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慎用国债投资政策(论文文献综述)
胡荣誉[1](2021)在《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法律规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2020年受突然爆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给我国以及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巨大压力,因此学术界也开始针对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展开了热烈讨论。有一些学者或政客认为是否可以通过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做法和经验,通过采用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措施和手段来有减弱解国内的经济下行的压力和财政困境,但是反对的观点主要是认为,财政赤字对货币化的负面影响远远大于它所能给人们带来的经济利益,它的政策和主张严重地损害了其财政纪律,与《中国人民银行法》中“央行独立性”的规定严重不符,也与国际上所通行的货币原则不符。“财政赤字货币化”对普通大众来说,也许是个新鲜又陌生的名词,但是在经济学以及社会主义经济法律理论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概念来源已久,它主要倡导的是实现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相互结合,并以中央银行资金为基础,通过政府来推动扩张性财政政策。财政赤字货币化由于本身属于一种经济政策,它有自己的一套法律理论体系作为支撑,所以其适用必然需要具备有一定的经济、政治和法律背景,权衡各个经济政策的优劣和好坏不能只就该理论的本身而言来观察,而是应当将其投放到整个经济环境之中去考察,权衡各种各样的风险。财政赤字货币化对于我们当前的经济环境来说既非“洪水猛兽”而全盘否定,但也无需将其“奉为圭臬”而加以完全适用,通过辩证地分析历史上的数次“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实例,通过域内域外所签订的国际条约、历史实践以及我国建国前后的失败和成功的经历的横纵向比较研究“财政赤字货币化”适用的制度前提,以及如何进行法律规制以及退出路径等分析得出对我国的有益启示。当然,我们对“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适用的思考与讨论是建立在其属于“非常规政策”的前提下,即“有限制的使用”和“没有选择的最后措施”,法律规制的探讨重点首先还应当放在如何通过对目前我国已有制度的完善或者创新;此外,目前来看,这次疫情常态化的防控不属于我们所探讨的“特殊状态”或者“特殊时期”,能够用常规的经济政策解决,但是这足以引起我们对这种经济理论以及财政措施的在法律层面上的思考与讨论,使其更加具有透明性和可操作性,以便于应对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加棘手的风险和状况。当下我国正值“疫情常态化”的经济转型复苏期和《中国人民银行法》修改的关键期,我们可以在从我国的国情出发的基础上,通过借鉴国内外签订的国际条约的做法和实践经验,对在极特殊情况下适用“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制度和程序的法律规制提出看法和建议。
穆晨璐[2](2019)在《企业破产重整中债转股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对于破产的企业来说,破产重整能够帮助其暂时走出眼前的资金困境,使企业走出财务困境、重新开始经营。债转股实际上是将债务企业的债务转化为股权,其不仅可以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又可能最大限度的保护全体债权人的利益。但是由于现行法律中对债转股的规定过于原则,实践中对债转股企业的入选条件,各方债权人的债权如何实现最大限度地保护,地方政府和法院应当扮演一个什么样的角色等诸多问题还有所争议,同时不合理推行债转股,既损害了债权人的利益,也违背了为国家经济的发展注入新动力的初衷。如何从理论和法律层面正确理解和把握企业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企业入选条件、债权人权利保护及其限制,地方政府与法院的定位,本文通过理论与案例分析,对企业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相关问题进行研究。从对债转股的基础理论分析切入,回溯历史上各国债转股的经验做法,梳理了债转股的法理基础,分析了债转股的基本要求,并从操作流程上加以规范。通过案例引出司法实践中普通债权和担保债权人存在的冲突与矛盾,总结当前债转股在权利保护方面存在的问题与成因,通过参考各类法规文献,分析在债转股进程中政府强制干预与法院的强制批准问题。文章最后从实体与程序角度提出对企业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完善建议。通过规范重整程序中的方案内容和通过方式,加强对债权人特别是银行债权的权利保护。通过立法修法规制地方政府在债转股中的行政权力,明确地方政府在债转股中的定位。法院在审查重整计划时,除计划本身外,还应对企业经营潜力,债权人的意见进行充分考虑,同时兼顾社会责任,慎用强制批准的权利。确定重整程序的适用标准,防止重整程序被限制或滥用。
谈笑[3](2018)在《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简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指从鸦片战争始,经晚清、中华民国北京政府、中华民国南京政府,直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一百年间,由中国政府、各地方政府、中国政府各部门、由政府所有或得到政府担保的官办(国有)公司等为代表的主体与外国银行、中外合办银行、国际银行团、以银行为主要参与方的国际辛迪加以及代表外国银行(财团)的个人等外国私人之间确定、变更、终止权利义务关系的意思表示一致的法律行为。绪论部分主要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定义及研究意义,指出其与近代条约制度的关系,认为研究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需要涉及到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国家契约、国际贷款协议、BOT特许协议等现当代法学概念。并从历史、法律、经济三个方面阐述本论文的研究创新之处。同时回顾了近代以来关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研究状况。第一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分析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中外主体性质和类别。并根据该法律关系客体和内容的不同组合,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法律关系分为借款、工程建设、合伙、买卖、租赁、特许经营等类型。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属于包含涉外因素、公法因素、经济因素的私法契约。第二章将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进行法理概念上的比较,讨论契约与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准条约、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近代条约体系的关系。并从法的形式(分为法的渊源、法的分类、法的效力);法律关系(主体、内容与客体);法的实施(法的适用、法的遵守、法律责任)三大层面进行系统比较。指出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所隐含的极为复杂的法律原理。第三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分为晚清时期、民国北京政府时期和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三个阶段,介绍各个时期契约订立的时代背景,契约特点以及演变情况。第四章分析契约主体外国银行在近代条约体系下的特殊法律经济地位。指出近代在华外国银行与国际政治、领事裁判权、中国国内经济金融政策的关系,认为其优势地位的取得与近代条约制度密不可分,属于近代历史上在中国经营货币信贷业务的外国私法人,而不是受中国法律管辖的内国法人。第五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的复杂关系。在广义上,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的订约行为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国际关系的影响。从狭义上看,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受到近代中外条约关系的直接制约,属于近代条约制度的一部分。第六章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契约的过程。分为中方决策、外方决策、中外交涉三个层面。指出中方政府政治决策和外方企业市场决策的特点,并分析近代中外交涉交易的过程和特点。第七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核心部分——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根据法学、经济学的有关理论,对近代外国银行与中国政府订立的国际贷款契约进行分类整理,对契约的结构、条款进行解剖分析,指出近代国际贷款契约的发展变化和特点。第八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重点分析近代铁路投资领域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订立的国际工程建设契约。指出其类别、条款和有关特点。第九章论述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类型之一——近代中外合资合作经营契约。对其定义、类别、条款及内容特点进行分析。第十章以1887年李鸿章与美国费城辛迪加订立的中外合办华美银行契约事件为例,论述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财团)进行经济合作,在国际与国内,政治与经济各个方面所受到的影响,展示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活动所面临的困难处境。
刘爽[4](2017)在《中国国债市场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国债市场自建立以来,有力地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对于政府来说,国债市场不仅是筹集建设资金、弥补财政赤字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更是政府运用财政政策,进行宏观调控的工具;对于中央银行来说,国债市场是进行公开市场操作,实施货币政策的工具;对于一般投资者来说,国债市场为其提供了安全、可靠的投资渠道;对于证券市场以至整个金融市场,国债市场提供了基准利率,发挥着基础信息的引导作用。因此,一个高效、开放、统一的国债市场,有利于金融市场的稳定运行,进而促进经济协调发展。一直以来,国内外理论界对资本市场特别是股票市场效率的研究较多,而对国债市场效率尚没有形成系统的、富有逻辑的研究内容。并且,在现有的对国债市场效率的研究中,大多以定性研究为主,缺乏定量分析,其结果缺乏说服力。因此,本文试图明晰国债市场效率的内涵,通过实证分析从不同角度度量国债市场效率,进而分析我国国债市场效率较低的原因,为提高国债市场效率、完善市场建设提供政策建议。首先,本文回顾了国内外有关证券市场、国债市场效率的相关研究。梳理了现有文献中对国债市场效率内涵和外延的界定,回顾了以往对国债市场效率的影响因素、市场效率测量方法和提高效率途径的研究。本文对国债市场效率理论做了较全面的探讨,揭示了市场微观结构理论、有效市场理论、国债管理理论等对国债效率分析的重要性,结合国债市场功能的研究对国债市场效率的内涵做了新的定义,探讨了国债市场效率的评价标准和国债市场效率的作用与意义。其次,我国国债市场发展中的制度变迁对国债市场的效率有着重大影响。因此本文回顾了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意在从历史过往中找出我国国债市场效率问题的渊源和它们对国债市场现状的影响。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尤其是初期是强制性制度变迁的产物,对其后的市场效率有着巨大的影响。理解了这一点,对我国国债市场效率方面一些问题的产生可以有更清晰的了解。第三,从微观角度分析我国国债市场效率。国债市场效率主要体现在市场流动性、市场波动性和市场有效性等三方面。本文建立流动性的衡量指标,对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做了市场深度和宽度分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了影响市场流动性的种种因素,并针对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较低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对国债市场波动性和有效性的研究中,本文运用计量经济学理论和相关模型,在数据来源分析和数据描述的基础上,进行实证分析,进而得出了相应结论,并探讨这些结论能给予我们的启示。第四,我国国债市场效率问题,不仅仅是市场自身运作的问题,更是和经济体制、相关市场息息相关。所以本文较为系统地分析了影响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主要因素。例如法制环境和监管体制,交易机制和衍生品市场,投资者结构和统一市场等。并在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改进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对策。完善国债市场的法律法规和规范监管体制,是提高国债市场效率的基础性工作,其重要性不言自明。在市场操作层面,完善交易机制,尤其是完善做市商制度,可以有效提高市场流动性。推进市场分层,建立合理的国债市场结构,也对国债市场效率有着重要的影响。同时应继续改善投资者结构,培育合格的机构投资者和长线投资者,扩大境外投资者的类型和规模等。完善的国债衍生品市场对国债现货市场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所以应通过一系列制度安排,促进国债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本文主要的结论和政策建议如下。1.本文认为我国国债市场建立和发展初期的制度变迁,是由政府主导的、自上而下的强制性制度变迁。它能够减少实施成本,高效率地建立起国债市场并运行,但也带来了一些制度缺陷,对市场效率带来了负面影响。在强制性制度变迁带来的制度安排投入运行时,应考虑制度安排与制度环境之间的协调问题,否则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内会带来市场效率的缺损。2.在对运行效率的流动性分析中,通过对市场宽度和深度的分析,可以看出国债各个子市场的交易规模极不平衡,交易规模的增长不但与发行规模的增长有关,也与市场的投资者结构相关。以换手率为测度指标的银行间市场要高于交易所市场。我国国债市场的流动性与发达国家和亚洲成熟市场相比,仍有不小的差距。通过对市场波动性的分析,可以看到银行间国债市场和交易所国债市场的国债指数具有显着的波动“集聚效应”,且波动对市场走势反应较慢,说明对宏观信息的吸收能力有待增强。两个市场波动性都存在非对称效应,非对称效应使得市场波动性扩大。通过实证检验,我国国债市场收益率变动与各个经济变量之间存在长期均衡关系,但不同的因素对国债市场的影响和作用点不一样。3.在对市场信息效率的检验中,进行了市场有效性检验,结果表明不同市场时间序列存在明显的自相关现象,且方差比统计量显着不为1。均不符合随机游走的假设。由此得出结论,无论是国债市场整体,还是国债市场的两个子市场均未达到市场弱式有效。在国债两个子市场的市场联动性方面,本文的实证检验证明,银行间国债市场和交易所国债市场的价格走势并不趋同,说明了价格差没有引发投资者在两个国债子市场中套利,或者说两个子市场中国债价格对供求关系的反映并不一致,市场是低效率的。4.本文在对影响国债市场效率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以下的政策建议。(1)完善国债市场立法和监管体制。完善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提高国债市场适用的法律层级,建立基础性法律和专门性法律构成的完备的法律体系。健全监管体制,制定专门的监管法规,明确监管的统一规划,并完善市场的监管机制。(2)促进国债发行的市场化进程,创新发行制度和发行机制。除了继续完善已推出的预发行和续发行外,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国债换券、本息分离债券的适时推出,通过国债一级市场的创新发展,助推二级市场效率的提升。(3)完善国债市场的架构。重点是实行市场分层,即建立起交易商之间的市场,解决市场扁平化问题。(4)加强市场交易机制的建设。要建立做市商之间的市场;增加做市商数量,丰富做市商种类;给予做市商政策扶持;加强监管机制建设,完善资信评估制度。(5)改善投资者结构。要丰富投资者类型,培育长线投资者,发展国债投资基金,改变商业银行占比过高,导致流动性减弱的现象。同时积极扩大境外投资者的类型和规模。(6)推进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改善投资者结构,推动商业银行和保险机构进入国债期货市场,促进市场规模的扩大;丰富国债期货品种,满足投资者保值和避险的需求;促进现货市场的价格发现和流动性水平的提高。
戴序[5](2011)在《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外汇储备经历了自建国以来至改革开放之初的存量短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的不断增长,以及二十一世纪第一个十年的飞速膨胀,实现了外汇储备的巨大累积规模。截止到2011年上半年,我国外汇储备已经逼近3.2万亿美元,在中国6万多亿美元的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超过50%,在过去的五年中一直是世界第一储备大国。一方面,中国的巨额外汇储备成为中国防范和化解国际金融风险、实现国际收支均衡、增强人民币汇率弹性,以及提升中国国际地位的重要财富保障;另一方面,自二十一世纪以来,中国外汇储备以年均30.85%的速度不断增长,加剧了外汇储备规模管理和投资运营的风险,对中国外汇储备的投资组合安排和保值增殖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中国外汇储备问题不仅成为中国货币当局和经济学者们齐相争议的热点,而且也成为国际社会特别是美国等债务危机国极为关注的领域。本文正是在此背景下,以马克思和凯恩斯的货币资本化理论为指导,考察了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主要模式的风险与收益特征,试图提出优化外汇储备保值增殖模式的政策建议。论文第一章阐述了中国外汇储备的累积历程与累积渠道。中国外汇储备由存量短缺到不断增长再到超规模膨胀的累积历程,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中国国民经济不断发展壮大、中国对外贸易不断开放增长、国际资本流动不断青睐中国的成长路径。如何处置这巨大规模的外汇储备财富,对中国而言一直是一个“甜蜜的烦恼”,它不仅引发了中国学者关于外汇储备过剩问题的争论,促进了中国货币当局由消极储备管理逐步向积极储备管理的转变,而且也带来了以美国为首的发达国家对中国的不满和忌惮。本文认为中国外汇储备多并不是主要问题,因为货币的资本运动本来就是无限的,对中国而言,最关键的问题就是如何通过外汇储备资本化的投资模式,让外汇储备的保值增殖无限地进行下去。论文第二章论述了马克思和凯恩斯关于货币资本化的经典理论,并梳理了当代外汇储备资本化的有关理论。马克思的货币资本化理论基于货币使用价值的视角告诉我们,外汇储备作为一国官方货币当局所管理的特殊货币,也同样具有货币的资本属性,通过外汇储备的投资运用而使外汇储备增殖的过程就是外汇储备的资本化。凯恩斯的货币资本化理论则基于贸易顺差的视角告诉我们,一国官方货币当局只有拥有贸易顺差或国际收支顺差,才能累积外汇储备;累积的外汇储备只有作为对外投资的资本,才能形成更多的利润,才能使国家实力进一步增强。两位经济大师的理论跨越时空不谋而合,为我们今天研究中国外汇储备的保值增殖问题开了理论先河。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多元化投资,体现了马克思和凯恩斯货币资本化理论在中国外汇储备运营中的发展应用。我国目前的外汇储备运营依据马科维茨的投资组合理论已经建立了多元化的投资组合,下一步需要做的就是如何优化外汇储备资本化的多元投资组合。所以,接下来的三章内容都是探讨外汇储备的投资模式。论文第三章研究了中国外汇储备投资美国证券的模式。通过分析指出,美国国债和以“两房”债券为代表的美国机构债券在中期内仍然分别是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首要渠道和辅助渠道。对储备投资国中国来说,上述渠道带来了外汇储备证券投资的收益;对储备融资国美国而言,上述渠道最终以美元回流美国的方式,充分体现了中国对美国经济发展所做出的巨大贡献。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和第一进口大国,中国不仅直接为美国融通了大量外汇资金,而且间接为其提供了大量商品和资源,使得美国经济能够透支消费、举债发展,使得美国的生产和就业能够保持稳定,使得美国居民能够享受着比我们优越数倍的生活质量。论文第四章研究了中国外汇储备投资主权财富基金的模式。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模式应该作为投资美国证券以外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重要新型模式,中国政府需要提高对其进行外汇储备注资的比例,使之成为外汇储备投资高风险、高收益资产的主要投资平台。论文第五章研究了中国外汇储备的其他投资模式,包括投资黄金和金融衍生产品、参与区域货币合作及发挥内外支持效应。首先,中国要重视黄金特有的保障优势,将“外汇储备转化为黄金储备”作为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主要补充渠道。要改变中国目前存在的黄金“规模有余、比例不足”的问题,提高外汇储备投资黄金的比例,并通过开创黄金外汇联系产品、采取激励国内居民持汇及“以汇炒金”等政策措施,实现“藏汇于国”与“藏汇于民”的外汇储备双轨制运营。其次,外汇储备投资金融衍生产品可以作为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一般补充渠道。中国政府应该在建立我国人民币外汇衍生产品国内市场的基础上,遵循资本和金融账户有序渐进开放的步骤,逐步放松投资金融衍生产品的严格限制,设定外汇储备投资金融衍生产品的投资基准,充分发挥金融衍生产品投资对外汇储备分散风险、获取收益的作用。最后,中国也要通过外汇储备积极参与区域货币合作,推动人民币由区域化向国际化发展,使中国在“亚洲区域外汇储备库”的运行中成为举足轻重的领导国;要将外汇储备配置到国内重点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领域,直接支持国内实体经济实现较高的国际交易回报,间接提高外汇储备投资的资本化收益;还要发挥外汇储备的国际融资作用。中国认购欧洲主权债务危机国的国债,认购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救助全球金融危机而发行的国际金融机构债券,无不彰显了中国在外汇储备资本化过程中是一个负责任的长期投资者,在促进区域经济和国际经济发展过程中是一个不断崛起的经济大国,在救助欧美主权债务危机和全球金融危机过程中是一个值得信赖的仁义之邦。论文第六章论述了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风险。外汇储备资本化是一把“双刃剑”,它既可以通过各种投资模式赢得收益,又面临着各种投资模式的资本化风险。外汇储备的规模累积会导致持有储备的财务成本和货币政策目标实现的风险;外汇储备的投资运营会面临诸如汇率风险、利率风险、流动性风险及信用风险等外汇储备风险;全球经济发展的不稳定又进一步加剧了上述风险。全球金融危机的爆发、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的恶化、美国主权债务上限的提高以及许多发达国家主权信用评级的下调,使得我国投资美国债券和欧洲债券的外汇储备风险进一步深化。因此,中国应该建立一个多层次、多元化的外汇储备风险管理框架,有效降低或分散外汇储备资本化的风险,实现风险约束下的外汇储备保值增殖,促进中国、美国乃至全球经济的和谐发展。
魏杰[6](2009)在《中国启动内需如何着力》文中研究指明全世界保经济增长基本上都是国家及其央行加大投资和增加货币供应,我国当然也不例外。这两大举措对于保增长是非常有意义的,但使用这两大举措必须谨慎,否则,就有可能在两三年后带来严重
魏杰[7](2009)在《关于我国目前保经济增长的几个争议问题》文中研究说明我国目前的经济增长速度过速下滑是因为总需求不足而引起的,而总需求不足又是因为出口需求急剧萎缩而引起的。目前要通过启动内需而保增长,就必须要有效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应该更多地注重运用财政政策,而慎用货币政策,信贷性消费仍然是我们启动消费的重要举措。保增长的实质,是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从出口导向型经济增长方式,转向内需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不能从出口导向型转向投资拉动型经济增长方式,要启动消费,就必须改变收入分配结构。
魏杰[8](2009)在《当前启动内需与宏观经济政策的着重点》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要通过启动内需而保增长,就必须有效调整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本文通过多方面分析,指出当前在我国启动内需的宏观经济政策调控中应该更多地注重运用财政政策,慎用货币政策,并就如何更加有效地运用财税政策提出相关建议。
李育材[9](2005)在《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促进林业资金和项目管理 保障林业六大工程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文中研究表明
李育材[10](2005)在《以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进一步加强林业资金和项目管理工作保障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全国林业计划财务暨资金管理会议上的讲话》文中认为
二、慎用国债投资政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慎用国债投资政策(论文提纲范文)
(1)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法律规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问题审视 |
(一)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法律缺陷 |
1.与央行独立性原则要求存在冲突 |
2.赤字货币化破坏法律和财政纪律 |
(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财政风险 |
1.财政赤字货币化可能导致恶性通货膨胀并使经济陷入恶性循环 |
2.主权货币约束导致主权债务危机 |
二、“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实践及法律规制 |
(一)域外央行支持财政的实践 |
1.财政赤字货币化的直接应用 |
2.财政赤字货币化的间接应用 |
3.财政赤字货币化的典型法律规制 |
4.小结 |
(二)我国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实践及法律规定 |
1.解放战争时期国内公债 |
2.国内历史上采取变相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决定 |
3.小结 |
三、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对我国的启示及其法律规制的构建 |
(一)财政赤字货币化对我国制度的启示 |
1.加强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灵活配合度 |
2.增强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 |
3.完善我国国内已有的经济法治体系建设 |
(二)采取赤字货币化政策的法律规制构想 |
1.明确特殊情况下采取赤字货币化的制度前提 |
2.完善财政赤字货币化实施的监督机制 |
3.设定财政赤字货币化的规模及退出机制 |
4.设立违反规定的责任机制,发挥法律制裁作用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企业破产重整中债转股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
1.1.1 问题的提出 |
1.1.2 我国债转股的立法现状 |
1.1.3 债转股立法后的实施情况 |
1.1.4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内研究现状 |
1.2.2 国外研究现状 |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
第二章 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理论问题 |
2.1 债转股的源起与发展 |
2.1.1 英国的南海公司是债转股的最早实践者 |
2.1.2 法国密西西比公司将政府债务进行债转股 |
2.1.3 荷兰土地公司对自身债务进行债转股 |
2.1.4 美国债转股的国际实践 |
2.1.5 日、韩等国的债转股 |
2.2 债转股的概念与分类 |
2.2.1 债转股的概念 |
2.2.2 债转股的分类 |
2.3 债转股的法律性质 |
2.3.1 代物清偿属性 |
2.3.2 股权投资属性 |
2.4 破产重整程序中债转股的特点 |
2.4.1 债转股受集体清偿程序的限制 |
2.4.2 债转股双方当事人具有被动性 |
2.4.3 债转股方案的司法干预性 |
第三章 我国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基本要求 |
3.1 我国债转股的类型 |
3.1.1 政策性债转股 |
3.1.2 市场化债转股 |
3.2 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基本原则 |
3.2.1 坚持市场运作,政策引导的原则 |
3.2.2 坚持遵循法治,防范风险的原则 |
3.3 破产重整债转股企业的入选条件 |
3.4 破产重整债转股的模式 |
3.4.1 增加注册资本模式 |
3.4.2 股权让与模式 |
3.5 破产重整债转股的操作流程 |
3.5.1 前期准备 |
3.5.2 协商谈判 |
3.5.3 股权存续 |
第四章 破产重整中债转股的法律问题 |
4.1 可以进行债转股的债权范围 |
4.2 债权人的权益保护问题 |
4.2.1 普通债权与担保债权人的利益冲突问题 |
4.2.2 债权人被重整程序边缘化的问题 |
4.2.3 银行债权进行债转股的法律制约 |
4.3 地方政府和法院的强制干预问题 |
4.3.1 地方政府的强制干预问题 |
4.3.2 法院的强制批准问题 |
第五章 完善我国破产重整中债转股法律制度的建议 |
5.1 银行债权进行债转股的完善建议 |
5.2 加强破产重整债转股中债权人的权利保护 |
5.2.1 规范重整程序中的方案内容 |
5.2.2 明确破产重整中债转股方案通过的方式 |
5.3 明确地方政府在破产重整债转股中的定位 |
5.4 明确地方法院在破产重整中债转股方案批准和执行中的地位 |
5.4.1 慎用重整计划的强制批准 |
5.4.2 防止重整程序被限制或滥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3)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一节 定义及研究意义 |
一、定义及有关概念解释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近代中国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综述 |
一、1949年前政府涉外经济契约有关研究 |
二、1949年后近代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研究 |
三、小结 |
第三节 研究创新 |
一、研究内容创新 |
二、研究方法创新 |
第一章 中外间银行契约的法律关系 |
第一节 法律关系的主体 |
一、中方主体 |
二、外方主体 |
第二节 法律关系的内容与客体 |
一、借款法律关系 |
二、建设工程法律关系 |
三、合伙法律关系 |
四、买卖法律关系 |
五、租赁法律关系 |
六、特许经营法律关系 |
七、其他类型法律关系 |
第三节 法律关系的特性 |
一、公私混合主体 |
二、私法性的内容 |
三、公法性的内容 |
四、契约涉外因素 |
五、国际经济因素 |
第二章 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契约、条约之比较 |
第一节 概念辨析 |
一、契约与条约 |
二、准条约与政府涉外经济契约 |
三、政府涉外经济契约与条约体系的关系 |
第二节 法理比较 |
一、法的形式比较 |
二、法律关系比较 |
三、法的实施比较 |
第三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发展分期 |
第一节 晚清产生发展成型期(1840年至1912年) |
一、1840年至1870年 |
二、1870年至1894年 |
三、1894年至1912年 |
第二节 民国北京政府泡沫期(1912年至1927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消亡期(1927年至1949年) |
一、时代背景 |
二、时代分期 |
三、契约特点 |
第四章 近代条约体系下外国银行之地位 |
第一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地位 |
一、“治外法权银行”概念 |
二、外国在华银行与条约制度 |
三、约束外国在华银行的法律制度 |
第二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特殊地位的取得 |
一、晚清的金融商业政策 |
二、晚清及民国的银行货币制度 |
第三节 近代外国在华银行的优势地位 |
一、法律地位优势 |
二、经营实力优势 |
三、优势地位的丧失 |
第五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与国际政治 |
第一节 国际关系的影响 |
一、国际强权的基石 |
二、国际争霸的魅影 |
三、外交开路的投资 |
四、政治优先于经济 |
第二节 中外关系的制约 |
一、国际条约的直接制约 |
二、外交承认与契约继承 |
三、交战状态与契约终止 |
四、外交敌对与契约履行 |
第六章 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的订立 |
第一节 影响契约订立的因素、订约人员及交涉方式 |
一、影响订约的因素 |
二、参与订约的人员 |
三、订约交涉的方式 |
第二节 中方订约程序——以政府决策为中心 |
一、中方决策的特点 |
二、中方决策的过程 |
第三节 外方订约程序——以市场决策为中心 |
一、外方决策的特点 |
二、外方决策的过程 |
第四节 中外交易程序——经济与政治的互动 |
一、询盘 |
二、发盘 |
三、还盘 |
四、接受 |
第七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贷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演变 |
一、定义 |
二、形式演变 |
第二节 契约结构 |
一、契约首部 |
二、契约尾部 |
三、契约附件 |
四、契约正文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财务条款 |
二、管理条款 |
三、格式条款 |
第八章 近代中外间国际工程建设契约 |
第一节 定义、分类与特性 |
一、定义 |
二、分类 |
三、特性 |
第二节 契约产生背景与演变历史 |
一、舰炮与条约奠定的基石 |
二、早期国际工程建设草案 |
三、政治斗争与国际工程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性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技术及商务条款 |
四、附件和补充条款 |
第九章 近代中外间合资合作经营契约 |
第一节 定义与类别 |
一、定义 |
二、分类 |
第二节 主要条款 |
一、一般条款 |
二、法律条款 |
三、商务技术条款 |
第十章 案例研究——以华美银行契约为例 |
第一节 时代背景 |
一、举办银行的思潮 |
二、清政府内部争议 |
三、主要参与人物 |
四、“轰传世界”的华美银行协议 |
第二节 中美双方往来经过 |
一、中美合作的缘起 |
二、美方在中国的活动 |
三、中方赴美谈判 |
四、中外媒体有关报道 |
第三节 内外政治经济矛盾与契约订立 |
一、清政府内部强大的反对力量 |
二、美国政府的局外人态度 |
三、广泛的外国反对力量 |
四、失败的内部及客观原因 |
第四节 事件后续 |
结语 |
一、近代中外间银行契约是一种法律关系 |
二、同一法律现象在不同历史语境下的解读 |
三、政府涉外经济活动与政治的互动关系 |
四、终止履行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方式与结果 |
五、客观看待政府涉外经济契约的公法性质 |
六、倒影民族资本处境的一面镜子 |
附录 |
一、1887年华美银行事件稀见史料 |
(一) 李鸿章致美国国务卿巴夏的信 |
(二) 《李鸿章咨周馥盛宣怀马建忠文》英文件 |
(三) 李鸿章致美国费城商人黄腾派克的两封信 |
(四) 美国驻天津总领事致米建威的信 |
(五) 美国驻上海总领事为马建常(马相伯)开具的介绍信 |
二、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目录表 |
(一) 说明 |
参考书目 |
一、档案文献、资料汇编、文集 |
二、报刊 |
三、历史政治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四、法律经济类着作论文 |
(一) 着作 |
(二) 论文 |
五、外人论着 |
(一)中文 |
(二)英文 |
后记 |
(4)中国国债市场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本文框架及主要内容 |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
1.3.1 研究思路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与需要改进之处 |
2 文献综述 |
2.1 证券市场效率 |
2.1.1 证券市场效率的内涵和外延 |
2.1.2 证券市场效率的衡量标准及影响因素 |
2.2 国债市场效率 |
2.2.1 国债市场效率的内涵及提高效率的途径 |
2.2.2 国债市场效率的测度标准 |
3 国债市场效率分析 |
3.1 国债市场效率的理论基础 |
3.1.1 市场微观结构理论 |
3.1.2 有效市场理论 |
3.1.3 国债管理理论 |
3.2 我国国债市场功能 |
3.2.1 国债市场与金融市场的关系 |
3.2.2 国债市场的财政功能 |
3.2.3 国债市场的金融功能 |
3.3 国债市场效率理论 |
3.3.1 国债市场效率的涵义与分类 |
3.3.2 国债市场效率的评价标准 |
3.3.3 提高国债市场效率的作用与意义 |
4 我国国债市场发展历程、制度变迁的效率分析 |
4.1 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历程 |
4.1.1 我国国债市场的初创期:实物柜台交易市场时期(1988—1993) |
4.1.2 我国国债市场的发展壮大期:交易所市场占主导时期(1994—2001) |
4.1.3 我国国债市场的规范完善期(2002年至今) |
4.2 我国国债市场的强制性变迁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4.2.1 对我国国债市场发展的制度分析 |
4.2.2 我国国债市场的制度变迁及其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5 我国国债市场运行效率研究:基于流动性的研究 |
5.1 国债市场流动性定义、特征及度量方法 |
5.1.1 流动性定义 |
5.1.2 流动性的特征 |
5.1.3 流动性的度量方法 |
5.2 影响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因素 |
5.2.1 国债市场透明度 |
5.2.2 国债市场参与者 |
5.2.3 国债市场产品结构 |
5.2.4 国债交易场所 |
5.2.5 国债市场交易机制 |
5.3 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的实证研究 |
5.3.1 深度分析 |
5.3.2 宽度分析 |
5.4 我国国债市场流动性较低的原因分析 |
5.4.1 经济因素 |
5.4.2 市场因素 |
5.4.3 产品因素 |
6 我国国债市场运行效率研究:基于波动性的研究 |
6.1 国债市场价格波动的测度方法 |
6.1.1 从收益率角度对国债价格波动性进行测度 |
6.1.2 从国债市场价格与其内在价值的偏离度考察国债价格波动性 |
6.1.3 由年波动率测度的国债市场价格波动 |
6.2 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因素 |
6.2.1 市场利率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2 国债供求关系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3 货币供给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4 通货膨胀率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5 经济增长状况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2.6 股票市场对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影响 |
6.3 我国国债市场波动性的实证研究 |
6.3.1 数据来源和数据特征描述 |
6.3.2 我国国债市场波动特征的实证研究 |
6.3.3 我国国债市场波动的影响因素实证研究 |
6.3.4 结论与启示 |
7 我国国债市场信息效率研究:基于有效性的研究 |
7.1 市场有效性的理论基础 |
7.1.1 市场有效性假说 |
7.1.2 外部有效与内部有效 |
7.2 我国国债市场有效性实证检验 |
7.2.1 我国国债市场弱有效检验 |
7.2.2 银行间国债市场与交易所国债市场套利分析 |
7.2.3 实证结果分析 |
8 影响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因素 |
8.1 国债市场的法制建设与监管体制 |
8.1.1 我国国债市场法制建设与监管体制的现状 |
8.1.2 我国国债市场法制建设与监管体制存在的问题 |
8.2 做市商制度有待完善 |
8.2.1 做市商制度的功能及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8.2.2 做市商制度存在的问题 |
8.3 国债期货市场有待发展壮大 |
8.3.1 我国债期货市场的发展历程 |
8.3.2 国债期货市场对国债现货市场效率提高的积极作用 |
8.3.3 国债期货市场恢复后面临的困境 |
8.4 国债发行制度与发行机制仍需改进 |
8.4.1 国债发行市场对流通市场效率的影响 |
8.4.2 国债发行市场影响流通市场效率的主要因素 |
8.5 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 |
8.5.1 投资者结构对市场效率的影响 |
8.5.2 中外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对比分析 |
8.5.3 我国国债市场投资者结构存在的问题 |
9 提高我国国债市场效率的途径 |
9.1 完善国债立法与国债市场监管体制 |
9.1.1 完善国债市场法律法规 |
9.1.2 健全监管制度,提高监管水平 |
9.2 健全做市商制度 |
9.2.1 建立多层次的做市商市场 |
9.2.2 增加做市商数量,丰富做市商种类 |
9.2.3 给予做市商政策支持 |
9.2.4 加强做市商自身建设 |
9.2.5 加强监管机制建设,完善资信评估制度 |
9.3 进一步完善国债发行制度和发行机制 |
9.3.1 完善国债预发行和续发行制度 |
9.3.2 借鉴国际经验,实行国债换券 |
9.3.3 推出国债随卖的制度安排 |
9.3.4 丰富国债品种,推出本息分离债券 |
9.4 稳步推进市场分层,建立多层次的国债市场 |
9.4.1 我国国债市场分层存在的问题及国外经验借鉴 |
9.4.2 稳步推进国债市场分层,促进市场效率的提升 |
9.5 继续改善投资者结构 |
9.5.1 丰富投资者类型 |
9.5.2 大力发展国债投资基金 |
9.5.3 扩大境外投资者的类型和规模 |
9.6 完善国债期货市场 |
9.6.1 丰富国债期货品种,构建多层次的国债期货市场体系 |
9.6.2 积极引导机构投资者进入国债期货市场,增加投资者专业性 |
9.6.3 加大国债期货与现货市场的匹配程度 |
9.6.4 通过制度安排,保证国债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 |
参考文献 |
博士研究生学习期间科研成果 |
后记 |
(5)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第1章 中国外汇储备的累积 |
1.1 中国外汇储备的累积特征 |
1.2 中国外汇储备的累积渠道 |
1.3 中国外汇储备的累积与需求 |
小结 |
第2章 外汇储备增殖的理论 |
2.1 外汇储备的货币性质 |
2.2 马克思货币资本化的理论 |
2.3 凯恩斯货币资本化的理论 |
2.4 当代外汇储备资本化的理论 |
小结 |
第3章 外汇储备投资美国证券模式 |
3.1 全球外汇储备资本化的主要途径 |
3.2 美国证券投资模式的规模与期限结构 |
3.3 投资美国国债为首要渠道 |
3.4 投资“两房”债券为辅助渠道 |
小结 |
第4章 外汇储备投资主权财富基金模式 |
4.1 全球主权财富基金模式 |
4.2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成长路径 |
4.3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投资运营 |
4.4 中国主权财富基金的监督管理 |
小结 |
第5章 外汇储备投资的其他模式 |
5.1 转化为黄金储备 |
5.2 投资于金融衍生产品 |
5.3 参与区域货币合作 |
5.4 发挥内外支持效应 |
小结 |
第6章 外汇储备资本化的风险 |
6.1 外汇储备运营风险及管理目标 |
6.2 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风险管理框架 |
6.3 中国外汇储备风险管理中涉及的主要问题 |
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6)中国启动内需如何着力(论文提纲范文)
纯粹出口导向型增长方式与投资拉动增长型方式都不可取 |
慎用货币政策多用财政政策 |
有效使用财政政策 |
(7)关于我国目前保经济增长的几个争议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不能将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放在货币政策上 |
二、不能因为次贷危机而轻视信贷性消费 |
三、不能只注重启动投资而忽视启动消费 |
(9)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促进林业资金和项目管理 保障林业六大工程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2005年林业计划财务工作的总体思路和主要任务 |
(一)全面完成《林业发展“十一五”和中长期规划》编制工作 |
(二)进一步争取落实林业扶持政策 |
(三)统筹安排好各项计划 |
(四)进一步加大对林业产业发展的规划、指导和扶持 |
(五)统筹做好林业开放、开发等各项工作 |
二、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为动力,确保林业资金安全有效运行 |
(一)深刻认识资金安全面临的严峻形势 |
(二)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确保资金的安全运行 |
四、慎用国债投资政策(论文参考文献)
- [1]财政赤字货币化的法律规制研究[D]. 胡荣誉. 天津师范大学, 2021(10)
- [2]企业破产重整中债转股法律问题研究[D]. 穆晨璐. 天津大学, 2019(06)
- [3]近代中国政府与外国银行订立之契约研究[D]. 谈笑. 湖南师范大学, 2018(01)
- [4]中国国债市场效率研究[D]. 刘爽. 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 2017(01)
- [5]中国外汇储备资本化的研究[D]. 戴序. 吉林大学, 2011(05)
- [6]中国启动内需如何着力[J]. 魏杰. 中国金融家, 2009(08)
- [7]关于我国目前保经济增长的几个争议问题[J]. 魏杰. 经济学动态, 2009(05)
- [8]当前启动内需与宏观经济政策的着重点[J]. 魏杰. 税务研究, 2009(05)
- [9]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促进林业资金和项目管理 保障林业六大工程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J]. 李育材. 林业财务与会计, 2005(03)
- [10]以深入开展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为动力进一步加强林业资金和项目管理工作保障林业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在全国林业计划财务暨资金管理会议上的讲话[J]. 李育材. 林业建设, 2005(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