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五”重点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十一五”重点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一、“十五”攻关重点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的开发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1](2021)在《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文中研究指明桂政发[2021]11号各市、县人民政府,自治区人民政府各组成部门、各直属机构:现将《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2021年4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2021年4月

梁炜[2](2020)在《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来经济发展的显着特征。这一特征,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发展思路、经济政策以及宏观调控提供了现实基础和实现依据。在影响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诸多要素中,科技创新至关重要。经验证明,科技创新是保持经济长期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关键所在,是实现国家实力跃迁的重要基础,也是抵御“黑天鹅”“灰犀牛”等公共事件和保持经济社会平稳运行的重要保障。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制约科技创新的诸多制度藩篱不断被破除,创新活力得到有效激发,中国科技实力迈上了新的台阶,已经具备实现跨越发展、成为世界科创中心的基础和条件。然而从现实表现来看,科技创新“红利”释放不足,未能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发挥应有的支撑作用,主要表现为:科技进步贡献率与发达国家相比较低,关键核心技术依然受制于人,产学研脱节现象仍然存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产业化相对缓慢,产业结构升级迟缓,产业链长期处于“低端锁定”状态。总体来看,科技供给不能有效满足发展需求,技术供给和技术需求存在结构性矛盾,形成了“科技进步陷阱”。当经济高质量发展成为中国未来经济发展孜孜以求的目标时,对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进行机理分析、问题辨识,以及基于转型背景下的对策研究,成为了本论文的初衷和目标。本论文首先构建了一个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对其逻辑机理进行系统性分析与阐释,同时分别提出科技创新支撑生产效率提升、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发展方式转变的三个研究假说;其次,运用多元统计分析方法对1990-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现实表现进行了测度,并提出了改进的DEA分析方法——综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CDEA(Comprehensive Data Envelope Analysis),使用该方法对2013-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绩效进行了评价,在评价的基础上厘清现阶段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再次,分别从生产效率、经济结构、发展方式的角度对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传导机制进行理论和实证分析;最后,探讨转型背景下提升科技创新支撑度的对策建议。本论文的主要贡献有:(1)在分析框架方面,基于新时期中国经济转型和发展阶段转换的大背景,初步搭建了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框架,将科技创新与效率提升、结构变迁、发展方式转变纳入同一个逻辑框架中,从而对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原理和机制做系统性分析;同时构建了四阶段的科技创新全链条模型,分别从过程和结果角度对科技创新的内涵进行界定。(2)在测度方法方面,借鉴人工智能领域的计算方法,创新性地对传统DEA方法进行改进,构建CDEA模型,力图克服DEA孤立分割优化目标的片面性,以综合性、全面性的视角对创新绩效做出评价。(3)在对策建议方面,基于国际创新环境变化、中国经济转型和经济发展阶段转换的现实背景,按照系统性、协调性、耦合性的原理,构建科技创新“模式—路径—政策”的“三位一体”转型策略,该体系的核心在于“转型”,逻辑层级在于“路径”实施是“模式”选择的实现形式,同时又为“模式”提供了保障手段,同样的“政策”制定是“路径”实施的实现形式,同时又为“路径”提供了保障手段。经济发展的落脚点在于追求人类最终价值的实现,这是经济研究哲学高度的不断跃升,也是经济实践文明演进的不断进步,经济高质量发展是经济发展的高级状态。本论文研究的根本目的在于为科技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一个逻辑自洽的分析框架,探索科技创新有力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症之药”,在新的起点上,通过因势利导的发展思维、道路和决策,推动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走上强国之路,同时为世界经济高质量发展贡献“中国方案”。

姚科敏[3](2020)在《习近平科技观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习近平科技观,对于进一步丰富、完善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研究,为实现新时代科技融合发展的自动化、信息化和智能化提供理论指导,实现建成世界科技强国的伟大目标,正确处理中国科技发展的现实问题,为世界科技创新发展提供中国智慧与中国方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本文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为指导,运用文献研究法、分析综合法、系统研究法,在界定习近平科技观含义的基础上,探讨和论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主要内容,研究和阐述了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界定和探讨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思想渊源和理论基础,是研究习近平科技观的一项奠基工作。习近平科技观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当代科学技术的新理念新观点新战略,是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科技全球治理观等方面。从思想渊源看,习近平科技观既吸取了中国古代科技思想的精华,又吸收了西方古今科技思想中有益的成分,做到了中西结合、古今贯通,因而具有深厚的历史和思想渊源。从理论基础看,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为习近平科技观提供了科学而又坚实的理论基础。习近平科技观形成于科技的日新月异和知识的持续积累大大推动了全球财富的增长、颠覆性科技的创新发展和应用改变了人类的社会生活范式、世界政治经济形势更加复杂严峻、科技的双刃剑作用愈加凸显的国际背景下,形成于中国科技事业迅速崛起并取得了一定成就,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重要科技支撑,但仍存在一些突出短板的国内背景下。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可分为四个时期:萌芽阶段(1969年—1982年)、初步形成阶段(1982年—1993年)、形成轮廓阶段(1993年—2012年)和丰富发展阶段(2012年至今)。习近平科技观具有创新性、人民性、时代性、前瞻性、开放性、保障性等基本特征。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包括:科技创新观、科技体制改革观、科技战略观、科技人才观、科技伦理观和科技全球治理观。其中,科技创新观是核心,科技体制改革观是动力,科技战略观是统领,科技人才观是关键,科技伦理观是保障,科技全球治理观是条件,上述六个方面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一个具有紧密的内在联系的逻辑整体。习近平科技观作为马克思主义科技思想中国化的最新理论创新成果,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其理论价值在于:习近平科技观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其现实意义在于:习近平科技观是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黄晓玲[4](2019)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研究》文中提出课程开发是技术技能积累和人才培养的核心环节,在职业教育担负技能强国历史使命、校企合作亟须根本性突破、职业教育课程范式转型的背景下,针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企业缺位和浅层参与的问题,探讨企业的角色及其职责具有重要意义。研究围绕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运用文献研究、理论研究、比较研究、调查研究、经验总结、文本分析等研究方法,对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企业责任的合理性、责任的现状、责任的内涵、责任的内容和责任的履行等进行研究。企业参与职业教育及其课程开发是由二者的本质属性决定的。企业技术性和制度性的两重属性以及职业教育职业性和技术性的本质,内在地规定着企业技术技能与职业教育产品的同一性、企业技术技能生成与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的契合性,以及企业技术技能生产载体与职业教育课程的同质性,集中体现在面向工作世界的技术经验及其获得过程上。当前企业虽无法律规定的参与职业教育的强制性义务,但其对职业教育产品的需求决定其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利益主体,具体表现在企业作为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主体、职业教育混合供给主体以及校企跨界合作育人主体。职业教育课程开发是一个利益相关者协作的建构过程,企业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重要的合作主体,其对职业教育专用技术技能的诉求从根本上决定参与开发的课程集中在专用技术技能课程。理论上企业具有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合理性,但事实上企业普遍参与不足,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也处于起步状态,应然与实然的差距显现明确企业责任的迫切性。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是基于其合作主体角色主观认识和客观能力的,在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开发过程或课程产品形成中的回应和实际付出,具有经济效益和社会正义的统一性,是企业作为社会公民道德和利益的内在依从。责任的生成源于政府的权利赋予、企业的经济动力和能力基础,以及职业院校的迫切需求和社会协同治理机制的形成。另一方面,作用对象的特定性、责任边界的明晰性以及影响因素的多样性,又决定了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有限性。根据责任内容划分的基本原则和功能导向的划分依据,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主要有导向责任、供给责任和协作责任,三种责任自成一体并形成责任内容的基本框架。导向责任集中体现为培养质量确认及反馈,通过需求导向、标准导向和评价导向实现;供给责任体现为技术技能积累和提供,通过提供智能形态、实体形态和工艺形态技术技能实现;协作责任体现为专业课程的设计与实施,通过专业理论课程中的辅助性协作、专业实践课程中的主导性协作和理实融合课程中的对等性协作实现。目前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履行处于起步阶段,校企合作程度较浅且覆盖面较窄,同时企业内在动力不足、认识及行动存在较大落差。这除了经济区位、产业结构、社会文化等外部因素影响外,也受制于企业行业分类、技术类型、所有制形式、所处发展阶段和实际规模等自身因素影响。为推动校企合作课程开发有效、有序发展,从企业履责意愿角度,需进一步激发企业内在动力、协同多种外部力量、增强企业自身基础能力;就责任实现机制而言,需进一步构建基于法定性契约的校企合作机制,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连接作用,推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走向课程治理,建立有效的企业履责评价与激励制度;对履责环境的优化,需推动劳动力市场环境的良性发展,引领文化环境的认同与接纳。

李湘豫[5](2013)在《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世界旅游业的快速蓬勃发展和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不断推进,国家提出要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文化旅游业的地位和作用也日渐重要。社会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要求必须加强对传统文化的保护和开发,形成现代文化产业并推进社会经济进步。佛教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事关民众基本权利、国家稳定和社会和谐,河南省是宗教文化大省,在建设中原经济区的国家战略背景下,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然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带来诸多消极影响,过度开发和恶性竞争的现象大量存在,甚至严重地破坏了当地的生态环境,从旅游业中获得收益无法弥补付出的代价,旅游业发展急需科学理论的指导,特别是针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来说,更需要探索并构建符合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实际的理论体系。国内外学者运用多种科研方法对宗教文化旅游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丰富了旅游学科的内容,但现有研究多囿于社会学领域,很少涉及经济学和地理学的相关知识。特别是中国的宗教文化旅游研究,尽管取得了一系列科研成果,然而缺少系统的理论支撑和数量化分析,多为宽泛的基础理论和宏观层面的描述,方法比较单一,多选择单个景区或者特定区域作为研究范围。针对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研究更是寥寥无几。因此,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构建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体系,以机会平等、成果共享作为开发的根本指导思想,使佛教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相互协调、平等发展,通过佛教文化旅游各子系统的包容性增长,推进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科学开发。佛教文化资源具有丰富的旅游价值、社会价值、经济价值,促使各利益主体争相开发本地旅游资源,给资源所在地带来了正反两方面的影响。包容性增长理论用于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立足于贫困和不平等增长的现实,旨在缩小和解决不断拉大的人均收入差距,按照发展机会平等和共享增长成果的原则,尊重和实现旅游系统内各子系统主体的利益诉求,统筹谋划和布局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建立并健全政府和社会协调管理的机制,最终实现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包容性增长。论文总体上分为理论和实证两大部分。理论分析论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必要性和合理性,通过文献梳理、社会调查、计量分析、ASEB栅格分析等方法,把握现有宗教文化旅游相关研究进展、科学方法、成绩和不足等,引出本研究的切入点;综合阐述了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的理论基础,包括开发理论、价值理论和包容性增长理论;结合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评价,全面客观地分析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成绩和不足,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包容性增长理论体系。实证分析论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可行性,以河南省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为例,分别按照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通道系统、资源地系统、市场开发系统、旅游支持系统,运用GIS、数量分析、社会调查访谈、社会学分析、规范分析等方法,全面探讨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现包容性增长的机制和途径。论文的主要结论有:⑴构建了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框架,并运用于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实践中,探索了通道系统、资源地系统、市场开发系统、支持系统等子系统的包容性增长机制。⑵立足于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调研和数据分析,运用GIS方法,发现了“一带四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特点,构建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信息系统,实现通道系统的信息通畅。⑶基于社会调查数据,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发现了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居民感知的多样化特点,提出并打造五个河南佛教文化主题旅游板块,实现资源地系统相关主体发展机会平等。⑷运用ASEB栅格法,分析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现状,提出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的形象定位“佛教之源、文化河南”,开发旅游产品,进行市场推广,以期实现各利益主体的平等发展、福利普惠。⑸基于包容性增长理念,加强支持系统各部门间的协调合作,完善有效的监督管理体系,实现利益共享、责任共担。在长期关注佛教文化旅游发展的背景下,本文以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为例,将包容性增长理论应用于区域旅游开发,为区域经济的发展进行一种理论和实践的探索;基于大量第一手调研,运用经济学、地理学的科学方法,与社会文化学相结合,发现了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的空间分布特点。但对包容性增长理论与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的系统性、逻辑性、实践性论证还不透彻,研究区域宏观性较强等等,需要后续进一步研究和完善。

么红杰[6](2012)在《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文中认为科技发展规划,是政府对未来科技活动进行资源配置的重要依据,体现了政府对科技发展前景及科技影响经济社会发展程度的战略预期。从1958年内蒙古自治区科学工作委员会成立以来,内蒙古一直不间断地分阶段进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研究制定工作。与国家已经制订和实施了8个专门的科技发展规划基本保持一致,内蒙古至今制定和实施了4个科技发展五年计划,3个科技发展中长期规划,对不同时期科技事业的健康稳步发展起到了指导和推动作用。回顾自治区成立以来内蒙古科技规划编制和科技事业的发展历程,大体上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自治区成立到改革开放(1947—1978),以“奠定基础,重点发展,迎头赶上”为目标,迅速建立起了强大的科研基础和完善的科研体系,这期间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改革开放后分为三个阶段,每个阶段呈现着不同的发展特征。第一阶段确立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指导思想和“面向、依靠”的战略方针,努力破除经济与科技脱节的旧体制,先后制定了《内蒙古自治区“七五(1986-1990)”科技发展纲要》;《内蒙古自治区“八五”(1991-1995)科技发展规划》。第二个阶段通过实施“科教兴区”战略,确立“创新、产业化”指导方针,调整科技基础结构,建设区域创新体系。1996年,颁布了《内蒙古自治区科学技术条例》;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建设创新型省区的战略目标,出台了《关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的决定》、《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的若干政策》。第三个阶段通过探索具有自治区特色的自主创新之路,努力建设创新型内蒙古,经济增长方式向创新驱动型转变。2006年,自治区党委、政府在《关于进一步加快科技发展的决定》中首次提出建设创新型内蒙古,把向建设创新型内蒙古努力作为面向未来的总体策略。按照“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这一方针,自治区编制了《内蒙古自治区中长期(2006-2020)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五十年来,在国家宏观科技政策的大背景下,内蒙古自治区科技事业顺应经济发展背景、科技发展面对的主要矛盾、科技发展目标任务以及科技工作指导方针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的变化,不断深入认识和正确把握区情,始终以制订、完善、实施科技规划作为科技战略发展的载体,引领科技事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努力实现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由“促进”到“支撑”,由“推动”到“引领”的历史性转变。但在科技规划实施过程中,内蒙古仍然存在重设计决策、轻执行评估;重行政指令、轻市场指导;重省市级层面的科技战略、轻旗县级层面等问题。特别是在科技规划实施绩效评估过程中,由于涉及面广、评价原则、方法较难把握、没有专项资金支持等原因,虽然内蒙古在科技发展规划的编制方面投入了大量人、财、物力,但对于科技发展规划后续的执行、执行过程中的评估、评估之后的改进和动态更新与修正,以及何时以何种方式来终结则关注不够,尤其是缺少对科技规划整体实施效果的评估,使得花费了很大精力制订的规划在指导科技实践和进步方面发挥的效力有限。本文在查阅大量资料、内部辑刊等史料的基础上,开创性地综合回顾与总结了内蒙古科技规划五十年的发展历程,这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也是前人没有做过的工作,对研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科技政策史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同时,本文通过借鉴其他区域科技政策绩效评估的理论与方法,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建立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估的可行性路径选择与方法模型,为决策层今后树立开展科技规划绩效评价的理念提供了科学论证和方法选择。根据绩效评价结果,进而提出通过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建立健全科技评估规章制度和系列评估专业规范,加强评估方法的研究;加强科技评估环境建设,系统地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等措施加快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步伐的建议。

王雪原[7](2008)在《基于科技计划的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系统优化研究》文中指出科技全球化和知识经济的发展,使科技创新能力成为衡量国家及区域综合竞争力的核心。由于作为科技创新重要保障的科技创新资源具有衰退性与稀缺性,因此利用科技计划促进科技创新资源的优化配置与有效利用已成为各国或区域政府支持科技创新的重要战略手段。在科技计划管理改革探索中,亟需一套系统的理论与方法为其提供有效支持。因此,研究与设计基于科技计划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理论与方法,促进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具有重要理论与现实意义。本文在对国内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相关理论、方法以及科技计划管理相关问题研究脉络进行系统分析的基础上,界定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综合分析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系统的概念、要素、特征、结构、功能以及结构与功能的作用机理,揭示科技计划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与实现过程,构建基于科技计划的配置系统结构优化理论框架,提出理论核心思想与配置系统结构优化规则,并从实际管理与应用角度设计配置系统结构优化管理模型。从配置主体与配置系统目标角度出发,以企业科技活动行为、高校科技活动行为、科研院所科技活动行为、政府科技活动行为以及配置系统运行效果作为五个潜变量,分别以不同配置主体的科技人力资源与财力资源投入作为潜变量的测量指标构建结构方程模型,在对数据进行综合处理与拟合优度及信度、效度检验的基础上,得出配置主体之间的影响程度以及各配置主体对配置系统运行效果的作用与影响方式,据此提出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模式。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资源客体的优化配置方法体系,基于主导产业理论,提出科技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设计量化选择指标体系,给出指标采集与计算方法;基于增长极理论,提出科技辐射区的选择原则,利用反映其特征的科技优势、科技创新资源利用效率以及反映科技发展区特征的科技发展速度构建科技计划优先支持地区的三维选择模型;同时,运用运筹学理论思想,构建了科技经费的项目优化配置模型。利用系统动力学思想,在分析配置系统因果关系的基础上,构建系统动力学模型,并确定灵敏度分析的对象,为系统综合优化提供方法支持。利用分形理论,从系统结构分布特征与规律入手,构建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分形评价模型。基于“按照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方向推进科技计划管理改革”的思路,提出优化科技计划体系和完善科技计划过程管理等策略;基于产学研联盟、产业集群、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在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方面的独特优势,提出利用科技计划推动产学研联盟与产业集群发展和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促进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与策略;并从客体结构优化视角,提出优化科技人力、财力、物力及信息资源配置的有关策略。在上述研究基础上,以黑龙江省为实证研究对象,分析其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现状,选择六大产业重点支持领域与地区,确定黑龙江省配置系统敏感变量和综合优化方式,并对黑龙江省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效果进行评价,提出黑龙江省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有关对策。本文对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系统结构优化理论、方法与策略体系的研究与设计以及对黑龙江省的实证研究,可为我国各区域科技计划管理的科学化、制度化和规范化,以及提高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配置效率和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提供先进的理论指导和科学的方法支持。

张伟[8](2004)在《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研究 ——以上海市农工商现代农业园区为例》文中研究指明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在中央将农业、农村、农民“三农”问题提到历史新高度、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的关键历史阶段,我国明确提出要进一步提高科学技术在支撑未来现代农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在此背景上,实施数字农业行动成为各方面的共识。 数字农业是在“数字地球”的基础上提出并发展的,是21世纪新型的农业模式和挑战性的国家目标。以3S技术应用为核心的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研究是数字农业研究的突破口。近年来我国开展的以3S技术为支撑的农业GIS研究,为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奠定了良好的基础,而近年来蓬勃发展的现代农业园区成为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建设的良好示范基地。 我国近年来高度重视数字农业研究,在多年来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国家863计划于2003年开展了数字农业专项计划。上海作为我国沿海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之一,将“数字农业若干关键技术”列为2003年度重大科研攻关课题,本论文即是在该课题01子课题“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课题编号:03DZ19301;支撑下完成的。 论文共分八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问题的由来和研究的重大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论文的主要内容和结构框架;第二章是理论基础,着重分析了数字农业和农业信息化的关系,指出数字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和最高表现形式,数字农业对农业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三章是技术基础,从宏观层面上分析了数字农业信息技术框架,从中观层面上分析了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技术体系;第四章是平台的总体设计,构建了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总体框架,探讨了微观层面上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第五章是平台软件开发案例,运用当前GIS最前沿的Web Services技术,设计与开发了基于Web Services的农业信息共享安全控制案例;第六章是编码标准研究,提出了数字农业标准体系和针对农业信息资源管理、共享和查询的农业信息分类编码方案;第七章是应用示范,对示范基地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建设背景、总体设计、数据库设计、系统功能设计、农业知识整理、空间信息的互联网发布等做了详细分析和部分功能模块的开发;第八章是结论和展望,对论文的特色和创新作了总结,并对今后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设想。综上所述,围绕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这一主题,第二章到第六章作为论文的主体,分别探讨了平台建设需要解决的理论基础、技术基础、总体设计、信息共享、编码标准、应用示范等重要问题,它们彼此密切关联、环环相扣,共同构成了平台开发的整体解决模式。 在论文的研究过程中,笔者认为可以得出以下几方面的特色: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研究摘要 (1)提出了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理论基础和技术体系。在关于数字农业及其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研究中,如何描述其理论基础,国内外没有系统的研究,同时它们的技术基础和体系也众说纷纭。本文将该理论基础定位于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上,从数字农业的产生背景、内涵、内容和特点等方面都可以看出,数字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和最高表现形式,数字农业对农业信息化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论文提出了宏观层面上由农业信息网络、一农业数据库建设、精准农业技术、农业资源信息管理和农业地理信息系统组成的数字农业信息技术框架和中观层面上由地理信息系统、遥感与遥测技术、全球定位系统、虚拟现实技术、自动化农机技术、计算机网络与数据通信技术等构成的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技术体系。 (2)探讨了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总体设计和关键技术体系。立足于数字农业建设与农业信息化的长远目标,提出分层次实现的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总体框架和结构。在中观层面上的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技术体系的基础上,提出了微观层面上的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需要的10项具体的单项关键技术,即:农业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基于GPS/GPRS的移动式农业生产过程信息采集技术,数字农业GIS技术平台与各类数据采集系统的接口中间件开发,基于遥感高光谱分析技术的农业资源动态监测技术,基于GPRS/GPS的农业动态定位与指挥监控平台插件,基于GIS的智能化农业机械集散控制系统,基于GIS的农田生态环境与农产品安全辅助分析决策系统,基于Web GIS技术的市场信息发布与电子商务平台开发,基于Web Services技术的数据共享、网络安全和信息流控中间件,基于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模型的平台集成模式,它们共同构成了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关键技术系统。 (3)实现了基于Web ServiceS技术的农业信息共享安全控制案例。WebServiees是当前GIS最前沿的技术,运用基于JZEE的开发工具IBM WebsphereStudio Applieation Development 4.0(WSAD)设计与开发了基于Web Serviees的农业信息共享安全控制案例。 (4)构建了数字农业标准体系与农业信息分类编码方案。数字农业标准化是数字农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施数字农业专项行动的“人才、标准和专利”三大战略之一,也是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的基础性重要工作,目前全?

肖汝诚,郭陕云,万姜林,贺少辉,刘维宁,刘济舟,麦远俭,吴澎,李广信,陶学康,吴佩刚,李金玉,冯大斌,黄承逵,张仁瑜,钱稼茹,赵基达,郑兴灿,曹开朗,李猷嘉,李颜强,徐良,沈余生,袁建光,赵家琳,郭陕云,杜文库,万姜林,陈引川,吕善功,王怀清,王道堂[9](2004)在《2020年中国土木工程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指出 一、桥梁工程(一)国内外桥梁学科发展概况1.国内桥梁建设事业发展现状(1)工程发展概况。20余年来,我国的桥梁建设事业经历了一个辉煌的发展时期,建成了一大批结构新颖、技术复杂、设计和施工难度大、现代化品位和科技含量高的大跨径桥梁,积累了丰富的桥梁设计和施工经验。总体而言,我国桥梁建设水平已跻身于国际先进行列。斜拉桥作为一种缆索承重体系,比梁式桥有更大的跨越能力,并具有良好的力学性能和经济指

安全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10](2004)在《2020年中国安全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 一、安全的内涵与外延我国经济的持续腾飞,进一步带动了各领域的改革开放和深度参与全球化的进程。发展的现实表明,中国既难免遭遇发达国家经历过的诸如工业事故、环境恶化、职业危害、资源匮乏等传统风险,更无法回避全球化和科学技术加速发展背景下出现的新问题,诸如全球气候变化、信息安全、城市灾害、传染性疾病蔓延、食品安全、能源危机、交通拥堵等新的风险,安全问题已经成为制约改革和发展

二、“十五”攻关重点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的开发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十五”攻关重点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的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2)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和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和组织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分析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述评
    2.1 关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文献综述
        2.1.1 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演变
        2.1.2 经济发展质量的内涵
        2.1.3 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涵
    2.2 关于科技创新的文献综述
        2.2.1 科技创新的内涵
        2.2.2 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
        2.2.3 科技创新模式
    2.3 关于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关系的文献综述
        2.3.1 科技创新与经济增长数量的关系
        2.3.2 科技创新与经济发展质量的关系
    2.4 现有文献述评及对论文的启示
第三章 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分析
    3.1 科技创新的内涵界定
    3.2 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逻辑分析
        3.2.1 支撑高速度增长的传统增长动能式微的态势描述
        3.2.2 从高速度增长到高质量发展的形成条件
        3.2.3 高质量发展的内涵及特征
    3.3 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
        3.3.1 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一般逻辑机理
        3.3.2 支撑机制Ⅰ:基于生产效率的视角
        3.3.3 支撑机制Ⅱ:基于经济结构的视角
        3.3.4 支撑机制Ⅲ:基于发展方式的视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
    4.1 中国科技创新情况的历史考察
        4.1.1 科技创新指数的测度
        4.1.2 1990-2017年中国科技创新特征事实的基本描述
    4.2 中国科技创新绩效的评价方法和模型的建立
        4.2.1 综合数据包络分析方法CDEA模型的构建
        4.2.2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4.3 现阶段中国科技创新的绩效评价分析
        4.3.1 科技创新投入对科技创新产出的效率评价
        4.3.2 科技创新系统的阶段效率评价
        4.3.3 科技创新对经济发展质量的贡献评价
    4.4 近年来科技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生产效率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5.1 科技创新促进生产效率提升的理论逻辑
    5.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5.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5.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 实证分析
        5.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5.3.2 区域面板数据回归
        5.3.3 经验解释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结构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6.1 科技创新促进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理论机制
    6.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6.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6.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6.3 实证分析
        6.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6.3.2 地区面板数据回归
        6.3.3 经验解释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发展方式视角下科技创新对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支撑机制分析
    7.1 科技创新促进发展方式转变的理论机制
    7.2 计量模型构建与数据说明
        7.2.1 模型构建和指标选取
        7.2.2 描述性统计分析
    7.3 实证分析
        7.3.1 全国面板数据回归
        7.3.2 地区面板数据回归
        7.3.3 经验解释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以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对策建议
    8.1 模式转型
        8.1.1 模式转型的主要思路
        8.1.2 “一体”——国家科技创新制度体系
        8.1.3 “两翼”——中心城市与产业转型升级合纵
        8.1.4 “三方”——“研—产—区”三方联动机制
        8.1.5 “四协同”——政府、企业、高校及科研院所、市场的充分融合对接
    8.2 路径转型
        8.2.1 路径转型的主要思路
        8.2.2 科技创新主体的转型
        8.2.3 科技创新任务的转型
    8.3 政策转型
        8.3.1 政策转型的主要思路
        8.3.2 创新政策转型
        8.3.3 产业政策转型
        8.3.4 财税政策转型
        8.3.5 金融政策转型
        8.3.6 人才政策转型
        8.3.7 对外政策转型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9.1 结论
    9.2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附录 :CDEA模型求解程序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3)习近平科技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缘起及意义
        1.1.1 研究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外相关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3.1 研究思路和框架结构
        1.3.2 研究方法
        1.3.3 创新之处
第2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与理论基础
    2.1 习近平科技观的概念界定
        2.1.1 科技的含义
        2.1.2 科技观的含义
        2.1.3 习近平科技观的含义
    2.2 习近平科技观的思想渊源
        2.2.1 中国古代科技思想
        2.2.2 西方古今科技思想
    2.3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科技思想
        2.3.2 中国共产党的科技思想
第3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与基本特征
    3.1 习近平科技观的形成历程
        3.1.1 萌芽阶段(1969 年-1982 年)
        3.1.2 初步形成阶段(1982 年-1993 年)
        3.1.3 形成轮廓阶段(1993 年-2012 年)
        3.1.4 丰富发展阶段(2012 年至今)
    3.2 习近平科技观的基本特征
        3.2.1 创新性
        3.2.2 人民性
        3.2.3 时代性
        3.2.4 前瞻性
        3.2.5 开放性
        3.2.6 保障性
第4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主要内容
    4.1 科技创新观
        4.1.1 必须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
        4.1.2 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
        4.1.3 以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
    4.2 科技体制改革观
        4.2.1 推进政府科技管理体制改革
        4.2.2 深化基础科学研究体制改革
        4.2.3 完善科技奖励制度
        4.2.4 健全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4.3 科技战略观
        4.3.1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4.3.2 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
        4.3.3 优先培育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
    4.4 科技人才观
        4.4.1 激发各类人才创新活力和潜力
        4.4.2 完善有效的引才用才机制
        4.4.3 建设一支规模宏大、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创新人才队伍
    4.5 科技伦理观
        4.5.1 使科技成果更充分地惠及人民群众
        4.5.2 以绿色科技促进科技创新与生态文明建设深度融合
        4.5.3 为深度参与全球科技治理贡献中国智慧
    4.6 科技全球治理观
        4.6.1 发展科学技术必须具有全球视野
        4.6.2 提高我国在全球科技治理中的话语权和影响力
        4.6.3 发挥科技创新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作用
第5章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5.1 习近平科技观的理论价值
        5.1.1 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科技观的新境界
        5.1.2 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科技理论的新飞跃
        5.1.3 书写了新时代科技创新发展的新篇章
        5.1.4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新视角
    5.2 习近平科技观的现实意义
        5.2.1 引领新时代中国科技创新发展的根本指导方针
        5.2.2 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行动指南
        5.2.3 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遵循
        5.2.4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巨大动力
        5.2.5 为世界科技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4)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题目解读与研究背景
        1.1.1 题目解读
        1.1.2 研究背景
    1.2 概念界定与研究现状
        1.2.1 概念界定
        1.2.2 研究现状
    1.3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1.3.1 问题提出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视角
        1.5.2 研究思路
        1.5.3 技术路线
        1.5.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合理性
    2.1 企业与职业教育基本属性及内在相关性
        2.1.1 企业技术性与制度性的两重属性
        2.1.2 职业教育职业性与技术性的双重属性
        2.1.3 企业与职业教育及其课程的内在契合
    2.2 企业是职业教育的重要利益主体
        2.2.1 企业作为职业技术技能培训主体
        2.2.2 企业作为职业教育混合供给主体
        2.2.3 企业作为校企跨界合作育人主体
    2.3 企业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的角色
        2.3.1 职业教育课程本质及开发特点
        2.3.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多元主体
        2.3.3 企业是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合作主体
    2.4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任务
        2.4.1 促进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功能实现
        2.4.2 选择呈现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内容
        2.4.3 规约专用技术技能课程实施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企业参与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实然表征
    3.1 调查设计与数据来源
        3.1.1 问卷调查及样本信息
        3.1.2 文本分析与企业特征
        3.1.3 质性访谈与信息印证
    3.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中企业参与不足
        3.2.1 企业缺位
        3.2.2 浅层参与
        3.2.3 差异显着
    3.3 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课程开发处于起步状态
        3.3.1 教师参与少
        3.3.2 协作程度浅
        3.3.3 合作周期短
    3.4 校企双方主观认识存在较大差异
        3.4.1 校企双方对企业参与重要性认识不同
        3.4.2 校企双方对企业参与身份的认识不同
        3.4.3 校企双方对企业参与作用的认识不同
    3.5 校企双方合作的需求和意愿不同
        3.5.1 校企合作培养还未成为企业人才配置主要途径
        3.5.2 在导向作用发挥上企业意愿不如院校需求迫切
        3.5.3 在人财物等条件上企业意愿与院校需求不对等
        3.5.4 在协作作用发挥上企业意愿与院校需求有差异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基本蕴涵
    4.1 企业社会责任发展演化及主要性质
        4.1.1 企业承担社会责任:单一到多元
        4.1.2 企业社会责任性质:异质且综合
        4.1.3 企业社会责任概念多重分析视角
    4.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内涵
        4.2.1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基本要素
        4.2.2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效益和正义的统一
        4.2.3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道德和利益的要求
    4.3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生成
        4.3.1 权利赋予:政府法律政策推动
        4.3.2 动力激发:企业经济利益契合
        4.3.3 能力保证:独特育人资源支持
        4.3.4 空间拓展:院校育人需求拉动
        4.3.5 路径保障:校企合作机制建立
    4.4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的内容
        4.4.1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划分的基本原则
        4.4.2 功能导向的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划分
        4.4.3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内容的三维结构
        4.4.4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责任内容的有限性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培养质量确认与反馈的导向责任
    5.1 需求导向:规约培养目标确定
        5.1.1 企业需求对课程目标的规定性
        5.1.2 课程目标确定与企业需求传导
    5.2 标准导向:影响课程标准制订
        5.2.1 企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契合性
        5.2.2 课程标准制订与企业标准转换
    5.3 评价导向:促进课程完善创新
        5.3.1 企业反馈与课程评价的精准性
        5.3.2 企业评价促进课程的持续改进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技术技能积累与提供的供给责任
    6.1 智能形态技术技能供给:指向课程内容
        6.1.1 智能形态技术技能与课程内容的一致性
        6.1.2 课程内容选择与智能形态技术技能转化
    6.2 实体形态技术技能供给:指向课程资源
        6.2.1 实体形态技术技能与课程资源的多样性
        6.2.2 课程资源建设与实体形态技术技能支持
    6.3 工艺形态技术技能供给:指向课程实施
        6.3.1 工艺形态技术技能与教学过程的互补性
        6.3.2 课程实施过程与工艺形态技术技能嵌入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专业课程设计与实施的协作责任
    7.1 辅助性协作:专业理论课程
        7.1.1 参与需求调研及分析
        7.1.2 协助目标确立及细化
        7.1.3 论证实施方案及条件
    7.2 主导性协作:专业实践课程
        7.2.1 工作任务选择与提供
        7.2.2 实习实训实施与管理
        7.2.3 技术咨询与产品提供
    7.3 对等性协作:理实融合课程
        7.3.1 项目课程设计与实施
        7.3.2 工学交替实施与管理
        7.3.3 教材研发与资源建设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职业教育课程开发企业履责的主要条件
    8.1 履责意愿:调动企业参与积极性
        8.1.1 激发企业履责的内在动力
        8.1.2 协同企业履责的外部力量
        8.1.3 增强企业履责的基础能力
    8.2 履责管理:完善校企合作育人机制
        8.2.1 构建基于法定性契约的校企合作机制
        8.2.2 发挥行业协会等中介组织的连接作用
        8.2.3 推动职业教育课程开发走向课程治理
        8.2.4 建立有效的责任履行评价与激励制度
    8.3 履责环境:优化市场环境和文化环境
        8.3.1 推动劳动力市场环境的优化
        8.3.2 引导文化环境的认同与接纳
    8.4 本章小结
结语
    研究的主要结论
    研究的创新之处
    研究存在的不足
    研究的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
致谢

(5)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提出问题
        1.1.3 选题意义
        1.1.4 应用价值
    1.2 研究思路与内容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宗教文化旅游相关研究
        2.1.1 宗教文化旅游的概念和地位
        2.1.2 国外宗教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2.1.3 国内宗教文化旅游研究综述
        2.1.4 旅游业包容性增长研究
    2.2 中国佛教文化旅游研究
        2.2.1 区域佛教文化旅游
        2.2.2 佛教文化与旅游资源的关系
        2.2.3 佛教文化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2.2.4 佛教文化旅游着作
        2.2.5 佛教文化旅游新观念
    2.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研究
        2.3.1 省域总体层面研究
        2.3.2 旅游景区景点研究
        2.3.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讲解艺术研究
        2.3.4 少林寺研究
    2.4 小结:现有研究评述
        2.4.1 佛教文化旅游研究是热点
        2.4.2 区域性佛教文化旅游研究是重点
        2.4.3 省域层面佛教文化旅游研究匮乏
        2.4.4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研究不深
        2.4.5 缺乏科学系统理论
第3章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理论基础
    3.1 佛教文化资源开发理论
        3.1.1 佛教文化概述
        3.1.2 佛教文化类型
        3.1.3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类型
    3.2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价值理论
        3.2.1 审美价值
        3.2.2 生态理念价值
        3.2.3 和谐理念价值
    3.3 包容性增长理论
        3.3.1 包容性增长理论的发展
        3.3.2 包容性增长的定义
        3.3.3 包容性增长的基本要义
        3.3.4 包容性增长的框架和体系
    3.4 小结
第4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包容性增长的资源评价与开发机制
    4.1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包容性增长的资源评价
        4.1.1 旅游资源评价的基本问题
        4.1.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包容性增长的定性评价
        4.1.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包容性增长的资源定量评价
        4.1.4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ASEB分析
    4.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包容性开发现状分析
        4.2.1 开发成效
        4.2.2 现实问题
        4.2.3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包容性开发的共性问题分析
        4.2.4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包容性开发不平衡的原因分析
    4.3 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包容性增长机制
        4.3.1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包容性增长体系
        4.3.2 外部系统包容性增长
        4.3.3 内部系统包容性增长
    4.4 小结
第5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通道系统包容性增长
    5.1 基于GIS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信息系统
        5.1.1 GIS方法技术
        5.1.2 系统功能与效益
        5.1.3 获得与处理数据
        5.1.4 系统界面展示与应用
    5.2 基于GIS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域分析
        5.2.1 研究方法
        5.2.2 结果分析
    5.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空间开发分析
        5.3.1 一带四区空间结构
        5.3.2 佛教文化旅游开发空间结构设想
    5.4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通道系统包容性增长的构成及实现路径
        5.4.1 交通通道系统包容性增长构成及实现路径
        5.4.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包容性增长网络信息通道系统
    5.5 小结
第6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系统包容性增长
    6.1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系统包容性增长居民感知分析
        6.1.1 研究设计
        6.1.2 样本基本情况分析
        6.1.3 居民对佛教文化旅游影响的感知
    6.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系统包容性增长旅游类型设计
    6.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地系统包容性增长构成
        6.3.1 嵩山板块
        6.3.2 石窟板块
        6.3.3 豫西板块
        6.3.4 安阳板块
        6.3.5 南阳板块
    6.4 小结
第7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包容性增长
    7.1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包容性增长主题形象
        7.1.1 旅游形象定位
        7.1.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形象定位
    7.2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包容性增长旅游产品供给
        7.2.1 河南佛教文化圣迹游
        7.2.2 河南佛教文化艺术游
        7.2.3 河南佛教文化养生游
        7.2.4 河南佛教文化庙会游
    7.3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市场开发系统包容性增长市场运作
        7.3.1 市场定位
        7.3.2 形象传播策略
    7.4 小结
第8章 河南佛教文化旅游支持系统包容性增长
    8.1 指导思想与发展道路
        8.1.1 树立包容性增长理念
        8.1.2 践行包容性增长路径
    8.2 统筹协调与相互合作
        8.2.1 完善协调合作机制
        8.2.2 构建省域统一市场
        8.2.3 利益共享责任共担
    8.3 加强管理与完善监督
        8.3.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创建良好发展环境
        8.3.2 优化省域旅游规划,促进长远持续发展
        8.3.3 完善监督管理体系,保障健康规范发展
    8.4 小结
第9章 结语
    9.1 主要结论
    9.2 创新之处
    9.3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6)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理论层面
        1.1.2 现实层面
    1.2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3 文献综述
        1.3.1 我国宏观科技政策的研究综述
        1.3.2 科技政策理论研究综述
        1.3.3 区域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4 科技政策实施效果评估研究综述
        1.3.5 少数民族科技政策研究综述
        1.3.6 内蒙古科技规划、政策研究综述
    1.4 研究的创新与特色
第二章 建国初期,内蒙古开始全面规划科技事业
    2.1 国家确定集中科技资源解决经济建设关键问题的政策
        2.1.1 “十二年”科技规划
        2.1.2 《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十年规划》
    2.2 内蒙古自治区第一个科学发展规划《三年规划八年设想(1960——1967)纲要》
    2.3 内蒙古自治区《1961——1962年科技发展纲要》和《1963---1972年科技发展规划》
第三章 内蒙古科技事业迎来“科学的春天”,科技规划更加注重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
    3.1 国家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确立
        3.1.1 1978年全国科学大会与《全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纲要(草案)》
        3.1.2 以经济为导向的科技战略的确立——迎接新的世界产业革命的挑战
        3.1.3 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学技术体制改革的决定》
    3.2 内蒙古科技事业从瘫痪到恢复
        3.2.1 建国以来自治区召开的第一次科学大会
        3.2.2 自治区科技工作进入全面快速恢复发展时期
第四章 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三个层次科技计划
    4.1 国家提出“科教兴国”战略,加速科技进步
        4.1.1 科技体制改革进一步推进
        4.1.2 “科教兴国”战略确立
    4.2 内蒙古开始实施“八五”科学技术发展规划,科技三项改革稳步推进
        4.2.1 内蒙古科技体制改革深入推进
        4.2.2 科研机构事业费管理和科技三项费用的拨款制度改革政策
        4.2.3 技术市场管理体系基本形成,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成果丰硕
        4.2.4 农村牧区科技综合服务体系初步建立
        4.2.5 民办科技机构崭露头角,成为科技改革新的“生力军”
    4.3 内蒙古面向经济建设纵深部署3个层次科技计划
        4.3.1 星火计划与振兴农村经济
        4.3.2 火炬计划与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4.3.3 攻关计划
        4.3.4 其它相关配套科技计划与政策
第五章 构建区域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内蒙古
    5.1 国家确立以创新为主线的科技政策
        5.1.1 自主创新战略的提出
        5.1.2 科技人才体系不断完善
    5.2 科技计划集中集成,六大领域重点突破,自治区全面推进“科教兴区”战略
    5.3 建立新型科研结构和区域创新体系
        5.3.1 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总体框架及科研结构调整实施方案的出台
        5.3.2 科研机构转制攻坚战
        5.3.3 全区技术创新大会
        5.3.4 构建区域技术创新体系
    5.4 新世纪之初科技基础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5.4.1 科技生产力布局136程
        5.4.2 科技计划5226体系
        5.4.3 建设创新型内蒙古,从“科教兴区”到“科技强区”转变
        5.4.4 科技政策规划体系
        5.4.5 科技投资结构
第六章 内蒙古科技发展的经验与反思
    6.1 内蒙古科技事业五十年(1958-2008)的发展
    6.2 值得借鉴的几条经验
        6.2.1 以科技规划引领科技战略发展,不断优化科技发展环境
        6.2.2 加快原始创新步伐,充分发挥传统特色产业先发优势
        6.2.3 通过技术进步重大项目推进,加快产业结构升级转型步伐
        6.2.4 全力打造特色创新平台,重大科技创新工程取得显着成效
        6.2.5 强化高层次引进和培养,实现科技资源的跨区域配置
    6.3 有待反思的几个问题
        6.3.1 科技政策与宏观政策关联度大,宏观政策的偏差易致科技政策的盲动
        6.3.2 科技投入水平低,科技创新能力的持续提升受到制约
        6.3.3 研究开发能力仍然不高,关键技术自给率低
        6.3.4 企业创新主体作用不强,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受制约
        6.3.5 人才队伍整体水平不高,严重制约创新能力的发挥
        6.3.6 科技创新制度与环境不健全影响科技创新能力的提高
    6.4 今后的发展思路及对策建议
        6.4.1 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多元化、多渠道科技投入宏观体系
        6.4.2 在加大创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全面开展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载体的升级工作
        6.4.3 推动激励自主创新各项政策的落实,加快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
        6.4.4 强化人才引进与培养,提高科技人才队伍整体水平
        6.4.5 加强国际国内科技合作
        6.4.6 以城乡统筹协调发展的大科技观,整体推动科技资源向农村牧区延伸
第七章 内蒙古科技规划绩效评价
    7.1 科技评价综述
        7.1.1 科技评价的范畴和主要方法
        7.1.2 我国科技评价的发展
    7.2 内蒙古科技评价现状
    7.3 以“十一五”为例,基于DEA方法对内蒙古科技规划进行绩效评价
        7.3.1 决策单元的界定与评价指标的选择
        7.3.2 样本归集
        7.3.3 样本运算及分析
    7.4 内蒙古科技规划评价体系构建的建议
        7.4.1 加强科技评估制度建设,明确评估在管理中的作用
        7.4.2 加强对评估方法的研究,建立健全科技评估专业规范
        7.4.3 系统研究科技评估的组织管理,统筹科技评估环境建设
结语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7)基于科技计划的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系统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2 论文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相关理论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外研究现状
        1.4.2 国内研究现状
        1.4.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技术路线
第2章 配置系统分析与结构优化理论框架设计
    2.1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内涵与特征
        2.1.1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内涵
        2.1.2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的特征
    2.2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系统分析
        2.2.1 配置系统界定
        2.2.2 配置系统要素
        2.2.3 配置系统特征
        2.2.4 配置系统结构与功能及其作用机理
    2.3 科技计划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及实现过程
        2.3.1 科技计划优化资源配置的功能
        2.3.2 基于科技计划的资源优化配置过程
    2.4 基于科技计划的配置系统结构优化理论框架
        2.4.1 设计原则
        2.4.2 理论的核心思想
        2.4.3 配置系统结构优化规则
    2.5 配置系统结构优化管理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配置系统主体结构分析及配置模式确定
    3.1 配置系统主体结构分析方法选择
    3.2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系统的结构
    3.3 配置系统结构方程潜变量指标及数据处理
        3.3.1 潜变量指标的选择
        3.3.2 数据选择与处理
    3.4 结构方程模型的拟合及效果分析
        3.4.1 模型拟合
        3.4.2 拟合效果分析
    3.5 配置模式
        3.5.1 模式确定的依据
        3.5.2 配置模式的确定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科技计划的客体配置结构优化方法
    4.1 科技计划优先支持领域确定
        4.1.1 科技主导产业的选择原则
        4.1.2 区域科技主导产业评价指标体系
        4.1.3 区域科技主导产业评价方法
    4.2 科技计划优先支持地区确定
        4.2.1 科技辐射区的选择原则与辐射作用
        4.2.2 科技辐射区的评价方法
        4.2.3 优先支持地区选择模型
    4.3 构建科技经费的项目优化配置模型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配置系统综合优化与效果评价模型
    5.1 配置系统综合优化方法确定
        5.1.1 系统动力学方法分析
        5.1.2 配置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目的
    5.2 构建配置系统动力学模型
        5.2.1 系统因果关系分析
        5.2.2 相关变量与流图构建
        5.2.3 相关变量测算
        5.2.4 配置系统灵敏度分析对象选择
    5.3 配置系统运行效果评价模型
        5.3.1 分形评价方法选择
        5.3.2 构建分形评价模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区域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6.1 加强科技计划管理
        6.1.1 优化科技计划体系
        6.1.2 加强科技计划过程管理
        6.1.3 实施科技计划项目知识产权全过程管理
        6.1.4 促进科技创新全过程协调发展
        6.1.5 引入第三方与加强信誉管理
        6.1.6 协同发挥科技计划与市场机制配置作用
    6.2 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路径
        6.2.1 支持产学研联盟发展
        6.2.2 促进产业集群发展
        6.2.3 支持区域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6.3 基于科技计划的科技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策略
        6.3.1 科技人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6.3.2 科技财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6.3.3 科技物力资源的优化配置
        6.3.4 科技信息资源的优化配置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资源配置优化分析
    7.1 黑龙江省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现状分析
        7.1.1 科技创新资源现状
        7.1.2 资源配置存在的问题
        7.1.3 科技计划项目配置结构分析
    7.2 优先支持领域与地区的确定
        7.2.1 优先支持产业领域的确定
        7.2.2 优先支持地区的确定
    7.3 黑龙江省配置系统结构综合优化
        7.3.1 相关指标值的确定
        7.3.2 黑龙江省配置系统的仿真与分析
        7.3.3 灵敏度分析与发展趋势预测
        7.3.4 配置系统综合优化方式
    7.4 配置系统运行效果的评价
    7.5 黑龙江省优化科技创新资源配置有关对策
        7.5.1 科技计划体系设计与调整
        7.5.2 推进科技计划过程管理改革与信息化建设
        7.5.3 加快黑龙江省科技创新平台体系建设
        7.5.4 加大对科技创新与集群发展的支持
    7.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8)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研究 ——以上海市农工商现代农业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数字农业及其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
        1.3.1 国际相关研究现状与态势
        1.3.2 国内研究动态
    1.4 论文主要内容和结构框架
第二章 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
    2.1 数字农业与农业信息化的关系
    2.2 农业信息化对数字农业的基础作用
        2.2.1 农业信息化是现代农业的共同取向和世界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2.2.2 农业信息化为数字农业建设奠定坚实的基础
        2.2.3 软件技术是农业信息化的灵魂
    2.3 数字农业是农业信息化的核心和必由之路
        2.3.1 数字农业是以3S技术和农业模型为核心的庞大系统工程
        2.3.2 数字农业是虚拟化、网络化、公众化的信息系统
        2.3.3 数字农业是农业要素、过程与管理的数字信息化
        2.3.4 数字农业产生的技术背景与社会驱动
        2.3.5 数字农业对农业信息化的推动作用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的技术基础
    3.1 数字农业的基本框架与信息技术的应用
        3.1.1 数字农业的基本框架
        3.1.2 数字农业信息技术的应用
    3.2 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技术体系
        3.2.1 空间信息的类型、特点及其表示方法
        3.2.2 空间信息管理技术在数字农业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3.2.3 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技术支撑体系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总体设计
    4.1 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总体框架和结构
    4.2 平台实现的关键技术
        4.2.1 农业信息分类与编码标准
        4.2.2 基于GPS/GPRS的移动式农业生产过程信息采集技术
        4.2.3 数字农业GIS技术平台与各类数据采集系统的接口中间件开发
        4.2.4 基于遥感高光谱分析技术的农业资源动态监测技术
        4.2.5 基于GPRS/GPS的农业动态定位与指挥监控平台插件
        4.2.6 基于GIS的智能化农业机械集散控制系统
        4.2.7 基于GIS的农田生态环境与农产品安全辅助分析决策系统
        4.2.8 基于Web GIS技术的市场信息采集发布与电子商务平台开发
        4.2.9 基于Web Services的数据共享、网络安全和信息流控中间件
        4.2.10 基于中枢神经控制系统模型的平台集成模式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基于Web Services的农业信息共享安全控制案例设计与实现
    5.1 Web Services概述
        5.1.1 Web Services的产生背景
        5.1.2 Web Services的定义和特点
    5.2 Web Services体系架构
        5.2.1 Web Services模型
        5.2.2 Web Services协议栈
        5.2.3 Web Services相关标准与技术
    5.3 Web Services的实现技术
        5.3.1 Web Services平台
        5.3.2 Web Services实现架构
    5.4 基于Web Services的农业信息共享安全控制案例实现
        5.4.1 案例需求分析与设计
        5.4.2 开发工具WSAD
        5.4.3 实现过程及结果浏览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数字农业标准体系与农业信息分类编码
    6.1 农业标准化概述
    6.2 数字农业标准体系
    6.3 农业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原理
        6.3.1 农业信息标准化概述
        6.3.2 农业信息分类与编码的基本内涵
        6.3.3 农业信息分类编码的意义
        6.3.4 农业信息分类和编码的原则
        6.3.5 农业信息分类的基本方法
    6.4 农业信息分类与编码设计
        6.4.1 国内主要农业网站的农业信息分类体系
        6.4.2 中图分类法的农业信息分类编码体系
        6.4.3 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农业信息分类与编码方案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应用示范研究
    7.1 示范基地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的背景
        7.1.1 园区农业的发展为数字农业示范基地的建设提供了重要的依托
        7.1.2 上海市现代农业园区建设现状
        7.1.3 示范基地的概况与发展定位
        7.1.4 示范基地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的基础条件
    7.2 园区空间信息管理平台的总体设计
        7.2.1 总体构架设计
        7.2.2 逻辑结构设计
        7.2.3 网络结构设计
        7.2.4 软件体系结构设计
        7.2.5 平台操作模式
    7.3 数据库设计
        7.3.1 数据来源
        7.3.2 数据流程分析
        7.3.3 数据库构成
        7.3.4 数据库分类编码
        7.3.5 数据库结构设计与农业信息分类编码应用
    7.4 系统功能和界面设计
        7.4.1 功能设计
        7.4.2 客户端界面设计
    7.5 园区主要绿色农产品的农业知识整理
        7.5.1 水稻专家知识
        7.5.2 水蜜桃专家知识
        7.5.3 甘蓝专家知识
        7.5.4 白葱专家知识
    7.6 基于Web GIS的园区空间信息发布
        7.6.1 Web GIS技术发展概况
        7.6.2 互联网发布园区空间信息的技术实现
        7.6.3 基于Web GIS的园区空间信息发布实例
    7.7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结论与创新
    8.2 展望
附录
致谢

四、“十五”攻关重点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的开发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广西壮族自治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的通知[J].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公报, 2021(09)
  • [2]科技创新支撑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理论与实证研究[D]. 梁炜. 西北大学, 2020(07)
  • [3]习近平科技观研究[D]. 姚科敏. 武汉理工大学, 2020(09)
  • [4]职业教育课程开发的企业责任研究[D]. 黄晓玲. 天津大学, 2019(06)
  • [5]基于包容性增长理论的河南佛教文化旅游资源开发研究[D]. 李湘豫. 河南大学, 2013(04)
  • [6]内蒙古科技规划研究(1958-2008)[D]. 么红杰.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2(07)
  • [7]基于科技计划的区域科技创新资源配置系统优化研究[D]. 王雪原. 哈尔滨理工大学, 2008(04)
  • [8]数字农业空间信息管理平台开发研究 ——以上海市农工商现代农业园区为例[D]. 张伟. 华东师范大学, 2004(04)
  • [9]2020年中国土木工程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肖汝诚,郭陕云,万姜林,贺少辉,刘维宁,刘济舟,麦远俭,吴澎,李广信,陶学康,吴佩刚,李金玉,冯大斌,黄承逵,张仁瑜,钱稼茹,赵基达,郑兴灿,曹开朗,李猷嘉,李颜强,徐良,沈余生,袁建光,赵家琳,郭陕云,杜文库,万姜林,陈引川,吕善功,王怀清,王道堂.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下), 2004
  • [10]2020年中国安全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A]. 安全科学和技术综合专题组. 2020年中国科学和技术发展研究(上), 2004

标签:;  ;  ;  ;  ;  

“十一五”重点项目:中国可持续发展信息共享系统的开发与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