较高学历,熟练掌握生产技能,市场经营能力、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都较强的现代农业经营者。二是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概念和特点进行界定。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是指新型职业农民依托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等组织形式,通过整合创业资源,开展规模生产经营,从而获得经济收益的经营行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主体是生产经营一线的农业生产者,创业领域为农业,创业模式多样化,创业组织形式主要是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三是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进行定义。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是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实践总结,是对农民创业成功经验和模式的系统归纳。虽然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丰富多样,但其共同特征是走现代化、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生态化等特色鲜明的农业发展道路。论述了马克思关于农业和农民发展的相关理论、邓小平关于我国农业二次飞跃的理论、习近平关于农民创业的指导思想以及现代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的理论,确立了研究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的理论基础。第三章是实证分析。一是分析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动机,主要包括物质生活需要、自我价值的实现、社会价值的追求这三类动机。二是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基本特征,主要从新型职业农民的个体特征、生产经营特征和收入特征这三个方面展开分析。三是分析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主要组织形式,主要有家庭农场、合作社、农业企业、种养大户这四类组织形式。四是总结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成功的经验,包括具有必备的专业知识、掌握农业生产技能、懂得生产过程管理、善于面向市场经营等。第四章是创业影响因素及其成因探析。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因素是多样的,主要分为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内部因素有知识要素、能力要素、心理素质等;外部因素主要是自然条件、区域特征、宏观经济变化、行业市场波动、农业政策变动以及其他相关因素的影响。实证分析表明,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内源性问题包括新型职业农民存在高端供给能力不强、终端供给能力不足、种养结构不合理、农业生态性不强、品牌产品数量不多等问题。外源性问题包括农业劳动力短缺、农业配套设施用地申请困难、流动资金不足、创业融资困难、农产品销售困难等阻碍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主要困难。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创业问题和困难的成因有两大方面,一是新型职业农民自身存在不足,二是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不少。第五章是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路径规划、建议和政策供给。分为三个部分:一是总结新型职业农民的创业路径。新型职业农民要以农业现代化、农业产业化、农业绿色化等理念为指引,要走用现代科技改造传统农业的道路、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的道路、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标准化农业生产的道路、农业全产业链的道路、品牌化战略的道路、机械化和智能化的道路、种养一体化的道路。同时,列举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经典案例,以期为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提供现实参照。二是针对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建议。针对之前研究发现的新型职业农民在创业过程中暴露的问题和面临的困难提出建议,包括提高新型职业农民自身创业能力、延伸产业链、增加终端产品供给、构建标准化生产体系、重视品牌建设、提高农业智能化水平和开展种养一体化建设。三是扶持职业农民创业的政策供给探讨。包括加强农民职业教育、支持创业资源流入农村和引导金融机构做好信贷支持工作,以期为政府及相关农业部门调整农业政策提供借鉴。
陈齐畅[10](2020)在《社会资本、契约选择与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 ——以中国白羽肉鸡生产为例》文中研究表明畜牧养殖行业因为投资大、技术水平要求高,是高风险行业。高风险的行业与低生产力水平、低生产关系水平之间的落差又给我国的食品质量安全带来巨大隐患。表现出来的畜牧养殖不标准、不规范,严重制约了我国畜牧产业的发展。白羽肉鸡产业因为生产周期短,生产规模大,将不标准、不规范的生产后果放大。白羽肉鸡养殖户进行标准化生产,对于解决我国肉鸡产业发展问题,促进畜牧业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本研究尝试揭示社会资本、契约选择对肉鸡养殖户进行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影响以及白羽肉鸡养殖户采纳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内在机制。第一章对科学问题以及所处的背景作介绍,并简要描述研究的目标、范围和内容、框架等。第二章梳理了本研究的理论基础及文献回顾。第三章介绍了我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及数据来源。第四,第五,第六,第七章分别是本研究的四个主要内容。第四章肉鸡养殖户的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的影响。运用超博弈理论模型分析社会资本嵌入有益于增加公司和农户的合作。基于社会资本理论、交易成本理论,从信任、规范、人际网络等方面考察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的影响。基于肉鸡养殖户的调研数据,对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的影响进行实证检验。得出(1)养殖户进行市场模式还是公司+农户模式选择时,社会资本的三个方面,人际网络社会资本、信任社会资本、互惠规范社会资本均起到显着性影响;并且信任社会资本与人际网络社会资本对养殖户选择公司+农户模式有着显着正向影响;互惠规范社会资本对养殖户选择公司+农户模式有着显着负向影响。(2)养殖户在选择合作社模式还是公司+农户模式时,互惠规范社会资本越大,养殖户就越倾向于选择合作社+农户模式。(3)养殖户在选择垂直一体化模式还是公司+农户模式时,信任社会资本越高,养殖户就越倾向于选择稳定性程度更高的垂直一体化模式。因此社会资本中不同维度对养殖户契约选择行为带来不同的影响。增加信任社会资本和人际网络社会资本会促成选择公司+农户,增加互惠规范社会资本会促成选择合作社+农户。提高信任社会资本,会促成垂直一体化模式。第五章契约选择对肉鸡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影响。本文首先基于契约理论将契约稳定性分解为组织服务、契约激励和资产专用性,并结合调研数据进行量化;然后基于农业部标准化评估标准将白羽肉鸡生产的标准化行为划分为六个分项标准,并对该六个分项标准进行打分。其中完全标准化率分别为:肉鸡品种良种化76.6%,养殖设施化78.1%,生产规范化57.7%,防疫制度化68.9%,污染无害化75.5%,监管常态化75.4%。然后使用组织服务、契约激励和资产专用性作为解释变量,个体特征、生产特征、交易特征、风险特征、家庭特征等作为控制变量分别对肉鸡品种良种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污染无害化、监管常态化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得出结论如下:(1)在对标准化生产的分项六化的影响中,控制变量包括养殖户个体特征、生产特征、交易特征、家庭特征、风险特征基本上对于标准化生产的行为选择无太大影响。(2)契约选择模式对标准化生产的分项六化影响均表现出至少一方面的显着性正向影响。(3)契约激励、组织服务、资产专用性对标准化六化影响程度表出现差异。契约激励和资产专用性对污染无害化无显着性影响,组织服务对资产专用性有显着影响;组织服务对监管常态化无显着性影响,而契约激励和资产专用性对监管常态化有显着的影响。因此在对标准化生产行为推广时,需要针对性着力,比如对污染无害化的提升更要着力在组织服务,对于肉鸡良种化、养殖设施化、防疫制度化就可以在契约选择模式的三个方面整体着力,对于监管的常态化就可以重点提升契约激励以及资产专用性。第六章社会资本、契约选择对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影响。基于理性行为理论、计划行为理论对社会资本、契约选择对标准化生产的影响机理进行分析。构建标准化生产行为决策模型。基于肉鸡养殖户的调研数据,利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实证检验。对肉鸡养殖户的社会资本、契约选择以及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影响路径进行验证。结果表明:在全样本模型之中,肉鸡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受标准化生产主观规范的直接影响和综合影响都是最大。社会资本和契约稳定性通过影响标准化生产意向,标准化生产态度以及感知行为控制等中介变量而发生作用,其中社会资本中的互惠规范社会资本对标准化生产意向的影响最为明显。按契约选择模式进行群组划分的实证模型检验,也验证了全样本的研究规律。按地域进行群组划分的实证模型检验,四个区域表现出和全样本模型相似的规律。由此说明社会资本认知以及契约强制性、组织服务性认知均会最终影响到肉鸡养殖户的标准化生产行为。第七章养殖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首先对肉鸡生产的技术投入产出指标,经济投入产出指标进行核算和比较分析。然后从三个方面分别去探讨肉鸡生产绩效和社会资本之间的关系,肉鸡生产绩效和契约稳定性程度之间的关系,肉鸡生产绩效和标准化生产程度之间的关系。结论分别是:(1)信任社会资本在1%水平上对每只鸡的总生产成本有负的显着性影响;互惠规范社会资本在10%水平上对每只鸡的总生产成本有负的显着性影响;人际网络社会资本在1%水平上对每只鸡的总生产成本有正的显着性影响,验证了更高社会资本对应更高生产绩效的前提假设。(2)契约选择模式对只鸡的总生产成本具有在1%水平上显着的正向影响。(3)肉鸡良种化在1%水平正向影响,养殖设施化在5%水平上负向影响,生产规范化在5%水平上正向影响,污染无害化在5%水平上负向影响,验证了标准化对生产绩效有显着影响的假设。由此说明了加强社会资本有益于提高契约选择模式的稳定性,有益于标准化生产行为,有益于提高生产绩效。第八章是本文的总结与政策建议。在对全文总结的基础上,提出了四个方面的政策建议,分别是:(1)针对性的提高社会资本;(2)完善组织服务,促成高稳定性契约选择模式生产的发展;(3)加大对更稳定契约选择生产模式的宣传和引导;(4)从政府、企业、养殖户多角度出发,促进肉鸡行业标准化生产的发展。
二、农户养鸡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农户养鸡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善治理论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T-P-S”治理机制研究 ——以J省X县D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研究综述 |
1.3.2 国外研究综述 |
1.3.3 文献评述 |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4.1 研究方法 |
1.4.2 研究思路 |
1.5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人居环境 |
2.1.2 农村人居环境 |
2.1.3 治理机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善治理论 |
2.2.2 利益相关者理论 |
2.3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运用善治理论的必要性分析 |
2.3.1 农村人居环境的善治是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必然选择 |
2.3.2 农村人居环境的善治是对传统农村环境治理模式的嬗变 |
2.3.3 农村人居环境的善治是创造公共利益的有效途径 |
2.4 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中运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必要性 |
第三章 田野调查:J省X县D村人居环境有效治理的实践 |
3.1 田野调查的展开 |
3.1.1 调研地点的描述及选取 |
3.1.2 访谈对象的选取 |
3.1.3 资料收集的过程 |
3.2 D村人居环境治理的实践 |
3.2.1 推行城乡环卫一体化运行和管理机制 |
3.2.2 开展“赣南新妇女”运动促文明乡风 |
3.2.3 推进资金资源统筹调配 |
3.2.4 建立严格督导检查制度 |
3.2.5 设计公正奖惩激励制度 |
3.2.6 建立村庄长效管护机制 |
3.2.7 实行刚柔并济协调手段 |
3.3 D村人居环境治理成效 |
3.3.1 垃圾治理方面 |
3.3.2 污水治理方面 |
3.3.3 公共设施建设方面 |
3.3.4 村庄规划管控方面 |
第四章 善治理论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T-P-S”治理机制的构建 |
4.1 善治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触发机制 |
4.1.1 多元主体治理动力机制 |
4.1.2 多元主体治理供需机制 |
4.2 善治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运行机制 |
4.2.1 多元主体参与合作机制 |
4.2.2 各类资源整合配置机制 |
4.3 善治下农村人居环境治理保障机制 |
4.3.1 治理过程中的协调机制 |
4.3.2 治理过程中的激励机制 |
4.3.3 治理过程中的监督机制 |
第五章 农村人居环境“T-P-S”治理机制的实施建议 |
5.1 政府层面 |
5.1.1 强化政府权威,完善法律制度 |
5.1.2 严控污染转移,帮扶农村发展 |
5.2 村民层面 |
5.2.1 提升环保意识,保护乡村家园 |
5.2.2 增加参与程度,提供环保服务 |
5.3 企业层面 |
5.3.1 促进企业产业化,增强社会责任 |
5.3.2 优化治理技术,培育治理人才 |
第六章 结论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访谈提纲及记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台安县肉鸡养殖户使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回顾与述评 |
1.3.1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2 研究述评 |
1.4 研究内容 |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5.1 研究方法 |
1.5.2 技术路线 |
1.6 创新与不足之处 |
1.6.1 创新之处 |
1.6.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肉鸡养殖户 |
2.1.2 兽药使用行为 |
2.1.3 兽药残留与药残控制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计划行为理论 |
2.2.3 政府规制理论 |
第三章 调研方案设计及样本分析 |
3.1 调研方案设计 |
3.1.1 问卷设计 |
3.1.2 数据来源 |
3.2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3.2.1 养殖户个人及家庭特征 |
3.2.2 生产经营特征 |
3.2.3 养殖户的认知情况 |
3.2.4 养殖户使用兽药情况 |
3.2.5 政府规制及购销组织要求 |
3.3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肉鸡养殖户使用兽药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4.1 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统计分析 |
4.1.1 个人家庭特征 |
4.1.2 生产经营特征 |
4.1.3 对兽药安全的认知特征 |
4.1.4 政府监管特征 |
4.2 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
4.2.1 模型的选择 |
4.2.2 模型的设定与变量的设计 |
4.2.3 问卷信度与效度分析 |
4.2.4 模型共线性检验 |
4.2.5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政策建议 |
5.2.1 提高肉鸡养殖户安全认知 |
5.2.2 丰富信息获取途径 |
5.2.3 加强政府宣讲与培训 |
5.2.4 加强政府检测检疫频率和力度 |
5.2.5 提高肉鸡养殖户的组织化程度 |
参考文献 |
附录 《台安县肉鸡养殖户兽药使用行为》调查问卷 |
致谢 |
(3)民族地区脱贫后防止返贫问题研究 ——以鹤庆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
三、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
(一)研究方法 |
(二)技术路线 |
第一章 核心概念及理论基础 |
第一节 核心概念 |
一、精准扶贫 |
二、脱贫 |
三、返贫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循环积累因果关系理论 |
二、规模经济理论 |
三、可持续发展理论 |
第二章 鹤庆县精准扶贫情况及潜在的返贫风险 |
第一节 鹤庆县概况 |
一、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与贫困人口概况 |
二、贫困成因及特点 |
第二节 鹤庆县精准扶贫现状及潜在的返贫风险 |
一、精准扶贫政策执行成效 |
二、鹤庆县脱贫后潜在的返贫风险 |
第三章 透过经典案例分析鹤庆县潜在的返贫风险 |
第一节 “代养鸡”养殖脱贫案例研究 |
一、案例介绍 |
二、案例分析 |
三、案例启示 |
第二节 西邑奇峰旅游脱贫案例研究 |
一、案例介绍 |
二、案例分析 |
三、案例启示 |
第三节 贫困户个案研究 |
一、六合乡松园村杨某桂户 |
二、西邑镇奇峰村张某中户 |
三、案例分析及启示 |
第四章 鹤庆县返贫风险产生的原因分析 |
第一节 鹤庆县农业现代化程度低 |
一、农业基础薄弱,产业结构不合理 |
二、资金来源单一,后续支撑不足 |
三、农业技术不足,现代化水平低 |
四、销售模式单一,市场竞争力不足 |
五、农业人才缺乏,农户内生动力不足 |
第二节 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生态旅游开发不充分 |
一、生态环境保护意识不强 |
二、生态产业规模小、标准化程度低 |
第三节 教育基础薄弱,贫困地区教育发展缓慢 |
一、教育意识落后,教育负担较重 |
二、办学条件薄弱,办学资源短缺 |
三、师资力量薄弱 |
第四节 社会保障机制不健全 |
一、外力不足,内力缺乏 |
二、基本保障机制不健全 |
三、公共资源供给不足 |
第五节 贫困地区民族文化传承发展受到冲击 |
一、民族文化知名度不高 |
二、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力度不足 |
第五章 鹤庆县脱贫后防止返贫的建议 |
第一节 推动产业持续增收,做强优势产业 |
一、实施规模化生产,做强优特产业 |
二、完善基础设施,推广农业科技 |
三、建立激励机制,完善人才制度 |
四、转变发展模式,激发内生动力 |
五、拓宽销售渠道,大力发展“电商” |
六、拓宽资金来源,强化资金统筹 |
第二节 注重环境保护,依托生态促发展 |
一、加强生态环境保护 |
二、推动生态农业发展 |
三、推动生态旅游发展 |
第三节 强化教育意识,推动地区教育发展 |
一、重塑教育意识 |
二、改善办学条件 |
三、增强师资力量 |
第四节 注重民生工程,完善社会保障机制 |
一、完善基本养老保障机制 |
二、完善基本医疗保障机制 |
三、保障公共产品持续供给 |
第五节 健全民族文化传承发展机制 |
一、加大宣传力度,建立文化自信 |
二、建立民族文化民间工艺人才培养制度 |
三、推动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可持续发展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4)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下经济生产行为影响研究 ——以文山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农户 |
2.1.2 林业科技服务 |
2.1.3 林下经济 |
2.2 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公共物品理论 |
2.3 文献综述 |
2.3.1 林业科技服务相关研究 |
2.3.2 农户林下经济生产行为研究 |
2.3.3 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下经济生产行为研究 |
2.3.4 研究述评 |
3 文山州林业科技服务状况分析 |
3.1 研究区域概况与数据来源 |
3.1.1 研究区域概况 |
3.1.2 数据来源 |
3.2 林业科技服务建设概况 |
3.2.1 林业科技服务主体 |
3.2.2 林业科技服务内容与方式 |
3.3 林业科技服务开展概况 |
3.4 林业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
3.4.1 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完善 |
3.4.2 林业科技服务供给结构不合理 |
3.4.3 林业科技经费投入不足 |
3.4.4 林业科技服务人员水平有待提高 |
4 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下经济生产行为分析 |
4.1 样本描述性统计分析 |
4.1.1 农户基本信息描述 |
4.1.2 农户对林业科技认知分析 |
4.1.3 农户参与林下经济情况分析 |
4.2 模型建立与变量界定 |
4.2.1 模型建立 |
4.2.2 变量界定 |
4.3 实证结果与分析 |
4.3.1 实证结果 |
4.3.2 结果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影响农户发展林下经济因素分析 |
5.1 研究假设与变量选取 |
5.1.1 研究假设 |
5.1.2 自变量 |
5.1.3 因变量 |
5.2 模型构建 |
5.3 模型回归结果 |
5.4 模型回归结果分析 |
5.4.1 所选因子的影响方向 |
5.4.2 显着性影响因子分析 |
5.4.3 不具显着性影响因子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6 基本结论及对策建议 |
6.1 基本结论 |
6.2 对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致谢 |
(5)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第一章 研究现状 |
第一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二节 喀斯特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 |
第三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研究现状与展望 |
第四节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
第二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
第二节 技术路线与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
第四节 实验方案与资料数据可信度分析 |
第三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 |
第一节 大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一 研究区降水时空分布特征 |
二 可利用降水分布特征 |
三 相关性分析 |
第二节 地表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侵蚀性降雨量与产流关系 |
二 雨强与产流的关系 |
三 混农林系统地表产流阻控效益 |
第三节 土壤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土壤水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土壤水蒸发 |
第四节 生物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蒸腾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冠层截留量 |
第五节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高效利用 |
一 混农林地“五水”赋存转化特征 |
二 混农林“五水”赋存转化数学模型构建与验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机理的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 |
第四章 混农林地水资源高效利用策略 |
第一节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高效利用水资源 |
一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下的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混农林地农艺措施的土壤水资源转化特征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农艺节水策略 |
第二节 工程节水措施与混农林高效利用水资源策略 |
一 工程节水措施及混农林土壤水分赋存特征 |
二 工程节水策略对混农林地水资源转化的影响 |
三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工程节水策略 |
第五章 基于“五水”赋存转化的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构建及技术 |
第一节 模式构建 |
一 模式构建的理论依据 |
二 模式构建的边界条件 |
三 模式构成的技术体系 |
四 模式的结构与功能特性 |
五 结构与功能的对比分析 |
第二节 技术研发与集成 |
一 现有成熟技术应用 |
二 共性关键技术研发 |
三 不同等级石漠化地区技术优化与集成 |
第六章 “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应用及推广 |
第一节 模式应用示范与验证 |
一 示范点选择与代表性论证 |
二 示范点建设目标与建设内容 |
三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现状评价与措施布局 |
四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规划设计与应用示范过程 |
五 混农林水资源高效利用模式应用示范成效与验证分析 |
第二节 模式优化调整方案与推广 |
一 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调整 |
二 模式推广适宜性分析 |
三 模式推广应用范围分析 |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
第一节 主要结论 |
第二节 创新点 |
第三节 讨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一 土壤物理属性数据(g) |
附录二 作物蒸腾速率监测(g/g/h) |
附录三 地表产流数据 |
附录四 土壤蒸发速率监测(mm/d) |
附录五 气象数据统计 |
附录六 植被截留数据(mm) |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一、参与的科研项目 |
二、发表的论文 |
三、获得奖励 |
致谢 |
(6)要素投入视角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问题提出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的问题 |
1.1.3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农业规模经营问题的研究 |
1.2.2 农户要素投入与生产规模的研究 |
1.2.3 我国蛋鸡养殖要素投入与适度规模养殖的研究 |
1.2.4 简要评述 |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
1.3.1 研究目标 |
1.3.2 研究内容 |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
1.4.1 研究方法 |
1.4.2 技术路线 |
1.5 创新点与不足 |
1.5.1 创新点 |
1.5.2 存在的不足 |
第二章 理论基础 |
2.1 概念界定 |
2.1.1 农业适度规模经营 |
2.1.2 农业生产要素 |
2.1.3 蛋鸡规模养殖 |
2.2 相关理论基础 |
2.2.1 农户行为理论 |
2.2.2 最优化农户理论 |
2.2.3 规模报酬与规模经济 |
2.3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投入与适度规模的分析框架 |
2.4 总结 |
第三章 我国蛋鸡规模化养殖发展现状分析 |
3.1 蛋鸡规模化养殖的共性与特性 |
3.1.1 畜禽规模化养殖的一般特征 |
3.1.2 蛋鸡规模化养殖的特性 |
3.1.3 农户蛋鸡养殖的经济学属性 |
3.2 我国蛋鸡产业规模化发展趋势 |
3.2.1 蛋鸡养殖规模的变化 |
3.2.2 蛋鸡养殖区域布局 |
3.2.3 规模化蛋鸡养殖现状 |
3.2.4 蛋鸡养殖要素投入结构变动趋势 |
3.3 我国农户蛋鸡规模化养殖特征 |
3.3.1 调研户区域分布 |
3.3.2 调研户养殖规模分布 |
3.3.3 调研户养殖基本情况 |
3.3.4 调研户投入及产出基本情况 |
3.4 简要结论 |
第四章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结构与适度规模分析 |
4.1 分析框架 |
4.2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产出弹性 |
4.2.1 理论模型 |
4.2.2 模型估计结果及分析 |
4.2.3 基于要素产出弹性的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 |
4.3 农户蛋鸡养殖生产要素的边际产量 |
4.4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结构调整 |
4.5 简要结论 |
第五章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替代对规模的影响分析 |
5.1 农户蛋鸡养殖要素替代对养殖规模影响的理论分析 |
5.2 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替代弹性 |
5.2.1 农户蛋鸡养殖的直接替代弹性 |
5.2.2 要素价格与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替代弹性 |
5.3 要素替代弹性对农户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 |
5.4 简要结论 |
第六章 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生产率、成本效率与适度规模 |
6.1 生产效率对农户适度规模经营的作用机理 |
6.2 农户蛋鸡养殖的要素生产率与适度规模 |
6.3 农户蛋鸡养殖成本效率与适度规模 |
6.4 简要结论 |
第七章 要素禀赋变迁与蛋鸡养殖适度规模发展 |
7.1 分析框架 |
7.2 蛋鸡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7.2.1 非农就业发展与农业劳动力转移 |
7.2.2 饲料产业发展 |
7.2.3 机械化养殖 |
7.2.4 蛋鸡产业发展路径选择 |
7.3 农户要素禀赋对蛋鸡养殖规模的影响 |
7.3.1 劳动力禀赋 |
7.3.2 资金禀赋 |
7.3.3 社会资源禀赋 |
7.3.4 实证分析 |
7.4 简要结论 |
第八章 农户蛋鸡养殖规模调整意愿与行为分析 |
8.1 分析框架 |
8.2 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决策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
8.2.1 农户蛋鸡养殖规模决策及影响因素 |
8.2.2 农户规模化蛋鸡养殖风险认知 |
8.3 农户养殖规模调整意愿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
8.3.1 模型构建 |
8.3.2 变量选取 |
8.3.3 结果分析 |
8.4 简要结论 |
第九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
9.1 主要研究结论 |
9.2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附录A |
致谢 |
作者简历 |
(7)惠州市地派镇精准扶贫现状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缘由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问题 |
三、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核心概念界定 |
一、贫困 |
二、精准扶贫 |
三、建档立卡扶贫户 |
四、内生动力 |
第三节 文献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文献简评 |
第四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五节 研究内容与正文结构 |
第二章 精准扶贫理论与经验 |
第一节 精准扶贫理论 |
一、共同富裕理论 |
二、反贫困理论 |
三、新公共管理与贫穷治理理论 |
第二节 精准扶贫政策 |
第三节 精准扶贫经验 |
一、湖南省十八洞村精准扶贫经验 |
二、茂名市环球村精准扶贫经验 |
三、惠州市上东村精准扶贫经验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地派镇精准扶贫历程与现状 |
第一节 地派镇精准扶贫历程 |
一、2009—2012年: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阶段 |
二、2013—2015年:新一轮扶贫开发“双到”工作阶段 |
三、2016—2020年:精准扶贫阶段 |
第二节 地派镇精准扶贫现状及特点 |
一、地派镇贫困现状 |
二、地派镇精准扶贫现状 |
三、地派镇精准扶贫主要做法及成效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地派镇精准扶贫存在问题及原因 |
第一节 地派镇精准扶贫存在问题 |
一、贫困户识别存在偏差 |
二、精准帮扶不够到位 |
三、帮扶效果不明显 |
四、易出现返贫现象 |
第二节 存在问题的主要原因 |
一、贫困户内生动力不足 |
二、精准扶贫资金、人员不足 |
三、经济发展受自然条件限制 |
四、社会力量扶贫参与度低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地派镇深化精准扶贫思路和建议 |
第一节 地派镇深化精准扶贫思路 |
一、高度重视,精心组织 |
二、发展经济,增加投入 |
三、实事求是,分步推进 |
第二节 地派镇深化精准扶贫的建议 |
一、增强贫困户脱贫意愿和能力 |
二、通过各种方式吸引、留住人才 |
三、结合产业发展给予资金安排 |
四、充分发挥社会力量作用 |
本章小结 |
结论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精准扶贫工作调查问卷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8)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产业扶贫研究 ——以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研究的背景和目的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综述 |
1.2.2 国内相关研究综述 |
1.2.3 研究进展述评 |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相关理论 |
2.1 相关概念 |
2.1.1 精准扶贫的概念 |
2.1.2 产业扶贫的概念 |
2.2 相关理论依据 |
2.2.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 |
2.2.2 比较优势理论 |
2.2.3 产业集群理论 |
第三章 国内主要产业扶贫模式分析及典型案例 |
3.1 特色种养扶贫模式 |
3.2 乡村休闲旅游扶贫模式 |
3.3 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
3.4 电商产业扶贫模式 |
3.5 光伏产业扶贫模式 |
3.6 生态农业扶贫模式 |
第四章 南晓镇产业扶贫发展现状分析 |
4.1 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概况 |
4.1.1 南晓镇基本情况 |
4.1.2 南晓镇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
4.1.3 南晓镇农业发展概况 |
4.2 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贫困现状分析 |
4.2.1 南晓镇贫困现状 |
4.2.2 南晓镇产业致贫原因 |
4.3 南晓镇产业扶贫的主要模式分析 |
4.3.1 特色种养扶贫模式 |
4.3.2 休闲旅游扶贫模式 |
4.3.3 资产收益扶贫模式 |
4.3.4 光伏产业扶贫模式 |
4.3.5 生态农业扶贫模式 |
第五章 南晓镇产业扶贫的SWOT分析 |
5.1 优势 |
5.1.1 区位交通状况良好 |
5.1.2 产业扶贫模式多样有效 |
5.1.3 产业资源丰富多元 |
5.1.4 组织领导坚强到位 |
5.2 劣势 |
5.2.1 产业扶贫人才队伍建设有待加强 |
5.2.2 本地特色优势资源没有充分发掘 |
5.2.3 经营主体发挥带头作用不够突出 |
5.2.4 群众参与产业发展素质能力有待提升 |
5.3 机遇 |
5.3.1 各级政府对产业扶贫高度重视 |
5.3.2 乡村振兴战略助力脱贫攻坚事业发展 |
5.4 威胁 |
5.4.1 产业雷同影响扶贫产业健康发展 |
5.4.2 自然灾害频发威胁产业健康发展 |
5.4.3 村集体经济基础薄弱 |
第六章 加快从产业扶贫到产业振兴转变的对策建议 |
6.1 加强顶层设计,做好产业发展的前后衔接 |
6.1.1 强化产业发展的组织领导 |
6.1.2 制定产业发展规划 |
6.1.3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体系 |
6.1.4 推广产业发展经验做法 |
6.2 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夯实产业振兴发展基础 |
6.2.1 强化产业扶贫发展政策理论学习 |
6.2.2 强化产业发展人才队伍建设 |
6.3 加强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产业振兴不竭动力 |
6.3.1 充分发掘本地特色优势资源 |
6.3.2 加快推进农产品加工业发展 |
6.3.3 推动农旅融合发展 |
6.4 加强产业龙头培育,引领产业振兴加快发展 |
6.4.1 发展壮大龙头企业 |
6.4.2 辐射带动产业扶贫发展 |
6.4.3 充分发挥先锋引领作用 |
6.5 加强薄弱领域发展,补齐产业振兴短板弱项 |
6.5.1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 |
6.5.2 推广普及农业保险 |
6.5.3 解放贫困户思想 |
6.5.4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
第七章 结语和展望 |
7.1 结语 |
7.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9)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探讨 ——基于江苏省镇江市的调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国外研究综述 |
二、国内研究综述 |
三、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研究的评述与展望 |
第三节 论文研究思路、方法和数据来源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三、数据来源 |
第四节 研究难点和创新之处 |
一、研究难点 |
二、创新之处 |
第二章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理论内涵 |
第一节 概念界定 |
一、新型职业农民的概念界定 |
二、新型职业农民创业 |
三、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关于农业和农民的理论 |
二、邓小平关于我国农业第二次飞跃的思想 |
三、习近平关于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指导思想 |
四、现代经济学关于人力资本收益理论 |
第三章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特征分析 |
第一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动机 |
一、满足物质生活本身的需要 |
二、自我价值的实现 |
三、社会价值的追求 |
第二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基本特征 |
一、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个体特征 |
二、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生产经营特征 |
三、新型职业农民的收入特征 |
第三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主要组织形式 |
一、家庭农场 |
二、农民专业合作社 |
三、农业产业化企业 |
四、种植和养殖大户 |
第四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成功经验的总结 |
一、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和专业知识 |
二、掌握农业生产技术 |
三、懂得生产过程管理 |
四、善于面向市场经营 |
五、创业成功的其他经验 |
第四章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及问题探析 |
第一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影响因素探析 |
一、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内部因素 |
二、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外部因素 |
第二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中暴露出的问题 |
一、优质农产品供给能力不强 |
二、提供可直接消费的终端农产品的能力还不强 |
三、种植、养殖结构不合理 |
四、生态农业的理念还不强 |
五、有品牌影响力的农产品还比较少 |
第三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中遇到的困难 |
一、农业劳动力短缺 |
二、农业配套设施用地申请困难 |
三、资金不足、融资困难是普遍现象 |
四、农产品销售存在困难 |
第四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的原因探析 |
一、新型职业农民自身存在不足 |
二、外部环境的制约因素较多 |
第五章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探讨 |
第一节 新型职业农民可选择的创业路径 |
一、用现代科学技术改造传统农业的道路 |
二、调整农业内部结构的道路 |
三、发展适度规模经营的道路 |
四、走农业标准化生产的道路 |
五、发展农业全产业链的道路 |
六、走农业品牌化战略的道路 |
七、走农业机械化、智能化的道路 |
八、贯彻生态理念,发展种养加一体化农业的道路 |
第二节 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几点建议 |
一、新型职业农民要进一步提高自身创业素质 |
二、延伸农业产业链,增加终端产品供给 |
三、构建农产品生产标准化体系,确保产品质量可控 |
四、重视品牌建设,提升产品影响力 |
五、增强融资能力,走多方融资之路 |
六、提高农业智能化水平,走智慧农业之路 |
七、发展生态农业,开展“种养一体化”建设 |
第三节 扶持新型职业农民创业的政策供给 |
一、加强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职业教育 |
二、充分发挥政府职能,让更多创业资源流入农村 |
三、引导金融机构做好信贷支持工作 |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与的课题 |
附录:调查问卷(以2018 年为例) |
(10)社会资本、契约选择与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 ——以中国白羽肉鸡生产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言 |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问题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和方法 |
1.4 数据来源 |
1.5 技术路线 |
1.6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研究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白羽肉鸡行业及行为主体 |
2.1.2 社会资本 |
2.1.3 契约选择及其稳定性 |
2.1.4 垂直协作模式 |
2.1.5 标准化生产 |
2.2 相关理论回顾 |
2.2.1 产业组织理论 |
2.2.2 交易成本决定论 |
2.2.3 契约理论 |
2.2.4 生产者行为理论 |
2.2.5 计划行为理论 |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2.3.1 农业产业化组织中契约关系的研究综述 |
2.3.2 产业链组织与养殖户生产行为研究综述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中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及数据统计分析 |
3.1 中国白羽肉鸡产业发展现状 |
3.1.1 白羽肉鸡起源、生产及消费 |
3.1.2 白羽肉鸡的垂直一体化和标准化生产进程 |
3.2 四省白羽肉鸡产业现状 |
3.2.1 规模现状 |
3.2.2 产量与企业现状 |
3.3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分析 |
3.3.1 样本选择 |
3.3.2 问卷设计与调查内容 |
3.3.3 变量选择 |
3.3.4 样本与数据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肉鸡养殖的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的影响 |
4.1 社会资本与契约选择的静态博弈 |
4.2 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影响的理论及实证模型构建 |
4.3 社会资本的因子分析 |
4.4 社会资本对契约选择的影响实证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契约选择与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实证分析 |
5.1 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认知及采纳情况 |
5.2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说 |
5.3 实证模型构建及其结果分析 |
5.3.1 模型设定 |
5.3.2 统计性描述 |
5.3.3 卡方检验 |
5.3.4 模型估计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社会资本、契约选择与标准化生产行为的实证分析 |
6.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说 |
6.2 结构方程模型介绍与描述性统计分析 |
6.2.1 结构方程模型的原理 |
6.2.2 结构方程模型的分析步骤 |
6.2.3 问卷设计与描述统计 |
6.2.4 信度与效度分析 |
6.3 模型估计结果与分析 |
6.3.1 模型的拟合结果 |
6.3.2 假说的检验 |
6.3.3 结果分析 |
6.4 不同契约选择模式养殖户标准化生产心理决策机制比较分析 |
6.4.1 样本的特征分析 |
6.4.2 基于契约稳定性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6.4.3 基于契约稳定性的模型结果分析 |
6.5 不同地区的养殖户标准化生产心理决策机制比较分析 |
6.5.1 样本的特征分析 |
6.5.2 基于地域划分的结构方程模型验证 |
6.5.3 基于地域划分的模型结果分析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肉鸡养殖户生产绩效的影响因素与实证 |
7.1 理论模型与研究假说 |
7.2 描述性统计分析 |
7.2.1 技术投入产出指标 |
7.2.2 成本收益指标 |
7.2.3 基于契约选择模式的影响因素的统计性分析 |
7.3 生产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
7.3.1 社会资本对生产绩效的影响 |
7.3.2 契约选择对生产绩效的影响 |
7.3.3 标准化生产行为对生产绩效的影响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结论及建议 |
8.1 结论 |
8.2 政策建议 |
8.2.1 针对性的提高社会资本 |
8.2.2 完善组织服务,促成高稳定性契约选择模式生产的发展 |
8.2.3 加大对更稳定契约选择模式的宣传和引导 |
8.2.4 从政府、企业、养殖户多角度出发,促进肉鸡行业标准化生产发展 |
8.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件 |
致谢 |
攻读学位论文期间发表文章 |
四、农户养鸡容易出现的问题及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善治理论视角下农村人居环境“T-P-S”治理机制研究 ——以J省X县D村为例[D]. 刘俊娜. 上海师范大学, 2021(08)
- [2]台安县肉鸡养殖户使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分析[D]. 张云帆.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5)
- [3]民族地区脱贫后防止返贫问题研究 ——以鹤庆县为例[D]. 谢莹. 云南财经大学, 2020(03)
- [4]林业科技服务对农户林下经济生产行为影响研究 ——以文山州为例[D]. 宋亚丽. 北京林业大学, 2020(02)
- [5]石漠化环境“五水”赋存转化与混农林业高效利用模式[D]. 吴清林. 贵州师范大学, 2020
- [6]要素投入视角下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D]. 武玉环. 中国农业科学院, 2020
- [7]惠州市地派镇精准扶贫现状与对策研究[D]. 刘银花.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8]精准扶贫背景下的产业扶贫研究 ——以广西南宁市良庆区南晓镇为例[D]. 韩浩. 广西大学, 2020(07)
- [9]新型职业农民创业路径探讨 ——基于江苏省镇江市的调研[D]. 杨健. 江苏大学, 2020(05)
- [10]社会资本、契约选择与养殖户标准化生产行为 ——以中国白羽肉鸡生产为例[D]. 陈齐畅. 沈阳农业大学, 20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