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4年我国涂料行业迈向高档化(论文文献综述)
王静[1](2017)在《汉高胶粘剂产品的竞争战略研究》文中提出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放缓,GDP增速回落到7%以下,实体经济面临重大考验。曾几何时,跨国企业在中国享有超国民待遇,吃了到中国改革开放的红利,业绩迅猛增长,占据了大部分市场份额。与此同时,中国本土企业也迎头赶上,百舸争流,通过模仿、改进、创新逐步站稳了脚跟,并开始蚕食跨国企业的市场份额。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发展逐渐进入了瓶颈期,必须调整战略,以适应新时期新市场业态的竞争。汉高公司是粘合剂行业当之无愧的领先者,拥有全行业最全的技术和产品。但随着粘合剂行业的竞争日趋激烈,汉高公司已很难继续保持高速增长,必须及时调整战略,逐步退出弱势行业,进入优势行业,根据新行业特点来调整优化内部资源以提升竞争优势。本文首先运用PEST和波特的“五力”分析模型对公司的外部环境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公司面临的机会及威胁,通过顾客价值空间的分析和汉高公司的企业资源能力分析,得出基于价值创造的竞争战略,选择有发展潜力的市场重点布局,最后针对公司内外部资源配置给出了意见和建议。
蔡艳[2](2017)在《完善我国消费税制度研究 ——基于调节功能的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消费税具有征税范围的选择性、实际运用的灵活性等显着特点,并具有组织财政收入的功能和特殊调节功能,因此成为世界各国普遍重视的税种。我国消费税税收收入增长迅速,但因税制设计和征管方面存在缺陷,不仅弱化了消费税的调节功能,甚至出现了逆向调节消费。因此,为更好地实现政府利用税收手段实现宏观调控职能,必须加快改革和完善我国消费税制度的步伐。目前,我国对十五类消费品开征消费税,实行以比例税率为主的价内税计税方式,且国内消费税集中在生产环节进行课征。通过消费税制度在实践中的运用,发现我国消费税的调节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其主要原因有以下几方面:一是消费税制度的功能目标设计有偏差,仍以组织财政收入为主;二是税制要素中存在滞后和脱节的征税范围,粗线条的税率结构,单一的征税环节及掩盖税负的价内税等缺陷,各要素相互综合后导致消费税在调节消费结构、负外部性、收入再分配、产业结构升级等方面发挥的作用不显着;三是消费税征管权力完全归属中央,阻碍地方政府利用消费税发挥调节功能的积极性。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使税收制度的国际趋同性不断加剧,发达国家消费税制度以调节功能为目标,其改革实践为我国消费税制度完善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一是适度扩大征税范围,并以围绕调节负外部性、收入再分配功能的发挥进行调整;二是消费税税率水平较高,档次划分细致;三是依据税源特点灵活设置纳税环节;四是采用透明的价外税;五是依据税源的特点合理划分消费税收入。为更好地实现政府的宏观调控职能,完善我国消费税制度,应该以调节功能为主要目标,同时兼顾组织财政收入功能。在秉承“公平”、“效率”原则的基础上,以此目标来设计完善消费税制度:一是相机抉择扩大征税范围,例如多增加资源性商品、高污染的商品,更新奢侈品税目、新增高档消费行为;二是提高部分商品税率,细分税率档次;三是鉴于征管水平,分两步走将纳税环节逐步移至零售环节;四是采用价外税,引导消费;五是合理构建消费税共享体制;六是为了加快消费制度改革的步伐,我们需要税务征管水平、相关环保科学技术等配套措施做出联动反应。
刘锐[3](2017)在《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文中提出快速的城市化和工业化带给人类巨大财富的同时,也造成了自然生态环境的严重破坏,对人与自然协调的呼唤日益强烈。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它处于自然水体和陆地相交的边缘地带,生态敏感度高、人文历史悠久,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十分紧密,矛盾也更为集中突出,寻求两者关系的协调,其挑战也更加艰巨。当今的广州旧城发展过程中,重经济轻生态、重利用轻保护的问题在旧城滨水地区普遍存在,使得旧城滨水地区的自然环境和历史人文环境受到很大破坏,滨水地区一度从城市的正面走向城市的背面,甚至变成了城市中被遗忘的地带。面对现实的各种困境,需要重新思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整体重塑和协调发展的问题。在这样的背景下,本论文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展开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在两千多年的演进历程中,人、水、城关系密切,经历了从傍水而居、因水而兴、水城一体,而又逐渐瓦解变化的历史过程,总结不同历史阶段的演进特征和启示,归纳出了 "古代自发协调"、"近代逐步失调"、"现代全面失调"的人与自然关系演变脉络,深刻反映出人与自然关系是贯穿广州旧城演变历程的核心主线。抓住这一主线,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概括总结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经验教训进行相应的设计策略分析,进而综合集成了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一体化设计策略群作为互联、动态、开放的体系,价值取向是内在的核心影响因素,论文最后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探索性地从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三方面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论文分四大部分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立题。包括本论文的第一章、第二章。结合背景研究、相关学科理论及各种研究的综述,通过追踪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历程,确立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作为本论文研究的主题。第二部分:体系建构。主要是本论文的第三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这一主线,从"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三方面,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的内涵进行解读和研究体系建构。明确了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包括:"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分析,综合集成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提出"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三个层次的设计研究推导模式。第三部分:分析求证。主要包括本论文的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分别从规划、建筑、景观三个层面进行论证,详细分析并概括了广州1旧城滨水地区的现状特征,结合相关理论和国内外相关的经验教训,总结出规划层面"总体协调"、建筑层面"特色延续"、景观层面"多维均衡"的多项具体策略。第四部分:总结提炼。总结回顾前文基础上,围绕人与自然协调的主线,综合集成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并进一步结合人与自然协调的价值观念,总结提炼出了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设计价值取向。
张利萍[4](2016)在《TC公司技术创新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的变迁、社会的进步,消费者的消费方式和观念也随之而改变。为了不断满足消费者的个性化需求,为其提供产品和服务的企业竞争加剧,企业间的竞争就是企业创新能力的竞争,而焦点更是聚焦到企业技术创新的能力上。因此,技术创新对企业的生存、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企业的技术创新工作是一项涉及多部门、多环节的系统工程,为使企业技术创新活动顺利进行,必须建立一套完善高效的管理体系。随着我国国际化脚步的加快及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趋势,技术创新已经成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最主要支撑力。TC公司从一家以从事个人护理品功能材料起家的民营企业,经过了十五年的发展历程,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把握市场机会、延伸应用领域,如今已成为国内外精细化工行业的知名企业,产品涉及个人护理品、锂离子电池材料、有机硅材料等新材料、新能源领域,构筑了可辐射多行业应用的产品集群和系统的解决方案,已成为具有技术领先优势的高新技术企业,并在深圳中小板上市。本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简述文章的研究背景及意义,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第二章从经济与社会、政策与法规、技术与市场等方面进行了环境因素分析,确定TC公司未来发展战略,同时对其所在行业的竞争对手做了细致分析。第三章对TC公司技术创新发展现状及条件进行分析,回顾了TC公司的发展历程、创新战略、技术创新运行模式和管理制度、创新所取得的成效、现阶段组织管理能力以及存在的突出问题;第四章系统分析了TC公司技术创新发展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探索了针对不同行业领域应采取的技术创新发展策略,确定了“技术引领,集成创新;加强预研,进军重大;整合资源,联手企学;加大投入,构建平台。”的技术创新发展战略定位。第五章提出从加强企业技术组织建设、规范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制、完善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及激励,同时加大并保障技术创新资金的投入等方面为技术创新发展提供有力保障条件和对策措施。本文以TC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发展历程为案例,通过对其技术创新战略、运行模式、管理制度及其能力提升的分析,探索中小型科技型企业技术创新发展的一般规律,不仅对TC公司未来的发展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同时为中国精细化工领域的科技型企业的发展有所借鉴。
刘松林[5](2013)在《天津支柱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发展优势支柱产业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重要途径,对一个国家或地区提升整体经济实力和综合竞争力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近年来,作为老工业基地的天津市,紧紧抓住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战略机遇,围绕国家对天津建设“北方经济中心”的定位要求,着力构建高端化、高质化、高新化产业结构,发展形成了航空航天、石油化工、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轻工纺织及国防科技八大优势支柱产业,有力推动了天津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当前,随着天津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不断变化,各产业发展环境发生了深刻改变,支柱产业的发展进入新阶段,亟需通过转型升级取得突破,实现新形势下的科学发展和率先发展。本文基于上述考虑,对天津支柱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问题进行研究。首先对支柱产业概念及相关理论进行了回顾,对国内外支柱产业发展经验进行了梳理和归纳。其次,对近年来天津支柱产业演进的历程及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和概述。在此基础上,采用SWOT分析法,从内部优势、内部劣势、外部机遇和外部威胁四个方面对天津支柱产业进行全面分析,最后,采用比较分析、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天津支柱产业的转型升级发展提出建议,并针对各产业的特点提出下一步的发展思路和重点任务。
赵强[6](2012)在《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人口持续增长和城市的不断扩张,城市对能源资源的消耗日益加增,导致了全球气候变化、城市环境恶化、人体机能弱化等一系列问题,“健康”、“生态”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社区作为人居环境科学五大层次之一,是城市中最基本的组成单元,是衔接宏观生态城市层面和微观绿色建筑层面的中观层面人类聚居栖地,在降低居住建筑能耗,改善社区居住环境,促进城市绿色发展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通过对社区生态系统内源性循环与外源性循环之间关系的系统研究和细致梳理,按照问题探源——分析提炼——研究解决——实例引证的逻辑方式,针对社区发展所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实施策略。文章共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问题探源,首先是在分析健康、生态、社区各类定义的基础上,抽象出健康生态社区的定义、内涵和基本特征;然后分析中西方生态价值观的演进,构建多维生态价值观;最后分析诊断与社区发展相关的城市“病症”,为下一步研究“治疗良药”提供基础资料。第二部分为分析提炼,以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生态社区指标体系为研究对象,叙述各指标体系的概况,分析指标体系的构架、指标项内容、指标体系的评价方法,得出不同指标体系的特点和优缺点,通过对不同指标体系的比较研究和相关性提炼,为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建立打下了坚实的案例基础。第三部分为研究解决,客观地总结国内外相关指标体系的已有研究成果,分析我国与“社区疾病”有关的城市问题,全面系统地梳理了影响社区生存和发展的各类因素,并将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引入社区,立足于指标体系的系统性、综合性,充分挖掘了各层级指标之间和同层级内指标之间的关联性,按照横向分类和纵向分级的方法,创建了社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搭建了一个科学的健康生态社区评价数学模型,为社区决策工作的可操作性构建了客观、实用的基础平台。第四部分为实例引证,详细介绍了社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的应用,对指标体系进行了实践案例检验。即利用理论结合实际的研究方法,将指标体系应用到中新天津生态城的社区评价中,收集基础资料,进行数据分析,论证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合理性、可操作性和科学性。
黄健[7](2012)在《MONI商用清洁产品分销渠道优化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分销渠道研究是市场营销学研究的中心之一,着名的4P组合,就是产品(Product)、价格(Price)、渠道(Place)、促销(Promotion),商品分销是企业的市场营销策略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渠道为王已成为企业的共识。渠道冲突成为市场的常态,在这样的背景下,本文对MONI的公司分销渠道建设进行了深层次的探讨。作为一家商用清洁产品的大型企业,MONI公司目前的分销渠道面临几大难题:经销商开发市场能力不足、经销商的忠诚度下降、经销商的定位转型、渠道冲突、渠道功能发挥不充分、经销商的选择与评价制度不完善等等。本文在分析我国的商用清洁用品市场分销渠道状况,并结合商用清洁产品的本身特性,MONI公司商用清洁产品分销渠道实际状况及影响因素基础上,在遵循分销渠道管理的战略化、双向沟通、利益共享、激励性四大原则的前提下,提出分销渠道优化的4大措施:1)强化经销商的管理;2)激励与培训经销商;3)妥善化解渠道冲突;4)科学评估渠道绩效。希望为行业内其他企业分销渠道的优化管理提供借鉴。
郭权[8](2012)在《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构建研究》文中认为我国造纸工业面对着资源短缺、环境保护、能源枯竭等诸多方面的压力。因此,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必须充分认清形势,把握发展规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彻底抛弃旧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粗放式造纸工业发展模式,走具有中国特色的造纸业循环经济发展道路。基于此,我们需要建立一套造纸工业循环经济指导性评价模型,利用其引导造纸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方向、实时评估造纸工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水平。本论文研究的内容是如何构建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理清了构建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的理论基础,诸如循环经济理论、统计指标体系理论等。从造纸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出发,系统分析了我国造纸工业现状,评述了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趋势,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和分析了我国造纸工业利用循环经济寻求持续发展的几种主要模式。在参考我国现阶段循环经济评价模型的基础上,从经济、资源、环境、保障角度建立了一套合乎我国造纸工业实际情况的指导性评价模型。在此模型的基础上,本文以实证研究的方式,通过对山东世纪阳光纸业的实地调研,运用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评价了世纪阳光纸业发展循环经济的能力和水平,证明了我国造纸工业采用循环经济模式进行可持续发展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巨大的经济效益,对促进我国循环经济的发展具有非常重大的指导性示范作用。
栾金鹏[9](2011)在《LR公司某项目投资战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投资战略(Investment Strategies)是指根据企业总体经营战略要求,为维持和扩大生产经营规模,对有关投资活动所做的全局性谋划。它是将有限的企业投资资金,根据企业战略目标评价、比较、选择投资方案或项目,获取最佳的投资效果所作的选择。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增长,国内涌现出了一大批市场细分的企业,这也是行业专业化深度的拓展。而随着此类企业盈利能力的逐步增强与财富的不断积累,己经让这些企业完成了最初的“原始积累”,使得它们有较多的资金投入到一些未来盈利项目中去,这些项目往往决定着企业的发展前景,决定着企业今后的生存,因而对于不论是何种规模的企业而言,研究企业的投资战略就显得尤为重要。笔者认为,投资机会分析,尤其是新产品和新项目投资机会分析,既是一个严谨的技术性分析的过程,更是一个创造性的投资战略设计过程;基于战略设计思想的投资机会分析,或者说进行“量体裁衣”式的投资战略设计,才能真正反映出具体企业的“矛盾的特殊性”,因而更加具有决策价值和战略指导意义。
卢圣[10](2010)在《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文中认为人类面临着严峻的环境威胁,为追求人、社会、自然环境的和谐统一,可持续发展已然成为当今人类对未来发展模式的共识,城市居住区园林建设是实现人居环境可持续发展重要的一隅。该文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研究居住区园林设计方法,提出将“园林可持续设计”的概念作为居住区园林设计的方法。在重新审视国内外近现代城市居住区从单纯的居住区设计到社区设计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从纵向理解人类居住区发展趋向,同时从横向的角度分析现有的居住区的设计问题。对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和方法进行全面、综合的分析和总结,并提出居住区可持续设计的评价框架体系及评价内容。目的在于结合中国当前居住区建设和开发的实际,探讨适合中国国情的居住区可持续发展道路。论文围绕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1)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是风景园林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方法。基于风景园林的使命,必须顺应历史潮流及环境变化趋势,寻找更为合理的设计方法,而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内核的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契合了这种变化。作者认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形成是园林设计方法的范式进步。(2)通过回溯近现代国内外的城市规划发展及居住区园林的嬗变,该文认为无论是乌托邦式的理想主义规划还是当代理性的城市规划,人们都是在沿着城市、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努力,其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如物质规划为主、精英式规划、居住区与城市关系分离等,归根到底是由于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的失衡和人本中心主义的思想观念的问题。正因为规划设计的理念和方法受认识的深度和社会发展水平影响,所以城市和居住区可持续发展需要科学发展观做指导,并依赖于可持续设计技术。(3)分析了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生成历程,在此基础上提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定义:“综合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和人文科学知识,统筹平衡环境、经济、社会三个维度的因素,充分利用自然条件、合理应用景观材料、保护和构建代际自然生态系统平衡、尊重自然遗产和传统文化并重视设计管理的一种园林设计的方法。”并就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做了探索和总结,即:①融入生态关怀的整体性关注;②尊重自然;③尊重地域文化;④人性化设计;⑤以可持续性技术为支撑。⑥公众参与设计;⑦节约化设计。(4)针对现代城市发展状况,就居住区园林设计从可持续设计的角度进行了分析,提出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主要方法和主要原则:主要方法如下:①结合自然环境的设计方式;②注重居住区园林中的交流空间的创造;③应用可持续性技术方式营建节约型园林;④注重居住文化精神的传承;⑤注重创造心理愉悦的环境设计。主要原则:①全过程原则;②最低能耗原则;③自然-社会-经济均衡可持续原则;④技术可持续性原则;⑤管理可持续性原则;⑥公众参与性原则。(5)在研究对比相关评价方法后,该文建立了可持续园林可持续性评价框架体系。在分析建筑及相关居住区评价的基础上,提出可持续园林可持续评价指标的四大类分类方法,即:生态环境的保护与促进评价、人工环境质量的评价、文化传承性评价、经济性评价。同时对相关指标进行了初步的设定。作者认为,在人类改变自然环境的过程中,可持续设计的方法是可持续发展的必由之路,是在人工与自然环境中寻找和平共处之路。在园林可持续设计思想下,建设可持续发展的中国园林,为人居环境作出贡献是风景园林专业应当有的历史眼光和责任。
二、2004年我国涂料行业迈向高档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4年我国涂料行业迈向高档化(论文提纲范文)
(1)汉高胶粘剂产品的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内容与工具 |
1.1.1 研究的背景 |
1.1.2 研究的内容 |
1.1.3 研究的工具 |
1.2 国内外的研究情况 |
第二章 竞争战略理论回顾 |
2.1 企业竞争理论的内涵与框架 |
2.1.1 企业竞争理论的内涵 |
2.1.2 企业竞争战略的框架 |
2.2 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综述 |
2.2.1 企业竞争战略的理论研究概述 |
2.2.2 战略定位的研究 |
2.2.3 基本企业竞争战略理论的评价 |
2.3 基于价值创造的企业竞争战略 |
2.3.1 顾客价值和顾客价值空间 |
2.3.2 基于价值创造的竞争战略 |
2.3.3 企业竞争战略的制定程序 |
第三章 胶粘剂行业及市场规模介绍 |
3.1 胶粘剂行业介绍及应用领域 |
3.2 全球胶粘剂行业的市场分析 |
3.2.1 全球胶粘剂市场规模 |
3.2.2 全球胶粘剂市场细分领域 |
3.2.3 亚太地区胶粘剂市场规模 |
3.3 中国胶粘剂行业的市场分析 |
3.3.1 中国胶粘剂市场规模 |
3.3.2 中国胶粘剂市场细分领域 |
3.3.3 中国胶粘剂产业政策 |
第四章 胶粘剂的行业分析 |
4.1 胶粘剂行业的宏观分析 |
4.1.1 政治法律环境 |
4.1.2 经济环境 |
4.1.3 社会文化环境 |
4.1.4 技术环境 |
4.2 胶粘剂行业的顾客价值空间 |
4.2.1 环保要求 |
4.2.2 性能要求 |
4.2.3 系统化要求 |
4.2.4 服务能力要求 |
4.3 胶粘剂行业的五力模型分析 |
4.3.1 供应商的力量 |
4.3.2 购买方的力量 |
4.3.3 进入者威胁 |
4.3.4 替代品威胁 |
4.3.5 行业内部竞争 |
4.3.6 五力模型总结 |
第五章 汉高在胶粘剂行业的现状分析 |
5.1 汉高公司介绍及发展现状分析 |
5.1.1 汉高公司介绍 |
5.1.2 汉高公司企业文化 |
5.1.3 汉高公司发展现状 |
5.2 汉高资源能力分析和价值链分析 |
5.2.1 汉高的资源能力分析 |
5.2.2 汉高的价值链分析 |
5.3 汉高在胶粘剂行业的经营特点和SWOT分析 |
5.3.1 汉高粘合剂技术事业部的经营特点 |
5.3.2 汉高在胶粘剂行业的SWOT分析 |
第六章 汉高在胶粘剂行业的竞争战略选择 |
6.1 汉高在胶粘剂行业的竞争战略 |
6.2 汉高在胶粘剂行业的市场选择 |
6.2.1 汽车行业用胶 |
6.2.2 软包装行业 |
6.2.3 建筑行业 |
6.2.4 电子电器行业 |
6.2.5 医疗行业 |
6.3 汉高在胶粘剂行业的竞争定位 |
6.3.1 模仿障碍 |
6.3.2 先行者优势 |
6.3.3 创新机制 |
第七章 汉高胶粘剂产品提升竞争优势的建议 |
7.1 对内建议 |
7.1.1 加强客户专注度 |
7.1.2 进一步强化品牌价值和技术含量 |
7.1.3 加速数字化进程 |
7.1.4 提高内部敏捷性 |
7.2 对外建议 |
7.2.1 通过并购强化市场地位 |
7.2.2 投资于未来增长 |
第八章 研究结论与研究不足 |
8.1 研究结论 |
8.2 研究不足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
(2)完善我国消费税制度研究 ——基于调节功能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 研究对象 |
二 研究背景 |
三 研究意义 |
第二节 文献综述 |
一 国外文献综述 |
二 国内文献综述 |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
一 研究思路 |
二 研究方法 |
第四节 创新及不足 |
一 创新之处 |
二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消费税的调节功能及应用 |
第一节 消费税的调节功能及运行机理 |
一 调节消费结构 |
二 弱化消费品和消费行为的经济负外部性 |
三 引导产业结构调整 |
四 调节收入再分配 |
第二节 消费税已成为各国调节经济普遍倚重的税种 |
第三章 我国现行消费税制度不利于其调节功能的发挥 |
第一节 我国消费税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
一 我国消费税制度的建立 |
二 我国消费税制度的发展 |
三 我国消费税制度的运行情况 |
第二节 我国消费税制度的调节功能发挥不充分 |
一 调节消费结构不到位 |
二 难以抑制消费的负外部性 |
三 引导产业结构升级效果不显着 |
四 调节收入再分配欠缺力度 |
第三节 影响我国消费税调节功能发挥的税制原因 |
一 消费税制度的功能定位设计有偏差 |
二 税制要素设计存在缺陷 |
三 消费税收入划分不合理 |
第四章 发挥消费税制度调节功能的国际趋势及经验 |
第一节 适时扩大征税范围 |
一 注重调节负外部性功能,扩大征税范围 |
二 注重调节收入再分配功能,扩大征税范围 |
第二节 税率水平高,档次划分细致 |
第三节 纳税环节设置灵活 |
第四节 实行以价外税为主的计征方式 |
第五节 消费税收入划分合理 |
第五章 促进消费税调节功能发挥的制度设计建议 |
第一节 明确我国消费税制度的功能目标 |
第二节 合理设计消费税税制要素 |
一 相机调整消费税的征收范围 |
二 优化消费税税率结构 |
三 灵活设置消费税的纳税环节 |
四 实行价外税为计税方式 |
第三节 合理构建消费税共享税体制 |
第四节 健全消费税制度的相关配套措施 |
一 提高税务征管水平 |
二 提高相关科学应用技术 |
第六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人与自然协调理念的相关研究 |
1.2.2 国内外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相关研究 |
1.3 相关概念界定 |
1.3.1 滨水地区 |
1.3.2 广州旧城范围的界定 |
1.3.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 |
1.3.4 人与自然协调 |
1.4 研究方法 |
1.5 研究框架 |
1.5.1 研究内容 |
1.5.2 研究框架 |
第2章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历史演进 |
2.1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1.1 广州旧城的初步产生时期(秦汉时期) |
2.1.2 广州旧城的逐渐发展时期(唐宋时期) |
2.1.3 广州旧城的基本成熟时期(明清时期) |
2.1.4 古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2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2.1 近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2.2 近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2.3 近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演进历程 |
2.3.1 现代广州旧城的自然地理环境与水系状况 |
2.3.2 现代广州旧城的滨水地区活动状况分析 |
2.3.3 现代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演进的主要特征与启示 |
2.4 本章小结 |
第3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理论建构 |
3.1 人与自然协调对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启示 |
3.1.1 人与自然协调的内涵 |
3.1.2 人与自然协调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 |
3.1.3 人与自然协调对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的意义 |
3.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原则 |
3.2.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共同演进、协调发展的整体原则 |
3.2.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社会和谐、经济高效、自然良性循环的原则 |
3.2.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历时性"和"共时性"原则 |
3.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体系建构 |
3.3.1 整体思维、价值观念、专业理论为指导的理论建构 |
3.3.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体系建构 |
3.3.3 "指导原则"、"多级策略"、"总结提炼"的层次化模式建构 |
3.4 本章小结 |
第4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设计研究 |
4.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规划的现状特征 |
4.1.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现状特征 |
4.1.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现状特征 |
4.1.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交通现状特征 |
4.1.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现状特征 |
4.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职能的设计研究 |
4.2.1 自然生态优先 |
4.2.2 保护历史文化 |
4.2.3 提升城市活力 |
4.2.4 促进社会和谐 |
4.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土地利用的设计研究 |
4.3.1 控制保护水系网络用地空间 |
4.3.2 调整优化滨水地区用地功能与布局 |
4.3.3 合理调控滨水地区用地强度 |
4.3.4 倡导多样混合紧凑的土地利用模式 |
4.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交通的设计研究 |
4.4.1 减弱滨水地区过境交通的干扰性 |
4.4.2 增强滨水地区联系交通的可达性 |
4.4.3 保障滨水地区内部交通的连续性 |
4.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城市空间的设计研究 |
4.5.1 凸显山水城一体的空间形态 |
4.5.2 突出以水系网络为主体的空间结构 |
4.5.3 彰显地域文化特色的城市空间意象 |
4.6 本章小结 |
第5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设计研究 |
5.1 广州旧城滨水建筑的现状特征 |
5.1.1 功能与空间的现状特征 |
5.1.2 建筑形式的现状特征 |
5.1.3 建筑技术运用的现状特征 |
5.1.4 建筑文化内涵的现状特征 |
5.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功能调适与空间组合的设计研究 |
5.2.1 功能的保留拓展与重置 |
5.2.2 外部空间的组织 |
5.2.3 内部空间的组合 |
5.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形式表达与特色展现的设计研究 |
5.3.1 注重形体与尺度的处理 |
5.3.2 加强界面的塑造 |
5.3.3 突出建筑审美特色 |
5.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适宜技术与措施运用的设计研究 |
5.4.1 强调对自然要素的结合与利用 |
5.4.2 注重传统特色展现的技术 |
5.4.3 倡导节能环保与智能化技术 |
5.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建筑场所特征与文化内涵的设计研究 |
5.5.1 注重场所特征的展现 |
5.5.2 强调岭南建筑文化脉络的继承 |
5.5.3 反映岭南建筑文化的精神内涵 |
5.6 本章小结 |
第6章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设计研究 |
6.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景观的现状特征 |
6.1.1 广州旧城水系网络的现状特征 |
6.1.2 广州旧城河流廊道的现状特征 |
6.1.3 广州旧城绿化的现状特征 |
6.1.4 广州旧城人文景观的现状特征 |
6.2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水系网络设计研究 |
6.2.1 塑造完整连续的水系网络 |
6.2.2 构建功能复合的水系网络 |
6.2.3 体现独特个性的水系网络 |
6.3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河流廊道设计研究 |
6.3.1 注重水域的改善与恢复 |
6.3.2 增强护岸的多种功能 |
6.3.3 注重水陆缓冲带的合理建设 |
6.4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绿化设计研究 |
6.4.1 构建完整多层级的绿化网络 |
6.4.2 加强绿化网络与水系网络的融合 |
6.4.3 建设各类绿化斑块 |
6.5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人文景观设计研究 |
6.5.1 突出滨水地区人文景观特征 |
6.5.2 营造人文景观网络 |
6.5.3 促进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融合 |
6.6 本章小结 |
第7章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集成及提炼 |
7.1 人与自然关系视角下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发展趋势——走向人与自然协调 |
7.1.1 人与自然的关系是众多学科领域关注的核心问题 |
7.1.2 人与自然的关系贯穿了广州旧城演变的历史过程 |
7.1.3 人与自然协调——广州旧城滨水地区的发展趋势 |
7.2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综合集成 |
7.2.1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的综合集成 |
7.2.2 规划·建筑·景观一体化设计策略群集成简表 |
7.2.3 一体化设计策略群是互联的、动态的、开放的体系 |
7.3 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策略的总结提炼 |
7.3.1 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价值取向的探索 |
7.3.2 稳定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水系网络为骨架的自然生态网络 |
7.3.3 有序活力的人类滨水活动——合理导控和积极促进各类滨水活动 |
7.3.4 延续多元的城市历史文脉——尊重城市历史和展现岭南文化 |
7.4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学术着作 |
学位论文 |
学术期刊文献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附件 |
(4)TC公司技术创新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
1.2 文献研究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 |
第二章 TC公司技术创新发展环境分析 |
2.1 经济与社会环境 |
2.2 政策与法规环境 |
2.3 技术与市场环境 |
2.4 TC公司未来发展战略 |
2.5 竞争对手分析 |
2.5.1 个人护理品材料领域 |
2.5.2 锂离子电池材料领域 |
2.6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TC公司技术创新发展现状与条件分析 |
3.1 TC公司的概述 |
3.2 TC公司的发展历程 |
3.2.1 TC公司的起步期 |
3.2.2 TC公司的成长期 |
3.2.3 TC公司的发展期 |
3.3 TC公司的技术创新战略 |
3.4 TC公司技术创新运行模式 |
3.4.1 组织架构 |
3.4.2 研发投入 |
3.4.3 产学研合作开发 |
3.4.4 创新文化 |
3.4.5 人才培养 |
3.5 TC公司技术创新管理制度 |
3.6 TC公司技术创新成效 |
3.7 TC公司的组织管理能力 |
3.8 存在的突出问题 |
3.8.1 技术创新机制不能适应新的发展阶段要求 |
3.8.2 前沿技术的研究投入不足 |
3.8.3 未来重点发展领域的发明专利数相对较少 |
3.9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TC公司技术创新发展的策略选择 |
4.1 TC公司技术创新发展SWOT分析 |
4.1.1 优势(S) |
4.1.2 劣势(W) |
4.1.3 机会(O) |
4.1.4 威胁(T) |
4.2 TC公司技术创新战略象限分析 |
4.3 TC公司技术创新发展策略定位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TC公司技术创新发展保障条件与对策措施 |
5.1 加强企业技术创新组织建设 |
5.2 规范企业技术创新管理机制 |
5.3 完善技术创新人才的培养及激励 |
5.4 加大并保障技术创新资金投入 |
5.5 本章小结 |
结论 |
参考文献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致谢 |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定意见 |
(5)天津支柱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选题背景 |
1.2 选题的意义和目的 |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 |
1.4 本文的逻辑框架 |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
2.1 支柱产业概念的界定与研究 |
2.2 支柱产业的相关理论及基本发展模式 |
第三章 国内外支柱产业发展实践经验与启示 |
3.1 国外支柱产业发展实践 |
3.2 国外支柱产业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
3.3 国内主要经济较快省市的支柱产业发展思路 |
3.4 国内支柱产业发展启示 |
第四章 天津支柱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
4.1 天津支柱产业整体发展现状 |
4.2 天津传统优势产业发展特征 |
4.3 天津优势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特征 |
第五章 天津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 SWOT 分析 |
5.1 天津支柱产业发展的 SWOT 分析 |
5.2 天津支柱产业发展的优势分析 |
5.3 天津支柱产业发展的劣势分析 |
5.4 天津支柱产业发展的机遇分析 |
5.5 天津支柱产业发展的挑战分析 |
第六章 天津市支柱产业转型升级思路 |
6.1 天津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思路选择 |
6.2 天津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 |
6.2.1 天津传统优势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 |
6.2.2 天津优势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思路与重点任务 |
第七章 天津市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7.1 天津优势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总体对策建议 |
7.2 天津传统优势支柱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7.3 天津优势高新技术产业转型升级的对策建议 |
第八章 结论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课题来源 |
1.2 研究背景 |
1.2.1 全球气候变化 |
1.2.2 城市环境恶化 |
1.2.3 人体机能弱化 |
1.3 研究意义 |
1.3.1 理论意义 |
1.3.2 实践意义 |
1.4 研究范围、概念界定 |
1.4.1 健康、生态、社区、健康生态社区概念界定 |
1.4.2 健康生态社区内涵、基本特征 |
1.4.3 与健康生态社区相关的典型社区概念和内涵辨析 |
1.5 研究方法 |
1.5.1 跨学科与跨领域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5.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5.3 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5.4 文献分析、公众调查、专家咨询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
1.6 研究框架 |
1.7 研究创新点 |
第二章 生态价值观的演进及城市“社区病”诊断 |
2.1 前工业文明:服从自然 |
2.1.1 西方朴素生态价值观 |
2.1.2 中国朴素自然观 |
2.2 工业文明:征服自然 |
2.2.1 空想社会主义 |
2.2.2 城市美化运动 |
2.2.3 田园城市理论 |
2.2.4 现代主义对自然的关注 |
2.2.5 邻里单元 |
2.2.6 《雅典宪章》 |
2.3 后工业文明:回归自然 |
2.3.1 绿色运动和增长的极限 |
2.3.2 新城市主义运动 |
2.3.3 精明增长 |
2.3.4 国内城市社区研究 |
2.4 多维生态价值观构成因素 |
2.4.1 生态平衡 |
2.4.2 经济发展 |
2.4.3 社会公平 |
2.4.4 健康宜居 |
2.5 城市“社区病”诊断 |
2.5.1 社区的伪生态绿色外表 |
2.5.2 城市空间结构及土地利用不完善 |
2.5.3 资源能源循环利用不足 |
2.5.4 环境污染及保护 |
2.5.5 社区地域性特征缺失 |
2.5.6 缺乏人文关怀和公众参与 |
2.6 小结 |
第三章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的发展演变 |
3.1 指标体系定义、构建意义和分类 |
3.1.1 指标、指标体系的定义 |
3.1.2 指标体系构建的意义 |
3.1.3 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类型 |
3.2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研究 |
3.2.1 国外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3.2.2 中国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 |
3.3 健康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
3.3.1 WHO 提出的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
3.3.2 加拿大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
3.3.3 上海、苏州的健康城市指标体系 |
3.4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研究 |
3.4.1 生态城市概述 |
3.4.2 中新天津生态城 |
3.4.3 唐山湾生态城(曹妃甸) |
3.4.4 瑞典哈马碧生态城(Hammarby) |
3.4.5 阿联酋马斯达尔生态城(Masdar City in Abu Dhabi) |
3.4.6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中国低碳生态城市发展战略) |
3.4.7 生态城市指标体系比较与分析 |
3.5 小结 |
第四章 国内外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
4.1 国外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
4.1.1 英国 BREEAM Communities 可持续社区评价体系 |
4.1.2 美国 LEED-ND 社区规划与发展评价体系 |
4.2 国内社区指标体系研究 |
4.2.1 《住宅性能评定技术标准》 |
4.2.2 《健康住宅建设技术要点》 |
4.2.3 《环境标志产品技术要求:生态住宅(住区)》 |
4.2.4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 |
4.2.5 《省地节能环保型住宅国家康居示范工程技术要点(2010 版)》 |
4.2.6 《绿色生态住宅小区建设要点与技术导则》 |
4.2.7 《中国绿色低碳住区技术评估手册》 |
4.3 国内外社区评价指标体系比较 |
4.3.1 研究对象基本状况比较 |
4.3.2 指标体系框架结构和指标项分类比较 |
4.3.3 启示与优化策略 |
4.4 小结 |
第五章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 |
5.1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的制定思路 |
5.1.1 既有指标体系构成方法总结 |
5.1.2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的引入 |
5.2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的结构模型 |
5.2.1 技术路线 |
5.2.2 评价模型 |
5.3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指标体系 |
5.3.1 指标体系各级指标的构建步骤 |
5.3.2 指标项的选取原则 |
5.3.3 评价体系框架的建构 |
5.4 健康生态社区的评价方法 |
5.4.1 评价标准的选择 |
5.4.2 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与指标项系统 |
5.4.3 指标权重计算 |
5.4.4 指标测评函数 |
5.5 小结 |
第六章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实测研究——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社区为例 |
6.1 中新社区概况 |
6.1.1 社区现状概述 |
6.1.2 建设条件分析 |
6.1.3 土地适宜性评价 |
6.1.4 用地功能规划 |
6.1.5 道路交通规划 |
6.1.6 绿化及开放空间布局 |
6.1.7 水资源规划 |
6.1.8 能源利用规划 |
6.1.9 防灾规划 |
6.1.10 社区特色设计 |
6.2 中新社区实地调研与问卷调查 |
6.2.1 调查人群基本信息 |
6.2.2 评价体系相关信息 |
6.3 中新社区各参评项权重的确定 |
6.4 中新社区指标体系测评 |
6.4.1 根据门槛条件筛选指标项 |
6.4.2 指标项的量化赋值 |
6.4.3 中新社区评价结果综述 |
6.5 中新社区测评结果评价和分析 |
6.5.1 中新社区的总体趋势 |
6.5.2 中新社区的优势领域 |
6.5.3 中新社区的可提升领域 |
6.6 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探索价值 |
7.1.1 国内外城市、社区指标体系的系统梳理 |
7.1.2 多住区、多城市案例、多评价体系的比较研究 |
7.2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构建特点 |
7.2.1 宏观、中观、微观相结合的指标体系 |
7.2.2 生态、社会、经济、健康相融合的指标体系 |
7.3 健康生态社区指标体系的后续研究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
致谢 |
(7)MONI商用清洁产品分销渠道优化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意义及目的 |
1.2.1 研究意义 |
1.2.2 研究目的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外研究现状及观点综述 |
1.3.2 国内研究现状及观点综述 |
1.4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1.4.1 研究内容 |
1.4.2 研究方法 |
第二章 分销渠道相关理论概述 |
2.1 分销渠道的定义 |
2.2 分销渠道的相关理论 |
2.2.1 选择、激励、评价渠道成员 |
2.2.2 分销渠道的调整 |
2.2.3 渠道的组合和整合 |
2.3 分销渠道的冲突和竞争 |
2.3.1 冲突和竞争的类型 |
2.3.2 渠道冲突的原因 |
2.3.3 渠道冲突的管理 |
第三章 MONI分销渠道现状与环境分析 |
3.1 MONI公司简介 |
3.1.1 MONI公司及商用清洁产品部的总体情况 |
3.1.2 商用清洁产品渠道的情况 |
3.1.3 商用清洁行业的产品特性 |
3.2 商用清洁行业的市场营销环境分析 |
3.2.1 商用清洁行业的发展动态及将来预测 |
3.2.2 商用清洁目标市场的经济环境 |
3.2.3 目标市场发展潜力总结 |
3.2.4 清洁行业的分销渠道发展趋势 |
3.3 主要竞争对手的分销渠道分析 |
3.3.1 竞争对手的分销渠道特点 |
3.3.2 对手的分销渠道给我们的启示 |
第四章 MONI商用清洁产品分销渠道现存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1 影响MONI商用清洁产品分销渠道的内在因素 |
4.1.1 产品因素 |
4.1.2 市场因素 |
4.1.3 经销商因素 |
4.1.4 竞争者渠道因素 |
4.1.5 公司自身因素 |
4.2 MONI商用清洁分销渠道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
4.2.1 经销商市场开发能力不足 |
4.2.2 经销商忠诚度下降 |
4.2.3 经销商的定位转型 |
4.2.4 渠道的冲突 |
4.2.5 渠道功能发挥不充分 |
4.2.6 经销商的选择与评价制度不完善 |
第五章 MONI商用清洁分销渠道的优化建议 |
5.1 确定优化分销渠道的基本原则 |
5.1.1 战略化原则 |
5.1.2 双向沟通原则 |
5.1.3 利益共享原则 |
5.1.4 激励性原则 |
5.2 建立多渠道的分销体系 |
5.2.1 根据目标客户群战略定位渠道职能 |
5.2.2 为不同产品制定不同的渠道策略 |
5.2.3 建立覆盖目标市场的销售队伍 |
5.3 强化经销商的管理 |
5.3.1 客户档案管理 |
5.3.2 经销商销售队伍的动态管理 |
5.4 激励与培训经销商 |
5.4.1 激励经销商 |
5.4.2 培训经销商 |
5.5 妥善化解渠道冲突 |
5.6 科学评估渠道绩效 |
5.6.1 制定标准 |
5.6.2 应用标准进行评估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参考文献 |
(8)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构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的背景 |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
1.3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
1.3.1 循环经济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3.2 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相关领域的研究现状 |
1.4 研究的思路和主要内容 |
1.5 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 |
第2章 相关的理论与文献综述 |
2.1 关于循环经济的理论综述 |
2.1.1 循环经济的概念 |
2.1.2 循环经济的原则 |
2.1.3 循环经济的特征 |
2.2 关于统计指标体系的理论综述 |
2.2.1 统计总体和统计单位 |
2.2.2 统计指标体系 |
2.3 相关的文献综述 |
第3章 我国造纸工业现状及发展趋势 |
3.1 我国造纸工业现状 |
3.1.1 近十年我国造纸工业的发展状况 |
3.1.2 我国造纸工业企业现状 |
3.1.3 我国造纸工业产品现状 |
3.1.4 我国造纸工业的环境现状 |
3.1.5 我国造纸工业的原料结构现状 |
3.2 我国造纸工业发展趋势 |
第4章 我国造纸工业循环经济的主要模式分析 |
4.1 造纸工业林纸一体化模式 |
4.2 造纸工业废纸回用模式 |
4.3 造纸工业其他循环经济模式 |
第5章 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的构建 |
5.1 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及运行过程 |
5.1.1 评价模型 |
5.1.2 运行过程 |
5.2 构建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的思路 |
5.3 构建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的原则和任务 |
5.4 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的设计 |
5.4.1 评价模型指标体系框架 |
5.4.2 模型指标计算公式 |
5.4.3 模型指标权重确定 |
5.4.4 权重确定过程分析 |
5.5 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的诊断方法 |
5.5.1 目标值选取 |
5.5.2 研究方法选取 |
5.5.3 评价等级的确定 |
第6章 实证研究—山东世纪阳光纸业废纸回用循环经济评价模型 |
6.1 选择山东世纪阳光纸业废纸回用作为研究案例的理由 |
6.2 评价世纪阳光纸业废纸回用循环经济模式 |
6.2.1 评价的结果 |
6.2.2 模型的分析 |
6.2.3 调节的措施 |
6.3 废纸回用循环经济模式的SWOT分析 |
第7章 论文总结与展望 |
7.1 主要的研究结论 |
7.2 对我国造纸工业的意义 |
7.3 研究存在的不足和对未来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录 |
卷内备考表 |
(9)LR公司某项目投资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投资战略的提出 |
1.2 本文研究思路、使用的相关理论 |
1.3 本文的实践意义 |
1.4 本文的框架结构 |
第二章 投资战略理论综述 |
2.1 投资战略的有关理论 |
2.1.1 企业投资战略的基本内涵 |
2.1.2 企业不同阶段的投资战略 |
2.2 国外企业投资战略对LR 公司投资战略的借鉴 |
第三章 LR 公司经营分析 |
3.1 外部宏观经济环境 |
3.1.1 宏观经济对本行业的影响 |
3.1.2 石油行业对本行业的影响 |
3.1.3 政策趋势对本行业的影响 |
3.1.4 行业特点 |
3.2 LR 公司发展中的问题 |
第四章 竞争与市场分析及对应营销策略 |
4.1 市场总括 |
4.1.1 我国的润滑油市场情况分析 |
4.1.2 我国的塑料包装容器市场分析 |
4.2 我国润滑油包装市场潜力分析 |
4.2.1 我国润滑油企业的包装意识尚有提升空间 |
4.2.2 润滑油塑料包装瓶的优点决定其未来潜力巨大 |
4.2.3 润滑油市场的竞争将上升为形象和品牌的竞争 |
4.3 竞争分析 |
4.3.1 LR 公司SWOT 分析 |
4.3.2 LR 塑料制品公司竞争对手情况 |
4.4 营销策略 |
第五章 投资战略设计 |
5.1 战略总体定位 |
5.2 经营模式讨论 |
5.3 营销战略 |
5.4 技术方案选择 |
5.5 目标投资项目分析 |
第六章 总结 |
6.1 结论 |
6.2 待研究解决的问题 |
参考文献 |
致谢 |
(10)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目录 |
1 绪论 |
1.1 课题的提出与选题 |
1.1.1 迅速发展的城市化进程加剧全球生态环境恶化 |
1.1.1.1 世界大城市生态环境危机及隐忧 |
1.1.1.2 中国城市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问题 |
1.1.2 风景园林与时俱进的责任 |
1.1.3 居住区园林设计存在的问题 |
1.1.3.1 疏忽当代居住小区的社会结构特征 |
1.1.3.2 缺失基于城市自然风貌与特色的园林 |
1.1.3.3 园林过度设计现象普遍 |
1.1.3.4 丧失传统文脉的延续性 |
1.1.3.5 家园氛围淡薄 |
1.1.3.6 漠视自然物的生态作用 |
1.1.4 选题的意义 |
1.1.4.1 Landscape Architecture定义中可持续含义的延伸 |
1.1.4.2 实践意义 |
1.1.4.3 居住区园林的社会学意义 |
1.2 题目和相关概念的辨析 |
1.2.1 居住区释义 |
1.2.1.1 规范中的小区与居住区定义 |
1.2.1.2 当代居住区的内涵变化 |
1.2.1.3 居住区相关概念 |
1.2.2 居住区园林概念 |
1.2.2.1 环境 |
1.2.2.2 人居环境 |
1.2.2.3 城市居住区园林 |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
1.3.1 研究范围的界定 |
1.3.2 研究方法 |
1.3.3 论文框架 |
2 国内外城市居住区发展及启示 |
2.1 国外城市规划与居住区发展对中国的启示 |
2.1.1 国外居住相关城市理论与城市居住空间 |
2.1.1.1 先哲的居住理想与理论探索 |
2.1.1.2 城市规划进程中的三座里程碑与居住问题 |
2.1.2 国外各个历史时期城市规划对居住区园林的影响 |
2.1.2.1 工业革命早期对城市居住布局的探索 |
2.1.2.2 朦胧的探索—一战到20世纪60年代规划理论与居住区园林 |
2.1.2.3 人性的回归--20世纪60-80年代 |
2.1.2.4 生态的理想—20世纪80年代以来主要的理论与实践 |
2.1.2.5 新城市主义和精明增长理念与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
2.2 国内城市规划模式对居住区环境的影响 |
2.2.1 近现代国内居住区理论与居住区园林 |
2.2.1.1 1950年代--小区规划理论初步形成及居住区园林 |
2.2.1.2 1960--1970年代建设及理论停滞期及居住区园林 |
2.2.1.3 1980--1990年代初期准市场经济时期的挣扎及居住区园林 |
2.2.1.4 1990年代中后期以来的居住区快速发展及居住区园林状况 |
2.2.1.5 20世纪90年代后居住区规划发展趋势 |
2.2.2 与居住区园林相关问题的研究 |
2.2.2.1 居住区园林建设受到国际上的重视 |
2.2.2.2 居住区园林设计理论和实践上的不足 |
2.2.2.3 国内的主要居住环境理论研究 |
2.2.2.4 我国在生态住宅方面的探索 |
2.2.2.5 中国在居住问题方面的努力 |
2.2.2.6 建筑师的零星探索 |
2.2.3 政府、机构对可持续发展的推动 |
本章小结 |
3 园林可持续设计概念辨析与建构 |
3.1 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思潮形成过程 |
3.1.1 可持续发展的文化思潮 |
3.1.2 认识自然的理论变迁 |
3.2 可持续发展的理论 |
3.2.1 可持续发展定义 |
3.2.2 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容 |
3.3 可持续发展的历程 |
3.3.1 可持续发展的三个阶段 |
3.3.2 可持续发展的里程碑 |
3.3.3 可持续发展在中国 |
3.3.3.1 中国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思想对可持续发展的启示 |
3.3.3.2 当代中国的可持续发展 |
3.4 可持续发展与园林可持续设计概念 |
3.4.1 可持续设计的涵义 |
3.4.1.1 可持续设计的涵义 |
3.4.1.2 可持续定义的扩展到设计领域 |
3.4.1.3 可持续设计源于可持续发展 |
3.4.2 从"可持续发展"到"可持续设计" |
3.4.3 园林可持续设计概念建立 |
3.4.3.1 园林可持续设计中"可持续"的解释 |
3.4.3.2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定义探讨 |
3.4.3.3 园林可持续思想 |
3.4.3.4 园林可持续设计本质内涵及目标 |
3.4.3.5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理念形态 |
3.4.3.6 传统园林设计与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异同 |
3.4.4 园林可持续设计方法 |
3.4.4.1 融入生态关怀的整体性关注 |
3.4.4.2 将自然作为园林设计主体 |
3.4.4.3 尊重地域文化 |
3.4.4.4 人性化设计 |
3.4.4.5 节约式的设计 |
3.4.4.6 注重设计管理 |
3.4.4.7 以可持续性技术为支撑 |
3.4.4.8 公众参与 |
3.4.4.9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设计程序 |
3.5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形成是园林设计方法的范式进步 |
3.5.1 从美到实用与美 |
3.5.2 从"常规设计"到"生态设计" |
3.5.3 从"生态设计"到园林的可持续设计 |
3.5.4 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科学基础 |
3.6 园林可持续设计动力机制 |
3.6.1 环境教育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
3.6.2 人类建立持久性生活方式的意识及行动 |
3.6.3 国际社会为改善环境的努力 |
3.6.4 国家的推动 |
3.6.5 企业的社会责任 |
3.6.6 风景园林师的更高追求 |
3.6.7 科技进步 |
3.6.8 园林可持续设计产生的竞争优势 |
本章小结 |
4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 |
4.1 可持续人居环境--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目的层次 |
4.1.1 宏观层--保护和构建自然生态环境和尊重传统历史和文化 |
4.1.2 中观层次--改善区域城市环境 |
4.1.3 微观层次--营造健康工作环境 |
4.2 探索居住区自然环境合理的利用方式 |
4.2.1 中国文化独特居住文化--传统节制观念 |
4.2.2 全局的规划观--以园林为中心的规划方法 |
4.2.2.1 三位一体式全局整体规划与设计 |
4.2.2.2 对自然的理性态度 |
4.2.2.3 重视地域性景观 |
4.2.2.4 建立生态住区 |
4.2.2.5 居住区规划应突破小区单一模式 |
4.2.3 总体的系统性原则 |
4.2.3.1 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居住区园林概念性规划设计层次 |
4.2.3.2 居住区总体布局--园林规划设计层次 |
4.2.3.3 居住区建筑与园林设计层次 |
4.2.4 居住建筑与居住区园林 |
4.2.4.1 建筑规划与环境建设的关系 |
4.2.4.2 绿色居住建筑与居住区园林 |
4.2.4.3 园林对基地的修复作用 |
4.2.5 居住区交通规划与设计 |
4.2.5.1 中国城市道路交通规范与城市居住区规范之间的矛盾 |
4.2.5.2 居住区路网有机融入城市交通 |
4.2.5.3 强化公共交通引导 |
4.2.5.4 道路的交通组织--人车分流与人车共存的纠结 |
4.2.5.5 静态交通的节约化设计 |
4.2.5.6 道路用地与园林绿化 |
4.2.5.7 道路设计的经济性 |
4.2.6 公众参与居住区规划设计 |
4.2.6.1 公众参与的意义 |
4.2.6.2 公众参与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技术 |
4.2.6.3 成熟的城市规划公众参与制度的特点 |
4.2.6.4 持续的市民参与和社区教育 |
4.2.7 空间与意境的营造--以小见大手法在居住区园林的应用 |
4.2.7.1 空间的多层次 |
4.2.7.2 游路的延长 |
4.2.7.3 巧于因借的视域扩展 |
4.2.7.4 意境营造 |
4.3 注重人与人的关系--室外居民交流空间的设计 |
4.3.1 公共空间中的户外活动与空间关系 |
4.3.1.1 户外活动空间设计 |
4.3.1.2 居住区园林绿地空间划分与形成 |
4.3.1.3 良好交往空间的形成 |
4.3.2 居住区外部空间的设计 |
4.3.2.1 居住区外部空间的设计 |
4.3.2.2 建立儿童友好型空间 |
4.3.2.3 适应于老年人活动的空间 |
4.3.2.4 利用小空间 |
4.3.2.5 可达性 |
4.3.2.6 居住区安全性 |
4.3.3 公共绿化空间要提供大量人活动的场地 |
4.3.4 人性化设计 |
4.3.4.1 空间处理 |
4.3.4.2 无障碍设计 |
4.3.5 控制活动空间的均好性及舒适感需要 |
4.3.6 采用步行交通促进交流 |
4.3.7 注重居住区园林特色形成 |
4.4 应用可持续性技术的节约型居住区园林 |
4.4.1 使用可持续性技术的前因 |
4.4.2 物质能源利用--改变综合用能方式的设计 |
4.4.2.1 综合用能方式的改变 |
4.4.2.2 水处理及利用 |
4.4.2.3 太阳光的利用 |
4.4.2.4 通风 |
4.4.2.5 照明 |
4.4.2.6 废旧物的再利用价值 |
4.4.3 立体形式绿化 |
4.4.4 植物的利用 |
4.4.4.1 提倡应用乡土植物 |
4.4.4.2 几种有关植物种植现象的讨论 |
4.4.4.3 绿化植物的选择 |
4.4.4.4 园艺疗法--视觉、嗅觉与听觉景观的综合应用 |
4.4.4.5 绿色街道 |
4.4.5 建筑材料的应用策略 |
4.4.5.1 使用可再循环的材料 |
4.4.5.2 材料的再利用 |
4.4.5.3 材料的再生利用 |
4.4.5.4 节约使用建材 |
4.4.6 保护土壤生物能 |
4.4.6.1 确立善待土地的观念,遵守土地伦理 |
4.4.6.2 棕地的再利用 |
4.4.6.3 减少铺装量 |
4.4.6.4 减少土地污染 |
4.4.6.5 地下空间有节制的利用 |
4.4.7 再设计 |
4.4.7.1 "再设计"的概念 |
4.4.7.2 减少对其他系统的干扰 |
4.4.7.3 再设计与其它设计方法 |
4.4.7.4 适宜技术 |
4.4.8 低技术的应用与高技术的应用 |
4.5 居住文化精神的传承 |
4.5.1 文化传统传承、地域传统的保护 |
4.5.1.1 价值观的变异及反思 |
4.5.1.2 传统地域观中的可持续设计 |
4.5.2 居住区景观意象的延续 |
4.5.2.1 创造有传统意蕴的文化 |
4.5.2.2 传承方式 |
4.5.2.3 住宅回归源于精神回归中式风格 |
4.5.2.4 反对"西风"和"欧风" |
4.5.3 居住回归城市肌理 |
4.5.3.1 城市化与居住环境肌理的变化 |
4.5.3.2 居住与城市肌理 |
4.5.3.3 居住区园林回归城市公共空间 |
4.5.3.4 商品房开发对居住肌理的影响 |
4.5.4 交往空间的设计--重构邻里关系 |
4.5.5 对传统设计观念的冲击 |
4.6 时间与记忆--持续的居住区景物特色之愉悦 |
4.6.1 色彩愉悦 |
4.6.2 形态和尺度的给人愉悦感受 |
4.6.3 轻松的空间感受 |
4.6.4 体验自然景观的美 |
4.6.5 体验城市形象与田园生活 |
4.7 居住区环境园林可持续设计原则 |
4.7.1 全过程原则 |
4.7.2 最低能耗原则 |
4.7.3 环境-社会-经济匀衡可持续原则 |
4.7.3.1 社会文化可持续性 |
4.7.3.2 经济可持续性 |
4.7.3.3 生态环境可持续性 |
4.7.4 技术可持续性原则 |
4.7.5 管理可持续性原则 |
4.7.6 公众参与性原则 |
4.8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导控机制 |
4.8.1.1 市场经济导向 |
4.8.1.2 国家政策引导 |
4.8.1.3 法律规范约束 |
4.8.1.4 生态关怀的融入 |
4.8.1.5 规划制度建设 |
4.9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目的讨论 |
本章小结 |
5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的综合评价体系 |
5.1 可持续评价方法对比及启示 |
5.1.1 建筑环境性能评价系统的综合评价方法及启示 |
5.1.1.1 相关建筑环境性能评价系统及比较 |
5.1.1.2 建筑环境性能评价系统的问题及启示 |
5.1.2 绿色住区综合评价方法的启示 |
5.1.3 中国生态住区技术评估的启示 |
5.2 融合全寿命周期评价法确定景观评价指标 |
5.2.1 全寿命周期评价法的借鉴 |
5.2.2 居住区园林的可持续设计评价指标分类 |
5.2.2.1 居住区园林的环境性能的主要内容 |
5.2.2.2 园林带来的感观性能 |
5.3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综合评价体系 |
5.3.1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
5.3.1.1 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 |
5.3.1.2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综合评价 |
5.3.2 评价目的 |
5.3.3 评价体系构建 |
5.3.3.1 评价体系构建基本思路 |
5.3.3.2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评价要素、主体和体系 |
5.3.3.3 指标体系构建的基本原则 |
5.3.3.4 指标选择的依据 |
5.3.3.5 具体指标的确定 |
5.3.3.6 评价体系的结构框架 |
5.3.4 居住区园林的可持续设计评价基础 |
5.3.4.1 环境可持续性--生态保持与发展问题 |
5.3.4.2 社会可持续性--舒适、安全、交流、健康 |
5.3.4.3 经济可持续性—成本和管理、便利 |
5.3.4.4 可持续性价值的博弈 |
本章小结 |
6 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评价指标 |
6.1 居住区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内容 |
6.1.1 自然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及其评价的基本概念 |
6.1.2 园林设施能源使用 |
6.1.2.1 自然通风及空气质量 |
6.1.2.2 日照与环境 |
6.1.2.3 绿色能源的使用 |
6.1.3 土地开发利用评价 |
6.1.3.1 非耕地使用情况及发展余地 |
6.1.3.2 选址与规划 |
6.1.3.3 园林建筑体量与形式 |
6.1.3.4 铺装面积比例及绿地率 |
6.1.4 资源使用 |
6.1.4.1 就地取材 |
6.1.4.2 4R建材及长寿命耐用建材使用 |
6.1.4.3 水土保持 |
6.1.4.4 水资源开发及循环使用 |
6.1.4.5 低碳材料的使用 |
6.1.4.6 废旧物利用 |
6.1.4.7 可再生能源利用 |
6.1.5 防止污染评价 |
6.1.5.1 三废处理 |
6.1.5.2 环境噪声处理 |
6.1.5.3 无污染施工技术 |
6.1.5.4 绿色建材 |
6.1.5.5 生态环境保护监管 |
6.2 居住区人工环境可持续性评价 |
6.2.1 人工环境可持续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
6.2.2 规划层次的评价 |
6.2.3 植被与绿化评价 |
6.2.4 园林空间设置 |
6.2.5 建筑布局评价 |
6.2.6 空间的感受评价 |
6.2.7 园林基础设施完善度评价 |
6.2.8 灾害防御评价 |
6.2.9 居住区交通评价 |
6.2.10 小气候评价 |
6.2.11 舒适性评价 |
6.2.12 美景度评价 |
6.3 居住区社会性可持续性评价 |
6.3.1 文化传承性的地域性评价的基本概念 |
6.3.2 继承历史 |
6.3.2.1 与乡土的有机结合 |
6.3.2.2 地域历史景观的保护与继承 |
6.3.2.3 保留居民对原有地域的认知性 |
6.3.3 融入地域 |
6.3.3.1 与城(村)镇轮廓线及街道尺度和谐一致 |
6.3.3.2 城市肌理的保存 |
6.3.3.3 居民参与 |
6.3.3.4 建筑面向城(村)镇充分开敞 |
6.3.4 居民交流程度评价 |
6.4 居住区经济性可持续性评价 |
6.4.1 经济性可持续评价的基本概念 |
6.4.2 全寿命费用 |
6.4.2.1 决策设计成本 |
6.4.2.2 施工建造成本 |
6.4.2.3 园林生命期运行、维护费用 |
6.4.2.4 回收拆除费用 |
6.4.3 环境保护投入产出 |
6.4.3.1 环境保护的投入 |
6.4.3.2 环境保护的产出 |
本章小结 |
7 与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相关的实例 |
7.1 BedZED零排放居住区 |
7.1.1 充分利用阳光和导热材料采暖 |
7.1.2 妥善利用水资源 |
7.1.3 先进的通风系统 |
7.1.4 利用废木头发电并制造热水 |
7.1.5 绿色交通 |
7.1.6 无碳生活设计 |
7.2 日本东京世田谷区深泽环境共生住宅区 |
7.2.1 保护环境资源 |
7.2.2 建筑融入环境 |
7.2.3 环境健康、舒适性的方法 |
7.3 德国居住区可持续设计三原则的应用 |
7.3.1 居住区生态性是设计的基础 |
7.3.2 高效经济性 |
7.3.3 丰富的社会性 |
7.4 伦敦绿地系统与英国社区规划 |
7.4.1 大面积的绿地系统形成绿色网络 |
7.4.2 特色绿地空间分类管理 |
7.4.3 规划改善城市环境 |
7.4.4 英国社区规划 |
7.5 常州北港生态小区的生态策略 |
7.5.1 规划阶段所采用的生态策略 |
7.5.1.1 保护场地中原生态的水体和植被 |
7.5.1.2 小区绿化系统的生态效益最大化 |
7.5.1.3 利用生物净化技术处理污水和雨水 |
7.5.1.4 通过建筑布局和场地的植物配置,优化场地风环境 |
7.5.1.5 为利用浅层地热能创造场地条件 |
7.5.2 主要的生态技术 |
7.5.2.1 能源系统 |
7.5.2.2 水系统 |
7.5.2.3 绿化系统 |
7.5.2.4 材料系统 |
7.5.2.5 垃圾处理有机垃圾生化处理 |
7.5.2.6 方案阶段的自评估 |
本章小结 |
8 结论与展望 |
8.1 结论 |
8.2 展望 |
参考文献 |
图表目录 |
个人简介 |
导师简介 |
在学期间成果目录清单 |
致谢 |
四、2004年我国涂料行业迈向高档化(论文参考文献)
- [1]汉高胶粘剂产品的竞争战略研究[D]. 王静. 上海交通大学, 2017(01)
- [2]完善我国消费税制度研究 ——基于调节功能的视角[D]. 蔡艳. 郑州大学, 2017(02)
- [3]基于人与自然协调的广州旧城滨水地区设计研究[D]. 刘锐. 华南理工大学, 2017(06)
- [4]TC公司技术创新发展策略研究[D]. 张利萍. 华南理工大学, 2016(02)
- [5]天津支柱产业发展及转型升级研究[D]. 刘松林. 河北工业大学, 2013(07)
- [6]城市健康生态社区评价体系整合研究[D]. 赵强. 天津大学, 2012(06)
- [7]MONI商用清洁产品分销渠道优化的研究[D]. 黄健. 苏州大学, 2012(05)
- [8]造纸工业循环经济评价模型构建研究[D]. 郭权. 华东理工大学, 2012(06)
- [9]LR公司某项目投资战略研究[D]. 栾金鹏. 天津大学, 2011(05)
- [10]居住区园林可持续设计研究[D]. 卢圣. 北京林业大学, 20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