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杜威著作(明日之学校)以及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
- 答:杜威著作以及他的教育思想对当今教育的启示有以下三点:
1、教育即生活
在杜威滚大的观点中他认为人们的生活应该是多种多样的,有关于儿童的生活、有关于成人的生活、也不缺少有学校生活、家庭生活和社会生活等。杜威提出“教育即生活”的目的主要是在于克服学校生活与家庭社会的隔阂,并且能够使学校不用成人的活动模式去规范和约束儿童的行为。
他认为,学校是一种特殊的环境,在学校中即可以反映社会生活的基本面貌,并且也可以吸收碧渣健康的社会生活因素,从而使学校变成典型的、纯净的、理想的小型社会,儿童在这种良好、纯洁的健康环境中接受影响从悔备悄而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格。
2、教育即生长
杜威认为当时的学校压抑了儿童的天性,忽视了儿童本性的发展,在他的著作中描述到“儿童被置于被动的、接受的或吸收的状态中”,“结果造成阻力和浪费”。他提出“教育即生长”的根本目的在于把儿童从被动的、被压抑的状态中解放出来。
他认为儿童与生俱来的四种本能:分别表现为社会的冲动;制造的本能;探索和发现事物的兴趣;艺术的本能。杜威说:“这四方面的兴趣是天赋的资源,是未投入的资本,儿童的生动活泼的生长是依靠这些天赋资源的运用获得的。
3、教育即经验的改造
杜威在其著作中对“经验”一词作了相关的解释:经验是有机体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经验遵循两个原则:原则和连续性原则。杜威认为教育就是经验的连续不断的改组和改造的过程。
杜威简介:
杜威的思想曾对二十世纪前期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产生过重大影响,也曾到访中国,见证了并与会面,培养了包括、冯友兰、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一批国学大师和学者。
杜威是二十世纪上半叶美国最著名的学者之一,2006年12月,美国知名杂志将杜威评为“”第40名。
以上内容参考 - 答:实用主义教育学是20世纪初在美国兴起的一股教育思潮,其代表人物有美国哲学家、枣森教育学家杜威和克伯屈(W.H.Kilpatrick,1871-1965)等人。代表凳告亩著作有杜威的《民主主义与教育》和《经验与教育》,克伯屈的《设计教学法》等。 杜友差威是20世纪实用主义...
问:杜威关于经验与教育重要关系的两个结论
- 答:杜威关于经验与教育重要关系的两个结论:
第一,经验主要是指一种既主动又被动的事情,它并非主要是指认知方面的事情。
第二,对一项经验价值进行的估量在于觉察经验所引起的种种关系和连续性。
第一个结论让我想起了佐藤学关于学习的概念,佐藤学认为学习纯岁是一种被动的主动性。胡塞尔现象学当中,也谈到了这个主动的被动性概念。或许这是人之存在的一个基本的样态。
“它并非主要是指认知方面的事情”,这句话或许指的是一种具身认知,也就是说,认知有的时候并非是表征性的,并非完全借助符号来表现。这个道理可以用唱歌的经验来阐释,当你听到一首老歌的时候,那首老歌在演唱的时候或者说在倾听的时候,当时的场景,那些往事、那些情景都会让人浮现在眼前,让人浮想联翩,而且内心会涌起非常复杂的情感。这一些体验未必都是一种认知,这种情绪常常无法表征的,或者说无法用符号来表现的。
第二个结论是对经验价值的评估,在于其丰富性,在空信于其能否形成丰富的联系和形成连续性。这样的斗裤轮评估需要采取怎样的方法呢?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挑战性课题哦。这个第二个结论,如何评价经验的价值,用课程的表现性评价也是可以印证的。因为表现性评价就是一种通过任务驱动,让学生充分展示其连续性的行为来表现其经验的连续性。而且这个任务涉及多个方面,要求一种丰富的联系。这也是综合实践活动的要求。
问:杜威的主要贡献是什么
- 答:杜威的教育思想曾对二十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教育界、思想界发生过重大影响。民国时期一些重要人物如胡适、陶行知、郭秉文、张伯苓、蒋梦麟等均曾在留学,曾是杜威的学生。
他反对传统的灌输和机械训练、强调从实践中学习的教育主张,对、晏阳初以至等都有一定的影响。
扩展资料;
约翰·杜威,出生在佛蒙特州柏林顿市附近的农村,祖先三代都是佛蒙特州的农民。柏林顿市人口近一万五千人,其中约半数为笑稿本地人仔升祥,半数来自和魁北克。
本地出生的人包括在佛蒙特州或新英格兰其他地方居住很久的中产阶级新教徒家庭的后裔。杜威就是在这样一个群体的传统中成长起来的。
他的主要教育著作有:《我的教育信条》(1897)、《学校和社会》(1899)、《儿童与课程》(1902)、(1916)、《明日之学校》(1915)、(1938)和《人的问题》(1946)等。
参考资料来源; - 答:呵呵,主要是射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