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京沪深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论文文献综述)
郑国[1](2019)在《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我国高铁事业快速发展以及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高铁对城市的经济发展和空间结构的影响愈发明显。国际经验己经证明高铁可以加强沿线城市之间的联系,加快资本、劳动力、技术等经济要素在区域内的流动。在我国,许多城市管理者和相关专家学者对高铁抱有较髙的期望,将高铁视为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城市发展的绝佳机遇。许多区域性中心城市纷纷利用高铁为城市带来的可达性提升、投资环境改善等优势,吸引来自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入,推动城市空间结构的转变。然而,国内一些高铁城市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却出现了高铁建设和城市发展不协调的问题;在我国有关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尚缺乏系统的理论和实证支持。通过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的梳理,本文拟定从经济要素流动的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带来的影响。从跨学科的研究视角界定城市空间结构这一研究对象的内涵,以整体系统认识的视角将研究内容分为区域、城市、站点三个空间层次,并将经济要素流动这一视角贯穿于整个研究过程,深入分析“高铁——经济要素流动——城市空间结构”三者之间的关系;通过研究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阐述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和城市内部经济要素的流动所产生的空间影响,以及站区资本分布对站区空间结构的作用,从而解释了高铁通过经济要素影响城市空间结构的过程和内在机制。本文首先从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建构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理论框架。在区域层面,高铁能够极大地改变区域的可达性特征,与高铁直接相连的沿线设站城市可能因可达性的提升而获得经济要素的流入,高铁起到了区域经济要素再分配的作用。在城市层面,经济要素的新增或流失使得城市的绝对地租和级差地租发生变化,导致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依据特定的竞租曲线出现位移,并引发城市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的调整,从而影响城市空间结构。在站区层面,高铁站点的建设增大站点地区的客流量,不同的客流特征塑造着投资于不同城市功能的资本的分布状态,进而形成相应的站点地区用地布局和空间结构。以上述理论框架为基础,本文对法国TGV东南线高铁走廊和里昂进行了案例分析。随着TGV的开通,巴黎—里昂高铁走廊客流量大幅增加,走廊内部的经济要素从高铁走廊沿线未设站城市流向设站城市。在受到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以及其对城市内部经济要素产生位移的影响之后,里昂城市传统工业发生重组,第三产业随之兴起,并造成了城市用地规模、强度和结构的变化。TGV的开通导致帕拉迪地区客流量的增长以及节点价值的提升,站点地区一系列的开发措施也导致了场所价值的提升;客流在站点地区的分布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站点地区和核心区的总体结构。在对国外案例进行研究之后,本文以我国沪宁高铁走廊和沿线中心城市南京为例,对南京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实证研究。在区域层面,本文研究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以及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认为沪宁高铁的开通有利于降低沪宁走廊的运输成本,提升沿线城市的外部可达性,进而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产生影响,促进经济要素流动和区域同城化效应,并有利于沪宁走廊的产业转移和产业升级。在城市层面,高铁的开通能够提升南京的枢纽地位,加快经济要素从周边地区流入南京,并带来城市整体地租和站点地区地租的上升,进而促进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这些资本在城市空间的变化会促进城市用地规模的增加,驱动城市用地强度的提升,有利于城市用地结构的优化。在站点层面,本文分析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分类和特征,总结南京南站地区的开发模式,进而根据资本分布特征将站点地区分为不同的圈层,并阐述了各个圈层的空间结构。最后,本文结合国际经验对国内外高铁城市建设进行对比反思。根据其他国家高铁对区域影响的规律分析,为了防止我国高铁走廊经济欠发达地区的经济要素过度流失,满足城市间多种高铁客流的通勤商务等需求,以及避免经济要素在各个高铁城市之间的无序恶性竞争,研究提出了下面几点认识:其一,在区域层面应加强区域交通网络的建设、丰富高铁运行方式、建立完善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以及加强城市间的产业互补和信息交流,以实现高铁沿线城市的“共赢”局面。其二,在城市层面需要协调不同高铁站点的开发策略,制定基于市场的相关政策,利用价格机制来防止过多企业从城市中心迁移到城市外围站点地区,导致内城的衰败,同时应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减少城市内部经济要素流动的阻力。其三,在站点地区应根据经济要素的分布特征布局不同城市功能,提升站点地区的场所价值,达到节点价值和场所价值的螺旋式发展。本文主要从上述的理论建构、案例分析、实证研究、对比反思这四大部分进行研究,并尝试从以下三方面进行研究创新:其一,经济要素流动研究视角,即本研究引入经济要素流动视角,厘清了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的驱动机制,分析高铁在其中所产生的作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高铁效应理论研究的不足。其二,整体系统研究分析,即本研究避免从孤立的城市片区维度看待高铁站点对城市空间的影响,而是将其放置于区域和城市当中,即高铁站点、高铁城市和高铁走廊所构成的系统中,来分析高铁对区域和城市的影响。其三,跨学科交叉研究,即本研究并非采用以往的单一学科视角,而是尝试从新经济地理学、地理学和城乡规划学等多个学科视角审视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由于时间和水平限制,本文关于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的研究仍存在待改善的地方。城市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城市空间结构的形成也与多种多样的因素有关,绝非某一两个因素能够完全左右,高铁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影响经济要素流动,还有待用更加科学有效的方法去研究论证。全文约20.7万字。
李小雅[2](2017)在《京、沪、深科技金融发展差异比较及其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文中认为金融在经济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它起着对资源配置的基础功能,特别是资金配置功能,它调节着资金在产业之间合理的流动,从低效的产业退出,进入资金利用效率较高的高新技术产业,不断的推动着产业向合理化和高级化调整。基于此国内外学者对金融发展状况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关系做了大量的学术研究,取得了显着成就。但更多的是从传统的金融发展状况与经济增长、产业结构的宏观角度进行论证,而很少是基于科技金融的视角研究金融市场状况与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之间的关系。本文试图从科技金融角度,探讨科技金融融资发展状况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并基于京、沪、深三市的比较,给出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匹配的金融市场相关对策建议。为此本文首先回顾与梳理了国内外学者关于传统的金融市场融资发展状况、科技金融状况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影响相关理论的研究,总结出了一些基本理论观点,并且通过对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概念回顾,界定了本文所研究的科技金融与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与特征;其次,就科技金融发展状况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进一步阐述了前者对后者的作用机理;接着从融资角度出发,对京、沪、深科技金融发展状况与高新技术产业的现状进行了分析,并比较三者之间的差异。再次,本文选取2005—2014年三市的相关数据进行因子分析、多元线性回归实证分析,分析了科技金融发展状况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结果表明:科技贷款因其债务性融资成本较高,从而使得其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但对于上海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发展却具有抑制作用;创业风险投资因专业性等特点能够大力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科技资本市场因权益融资成本较低,使得其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水平的提高具有显着的促进作用;科技财政投入由于财政资金的无偿性,但考虑到“挤出效应”使得其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提高具有促进作用又有抑制作用。
周权雄,洪雨萍[3](2015)在《广州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比较分析与对策》文中提出在透视现代产业体系一般趋势和相关指标的基础上,立足区域竞合的理念,对穗、京、沪、津、深五市现代产业体系发展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发现广州在第三产业比重、部分支柱产业发展等方面已形成明显的专业化优势和产业特色,但在产业结构偏离度、工业适度重型化、高新技术产业和自主创新能力、支柱产业发展不平衡等方面仍有待优化和发展,据此提出优先发展现代生产性服务业、推动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端化发展、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长点的对策。
张雪[4](2014)在《高铁效应下镇江城市空间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第一条快速客运专线——秦沈客运专线的开通到京广高速铁路的营运,高铁在我国的发展已有十余年,虽然起步比发达国家晚,但里程数和技术水平都已是世界领先。随着国内高速铁路网雏形的明确,高铁效应的影响逐步显现出来。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高铁作为一项相对超前的国家投资,使镇江借力发展成为可能。在大量文献阅读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研究结合镇江城市空间发展现状与镇江高铁现状,围绕京沪高铁所产生的客运新通道、城市新区位、发展新节点的效应展开研究,分析了高铁对镇江城市空间发展产生效应的主要影响要素:自然条件、交通组织、城市功能和城市规模。从区域、城市、站点三个层面分析镇江如何响应高铁效应带来的一系列变化:区域层面从区域一体、合作共享和特色发展的角度与之呼应,城市层面立足交通新枢纽、产业新高地、城市新门户与之应对,站点层面从城市新功能、产业新发展、空间新形态三方面与之策应。在区域一体化、新型城镇化、生态文明未来发展背景下,提出与高铁效应契合的区域、城市、站点空间发展思路,从产业结构、综合交通、空间结构三方面勾画新区域、新城市、新站点的空间发展优化方案。
王艺瑾[5](2009)在《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文中提出本文深入剖析制度因素对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影响,利用制度经济学的原理,配合社会学、历史学研究、定性分析与个案研究相结合、比较中外发展模式,最终得出若干结论和建议,从而为中国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理论支持和实践依据。本文着重区分制度缺失和制度低效,分别剖析它们对于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以动态发展的眼光探索产业技术升级的最优路径。本文的结构安排如下:第一章绪论概述全文的研究背景、意义、方法;第二章介绍本文分析所使用的制度经济学相关理论的观点和方法;第三章从制度经济学阐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制度因素的关系;第四章介绍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具体情况;第五章把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滞后的制度制约因素解析为两个方面,制度缺失和制度低效;第六章对本文提出的相关结论和判断利用经验分析的办法给予证明;第七章和第八章分别就中国和西方发达国家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进行案例和比较分析,从中寻找启示和借鉴,理解我们和发达国家的差距所在。最后一章是结论和政策建议。
杨洁[6](2006)在《21世纪长江经济带前景展望》文中指出长江是中国第一大河,世界第三大河,干流全长6300公里,流域面积180余万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1/6强。长江流域幅员辽阔,江湖密布,土地肥沃,气候温和,资源丰富,历史文化悠久。这里既是中华民族的重要发祥地,也是中国经济实力最为雄厚,社会发展水平较高,增长潜力巨大的地区。
陈亚惠[7](2006)在《京、沪、深、渝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比较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政府做出了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决策,特别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应运而生,极大的推动了科技与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紧密结合,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各级地方政府开始针对本地特征制定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各地政府通过制度创新和转变政府职能等方式,旨在加速本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经过十多年的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经成为区域经济新的经济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地方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现。地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对其产业的推动作用尤其重要。但是,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政府失灵”问题依然潜在。重庆作为年轻的直辖市,要加快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促进重庆经济的全面提升,必须制定完善一套适应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实际情况的产业政策,通过借鉴和创新,创建有效、有为的高新技术产业政策,赢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度优势和竞争力。本文旨在:通过产业经济学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运用比较研究方法,选择北京、上海、深圳和重庆四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各级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和优化措施,分析重庆与三地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上的差异,进而因地制宜地提出重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化的政策建议,以推动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持续健康发展。本文的研究遵循从理论到实践、从一般到特殊的过程。全文共分五章。论文各部分的主要内容分述如下:第一章绪论,对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和创新之处作出综述。第二章就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理论进行了综述。从产业政策的涵义到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到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的由来进行了详实的阐述。第三章是文章的重点。文章就北京、上海、深圳和重庆四城市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内容进行了比较研究。通过从财政税收、产学研合作、知识产权的保护和人才的引进及培养四个方面深刻分析了北京、上海和深圳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异同和优缺,为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的制定及优化选择作出理论依据和借鉴。第四章落实到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就重庆市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包括取得的成就和遇到的问题。从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角度分
曾刚,李英戈,樊杰[8](2006)在《京沪区域创新系统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在对上海和北京两地高新技术企业调查访谈基础上,对两地区域创新系统的高新技术企业的技术来源、企业合作网络、运行机理、经营成效进行了科学分析。研究表明,与外国公司的合作,对京沪两地高新技术企业开拓新产品市场、理清发展思路具有重要影响;与国内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新技术开发能力建设具有积极意义;上海区域创新系统当前经济效益较好,而北京潜在创新能力较强。
张小玲[9](2005)在《发展江苏风险投资的对策研究》文中提出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时代,高新技术产业成为知识经济时代世界经济增长的根本因素.而作为高新技术产业化“引擎”的风险投资业,无疑是发展高科技、实现现代化的必要条件。 江苏省的风险投资业尽管已有 20 多年的发展历程,在促进科技成果产业化方面也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由于法律制度不完善、资本市场不健全、风险资本退出渠道不畅等许多因素,造成风险投资业发展缓慢。 本文主要由四大部分组成,分别是: 第一部分介绍风险投资的基本概念、特征和运作程序,阐述它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意义、发展风险投资必须具备的基本条件。第二部分通过与国内风险投资发展较好的京沪深三地从发展规模、资本构成、组织模式等八个方面进行比较,找出江苏省风险投资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采用 SWOT 模型分析发展江苏省风险投资业的优劣势以及存在的机会和挑战,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江苏省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外部因素。第四部分,根据前文比较分析、SWOT 模型分析以及层次分析提出促进江苏省风险投资事业发展的意见建议。
李永山[10](2004)在《省级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比较分析及安徽相关政策优化研究》文中指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为了迎接新技术革命的挑战,我国政府作出了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战略决策,特别是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应运而生,极大地推动了科技与经济和社会效益的紧密结合,调动了地方政府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各地政府开始针对本地特点制定了一系列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各地政府在制度创新和转变政府职能方面,出现了“比、学、赶、超”的趋势,并进入新的竞争发展阶段。经过十多年的加速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已成为区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培育所在城市的新兴支柱产业和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地方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地位和作用也日益凸现,但对地方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研究尚显不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政府失灵”问题依然潜在。要加快安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必须改变有关政策失灵问题,通过借鉴和创新,创建有限、有为、有效政府,赢得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优势和竞争力。本文旨在:根据产业经济学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理论研究成果,运用比较分析方法,选择北京、上海、广东(包括深圳)、江苏、浙江、安徽等地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省级政府扶持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和环境优化的措施,分析安徽与其它省份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差异,进而提出安徽加速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建议,以推动安徽高新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二、京沪深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沪深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论文提纲范文)
(1)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研究基础与理论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研究综述 |
1.2.1 国外相关研究 |
1.2.2 国内相关研究 |
1.2.3 待完善的研究领域 |
1.3 研究对象与方法 |
1.3.1 概念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4 研究内容与框架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影响理论建构 |
2.1 经济要素及其流动性 |
2.1.1 经济要素的分类 |
2.1.2 经济要素流动的新经济地理学阐述 |
2.2 区域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2.1 高铁对区域经济要素流动的作用 |
2.2.2 区域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3 城市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3.1 高铁对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2.3.2 经济要素流动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2.4 站点层面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机制 |
2.4.1 站点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2.4.2 高铁站点地区资本分布与空间结构 |
2.5 本章小结 |
第二部分 国外案例研究 |
第三章 法国TGV对东南线高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3.1 引言 |
3.2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 |
3.2.1 泛欧高铁网络建设的背景 |
3.2.2 泛欧高铁网建设的过程 |
3.3 法国高铁网络建设历程 |
3.3.1 1981年:第一条TGV线路——TGV东南线建立 |
3.3.2 1989年:第二条高速线路——TGV大西洋线建立 |
3.3.3 1990年:高铁网络建设总体规划的开展 |
3.3.4 1995年:高铁网络建设的危机与复兴 |
3.4 高铁对区域内不同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
3.4.1 TGV东南线高铁走廊简介 |
3.4.2 高铁走廊客流量的增长 |
3.4.3 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
3.4.4 未设站城市的经济要素流动 |
3.5 高铁对不同区域的经济要素流动的差异化影响 |
3.5.1 东京—大阪(东海道)新干线高铁走廊 |
3.5.2 科隆—法兰克福ICE高铁走廊 |
3.5.3 三大高铁走廊对比 |
3.6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4.1 引言 |
4.2 里昂简介 |
4.2.1 地理环境 |
4.2.2 城市发展历程 |
4.2.3 空间演变历程 |
4.2.4 联运交通网络 |
4.3 TGV东南线在里昂经济要素流动中的作用 |
4.3.1 吸引城市外部经济要素流入的重要引擎 |
4.3.2 推动城市内部资本位移的催化剂 |
4.4 经济要素流动引发里昂产业结构的调整 |
4.4.1 传统工业的重组 |
4.4.2 第三产业的兴起 |
4.5 产业结构调整对里昂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4.5.1 用地规模与强度的变化 |
4.5.2 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的变化 |
4.6 案例比较:高铁与城市空间重组——以阿姆斯特丹为例 |
4.6.1 高铁建设及站点相关概况 |
4.6.2 新老站点间经济要素的博弈 |
4.6.3 结果:多中心结构的形成 |
4.6.4 小结:政府政策的影响 |
4.7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法国TGV东南线对里昂帕拉迪站点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
5.1 引言 |
5.2 里昂三大高铁站点基本概况 |
5.2.1 贝拉舒(Perrache)站 |
5.2.2 萨托拉斯(Satolas)站 |
5.2.3 帕拉迪(Part-Dieu)站 |
5.3 Part-Dieu地区的节点功能、场所功能与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5.3.1 Part-Dieu站点地区节点功能的提升 |
5.3.2 Part-Dieu站点地区场所功能的提升 |
5.3.3 Part-Dieu地区经济要素集聚模式 |
5.4 Part-Dieu站点地区的空间结构 |
5.4.1 站点地区总体结构 |
5.4.2 核心区总体结构 |
5.5 案例比较——日本京都站 |
5.5.1 基本概况 |
5.5.2 开发模式 |
5.5.3 场所营造 |
5.6 本章小结 |
第三部分 国内实证研究 |
第六章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6.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及发展概况 |
6.1.1 沪宁走廊高铁建设历程 |
6.1.2 沪宁走廊发展概况 |
6.2 高铁对沪宁走廊可达性的影响 |
6.2.1 可达性相关理论 |
6.2.2 沪宁走廊可达性提升 |
6.2.3 加权平均旅行时间和区位优势潜力演变 |
6.3 沪宁高铁沿线城市客流流动特征 |
6.4 高铁对沪宁走廊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6.4.1 沪宁走廊货币资本流动程度的增强 |
6.4.2 沪宁走廊劳动力流动频次的增加 |
6.5 沪宁走廊产业转移和结构调整 |
6.5.1 产业转移 |
6.5.2 产业结构调整 |
6.6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7.1 南京高铁概况 |
7.1.1 南京及其交通区位 |
7.1.2 南京高铁建设历程 |
7.2 高铁对南京经济要素流动的影响 |
7.2.1 高铁开通后南京枢纽地位的提升 |
7.2.2 城市外部经济要素的流入 |
7.2.3 城市土地租金的提升 |
7.2.4 城市内部资本的位移 |
7.3 高铁对南京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 |
7.3.1 高铁促进城市用地规模增加 |
7.3.2 高铁驱动城市用地强度提升 |
7.3.3 高铁利于城市用地结构优化 |
7.4 本章小结 |
第八章 高铁对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的影响 |
8.1 南京南站概况 |
8.2 南京南站地区客流特征及节点—场所价值 |
8.2.1 南京南站地区的客流特征 |
8.2.2 南京南站地区的节点价值 |
8.2.3 南京南站地区的场所价值 |
8.3 客流需求导向的站区资本分布及用地布局 |
8.3.1 交通功能空间布局 |
8.3.2 商业功能空间布局 |
8.3.3 商务功能空间布局 |
8.3.4 居住功能空间布局 |
8.4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及空间结构 |
8.4.1 南京南站地区开发模式 |
8.4.2 南京南站地区空间结构 |
8.5 本章小结 |
第四部分 研究启示与结论 |
第九章 国内外对比研究与启示 |
9.1 区域层面:沪宁走廊与世界其他高铁走廊对比及启示 |
9.1.1 完善区域交通网络建设 |
9.1.2 丰富高铁运行方式 |
9.1.3 建立功能互补的城镇体系 |
9.2 城市层面:南京与里昂高铁城市建设对比及启示 |
9.2.1 协调不同站点开发策略 |
9.2.2 完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 |
9.2.3 推动城市土地功能置换 |
9.3 站点层面:南京南站和帕拉迪站对比及启示 |
9.3.1 留住场所经济要素防止节点-场所失衡发展 |
9.3.2 根据客流分布特征合理进行用地布局 |
9.3.3 因地制宜选取开发模式引导圈层空间结构 |
9.4 本章小结 |
第十章 结语与展望 |
10.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
10.1.1 基本结论 |
10.1.2 研究创新点 |
10.2 研究后续讨论 |
10.2.1 本研究的不足 |
10.2.2 后续思考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京、沪、深科技金融发展差异比较及其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方法和结构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方法和技术路线 |
1.4 本文的主要贡献 |
第2章 文献综述与相关理论 |
2.1 文献综述 |
2.1.1 国外文献综述 |
2.1.2 国内文献综述 |
2.1.3 评述 |
2.2 相关概念的界定 |
2.2.1 科技金融的定义 |
2.2.2 高新技术产业的定义 |
2.2.3 高新技术产业的内在特征 |
2.3 高新技术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3章 科技金融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影响的作用机制与经验分析 |
3.1 科技金融支持高新技术产业多元化的融资机制 |
3.1.1 种子期:风险投资 |
3.1.2 初创期:科技贷款 |
3.1.3 成长期:科技贷款+风险投资 |
3.1.4 扩展期:风险投资+科技贷款 |
3.1.5 成熟期:科技贷款+资本市场 |
3.2 科技金融提高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作用机制 |
3.3 国外科技金融支撑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经验借鉴 |
3.3.1 以硅谷为例:完善的多元投融资体系 |
3.3.2 以特拉维夫为例:成熟活跃的风险投资 |
第4章 京、沪、深科技金融发展差异及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比较 |
4.1 北京:科技金融实力雄厚,风险投资规模大 |
4.1.1 整体金融机构实力雄厚 |
4.1.2 创业投资与天使投资市场规模占优势 |
4.2 上海:科技金融要素齐备,但发展缓慢 |
4.2.1 科技金融要素齐备 |
4.2.2 科技金融发展有待加强 |
4.3 深圳:科技金融发展迅猛 |
4.3.1 多元资本市场中机构数量与规模增速快 |
4.3.2 新三板上市发展迅猛 |
4.4 京、沪、深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比较 |
4.4.1 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大小的量化指标分析 |
4.4.2 京、沪、深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比较分析 |
第5章 京、沪、深科技金融发展差异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影响的实证研究 |
5.1 基于因子分析的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评价 |
5.1.1 竞争力评价选择 |
5.1.2 因子分析法构建竞争力指标 |
5.2 面板数据模型构建 |
5.3 变量和数据来源 |
5.3.1 因变量: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 |
5.3.2 自变量:科技金融发展状况的衡量与指标选择 |
5.3.3 控制变量 |
5.4 计量结果与分析 |
5.4.1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 |
5.4.2 面板数据模型的确立 |
5.4.3 实证结果及分析 |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
6.1 本文结论 |
6.2 政策建议 |
6.2.1 促进非银行类金融机构发展 |
6.2.2 加强科技贷款,建设科技银行 |
6.2.3 优化风险投资投向,借鉴国外经验 |
6.2.4 建立与高新技术产业相匹配的金融市场 |
致谢 |
参考文献 |
(3)广州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比较分析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一般趋势和相关指标 |
(一) 国民收入和劳动力加速向第二、第三产业转移, 第三产业比重持续提升, 产业结构偏离度趋于合理, 带动现代产业体系三次产业结构整体优化 |
(二) 工业重化工业化、高加工度化、技术集约化加速, 生产性服务业比重上升, 支柱产业地位突出, 推动以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为核心的现代产业体系内部结构优化 |
二、广州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区域比较 |
(一) 第三产业比重高、增速快 |
(二) 产业结构偏离度较大 |
(三) 工业适度重型化仍待发展 |
(四) 高新技术产品产值有待提高, 自主创新能力差距较大 |
(五) 工业和服务业支柱产业发展不平衡 |
三、广州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对策 |
(一) 优先发展产业金融、产业物流、商务服务、信息服务、科技服务与创意设计等现代生产性服务业, 促进现代生产性服务业与先进制造业、传统服务业的融合发展 |
(二) 推动汽车、石化、装备制造等先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端化发展, 强化工业实体经济核心地位 |
(三) 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与健康、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新增长点, 抢占全球经济和产业制高点 |
(4)高铁效应下镇江城市空间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缘起 |
1.1.1 选题缘由 |
1.1.2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研究内容与概念界定 |
1.3.1 研究内容 |
1.3.2 概念界定 |
1.4 研究对象与概况 |
1.4.1 研究对象 |
1.4.2 镇江概况 |
1.4.3 京沪高铁概况 |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框架 |
第二章 相关理论及实践综述 |
2.1 交通与城市空间发展相关理论 |
2.1.1 区位理论 |
2.1.2 城市空间发展理论 |
2.1.3 交通建设与城市空间发展关系理论 |
2.2 相关研究动态 |
2.2.1 国外研究动态 |
2.2.2 国内研究动态 |
2.2.3 研究概述总结 |
2.3 相关实践概况 |
2.3.1 国外实践概况 |
2.3.2 国内实践概况 |
2.3.3 实践经验总结 |
第三章 高铁效应对镇江城市空间发展的影响 |
3.1 镇江空间发展现状 |
3.1.1 城市空间布局 |
3.1.2 空间发展困惑 |
3.2 镇江高铁客运状况 |
3.2.1 客流量 |
3.2.2 设施配套 |
3.3 高铁的效应与影响 |
3.3.1 高铁效应 |
3.3.2 对镇江城市空间发展要素的影响 |
3.4 小结 |
第四章 镇江城市空间发展对高铁效应的响应 |
4.1 区域呼应 |
4.1.1 区域一体 |
4.1.2 合作共享 |
4.1.3 特色发展 |
4.2 城市应对 |
4.2.1 交通新枢纽 |
4.2.2 产业新高地 |
4.2.3 城市新门户 |
4.3 站点策应 |
4.3.1 城市新功能 |
4.3.2 产业新发展 |
4.3.3 空间新形态 |
4.4 小结 |
第五章 高铁视野下的镇江城市空间发展优化 |
5.1 未来发展背景 |
5.1.1 区域一体化 |
5.1.2 新型城镇化 |
5.1.3 生态文明 |
5.2 空间发展思路 |
5.2.1 新区域 |
5.2.2 新城市 |
5.2.3 新站点 |
5.3 空间优化方案 |
5.3.1 区域 |
5.3.2 城市 |
5.3.3 站点 |
5.4 小结 |
第六章 绪论与创新点 |
6.1 研究的主要结论 |
6.2 论文的创新点 |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作者简历 |
(5)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
第1章 绪论 |
1.1 问题的提出 |
1.2 选题背景和意义 |
1.3 主要研究方法 |
1.4 主要观点和理论创新 |
第2章 制度经济学分析的相关理论基础 |
2.1 制度经济学的相关概念和范畴 |
2.1.1 制度的基本定义 |
2.1.2 从老制度经济学到新制度经济学 |
2.1.3 新制度经济学的范畴 |
2.2 制度经济学的理论内容 |
2.2.1 交易费用理论 |
2.2.2 产权理论 |
2.2.3 委托代理理论和不完全契约理论 |
2.2.4 制度变迁和演化理论 |
2.2.5 新政治经济学 |
2.3 新制度经济学对中国经济理论的影响 |
第3章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条件分析 |
3.1 高新技术产业及其特征 |
3.1.1 有关高新技术产业的基本概念 |
3.1.2 高新技术产业的特征 |
3.2 制度经济学视角的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3.2.1 知识产权制度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3.2.2 激励、契约与高新技术发展 |
3.2.3 政府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
3.2.4 非正式制度与技术创新 |
3.3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制度安排与制度创新 |
3.3.1 高新技术产业的制度条件与制度安排的意义 |
3.3.2 高新技术产业的主要制度安排模式 |
第4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历程与制度变迁 |
4.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历程和状况 |
4.1.1 我国高技术产业的现状 |
4.1.2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的发展状况 |
4.1.3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
4.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变迁及其特征 |
4.2.1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演进的特点 |
4.2.2 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演进路径的选择 |
4.2.3 高新技术产业制度建设的不足 |
第5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因素分析 |
5.1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缺失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5.1.1 企业制度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
5.1.2 政府管制对高新技术产业的影响 |
5.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制度低效的制度经济学分析 |
5.2.1 高新技术产业中企业文化发展现状 |
5.2.2 知识产权的保护不力 |
5.2.3 发展中国家的“模仿陷阱”——山寨与路径依赖 |
5.2.4 新政治经济学解读 |
第6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解析 |
6.1 中国高技术产业发展的实证解析 |
6.1.1 高新技术产业相关经济指标间的关系解析 |
6.1.2 高新技术产业R& D 投入解析 |
6.1.3 我国技术进步率的解析 |
6.1.4 人才资本产权激励障碍因素分析 |
6.2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东中西部地区比较 |
6.3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主要行业分析 |
6.3.1 电子信息产业 |
6.3.2 生物产业 |
6.3.3 软件产业 |
第7章 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典型城市考察 |
7.1 京、沪、深三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
7.1.1 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
7.1.2 上海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
7.1.3 深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概况 |
7.2 京、沪、深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制度比较 |
7.2.1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及其实施比较 |
7.2.2 企业技术创新的制度供给比较 |
第8章 世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比较与借鉴 |
8.1 美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相关特点 |
8.1.1 重视研发经费投入和支持 |
8.1.2 具有完善的中小企业政策和风险投资政策 |
8.1.3 政府采购政策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特定领域的发展 |
8.2 日本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特点 |
8.2.1 积极倡导产业政策 |
8.2.2 法律保障与政策鼓励相结合 |
8.3 美日等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政策对中国的启示 |
8.3.1 法律制度建设 |
8.3.2 税收优惠政策 |
8.3.3 公共采购政策 |
第9章 加快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策略与制度保障 |
9.1 政府在高新技术产业制度创新中的主导地位 |
9.1.1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的政府定位 |
9.1.2 充分发挥政府在制度创新中的主导作用 |
9.2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财税政策的积极推动 |
9.2.1 财税政策在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上的三大作用 |
9.2.2 强化对高新技术企业的税收优惠 |
9.3 培育高新技术企业良好发展的环境 |
9.3.1 建设充分发挥企业人力资源优势的制度环境 |
9.3.2 推动企业竞争力创新机制的形成 |
9.4 健全法律、法规和政策,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9.4.1 建立健全知识产权保护制度 |
9.4.2 采取多种措施加强知识产权保护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科研成果 |
致谢 |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7)京、沪、深、渝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英文摘要 |
1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
1.4 研究的技术路线 |
1.5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方法 |
1.6 论文的创新之处 |
2 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理论综述 |
2.1 产业政策的涵义及其由来 |
2.2 高新技术及高新技术产业涵义 |
2.2.1 高新技术 |
2.2.2 高新技术产业 |
2.3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及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的涵义 |
2.3.1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 |
2.3.2 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 |
3 京、沪、深、渝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内容比较 |
3.1 财政及金融优惠政策比较 |
3.2 产学研合作政策比较 |
3.2.1 财政投入的政策 |
3.2.2 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规制政策 |
3.2.3 省级R&D 投入强度横向比较 |
3.3 知识产权保护政策比较 |
3.3.1 政府高度重视 |
3.3.2 政策出台多,财政投入大 |
3.3.3 重视企业知识产权工作 |
3.4 人才引进与培养政策比较 |
3.4.1 建立健全“绿卡”制度,实施人才柔性引进战略 |
3.4.2 加大人才刚性引进力度 |
3.4.3 强化政策激励措施,吸引海外留学人员 |
4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化现状研究 |
4.1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成就 |
4.1.1 高新技术研究取得重大成果 |
4.1.2 高新技术产业一直保持比传统产业更快的增长速度,有力地支撑了重庆市经济的快速增长,并改善了传统产业的增长质量 |
4.1.3 高新技术产业园区迅速发展 |
4.2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
4.2.1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化存在的问题 |
4.2.2 从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角度分析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问题 |
5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化发展的政策优化选择 |
5.1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综述 |
5.2 重庆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优化选择 |
5.2.1 完善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税收政策,加强税收优惠政策 |
5.2.2 借鉴运用三种模式,构建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
5.2.3 加大知识产权保护 |
5.2.4 加大教育与科技投入,加速人才培养 |
6 结论建议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
(8)京沪区域创新系统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理论框架及研究方法 |
1.1 区域创新系统与区域学习系统 |
1.2 外部知识源头 |
1.3 区域先导中心 |
2 数据来源与处理方法 |
3 高新技术企业合作特征 |
3.1 技术吸收消化为主, 技术创新为辅 |
3.2 外部技术来源的区域差异显着 |
3.3 对境外技术输入依赖程度高 |
3.4 不同创新阶段具有不同的技术合作伙伴 |
4 小结 |
(9)发展江苏风险投资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绪论 |
第二章 风险投资概述 |
2.1 风险投资的概念及特征 |
2.2 风险投资的运作程序 |
2.3 发展风险投资的意义 |
2.3.1 风险投资可以为高科技产业发展提供一种高效率的融资机制,有利于科研成果商品化 |
2.3.2 风险投资可以有效地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 |
2.3.3 风险投资可以积极调动民间资本,弥补科研资金的不足 |
2.4 发展风险投资事业需具备的基本条件 |
2.4.1 科技发展程度 |
2.4.2 综合性的专业人才队伍 |
2.4.3 多渠道的资金来源 |
2.4.4 所有者权益变现的出路,即风险投资退出的途径 |
2.4.5 有利的政策法规环境 |
第三章 江苏省风险投资发展状况的比较分析 |
3.1 我国以及典型省市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3.1.1 我国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3.1.2 深圳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3.1.3 上海风险投资发展现状 |
3.2 江苏与相关城市风险投资比较分析 |
3.2.1 规模和发展水平的比较 |
3.2.2 风险资本构成的比较 |
3.2.3 组织模式比较 |
3.2.4 政策法规比较 |
3.2.5 中介机构比较 |
3.2.6 资本市场环境比较 |
3.2.7 文化氛围上的比较 |
3.2.8 人才环境比较 |
3.3 江苏省发展风险投资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
3.3.1 缺乏必要的法律保障 |
3.3.2 现行税制不利于风险投资的发展 |
3.3.3 缺乏畅通的退出渠道 |
3.3.4 缺乏专业的风险投资中介机构 |
3.3.5 具有投资价值的项目较少,缺乏可投资的科研项目 |
3.3.6 缺乏风险投资专业人才 |
3.3.7 政府介入过多,计划经济色彩浓重,政企不分 |
3.3.8 缺乏适合风险投资发展的文化环境 |
第四章 发展江苏省风险投资的可行性分析 |
4.1 江苏省发展风险投资的SWOT 分析 |
4.1.1 江苏省发展风险投资的优势分析 |
4.1.2 江苏省发展风险投资面临的劣势 |
4.1.3 江苏省发展风险投资的外部机遇 |
4.1.4 江苏省发展风险投资面临的挑战 |
4.2 运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影响风险投资的外部环境 |
4.2.1 层次分析法的原理 |
4.2.2 建立层次结构模型 |
4.2.3 构造各层次判断矩阵 |
4.3.4 单层次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4.2.5 层次总排序及其一致性检验 |
第五章 发展江苏省风险投资事业的政策建议 |
5.1 建立适合风险投资发展的税收环境 |
5.2 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 |
5.3 开辟多渠道的风险投资来源 |
5.4 建立和完善风险投资退出机制 |
5.5 扶持和规范中介服务机构,营造良好的服务环境 |
5.6 建立并充实项目库和风险投资项目推介机制 |
5.7 明确政府职能 |
5.8 加强风险投资专业人才建设 |
5.9 扩大风险投资宣传 |
5.10 实施政府采购政策 |
结束语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问卷调查表 |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10)省级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比较分析及安徽相关政策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一章 引言 |
1.1 问题的提出 |
1.1.1 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
1.1.2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定位与功能 |
1.1.3 发展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地方政府重于中央政府 |
1.2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基本理论依据 |
2.1 经济外部性理论 |
2.2 新兴产业保护理论 |
2.3 国际竞争的对策理论 |
2.4 内生经济理论 |
2.5 新制度经济学有关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理论 |
2.6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市场失灵”理论 |
2.7 高新技术产业化“政府失灵”理论 |
2.8 高新技术产业化的规律理论 |
第三章 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研究的现状 |
3.1 单一省市高新技术产业政策的研究 |
3.2 京沪深三市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比较研究成果 |
第四章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省级财税政策比较 |
4.1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 |
4.1.1 对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和高新技术产品的政策激励 |
4.1.2 对高新技术企业的政策激励 |
4.1.3 税后利润投资于高新技术成果转化项目的政策激励 |
4.1.4 对新产品的优惠 |
4.1.5 对中介机构和中介服务的支持 |
4.1.6 其他税收和费收的优惠 |
4.2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财政政策比较 |
4.3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财税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4.3.1 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税收优惠政策缺乏整体性 |
4.3.2 税收优惠对间接优惠运用不够 |
4.3.3 对个人所得税优惠重视不够 |
4.3.4 税法立法方面的单一立法体制限制了地方政府应用税收手段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能动性,难以适应市场经济和地方科技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 |
4.3.5 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税收优惠力度不够 |
4.3.6 对高新技术产业的投入总体上偏少,投入方式不尽合理,方式单一,成效有待进一步提高 |
第五章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和信贷政策的比较 |
5.1 基金及财政补贴政策比较 |
5.2 银行贷款和担保政策比较 |
5.3 风险投资政策比较 |
5.3.1 鼓励设立各种类型和形式的科技投资或风险投资机构,规范风险投资行为 |
5.3.2 对风险投资机构投资的高新技术项目和产品支持,从而对风险投资机构进行间接支持 |
5.3.3 从给予一定条件下享受高新技术企业的优惠政策待遇、提取风险补偿金、对投资损失进行补偿等方面直接支持 |
5.3.4 培育产权交易市场,开辟技术产权交易平台 |
5.3.5 股票市场融资 |
5.3.6 搭建投融资平台建设,改革投融资体系 |
第六章 省级高新技术产业的R&D政策比较 |
6.1 科技投入与研发政策的比较 |
6.1.1 财政投入的政策 |
6.1.2 高新技术企业的研发规制政策 |
6.1.3 采取多种措施,鼓励企业成为研究与开发主体 |
6.1.4 多渠道建立科技发展基金,重点支持研究与开发活动 |
6.1.5 支持创新机构建设 |
6.2 省级R&D投入强度的实证分析 |
6.2.1 省级R&D投入强度横向比较 |
6.2.2 安徽省R&D投入强度和结构分析 |
第七章 吸引海外留学省级人才政策比较 |
7.1 吸引海外留学人员的省级政策比较 |
7.2 吸引海外留学人员的省级政策存在的主要问题 |
7.3 吸引海外高层次留学人才的省级政策比较 |
第八章 安徽省高技术产业发展政策优化对策与措施 |
8.1 完善我省促进高新技术产业财税政策的建议 |
8.1.1 科学制定税收优惠对象,合理确定优惠税种和税率 |
8.1.2 科学选择税收优惠方式 |
8.1.3 注重地方税收优惠和费收优惠 |
8.1.4 加强对外商投资我省高新技术产业和用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企业的税收优惠 |
8.1.5 加强税收优惠宣传,优化税费服务 |
8.1.6 切实加大对高新技术产业的财政投入,改善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加强经费的集约效应 |
8.1.7 转变财政支出方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 |
8.1.8 政府资助应采取多种形式,充分发挥政府投入资金“四量拨千斤”的功效 |
8.2 优化我省高新技术产业融资和信贷政策的措施 |
8.2.1 设立安徽科技型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金和加强财政补贴 |
8.2.2 大力发展信用担保,建立以政策导向、信用保障、金融支持、多渠道、多形式参与和风险控制为主要特征的中小企业贷款信用担保体系 |
8.2.3 制定促进安徽风险投资的法规与政策,大力发展风险投资事业 |
8.2.4 建立适应高新技术产业群的多元化融资渠道和多层次资本市场 |
8.2.5 积极搭建投融资平台,加强投融资支撑体系建设 |
8.3 优化我省R&D政策的对策 |
8.3.1 制定研究与开发条例,完善有关法规政策,强化政府和企业投入的法律机制 |
8.3.2 完善税收优惠激励,强化企业加大研究与开发投入的投入动力,提高R&D税收激励政策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
8.3.3 建立多元化的研发投资新体制,形成以政府、企业和社会资本参与的多元化科技投入格局 |
8.3.4 加强对财政科技投入、企业研发投入落实状况和使用效益的监督与检查,强化研究与开发投入的法律效应,提高产出效益 |
8.3.5 加强对研发机构的财政支持,鼓励国(境)外组织和个人在我省独立或与我省高校或科研机构联合设立研发机构,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加强技术开发活动 |
8.4 关于加强我省吸引海外留学人才工作的思考 |
8.4.1 从省情、市情出发,降低引进门槛,突出引进重点,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 |
8.4.2 加快创业环境建设,提升人才的引力磁场 |
8.4.3 树立大人才观,扶优助强,着力培育若干吸纳人才的重点载体和创业基地,抬高引人载体的竞争力 |
8.4.4 在引进海外留学人才上,扬长避短,刚柔并重,重点加强智力引进 |
8.4.5 完善竞争与激励制度,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人才资源的市场配置机制 |
8.4.6 建立海外留学人才的信息库,加强与海外留学人才的感情联络和工作联络 |
8.4.7 鼓励高校加强与海外高水平大学和企业的合作,鼓励我省高校学生出国深造,加强未来人才的储备和开发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四、京沪深如何发展高新技术产业(论文参考文献)
- [1]经济要素流动视角下高铁对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研究[D]. 郑国. 东南大学, 2019(01)
- [2]京、沪、深科技金融发展差异比较及其对高新技术产业竞争力的影响分析[D]. 李小雅. 上海师范大学, 2017(01)
- [3]广州现代产业体系发展的比较分析与对策[J]. 周权雄,洪雨萍. 探求, 2015(05)
- [4]高铁效应下镇江城市空间优化研究[D]. 张雪. 苏州科技学院, 2014(09)
- [5]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制度经济学分析[D]. 王艺瑾. 吉林大学, 2009(08)
- [6]21世纪长江经济带前景展望[A]. 杨洁. 2005—2006中国生产力发展研究报告(下), 2006
- [7]京、沪、深、渝高新技术产业化政策比较研究[D]. 陈亚惠. 重庆大学, 2006(05)
- [8]京沪区域创新系统比较研究[J]. 曾刚,李英戈,樊杰. 城市规划, 2006(03)
- [9]发展江苏风险投资的对策研究[D]. 张小玲.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2005(05)
- [10]省级高新技术产业政策比较分析及安徽相关政策优化研究[D]. 李永山. 合肥工业大学, 2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