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标准草酸溶液标定氢氧化钠溶液中指示剂的选择(论文文献综述)
翟丽萍,王世伟,张舵,刘军,吴红艳,林巍,孔凡平[1](2021)在《酸碱滴定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可行性》文中指出依据维生素C水溶液呈酸性的性质,利用酸碱滴定法对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浓度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氢氧化钠溶液浓度为0.010 0 mol/L,以浓度为0.002 5 mol/L的草酸溶液浸提果蔬,以中性红为指示剂,且测定果蔬中不含酸性物质样品时,用酸碱滴定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浓度的测定效果很理想.样液不仅无需脱色处理,而且测定方便、成本低,测定结果回收率较好;但对于自身含有酸性物质的果蔬中维生素C浓度的测定结果误差较大,其误差的大小与果蔬自身所含酸性物质的量成正相关,并对此提出了改进建议.
李琛[2](2020)在《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性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助剂是衣物洗涤剂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分,主要起脱除硬水离子改善洗涤性能的作用。三聚磷酸钠(STPP)是目前性价比最高的洗涤剂助剂,但中国磷资源不丰富,而且磷酸盐的使用也会带来水体“富营养化”的问题。以有机小分子羧酸盐,沸石,层状硅酸盐,聚羧酸盐等替代磷酸盐的助剂,都存在一定的缺陷,因此,寻找高性价比的代磷助剂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课题。草酸钠是一种二元羧酸螯合剂,它可以与多价离子形成不溶盐而起到软化水的作用。草酸钠作为洗涤剂助剂有过初步探索,但由于草酸钠生产成本比较高,没有推广应用。伴随着工业技术的发展,目前以工业尾气生产草酸钠的技术,能够有效降低草酸钠生产成本,为草酸钠作为洗涤剂助剂提供了契机。本文在分析了草酸钠的物理化学基本性质、毒理学性质和生物降解性的基础上,以草酸钠为洗涤剂助剂,开展了系统的研究工作,并在相同试验条件下,与传统磷酸盐助剂三聚磷酸钠和现用量最大的代磷助剂4A沸石进行了对照研究。本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结果如下:(1)首先,对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基本性质进行了研究,包括草酸钠的钙脱除容量、钙脱除速率以及对表面活性剂润湿性能、乳化性能、发泡性能及洗涤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与4A沸石等代磷助剂比较,草酸钠具有钙脱除容量高、脱除速率快的特点。且草酸钠有助于表面活性剂的去污能力的提升。(2)去污性能是洗涤剂最重要的性质。在了解草酸钠具有助洗性基础上,进一步对草酸钠在洗涤剂配方中的去污性进行研究。本文通过调整洗涤剂配方组成、洗涤时间和温度,多角度研究了草酸钠为助剂的洗涤剂的去污性能,并与STPP和4A沸石作对比。实验结果表明,草酸钠为助剂的洗涤剂可达到与STPP相近相的结果,远优于无磷助剂4A沸石。(3)酶是现代洗涤剂的重要组分,添加少量的酶可以有效提高对特定污渍的去除能力。为研究草酸钠与酶在洗涤配方中的复配性能,分别在草酸钠洗涤剂配方中添加了蛋白酶、脂肪酶和纤维素酶,针对相应污渍的污布进行了去污力的测定,并与STPP和4A沸石进行对比。实验结果表明,与STPP和4A沸石相比,草酸钠与酶显示出更好的复配性能。原因是草酸钠对酶的活性影响较小,保持了酶在洗涤剂中的活力,产生了更好的去污性能。(4)草酸钠是以沉淀的方式脱除硬水离子,生成的不溶性草酸盐颗粒可能会沉积在织物上,产生灰分。灰分沉积会造成织物的“板结”,使衣物发黄、变硬。本文通过对草酸钠洗涤剂中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聚合物种类的调整出不同的配方,通过循环洗涤的方法对不同纤维织物(棉、聚酰胺、聚酯纤维)灰分沉积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发现,棉织物比合成纤维织物更容易造成灰分沉积。通过对洗涤剂配方的筛选,得到了在三种织物上同时具有低灰分量和高白度保持的三种配方:脂肪酸甲酯磺酸钠(MES)/羧甲基纤维素钠(CMC)、MES/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脂肪醇醚硫酸钠(AES)/CMC。(5)采用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和草酸钠配方体系,选用棉织物,进一步对草酸钠洗涤剂灰分沉积机理进行了研究。通过测定不同表面活性剂溶液中不溶草酸盐和棉织物的zeta电位,并利用Derjaguin–Landau–Verwey–Overbeek(DLVO)理论对两者间的相互作用力进行计算来揭示灰分沉积与相互作用力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在生成相同物相的草酸钙下,草酸钙颗粒与棉织物间的相互作用力越大,灰分沉积量越小。(6)采用统计学方法,使用Plackett-Burman设计方法,对以AES为阴离子表面活性剂,CMC为抗沉积剂的草酸钠洗涤剂配方进行了显着因子筛选,为配方进一步优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草酸钠对洗涤性能的提升效果分别达到了极显着和显着,尤其对于蛋白污布和皮脂污布的洗涤性能,在较大范围内改变草酸钠的添加量,灰分量的差别并没有达到显着影响的水平。
李凯[3](2019)在《包头稀土矿清洁冶金过程中铈-氟迁移与分离新机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论文研究了从硝酸溶液中萃取回收Ce(Ⅳ)和F(Ⅰ),研究内容主要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研究了包头稀土矿氧化焙烧矿硝酸浸出过程,计算了浸出动力学方程;第二部分研究了不同的中性磷(膦)萃取剂对硝酸体系Ce(Ⅳ)的萃取,并根据硝酸体系的特点,与上海有机所合作不断对萃取剂的结构进行改进,以获得最佳的萃取性能。具体的研究内容如下:1.研究了包头稀土矿氧化焙烧过程,通过热重-质谱联用、XRD等手段研究了氧化焙烧过程发生的反应。并通过对酸浸前后样品的XRD和SEM-EDS分析,得到了浸出过程的反应方程式。接着研究了硝酸浸出包头稀土矿焙烧矿的动力学,通过对浸出温度、HNO3浓度、液固比(L/S)和搅拌速度对稀土浸出的影响的研究,模拟了硝酸浸出过程的动力学,计算了浸出动力学方程。2.研究了传统商业萃取剂Cyanex923从硝酸溶液中萃取回收Ce(Ⅳ)和Ce(Ⅳ)-F(Ⅰ)。通过对萃取过程中的HNO3浓度、Cyanex923浓度、F浓度、盐析剂浓度和温度等对Ce(Ⅳ)和F(Ⅰ)萃取的影响的研究。分别研究了 Cyanex923对HNO3、Ce(Ⅳ)和Ce(Ⅳ)-F的萃取,得到了萃合物组成分别为HNO3·Cyanex923,Ce(NO3)4·2Cyanex923 and Ce(HF)(NO3)2·Cyanex923。通过红外光谱对萃取机理进行了研究,表明NoV在萃合物中是双齿配体。采用还原反萃制备了 CeF3纳米粒子,并与H2SO4体系中制备的CeF3纳米粒子进行比较。结果表明,在HNO3体系中得到的CeF3杂质含量较低,且可通过简单焙烧去除。与硫酸体系相比,硝酸体系具有更强的萃取能力、更高的饱和容量和更高纯度的CeF3。3.在萃取剂DEHEHP的基础上合成了新萃取剂2-乙基已基双(2-乙基己基)膦酸酯(EHBEHP),用于改善DEHEHP的低萃取能力和低饱和容量。通过对各因素的影响的研究,利用斜率法和红外光谱分别得到了 EHBEHP萃取HNO3.Ce(Ⅳ)和Ce(Ⅳ)-F(Ⅰ)的机理。并对比了 EHBEHP与DEHEHP的萃取能力和饱和容量,证明了萃取剂EHBEHP与DEHEHP相比具有更强的萃取能力和更高的饱和容量。4.在萃取剂Cyanex923的基础上合成了新萃取剂三-(二乙基己基)氧化膦(TEHPO),用于改善Cyanex923在硝酸体系的界面现象和提高其饱和容量。通过对各因素的影响的研究,利用斜率法、红外光谱和电喷雾质谱得到了 TEHPO萃取HNO3和Ce(Ⅳ)的机理,发现THHPO在硝酸体系能够定量萃取Ce(Ⅳ)。并对比了 TEHPO与Cyanex923在硝酸体系对Ce(Ⅳ)的萃取能力、饱和容量和界面现象,结果表明TEHPO的萃取能力略强于Cyanex923,并具有比Cyanex923更高的饱和容量和更好的界面现象。以上结论说明TEHPO更适用于HNO3体系中Ce(Ⅳ)的萃取。
李新月[4](2019)在《废旧三元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锰的回收工艺研究》文中认为目前,三元(NCM)锂离子电池已广泛应用于消费电子类产品中。由于锂离子电池的循环寿命有限,产生了大量废旧锂离子电池。针对三元锂离子电池的回收问题,本文对酸性浸出剂[H2SO4+H<sub>2O2]和碱性浸出剂[NH3·H2O+(NH4)2SO4+Na2SO3]一次浸出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工艺参数进行优化,采用化学沉淀法分离及回收镍钴锰,对回收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进行表征,确定回收产物的物质成分。采用H2SO4和H<sub>2O2对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还原酸浸,利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优化还原酸浸的工艺参数,确定H2SO4和H<sub>2O2浸出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最佳实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正极材料中98.99%镍、98.76%钴、98.31%锰以+2价金属离子形式转移至液相中。采用NH3·H2O+(NH4)2SO4+Na2SO3对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一次浸出。利用正交实验和单因素实验优化一次浸出的工艺参数,确定NH3·H2O+(NH4)2SO4+Na2SO3浸出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的最佳实验参数。研究结果表明,正极材料中97.25%镍、93.05%钴以镍氨、钴氨络合物转移至液相中。采用H2SO4和H<sub>2O2对碱浸残渣二次浸出,锰以Mn2+存在于二次浸出溶液中。采用化学沉淀法分离并回收镍、钴、锰。优化回收锰的工艺研究过程中的过氧化氢用量、反应温度、溶液pH值等参数。以NH4HCO3为沉淀剂,得到锰回收产物。通过XRD和SEM对回收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表征,锰以碳酸锰形式回收。以选择性沉淀锰后的溶液为原料,采用化学沉淀法分离镍钴。优化加碱蒸氨过程中的EDTA添加量、蒸氨时间、氢氧化钠添加量等参数。以(NH4)2C2O4为沉淀剂,优化沉淀Co2+过程中溶液pH值和草酸铵添加量等参数,得到钴回收产物。通过XRD和SEM对回收产物的物相结构和微观形貌表征,钴以草酸钴形式回收。采用Fenton法处理含有Ni-EDTA的溶液,通过XRD对镍回收产物表征,镍以铁酸镍形式回收。最后,分析了回收废旧三元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锰的经济成本,发现酸性体系中回收废旧三元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锰的成本低于碱性体系中回收废旧三元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锰的成本,有望在锂离子电池回收工艺中应用。
王美季[5](2019)在《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中职分析化学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中等职业技术学校以为国家和社会培养技能型人才和高素质的劳动者为办学宗旨,因此国家在不断推动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但其发展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在传统教学中学生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体地位往往没有得到充分体现,教师单向传授知识,教学形式相对单一,导致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等。因此,为改善中职教学存在的不足,我们尝试将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应用实践于中职教学中。本研究以中职分析化学课程为例,实践翻转课堂教学。首先,对教材、学习内容、该专业的培养目标、教学现状及中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了前期分析。另外,对该教学模式下中职分析化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不同的教学环节进行设计。依据本书内容,课前准备环节设计并制作了42个微课视频、教学PPT以及任务单,丰富了中职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学习资源;课堂教学设计了预习反馈、师生共同答疑、课堂讲授、教师提问、实验操作、课堂总结与反思的教学活动;课后设计了知识巩固强化与拓展和学习评价。最后,以中职分析化学中《滴定分析与基本操作》与《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与标定》两节内容为例,具体地对这两节内容实施翻转课堂教学的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环节进行了设计,并开展了该教学模式下的教学实践。由问卷调查、成绩测试、访谈等研究方法得出中职分析化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的效果,即: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突破了传统教学模式,它利用现代人的思维方式、信息化手段教学,更符合中职学生的特点,知识的传授方式也更利于中职学生接受;翻转课堂教学模式更有利于提升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实验操作能力和合作能力,更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增加师生之间沟通交流的机会。另外,本文对中职如何更好地开展翻转课堂教学实践做出了展望。
陆子健,李成梁,李帅,王胜臣,李琳[6](2019)在《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标定方法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采用了酸碱滴定法和电导滴定法两种方法,利用两种基准物质邻苯二甲酸氢钾和草酸对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浓度进行了标定.对比邻苯二甲酸氢钾和草酸两种基准物,在酸碱滴定法上,二者测定的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平均浓度比较接近,相对标准偏差差异不显着,均符合滴定分析的标定要求.在电导率滴定法上,两种基准物测得的相对标准偏差比酸碱滴定分析法的相对标准偏差均偏大.
钟艳[7](2016)在《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其处理煤矸石制备肥料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磷是生物生命活动所必须的一种营养元素,但土壤中的磷大多以难以被植物吸收利用的难溶性无机磷酸盐或有机磷形式存在,导致土壤缺磷现象。享有“西南煤海”之称的贵州是西南地区煤炭主产区,在煤炭的开采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煤矸石,其堆放严重污染到水体环境和空气质量及威胁人类健康。相关分析数据表明煤矸石中的矿物成分和营养元素非常丰富,若对其加以充分利用,既能使煤矸石变废为宝,又能解决土壤缺磷的窘迫现象。本文从已风化的煤矸石及其邻近土壤中筛选出解磷解钾细菌,并将其用于处理低硫和高硫煤矸石制备成肥料。贵州省六盘水低硫煤矸石和黔南地区高硫煤矸石的矿物成分和营养元素含量丰富,用细菌处理上述两种煤矸石制备肥料的试验方法具有可行性。本文通过用难溶性无机磷培养基和筛选钾细菌的培养基从已风化的煤矸石及其邻近土壤中初步筛选出20株细菌,再将此20株细菌分别处理低硫和高硫煤矸石,测定其处理样品中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复选出解磷解钾细菌各2株,其编号分别为GZU-P8、GZU-P9、GZU-K10和GZU-K19,并对分离筛选出的四株细菌进行生理生化性质的研究和16S r RNA分子生物学鉴定。利用筛选出的此四株细菌分别处理低硫和高硫煤矸石制备肥料,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法研究了煤矸石粒径、体系p H、接种量、培养时间、培养温度、干湿条件及振荡条件等因素对四株细菌的分解效果的影响,同时选取商业细菌巨大芽孢杆菌和硅酸盐细菌作为对照菌株。再根据单因素实验结果设计L9(3)4正交试验,确定制备两种煤矸石肥料的最佳条件。16S r RNA分子生物学鉴定的结果如下:GZU-P8细菌为微球菌属(Micrococcus sp),与NCBI数据库中Micrococcus sp.TUT1210(基因库登录号:AB188213.1)的同源性达99%;GZU-P9细菌为藤黄微球菌(Micrococcus Luteus strain)菌株,与NCBI数据库中Micrococcus Luteus strain.BPB1(基因库登录号:KF410697.1)的同源性达99%;GZU-K10细菌为葡萄糖球菌属(Staphyiococcus sp),与NCBI数据库中Staphyiococcus sp.CSA7(2011)(基因库登录号:HQ437165.1)的同源性达100%;GZU-K19细菌为金黄杆菌属(Chryseobacterium sp),与NCBI数据库中Chryseobacterium sp.R31(基因库登录号:KF751764.1)的同源性达99%。研究表明:通过L9(3)4的正交试验得出制备低硫和高硫煤矸石肥料的最佳条件如下,利用GZU-P8细菌制备高硫煤矸石肥料的最佳条件分别为:煤矸石粒径20目、接菌量40m L(即GZU-P8细菌的菌液浓度为7.48×1010~1.68×1011cfu/m L),体系p H为6.0、静置培养时间为3d。利用GZU-K19细菌制备高硫煤矸石肥料的最佳条件分别为:煤矸石粒径200目、接菌量50m L(GZU-K19细菌的菌液浓度为1.5×1025~2.5×1025cfu/m L)、体系p H 7.5、静置培养时间为4d。利用GZU-P9细菌制备高硫煤矸石肥料的最佳条件分别为:煤矸石粒径40目、接菌量50m L(即GZU-P9细菌的菌液浓度为2.8×1018~2.95×1018cfu/m L)、体系p H为7.0、静置培养时间为3d。利用GZU-P9细菌制备低硫煤矸石肥料的最佳条件分别为:煤矸石粒径200目、接菌量40m L(即GZU-P9细菌的菌液浓度为2.24×1018~2.36×1018cfu/m L)体系p H为8.0、静置培养时间为2d;利用GZU-K10细菌制备低硫煤矸石肥料的最佳条件为煤矸石粒径160目、接种量为50.00m L(即GZU-K10细菌的菌液浓度为9.8×1011~1.33×1012cfu/m L)、体系p H=7.5、静置培养时间为3d。在制备低硫煤矸石肥料的试验中,GZU-P9细菌的解磷能力(有效磷含量的提高倍数是原矿样的32.65倍)与两株对照菌株(巨大芽孢杆菌33.96倍,硅酸盐细菌32.18倍)接近,其解钾能力(6.99倍)高于硅酸盐细菌(2.24倍)与巨大芽孢杆菌(6.83倍)相近;GZU-K10细菌的解钾能力(9.27倍)均高于两株对照菌株。在制备高硫煤矸石肥料的试验中,GZU-P8细菌的解磷能力(有效磷含量的提高倍数是原矿样的105.77倍)比两株对照菌株(巨大芽孢杆菌29.67倍,硅酸盐细菌72.91倍)的高;GZU-P9细菌的解磷能力(74.7倍)与硅酸盐细菌的接近却高于巨大芽孢杆菌的,其解钾能力(63.57倍)是两株对照菌株(12.14倍和7.56倍)的若干倍;GZU-K19细菌的解磷能力(37.22倍)介于两对照菌株之间,其解钾能力(21.31倍)是两对照菌株的2~3倍。对照菌株(巨大芽孢杆菌和硅酸盐细菌)相比,GZU-P9细菌和GZU-K10细菌在处理低硫煤矸石时,GZU-P9细菌的解磷能力与对照菌株相当,而解钾能力与硅酸盐细菌相近却是巨大芽孢杆菌的3倍;GZU-K10细菌的解钾能力比两株对照菌株均高出1~4倍;GZU-P8细菌、GZU-P9细菌和GZU-K19细菌在处理高硫煤矸石时,GZU-P8细菌的解磷能力是分别是两株对照菌的1.45倍和3.56倍;GZU-P9细菌的解磷能力与巨大芽孢杆菌相近却是硅酸盐细菌的2.5倍,而解钾能力比两株对照菌株均提高了5~8倍;GZU-K19细菌的解钾能力是对照菌株的3~5倍。而且,GZU-P8细菌和GZU-P9细菌的培养时间与巨大芽孢杆菌相近,GZU-K10细菌和GZU-K19细菌的培养时间比硅酸盐细菌短。由上述对比结果可知:经细菌处理的高硫和低硫煤矸石中有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比均比原矿样增加了若干倍,可直接施于农作物或花草植物供给其生长所需的磷和钾。此研究提供了在煤矸石综合利用方面的一种绿色环保且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且此方法具有操作简单,对设备要求不高,煤矸石原料易得等优点。
柯文帅[8](2016)在《二段焙砂浸金工艺优化及铁的综合利用研究》文中认为潼关中金冶炼有限责任公司二段焙砂生产现场氰化浸金率约为84%,渣含金10g·t-1左右。针对二段焙砂中二次包裹金造成渣含金过高的问题,结合硫酸熟化-水浸处理铁氧化物包裹金研究现状,主要研究了二段焙砂硫酸熟化过程的热重差热变化、熟化前后的微观结构变化、熟化条件对水浸渣的氰化提金效果以及氰化钠耗量的影响。另外,也研究了以熟化料水浸液做为铁源制备草酸亚铁的工艺条件。二段焙砂硫酸熟化机理表明,生成水合硫酸盐过程主要发生在127.8~249.1℃,其微观形貌由熟化前的疏松多孔蜂窝状转变成熟化后疏松片状晶体。二段焙砂用过量系数1.6浓度75%的硫酸在250℃熟化90min,熟化料水浸除铁率达到91.69%,水浸渣氰化浸金率达到95.54%,比焙砂直接氰化提高了近11%,氰化尾渣金品位由直接氰化浸出的9.10g·t-1降至6.0g·t-1,氰化钠耗量也减少了近一半。以铁粉作还原剂除去水浸液中的Fe3+和Cu2+,利用十二烷基苯磺酸和磺化丙三醇除去还原后液中的锌、镁等元素,对精制的硫酸亚铁溶液进行三次重结晶,可制得分析纯硫酸亚铁。以硫酸亚铁为原料制备草酸亚铁研究结果表明:在硫酸亚铁浓度280g·L-1、硫酸亚铁加料速度90m L·min-1、草酸浓度100g·L-1、反应温度30℃、陈化温度90℃、陈化时间7h、聚乙烯吡络烷酮用量20%、p H值2的较优条件下,制得柱状、粒径9.79um左右的α-草酸亚铁。利用草酸亚铁在240℃空气气氛下氧化分解可制备Fe2O3,在390℃左右氮气气氛下分解可制备Fe O。该研究解决了二段焙砂氰化尾渣金品位过高的问题,开辟了综合利用其中铁资源制备多种铁化工产品的新途径,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市场应用前景。
刘天煦[9](1992)在《乡镇企业化工产品质量检测基础知识(三)滴定分析法(1)》文中研究说明 一、概述滴定分析法以前称为容量分析法,是把一种有准确浓度的标准滴定溶液滴加到含有一定量的被测产品的溶液中,至所加的溶液与被测的产品反应完全,根据所滴加的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和体积,计算出被测
任继周,岳达昌,吴自立,汪鸿儒,李绶章[10](1983)在《牧草、饲料营养成份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报告(方法部分)》文中提出通过分析研究,筛选出比较简单、准确、快速、易行的牧草、饲料常规分析方法。初水分采用烘烤回潮法测定。吸附水采用100—105℃烘干法。粗脂肪测定索氏增重法比鲁氏残渣法重现性和再现性均好。粗纤维采用酸碱分次水解法,滤布悬空过虑残渣容易洗涤转移,在600℃灼烧1小时即可完全灰化。粗蛋白质采用凯氏半微量测定法,K2SO4由0.3克增重至3克,可大大缩短消化时间;改用H2O2消化,速度更快。灰分采用灼烧法。测钙用络合滴定法比高锰酸钾法简便得多,且有足够的准确度。磷用钼兰比色法测定,以氢醌——亚硫酸钠作还原剂易于操作。胡萝卜素采用乙醚迥流提取层析分离比色测定。
二、标准草酸溶液标定氢氧化钠溶液中指示剂的选择(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标准草酸溶液标定氢氧化钠溶液中指示剂的选择(论文提纲范文)
(1)酸碱滴定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可行性(论文提纲范文)
1 实验部分 |
1.1 仪器与试剂 |
1.2 试剂配制 |
1.3 实验方法 |
1.3.1 样品制备 |
1.3.2 碘量法测定果蔬中Vc |
1.3.3 酸碱滴定法测定果蔬中Vc浓度 |
1.3.4 数据处理 |
2 结果与讨论 |
2.1 酸碱滴定法测定果蔬中Vc浓度时Na OH溶液浓度的确定 |
2.2 酸碱滴定法测定果蔬中Vc浓度时浸提液草酸溶液浓度的确定 |
2.3 果蔬自身颜色对酸碱滴定法测定果蔬中Vc浓度的影响 |
2.4 果蔬中酸性物质对酸碱滴定法测定果蔬中Vc浓度的影响 |
2.4.1 浸提液酸度对酸碱滴定法测定果蔬中Vc浓度的影响 |
2.4.2 果蔬中自身含酸物质对酸碱滴定法测定果蔬中Vc浓度的影响 |
3 结语 |
(2)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性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衣物洗涤剂简介 |
1.1.1 衣物洗涤剂的发展 |
1.1.2 衣物洗涤剂成分介绍 |
1.2 早期洗涤助剂 |
1.2.1 早期碱性助剂 |
1.2.2 磷酸盐助剂 |
1.3 代磷助剂 |
1.3.1 有机小分子代磷助剂 |
1.3.2 沸石类助剂 |
1.3.3 层状结晶硅酸钠 |
1.3.4 聚羧酸盐类 |
1.4 草酸钠概述 |
1.4.1 草酸钠的生产 |
1.4.2 草酸钠基本性质 |
1.4.3 草酸盐在自然界中的降解 |
1.5 选题背景及研究内容 |
1.6 课题来源 |
第二章 实验部分 |
2.1 实验试剂与仪器 |
2.1.1 实验试剂与材料 |
2.1.2 实验仪器与设备 |
2.2 实验方法 |
2.2.1 钙离子脱除容量测定 |
2.2.2 钙脱除速率测定 |
2.2.3 表面张力的测定 |
2.2.4 润湿力的测定 |
2.2.5 乳化能力测定 |
2.2.6 泡沫性质测定 |
2.2.7 白度测定 |
2.2.8 洗涤剂去污力测定 |
2.2.9 循环洗涤测定 |
2.2.10 白度保持能力 |
2.2.11 抗灰分性能的测定 |
2.2.12 酶活力测定 |
2.3 测试表征 |
2.3.1 X-射线粉末分析 |
2.3.2 形貌分析 |
2.3.3 zeta电位的测定 |
第三章 草酸钠助剂基本性质的研究 |
3.1 引言 |
3.2 钙脱除容量的测定 |
3.3 钙脱除速率的测定 |
3.4 草酸钠与表面活性剂的相互作用 |
3.4.1 草酸钠对平衡表面张力的影响 |
3.4.2 草酸钠对润湿能力的影响 |
3.4.3 草酸钠对乳化能力的影响 |
3.4.4 草酸钠对发泡能力的影响 |
3.5 草酸钠与表面活性剂的协同去污性能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以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去污性能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不同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及添加量对去污性能的影响 |
4.3 助剂添加量的影响 |
4.4 洗涤时间的影响 |
4.5 洗涤温度的影响 |
4.6 聚合物对去污性能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与酶的复配 |
5.1 引言 |
5.2 助剂对酶活力的影响 |
5.3 洗涤配方的pH |
5.4 加蛋白酶配方的去污能力 |
5.5 加脂肪酶配方的去污能力 |
5.6 加纤维素酶配方的去污能力 |
5.7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以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配方抗沉积性能的研究 |
6.1 引言 |
6.2 灰分沉积量和白度保持 |
6.3 收集固体颗粒的XRD表征 |
6.4 收集固体颗粒的形貌 |
6.5 以草酸钠为助剂洗涤剂在不同织物纤维上的沉积 |
6.5.1 不同配方在棉布上的沉积性质 |
6.5.2 不同配方在聚酰胺织物上的沉积性质 |
6.5.3 不同配方在聚酯纤维上的沉积性质 |
6.5.4 草酸钙沉积过程 |
6.6 温度对棉织物循环洗涤性能的影响 |
6.7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抗灰分沉积机理的研究 |
7.1 引言 |
7.2 灰分沉积量 |
7.3 表面活性剂对草酸钙结晶行为的影响 |
7.4 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对草酸钙形貌及zeta电位的影响 |
7.5 不同溶液中草酸钙与棉织物之间相互作用的计算 |
7.6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配方显着因素分析 |
8.1 引言 |
8.2 单一阴离子表面活性剂Plackett-Burman筛选实验 |
8.2.1 Plackett-Burman实验与结果 |
8.2.2 Plackett-Burman显着性分析 |
8.3 本章小结 |
第九章 总结与展望 |
9.1 结论 |
9.2 展望与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3)包头稀土矿清洁冶金过程中铈-氟迁移与分离新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稀土元素简介 |
1.2 包头稀土矿的分解方法 |
1.2.1 浓硫酸焙烧法 |
1.2.2 氢氧化钠分解法 |
1.2.3 碳酸钠焙烧分解法 |
1.2.4 氯化铵分解法 |
1.2.5 两步法分解包头稀土矿 |
1.2.6 其它方法 |
1.3 稀土矿物的浸出动力学 |
1.4 Ce(Ⅳ)的溶剂萃取 |
1.4.1 酸性磷类萃取剂 |
1.4.2 中性磷类萃取剂 |
1.4.3 胺类萃取剂 |
1.4.4 离子液体萃取剂 |
1.4.5 协同萃取体系 |
1.4.6 其它萃取剂 |
1.5 铈产品的制备 |
1.6 本论文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 |
1.6.1 论文主要内容 |
1.6.2 论文创新点 |
第2章 包头稀土矿焙烧矿中铈的硝酸浸出动力学 |
2.1 引言 |
2.2 实验部分 |
2.2.1 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2.2.2 主要仪器 |
2.2.3 实验操作和分析方法 |
2.3 结果和讨论 |
2.3.1 包头稀土矿氧化焙烧机理 |
2.3.2 不同浸出条件对铈浸出率的影响 |
2.3.3 浸出渣的形貌 |
2.3.4 浸出动力学模型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Cyanex923硝酸体系萃取回收铈(Ⅳ)和氟 |
3.1 引言 |
3.2 实验部分 |
3.2.1 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3.2.2 主要仪器 |
3.2.3 实验操作和分析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Cyanex923萃取硝酸 |
3.3.2 硝酸溶液中Cyanex923对Ce(Ⅳ)的萃取 |
3.3.3 硝酸溶液中Cyanex923对Ce(Ⅳ)和F(Ⅰ)的萃取 |
3.3.4 硝酸溶液中Cyanex923对Ce(Ⅳ)和F(Ⅰ)的萃取机理 |
3.3.5 硝酸溶液中Cyanex923对Ce(Ⅳ)的饱和容量 |
3.3.6 反萃实验 |
3.3.7 萃合物红外光谱 |
3.3.8 反萃制备纳米氟化铈 |
3.4 小结 |
第4章 EHBEHP硝酸体系萃取回收铈(Ⅳ)和氟 |
4.1 引言 |
4.2 实验部分 |
4.2.1 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4.2.2 主要仪器 |
4.2.3 实验操作和分析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萃取剂结构表征 |
4.3.2 EHBEHP萃取硝酸 |
4.3.3 硝酸溶液中EHBEHP对Ce(Ⅳ)的萃取 |
4.3.4 硝酸溶液中EHBEHP对Ce(Ⅳ)和F(Ⅰ)的萃取 |
4.3.5 硝酸溶液中EHBEHP对Ce(Ⅳ)和F(Ⅰ)的萃取机理 |
4.3.6 硝酸体系EHBEHP对Ce(Ⅳ)的饱和容量 |
4.3.7 反萃实验 |
4.3.8 萃合物红外光谱 |
4.3.9 EHBEHP与DEHEHP的萃取性能的对比 |
4.4 小结 |
第5章 TEHPO硝酸体系对Ce(Ⅳ)的定量萃取 |
5.1 引言 |
5.2 实验部分 |
5.2.1 主要试剂和溶液的配制 |
5.2.2 主要仪器 |
5.2.3 实验操作和分析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萃取剂TEHPO的表征 |
5.3.2 TEHPO硝酸体系对Ce(Ⅳ)、Th(Ⅳ)和Ln(Ⅲ)萃取分离 |
5.3.3 TEHPO萃取硝酸 |
5.3.4 TEHPO从硝酸体系萃取Ce(Ⅳ) |
5.3.5 TEHPO硝酸体系对Ce(Ⅳ)的饱和容量 |
5.3.6 反萃实验 |
5.3.7 萃合物的红外光谱 |
5.3.8 萃合物的电喷雾质谱 |
5.3.9 TEHPO与Cyanex923萃取性能的比较 |
5.3.10 基于硝酸体系的新的包头稀土矿清洁冶金流程 |
5.4 小结 |
第6章 结果与展望 |
6.1 实验结果 |
6.2 工作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
(4)废旧三元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锰的回收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课题背景及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
1.2.1 锂离子电池概述 |
1.2.2 废旧锂离子电池的回收概况 |
1.2.3 几种常见电池正极材料的回收 |
1.3 本文主要研究内容 |
第2章 实验材料及研究方法 |
2.1 实验药品 |
2.2 实验仪器 |
2.3 浸出液中镍钴锰的浓度分析 |
2.3.1 分析方法 |
2.3.2 镍钴锰总量的测定 |
2.3.3 锰元素的测定 |
2.3.4 镍含量的测定 |
2.3.5 正极材料中镍钴锰的分析 |
2.4 回收的工艺流程 |
2.4.1 正极材料的浸出 |
2.4.2 化学沉淀法分步沉淀镍钴锰工艺 |
2.5 产物表征 |
2.5.1 扫描电子显微分析 |
2.5.2 X射线衍射分析 |
第3章 电池正极材料酸浸及镍钴锰回收 |
3.1 引言 |
3.2 酸浸的工艺优化 |
3.2.1 酸浸正交实验 |
3.2.2 酸浸单因素实验 |
3.3 锰的回收工艺研究 |
3.3.1 锰的回收方法 |
3.3.2 锰的回收工艺参数优化 |
3.3.3 锰回收产物的XRD与形貌表征 |
3.3.4 锰回收产物纯度分析 |
3.4 镍钴分离的工艺研究 |
3.4.1 镍钴分离的方法 |
3.4.2 EDTA添加量的优化 |
3.4.3 蒸氨时间的优化 |
3.4.4 氢氧化钠添加量的优化 |
3.5 钴的回收工艺研究 |
3.5.1 钴的回收方法 |
3.5.2 钴回收工艺参数优化 |
3.5.3 钴回收产物的XRD与形貌表征 |
3.5.4 钴回收产物纯度分析 |
3.6 镍的回收初步研究 |
3.6.1 镍的回收方法 |
3.6.2 硫酸亚铁添加量的优化 |
3.6.3 镍回收产物的XRD图 |
3.7 本章小结 |
第4章 电池正极材料碱浸及镍钴锰回收 |
4.1 引言 |
4.2 一次碱浸正交实验 |
4.3 一次碱浸单因素实验 |
4.3.1 氨水浓度的影响 |
4.3.2 液固比优化 |
4.3.3 硫酸铵浓度优化 |
4.3.4 亚硫酸钠浓度优化 |
4.3.5 反应时间优化 |
4.3.6 反应温度优化 |
4.4 二次浸出 |
4.5 镍钴锰回收的工艺研究 |
4.6 共沉淀法回收镍钴混合物的工艺研究 |
4.6.1 回收镍钴混合物的工艺优化 |
4.6.2 镍钴共沉淀产物的XRD与形貌表征 |
4.7 本章小结 |
第5章 市场经济分析 |
5.1 引言 |
5.2 发展前景与展望 |
5.3 经济性分析 |
5.3.1 正极材料浸出过程成本估算 |
5.3.2 镍钴锰回收过程成本估算 |
5.4 社会效益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学术成果 |
致谢 |
(5)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中职分析化学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3.1 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国内研究现状 |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1.5 研究创新之处 |
第二章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中职分析化学教学设计概述 |
2.1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概念及特点 |
2.1.1 翻转课堂的概念 |
2.1.2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特点 |
2.2 教学设计的概念 |
2.3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中职分析化学的教学设计 |
2.4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4.1 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
2.4.2 掌握学习理论 |
2.4.3 金字塔理论 |
2.4.4 自主学习理论 |
第三章 中职分析化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 |
3.1 中职分析化学翻转课堂教学设计研究的前期分析 |
3.1.1 教材分析 |
3.1.2 内容分析 |
3.1.3 本专业培养目标分析 |
3.1.4 教学现状分析 |
3.1.5 中职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
3.1.6 中职分析化学实施翻转课堂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分析 |
3.2 翻转课堂模式下中职分析化学教学流程设计 |
3.3 翻转课堂模式下中职分析化学教学设计原则 |
3.3.1 “任务驱动、先学后教”性原则 |
3.3.2 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原则 |
3.3.3 “理实一体”化原则 |
3.3.4 小组合作互助性原则 |
3.3.5 因材施教原则 |
3.4 课前准备各环节设计 |
3.4.1 微课视频的设计 |
3.4.2 教学PPT的设计 |
3.4.3 学习任务单的设计 |
3.5 课堂教学环节设计 |
3.5.1 预习反馈 |
3.5.2 师生共同答疑 |
3.5.3 课堂讲授 |
3.5.4 教师提问 |
3.5.5 实验操作 |
3.5.6 课堂总结与反思 |
3.6 课后环节的设计 |
3.6.1 知识巩固强化与拓展设计 |
3.6.2 学习评价设计 |
第四章 中职分析化学翻转课堂教学实践案例研究 |
4.1 《滴定分析与基本操作》的翻转课堂应用案例 |
4.1.1 教学设计 |
4.1.2 教学实践 |
4.2 《氢氧化钠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的翻转课堂应用案例 |
4.2.1 教学设计 |
4.2.2 教学实践 |
第五章 中职分析化学教学实践效果分析 |
5.1 学生知识检测成绩结果与分析 |
5.2 学生调查问卷结果与分析 |
5.3 访谈结果与分析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
附录 |
致谢 |
作者简介 |
石河子大学硕士研究生学位论文导师评阅表 |
(6)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标定方法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
1 实验方法 |
1.1 试剂 |
1.2 实验方法 |
1.2.1 酸碱滴定法 |
(1) 用标准邻苯二甲酸氢钾溶液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 |
(2) 用标准草酸溶液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 |
1.2.2 电导滴定法 |
2 实验结果与讨论 |
2.1 邻苯二甲酸氢钾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的结果讨论 |
2.2 草酸标定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的结果讨论 |
3 讨论 |
(7)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其处理煤矸石制备肥料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磷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
1.1.1 磷素与植物关系 |
1.1.2 磷资源现状及存在问题 |
1.2 溶磷微生物研究现状 |
1.2.1 种类与溶磷能力的差异 |
1.2.2 分布特点 |
1.2.3 分离与筛选方法 |
1.2.4 应用效果 |
1.3 煤矸石简介 |
1.3.1 煤矸石的来源 |
1.3.2 煤矸石的危害 |
1.3.3 煤矸石的利用现状 |
1.4 研究意义及内容 |
1.4.1 研究意义 |
1.4.2 研究内容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2.1 仪器与试剂 |
2.1.1 实验仪器 |
2.1.2 实验试剂 |
2.2 测定方法 |
2.2.1 煤矸石中全氮的测定 |
2.2.2 煤矸石中全磷的测定 |
2.2.3 煤矸石中全钾的测定 |
2.2.4 煤矸石中全硫的测定 |
2.2.5 煤矸石中有机质含量的测定 |
2.2.6 煤矸石pH的测定 |
2.2.7 煤矸石及其肥料中水解性氮(有效氮)的测定 |
2.2.8 煤矸石及其肥料中有效磷的测定 |
2.2.9 煤矸石及其肥料中速效钾的测定 |
2.2.10 煤矸石及其肥料中有效硫的测定 |
2.2.11 煤矸石及其肥料中有效硅的测定 |
2.2.12 煤矸石及其肥料中交换性钙的测定 |
第三章 解磷细菌的筛选及鉴定 |
3.1 试验材料 |
3.1.1 试验样品 |
3.1.2 培养基、染色剂的配制及染色方法 |
3.1.2.1 培养基的配制 |
3.1.2.2 染色剂的配制 |
3.1.2.3 革兰氏染色的方法及步骤 |
3.2 试验方法 |
3.2.1 样品采集及处理 |
3.2.2 初选 |
3.2.3 复选 |
3.2.4 可溶性磷、钾的测定 |
3.2.4.1 可溶性磷的测定 |
3.2.4.2 可溶性钾的测定 |
3.2.5 形态观察 |
3.2.6 生理生化测定 |
3.2.7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3 结果与分析 |
3.3.1 解磷细菌的初选 |
3.3.2 解磷细菌的复选 |
3.3.3 可溶性磷、钾的测定 |
3.3.3.1 可溶性磷的测定 |
3.3.3.2 可溶性钾的测定 |
3.3.4 形态观察 |
3.3.5 生理生化测定 |
3.3.6 分子生物学鉴定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煤矸石肥料的制备 |
4.1 试验原料 |
4.2 菌种及其培养 |
4.2.1 菌种的复苏与保藏 |
4.2.1.1 菌种的复苏 |
4.2.1.2 菌种的保藏 |
4.2.2 细菌的培养 |
4.2.3 细菌生长曲线的测定 |
4.3 煤矸石肥料的制备工艺 |
4.3.1 菌液的制备 |
4.3.2 煤矸石的破碎 |
4.3.3 肥料的制备 |
第五章 利用GZU-P9和GZU-K10 细菌制备低硫煤矸石肥料的研究 |
5.1 单因素试验法探索不同因素对制备煤矸石肥料的影响 |
5.1.1 煤矸石粒径的影响 |
5.1.2 体系pH的影响 |
5.1.3 干湿条件的影响 |
5.1.4 接种量的影响 |
5.1.5 培养温度的影响 |
5.1.6 静置培养时间的影响 |
5.1.7 振荡培养时间的影响 |
5.2 正交实验法探索制备肥料的最佳条件 |
5.2.1 GZU-P9细菌处理低硫煤矸石的正交试验 |
5.2.2 GZU-K10细菌处理低硫煤矸石的正交试验 |
5.2.3 巨大芽孢杆菌处理低硫煤矸石的正交试验 |
5.2.4 硅酸盐细菌处理低硫煤矸石的正交试验 |
5.3 煤矸石肥料中肥性指标的测试 |
5.3.1 测试方法 |
5.3.2 测试结果 |
5.4 本章小结 |
5.4.1 四株细菌制备低硫煤矸石肥料的最佳条件 |
5.4.2 筛选的两株细菌在制备低硫煤矸石肥料时的优势 |
第六章 利用GZU-P8、GZU-P9和GZU-K19 细菌制备高硫煤矸石肥料的研究 |
6.1 单因素试验法探索不同因素对制备煤矸石肥料的影响 |
6.1.1 煤矸石粒径的影响 |
6.1.2 体系pH的影响 |
6.1.3 干湿条件的影响 |
6.1.4 接菌量的影响 |
6.1.5 培养温度的影响 |
6.1.6 静置培养时间的影响 |
6.1.7 振荡培养时间的影响 |
6.2 正交实验法探索肥料制备的最佳条件 |
6.2.1 GZU-P8细菌处理高硫煤矸石的正交试验 |
6.2.2 GZU-P9细菌处理高硫煤矸石的正交试验 |
6.2.3 GZU-K19细菌处理高硫煤矸石的正交试验 |
6.2.4 巨大芽孢杆菌处理高硫煤矸石的正交试验 |
6.2.5 硅酸盐细菌细菌处理高硫煤矸石的正交试验 |
6.3 煤矸石肥料中肥性指标的测试 |
6.3.1 测试方法 |
6.3.2 测试结果 |
6.4 本章小结 |
6.4.1 五株细菌制备高硫煤矸石肥料的最佳条件 |
6.4.2 筛选的三株细菌在制备高硫煤矸石肥料时的优势 |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
7.1 总结 |
7.1.1 本研究试验方法的可行性总结 |
7.1.2 解磷解钾细菌的筛选及鉴定结果 |
7.1.3 四株细菌制备低硫煤矸石肥料的最佳条件 |
7.1.4 五株细菌制备高硫煤矸石肥料的最佳条件 |
7.1.5 筛选的细菌在制备肥料上的优势 |
7.2 展望 |
本文的创新之处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8)二段焙砂浸金工艺优化及铁的综合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难处理金矿资源及预处理方法 |
1.2.1 难处理金矿资源特点 |
1.2.2 预处理方法 |
1.3 两段焙烧法 |
1.3.1 基本原理 |
1.3.2 工艺流程 |
1.3.3 二段焙砂氰化浸金率较低的原因分析 |
1.4 二段焙砂赤铁矿的解离方法 |
1.4.1 硫酸溶解法 |
1.4.2 硫酸熟化法 |
1.4.3 还原焙烧法 |
1.4.4 盐酸酸解法 |
1.4.5 双酸法 |
1.4.6 氯化焙烧法 |
1.5 草酸亚铁的制备 |
1.6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7 研究内容 |
1.8 研究工艺路线 |
2 实验原料与研究方法 |
2.1 实验原料 |
2.2 主要化学试剂与设备 |
2.2.1 化学试剂 |
2.2.2 实验设备 |
2.3 实验程序 |
2.3.1 二段焙砂的硫酸熟化以及熟化料水浸实验程序 |
2.3.2 水浸渣的氰化浸出实验程序 |
2.3.3 硫酸亚铁溶液的净化与硫酸亚铁制备实验程序 |
2.3.4 草酸亚铁制备实验程序 |
2.4 分析方法 |
2.4.1 焙砂中Cu、Ni、As、Al、Mg、Zn元素含量的分析 |
2.4.2 焙砂中硫的分析 |
2.4.3 焙砂、熟化-水浸渣中铁的分析 |
2.4.4 酸浸液中金属离子含量的分析 |
2.4.5 二段焙砂、氰化尾渣中金含量的分析 |
2.4.6 熟化料、水浸渣、草酸亚铁的X衍射分析 |
2.4.7 二段焙砂熟化料、草酸亚铁的微观形貌分析 |
2.4.8 二段焙砂硫酸熟化过程的热重-差热分析 |
2.4.9 草酸亚铁粒度分析 |
3 二段焙砂矿物学研究 |
3.1 实验原料的化学组成及主要物相组成 |
3.2 二段焙砂中金的赋存状态和铁的物相组成 |
3.3 二段焙砂中主要矿物的工艺学特征 |
3.4 本章小结 |
4 二段焙砂的硫酸熟化以及对氰化浸金过程的影响 |
4.1 硫酸酸溶赤铁矿过程热力学分析 |
4.2 二段焙砂硫酸熟化过程机理研究 |
4.2.1 二段焙砂硫酸熟化过程热重差热分析 |
4.2.2 二段焙砂硫酸熟化过程铁物相转化机理 |
4.2.3 二段焙砂硫酸熟化-水浸机理 |
4.3 硫酸熟化条件对铁的脱除率以及氰化浸金过程的影响 |
4.3.1 熟化温度的影响 |
4.3.2 硫酸过剩系数的影响 |
4.3.3 硫酸浓度的影响 |
4.3.4 熟化时间的影响 |
4.4 验证性实验 |
4.5 硫酸亚铁制备研究 |
4.5.1 熟化料水浸液中主要元素组成分析 |
4.5.2 铁粉还原实验 |
4.5.3 硫酸亚铁溶液结晶 |
4.6 本章小结 |
5 草酸亚铁制备研究 |
5.1 草酸亚铁制备条件研究 |
5.1.1 加料方式的影响 |
5.1.2 洗涤方式的影响 |
5.1.3 陈化温度的影响 |
5.1.4 陈化时间的影响 |
5.1.5 反应pH的影响 |
5.1.6 分散剂种类的影响 |
5.1.7 PVP浓度的影响 |
5.1.8 搅拌速度的影响 |
5.1.9 硫酸亚铁浓度的影响 |
5.1.10 加料速度的影响 |
5.2 草酸亚铁物理化学性能的测定 |
5.2.1 草酸亚铁物理性能指标 |
5.2.2 草酸亚铁的热稳定性研究 |
5.3 本章小结 |
6 结论与建议 |
6.1 结论 |
6.2 建议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研究论文 |
致谢 |
四、标准草酸溶液标定氢氧化钠溶液中指示剂的选择(论文参考文献)
- [1]酸碱滴定法测定果蔬中维生素C的可行性[J]. 翟丽萍,王世伟,张舵,刘军,吴红艳,林巍,孔凡平. 高师理科学刊, 2021(12)
- [2]草酸钠作为洗涤助剂的性质研究[D]. 李琛. 太原理工大学, 2020
- [3]包头稀土矿清洁冶金过程中铈-氟迁移与分离新机理研究[D]. 李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9(02)
- [4]废旧三元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锰的回收工艺研究[D]. 李新月. 哈尔滨工业大学, 2019(01)
- [5]翻转课堂教学模式下中职分析化学教学设计研究[D]. 王美季. 石河子大学, 2019(01)
- [6]氢氧化钠标准溶液浓度标定方法的比较研究[J]. 陆子健,李成梁,李帅,王胜臣,李琳. 哈尔滨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2019(01)
- [7]解磷细菌的筛选及其处理煤矸石制备肥料的研究[D]. 钟艳. 贵州大学, 2016(05)
- [8]二段焙砂浸金工艺优化及铁的综合利用研究[D]. 柯文帅.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6(05)
- [9]乡镇企业化工产品质量检测基础知识(三)滴定分析法(1)[J]. 刘天煦. 化工标准化与质量监督, 1992(03)
- [10]牧草、饲料营养成份的分析方法和研究报告(方法部分)[J]. 任继周,岳达昌,吴自立,汪鸿儒,李绶章. 甘肃农大学报, 198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