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2年高考改革培训班在京举行(论文文献综述)
谢松林[1](2020)在《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研究》文中提出足球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然而我国足球相对于迅速发展的亚洲和世界足球仍全方位落后,其中后备人才培养乏力、人才青黄不接的问题非常突出,是振兴中国足球必须要补齐的短板。当前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内部不协同的问题比较严重,是制约后备人才培养效果的重要原因。按照协同学的观点,只有内部元素之间的协同,才能带来体系结构上的有序,进而产生“1+1>2”的协同效应。协同学属于系统科学的基础理论学科,它解释了系统有序发展的内在机制,因而从协同学的视角研究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具有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上海是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先进地区和改革示范区,尝试了很多改革,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也积累了很多经验和矛盾,是研究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最佳的试验田。文章以系统论、协同学等为理论基础,运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实地研究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对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进行了研究。全文主要包括以下四方面内容: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理论分析与强国经验;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模型构建与检验;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特征;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思路与对策。在以上研究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1)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可表达为以下理论模型:体系结构和体系元素决定协同效应;足球文化是序参量,是决定性变量,直接和通过协同条件间接影响体系元素和体系结构,进而影响协同效应。(2)足球强国的共同经验表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协同效应最终得益于良好的足球文化:以人为本和契约精神衍生了足球并使其按照自组织的方式发展,有效激发了体系元素的活力,形成了纵向独立和横向支撑的经纬结构,最终不但取得了良好的竞赛成绩和职业球员培养效果,而且球员整体输出通畅,投入产出比较高。强国经验显然与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相吻合。(3)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印证了协同发展理论模型:体系元素和体系结构决定协同效应,其中体系元素的作用更大;序参量对体系结构和体系元素产生深远的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以通过协同条件产生的间接影响为主。上海现存的问题主要是体系不够开放和体系结构欠佳。此外,上海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在实践中形成了一定的“上海特色”,包括资源叠加效果良好、专业人才聚集、勇于改革和创新、校园足球引领全国、更具国际视野等。(4)标本兼治是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的总体思路。“标本兼治”是指:优化足球文化是治本,对其它维度的优化是治标。各维度的优化思路与对策包括:完善政府的评价体系,淡化竞技和成绩,提高足球普及、文化培育、条件建设等基础性指标的权重,以此践行科学发展,形成正确的协同效应观;全国统一注册,完善转会制度,坚决执行青训补偿制度,保障球员和培训机构的基本利益,实现多方利益均衡,激发体系元素活力;打破行政条块分割,加强横向联系,在促进体系分化的同时增强子系统之间的横向联系;加快管办分离,强化政府和足协“管”的职责,淡化其“办”的职能,营造良好的自组织环境,变管理为治理;提升足球文化的战略地位,将体育纳入各级升学考试,扩大足球普及,淡化社会重文轻武的观念,培育健康的足球文化。
赵耀[2](2020)在《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的多源流分析》文中指出外语是所有中国学生在基础教育阶段的必修课程,覆盖小学、初中和高中三个学段,课程设置和语种布局由国家统一规划。作为一种社会资源,外语在社会生活中的活跃程度越来越高,社会的信息化、智能化特征使得外语生活呈现出多语种、多模态、超文本的时代面貌,外语的社会功能被进一步深化。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向未来的外语教育要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发挥在国际理解教育主阵地作用,并以发展国家语言能力建设为目标,促进我国从“本土型”国家向“国际型”国家转变。进入“新时代”的基础外语教育立足语言资源观,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基本原则,进行了科学的外语语种规划:改革后的中学外语课程调整了外语规划语种,学生可在英、日、俄、德、法、西六种外语中自主选择第一外语进行学习、参加高考,基础外语教育自此开启了多语种并举的新篇章。本文以基础教育的“外语语种规划”为切入点,应用多源流政策理论模型,充分运用历史文献法、质性访谈法和话语分析,回顾了我国自晚清时起不同历史时期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的变迁脉络,深度解析了“新时代”背景下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的政策议程。研究发现,我国自进入“新时代”时起同欧盟、法国、德国确立了高级别人文交流机制,此举促进了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在中国的推广,已成为我国推动双边、多边关系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驱动因素主要包括三个维度:其中,世界“四化”新格局凸显出的多语种语言价值、我国加强基础教育国际化发展是推动改革的“问题源流”;“两会”代表与专家学者的建言献策、地方学校积极开展多语种教学实践是促进改革的“政策源流”;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深入、“立德树人”指导国际理解教育,以及智能时代发展国家语言能力的需求是促进语种增加的“政治源流”;而指向“学生核心素养”的新一轮基础外语教育改革,则为各源流耦合提供了“机会之窗”。德语、法语、西班牙语在人文外交、经济建设、知识传播、信息空间安全等方面所发挥出的社会功能,成为了我国政策决策者增加其进入基础教育国家课程的重要因素。
张裴[3](2020)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演变研究》文中认为党对教育事业的领导是我国教育事业发展的关键,党对教育事业领导的主要方式就是制定正确的教育政策。改革开放以来,党根据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要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需要,不断制定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推动我国由教育大国逐渐走向教育强国。改革开放以来所形成并不断完善起来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并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有其重要的“源与流”。“源”即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和早期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的继承与发展,它们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理论基础,为其形成与发展,起到了前驱先路、创臻辟莽的作用;“流”即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的长期实践中,将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与中国革命、建设中的教育实际紧密相结合,在各革命根据地范围和全国范围内,初步开展了内容丰富、富于特色的新民主主义办学实践及社会主义性质的办学实践,这些初步的、具有实践特色的探索,即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形成的重要实践根基。在探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40余年的发展历程可知。实质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构建是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纲领的提出而开始的,它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形成与发展是息息相关的,这一教育政策的核心内容,由邓小平开其端,经江泽民、胡锦涛等党的领导人继续发展并基本成熟。包括邓小平时期的初步形成(1978—1992年)、江泽民时期的基本形成(1993—2001年)、胡锦涛时期的趋向成熟(2002—2011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演进的此三个阶段中,各个时期领导人的教育思想、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形成与发展的指导思想与理论依据,其中在各个时期列举的微观层面的重大教育政策、教育文件、教育法律法规等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发展演进的实践依据,同时,根据每个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发展状况简要分析了其演进特点、成效。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继续发展,增添了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集中代表的新内容,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领导和推动下,中国教育事业和各项教育工作有条不紊地继续推进,进入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实践时期,此一阶段,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论述、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一带一路”教育行动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形成的社会背景,以“教育扶贫”、“新高考”政策、“双一流”学科建设、不断加大教育领域对外开放、中小学德育、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以及《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等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具体实践过程,并根据此一时期教育政策的发展情况分析了其演变的特点。实践永远不会停止脚步,时代仍在继续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虽已届“不惑”,今后仍需跟上时代的潮流,从理论与实践等发面继续完善补充。如增强教育自信,从传统文化教育中汲取制定教育政策的营养,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哲学话语体系、从国情出发不断完善教育政策、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道路等。
唐淑,张永英,杨一帆,薛宁,刘亚诚,蒋金娣[4](2019)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2009—2019年大事记》文中指出2009年下半年7月第五届全国高等师范院校学前教育专业建设学术研讨会在东北师范大学召开。研讨会的主题是"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建设水平,夯实幼儿教师专业素质基础",来自全国各高师院校的130余名从事学前教育教学与研究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8月为推进农村学前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提高农村幼儿教育质量,中国学前教育研究会幼儿园课程与教学专业委员会发起了"童乐杯第一届全国农村幼儿教育活动设计征集和评选活动"。
余柏青[5](2019)在《《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文中提出《历史教学》创办于1951年1月,是新中国成立后最早创办的历史学刊物。至2010年12月,该杂志已出版613期。它以基础性、思想性和学术性为指导原则,始终坚持科学、严谨和务实的办刊风格。自创刊以来,它为繁荣国家历史教学及史学研究,建立史学教育理论与实践体系,推动历史教育教学改革的深入发展,以及促进国内外学术研究交流等,均作出突出贡献。此前,学界只是零星地、局部地研究《历史教学》,还没有系统地、深入地对其进行研究。为丰富中学历史教学内容,拓宽中学历史教学研究领域,强化历史教学、历史教科书与历史研究三者之间的联系,进一步揭示中学历史教学与相关学术研究之间的逻辑关系,作者对《历史教学》60年的发展进行了整体研究。《历史教学》是在以下四个背景下创办起来的:第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由于国家文化教育政策的指导,京津地区的几位历史学者敏锐地感觉到历史教师对唯物史观的迫切需求,因此创办一种专供历史教师阅读的刊物,《历史教学》应运而生。第二,知识分子心态使然。新中国成立使知识分子对未来充满期望,他们经历了国民党政权的腐败,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主动紧跟政治,渴望跟上时代的变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第三,《历史教学》创刊申请得到了天津军政委员会批准,在办刊过程中又得到天津市军管会文教部部长黄松龄的大力支持;第四,李光璧、傅尚文、杨生茂等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一份同人刊物《历史教学》就此诞生,并且很快走上良性发展轨道,成为中学历史教学杂志领域的一面旗帜。《历史教学》的读者群体主要是中学历史教师、高等师范院校历史系专业师生、历史教学研究工作者、教研员等。据不完全统计,5901位署名作者在《历史教学》共发表了10546篇作品。《历史教学》的作者群体主要集中在京津地区,而稿源又集中来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编辑室、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教学》编辑部等三个单位。其组织架构可以从下列四个时期来进行分析:1951年1月创刊到1954年8月属于同人办刊时期。1954年9月到1959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1959至1966年、1979年复刊后至1985年,这两个时期属于天津市教育局管理。1986年开始至2010年这段时期属于天津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1951年1月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的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分同人办刊、政府改造、曲折发展三个阶段。同人办刊阶段,知识分子办刊主动紧跟政治形势,在“教”与“学”方面还保留着民国时期的特点。政府改造以后,天津人民出版社成立第三编辑室,专门负责编辑《历史教学》。该时期的“大家小文章”“问题解答”等学术性研究文章,“看似写来不难”“结果非高手莫办”,至今都传为美谈。1959年到1966年6月是《历史教学》曲折发展时期。由于连续的政治运动,文化大革命开始后《历史教学》被迫停刊。1979年1月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到1985年是《历史教学》的复刊阶段。该阶段主要是教学和史学领域的拨乱反正,中学历史教学和学术研究逐步得到恢复;1986到1990年3月是《历史教学》特色重建时期。这个阶段重建教学特色后,学术研究文章发表对杂志发展而言存在着两难处境。1991年4月到2001年3月是《历史教学》继续偏重教学与学术“滑坡”时期。前期,杂志研究突出以能力为核心的考试测量与评价,并从理论和实践上探索培养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途径。后期,由于杂志管理失控,编辑出现许多乱象,学术论文弱化的趋势明显。在同类刊物崛起及网络迅猛发展的双重冲击下,《历史教学》逐渐失去其竞争优势。2001年3月到2010年12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和“黄金”发展时期。这个时期又分为平稳过渡、“黄金”发展、分刊后继续发展三个阶段。2001年3月到2002年1月是《历史教学》平稳过渡阶段,它呈现“不温不火”状态;2002年2月至2006年12月是《历史教学》发展的“黄金”阶段。杂志编辑部组织对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教材进行讨论,将受众群体聚焦到《历史教学》平台;发表与中学历史教学关系密切的研究性学习案例和“听课随笔”,以引领中学历史教学;发表中青年专家访谈录,使学术研究与中学历史教学有机结合。2007年1月以后分中学版和高校版,《历史教学》得到持续性的发展。《历史教学》从创刊以来的发展变化历程折射出国家意识形态变化及其对出版物的影响。在1957-1978年,由于受到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影响,《历史教学》紧跟国家政策形势的变化,导致杂志的内容有时出现偏离历史教学与研究的轨道。一本杂志能坚持办刊多年,而且现在还在良性健康地发展,这在中国近现代出版史上比较少见。一方面,由于政治体制的原因,将同人刊物纳入到国家计划经济体制管理之中,由国家提供办刊经费,这是一本杂志赖以生存的基础。另一方面,杂志受到意识形态的制约。杂志在发展过程中的跌宕起伏,它不完全是市场反映的结果,杂志的发展主要依靠党和国家的支持。研究《历史教学》不但要总结新中国成立以来历史教学与学术研究的变化特点,而且要从中透视在中国政治变化的背景下,知识分子们的心态及思想变化动态。《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总结其发展历史,终为中学历史教学服务;教学文章要抓教改典型,抓教学的前沿问题,使杂志发挥引领作用。《历史教学》兼顾历史研究与学术研究,采用高校版与中学版的办法解决学术研究与教学研究并重的问题。中学版是《历史教学》的根基和发行量的基本保证,保持中学版的内容和质量是这本杂志能够存活的关键所在。历史教学社与天津古籍出版社合并,严重制约着杂志的发展。《历史教学》被某所大学收入麾下,或是转移到经济效益较好的出版社。无论哪种归宿,对《历史教学》都是福音。
郗贤召[6](2018)在《命运与抉择:“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江希张,被康有为誉为“民国第一神童”。他生于清朝末年,卒于本世纪初,不仅见证了20世纪上半叶的风云变幻,而且也亲历了下半世纪的海外流离。无论天下大事,还是个人遭际,莫不从其档案资料中一一展现。其一生客观上反映出了20世纪社会变迁之下的个体的发展变化,同时又充斥着时代变迁与个体发展的冲突与调和,既有面对命运而无奈,又有不甘现状而反抗的特点。江希张出生在山东济南历城一个深受儒家文化熏陶的耕读之家。其高祖江福津自幼酷嗜理学,“发捻之乱”时被推举为周围二十一村团总,捻军过境因奋力抵抗,全家几近灭门。这一灾难的降临使江家元气大伤,但事后朝廷的封赏又给江家带来了无尚的哀荣,江家后人由此对清廷感恩戴德,对传统儒学更是情有独钟。这与山东济南的人文与自然环境为江希张日后的“神童”道路提供的文化前提。儒学的日益衰微以及科举制的废除,四民社会的解体为江希张的“神童”道路创造了机遇。江希张之父江钟秀是一个深受儒家文化影响的乡村文人,儒学的日渐衰微与科举制的废除,对早已习惯了绵延即久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人们来说是不小的打击,对像江钟秀这样的有功名的读书人来说尤甚,一方面还未取得最终功名,另一方面他们在村中的地位受到挑战。面对此种境况,江希张之父江钟秀并未坐以待毙,碌碌终生,而是扛起复兴儒学的重任,他采取着书立说,制定乡约以及将儿子江希张打造成为“神童”等一系列措施,以期振兴儒学。江希张的“神童”命运在其未降生之时就以被其父江钟秀设计好了。然而成为“神童”绝非一朝一夕之力,在其父江钟秀“武训转世”之梦,以山东地方官为主的政府的青睐,入京伴读以及纸媒报刊的宣传之下,江希张“神童”形象日渐深入人心,在有江希张署名《四书白话解说》问世之后,最终被康有为冠以“民国第一神童”的美誉。面对设定好的命运,很容易忽视江希张作为一个儿童的正常心理需求,从现有资料中可以看到江希张的挣扎痕迹,最终在政府干预下,“神童”江希张做出了最后的抉择,接受现代化正规教育。“神童”江希张既接受正规教育,又与其父江钟秀合作倡办万国道德会。万国道德会借江希张的“神童”名号进行宣传以扩大影响,同时,江希张靠万国道德会的宣传名声日甚。于是,“神童”江希张逐渐成为民国一些宗教社团青睐的对象,如“世界六圣宗教大同会”等。江希张借万国道德会也宣传了自己欲“融汇道、释、基、回四教教义于孔教根本道德而息战救世”的宗教大同思想。个人无法摆脱其所生活的时代而独立存在。以中国传统文化成名的“神童”江希张在接受新式教育后逐渐萌生了出国留学的思想,并且最终选择了自然科学化学作为主修专业;抗日战争的爆发使其着手整理古籍的计划化为泡影并因此滞留海外;新中国的成立使其有了发挥价值的舞台,为我国化工香料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成绩;江希张独特的历史遭遇以及其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又决定了其无法摆脱建国后历次政治运动的影响。江希张作为中国几千年来众多“神童”中的代表,具有中国神童的本土性,与同时期世界其他国家的神童有着明显的区别,随着中国逐渐融入世界,中国的“神童”也与世界看齐,但大部分神童都逃离不了“神童迷局”。江希张的“神童”形象深入人心,许多人将其当做偶像进行膜拜,逐渐有了一种信仰化的趋势,如作家赵树理曾经每天对着“神童”江希张的照片焚香跪拜,随着“神童”影响的增大,新、旧两派人士针对神童展开了评论,由此“神童”产生了认同危机。将“神童”江希张放到民国造神运动中的观察,不过是其中的一例,却有着普遍的规律,即教育的落后,社会充斥着愚昧致使迷信的盛行。对江希张一生进行梳理考察,有助于理解个体的命运、抉择与时代发展之间的关系,同时如何评价江希张,一定程度上等同于如何看待传统文化,有利于对传统文化批判继承。
马骞[7](2018)在《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文中研究指明网络社交媒体时代,公众对社会事务方方面面的意见,都能够通过新媒体进行自由便捷的表达。近年来教育领域重大舆情事件频出,一些片面的情绪化的观点、意见、甚至是谣言时常在各类媒介中迅速传播。由于缺乏科学有效的策略,致使相关教育舆情难以消解,严重影响当下教育事业的健康发展与社会和谐安定。实践表明,科学合理地开展教育舆情工作,无论对于教育事业的政策运行过程、教育环境和谐稳定、社会系统健康发展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价值。教育舆情研究领域也引起了学者们的日益关注,成为热点。然而目前教育舆情相关研究并不成熟,理论研究较为薄弱,缺乏规范化的研究范式,这导致教育舆情缺乏共识性的分析思路和科学方法,研究对象的选择和相关成果也出现了一定同质化的现象。本研究以2017年陕西教育舆情日报全年样本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样本主题、时间关联度、载体、话语倾向性、影响力等多维度进行了分类统计,通过对比研究法,尝试从实践中归纳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的特性,即多元性、广泛深刻性、情绪性、即时性与易逝性、周期性与反复性等,并从议程设置理论角度探究了互联网时代刺激教育舆情形成与发展的路径,以及专业化新闻媒体机构的新闻报道与互联网社交媒体的信息传播对教育舆情的影响方式,尝试梳理教育舆情工作的不足与面临的困境,认为教育舆情工作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在此基础上对政府和相关部门、新闻媒体机构、教育舆情监测机构等对象提出提高认识、动态治理、健全机制、紧密协作、加强研究等互联网时代教育舆情工作的优化策略与可行性建议。
蔡明山[8](2016)在《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公平理念研究》文中提出我国现有教育公平的研究中对高等教育公平的关注不够。已有对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也主要是关于公平问题的,对公平理论的研究相对较少。本文以中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制度、实践中的理念为视角研究高等教育公平理论。采用诠释哲学、文本分析、话语分析、个人主义方法论、关系论等研究方法;在研究思路上主要是一种宏观考察,以高等教育系统论和公共性理论为基础,以理论演变、重大政策和制度变革实践为视角,探讨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不同内容和类型。在此基础上结合对理论的正当性和中国高等教育公平问题的分析,提出中国应然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框架。本文认为,对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的研究,应从问题研究的范式向理论研究范式转变,从“公平与效率之争”和“精英与大众之争”的话语范式向把公平作为一个开放性话题的研究范式转变。在西方,经历了保守主义和自由主义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脉络,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经历了分配正义的公平理论、平等主义的公平理论和竞争公平的公平理论三大体系。从西方传来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也反映了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演变逻辑:从高等教育特权化到高等教育平民化的公平理念。新中国高等教育政策文本与变革实践中自觉践行的公平理念包括:一是平等主义的公平理念。主要是对弱势群体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的公平保障,如“工农”、“大众”话语范式、“半农半读”和“半工半读”教育形式的举办和对少数民族的倾向性与优惠性高等教育政策;地域平等主义理念;女性高等教育受教育权的实质建构。在平等主义理念变革过程中也出现了以“教育大革命”和“文化大革命”为话语范式的不当做法。改革开放后,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相适应,平等主义理念呈现了法制化特点:权利平等和机会平等理念法制化;不同类型高等教育受教育权得到法制保障。地域平等理念发展成为地域公平理念并体现在高等教育宏观管理体制改革中,主要是扩大地方高等教育受教育机会和高等教育为地方服务的职能、扩大地方管理高等教育的职能。二是分配正义的公平理念。包括对弱势群体的补偿性待遇、对弱势群体的特别对待、提升和改善弱势群体竞争条件等为内容的分配正义意义上的公平理念。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扩招为代表的高等教育改革行动,既可以从平等主义的角度理解为一种结果意义上的公平理念,也可以从分配正义的角度理解为一种扩大受教育机会的公平理念。作为中国本土生长的一种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公平共享主要是一种分配正义的公平理念。三是竞争公平的理念。高等教育竞争公平的理念,主要在20世纪90年代后得到丰富和完善,内容包括:机会的公平,即从权利平等向机会平等和机会公平转变;选择的公平,即开放性高等教育系统的建立、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公平选择等为内容的公平理念;保障多样性价值的公平理念,包括包容多元文化的民族高等教育体系的确立、面向农村举办高等教育等;旨在扩大受教育机会的成人高等教育和其它教育形式;面向天赋不足者或技能有所长者举办高等职业技术教育和确立多元化人才培养目标等。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作为一种理论,应具有正当性和理论善的品格,同时作为一种倾向于行动的理论也应具有时代适切性。在对中国高等教育问题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就中国应然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作为一个理论问题提出了以下三个方面认识:一是同等情形同等对待。具体内容为受教育权平等保障、优惠性对待、特殊群体和特定高等教育类型特殊对待。二是尊重差异与多样性保障。这主要是一种高等教育个体公平的理论,包括选择的公平、促进社会流动和高等教育系统内部流动的公平、符合个体和特殊群体所需的公平。三是竞争的公平。包括从机会平等到机会公平的竞争公平理念的转变,具体体现为同等对待、规则公平和正当竞争;扶持优势群体;奖励优势群体;各得其所的发展机会;组织公平竞争;禁止抢夺的公平竞争基本秩序的维护;倾向于提升弱势群体竞争能力的公平等。
胡杨斌[9](2016)在《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 ——以湖北省X市为例》文中提出国务院于2014年全面启动了新一轮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其中重要任务之一是完善正在试点进行中的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教育部也就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出台了具体明确的实施意见,湖北省于2016年9月出台了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实施办法,可以说,从国家到地方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制度安排已经落地。作为执行层的基层县市如何组织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这是本研究要努力回答的问题。本研究首先对我国普通高中学业评价制度进行了文献梳理,明确了考察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性。本研究以湖北省X市为依托,对X市5所普通高中学进行了实地调研,实地调研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实施情况,收集到了大量教学文本资料;同时对教师、管理人员进行了问卷调查和深度访谈,了解他们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看法和建议;最后,本研究提出了在基层县市推进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建议。本论文用五个部分构成:第一章:绪论。提出了本研究的主要问题,阐述了选题理由与研究意义、系统收集了相关文献,对国内学业水平考试、国外中学毕业考试等主题进行了一一综述,明确了本研究的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第二章:通过文献研究,对我国有关高中毕业会考、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文件、事件等进行了梳理,本研究认为,从会考到学考,前后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都是对根据不同的标准,对学校办学、学生学习的评价、反馈与监测,反映了我国普通高中学业评价的制度化探索过程。第三章:本研究对X市5所普通中学新课程改革的落实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本章首先对湖北省新课程改革方案进行了简要解读,然后从课程设置、师资配备、教学设施、学业评价、毕业资格认定、课程改革管理等方面报告了实地调研结果。第四章:本研究对X市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主要从非高考科目教学、学业水平考试组织等主题了解教师们的认知与态度。第五章:立足于新课程改革实施的实地调研,立足于针对学业水平主题的教师问卷调查,根据调研的结果,本研究从基层县市政府、教育主管部门、高中学校三个层面,分别提出了县市基层切实做好学业水平考试的建议。县市要做好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工作,不能仅就学业水平考试来谈,而应该从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落实情况来着手,加大宣传力度,宣传新课程改革的理念,扎扎实实落实新课程标准,诚信做好学业评价,只有这样,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才能顺理成章地发挥它的应有价值,才能真正成为促进普通高中办学的评价,成为促进学生学习的评价。
李树陈[10](2016)在《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文中指出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解决公共职业教育问题、满足公共教育利益为目的。从政治学视角来分析职业教育政策的演变规律,是公共政策研究方法及其内容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运用和拓展,能够提高政策形成的科学性,提升政策执行的实效性,满足广大民众的利益诉求,服务于整个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大局。职业教育在我国当下和今后一段时间内,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的职责和使命。在国家不断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的顶层设计框架下,提升职业教育吸引力的政策环境还没有完全建立起来,经费不足、技术技能人才未得到社会应有的尊重和认同等。在国家“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目标下,如何克服存在的问题,调动政府、市场、企业、行业、学校、民众等多方利益相关者的参与积极性,实现利益共享,形成办好职业教育的合力和持久动力,实现职业教育公共治理现代化,成为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重点和方向。公共政策涉及到各种利益主体之间的调整与分配。职业教育政策是公共政策在职业教育领域中的具体表现,牵涉到各利益相关者之间的权益分配,具有明显的公共属性。职业教育政策关系到千家万户的切身利益,与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密切相关,影响到我国政治稳定、经济转型、社会和谐与文化繁荣,它是助推经济社会走向现代化的强大动力。对职业教育政策的研究,需要对有关概念进行明晰界定。对治理、公共政策、公共产品、利益相关者理论、国家治理体系和职业教育政策及其体系等概念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为研究职业教育政策奠定一个坚实的理论基础。通过对我国不同历史时期出台的各种职业教育政策进行梳理和分析,可以发现其对国家整体治理体系有着重要的支撑作用,为今后更好地处理好职业教育与技术进步、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共生互动有着非常好的参考和借鉴。全球治理视野下,各国更加注重公共政策的构建。职业教育政策在各国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影响到经济发展、产业调整、人力资本投入、国家繁荣稳定等多方面。国际组织在全球范围内推广和普及职业教育进程中发挥了不可忽略的重要作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银行、国际劳工组织等所提倡的政策对很多发展中国家都有着重要的推动和借鉴作用。尤其是促使中国职业教育国际化、全球职业教育治理协同发展中起着关键作用。立足本国实际,紧密对接国际人才需求变化的动向成为诸多发展中国家的优先选择。纵观世界各个发达国家的历程,它们在推进本国现代化转型的过程中,都密切注意教育结构的调整与变革,尤其是非常注重发挥职业教育在整个国家建设和发展中的重要作用。美国、德国尽管在国情、文化传统等方面与中国有很大差异性,但职业政策制定过程中所反映出来的规律对中国依然有用且相通,即政府如何更好地发挥好作用,转变职能,为职业教育发展创设好外部环境;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充分调动起企业参与职业教育的积极性,增进办学活力,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全社会破除既有的各种歧视,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营造好职业教育发展的外部氛围和环境。这些都为中国在全球化背景下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参考和启示,即以实际需求为导向、构建开放的运行体系、进行跨界性研究、进行国际化合作等,这些都成为新时期立足我国实际制定正确职教政策的必要参照。目前,我国发展已经进入新阶段,经济社会转型对职业教育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教育发展也呈现出补齐职业教育薄弱环节、解决好结构性就业矛盾、实现多元化成才成长、顺应全民终身学习时代要求等特点。这种时代背景下,职业教育的公益性更加凸显,政府的主导作用将更加突出。政府需要进一步发挥职业教育发展理念的宏观思考,进行法律制度构建、机制体制政策层面上的战略安排,不断丰富内容和形式来满足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巨大需求。与之同时,职业教育治理现代化在整个国家治理体系中也要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促进政治稳定的重要途径、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新四化”布局的重要支撑、促进经济新常态发展的重要基础和建设学习型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总结国际组织、美国德国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基础上,围绕着我国职业教育实际发展中存在的一些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几个方面的进一步思考,如进一步细化顶层理性设计,包括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更加体现职业教育公益性、促进社会公平,坚持依法治教等方面,尤其是对《职业教育法》的修订提出建议;进一步改善政府宏观管理作用,包括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职能分工、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经济和社会地位、不断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等方面,其中对营造全社会尊重技术技能型人才尊重的文化和氛围、弘扬和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进行了思考和探索;充分发挥各利益相关者的功能,包括调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性、拓展行业组织功能、发挥企业办学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等方面进行阐述和分析,对如何进一步调动起来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合作办学的积极性提出了思考。综上所述,所提出的一些建议和思考,以期能够对新时期职业教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2002年高考改革培训班在京举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高考改革培训班在京举行(论文提纲范文)
(1)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导言 |
1.1 研究背景 |
1.2 问题提出 |
1.3 文献综述 |
1.3.1 我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问题研究 |
1.3.2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中外比较与启示研究 |
1.3.3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构建研究 |
1.3.4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与协同的相关研究 |
1.3.5 研究述评 |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 研究思路 |
1.6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7 相关概念界定 |
1.7.1 足球后备人才概念界定 |
1.7.2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概念界定 |
1.7.3 协同发展的概念界定 |
2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理论分析与强国经验 |
2.1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元素分析与强国经验 |
2.1.1 体系元素基础理论 |
2.1.2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元素分析 |
2.1.3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元素发展的强国经验 |
2.2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分析与强国经验 |
2.2.1 体系结构基础理论 |
2.2.2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分析 |
2.2.3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发展的强国经验 |
2.3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效应分析与强国经验 |
2.3.1 协同效应基础理论 |
2.3.2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效应分析 |
2.3.3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效应的强国经验 |
2.4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条件分析与强国经验 |
2.4.1 协同条件基础理论 |
2.4.2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条件分析 |
2.4.3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条件的强国经验 |
2.5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序参量分析与强国经验 |
2.5.1 序参量基础理论 |
2.5.2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序参量分析 |
2.5.3 足球文化建设的强国经验 |
2.6 本章小结 |
3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模型构建与检验 |
3.1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的理论模型 |
3.2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的强国经验模型 |
3.3 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结构方程模型构建 |
3.3.1 探索性因子分析 |
3.3.2 验证性因子分析 |
3.3.3 结构方程模型解读 |
3.4 本章小结 |
4 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特征 |
4.1 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总体特征 |
4.1.1 协同发展路径特征 |
4.1.2 协同发展总体水平 |
4.2 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效应特征 |
4.2.1 竞赛成绩全国领先 |
4.2.2 职业球员输送成绩显赫 |
4.2.3 球员输出存在压力 |
4.2.4 资源投入产出比有待提高 |
4.3 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的元素特征 |
4.3.1 基本元素发育不充分 |
4.3.2 子系统发展不协调 |
4.4 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结构特征 |
4.4.1 纵向结构不清晰 |
4.4.2 横向联系不紧密 |
4.5 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条件特征 |
4.5.1 人力资源流动不够自由 |
4.5.2 资金流动不够合理 |
4.5.3 信息资源开放度不高 |
4.5.4 “条块分割”是开放的重要障碍 |
4.6 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序参量特征 |
4.6.1 国内比较:海派文化有利于体系协同发展 |
4.6.2 国际比较:传统文化有碍体系协同发展 |
4.7 上海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特色 |
4.7.1 上海足球后备人才培养资源叠加效果良好 |
4.7.2 上海是全国足球后备人才培养的人才高地 |
4.7.3 上海足球后备人才培养勇于改革和创新 |
4.7.4 上海校园足球发展水平引领全国 |
4.7.5 上海足球后备人才培养更具国际视野 |
4.8 本章小结 |
5 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思路与对策 |
5.1 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整体思路 |
5.2 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效应发展思路与对策 |
5.2.1 落实科学发展,优化协同效应 |
5.2.2 完善政府部门评价体系,落实科学发展 |
5.3 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元素发展思路与对策 |
5.3.1 提高利益均衡,优化体系元素 |
5.3.2 健全注册、转会和补偿制度,提高利益均衡 |
5.4 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结构发展思路与对策 |
5.4.1 促进分化与整合,优化体系结构 |
5.4.2 打破行政条块分割,促进体系整合 |
5.5 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条件发展思路与对策 |
5.5.1 走向善治,优化协同条件 |
5.5.2 加快管办分离,推进足球善治 |
5.6 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序参量发展思路与对策 |
5.6.1 培育足球文化,优化序参量 |
5.6.2 改革升学考试制度,培育足球文化 |
5.7 本章小结 |
6 研究结论、创新与不足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创新 |
6.3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主要学习经历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
(2)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的多源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我国的外语语种规划古已有之 |
1.1.2 多语化是世界多国外语教育的发展趋势 |
1.1.3 中国基础外语教育改革成绩瞩目 |
1.2 前期研究回顾 |
1.2.1 关于“政策”与“规划” |
1.2.2 语言政策与规划研究 |
1.2.3 外语教育规划研究中的相关研究 |
1.2.4 中国基础外语教育研究 |
1.2.5 外语语种规划研究 |
1.3 研究问题及意义 |
1.3.1 对前人研究的反思 |
1.3.2 研究问题的提出 |
1.3.3 研究的意义与可行性 |
第2章 研究设计 |
2.1 理论基础 |
2.1.1 政策系统及政策变迁 |
2.1.2 多源流政策理论模型 |
2.2 研究数据 |
2.2.1 论域界定 |
2.2.2 数据来源 |
2.3 研究方法 |
2.4 研究思路 |
第3章 中国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的历史变迁 |
3.1 近现代中国基础教育的外语语种规划 |
3.2 新中国初期基础教育的外语语种规划 |
3.3 改革开放后基础教育的外语语种规划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新时代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的驱动因素 |
4.1 焦点事件:中国发展“新时代”特色“人文外交” |
4.2 问题源流 |
4.2.1 世界“四化”新格局凸显多语种语言价值 |
4.2.2 开设多语种课程的中小学校增多 |
4.2.3 多语种发展不均衡遏制教育公平 |
4.3 政策源流 |
4.3.1 “两会”代表对外语教育规划建言资政 |
4.3.2 外语特色国际化课程管理的探索 |
4.4 政治源流 |
4.4.1 教育国际化带动民间“多语种热” |
4.4.2 “立德树人”指导国际理解教育 |
4.4.3 智能时代拓展外语能力内涵 |
4.5 机会之窗: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讨论 |
5.1 研究发现 |
5.2 创新与不足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基础外语教育政策专家访谈知情同意书 |
附录2: 基础外语教育政策专家访谈大纲示例 |
附录3: 基础外语教育政策专家访谈转写稿示例 |
附录4: 全国中小学各外语语种教师学历分布(2009—2018)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本研究的缘起及其意义 |
(一)选题缘起 |
(二)研究意义 |
二、相关文献综述 |
(一)以时间为线索,研究中国共产党的教育政策与教育方针 |
(二)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中国化为视角,研究我国的基本教育政策 |
(三)从学前教育、高等教育等具体角度,研究我国的各级各类教育政策 |
(四)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为视角进行研究 |
三、本研究若干概念辨析 |
(一)政策及其相关概念 |
(二)教育思想与教育方针 |
四、本文的研究思路、框架、方法及难点 |
(一)基本思路 |
(二)基本框架 |
(三)主要方法 |
(四)研究的难点 |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理论渊源与实践根基 |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教育思想 |
一、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 |
二、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实践的影响 |
第二节 早期共产党人的教育思想及其实践 |
一、陈独秀与李大钊的教育思想 |
二、恽代英与杨贤江的教育思想 |
三、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的教育思想 |
四、革命时期中共教育政策在根据地的实践 |
第三节 新中国前30年中共教育政策的初步探索及其实践 |
一、建国初期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酝酿 |
二、1957-1965年间社会主义教育政策初步探索 |
三、“文革”期间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日益“左”倾化 |
四、1977-1978年间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局部恢复与调整 |
五、此期党的教育政策实践的“得与失” |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发展 |
第一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初步形成 |
一、邓小平教育思想与“三个面向”教育方针的提出 |
二、指导教育体制改革的各种政策 |
三、“八九风波”与思想政治教育的加强 |
第二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基本形成 |
一、江泽民教育思想与科教兴国战略的确立 |
二、世纪之交的重要教育行动计划与法规 |
三、高校大规模扩招与高等教育大众化 |
四、基本形成时期教育政策演变的几个特点 |
第三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趋向成熟 |
一、胡锦涛的教育思想与人才强国战略的提出 |
二、素质教育政策的进一步实施与发展 |
三、“两基攻坚”教育政策的实施 |
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2010—2020)》的颁布 |
五、趋于成熟时期教育政策的成效 |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形成与实践 |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提出背景 |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大论述 |
二、全面深化教育改革与“一带一路”教育行动 |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内容与实践 |
一、“教育扶贫”政策的实施 |
二、“新高考”政策的实施及“双一流”学科建设 |
三、不断加大教育领域对外开放 |
四、中小学德育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 |
五、从严治教与师德师风建设 |
六、《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的颁布 |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演变的特点 |
一、由“大水漫灌”到“精准施策” |
二、由“外延式发展”到“内涵式发展” |
三、由“拿来主义”到“本土化建设” |
四、由“投入不足”到“教育经费达到或超过4%” |
第四章 今后进一步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若干建议 |
第一节 进一步增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自信” |
一、发扬优秀的中国传统文化教育 |
二、继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法律体系 |
三、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哲学话语体系 |
第二节 从国情出发不断完善教育政策 |
一、认清当前的教育国情及教育政策的价值导向 |
二、推动教育政策决策主体的多元化与程序的科学化 |
三、落实教育政策督导机制常态化 |
第三节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发展道路 |
一、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 |
二、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改革 |
四、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Ⅰ 1978-2011年各级各类教育政策简表 |
附录Ⅱ 十八大以来各级各类具体教育政策的演变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2009—2019年大事记(论文提纲范文)
●2009年下半年 |
●2010年 |
●2011年 |
●2012年 |
●2013年 |
●2014年 |
●2015年 |
●2016年 |
●2017年 |
●2018年 |
●2019年 |
(5)《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前言 |
一、研究概况 |
二、研究意义 |
三、研究思路 |
四、研究方法 |
五、创新之处 |
第一章 创办背景和组织架构及运行机制 |
第一节 《历史教学》的创办背景 |
一、新中国成立初期的文化教育政策 |
二、知识分子接受改造的需要 |
三、天津军政委员会文教部的支持 |
四、七位同人的共同努力 |
第二节 《历史教学》的组织架构 |
一、同人办刊时期的组织架构 |
二、天津市人民出版社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三、天津市教育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四、天津市新闻出版局管理时期的组织架构 |
第三节 《历史教学》的运行机制 |
一、编辑出版责任机制 |
二、稿源与作者群体 |
三、印刷、发行及价格 |
第二章 特色形成和曲折发展(1951.1-1966.6) |
第一节 同人办刊时期的“教”与“学” |
一、主动紧跟政治形势 |
二、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教” |
三、建国之初《历史教学》中的“学” |
第二节 学习苏联与坚持特色 |
一、政府接管后的办刊方针 |
二、1956 年版教材的特点及讨论 |
三、全面学习苏联的教学法 |
四、“大家小文章”与问题解答 |
第三节 国家政策影响下的曲折发展 |
一、曲折发展时期的中学历史教学 |
二、曲折发展时期的学术研究 |
第三章 缓慢恢复和特色重建时期(1979.1-1991.3) |
第一节 复刊时期的拨乱反正 |
一、历史教学逐渐恢复到正常轨道 |
二、及时反映史学界的研究动态 |
第二节 教学特色的重建与学术文章水准 |
一、教学特色的重建 |
二、重建特色的两难处境 |
第四章 偏重教学和学术“滑坡”(1991.4-2001.5) |
第一节 高考的能力立意与能力培养的教学 |
一、教学大纲与教材内容的渐趋稳定 |
二、以能力立意的考试测量与评价体系形成 |
三、中学历史学科思维能力的培养 |
第二节 学术论文弱化与编辑乱象 |
一、论文质量下降的表现及原因 |
二、编辑出现乱象的表现及原因 |
第五章 平稳过渡和“黄金”时代(2001.6-2010.12) |
第一节 平稳过渡时的“不温不火” |
一、初步探讨中学历史课程的设计 |
二、继续配合人教社的教材修订 |
三、对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初步探索 |
第二节 独立办刊形成特色 |
一、2003 年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和“一标多本” |
二、21世纪初历史课程设置与编写教材专题讨论 |
三、研究性学习与“聂马之争” |
四、有重大影响的中青年着名学者访谈录 |
第三节 分版后的发展趋势 |
一、中学版和高校版的特点 |
二、专家引领中学教学研究 |
三、提倡以“教学设计”取代教案 |
四、研究高考试题引领高中教学 |
第六章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及发展策略 |
第一节 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
一、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地位 |
二、《历史教学》在中学历史教学中的作用 |
第二节 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发展策略 |
一、杂志的变化趋势及原因 |
二、发展的现实隐忧及策略 |
结语 |
主要参考文献 |
附录: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相关论文及科研成果 |
致谢 |
(6)命运与抉择:“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章 灾难与荣耀 |
一、江氏族人与其生活环境 |
(一)江家庄与江氏族人 |
(二)江家庄所在地的自然环境 |
(三)江家庄所在地的人文环境 |
二、中国传统尊孔读经与江氏家族 |
(一)江氏家族的儒学风尚 |
(二)团练制度下的江家及两种文化的对抗 |
(三)“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灾难的降临 |
三、因祸得福——惨祸与哀荣! |
第二章 “力挽狂澜”:传统文化的没落与乡村文人 |
一、突如其来的打击 |
(一)清政府文化政策的变化与儒学的衰微 |
(二)科举制的废除和四民社会的解体对乡村文人的影响 |
(三)儒学帝国的崩溃与民国肇造 |
二、坚定地卫道者 |
(一)儒学控制力下降与一个乡村文人眼中的社会动乱 |
(二)卫道抱负:江钟秀的自救措施 |
三、儒学帝国崩溃下的乡村文人:江钟秀评析 |
第三章 制造“神童”:江希张“神童”形象的初步建构 |
一、传统文化:“神童”江希张的根基 |
(一)江希张命运的设定:江钟秀的梦 |
(二)家学渊源与江钟秀、王崇孟二人的早教 |
(三)滞后的乡村:传统文化存在的温床 |
二、社会文化炒作 |
(一)山东地方官的青睐 |
(二)入京伴读和纸媒的宣传 |
(三)“神童”之名再次响彻全国:一部着作的功劳 |
三、神乎?人乎! |
(一)人造“神童”的无奈 |
(二)时代的变迁与“神童”的抉择 |
第四章 江希张与民国宗教社会团体——以万国道德会为例 |
一、动乱的时代与江钟秀、江希张父子的抉择 |
(一)万国道德会成立的背景 |
(二)江钟秀、江希张与万国道德会初创 |
(三)万国道德会与其他宗教团体之比较 |
二、江希张在万国道德会中的形象考察 |
(一)万国道德会的报刊宣传与江希张“神童”形象的最终形成 |
(二)优势互补、合作共赢:江希张与万国道德会的关系 |
(三)其他宗教社会团体对“神童”形象的利用 |
三、小结 |
第五章 人生主题演变 |
一、“神童”走向世界 |
(一)令人意想不到的“神童”课程选择 |
(二)“出国热”与“神童”江希张的赴法留学 |
(三)鲍罗廷娜事件:不为人知的秘密 |
(四)夫妻二人的留学生活 |
二、江希张与抗日战争 |
(一)日寇侵华对江希张生活的影响 |
(二)20世纪30年代的教育背景与江希张编纂经书计划 |
(三)江希张重操旧业与文化复古运动 |
(四)抗日战争的爆发与江希张的异国漂泊 |
三、抗战胜利后的江希张 |
(一)“神童”当初抉择的成效:江希张与我国的香化工业 |
(二)民国以来江希张收入变化 |
(三)江希张眼里的胡风集团 |
(四)整风运动与反右派斗争下的江希张 |
(五)“文化大革命”中的江希张 |
第六章 江希张的社会关系 |
一、江希张与政府要员 |
(一)清末地方政要 |
(二)北洋政要 |
(三)与国民政府要员来往 |
二、求学时师友 |
(一)拜门恩师:康有为 |
(二)结拜兄弟 |
三、亲人 |
(一)老泰山宋发祥及其家人 |
(二)续娶的妻子及其家人 |
四、宗教团体人脉 |
(一)王凤仪 |
(二)梁硕光与赵子范 |
(三)宗教界其他人士 |
五、化工路上的引路人 |
(一)法国好友朱克桑 |
(二)汪巨川 |
六、醉心民航事业的许启兴 |
七、小结 |
第七章 “神童”江希张的社会影响与“神童”文化 |
一、“神童文化”概况 |
(一)中国传统神童现象 |
(二)近代世界其他地区“神童”大观 |
(三)中国传统“神童”与国外“神童”之比较 |
二、江希张“神童”形象及其社会影响 |
(一)江希张“神童”形象分析 |
(二)“神童文化”中的社会观感与“神童”江希张的社会影响 |
(三)“神童”江希张的认同危机与民初“新”、“旧”文化之争 |
三、现今神童现象 |
(一)当今神童的发展 |
(二)神童的迷局及反思 |
第八章 民国造神运动与“神童”江希张信仰化 |
一、民国前期的造神运动略说——基于“神童”江希张成名前后 |
二、“神童”江希张信仰化趋势 |
三、“神童”江希张信仰化审视 |
四、小结 |
第九章 近代社会变迁中知识分子的抉择——对江希张一生简评 |
一、“时势造英雄” |
二、传统与现代 |
三、“神童”养成记:略论江钟秀的育儿模式 |
附录一 江希张生平年表 |
附录二 江希张家族谱系 |
附录三 |
附录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7)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1.1 研究目的 |
1.1.2 研究意义 |
1.2 文献综述 |
1.2.1 舆情研究文献综述 |
1.2.2 教育舆情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对象 |
1.3.2 研究方法 |
1.4 可能的创新 |
第二章 相关概念概述 |
2.1 关于舆情 |
2.1.1 舆情的定义 |
2.1.2 舆情与舆论 |
2.1.3 网络舆情 |
2.1.4 舆情与新闻报道 |
2.2 关于教育舆情 |
2.2.1 教育舆情的内涵界定 |
2.2.2 教育舆情的组成要素 |
第三章 教育舆情分布统计与内容分析——以2017年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样本 |
3.1 多维度分类及其分布统计 |
3.1.1 主题类别 |
3.1.2 样本的时间分布统计 |
3.1.3 载体分类及分布统计 |
3.1.4 话语情绪特点分布统计 |
3.1.5 样本影响力 |
3.2 分布统计分析 |
3.2.1 教育管理类频次高政策法规类影响大 |
3.2.2 新闻媒体重渐进社交媒体多突发 |
3.2.3 教育舆情话语情绪平衡健康 |
3.2.4 全国性传统媒体和地方性传统媒体在统计中的优势领域 |
3.3 教育舆情热点 |
3.3.1 不同媒体中的教育舆情热点信息 |
3.3.2 教育舆情热点关键词 |
第四章 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的特点 |
4.1 教育舆情的特性 |
4.1.1 教育舆情的多元性 |
4.1.2 教育舆情的广泛深刻性 |
4.1.3 教育舆情的情绪性 |
4.1.4 教育舆情的即时性与易逝性 |
4.1.5 教育舆情的周期性与反复性 |
4.2 刺激教育舆情生成与发展的两种议程设置 |
4.2.1 议程设置理论与适用性简述 |
4.2.2 刺激教育舆情生成与发展的专业媒体议程设置和网民议程设置 |
4.3 对研究样本局限性与科学性的思考 |
第五章 当下教育舆情工作的困境与优化策略 |
5.1 当下教育舆情工作困境 |
5.1.1 教育舆情工作的被动滞后 |
5.1.2 对教育舆情工作认识存在不足 |
5.1.3 处理负面的教育舆情难题手段不足 |
5.1.4 教育舆情研究规范尚未成熟 |
5.2 教育舆情工作的优化策略与可行性建议 |
5.2.1 充分认识转变态度积极引导教育舆情 |
5.2.2 将动态治理思维贯穿教育舆情工作全过程 |
5.2.3 健全教育舆情监测研判机制科学引导教育舆情 |
5.2.4 打破“信息孤岛”加强全社会的协作联系 |
5.2.5 加强教育舆情研究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8)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公平理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理论背景:公平作为一个永恒性和开放性话题 |
二、历史与现实背景:新中国高等教育公平实践及其问题 |
三、学科背景:高等教育领域的公平问题及其理论价值 |
第二节 研究的问题与研究意义 |
一、研究的问题 |
二、研究意义 |
第三节 研究目标、内容、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目标与内容 |
二、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
第四节 研究进展与文献综述 |
一、现有研究成果 |
二、现有研究的特点与不足 |
第五节 论文框架 |
第一章 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基本问题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正当性与时代适切性 |
一、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正当性 |
二、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时代适切性 |
第二节 教育公平与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内涵 |
一、教育公平的内涵 |
二、高等教育公平的内涵与理念类型 |
三、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发展路径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范式的转换 |
一、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基础 |
二、高等教育公平研究范式的转变 |
第四节 高等教育公平共识 |
一、为什么需要公平共识 |
二、什么是高等教育公平共识 |
三、高等教育公平理念共识的内容体系 |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高等教育公平理论的发展和演变逻辑 |
第一节 公平理论的发展和演变逻辑 |
一、分配正义公平理论的演变脉络 |
二、平等主义理论的演变脉络 |
三、保障自由竞争的公平理论的演变脉络 |
第二节 西方有关教育公平和高等教育公平的理论流派 |
一、西方有关教育公平的理论流派 |
二、现代西方不同高等教育思想流派的高等教育公平审视 |
第三节 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中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 |
一、“精英”、“大众”和“普及”话语中的高等教育公平问题 |
二、高等教育三阶段论中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变革 |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重大政策中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历史文本的分析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平等主义理念的演变 |
一、弱势群体高等教育机会的公平保障 |
二、高等教育地域公平理念的形成 |
三、女性高等教育平等受教育权的实质建构 |
第二节 高等教育公平共识性理念的确立 |
一、高等教育公平法治共识的确立 |
二、高等教育选择公平理念的确立 |
三、高等教育多样性公平理念的确立 |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制度变革行动中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 |
第一节 高等教育实质公平理念的确立与实践 |
一、恢复高考与高考改革对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公平理念的追求 |
二、高等教育扩招与扩大受教育机会的结果公平理念 |
第二节 高等教育体制改革中的地域公平理念 |
一、高等教育地域公平的理论内涵 |
二、院系大调整与高等教育地域公平理念 |
三、改革开放后高等教育体制改革凸显的公平理念 |
第三节 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公平共享理念的形成 |
一、优质教育资源公平共享的含义 |
二、优质高等教育资源公平共享理念的形成 |
三、倾向于促进弱势群体公平共享优质高等教育资源的改革行动 |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应然理论框架 |
第一节 建构中国高等教育公平理念之理论框架的现实基础 |
一、高等教育系统内部的公平问题 |
二、高等教育系统与社会系统相互影响产生的公平问题 |
第二节 中国所需要的高等教育公平理念的理论内涵 |
一、同等情形同等对待:关系论范畴的公平理念 |
二、尊重差异与保障多样性:个体公平理念的理论内涵 |
三、竞争的公平 |
本章小结 |
结语 |
一、理论来自实践 |
二、理论来自问题 |
三、理论为了行动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一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作为第一作者发表的论文 |
后记—经历、体会与致谢 |
(9)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 ——以湖北省X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深化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需要 |
1.1.2 完善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办法的需要 |
1.1.3 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需要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的意义 |
1.2.2.1 理论意义 |
1.2.2.2 实践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学业水平考试的相关研究 |
1.3.1.1 高考、毕业会考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对比分析 |
1.3.1.2 学业水平考试的功能定位研究 |
1.3.1.3 学业水平考试的组织管理研究 |
1.3.1.4 各省市学业水平考试现状的分析研究 |
1.3.1.5 学业水平考试的测量评价研究 |
1.3.1.6 学业水平考试的研究方法 |
1.3.2 国外中学考试制度的研究 |
1.3.3 文献小结 |
1.4 研究方案 |
1.4.1 研究思路 |
1.4.2 研究方法 |
1.4.2.1 文献研究 |
1.4.2.2 比较研究法 |
1.4.2.3 实地调研 |
1.4.3 基本概念界定 |
1.4.3.1 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
1.4.3.2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
1.4.4 技术路线 |
2 革新与完善:高中学业评价的制度化过程 |
2.1 普通高中毕业会考 |
2.1.1 民国时期 |
2.1.2 新中国时期 |
2.2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
2.2.1 逐步推进、点上突破 |
2.2.2 兼顾各方、逐步到位 |
2.3 毕业会考、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 |
2.4 小结 |
3 惯性与变通:湖北省新课程改革方案的执行现状 |
3.1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解读 |
3.1.1 课程设置要求 |
3.1.2 学习过程要求 |
3.1.3 课程实施要求 |
3.2 课程设置及师资安排 |
3.2.1 课程实施不规范 |
3.2.1.1 学生实际上课周课时数严重超过国家规定周课时数 |
3.2.1.2 提前文理分科 |
3.2.1.3 落实在“课表上的”非高考科目 |
3.2.2 教师结构性缺编问题突出 |
3.2.3 教学条件设备缺乏 |
3.3 学业评价与毕业资格认定 |
3.3.1 与新课程改革相配套的考试管理制度还不完善 |
3.3.2 地方教育主管部门的监管缺位 |
3.3.3 评价缺乏真实性 |
3.3.4 毕业资格认定流于形式 |
3.4 小结 |
4 态度与认知:关于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实地调查 |
4.1 实地调查设计 |
4.2 非高考科目的教学现状 |
4.2.1 非高考科目类别 |
4.2.2 非高考科目重要性的认识 |
4.2.3 非高考科目的教与学 |
4.3 对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的态度 |
4.3.1 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意义的看法 |
4.3.2 教育主管部门的作为 |
4.3.3 学校在学业水平考试中的作为 |
4.3.4 高中招生制度改革 |
4.4 学业水平考试的实施 |
4.4.1 选考科目的选择 |
4.4.2 过程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关系 |
4.4.3 考试题目难易度 |
4.4.4 学业水平考试考场设置 |
4.5 小结 |
5 回到原点:县市实施学业水平考试的建议 |
5.1 县市基层政府:统筹与协调 |
5.1.1 努力营造新课改和学考的氛围 |
5.1.2 有效建设新课改和学考联动机制 |
5.1.3 积极筹措新课改和学考实施经费 |
5.2 教育主管部门:落地与落实 |
5.2.1 监督和检查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 |
5.2.2 研究课程考试方案指导学校教学 |
5.2.3 精心组织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 |
5.3 普通高中学校:规范与提升 |
5.3.1 规范落实高中新课程体系 |
5.3.2 建立健全选课制度和走班管理制度 |
5.3.3 优化完善学生学业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 |
5.4 小结 |
6 结语 |
6.1 主要研究结论 |
6.2 存在的不足及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A:湖北省普通高中学科模块设置安排 |
附录B:湖北省普通高中学科教学周课时安排建议 |
附录C1:湖北省X市A高中2013级三年课程周课时统计表 |
附录C2:湖北省X市B高中2013级三年课程周课时统计表 |
附录C3:湖北省X市C高中2013级三年课程周课时统计表 |
附录C4:湖北省X市D高中2013级三年课程周课时统计表 |
附录C5:湖北省X市E高中2013级三年课程周课时统计表 |
附录D1:湖北省X市A高中2013级三年课程表 |
附录D2:湖北省X市B高中2013级三年课程表 |
附录D3:湖北省X市C高中2013级三年课程表 |
附录D4:湖北省X市D高中2013级三年课程表 |
附录D5:湖北省X市E高中2013级三年课程表 |
附录E:湖北省X市5所高中师资配备情况表 |
附录F:湖北省X市5所高中校舍情况统计表 |
附录G:湖北省X市5所高中2016年在校生统计表 |
附录H:问卷调查表 |
附录I:访谈提纲 |
附录J:访谈记录 |
附录K:湖北省X市 2012-2016 年高考录取情况 |
附录L:读研期间发表文章情况 |
后记 |
(10)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和背景 |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关于治理与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研究的综述 |
二、关于职业教育政策研究的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 |
一、研究方法 |
二、可能的创新之处 |
三、存在的缺陷和不足 |
第二章 国家治理视阈下职业教育政策概念分析 |
第一节 现代治理体系相关理论分析 |
一、治理理论 |
二、公共政策分析理论 |
三、公共产品理论 |
四、利益相关者理论 |
第二节 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与职业教育政策 |
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
二、教育政策是国家公共政策重要内容 |
三、现代职业教育政策体系及其特点 |
第三章 我国职业教育政策的历史沿革 |
第一节 近代以来职业教育的开创与探索 |
第二节 改革开放前职业教育政策发展 |
一、新中国成立到社会主义过渡时期的职业教育政策 |
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职业教育政策 |
三、“文革”时期职业教育的浩劫和艰难前行 |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的发展 |
一、职业教育恢复和发展阶段政策 |
二、职业教育快速发展期的政策 |
三、世纪之交职业教育政策调整与变革 |
四、新世纪职业教育快速发展阶段的政策 |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职业教育政策评析 |
一、发展动力从经济需求转向综合需求 |
二、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 |
三、职业教育政策执行中的问题及原因 |
第四章 全球治理视野下职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 |
第一节 国际组织层面职业教育政策比较 |
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
二、世界银行职业教育政策研究 |
三、国际劳工组织职业培训政策研究 |
四、国际组织职业教育与培训政策对中国的启发 |
第二节 外国政府职业教育政策比较分析 |
一、美国职业教育政策进展分析 |
二、德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分析 |
第三节 国际职业教育政策发展趋势及启示 |
第五章 现代职业教育对治理体系现代化的积极作用 |
第一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保障政治稳定 |
第二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改善民生 |
第三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新四化”布局 |
第四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促进经济发展新常态 |
第五节 发展职业教育与构建学习型社会 |
第六章 完善职业教育政策是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的重要内容 |
第一节 进一步强化顶层理性设计 |
一、逐步提高职业教育办学层次 |
二、充分体现职业教育公益性 |
三、持续推进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 |
第二节 改进政府宏观管理作用 |
一、明晰各级政府职业教育职责分工 |
二、树立正确的人才观和成才观 |
三、提高技术技能型人才经济社会地位 |
四、创新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充分发挥各方利益相关者的功能 |
一、调动相关政府部门积极性 |
二、拓展行业组织多种功能 |
三、发挥企业办学重要作用 |
四、充分发挥市场引导作用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四、2002年高考改革培训班在京举行(论文参考文献)
- [1]上海市足球后备人才培养体系协同发展研究[D]. 谢松林. 上海体育学院, 2020(12)
- [2]新时代中国基础教育外语语种规划的多源流分析[D]. 赵耀.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演变研究[D]. 张裴. 兰州交通大学, 2020(01)
- [4]中华人民共和国学前教育2009—2019年大事记[J]. 唐淑,张永英,杨一帆,薛宁,刘亚诚,蒋金娣. 学前教育研究, 2019(10)
- [5]《历史教学》(1951-2010年)研究 ——以中学历史教学的考察为重点[D]. 余柏青.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命运与抉择:“民国第一神童”江希张研究[D]. 郗贤召. 山东师范大学, 2018(12)
- [7]网络社交媒体时代教育舆情现状与对策 ——以2017陕西教育舆情日报为研究样本[D]. 马骞. 西北大学, 2018(01)
- [8]高等教育实践中的公平理念研究[D]. 蔡明山. 湖南师范大学, 2016(06)
- [9]普通高中学业水平考试研究 ——以湖北省X市为例[D]. 胡杨斌. 华中农业大学, 2016(04)
- [10]国家治理体系现代化视角下的职业教育政策研究[D]. 李树陈.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