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N_4[1~4,2~4,3~4,…]之数在N_5[1~5,2~5,3~5,…]中的表达式(论文文献综述)
刘德利[1](2021)在《寒区稻田灌溉水肥耦合机制与数值模拟》文中指出为探索东北地区不同水肥处理方式下最佳的灌溉施肥时机,本试验将东北水田的土壤、水分和水稻有机地结合为整体进行研究,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撒施(CK)、灌水0~2h内灌液体肥(T1)、灌水2~4h内灌液体肥(T2)和灌水4~6h内灌液体肥(T3),以田间测量的数据和实验室测定的资料为基础,并使用HYDRUS-3D进行模拟,研究不同水肥处理方式下不同施肥时机对田间肥料分布均匀性、水氮迁移转化以及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探寻出最佳的水肥管理措施,并得出以下结论:(1)与CK相比,灌水0-2h、4~6h液施处理施肥均匀性高5.63%~21.65%,其中灌水0~2h液施的方式(T1)最有助于形成较佳的肥料空间分布状态。(2)水肥耦合的液施方式的株高比撒施方式增加6.37%-6.53%。灌水0-2 h液施和灌水4~6 h液施的方式分蘖数和干物质量分别较撒施与灌水2-4 h液施处理高11.25%~23.17%和5.75%~8.48%,产量与水分利用效率分别较撒施与灌水2~4 h液施处理方式高13.73%~17.46%和14.15%~17.47%,其中灌水0~2h液施(T1)处理最优。(3)降雨中铵态氮及硝态氮量较高,不但可以提高田间氮素含量(增加24.69%-47.77%)而且对氮素分布均匀度也有不同程度的增加(提高5.81%~34.47%)。(4)施肥均匀度高的处理土壤铵态氮及硝态氮量在乳熟期高于分蘖期。而施肥均匀度差的处理土壤铵态氮及硝态氮量在乳熟期低于分蘖期(相关系数在0.9以上)。在产量方面,水肥耦合施肥方式产量明显高于撒施方式,且施肥均匀度与产量均匀度具有良好的一致性(相关系数为0.95)。(5)综合考虑肥料分布均匀性与增产节水效益得出,灌水0~2 h液施(T1)处理是最佳的施肥方式。(6)HYDRUS软件能较好地反应土壤水氮的动态变化,RMSE在0.1以下,NSE在0.65以上,拟合结果较好。模拟结果显示施肥后铵态氮平均含量会在短时间内迅速升高到9 mg/kg左右后逐渐下降到2 mg/kg,而硝态氮会在最初的2 mg/kg左右逐渐升高到6mg/kg,模拟结果与实测结果一致。(7)从纵向看,以20~-30 cm深度铵态氮及硝态氮含量最高在7.5 mg/kg~12.5 mg/kg范围内。从施肥量看,施肥量增加,各土层铵态氮、硝态氮量有增加趋势增幅在12%~18%。从施肥均匀度方面看,相同施肥量不同施肥均匀度条件下各土层铵态氮、硝态氮含量均值较接近,但均匀度越低,氮素分布越离散,最终对植物的生长越不利。
王春发[2](2021)在《电液并联机构多维力加载系统被动加载控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通过可预测性半实物模拟实验,对复杂载荷环境下关键构件进行动态力学环境模拟测试,能够在接近实际工况载荷下测试关键构件的力学性能和疲劳寿命。电液并联机构多维力加载系统动平台具备空间多自由度,能够模拟现实工作环境中的不同运动形式,输出空间广义力载荷,相比于单自由度负载模拟器测试更加全面。然而被加载构件本身运动对多维力加载系统产生强位姿扰动,在动力学特性和控制特性复杂的并联机构中产生多余力,多余力干扰严重制约了电液并联机构多维力加载系统的动态加载性能。因此如何消除多余力干扰,实现高频响、高精度动态载荷环境模拟,成为电液并联机构多维力加载系统被动加载控制研究的关键。针对上述问题,本文拟开展研究工作如下:(1)基于坐标变换和向量分析方法建立电液并联机构多维力加载系统位姿、速度、加速度反解模型,基于牛顿-拉夫逊迭代算法建立位姿正解模型。基于牛顿-欧拉法、拉格朗日法建立系统动力学模型,为系统动态特性研究奠定基础。(2)基于电液伺服理论建立液压动力元件模型,结合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多维力加载系统整体模型。在此基础上,对多维力加载系统动态特性进行研究分析多余力产生机理,为多维力加载系统被动加载控制器设计提供理论基础。(3)研究逆模型观测器结构以抑制位姿扰动,采用主导极点配置方法设计逆模型观测器结构滤波器,结合鲁棒稳定性条件优化滤波器参数。考虑柔性负载映射至各关节空间的负载刚度,利用振动力学理论建立模态空间,构造模态空间逆模型观测器结构。(4)制定基于快速原型控制的电液并联机构多维力加载系统被动加载实验方案,对多维力加载系统被动加载多余力特性进行实验分析,对提出的模态逆模型观测器结构提高多维力加载系统被动加载性能的有效性进行实验验证。
李涛[3](2021)在《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制梁场沉降控制研究》文中指出当前我国高速公路的建设事业蓬勃发展,建设重心已由东部转向西部,由平原转向山区。在发展过程中,高填深挖、半填半挖等路基形式极其普遍,因而出现了高路堤与高架桥的设计形式。在山区预制梁体时,因场地受限等原因制梁场常常修建在高填方路基上,这种模式虽然可以减少征地,节约施工成本,但由于路基填方高度大,填筑厚度不均匀等原因,可能存在不均匀沉降等问题。为了保证高路堤上的制梁场在使用期间T梁的生产质量及生产效率,有必要对制梁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进行研究和控制。本文针对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上预制梁场的不均匀沉降问题,分别进行了路基的强夯试验、碎石土填料的室内试验、各工况下制梁台座的受力及变形有限元分析以及梁场台座受力和变形监测等内容,具体研究内容包括:首先,对场区分别进行了三种夯击能的强夯试验,试验结果表明随着夯击能的增加,累计夯沉量也逐渐增加,最佳夯击次数可取8次。对强夯后各场区的压实度和地基承载力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强夯后各抽样点压实度均大于93%,满足施工验收要求,且地基承载力比强夯前分别提高了22.8%,71.4%,114.3%。对地基承载力的验算表明应对场区进行2000kN·m的强夯处理以达到制梁所需地基承载力的要求。其次,对现场泥质砂岩碎石土进行了颗粒分析试验、天然含水率试验、细粒土界限含水率试验、重型击实试验、三轴试验和压缩蠕变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场区碎石土填料的土石比约为1:3,级配良好;在天然含水率和最佳含水率条件下的三轴试验结果表明:碎石土填料的黏聚力和内摩擦角分别为45kPa、32°,39.41kPa、25.06°。试验结果为有限元分析提供了参考依据。再次,在多个周期荷载作用下对端座处制梁阶段,张拉阶段以及卸载阶段的沉降值进行了单独拟合,拟合结果表明:随着制梁周期的不断循环,各个阶段的竖向变形逐渐趋于稳定。有限元分析与现场监测结果表明:在多周期荷载作用下,基底反力随时间呈周期性变化,台座两端在张拉阶段增幅显着,达到231kPa,而端座底部反力在横向大小为:外侧各点>内侧各点;台座正应力随制梁荷载也呈周期性变化,在张拉阶段台座纵向1/4L和3/4L处的压应力显着增大至272kPa,而1/2L处受59kPa左右的拉应力;路基沉降沿路基纵向(台座方向)分布呈“两端大,中间小”的趋势,且随时间的增加沉降的增加趋于缓慢。沿路基横断面方向,随着填方高度的增加,路基顶面的沉降也逐渐增大。路基沉降的有限元模拟值与现场监测值随时间变化趋势基本一致,但模拟值偏小约12-25%。有限元模拟在大雨条件下,降雨持续12h、24h、36h后进行制梁,结果表明:随着降雨持续时间从12h逐渐增加至36h,边坡土体的基质吸力不断减小,降雨入渗深度不断增加,渗流速率的分布范围逐渐扩大,路基最大不均匀沉降比未降雨时增加了56%,与此同时边坡的塑性区逐渐向上扩展,安全系数由未降雨时的1.346逐渐下降至1.217,边坡稳定性逐渐下降,存在局部破坏的危险。最后,针对台座不均匀沉降问题,提出了容许差异沉降控制指标,并取1mm/m作为限值用以控制不均匀沉降。当台座不均匀沉降超限时提出了增设支座调高装置,压力注浆等方法以减少台座不均匀沉降。
朱钊伟[4](2021)在《弧焊增材制造运动系统建模与轨迹跟踪控制算法设计》文中提出弧焊增材制造工艺具备效率高、柔性强、加工工件性能好等特点,目前被广泛应用于多结构不规则大型金属构件的加工制造研究中。弧焊增材制造离不开运动机构,目前有多种机械设备用作弧焊增材制造工艺,其中工业机器人和变位机相互结合的运动机构提供了运动的更多自由度,从而适合柔性智能制造,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本文针对工业六轴机器人(Kuka KR 60-3)和山东奥太电气有限公司生产的H型双轴变位机构成的弧焊增材制造运动机构,进行运动学和动力学建模研究;同时结合弧焊增材制造工艺特点,开展运动机构路径规划设计,保证在焊枪始终垂直的情况下,机器人末端执行器相对变位机末端工作台走圆弧轨迹;最后采用逆动力学控制方法、鲁棒控制算法开展弧焊增材制造运动系统的跟踪控制算法设计,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建模部分:首先采用D-H方法对弧焊增材制造运动系统进行坐标系标定,得到位姿正逆解;然后利用雅克比矩阵,得到运动机构的一阶运动学方程和二阶运动学方程,进行速度和加速度分析;最后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分别建立了机器人与变位机的动力学方程,对机器人六个关节和变位机两个关节进行位置、速度与加速度仿真。(2)路径规划部分:首先介绍了指定时间的梯形速度规划和修正梯形速度规划,通过两种方法的优劣比较,选定修正梯形速度规划方法作为后续的规划方法;其次基于弧焊增材制造工艺,规划了机器人末端执行器在变位机末端工作台上的圆弧轨迹;最后采用Matlab仿真,分别得到了关节空间和操作空间的轨迹。(3)轨迹跟踪控制算法部分:设计了两种控制方案以实现变位机与机器人的协同运动。首先,根据机器人逆动力学控制方案设计了基于PD线性补偿以及动力学非线性补偿的控制方案。然后,对基于PD线性补偿以及动力学非线性补偿的控制方案进行进一步的改进,在原有控制律的基础上采用鲁棒控制方法加入了针对不确定误差扰动的稳定模块,从而构成更加优良的具备大范围渐进稳定的控制系统。最后利用运动规划中的联合运动系统关节空间的角度过程数据、角速度过程数据、角加速度过程数据进行了Simulink仿真,并针对两种控制方案的仿真数据进行对比分析。
折海成[5](2020)在《页岩井壁多因素扰动细观损伤特性及稳定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页岩气是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资源和化工原料。我国页岩气储量丰富,居全球第一,有必要加大页岩气的勘探开发力度。但是,页岩地层在钻井过程中频繁发生井壁失稳、井下故障和复杂,严重影响了页岩气勘探开发。引发页岩地层井壁失稳因素包括复杂的井壁围岩地质环境和应力状态以及页岩层理/裂缝十分发育,还包括钻井施工过程对井壁围岩产生如开挖应力卸荷、地层热交换、页岩水化和钻井施工动力等多方面扰动。本文以涪陵气田焦石坝地区龙马溪组地层为例,综合运用分析测试、仿真计算、模拟实验、理论分析等手段,考察了龙马溪组页岩试样矿物成分、岩心岩貌和层理结构对页岩力学性能的影响;研究了页岩气井钻井施工过程中扰动因素如何引起井壁应力状态变化和岩石力学强度劣化,明确了试样表面和内部孔隙和裂缝的发育与扩展演化规律;建立了页岩扰动统计损伤模型和损伤本构模型,及井壁围岩抗剪和抗拉破坏准则,可以预测井壁围岩的坍塌压力和破裂压力,为石油企业提供井壁失稳预警,实现钻井全周期内安全平稳的钻进提供理论指导。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通过采用扫描电镜、图像数字化分析软件和核磁共振等现代微细观测试技术,提出了一种按照dmax/dmin比值分类考察试样表面孔隙和裂缝演化扩展发育和以T2能谱与孔径分类考察试样内部孔隙和裂缝演化扩展发育的损伤定量化方法,并利用T2能谱信号强度推导出试样孔隙率计算公式。并将系统研究了钻进施工过程中动力冲击扰动、应力卸荷扰动、地温传递扰动和页岩水化扰动后的页岩试样表面和内部微细观孔隙和裂缝的损伤演化特性,可以揭示页岩受各种扰动微细观损伤的深层机理。(2)通过理论分析、力学推导和计算仿真的方法,分别分析了由机械钻井破岩、钻柱振动碰摩、地层应力卸荷、地层温度热传递和页岩水化等因素扰动下的井壁上的附加应力场分布规律。并结合室内模拟试验,考察动力冲击扰动、应力卸荷扰动、热传递扰动和页岩水化扰动后的试样表面和内部不同类型的孔隙和裂缝所占比例变化规律,研究试样微细观孔隙和裂缝的发育与扩展演化规律,揭示了各种扰动损伤宏观力学机理:动力冲击扰动损伤属于动剪切力扰动,损伤演化行为是以中、大优势孔隙的剪切错动扩展为主;应力卸荷扰动损伤是属于静剪切力扰动,损伤演化行为也是以中、大优势孔隙的剪切错动扩展为主,且具有扰动集聚区;热传递扰动损伤是属于体缩拉伸致裂,产生张拉裂痕为主,损伤演化行为是以整体微、中、大孔隙都有扩展发育,没有优势孔隙和局部化效应;页岩水化扰动损伤属于体积膨胀挤拉致裂,损伤演化行为是以微小孔隙发育和扩径为主。(3)基于各因素扰动后页岩试样体变和力学性质的劣化响应,采用连续损伤理论和强度统计理论相结合,以体积膨胀率作为考察变量,建立了页岩各因素扰动统计损伤模型。在某一种因素扰动作用后,再通过三轴压缩试验继续讨论页岩加荷作用下的损伤劣化规律,本文以动力扰动和加荷下岩石的总损伤变量代入到损伤本构方程,建立了基于Drucker-Prager损伤准则的页岩动力扰动-加荷耦合统计损伤模型和统计损伤本构模型。(4)将地层影响因子和总扰动损伤变量代入Mohr-Coulomb强度准则和抗拉强度准则,建立了考虑多因素扰动损伤井壁围岩抗剪切破坏准则和抗拉破坏准则,可以确定井壁围岩的坍塌压力、破裂压力计算模型,以及井壁失稳预警系统,为石油企业技术应用提供理论指导。
雷延科[6](2020)在《直流微电网分布式储能均衡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能源作为现代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其发展变革直接关系到人类社会的进步,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成为当今能源危机的形势所趋。微电网技术为分布式发电提供了可行的技术方案,传统电网以交流微电网为主,近年来随着直流源、载的增加,直流微电网的优势逐渐显露。首先,以带分布式储能的直流微电网为研究对象,研究分布式储能均衡控制策略。综述了微电网技术的背景意义和发展,以及分布式储能在微电网中的作用及存在的问题。然后,浅析了直流微电网及分布式储能均衡控制的研究现状,分析了现有均衡控制策略的研究思路、均衡变量的选取以及基于传统下垂控制的改进方法,同时指出此类方法存在电压跌落以及需要多个参数限制条件的缺陷。其次,针对现有均衡控制策略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无母线电压偏移的均衡控制策略。该方法通过引入SOC,采用对数形式设计电压调度函数,使得各参考电压相当于额定母线电压呈近似对称变化,继而实现无母线电压偏移的均衡控制,同时利用参考电压和输出功率的比例关系简化了参数选取过程。考虑电池特性,选用Boost拓扑正向放电的双向Buck/Boost变流器。从放电角度,结合Boost拓扑结构下的状态空间模型,构建系统的状态空间方程,分析了系统的稳定性。再者,为提高电能质量,针对变换器等效阻抗和线路阻抗产生的压降,同时为更好地适用本文所提均衡控制策略,从电压角度设计补偿量,提出了基于参考电压均值的补偿控制策略,实现补偿控制的同时保证系统稳定性不受影响。最后,对直流微电网分布式储能均衡控制进行实验研究,介绍了实验平台的拓扑结构及硬、软件设计,对所提均衡控制策略进行了实验验证,证实了所提控制方法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孙玉[7](2020)在《应用特征组合的基于对象卷积神经网络在高分辨率影像分类中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土地覆被在城市规划、自然资源管理、环境研究、生物多样性保护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高效准确的提取土地覆被分类信息对于推动经济发展、促进生态文明建设、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荣意义重大。随着遥感平台和传感器技术的迅猛发展,高分辨率遥感影像数据增多并不断应用到商业、农业、林业、畜牧业、矿业等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方面,为进行土地覆被精细分类提供了重要支撑。然而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细节被放大,地物特征类型更为复杂,分类难度增加,由此引入具有强大容错能力、特征学习与表达能力的卷积神经网络(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s,CNN)。但由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输出特征高度抽象且仅从基于像元产生的局部影像块中学习深度特征,所以分类结果边界模糊、“椒盐现象”严重。同时基于对象的影像分析方法可以大大减少“椒盐现象”,提高分类性能,但其难以充分挖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中丰富的深层特征,制约了土地覆被分类精度的提高。据此,本文提出一种应用特征组合的基于对象卷积神经网络(Object Based Convolutional Neural Network Using Feature Combination,OBCNN-UFC)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覆被分类方法。一方面,卷积神经网络可以自动提取传统基于对象影像分析方法难以获取的高层次特征;另一方面,基于对象影像分析可以减少卷积神经网络分类结果中的“椒盐现象”、精细化地物轮廓并能充分利用对象多判别语义特征。为完成高精度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覆被分类制图提供方法参考。本文以GF1、WorldView2、WorldView3、ALOS、GF2五种影像为数据源,基于ENVI、Pycharm、MATLAB、eCognition、WEKA、ArcGIS等实验平台,利用最优参数组合CNN模型提取高分辨率遥感影像的深度特征,并将其与最优分割尺度下特征优选后的基于对象特征组合,分别输入到Softmax、支持向量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和单隐层人工神经网络(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分类器中结合对象形状约束得到分类结果。为验证本文所提OBCNN-UFC方法的有效性,将该方法与传统分类方法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得到以下结论:(1)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参数选择具有重要作用。分别将模型输入大小设为4?4、6?6、??24?24,卷积+池化层数设为1-9,特征图输出数设为14、16、??32。对比不同参数模型对5个研究区影像分类的总体精度发现,当输入大小为18?18、卷积+池化层数为8、特征图输出数为24时获得最佳分类性能,即得到最优CNN参数组合。通过对卷积神经网络参数进行选取,可以最大化CNN用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的优势,充分利用深度特征,提高复杂地物复杂特征的识别准确率。(2)基于对象影像分析分割尺度选择对于OBCNN-UFC方法具有重要意义。分别将分割尺度设为10、20、30、40、50。研究表明,不同分割尺度下,OBCNN-UFC方法对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精度有显着不同,分割尺度为20时取得最优分类结果;且基于对象影像分析在与深度学习相结合时,适当的过分割会提高分类精度。所以,在应用本文所提OBCNN-UFC方法之前进行最优分割尺度的确定可以进一步提高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精度。(3)基于对象影像分析与卷积神经网络模型相结合对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土地覆被分类制图具有优越性。组合深度特征与对象特征的基于对象卷积神经网络分类方法,集成二者优势,克服“椒盐现象”、边界不精确、无法同时利用深层次特征和多判别对象特征等缺点,有效提高了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性能。(4)分类器的选择影响OBCNN-UFC方法的分类精度。研究过程中分别使用了Softmax、SVM和ANN三种分类器。结果表明,使用Softmax分类器时,OBCNN-UFC分类结果基本克服“椒盐现象”及地物边界模糊的问题,但仍有少量对象出现错分漏分现象;使用SVM分类器时每个地物的制图精度以及用户精度都得到提升,错分漏分现象有明显改善;使用ANN分类器,OBCNN-UFC方法得到的分类结果精度显着提高,地物混分现象基本得到解决,分类边界精确清晰,且对水体的分类精度几乎达到100%,5个研究区总体精度分别为0.958、0.979、0.979、0.981、0.980,达到土地覆被分类制图输出标准。因此,采用OBCNN-UFC+ANN分类方法可以达到最佳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性能。(5)空间分辨率及地物复杂程度影响OBCNN-UFC方法的分类精度,但整体分类精度较高,该方法对于高分辨率遥感影像分类具有通用性、有效性、稳定性及鲁棒性,为土地覆被分类制图提供理论支持与方法参考。
刘建伟[8](2020)在《政府干预下的城区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布局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汽车产业产能过剩的趋势以及城市机动化的发展,全国私家车的保有量持续上升,由此带来的城市交通拥堵和空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于是探寻更佳的交通出行方式成为人们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在共享经济模式的推动下,交通共享出行因其灵活多变、使用便捷、绿色环保等特点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分时租赁是共享交通背景下的一种新兴租车模式,分时租赁尤其是电动汽车的分时租赁模式因能够替代私家车出行、提高车辆使用率、减轻交通压力和低碳环保等特点而受到政府、社会和企业的关注。分时租赁虽然有很多优势,但是作为新兴行业其在推广应用的过程中也面临诸多问题,其中租赁点的选址和规划是否合理直接影响运营商的利润,是分时租赁企业提供服务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分时租赁的初期规划布局中,运营商往往只关注自身利润,而政府却希望分时租赁企业布设更多的网点和投放更多的汽车以鼓励市民共享出行,提升社会效益。政府统筹考虑社会效益和运营商利益,对分时租赁的租赁点进行合理的布局规划能够使其发挥更大的社会作用。因此,政府干预下分时租赁的租赁点如何布局显得尤为重要。本文首先研究了分时租赁的发展现状,对分时租赁的特点、定位及运营模式进行分析。通过对分时租赁背景的全面了解以及分时租赁成本结构和收益结构的分析,指出其当前所面临机遇和挑战,引出本文要解决的问题。其次研究了分时租赁客流系统的预测方法,在众多影响用户出行的因素中采用层次分析法进行重要因素筛选,最终确定出行费用、是否拥有私家车、出行耗时、天气因素、月收入水平和出行距离是主要影响因素。在分析多种客流预测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各种方法的特点及适用范围选用了适合解决本文问题的多元Logit模型进行客流预测。通过软件计算出各个效用函数的参数并最终得到本文中六种交通出行方式的效用函数,为后续分时租赁的客流预测结果奠定基础。再次进行了分时租赁无政府干预和有政府干预两种选址模型的构建,根据站点布局的思路和原则构建以运营商年利润最大化为优化目标,把政府干预作为约束选出切实的约束条件分别构建两种模型,模型可同时确定租赁点的位置和规模。在分析Lingo软件特点的基础上确定本文的求解方法,最后设计出求解本文模型的Lingo语言程序。最后基于实例对前文中两种模型进行具体应用,得到某区域分时租赁租赁点的选址与规模方案,并对两种模型求解结果对比分析,探讨政府在分时租赁布局规划中的干预作用。
方前云,徐瑾如,龚雷[9](2020)在《第6个数是31的n种理由》文中研究说明一、缘由:找规律填数大家还记得小学被那些"找规律填数"的数学题虐得不要不要的痛苦经历吗?比如右图这种题.这道题据说还是香港某小学的入学试题,人家小学都没上就会做这道题了,你会吗?不过下面这道题估计你会毫无难度地说出答案:
李明[10](2019)在《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契约治理机制研究》文中认为PPP模式引入公共体育服务领域对于减轻地方政府财政负担、提升体育行业内部专业管理技术水平有着正向作用,但在实践过程中仍然出现了利益相关者在契约条款、所有权配置、投融资风险分担、体育无形资产运营开发、绩效考核等方面的矛盾,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缺乏对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治理机制整合效应的研究。因此,本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扎根理论研究、个案研究法和调查法等从系统与整体视角对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契约治理机制的整体理论框架与子机制的运行进行分析,围绕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契约治理机制的整体理论框架设计-各个子机制的运行-整体理论框架对治理绩效的影响“总提-分述-总论”的逻辑核心主线展开论述和安排各章节。其主要研究结果与结论如下:(1)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契约治理机制的整体理论框架由内部治理机制、外部治理机制及其内外机制间关系构成。内部治理机制包括属性识别机制、所有权配置机制、投融资风险分担机制、回报与报酬激励约束机制和运营管理机制等5个子机制;外部治理机制包括信誉选择机制、绩效评价机制、监督问责机制和政策法律配套机制等4个子机制,内外部机制间存在相互正向影响和相互正向关联。该整体理论框架可作为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全生命周期治理的理论范式,能够促进项目治理绩效目标的顺利完成。(2)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契约治理机制中各个子机制涵盖相关核心指标(体系)及评价模型。属性识别机制中的属性识别指标包括设施链、活动链、商业链、消费链、产业链和人文链以及基于有序分割类与属性识别准则的属性识别模型;所有权配置机制中的决策控制权指标包括提议权、选择权、审批权、执行权和监督问责权;投融资风险分担机制中的系统风险与非系统风险指标体系;回报与报酬激励约束机制中的体育有形及无形资产影响因素指标体系;运营管理机制中的体育有形资产及无形资产运营指标体系;信誉选择机制中的信誉等级评价体系;监督问责机制中的监督问责体系;政策法律配套机制中的政策法律配套路径;绩效评价机制中的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及绩效评价模型。根据核心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可以提升每个子机制的运行效率,帮助利益相关者厘清项目治理的内在规律以及掌握关键性要素的作用与功能。(3)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契约治理机制中各个子机制运行的逻辑关系结构框架包括保障层、任务层和内核层。根据该结构框架对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的典型个案进行分析,可实现从理论探索到实践指导的目的。(4)编制出的《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契约治理中利益相关者行为偏好影响因素的调查问卷》涉及属性识别机制行为决策偏好分问卷、所有权配置机制满意度分问卷和投融资风险分担机制风险承受能力分问卷,且信效度指标良好。因此,可以根据该问卷深入考察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利益相关者在项目发起或实施阶段彼此合作的心理倾向、在所有权分配中的合作关系、对项目投融资风险分担的接受程度。(5)PPP政策对利益相关者(股东)在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中的控制权能效用偏好及控制权对剩余分配的侵占行为具有显着影响;利益相关者需达到收益、风险与控制权的均衡才能继续合作;地方政府与社会资本在契约签订及履约时会出现合作策略选择的道德风险;广告支出增加会对体育公司的利润产生间接负效应以及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公司的融合性体育类产品在不同时段的最优价格会起到正面效应。(6)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契约治理机制的整体理论框架对PPP项目的治理绩效有正向影响,即内外部9个子机制对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治理绩效具有正向促进作用。采用绩效评价模型对HS奥体中心PPP项目的分析显示,其整体治理绩效在良~中之间。
二、N_4[1~4,2~4,3~4,…]之数在N_5[1~5,2~5,3~5,…]中的表达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N_4[1~4,2~4,3~4,…]之数在N_5[1~5,2~5,3~5,…]中的表达式(论文提纲范文)
(1)寒区稻田灌溉水肥耦合机制与数值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水肥耦合技术研究进展 |
1.2.2 国内水肥耦合技术研究进展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预期成果 |
第2章 材料与方法 |
2.1 试验地基本情况 |
2.2 土壤特征参数测定 |
2.3 试验设计 |
2.4 测定项目与方法 |
2.5 评价指标 |
2.6 数据处理 |
第3章 不同水肥耦合灌溉方式对水稻生长及水肥分布的影响 |
3.1 水肥耦合作用对稻田土地中水肥分布的影响 |
3.1.1 稻田水分运动规律 |
3.1.2 2019年水肥耦合试验肥料运移规律 |
3.1.3 2020年水肥耦合试验肥料运移规律 |
3.1.4 乳熟期各处理田间铵态氮、硝态氮分布 |
3.2 不同水肥耦合处理方式对水稻农艺性状的影响 |
3.2.1 不同的水肥耦合处理方式对于水稻作物重量的影响 |
3.2.2 不同水肥耦合处理方式对水稻株高及分蘖的影响 |
3.2.3 不同灌溉施肥处理对产量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 |
3.2.4 水稻产量与田间氮肥分布的相关分析 |
3.3 讨论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HYDRUS的土壤水氮运动模型 |
4.1 基本方程 |
4.1.1 水分运动基本方程 |
4.1.2 根系吸水模型 |
4.1.3 溶质运移基本方程 |
4.2 数值模拟条件设置 |
4.2.1 模型初始条件设置 |
4.2.2 模型的边界条件和参数的设定 |
4.2.3 模拟时间设置 |
4.2.4 模型验证 |
4.3 HYDRUS数值模拟与验证 |
4.3.1 模型校准和验证 |
4.3.2 模型应用 |
4.3.3 误差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第5章 结论与展望 |
5.1 主要结论 |
5.2 创新点 |
5.3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2)电液并联机构多维力加载系统被动加载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1.1 课题来源 |
1.1.2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电液伺服加载系统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被动加载主要技术难点及解决方案 |
1.3.1 并联机构被动加载主要技术难点 |
1.3.2 多余力抑制研究现状 |
1.3.3 并联机构解耦研究现状 |
1.4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电液并联机构多维力加载系统建模 |
2.1 引言 |
2.2 多维力加载系统运动学建模 |
2.2.1 多维力加载系统位姿描述 |
2.2.2 多维力加载系统位姿反解 |
2.2.3 多维力加载系统位姿正解 |
2.2.4 多维力加载系统速度反解 |
2.2.5 多维力加载系统加速度反解 |
2.3 多维力加载系统动力学建模 |
2.3.1 多维力加载系统动平台动力学建模 |
2.3.2 多维力加载系统支腿动力学建模 |
2.3.3 多维力加载系统关节空间动力学建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电液并联多维力加载系统动态特性研究 |
3.1 引言 |
3.2 多维力加载系统液压动力元件建模 |
3.2.1 阀控非对称缸液压固有频率分析 |
3.2.2 阀控非对称缸负载压力和负载流量 |
3.2.3 多维力加载系统液压动力元件传递函数 |
3.3 多维力加载系统被动加载多余力产生机理 |
3.3.1 多维力加载系统被动加载多余力定义 |
3.3.2 多维力加载系统位姿扰动多余力产生机理及特点 |
3.3.3 多维力加载系统耦合多余力产生机理及特点 |
3.4 本章小节 |
第4章 电液并联机构多维力加载系统控制策略研究 |
4.1 引言 |
4.2 多维力加载系统关节空间逆模型观测器结构设计 |
4.2.1 单通道闭环系统逆模型观测器结构位姿扰动抑制原理 |
4.2.2 单通道闭环系统逆模型观测器结构传递函数设计 |
4.2.3 单通道闭环系统逆模型观测器结构滤波器主导极点配置设计 |
4.2.4 单通道闭环系统逆模型观测器结构鲁棒稳定性分析 |
4.3 多维力加载系统模态解耦控制研究 |
4.3.1 多维力加载系统关节空间模态特性分析 |
4.3.2 多维力加载系统模态解耦控制特性分析 |
4.4 多维力加载系统模态逆模型观测器结构设计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电液并联机构多维力加载系统实验研究 |
5.1 引言 |
5.2 电液并联机构多维力加载系统被动加载实验方案 |
5.2.1 多维力加载系统机械结构 |
5.2.2 多维力加载系统液压驱动系统 |
5.2.3 多维力加载系统控制系统 |
5.3 多维力加载系统被动加载多余力特性实验分析 |
5.4 关节空间逆模型观测器结构控制特性实验分析 |
5.4.1 单通道闭环系统逆模型观测器结构名义逆模型设计 |
5.4.2 单通道闭环系统逆模型观测器结构滤波器设计 |
5.4.3 关节空间逆模型观测器控制效果验证 |
5.5 模态空间逆模型观测器结构控制特性实验分析 |
5.5.1 模态空间各模态通道解耦特性实验分析 |
5.5.2 模态空间逆模型观测器控制效果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3)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制梁场沉降控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
1.2.1 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沉降研究现状 |
1.2.2 路基制梁场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
1.2.3 半填半挖路基的差异沉降研究现状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主要研究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2 场区工程条件及梁场布局 |
2.1 依托工程背景 |
2.1.1 自然地理概况 |
2.1.2 地形地貌 |
2.1.3 工程地质 |
2.1.4 气象及水文条件 |
2.2 场区主要问题 |
2.2.1 地基承载力问题 |
2.2.2 不均匀沉降问题 |
2.3 路基处理 |
2.3.1 路基分层填筑 |
2.3.2 路基强夯处理 |
2.3.3 强夯效果评价 |
2.3.4 容许地基承载力的计算 |
2.4 场地布局与制梁工艺 |
2.4.1 场地布局 |
2.4.2 预制工艺 |
2.5 本章小结 |
3 路基碎石土物理力学特性试验研究 |
3.1 碎石土基本特性 |
3.2 填料基本物理力学特性试验 |
3.2.1 颗粒分析试验 |
3.2.2 天然含水率试验 |
3.2.3 细粒土界限含水率试验 |
3.2.4 击实试验 |
3.3 三轴试验 |
3.4 压缩蠕变试验 |
3.5 本章小结 |
4 不同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有限元分析 |
4.1 不同制梁荷载作用下台座的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1 基本参数与模型建立 |
4.1.2 制梁荷载作用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3 张拉荷载作用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4 双层存梁荷载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1.5 周期性荷载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2 不同台座群荷载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2.1 基本参数与模型建立 |
4.2.2 最不利工况下台座受力及变形分析 |
4.3 降雨作用下梁场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
4.3.1 基本参数 |
4.3.2 降雨工况设计及模型建立 |
4.3.3 各降雨工况下梁场变形及稳定性分析 |
4.4 本章小结 |
5 梁场现场监测分析及沉降控制措施 |
5.1 台座竖向受力监测分析 |
5.1.1 台座竖向受力监测方案 |
5.1.2 台座受力监测数据分析 |
5.1.3 现场受力监测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2 台座纵向受力监测分析 |
5.2.1 台座纵向受力监测方案 |
5.2.2 台座纵向应力监测数据分析 |
5.2.3 现场纵向应力监测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3 梁场沉降变形监测分析 |
5.3.1 沉降监测方案 |
5.3.2 台座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
5.3.3 台座沉降监测数据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3.4 路基沉降监测数据分析 |
5.3.5 路基沉降监测数据与有限元结果对比分析 |
5.4 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
5.4.1 台座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
5.4.2 路基不均匀沉降控制措施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4)弧焊增材制造运动系统建模与轨迹跟踪控制算法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弧焊增材制造运动机构轨迹规划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2 机器人控制算法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整体框架 |
第2章 弧焊增材制造运动系统的运动学建模 |
2.1 弧焊增材制造运动系统组成 |
2.1.1 Kuka KR60-3机器人 |
2.1.2 H型变位机介绍 |
2.2 机器人运动学理论基础 |
2.2.1 连杆位姿描述 |
2.2.2 连杆位姿坐标变换 |
2.2.3 工业机器人D-H建模 |
2.3 Kuka KR 60-3 机器人运动学模型 |
2.3.1 六轴机器人的坐标系建立 |
2.3.2 工业六轴机器人的正运动学求解 |
2.3.3 机器人逆运动学 |
2.4 变位机运动学 |
2.4.1 H型变位机的关节坐标设置及D-H建模 |
2.4.2 正运动学建模 |
2.4.3 逆运动学建模 |
2.4.4 H型变位机的运动学仿真 |
2.5 微分运动学分析 |
2.5.1 雅克比矩阵 |
2.5.2 机器人的一阶运动学速度分析 |
2.5.3 二阶运动学加速度分析 |
2.6 本章小结 |
第3章 弧焊增材制造运动系统的动力学模型 |
3.1 弧焊增材制造运动系统的动力学建模 |
3.1.1 拉格朗日方程 |
3.1.2 六关节机器人的动力学模型 |
3.1.3 六轴机器人运动系统名义模型参数计算 |
3.1.4 H型变位机动力学模型 |
3.1.5 H型变位机运动系统名义模型参数计算 |
3.1.6 机器人与变位机的联合动力学模型 |
3.2 动力学解算 |
3.2.1 直接积分法 |
3.2.2 中心差分法 |
3.2.3 Houbolt法 |
3.2.4 Newmark法 |
3.2.5 Wilsonθ法 |
3.3 动力学仿真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弧焊工艺的机器人与变位机协同轨迹规划 |
4.1 速度规划分析 |
4.1.1 指定时间的梯形速度规划分析 |
4.1.2 修正梯形的速度规划分析与仿真 |
4.1.3 指定时间下梯形速度与修正梯形速度的对比 |
4.2 基于修正梯形速度的运动规划分析与仿真 |
4.2.1 基于修正梯形速度的动规划分析 |
4.2.2 基于修正梯形速度的运动规划仿真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弧焊增材制造运动系统的轨迹跟踪控制算法设计 |
5.1 逆动力学控制 |
5.2 鲁棒控制 |
5.3 两种控制方案的对比仿真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全文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附录 A 机器人分析型雅克比矩阵各元素 |
附录 B 机器人动力学名义模参数和矩阵各元素 |
B1 M矩阵各元素 |
B2 C矩阵各元素 |
B3 G矩阵各元素 |
附录 C 变位机动力学名义模参数和矩阵各元素 |
C1 M矩阵各元素 |
C2 C矩阵各元素 |
C3 G矩阵各元素 |
致谢 |
(5)页岩井壁多因素扰动细观损伤特性及稳定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选题目的和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选题目的和意义 |
1.2 页岩井壁稳定性研究进展 |
1.2.1 页岩井壁稳定性力学机理研究 |
1.2.2 页岩井壁稳定性力学化学耦合研究 |
1.2.3 页岩井壁围岩受钻井施工扰动影响研究 |
1.2.4 页岩井壁失稳研究存在的问题 |
1.3 扰动状态概念理论研究 |
1.3.1 扰动状态概念在岩土工程中的应用 |
1.3.2 扰动状态概念理论的优点和缺点 |
1.4 细观统计损伤理论研究 |
1.5 研究主要内容、技术路线和创新点 |
1.5.1 研究的主要内容 |
1.5.2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1.5.3 论文创新点 |
2 页岩地层岩石组构、强度及工程地质特性 |
2.1 研究区块地质概况 |
2.2 页岩矿物组分和微细观结构分析 |
2.2.1 页岩矿物组分分析 |
2.2.2 页岩微细观结构特征分析 |
2.3 页岩岩石力学强度特性 |
2.3.1 页岩硬度和塑性系数测试 |
2.3.2 页岩单轴抗压强度测试 |
2.3.3 页岩三轴抗压强度测试 |
2.3.4 页岩直接剪切试验 |
2.3.5 页岩抗拉强度测试 |
2.4 研究区块页岩地层工程地质特性 |
2.4.1 页岩地层流体物理化学特性 |
2.4.2 页岩地层初始地应力及地层压力剖面预测 |
2.4.3 页岩地层温度场 |
2.5 本章小结 |
3 页岩井壁多因素扰动细观损伤及力学行为研究 |
3.1 钻井机械动力作用对井壁围岩扰动分析 |
3.1.1 钻头破岩对井壁围岩扰动分析 |
3.1.2 钻柱振动对井壁围岩的扰动分析 |
3.1.3 页岩动力扰动试验研究 |
3.2 钻井应力卸荷对井壁围岩扰动分析 |
3.2.1 页岩井壁围岩应力状态分析 |
3.2.2 页岩卸荷扰动试验研究 |
3.3 钻井液与地层温度传递对井壁围岩扰动分析 |
3.3.1 井壁围岩温度场分布 |
3.3.2 井壁围岩附加热应力场 |
3.3.3 页岩热效应扰动试验研究 |
3.4 页岩水化对井壁围岩扰动分析 |
3.4.1 钻井液渗流扩散力学机理 |
3.4.2 钻井液与井壁围岩的水化作用 |
3.4.3 页岩水化动扰动试验研究 |
3.5 本章小结 |
4 页岩井壁围岩多因素扰动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
4.1 岩石统计损伤力学的基本理论 |
4.1.1 常采用的岩石强度理论 |
4.1.2 概率统计理论 |
4.2 页岩各因素扰动统计损伤模型研究 |
4.2.1 页岩各因素扰动统计损伤模型构建思路 |
4.2.2 页岩各因素扰动统计损伤模型建立 |
4.3 页岩各因素扰动与加荷耦合统计损伤模型和损伤本构模型研究 |
4.3.1 页岩各因素扰动与加荷耦合统计损伤模型建立 |
4.3.2 页岩动力冲击扰动与加荷耦合统计损伤本构模型建立 |
4.4 页岩多因素扰动耦合统计损伤模型研究 |
4.4.1 多因素扰动耦合总损伤变量 |
4.4.2 钻井施工多因素扰动耦合总损伤变量建立 |
4.5 本章小结 |
5 页岩井壁钻井多因素扰动损伤失稳研究 |
5.1 页岩井壁围岩失稳力学机理 |
5.1.1 井壁坍塌破坏机理 |
5.1.2 井壁破裂破坏机理 |
5.2 考虑多因素扰动损伤页岩井壁失稳力学分析 |
5.2.1 井壁围岩总应力场分布 |
5.2.2 井壁围岩主应力分布 |
5.2.3 考虑多因素扰动损伤页岩井壁坍塌压力计算 |
5.2.4 考虑多因素扰动损伤页岩井壁破裂压力计算 |
5.2.5 页岩井壁失稳预警系统 |
5.3 水化损伤井壁失稳周期确定 |
5.3.1 页岩水化损伤变量确定 |
5.3.2 页岩井壁坍塌周期的确定 |
5.3.3 计算程序 |
5.3.4 实例分析 |
5.4 钻井液强化井壁技术 |
5.4.1 钻井液强化井壁机理 |
5.4.2 室内试验与配方优选 |
5.4.3 现场应用及效果评价 |
5.5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及获得的荣誉 |
致谢 |
(6)直流微电网分布式储能均衡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微电网技术 |
1.1.2 分布式储能技术 |
1.2 国内外技术研究现状 |
1.2.1 直流微电网研究现状 |
1.2.2 分布式储能均衡技术研究现状 |
1.3 本文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2章 传统下垂控制及改进均衡控制研究 |
2.1 直流微电网系统结构 |
2.2 传统下垂控制 |
2.3 改进均衡控制 |
2.3.1 均衡变量的选取 |
2.3.2 均衡控制策略 |
2.4 仿真分析 |
2.4.1 传统下垂控制仿真 |
2.4.2 改进均衡控制仿真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无母线电压偏移均衡控制策略 |
3.1 均衡控制系统结构 |
3.2 均衡控制算法 |
3.3 均衡控制模型 |
3.3.1 拓扑结构模型 |
3.3.2 控制系统模型 |
3.4 稳定性分析 |
3.4.1 参数范围选取 |
3.4.2 稳定性分析结果 |
3.5 仿真结果 |
3.6 本章小结 |
第4章 基于参考电压均值补偿的二次控制及稳定性分析 |
4.1 基于虚拟阻抗的电压补偿控制 |
4.2 基于参考电压均值补偿控制策略 |
4.2.1 补偿控制算法 |
4.2.2 补偿控制模型 |
4.3 稳定性分析 |
4.4 仿真结果 |
4.4.1 无电压补偿结果 |
4.4.2 基于虚拟阻抗补偿结果 |
4.4.3 基于参考电压均值补偿结果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实验平台硬件设计及实验验证 |
5.1 实验平台 |
5.2 器件选型及计算 |
5.2.1 开关管选型 |
5.2.2 电感、电容选型 |
5.3 硬件电路设计 |
5.3.1 采样调理电路 |
5.3.2 隔离驱动电路 |
5.3.3 保护电路 |
5.3.4 辅助电源 |
5.4 软件设计 |
5.5 实验验证 |
5.5.1 均衡效果验证 |
5.5.2 补偿控制策略验证 |
5.5.3 系统适应性验证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获得成果 |
(7)应用特征组合的基于对象卷积神经网络在高分辨率影像分类中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基于对象的影像分析 |
1.2.2 卷积神经网络分类 |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
1.3.1 研究目标及内容 |
1.3.2 技术路线 |
1.4 论文特色与创新 |
1.5 论文结构 |
第二章 原理与方法 |
2.1 卷积神经网络 |
2.1.1 基本组成 |
2.1.2 主要特点 |
2.1.3 训练过程 |
2.2 基于对象的影像分析 |
2.2.1 多尺度分割 |
2.2.2 特征空间构建 |
2.2.3 特征优选 |
2.3 OBCNN-UFC土地覆被分类 |
2.3.1 特征组合 |
2.3.2 分类器分类 |
2.3.3 形状约束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数据准备 |
3.1 数据源及研究区概况 |
3.2 遥感数据预处理 |
3.3 分类体系 |
3.4 样本选择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OBCNN-UFC参数实验 |
4.1 CNN结构参数的确定 |
4.2 分割尺度参数的确定 |
4.3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土地覆被分类结果及评价 |
5.1 精度评价 |
5.2 PBCNN |
5.3 OBCNN-UFC |
5.3.1 Softmax分类器 |
5.3.2 SVM/ANN分类器 |
5.4 与传统分类方法对比分析 |
5.5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8)政府干预下的城区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布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2.1 用户出行需求预测的研究 |
1.2.2 车辆规模优化的研究状况 |
1.2.3 站点选址布局优化的研究状况 |
1.2.4 研究评述 |
1.3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
1.3.1 研究的内容与问题 |
1.3.2 研究的方法 |
1.4 研究的思路 |
1.5 本章小结 |
第二章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发展现状 |
2.1 分时租赁的产生背景 |
2.1.1 共享经济的产生和发展 |
2.1.2 新能源汽车在国内的发展状况 |
2.1.3 共享经济下的共享出行 |
2.1.4 分时租赁的机遇和挑战 |
2.2 分时租赁的基本情况介绍 |
2.2.1 分时租赁的定义、特点及定位 |
2.2.2 分时租赁与传统租车的区别 |
2.2.3 分时租赁的运营模式分析 |
2.3 分时租赁的成本收益分析 |
2.3.1 分时租赁的价值分析 |
2.3.2 成本结构分析 |
2.3.3 收益结构分析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电动汽车分时租赁的需求预测研究 |
3.1 影响客流预测的因素 |
3.2 影响因素的筛选 |
3.2.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
3.2.2 单层指标权重的确定 |
3.2.3 指标的筛选 |
3.3 租赁点借还需求预测模型 |
3.3.1 客流预测的一般方法 |
3.3.2 多元Logit模型的建立及算法 |
3.3.3 分时租赁的需求测算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分时租赁站点布局模型的建立与求解方法研究 |
4.1 模型建立前的准备 |
4.1.1 站点布局的思路和原则 |
4.1.2 站点布局优化模型的问题描述 |
4.1.3 目标函数和约束的构建思路 |
4.1.4 模型的假设 |
4.2 无政府干预的选址模型 |
4.2.1 模型符号定义 |
4.2.2 模型构建 |
4.3 有政府干预的选址模型 |
4.3.1 模型符号定义 |
4.3.2 模型构建 |
4.4 模型分析 |
4.5 模型的求解及Lingo软件的实现 |
4.5.1 分支定界法 |
4.5.2 Lingo软件的简介及程序设计 |
4.6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算例应用与分析 |
5.1 算例的问题描述 |
5.2 模型参数和数据的确定 |
5.2.1 模型参数确定 |
5.2.2 模型数据确定 |
5.3 模型的求解及结果分析 |
5.3.1 模型求解 |
5.3.2 数据处理 |
5.3.3 结果分析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总结 |
6.2 研究的局限和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A |
附录 B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
(10)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契约治理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3 国内外文献综述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创新 |
1.5 研究对象、研究范畴、研究方法、研究假设和技术路线 |
第2章 契约治理机制的理论依据及整体理论框架 |
2.1 相关概念的理解与阐释 |
2.2 相关理论 |
2.3 契约治理机制的整体理论框架设计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属性识别机制的运行 |
3.1 属性识别机制的相关概念及作用机理 |
3.2 属性指标及行为决策 |
3.3 属性识别模型 |
3.4 逻辑关系结构框架设计及冰雪运动小镇PPP项目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所有权配置机制的运行 |
4.1 所有权配置机制的相关概念及作用机理 |
4.2 决策控制权指标及重要程度 |
4.3 契约治理结构及效率 |
4.4 利益相关者的所有权分配满意度 |
4.5 所有权配置的博弈 |
4.6 逻辑关系结构框架设计及国家体育场PPP项目所有权分析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投融资风险分担机制的运行 |
5.1 投融资风险分担机制的相关概念及作用机理 |
5.2 投融资风险分担中风险指标的构建及评估 |
5.3 利益相关者的风险承受能力偏好 |
5.4 利益相关者收益-风险(控制权)博弈 |
5.5 逻辑关系结构框架设计及体育特色小镇PPP项目分析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回报与报酬激励约束机制的运行 |
6.1 回报与报酬激励约束机制的相关概念及作用机理 |
6.2 回报与报酬激励约束的影响因素体系及体育资产回报 |
6.3 利益相关者的回报与报酬激励约束博弈 |
6.4 逻辑关系结构框架设计及足球小镇PPP项目分析 |
6.5 本章小结 |
第7章 运营管理机制的运行 |
7.1 运营管理机制的相关概念及作用机理 |
7.2 运营指标的识别及体系构建 |
7.3 运营管理中资产运营的博弈 |
7.4 逻辑关系结构框架设计及国家体育场PPP项目运营分析 |
7.5 本章小结 |
第8章 信誉选择机制的运行 |
8.1 信誉选择机制的相关概念及作用机理 |
8.2 信誉选择的理论基础、原则及依据 |
8.3 利益相关者信誉选择的影响因素及等级评价体系构建 |
8.4 逻辑关系结构框架设计及国家体育场PPP项目信誉分析 |
8.5 本章小结 |
第9章 监督问责机制的运行 |
9.1 监督问责机制的相关概念及作用机理 |
9.2 监管问责政策执行的理论基础 |
9.3 监督问责指标体系的构建 |
9.4 监督问责的第三方监督与主体问责评估 |
9.5 逻辑关系结构框架设计及马拉松项目分析 |
9.6 本章小结 |
第10章 政策法律配套机制的运行 |
10.1 政策法律配套机制运行的相关概念及作用机理 |
10.2 政策法治化的逻辑关系 |
10.3 法律规制的理论基础及专门性法律配套立法 |
10.4 政策法律配套的路径选择 |
10.5 逻辑关系结构框架设计及田园康乐综合体PPP项目分析 |
10.6 本章小结 |
第11章 绩效评价机制的运行 |
11.1 绩效评价的相关概念及作用机理 |
11.2 治理绩效评价指标建立的原则及指标体系的构建 |
11.3 绩效评价模型——层次分析法AHP-模糊综合评判模型 |
11.4 逻辑关系结构框架设计及智慧体育小镇项目PPP项目分析 |
11.5 本章小结 |
第12章 HS奥体中心PPP项目实证研究 |
12.1 HS奥体中心PPP项目 |
12.2 契约治理机制整体框架对治理绩效的路径影响 |
12.3 绩效评价模型在HS奥体中心项目应用分析 |
12.4 本章小结 |
第13章 结论 |
13.1 本研究的主要结果与结论 |
13.2 本研究的相关建议 |
13.3 本研究的局限与后续展望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
致谢 |
索引 |
个人简历 |
四、N_4[1~4,2~4,3~4,…]之数在N_5[1~5,2~5,3~5,…]中的表达式(论文参考文献)
- [1]寒区稻田灌溉水肥耦合机制与数值模拟[D]. 刘德利. 太原理工大学, 2021(01)
- [2]电液并联机构多维力加载系统被动加载控制研究[D]. 王春发. 燕山大学, 2021(01)
- [3]多雨山区高填方路基制梁场沉降控制研究[D]. 李涛. 兰州交通大学, 2021(02)
- [4]弧焊增材制造运动系统建模与轨迹跟踪控制算法设计[D]. 朱钊伟.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5]页岩井壁多因素扰动细观损伤特性及稳定性研究[D]. 折海成. 西安理工大学, 2020(01)
- [6]直流微电网分布式储能均衡控制策略研究[D]. 雷延科. 湘潭大学, 2020(02)
- [7]应用特征组合的基于对象卷积神经网络在高分辨率影像分类中的研究[D]. 孙玉. 兰州大学, 2020(01)
- [8]政府干预下的城区分时租赁电动汽车布局研究[D]. 刘建伟. 重庆交通大学, 2020(02)
- [9]第6个数是31的n种理由[J]. 方前云,徐瑾如,龚雷. 新世纪智能, 2020(Z6)
- [10]公共体育服务PPP项目契约治理机制研究[D]. 李明. 福建师范大学, 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