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军军事委员会”是傀儡政权吗?

“联军军事委员会”是傀儡政权吗?

一、“联军委员会”是一个傀儡政权吗(论文文献综述)

白路[1](2020)在《中共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与抗日武装整合研究(1931-1937)》文中研究指明中共东北党组织是土地革命战争与局部抗日战争时期最早领导抗日民族革命的中国共产党地方党组织。作为中华民族十四年抗战史的关键的一环,东北党组织所领导的东北抗日游击运动至少包含着两层内涵:第一,东北党组织最早地经历了艰难的转型,由领导东北地区土地革命斗争转向领导东北地区的抗日民族革命斗争;第二,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通过有效整合东北地区的各抗日武装力量,实现了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融合发展与中国共产党核心领导地位的确立,坚持抗战至中国抗日战争的最终胜利。十四年的东北抗战艰苦卓绝,虽然对于东北抗日联军的研究浩瀚繁多,但少有直接从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路线与东北抗日武装力量融合发展的具体过程进行的研究,而东北党组织对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工作正是在其政策转型的背景下完成的。本文从东北党组织政策转型的视角切入,探究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与抗日武装整合工作之间的关系,以及东北地区抗日武装力量融合发展的具体过程与特征。全文主要围绕下列问题展开:关于中共东北党组织的发展状况:作为东北抗战的直接领导者,东北党组织的发展相对滞后。1927年以前基本处于草创阶段,尚未建立地区统一的领导机构;从1927年到1930年,中共满洲省委开始统一领导东北党组织,但组织力量弱小、区域性发展不均衡长期困扰着东北党组织,局限于工人运动和城市斗争成为这种滞后性的主要体现。1930年,东北地区的原朝鲜共产党员在“一国一党”的原则下加入到东北党各地方党组织中,东北党组织的发展进入快车道,一方面党员数量得到快速增加,另一方面农村地区的组织基础迅速建立起来。总的来说,原朝鲜共产党员的加入虽然使得东北党组织面临诸多党组织内部融合问题,但东北党组织由此获得的组织力量,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组织力量,对原本局限于工人运动和城市斗争的东北党组织转向领导东北抗战具有重要意义。关于中共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大革命失败后,中国共产党必须继续进行反帝反封建的民主革命,首先必须直接反抗国民党的反动统治,包括东北党组织在内的整个中国共产党开始领导中国人民开展反对帝国主义、反对国民党反动统治的土地革命。九一八事变爆发后,中日民族矛盾最先在东北地区上升为社会主要矛盾,东北党组织开始转向领导抗日民族革命。从领导东北地区的土地革命到领导东北地区的抗日民族革命,东北党组织经历了艰难的政策转型,其中既有与中共中央“左”倾路线的斗争,也有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的直接介入。最终,东北党组织确立起“以统一战线整合东北抗日力量,以武装抗日领导反日民族革命”的政策主轴,完成由“苏维埃运动”到“反日民族革命”的转型,东北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整合工作正是在这样的政策主轴下才得以迅速开展。关于中共东北党组织整合东北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工作方式:如何团结一切抗日武装力量共同抗战成为东北党组织领导东北抗日游击运动所面临的关键问题之一。在转向领导东北抗日民族革命的背景下,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对东北地区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认知也由否定、批判转变为积极、可与之联合。根据东北地区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在实力、性质、诉求等方面的差异,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在进行武装整合的过程中形成了不同的工作策略与形式,分别为:联合作战、共建抗日联合军指挥部、进行改编。其中,联合作战是指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通过与其他抗日武装力量配合作战,建立起临时的军事互助同盟关系的工作方式;共建抗日联合军指挥部是指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通过与符合一定条件的其他抗日武装力量共同组建抗日联合武装,形成稳定的抗日军事联盟的工作方式;进行改编是指通过直接或间接的方式将东北地区其他抗日武装力量改组为东北党组织直接领导的抗日武装的工作方式。三种整合方式虽各不相同,但彼此之间并不排斥,共同构成了东北党组织团结东北地区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方式。关于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整合发展中的抑制离散问题:从1933年到1937年,东北党组织领导的抗日武装迅速成为东北各抗日游击区域的核心力量,既实现了东北地区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发展,又创造了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新高潮。但是,东北党组织整合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共同抗日的过程并不平顺,除日伪当局不断加码的围堵与讨伐外,整合过程中的排斥力成为东北各抗日武装再度陷入分散化的重要威胁,其既与“整合”相伴随,又是“整合”所必须斗争的对象。如何有效的消除整合过程中的排斥力并抑制武装整合中的离散现象成为东北党组织领导武装整合所必须解决的问题。为保障东北各抗日武装的整合发展,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采取作用于主体和客体的多重抑制手段,一方面在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中消除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的排斥力,另一方面从组织和心理两个层面来直接抑制整合过程中的离散行为,最终促进东北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大发展。总而言之,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与抗日武装整合工作之间是紧密联系的,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是其领导东北抗战的第一层,东北党组织领导的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整合是其领导东北抗战的第二层,同时,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与其领导的抗日武装力量整合又是同时进行的。依照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轨迹,东北党组织对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工作大致可划分为三个时期:政策转型前期武装整合的萌芽(1931年至1934年);政策转型后期武装整合的多元发展(1934年至1935年);政策转型后武装整合的大发展(1935年至1937年)。正是东北党组织实现了由“苏维埃运动”到“反日民族革命”的转型,东北党组织所领导的武装整合工作才得以迅速发展,正是抗战武装整合工作的有效开展,东北各抗日武装力量才得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彻底摆脱分散化困境,东北抗日游击运动才得以迈入发展的新高潮。

刘洋[2](2020)在《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文中提出伪满洲国文学研究近年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长足的进展,这种趋势在中国和日本学界尤其明显。作为一个复杂交叉的研究视域,无论是上世纪三四十年代以殖民统治者面目自居的日本,还是作为遭受日本帝国侵略,深陷苦难的中国,在对这段文学历史的回顾与审视时,都会面临诸多无法回避的问题以及中日学者基于不同立场、史观所形成的显着分歧。其中,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作为伪满洲国文学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存在形式与影响,可以管窥当时的历史原貌,全面客观地展示日本帝国主义文化殖民、思想殖民的罪恶行径与中国优秀知识分子不屈不挠,以笔为剑的不朽抗争。本文旨在以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中的文学创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对相关史料的梳理,呈现出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历史原貌,梳理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发展轨迹和特点,重点关注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人群体,从而加深对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特点的理性认知,为学界剖析伪满洲国时期的文学提供另一个研究视角。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以哈尔滨文坛的历史流变为经,以作家群体的演变、重心的转移、文学杂志、文学社团和流亡关内的活动及文坛多元化构成为纬,深入挖掘了哈尔文坛和这一时代的关联,呈现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对哈尔滨的文化殖民统治的研究视角。通过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作家作品原创意蕴的挖掘,详细地厘清这段时期的文学发展脉络,对以往的伪满时期相关文学研究进行补充,完善整个伪满洲国文学的研究体系。本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的缘起、研究内容、研究背景和问题、研究方法、文献综述等。本论部分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从伪满洲国初期的哈尔滨文坛的历史背景入手,以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左翼作家群体的生成背景,对代表了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主要成就的左翼爱国作家们,单独列出并加以评述,并概括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侵略与反侵略的文坛较量模式的特点。第二章论述了卢沟桥事变后日伪当局对哈尔滨实施的高压文化政策下,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文学存在方式,展现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的抗联文艺活动的特色,在本章的后半部分,阐述了形成于1939年秋天的哈尔滨“大北风”作家群的文学活动与影响,并对这一时期依然继续战斗在哈尔滨文坛的关沫南、陈堤两位文学斗士的文学作品和创作生存方式加以论述。最后对伪满洲国初期在哈尔滨地区创办的一家私营地域性报纸《国际协报》的创刊背景、办报宗旨及历史价值进行综述。第三章论述了伪满洲国后期哈尔滨文坛实景,即从日伪当局公然把沦陷区文学殖民地化的这一政策层面探究日本帝国主义文化殖民政策的残酷性,以萧红小说创作为主线,对这一时期流亡至关内的哈尔滨作家群的文学创作活动加以概述。这一阶段哈尔滨流亡作家群体有其独特鲜明的文学理念,清晰可辨,但与此同时他们流亡异乡的心态也非常之复杂,因此他们的文学创作方式也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和转变。第四章以日系文学和俄侨文学为主概述了伪满洲国时期多元化的哈尔滨文坛,日系文学方面首先以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颇具代表性的日文杂志《北窗》为研究对象,揭示了这一日文文学杂志的真实面貌及殖民文学倾向,并对杂志《北窗》的主编竹内正一和伪满时期日本女性作家牛岛春子的文学传作进行了专题研讨。俄侨文学也是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重要组成部分,本论探讨了其成因与发展,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上颇具代表性的作家拜阔夫及其文学作品进行了阐述,并对这一时期哈尔滨俄侨杂志中极具人气,最受哈尔滨俄侨欢迎的杂志《边界》做了深入研究。结论部分结合伪满洲国文学的特殊性对这一时期哈尔滨文坛进行梳理总结,从现实意义的角度上来看,对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的研究,可以帮助我们更全面的还原这一时代的历史真相,全方位地揭示伪满洲国时期东北沦为殖民地的全貌,对日本帝国主义美化侵略、否定侵略的种种谬论予以驳斥。

李科[3](2020)在《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是晋绥抗日根据地的一部分,因依托绥远省境内的大青山而得名,是在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要求决策下,八路军120师主力于1938年秋开赴大青山创建并发展起来的。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和晋察冀比起来,面积较小、人口较少,但它在全国的抗日战争中占有重要的战略地位。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没有巩固的大后方,自然环境和条件异常恶劣,在建立和发展的过程中,不仅要抗击日伪军,还要同国民党顽固派以及当地的土匪进行斗争。在中共领导下,我八路军与民众参与了军事斗争、政权建设、社会经济活动及文化建设,在根据地创建和发展的过程中,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斗争经验,特别是富有民地域特点的特殊经验,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和现实意义。本文以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档案资料、地方文史资料、专着论文、报刊等相关文献资料,运用历史学、政治学、民族学、社会学等相关学科的理论与研究方法,对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创建、发展、困难与恢复各时期进行论述。本研究共分七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是对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进行整体概述。首先论述根据地开辟之前,抗日战争的初期形势,特别是“七七事变”前后绥远形势。其次论述大青山地区的战略地位。从自然环境、人文环境和战略环境三个方面对大青山的地位以及建立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必要性进行阐述。之后将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分为创建、发展、巩固与恢复三个时期,结合每个时期的特点进行论述。第二部分主要阐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军事斗争。此部分通过根据地敌我双方军事力量对比、我军的作战方针与战略战术来阐述对日斗争的过程。大青山除了日伪军这些公开的敌人以外,还有土匪的干扰、当地老百姓深受其害。大青山支队在绥中、绥南、绥西三个地区同时开展剿匪斗争,基本消除了匪患,得到了群众的支持和信任。同时我军时常受到国民党“抗日民主自卫军”的侵袭。我军在抗战过程进行了三次反顽斗争,有理有利有节地打退了顽军的进攻。除了大青山骑兵支队、游击队的军事斗争以外,地下斗争也成为大青山地区抗日斗争的一条重要战线。我党我军在日伪严密管控的重点城市、乡镇以及国际交通线开展了地下斗争,紧密配合武装的游击战争。第三部分主要论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在动委会和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的基础上建立了各级抗日政权,并以各种方式全面进行政权工作。其中包括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工作、蒙古族工作、干部工作、民政工作和妇女工作等几个方面的工作。特别是蒙古族工作,成为各级抗日民主政府的中心工作,主要包括有在政府机构中专门设立蒙古民族工作部门,大力培养蒙古民族干部,组织蒙古民族抗日武装,制订保护蒙古民族利益的条例,从而改善蒙汉民族关系,增强了各民族团结抗日的力量。第四部分系统论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经济工作的制度和政策。此部分首先对根据地财政经济建设进行论述,包括大青山地区的农业、工业、商业以及金融业方面的内容。其次是阐述日军在经济掠夺、经济封锁以及毒化政策下,我军的对敌经济斗争。最后总结根据地财政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和不足。第五部分主要阐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军事建设。首先是大青山武装力量的建设,包括大青山骑兵支队、抗日游击队和游击小组和敌后武工队。之后是对部队官兵的教育工作,包括政治教育和军事教育。第六部分全面论述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文化建设。此部分通过教育、民间文艺、新闻出版、宗教四个方面对大青山地区文化教育建设论述。在教育方面,主要包括绥远地区的教育概况、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的方针政策与措施、根据地进行教育建设的困境及原因等内容。在民间文艺创作方面,通过对当时遗留下来的部分歌曲进行分析,对其内容、形式、特点进行阐述。在新闻出版方面,对当时创办的报纸、期刊进行梳理和归总,分析新闻出版物的作用和意义。在宗教发展方面,通过对绥远地区喇嘛教和基督教的发展情况进行归纳,阐述根据地对宗教的利用和发展。结语对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地位和历史经验进行剖析。大青山抗日游击斗争,不仅推动了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这一过程中,根据地政权组织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和群众路线,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总之,本文通过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创建、发展、困难以及恢复的过程,从根据地的政权建设、经济建设、军事建设、文化建设等方面进行论述,反映出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畏强权侵略,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繁荣富强,奋斗不息的精神。

宋铁勇[4](2020)在《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文中提出“扎赉诺尔”地方之名来源于蒙古语对“达赉湖”(呼伦湖)的称呼,经俄语音译再转译为汉语后,演变为“扎赉诺尔”,地域表达范围也从整个达赉湖地区,定位于今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扎赉诺尔区。历史上,位于多民族交错地带、濒临沙俄(苏联)的扎赉诺尔地区本是蒙古族游牧之地,因《中俄密约》的签订,清廷实质上主动抛弃包括扎赉诺尔煤矿经营权在内的中东铁路及其沿线附属地域、企业的主权与相应利权而被迫卷入“世界体系”。兹后,该地因煤而兴,进而形成文化与政治多元的边陲社会。从1902年扎赉诺尔煤矿开办至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随中长铁路一齐回归祖国这一期间,扎赉诺尔地区经历了“边疆民族游牧地——煤矿——矿区——城镇”四个阶段的发展历程。这一过程中,既可以管窥到殖民者或强权者对中国施行的资源掠夺、资本输出、产品倾销等政策,以及殖民地单一产业结构的畸形发展特征,也能体察到该矿区社会由无到有,由小而大,多元复杂的样态。煤矿与矿区的发展变迁映射出了具有时代特色的国际关系、中外博弈、列强之间相互牵制、我国东北地区部分外来输入型能源工业与重工业特征,以及边疆地区各民族应对不同政权所产生的共处共生机理、不同时期的中国边疆治理范式等问题。同时,为探索地方社区形态变迁、殖民主义或强权主义统治下的矿区经济社会结构的调适、边疆区域经济社会的发展趋势以及国际政治影响等问题提供了典型案例。论文分为“序章”“正文”“终章”三大部分。“序章”旨在提出问题、阐明研究意义并通过对先行研究成果的翔实评述,提出本文拟借助的理论范式、研究方法与拟达到的目标。正文分为七章,旨在对“序章”提出的问题予以实证、阐释与研讨。第一章以“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为题,阐述本论文研究主要对象所处的时空背景;第二章以“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为题,细述东清铁路办矿、俄商包办时期,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及其矿区的掠夺;第三章以“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为题,通过对扎赉诺尔煤矿产量的统计,分析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资源的掠夺及相关政策和经营手段;第四章以“统制与统治:伪满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为题,分析日本产业统制政策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施行的阶段性内容与影响。第五章以“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为题,详述边陲经济社会国民经济的恢复与社会秩序的确立过程中,工会制度与“一长制”的作用;第六章以“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进程”为题,论述1952年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扎赉诺尔煤矿运营管理的调适。第七章以“遥远的边陲社会:二十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为题,分析扎赉诺尔煤矿矿工社区的变迁和边陲社会的发展形态。“终章”重在回答“序章”提出的问题,总结全文并得出结论。本文认为扎赉诺尔的“地方性”显现出了汉族移民文化、俄(苏)日殖民者或强权者文化和本地蒙古族文化之间交汇融合的社会性表征。借助于煤矿的“单位”社会化和“地方社会”的单位化之间不间断的互动与互构,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得以不断发展,最后进化为城镇。俄-苏占领或租借时期,虽然该地主权在国际法上仍属于中国,当地的中国地方政府仍然存在,俄-苏只是该地的租借者,但因当时中国国家力量羸弱,难以伸张应有的权利,故该地显现出了完全从属于俄-苏政府的“地方性”,该煤矿及地方秩序与中国国家秩序之间难以同调,中国人长期处于社会最底层、中国地方政府始终居于被动地位。日伪统治时期,因中国在该地的主权被完全侵夺,中国的国家秩序自然是荡然无存。中国共产党自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该矿所做的一系列秘密和公开工作,卓有成效,事实上将“地方”和“单位”的语义逐渐导向了“国家单元”表意上,为地方秩序与国家秩序之间的渐趋一致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直至1953年苏联将该矿归还中国之际,“国家中心性”对“地方性”的整合过程随即完成。

张雨薇[5](2020)在《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抗战遗址遗迹是1931年“九一八”事变东北沦陷到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本土遗留的与抗日战争相关的遗址遗迹。抗日战争是中国近代历史重要的转折,是中华民族抵抗日本法西斯的伟大壮举。抗战遗址遗迹是抗日战争的记录者、见证者,是抗战史的物化载体。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是记录牡丹江抗战史的历史文化遗产,是反映地域历史文化的重要文物资源。牡丹江地区是中共党组织的重要活动地,东北抗联军队主要活动地区,是日本关东军重要的根据地。这段历史给牡丹江地区留下了数量丰富、类型各异的抗战遗址遗迹。其可分为中共党组织及其重要机构活动地遗址、抗日战场遗址、抗日活动机构遗址、日本侵华罪证和军事机构遗址、国际援华机构及其人员活动遗址与相关纪念设施等六类。而牡丹江地区处于抗日战争的前线,所以抗战遗址遗迹的形成时间很早,又因为毗连苏联和深受日本的侵略和殖民的原因,其抗战遗址遗迹具有强烈的国际性。它们的历史人文价值、经济价值和警示性价值对延续牡丹江地区历史脉络、发展地方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地区文化景观、加强爱国主义精神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目前,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和利用开发还处于初级发展的阶段,有大量的遗址遗迹已经消失或面临拆毁。加强对牡丹江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是现今亟待解决的问题。要坚持由政府主导的机制,制定颁布相关法律文件,为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提供法律保障,加强对民众的宣传教育,让百姓加入到对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中来。在保护的基础上深入挖掘抗战遗址遗迹的合理的开发模式,从而推动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的利用开发和地方文化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张柏琦[6](2020)在《伪满时期宪警统治对社会影响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伪满洲国设立的宪警机构,作为伪满时期在东北地区的主要的殖民统治机构,其影响一直不能忽视。近年来,学术界对伪满宪警机构所造成的影响研究也逐渐的重视起来。因此本文就以伪满宪警机构对社会造成的影响为研究对象,以伪满宪警机构的政策与活动为主要切入点,来反映伪满时期日本帝国主义的殖民统治对东北地区社会造成的影响。文章主要分为以下三部分:一、宪警统治机构的构成;二、宪警机构对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三、宪警统治对除东北以外地区的影响。文章的主要内容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开叙述:首先,宪警机构利用“武力讨伐”、“治安肃正”、“思想对策”、“集团部落”等手段极大地打击了抗日组织的力量,强征了当时东三省的多数劳动力,极大地影响东北地区的发展;并且在这一过程中无序地开采东北三省资源,是对其自然环境的极大破坏。其次,伪满宪警机构利用特务活动,极大程度上破坏了人民的正常生活,尤其对中国人民的心理伤害,东北地区人民终日活在监视下,没有自由,没有正常的生活保障。这是伪满宪警统治中最残酷的环节。最后,伪满宪警在覆灭前夕,开始对东北民众进行大肆屠杀,破坏建筑设施。屠杀的主要对象有各个反日党派人员进行疯狂捕杀,逮捕与残杀所谓的“战时有害分子”等。破坏的建筑设施包括工矿企业、军事设施、通信设备等。通过对伪满宪警的所作所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伪满时期的宪警统治对当时的东北地区影响,以及给东北地区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所带来的伤害已经不是能够用用语言来形容的。笔者希望通过伪满宪警机构对社会影响研究,让我们加深了对日本法西斯的认识,更好地了解被侵略的史实。伪满时期,宪警机构统治给我们带来的影响与危害是应该被重视的。这些危害是我们对日本法西斯统治认识最好的证据。

邵帅[7](2019)在《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1年,日本关东军发动“九一八事变”后,仅用不到半年的时间就相继占领了我国东北三省,并于1932年,将末代皇帝溥仪挟持至东北,建立了傀儡政权伪满州国。日军一方面为了独占中国东北,将中国东北纳入其殖民统治体系;另一方面也为了将中国东北作为日本抵御苏联的“帝国国防第一线”,并以此为基点窥视苏联远东地区。于是,关东军从1934年5月开始在东起今吉林省珲春的中俄朝边境,中经黑龙江省中俄边境,西至内蒙古自治区海拉尔、阿尔山中俄、中蒙边境,延绵5000余公里的国境地带按批次先后修筑了17座要塞。同时,关东军按照要塞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对苏联的战略预想,将这17座要塞所构成的防御阵线分为东部正面、东北部正面、北部正面、西部正面等四个部分。由于这17座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设计理念和修筑方法在一定程度上借鉴了法国马其诺防线,因此人们常将其与法国马其诺防线做对比,称其为“东方马其诺防线”。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政略意义远远大于其军事意义。首先,它不但是日俄争夺东北霸权的历史延伸,以及日苏在“满”苏边境上战略对峙的产物,而且还是日本关东军企图独占我国东北的重要政治与军事支点。其次,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主要战略目的是巩固伪满洲国的“国防”,进而永久霸占我国东北,并在实现将中国东北变为日本“帝国国防第一防线”的基础上,完成进攻苏联的战略目标。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自1934年5月开始修建,至1945年8月日本投降,前后共历时12年。在此期间,日本耗尽巨资,在中国东北掠夺了大量资源,奴役了数百万名中国劳工,给东北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痛苦与苦难。鉴于目前我国对于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研究多集中于,如虎头要塞、东宁要塞、海拉尔要塞等规模较大且战略地位较高的要塞的局面。本文在充分搜集了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相关档案文献资料、专着、幸存者回忆录等资料的基础上,并借鉴已有研究成果,以宏观整体的视野就日本关东军在“满”苏国界线上所修筑的17座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修建时间、目的、规模,要塞构成等情况进行学术上的梳理。为此本文共分为以下五个部分:其一,绪论部分,主要对目前国内外学术界关于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研究现状进行梳理,总结其研究成果和不足。并介绍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其二,以搜集到的相关资料以及已有的研究成果为基础,分析日本关东军修建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背景和目的。其三,根据日军的战略变化及军事动向,论述日本关东军修建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时间以及规模。其四,通过1945年苏联对日宣战出兵中国东北,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所构成的防线瞬间土崩瓦解的结果,从不同角度来探讨对苏防御作战要塞注定失败的原因。其五,透过上述的分析与梳理,探究其背后的日军“北上论”与“南进论”两种战略思想的相互倾轧,进而阐明日本关东军利用该工事妄图永久霸占我国东北并企图侵进攻苏联的侵略事实。

翁彪[8](2016)在《伪满时期日伪宪警的“思想对策”研究》文中提出日伪宪警推行的“思想对策”是伪满“治安肃正”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日本殖民统治中国东北残酷性的重要表现。目前,学界对此问题的研究还较为薄弱,本论文拟从整体角度进行探讨。本论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选题意义、相关概念的阐释、研究现状等。第二部分阐释日伪推行“思想对策”的背景。“思想对策”是在日伪武力“讨伐”失败的背景下推行的,武力“讨伐”之所以失败,主要是因为日伪面对的是新的对手——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抗日武装。第三部分阐释日伪“思想对策”的组织建设。在推行“思想对策”的过程中,日伪成立了专门的领导机关,并由专门人员负责实施。这些领导机关包括警务联络委员会、警务统制委员会等,实施人员主要包括关东宪兵队、伪满警察和伪满宪兵等。第四部分阐释“思想对策”是如何推行的。为了实施“思想对策”,日伪方面出台了专门的指导文件,如《警宪治安肃正计划大纲》、《处理共产党有关人员要纲》等。在这些文件的指导下,日伪宪警开始具体实施“思想对策”,主要从配合日伪的武力“讨伐”和破坏中共地下组织两个方面展开。第五部分阐释“思想对策”的危害及评价。随着中共的发展壮大,“思想对策”的矛头主要对准了中共。因此“思想对策”的危害主要从对中共及其领导的抗联所造成的损失来说明。同时,在推行“思想对策”的过程中,日伪宪警为了达到目的,经常对老百姓进行迫害,这给老百姓带来巨大灾难。对“思想对策”的评价则主要从“思想对策”本身具有的特点来说明。

文继斌[9](2014)在《伪满“治安肃正”研究》文中指出日伪在东北实行的“治安肃正”计划是日本对华殖民统治的一个缩影。它的出现即是日军对中国人民的围剿、屠杀和镇压,又是日本帝国主义对东北实行残暴的武装占领的继续,是日伪军警宪特对中国人民最凶残的暴行之一。“治安肃正”计划的制定是日本进行殖民统治的基础,“临阵格杀”、《暂行惩治叛徒法》、《暂行惩治盗匪法》等法规,是日本建立稳固的殖民统治秩序,镇压群众性的反满抗日斗争的手段和措施。集团部落建设和保甲制度的强化,是“治安肃正”计划的“治本”方针,它使东北农村原有的村屯组织结构受到破坏或毁灭,人民群众在这两层法网的束缚下深受压迫。清乡委员会、治安维持会是在日军操纵和控制下制约各地方政权,代行地方政权镇压民众的政治团体。使东北地区的日伪反动武装力量同各级政权机构有机地结合起来,自上而下形成了由关东军主宰的统制网,为“治安肃正”计划提供组织保障。日伪当局通过“治安肃正”计划,对东北各地抗日军民进行军事“讨伐”镇压,实行残酷“三光”政策。日伪军实行东征西调、大兵团运动的作战方针,并且划地为界,以关东军驻屯部队为基干,统辖、调度伪军警各负其责,以图将抗日力量一举消灭。采取军警宪特及行政机关共同参与,军事讨伐和政治镇压并用,城乡同时进行,分地区分阶段的办法,对中共及东北抗日联军进行全方位立体式的围剿。每个时期都制定出具体的讨伐任务。“治安肃正”措施使东北抗日武装遭到严重损失。伪满“治安肃正”计划其中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反共”。日本侵略者为了统治东北人民的思想,削弱共产党和人民群众的联系,向东北人民灌输奴化思想。大肆宣传“日满一德一心,民族协和”等殖民思想,这为日后将中国东北纳入日本的版图埋下了伏笔。基于上述侵略理论,由于日伪当局在施行“治安肃正”计划的过程中,曾遭受抗日军民的沉重打击,深恨当地居民与抗日军有联系,为彻底断绝人民群众对抗日武装的联系,关东军组织协和会对东北人民进行种种宣传工作,使东北人民与抗日武装脱离。为了配合日伪当局的“治安肃正”计划,协和会在中共抗日武装地区,建立基层组织,对人民群众宣传“反共”思想。由于日伪协和会的“反共”宣传并没有达到预期效果。于是日伪军警采取了逮捕、镇压等残忍手段,把政治镇压的重点目标置于中国共产党,称之为“思想对策”。在日伪“治安肃正”计划期间,日伪军警宪特、地方政权、协和会等使用镇压、堵击、扫荡、游击、断粮道、划“无人区”种种等残忍手段,企图将抗日武装彻底消灭,给东北人民造成无数灾难与痛苦。

高承龙[10](2011)在《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建立了伪满洲国,对东北地区各族人民进行了长达14年之久的殖民统治。在此期间,日本为了稳定其殖民统治,一方面对东北地区的主要民族汉、满、蒙、鲜等民族采取了高压、笼络、利用、同化等政策;另一方面对本民族采取了特殊化政策。除此之外,对于人口数比较少,地处边疆地区的少数民族,则采取惨无人道的灭绝政策。这一系列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的殖民地民族政策不仅阻碍了东北各民族的正常发展,而且导致了东北地区各民族之间的民族隔阂。为此,通过分析日本对伪满洲国推行的民族政策,来揭露日本帝国主义者的险恶之本质。论文正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叙述九一八事变前日本对东北地区的侵略预谋以及九一八事变爆发的经过和伪满洲国的成立。其次通过伪满洲国建国前签订的卖国条约、协定来揭露伪满洲国政权的傀儡性,说明伪满洲国的建立并非是东北各族人民的意愿,而是日本帝国主义欺世盗名的行径而已。此外,本章中略述伪满洲国时期东北地区的各民族自然状况。第二部分主要叙述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东北地区本民族采取的特殊化政策。主要分析日本在伪满洲国时期获得并行使的政治、经济、军警与司法方面的特殊化政策以及待遇。政治方面日本通过中央行政机构中的总务厅中心和地方行政机构中的日本人参事官制度来享受其特殊待遇。经济上日本通过高额薪金、津贴以及带有民族等级差别的“粮谷配给”来维持其腐化的生活,并且从东北各族手中掠夺大量土地,成为了东北的新型地主,奴役东北地区各族人民。第三部分主要叙述日本对满族、蒙族利用与控制政策。首先日本竭尽全力地拉拢溥仪,使溥仪心甘情愿地投入日本人的“怀抱”,并且建立了伪满洲国。之后日本一方面满足伪满皇帝在物质方面和精神方面虚荣心,同时安插耳目时刻监视和监督伪满皇帝的一举一动。此外,日本通过“政治联姻”的方法,来制造带有日本血统的第二代傀儡人物。对于蒙古族上层采取了安抚、收买、利用政策,九一八事变前,日本早已对东北地区蒙古王公采取了收买和利用政策,通过支持蒙古王公的“蒙古独立”、“蒙古自治”活动,企图使内蒙古脱离中国政权。伪满洲国成立之后,日本对蒙古族上层采取了安抚和利用政策。初期为求稳定日本对蒙古王公采取了安抚政策,沿用并保持以前蒙古封建王公制度和权利。伪满洲国政权稳定之后,日本废除了蒙古王公制度,同时为了安抚蒙古王公,在经济上给予了高额补助。此外,日本利用蒙古族骁勇善战的习性,指使蒙古族败类组建伪蒙古骑兵,帮日寇镇压和屠杀东北各族人民。第四部分主要叙述日本对东北地区朝鲜族的利用和强制同化政策。朝鲜族是一个跨境民族。从20世纪初,开始大规模地移居到东北,经过与其他民族一道建设和开发东北疆域的过程中,逐渐融合于东北各民族大家庭中。伪满洲国时期,日本把朝鲜族视为“最容易接近皇国臣民”的人,并将其地位提高至“准高等民族”(日本人视本民族为高等民族,然把蒙、满、汉民族为低等民族或者野蛮民族)地位,实施拉拢。实际上能够享受“准高等”民族待遇的只是一小撮朝鲜族亲日分子。广大朝鲜族人民与其他民族一样深受日本殖民统治和压迫。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日本对朝鲜族人民实行了带有民族同化内容的“皇民化”政策,通过禁止朝鲜族人们使用本民族语言,强制性地普及日语,进行“创氏改名”来把朝鲜族同化为日本民族。第五部分中主要叙述了日本对汉民族采取的民族高压统治政策。政治方面,日本对为数众多的汉民族采取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镇压政策。为了便于统治日本对汉民族上层人物采取了既利用,又压制的政策。对于广大下层汉民族人们采取了镇压政策。由于以汉民族人民为主导的东北抗日斗争声势浩大,日本采取了“归村并屯”政策。虽然切断人民与抗日队伍的联系,但导致了广大汉民族人民被迫离开故土,流离失所。在经济方面日本采取了残酷的掠夺政策,利用日本民族抢夺汉民族人们的土地,制定“粮谷出荷”政策,掠夺大量的粮食。制定“粮谷配给”政策,不断缩小汉民族人民的粮食需求。对城市中的工人采取低工资、低待遇政策,使得广大汉民族工人陷入极度贫困。对于文化教育方面,日本采取了愚民奴化政策,企图把广大汉民族人民变为忠于日本殖民统治的“顺民”。第六部分主要论述了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统治政策。伪满洲国建国初期,日本无暇顾及这些为数较少的民族,对这些民族采取了暂时利用的政策,利用一小撮民族败类组织“山林队”、“山林警察队”,配合关东军“讨伐”和镇压抗日联军。伪满洲国政权稳定之后,日本改变对东北少数民族的暂时利用政策,采取了惨绝人寰的灭绝政策,使得少数民族受到了严重的摧残。

二、“联军委员会”是一个傀儡政权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联军委员会”是一个傀儡政权吗(论文提纲范文)

(1)中共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与抗日武装整合研究(1931-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起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及创新
第一章 东北党组织及早期的东北抗日武装斗争
    第一节 九一八事变前的东北党组织
        一、1930年以前东北党组织的组织概况
        二、原朝鲜共产党员的加入及东北党组织的阶段性发展
    第二节 九一八事变及东北抗日义勇军运动
        一、九一八事变及各方反应
        二、风起云涌的东北抗日义勇军运动
    第三节 东北党组织开始领导东北地区的“反日民族革命”
        一、中共中央与满洲省委公开号召武装抗日
        二、东北党组织开始领导抗日武装斗争
        三、中共中央与东北党组织产生政策分歧
第二章 东北党组织实现政策转型
    第一节 中共中央指导东北抗日斗争的新路线
        一、推进中国苏维埃运动的中共六届五中全会
        二、中共中央与中共满洲省委的分歧
    第二节 满洲省委政策的“左”倾调整
        一、满洲省委要求各地方党组织转变“错误”政策
        二、阶级斗争“倾向”的再度强化
    第三节 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强力介入对满洲省委的领导
        一、共产国际的政策调整
        二、中共代表团与取得满洲省委领导权
    第四节 东北党组织政策转型的两条路径
        一、杨松领导下的政策调整
        二、共产国际及中共代表团的政策调整在东北地区的延续
        三、满洲省委主导的政策调整
第三章 东北党组织对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整合
    第一节 东北党组织对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认知
        一、坚持抗日的东北抗日义勇军
        二、东北党组织深化对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认识
    第二节 东北党组织所领导的联合作战
        一、东北各抗日武装开展联合作战的紧迫性
        二、开展联合作战的尝试与发展
    第三节 东北各抗日武装共同组建抗日联合军指挥部
        一、抗日联合军指挥部的理论与实践可行性
        二、组建抗日联合军指挥部的尝试与发展
    第四节 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改编
        一、改编问题的酝酿与探讨
        二、改编的尝试与发展
    第五节 东北党组织整合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阶段性表现
        一、政策转型前期武装整合的萌芽
        二、政策转型后期武装整合的多元发展
        三、政策转型后武装整合大发展
第四章 东北抗日联合武装的离散危机与应对策略
    第一节 整合过程中的离散现象
        一、南满地区的离散现象
        二、吉东(绥宁)地区的离散现象
        三、哈东地区的离散现象
    第二节 整合过程中的排斥力
        一、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的“左”倾路线趋向
        二、东北地区其他抗日武装力量的违纪行为
    第三节 化解排斥力及抑制离散的策略
        一、克服东北党组织及其抗日武装的“左”倾路线惯性
        二、抑制离散行为的多重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2)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 先行研究概况
        (一) 中国国内研究概况
        (二) 日本方面研究概况
    三、 本文研究方法及结构
第一章 伪满洲国初期的哈尔滨文坛(1932-1936)
    第一节 哈尔滨文坛的特殊面貌
        一、 革命文艺的传播者金剑啸
        二、 三郎萧军的烽火人生
        三、 命定独行的萧红
        四、 左翼文学的骁将罗烽
        五、 松花江畔的文学才女白朗
        六、 革命文学家舒群
    第二节 反侵略主题文学阵营的形成
        一、 反侵略模式的斗争与牺牲
        二、 反满抗日文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章 伪满洲国中期的哈尔滨文坛(1937-1941)
    第一节 白色恐怖下的哈尔滨文坛
        一、 日伪当局对哈尔滨文坛的全面垄断
        二、 殖民文化政策下服务时局的附逆与高压下的沉默反抗
    第二节 黑暗中的星火--抗联文艺活动的蓬勃发展
        一、 “松柏后凋”的哈尔滨诗歌文艺
        二、 向往光明的哈尔滨抗联作家李兆麟
    第三节 文化荒漠中的“大北风作家群”
        一、 “一位斯文的抗日战士”关沫南
        二、 黑土地上的文学硬汉陈堤
    第四节 风雨飘摇中的《国际协报》
        一、 《国际协报》的创刊背景
        二、 特殊时代的印记
第三章 伪满洲国后期的哈尔滨文坛(1941-1945)
    第一节 日伪当局高压殖民政策的垂死挣扎
        一、 《艺文指导要纲》的产生背景
        二、 日本殖民文化政策的日益残酷
    第二节 流亡关内的哈尔滨作家的文学活动
        一、 “流亡文学”生命力的张扬及文化属性
        二、 哈尔滨籍流亡作家萧红小说创作的顶峰
第四章 伪满洲国时期多元化的哈尔滨文坛
    第一节 伪满时期哈尔滨的日系文学—以杂志《北窗》~①为例
        一、 《北窗》创刊的时代背景
        二、 异文化研究的热潮
        三、 “开拓文学”的兴盛
    第二节 牛岛春子“北满”时期的文学创作
        一、 牛岛春子的创作历程
        二、 牛岛春子“北满”时期的文学创作——以《祝廉天》为中心
    第三节 哈尔滨文坛时期的竹内正一
        一、 《北窗》的编辑生涯
        二、 竹内正一的文学宿命
        三、 竹内作品中的社会批判
    第四节 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的俄侨文学
        一、 哈尔滨俄侨文学的产生与发展
        二、 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俄侨作家—拜阔夫
        三、 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俄侨文学报刊杂志—以《边界》为例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伪满洲国时期哈尔滨文坛大事记(1931——1945)
附录 二:伪满洲国时期影响哈尔滨文坛主要人物生平简介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3)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依据与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综述
        0.2.1 国内研究综述
        0.2.2 国外研究综述
    0.3 研究内容、方法及创新之处
        0.3.1 行文结构及研究内容
        0.3.2 研究方法
        0.3.3 创新之处
第一章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概述
    1.1 大青山地区的战略地位
        1.1.1 大青山地区的地理环境
        1.1.2 大青山地区的人文环境
        1.1.3 大青山地区的战略环境
    1.2 “七七”事变前后的绥远形势
        1.2.1 “九·一八”事变之后的绥远形势
        1.2.2 绥远抗战
        1.2.3 援绥抗战运动
        1.2.4 “七七”事变后的绥远形势
    1.3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开辟(1938.3-1938.12)
        1.3.1 大青山支队的组建
        1.3.2 游击区的开辟
        1.3.3 动委会的建立
    1.4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发展时期(1939.1-1941.12)
        1.4.1 抗日民主政权的建立
        1.4.2 骑兵支队与游击队的建立
        1.4.3 抗日民主政权下的统战工作
        1.4.4 根据地发展时期的军事斗争
        1.4.5 根据地发展时期的经济工作和教育事业工作
    1.5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困难与恢复时期(1942.1-1945.8)
        1.5.1 根据地的困难局面
        1.5.2 隐蔽政策的实行
        1.5.3 反对摩擦打击顽军
        1.5.4 敌后武工队的建立
第二章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军事斗争
    2.1 根据地敌我双方军事力量对比
        2.1.1 大青山地区八路军的兵力
        2.1.2 大青山地区日军的兵力
    2.2 对日军事斗争
        2.2.1 与日军的正面斗争
        2.2.2 粉碎敌军围攻战斗
        2.2.3 粉碎敌军的“报复性”扫荡斗争
        2.2.4 反攻之战
    2.3 军事斗争中的对伪工作
        2.3.1 伪军的军事力量及我军对伪政策
        2.3.2 八路军在军事斗争中对伪军的争取工作
        2.3.3 对伪工作的经验教训
    2.4 清剿土匪斗争
        2.4.1 匪患形成的原因
        2.4.2 大青山地区的匪患情况及党对土匪的政策
        2.4.3 大青山地区的剿匪斗争
    2.5 反顽斗争
        2.5.1 绥远民众抗日自卫军
        2.5.2 第一、二次反顽斗争
        2.5.3 第三次反顽斗争
    2.6 地下斗争
        2.6.1 城市的地下斗争
        2.6.2 乡镇的地下工作
        2.6.3 国际交通线的地下工作
第三章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政权建设
    3.1 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政治基础
        3.1.1 中共中央关于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指示
        3.1.2 动委会的建立
        3.1.3 根据地党政军领导机构的建立
    3.2 根据地民主政权建设的内容
        3.2.1 政权体系的建设
        3.2.2 政权形式的建设
        3.2.3 法制建设
    3.3 抗日民主政权下的干部工作
        3.3.1 干部的选拔和培养工作
        3.3.2 开展干部的教育工作
        3.3.3 注重干部的审查和反腐工作
    3.4 抗日民主政权下的统战工作
        3.4.1 团结傅作义将军
        3.4.2 争取各阶层各团体的爱国力量
        3.4.3 发动最广大的人民群众
        3.4.4 联络会党
        3.4.5 组织信教人群
    3.5 抗日民主政权下的蒙古族工作
        3.5.1 设立蒙古族民族工作机构
        3.5.2 大力培养民族干部
        3.5.3 努力争取蒙古王公上层
        3.5.4 大力开展蒙古族群众工作
    3.6 抗日民主政权建设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3.6.1 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3.6.2 有效遏制了腐败现象
        3.6.3 加强了根据地的法制建设
        3.6.4 推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第四章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经济建设
    4.1 根据地经济概况
        4.1.1 大青山地区的自然环境
        4.1.2 大青山地区的社会生产
    4.2 根据地的经济工作
        4.2.1 开展春耕工作
        4.2.2 推动手工业发展
        4.2.3 发展商业贸易
        4.2.4 管理金融业
    4.3 根据地的财政工作
        4.3.1 根据地的财政制度和政策
        4.3.2 根据地的主要财政收入
        4.3.3 根据地的主要财政支出
    4.4 对敌经济斗争
        4.4.1 日寇在大青山地区的经济掠夺、封锁和“毒化”
        4.4.2 我抗日军民的对敌经济斗争
    4.5 根据地财政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和不足
        4.5.1 根据地财政经济建设取得的成绩
        4.5.2 根据地财政经济建设存在的不足
第五章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军事建设
    5.1 根据地武装建设
        5.1.1 骑兵支队
        5.1.2 抗日游击队
        5.1.3 敌后武工队
        5.1.4 根据地的群众武装
    5.2 根据地部队官兵教育
        5.2.1 思想政治教育
        5.2.2 军事教育
    5.3 根据地军事建设取得的成绩和经验
        5.3.1 根据地军事建设取得的成绩
        5.3.2 根据地军事建设取得的经验
第六章 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的文化建设
    6.1 根据地文化教育建设的方针政策与措施
        6.1.1 绥远地区教育情况概述
        6.1.2 抗日民主政权下的教育建设
        6.1.3 根据地进行教育建设的成绩及困境
    6.2 根据地民间文艺的创作
        6.2.1 根据地民间文艺的内容
        6.2.2 根据地民间文艺的形式
        6.2.3 根据地民间文艺的特点
    6.3 根据地新闻出版物的发展
        6.3.1 日军殖民统治下对绥远地区新闻出版广播的侵略活动
        6.3.2 根据地新闻出版业、电影业的发展
        6.3.3 根据地新闻出版物发展的作用及意义
    6.4 根据地宗教的建设
        6.4.1 绥远地区宗教发展概况
        6.4.2 根据地对宗教的利用和建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4)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序章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先行研究述评
        一、1934 年以前沙俄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查研究
        二、日本占领及伪满洲国统治时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
        三、中苏共管时期与新中国成立后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问题与方法
        一、研究的对象与问题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近代边疆危机:民族交错地带资源所有权的丧失
    引言
    第一节 近代边疆危机态势
        一、列强对中国边疆大面积领土强占与资源掠夺
        二、俄国攫取中国东北大片领土及其将东北残存领土“俄罗斯化”企图
        三、英国强行牛庄开港及其在东北的利益
        四、日本对东北边疆地区的觊觎与渗透
        五、美国的门户开放政策
    第二节 列强对中国民族交错地带的矿产资源调查
        一、俄国在中东铁路沿线的资源调查
        二、日本对中国东北地区资源的调查
    本章小结
第二章 被抛弃的边陲矿业:沙俄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掠夺
    引言
    第一节 东清铁路计划出笼及沙俄对矿权的掠夺
        一、东清铁路计划出笼与实施
        二、沙俄对东清铁路沿线矿权的侵夺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运营
        一、扎赉诺尔煤矿开设与东清铁路的初期经营
        二、俄商包办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第三节 中东铁路燃料供应与煤矿的掠夺式开采
        一、中东铁路的燃料需求
        二、东清铁路公司与俄商对煤炭资源的掠夺
        三、煤炭资源开采于呼伦贝尔地方的经济意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苏合办:苏联的隐蔽掠夺策略与其工业化模式在中国的早期试验
    引言
    第一节 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一、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探查
        二、中东路事件前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的掠夺
        三、中东路事件后苏联对扎赉诺尔煤矿的抛弃
    第二节 中苏合办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一、苏联工矿企业运营经验的引入
        二、中东路事件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统制与统治:伪满洲国时期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管控
    引言
    第一节 日本产业统制政策下的扎赉诺尔煤矿
        一、日苏交接扎赉诺尔煤矿过程
        二、满炭系统对扎赉诺尔煤矿的统制
        三、日本殖民后期统制政策的调整
    第二节 伪满洲国统治下的煤炭资源掠夺
        一、日本人对扎赉诺尔煤田的地质勘测
        二、日本对扎赉诺尔煤炭的掠夺
        三、日本煤炭资源掠夺对“兴安北省”经济发展的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苏共管:工会制度与“一长制”在扎赉诺尔煤矿及矿区的作用
    引言
    第一节 扎赉诺尔光复与中国共产党对煤矿的军事接管
        一、扎赉诺尔光复
        二、中国共产党对扎赉诺尔煤矿的军事接管
        三、秘密建党建政背景下的煤矿恢复
    第二节 煤矿工会在中苏共管期间的作用
        一、煤矿工会的筹建与基层动员
        二、苏联一长制与工会在煤矿运营中的协调
        三、煤矿公开建党与工会面向的转变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回归祖国:扎赉诺尔煤矿国有化的进程
    引言
    第一节 中苏关于交还中长铁路的谈判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中国共产党与苏联的交涉
        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苏谈判
    第二节 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的具体过程
        二、扎赉诺尔煤矿在回归缓冲期的基本情况
    第三节 回归祖国初期扎赉诺尔煤矿的调整与发展
        一、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调整
        二、扎赉诺尔煤矿回归祖国后的发展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遥远的边陲社会:20世纪上半叶的扎赉诺尔
    引言
    第一节 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与矿区的形成
        一、扎赉诺尔地方早期历史
        二、扎赉诺尔行政建置变迁
        三、扎赉诺尔矿区的形成与发展
    第二节 煤矿招工与扎赉诺尔移民社会的形成根源
        一、扎赉诺尔煤矿招工与地方人口结构演变
        二、扎赉诺尔地方经济结构
        三、扎赉诺尔社会生活
    第三节 以煤矿为核心的单位体制形成
        一、煤矿的“单位”化进程
        二、单位制社区
    本章小结
终章
    第一节 扎赉诺尔煤矿与扎赉诺尔地方社会发展过程中显现的社会表征
    第二节 “国家中心性”对于“地方性”的整合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致谢

(5)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依据和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创新之处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创新之处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遗址
        (二)遗迹
        (三)抗战遗址遗迹
        (四)牡丹江地区
第二章 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概述
    一、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分布
        (一)抗战遗址遗迹概述
        (二)抗战遗址遗迹分布
    二、抗战遗址遗迹的主要类型
        (一)中共党组织及其重要机构活动地遗址
        (二)抗日战场和指挥地遗址
        (三)抗日活动机构遗址
        (四)日本侵华罪证和军事设施遗址
        (五)国际援华机构及其人员活动遗址
        (六)相关纪念设施
第三章 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形成溯源
    一、九一八事变与东北沦陷
        (一)日军侵略东三省与伪满洲国建立
        (二)东北义勇军的兴起与发展
        (三)东北抗日游击队和东北抗联的组建
    二、牡丹江地区抗日斗争与抗战遗址遗迹形成溯源
        (一)中共党组织及其重要机构活动地遗址的形成
        (二)东北抗日义勇军和抗战遗址遗迹的形成
        (三)东北抗联抗战遗址遗迹的形成
        (四)日本侵华罪证和军事设施遗址的形成
        (五)苏联援华机构及其人员活动遗址的形成
第四章 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利用与保护对策
    一、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特点与价值评估
        (一)抗战遗址遗迹的特点
        (二)抗战遗址遗迹的价值评估
    二、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及其对策
        (一)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现状
        (二)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原则
        (三)抗战遗址遗迹的保护对策
    三、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的开发利用
        (一)抗战遗址遗迹的利用现状
        (二)抗战遗址遗迹的利用原则
        (三)抗战遗址遗迹的利用模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伪满时期宪警统治对社会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伪满洲国时期宪警机构构成与主要活动
    (一)关东宪兵队的组建与主要活动
        1.关东宪兵队建立及队伍扩充
        2.关东宪兵队的主要任务及活动
    (二)伪宪兵团的组建
        1.伪宪兵团建立及队伍扩充
        2.伪宪兵团的主要任务及活动
    (三)伪满警察的组建
        1.伪满警察的建立及机构扩充
        2.伪满警察主要任务及活动
    (四)伪满洲国保安局的组建
        1.保安局的建立与机构扩充
        2.保安局的各部门的主要任务及活动
    (五)铁路警护军的建立
        1.铁路警护军的建立及队伍扩充
        2.铁路警护军的主要任务及活动
二、伪满洲国宪警殖民统治的屠杀政策
    (一)伪满宪警统治对伪满抗日组织人员的屠杀
        1.破坏共产党抗日组织并屠杀共产党员
        2.国民党抗日组织被极大破坏
        3.自发抗日组织人员被屠戮殆尽
    (二)对东北地区人民群众进行血腥的镇压
        1.实行法西斯政策维持伪满洲国治安
        2.强制征召劳工奴役普通百姓
        3.对东北地区人民进行屠杀
三、伪满洲国宪警殖民统治对经济的掠夺
    (一)对农副产品的掠夺
    (二)对资源的掠夺
        1.对自然资源的掠夺
        2.对工业材料的掠夺
四、伪满洲国宪警殖民统治对民众文化与日常生活的控制
    (一)对文化的控制
        1.破坏学术自由
        2.对文化传输工具殖民式的审查
        3.破坏宗教活动
    (二)对人民群众日常生活的监控
        1.严密监控人民群众的日常言论
        2.破坏民众正常通信
        3.利用指纹信息监控劳动者的生活
五、伪满洲国宪警殖民统治影响及启示
    (一)伪满宪警统治对伪满军队与警察的影响
        1.伪满宪兵团沦为殖民者的爪牙
        2.伪满警察成为镇压人民的机器
    (二)伪满宪警统治对伪满环境与经济发展影响
        1.对自然资源的破坏
        2.对东北地区经济发展的影响
    (三)伪满宪警殖民统治启示
        1.实现民族独立和解放
        2.坚持爱国主义教育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国内外研究概况
    0.2 研究成就与不足
    0.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0.4 理论及现实意义
1 日本关东军修筑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背景与目的
    1.1 日本关东军扶植伪满洲国
        1.1.1 “九一八事变”
        1.1.2 伪满洲国的建立
    1.2 “北上论”与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修筑
    1.3 日本绝对国防圈与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
2 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修建
    2.1 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修建的三个时期
        2.1.1 第一期工程
        2.1.2 第二期工程
        2.1.3 第三期工程
    2.2 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规模
        2.2.1 东部正面
        2.2.2 北部正面
        2.2.3 东北部正面和西部正面
    2.3 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中国劳工
        2.3.1 日本关东军掠夺中国劳工
        2.3.2 关东军对于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中国劳工的残害
3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与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毁灭
    3.1 1945年苏军出兵中国东北
        3.1.1 1944年至1945 年日本的对苏政策
        3.1.2 苏军决议出兵中国东北
        3.1.3 1945年日本关东军的军事布署
    3.2 日本关东军在对苏防御作战要塞攻防战中的失败
        3.2.1 苏联远东部队的最终军事布署
        3.2.2 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的毁灭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伪满时期日伪宪警的“思想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意义
    1.2 相关概念的阐释
    1.3 研究现状
第二章 日伪推行“思想对策”的背景
    2.1 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壮大
    2.2 日伪武力“讨伐”的失败
第三章 日伪“思想对策”的组织建设
    3.1“思想对策”的领导机关
    3.2 关东宪兵队
    3.3 伪满警察和伪满宪兵
第四章 日伪“思想对策”的实施
    4.1 制定有关“思想对策”的文件
        4.1.1 《警宪治安肃正计划大纲》
        4.1.2 《处理共产党有关人员要纲》
        4.1.3 《思想对策服务要纲》
    4.2 配合日伪的武力“讨伐”
    4.3 破坏中共地下组织
第五章 日伪“思想对策”的危害及评价
    5.1 对中国共产党的危害
    5.2“思想对策”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
    5.3“思想对策”的评价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9)伪满“治安肃正”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研究状况
    三、 研究目标及方法
第二章 日本侵占中国东北与反满抗日斗争的兴起
    一、 从“东方会议”到“九一八”事变
        (一) 日本的经济危机与东方会议
        (二) “九一八”事变与日本武装入侵
    二、东北抗日义勇军的兴起
    三、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日斗争
        (一) 中共抗日组织在东北的发展
        (二) 抗日联军的成立
    注释
第三章 伪满“治安肃正”计划出笼
    一、 “治安肃正”计划的制定
        (一) 法西斯法令的出台和实施
        (二) “治安肃正”计划大纲
    二、 “治标”与“治本”方针的确立
        (一) 保甲制度的强化
        (二) “集团部落”
    三、 “治安”组织
        (一) “清乡委员会”
        (二) “治安维持会”
    注释
第四章 伪满“治安肃正”实施
    一、 日伪军对东边道地区的“讨伐”
        (一) 1936 年以前的“讨伐”
        (二) 伪国军独立“讨伐”的经历及结果
    二、 日伪军对三江地区的“讨伐”
        (一) 日伪兵力配置的变化
        (二) 1939 年后的“三江大讨伐”
    三、 日伪军对吉林、间岛、通化地区的“讨伐”
        (一) 抗联一路军的活动
        (二) 第八军管区的成立和“野副大讨伐”的准备活动
        (三) “野副大讨伐”采用的手段
    四、 日伪军对西南地区的“讨伐”
        (一) 八路军挺进热河
        (二) 日伪西南“特别肃正”计划实施
        (三) 日伪军警实行的“三光”政策及危害
    注释
第五章 伪满“治安肃正”危害
    一、 “治安维持”为第一要务
        (一) 日伪政治、思想统治
        (二) 对反满抗日人员的“大逮捕”
    二、 “讨伐”给东北人民带来的灾难
        (一) “集家法”的实行
        (二) 日伪军对东北人民的杀戮
        (三) “讨伐”造成的经济损失
    注释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二、选题缘由
    三、研究方法
    四、论文创新点
    五、相关概念的界定
第一章 伪满洲国的建立及其民族状况
    第一节 伪满洲国的建立
        一、九一八事变与伪满洲国的建立
        二、伪满洲国的政权性质
    第二节 伪满洲国各民族的自然状况
        一、汉民族的自然状况
        二、满族的自然状况
        三、朝鲜族的自然状况
        四、蒙古族的自然状况
        五、日本民族的自然状况
        六、其他少数民族的自然状况
第二章 日本民族的特殊化政策
    第一节 政治领域中的特殊化政策
        一、总务厅为中心的官吏体制
        二、日本人参事官控制伪满地方政权
    第二节 经济领域中的特殊化政策
        一、日本人的高薪金待遇
        二、日本移民对土地的侵占
        三、“粮谷配给”的差别待遇
    第三节 军警与司法领域中的特殊化政策
        一、军事顾问和特殊警察的特权
        二、治外法权废除前后在司法领域中的特权
第三章 日本对满、蒙民族上层的利用和控制政策
    第一节 日本对满族上层的利用政策
        一、对溥仪的“豢养”
        二、对溥仪的利用
    第二节 日本对满族上层的控制政策
        一、溥仪复辟梦的破灭
        二、“帝室御用褂”制度
        三、“政治联姻”与“帝位继承法”
    第三节 日本对蒙古族上层的利用政策
        一、蒙古“独立”、“自治”运动的利用政策
        二、“保持以王公为中心的现有体制”的怀柔政策
        三、废除传统王公制度增加经济待遇的安抚政策
        四、日本人控制的蒙古族部队
第四章 日本对朝鲜族的利用与同化政策
    第一节 日本对朝鲜族的利用政策
        一、笼络朝鲜族为目的“准高等民族”待遇
        二、组织和利用朝鲜族反日武装团体
    第二节 对朝鲜族的同化政策
        一、“皇民化”的内容与实质
        二、“创氏改名”政策
第五章 日本对汉民族的高压政策
    第一节 政治上的监视与镇压政策
        一、汉民族官吏的监视
        二、强制推行“归屯并村”
        三、实施《保安矫正法》和《思想矫正法》
    第二节 经济上的剥削与掠夺政策
        一、失去土地的悲惨命运
        二、“粮谷出荷”政策
        三、“粮谷配给”政策
        四、对工人的奴役和压榨
    第三节 文化教育上的愚民与奴化政策
        一、文化上的愚民政策
        二、教育上的奴化政策
第六章 日本对其他少数民族的灭绝政策
    第一节 对鄂伦春族的灭绝政策
    第二节 对鄂温克族的灭绝政策
    第三节 对赫哲族的灭绝政策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四、“联军委员会”是一个傀儡政权吗(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共东北党组织的政策转型与抗日武装整合研究(1931-1937)[D]. 白路. 吉林大学, 2020(01)
  • [2]伪满洲国时期的哈尔滨文坛研究[D]. 刘洋.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3]大青山抗日游击根据地研究[D]. 李科. 湘潭大学, 2020(02)
  • [4]被抛弃、被掠夺与回归祖国:民族交错地带边陲矿区兴衰 ——基于扎赉诺尔煤矿的研究(1902-1952)[D]. 宋铁勇. 长春师范大学, 2020(08)
  • [5]牡丹江地区抗战遗址遗迹利用与保护对策研究[D]. 张雨薇.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1)
  • [6]伪满时期宪警统治对社会影响研究[D]. 张柏琦. 渤海大学, 2020(05)
  • [7]日本关东军对苏防御作战要塞研究[D]. 邵帅. 辽宁大学, 2019(01)
  • [8]伪满时期日伪宪警的“思想对策”研究[D]. 翁彪. 吉林大学, 2016(10)
  • [9]伪满“治安肃正”研究[D]. 文继斌.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14(01)
  • [10]伪满洲国民族政策研究[D]. 高承龙. 东北师范大学, 2011(06)

标签:;  ;  ;  ;  ;  

“联军军事委员会”是傀儡政权吗?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