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论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路径(论文文献综述)
吴婧婷[1](2021)在《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研究》文中提出教育硕士是当前我国培养规模最大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类型,近年来,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招生规模也在逐渐扩大。根据教育部对直属师范大学的公费师范生的具体规定,我国非常重视公费师范生,而且在逐年加大培养力度,同时为了公费师范生的继续教育,出台了良好的政策鼓励其在毕业之后继续攻读硕士学位,可以选择多种培养模式以及培养方式。但由于国家对新时代教师培养提出了新要求、教育部对公费师范毕业生培养政策的变化、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现实需要,这些变化势必会对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方案有一定影响,课程设置也应作出相应的改变。本研究以部属六所师大的培养方案为研究对象,运用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基于课程设置探讨了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问题。本研究通过对部属六所师大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中的培养目标、培养方式、课程设置以及培养目标和课程设置之间是否对应展开研究,并以部属六所师大已毕业一年和目前在读的非全日制教育硕士为调查对象,调查其课程设置实施情况。研究得出了如下结论,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存在以下的问题:首先,课程内容不完善,主要体现在公共课程设置不合理,学位基础课程和专业必修课程内容陈旧,专业选修课程缺乏跨学科课程,实践研究课程缺乏实践性几个方面;其次,课程结构规划不科学,过于注重理论的传授,缺乏实践应用,忽视了理论和实践有效结合的重要性;最后,课程实施方式单一,多为假期面授课程和远程网络在线课程。基于以上存在的问题,本研究得出了以下的优化建议:首先,应增删课程内容使其趋于完善,在公共课程上对外语和政治课进行革新,并增加“语文”这门课程,在学位基础课程上深化传统的基本理论课程并精简部分教学内容,在专业必修课程方面重视“学生管理”、“数学课标解读”、“数学解题方法和数学竞赛”等课程,强化各专业之间的有效融合,增加经济、艺术等课程的合理设置,从课程实用性适当的增加实践研究课程,增加信息素质教育课程;其次,应整合课程结构使其趋于合理,增加实践课程的比重,对现有部分课程的比例进行调整;最后,更新课程教学方式使其多元化,大量的注重数学课程案例教学,运用更先进的现代信息技术,深入教学一线进行实地调研,提倡研究性的合作探究教学,重视反思教学。
吴潇[2](2021)在《云南省州市高校体育教师TPACK能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研究》文中指出TPACK是信息技术与教育改革产生的新型知识,也是教师信息化教学的重要基础。体育教师将信息技术融入学科知识、再以适宜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能力尚待提升。本研究通过向云南省州市高校175名体育教师发放调查问卷,研究其TPACK水平现状。研究结果与建议如下:研究结果:(1)云南省州市高校体育教师TPACK整体得分均值为3.8分,处于中等水平。从核心元素知识上看,CK和PK得分高于TK,应增强技术知识的掌握与应用。从复合元素知识上看,PCK得分相对较高,表明教师能够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善于根据学生需求进行相关知识的整合。而TCK、TPK得分较低,应加强对于这两个维度知识的学习。框架元素中表现最低的是TPACK,只得到3分,说明教师对框架内的各元素知识还没有完全掌握并在整体整合方面也还欠缺灵活运用。应强化对各元素知识的整合能力,加强主动整合与探究意识。(2)云南省州市高校体育教师整体计算机水平偏低,应重视计算机能力提升并定期组织相关知识的培训学习。(3)男女性别的教师在TPACK整体和各维度得分均不存在差异性。(4)年龄差别的教师在CK、PK和PCK上存在显着相关性且存在正向相关关系。(5)学历差别的教师在CK维度上存在差异,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与本科学历的教师存在差异,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对学科内容知识掌握的较好。(6)教龄差别的教师在CK、PCK上存在差异性,而CK和PCK与教龄有正相关关系,教龄长的教师有更丰富的学科知识和学科教学知识。(7)职称差别的教师在TPACK整体水平上没有差异,但是在TK、CK和TCK维度上存在差异。(8)专业差别的教师在CK、PK、PCK维度上存在差异,体育类师范生专业的教师在学科教学法知识掌握较好,体育类非师范生专业的教师对于学科知识理解更加深刻。(9)参加过信息技术培训对TPACK的提升有促进作用,因为参加过信息技术培训的教师比未培训过的教师在课堂中运用技术进行授课的频率要多。(10)Pearson相关性数值中,TCK与框架中其他元素都超过了0.5,正相关关系较为突出。所以,在TPACK整体水平中,整合技术的学科知(TCK)是对云南省州市高校体育教师TPACK能力作用最为显着的单维度。因而,在云南省州市高校体育教师TPACK能力提升中应着重加强教师TCK能力提升。提升策略:(1)树立主动学习观念,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时刻关注教育领域新技术的应用,结合自身教学实际进行学习,从多个方面提高自己的信息技术素养。(2)培养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加强TCK维度的应用与训练。(3)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课堂评价方式。(4)建设信息化队伍,提供技术教学支持。
王宾杰[3](2021)在《视频教学行为建模与文本挖掘研究 ——以信息技术师范生为例》文中提出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中小学教师的教学技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师范生的培养和训练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对师范生而言,教育教学技能是其专业发展的基础,是师范生成为教师的前提条件。但通过文献梳理和一线实践中师范生教学技能的培养实际来看,由于现实条件和实施方式的限制,当前职前教师教学技能训练的评价环节中,学生从环境中获得的有效反馈较少,导致他们难以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不易引起教学行为的转变,训练效果受限。在人工智能技术的影响下,教育领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正悄然地发生着变化,人工智能辅助教学也将成为有效的教学方式之一。将人工智能应用到师范生教学技能培训中,已经成为师范生教学技能训练的研究课题之一。本研究紧扣在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时如何通过人工智能技术给予师范生有效的训练反馈这一核心问题,从当前国内外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及评价现状和文本挖掘技术现状等方面进行综述,在此基础上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1)构建了师范生教学行为模型。首先,通过文献检索收集80余篇文献资料;其次,依据信息技术师范生课程教学大纲和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大纲(试行),运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取得的数据和资料进行科学规范地处理,利用MAXQDA软件分析得出20个维度的选择性编码,结合加涅的教学理论得出行为标签模型,并进行了理论饱和度检验;最后,基于行为标签构建了师范生教学行为模型,并将20个行为标签分别对应到四个教学环节中。(2)构建了视频教学行为标签数据库,并对统计结果进行分析。收集师范生模拟教学过程产生的69个视频数据,通过数据转换与处理得到规范化的文本数据8958条;在教学行为模型的基础上构建了文本分析框架,通过对文本数据打标签,并进行标签信度分析,得到了信息技术师范生视频教学行为标签数据库。(3)基于文本挖掘技术的信息技术师范生模拟教学智能评价模型。利用Python语言,以Tensor Flow软件库为基础,构建了师范生模拟教学的词向量模型、行为标签及行为效果分类模型、整体效果预测模型以及词云图模型等五个文本挖掘模型。利用Jieba分词、Word2Vec词向量模型及卷积神经网络等技术实现智能化信息技术师范生模拟教学评价。(4)挖掘结果分析并给出相应教学建议。应用本研究所构建的五个模型,分析了四位同学的模拟教学情况,并根据其中一位同学的分析结果,给出了详细的教学建议。研究的主要创新之处在于:(1)构建了信息技术师范生行为标签模型,在此基础上处理师范生模拟教学视频数据,形成了教学行为标签数据库;(2)利用文本挖掘技术对师范生模拟教学视频中的文本数据进行分析,构建了一系列的挖掘模型,以便对师范生教学技能进行评价。师范生可以利用此评价模型进行分析自己的模拟教学数据,评价教学技能达成情况。指导教师可根据此评价模型反馈的结果对学生有一个整体把握,使教学指导更加高效。
寇文亮[4](2021)在《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文中提出中国幼儿教师教育始于清末,女子师范学校附设保姆科是清末留给幼儿教师教育的一份特别遗产。民初女子师范学校和女子中学在培养幼儿教师方面的职能并存,在“1922年新学制”颁布后逐渐发展为以女子中学为主。从学习日本到学习欧美,甚至达到移植照搬程度,是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的突出特征。五四新文化运动倡导的民主科学理念激荡了幼儿教师教育独立举办热情;幼儿教育中国化、平民化及科学化追求,直接导致了幼儿教师教育改革方向的确立;平民教育、乡村教育、实用主义教育等思潮流入与传播,形成了中国化、本土化的生活教育、教学做合一、活教育、儿童中心论、行为主义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指导理论,为幼儿教师教育独立化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各个领域的综合性和单相性教育实验为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提供了借鉴与方法助力;更为重要的是,民国初期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发展困境,需要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其指明路径与方法。这就是幼儿教师教育实验肇始之成因和依凭。“1922年新学制”的颁布,幼儿教师教育在学制系统中获得了独立的合法地位,但是其办学体制、招生起点、修业年限、课程教学等内容并未配套公布,这就强化了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迫切性,也给专家学者们留下了较大的实验探索空间。于是,一场旨在摆脱传统女学影响和外国幼儿教师教育影响,探索中国化、科学化、平民化独立的现代幼儿教师教育之路的教育实验就此展开。陶行知、陈鹤琴、张雪门及张宗麟等相互启发,各自独立地主持了不同的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包括综合性实验和单项实验,探索发现了幼儿教师教育全领域全方位规律,几乎覆盖了幼儿教师教育的各个要素和环节,对于促进民国时期符合中国国情的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构,起到了根本性、关键性及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本研究采用历史研究法、文献研究法、实验研究法等,并采取定性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梳理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图景和内在规律;梳理了这些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发展进程的推动作用;丰富了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教育实验研究视域和内容;分析了提升幼儿教师现代化、专业化水平实现路径;探索挖掘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于新时代我国幼儿教师教育的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所具有的现实意义和参考价值。本研究以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为研究对象,绪论部分阐述了研究缘起、研究意义,界定了相关概念,综述了国内外研究及史料,介绍归纳了研究理论及方法、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研究的创新点和局限。正文部分以马克思主义历史发生学方法为理论指导,以耗散结构理论作为论文设计支持,以实验教育学作为论文分析学科依据,分为三个部分进行了梳理与阐释。第一部分含第一章和第二章,是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促发因素的梳理,分析了经济社会文化教育发展,尤其是民主科学理念对于教育实验的合理性与合法性促进作用;分析了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转型发展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呼唤与促进;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主体对于外国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吸收和批判以促进实验理性形成的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综合性和单项性教育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激荡促进过程,以及在目标内容和方法技术等方面的引领示范作用。第二部分含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和第六章,是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主体内容。本研究根据史实、典型性及其重要程度,筛选了偏于综合的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以及偏于单项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组织形式以及教学方法实验,并进行了研究与阐释。体制和学制实验包括“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平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高级中等教育层次的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学制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问题的发现、梳理及确立过程;分析了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构的实验过程及其理论成果;分析了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中国化、科学化的乡村幼儿教师培养体系建设以及乡村建设实验的创新性推动作用;深描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的双轨之路体制实验过程。课程实验筛选了“生活教育”课程实验、“行为课程”组织实验、“活教育”课程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起因和确立过程,梳理了民国时期生活教育、行为主义和活教育理论指导下的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目标确立、内容选择、分类和结构化、组织实施过程;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典型课程理论建构、课程体系建立与完善的促进过程,以及对于幼儿教师教育事业发展的重要影响。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筛选了“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问题发现的出发点、坐标和聚焦过程;梳理了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理论依据;分别梳理归纳了各个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目标、内容、实施过程,分析了其对中国化、平民化、科学化及规范化的幼儿教师教育教学质量提升的促进作用,以及对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独立性建构所起到的关键性促进作用。由于教学方法实验与教学组织形式实验在民国时期区分困难,且内容较少,实验特征不明显,因此,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为例,分析和梳理了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的缘起、表现形式以及实习教学实验问题的确立过程;梳理了张雪门幼儿教师教育实习教学方法实验的理论依据、实验的目标、实验的内容及结果与影响。第三部分主要是第七章,阐释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以及时代启示,总结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推动中国现代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构建、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规模扩大与质量提高、推动幼儿教师教育中国化、规范化制度建立、推动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教学体系科学化、专业化提升所起到的促进作用。调查分析了当前乡村幼儿园园长教师队伍专业化、保教过程科学化建设缺陷和提升需求,阐释了目前幼儿教师教育对幼儿教育发展的回应不足之处;分析了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对新时代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幼儿教师教育升格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及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精神方法技术弘扬借鉴的启示作用。
王驰[5](2021)在《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设计型学习活动设计 ——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文中认为随着当前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教育信息化的进程也在不断向前,因此而发生巨大的变化的不仅包括学生学习的教学资源,还包括学校的教学环境以及教师的教学方式。信息化教学能力是现代教师应具备的较为基础的能力,要想适应当前的信息化教学,教师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而师范生—一种特殊的身份,既是学生也是未来的教师,他们是教师队伍最强大的后备力量,其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发展影响着整个教师队伍在未来发展的前景。目前提升师范生信息素养和信息化教学能力的途径是通过高校开设的《现代教育技术》公共课,但是很多学校和教师对技术知识和教学内容的融合的意识程度不高,教学模式比较陈旧,缺乏创新性,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较为困难。技术、教学法和学科知识之间的相互融合是TPACK理论强调的重点,这一理论能够更好的帮助教师理解三者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为教师的教学质量提升能够得到更好的提升,教师需要在日常的教学实践中运用所学的技术,更好的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因此,本研宄以TPACK理论和知识转化理论作为理论基础指导设计型学习的教学活动,用来开展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研宄,为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一丝贡献。本文在文献分析和总结的基础上,对国内外信息化教学能力的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和归纳设计型学习的应用实践现状以及分析我国在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方面存在的问题,同时研究了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内涵以及这种能力的形成机制,为本文开展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实践提供了理论基础。本文的研究对象选取了某高校大三师范生开展前测问卷调查,在课程开始前分析其现有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为设计型学习的活动设计提供有效依据。并在在TPACK理论和知识转化理论指导下,设计了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设计型教学活动,采用三轮行动研究,最后通过在线发帖讨论质量、作品设计和前后测对比分析,来验证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期望本研究能够为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深入开展及其教学改革提供参考,促进我国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赵治红[6](2020)在《基于成果导向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教育信息化时代下,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教学水平已势在必行,职前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亦备受关注。作为现代教育理念与现代信息技术结合的产物,现代教育技术课程肩负着培养与提升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主要任务。然而,长久以来,课程的教学主要是在“知识导向”的框架下设计与开展,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及追求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学习成果不显着、学习满意度降低,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兴趣较低、投入不足和教学效果差强人意等问题较为突出。我国学者针对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研究总体上提出了今后课程教学改革的方向、要点及一些新的教学设计思路,但对学生满意度的研究相对不足。而学生满意度作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态度,既影响着学生学习的方方面面,也影响着课程教学改革的实际成效。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倡导教学应以学生的学习成果为导向,强调学习态度、学习成果、教学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这一导向突出了学生满意度研究在课程教学改革中的重要价值与意义。本研究基于成果导向的教育理念,探讨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学生预期学习成果达成度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进而提出相应的提升对策与建议。首先,在文献研读及访谈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中可能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学习成果因素:认知、情感、精神三大领域的学习成果,基于此,构建了成果导向的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其后,通过访谈、教学观察、项目分析、信效度分析等方法编制并检验了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生预期学习成果达成度及学生满意度调查问卷,面向参与课程学习的师范生展开调查,搜集研究所需的数据;利用统计工具对数据进行整理与量化统计分析,并对理论模型进行检验与修正,分析各个变量对学生满意度的影响效果;最后,根据分析结果,提出学生满意度的提升对策。研究发现,学生在认知、情感、精神三大领域的预期学习成果达成度之间存在显着的相关关系,其中,认知与情感领域的预期学习成果达成度对学生满意度存在显着影响。基于此,本研究倡导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的教学应注重成果导向教育理念的指导,以学生的预期学习成果为导向,通过落实成果导向下的课程教学设计、教学目标、教学活动与教学评价机制,提高学生预期学习成果达成度,进而达到提升学生满意度、改进教学效果的目的。本研究注重学生学习态度、学习成果与教学改革之间的内在联系,倡导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与追求,研究成果能够为打破“知识导向”,进行“成果导向”的教学改革提供启示与参考。
李辉[7](2020)在《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文中认为职业理想是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想在职业领域中的具体体现。职业理想是职业实践的方向盘和指南针,任何职业生活都需要职业理想。教师职业肩负教书育人、立德树人的特殊使命,更需要树立崇高的教师职业理想。中华民族自古以来便有崇尚师德的优秀文化传统,中国历代教育家也均执着追求着“师范端严,学明德尊”的个人修养和教育境界。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和教师职业理想问题,并将教师职业理想教育置于教师培养的核心地位。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号召广大教师要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老师,也激励广大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简洁概括激励着广大人民教师实现从世俗生活到精神自由、从个人价值到使命担当的发展跨越,为我国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及师范人才培养指明了方向,为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高校师范生作为未来教师主力军,他们只有拥有崇高教师职业理想,才能形成可贵的师范气质和深厚教师情怀,才能调动起奉献教育事业的职业热情和奋斗意志。职业理想教育是高校师范生理想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师范生职业理想培育的坚实保障。因此,对标“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积极关注并研究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问题对师范生人才培养和教师队伍建设具有深远意义。本文以“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为研究对象,首先对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进行了阐释,明确了本研究以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及马克思主义职业观为理论指导,并借鉴了西方职业发展理论相关研究测量工具。同时,对新时代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进行了分析: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关乎新时代我国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的实施、关乎新时代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以及师范专业改革工作的成效;新时代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有”好老师和“四个引路人”的整体要求成为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目标指引。在此基础上,本研究对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现状进行了实证分析。借鉴心理学研究方法编制了《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及《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并使用上述两个自编问卷进行了相关测量和调查,分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积极方面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同时剖析了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内容体系有待完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合力结构尚未形成”等问题,并从学校、学生、国家及社会四方面分析了上述问题的成因。结合前期文献研究和实证分析结果,本文对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进行了重点研究:一是在实施原则的调试方面,提出要遵循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相融合、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等原则;二是在内容体系建构方面,建议内容体系应涵盖政治信仰教育与爱国主义教育、教师职业认知教育、教师职业认同教育、教师职业情感教育以及教师从教信念教育等五个方面;三是在实践举措探索方面,梳理了以讲授、体验、榜样、环境和自我为核心的“五维”培育路径以及探索了构建“向师型”师范生课程体系、发挥以“实习支教”为核心的实践教育优势、发挥“榜样力量”的启迪与激励影响、彰显“师范教育”特质文化环境的熏陶作用、激发高校师范生主体意识及自我教育积极性等对策。在此基础上,也提出了完善高校师范生的“录取与退出机制”“效果评价机制”“国家支持机制”“社会引导机制”以及“家庭干预机制”等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支持机制的思路。其中,第一章“理论概述”是研究起点和基础;第二章“意义与要求”是研究的方向和指引;第三章“现状实证分析”和第四章“存在的问题及成因”是研究难点和切入点;第五章“思路与举措”是研究重点和落脚点。
席雯[8](2020)在《创客教育理念下师范生教育技术项目实训教学设计与实践》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社会背景下,培养创新型人才成为了社会的需求和目标。近年来出现的“创客”引起了教育领域工作者的关注,并在我国教育信息化2.0行动的推动下,“创客”与教育的结合推进着教育理念的更新、教学模式的改革和教育体系的重构等方面的变革。创客教育理念作为一种新型教育理念,为新时代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本研究基于创客教育理念,建构出了创客教育理念下师范生教育技术项目实训教学模式,并依据此教学模式,进行了教育技术项目实训教学设计与实践,在实践中验证了在创客教育理念下师范生教育技术项目实训教学能够调动学生对创新的兴趣和积极性,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可以认为,创客教育理念下的师范生项目实训教学模式是合理的、有效的,对提高学习者的创新能力能产生良好的效果。本文具体从以下四个方面论述:第一、通过对文献的整理与分析,梳理国内外相关研究,形成对创客教育理念的深刻认识,为之后创客教育理念应用于教学实践提供理论的支撑。第二、借鉴创客教学相关教学模式,针对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发展的要求,结合培养师范生创新能力的途径,构建出创客教育理念下师范生教育技术项目实训教学模式。第三、依据构建出的创客教育理念下师范生教育技术项目实训教学模式,对师范生教育技术项目实训中的项目活动进行具体的教学设计。第四、采用创客教育理念下师范生教育技术项目实训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实践,引导学生在创客教育理念下进行项目设计与制作,通过对学生进行创新能力水平的测量、项目成果的评价及访谈内容结果的收集,对反映出的实践结果进行归纳总结,验证该教学模式对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效果。
宋林静[9](2020)在《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文中提出随着《卓越教师培养计划》的提出,“素养全面、专长发展”的卓越小学教师队伍建设成为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尤其是随着中等师范教育向高等师范教育的改制,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迎来了新的契机。本研究主要以文献法和访谈法为主,研究如何在变化的师范教育体系中挖掘中师优秀的教育传统,探究传统与时代相结合的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过程与路径。论文主要由引言、核心内容以及结语三个部分构成。引言部分主要介绍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意义、相关文献综述、研究方法几个方面的内容。论文的核心内容包括四章内容,主要围绕卓越小学教师的素质、当前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薄弱环节、中等师范教育的优良教育传统以及完善路径几个方面进行论述。第一章主要从培养层次、培养目标、培养理念三个方面介绍了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历史发展过程,并从时代发展的角度分析了卓越小学教师的素质要求。第二章则是从生源选拔、培养目标、校园文化、课程设置和实习实训几个方面探究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在小学教师培养中的问题和薄弱环节。第三章则是本研究的借鉴基础。分析了中等师范教育阶段哪些优良教育传统可为当下小学教师培养提供借鉴。第四章则是以中等师范教育的优良教育传统为分析视角,以现在小学教师培养的问题为分析焦点,以在传承中创新的态度,从吸引人才志做教师、坚持孕育师范特色、培养师范生“专广融研”的素质三个方面提出了相应的路径参考,以期以历史营养滋润卓越小学教师的职前培养。结语部分总结了本文的主要观点,并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结合时代的要求,提出了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新素养”,从而培养“兼善天下”的卓越小学教师。
胡晓珊[10](2020)在《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文中指出从学理上讲,师范教育的价值取向,乃至教育的价值取向,应当在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之间达成于某种合理的分寸。然而,长期以来,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却偏重于以社会发展为标尺,导致师范教育中“人”的边缘化,限制了师范生生命的完整性,制约着我国基础教育人才的质量。本研究旨在对国家所秉持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梳理和分析,尝试探讨国家作为决策者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在社会和个人之间所作的权衡与抉择,并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作出判断。在此基础上,基于对“人”的理解,阐明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地位与价值,以此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依据以上思路,本研究分为五个部分进行论述:第一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及分析框架。基于对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认识路径的明晰,以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主体相关的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和行动方向层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以该主体认知之下的师范教育定位、目的和实践路径为分析维度,从而整体、完整地构建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第二部分是建国后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以建国后至今的社会改革及教育调整为依据,将师范教育划分为四个阶段:急速发展期(1949-1957年),从建国初至“大跃进”前夕;调整停滞期(1958-1977年),从“大跃进”到改革开放前夕;恢复重建期(1978-1999年),改革开放至师范教育混合开放体系的初步形成;转型提升期(2000-现今),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至现今。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法和历史分析法,从各个时期社会改革、教育及师范教育调整、政策文本、具体的培养模式和措施入手,对国家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之价值观念层、需要层及行动方向层进行了分析,以呈现各阶段师范教育的不同取向。第三部分是我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其根源分析。基于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历史回顾,既往取向过于重视社会及其需要的价值导向,出现了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单一化、需要层片面化及行动方向层工具化等偏差,弱化了师范生的主体立场。在此基础上,本研究从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以及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来分析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第四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基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历史进程中“人”的边缘化问题,反思人的地位与价值,对人的内涵、人与社会的关系、人与教育的关系进行了梳理与总结。在此基础上,对人的属性、存在方式及需要进行了解析,从而为师范生作为完整的“人”的立场来重构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五部分是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结合师范教育领域,回归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分析框架,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重新确立“以师范生为本”的价值观念,围绕个体性发展和促进社会发展的职责,以师范生的生命完善为需要,并选择相应的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来全方位地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进行重构。
二、论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路径(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路径(论文提纲范文)
(1)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缘由 |
1.1.1 .国家对新时代教师培养提出了新要求 |
1.1.2 .教育部对公费师范毕业生培养政策的变化 |
1.1.3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现实需要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现实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界定 |
2.1.1 .公费师范生 |
2.1.2 .教育硕士 |
2.1.3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 |
2.1.4 .课程设置 |
2.2 .相关研究综述 |
2.2.1 .有关教育硕士培养的相关研究 |
2.2.2 .有关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的相关研究 |
2.2.3 .有关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相关研究 |
2.2.4 .研究现状评述 |
第3章 研究设计 |
3.1 .研究问题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研究法 |
3.2.2 .问卷调查法 |
3.3 .研究对象 |
3.4 .研究思路 |
第4章 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理论基础 |
4.1 .泰勒的课程论 |
4.2 .教师专业化理论 |
4.3 .终身教育理论 |
第5章 国家对新时代教师培养的目标要求 |
5.1 .相关政策文件对新时代教师的要求 |
5.1.1 .新时代有关教师及教师改革的政策文件 |
5.1.2 .教师职业能力标准 |
5.2 .教育部对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要求 |
第6章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培养方案研究 |
6.1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目标 |
6.2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培养方式 |
6.3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的课程设置 |
6.3.1 .公共课程设置 |
6.3.2 .学位基础课程设置 |
6.3.3 .专业必修课程设置 |
6.3.4 .专业选修课程设置 |
6.3.5 .教育实践研究课程设置 |
6.4 .课程设置与培养目标的对应关系 |
第7章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实施情况调查 |
7.1 .调查目的 |
7.2 .调查对象 |
7.3 .调查工具 |
7.4 .调查统计与分析 |
7.4.1 .公共课程实施调查结果 |
7.4.2 .学位基础课程实施调查结果 |
7.4.3 .专业必修课程实施调查结果 |
7.4.4 .专业选修课程实施调查结果 |
7.4.5 .实践研究课程实施调查结果 |
第8章 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优化建议 |
8.1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
8.1.1 .课程内容不完善,缺乏时代性 |
8.1.2 .课程结构不合理,缺乏创新性 |
8.1.3 .课程实施方式单一,缺乏多样性 |
8.2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的优化建议 |
8.2.1 .根据时代需求,增删课程内容使其趋于完善 |
8.2.2 .立足实际求突破,整合课程结构使其趋于合理 |
8.2.3 .遵循创新理念,更新课程教学方式使其多元化 |
第9章 结论与反思 |
9.1 .研究结论 |
9.2 .研究反思 |
参考文献 |
附录 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调查问卷 |
致谢 |
(2)云南省州市高校体育教师TPACK能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导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信息时代下教育模式的创新要求 |
1.1.2 体育学科的独特性对整合技术的要求 |
1.1.3 当前国家教育信息化改革的方向与发展 |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理论意义 |
1.2.3 实践意义 |
第2章 文献综述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技术知识(TK) |
2.1.2 教学法知识(PK) |
2.1.3 学科内容知识(CK) |
2.1.4 学科教学知识(PCK) |
2.1.5 整合技术的学科内容知识(TCK) |
2.1.6 整合技术的教学法知识(TPK) |
2.1.7 整合技术的学科教学法知识(TPACK) |
2.2 国外TPACK研究现状 |
2.2.1 国外TPACK框架研究 |
2.2.2 国外TPACK测评研究 |
2.2.3 国外TPACK教师培养模式研究 |
2.3 国内TPACK研究现状 |
2.3.1 关于国内TPACK理论及框架的研究 |
2.3.2 关于国内TPACK测量方法的研究 |
2.3.3 关于国内TPACK对象的研究 |
2.3.4 关于国内TPACK在具体学科的发展研究 |
2.3.5 文献述评 |
第3章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
3.1 研究对象 |
3.2 研究方法 |
3.2.1 文献资料法 |
3.2.2 访谈法 |
3.2.3 问卷调查法 |
3.2.4 数理统计法 |
3.2.5 逻辑分析法 |
第4章 结果与分析 |
4.1 云南省州市高校体育教师基本信息的描述性分析 |
4.2 云南省州市高校体育教师TPAKC现状研究分析 |
4.2.1 云南省州市高校体育教师TPACK总体水平现状分析 |
4.2.2 云南省州市高校体育教师TPACK整体水平的显着性差异性分析 |
4.2.3 云南省州市高校体育教师TPACK各维度元素知识现状分析 |
4.2.4 云南省州市高校体育教师TPACK各维度元素知识的显着性差异因素分析 |
4.2.5 云南省州市高校体育教师TPACK各维度元素知识的相关性分析 |
4.3 本章小结 |
第5章 高校体育教师TPACK能力提升策略 |
5.1 提升策略 |
5.1.1 树立主动学习观念,重视信息技术的学习 |
5.1.2 培养探究新知识的能力,加强TCK维度的应用与训练 |
5.1.3 体现学生主体地位,优化课堂评价方式 |
5.1.4 建设信息化队伍,提供技术教学支持 |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不足 |
6.2.2 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致谢 |
(3)视频教学行为建模与文本挖掘研究 ——以信息技术师范生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 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思路 |
1.3.1 研究方法 |
1.3.2 研究思路 |
1.4 论文结构 |
第2 章 核心概念定义与文献综述 |
2.1 核心概念定义 |
2.1.1 信息技术师范生 |
2.1.2 教学行为 |
2.1.3 教学语言 |
2.2 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研究现状 |
2.2.1 国外研究现状 |
2.2.2 国内研究现状 |
2.3 师范生教学技能评价现状 |
2.3.1 国外研究现状 |
2.3.2 国内研究现状 |
2.4 文本挖掘技术研究现状 |
2.4.1 国外研究现状 |
2.4.2 国内研究现状 |
2.5 小结 |
2.5.1 构建模型的迫切性 |
2.5.2 文本挖掘技术的应用 |
第3 章 信息技术师范生视频教学行为建模 |
3.1 问题的提出 |
3.2 研究过程 |
3.2.1 研究方法 |
3.2.2 研究依据 |
3.2.3 数据来源 |
3.3 基于扎根理论的数据分析流程 |
3.3.1 开放性编码 |
3.3.2 主轴编码 |
3.3.3 选择性编码 |
3.3.4 理论饱和度检验 |
3.4 教学行为模型的构建与阐释 |
3.4.1 课程类型 |
3.4.2 教学环节 |
3.4.3 行为编码 |
3.4.4 数据存储 |
3.5 小结 |
第4 章 教学行为标签数据库的构建 |
4.1 教学行为标签标注规则 |
4.2 数据采集及预处理 |
4.2.1 数据采集 |
4.2.2 数据预处理 |
4.2.3 模拟教学成绩标准化 |
4.3 构建视频教学行为标签数据库 |
4.3.1 标签标注 |
4.3.2 评分者间信度分析 |
4.4 视频教学行为标签数据库的基本特征 |
4.4.1 教学行为时长分析 |
4.4.2 教学行为效果分析 |
4.4.3 教学环节分析 |
4.5 小结 |
第5 章 文本分析框架与挖掘模型设计 |
5.1 教学视频中的文本分析框架 |
5.1.1 数据层 |
5.1.2 指标层 |
5.1.3 目标层 |
5.1.4 文本挖掘整体流程 |
5.2 文本挖掘技术、工具与平台 |
5.2.1 文本挖掘技术 |
5.2.2 文本挖掘工具 |
5.2.3 文本挖掘平台 |
5.3 师范生模拟教学文本挖掘模型设计 |
5.3.1 行为标签及行为效果分类模型 |
5.3.2 整体效果预测模型 |
5.3.3 词云图模型 |
5.4 小结 |
第6 章 文本挖掘模型应用及结果分析 |
6.1 模型应用及效果评估 |
6.1.1 行为标签分类 |
6.1.2 行为效果分类 |
6.1.3 整体效果预测 |
6.1.4 词云图 |
6.1.5 模型应用效果评估 |
6.2 结果分析及教学建议 |
6.2.1 行为标签分析 |
6.2.2 行为效果分析 |
6.2.3 整体效果分析 |
6.2.4 词云图分析 |
6.3 小结 |
第7 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结论 |
7.2 AI在教学技能训练应用中的伦理问题 |
7.3 不足和展望 |
7.3.1 不足 |
7.3.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 A 扎根理论编码文献详情 |
附录 B 词向量模型关键代码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4)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研究背景:民国教育实验开展为本研究提供了丰富素材 |
(二)现实体认:探寻幼儿教师教育发展中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 |
(三)研究基础:“设计-实验”模型为本研究提供了实践支撑 |
二、研究意义 |
(一)理论意义 |
(二)实践意义 |
三、相关概念的界定 |
(一)实验、试验和教育实验 |
(二)民国时期和幼儿教师教育 |
(三)幼儿教育实验 |
(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 |
四、国内外研究综述 |
(一)民国时期教师教育和幼儿教师教育的相关研究 |
(二)民国时期教育家对于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相关研究 |
(三)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的内容与视角 |
五、研究理论及方法 |
(一)研究理论 |
(二)研究方法 |
六、研究思路及结构设计 |
(一)研究思路 |
(二)结构设计 |
七、课题研究的创新点及局限 |
(一)创新点 |
(二)局限性 |
第一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促发因素 |
第一节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的教育实验 |
一、五四新文化运动为教育实验提供了合理依据 |
二、以科学和民主为核心的西方现代教育传播诱发教育实验 |
三、教育实验开展是传统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重要标识 |
第二节 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背景 |
一、清末民初幼儿教育发展状况及特点 |
二、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转型的实验诉求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准备 |
一、日式和教会幼儿教师教育机构的客观评价 |
二、国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的引入 |
三、初步展开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理性思考 |
第二章 民国时期多领域教育实验对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推动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综合性教育实验的探索导向 |
一、综合性教育实验促进社会改造的价值指向 |
二、综合性教育实验探索教育平民化的思想内容 |
三、综合性教育实验凸显实用与科学特征 |
四、综合性教育实验实施和成效提升的促进策略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法技术思想的生成 |
一、实验主体对教育实验内容有较为清晰的体认 |
二、实验主体追求实验过程的实证性和严密性 |
三、实验主体注重调查法和统计法的应用 |
四、实验主体合理选择实验区域和学校的研究对象 |
五、实验主体运用教育心理学的专业和技术 |
六、实验主体注重获得实验效果 |
第三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实验的缘由 |
一、实验问题发现:对当时幼儿教师教育体制的研究与批判 |
二、实验问题梳理: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和学制建立的双轨之路 |
三、实验问题确立:幼儿教师教育体制与学制实验的内容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 |
一、“中心幼稚园”体制实验:陶行知乡村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创新 |
二、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体制实验:乡村建设实验的组成部分 |
三、结果与影响:中国化平民化幼儿教师教育方向确立 |
第三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实验 |
一、实验发端:增补幼儿教师教育学制内容空缺 |
二、探索推进:高中层次幼儿教师教育实验方向确立 |
三、实验内容广泛:幼儿教师培养体系的中国化、科学化建构 |
四、学制创新:晓庄“中心幼稚园”模式下幼儿教师教育的学制实验 |
五、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学制理论与实践的双重价值 |
第四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清末民初幼儿教师教育课程外国化弊病严重 |
二、实验问题梳理: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课程专业性诉求 |
三、实验问题归纳:在理论借鉴和实践经验中寻找课程改革方向 |
第二节 “生活教育”课程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生活即教育 |
二、实验的目标:建构“生活力”模型 |
三、实验的内容:实施三类课程 |
四、结果与影响:“生活教育”课程理论与实践体系形成 |
第三节 “行为课程”组织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引导儿童在劳力上劳心 |
二、实验的目标:围绕中心活动组织活动课程 |
三、实验的内容:五次“行为课程”组织尝试 |
四、结果与影响:“行为课程”组织理论和实践体系的构建 |
第四节 “活教育”课程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活教育”思想 |
二、实验的目标:培养活的幼儿教师 |
三、实验的内容:“工作单元制”和“五指活动”课程组织 |
四、结果与影响: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课程改革集大成者 |
第五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教学组织形式是幼儿教师教育改革的盲区 |
二、实验问题坐标: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改革浮出水面 |
三、实验问题聚焦:探寻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组织形式路向 |
第二节 “艺友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教学做合一” |
二、实验的目标:普及乡村幼儿教育 |
三、实验的内容:提升培养效率和适应性 |
四、结果与影响: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理论和实践突破性价值 |
第三节 “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道尔顿制的改造 |
二、实验的目标:知识和技能并重的教学模式构建 |
三、实验的内容:“半道尔顿制”教学组织形式实验落地 |
四、结果与影响:提升了幼儿教师教育质量 |
第六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实验——以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为例 |
第一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法实验的缘起 |
一、实验问题起点:幼儿教师教育教学方法改革的觉醒 |
二、实验问题梳理:按照课程类别进行的教学方法改革 |
三、实验问题聚焦: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
第二节 张雪门实习教学方法实验 |
一、实验的依据:“行为主义”理念 |
二、实验的目标:实习教学应确保全领域、有计划、有组织 |
三、实验的内容:从参观、参与到支配的全程性实习 |
四、结果与影响:为幼师实习教学方法探索可行路径 |
第七章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评价 |
第一节 推动中国幼儿教师教育现代转型 |
一、推动中国化幼儿教师教育理论体系形成 |
二、促进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规模与质量保障 |
三、拉动幼儿教师教育制度中国化、规范化 |
四、构建幼儿教师教育初步的课程教学科学化体系 |
第二节 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的现实启示 |
一、重视对民国时期幼儿教师实验经验的借鉴 |
二、幼儿教师队伍专业化建设需要实验研究 |
三、幼儿教师升格教育中的内核独特性坚守 |
参考文献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
致谢 |
(5)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设计型学习活动设计 ——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一)设计型学习国内外研究现状 |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改革现状 |
三、研究内容、目的与方法 |
(一)研究内容 |
(二)研究目的 |
(三)研究方法 |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
一、概念界定 |
(一)设计型学习 |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 |
二、理论基础 |
(一)知识转化理论 |
(二)TPACK理论 |
第三章 探索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形成机制 |
一、从知识转化的角度分析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过程 |
(一)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主要路径 |
(二)知识转化与信息化教学能力的关系探究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局限 |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中的局限 |
(二)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培养的难点 |
第四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型学习活动的设计 |
一、《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分析 |
(一)课程教学目标分析 |
(二)课程教学内容分析 |
(三)课程教学对象分析 |
二、设计型学习活动的设计 |
(一)设计型学习活动模型分析 |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型学习活动设计 |
第五章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设计型学习活动实践 |
一、课程学习前的学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水平 |
(一)前测问卷设计 |
(二)前测问卷数据收集及分析 |
二、设计型学习活动实施 |
(一)第一轮行动研究 |
(二)第二轮行动研究 |
(三)第三轮行动研究 |
第六章 设计型学习活动对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的效果反馈 |
一、信息化教学能力提升效果分析框架 |
二、信息化教学能力前后测比较 |
三、在线学习效果分析 |
(一)在线讨论发帖质量分析 |
(二)信息化教学设计作品评价 |
第七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一、研究结论 |
(一)技术相关维度得到明显提升 |
(二)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设计型学习活动能促进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提升 |
(三)展示分享环节能够促进学生间的交流和学习 |
(四)课程建设 |
二、研究不足与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个人简历 |
(6)基于成果导向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 |
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开设的重要意义 |
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面临的教学挑战 |
三、学生满意度是课程教学效果的有力保障 |
第二节 问题的提出 |
第三节 研究综述 |
一、学生满意度研究现状 |
二、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研究现状 |
第四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
一、研究目的 |
二、研究意义 |
第五节 研究内容 |
一、构建成果导向的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 |
二、分析影响学生满意度的学习成果因素 |
第六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第二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一节 相关概念 |
一、现代教育技术课程 |
二、学生满意度 |
第二节 理论基础 |
一、成果导向教育理论 |
二、自我效能感理论 |
三、学习分类理论 |
四、布卢姆教育目标分类理论 |
第三章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模型与量表构建 |
第一节 学生学习成果的构成分析 |
一、学生学习成果构成内容 |
二、学生学习成果构成要素 |
第二节 研究假设 |
第三节 模型构建 |
第四节 问卷设计 |
一、问卷编制 |
二、问卷修订 |
三、问卷预测 |
第五节 问卷正式发放与回收 |
第六节 量表的检验与修正 |
一、验证性因素分析 |
二、信效度检验 |
第四章 数据分析与模型检验 |
第一节 学生基本信息描述统计 |
一、学生性别统计 |
二、学生专业统计 |
三、学生课后自主学习情况统计 |
第二节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变量统计 |
一、认知领域学习成果 |
二、情感领域学习成果 |
三、精神领域学习成果 |
四、学生满意度 |
第三节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变量差异分析 |
一、不同性别学生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
二、不同专业学生在各变量上的差异性检验 |
第四节 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回归分析 |
第五节 结构方程模型的检验与修正 |
一、初始模型的检验 |
二、结构方程模型的修正 |
第六节 研究结果与讨论 |
第五章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生满意度提升对策 |
第一节 加强成果导向的教学设计 |
一、核心成果:信息化教学能力 |
二、认知领域:注重应用 |
三、情感领域:培养意识 |
第二节 落实成果导向教学三环节 |
一、教学目标具体化 |
二、教学活动多样化 |
三、评价机制多元化 |
第六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
第一节 研究总结 |
第二节 研究不足与展望 |
一、研究不足 |
二、研究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A |
附录B |
附录C |
附录D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
致谢 |
(7)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
(一)选题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一)国内研究现状 |
(二)国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 |
(二)研究方法 |
四、重点难点与创新点 |
(一)重点难点 |
(二)创新点 |
第一章 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相关理论概述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及功能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内涵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概念结构模型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功能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及功能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涵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功能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理论基础 |
(一)马克思主义教育思想 |
(二)马克思主义职业观 |
第二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和要求 |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意义 |
(一)促进新时代教育强国战略及教师队伍建设实施 |
(二)推动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立德树人”工作开展 |
(三)助力新时代我国师范院校师范专业深化改革 |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方向与要求 |
(一)根本方向:培育“四有”好老师 |
(二)职责要求:做好“四个引路人” |
第三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现状实证分析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问卷编制及使用 |
(一)编制目的 |
(二)编制方法 |
(三)编制过程 |
(四)问卷使用 |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现状分析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的主体差异分析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当前的积极方面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存在的主要问题 |
第四章 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
一、当前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存在的问题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施原则存在偏差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有待完善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依赖问题凸显 |
(四)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合力结构尚未形成 |
二、当前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弱化的成因分析 |
(一)学校原因:学校重视程度不够及教育有效性不足 |
(二)学生原因:师范生职业理想塑造自觉性差 |
(三)国家原因:薪酬待遇及社会保障不佳 |
(四)社会原因:社会价值观影响及就业形势压力 |
第五章 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思路与举措 |
一、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工作原则调适 |
(一)社会本位与个人本位相协调原则 |
(二)理论指导与实践熏陶相结合原则 |
(三)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融合原则 |
(四)专业教育与全方位教育相统一原则 |
二、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内容体系建构 |
(一)政治信仰与爱国主义教育 |
(二)教师职业认知教育 |
(三)教师职业认同教育 |
(四)教师职业情感教育 |
(五)教师从教信念教育 |
三、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实践举措探索 |
(一)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路径选择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对策提升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的机制支持 |
结语 |
参考文献 |
附录 |
一、《访谈提纲》 |
二、《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问卷(正式版)》 |
三、《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
后记 |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清单 |
(8)创客教育理念下师范生教育技术项目实训教学设计与实践(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1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创客教育与教育信息化2.0 |
1.1.2 创客教育在我国逐步受到关注 |
1.1.3 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变革的必要性 |
1.2 研究意义 |
1.2.1 理论意义 |
1.2.2 实践意义 |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
1.3.1 创客教育国外研究现状 |
1.3.2 创客教育国内研究现状 |
1.3.3 《现代教育技术》课程研究现状 |
1.4 研究目标与主要内容 |
1.4.1 研究目标 |
1.4.2 主要内容 |
1.5 研究方法和思路 |
1.5.1 研究方法 |
1.5.2 研究思路 |
2 相关概念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
2.1 相关概念界定 |
2.1.1 创客 |
2.1.2 创客教育 |
2.1.3 师范生教育技术项目实训 |
2.1.4 教学设计 |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
2.2.1 建构主义的学习理论 |
2.2.2 杜威的“做中学” |
2.2.3 项目教学理念 |
2.2.4 创客教育理念 |
3 创客教育理念下师范生教育技术项目实训教学模式建构 |
3.1 创客教育教学模式分析 |
3.1.1 创客教育相关教学模式分析 |
3.1.2 创客教育教学模式与师范生教师专业能力发展 |
3.1.3 培养师范生创新能力的途径 |
3.2 创客教育理念下教育技术项目实训教学模式 |
4 创客教育理念下师范生教育技术项目实训教学设计 |
4.1 教学准备 |
4.1.1 学习者特征分析 |
4.1.2 学习内容分析 |
4.1.3 学习环境创设 |
4.2 教学实施规划 |
4.2.1 制定教学目标 |
4.2.2 课时安排 |
4.2.3 项目教学规划 |
4.3 教学评价标准的确定 |
4.3.1 小组内部评价 |
4.3.2 小组间评价 |
4.3.3 教师评价 |
4.3.4 综合成绩 |
5 创客教育理念下师范生教育技术项目实训教学实践 |
5.1 教学实践案例 |
5.1.1 教学过程 |
5.1.2 教学反思 |
5.2 教学效果分析 |
5.2.1 数据分析 |
5.2.2 作品分析 |
5.2.3 访谈结果分析 |
6 结论与展望 |
6.1 研究结论 |
6.2 不足与展望 |
6.2.1 研究的不足 |
6.2.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9)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 研究背景 |
1. 职前教师教育改革的客观需求 |
2. 教师质量卓越发展的现实诉求 |
3. 学习机缘和研究旨趣 |
(二) 研究问题 |
(三) 研究意义 |
1. 理论意义 |
2. 现实意义 |
(四) 相关文献综述 |
1. 关于卓越教师的研究 |
2. 关于中师教育的研究 |
3. 现有研究述评 |
(五) 研究方法 |
1. 文献法 |
2. 访谈法 |
一、 卓越小学教师的“源”与“析” |
(一) 小学教师培养的历史变革 |
1. 培养层次:由“中师”到“高师” |
2. 培养目标:由“合格”到“卓越” |
3. 培养理念:由“阶段性”到“终身化” |
(二) 卓越小学教师素质解析 |
1. 专业精神高尚 |
2. 专业知识融通 |
3. 专业能力出色 |
二、 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薄弱环节——基于现实的分析 |
(一) 生源选拔:师范生质量参差不齐 |
1. 师范改革:生源质量今非昔比 |
2. 卓师探索:师范生择优培养 |
(二) 培养:改进与问题并存 |
1. 培养目标:理念先进,但“小学性”凸显不足 |
2. 校园文化:师范性势微,综合化增强 |
3. 课程设置:模块比重失衡,内容欠整合 |
(三) 实训:“学、践”脱节,指导欠佳 |
1. 见习实习时间不足,后续指导有待完善 |
2. 与实践基地未实现有效联动 |
三、 卓越小学教师培养的历史营养——中师优秀教育传统挖掘 |
(一) 政策优势与师范底蕴,孕育教师情怀坚定化 |
1. “定向”的政策优势,保障师范生的“去向” |
2. 严谨的招生方式,促生源“优质”与“适宜” |
3. 浓郁的师范文化,坚定师范生的“教育志向” |
(二) 课程设置与课外活动,造就教师素养综合化 |
1. 文理兼通的课程设置,造就教师知识全面化 |
2. 体艺兼备的课外活动,孕育教师能力多样化 |
3. 严谨的管理方式,造就教师性格严谨化 |
(三) 教技训练与系统实习,培养教师教学扎实化 |
1. 教技训练日常化,熟习三字一话两表达 |
2. 见习实习多样化,营造教学环境实效化 |
四、 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的路径探索——传承与革新并存 |
(一) 生源优质:吸引人才志做教师 |
1. 理念先行:凸显教师社会地位 |
2. 政策驱动:增强教师职业吸引力 |
3. 招生改革:丰富生源选拔方式 |
(二) 目标定位:坚持孕育师范特色 |
1. 培养定位:宏观标杆与学校底蕴相结合 |
2. 文化彰显:凸显校园文化的师范性 |
3. 主体自觉:涵养个体的“师范我” |
(三) 专业塑造:造就“专、广、融、研” |
1. 锤炼教技:加强基本功训练,造就教师职业技能规范化 |
2. 整合视野:完善课程结构,促进学科知识融合化 |
3. 活动育能:设置多样活动,培养学生能力综合化 |
4. 更新实践:落地UGS模式,实现实训、反思、研究一体化 |
结语 —基于传承的创新 |
参考文献 |
附录 |
后记 |
(10)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缘起 |
(一)社会转型对师范教育提出的挑战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反思 |
(三)师范教育理论研究的诉求 |
二、文献综述 |
(一)关于价值的研究 |
(二)关于价值取向的研究 |
(三)关于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四)关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研究 |
(五)已有研究的总结与启示 |
三、核心概念界定 |
(一)价值 |
(二)价值取向 |
(三)师范教育 |
(四)师范教育价值取向 |
四、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创新 |
(一)研究的目的 |
(二)研究的意义 |
(三)研究的创新 |
五、研究的思路与方法 |
(一)研究的思路 |
(二)研究的方法 |
第一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认识路径与分析框架 |
一、主客体关系的价值取向认识路径 |
(一)对价值取向主体的认识 |
(二)价值取向主客体关系的内涵 |
(三)价值取向的主体性原则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分析框架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划分的依据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构成要素 |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构成要素的分析维度 |
第二章 建国后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回顾 |
一、师范教育急速发展期——社会政治经济取向(1949-1957年) |
(一)以政治、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政治稳定、经济复苏的教师为需要 |
(三)政治突出、知识本位的行动方向 |
二、师范教育调整停滞期——社会政治取向(1958-1977年) |
(一)以政治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无产阶级革命”的教师为需要 |
(三)劳动为先、革命本位的行动方向 |
三、师范教育恢复重建期——社会经济取向(1978-1999年) |
(一)以经济因素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服务于经济发展的教师为需要 |
(三)知识中心、技能导向的行动方向 |
四、师范教育转型提升期——教师专业发展取向(2000年-现今) |
(一)偏向于以“人”为主导的价值观念 |
(二)以培养专业型教师为需要 |
(三)师德为要、实践导向的行动方向 |
第三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及根源分析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偏差透视 |
(一)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价值观念层的单一化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需要层的片面化 |
(三)师范教育价值取向中行动方向层的工具化 |
二、师范教育价值取向偏差的根源探究 |
(一)传统社会对教育的影响 |
(二)传统教育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
(三)传统社会教师定位对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影响 |
第四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重构的人学视角 |
一、人学依据 |
(一)人的内涵 |
(二)人与社会的关系 |
(三)人与教育的关系 |
二、人的解析 |
(一)人的属性 |
(二)人的存在方式 |
(三)人的需要 |
第五章 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的重构 |
一、“以师范生为本”的师范教育价值观念 |
(一)以师范生为核心价值 |
(二)师范生的存在方式 |
二、以师范生生命完善为需要 |
(一)师范生个体性发展需要 |
(二)师范生社会性发展需要 |
(三)师范生生命完善需要 |
三、激发师范生生命活力的行动方向 |
(一)人文化的师范教育课程设置 |
(二)生成性的师范教育教学范式 |
(三)平等交往的师生关系 |
结语 |
参考文献 |
后记 |
在校期间研究成果 |
四、论师范生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培养路径(论文参考文献)
- [1]数学非全日制教育硕士课程设置研究[D]. 吴婧婷. 西南大学, 2021(01)
- [2]云南省州市高校体育教师TPACK能力现状及其提升策略研究[D]. 吴潇.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3]视频教学行为建模与文本挖掘研究 ——以信息技术师范生为例[D]. 王宾杰. 云南师范大学, 2021(08)
- [4]民国时期幼儿教师教育实验研究[D]. 寇文亮. 河北大学, 2021(09)
- [5]面向师范生信息化教学能力的设计型学习活动设计 ——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课程[D]. 王驰. 沈阳师范大学, 2021(11)
- [6]基于成果导向的现代教育技术课程学生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D]. 赵治红. 云南师范大学, 2020(01)
- [7]新时代我国高校师范生职业理想教育研究[D]. 李辉. 河北师范大学, 2020(07)
- [8]创客教育理念下师范生教育技术项目实训教学设计与实践[D]. 席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01)
- [9]卓越小学教师职前培养研究 ——基于中师优秀教育传统分析的视角[D]. 宋林静. 东北师范大学, 2020(06)
- [10]中国师范教育价值取向研究[D]. 胡晓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2)